血糖控制不佳

2024-06-27

血糖控制不佳(精选7篇)

血糖控制不佳 篇1

2型糖尿病(T2DM)是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类疾病,也是社区门诊最为常见的病症之一,是因多种原因所致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导致血糖升高引起,该病若不及时控制,可引发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命安全[1,2],因此,采用科学方法控制患者血糖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实践发现,社区医院内DM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现象较为常见,该文由此出发结合该院资料分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控制不佳的原因,为患者更好地治疗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401社区医院自2012年5月—2015年5月间收治的708例T2DM患者进行研究,患者男女性比例为405:303,年龄在60~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5±2.6)岁;病程时间在2~8年之间,平均病程为(4.7±1.2)年。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满足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及分型[3]:(1)任意时间患者血液中血糖含量在11.1mmol/L以上;空腹血糖指标(FPG)在7.0 mmol/L以上;(2)用餐后2 h血糖含量在11.1 mmol/L以上;经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排除标准:存在严重合并症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心、肝、肾功能严重不全的患者。

1.3血糖控制效果评价标准

经治疗干预后患者的空腹血糖含量在7.0 mmol/L以上;餐后2 h血糖指标在10.0 mmol/L以上,即血糖含量控制不佳[4]。

1.4方法

(1)问卷调查:所有DM患者均在我社区医院进行治疗、复查以及血糖检测等,由责任护士连同专家设计调查问卷,共包括对糖尿病知识了解情况、饮食+运动治疗知识、口服/注射药物治疗知识、血糖自我检测指标等几个方面。在患者复查时发放问卷,该次研究中共发放180份,在护士指导下完成,回收率为100%。依据每位患者填写的内容分析导致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并实时测定患者的血糖情况,统计患者并发症情况。(2)电话随访:每天下班前由责任护士通过电话询问患者的用药情况、用餐搭配情况,同时通过问答方式了解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知识的知晓状况,做好记录。

2结果

2.1血糖控制不佳比例和原因

该次研究共选取708例T2DM患者进行研究,结果血糖控制不佳患者为180例(25.42%);导致血糖水平控制不佳的最主要原因为未实施科学生活干预方式,比例为27.22%,比例最低的是未掌握血糖检测技巧(8.33%),具体详见表1所示。

2.2并发症情况

该组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的发生并发症主要有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酮症、高血糖高渗状态等,具体见表2所示。

3讨论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由生活环境以及遗传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种临床综合症,胰岛素分泌量不足或者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度下降而引起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紊乱病症[5]。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目前我国已成为糖尿病发病率第二高的国家,DM也成为公共健康问题。糖尿病最为显著的表现为“三多一少”,“三多”,即饮水多、饮食多、排尿量多;“一少”即体重不断减小。部分DM患者则不会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表现,直至病情发展到严重阶段方才进行治疗,耽误了治疗的时机[6]。

该次实验中180例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中未联合用药的患者26例、未坚持用药患者37例,服用药物不合乎规范的32例。未坚持用药具体表现在治疗过程中间断服药,不合乎规范具体表现在,服药次数、时间以及数量等没有严格遵照医嘱进行,比如本应饭前服用的磺脲类药物却在饭后服用,本应3次/d的药物则1次/d等。拒绝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21例,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担心胰岛素存在依赖性;自身未掌握规范的注射技巧;长期使用胰岛素治疗需要承担巨额药费,经济上无法承受等。该研究中因未能熟练掌握血糖检测技巧导致的血糖控制不佳患者比例最少,但是在社区医院内依然需要加强对DM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确保患者熟练掌握胰岛素注射、血糖自我检测等基本技巧。同时T2DM血糖控制不佳患者的主要并发症有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病酮症、高血糖高渗状态等,其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比例最高为14.44%,最低为血糖高渗状态,比例为4.44%。临床研究结果显示,T2DM患者并发症发生与病程时间、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因此迅速的控制血糖至正常水平能够避免和降低并发症情况。

