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糖药物

2024-06-30

降血糖药物(共10篇)

降血糖药物 篇1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世界范围的最常见的流行性疾病之一,其病死率在发达国家仅次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称为第3位的致死病因疾病。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总数约4 000万人[1]。

糖尿病是一种与遗传基因相关、内源性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的全身慢性疾病[2]。严重者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且易合并多种感染。随着病程的延长,其代谢紊乱可导致眼、肾、神经、血管及心脏等多组织的慢性病变[3]。其治疗方法已从20世纪60年代的“三驾马车”即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和药物疗法,发展到如今的“五驾马车”即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疗法、教育及自我监测血糖[4]。糖尿病治疗原则是在明确糖尿病类型及发病机制是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细胞受损为主要前提下,正确运用糖尿病治疗的5种措施,合理选用各种口服降糖药,对需要胰岛素治疗者及早使用胰岛素,强化血糖控制,全面控制各种代谢紊乱异常并要求达标。强调早期治疗、长期治疗、综合治疗、达标治疗、个体化治疗[5]。本文就糖尿病的药物治疗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1 口服降血糖药物(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它的基本治疗包括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适度的体力锻炼及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是目前治疗NIDDM的主要方法。

1.1 促胰岛肠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药物

1.1.1 磺脲类药物

磺脲类药物已在临床上应用近40年,它通过与胰岛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抑制ATP敏感的K通道而刺激胰岛素分泌,长期应用本类药物之后,其降血糖作用可能是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数量或增加胰岛素受体。它的发展经历了3代:第1代主要是甲苯磺丁脲和氯磺丙脲,第2代有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和格列喹酮等,与第1代相比,其与细胞选择性结合能力显著加强,使用剂量较小且引发低血糖、粒细胞减少症及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概率较低,第3代有格列美脲,它与β细胞磷脲类受体Mr的65亚单位结合,能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加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低血糖发生率低于格列本脲[6]。

1.1.2 非磺脲类药物

包括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降糖药与磺酰脲受体的结合与解离的速度均较迅速,那格列奈与受体结合的时间仅为2h,促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快而短,降糖起效迅速,口服吸收快,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服后起效时间分别为15min和30min[7,8],快进快出,有效的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9]。非磺脲类药物又称为“餐时血糖调节剂”,非磺腺类促胰岛素分泌降糖药除作用磺酰脲受体外,其在胰岛β细胞上尚有其专一的键结合点,同时对葡萄糖水平敏感性强,那格列奈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在血糖水平正常时比血糖水平高是明显降低,不引起长时间的胰岛素分泌,以减轻胰岛细胞的负荷;米格列奈的作用持续时间短,大约3h,但那格列奈、瑞格列奈对血脂的改变尚未有定论。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降糖药对胰岛细胞膜KATP的亲和力强,约比对心血管平滑肌上的KATP大1000倍[10]。

1.2 增加外周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药物

此类药物主要是指双服类药物,主要用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常与磺酰脲类或胰岛素合用。UKPDS研究发现可明显减少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增强外周组织糖的无氧酵解,增加组织细胞对糖的利用,抑制肝糖原异生及肝糖生成,抑制或延迟肠壁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从而降低餐后高血糖,本类药物可减少脂肪酸氧化,增加葡萄糖运转因子的数量,改善胰岛素受体磷酸化和酪氨酸激酶活性[11]。此类药物包括苯乙双胍、二甲双胍、丁福明和毗咯苯胍。虽然二甲双胍引起乳酸性酸中毒的发生率非常低(47例/100万例),但仍不能否认该药引起乳酸性酸中毒的事实。即乳酸性酸中毒容易发生于所谓具有乳酸性酸中毒危险因素的心脏病、肾脏病和高龄(>80岁)的患者,只要避免用于上述患者,倘若定期监测血中乳酸值,或在感到身体不适时进行测定,二甲双胍还是可以安全使用的,是今后临床广泛使用的药物[12]。吡咯苯胍能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抗血小板黏附,抑制脂肪分解,增加葡萄糖的利用,作用比苯乙双服强,不引起乳酸性酸血症[13]。

1.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在小肠上皮刷状缘竞争性抑侧α淀粉酶及蔗糖酶,阻止1,4糖苷键水解,从而延缓葡萄糖的形成和吸收。对麦芽糖酶和异麦芽糖酶抑制作用较弱。此外,它还可降低体质量,降血脂、降血压、预防IGT转化为糖尿病。可作为治疗糖尿病的一线用药,此类药还有益于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第一个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有效成分为阿卡波糖(拜糖平),第二个有效成分为伏格列波糖(倍欣)。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为拜糖平。倍欣和拜糖苹的不同点是倍欣抑制双糖水解酶(α葡萄糖苷酶)作用强,是拜糖平的190-270倍,而对淀粉酶抑制作用仅为拜糖平的1/3 000,故倍欣用量小,胃肠道反应小。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不刺激胰岛素分泌(与磺脲类不同),延缓而不是抑制糖类的消化吸收(与双胍类不同)。由于《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非全身作用模式,因此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与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联合应用;对应用磺脲类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者,特别是餐后血糖控制不佳者,合用糖苷酶抑制剂可明显降低餐后血糖高峰(约3mmol/L),降低糖化血红蛋白(0.4%~0.6%)含量,减少磺脲类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用量,并使血糖波动减少。

1.4 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受体敏感性的药物

Lebovitz等[14]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胰岛素抵抗有关,胰岛素抵抗是亚细胞、细胞、组织或机体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指胰岛素在周围组织摄取和清除葡萄糖的作用减低。因此,改善胰岛素抵抗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5]。

1.4.1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噻唑烷二酮(thiazolidinedione,TZD)类为新一代胰岛素增敏剂,可增强胰岛素对骨骼肌、肝脏、脂肪组织的作用而直接减轻胰岛素抵抗[16]。该类药物主要由曲格列酮、吡格列酮、罗格列酮、恩格列酮及环格列酮等一系列化合物。已经证实,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胰岛素增敏作用是全方位的,几乎作用于所有的胰岛素敏感组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与过氧化物酶增殖活化受体Y结合有关,在转录水平上增强胰岛素的作用[17]。近年来,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作为一种明确的胰岛素增敏剂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于1997年3月和10月分别在美国和英国上市的曲格列酮由于严重的肝毒性已被停止使用。罗格列酮是目前发现的作用最强的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肾功能损害的患者,罗格列酮的药代动力学无明显变化,因此没有必要根据肾功能损害情况调整该药的剂量。从目前临床使用情况看,罗格列酮的不良反应较少见,最常见的为上呼吸道感染,另外还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如腹泻)、全身反应(如头痛、头晕)等.罗格列酮的临床使用结果和体内外试验结果皆证实该药对肝脏无毒性作用。

1.4.2 其他胰岛素增敏剂药物[18]

