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衔接模式(通用11篇)
“3+4”衔接模式 篇1
2014年吉林省开始在多校试点招生中职+本科办学模式,我校成功申报了中职(中药制药)+本科(中药学)办学模式。以培养本科层次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选拔部分优秀初中毕业生进入试点中等职业学校进行3年的相关专业学习,经转段考核合格后进入对应的高等院校学习4年,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分段培养和相互衔接的教育形式。“3+4”衔接模式要围绕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统筹建立文化基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课程衔接贯通的课程体系,推进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的有机衔接。
“3+4”衔接的核心是课程体系衔接,“3+4”衔接的研究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对职业教育的改革、构建人才发展立交桥和终身教育都有深远意义。本文以我校2014级中职(中药制药)+本科(中药学)课程体系衔接为例,对“3+4”衔接模式课程体系进行探索与研究。
1“3+4”衔接模式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
中职与本科教育之间的课程脱节、课程重复问题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降低了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益。我们从课程体系衔接的目标、教学内容、模式等方面参照原有的培养标准,经合作校多次协商制订出总目标及课程标准。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上,考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考虑学生自身的特点和能力,合作校双方也达成共识,实现了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
2“3+4”衔接模式课程体系改革的机制保障
课程体系改革首先是教育教学观念的改革,涉及各个学科和教学领域,与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现行的教学管理、学籍管理、成绩管理、学生管理规定有许多需要协调之处,需要调动相关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了保障课程体系改革的有效推进,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机制。
2.1加强教师理论学习
国务院、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是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根本依据。教师通过自学、培训及交流学习等方式,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职业院校的课改经验,使教师的课改思维、课改思路符合客观规律,使制订的课改方案具有可行性。
2.2成立专门保障机构
学校为了保障课程体系改革的顺利进行,专门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及学术办公室。学术委员会由学校领导、学部专家及优秀教师代表共同组成,主要职责是研究和论证课程体系改革方案,对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提出指导性意见;学术办公室主要负责学术委员会活动的具体安排和协调。
2.3构建优秀教师团队
拥有一支事业心强、思维活跃、富有创新能力的教师团队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必然要求。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求教师既精通理论,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学校通过几个途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组织教师到临床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二是聘请既有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行业人才作为兼职教师;三是对所有教师进行培训,更新教学理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
3“3+4”衔接模式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与内容
(1)根据《吉林省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试点管理办法(试行)》对转段考试的要求,我们在中职阶段增加文化基础课的学时,修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增加综合测试,使学生的文化课水平达到普通高中水平,英语达到3级。
(2)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的要求,我们做好班主任、德育课教师及其他德育工作者的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德育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增加理想信念教育、中国精神教育等课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理想,提高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热爱劳动,崇尚实践,奉献社会。
(3)院校协商,确立中职中药制药专业的主干课程,制订转段考试的科目、方案、方法。减少部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时,增加专业实训课的学时,强化实训教学。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能力作为设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以适应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4)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本科中药学专业侧重技能提升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系统培养本科层次高端技能人才。课程内容和职业资格标准融通,与企业共建教学与生产合一的开放式实训基地。
(5)院校与企业合作,重新构建课程体系。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以突出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为重点,确定人才培养定位、职业能力及岗位技能标准,探索课堂与实训基地的一体化,构建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6)强化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教学。一体化教学由同一位教师承担,实训基地、课程内容、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训融为一体,克服了知识重复和脱节的弊端,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训有机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提高了教师的综合技能。
(7)规划、建设校本教材。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改革的基础上,与企业合作,按照企业岗位能力和素质要求编写教学大纲,制作具有显著职教特色的课件,编写教材,教材要达成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专业教学与职业培训有机融合的目标。
摘要:“3+4”即3年中职+4年本科的衔接办学模式,是职业教育体系新的探索和尝试,可以促进中等和高等(本科)职业教育协调发展。“3+4”衔接的核心是课程体系衔接,从课程体系衔接的目标、教学内容、模式等方面探讨合理的“3+4”课程衔接体系。
关键词:“3+4”衔接模式,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3+4”衔接模式 篇2
琅琊镇中心中学
一、构建模式,科学引领教师的课堂实践
为实现课堂结构的变革,我们帮助教师明确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追求、重点难点、方式方法,把新的理念转化为教师在常态课堂上的教学行为,精心设计教学思路,优化课堂教学流程,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4+3”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
“4+3”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是:以自主学习为基础,用丰富多彩的主体性学习活动代替单一的讲解接受式学习,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走向主动学习;在自主学习基础上,通过“同伴结对、小组合作、资源共享、集体帮助”的形式,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共进,真正形成“我能帮、我来帮、我要学、我能行,同学的进步就是我的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进而使学生学会共处、学会自律,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和团队意识等现代人的必备素质,全面培养具有合作精神、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
“4+3”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具体含义是:“4+3”中,“4”是四人为一学习小组,包含学习状况为“A、B、C、D”类学生各1人;“3”是指小组内的师生、生生之间“真诚互助、有效互动、和谐互学”,开展“三互”学习活动。一般操作是:A帮C、B帮D、AB帮CD,充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等方式,发挥集体优势,实现最高的课堂学习效益。“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切入点,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突出学生“学”的主体地位。
“4+3”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1、“教”与“学”的方式问题。目前,教学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以讲授为主的“重教轻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从上课走进教室到下课走出教室,整堂课教师都在滔滔不绝的讲,既做导演又做演员,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只是听众、观众,听得昏昏欲睡,教学模式陈旧、呆板。教学过程只有一个单向的机械的教,而没有令人愉悦的主动的学。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教师讲解针对性不强,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感受,脱离五彩缤纷的生活世界和学生丰富的内心感受。学生的主动作用无处发挥,能力无处培养。
2、学生自主学习问题。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不是让每个学生各学各的,是要激发起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并加强合作交流,少走弯路。这其中的合作交流非常重要,包括师生、生生的全方位合作与交流,但一定要尽可能的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此方法注重的是过程——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的探究与自主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学实际上就是保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知识体系的建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说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 学习的核心,它是一种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调节和控制各种任务行为的创造性学习活动。只有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才能使我们培养学生主体性的目标得到具体的落实。
“4+3”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是:
1、一般来说,每堂课教师讲授时间最多不超过20%,学生自主互助学习时间不低于70%,自悟时间一般在10%左右。要灵活运用,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内容,不同基础,对教学环节可适当调整。
2、教师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学案中要体现),为学生谋划自学策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自学方略,逐渐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3、积极培养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使“真诚互助、有效互动、和谐互学”落到实处。在“三互”学习活动中,和谐互助,精诚合作,差生弄懂了教学内容的疑难,优生增强了对知识理解的能力,互相合作提高,实现课堂内的培优补弱。
二、依托校本教研,把握课堂教学的正确方向
早在2006年1月份,在校长的亲自主持下,借鉴杜郎口中学的经验,我们就开始了探索,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随后,学校组建了由校长挂帅、全体业务干部和重点实验教师为核心的实验领导小组和实验工作实践研究小组,通过论坛、观摩研讨等多种形式进行有条不紊的研讨。主要研究该模式下的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德育教育模式”。即学生的学习品质、学习态度培养,以及双方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参与态度等问题的解决。要紧扣新课程实施“三维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育活动民主,思品养成互动,班内全员组织,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成长中的困惑与矛盾,进行心理咨询与指导,树立目标和理想,使之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2、“课堂教学模式”。它涉及备课组集备工作、教学案的设计方式与质量、不同学科教师课堂教学环节的灵活运用、课堂有效训练等问题。紧扣新课程实施“三维目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指导、方法指路、评价指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3、“4+3”真诚互助、有效互动、和谐互学的实践模式。紧扣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各种实践载体,探讨“同伴结对、小组合作、资源共享、集体帮助”等形式,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共进,真正形成“我能帮、我来帮、我要学、我能行,同学的进步就是我的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实现“一帮一”的最佳效果,发挥“4+3”的最大效益。
研究过程中,全体参与人员根据不同阶段的实验任务重点,加强理论学习(通过网络、查阅资料等方法),用一定的理论支撑研究工作。各工作实践研究 小组组长对实验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全面跟踪听课;其他成员,每周听课不少于两节;使用专门的听课记录,认真记录有关信息,做好相关问卷调查。组长及时汇总相关信息,根据汇总的的相关信息、调查的相关情况,同实验教师进行认真的交流,一般每天交流一次。实验领导小组每周进行一次工作会议,交流、沟通相关工作。
经过初步的研究探讨,初步构建起互助、互动、互学型高效课堂的基本规范。我们通过广泛的研究,先后制定出《学习小组管理办法》、《自主学习基本规范》、《课堂讨论基本规范》等,在各班教室内张贴;注意指导学生“三互”学习的方法策略,尽快养成倾听、质疑、表达等新课堂所需要的学习品质;我们还总结了针对教师的《导学提纲的设计要求》、《课堂讨论指导规范》、《小组学习活动规程》等,指导教师尽快建立适应“互助、互动、互学型高效课堂”的新的课堂教学常规。这些规范的制定实施,对构建互助、互动、互学型高效课堂起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三、优化教学策略和教学流程,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高效课堂教学是指班级授课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从课程改革的角度讲,是指在班级授课中实现新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落实的最优化。具体讲:要以尽量少的时间和师生物化劳动,靠提高课堂师生教与学的效率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教学效益的最好;要以教师、学生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为本,实现“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
