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糖药物与低血糖

2024-08-24

降糖药物与低血糖(精选7篇)

降糖药物与低血糖 篇1

糖尿病俗称“富贵病”, 在欧美发达国家发病率较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目前已有糖尿病患者三千多万[1]。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临床分为1型和2型, 2型糖尿病属于一种进行性疾病, 主要由于胰岛细胞功能逐渐衰退, 胰岛素抵抗逐渐加重, 导致患者血糖水平超出正常值。该病患者由于血糖长期高于正常值, 对身体各脏器均有较大损害, 特别是肾、眼、心血管、神经系统等[2]。以往单纯采用口服降糖药治疗, 但并不能较好的控制血糖, 为探究一种更安全有效控制血糖的方法, 该院2011年2月—2012年11月开展了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与预混胰岛素控制血糖的疗效及安全性的研究,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来该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 患者都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均>7.0mmol/L排除1型糖尿病、感染、肝肾功能异常、急性心脑血管事件、酮症酸中毒及其他全身疾病患者, 120例患者中男75例, 女45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男37例 (61.67%) , 女23例 (38.33%) , 年龄28~64岁, 平均 (44.1±3.2) 岁;对照组男38例 (63.33%) , 女22例 (36.67%) , 年龄27~66岁, 平均 (44.4±3.3) 岁;组间一般资料如发病时间、患者年龄、性别、病程长短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给予相关护理和检查, 并制定相关治疗方案, 观察组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 每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1次, 注射剂量为0.2 U/ (kg·d) (该剂量为参考剂量, 具体注射剂量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并在每天3餐前口服二甲双胍500 mg, 对照组给予预混胰岛素进行治疗, 注射剂量为0.2~0.4 U/ (kg·d) , 按每天早晚餐前各注射1次。在治疗期间每天对患者各指标进行6次监测。

1.3 监测指标

所以患者均治疗10周, 观察患者空腹血糖, 餐后血糖, 体重变化, 以及治疗后低血糖发生率。如果各项指标更接近于正常值, 且一次以上低血糖发生率越低说明治疗效果越好。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的相关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 数据对比采取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病情状况以及治疗结果。表1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 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体重组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表2中两组患者治疗后, 空腹血糖比较t=8.2661, P<0.01;餐后血糖经统计学分析t=5.5746, P<0.01;体重组间分析t=2.0861, P<0.05;低血糖发生率观察组15.0%与对照组31.7%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6584, P<0.05。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临床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指由于患者胰岛B细胞遭到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所致, 患者血糖合成糖原以及生物利用减少导致高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大部分超重或肥胖, 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但多见于成年人, 其发病原因主要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 由于患者体内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导致患者胰岛素的相对缺乏, 因而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延长, 血糖会不短增高, 对机体的危害会更大, 而且人体各脏器如心、脑、眼、肾等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而对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并不完全清楚, 也无根治办法, 因此控制机体高血糖水平、预防高血糖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往控制血糖的方法主要是单纯口服降血糖药, 但长期用药后其降血糖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研究一种更有效更安全的控制血糖的方法十分必要[3]。

甘精胰岛素是人工合成的长效胰岛素类似物, 作用时间可持续24 h, 并且作用平稳、无峰值的作用, 是一种能较好地模拟基础胰岛素分泌的胰岛素类似物[4]。与甘精胰岛素相比, 预混胰岛素则具有明显的峰值, 皮下注射3~7 h即达到血药峰浓度, 作用时间一般为16 h甚至更短。该研究就是探讨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与预混胰岛素控制血糖的疗效及安全性, 研究结果表明,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与预混胰岛素均能明显降低血糖, 短期内即可使血糖达标, 这对改善患者的代谢状况和预防并发症有很重要的意义。但甘精胰岛素对控制血糖的效果与预混胰岛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经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后, 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均有所改善,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更接近正常值。治疗后患者体重增长情况观察组也好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这证明,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控制餐后血糖较预混胰岛素更加有效, 而且在治疗中我们对血糖的持续监测发现甘精胰岛素对控制血糖平稳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患者经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后血糖波动明显减少。同时, 在安全性方面, 甘精胰岛素使用量更少, 低血糖发生率更低, 因此更加安全。此外, 甘精胰岛素每天只需注射1次, 更方便灵活, 从而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因此与预混胰岛素相比较,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降糖效果较好, 患者体重该病较小, 胰岛素用量少, 低血糖发生率低, 患者依从性好[6]。

综上所述, 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血糖药控制血糖的效果要比预混胰岛素的效果要好, 接受基础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后患者体重增加幅度小, 治疗安全性高, 治疗中患者一次以上低血糖发生率低, 因此适合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代庆红, 王忠东.中国糖尿病的现状调查[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13) :297-298.