1.4.2. 1 胰岛素酶降解抑制剂

胰岛素降解过快是胰岛素抵抗的原因之一。目前研究较多的胰岛素增敏剂是氯喹和羟基氯喹。研究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氯喹后,异常的高血糖、血脂和血浆胰岛素水平均显著改善。

1.4.2. 2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不仅可降低血压,还能降低血糖和改善糖耐量,并有明显的肾脏保护作用。因此,特别适用于伴有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机制主要是通过扩张周围血管来增加骨骼肌的血流量,从而提高骨骼肌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骨骼肌对葡萄糖的利用率取决于血流量和动、静脉血糖值之差)。

1.4.2. 3 钒酸盐

钒酸盐是一种具有类似胰岛素作用的降糖药,在2型糖尿病或胰岛素抵抗动物模型中,可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钒酸盐具有胰岛素样的调节代谢作用,钒酸盐可以模拟胰岛素作用,对胰岛素缺乏的类似1型的链佐星糖尿病大鼠也可以发挥降血糖作用。因此,钒酸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1.4.2. 4 胰高血糖素样肽1

胰高血糖素样肽1是一种结构上有高度保守的重要生理活性肽,能促进葡萄糖诱发的胰岛素释放。研究发现,胰高血糖素样肽1可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胰外作用),减少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需要量;对2型糖尿病患者则又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的作用,并能降低血浆甘油三脂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胰高血糖素样肽1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胰高血着素的分泌、抑制胃排空、促进肝脏和肌肉合成糖原、促进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有关。

1.4.2. 5 β3受体激动剂

β3受体激动剂主要参与机体的脂肪分解和产热过程。AJ-9677是一种特异性的β3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给予高脂饮食喂养导致的肥胖大鼠AJ-9677 21滴,可以呈剂量依赖性的降低肥胖大鼠的体质量,显著上调白色脂肪中解耦联蛋白(UCP) 1 mRNA和棕色脂肪中UCP-1 mRNA的水平,并降低白色脂肪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mRNA水平,恢复肥胖大鼠白色脂肪中降低的脂联素水平和GLUT-4 mRNA水平,由此认为AJ-9677可以作为治疗肥胖和糖尿病的新型药物。

1.4.2. 6 其他

如脂肪酸氧化抑制剂、α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阻滞剂、TNF-α拮抗剂等也具有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2 非注射胰岛素制剂

由于糖尿病患者需终身用药,长期频繁注射胰岛素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还可导致皮下脂肪萎缩、低血糖等多种不良反应。传统的胰岛素给药方法有创伤性,而且皮下和静脉注射使胰岛素在外周血管滞留的时间过长,不能模仿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扰乱正常的药代动力学过程,胰岛素的吸收也因注射部位深浅、皮温、运动、甚至烟酒等因素而受影响[21]。从长远发展的观点来看,非注射用胰岛素新产品和新制剂将是今后国际胰岛素类药物的发展趋势。

2.1 吸入剂

Pfizer(辉瑞公司)和Aventis (安万特公司)研制的胰岛素吸入仪以及Novo Nordisk(诺和诺德公司)研发的胰岛素吸入剂,使用Aradigm电喷雾装置,可精确的控制胰岛素的吸入量.

Anon研制的胰岛素吸入气雾剂不需要抛射剂,而是以电池为电源,将液体药物喷射成1~6μm的微小雾滴,被吸入肺泡后其中的胰岛素被吸收后而发挥作用[22]。

肺部吸入被认为是最有希望成功替代常规治疗的无创途径。但是呼吸道表面纤毛快速清除异物的作用对胰岛素气雾剂的吸收是一大障碍,这种机制在肺泡表面作用较弱,胰岛素在肺泡表面有更长的滞留期。胰岛素气雾剂颗粒的大小、喷雾速度以及吸气气流的大小是决定气雾剂进入肺中数量的主要因素。

2.2 口服制剂

口服胰岛素制剂的关键问题是防止胰岛素被胃酸及酶分解、消化、失去活性,以及大分子胰岛素能不能通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循环发挥作用。目前口服胰岛素制剂有毫微球。

3 治疗1型糖尿病的药物

1型糖尿病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是由免疫介导或特发性因素引起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所造成的高血糖疾病,多见于青少年,只能依赖胰岛素(insulin,INS)治疗。

外源性胰岛素

自从1922年加拿大医师Banting和Bast等发现胰岛素并首次在多伦多医院成功地挽救了患有糖尿病已濒临死亡的男童汤普森和顿德的生命(荣膺诺贝尔奖)以来,举世公认胰岛素疗法在降低病死率、延长寿命等方面是治疗糖尿病的核心疗法。研究证明,尽早、恰当、科学地补充胰岛素,可部分逆转胰岛β细胞的凋亡和功能的衰退。

3.1 胰岛素注射剂

目前临床应用的人胰岛素主要有优泌林(Humulin)系列和诺和灵(Novolin)系列;动物胰岛素主要是猪胰岛素。通过对诺和灵的效能、安全性及生物利用度进行临床观察发现,与动物胰岛素37IU/d用量相比,人胰岛素的用量为30IU/d就能保持甚至更好地控制血糖。

3.1.1 优泌林

是一种重组人胰岛素制剂,包括优泌林R (中性可溶性短效胰岛素),为锌重组人胰岛素结晶,起效快、作用时间相对较短4~12h中效优泌林NPH (中性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30min起效,6-12h达到最大效应,持续时间18~24h;优泌林30/70 (30%优泌林R和优泌林NPH的混合物),30min起效,1~24h达到最大效应,持续时间16-18h.

3.1.2 诺和灵

是通过基因工程获得的人胰岛素。包括诺和灵30 R(30%中性可溶性人胰岛素与70%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混合物)诺和灵5(R(50%中性可溶性人胰岛素与50%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混合物),皮下注射后30min起效,2-8h达最大效应,持续24h;诺和灵N(中性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皮下注射后1.5h起效,4~12h达最大效应,持续24h诺和灵R (中性可溶性人胰岛素);皮下注射30min起效,1~3h达最大效应,持续8h.

