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管理

2024-09-06

血糖管理(精选12篇)

血糖管理 篇1

ICU住院患者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现象在临床中较为常见, 高血糖的出现极易对患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极易加重患者的病情程度。 临床上有报道称, 降低ICU住院患者血糖水平能有效促进其预后[1], 该院为了观察不同血糖水平控制对应激性高血糖ICU患者预后的影响, 针对收治的ICU住院患者采用血糖控制,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 年5 月—2015 年8 月该院收治的89 例ICU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 将其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44 例患者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 例, 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8 例, 支气管哮喘患者7 例, 恶性肿瘤患者8 例, 尿毒症患者5 例, 其他危重病患者4 例; 实验组45 例患者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1 例, 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7 例, 支气管哮喘患者8 例, 恶性肿瘤患者9 例, 尿毒症患者4 例, 其他危重病患者6 例。 该次观察进行之前, 患者及患者家属均对该次观察的内容进行了详细了解, 且均已自愿签署知情同意协议。 对两组CIU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均衡性检验后发现,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44 例不采用高血糖管理, 实验组45 例采用高血糖管理, 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胰岛素的使用方式、用量及患者每日晨起空腹血糖值等, 严格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给予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病情程度将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ICU住院患者之间的高血糖发生率、病情缓解率及ICU住院时间。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 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 以数据上下浮动5%作为可信区间。计数资料用例数 (%) 表示, 对比方法使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对比方法使用t检验。 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ICU住院患者与实验组ICU住院患者之间对比的高血糖发生率、 病情缓解率及ICU住院时间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其中对照组ICU住院时间为 (13.52±2.58) d, 观察组ICU住院时间为 (7.12±3.15) d (t=10.473, P<0.05) , 见表1。

注:两组ICU住院患者的高血糖发生率及病情缓解率相比较 (P<0.05) 。

3 讨论

应激性高血糖主要是指机体在大出血、感染、创伤及手术等刺激下, 在以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兴奋为主的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及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出现的糖代谢异常现象[2], 简而言之, 就是糖的清除率远达不到糖生成率的标准, 导致患者出现血糖升高现象[3], 属于机体在应激反应下较为常见的临床表现。ICU病房内, 高血糖现象较为普遍, 患者的高血糖主要分为以往不存在糖尿病史, 在应激原刺激下出现糖代谢紊乱后出现的应激性高血糖及患者以往存在糖尿病史且存在高血糖现象[4]。

应激性高血糖通过激活神经内分泌系统, 使得生长激素、皮质醇、儿茶酚胺及胰高血糖素等应激激素出现分泌异常现象, 各种细胞因子产生过多, 导致肝糖原及肌糖原分解现象过于频繁[5], 而组织细胞利用葡萄糖出现障碍, 导致患者产生严重的胰岛素抵抗, 持续的高血糖会增加ICU住院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采取有力措施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有利于保护患者内皮细胞功能, 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 有利于激活T细胞及B细胞的表面表达, 能有效建立及维护患者的免疫系统[6], 主要通过促进炎症恢复、 降低感染现象等达到促进预后, 改善病情的效果。 合理控制应激性高血糖水平能有效改善ICU住院患者的预后, 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将患者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内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高血糖的发生情况, 缓解病情的发展, 促进预后。 倾芝娟[7]等在ICU应激性高血糖的干预管理研究一文中提到:“当ICU患者出现应激性高血糖时, 应对患者实施常规血糖监测及采取有效治疗保持血糖水平平稳, 避免出现严重高血糖导致相关并发症的情况, 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胰岛素使用的剂量及方式, 保持ICU住院患者血糖水平平稳安全, 对ICU住院患者病情缓解及预后是及其有益的”, 这一结论与该文研究结果一致。 该观察结果中显示, 采用血糖控制的实验组ICU住院患者高血糖发生率比对照组低25.25%, 说明了有利的血糖控制能显著减少ICU住院患者高血糖的发生情况; 实验组病情缓解率及ICU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说明血糖控制能缓解患者的病情, 促进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 针对ICU住院患者采用高血糖管理措施能有效降低高血糖发生率, 缓解患者的病情, 促进患者预后, 且高血糖管理与病情及预后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

摘要:目的 观察ICU住院患者高血糖发生率及高血糖管理与病情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89例ICU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 将其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44例ICU住院患者不采用高血糖管理, 实验组45例ICU住院患者采用高血糖管理, 观察两组ICU住院患者的高血糖发生率、病情缓解率及ICU住院时间。结果 对照组ICU住院患者高血糖发生率 (36.36%) 明显高于实验组 (11.11%) , 且两组ICU住院患者的病情缓解率及ICU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针对ICU住院患者采用高血糖管理能有效减少高血糖发生情况, 缓解患者病情, 促进预后。

关键词:ICU,高血糖,血糖管理,预后

参考文献

[1]刁华英, 王恺.ICU护士在应激性高血糖管理中的作用[J].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 (49) :301.

[2]王晓婧, 柳洁.血糖对内科重症病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 2012, 50 (8) :75-76.

[3]仲爱玲.循证护理在ICU高血糖血糖管理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32 (11) :1873-1874.

[4]单亮, 王弥, 王志宏, 等.神经危重患者的血糖管理[J].临床内科杂志, 2014, 31 (3) :212-214.

[5]侯静, 何伟, 刘杨, 等.北京地区老年重症患者的血糖管理[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011, 19 (5) :316-319.

[6]隗强, 李黎明, 孟晓静, 等.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的监测与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 15 (9) :81-83.

[7]倾芝娟.ICU应激性高血糖的干预管理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 (35) :366-367.

血糖管理 篇2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血糖异常增高是围术期的常见问题。一方面,手术创伤应激诱发机体分泌儿茶酚胺、皮质醇和炎性介质等胰岛素拮抗因子,促使血糖增高。另一方面,合并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障碍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围术期高血糖。另外,围术期经常使用的激素、含糖营养液等进一步增加了高血糖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长时间禁食和不恰当的降糖治疗也有引起患者低血糖和血糖剧烈波动的可能。

大量证据表明,围术期血糖异常(包括高血糖、低血糖和血糖波动)增加手术患者的死亡率,增加感染、伤口不愈合以及心脑血管事件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影响远期预后。合理的血糖监测和调控是围术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得到重视。据此,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于 2014 年组织专家组起草和制订了《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本文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订的 2015 年快捷版本。

围术期血糖管理的基本原则

识别围术期血糖异常的高危人群

围术期血糖异常以高血糖为主,可分为合并糖尿病的高血糖和应激性高血糖两类(stress-induced hyperglycemia)。一般手术围术期高血糖以合并糖尿病者居多。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高,合并糖尿病的外科手术患者也日趋增多,其中相当比例的患者术前并未得到正确诊断和有效控制。有国外研究报道,择期手术中 10% 以上的患者合并隐匿性糖尿病。与普通人群相比,合并糖尿病尤其是未发现、未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更加显著,围术期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应当在术前加以识别。而单纯由于应激导致血糖显著增高者往往提示手术应激很强,或合并感染、败血症等并发症,可能为危重患者。

合理的血糖控制目标

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血糖控制有利于减少外科重症患者术后感染等并发症,但控制过于严格(如降至“正常”范围)则增加低血糖风险,对降低总死亡率并无益处。尽管目前的结论主要来源于对 ICU 重症患者以及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的研究,对一般外科手术患者的理想血糖值尚缺乏高级别的研究证据,但采用适当宽松的血糖控制目标已得到了广泛的共识。

围术期血糖管理的要点

围术期血糖管理的要点在于控制高血糖,同时避免发生低血糖,维持血糖平稳。因禁食、降糖方案未及时调整或降糖治疗中断等因素造成的围术期血糖波动比稳定的高血糖危害更大。严密的血糖监测、及时调整降糖治疗方案是保持围术期血糖平稳的关键。应根据患者术前血糖水平、治疗方案、有无并发症、手术类型等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体化的管理方案。