1、化集体备课策略。
加强集体备课、充分发挥群体优势集体创优一直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的保证。我们把每周三下午作为全校的集体备课时间,在挂靠学科干部、教研组长的组织指导下,学科组集中时间、集中地点进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时,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教材吃得透、教法钻得精,发挥了集体备课的最大效益。
“教”是根据学生的 “学”来组织进行的,我们以此设计备课中的每一个细节。坚持做到“四备”:(1)备目标。教师备课首先要备好目标,备好目标要做到“四要”。即:一要明确,二要具体,三要恰当,四要完整。(2)备问题。备课备问题是落实课堂教学目标的首要途径。具体做法是:一是以认知目标为主线,设计出课堂上能够进行集体教学、小组交流和个别辅导三结合的问题,以利于分层落实;二是以智能目标为核心,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出有利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智力的问题。(3)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主要是确定学生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要求、学习方式、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解决问题。(4)备操作。备课环节的操作要点有五点:复习铺垫有“高效度”;导入新课有“强力度”;传授知识有“渗透度”;巩固教学内 容“多角度”;课堂总结“高浓度”。
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材的重难点,结合班级学生实际,设计既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产生学习的内动力,又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功能的导学案,是上好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关键。导学案的设计力争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能够沿着教学目标方向有理有序地进展。关于导学案的编写,我们的要求是:一是要提前一周编写好(手写、打印皆可),及时报各小组长审批,提前一天发给学生。二是备课前,对每课时内容首先由备课组长主讲,然后,全组共同讨论,实验教师作好记录和主备工作,完成后,交备课组长审阅,然后由各小组长审批。这需要各备课组在学校统一安排的基础上,合理统筹安排集体备课时间。
2、优化小组互动互助互学指导策略。
首先要指导学生在互助互学互动学习之前搞好自助自学。自助自学就是独立学习,静心思考。可借助有关学习资料,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思维的独立性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为参与小组互助互学互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其次是指导学生小组内互助互学互动学习。互助互学互动的形式有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评价学生、学生检查学生,其内容包括校对答案、讲解原因、质疑解疑、督促检查、体会学法、总结规律等。要指导学生增加说的机会、交流的机会、思维碰撞的机会、表现的机会和锻炼的机会。互助互学互动的意义不仅是学习上的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制约,实现共享共赢,更重要的是个性的张扬、互补和人格上的相互影响、制约及共同发展。
最后要加强小组的自治管理。每个小组经民主推选选出组长,由组内协商进行内部分工,小组内部规则由组员民主制定,对小组内部组员的评价和小组自身的自我评价由小组根据既定原则和评价标准进行。自学的方式、讨论的方式、反馈矫正的方式由组长带领组员协商决定,组长可以自行决定召开总结会、反思会、批评和自我批评会、经验交流会和开展各类活动,确定帮扶对象,研究帮扶措施,实施帮扶行动等。有时为有利于帮扶后进生,组内可以自行调整座位。小组自治管理,不仅解放了学生的头脑,开发了学生潜能,培养了学生自主独立意识和民主观念,更有利于有效地进行互助互学互动学习。
3、优化教学流程,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3”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一般包括“激发兴趣,激情导入”、“ 学案导学,自主学习”、“ 互助互动,质疑问难”、“ 组间展示,交流求助”、“ 点拨评价,学以致用”等几个环节。(1)激发兴趣,激情导入。设计情境是导入新课的好形式,主要方法有故事情境、案例情境、歌曲情境、诗词情境、小品情境、录象情境、数据情境、游戏情境等。创设导入情境的作用是打动学生,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所触动,情感上有所感动,心灵上有所震动,进而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情感进入新课的学习氛围中。
(2)学案导学,自主学习。
教师说明自学方法、时间要求、检查办法后,学生依据自学提纲进行自主探讨。即学生先独自静心学习,沉浸在自学提纲和教材之中,运用圈、点、勾、划等方法读透教材,理清逻辑关系,掌握基础知识;对于自己解决不了的或拿不准的问题认真思考,确实解决不了的做好记录待小组帮助解决。这样做,易于养成学生独立看书思考的能力,减少对老师和他人的依赖性。此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巡视检查,察言观色,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找准问题的所在,基本上不参与学生的直接活动。
(3)互助互动,质疑问难。
对于自学中不能解决的、新发现的问题,在合作小组中进行集体互助攻关。自己能解决的自己解决,个人解决不了,进行“一对一”(A帮C、B帮D)学习;2人组解决不了的,4人组(AB帮CD)解决这样,会使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有优点和不足,既善待自我,又欣赏别人,优势互补,同心同德,最大限度地发展了团队学习的作用。在互助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小组成员还要提出质疑甚至相反的观点,促使思维向深度发展。学生在质疑问难、辩驳解疑的过程中理清思路,解决问题,形成观点。教师的主要任务还是观察问题所在和问题的原因,为以后有目的地讲解、测试、反馈提供一手资料。
(4)组间展示,交流求助。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所探究的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可以是老师设计的,也可以是学生发现的;可以是具体内容的,也可以是拓展延伸的;可以是感性演示的,也可以是理性归纳的)进行展示,其他小组的同学在认真倾听、笔记的基础上,记下疑问。当展示结束后,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要求答复,解决不了的,班内合作解决。此时,教师更多地充当协调员、导演、听众的角色,在所有展示结束后,做简洁准确的客观评价。
(5)点拨评价,学以致用。
以上环节完成后,教师要根据本课的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提升点进行适当的点拨、讲解。然后设计1-2个题目,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问题,把课本上的知识迁移到生活中加以应用,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实效性和有用性。教师主要是巡回检查学生的作答情况,发现学生易出错的地方,进行针对性地点拨。
四、体验反思,高效课堂迸发超强活力
“4+3”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即A帮C、B帮D、AB帮CD),最主要的是要体现在课内,针对学生学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或训练中存在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做评定,补充更正。这种教学方式,也体现在课后。对“学困生”,教师指定同学去帮一帮,单独辅导,“优秀生”与“学困生”搭配在一起,他们结成帮扶对子,成为学习共同体,成为朋友。这样,不单能解决困难生问题,也能促进学优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的提高,使学优生自己能学习上有紧迫感,也把自己理解的东西表达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提高,这种教学模式体现了“兵”教“兵”的魅力。
“4+3”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调整了教学关系,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激活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上生动起来,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学习状态发生了根本变化。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互帮互助,使课堂充满了活力,大多数学生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交流合作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增强了团队意识。学生学会了怎样管理别人,学会了怎样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也学会了怎样向别人学习,互帮互学。孩子在学会学习的过程中也学会了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并从中收获了成功与快乐。
【附:琅琊镇中心中学“4+3”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及一般流程】琅琊镇中心中学“4+3”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及一般流程
一、明确教学目标
【操作】通过教学案或课前制作好的黑板(投影)让学生看。【目的】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意义】
1、使学生在上课开始就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索、追求。
2、由于学习目标往往是一节课的主干知识及其要求的体现,因此,长期坚持揭示目标,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看学案或其他,明确了学习目标。【教师的主导作用】准确揭示目标,引导学生追求目标。【注意点】
1、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准确地制定学习目标,既不降低也不拨高要求。该“会运用”的,就要能当堂运用,不能人为地降低到“知道”的要求上。
2、要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不要太长。
3、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不要急于切换。
二、指导学生学习
【操作】充分利用教学案,学生学习、操作,教师巡视。
【目的】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自学,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认真自学,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意义】
1、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掌握恰当的自学方法,从而使自学更有效。
2、坚持每次自学前都给予方法指导,使学生积累了不少自学方法,学生的自学能力必然提高。
3、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自学,通过掌握有效的自学方法,防止走弯路,上岔道。
4、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自学,积极思考,及时地进行操作实践。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和动手的能力。
【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看学案要求,掌握了自学的方法;积极主动去探究知识。
【教师的主导作用】端正学生自学态度,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自学,通过掌握有效的自学方法,确保人人自学高效,防止走弯路,上岔道。
【注意点】
1、学习指导要层次分明,让学生看了之后,做到三个明确:(1)明确学习内容。即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有的教材内容单一,一般一次性学习;有的教材内容多,可视情况分几次学习,但每次学习前都必须写清楚学习的内容(或范围)。
(2)明确学习的方法,例如,看书,是边看书边操作,还是边看书边与同桌讨论,解决疑难,怎样做好,就怎样做。学习时,要引导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相衔接的地方重点看。
(3)明确学习后的要求。即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2、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加强督查,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地自学。
3、重点巡视中差学生,可以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使他们也变得认真起来。
4、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得只关心一个学生或少数几个学生,而放弃了督促大多数学生。
三、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操作】让中差生尤其后进生用板演或口答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操作。【目的】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意义】若后进生做对了,说明全班学生都会了,就不要老师再教了;若后进生做错了,引导中等偏上的学生分析,讲清错的原因,引导更正、归纳。这不仅对后进生有帮助,而且使尖子生理解更加深刻了。
【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操作。
【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巡视,确保每个学生都认真演练,及时了解班上学生还存在哪些倾向性疑难问题。
【注意点】
1、要解放思想,真正让后进生做演示操作,千万不得搞形式主义,叫尖子生演练,表面上正确率高,实际上掩盖矛盾,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2、要面向全体学生,后进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时,要照顾全体同学,让他们聆听别人回答问题,随时准备纠正错误,或布置他们做哪些练习等。
3、教师要巡视,搜集位上同学有哪些错误,并及时分类,哪些属于新知方面的,这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哪些属于旧知遗忘或粗心大意的,这是次要矛盾;把倾向性的错误更要注意,供评讲时用。
四、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 【操作】
1、学生观察演示操作,找错误,或比较自己做的方法、结果是否与操作的 相同。
2、学生自由更正,让他们各抒己见。
3、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因和更正的道理。
4、引导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以后的运用。【目的】
1、凡是学生能解决的,就让他们自己解决,真正找出哪些需要教师引导、点拨的问题。
2、通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意义】这一环节既是补差,又是培尖,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既帮助后进生解决基本问题,又通过纠正错误,训练一题多解,使尖子生理解更加透彻了,促进其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一题多解的操作能力。
【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找错误,分析错因,通过评价讨论,寻求正确答案。
【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更正,寻求规律,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学生运用。
【注意点】学生更正后,教师要做到三个明确:
1、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经掌握的,坚决不教。注意“三讲”“三不讲”。