[2]李静.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 2011, 5 (14) :9-10.

[3]励晶, 王黎明.预混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为甘精胰岛素联合预混胰岛素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J].现代实用医学, 2012, 21 (5) :736-737.

[4]张幼文.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31 (18) :1212-1213.

[5]罗玮, 范培云.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8, 23 (14) :439-441.

[6]周赟, 陈利群.糖尿病病人治疗依从性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 2010, 29 (18) :882-883.

降糖药物与低血糖 篇2

1关于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问题的综述

近五年来, 来自临床观察的数据提示, 药源性低血糖已经非常普遍。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 仅仅两年时间里, 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老年病区就可以入选出478例三个月内发生1次以上的低血糖患者[1]。该医院坐落在超大型医院汇聚的武汉市内, 显示了低血糖发生的冰山一角。早在2008年就有抽样调查结果的报道, 61.9%患者发生过低血糖, 尤为严峻的是61.9%患者不知低血糖成因, 71.4%患者不知道低血糖诊断标准[2]。这一情况近几年并未得到缓解。据2012年文献报道, 患者住院期间经检测发现有42.74%患者发生过低血糖。低血糖的高发时点集中在夜间、午餐前和睡前, 而造成空腹低血糖的发生率则不是最高[3]。这表明, 饮食控制和降糖药物成为最值得关注的低血糖诱因。

2药源性低血糖的发生时间分析

由于目前很多降糖药物体内半衰期较长, 如格列美脲的半衰期为12 h, 短效胰岛素的半衰期是6~8 h。所以, 降糖药物引起的血糖降低最初三个小时可被食物补充的血糖部分抵消, 在餐后4 h或更长时间表现出来。而随着药物的在体内的残留越来越少, 晨起空腹血糖出现低血糖的机会反而减少。相关低血糖的调查临床数据正好与降糖药物常见的作用时间吻合。因此, 可以推定大量的低血糖现象是药源性的。近年来, 对强化血糖控制的追求, 以及一些商业公司推动的控制血糖科普, 使药源性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升高, 甚至出现晚餐后低血糖发生率最高的情况。

3 药源性低血糖的危害

2010年文献数据显示, 在城乡人口不足百万的石嘴山市, 市内的煤炭医院调查者选择年龄在56-82岁之间, 仅服用优降糖与消渴丸造成的低血糖患者就有28例, 并有1例死亡。同是2010年在当年普查常住人口只有7万多人的浙江嵊泗县, 该县人民医院总结了62例老年2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 其中降糖药物是导致低血糖昏迷的最重要原因之一。2011年文献数据, 广西灵山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总结了30例误诊为急性脑梗死的老年人低血糖昏迷患者救治情况, 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低血糖发生的频率和危害。药源性低血糖的危害不仅限于低血糖昏迷或死亡, 一些情况稍轻微一些的严重低血糖刺激, 也常常可以导致患者随后血糖升高。降糖药物使用过量已经成为刺激患者血糖升高的常见原因之一。

4健康教育的复杂性

商业性的健康教育可能导致商业目的之外的内容被忽略, 也就是这样的教育可能只是向公众提供了知识的一部分, 这将会导致公众认识的偏差。即使在中国最发达地区的江苏省南京市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其他偏远地方或落后城市问题将更为严重。2007年的数据显示, 在江苏省人民医院住院的患者中, 70.0%的患者不了解低血糖的危害, 45.0%以上的患者对低血糖成因、临床表现和防治知识缺乏。2011年11月14日, 联合国糖尿病日中国专家纷纷以低血糖危害为主题进行了主题科普。但随后的舆论仍然对药源性低血糖缺乏关注。