血糖术前评估与术前准备

术前评估

1.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采血前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可用于术前筛查糖尿病和评价血糖控制效果。对既往无糖尿病病史者,如果年龄 ≥45岁或体重(BMI)指数≥25kg/m2,同时合并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行心脏外科、神经外科、骨科、创伤外科、器官移植等高危手术者,推荐术前筛查 HbA1c; HbA1c≥6.5% 即可诊断糖尿病。既往已有明确糖尿病病史的患者,HbA1c≤7% 提示血糖控制满意,围术期风险较低; HbA1c>8.5% 者建议考虑推迟择期手术。单纯应激性高血糖者 HbA1c正常。注意贫血、近期输血等因素可能干扰 HbA1c测量的准确性。

2. 对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术前还应了解糖尿病类型、病程、目前的治疗方案、低血糖发作情况,特别是有无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综合征、是非急诊手术的禁忌。病程长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并发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且心肌缺血症状往往不典型、容易漏诊,应引起警惕。

3.手术类型与围术期高血糖风险相关。手术越大、应激越强,血糖增高越明显。与区域麻醉比较,全身麻醉特别是吸入性麻醉药刺激血糖升高的作用更显著,但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糖尿病患者必须首选区域麻醉。

术前准备

胰岛素是围术期唯一安全的降糖药物。术前应将原有降糖方案过渡至胰岛素,并根据禁食情况减去控制餐后血糖的胰岛素剂量。

1.糖尿病患者手术当日停用口服降糖药和非胰岛素注射剂。磺脲类和格列奈类口服降糖药可能造成低血糖,术前应停用至少 24 小时;二甲双胍有引起乳酸酸中毒的风险,肾功能不全者术前停用24~48小时。停药期间监测血糖,使用常规胰岛素控制血糖水平。术前住院时间超过 3 天的患者可在入院后即换用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控制血糖,术前调整到适合的剂量。无需禁食水的短小局麻手术可保留口服降糖药。2. 入院前长期胰岛素治疗者,方案多为控制基础血糖的中长效胰岛素联合控制餐后血糖的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长时间大手术、术后无法恢复进食的糖尿病患者,手术日换用短效胰岛素持续静脉泵注控制血糖。短小门诊手术者,手术当日可保留中长效胰岛素,剂量不变或减少1 / 3~1 / 2,停用餐前短效胰岛素。

3.术前控制餐前血糖 ≤140mg/dl(7.8mmol/L),餐后血糖 ≤180mg/dl(10.0mmol/L)。手术风险越高,术前血糖控制达标的重要性越强。另一方面,术前血糖长期显著增高者,围术期血糖不宜下降过快。因此,应当综合评估风险,合理选择手术时机,可适当放宽术前血糖目标上限至空腹 ≤180mg/dl(10mmol/L),随机或餐后2小时 ≤216mg/dl(12mmol/L)。

4.避免术前不必要的长时间禁食,糖尿病患者择期手术应安排在当日第一台进行。禁食期间注意血糖监测,必要时输注含糖液体。由于术前精神紧张应激,手术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低于普通住院患者。

围术期血糖监测和控制目标

围术期血糖测量方法

床旁快速血糖仪测量指血(毛细血管血)血糖用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血糖仪需定期校准。严重低血糖时血糖仪所测得的数值可能偏高,应与中心实验室测量的静脉血结果进行对照。动脉或静脉血气分析是围术期血糖监测的金标准。在低血压、组织低灌注、贫血以及高血脂、高胆红素血症等代谢异常的情况下,指血血糖准确性下降,应使用动脉血气监测血糖。生理情况下,动脉血糖较毛细血管血糖高 0.3mmol/L。围术期血糖监测频率

正常饮食的患者监测空腹血糖、三餐后血糖和睡前血糖。禁食患者每 4~6 小时监测一次血糖。术中血糖波动风险高,低血糖表现难以发现,应 1~2小时监测一次血糖。危重患者、大手术或持续静脉输注胰岛素的患者,每 0.5~1 小时监测一次。体外循环手术中,降温复温期间血糖波动大,每 15 分钟监测一次。血糖 ≤70 mg/dl(3.9mmol/L)时每 5~15 分钟监测一次直至低血糖得到纠正。病情稳定的门诊手术患者,如手术时间 ≤2 小时,在入院后和离院前分别监测一次血糖。

围术期血糖控制目标

1.推荐围术期血糖控制在140mg/dl(7.8 mmol/L)~180mg/dl(10.0mmol/L),不建议控制过严。正常饮食的患者控制餐前血糖 ≤140mg/dl(7.8mmol/L),餐后血糖 ≤180mg/dl(10.0mmol/L)。

2. 术后 ICU 住院时间 ≥3d的危重患者,推荐血糖目标值 ≤150mg/dl(8.4mmol/L)。

3.根据患者手术类型、术前血糖水平、脏器功能,建立围术期血糖控制的个体化目标。整形手术对伤口愈合要求高,血糖目标降低至 108mg/dl(6.0mmol/L)~144mg/dl(8.0mmol/L)有利于减少术后伤口感染。脑血管疾病患者对低血糖耐受差,血糖目标值可适当放宽至≤214 mg/dl(12.0mmol/L)。高龄、有严重合并症、频繁发作低血糖的患者,血糖目标值也可适当放宽。原则上血糖最高不宜超过250mg/dl(13.9mmol/L)。

血糖管理实施方案 高血糖

1.糖尿病患者围术期需要输注葡萄糖者,建议液体中按糖(g):胰岛 素(U)=3~4∶1的比例加用胰岛素中和。肠内外营养的患者应注意营养液中的糖负荷,选用糖尿病专用 型制剂,适当降低糖与脂肪的比例,缓慢输注,通过降低糖类总量、减慢吸收速度,降低血糖峰值,减少血糖波动。

2.尽量避免引起血糖升高的其他因素。地塞米松常用于预防术后恶心呕吐,可升高血糖水平。使用其他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类药物、生长抑素和免疫抑制剂也可能造成血糖增高。

3.血糖 >180 mg/dl(10.0 mmol/L)开始胰岛素治疗。静脉给胰岛素起效快,方便滴定剂量,术中和术后ICU 期间适宜静脉给药。持续静脉泵注胰岛素有利于减少血糖波动,糖尿病患者以及术前已经使用静脉胰岛素的患者术中首选持续静脉泵注胰岛素。应激性高血糖的患者可选择单次或间断静脉推注胰岛素,如血糖仍高,则予持续泵注。

通常使用短效胰岛素加入生理盐水,浓度1U/ml配泵,参照患者的血糖水平、术前胰岛素用量、手术刺激大小等因素来确定胰岛素的用量,密切监测,根据血糖升降适当调整泵速,注意个体化给药,避免发生低血糖。胰岛素皮下注射适合病情稳定的非重症患者,常用于术前术后过渡;注意避免短时间内反复给药造成降糖药效叠加。

4. 严重高血糖可能造成渗透性利尿,引起高渗性脱水和低钾血症,应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术中由于多数患者血糖水平增高,一般输注无糖液体。术后和过长时间的手术当中,为了减少酮体合成和酸中毒风险,在血糖<250mg/dl(13.9mmol/L)的前提下,静脉泵注胰岛素的同时可泵注加入中和比例胰岛素的含糖液体,根据测得的血糖水平调节泵速。胰岛素 + 糖双泵同时输注有利于减少血糖波动,但可能促使钾向细胞内转移,进一步加重低钾血症。因此,持续静脉泵注胰岛素时应注意监测血钾,可预防性补钾。

