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衔接

2024-10-24

专业衔接(精选12篇)

专业衔接 篇1

前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和2011年8月《教育部关于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指出, 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要求, 加快建立体现终身教育理念,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2年我院与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苏州市相城中等专业学校两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合作, 招生96名中高职衔接通信技术学生, 以“3+2”模式进行一体化培养, 提供了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案例,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 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现状

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 我国目前形成了中高职衔接的一些基本模式, 如一贯制模式:即一个高职院校与几个中职学校形成的衔接模式;对口升学模式:即中职与高职各自根据自己的学制年限进行教育;直通制模式:是在一所高职院校内部实施的模式。也形成了一套促进中高职衔接的方法, 如目标接轨、课程统筹、学分制的采纳, 等等, 这有利于我国中高职衔接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普遍采用对口招生模式, 在中高职衔接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尤以课程衔接问题最为突出, 由于中职与高职的课程往往是各自独立、相互分离非专业对口衔接, 造成知识和技能错位, 非一体化设计的专业对口衔接, 专业课内容重复、文化基础课脱节、技能训练课“倒挂”, 难以培养高技能人才。许多高职院校为了扩大生源, 并未严格按专业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 学生在中职阶段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大部分无用, 几乎从零起点开始学习新专业, 而文化基础又不如普通高中毕业生, 严重影响高职教育质量。许多中职学校“重技能、轻文化”, 在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时, 加强了技能课程教学, 却削弱了必要的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 没有认识到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中职教育还应承担为培养高职教育人才打基础的任务。调研发现, 中职学校数学、英语、物理课时不足全省许多中职学校物理课只开一学期或半学期, 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学校不开设物理课, 因为物理不是对口单招高考科目, 不受重视。由于一些学校中职教育的课程设置降低了对学生文化素质的要求, 这就导致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 进入高职后学习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课程适应不了高职的教学要求。这几年对口单招班学生期末高等数学考试不及格人数较多, 有的班级学期期末考试不及格人数占一半以上, 学生英语的听、读、写能力跟不上教师的要求, 学习与物理联系密切的大学物理或电磁学等相关课程时, 困难较大, 上课听不懂, 课后作业不会做, 实验课实验内容在课内完不成。

2 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

2.1 建设依据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中明确提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 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建设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 应从建设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出发, 通过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 为中职和高职毕业生继续发展提供通道。

深入中职院校进行深度调研, 调研内容包括中职对应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就业面向、职业岗位、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职业资格证书、实验实践环节、师资状况等方面进行深度调研。调研结果如表1所示。

中职通信技术专业是以培养电子及通信产品生产、应用人员为主线, 主要开设电子或通信技术应用类课程;中职通信技术专业教育对象是以初等教育毕业生为主要生源, 文化基础课知识薄弱, 受基本思维训练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的技能型人才, 因此在中高职衔接通道的探索中, 应建立组织系统的课程体系, 加强文化基础课, 使高职生掌握更为系统和专深的知识和技能, 具备更强的知识、技能的迁移能力, 成为新一代光网络通信技术领域第一线所急需的通信终端的调试与维修、通信网络管理、光传输设备运行维护等专门岗位的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2 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

2.2.1 职业岗位确定

要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人才, 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必须与企业的岗位要求相结合。应根据企业职业活动, 以工作过程为主线, 按照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来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整体课程结构体系。这样不仅能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 提高教学效果, 而且能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有利于造就高技能人才。中高职衔接通信技术中职阶段职业岗位定位为: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通信产品检测与维修、计算机与网络安装与管理, 高职阶段职业岗位定位为:通信网络维护与管理 (光传输网组建/维护、通信工程监理、宽带接入、数据网络组建/维护、交换设备运行与维护) 、通信产品营销。

2.2.2 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

与中职校的专业教师、行业企业技术人才共同探讨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工作岗位和在中、高职两个阶段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结构, 按照学生职业素质贯彻全过程, 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综合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四层次递进的发展思路, 制定通信技术专业3年中职+2年高职的“3+2”课程体系。实现文化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环节、专业选修课、职业资格证书、职业素养的对接, 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课程体系示意图如图1所示, 具体如表2所示。

实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完善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制度。中职建议安排最后一学期进行顶岗实习、高职建议安排1.25学期的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实习, 与就业相结合, 企业和学校派指导教师指导, 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 开展爱岗、诚信、敬业的职业道德教育, 完成学生从中职到高职向工程技术人员的转变。通过顶岗实习锻炼, 学生的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的毕业设计或论文质量高, 顺利通过毕业设计或论文答辩, 完成学业。