3.1.3 猪胰岛素

目前临床使用的猪胰岛素多为结晶胰岛素和单峰胰岛素(single peak insulin)等制剂。这些制剂中含有少量的高分子蛋白,脱酰胺胰岛素等杂质,在临床使用时可导致过敏等免疫不良反应,临床已经较少应用。

4 其他

4.1 注射用胰岛素缓释纳米囊

将胰岛素制成纳米囊后,经皮下注射给糖尿病大鼠,其降糖作用可持续1周,在药物吸收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3d给药1次,降糖作用可接近3次/d的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效果。

4.2 胰岛素植入泵

1995年,临床应用交联聚乙基硅酮导管制成的可控型渗透泵装置,植入糖尿病患者腹膜内,疗效可达30个月,但此装置可引起导管并发症。国外研制的胰岛素泵是通过体内控制器调节由腹腔内导入胰岛素。餐前可把大量快速作用的胰岛素输入体内,平时可按计划调节1d的基础胰岛素需要量,可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灵活性。

总之,随着对糖尿病认识的深入,随着临床药理学的发展,新的药物不断进入临床,推测不久在糖尿病防治药物的开发上会有新的突破,从而给临床提供更多更好的治疗药物,使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降糖药物,糖尿病

降血糖药物 篇2

磺脲类药物:磺脲类主要作用于胰岛β细胞膜上的ATP敏感型钾通道(K+-ATP),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其降血糖作用有赖于机体尚保存的相当数量(30%以上)有功能的胰岛β细胞组织,不依赖血糖浓度。磺脲类的基本结构包括磺酰基和两个辅基,前者决定其降血糖作用,而不同种类的辅基使药物的降血糖强度和持续时间存在差异。磺脲类包括第一代甲苯磺丁脲(D-860)、氯磺丙脲及第二代的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吡嗪(美吡哒)、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美脲(亚莫利)等。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某一种磺脲类药物比其他类更优越,但其趋势是较多选用第二代药物。应根据病情轻重,经济、年龄因素等来选择药物,年老者尽量用短中效药物,以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氯磺丙脲降血糖作用持续时间长,毒性及不良反应较大,低血糖发生率高,饮酒可出现皮肤潮红、心动过速,并可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及肾小管对抗利尿激素的敏感性增强,引起低钠血症以至水中毒,临床上已较少使用。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有增加血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降低血小板过高粘附性和聚集,有利于减轻或延缓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格列齐特还具有恢复第一时相的作用,故临床上应用较多。格列喹酮很少经肾排泄(5%),故适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磺脲类药物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较好,病程愈长效果愈差,一般病程10年以上,磺脲类药物即使使用到最大剂量也难以奏效,据病情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良好控制血糖。

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此类药物也作用在胰岛β细胞膜上的K-ATP通道,但结合位点与磺脲类不同,降血糖作用快而短,模拟胰岛素生理分泌,主要用于控制餐后高血糖,老年或轻度肾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目前有瑞格列奈(诺和龙)和那格列奈(唐力)。瑞格列奈为苯甲酸衍生物,于餐前或进餐时口服,不进餐不服药,用药较灵活。那格列奈为D-苯丙氨酸衍生物,其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有赖于血糖水平,故低血糖发生率较低。

消渴丸每10粒含2.5mg 格列本脲,降血糖作用强,持续时间长,其代谢产物有降血糖活性,易产生蓄积作用,肝、肾功能不全和老年患者一般不作为首选药物。优降糖引发的低血糖,在停药及处理后仍可反复发作,特别是老年人服用发生低血糖时常常顽固而持久,必须监测血糖,持续滴注葡萄糖,有时需72小时才能保持血糖平稳,如过早停用葡萄糖滴注,会引起低血糖的再度发生,严重者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损害或致死。市面上现有的降血糖中成药多含有西药成分,使用时应予注意。老年糖尿病治疗中的低血糖危害远大于高血糖,选择降血糖药物要特别慎重,按照是否容易引起低血糖可分为三类:①常引起低血糖的药物:磺脲类;②较少引起低血糖的药物:瑞格列奈、那格列奈;③单用一般不引起低血糖的药物: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双胍类。老年人宜用一般不引起或较少引起低血糖的药物,选择磺脲类要特别慎重,用药时应从小剂量开始服用,尽量不使用优降糖等长效药物。

双胍类:该类药作用机理是提高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通过抑制糖元异生和糖元分解,降低过高的肝葡萄糖输出(减少75%),降低脂肪酸氧化率,提高葡萄糖的转运能力,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该类药包括二甲双胍(格华止、迪化糖锭)和苯乙双胍(降糖灵),后者已较少使用,有些国家已禁用。二甲双胍可降低体重,不增加血胰岛素水平,对血糖在正常范围者无降血糖作用,单独用药不引起低血糖。二甲双胍是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用药,可单独或联合其他药物使用。禁用于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急性感染、充血性心力衰竭、肝肾功能不全或有任何缺氧状态存在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准备作静脉注射碘造影剂检查的患者,应事先暂停服用双胍类药物。

二甲双胍为超重或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物,它不仅能减轻体重,同时还能够改善血脂,改善异常的纤溶功能,抑制血小板形成,并有助于控制血压。与磺脲类合用可增强其降血糖作用,随着体重的减轻和胰岛素敏感性的恢复,应及时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AGI):包括阿卡波糖(拜糖平)和伏格列波糖,其特点是延缓糖在小肠内的吸收,有效降低餐后的高血糖,可作为2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尤其适用于空腹血糖正常或不太高而餐后血糖明显升高者。可单独用药或与磺脲类、双胍类合用,发生低血糖时只能用葡萄糖纠正低血糖,单独进食双糖或淀粉类食物不能缓解。肝、肾功能不全应慎用,胃肠功能紊乱、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不宜服用。

噻唑烷二酮类:包括罗格列酮(文迪雅)、吡咯列酮,为高选择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 )的激活剂。通过刺激葡萄糖转运因子-4(GluT-4)的表达来增加脂肪组织、肌肉和肝脏等组织葡萄糖的利用,从而降低血糖。可与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以及胰岛素合用,降血糖效果更好。近来研究可表明,罗格列酮可以降低炎症标记物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尚有改善血脂代谢紊乱,尤其是降低甘油三脂水平,减轻微量尿蛋白的排泄量,并有一定的降低舒张压的作用。可作为代谢综合征、葡萄糖耐量减低尤其是存在高胰岛素血症患者的首选。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水肿、体重增加,有心功不能全、肝病的患者应慎用。

降血糖药物的联合应用

现行的糖尿病治疗指南指出,为了降低并发症的发病危险,达到控制血糖的目标,进行早期强化治疗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提倡早期联合应用口服降血糖药物取代传统的逐渐递增给药的传统方案。著名的UKPDS研究结果证实,单药治疗的疗效是逐渐降低的,3年后有50%以上的患者需要联合治疗以维持血糖的正常水平。联合用药可尽快降低高血糖,并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减轻胰岛素抵抗,最大限度地保护β细胞功能并延缓其衰退,延缓并发症的发生。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可首选胰岛素促泌剂,血糖控制不满意可联合应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或胰岛素增敏剂;肥胖患者一般首选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满意可联合应用胰岛素促泌剂、格列酮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一般联合应用2种药物,必要时可用3种药物,不提倡作用机制相同的两种药物合用。

降血糖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 篇3

1 降血糖药物合理使用

概述从总体来讲, 对降糖药物的合理使用的目的是将降糖药物的疗效进行充分发挥, 并使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尽量减小, 如下几个方面是降血糖药物合理使用中所包含的重点: (1) 首先在用药前对患者进行明确的诊断, 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降糖药物; (2) 在用药时依据患者自身情况控制用药剂量; (3) 在用药过程中分析药物相互之间产生的不良反应, 并在用药过程中尽量避免; (4) 分析药物的经济性以及合理性[2]。