低血糖

1. 低血糖的危害超过高血糖。血糖 ≤50 mg/dl(2.8mmol/L)时出现认知功能障碍,长时间 ≤40 mg/dl(2.2mmol/L)的严重低血糖可造成脑死亡。发生一次低血糖围术期死亡率即可增加。

2.低血糖重在预防和及时发现。衰弱、严重感染、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低血糖风险增加。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在正常的血糖水平即发生低血糖反应。脑损伤患者难以耐受 100mg/dl(5.6mmol/L)以下的血糖水平。需要警惕的是,全麻镇静患者的低血糖症状可能被掩盖,不易及时发现。

3. 静脉输注胰岛素的患者血糖 ≤100 mg/dl(5.6mmol/L)应重新评估,调整泵速。血糖 ≤70 mg/dl(3.9mmol/L)立即停用胰岛素,开始升血糖处理。可进食的清醒患者立即口服10~25g 快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含糖饮料),不能口服的静脉推注 50% 葡萄糖 20~50ml,之后持续静脉点滴5%或10%葡萄糖维持血糖,每5~15分钟监测一次直至血糖 ≥100mg/dl(5.6mmol/L)。仔细筛查引起低血糖的可能原因。

血糖术后管理

术后早期管理 1.术后因疼痛应激、感染、肠内外营养液输注,是血糖波动的高危时期,也是血糖管理的重要时期。

2.术中持续静脉泵注胰岛素者,建议术后继续泵注24小时以上。机械通气和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ICU 患者容易出现血糖波动,胰岛素应静脉泵注。

3.病情稳定后过渡到皮下注射胰岛素。根据过渡前静脉泵速推算皮下胰岛素剂量。皮下注射和静脉泵注应有2小时左右的重叠,便于平稳过渡。积极预防术后恶心呕吐,尽早恢复正常饮食,根据进食情况逐步增加餐前短效胰岛素剂量。

出院前准备

1.长期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在出院前1~2天恢复原有方案。

2. 饮食正常规律、器官功能稳定后,如无禁忌证,可恢复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在肾功能稳定后加用,并且不早于术后 48 小时。

3. 对于围术期新发现的糖尿病患者以及调整了治疗方案的患者,应进行出院前宣教,安排内分泌科随诊。

4. 门诊手术术后监测直至排除低血糖风险后方可离院。皮下注射速效胰岛素 1.5 小时内、常规胰岛素 3~4 小时内有发生低血糖的危险。离院途中应随身携带含糖饮料。常规降糖治疗需推迟到恢复正常饮食以后。

结 围术期血糖管理对于减少血糖异常相关的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改善手术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术前筛查糖化血红蛋白有助于识别围术期高血糖相关不良事件的高危人群。“合理、有效、安全”是血糖管理的宗旨,围术期血糖目标值定为 140mg/dl(7.8mmol/L)~180mg/dl(10.0mmol/L)兼顾了血糖管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较为合理。血糖 >180mg/dl(10.0mmol/L)即可启动胰岛素治疗,短效胰岛素持续静脉泵注便于及时调整剂量,减少血糖波动,是高危患者围术期血糖控制的首选方案。严密监测血糖,个体化管理,方可实现围术期平稳过渡。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专家组成员:黄宇光(通信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高卉(执笔者,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郭向阳(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郭政(山西医科大学)、王国林(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麻醉科)、王国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马正良(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麻醉科)、徐世元(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麻醉科)、郑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参考文献(略)

新的血糖管理声明告诉了我们什么 篇3

声明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治疗原则

该声明强调,2型糖尿病的治疗应该是以患者为中心,医生提供的治疗应该是充分尊重患者并根据患者的意愿、需要、价值决定的,确保患者参与所有的临床决定。患者对于其生活方式的选择和药物干预做出最终决定。患者参与医疗决定是循证医学的核心原则之一。这种原则是综合了目前文献有用的证据、专家的经验和患者自己的体验。临床医生和患者是伙伴关系,相互交换信息和交流彼此观点以达到有关治疗的共识。现有证据说明这种治疗的有效性。重要的是,在医疗决策方面参与决定的患者肯定会增加治疗的依从性。以患者为中心是任何慢性疾病个体化治疗的基础,尤其适合

于糖尿病治疗。

考虑到患者年龄和病程的不同以及对药物的耐受性等因素,新立场声明更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基础上的个体化治疗,鼓励发展个体化治疗计划,其依据是患者特殊的症状、并存疾病、年龄、体重、人种、民族、性别和生活方式的差异。个体化治疗是该声明的特色,这不仅是为了提高疗效,更是为了注重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是心血管死亡和致残的高危人群,声明指出,在血糖控制的同时要减少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积极处理心血管危险因素(降压、调脂、抗血小板治疗、戒烟)会获益良多。个体化治疗是成功的基石。鼓励医生结合2型糖尿病不一致性和病变进行性发展的性质、每种药物的副作用、患者和疾病的一些因素(如年龄和并存病变)来做出治疗决定。

血糖控制达标的个体化治疗

个体化治疗体现在血糖控制的达标上。声明提出,对于确诊糖尿病时HbA1c已经接近达标(如<7.5%)的患者,给予3~6个月的生活方式改变的机会,这种患者不一定需要立即开始服用降糖药。伴有中等程度高血糖的患者,预计改变生活方式不足以控制高血糖的患者,应该迅速开始给予降糖药治疗,通常用二甲双胍。当生活方式治疗成功后,再逐渐减少降糖药物。

该声明推荐,大多数糖尿病患者,HbA1c应降到<7.0%以减少微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这个目标相当于平均血糖水平在8.3~8.9 mmol/L。理想状态是空腹和餐前血糖控制在<10 mmol/L(<180 mg/dl)。更严格的HbA1c控制目标(如6.0%~6.5%)可在有选择的患者(糖尿病病程短、预期寿命长、没有明显的心血管并发症)中实施,要求不发生低血糖以及治疗的副作用。相反,宽松的HbA1c达标值如7.5%~8.0%甚至更高一些也是合适的,这主要是针对有严重低血糖病史、预期寿命短、严重并发症和并存多种疾病的患者以及那些做不到严格自我管理、自我监测血糖、定期随访和应用多种有效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的患者。

图1是声明提出的个体化达标示意图。从左到右,达标值越益宽松。

有关糖尿病心血管试验的结果表明,不是每位糖尿病患者都适合积极的治疗。个体化治疗很重要。治疗中必须考虑患者的愿望和价值,因为任何程度的达标治疗都需要患者的积极参与。任何治疗达标都需要患者和医者的共同努力。重要的是,采用糖尿病患者中达到HbA1c<7.0%作为质量指标。不同的健康卫生组织发布的靶目标有所不同,强调个体化治疗的目标。

治疗选择上,声明要求为所有糖尿病患者提供健康教育,无论以个体的还是以团体的教育方式,主要集中在饮食干预和增加运动的重要性以及适当的体重控制。标准化糖尿病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饮食指导和强调增加运动的重要性上。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很重要,定期随访也是治疗的一部分。

二甲双胍仍然为一线口服降糖药

药物治疗的目的是避免高血糖的急性渗透性症状、避免长期血糖的不稳定、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且没有影响生活质量的副作用。二甲双胍仍然是广为使用的一线药物,长期使用对于体重是中性的作用,并不增加低血糖风险性。二甲双胍有胃肠道副作用,需要避免用于有乳酸酸中毒危险因素的患者(例如有进行性肾功能不全者、酒精中毒者)。乳酸酸中毒是二甲双胍罕见的并发症。尽管有文献说明该药有心血管获益,但是临床数据并不强有力地支持这点。如果没有用二甲双胍的禁忌证或者严重的副作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是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其他的口服降糖药。GLP-1激动剂是注射用药,但这类GLP-1激动剂如同口服的DPP-4抑制剂一样,性质上更等同于口服降糖药,这不同于胰岛素。非胰岛素的药物降糖强度排序被认为是二甲双胍、磺脲类、TZDs和GLP-1激动剂、DPP-4抑制剂、α-糖甙酶抑制剂(0.5%~1.0%)。然而,老的药物典型地都是在高HbA1c水平做临床药理试验,其作用本身与急诊高血糖后的血糖下降作用有关,而无关乎治疗的类型。在头对头研究中,血糖控制作用的任何差别很小。一些患者和医务人员结合其他一些因素如剂量调整、副作用、价格等来指导着用药选择。