这提示, 挖掘健康科普者的工作动力, 把公益性质的科普教育提高到应有的位置, 是保障患者生命和健康的必要工作。

摘要:近五年来的数据显示, 低血糖危害一直广泛存在。临床医院所显示的严重低血糖事件, 数量巨大并且危害严重。另一方面, 对低血糖知识的科普工作没有取得应有的成效。本文的目的 在于提示, 对降糖药物科普时忽视低血糖危害已经造成了公众知识的偏失。

5种口服降糖药物临床应用与评价 篇3

1 二甲双胍

本品通过减少基础肝糖原合成的水平, 从而降低空腹血糖 (FPG) , 并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增加葡萄糖的利用, 控制餐后血糖。

鲜玉珍[1]选取2型糖尿病 (T2DM) 患者75例, 采用随机、平行、开放、多中心的前瞻性观察, 检测治疗前后三酰甘油 (TG)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FPG、餐后2h血糖 (2hP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 结果见表1。本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无低血糖发生。研究结果表明, 二甲双胍作为治疗T2DM的首选药物, 降糖效果显著, 能使血糖水平下降, 并有降血脂作用, 是治疗T2DM的有效药物。

范洪等[2]将53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联用格列吡嗪组 (A组) 和二甲双胍联用罗格列酮组 (B组) , 经治疗6个月后, 测定治疗前后FPG、餐后血糖 (PBG) 、体质量指数 (BMI) 、HbA1c、胰岛素 (INS) 、血脂等指标, 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 。结果显示, 2组治疗后FPG、PBG、BMI、HbA1c及LDL-C均低于治疗前, 且B组INS、HOMA-IR低于治疗前 (P<0.01)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和P<0.01) 。表明二甲双胍联用罗格列酮可改善T2DM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 降低体质量, 同时可减轻高胰岛血素症, 改善胰岛素抵抗, 全方位改善T2DM相关的各项代谢异常。

另外, 在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中, 二甲双胍的作用应倍受重视, 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 与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 (EASD) 最近共同提出建议[3], 要求对已确诊的T2DM患者尽早使用二甲双胍。

2 格列美脲

本品为第3代长效磺脲类降糖药物, 具有独特的胰内、胰外双重药理作用, 且胰外作用强于其他同类降糖药物, 具有良好的降糖活性。王艳梅[4]选择T2DM患者50例, 给予格列美脲1~4mg/d治疗, 12周后观察治疗前后FPG、2hPG、HbA1c、空腹胰岛素 (FINS) 、餐后2h胰岛素 (2hPINS) 、血脂[TG、总胆固醇 (TC) 、LDL-C、HDL-C]、血压[收缩压 (SBP) 、舒张压 (DBP) ]、BMI变化。治疗后FPG、2hPG、HbA1c、TG、TC、LDL-C均较治疗前降低, HDL-C较治疗前升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P<0.01) 。见表2。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轻度恶心、上腹饱胀1例, 轻度低血糖反应1例, 无肝肾功能损害。研究结果表明, 格列美脲对血糖有良好的控制作用, 对肥胖、高血压、高血脂患者无不良影响, 治疗糖尿病安全有效。

胡晓燕[5]将42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格列美脲组与格列吡嗪组进行比较, 2组治疗后FBG、2hPG、HbA1c均低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格列美脲组出现低血糖1例 (5%) , 格列吡嗪组出现低血糖3例 (19%) , 均进食后缓解。结果表明, 格列美脲较格列吡嗪疗效相当, 且使用安全, 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格列吡嗪,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Holstein等[6]通过体外胰岛培养试验证实了格列美脲在促进胰岛素分泌时具有药物剂量与葡萄糖浓度依赖性, 因而低血糖发生率低。

3 阿卡波糖

本品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可延缓碳水化合物在小肠内的降解, 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

蒋志华[7]选择新诊断的T2DM患者40例, 单纯饮食控制后, FBG为8~11mmol/L, HbA1c为7%~10%, 给予阿卡波糖50mg, 每天3次, 治疗16周, 每2周检测FPG、2hPG, 每月检测INS, 同时观察HbA1c、TG、INS曲线下面积 (AUC) 等指标变化, 结果表明, 治疗后FPG、2hPG、2hPINS即AUC均较治疗前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3。表明阿卡波糖改善了糖代谢异常和胰岛素分泌紊乱, 从而有助于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另有研究报道[8], 糖耐量低减 (IGT) 患者发生心血管病变 (如心肌梗死、心绞痛) 的危险性较高, 被认为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 针对IGT人群, 采用阿卡波糖和安慰剂对照治疗3年, 结果显示, 阿卡波糖针对餐后血糖升高进行的早期干预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达49%, 心肌梗死的危险性降低达9%。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1, #P<0.05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1