2 降血糖药物分类

降糖药物按照药理作用和剂型可分为注射用重组胰岛素和口服类非磺酰脲类胰岛素分泌促进剂、磺酰脲类、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是及其他降血糖类药物。

3 各类降血糖药物的特点和作用

笔者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几类降血糖药物, 其中包括磺酰脲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以及胰岛素增敏剂和非磺酰脲类胰岛素分泌促进剂, 对这几种降血糖药物的特点和作用进行了详细阐述, 并分析了着几类降血糖药物降低患者血糖的药理机制, 阐述了用药的注意事项, 具体分析如下:

3.1 磺酰脲类降血糖药物:

磺酰脲类降血糖药物主要作用是刺激胰岛素的分泌, 抑制三磷酸腺苷依赖性钾通道, 保证钾离子能够良好的外流, 保证钙离子良好内流, 促使胰岛素和受体结合, 使受体后的胰岛素抵抗作用迅速解除, 以此加强胰岛素的作用。甲苯磺丁脲、格列齐特、格列本脲以及格列喹酮等都属于磺酰脲类降血糖药物。该类型药物对2型糖尿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但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低血糖反映, 因此老年患者需要谨慎使用。同时肥胖类型糖尿病患者也不宜使用该类降血糖药物, 因高胰岛素血症是肥胖型糖尿病患者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 对胰岛素有较强的抗药性。其中格列齐有较强的作用, 对血小板的黏附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对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有着良好的控制作用, 同时也能够使胰岛素抵抗作用减轻, 适用于肥胖糖尿病患者, 具有良好的降脂减肥作用[3]。

3.2 双胍类降血糖药物:

双胍类降血糖药物能够使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充分利用, 抑制葡糖糖被肠道所吸收, 肝糖异生和肝糖输出通过双胍类降血糖药物也能够得到良好的抑制, 同时糖尿病患者的糖生常量也能迅速降低, 现今双胍类药物是使用最广泛的降血糖药物, 对肥胖型糖尿病患者疗效显着, 65岁以下的2型糖尿病患者首选降血糖药物便是双胍类降血糖药物, 若糖尿病患者为肝功能以及肾功能减退患者, 则不能使用双胍类降血糖药物, 同时呼吸功能存在障碍的患者也要慎用双胍类降血糖药物, 乳酸中毒现象极易出现在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了双胍类降血糖药物后。

3.3 抑制剂的临床使用:

葡萄糖苷酶可以竞争性的抑制麦芽糖酶、葡萄糖淀粉酶、蔗糖酶的作用, 并且可以阻断1, 4-糖苷键的水解, 减缓淀粉、蔗糖及麦芽糖在小肠内分解成葡萄糖, 同时, 葡萄糖苷酶对胆固醇同样具有抑制作用, 并且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单独使用没有出现低血糖的风险, 与磺酰脲类药物或胰岛素同时使用可以减少药物的剂量, 与此同时, 还可以减少下一顿餐前低血糖症状的发生。其主要用于阿卡波糖, 对空腹血糖略高、而阿卡波糖对餐后血糖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疗效。此药被细菌或消化酶降解在肠道, 经粪便排出, 对肝脏损伤作用较小, 阿卡波糖可以治疗糖尿病合并肝脏疾病。由于它能减少肠道对糖的吸收, 因此, 也可以用于肥胖型糖尿病患者。

3.4 胰岛素增敏剂: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对麦芽糖酶以及葡萄糖淀粉酶和蔗糖酶有着较为良好的抑制作用, 对4-糖苷键水解也有着良好的阻断作用, 能够使淀粉以及蔗糖和麦芽糖小肠内进行的葡萄糖分解速度有效降低, 能使患者空腹血糖以及餐后血糖得到良好控制, 同时也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胆固醇, 对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有着良好的控制作用, 在单独口服治疗过程中也不会出现低血糖风险, 在和磺酰脲类降血糖药物以及胰岛素联合用药的过程中, 药物使用剂量能够得到显着降低, 患者下次就餐前低血糖发生情况也能得到良好控制。阿卡波糖是临床该应用最为广泛的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若为空腹血糖稍高但餐后血糖却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肠道细菌以及消化酶能够迅速降解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并通过粪便将降解查无排除, 不会对患者肝脏造成损伤,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对糖尿病合并肝脏疾病患者疗效显着。能够使患者肠道吸收的糖得到有效控制, 同时肥胖型糖尿病患者也能够接受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治疗[4]。

3.5 非磺酰脲类胰岛素分泌促进剂:

非磺酰脲类胰岛素分泌促进剂通过结合胰腺B细胞受体达到降糖作用, 使细胞膜上三磷酸腺苷依赖性钾通道关闭, 促进细胞膜中钙离子内流, 同时促进胰岛素分泌。此类降糖药物能够通过肠道排出体外, 是有轻度肾功能障碍的中老年患者首选降糖药物, 但肝功能肾功能严重障碍者不可使用此类降糖药物, 避免在成肝肾功能损伤加重情况发生[5]。

4 结语

糖尿病属于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 并且极易发生各种并发症, 需要较长的用药时间,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因此增大, 因此, 依据患者糖尿病类型和患者自身的情况合理选择降血糖药物对患者的糖尿病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患者的主治医师应对药理学有掌握和认识, 同时熟悉药动学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应该作为医师掌握的基本知识, 避免因药物选择不当对患者身体造成伤害。合理选择降血糖药物, 对患者血糖控制和用药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磺酰脲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以及非磺酰脲类胰岛素和胰岛素增敏剂分泌促进剂几种降血糖药物的特点和作用进行了详细阐述, 希望能够对临床降糖药物的选择起到帮助和参考的作用。

摘要:通过临床大量实践资料和降血糖药物的药理作用特点及分类, 阐述如何正确选择降血糖药物。合理选择降血糖药物, 能够提高降血糖药物疗效。

关键词:降血糖药物,合理使用,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魏心蓉.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状况及降糖药物使用特点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 (z1) :23-24.

[2]于国英, 朱莉, 刘晓燕, 等.住院部药房口服降糖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0, 18 (1) :34-35.

[3]顾云娟, 贾伟平.降糖药物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1, 32 (11) :1170-1173.

[4]胡丽萍, 邹润梅, 徐焱成, 等.810例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使用及趋势分析[J].医学新知杂志, 2011, 21 (3) :185-188.