血糖很高时(如HbA1c ≥9.0%)。治疗方案应该包括从基础胰岛素到更复杂的胰岛素治疗。

有关血糖监测、胰岛素注射技术、胰岛素储存、低血糖识别和治疗、生病时注意事项等都应该成为糖尿病教育的适当内容,且实行这种教育。只要可能,有资质的糖尿病教育者在指导患者处理这些问题方面发挥不可估价的作用。

HbA1c≥9.0%的患者用单种降糖药而使血糖接近正常的概率太低,所以,对这些患者起初治疗就应选择两种非胰岛素药物或者单用胰岛素是合适的。如果一位患者有明显的高血糖症状,或严重高血糖的实验室依据(血糖>16.7~19.4 mmol/L或HbA1c≥10.0%~12.0%),应强力推荐胰岛素治疗。当有明显的分解代谢特征时,必须用胰岛素治疗。如果有酮尿,这反映严重的胰岛素缺乏。重要的是,除非有1型糖尿病的依据外,一旦症状缓解、葡萄糖毒性缓解和代谢状况稳定,将胰岛素部分或全面的改变为非胰岛素降糖药物,或者是联合应用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

2 强调个体化治疗。治疗应该结合患者的年龄、职业、糖尿病及其相关疾病病程和严重程度、文化程度、理解能力、自我监测血糖的能力等做出综合判断。与患者共同制定近期糖化血红蛋白的具体靶目标值,这些靶目标值是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

3 运动和教育仍然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

4 二甲双胍是理想的首选降糖药物。在此基础上,加上1~2种口服降糖药是合理的,旨在尽可能地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5 许多患者需要胰岛素治疗:单用胰岛素或胰岛素联合其他降糖药物来控制高血糖。

便携式血糖仪的质量控制管理 篇4

1质量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品牌型号各异近10年来,医院内几乎所有临床科室均备有便携式血糖仪,为患者和临床医生提供动态血糖数据。POCT血糖仪分布在医院的各临床科室,由试纸商家赠送,有强生、罗氏等不同品牌,甚至存在一个科室有多个品牌的血糖仪的状况,给POCT血糖仪的管理增加了难度。POCT血糖仪不同型号之间所用原理不尽相同,且本身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受测定范围限制,过高或过低均不能显示测定值,会产生偏差。

1.2未建立规范的POCT血糖仪质控标准为了血糖仪检测结果的准确,防止大的偏差发生,应有规范的质量控制标准。但我科及我院其他科室在这方面几乎没建立质控体系,只有强生牌血糖仪有不定期的一个检测,罗氏牌血糖仪更是没有进行过任何质控,与卫生部颁布的相关规范相差甚远。

1.3操作人员未进行规范化培训及复训目前POCT血糖仪分布在医院的各临床科室,一般由试纸商家赠送,品牌型号各不相同。血糖仪操作一般由医生、护士等非检验专业当班人员进行,未接受过检验相关知识培训,对POCT血糖仪的测定原理、影响因素等了解不够,对检验质量管理内容知之甚少,更无具体考核要求。而便携式血糖仪的操作者能否了解所使用的便携式血糖仪的监测原理、性能、操作流程及相关管理规定,使用是否规范等都会使检测结果产生偏差,从而影响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治疗效果的观察等。

2改进措施

2.1在选择血糖仪时须多方面综合考虑,同一医院同一科室尽可能选用同一个厂家同一型号的血糖仪,避免不同品牌的血糖仪带来的检测结果偏差,有利于护士掌握其使用规范及维护方法。

2.2规范便携式血糖仪临床使用及质量管理,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1]及《便携式血糖仪血液葡萄糖测定指南》等相关规范对便携式血糖仪管理及血糖测试的要求,制定我院便携式血糖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质量管理标准,并下发到血糖仪使用科室,落实到人,建立医院便携式血糖仪临床使用质控体系。

2.2.1医院建立统一的便携式血糖仪质控手册供科室使用,建立仪器使用台账,一台血糖仪建立一个质控本,在检验科的配合下定期开展便携式血糖仪室内质控及室间质评。只有当质控结果在目标范围内时,方可判断该血糖仪及所使用的试纸能够正常工作。

2.2.2科室日常测试及记录,科室每月对使用的血糖仪和试纸使用质控液(模拟血糖液)进行检测。日常测试记录的内容包括科室、测试日期、时间、结果、仪器、试纸、检测人等,按要求做好随时检测,如:新的便携式血糖仪第一次使用时;使用新的一瓶试纸条时;怀疑仪器或试纸条出现问题时;测试结果未能反映出患者自身感觉的身体状况时;便携式血糖仪跌落、损坏时。将质控液(模拟血糖液)的测试范围印在相应的试纸瓶的标签上,质控结果如超出范围,则不能进行血糖标本测定,操作者应查找原因并及时纠正,再次质控测定,直至获得正确结果。

2.2.3与检验科配合做好室内质控,将同一患者的血标本用便携式血糖仪检测结果与检验科大生化结果进行比对,每半年进行1次,查看结果偏差应在±15%以内,否则应寻找原因并纠正,直至结果在能接受的范围,方可用于标本检测。

2.2.4室间质控,是指不同医院检验科生化室之间检验结果的比对,如有需要,由医院检验科来完成。

2.2.5血糖试纸及质控液的保管及使用必须根据要求来做,开启的血糖试纸及质控液应注明开启日期及责任人,开启的血糖试纸及质控液使用一般不要超过3个月,通风干燥保存,否则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3定期对使用者进行操作培训

2.3.1定期开展使用及管理相关知识、操作规程、质控要求等内容的培训,培训内容参照《便携式血糖仪血液葡萄糖测定指南》中的相关内容,包括标本采集规程、血糖监测规程、质控规程、检测结果报告出具规程、废弃物处理规程、仪器及配套物品的储存维护和保养规程等[2]。做到使用科室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达100%,操作正确率达100%,使各项规章制度及质控工作落到实处。

2.3.2完善POCT便携式血糖仪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医院成立专门的POCT管理委员会,建立健全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把POCT纳入整体管理体系之中,定期对便携式血糖仪的使用科室开展质量检查评价,采用PDCA进行持续改进,可以保障血糖检测质量和医疗安全[3]。

3小结

做好便携式血糖仪的质量控制,减少检测结果偏差,以保证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是进行院前及临床血糖监测的重要保障。只有建立便携式血糖仪质控管理规范,做好日常检测、室内质控及室间质评,对使用者进行规范的培训,并持续进行质量改进,才能保证血糖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S].2010-12-30.

[2]郭风艳,杨雪梅,张纪平,等.便携式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现状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0):75.