改善T2DM血糖控制不佳对策:(1)针对未实施科学生活干预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了解每位患者的生活习惯、心理状态,遵循个体化原则制定满足患者需求的教育计划,采用单独指导的方式通过演示、问答和推荐书籍等方法让患者意识到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病情的帮助,教育内容包括戒烟戒酒教育、饮食指导、规律作息养成、适量运动疗法等,敦促患者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7]。(2)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首先加强护士相关知识的培训,提升护士的沟通能力、护理技巧、应变能力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促使护士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和管理,让患者充分认识到糖尿病的致病原因、药物作用机理、日常用药治疗的注意事项、饮食安全等内容。(3)药物指导。药物包括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告知患者按时、按量使用药物的重要性,耐心讲解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消除患者的恐慌、焦虑等负面情绪。(4)实时血糖检测。影响DM患者血糖含量的因素很多,诸如睡眠情况、情绪因素等,因此不同时段的检测都有一定的意义,因此必须让患者明确这一点,同时建议每位患者自备血糖检测仪,指导患者正确的使用,方便随时观察血糖变化。(5)情志干预。糖尿病患者大多存在失落、绝望等负面情绪,因此需要经常使用鼓励、安慰的语气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尽可能的让患者保持乐观的心理,避免情绪波动引发血糖变化[8]。

综上所述,社区T2DM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是多反面的,因此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加强健康宣教,让患者意识到科学用药的重要性,加强对疾病知识的了解,从而促使病情得到控制。

参考文献

[1]黄家容,赵凤英.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血糖水平控制作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4):300-302.

[2]张园,张俊蕾.2型糖尿病患者院前血糖控制不佳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3(1):235-236.

[3]傅海静.61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M].安徽省科协年会省护理学会分会场安徽省护理学会护理专业化发展暨学术年会,2012.

[4]辛静,董卉.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原因分析及健康指导[J].社区医学杂志,2008,6(6):58-60.

[5]董美华,钱云,张敬平,等.无锡市城乡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1,19(6):568-570.

[6]Khattab M,Khader YS,Al-Khawaldeh A,et al.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oor glycemic control among patients with type2 diabetes[J].Journal of diabetes and its complications,2010,24(2):84-89.

[7]李梅芳,甘赞,韦克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原因分析[J].当代医学,2009,15(19):95-96.

[8]逢晚霞,王淑雅.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实用医刊,2008,35(19):66-67.

血糖控制不佳 篇2

日本近畿中国四国农业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连续19天给实验鼠投喂姜酮醇,剂量为每1千克体重投喂50毫克姜酮醇,

研究人员然后继续给这些实验鼠投喂葡萄糖,剂量为每1千克体重投喂2克葡萄糖。1个小时后的测量结果显示,这些实验鼠的血糖平均上升值为147.3毫克/分升。

血糖控制不佳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1年11月至2013年6月我院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48例。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 (49.5±8.4) 岁, 病程3~25年。入选标准: (1) 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诊断T2DM的标准; (2) 使用胰岛素及二甲双胍控制血糖, 胰岛素用量>60 IU; (3) 血糖控制不达标, 糖化血红蛋白 (glycated hemoglobin, Hb A1c) >7.0%。排除标准: (1)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2) 伴有心、肺、肝、肾功能不全; (3)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4)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 (5) 器官移植患者; (6) 对沙格列汀过敏者。

4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 其中男14例、女10例;对照组24例, 其中男13例、女11例。治疗前两组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 (body mass index, BMI) 、空腹血糖 (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 、餐后2小时血糖 (2 hour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 2h PG) 、Hb A1c、胰岛素 (insulin, INS) 使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患者处于同一基线水平,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原有治疗方案基础上服用沙格列汀5 mg, 1次/d;对照组患者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共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时, 测量身高和体重, 并留取空腹静脉血检测以下指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FPG、2h PG水平, 采用离子交换高压液相法测定Hb A1c。BMI=体重/身高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低血糖症定义为血糖<3.9 mmol/L, 伴或不伴低血糖症状。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数据以均数加减标准差 (s) 表示, 计量数据两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 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所有患者均完成12周治疗观察, 无脱落病例。两组患者的FPG、2h PG、Hb A1c均较治疗前降低 (P<0.05) , 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观察组患者胰岛素用量较治疗前减少 (P<0.05) , 体重较治疗前略减轻 (P>0.05) 。治疗12周时, 观察组患者胰岛素用量低于对照组 (P<0.05) , 体重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为与基线比较, P<0.05;#为与观察组比较, P<0.05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发生低血糖1例、恶心3例、腹涨1例、下肢水肿1例, 对照组患者发生低血糖4例、下肢水肿2例、纳差1例;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 (4.2%) 低于对照组 (16.7%) (P<0.05) 。除低血糖外, 余不良反应均自行缓解。