哪些药物会使血糖不稳定 篇4

▲有些药可使血糖升高

可使血糖升高的药物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本身就具有使血糖升高作用的药物,其中最典型的是激素类药,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等.。它们因能使血糖升高,故得名糖皮质激素,是糖尿病患者禁用的药物。

二是会抑制胰岛素分泌的药物。糖尿病患者常因伴发高血压而服用双氢克尿塞等利尿降压药。这些药物能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使血糖升高。伴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在服用利尿降压药后常会使糖尿病难以控制,甚至发生昏迷。因此,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利尿降压药,可以选用其它类型的降压药。

三是与口服降糖药合用时会产生拮抗作用的药物,这类药物会使降糖药的疗效降低,从而导致血糖升高。这些药物包括口服避孕药、黄体酮、抗结核药(异烟肼、利福平)等。

▲有些药可诱发低血糖昏迷

药物引起的低血糖可能会导致患者昏迷,甚至造成不可逆的脑损害和死亡。因此,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可掉以轻心。

使血糖降低的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比如,患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病的糖尿病患者,若将阿司匹林与优降糖、甲糖宁、氯磺丙脲等联用,会使血药浓度增大,减慢降糖药的代谢与排泄,从而使血糖降低,加之阿司匹林本身也有降糖作用,也会使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此外,消炎痛和保泰松等也会导致患者血糖过低,因此糖尿病患者在用药时需要格外谨慎。

还有心得安、倍他乐克等β受体阻滞剂也需加以注意。它们是抗心律失常的常用药,还能降血压,治疗心绞痛,作用广泛,使用的人很多。但如果将心得安与优降糖合用,会使优降糖的作用增强,通过抑制糖元分解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引起严重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应禁服药酒

糖尿病常伴发关节炎、神经痛等,有些患者便喜欢饮用杜,仲酒、虎骨酒等药酒。其实,这是很危险的。

降血糖药物 篇5

1 对患者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

糖尿病目前尚不能得以根治, 因此解决办法还是要立足于防, 着眼于治, 做到综合治疗。我们应大力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 让那些早期患者或无症状、症状轻微患者, 能够及时得到诊治, 让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逐渐掌握控制饮食, 运动治疗, 用药和尿糖、血糖监测等措施的综合治疗原则, 配合医务人员进一步加强和控制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2 合理选择药物

口服降糖药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 分为磺酰脲类、双胍类、α-葡萄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 (噻唑烷二酮类) 、格列奈类五大类, 药师要熟练地掌握每一类降血糖药的机制、适应证及不良反应, 为患者选用合理的药物。

2.1 磺脲类

磺脲类口服降糖药是一种具有中等降糖作用的药物, 主要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分泌。第一代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由于不良反应多, 现在只有甲磺丁脲在农村和一些经济水平较低人群中服用。第二代磺酰脲类药物与第一代相比药效学性质有所改善, 口服剂量显著减少, 降糖作用比第一代强, 受他药的影响和干扰小, 副作用轻且发生率低。主要包括格列本脲 (优降糖) 、格列吡嗪 (美吡达) 、格列齐特 (达美康) 、格列喹酮 (糖适平) 。格列本脲作用强而持久, 降低空腹血糖的效果较好;格列吡嗪有短效作用, 对降低餐后高血糖效果较好;格列齐特作用温和, 降低血糖效果亦较好;格列喹酮虽然作用最弱, 但为惟一不是主要经肾排泄 (仅5%经肾排泄) 的药物, 肝、肾副作用低, 为糖尿病肾病的首选药物[2]。第三代磺脲类降血糖药物格列美脲的显著特点是用量小, 见效快, 作用持续时间长, 出现低血糖危险较小;另外, 其在肝脏代谢, 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安全。

2.2 格列奈类

瑞格列奈 (诺和龙) 作用机制类似磺酰脲, 促使胰岛素分泌, 但结合位点和作用方式不同于磺酰脲, 选择性增强早期相胰岛素分泌。低血糖发生率低, 安全性高, 控制餐后高血糖方面明显优于磺酰脲类。临床应用时可单用, 也可和其他药物联用, 但不能与磺酰脲类联用。

2.3 双胍类药物

双胍类降糖药包括苯乙双胍、二甲双胍等。苯乙双胍易发生乳酸性酸中毒, 二甲双胍在治疗剂量范围内, 很少引起乳酸性酸中毒。二甲双胍应用最为广泛, 作为一种传统的降血糖药物, 首选用于单纯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治疗无效的2型糖尿病, 特别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与胰岛素合用, 可增加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 减少胰岛素用量, 防止低血糖发生, 也可与磺脲类口服降血糖药合用, 具有协同作用。二甲双胍可作为糖尿病伴有胰岛素抵抗, 主要是空腹高血糖、肥胖、高血脂和动脉硬化合并症患者的首选药物。

2.4 胰岛素增敏剂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胰岛素增敏剂通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弱胰岛素抵抗、改善糖代谢而使血糖下降。噻唑烷二酮类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 由于毒副作用大而大部分停止使用, 现在仅有罗格列酮与吡格列酮两种药物仍在使用, 其中罗格列酮的药效最强。罗格列酮马来酸盐已于2001年初在我国上市, 但是近年来, 对罗格列酮的安全性经常有报道, 认为口服罗格列酮有增高心肌梗死及心血管发病死亡的风险, 建议在使用前应该与医生进行严格的论证。

2.5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从而延迟多糖、双糖转化为可吸收的葡萄糖, 减缓餐后血糖的升高。现在主要使用的是阿卡波糖, 服用这类药后, 绝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均可出现餐后血糖水平降低。

3 指导患者应用正确的用法、用量

降糖药的种类繁多, 用法也各有不同, 加之医生对服药时间和方式交待的不够详细, 造成了患者依从性差, 随意减少药量或间断服药。药师一定要明确地告诉患者所用药物的用量及服用方式, 不能漏服或停药, 否则就会出现并发症。正确的使用方法是:磺脲类药物餐前半小时服用, 这样药物的高峰期就会和餐后血糖的高峰期同步, 使降糖效果最佳。阿卡波糖的主要作用是延缓葡萄糖的吸收, 所以要与第一口饭嚼碎同服效果最佳, 而餐前吞服则没有效果。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最好是餐后服用, 这样可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控释制剂最好整片吞服或从划痕处掰开吞服, 不能嚼碎服用。根据药物的半衰期 (T1/2) 进行分次服用, 长效制剂1次/d, 短效制剂3次/d.用量先从小剂量开始, 根据血糖监测情况逐渐调整至合适剂量。

4 合理地向患者解释所服药品的不良反应

药品犹如一把双刃剑, 在具有治疗作用的同时, 必然存在不良反应。患者在服用口服降血糖药物时有的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 如:口服二甲双胍后, 患者感觉胃部不舒服, 这是药品对胃肠道的刺激所造成的;服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后, 由于不分解糖类物质, 使糖类物质到达大肠, 会出现腹部不适、胀气、排气等不良反应。有时患者提到这方面的不适时, 药师应该告诉他们这是正常的反应, 这样患者就会放心服用了。广大医务工作者, 在提高对药品不良反应认知的基础上, 结合临床用药的品种、剂量、疗程及特殊人群用药情况, 要更加积极地开展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收集和报告工作。

药师在调配处方或进行门诊咨询时, 应对糖尿病患者认真地实施以上几个方面的药学服务, 这样才能够使糖尿病患者认识自己的病情, 掌握所服用药品的特点, 有利于更好地控制血糖,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震巍, 陈洁, 唐智柳.糖尿病经济负担研究方法进展[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6, 22 (2) :91.