4 罗格列酮

本品是一种新型的口服抗糖尿病药物, 属于噻唑烷二酮类, 通过增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抑制肝糖原产生而用于胰岛素抵抗。

林伟[9]将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仅给予常规降糖治疗, 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罗格列酮。结果: (1) 2组治疗前FP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但治疗后均低于同组治疗前, 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2组治疗前、后FIN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但试验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2组治疗前血脂三项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治疗后血脂三项均低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但对照组治疗后无显著变化。结果表明, 罗格列酮用于T2DM患者安全有效,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郝少峰等[10]将糖尿病患者6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格列齐特80mg口服, 每天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罗格列酮4mg口服, 每天1次, 2组疗程均为8周, 整个治疗过程均同时给予饮食及运动控制。检测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FPG、2hPG、HbA1c、TC、TG、LDL-C、HDL-C及FINS。结果:治疗组FPG、2hPG、FINS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表明罗格列酮联用磺脲类药物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且显著降低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在降糖的同时保护了胰腺功能, 优于单用格列齐特。且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别。

5 瑞格列奈

本品为非磺酰脲类胰岛素分泌促进剂, 仅对餐时INS分泌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可有效地降低餐后血糖, 而在空腹及餐后对INS无刺激作用, 故又称餐时血糖调节剂。

陈湘东[11]将6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瑞格列奈口服治疗, 对照组给予格列吡嗪联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 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 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检测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FPG、PBG、HbA1c、BMI及肝、肾功能。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7.50%, 高于对照组的73.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2组治疗后FPG、PBG、HbA1c均低于治疗前,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治疗后BMI均有所升高, 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结果表明, 瑞格列奈治疗T2DM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建凯[12]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临床试验方法, 共收集T2DM患者70例, 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给予国产瑞格列奈片1mg口服, 每天3次;对照组给予格列吡嗪片5mg口服, 每天3次, 经过2周的平衡期后进入治疗期, 疗程为12周。结果:2组治疗后FPG均下降, 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但治疗后2hPG均低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治疗后1hPINS高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治疗过程中心率、血压、体质量、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均未发现异常, 无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研究结果表明, 瑞格列奈与格列吡嗪比较降低FPG疗效相当, 均能显著降低2hPG,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患者耐受性好, 是治疗T2DM安全有效的血糖调节剂。

降糖药物与低血糖 篇4

关键词:糖尿病,降糖药物,规则运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糖尿病现今在我国有高发的趋势。此疾病已经作为慢性疾病的一种, 社区医院已经长期开展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等措施。但仍有一些患者只是进行控制饮食, 而缺乏身体锻炼运动。2010-2011年笔者所在医院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80例, 分为2组, A组为规则运动组;B组为服用降糖药组。经过8周和16周治疗后进行疗效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0~2011年笔者所在医院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80例, 所有患者的诊断都符合WHO疾病标准。所有患者都以脑力劳动者为主。进行研究前所有患者进行停止用药7d。随机分为A组、B组, 各40例。A组患者中男25例, 女15例;B组患者中男24例, 女16例。A组、B组患者各项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 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所有患者首先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并和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 辅助患者进行绝对的控制饮食, 评估患者的情况后按照糖尿病饮食进行饮食。A组患者聘请体能方面专家进行运动锻炼指导, 患者分别在早、中、晚餐后40min之后进行运动锻炼, 早晨进行300~500m的游泳锻炼, 中午进行3km慢跑, 晚上进行20min太极拳锻炼, 患者每日的不少于80min的锻炼时间。患者1周中需进行4~5次上述的规则锻炼, 经上述措施8周、16周后进行血糖指标检测。B组患者应用药物进行降糖治疗, 1~6mg/d, 3次/d, 瑞格列奈药物治疗。经治疗8周、16周后进行血糖指标检测。