2、明确教的方式。广泛推行“一帮一”的教学方式(即A帮C、B帮D、AB帮CD)。
(1)“一帮一”的教学方式,最主要的是要体现在课内,针对学生学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或训练中存在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做评定,补充更正。
(2)“一帮一”的教学方式,也体现在课后,对“学困生”教师指定同学去帮一帮,单独辅导,“优秀生”与“学困生”搭配在一起,他们结成帮扶对子,成为学习共同体,成为朋友。
(3)“一帮一”活动不单能解决困难生问题,也能促进学优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的提高,使学优生自己能学习上有紧迫感,也把自己理解的东西表达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提高,专家提出这就是“一帮一”活动中,“兵”教“兵”的魅力。
3、明确教的要求。教师不能就题讲题、只找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 出现的错误,这就从理论到实践架起一座桥梁,以免学生走弯路。
五、当堂训练 【操作】
1、布置课堂作业。
2、督促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作业。
3、批改部分已完成的学生的作业。
【目的】一是检测和巩固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和技能,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通过完成课堂作业,检测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了学习目标。
【意义】
1、及时反馈信息,能按时完成课堂作业的就视为达到学习目标,做到了“堂堂清”。
2、将所学知识通过训练,内化为操作能力。
【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像考试那样,独立完成作业,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的主导作用】督促学生独立完成作业,鼓励必做题做完了的学生做选做题或思考题。通过巡视,了解哪些同学真正做到了“堂堂清”。
【注意点】
1、课堂要有较充足的作业时间。
2、课堂作业要典型,适度和适量。
3、课堂作业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基础型),有选做题(能力型),有时还有思考题(探究型)。
4、尤其是后进生的操作,要给予肯定,让他们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3+4”衔接模式 篇3
面对“3+4”这个新生事物,中职校及本科院校都面临难题:分段目标怎么界定,衔接之桥是什么,“3”内教学管理呈现何种特点,教学随目标调整又会有什么困难,等等,所以对“3+4”的研究也逐渐深入。有些地区专门成立“3+4”协作会,有些学校与本科学校建立联席研讨制度、学业考核制度,有些老师申报了各级“3+4”研究课题。这些措施和研究保证了“3+4”模式的正常运行。本期主题论文聚焦“3+4”,所选论文针对“3+4”有效运行,侧重教学管理研究、课堂教学问题对策研究、课程衔接研究,希望对实施“3+4”的相关学校和教师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在试点实践中,中职校和本科校要真正弄清楚为何衔接贯通、何为衔接贯通、如何衔接贯通3个基本问题,既探索实践经验,又进行理论思考,为其他院校提供典范与示范。这也是江苏省现代职教体系构建试点工作所希望看到的。要根据“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对应演化规律,从教育适应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架构人才成长立交桥等角度,去正确认识“3+4”衔接贯通的目标任务、重要功能和长远意义。
(江苏省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耿 淬)
【摘 要】中高职有机衔接的“3+4”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实践中,要合理制订“3+4”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衔接;制定“3+4”模式课程标准,实现教学内容与课程衔接;制定“3+4”模式课程考核机制,实现教学过程与评价衔接;制定“3+4”模式教师培训制度,实现教师培养和培训衔接。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 “3+4”模式 教学管理
一、“3+4”模式内涵及面临的教学管理难题
(一)“3+4”模式简介
“3+4”模式指的是中职学校和本科高校分段合作培养的“中职3年+本科4年”中高职一贯制衔接模式。“3+4”中的“3”是指初中毕业生在中职学校学习三年,完成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相关课程和技能训练,“4”指三年制中职毕业生经考核合格后,直接升入高职本科院校学习四年,合格后可取得本科文凭。
常州市从2012年8月开始实施中高职衔接的“3+4”模式,首批共有两个试点学校: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溧阳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两所职业学校对接的本科院校都是常州工学院。学生在中职学校学习的专业为数控技术应用,在常州工学院对接的本科专业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该“3+4”试点班在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共有45名学生,隶属于学校机电工程系。2013年8月,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原有“3+4”实践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3+4”分段培养试点班,共有45名学生,也隶属于机电工程系,对接高校为常州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
(二)面临的教学管理难题
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以实施五年一贯制培养为主体的职业技术学校,在五年一贯制教学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对于学校来说,“3+4”培养模式是一个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经验可循,并且由于实施该模式的主体是中职和高职两所学校,在教学管理方面会面临诸多新问题,在如何实现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教学内容与课程衔接、教学过程与评价衔接、教师培养和培训的衔接等方面遇到很多困难。
二、“3+4”模式教学管理实践探索
(一)合理制订“3+4”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衔接
人才培养方案是服务于人才培养模式,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纲领性文件,是组织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培养目标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前提,也是课程衔接的基础。因此,合理制订“3+4”模式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衔接的关键所在,也是实施“3+4”模式首先要解决的任务。
在“3+4”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方面,经协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3+4”模式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由常州工学院牵头,联合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溧阳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及相关行业、企业人员,共同探讨企业就业岗位对中高职两个阶段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要求,制订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3+4”模式七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方案。该专业中职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既具有较好文化科学知识和数控技术方向专业知识,又具有较强专业实践技能的准高级数控应用型人才;高职培养目标是面向区域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需要,培养具有创新品质和先进制造技术核心能力,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知识、应用方法和基本技能,在机械行业生产一线从事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机械制造工艺设计,以及机械行业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3+4”模式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由常州大学牵头,联合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及相关行业、企业人员,共同探讨企业就业岗位对中高职两个阶段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的要求,制订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该专业中职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基本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健康身体和心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必要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维修电工中级职业技能,具有一定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高职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控制仪表、过程控制、电机拖动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能在工业过程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机控制、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开发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技术人才。
“3+4”模式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明确了人才培养的规格、中高职不同阶段的目标、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较为科学的课程体系,为实现“3+4”中高职模式有效衔接明确了方向。
(二)制定“3+4”模式课程标准,实现教学内容与课程衔接
课程标准是职业教育的灵魂,课程标准的优劣直接关系到“3+4”模式人才培养计划能否落实。为了防止中高职两个层次知识和技能的重复或断层,衔接的最终落脚点应该是教学内容和课程的衔接。有学者认为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本”,“标”是制度的衔接(姜大源,2011)。没有课程衔接,中高职协调发展必然流于表面,只有课程的衔接才是最根本的。因此,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实质与核心问题,是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键。“3+4”模式的教学,参与培养院校采用一套课程标准、分段实施的办法来进行。课程标准的制定根据专业的不同,分别以常州工学院和常州大学为主,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及相关行业、企业参与、讨论、修改,最后付诸实施。共同参与课程标准制定,有利于中高职院校发挥各自优势,进行合理的教学分工,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为了确保课程标准的落实,保证教学质量,常州工学院和常州大学定期对“3+4”试点班教学质量进行检查。根据课程标准要求,中职学校主要从事职业基础教育,包括文化基础、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实践基础教学;常州工学院和常州大学则是在此基础上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包括文化基础的提高、专业理论的加深和专业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三)制定“3+4”模式课程考核机制,实现教学过程与评价衔接
根据中职3年学习阶段人才培养的特点,由市教育局、市职教所牵头,高等院校相关人员参与,以中职校教学骨干为主,组建成立了各学科(课程)校际教研协作组,包括德育、语文、数学、物理、信息技术应用、职业技能培养和英语教学研究协作组。其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各学科(课程)的教学标准和进程安排,组织研制各学科(课程)的考核评价标准及评价方式,提出教材选用建议,制订校际教研计划,以及跟踪教学过程和调研教学成效等。
1.对教师考核
建立健全对任课教师的考核与奖惩制度,开展校内督导教学制度。对教师的考核,不仅要考量其完成教学和科研工作量情况,更注重对其教学质量情况进行测评、考核、反馈,以期达成教学目标。
2.对学生考核
学生平时考核由常州××职业技术学校组织进行,学生阶段性成绩考核采用高校参与,全市统一命题,统一制卷,由学校具体组织考试、集体阅卷的方式进行。
“3+4”试点班学生必须达到中专毕业要求,即学完教学计划规定课程(包括实践、实习及毕业设计),取得规定学分,德、智、体达到毕业要求;必须取得本专业技能中级工证书;必须通过高等学院组织的专业核心课程及相关通识课程考核。
关于转段考核的安排,在中职入学招生方面,即由合作双方学校根据有关政策协商制定招生章程。同时,高等学院将该本科指标列入当年国家高等教育公办招生计划。学生完成中职学习后,将通过必要的考核机制选拔进入本科教育。考核和选拔将由高等院校组织,考核的内容和方式将由合作院校共同协商确定,学生修满必要的学分获得相应绩点是必要条件,同时将对英语、专业核心课程和技能等进行过关性考评。
(四)制定“3+4”模式教师培训制度,实现教师培养和培训衔接
在生源水平一定的情况下,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只有高质量的教师才能办出高水平的学校。为切实做好“3+4”人才培养试点工作,学校在师资配备和培训上做了大量工作。
1.加强教师的培养与管理
为保障“3+4”试点班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专门为该班级配备了工作经验丰富、具有高度责任感的班主任;师德高尚、文化素养好的文化课教师;技术过硬、敬业精神强的专业课老师。学校成立专门的课程组,定期开展针对性强的教研活动,邀请校外专家引领,催化教研氛围,提升教研质量。
2.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外出学习和培训
在平时务实教研的基础上,学校利用暑期组织文化课和专业教师参加各类业务培训。2012年暑假,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和“3+4”项目组教师在华东师范大学进行了“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升研修班”学习;2013年暑假,学校组织在北京教育学院进行了有关中高职衔接和信息化内容的骨干教师培训。两次集体培训对于“3+4”项目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校教师整体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学校定期选派骨干教师出国考察,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拓宽视野;学校出台了《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下企业实践的有关规定》,定期组织部分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全面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学校出台了《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进修的有关规定》,鼓励教师学历和专业水平的提升,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校出台了《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研活动有关规定》,专门对“3+4”项目教师的校内外教研活动进行了规定;定期选派教师到对接高校进行访问,加强合作学校的交流学习。
【参考文献】
[1]武春平.科学发展视阈下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实践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0(20):30-32.
[2]汤霞,王新桥.物流管理专业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问题探讨[J].职教通讯,2012(23):1-3.