降血糖药物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的是该院收治的88例糖尿病患者,时间为2014年9月—2015年9月,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患者。其中,对照组中,男21例,女23例,年龄为28~81岁,平均年龄为(49.01±4.17)岁,病程0.5~7年,平均病程为(3.17±0.52)个月;观察组中,男22例,女22例,年龄为27~83岁,平均年龄为(49.11±4.06)岁,病程0.6~7年,平均病程为(3.26±0.41)个月。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符合糖尿病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精神异常者;(2)严重脏器功能不全者;(3)有出血倾向者或胃肠严重疾病、恶性肿瘤者[5]。

1.3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用药指导,内容包括:讲解各种药物的服用方法、服用时间、服用剂量及服用次数,发放糖尿病健康宣传手册。给予观察组药学服务指导,内容包括:(1)健康教育。待患者入院后,为让患者及其家属对糖尿病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发放糖尿病健康知识宣传资料,为患者开展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宣传自我保健知识,同时为患者提供药学咨询。护理人员要与临床医生一起对患者口服降血糖药物进行监督,督促患者坚持按医师的方案积极治疗,不随意更换药物。(2)心理沟通。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感及排斥感,指导患者规范用药,鼓励患者建立信心积极治疗,配合规范用药。(3)药物服用指导。患者入院后,为让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并掌握用药方法,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阐述药品说明书,详解介绍非磺脲类、磺脲类、α-糖苷酶抑制药、双胍类、胰岛素增敏药五类降糖药物的服药方法、主要作用机制、服药时间及服药剂量等。同时,针对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护理人员要重点向患者介绍。

1.4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前后及随访3个月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h BG)、糖化血红蛋白(Hb Al C)变化情况。

1.5统计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住院前后的血糖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BG、P2h BG及Hb Al 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观察组患者的FBG、P2h BG及Hb Al C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的血糖变化趋势比较

出院后1~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FBG、P2h BG及Hb Al C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3讨论

药房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药剂科的专业水准、人员素质及整体管理水平,它对医院的服务质量、医疗质量、社会声誉及经济效益具有直接的影响,它是体现医院整体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岗位[6,7]。药师要保证患者在药物治疗中获取有效、安全、经济的用药和服务,以最小的支出获得最大利益[8]。作为药师应结合临床实际,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如深入住院部开展出院带药教育、住院教育、发放科普健康读物、开设专家药物咨询窗口、开通服务热线并给予详解讲解[9]。药师应适时开展药学服务,争取获得相关科室医生的配合和支持[10]。该研究分析了药学服务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近期以及远期的影响,有效地提高了该院的药学服务质量和药师的专业素养。

该研究以该院收治的88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探讨了药学服务分析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口服降血糖药物的临床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BG、P2h BG及Hb Al 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前,观察组患者的FBG、P2h BG及Hb Al C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出院后1~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FBG、P2h BG及Hb Al C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这一结果说明药学服务指导的效果优于常规用药指导。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口服降血糖药物时实施药学服务指导,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近期及远期血糖,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聂川江,赵大贵,彭冰.糖尿病患者口服降血糖药物的药学服务[J].中国药业,2014,23(4):75-76.

[2]刘慧,毕艳,朱大龙,等.江苏省各级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7):599-602.

[3]王文慧,王晓玲.老年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5,19(6):634-636.

[4]陈进,刘秀珍,戴武,等.2种方案治疗口服降糖药无效2型糖尿病的数据包络分析[J].中国药房,2014,39(34):3169-3172.

[5]梁婧.对2型糖尿病门诊口服降糖药用药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19(6):16-17.

[6]徐新蕊.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处方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9(3):141-142.

[7]王亚群.2型糖尿病门诊口服降糖药与胰岛素用药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19(15):15-16.

[8]韩丽婷.老年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健康指导[J].今日健康,2015,21(11):190-192.

[9]劳荣巨,温坚坤,阮锦达.16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用药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5):3427-3428.

降血脂药物利用指数分析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参与研究分析的降血脂药物均来源于医院药剂科电子信息系统,回顾性分析2015年全部降血脂药物,包括2015年应用的全部降血脂药物的商品名、通用名、药物的消耗总质量、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序号比(A/B)、日均用药费用(DDC)、药品单价、药物利用指数(DUI)等信息,对药物的利用指数进行评价,分析用药合理性[1]。

1.2 研究方法及评价标准

本研究中DDDs数值反映的是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及药物应用倾向[7,8,9,10]。数值越大,代表该药物的应用范围越大,药物应用倾向性越强,反之,则临床上选用该药物范围及药物应用倾向越小;日均用药费用,在DDDs数值的基础上进行计算,DDC=药物消耗总金额(所选时间段内)/DDDs(同时期药物)[11],DDC评价患者每日用药费用;将某药的DDDs设为B,药物消耗金额设为A,将A/B设为统计的某种药物的序号比,A/B值的大小可反映出该药物的消耗金额及用药频度[12],当A/B的值≈1时,说明二者同步性好;当A/B的值>1时,说明该药价格低,且用药频度高;当A/B的值<1时,则说明二者同步性差,说明该药物的使用率较低且药物的价格高。药物的合理性应用通过药物利用指数评价,DUI=应用药物的DDDs/应用药物的日数,DUI>1时,说明药物使用剂量>限定药物的每日使用剂量;DUI<1时,则说明药物使用剂量未达到限定药物的每日使用剂量标准[13,14,15]。

2 结果

统计分析11种降脂药物具体消耗利用情况,包括商品名、通用名、药物的消耗总质量、用药金额、DDDs、A/B、DDC、药品单价DUI等信息。他汀类药物在降血脂药物中应用最大,且医院药剂科全部降血脂药物的利用指数符合要求。见表1。

3 讨论

3.1 DDDs分析

DDDs是评价临床使用率的主要参考指数,DDDs的数值大小直接反映该药物在临床的应用使用率。表1显示,他汀类药物的DDDs数值最大,说明该类药物临床使用率最大。该类药物中,阿托伐他汀A/B值为2,说明该药物价格低,使用率高;瑞舒伐他汀A/B值为0.5,说明用该药价格高,使用率低。其他他汀类药物A/B值均等于1,说明同步性好。

3.2 DUI分析

DUI是评价药物合理应用的主要指标,若DUI=1,说明应用合理性符合要求,表1数据显示,参与分析的11种降脂药物的DUI全部等于1,说明药物和理性符合要求。

降血脂药物的研究进展 篇8

1化学类降血脂药物

动脉粥样硬化可由Ch与TG成分过高的高脂血症引起。因此,降低TC药物可分三类:阻止Ch吸收,抑制体内过多Ch生成以及加速Ch代谢的药物,此类药物促使TC水平降低的同时会刺激细胞膜上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表达以及加强受体活性加快LDL分解[3]。