2.2.3 课程内容的衔接

课程模块化, 使学生能选择不同的模块组合课程, 注意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比如, 若以中职毕业以就业为目标, 就可选择文化基础课的基础模块, 以及专业核心技术课程、专门化方向课程的提高模块从而达到中级工考核要求;若以升学为目标, 则可选择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模块以达到初级工要求, 同时选择文化基础课的提高模块以达到高职的入学要求;若要获得两个职业资格证书, 也可以在专门化方向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中选择两个不同职业标准的相关课程。

3 结语

加强中高职教育衔接, 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改革传统的“三段式”课程体系, 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 高职课程在中职课程中建立基础, 中职课程在高职课程中延伸, 在衔接中由高职院校牵头实施, 实现人才的系统培养。中高职衔接通信技术专业对我学院其他专业中高职衔接的建设发挥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同时也有利于带动中职教师的科研、教改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汤光伟.中高职衔接研究[J].职教论坛, 2010 (22) :31-36.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3]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

[4]邢江勇.中高职应用电子专业课程体系衔接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 (2) :12-16.

[5]汤霞, 王新桥.物流管理专业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问题探讨[J].职教通讯, 2012 (23) :1-3.

[6]刘爱英.中高职衔接主要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1) :46-48.

专业衔接 篇2

首先,做好计算机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质量的重要手段。当前,由于中等职业教育本身定位、学制、生源等原因,使得教育的吸引力不强,招生困难,个别地区的中职教育甚至走到招不到生的窘境。因此,对于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而言,招生和就业成为面临的重要问题,高职院校在对中职课程进行衔接时应从大局出发,整体考虑,建立一体化的计算机课程标准体系,建立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岗位设置的专门化课程,同时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动画加入音频、视频,艺术字等形式,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特长爱好和需要进行选择,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爱上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学习。

其次,在计算机专业中高职对口衔接的基础上,课程设置的形式要更加多样,除了必要的文化基础课外,要增设专业核心课程、图像处理课程、网页设计课程、动漫制作及相关多媒体的制作等,做好高职与中职教育计算机专业对口衔接。计算机课程设置多样化,使得学生不感觉枯燥乏味,同时做好课程之间的衔接,学生可充分利用在中职阶段学习的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知识。在高职计算机专业技能核心课的教学中,要做好与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的衔接、深化与提升。高职阶段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应更加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学生独立完成网页设计、动画制作等计算机课程的能力,应与中职阶段的课程有所的区别,并对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让学生去参加顶岗实习是中高职阶段计算机专业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学生顶岗实习的反馈情况,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形式,实现教学与就业岗位之间的有效对接。在侧重点方面,高职阶段应更加注重知识的深化与拓展,增强学生的技能水平,提高学生毕业后参加就业的竞争力。

第三,教师通过调研,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促进计算机专业中高职的衔接。这是保证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可以以就业为导向确定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培养目标及课程标准,同时做好设置;关注近年来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使教学计划更贴近市场上对计算机专业学生专业水平的用人需求。根据市场导向,确定计算机专业中、高职培养目标,科学地进行课程设置。在学好计算机专业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和责任意识,有高度的敬业精神。针对中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特点,培养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尤其是计算机专业,随着全球化及各国经济和科技实力的不断更新,要督促学生不断努力学习,在学习的同时要学会与人沟通,同时要有一定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就业和创业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第四,高职院校要坚持校园与各大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让学生除了在校学习外,更要工学结合,参加顶岗实习,多实践的培养模式。建立行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的`教学机制,并逐步完善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工学结合的学习制度,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教育和管理学生的新型教学模式。因此,各高等职业院校要重视学生的实训基地建设,不断加强和改善校内微机室和电脑配置的条件,在满足计算机专业学生日常学习和实训需要的同时,不断加强与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根据计算机技术领域和学生的岗位职责要求,充分利用好企业的资源优势,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学生的校外实习搭建平台。要加大计算机专业实训、实践教学的比重,因为计算机课程在学好理论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实践。微机操作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学的如何最主要的在于实际操作,让学生多参加实践,如利用工学交替、到相关企业顶岗实习等,来不断丰富课堂文化,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为确保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制订计算机专业中高职衔接的教学计划时,既要考虑中职学生的升学问题,同时也要考虑中职与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正确处理中高职教育之间的教学衔接关系,这是各高职院校做好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的关键。计算机专业的中高职衔接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教学培养目标的实现。

总之,各大高职高专院校要做好计算机专业的中高职衔接问题,就应本着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原则,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学习中去,平时多去相关企业参与实践。同时,各高职高专院校应为学生多提供出去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不断开拓计算机专业新的发展空间,更好的为中高职衔接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学生服务,为计算机专业学科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8号文件.