控制血糖的方法 篇5

用药方法:每日取鲜柠檬30—50克,将鲜柠檬绞汁或泡水,分3次服。10—15天为1个疗程,也可在间隔10—15天后,进行第2个疗程的治疗。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2、马齿苋

用药方法:取干马齿苋100克,用水煎,每天1剂,早晚分服。本方对于未曾服用过治疗糖尿病的西药与刚发病不久的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显著。

3、瓜皮

西瓜皮、冬瓜皮各15克,天花粉12克。加水煎服。每日次,每次半杯。清热祛湿、利水。用治糖尿病之口渴、尿浊。

4、僵蚕散

用药方法:取僵蚕适量,将其研成细末,每次服用僵蚕末2克,每天服3次,饭前用白开水送服。2个月为1个疗程,也可在间隔15天后,进行第2个疗程的治疗。

5、糯米

糯米爆成的米花50克,桑根白皮50克。水煎。日分2次服。清热,补中益气,用治糖尿病之烦渴不止。

6、地骨皮

用药方法:每日取地骨皮50克,将其放入1000毫升水中,用慢火煎至剩500毫升水时即可,代茶饮,同时可服用维生素类药物。

7、棕榈子

血糖管理 篇6

今天下午,公布了2012年ADA和EASD有关2型糖尿病高血糖处理的立场声明。关键点:血糖达标与降糖治疗必须个体化;饮食、运动和教育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除非有禁忌证,二甲双胍应该是一线降糖药。除了二甲双胍,其他药物数据有限。

6月9日10:00来自新浪微博|转发(37)|收藏|评论(5)

联合应用其他1~2种降糖药或注射药是合理的,可以增加疗效和减少副作用。最终,许多患者需要单独使用胰岛素或联合用胰岛素以维持血糖稳定。所有的治疗措施都应该与患者商量,集中考虑选择、需要和价值。全面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水平。

6月9日10:00来自新浪微博|转发(5)|收藏|评论(1)

这次2型糖尿病高血糖管理共识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强调个体化治疗和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在管理上,应根据患者对治疗的态度、低血糖的风险性、病程、预期寿命、重要的合并症、已有的血管并发症和支持系统等多种因素来考虑治疗的靶目标。总体上,治疗靶目标较以往要求的宽松。

6月9日10:16来自新浪微博|转发(5)|收藏|评论(2)

原则上,血糖控制达标值在HbA1c<7.0%,对于年轻、无并发症、发生低血糖风险性小的患者,血糖达标在6.5%以下。反之,对于老年、并发症多、容易发生低血糖者,达标值放宽到8%。

6月9日10:18来自新浪微博|转发(8)|收藏|评论(1)

今天的ADA的临床专题还是有不少精彩内容的。上午足病专场,分别有加拿大和美国的专家介绍了足溃疡合并感染的内科药物治疗和外科治疗以及美国匹兹堡大学的血管外科教授介绍周围动脉病变的治疗——介入和外科治疗。下午有呼吸暂停综合征与糖尿病专场,还有女性糖尿病与冠心病专场。

6月10日12:49来自新浪微博|转发(10)|收藏|评论(1)

下午有中国专场,由潘长玉教授主持、杨文英教授、纪立农教授、宁光教授(由其助手洪大夫代为发言)、贾伟平教授分别介绍了中国最新的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亚组分析、全国的糖尿病患者现状调查—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中国成年人最新的糖代谢异常流调结果、上海市居民糖尿病、肥胖和代谢综合征。

6月10日12:54来自新浪微博|转发(4)|收藏|评论(2)

还有牛津的Holman教授介绍了在中国开展的IGT患者口服拜糖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研究设计。从这次ADA可以看出,我国的糖尿病研究进步显著。2001年在格拉斯哥我参加EASD大会,那届大会只有两个中国人有大会发言。现在,不但大会发言、专题报告,还有中国专场。很了不起的,中国的糖尿病学者应该自豪的。

6月10日13:00来自新浪微博|转发(5)|收藏|评论(4)

(编辑:徐艳玲)

血糖管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内科于2007年5月~2010年1月收治的260例2型糖尿病患者, 其中男168例, 女92例;年龄33~78岁, 平均 (57.4±10.6) 岁。所有入选病例符合以下2型糖尿病标准[3]:空腹血糖≥126 mg/dl, 餐后2 h血糖≥200 mg/dl。将2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n=130) 和干预组 (n=130) , 对比两组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分布、体重指数、文化水平、合并症、糖尿病病程、吸烟饮酒史、血糖控制情况、血压及血脂等方面,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入选对象建立一份完整的档案, 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日常生活习惯、遵医嘱行为、血糖控制情况、用药方案、饮食结构、运动习惯等。对照组定期复诊、复查血糖情况, 调整用药, 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患者均接受社区管理及健康教育。治疗并观察12个月,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生命质量 (QOL) 改善情况。

1.3 社区管理内容 给予干预组患者系统化的糖尿病社区管理措施, 管理方式可采用定期举办讲座、一对一指导、发放宣传册子、个体化心理咨询、家庭访视、电话随访、集体随访等。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血糖控制。定期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 根据血糖控制情况调整降糖药物的品种、剂量,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胰岛素, 社区管理组人员应给予宣教, 让患者明确各种降糖药物的作用机理、适应证、服用剂量及服药间隔。 (2) 饮食及运动管理。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给予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对于轻型糖尿病患者, 控制饮食是重要的治疗方法[4]。选择患者合适的运动疗法, 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多器官功能, 对血糖控制具有长期的积极影响。 (3) 心理护理。由专业心理咨询师对患者进行一对一服务, 掌握患者可能存在的不遵医嘱行为、不良心理、消极情绪, 给予个体化心理干预, 教导患者正确疏泄情绪、自我调节, 积极健康的态度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1.4 观察项目 (1) 血糖水平:治疗前、随访12个月后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 (2) 生命质量 (QOL) :随访12个月后, 参考王文娟[5]的方法, 用健康调查简表 (SF-36) 评估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

1.5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进行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控制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2个月后, 对照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分别为 (8.11±1.36) mmol/L、 (9.21±1.58) mmol/L, 干预组分别为 (6.41±1.24) mmol/L、 (8.25±1.57) mmol/L, 干预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生命质量

干预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总分优于糖尿病中国常模, 同时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中国常模相比, *P<0.05;与对照组相比, △P<0.05

3 讨论

在我国, 社区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 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除了遗传因素, 糖尿病的发生与生活方式有密切关联。治疗糖尿病不能依靠单一的药物治疗, 应该注重“运动、饮食、健康教育、自我检测、药物治疗”综合管理方法[6]。由于糖尿病患者大多数时间在社区、家庭中渡过, 因此社区规范管理及防治工作成为糖尿病治疗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药物治疗是控制糖尿病血糖水平的主要方法, 但是大部分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 依从性较差。社区管理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及护理干预, 同时指导患者调整生活方式、膳食结构、运动习惯, 有助于辅助药物治疗, 提高了机体功能, 从而有效的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本研究结果显示, 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管理及健康教育, 血糖控制效果满意, 能够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曾果.2型糖尿病患者膳食模式现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 2006, 33 (1) :27-29.

[2]陈晓明, 吴可贵, 谢良地, 等.门诊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 2008, 9 (4) :342.

[3]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编写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26-28.

[4]高峰.3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社区行为干预的体会[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7, 39 (2) :242-243.

[5]王文娟.SF-36量表在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测量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 2002, 6 (7) :932-934.