1.1胆酸螯合剂。胆酸螯合剂又被称为胆汁酸搁置剂,是Ch的代谢产物,作用于机体时,在肝脏内不停转化为胆汁酸,随胆汁流入肠腔,对脂肪的消化与吸收进行干预,然后95%左右的胆汁酸再被小肠吸收,形成“肝肠循环”而重复利用[4]。该类药物包含考来烯胺、考来替泊以及盐酸考来维仑。其共同的降血脂机制为促进Ch的降解,通过在肠道内与胆酸不可逆的结合,阻碍胆酸或Ch经肠道回吸收或减少其回吸收、加快胆酸或Ch随粪便排出体外的速度,促进肝脏细胞加快胆酸的生成,其生成原料Ch消耗加大,并且通过反馈机制刺激肝细胞加快LDL受体的生成,增进与血液中LDL的结合,从而使血液中LDL和总Ch的含量减少。并且通过肠道中HDL-C的形成增加HDL-C的水平。此类药物适用于对家族性高脂血症和各种类型的高TG血症无作用,对各种类型的高甘油三酯血症效果都不明显,对血清中TG和Ch都升高的混合性高脂血症的治疗,必须与其他类型的降血脂药物联用[5]。

1.2抑制Ch合成和促进Ch代谢的药物

1.2.1 HMG-Co A还原酶抑制剂。HMG-Co A还原酶是Ch合成酶中的限速酶,抑制该酶的活性,就能够减少体内Ch的合成,减少细胞内游离的Ch,从而使Ch浓度所依靠的LDL受体的活性升高,进而加快循环血液中LDL、VLDL、IDL的清除。他汀类是该类酶抑制剂的代表药,又称作羟戊二酰辅酶A还原抑制剂,因为其降血脂效果明显,已成为降血脂的首选药物。目前他汀类药物为洛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及阿托伐他汀。

1.2.2 ACAT抑制剂。ACAT对Ch的吸收,VLDL的形成以及Ch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蓄积具有重要作用。假如ACAT被抑制,血浆内胆固醇水平的降低速度加快,因而,ACAT是降低Ch和预防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不错的靶酶。

1.2.3升HDL类药物。因为很多降血脂药都有升高HDL的功效,所以此类药物则指以升高HDL作用为主的降血脂药。HDL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为它可将四周组织里Ch转运到肝脏产生代谢。Kastelein[6]等指出,Ch酯转移蛋白抑制剂JJT-705可以剂量依赖性地加强HDL-C水平达34%,它还可以很好地改善健康机体的TC/HDL-C比值,最重要的是副作用较不明显。

1.3降TG类药物

1.3.1贝特类降血脂药物。指一类苯氧芳酸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的合成激动剂。此类药物能够减少VLDL的生成,增强脂蛋白酯酶的活性,促进VLDL的分解代谢从而减少TG;还可通过上调载脂蛋白A1和A2的表达使血浆中HDL含量升高。贝特类药物的功效就是降低TG,升高HDL成分。他汀类药物降低Ch合成,降低LDL-C的成分。他汀类药物与贝特类药物联用能够协同改变血脂达标的水平;同时贝特类药物能够降低服用他汀类药物可能产生的大血管剩留危险。已有临床实验表明,这两类药物联用比单纯使用他汀类药物更有效和安全。因此,贝特类药物被用来使用在他汀类单独服用,没能有效控制血脂含量的状况[7]。

1.3.2烟酸类降血脂药物。该类药物是B族维生素,是代谢过程中的辅助因素,在药用剂量内,具有明显的降血脂能力。临床上被用来调脂的此类药物为烟酸肌醇酯、VE烟酸酯等,其机理为:降低血浆内LDL-C与TG水平,肝脏内VLDP合成,并且升高HDL-C。实际中大多使用在其他降血脂药物治疗甘油三酯血症不明显的状况下。

2天然降血脂药物

2.1苷类化合物。DU Xiao ming[8]等指出兰科植物金线莲提取物在减少细胞溶质酶LDH,GOT,GPT的成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以金硫葡糖诱导的肥胖小鼠的实验中,该提取物在以饲以高脂肪的大鼠作为实验对象而进行的降血脂实验中能够控制体重及肝重的增加,改进肝脏中的甘油酸三酯成分。Yoshikawa等[9]实验中指出茶植物山茶花朵的甲醇提取物和正丁醇溶剂部分对用橄榄油饲养的大鼠血浆中的甘油三酸酯的上升有抑制能力。Morikawa Toshio等[10]从菊科植物雏菊中分离得到了7种新的三萜皂苷在以橄榄油医治的大鼠中也可控制血浆中甘油三酯的升高。

2.2黄酮类化合物。Sezik等研究了达乌龙胆开花植物服用后,对于经葡萄糖诱导的高血糖大鼠以及链脲霉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体内模型中的作用。利用硅胶柱色谱法从其乙酸乙酯层中获取了一种C-葡萄糖基黄酮为达乌龙胆的主要活性物质,命名为isoorientin。当isoorientin的剂量为15mg·kg-1时产生了明显的低血糖以及降血脂的功效。因而,可以将isoorientin作为潜在的降血脂药物展开进一步研发。Shabana等证实Carduncellus mareoticus(Del.)Hanelt的总乙醇提取物具有抗氧化和降血脂功效,而具有此功效的物质是乙酸乙酯部分的黄酮类提取物。Batran Seham A等从黄毛木的地上结构获得了4种黄酮类化合物:3-O-鼠李葡萄糖苷异鼠李素、7-O-葡萄糖基-3-O-鼠李糖基毛地黄黄酮、芦丁和7-O-鼠李糖基芦丁。其中化合物1、2和4是首次分离出来的。分别对其进行了三组实验,其中第三组实验表明以测定量的提取物治疗小鼠会导致血浆中葡萄糖、AST、ALT、甘油三酸酯、胆固醇和LDL水平明显降低,而HDL水平会显著增加,因而表现出一定的降血脂作用[11]。

3具有降血脂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

3.1多糖类化合物。多糖类化合物由十个以上的单糖通过糖苷键结合而形成的聚糖。在壳聚糖的降脂能力的研究中,Thon-gngam等[12]人发现,正电性的壳聚糖能够和负电性的胆汁酸作用并排出机体,脂肪不会被乳化,影响脂肪的消化与吸收,降低血清甘油三酯的含量;同时促进肝脏将Ch转化为胆汁酸,使血液中Ch的含量降低。还有高脂血症大鼠饲以富含壳聚糖饲料6周,可降低其体重,粪便中胆固醇的排泄显著增加,降低了血清和肝脏的血脂水平,与高脂模型比较增强了肝脂酶和LPL酶的活性。