[2]张海鹏.计算机专业中职、高职课程衔接的研究[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6期.

中高职衔接专业建设策略研究 篇3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专业建设;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5-0009-03

一、中高职衔接的背景及现状分析

中高职衔接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国家、广东省及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的要求;也是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大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开发人力资源,构建与产业体系相适应的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南方重要职教基地的需要,事关千万中职毕业生个人职业生涯的提升。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的精神,“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健全对初中毕业生实行中高职贯通培养的考试招生办法。适度提高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工作全面展开。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要求,到2020年,形成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5年是初步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和中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衔接的重要时间节点。

2009年之前,广州市中职毕业生的升学渠道有两个:一是“3+X”,二是成人高考。升学率在15%左右,职业教育基本被认为是“断头路”,各方比较统一的认识是:主要困难是政策障碍。2010年3月,广东省教育厅、省招生委员会发布《关于2010年高等职业院校面向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对口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通知》及《关于做好2010年广东省职业院校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招生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启动15所高职院校面向中职应届毕业生及相关社会人员开展对口自主招生试点工作。至2012年,已有32所高职院校与149所中职学校对接,开展对口自主招生,进行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培养技能型人才。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4年职业院校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试点工作的通知》的最新数据,已有46所高职院校与163所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对接开展试点工作。

现在政策障碍已经扫除,而且政府是推进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的主导力量。中高职衔接的大门已呈喜人之势顺利打开,中高职衔接的影响意义深远:社会方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引导教育价值取向的变革,给职业教育带来发展前景及发展空间的利好;学校方面,中职解决相当一部分有进取意向的学生的升学问题,带来社会声誉和招生优势。高职学校的招生则更加多元化;学生方面,中职学生个人升学之路打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对校风学风利好。高职因为可以招到有一定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的学生,培养出的技能人才具有更强的专业能力。这些都是激发和促进中高职衔接工作的动力。

二、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专业设置的契合度较低,专业衔接缺乏有力支撑

按2013年4月《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的通知》,广东省首批开展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的10个高职专业是:数控技术、汽车运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旅游管理、艺术设计、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会计、学前教育;对应的中职专业名称是: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网络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旅游服务与管理、工艺美术、物流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会计、学前教育。其中有5个专业的中、高职专业名称不同,占50%。中、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系统中的两个独立子系统,一直各成体系,其专业设置的口径不一,分类方法、专业名称及专业数量均不相同。现在在新体系中要实现贯通融合,衔接时的载体如何“对口”,是决定中高职衔接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

(二)中高职课程体系各成一体,课程衔接缺乏内涵支撑

目前,高职院校原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针对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的学生群体,对中职生源的学生针对性不强。中高职衔接过程中比较常见的衔接有两种:其一是中高职院校保持原有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以旅游类专业为例,参与衔接的中职学校普遍开设了包括“旅游概论”在内的7门课程,但是高职阶段这7门课程的重复率达到了70%以上。其二是在课程设计中采用对照式的衔接路径,即把现有的中职课程体系与高职课程体系进行对照,然后通过对重复部分的合并或删减形成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课程的重复设置,造成教学资源和学生宝贵时间的浪费,课程体系的简单合并删减也使人才培养质量难以保障。

中高职衔接专业建设策略研究

(三)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差,学习动机不强

高职学校对中职生源的学情研究不足,使得衔接部分课堂教学难以掌控;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学生也不好管理,高职学校的积极性大降。如此,如果形成恶性循环,中高职衔接将成为现实中的鸡肋。

因此,在宏观政策障碍消除后,解决中高职衔接问题的突破口在中职的专业建设:围绕衔接专业,搭建宽口径专业大类平台;从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入手,以模块化能力培养构建专业技能提升的路径;引入专业人才培养评估机制。只有一体化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落实教学、管理及评估各环节,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水平才会逐步提高。