[3]李玉珠.中高职发展踏上“和谐号”[J].教育与职业,2011(33):28-34.
[4]陆玲珠.如何加强教学管理与研究[J].教学育人,2010(29):41-43.
本文为江苏省十二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中高职有机衔接模式与运行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B-b/2013/03/015。
“3+4”衔接模式 篇4
一、“3+4”模式形成的背景及意义
中职和本科教育之间的衔接, 长期以来都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瓶颈。近几年, 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解决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问题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的出台, 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相互沟通作为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任务。2011 年, 教育部下发的《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 又提出中高职协调发展的相关内容。2013 年, 江苏省又下发《关于继续做好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 开始正式实施“3+4”模式, 致力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以电子信息专业为例,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工业自动化、微机械智能系统都需要以电子信息材料及产品作为支撑。这就需要很多具备专业技能的电子信息专业人才。不管是本科院校还是中职院校, 教育的目的都是要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而部分中职生在就业时碰壁, 是因为:第一, 中职生受到教育年限和社会经验的制约, 刚就业时实际动手能力普遍较低, 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才能适应工作;第二, 外语交流应用能力越来越重要, 而中职生通过英语四级考试的人较少, 英语水平普遍较低, 导致在一些需要与国外客户进行交流的工作中, 中职生难以完成任务;第三, 部分中职生不具备专业任职资格, 比如一些比较特殊的岗位需要工作人员持证上岗, 而受到中职教育的限制, 很少有人能够考取国家颁发的资格证书。这些导致中职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 因此, 要重视“3+4”模式, 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3+4”中职- 本科衔接模式的关键问题
首先, 现阶段的中职- 本科衔接在专业分类、名称、要求、范围等方面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标准。与本科专业相比, 中职教育的专业种类更为繁杂, 覆盖面比较窄, 使得很多中职生找不到对口的本科专业。其次, 培养目标的衔接问题。本科教育强调的是学习、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对策略性技能的培养则相对缺乏;而中职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对专业技能的训练比较多, 而在理论知识方面则比较弱。这种情况使得在实施“3+4”模式时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延续性。第三, “3+4”模式的核心是课程的衔接, 中职学校一般比较重视实践教学, 而本科院校则更看重理论知识。这样一来, 就会出现文化基础课脱节, 专业技能 (实习) 课程倒挂, 专业理论课程部分重复, 职业资格证书与课程对应关系不紧密等问题。对于这个问题, 在实施“3+4”模式时, 可以同时兼顾中职和本科课程的基本结构及导向, 将本科和中职各自的文化基础课程都加强, 经双方协商调整和优化重复的课程。第四, 教学模式的衔接问题。本科教育体现的是知识性和学术性, 而中职教育体现的则是实践性和操作性。两者之间的共性特点较少, 这就容易出现教学模式衔接上的问题。如果将两者的教学模式互补, 那么就能够弥补双方存在的缺陷, 使中职生在学习本科知识时能够更有目的性。
三、对“3+4”模式的建议
要保证“3+4”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地方教育部门应该加强统筹管理, 建立由教育部门、教研机构、高校、中职校相关领导和教师参加的教学指导和工作协调机制。同时, 在中职招生和中职阶段教学督导方面要有所加强, 保证生源质量和教学质量, 防止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相脱节。鉴于目前中职院校的文化基础课还没有达到高等教育的要求, 可在参与“3+4”培养模式的学生中统一制定文化基础课的课程教学标准, 开展校际教研协作, 建立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将命题考试统一, 推进项目试点。对于中职阶段的核心专业课要合理进行设置, 不仅要在文化基础课上强化, 还要加强核心专业课建设与技能训练。为了让中职生在毕业之后能够达到高级工水平, 在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应该尽量减少学时, 而进一步将课程内容讲精讲透。
四、结束语
总之, 为了培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需要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优秀师资队伍, 为“3+4”模式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同时, 需要更新教育理念, 创新教学方式, 加强与企业的联系, 并且建立政策保障机制, 以推动中职- 本科衔接模式的健康发展。
摘要:“3+4”中职-本科衔接模式能够实现中职和本科的互补教育、衔接教育、关联教育, 为中职毕业生提供一条通往高层次教育的重要途径。文章结合实践研究“3+4”中职-本科衔接模式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中职-本科,“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郭立伟.国际商务专业“3+2”中高职相互衔接的思考[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 (01) .
[2]王育培.大众化背景下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问题研究[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9 (04) .
“3+4”衔接模式 篇5
【關键词】中高职衔接 职业教育 培养模式
引言
近年来,高职院校对口专业中职招生的规模不断扩大,中职院校的考生成为了高职院校生源的又一主力军。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们发现,中职院校对口专业进入高职学习的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学的比较粗浅,在再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学习积极性不高,使得整体教学效果不好,学生的水平达不到教学要求。其次由于理论基础的欠缺,在大赛等拔高学习中,学习难度较大,使得其后期的发展非常受到局限。
所以,中高职衔接工作势在必行。为此我们提出了高职与中职院校对接的“3+2+1”的模式。
一、中高职衔接招生模式
高职与中职院校对接的方式可采用“3+2+1”的模式,即三年在中职院校学习,学生在第5个学期结束后,要通过规定的2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考试,考试由我校与合作中职校联合命题,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被取消“3+2+1”班的学习资格。进入我系继续进行两年的深入学习,将中职的实用性、操作性、工具性目标与高职的技术性、创造性、人格化目标优化整合,达到培养目标,从而进入最后一年的顶岗实习阶段。
二、培养目标与课程方面的衔接
(一)校校、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我校聘请中职校的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技术人才全程参与中、高职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共同探讨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就业岗位和在中、高职两个阶段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等。将职业技能培训纳入教学计划,分段完成职业技能培训,中职阶段达到初级水平,高职阶段进行中级、高级培训。部分实训条件有限的合作中职校,可利用我校实训条件优势,增加实训内容,做到资源共享。
(二)课程体系统筹,六年融会贯通
我校与中职校根据培养目标,以全局观念统筹构建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由浅入深:中职课程重基础,强应用,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概念;高职课程重实践,强创新,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
文化基础课程注意中、高职层次知识点的有机融合,以适应其渐进性学习和终身教育的需要,中职阶段注重基础素质教育;高职阶段开设提升理论及应用水平的通识课程,加强职业素质教育。专业课程以技能训练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有机结合。职业素质拓展课程以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重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以机电工程专业(3+2+1)为例,所对接的中职机械专业主要学习机械制图、机械零件等相关基础知识,为学生初步建立职业概念。高职阶段开设二维三维软件应用、电工电子技术、机床电气控制等职业技能训练课程,检验和提升中职阶段学习效果,为学生就业顶岗实习做准备;开设PLC控制、自动化生产线等拓展课程,为学生的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并组织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顶岗实习让学生熟悉企业和社会,为后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过程与评价的衔接
(一)加强交流沟通,联办教研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我校每学期要与中职校联合举办各对口专业关于课程衔接的教研活动,两校的专业教师一起以3+2+1课程衔接为核心议题,研讨计划、规划教材、交流心得。每学期开学之初,组织所有参与3+2+1教学的教师进行讨论,分析学生特点。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对既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筛选,选取和现实生活较为贴近的部分,设计学生参与度高的教学互动环节。
(二)了解学生需求,改革教学方法
通过班级信息员、班会,定期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评价与个人感受,向任课教师进行反馈,任课教师展开专题教研活动,交流经验。针对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鼓励教师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教学方式,让学生有新鲜感。针对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应试惯性较强的特点,设置形式较多的测验环节,利用测验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关注。
(三)教师队伍共建共享
建立中高职教师相互兼职、跟班学习制度,高职学院选派优秀专业教师到试点中职学校担任教学任务和进行业务指导,中职学校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高职学院跟班学习,形成 “教师互派、定期研讨、常态沟通”的机制。建立中高职共同培训教师和兼职教师共享制度,试点院校联合培训教师常态化,高职学院兼职教师根据需要到试点中职学校兼课或进行教学指导。强化试点专业教师大团队建设,形成由牵头高职学院优秀教师为专业带头人、试点院校骨干教师为主体、专兼结合的试点专业教师大团队,带动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四、关于中高职衔接的建议
(一)加强专业及课程标准衔接
中、高职专业的衔接宜以专业群的形式宽口径衔接, 这样一来,在接口上就有了更强的相容性、衔接性, 在专业目标定位与内涵建设上就有了更大的互补递进空间。专业的衔接最终要通过课程的衔接来实现。在课程目标衔接上, 要将中职的实用性、操作性、工具性目标与高职的技术性、创造性、人格化目标优化整合。在课程内容衔接上, 要根据中、高职相近专业大类的特点和要求, 制定相互衔接的、统一的课程标准, 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 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 又要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 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
(二)尝试高职预科教育
建议面向中职校各专业毕业生,开展由高职院校主办、中职学校协办的高职预科教育。这样可以使高职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培养方式等方面,尽早对培养目标进行系统设计和具体分解,避免理论课与专业课及技能训练的重复,进一步提高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周香玲编.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从外延转到内涵 [J].机械职业教育,2014(6).