3.2植物甾醇类化合物。植物甾醇类的化合物结构与Ch相似,均为3位羟基的甾体化合物,环戊烷全氢菲作为其主体骨架,占据大部分的四环三萜类化合物。植物甾醇包括游离型和酯化型两种,游离型植物甾醇更多被发现在坚果、豆类中。Jones等天天将相当于1.84 g植物甾醇的人造奶油给高脂血症病患服用,持续3周。研究发现植物甾醇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高血脂患者的Ch吸收减少,血清LDL-C减少,而TG和HDL-C含量不会有影响。其作用机理是植物甾醇比Ch拥有更强的疏水性质,所以可以代替Ch与混合微粒结合。这种代替作用可以降低微粒中的Ch含量,减少Ch的吸收。另外植物甾醇还可通过ATP结合盒式转运体家族影响Ch的吸收,进而达到降血脂的目的。

3.3脂肪酸类化合物。脂肪酸类化合物主要结构特征是一端含有一个羧基的长的脂肪族碳氢链,是脂类的关键成分,其中不饱和脂肪酸与血脂含量有着一定的关系。Mercanligil[13]等通过对患有高脂血症的成年男子的研究发现,经常食用含有MUFA的坚果可使血清中的VLDL-C、甘油三酯的浓度以及载脂蛋白B水平下降29.5%、31.8%和9.2%,同时高密度脂蛋白Ch的含量提高至12.6%。结合多年来对MUFA食谱的跟踪实验发现其降低Ch的药理机制可能为:减少VLDL的合成;降低LDL-C的含量;以及增加LDL受体的活性。

3.4酚类化合物。多酚类药物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改进脂质代谢方面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关键的生物学能力。多酚类化合物主要在水果和蔬菜中。如添加绿茶多酚的高脂饮食可有效的控制血浆Ch的升高,其降脂机制包括抑制脂解酶,上调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数量以及促进粪便脂质排泄等[14]。

结束语

降血糖药物 篇9

何谓低血糖?有何诱因?如何预防呢?

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水平低于或等于3.9mmo1/L,即称低血糖。引起低血糖的原因有:①使用了可引起低血糖的降糖药物,比如胰岛素、磺脲类和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以及胰高糖素样多肽1(GLP-1)。②降糖药剂量过大。③未按时进食或进食过少。④运动量较平日增加。⑤饮酒,尤其是空腹饮酒。预防低血糖的方法有:①尽量选择单独使用不会导致低血糖的药物,如二甲双胍(格华止)、罗格列酮(文迪稚)、吡格列桐(瑞彤)、阿卡波糖(拜糖平)、伏格列波糖(倍欣)、米格列醇、西格列汀、沙格列汀和维格列汀等。②先监测血糖,再用降糖药物且从小剂量开始。③定时定量进餐,如果进餐量减少,应相应减少降糖药物剂量。有可能误餐时提前做好进食准备。运动量增加前应增加额外的食物摄入。④不饮酒,尤其是不空腹饮酒。⑤糖尿病患者要隨身携带碳水化合物类食品(即含糖食物)以备用,一旦有自觉症状及时食用。

(上海 副主任医师 李饮俦)

降血糖药物 篇10

1关于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问题的综述

近五年来, 来自临床观察的数据提示, 药源性低血糖已经非常普遍。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 仅仅两年时间里, 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老年病区就可以入选出478例三个月内发生1次以上的低血糖患者[1]。该医院坐落在超大型医院汇聚的武汉市内, 显示了低血糖发生的冰山一角。早在2008年就有抽样调查结果的报道, 61.9%患者发生过低血糖, 尤为严峻的是61.9%患者不知低血糖成因, 71.4%患者不知道低血糖诊断标准[2]。这一情况近几年并未得到缓解。据2012年文献报道, 患者住院期间经检测发现有42.74%患者发生过低血糖。低血糖的高发时点集中在夜间、午餐前和睡前, 而造成空腹低血糖的发生率则不是最高[3]。这表明, 饮食控制和降糖药物成为最值得关注的低血糖诱因。

2药源性低血糖的发生时间分析

由于目前很多降糖药物体内半衰期较长, 如格列美脲的半衰期为12 h, 短效胰岛素的半衰期是6~8 h。所以, 降糖药物引起的血糖降低最初三个小时可被食物补充的血糖部分抵消, 在餐后4 h或更长时间表现出来。而随着药物的在体内的残留越来越少, 晨起空腹血糖出现低血糖的机会反而减少。相关低血糖的调查临床数据正好与降糖药物常见的作用时间吻合。因此, 可以推定大量的低血糖现象是药源性的。近年来, 对强化血糖控制的追求, 以及一些商业公司推动的控制血糖科普, 使药源性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升高, 甚至出现晚餐后低血糖发生率最高的情况。

3 药源性低血糖的危害

2010年文献数据显示, 在城乡人口不足百万的石嘴山市, 市内的煤炭医院调查者选择年龄在56-82岁之间, 仅服用优降糖与消渴丸造成的低血糖患者就有28例, 并有1例死亡。同是2010年在当年普查常住人口只有7万多人的浙江嵊泗县, 该县人民医院总结了62例老年2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 其中降糖药物是导致低血糖昏迷的最重要原因之一。2011年文献数据, 广西灵山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总结了30例误诊为急性脑梗死的老年人低血糖昏迷患者救治情况, 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低血糖发生的频率和危害。药源性低血糖的危害不仅限于低血糖昏迷或死亡, 一些情况稍轻微一些的严重低血糖刺激, 也常常可以导致患者随后血糖升高。降糖药物使用过量已经成为刺激患者血糖升高的常见原因之一。

4健康教育的复杂性

商业性的健康教育可能导致商业目的之外的内容被忽略, 也就是这样的教育可能只是向公众提供了知识的一部分, 这将会导致公众认识的偏差。即使在中国最发达地区的江苏省南京市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其他偏远地方或落后城市问题将更为严重。2007年的数据显示, 在江苏省人民医院住院的患者中, 70.0%的患者不了解低血糖的危害, 45.0%以上的患者对低血糖成因、临床表现和防治知识缺乏。2011年11月14日, 联合国糖尿病日中国专家纷纷以低血糖危害为主题进行了主题科普。但随后的舆论仍然对药源性低血糖缺乏关注。

这提示, 挖掘健康科普者的工作动力, 把公益性质的科普教育提高到应有的位置, 是保障患者生命和健康的必要工作。

摘要:近五年来的数据显示, 低血糖危害一直广泛存在。临床医院所显示的严重低血糖事件, 数量巨大并且危害严重。另一方面, 对低血糖知识的科普工作没有取得应有的成效。本文的目的 在于提示, 对降糖药物科普时忽视低血糖危害已经造成了公众知识的偏失。

上一篇: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下一篇:变压器安装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