血糖管理 篇8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研究选取来该院治疗的妊娠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分布范围为22~36岁,平均年龄为(25.5±1.08)岁。就诊时,孕周分布范围为23-29周,平均孕周为(26.55±1.14)周,患者的情况为:初产妇共39例,高龄初产妇18例,经产妇33例。所有对象根据根据妊娠糖尿病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和检查,均确诊为妊娠糖尿病。根据统计学分析,该研究的实验对象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该研究选取来该院治疗的妊娠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分析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6个月后控制血糖的有效率。

1.2.2 综合护理管理方法

①设立妊娠糖尿病专项产检门诊。

设立妊娠糖尿病专项产检门诊,由专职护士负责,建立妊娠糖尿病孕妇保健档案。并且由专职护士负责记录及专案管理。

②施行健康教育和饮食教育。

针对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相应的个体化教育,其内容主要是传授妊娠糖尿病基本知识、饮食控制的重要性,宣传妊娠糖尿病对母婴的危害等,另外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相关的饮食计划。

③监测血糖护理管理。

医护人员应该对其对血糖仪进行检查或者维修,试纸要避光密封保存,现取现用。在检测血糖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注意消毒和灭菌,防止交叉感染。严格检测患者的血糖变化。

④心理护理。

专职护士全程关心患者,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了解其心理需求,并详细对患者及家属讲解妊娠与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及时给予心理指导,以减轻孕妇及家属的焦虑程度。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营养保健认知水平显著提高,血糖水平下降,得到控制。有效:患者营养保健认知水平明显提高,血糖水平较之前有所好转。无效:患者血糖水平无改善甚至病情加重。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中,所有的检测统计学数据采均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结果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数据均经由SPSS 18.0软件进行t检验。

2 结果

经过不同的护理6个月之后,统计不同护理方式下的护理有效率,结果如表1所示。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82.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护理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成为患者判断和选择医院的标准之一。护理安全是病人最基本的要求,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健康。[3]综合护理管理对患者的各种护理情况进行预测、干预和评估,防止不良风险事故的发生。[4]该研究以该院的妊娠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经过不同的护理6个月之后,采用综合护理管理的孕妇护理总有效率为82.33%(见表1)。另外长期观察发现,采用综合护理管理后,妊娠糖尿病患者均获得个性化健康教育,提高了遵医行为,患者营养保健认知水平显著提高,血糖水平下降,得到控制。

综上所述,在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采用综合护理管理,能够增强医护人员的护理风险意识,提高患者自身的营养保健认知水平,从而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效率以及有效控制血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管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探析,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该研究从2013年9月—2014年9月来该院治疗的妊娠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管理模式。分析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6个月后控制血糖的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82.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采用综合护理管理,能够增强医护人员的护理风险意识,提高患者自身的营养保健认知水平,从而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效率以及有效控制血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综合护理管理,妊娠糖尿病,血糖控制,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1]张爱萍,欧炳焕.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护理干预[J].吉林医学,2011,32(23):4884-4886.

[2]邱雯雯,许静华,李丽君,等.人文关怀在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4):284-285.

血糖管理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外科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治疗合并糖尿病的外科手术患者共34例, 其中2型糖尿病32例, 1型糖尿病2例。男性16例, 女性18例, 年龄32~73岁。急诊手术4例, 择期手术30例。入院前已确诊糖尿病患者27例, 术前常规检查发现7例。骨科手术22例, 普外科手术10例, 泌尿外科手术2例。

1.2 糖尿病诊断标准

均符合国际上通用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诊断标准 (1999) , 空腹血糖≥7.0 mmol/L或随机血糖≥11.1 mmol/L。

1.3 处理方法

(1) 术前处理:对于原先应用长效胰岛素或者口服降糖药物的患者, 于术前2~3 d前开始改为短效或速效胰岛素每餐前皮下注射, 有利于调整剂量。对于“三短一长”降糖效果欠佳的患者, 改为胰岛素泵强化降糖。ICU重症患者血糖控制在7.8~10 mmol/L, 不建议<6.1 mmol/L。一般非ICU患者空腹血糖<7.8 mmol/L, 餐后2 h<10 mmol/L, 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8%~9%以下。急诊手术应最短时间内评估患者血糖水平, 有无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心血管疾患等。血糖高于10 mmol/L时静点生理盐水500 m L、短效胰岛素6~12 U、氯化钾1.0 g (注意尿量及高钾血症) 。并每小时监测血糖, 根据血糖波动情况调整胰岛素剂量及滴速。 (2) 术中处理:由于低血糖的症状可以被麻醉状态掩盖, 从而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及不良后果, 因此维持术中偏高的血糖水平远优于低血糖导致的危害。重症患者建议血糖控制在7.8~10 mmol/L, 非重症患者建议血糖控制在5.6~10 mmol/L。当血糖低于5.6 mmol/L时, 保持胰岛素滴速不变, 立即静注50%葡萄糖20~50 m L, 每30 min测1次血糖, 直至血糖>7.8 mmol/L, 之后胰岛素滴速减慢50%。 (3) 术后处理:术后继续小剂量胰岛素加入5%~10%葡萄糖静点, 当可以进食时改为餐前皮下注射。较轻的2型糖尿病患者, 如小型手术, 术前血糖控制良好, 术后恢复进食, 可以继续术前方案治疗。手术前及术中血糖控制欠佳的患者以及术后不能进食的患者, 根据具体情况, 选择静点或皮下注射胰岛素, 当血糖高于10 mmol/L时必须静点胰岛素。术后不管病情轻重, 必须严格监测血糖、尿酮、尿糖、血肌酐及血离子的变化。术后3 d机体进入合成及修复阶段, 期间需静脉高营养治疗, 胰岛素和葡萄糖的比例一般为1∶6~1∶8, 每2 h测1次血糖及尿糖, 根据血糖值的变化调整胰岛素剂量。

2 结果

34例患者中, 低血糖2例,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例, 切口感染3例, 死亡1例。

3 讨论

3.1 在内分泌科临床工作当中经常碰到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的会诊请求。

目前大约20%的外科手术患者合并糖尿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是一段特殊的时期。手术应激、术中麻醉、术后的营养支持等治疗容易加重原先糖尿病病情及诱发高血糖。一般术中、术后高血糖会引起严重的多种并发症, 包括脑血管意外、切口感染、伤口不愈合、心房纤颤、肾脏损伤、危重患者死亡风险增加等。Silverman等学者以糖化血红蛋白>6.0%为切点, 在无高血糖病史和糖尿病病史的急症患者的应激因素消失后, 筛查其中没有被诊断的糖尿病患者结果显示敏感性可达77%, 其特异性高达87%。首先要鉴别应激性高血糖与糖尿病的区别。应激可以导致血糖的短暂性增高, 注意的是应激导致高血糖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不会出现明显的增高。当碰到严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 先积极治疗病情稳定后才考虑手术[1]。如果患者病情危急, 必须手术时, 则应立即施行急救手术。因手术应激是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重要诱因之一, 术前应补充足够的能量、维生素等, 并防止各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2]。

3.2 内分泌科、外科、麻醉科之间通过良好的血糖管理协作, 确保患者安全、平稳的渡过围手术期。

择期手术术前评估是保障手术安全的重要环节。我们可以把以下特点的患者列为高危人群。患者年龄>65岁、空腹血糖>13.9 mmol/L、病程超过15年、手术时间超过90 min、全身麻醉等。对于小型手术术前血糖浓度个体化, 术中建议控制在7.8~10.0 mmol/L, 术后空腹血糖应控制在6~7 mmol/L, 餐后2 h血糖控制在10.0 mmol/L以下。对于大中型手术密切观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发生, 为了防止糖尿病痛症酸中毒, 每日葡萄糖输入量应>150 g, 并同时加胰岛素及氯化钾。在这里注意的是当血糖>13.0 mmol/L时0.9氯化钠加胰岛素, 血糖低于13.0 mmol/L时5%葡萄糖或者5%葡萄糖盐水加胰岛素, 若血糖低于4 mmol/L, 立即停用胰岛素。当手术切口完全愈合后根据患者血糖情况决定继续用胰岛素或者改用口服降糖药物[3]。

3.3 目前胰岛素泵的广泛应用对围手术期患者血糖控制带来良好的效果。

使用胰岛素泵之前与患者家属、相关科室医护人员之间沟通是非常关键。当切口已拆线或者愈合良好、应激状态解除、患者能正常进食是停止胰岛素泵治疗的最佳时机。停止胰岛素泵后根据患者具体血糖变化, 维持有效的降糖方案。

总之围手术期血糖管理离不开内分泌科、麻醉科、外科、ICU等相关科室医护人员之间的良好沟通与协作。根据患者具体血糖及生命体征制定个体化血糖管理方案、保障手术的质量及预后, 降低各种手术风险及并发症。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026.

[2]潘长玉.Joslin糖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622-623.