“3+4”衔接模式 篇6
1 “3+4”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3+4”项目实行中职学校和本科高校分段合作培养的 “中职3 年+本科4 年”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通过中职3 年的文化基础与专业技能学习, 并且成绩达到常州工学院的有关规定要求, 即可直接升入本科段进行4 年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习, 最后毕业生通过考核应达到数控操作预备技师的职业技能水平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学历证书, 学业优异者将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3+4” 是以毕业生未来成为工作现场技术 ( 工艺) 工程师和技师“双师型”复合型人才为发展目标。 但目前中职、本科各自属于不同的办学层次, 人才培养目标并不一致, 沿用现有各阶段人才培养方案, 必定会出现衔接不当问题, 从而导致管理和人才培养脱节、中高职定位和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与内容重叠等, 难以达到预期培养目标。 因此, 应制定适合“3+4”模式的七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方案, 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2 传统分段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传统分段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即承担中职3 年和本科4 年的中职、普通本科学校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 该人才培养方案是分别针对初中毕业的中职学生和高中毕业的本科学生制定的, 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局限性, 不能直接用于中职、本科一贯制衔接人才培养模式。
2.1 中职、本科培养目标不同, 课程设置侧重点不统一
中职3 年制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是以培养一线技术工人为目标, 重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毕业后成为企业用的上的技能型员工。课程设置以专业技术和实践操作为主。在知识结构上, 主要采用能力进阶方式, 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文化知识, 掌握必需的专业知识, 获得相应的技能。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4 年制本科是以培养工程技术人员为目标, 重视学生技术开发、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毕业后能在机械行业生产一线从事机电产品设计制造、技术运用与改造、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工作。课程设置以理论为主, 结合实践训练、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使学生获得综合的技术研究、技术改进等能力。
图1 所示为中职、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各类课程所占总学时的比例, 从图中可以看出, 中职侧重专业课学习, 本科则文化课和专业课相对比较均衡。由图2 也不难看出中职阶段对专业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本科阶段, 而本科阶段对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则是中职阶段的一倍。
2.2 中职、本科人才培养衔接不良, 学习困难重重
在我国因长久以来教育体制的问题, 虽然在中职、高职、大学之间设立了多种渠道的衔接方式, 可因为中职、高职、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而导致衔接不良的情况普遍存在。
中职生以培养一线技术工人为目标, 强化了实践教学, 弱化了理论学习。大学是以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 强化了理论学习, 相对弱化了实践教学。中职学生因理论知识不扎实而被挡在大学门外的比比皆是。 即使有些学生通过努力得到了进入本科学习的机会, 还会面临着学过的技术不能继续提升, 没学过的理论知识需要用到等问题。
3 “3+4”中职和普通本科衔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更好地适应“3+4” 中职和普通本科衔接的培养模式, 制定了七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方案, 解决传统分段培养中存在衔接问题, 开启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3.1 突出各阶段教学特色, 中职、本科优势互补
中职学校实训条件好, 本科院校研究能力强, 在“3+4”的课程设置中, 考虑到中职学校原本的教学条件、师资条件、实训条件偏重于实践环节, 因此在中职阶段的课程安排上仍然偏重实训环节, 同时为了使学生升入大学后能够适应大学的课程, 适当增加了文化课的学时。 大学本身以专业理论课程为主, 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较高, 因此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 增加了部分实践课程, 突出各阶段优势, 形成互补之势。
在中职学习阶段, 学生需要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具有读图和制图知识, 基本的机械知识, 机械加工工艺和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 具备相应的机械加工操作技能知识, 数控加工的准高级操作技能, 具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具有识读 (和绘制) 机械加工零件图和部件装配图的能力;自学和获得信息的能力, 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具备相应的机械加工操作技能;数控车加工的准高级操作、保养技能;能应用计算机进行一般信息处理的能力。在本科学习阶段, 学生需要具有数学及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具有机械工程科学的知识和应用能力;具有制订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具有设计机械系统、部件和工艺的能力;具有对于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的初步能力;掌握机械工程实践中的多种技术和技能, 达到数控设备操作预备技师的水平, 具有使用现代工程工具的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3.2 中职阶段重基础、强技能, 本科阶段重提升、强专业
在课程安排中, 中职阶段由普通中职仅有2 年学习时间 (最后一年顶岗实习) 又变成了3 年, 学生的学习时间增加。于是增加了文化课比例, 为学生积累更多的基础。安排了必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设置了实习环节, 学生通过学习分别在不同的学期获得普车、数控加工的初级、中级证书, 并达到准高级的水平。
由表1 中的数据可以明显看出, 因为不是直接3 年毕业后去工作, 而是要进入大学继续学习, 所以文化课的学时明显增加, 占到总学时的一半以上, 这也是为进入大学的学习打下基础。但“3+4”的中职阶段也不等同于高中, 因此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也安排了专业课程的学习, 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的学时比例基本持平, 体现了“3+4”人才培养是以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 专业理论课的设置中, 考虑到很多专业理论课到大学后还会开设, 为防止重复教学, 在前三年开设的都是最基本的专业课程, 如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机械制造工艺、数控车工艺与编程、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工程材料及应用的课程, 这些课程对于学生在前三年进行专业实训、考工足以够用。在前三年, 学生要进行钳工实习、车工实习、数控车实习, 分别获得车工初级证书、数控车初级和中级证书, 达到数控车准高级水平, 这些都是中职学校的优势专业, 教学师资、教学设备非常成熟, 有助于学习任务的完成, 也凸显了“3+4”中职学校的优势。
因为有了前三年的中职阶段的学习准备,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 获得了熟练的专业技能, 为四年本科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四年本科学习中, 进一步学习大学文化课知识, 在专业基础课中, 因为前三年已经学习过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课程, 因此在课程安排上就不再重复, 这样就安排了更多的实践实训课程,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由表1 中数据可以看出, 文化课和专业理论分别约占总学时的30%, 集中实践课程占总学时的40%。 相较于本科教学, “3+4”本科四年教学的实训课时增加了很多, 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经过7 年的学习, 在毕业时不仅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 而且有熟练的技术, 部分优秀学生在毕业时甚至可以获得技师称号, 这样的毕业生不同于以往的纯技术的工人, 也不同于仅有理论的技术员, 他们拥有的是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 以及过硬的专业技术。
4 小结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中职-本科对接项目培养方案”是为“3+4”学生制定的符合学生特点, 适合学生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3+4”人才培养方案是充分研究了中职和本科的人才培养方案, 结合了区域经济特点和最终培养目标制定的。 培养方案从文化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的学时比例和开设时间方案都做了调整, 调整后的培养方案更加科学合理, 有助于培养目标的达成, 使学生在7 年的学习中得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稳步提升, 最终获得熟练的职业技能和大学学历, 成为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运奇.中职与普通本科衔接“3+4”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14 (12) :141-143.
[2]黄小璜.“3+4”中高职衔接教学管理实践研究与思考[J].江苏教育, 2014 (5) :55-57.
[3]范爱民, 张晓雷, 覃岭.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 (11) :55-57.
[4]赵彤, 钱冰冰.中高职衔接贯通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3 (11) :25-27.
[5]卞平, 李军.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2014 (8) :22-25.
“3+4”衔接模式 篇7
1.土木工程“3+4”衔接培养的必要性
1.1完善职校升学制度, 体现终身学习理念。
《2010-2020年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提出, 要拓宽中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升学途径, 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培养体系, 直至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用人导向的中等和高等职业教学模式。 现如今大部分中高等职业院校在对学生培养时, 只注重学生技能方面的培训而忽视了学生理论知识上的进一步发展, 薄弱的理论基础将会是学生在日后发展成为高技能型人才的最大障碍。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企业对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而一贯以“就业教学”为办学方针的职业教育阻碍了学生成为技能型和理论型的全方面人才[3]。 在职业教育中让学生完成中职与本科的衔接培养, 真正贯彻落实终身教育理念已显得日益迫切。
1.2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单一技能型毕业生已不能满足社会对用人的要求。 目前社会各大行业的就业形势日趋困难,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对用人量的减少, 而是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 在当下的职业教育背景下, 中职院校大部分都是在给社会输送一线生产、服务和建设的工作人员, 而这些远不能达到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标准。 尤其对于刚毕业的应届生, 由于受教育年限和社会经验的制约, 实际动手能力离单位的用人标准还差许多, 需要较长的时间适应工作。 此外, 中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文化素养普遍不高, 一些建筑行业的从业许可证比如质检员、材料员、造价员等都由于受教育年限和教育深度的制约, 职业院校的学生很少能拥有。 中等职业教育的这些缺陷极大地限制了毕业生的就业范围, 因此建立健全中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的衔接培养机制, 对提高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及满足社会对用人的要求都有很大的帮助。
1.3紧跟建筑行业发展, 努力提升从业者层次。
建筑业作为江苏省的一个支柱产业, 在劳动者就业和推动全省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江苏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转变, 将江苏省由目前的“建筑大省”逐步发展为“建筑强省”。 但现有的从业人员个人水平参差不齐, 整个行业中能独立完成工作的技能型和管理型人才缺口仍然较大[4]。 为了让建筑产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 让企业更好地完成转型升级, 对中职院校毕业的从业人员进行“3+4”衔接培养是解决当下就业难、招工难的重要途径。 同时, 建立中职院校学生进入本科院校学习的渠道, 完善职业教育体制, 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 能更好地培养出规格多样化的毕业生, 拓宽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范围, 减小企业用人标准与应届毕业生工作能力之间的落差。
2.土木工程“3+4”衔接培养存在的问题
2.1中职教育文化基础薄弱, 无法满足高等教育要求。