1.3 评价指标

(1) 血糖控制理想:4.4~6.1mmol/L。 (2) 控制良好:≤7.0mmol/L。 (3) 控制不良:>7.0mmol/L。

2 结果

A组、B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对比见表1。A组、B组患者评价指标对比见表2。治疗8周后2组疗效差异显著 (P<0.05) , 16周2组疗效无差异 (P>0.05) 。

注:与A组对比, *P<0.05;与治疗前比较, △P<0.05

3 体会

众多研究人员都已经证明患者发生此疾病多是因为患者的运动量不足所导致, 而相对的患者的能量摄入的量又过高, 从而导致患者体内内分泌出现紊乱, 发生此疾病[1,2]。人体进行身体锻炼可有效加强自身的各系统的代谢情况, 从而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糖指标。且患者进行身体锻炼运动可明显促进患者的胰岛素分泌, 从而促进患者疾病恢复[3]。

本组资料显示, 治疗8周后2组疗效差异显著 (P<0.05) , 16周2组疗效无差异 (P>0.05) 。这表明规则的身体运动锻炼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 且其短期疗效要高于药物治疗组, 长期治疗效果与药物治疗组无明显差异。规则的身体锻炼不但可有效控制患者的疾病, 且不用患者再口服降糖药物, 避免了不良反应, 此措施对危险因素比较高的患者也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综上所述, 长期规则运动与降糖药疗效相仿, 对预防和治疗均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宪彝.临床内分泌学[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 1993.

[2]王从容, 杨锡让, 刘亚兵, 等.耐力训练对饮食肥胖大鼠胰岛素作用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 1998, 17 (1) :16-19.

降糖药物与低血糖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了2009年3月至2010年9月于广州市番禺区新造医院住院治疗的28名2型糖尿病患者, 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对2型糖尿病的定义, 其中男17例, 女11例, 年龄66~83岁, 平均75.2岁, 病程5~22年。低血糖发作时血糖测定值均低于2.8mmol/L。其中25例合并糖尿病肾病, 21例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12例合并高血压, 8例合并冠心病, 5例合并脑梗死。发生低血糖前28例患者均口服降糖药, 其中14例合并胰岛素治疗。

1.2 方法

收集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每名患者的一般资料、用药情况、救治情况进行汇总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统一采用SPSS 11.0 for window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组间数据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研究中28例患者, 低血糖昏迷首发症状主要包括突发性的头昏、晕厥、抽搐、偏瘫, 其中16例迅速丧失意识, 占总数的57.1%。其中包括胰岛素合用优降糖 (格列本脲) 8例, 胰岛素合用美迪康 (二甲双胍) 6例, 优降糖合用美迪康7例, 优降糖合用心得安3例, 其他联合用药情况经观察分析, 笔者认为与低血糖昏迷无关。

经临床资料分析, 28例患者中13例存在进食不规律的情况, 占了总数的46.4%, 提示能量摄入不足是造成低血糖的重要原因, 另外, 其中4例患者有空腹饮酒的情况, 这也是造成低血糖的一个重要原因。救治过程中, 合用胰岛素治疗患者与未合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血糖值比较见表1。

3 讨论

低血糖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无特异性存在, 其严重程度不仅与血浆葡萄糖水平密切相关, 还与血糖下降速度、时间、个体耐受性等因素密切相关。老年糖尿病患者多存在肝肾功能不全、心脑血管病等合并症, 更加大了临床表现的复杂程度和诊断难度, 由于多种合并症的存在, 治疗方案的选择也是一个较大的问题。

从本次研究所得资料来看, 不合理的联合用药是诱发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合用口服胰岛素增敏剂 (如二甲双胍) 的患者, 发生低血糖昏迷的可能性最大。另外, 磺脲类药物 (如优降糖) 合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 (如心得安) 也是引发低血糖的常见原因。因此, 在临床工作中, 联合用药的剂量调节和用药选择应得到充分的重视, 避免同一降糖药物过量服用或者降糖药联合用于其它疾病治疗的有降血糖作用的药物。老年人常患多种疾病, 用药种类繁多, 应提起足够重视, 避免不合理的药物配用, 放置药物性低血糖的发生[1]。降血糖药物作用时间过长是糖尿病老年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又一危险因素因此建议老年糖尿病患者尽量不使用中长效降糖药, 且需严密监测血糖。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另一重要原因是能量摄入不足, 常见食欲减退、进食不规律、腹泻、呕吐等症状。此时应减少口服降糖药的摄入, 若能量摄入不足加之服用降糖药物, 可造成低血糖的发生, 对于某些能量摄入不足较严重的患者, 即使不使用降糖药物也有发生低血糖的危险[2]。除按时进食之外, 减少饮酒, 特别是严禁空腹饮酒也是防止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的必要条件。酒精可大量消耗细胞内氧化型辅酶I, 对糖原异生过程产生抑制作用, 同时减少血糖降低时各种升血糖激素的分泌释放, 最终引起低血糖[3]。