3 讨论

T2DM发病和进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胰岛功能进行性衰退, 包括β细胞胰岛素分泌缺陷和α细胞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造成的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比例失调。对于许多2型糖尿病患者, 随着病程延长, 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减退, 患者血糖逐渐失去控制, 最终需使用胰岛素治疗。而随着胰岛素用量的增加, 患者低血糖风险也逐渐增加, 并且大量的胰岛素应用也使得患者体重增加、从而加重胰岛素抵抗, 最终使得患者血糖更难控制。因此, 针对临床不同的个体需求, 选择最合理的药物联合尤为关键。

内源性胰高血糖素样肽-1 (endogenous glucagon-like peptide, GLP-1) 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释放多肽 (glucose 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olypeptide, GIP) 是两种重要的肠促胰素, 在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刺激下分泌释放入血液, 通过葡萄糖依赖性方式 (即促胰岛素分泌作用在血糖浓度升高时出现, 血糖浓度恢复正常则消失) 促胰岛素分泌来调节血糖稳态[3]。GLP-1还可以促进β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增加胰岛素合成、改善β细胞功能。但在生理状态下, DPP-4可快速降解GLP-1和GIP水平, 使其失去活性, 因此抑制DPP-4从而延长内源性GLP-1和GIP持续作用时间作为药物开发的新靶点被人们所重视。沙格列汀是一种强效、高选择性DPP-4抑制剂, 可特异性延长对DPP-4的抑制, 延长内源性GLP-1和GIP持续作用时间[1,2], 从而有效降低血糖发生率并延缓胰岛细胞功能的恶化[4,5,6,7]。因其通过葡萄糖依赖性方式促胰岛素分泌, 其低血糖发生率较低。由于GLP-1具有抑制摄食及胃排空的作用, 而沙格列汀可以延迟GLP-1的降解, 因此沙格列汀可降低血糖且不增加患者体重[8]。

本研究观察了沙格列汀治疗应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 发现联合沙格列汀降糖治疗可以取得与增加胰岛素剂量治疗同样的降糖疗效, 而且因为沙格列汀通过葡萄糖依赖性的促胰岛素分泌方式来调节血糖水平, 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此外, 观察组患者联合沙格列汀治疗后, 患者的胰岛素用量较前减少, 体重较前减轻, 从而更有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在12周的治疗观察过程中, 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说明沙格列汀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因此, 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可以安全、有效地控制T2DM患者血糖水平, 并且可以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控制体重, 是临床上安全、有效的联合用药方式, 值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Augeri D, Robl J, Betebenner D, et al.Discovery and preclinical profile of saxagliptin (BMS-477118) :a highly potent, long-acting, orally active dipeptidyl peptidase IV inhibitor for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J].J Med Chem, 2005, 48 (15) :5025-5037.

[2]Zhao G, Taunk P, Magnin D, et al.Diprolyl nitriles as potent dipeptidyl peptidase IV inhibitors[J].Bioorg Med Chem Lett, 2005, 15 (18) :3992-3995.

[3]Amori R, Lau J, Pittas A.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cretin therapy in type 2 diabetes[J].JAMA, 2007, 298:194-206.

[4]刘超, 王昆.从《指南》谈DPP-4抑制剂的临床地位[J].药学评价, 2012, 9 (34) :24-26.