中职教育是为社会, 为企业培养进一线施工, 在建筑工程中能进行独立工作的高素质劳动人才, 而普通本科院校旨在通过高等教育让学生成为懂理论, 会设计的高级工程人才。 两者培养目标定位不同, 对学生文化基础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一般本科院校都是从普通高中优秀学生中进行选拔, 然后再进入高等院校进行深层次培养, 而职业院校对学生的文化基础要求并不是很高, 在职业教育中老师一般只注重学生对技能方面的学习, 对学生文化基础方面的教育要比本科院校相差很多[5]。 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 让职业院校的学生毕业后进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习, 继续深造势必会有诸多障碍。 这不仅影响教学效果, 还挫伤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久而久之在内心产生自卑感, 最终有可能会让学生厌学和弃学。 故而在对学生进行“3+4”衔接培养时要非常注意学生文化基础的实际情况, 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 让“3+4”中职—本科衔接培养成为一次成功的教育改革。
2.2课程衔接体现不够, 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重复。
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衔接是“3+4”教育衔接的核心, 中职教育比较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践教学的学时占的比例较大, 本科教育比较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传授。 在“3+4”衔接培养时, 除了学生文化基础脱节外还有课程内容的重复, 在本科教育中如理论力学、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原理都是本科教育的重点课程, 而本科课程中的建筑制图、土木工程施工等在中职教育时已有所开设, 课程内容有很大的雷同和重复, 甚至连教材都一样, 这种问题在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时候就表现得非常突出[6]。 有些老师未研究过中职和本科教材的区别, 不了解课程内容的重复状况, 这在对学生进行本科教育时会浪费许多时间进行“炒冷饭”, 严重降低了学习效率。这样的“3+4”中职—本科衔接培养缺乏延续性, 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目标。
2.3师资队伍建设不足, 学校教学难度增大。
“3+4”衔接教育是为了培养懂技术会技能的综合性人才, 这要求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 而且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 然而在如今的教育体制下, 中职和本科院校的有些老师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高等院校的大部分老师都是博士毕业直接参与教学工作, 从未经历过任何一个实际的工程, 面对课本上的内容很多时候都是照本宣科, 片面地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灌输[7], 而在职业院校中很多老师都是一边在学校教学一边在外参与实际的工程建设, 有很多参与现场施工的经历, 这是某些本科院校老师所缺少的, 但中职院校的老师实际掌握的理论知识较浅, 这样在一段时间内培养学生往往是一边重一边轻, 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另外, 由于职业院校学生和本科院校在文化基础和培养目标可能都有所不同, 教师不能按照以往的课程计划授课, 需要教师因地制宜, 制定合理的授课内容和方法, 加大了教学难度。
3.土木工程“3+4”衔接培养实施建议
3.1重视文化基础教育, 突出职业技能培训。
中职、 高职到应用型本科的教育衔接不仅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刚性需求也是职教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3+4”衔接培养不仅要人们放弃职业教育是终结教育、 断头教育的观点, 而且要向社会输送懂专业理论知识, 专业技能过硬的高级综合型人才。 在人才培养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时, 不管是职业院校还是本科院校都要考虑学生在理论和技能上的均衡发展, 在“3+4”中职培养阶段要加大课程中文化基础课的比例, 学好英语为日后顺利通过四六级考试打下基础, 学好高数和物理为日后本科阶段理论力学、 结构力学等课程的学习中减轻不少压力。 本科教育阶段, 在让学生学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要合理安排学生深入基层, 以理论指导实际操作, 以实际工程阅历反哺理论, 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突出职教生与本科生的不同点, 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3.2合理制定培养方案, 加强监督考核机制。
在“3+4”衔接培养方案中本科阶段应是中职阶段专业技能的深化和专业能力的拓展, 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叠加。构建现代化职业教学体系, 要注重中职和本科培养方案设计的一体化。 要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是接受教育和参与实践活动的主体, 在围绕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基础上, 制定结构合理的中职和本科教学内容。 以社会用人为导向, 构建贯穿中职和本科的实践教学, 职业教育要有区别于应用型本科教育, 突出职教生专业技能素养, “3+4”衔接培养不仅是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提升, 更是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中职和本科的衔接培养也需要适当立足高校特色, 彰显衔接培养的专业优势, 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发展定位, 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和企业发展[8]。 学生的培养不仅要有合理的教学方案, 还需要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 制定合理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考核方式, 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3.3共享校际资源, 优化师资结构。
职业教育强调学生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培养, 这与普通本科院校重视学术性的教学要求有所区别。 现有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明显不能满足“3+4”衔接培养中本科阶段对职教生的培养目标, 目前许多高校由于人才引进规定, 许多进入高校任职的老师大部分只是拥有高学历, 而不具备实际专业技能, 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很难培养出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 对中职院校学生的培养, 高等院校应积极引进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专业技术素养的“双师型”教师。 同时,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应该邀请企业参与, 让企业资深人员走进教堂讲学, 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上应尽可能吸收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技能培训是职业院校的强项, 而理论教学则是本科院校的强项, 两者在开展相应教学活动时可以互换师资, 发挥各自的优势, 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作用[9]。
参考文献
[1]石咪咪.构建我国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 2013:3-4.
[2]张霞.谈构建中高职教育高效衔接体系[J].职业教育研究, 2013 (1) :151-153.
[3]莫志明.现代职业教育层次衔接模式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5 (7) :21-23.
[4]宣卫红, 李明惠, 左熙, 等.“3+4”衔接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探究——以金陵科技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29 (2) :76-79.
[5]徐红丽, 张宇, 金卫东.“中职+本科”培养模式下课程衔接的探索与实践[J].常州工学院学报, 2015, 28 (1-2) :74-77.
[6]张健.对中高职课程有机衔接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12 (2) :16-18.
[7]夏群, 王新杰.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9) :111-112.
[8]孙爱东.高等工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3+4”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高校教育管理, 2015, 9 (6) :41-45.
“3+4”衔接模式 篇8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3+4”工艺美术环境设计,培养目标
一、引述
2012年, 江苏省率先在省内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开展了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的试点工作。2014年, 经联合申报并获省教育厅批准, 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三年制中专工艺美术专业与淮阴师范学院四年制本科环境设计专业试行“3+4”分段培养。按照招生计划, 2014年招收初中应届毕业生34人, 2015年招生40人, 2016年招生40人。
二、“3+4”中高职工艺美术、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衔接的主要体现
(一) 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
“3+4”中高职工艺美术、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化素养, 以全面发展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以职业资格标准为核心, 以综合专业能力为培养目标, 掌握环境艺术设计与制作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设计能力, 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
知识目标:中职阶段, 要掌握本专业必备的专业基础和文化基础知识, 掌握室内设计相关的各类设计软件操作知识及基础理论知识, 了解室内设计相关行业发展的其他知识。本科学段, 要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 尤其是人文学科的知识储备, 具备企业策划和项目文案的撰写能力, 外语要达到校内四级水平;在专业知识结构方面, 应对本专业学生进行环境设计专业的技法与技能进行系统训练, 了解本学科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使学生具有较为系统的环境设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力目标:中职学段, 掌握室内设计与制作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能力, 为本科职业教育阶段提升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打好坚实的基础。本科学段, 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 掌握环境设计专业基础理论、环境设计领域专业技能, 具有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 以及职业持续发展的底蕴。经过中职和本科阶段的学习, 学生能在环境艺术设计机构从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 并具备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工作能力。
(二) 课程体系的衔接
工艺美术专业“3+4”人才培养方案中, 中职阶段有公共基础、专业技能课程和专业。
衔接课程体系与证书体系, 其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是教育成效的核心保障, “3+4”衔接教育要以本科院校的课程及课程标准为基准。以明确“3”和“4”的清晰界限、合理区分教学内容深度为原则。试点项目环境设计专业, 针对衔接课程设计课程标准范表, 详尽地标示出每门课程的“3”和“4”各自的教学内容、“3”和“4”衔接的内容, 按照这样的模式制定的课程标准做到七年一贯制的培养目标。
中职 (工艺美术) 与本科 (环境设计) 衔接的课程体系:
解决问题的能力:中职学段 (室内CAD实训) , 本科学段 (人机工程学、室内设计I、II、III;景观设计I、II、III;环艺综合实训Ⅰ、II;植物造景;材料与构造;展示设计;项目化单元等)
良好的语言能力:中职学段 (语文;英语) , 本科学段 (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英语听说)
良好的心理素质:中职学段 (心理与健康) , 本科学段 (社团活动;青年心理学、人际交往心理学、人际沟通技巧等选修课)
职业资格认证:中职学段 (Adobe认证PHOTOSHOP、CAD认证, 装饰美工3DMAX认证、室内设计及中级工考证、中职毕业证书) , 本科阶段 (本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 。
此外, 在衔接类本科阶段的课程及课程标准中, 不仅要考虑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 更要考虑职业技能的培训, 课程教学中应注重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三) 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
中职和本科职业技能证书也存在衔接问题, 衔接类应用型本科教育在中职阶段, 已经开展了CAD、PHOTOSHOP、3DMAX、室内设计师等培训, 学生毕业时可以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 对于应用型本科的学生, 毕业后刚走上工作岗位时这些证书仍是必需的上岗证。本科阶段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技术开发与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实践教学是以课程设计为核心, 最终要达到准室内和景观设计师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要求, 可以报考行业执业资格。因此, 衔接类本科教育职业技能证书和准设计师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同等重要, 缺一不可。
三、总结
因我校开办本专业时间尚短, 目前这些研究结论还需要在具体实践中得到检验和修正, 而课程体系的比较分析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而变化的, 因此, 其课程及课程标准也应该是因需而变。所以, “3+4”衔接类本科教育对理论教学的要求是以“够用”和“实用”为度, 是在中职教育基础上的进一步加深和拓宽。“3+4”中高职工艺美术、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完善。
参考文献
[1]盛建, 唐林伟.基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中高职衔接问题研究[J].职教论坛, 2013 (8) .