此外, 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治疗依从性较低的问题, 常因对治疗效果不满意而增加药物服用量, 甚至未经医师指导擅自改变治疗药物。由于老年人肾上腺素及生长激素合成较少, 胰高血糖素释放减少, 同时存在肝肾功能不同程度的衰退, 降低了药物清除率, 延长了药物作用时间, 体内蓄积增加, 肝糖原储备不足, 糖原异生减少, 在血糖严重降低的时候体内没有足够的糖原储备可供补充血糖[4]。而在这类患者自行改变用药剂量及种类的情况下, 医生多无法及时掌握病因, 容易误诊为心血管系统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 特别是在这类患者发生低血糖后, 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更加大了诊治难度, 死亡率很高。因此加强对患者的教育也是预防低血糖昏迷的有效手段。

对于口服降糖药的2型糖尿病患者, 医务人员应对其进行及时的疾病宣教, 包括糖尿病相关知识、降糖药效能、不良反应、用药注意事项等。对于胰岛素治疗者, 应嘱其按时进餐[5], 一旦出现头昏、乏力、心悸、出汗、饥饿等情况应立即补充碳水化合物, 避免空腹饮酒等不良行为。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 一旦出现类脑血管症状, 必须立即检测血糖。长期应用口服降糖药治疗的患者, 特别是同时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 应于身边常备富含糖分的食物, 如糖果、软饮料等。对于食欲减退, 进食不规律的患者, 必须及时调整降糖药物的用量。对于智力缺陷患者或危重患者, 必须做好对家属的宣教工作, 嘱其特别注意患者的异常反应, 有条件者可使用快速血糖仪。

4 小结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虽然来势凶险, 病情复杂, 误诊率高, 但完全是可防可治的。笔者认为, 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应首先考虑饮食控制, 无效才考虑用药, 且用药方案应谨慎制定, 避免不必要、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 应少用或不用中长效制剂;对于病程较长的患者, 应积极治疗合并症, 严密监测血糖。另外, 对于老年患者的日常生活起居也要做到及时正确的疾控宣教, 嘱其尽量少饮酒吸烟, 注意合理膳食, 避免空腹运动, 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神经精神症状, 应立即进行血糖检测, 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摘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口服降糖药致低血糖昏迷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近年来于广州市番禺区新造医院住院治疗的28例年龄65岁以上的口服降糖药致低血糖昏迷的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结其临床特征及救治情况。结果 本研究中28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 主要表现为突发性昏迷、抽搐、偏瘫等症状, 酷似脑血管疾病, 对每名患者按照病情严重程度, 给予静注50%葡萄糖、静滴10%葡萄糖液等治疗后, 28例患者血糖值均恢复正常, 类脑血管症状消失, 心电图表现回复正常。结论 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应用口服降糖药治疗要特别注意用药安全性, 时刻监测血糖值变化, 及时给予适当的用药调整及血糖纠正, 保障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

关键词:口服降糖药,低血糖昏迷,老年患者

参考文献

[1]金龙范.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16例误诊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 2008, 2 (15) :52.

[2]王晓村.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45例原因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 2007, 8 (14) :18.

[3]吴文绪.2型糖尿病治疗过程中低血糖反应原因与预防[J].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8, 4 (1) :56.