血糖管理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 本院收治的经产前检查或者住院待产期间确诊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参照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的标准, 即必须符合下列任何1项: (1) 2次或2次以上空腹血糖≥5.8mmol/L; (2) 空腹血糖异常, 50g葡萄糖负荷试验 (GCT) 1h血糖值≥7.8mmol/L; (3) 50GCT试验结果异常, 75g葡萄糖耐量 (OGTT) 检测空腹及餐后1~3h血糖水平, 有2项或2项以上超过上限值, 并且妊娠前未发现血糖异常[2]。依据是否实施自我管理将孕妇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 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过比较观察,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主要采用传统的治疗模式, 采取饮食控制及胰岛素治疗来控制血糖。观察组采取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 通过疾病知识管理、自我技能管理及自我情绪管理来解决妊娠期糖尿病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各种问题。

1.3 评价方法: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控制与自我管理能力的差异。 (1) 空腹血糖 (FBS) 、餐后两小时 (2h PBS) 。 (2) 糖尿病自我护理行为简表 (Summary of Diabetes Self-Care Activities, SD-SCA) , 该量表经过多次修改, 目前采取2000年Toobert[3]等修改过的量表, 有着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该量表包括13个条目, 总共有6个子量表, 分别涉及饮食、运动、遵医嘱服药、自我血糖监测、足部护理及吸烟情况。问卷询问患者在过去的7d内从事以上活动的天数, 并以此天数作为该条目的分数, 在每一个子量表内部计算诸条目的平均分作为该子量表的得分, 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自护行为就越高。

2 结果

观察组60例经过系统化的自我管理, 严格饮食控制, 定期血糖监测、监测体质量、适当运动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周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干预前两组孕妇自我管理能力属于低值,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分值提高,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由于我国目前对于妊娠期糖尿病主要是采取饮食控制及胰岛素治疗来控制血糖, 只能向患者讲解最主要的原则, 缺乏详细的, 系统的针对性的教育过程[4]。自我管理是人类个体为保持生存、维持和增进健康与安宁而创造和采取的行为, 个人对维护自己的健康负有直接的责任, 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首先要靠自己的努力。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通过患者的良好自我管理, 以控制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 从而防止或延缓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本研究通过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自我管理能力, 发现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良好的控制, 空腹血糖, 餐后血糖水平较前有明显下降, 说明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法存在缺陷, 而对患者实施自我管理, 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自我管理的实施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 (1) 疾病知识管理:为患者建立个人健康就档案, 主要包括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临床症状, 妊娠特点, 并且对其血压、血糖情况进行监测。通过定期开设妊娠期糖尿病咨询小组的方式, 鼓励患者掌握妊娠期糖尿病知识, 了解妊娠期糖尿病的特点与危害, 明白饮食控制、适当运动、自我监测血糖的意义, 懂得血糖控制的目标, 从而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自我管理的意识。 (2) 自我技能管理: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 尤其是餐后1h进行持续20~40min的散步或者中速步行, 孕期体质量增加控制在10~20kg。注意避免空腹剧烈运动, 防止低血糖的发生。每日需要摄入150k J/Kg热量, 碳水化合物40%~50%, 脂肪30%~35%, 蛋白质12%~20%, 同时补充钙、铁、维生素。合理控制食盐的摄入量, 食物要合理搭配, 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 有效的控制血糖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5]。为患者准备健康教育记录单, 鼓励做好健康日记.及时记录每日自我监测的血糖值、每餐的饮食品种与量、运动形式与运动量, 以帮助患者自我调整饮食及运动, 更有效控制血糖。 (3) 自我情绪管理:通过妊娠期糖尿病咨询小组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并积极争取患者家属的配合, 帮助患者提高自我管理知识水平, 调整心态, 积极应对不良情绪。此外, 在护理工作将自我管理行为内容和质量, 纳入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落实到临床护士各班工作程序和工作职责中认真执行, 并制定一套完整的妊娠期自我管理行为的质量标准。加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家庭跟踪管理, 定期检查患者自我管理措施实施情况, 及时指导及帮助、督促患者坚持血糖监测、定期复查、遵从医嘱合理膳食与运动锻炼, 以顺利地度过围生期, 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周海燕.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护理研究进展.护理研究, 2011, 15 (20) :1789-1791.

[2]张波, 王铁军, 任华, 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重复糖筛查的价值.中国妇幼保健, 2010, 25, (11) ;1496-1497.

[3]Tobbert DJ, HamPsonSE, GlasgowRE.The summery of diabetes self-care activities measure:results from 7studies and a revised scale.Diabetes Care, 2000.23:943-950.

[4]丛虹, 张鹏, 胡晓云.糖尿病教育对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水平.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0, 18 (11) ;85.

血糖Holter连续检测血糖等 篇11

目前常用的自我血糖监测法,只能提供特定日期的单一血糖值,有可能丢失高血糖和低血糖信息。为解决这一问题,一种新的可连续检测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正在开展。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又称为血糖Holter,由葡萄糖感应器、血糖记录器、信息提取器、助针器以及软件组成,每5分钟测一次血糖,可连续3天每天持续动态监测288次血糖,通过计算机分析得到患者的每日血糖图、三日血糖图、血糖波动趋势和每日血糖数据小结,使医生全面了解患者血糖波动的类型和走势,从而调整和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感应器探头置于患者上肢内侧皮下组织,使用粘附胶布固定,在血糖监测过程中完全不影响日常生活。

★适应对象:首次确诊、需要制定治疗方案,或需要调整方案的糖尿病患者;难治性、脆性糖尿病;易发生酮症酸中毒的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低血糖的患者等。

★开展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微晶磨削术治疗疤痕

贯穿皮肤全层的瘢痕,一般需要通过手术才能得到明显改善。目前在国内逐渐广泛开展的微晶磨削术,利用微小晶体(80~150目)在较大压力下冲击皮肤,可将表层的异常表皮和色素去掉。此方法的优势在于其对表皮的损伤能控制在很小的程度,皮肤会有轻微的损伤,但能在数天内恢复,置换成新皮肤。皮肤微晶磨削术的一个疗程是三次,两次的间隔时间是3周(皮肤的生长周期是3周),两个疗程的间隔时间是3月,费用在4500元左右。由于手术对皮肤的损伤很小,因此手术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没有影响,患者术后即可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微晶磨削术应避开夏天,术后1周避免暴露于阳光下,以免色素沉着。

★适应对象:因痤疮遗留的点状疤痕;烧伤或烫伤遗留的表浅瘢痕或色素沉着;日晒遗留的色素沉着;外伤或过敏导致的皮肤色素沉着等。

★开展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面颈部整形美容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整形科、南京医科大学友谊医院整形美容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整形美容科、广州铁路中心医院激光整形美容中心

(张海明)

压力性尿失禁新疗法 电针阴部神经刺激

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平时无尿失禁状态下,当腹压骤增,如咳嗽、打喷嚏、大笑、奔跑、剧烈活动时,尿液不自主从尿道口流出。临床多见于中年已生育的妇女。

压力性尿失禁可采用西医保守治疗,其优点是安全微创,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远低于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包括盆底肌锻炼、电刺激、各种阴道和尿道装置及药物治疗。其中,电刺激疗法被认为是保守治疗中最为有效的方法。但目前常用的电刺激疗法由于采用的是阴道或肛门内表面电极,故作用较弱,疗效不甚理想。

压力性尿失禁也可采用中医针刺治疗,其优点是安全、方便、无副作用和并发症。取穴以腹部和腰骶部穴位为主,但因采用的是一般针刺方法,故难以像电刺激疗法那样,通过兴奋阴部神经诱发盆底肌节律性收缩,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来改善控尿能力。