[5]陆菊明.沙格列汀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2, 20 (4) :316-320.

[6]Deacon C, Holst J.Saxagliptin:a new dipeptidyl peptidase-4 inhibitor for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J].Adv Ther, 2009, 26 (5) :488-499.

[7]Tahrani A, Piya M, Barnett A.Saxagliptin:a new dipeptidyl peptidase-4 inhibitor for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Adv Ther, 2009, 26 (3) :249-262.

血糖控制不佳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随机选取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来治疗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男性28例, 女性32例, 年龄在32~85岁之间, 平均年龄 (56.23±10.46) 岁。把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性16例, 女性14例, 年龄在32~83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55.73±10.75) 岁。观察组男性12例, 女性18例, 年龄在33~85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57.08±10.25) 岁。所有患者均为糖尿病Ⅱ型患者, 60例患者均使用胰岛素治疗12周以上, 但是没有明显血糖控制效果。所有患者没有严重心脏、肾病类疾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状况等方面均没有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胰岛素加磺脲类药物、双胍类降糖药、格列奈类胰岛素促分泌剂等降糖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定期检测血糖, 适当调整胰岛素用量和降糖类药物用量。

1.2.2 观察组

给予观察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基础上使用捷诺维磷酸西格列汀片治疗, 服用剂量为100 mg/d[3]。对患者定期检测血糖, 适当调整胰岛素用量或者降糖类药物。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糖尿病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治疗12周后的BMI、Hb A1c、2h PG、FBG、胰岛素使用量[4]。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收集的所有患者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并用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方式治疗后, 使用捷诺维磷酸西格列汀片加胰岛素联合治疗观察组糖尿病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使用胰岛素加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糖尿病患者, 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逐渐进展性病症, 随着患者病龄增加, 体内胰岛β细胞的功能不断减退[5]。使用常规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治疗无法将胰岛β细胞功能逆转, 并且在治疗中还存在患者低血糖、血糖不稳定以及体重增加等问题。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需要安全性和有效性双重指标。

注: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糖尿病患者口服药物比较广泛, 但是给患者使用时要充分考虑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以及安全性[6]。使用磺脲类降糖药物和格列奈类胰岛素促分泌剂治疗糖尿病患者可能引起患者低血糖, 双胍类降糖药物在治疗糖尿病并发肾脏功能不全患者有可能引起乳酸性酸中毒[7]。由于糖尿病是在多种病理缺陷和已知病因等多种机制下形成的, 所以在治疗中要要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适当将药物调整[8]。如果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合理的使用胰岛素, 容易导致患者低血糖, 所以在研究治疗中, 我们对胰岛素用量保持在1~2 U中。

捷诺维磷酸西格列汀片作为一种新型降糖类药物, 其作用机制和常规口服类降糖药物作用机制不同, 在使用中可以和90%以上的常规降糖类药物联合使用, 有比较好的降糖效果, 可减少患者发生低血糖机率、不会使患者体重增加等优势。

本次研究发现, 捷诺维磷酸西格列汀片和胰岛素联合使用治疗糖尿病患者, 主要表现在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数量方面, 捷诺维磷酸西格列汀片的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相比, 使用胰岛素的数量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的BMI (kg/m2) 为28.2±2.1、Hb A1c (%) 为 (5.8±0.9) 、2h PG (mmol/L) 为 (7.6±1.5) 、FBG (mmol/L) 为6.5±1.2、胰岛素使用量 (34.21±3.45) 。相关学者研究表明,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胰岛素联合捷诺维磷酸西格列汀片可以使患者身体各项指标接近正常水平[9]。

除此之外, 捷诺维磷酸西格列汀片对患者使用后没有明显不良反应, 研究中观察组30例糖尿病患者有1例患者在服用1 d内出现轻微腹胀现象, 持续3 d左右自行消失。

综上所述, 使用捷诺维磷酸西格列汀片结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 副作用较低, 不会出现患者体重增加以及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出现, 因此应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捷诺维磷酸西格列汀片治疗单用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来治疗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把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胰岛素结合常规降糖药物治疗, 观察组胰岛素结合西格列汀片治疗, 比较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BMI、Hb A1c、2 h PG、FBG、胰岛素使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使用捷诺维磷酸西格列汀片治疗单用胰岛素控制不佳糖尿病患者可以对患者血糖良好控制, 减少低血糖发生, 应临床推广。

关键词:捷诺维磷酸西格列汀片,治疗,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

参考文献

[1]张燕.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及磷酸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今日药学, 2013, 12 (12) :824-826.