[4]李庆川.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47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2008, 7 (17) :569-570

降糖药物与低血糖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3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的患有2型DM病人80例,80例全部符合WHO(世界卫生组织)当中的2型DM的临床诊断标准:临床纳入标准:(1)年龄在18-70岁;(2)出现低血糖的时候血糖值在3.9mmol/L以下,有明显低血糖表现,同时在静脉输液或者进食以后,其相关症状显著改善。临床排除标准:(1)伴有相关内分泌系统疾病以及免疫性疾病;(2)全身性感染;(3)最近一段时间采取其他对血糖造成影响的非降低血糖药物。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病人在临床降低血糖治疗期间出现低血糖,然而对照组病人没有出现低血糖。

1.2 临床方法和观察指标

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人在进入以后全部对其相关资料进行采集,其中包括有性别、病程以及年龄等。进入分组的时候叮嘱病人禁食8小时,第二天早晨对FPG(空腹血糖)、ALT(谷丙转氨酶)、CR(血清肌酐)、Hb Alc(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检测。实验组病人在出现低血糖的第二天采取血清超敏Hs-CRP(C-反应蛋白),对照组病人在进入医院以后一周采取静脉采集血糖检测C-反应蛋白。

1.3 临床统计学处理

本文全部临床数据采取SPSS11.0统计软件给予分析。计量资料的对比给予T值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取χ2进行检验,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资料以及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人在年龄、血清肌酐、体重指数以及病程方面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DM引发低血糖危险原因分析

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引发低血糖的危险原因包括有体重指数以及年龄,当中体重指数是2型DM出现低血糖的保护性原因,和低血糖的出现呈负相关,然而年龄原因呈正相关,详见表2。

3 讨论

DM已成为非常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患有DM的病人越来越多,根据相关临床数据统计证实,全世界当前有三亿以上的DM病人,然而中国占全世界第二,DM类型大部分为2型DM,根据预测结果估计到2030年全球DM病人将达到五亿。另外,现如今,国内DM发病还向着低龄化发展趋势,根据相关临床研究表明,年龄在二十周岁的中国人当中,DM前期发病率在14.9%。对DM进行控制一定要考虑到低血糖的因素,根据相关临床实践研究表明,对血糖进行严格控制也许会使低血糖的发生几率明显增加,然而严重的低血糖,极有可能导致病人死亡,对病人生命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2]。

低血糖是指由于各种病因造成血糖浓度降低。其非常容易造成交感神经兴奋或脑组织缺糖,低血糖症状分为神经低血糖症状以及自主神经症状。2型DM治疗期间出现低血糖的因素有很多,根据相关临床实践研究表明,低血糖的发生与患者口服降糖药物、采取胰岛素治疗、患者的年龄、肝肾功能以及生理原因等多种因素有关。

本文对最近几年在我院接受的2型DM病人80例给予分析研究,当中40例在降低血糖治疗期间出现低血糖,然而另外40例没有出现低血糖,通过对相关资料、生物化学指标的观察以及检查,对全部研究原因给予分析研究,并采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本文结果显示,实验组年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DM病人在临床治疗期间出现低血糖关键的危险原因,实验组的CR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体重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Logistic回归分析当中显示体重指数是低血糖的保护性原因,体型消瘦病人发生这种疾病的几率较低,所以,低水平的体重指数是2型DM病人出现低血糖的关键原因治疗,和以上相关临床实践研究相同[3]。

总之,2型DM在治疗期间出现低血糖是由各种因素导致的,避免低血糖的重点在于减少危险因素和及时对治疗模式进行调整,从而使得发生低血糖的几率明显降低。

参考文献

[1]沈小燕,陈刚,林丽香,等.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临床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9,17(12):935-938.

[2]张新华,耿梅.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4):4811-4812.

口服降糖药物的用药指导 篇7

1 口服降糖药的分类

口服降糖药物常用的有四大类, 即磺脲类、非磺脲类、双胍类、a-葡萄糖酐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应根据作用机制和作用特点指导患者在不同的时段服用。

1.1.1 磺脲类

包括优降糖、达美康、美吡哒、糖适平、甲苯丁脲 (D860) 等。该类药物作用机制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而起降糖作用。由于其进入人体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 因此, 服药时间宜选在餐前30 min左右。其中优降糖作用最强, 对正常人和糖尿患者都有降糖作用, 故选用本药时应慎重, 尤其是老年人[1];糖适平半衰期短, 只有5%从肾脏排泄, 是老年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最佳选择;美吡达、达美康宜用于老年糖尿病有心血管并发症者以及单用饮食治疗未达到良好控制的轻中度患者。