现有一种新的疗法——中西医结合的电针阴部神经刺激疗法问世。该疗法对骶部四个特定穴位采用特殊针刺方法,并加以电刺激,能直接兴奋阴部神经,诱发盆底肌节律性收缩,故能达到较上述两种疗法更好的治疗效果。一般1次治疗后症状即可减轻,平均治疗21次后,有71%的患者症状消失。不少准备接受手术的患者经该疗法治疗后免去了手术之苦。

★适应对象:分娩及分娩损伤、难产,子宫切除、前列腺手术后,绝经前后出现的压力性尿失禁。

★开展单位: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医疗门诊部。

血糖管理 篇12

1 心血管疾病患者普遍合并高血糖

1998年,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4]发表的芬兰前瞻性EAST–WEST研究结果显示, 在随访7年研究中, 单纯糖尿病患者生存率与既往发生心梗 (MI) 患者的生存率相近。这使人们认识到“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1999年, 美国心脏学会 (AHA)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指南》明确提出“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新概念。

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 越来越多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被发现合并有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2004年欧洲心脏学会组织了25个欧洲国家的110个糖尿病中心, 对4961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糖代谢检查, 发现这些冠心病患者中70%存在血糖调节异常[5]。2006年中国心脏调查结果显示在住院的3513名冠心病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达52.9%[其中新诊断706例, 609例通过OGTT (Ora Glucose Tolerance Tes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诊断], IGR (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糖调节受损) 为24.0%, 糖代谢异常总患病率为76.9%, 且急症入院与择期入院者情况大致相同[5]。在中国尽管CHD发病率及CHD合并糖尿病的比例低于西方, 但CHD人群中高血糖状态已与西方人相当[6]。这些结果均说明, 糖代谢异常在CHD患者中普遍存在。

2 高血糖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早在IGT阶段已开始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糖耐量受损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GT) 患者是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人群。IGT是指患者的血糖介于正常人血糖值与糖尿病患者血糖值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Jan Ka等的研究证实, 早在IGT阶段已存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7]。EAST–WEST研究7年随访结果显示, 既往心肌梗死病史患者当中, 合并糖尿病患者较未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卒中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明显偏高[4]。Tropeano等人的研究证实, 在高血糖人群中, 血糖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CIMT) 直接相关, 而血糖升高1mmol/L则CIMT增加165μm[8]。由此可见, 高血糖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而301医院的一项研究更显示:在调整年龄和性别后, 与正常糖耐量人群相比, IGT患者的颈动脉内膜厚度 (IMT) 、动脉粥样硬化积分 (AS) 均显著增加。Funagata研究[9]通过对正常糖耐量个体、IFG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空腹血糖过高) 、IGT和糖尿病患者7个观察年的随访发现:与糖耐量正常个体及IFG相比, IGT和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累计幸免率显著降低, 而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 与糖耐量正常个体相比, IGT患者心血管死亡的风险比显著增加。以上研究提示:高血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早在IGT阶段已开始。

3 必须尽早进行血糖干预, 才能取得显著心血管获益

为什么心血管疾病的血糖干预必须尽早进行呢?让我们来看看以下几个研究吧。

ACCORD (Action to Control Cardiovascular Risk in Diabetes, 控制糖尿病心血管危险行动) 试验是由美国国家心脏、肺和血液研究所 (NHLBI) 、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资助, 国立糖尿病、消化和肾脏疾病研究所 (NIDDK) 提供研究附加支持的一项大型临床研究, 分为降压支、降脂支与降糖支三部分。降糖支共入选10251例高危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 随机分配接受强化降糖治疗或标准治疗。其联合主要终点包括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及心血管死亡。原计划随访5年。平均随访至3.5年时, 强化血糖控制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平均达到6.4%, 标准治疗组平均为7.5%。然而此时强化组共死亡257例, 与标准组死亡203例相比, 每年每千人多死亡3例。因此研究组织者于2008年2月6日决定提前终止降糖支试验[10]。

这项大型研究的结果似乎让人不解:流行病学研究明明发现高血糖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血糖干预却为何不能获得应有的收益?是否血糖干预对大血管疾病无效呢?

让我们再来看另一个研究结果:STOP–NIDDM是一项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 1429例IGT患者随机接受安慰剂或阿卡波糖 (100mg tid) 治疗三年, 然后所有患者接受3个月的安慰剂清洗方结束研究。研究的主要终点是观察阿卡波糖能否延缓或预防IGT患者发展至2型糖尿病, 次要终点是评价阿卡波糖对严重心血管事件和高血压的作用。虽然心血管事件不是研究的主要终点, 但结果提示, 与安慰剂相比, 阿卡波糖使IGT人群高血压发生的相对危险降低34% (P=0.006) , 绝对发生率降低5.3%, 心肌梗死风险降低91% (P=0.02) ;任一心血管事件相对风险降低49% (P=0.03) , 绝对发生率降低2.5%[11]。这一结果与ACCORD研究结果是相反的, 二者有哪些不同之处呢?细看之下, 不难发现, STOP–NIDDM研究的对象为IGT人群, 而ACCORD研究所选人群为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 (分别为10年, 8年和11.5年) 。

与STOP–NIDDM相似的是, 在经典的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34中, 共纳入1704例合并超重、肥胖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随访10.7年, 结果显示:二甲双胍强化治疗组 (终点Hb A1c7.4%) 与传统治疗组 (终点Hb A1c8.0%) 相比, 糖尿病相关终点事件、糖尿病相关死亡和全因死亡的危险均显著降低, 大血管收益接近统计学意义[12]。应用统计学知识可推测, 若样本量增大和 (或) 常规组与强化组血糖差异增大, 就可能得到有统计学意义的大血管获益, 这提示了早期干预血糖的重要性。

丹麦STENO–2[13]是另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 虽然样本量较小, 仅160例, 但通过对仅有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多重危险因子干预, 随访13.3年, 结果获得显著心血管收益。研究者认为, STENO–2研究之所以取得心血管获益, 在于选择了仅有微量白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 在大血管病变发生之初即给予综合干预。

通过对以上研究的对比分析, 可以提示:心血管疾病的血糖管理必须尽早干预, 甚至在IGT阶段就开始, 才有可能取得显著的心血管获益。

4 早期发现IGT患者是早期干预的基础

DECODE、DECODA等研究证实[1]: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主要归因于餐后高血糖。IGT是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因此阶段尚无临床症状, 并发症相对较少, 且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是有逆转的可能性, 因此是血糖干预的最佳阶段。但是无症状糖尿病是很容易被漏诊的, 因为医师往往不会对无糖尿病症状者同时进行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筛查。欧洲心脏调查结果显示, 在进行OGTT检测的1920例患者当中, 55%的患者存在高血糖。这意味着, 未曾诊断过糖尿病与糖尿病前期的冠心病患者中有超过1/2的高血糖患者被漏诊[5]。与西方人群相比, 我国患者单纯检测空腹血糖漏诊的比例更高。在中国心脏调查研究结果显示, 在被纳入的3513例冠心病住院患者中, 糖尿病患病率为52.90%, 糖调节受损患病率为24.0%, 若对这些患者不进行OGTT, 而仅检测空腹血糖, 将有87.4%糖调节异常患者和80.5%糖尿病患者被漏诊[6]。依据中国心血管疾病血糖管理专家共识要求,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常规行OGTT检测, 否者将漏诊87%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因此, 心内科医生应当担负起发现IGT患者的这一重要职责, 并及早对其进行干预, 从而减少糖尿病患者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 心血管疾病的血糖管理, 重在早期发现IGT患者, 早期干预, 在IGT阶段即应开始积极的血糖干预, 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虽然IGT干预治疗可能增加医疗费用, 但这些费用可因心血管并发症和住院患者的减少而弥补, 并可能产生显著的医疗经济学获益, 最终减少医疗支出, 可能是一种非常经济的、有效的方法。

上一篇:莱布尼兹下一篇:投资的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