[2]刘亚.单用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采用盐酸吡格列酮治疗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 2014, 15 (5) :3249.

[3]阮勇, 谭擎缨, 王秀景, 等.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14, 5 (5) :273-274, 283.

[4]应文华, 叶韩镯.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4, 3 (6) :280-282.

[5]岑兴鸣.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 2014, 16 (12) :143-144.

[6]陈奕, 秦明明.西格列汀联合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 2014, 11 (5) :192-194.

[7]蒋媛, 史桂玲, 张惠娟.西格列汀联合其他降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药房, 2013, 32 (10) :3028-3033.

[8]梁菁菁, 邹大进.二甲双胍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磷酸西格列汀的成本-效果分析[J].上海医学, 2013, 5 (13) :414-417.

血糖控制不佳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选择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11月期间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所有入选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排除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或严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所有患者既往采用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 (二甲双胍和/或糖苷酶抑制药和/或胰岛素增敏药) 治疗, 但血糖控制不佳。68例中, 男36例, 女32例;年龄29~88岁, 平均57岁;病程1个月至30年, 平均10年。按照2 0 0 3年《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定义标准, 根据其体重指数分组, 体重正常组 (BMI<24kg/m2) 19例, 超重组 (BMI24~28kg/m2) 28例, 肥胖组 (B M I>2 8 k g/m2) 21例。三组患者平均年龄、病程、空腹血糖 (F B G) 、餐后2 h血糖 (2h PBG) 、糖化血红蛋白 (Hb Alc) 水平等大体一致。

1.2 方法

测定用药前基础静脉血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维持原口服降糖药方案、剂量不变, 原胰岛素治疗方案、饮食控制程度及运动量不变。在此基础上加用磷酸西格列汀100mg口服, 每日1次。根据血糖值调整胰岛素用量。12周后, 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测量体重。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描述;各组内治疗前后数据比较用配对t检验;组间治疗效果两两比较使用两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胰岛素日均使用剂量变化情况 (表1)

由表1可见, 三组治疗后F B G、2h PBG、Hb Alc、体重指数、胰岛素日均使用剂量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 体重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各组F B G、2 h P B G、H b A l c两两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不良反应

6例 (8.8%) 出现纳差、进食减少现象, 但未影响服药。1例 (1.5%) 服药2天即因腹胀、纳差明显, 终止服用西格列汀。治疗过程中, 5例 (7.4%) 出现轻度低血糖症状, 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后, 均未再次出现低血糖。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低血糖事件 (低血糖昏迷) , 无明显肝肾损害。

3 讨论

糖尿病发病机制复杂, 单药治疗往往不能使血糖值达标或维持良好的血糖控制。随着疾病进展, 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会进行性衰退, 如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和胰岛α细胞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造成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比例失常[2]。加上长期大量使用胰岛素可增加患者体重, 加重胰岛素抵抗, 形成恶性循环。高选择性二肽酰肽酶Ⅳ (D D P-4) 抑制药联合其他降糖药物可使其降糖作用机制互补, 从而有效控制血糖。美国内分泌协会指南已推荐D D P-4抑制剂可作为一线药单用或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与其他降糖药物联用。本文将研究对象根据体重指数进行分组, 目的是要了解不同体重指数患者用西格列汀的疗效差异。结果表明, 患者用D D P-4抑制药磷酸西格列汀治疗后, 在胰岛素用量减少的情况下, 血糖得到明显改善, 糖化血红蛋白下降, 体重较前明显减轻, 低血糖发生率低;在不同体重指数分组之间, 西格列汀的降糖效果相当。