“3+4”衔接模式 篇9
1 市政专业“3+2”模式存在的推进难点及其原因
1.1 生源基础差及其原因分析
市政专业涉及城市道路工程、城市桥梁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城市给水排水工程、城市管道工程、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城市绿化与园林附属工程七大工程的学习, 这七大工程均需要学生具备比较好的数学、专业基础, 而中职生源基础差是遏制市政工程中高职衔接“3+2”模式推进的首要难点。相对于经过高考招录进高职院校的学生, 中职学校生源质量相对较差, 主要表现在公共基础课数学和专业基础课工程制图、工程测量相对比较薄弱。开设公共基础课数学、专业基础课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为专业课打基础。可以这样说, 公共基础课数学、专业基础课的底蕴将直接影响市政专业学生的认识水平、接受能力、自学能力、应变能力和创业能力, 影响市政专业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继续深造与终身教育的开展。中职学生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相对较差的原因在于:1) 中职学生大部分来源于中考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 这部分学生本身底子比较差, 他们从初中过渡到中职后, 多数认为公共基础课无用, 专业课才是最重要, 从而过早偏科, 导致学生的三角函数、空间想象能力相对较差;2) 中职教育以技能培养为主, 部分学生片面理解为突出技能, 忽略理论, 从而导致作为理论课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学习情绪低迷。
1.2 课程衔接难及其原因分析
课程衔接是市政专业中高职衔接的难点之二, 是课程组织的一部分, 是课程设计的重要过程, 它连接各种不同的课程内容或学习经验, 使课程内容或学习经验之间相互发挥累计的最大效果以达成课程目标[6]。市政专业课程衔接存在困难的原因在于:1) 课程标准界定不清, 首先未对市政专业中职与高职课程目标进行深入研究思考, 导致课程无目标可循或者目标随意;2) 中高职课程缺乏有机的衔接连贯, 未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整合机制, 导致中职阶段按中职的要求教, 高职阶段按高职的要求教;3) 课程内容重复严重, 内容针对性不强, 不适合职业岗位和能力培养需要, 错位严重。
1.3 师资力量薄弱及其原因分析
师资力量薄弱是市政中高职衔接的难点之三。教师是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灵魂人物, 目前市政专业中高职教育中师资力量薄弱最根本的原因是未建立完善的教师培养、考核体系, 这表现在三方面:1) 存在师生比例不协调的现象, 大部分专业课程是路桥专业背景的老师在担任;2) 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教师来源主要是刚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 这些教师缺乏教育经验, 特别是实践教学经验, 上课只能照本宣科, 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3) 在职教师继续教育机会有限、培训流于形式、培训内容以理论为主无创新性, 无法达到提高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目的。
2 解决难点的对策措施
2.1 针对生源基础差的对策措施
中高职衔接学生年纪小、好奇心重、底子薄、基础差畏难又不想、不乐于理论学习是不争的事实,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自发性、主动性外, 更要加强选拔制度、学风建设、教学改革。为了确保有良好的学生生源能够顺利完成市政专业中高职衔接教育, 进入中职之初就应根据市政专业的特色进行选拔剔除不适合参加市政专业“3+2”模式的学生;进入市政专业“3+2”模式以后, 学校和学院组织学生进行早晚自习, 使学生在进校初期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 同时通过完善课堂考勤制度提高学生的上课出勤率促使学生养成学习的习惯, 同时大量开展市政专业的课外活动。
2.2 针对课程衔接困难的对策
1) 确定课程标准解决课程重复设置问题。为了确定市政中高职贯通的课程标准体系, 进一步明确课程目标、内容框架, 为课程设置明确画线定界。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根据层级和梯度逻辑关系, 认真分检、细化、定位各自应该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内容和能力层级, 再据此编写出各自应知、应会的教科书[9]。
2) 整合教材重构课程结构实现衔接创新。为符合职业教育所强调的“工学结合”“学做合一”“理实一体”“知行统一”, 组织编写分类明确贯通中高职的课程教材, 从源头上厘定市政专业中高职衔接学生的教学内容, 重视实践性和针对性, 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以工作过程 (或任务) 作为组织课程的载体, 根据工作任务的难度、复杂程度、综合力度等在教学进展中设计市政专业课情境教学, 激发学生对专业需求新鲜感和学习兴趣, 一般在中职进行单项情境教学, 在高职完成综合性和复杂性情境教学任务。
2.3 针对师资力量薄弱的对策
为了弥补教师实践知识的缺乏, 市政中高职院校应广开校门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择优聘用一些优秀的管理、施工、设计技术人才, 对他们进行专门的授课训练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让他们担任管理、设计、施工课程的兼职教师从而大幅提升整体师资力量。为确保获得或培养优异的教学资源, 中高职院校市政专业应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师培训、考核制度并严格执行, 同时, 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定期互派市政专业教师, 加强教师之间的联系、教学切磋提高教学技能;为了确保教学落到实处, 应建立同门课程任课教师互相听课、教研室集体听课、学院督导不定期听课的三级听课制度。
3 结语
市政专业中高职衔接“3+2”模式的推进是一个系统工程, 为了让市政工程“3+2”模式良性推进, 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这需要实施培养的各方共同参与, 统一思想、统一规划, 携手共进、持续贯通行动才能实现。
项目支撑:《基于专业交叉融合的高职路桥专业教学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之路[J].中国教育, 2010 (5) :65-67.
“3+4”衔接模式 篇10
一、指导思想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高效课堂是课堂教学的总方向和总要求,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风向标。推进高效课堂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以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努力达到课堂教学从低效到有效,从有效到高效的转变。
二、理论支撑
皮亚杰及其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经验为基础,主动地探索、发现、总结、实践的反复过程,是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学生的认知发展,得出学生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结论,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课堂教学过程的主体。《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也提出,在探究式教学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策略是把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利还给学生,教师的作用更多表现在倾听、引导、启发、帮助、支持、鼓励,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为学生提供自主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因此,教师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从理念上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突出三维目标”,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育家布鲁诺认为,教学不应是奉送真理,而应是教人发现真理。课堂操作上要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有启迪性的情境,“精心导入”,“精讲示范”,用教师的“激情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积极快速进入课堂角色后开动脑筋,形成理解,“质疑消化”,发展能力,陶冶情操,轻松地完成知识的“迁移练习”,引导学生经历“感性-理性-实践-感性”的思维转化过程。
三、总体要求
从理念上——“3”突出:突出学生主体,突出三维目标,突出基础习惯。
从操作上——“4”强化:强化激情感染,强化授课条理,强化启发思维,强化重点难点。
从环节上——“5”步骤:精心导入,精讲示范,质疑消化,归纳小结,迁移练习。
从效果上——“5”清晰,教学目标清晰,知识体系清晰,课堂结构清晰,讲授语言清晰,学法点拨清晰。
“3·4·5”高效课堂模式必须根据教师的个人情况和教学内容加以灵活运用,做到三个必须:教师个体必须根据学生和个人实际进行二次备课,做到二次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必须精编精选练习,杜绝照搬照用参考资料,使学生陷入题海战役之苦;教师之间必须相互学习,博采众长。
四、实例分析
现以《溶液的形成》一课(部分教学实录)为例:
师:在课前,我们发了《溶液的形成》的学案,提了四个问题。我们来看我们同学在课前解决这些问题的情况。第一道题:你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哪些溶解现象?
……
师:第四道题,生活中有哪些方法可以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生:可以用洗涤剂、洗洁净或酒精去除油污。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见过大海吗?
生:(齐答)看见过。
师:有没有没有在海边游过泳?呛过海水吗?知道海水是咸的吗?
生:(齐答)知道。
师:有没有同学知道海水里溶解了什么?
生:(齐答)盐。
师:那么,我们今天这节课将带着同学们一起来研究盐是怎样溶解在水里的。首先我们来研究第一个实验,大家仔细阅读实验要求,对照自己的学案认真完成实验1
探索新知探究1-溶液是如何形成的?
实验几种固体物质溶解于水
药品:食盐、蔗糖、硫酸铜晶体、水(在大烧杯中)
仪器:玻璃棒、50mL 小烧杯三只、药匙
提醒:……
步骤食盐蔗糖硫酸铜晶体现象(师行间巡视,指导实验,提醒学生对照学案完成实验)
师:请哪一小组汇报实验情况。
……
师:刚才大家发现固体消失了,固体哪里去了呢?(举起讲台上课前配好的各种颜色的溶液)我们看到了这么漂亮的溶液。我们以蔗糖和氯化钠为例,刚才我们说蔗糖由什么构成的?我们来看一个动画。(课件显示动画:蔗糖溶解的动画)看完之后,我要请同学告诉我,蔗糖是怎么消失的?
……
师:哦,是以离子的形式扩散到水中。我们来看一看,氯化钠是以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形式扩散到水中。同学们,再请你仔细观察,你刚才获得的三种溶液,你发现,它们都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呢?相互讨论一下,我们看哪一组有所发现?