1.1.2 非磺脲类

此类药物作用于胰岛素B细胞膜上的KATP, 主要用于控制餐后高血糖, 包括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瑞格列奈为苯甲酸衍生物, 与36KDa结合后起作用, 于餐前或进餐时口服, 从小剂量开始, 按病情逐渐调整剂量, 不进食不服药, 用药灵活, 最大剂量不应超过16 mg。那格列奈为D-苯丙氨酸衍生物, 其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有赖于血糖水平, 故低血糖发生率低。常用剂量为每次120 mg 餐前口服。

1.2 双胍类

包括苯乙双胍 (降糖灵) 、二甲双胍。二甲双胍作用机制是促进外周组织 (如肌肉等) 对葡萄糖的作用, 抑制肝糖元异生和肠道对葡萄糖的摄取, 从而使血糖降低。该药物对血糖正常者不起作用, 特别适用于饮食控制效果不佳, 体型肥胖的2型糖尿患者。这类药物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 应指导患者在餐中或餐后服用。

1.3 a-葡萄糖酐酶抑制剂

常用制剂拜糖平, 能竞争性且可逆性抑制小肠壁绒毛的a-葡萄糖酐酶的活性, 使复合碳水化合物分解、消化、吸收减少, 从而降低餐后高血糖, 适用于餐后高血糖的患者。不良反应有肠胀气、肠鸣、腹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偶有腹泻等[2]。一般应在进餐吃第一口饭时嚼服, 从小剂量开始, 避免与抗酸药、肠道吸附剂及消化酶同时服用。以免降低其降糖作用。由于该药物引起的低血糖反应口服糖无效, 应静脉注射葡萄糖。

1.4 噻唑烷二酮类

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能表现为下肢浮肿和体重增加。

服药期间注意事项:①此类药物的疗效要在开始服药后1~2个月才能完全体现出来;②服药时间与进餐无关, 但应尽可能固定;③服药期间应该定期监测血糖并记录血糖监测结果;④服药期间应该继续遵守饮食计划。

2 口服降糖药物的联合应用

如果单独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已经达到临床有效最大剂量3个月, 仍然不能达到血糖控制目标, 应考虑联合药。联合用药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口服降糖药物联合使用, 使作用加强, 或者是胰岛素和一种口服降糖药物联合应用。

选择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时应该考虑以下情况:近期血糖变化;最近的HbA1c检查结果;患者是否有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抵抗, 以哪种表现为主;患者的病史和目前的药物治疗情况;患者希望如何选择药物。如果联合应用口服降糖药物后仍然不能达到血糖控制目标, 可添加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治疗方案中常见的口服降糖药物联合治疗方法:①促进胰岛素分泌剂可与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或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联合应用;②二甲双胍可与促胰岛素分泌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或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联合应用;③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与磺脲类、二甲双胍或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联合应用;④瑞格列奈可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⑤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与添加磺脲类或二甲双胍联合应用。

3 口服降糖药物服药指导

我国现行的医院门诊药房仍采用患者凭处方到发药窗口等候取药的传统模式。在提高处方调配质量的诸多因素中, 通过沟通达到指导“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产生良好的心理药效[3]。

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药物指导的时候, 我们发现由于患者的文化背景、心理状态以及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等方面差异, 很多患者对服用降糖药物有着不同程度的错误认识。经常遇到的误解有:服药后血糖降至正常就可以停药;服药后血糖正常就可以不用监测血糖;其他患者用某种药有效我也要用;服降糖药治疗就不用控制饮食了。这些错误的认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是相当危险的, 药师要多与患者沟通, 及时了解患者的各种想法, 并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 需要患者掌握自我管理的技能, 药师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方面的指导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和家人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 使患者的血糖得到更好的控制, 从而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生活质量[4]。

摘要:通过用药指导使患者掌握自我治疗的知识, 提高人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避免不合理的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 提高用药安全。

关键词:糖尿病,降糖药物,用药指导

参考文献

[1]钱之玉.新药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1:175.

[2]薛春生.新药临床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781.

[3]魏丽丽.沟通技巧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国外医学护理分册, 2000, 19 (11) :497.

上一篇:第一届干部学习节下一篇:顶升系统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