2型糖尿病患者肠促胰岛素作用减弱, 患者血浆胰高血糖素样肽-1 (G L P-1) 浓度低。G L P-1是一种肠促胰岛素, 其作用于胰岛β细胞, 促进胰岛素分泌、胰岛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 并抑制胰岛β细胞凋亡, 增加胰岛β细胞的数量。D D P-4抑制药是通过抑制D D P-4活性, 减少G L P-1的降解、达到增加G L P-1的血浆浓度, 从而刺激胰岛素分泌, 促使β细胞再生, 抑制β细胞凋亡, 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 延缓胃排空增加饱食感, 通过多种途径发挥降血糖作用[3,4]。本文有5例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低血糖, 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后均未再次出现。此类低血糖的发生与用药后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使自身胰岛素分泌增多等多种因素有关, 只要及时减少外源性胰岛素剂量, 低血糖较少发生。

注:1、2、3分别为体重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自身治疗前后比较;4、5为体重正常组与超重组组间治疗前后比较;6、7为体重正常组与肥胖组组间治疗前后比较;8、9为超重组与肥胖组组间治疗前后比较

参考文献

[1]迟家敏, 王耀, 周迎生.实用糖尿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231-242.

[2]张儒雅, 陆菊明.DDP-4抑制剂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1, 27 (1) :增录1a1-4.

[3]Steinert RE, Poller B, Castelli MC, et al.Orally administered glucagon-like peptide-1 affects glucose homeostasis following an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in healthy male subjects[J].Clin Pharmacol Ther, 2009, 86 (6) :644-650.

血糖控制不佳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92例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平均每组46例。对照组中男性26例, 女性20例;患者年龄33~68岁, 平均年龄 (46.1±0.5) 岁;糖尿病患病时间1~14年, 平均患病时间 (4.8±0.6) 年;治疗组中男性25例, 女性21例;患者年龄34~66岁, 平均年龄 (46.3±0.6) 岁;糖尿病患病时间1~12年, 平均患病时间 (4.6±0.7) 年。上述三项自然指标两组研究对象组间无显著差异 (P>0.05) , 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纳入标准:

(1) 患者有明确的2型糖尿病病史; (2) 以往接受过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治疗且效果不佳; (3) 糖尿病病史在15年以内; (4) 患者年龄在30~70岁; (5) 排除患有其他临床常见慢性疾病的可能; (6) 没有相关药物禁忌证; (7) 治疗期间能够严格遵照医嘱并与医护人员积极配合; (8) 患者自愿加入到本次研究中。

1.3 排除标准:

(1) 患者没有明确的2型糖尿病病史; (2) 以往接受过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没有接受过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治疗; (3) 糖尿病病史在15年以上; (4) 患者年龄在30岁以下, 或达到70岁以上; (5) 合并患有其他临床常见慢性疾病; (6) 有相关药物禁忌证; (7) 治疗期间不能够严格遵照医嘱, 或不能够与医护人员积极配合; (8) 患者不愿加入到本次研究中。

1.4 方法:

对照组:口服阿卡波糖, 每次25~100 mg, 每天3次, 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 每次20 IU, 每天1次, 根据血糖调整剂量, 计划治疗1个月;对照组:皮下注射利拉鲁肽注射液, 每次1.2 mg, 每天1次, 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 每次20 IU, 每天1次, 根据血糖调整剂量, 计划治疗1个月[3]。

1.5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PG、2h PG、Hb A1c水平的改善幅度、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症状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人数、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时间、临床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

1.6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显效:糖尿病症状彻底或基本消失, 空腹和餐后2 h的血糖水平均已恢复至正常状态;有效:糖尿病症状明显减轻, 空腹和餐后2 h的血糖水平的改善幅度超过50%;无效:糖尿病症状没有减轻, 空腹和餐后2 h的血糖水平的改善幅度没有达到50%, 或病情进一步严重发展[4]。