生:(小组讨论后回答)这三种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而且没有产生沉淀。
……
师:那什么是均一稳定?我们再来看一看文字的叙述(师读课件内容)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一样,在温度等外界因素不改变的情况下,无论放置多久,溶液也不会出现分层或沉淀现象。再看一看,再想一想,你觉得溶液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知道的请举手。
生:(举手回答)它们都是混合物。
师:我们首先能得到溶液的特征,那么溶液的特征是什么呢?(板书:溶液的特征)
生:(齐答)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师:请大家来完成学案思考练习1的1、2、3题。思考与练习1:……(生练习,师巡视)师:做完之后,和同桌相互交换一下,看有没有不同答案?(生相互交换,检查)师:有没有不同的答案?没有问题的请举手。(生齐举手)师:请大家找出高锰酸钾,三个小烧杯仍放在那儿,用药匙的小匙部分取少量的高锰酸钾,你可以把它放到氯化钠溶液或蔗糖溶液中去。然后用玻璃棒轻轻搅拌。实验2.向上述氯化钠或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粉末,观察现象。师:你这时候得到的是不是溶液?均一吗?那么,你做的这个实验是几种物质分散到水中呢?……师:于是我们就把它叫做溶液,这就是溶液的定义。(板书:溶液的定义)……师:我想你经过下面的实验就应该有新的认识,请大家认真阅读探究实验2,完成该实验。在完成这个实验时,想一想我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探究2-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溶解情况相同吗?……探究3-溶质可以是液体吗?……探究4——液体与液体都能互溶吗?……分析:教者问题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见过大海吗?有没有在海边游过泳?呛过海水吗?知道海水是咸的吗?有没有同学知道海水里溶解了什么?我们今天这节课将带着同学们一起来研究盐是怎样溶解在水里的。首先我们来研究第一个实验,大家仔细阅读实验要求,对照自己的学案认真完成实验1。”研究始于问题,问题产生于情境。以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创设问题情景,精心导入,强化激情感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探究。接着教者设计了溶液是如何形成的自主探究实验1。把简单易做的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多给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不仅激发了旺盛的求知欲望,又能培养学生全面观察实验能力,弥补了教师演示实验一些细微现象不易被全体同学观察的缺陷。还培养学生了动手、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和集体合作意识。而后小组汇报,课件展示蔗糖和食盐溶解的动画。面对以往知识无法解决的问题,学生困惑剧增,迫切要揭开谜底,进一步探究溶液的形成过程的要求会更强,借助多媒体课件,精讲示范,质疑消化,使学生全面体验知识。小组讨论:刚才获得的三种溶液,它们都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呢?这一步是在强化启发思维。由点带面,由一般到特殊,从而得出溶液的概念,培养学生分析、观察和归纳小结能力。语言的准确表达离不开实验的仔细观察,教师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准确表达。通过简短的迁移练习对刚刚形成的溶液概念进行检验、巩固,以达到深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学生练习,教者行间巡视,进行学法点拨。设计自主探究实验2: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溶解情况相同吗?自主探究实验3:溶质可以是液体吗?自主探究实验4:液体与液体都能互溶吗?在教学过程中,多次采用小组合作的探究方法,通过设计⑴活动探究:设置一定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通过观察、讨论、交流体会知识的产生与形成过程。学生在亲自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中,强化学生对比思维探究能力。⑵教师释疑:教师讲授语言、授课条理清晰,言简意赅,指出重点难点、易错点,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评价纠错,突出基础习惯。⑶思考交流:突出学生主体,学生通过每个知识点下若干小题进行反馈练习这样的环节,课前延伸设计了讨论:是不是所有物质都能溶于水?生活中,有哪些方法可以洗去衣服上的油污?自主探究实验4:液体与液体都能互溶吗?借助实验引导学生将理论用于生活实际中,比较溶解与乳化的不同。同时体现了本文的“课前延伸”前后呼应,使课堂结构浑然一体,课堂结构清晰。突出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2.从微观角度理解溶液形成的过程;3.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学生善于动手,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知识与技能目标得到了落实,而且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强化重点难点,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难点: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的过程。
四、改革效果
“3·4·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成功推出,打破了教育的单向传授形式,打破了教师压抑学生学习天性的课堂霸权,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学生在灵动与鲜活的课堂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分享成果,切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成了燃烧激情的舞场,浇注热血的圣坛,青春飞扬的草地,实现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笔者的学生在参加省”金钥匙“科技竞赛中,获得特等奖一二等奖项30多人次,在中考中全校化学成绩各项指标均名列全县第一,很多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撰写的科学小论文在杂志报刊发表获奖。
教学相长。在短短的二年中,学校教师的业务水平飞速提升,取得了不少成绩:执教县、市级公开课7节,参加教师全能大赛获市初中化学组一等奖,撰写的论文10多篇在《化学教学》等核心期刊发表或获奖,1人被评为“县优秀班主任”,2人获记功表彰,4人获嘉奖表彰。
五、努力方向
任何教学模式都不是万能的。在实施该模式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只重模式,而不对化学教学的内核做认真分析,也会导致化学课堂教学“千人一面”,缺乏个性,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就如同经过水流长时间冲刷的鹅卵石一样,久而久之,没有了棱角,个性化的课堂就不复存在了。因此,我们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真正使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科学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课改的大潮已经风起云涌,只要我们坚定“3·4·5”高效课堂模式的正确方向,潜心打造,坚持不懈,我们的化学教学定会绽放出更加艳丽的花朵,化学的春天永在。
“3+4”衔接模式 篇1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正式起步于1984年,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 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国家、省、市文件精神, 各地医学院校先后开办医学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 其中很多学校在教育与管理过程中选择了“3+2对接模式”。许多发达国家通过改革职业教育, 建立和完善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机制, 但教育与管理模式各有不同。因此, 基于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以及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指引下, 我们认为系统开展医学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3+2对接模式”有效衔接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2 医学五年一贯制“3+2对接模式”的建立
“3+2对接模式”是指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与管理采用“3+2对接”, 是我国中、高职教育的一种衔接模式, 即初中毕业生在中职学校学习3年, 然后经考核部分或全部转入挂靠的高职院校深造两年, 毕业以后享受与三年制普通高职毕业生同等待遇的一种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办学模式。
中、高职院校要不断提高办学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健全领导负责制。高职院校应强化“牵头”意识, 中职院校要增强合作意识。建立健全领导定期磋商、教学进度统筹安排、检查考核共同参与、办学工作会议制度和各级领导调研制度, 并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 共同研究制订培养目标, 统一制订中职与高职相衔接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规章制度, 不断完善“3+2对接模式”, 最终实现中、高职教育的无缝衔接, 推动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
3 医学五年一贯制“3+2对接模式”的有效衔接
制订和实施五年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是开展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3+2对接模式”的核心内容。
3.1 人才培养目标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不同阶段和层次的教育。开办五年一贯制教育的关键在于统筹管理, 中、高职院校一定要考虑5年的时间跨度, 统筹考虑人才培养。根据区域产业需求及“3+2对接模式”分阶段培养的特点, 明晰人才培养目标, 即中期目标就是中等职业教育目标, 它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点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牢固掌握必需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 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实用型、技能型中等技术人才;最终目标就是高等职业教育目标, 它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点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生产、管理、服务等社会各行业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要想做好“3+2对接模式”的有效衔接, 就要将其中期目标与最终目标有效结合, 统筹安排和整体设计中、高职两个阶段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方向, 保证五年一贯制目标的一致性, 有效解决中、高职教育的衔接问题, 保证教育质量。
3.2 课程设置
针对职业教育既具有职业性又具有教育性的特点, 在设置课程时, 既要兼顾职业性又要兼顾教育性。首先, 根据岗位需求和学生发展确定课程, 实现职业教育课程同时满足职业发展需求和学习者个体发展需求的目标。其次, 要以执业 (职业) 资格考试为衔接依据, 建立将学历证书与执业 (职业) 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双证书”制度, 以“双证书”制度为依据开发职业教育课程, 实现两者的有机衔接。再次, 制订多层面参与的课程开发制度, 从政府、行业、学校等多个角度考虑课程需要满足的岗位需求。在此基础上, 构建“以分析职业岗位 (群) 需要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为基础, 以执业 (职业) 资格为标准”的“联通式、模块化”理论教学体系和“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全程互动”实践教学体系。“联通式、模块化”课程模式的核心是“模块化”, 是针对高等职业教育面向职业、注重能力培养的特点, 根据岗位需求将培养目标与执业 (职业) 资格证书要求相结合构建的课程模式。“联通式、模块化”课程模式的特点是“联通式”, 是针对“3+2对接模式”分阶段培养的特点, 根据中、高职培养目标的阶段特点, 统一规划设置课程, 建立中、高职课程体系的有效联通。中、高职课程体系均由“专业社会人文能力”、“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执业能力”3个模块构成, 中、高职相同模块之间采取立体式联通方式进行融合, 即中职阶段学习掌握的内容在高职阶段以复习为主, 高职阶段的课程主要为中职阶段未讲授的内容。其针对学生已经接触临床实习的特点, 采取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式, 解决了中、高职课程内容重叠、技能训练重复的问题, 减少了上课时数和课程门数, 保证了教学质量, 凸显了职业教育的特色。
3.3 质量监控体系
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具有分段培养的特点, 因此, 构建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重点就在于高职院校如何掌控中职阶段以及高职阶段的人才培养质量。第一, 要健全中、高职院校合作的基本教学文件和工作制度, 中、高职院校必须遵守并相互监督。第二, 构建“中、高职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高职院校要定期对中职院校办学情况进行评估检查, 提高中职院校的重视程度, 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 改善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办学条件, 优化师资队伍, 切实提高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第三, 定期组织召开中、高职办学工作会议, 集中学习国家、省、市各级各类最新的相关政策、文件, 讨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落实情况, 及时解决教务、考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习以及就业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第四, 制订每学期主干课统一考试制度, 将统考作为中、高职办学的重要监控机制。每学期抽取两门主干课程作为统考科目, 由高职学院统一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根据教材及教学大纲命题及阅卷, 并亲自带题到考点监考, 保证考试的严肃性和公平性;分专业、分课程进行试卷分析, 对成绩不理想的课程要及时与各单位沟通, 认真总结不足并及时加以改正。第五, 实行中职学生中期分流制度。高职院校根据省、厅文件精神, 制订“高职五年一贯制‘3+2模式’学生分流规定”, 学生如达到分流标准, 将被分流至四年制中专的相同或相近专业。严格的分流制度, 保证了办学质量。第六, 每年对毕业生进行一次跟踪调查和社会需求调查, 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对教育教学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使教学质量监控有章可循。
3.4 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不仅是实现教育教学计划的关键, 更是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能否办出特色、能否确保质量的关键。因此, 中、高职院校要有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 要注意培养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加快“双师型”教师培养。通过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度”, 如在职攻读硕士, 脱产进修, 定期组织中、高职任课教师进行交流、培训, 切实提高任课教师的职业素质和水平;定期到医院学习, 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根据高职教育自身的特点, 建立高职可持续发展的“131”师资队伍体系, 即每个专业1位专业带头人, 3位中青年骨干教师, 1个稳定的教师团队。专业带头人至少由具备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担任, 3名中青年专业骨干教师作为梯队和一支由具有企业经验、熟悉行业知识与方法、在专业领域具有一定造诣的教师组成的既有较高学术水平、教学水平, 又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双师型”专职教师队伍。
3.5 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活动体系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 这就要求医学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不仅关注知识、能力的传授, 同样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针对五年一贯制“3+2对接模式”的学生特点, 经过5年的研究与实践, 构建了“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 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学习—讨论—实践—检验”四段式的一体化思想政治工作活动体系。从学生入学开始, 即在该体系的指导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以人为本, 改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让学生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3.6 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
全程化就业指导要始终贯穿于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的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全过程。从学生入学开始即系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择业观和就业观, 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为学生选择理想职业做好充分准备。对二、三年级的学生注重就业能力的提高。对毕业生注重择业观、就业技巧和就业政策等方面的教育。通过建设一支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构建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 建立“新生就业指导平台”、“职业素质就业指导平台”、“实习生就业指导平台”、“就业工作六项工程平台”, 使就业工作贯穿于大学生教育的始终, 扩大就业指导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更好地适应就业形势的发展和变化, 不断提升学院教育教学水平, 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为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