1.7 数据处理: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 (±s) 形式表示, 实施t检验, 计数资料实施χ2检验, P<0.05, 则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症状治疗效果:

两组患者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症状治疗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用药治疗前后2h PG、FPG、Hb A1c水平的改善幅度:

对照组患者应门冬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前后FPG、2h PG、Hb A1c三项指标组内数据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患者应用利拉鲁肽与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前后FPG、2h PG、Hb A1c三项指标组内数据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 。三项观察指标数据在药物治疗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治疗后组间差异显著 (P<0.05) 。见表2。

2.3 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

对照组应用阿卡波糖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后 (13.28±3.15) d血糖水平恢复正常, 临床治疗方案共计实施 (16.06±3.11) d;治疗组患者应用利拉鲁肽与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后 (10.61±2.49) d血糖水平恢复正常, 临床治疗方案共计实施 (13.06±2.51) d。两项观察指标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 。

2.4 药物不良反应:

对照组患者用药期间有11例出现不良反应, 治疗组患者用药期间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 该项观察指标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 (P<0.05) 。

3 讨论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实施降糖治疗, 其药效作用的维持时间可以达到24 h甚至更长时间, 没有固定的峰值, 可以为患者的机体提供稳定的基础胰岛素。但该类胰岛素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并不能使糖尿病患者的餐后高血糖情况得到显著改善, 当患者胰腺β细胞功能严重缺损时, 只能够选择餐时胰岛素。利拉鲁肽是一种长效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类似物[5,6]。在天然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结构上通过进一步修饰, 与人天然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同源性可以达到97%以上, 可以与胰腺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发生有效结合反应并将其激活, 在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模式下对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产生有效刺激, 同时对胰高糖素的分泌进行抑制, 进而达到双重的降糖作用, 且可对胰腺β细胞的增殖过程产生促进作用, 可和多种降糖口服类药物联合应用, 从发病机制出发对2型糖尿病进行控制, 从而可使疾病的进程得到有效延缓[7]。其降糖的机制还包括使胃排空时间延长, 对中枢食欲进行抑制, 使饥饿感得到改善, 并使能量的摄入量明显减少, 进而达到降低患者体质量的治疗效果[8,9]。

摘要:目的 对应用甘精胰岛素与利拉鲁肽联合对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2例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平均每组46例。采用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甘精胰岛素与利拉鲁肽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用药治疗前后FPG、2h PG、Hb A1c水平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甘精胰岛素与利拉鲁肽联合对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甘精胰岛素,利拉鲁肽,预混胰岛素,2型糖尿病,治疗

参考文献

[1]马艳红, 刘涛, 刘景晶, 等.胰高血糖素样肽-1及其类似物的研究进展[J].西北药学杂志, 2011, 26 (12) :483-484.

[2]周岩, 吴大方, 邵英, 等.老年糖尿病患者甘精胰岛素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 2013, 29 (16) :988-989.

[3]周岩, 姬秋和.多重获益-利拉鲁肽联合口服药的临床研究[J].药品评价, 2010, 17 (11) :122-123.

[4]郭南京, 孙嘉, 陈宏, 等.利拉鲁肽对糖耐量异常OLETF大鼠胰岛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2, 32 (16) :878-879.

[5]李晓华, 任健俐, 王荣环, 等.胰升糖素样肽1类似物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医药, 2013, 16 (14) :420-421.

[6]梁超, 周玲.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2, 33 (15) :656-658.

[7]陈睿, 陈莉明, 于珮.利拉鲁肽和门冬胰岛素30对超重和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3, 5 (5) :270-274.

[8]田士军, 李东.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 2013, 29 (9) :939-941.

血糖控制不佳 篇7

关键词:2型糖尿病,预混胰岛素,利拉鲁肽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1], 2型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依赖性组织 (主要是肝与骨骼肌等外周组织) 对胰岛素生物学效应减弱以及胰岛β细胞缺陷而形成的以空腹及餐后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2], 在血糖的控制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胰岛素性低血糖及体重的增加, 成为血糖达标的最大障碍, 从而增加了因超重和肥胖导致的全身胰岛素抵抗现象[3]。为探讨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的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利拉鲁肽后的临床疗效, 2013年11月-2015年2月收治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的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80例, 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1月-2015年2月收治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的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80例,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例。观察组男28例, 女12例, 年龄36~76岁, 平均46.5岁, 病程6个月~8年, 平均4.2年;对照组男27例, 女13例, 年龄36~77岁, 平均46.3岁, 病程4个月~8年, 平均4.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病例入选标准: (1) 诊断明确的2型糖尿病患者; (2) 既往曾接受预混胰岛素治疗, 效果不佳; (3) 糖尿病病史<10年, 有一定的胰岛素β细胞功能; (4) 年龄35~78岁。

病例排除标准: (1) 1型糖尿病患者; (2) 2型糖尿病患者, 既往曾接受预混胰岛素治疗, 效果明显; (3) 糖尿病病史>10年, 胰岛素β细胞功能衰竭; (4) 年龄<35岁或>78岁; (5) 心肝肾功能不全; (6) 既往有甲状腺髓样癌病史或家族史; (7) 既往有胰腺炎病史。

方法:所有患者均按照糖尿病食谱进行饮食指导, 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0.5mg, 3次/d, 三餐前口服, 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2次/d早晚餐前皮下注射, 根据血糖整胰岛素用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1.2 mg, 1次/d, 皮下注射, 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

观察指标:两组治疗6周后复查空腹血糖 (FBG) 、餐后2 h血糖 (PBG) 、糖化血红蛋白 (Hb A1c) 、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 、体重指数 (BMI) , 同时观察不良反应。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比较:观察组血糖恢复正常时间平均 (5.5±1.5) d, 对照组血糖恢复正常时间平均 (17.5±5.5) d,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BG、PBG、Hb A1c、ISI、BMI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FBG、PBG、Hb A1c、ISI、BM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治疗前后FBG、PBG、Hb A1c、IS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间治疗后比较, FBG、PBG、Hb A1c、ISI、BM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10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25.0%, 其中低血糖2例, 恶心呕吐8例。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20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50.0%, 其中低血糖8例, 恶心呕吐3例, 注射部位硬结4例, 下肢水肿5例,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讨论

利拉鲁肽是由39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 与内源性肠降血糖素的作用相似, 可促进葡萄糖依赖的胰岛素分泌、胰岛细胞增殖和分化, 并抑制其凋亡、延迟胃排空、抑制食欲、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从而保护了胰岛β细胞功能[4]。利拉鲁肽不仅能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的功能, 而且能迅速、高效、持久地降低血糖及Hb A1c水平, 低血糖发生率很低, 同时还有减轻体重、降低收缩压的作用;随着BMI的升高, 利拉鲁肽减重的作用更明显, 尤其对BMI≥25 kg/m2的降低幅度最大 (4.4 kg) [5]。利拉鲁肽具有超越现有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多种特点, 尤其适用于单用二甲双胍、磺脲类, 以及二甲双胍合用磺脲类, 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它可与血浆蛋白广泛结合 (>98%) , 在给药后8~12 h达到最大浓度, 消除半衰期约13 h, 在治疗2型糖尿病时适合1次/d的给药方案。利拉鲁肽的注射时间比较灵活, 对进餐时间并无严格要求, 始剂量0.6~1.8 mg, 治疗2个月后, 可根据临床反应调整至2.0 mg。

综上所述, 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的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 加用利拉鲁肽1.2 mg, 1次/d, 皮下注射, 不仅起效快, 且降糖作用显著, 减重作用明显, 不良反应少, 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张骁, 束梅英, 张韬.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动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执业药师, 2013, 7 (3) :3-8.

[2]宁光.内分泌学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1:337.

[3]李永航, 朱世滨, 高政南.胰岛素类似物在2型糖尿病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7 (1) :34-35.

[4]邹大进, 陈榕.肠促胰岛素类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评价[J].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1, 6 (4) :270-273.

上一篇:加强规划下一篇:广东邮政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