三、中高职衔接专业建设的策略

目前中高职衔接模式有三种:以英国为代表的文凭等值衔接、以德国为代表的通过预备教育(专门补习或工作经历)衔接、以美国为典型的通过教学大纲与内容的系统性进行衔接等。本文参考美国的内容衔接模式,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中高职衔接专业建设的思路。

(一)专业衔接:建立宽口径专业大类衔接平台

2010年,教育部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3年,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引导高等职业学校科学合理地设置和调整专业,教育部组织了《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的修订工作,目前修改二稿仍在征求意见中。因此,中高职专业的衔接是有章可循的。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包括专业类19个,专业数321个,专业(技能)方向920个,列举对应职业(工种)1185个,列举职业资格证书720个,列举继续学习专业方向554个。新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包括专业大类19个,专业类95个,专业709个,同时增设了651个专业方向。对比两套专业目录,有章可循不假,循而不易是真。近年来,教育部将中高职教育管理权限下放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发挥学校办学自主权,根据社会需要自主设置专业。因此,对于中高职衔接的专业设置,地方政府和学校是有自主权的。中高职院校应建立宽口径的专业对接平台,即在专业(大)类相同的情况下,开放相近专业(群)对接,解决中高职衔接专业对接的问题。

中高职衔接学校应共同设置专门的专业(或专业大类)建设委员会,在遵循教育部专业目录的前提下,由专业委员会商议、论证,确定对口的招生专业;报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批准后实施招生工作。这样既可打开相近专业(群)中职学生的升学之路,同时也能拓宽高职院校的生源,供高职学校选拔优秀的中职毕业生。

(二)专业能力:模块化设计;专业技能:进阶式提升

中高职衔接的大门打开了,也建立了宽口径专业大类衔接的平台进行招生,生源的数量、素质得到了保证,但同时带来另一个问题,学生的专业基础参差不齐。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先从中高职衔接的目标说起。

中高职衔接的目标是通过长学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兼具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娴熟的专业技能的技术型人才。这种人才培养在传统的中职教育或高职教育中均无法实现。中高职衔接要办出水平和特色,关键还是衔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必须保证中高职衔接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质量,其中,人才培养的一体化设计、执行及评估是关键。

1.课程体系设计

首先,按目前盛行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理念,职业教育课程类别可划分为文化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与职业能力训练课程,保证中职升学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专业理论课程模块)和文化素质(文化基础课程模块);同时,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与职业能力训练课程模块相对应,供就业学生和升学学生选择。其中,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模块,可以确保中职毕业生就业方向所需的职业能力相对完整,保证中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职业能力训练模块的选择,可保证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的实现。具体如图1所示。

2.专业能力培养

从高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出发,调研、分析该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获取专业所需的知识素质和能力需求,制定高职专业标准;结合中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中职对口专业的升学要求;对岗位需要的能力进行分解、组合、归纳,融合职业标准,进行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结合学生的能力发展逻辑,由简单到复杂,顺序递进地设计中高职课程模块,进而制定课程标准(包括中职课程标准)。

中高职衔接中,各阶段文化基础课是独立的,仍然保持其独立性。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模块化设计思路如图2。

这一设计思路一方面是保持中高职衔接两段课程体系的相对完整性;另一方面,模块化课程设计,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教学,兼顾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技能发展需要;第三,专业技能递进式培养,履清中高职课程归属及职责,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3.一体化设计

一体化设计在办学层面,是指两个办学主体高层要有高度共识的顶层办学设计思路。中高职衔接的一体化人才培养需要在两个空间、彼此分隔的独立教育实体上实施,而办学实体,基于利益最大化原则,都希望投放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获取尽量多的收益。只有在顶层设计中界定好两个院校、相关职能部门及校企合作企业等各方在在人才培养中的职责与义务,并制定保障措施,才能形成合力,实现办学目标。其次在管理层面,要一体化设计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过程管理要求及教学质量管理目标。第三,在实施层面,一体化落实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学情要重新研究,课程标准要重新调研、制定,教师团队要逐步引进和培养,教学实训场地要重新设计、调整与建设,课程教学资源要新建,考核的方式方法要改革等。最后,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评估考核,科学地评价办学效果和质量。

(三)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专业评估

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 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教政法[2015]5号)文件要求,要“推动学校积极开展自我评价”,“对照人才培养要求,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教学与科研、人才培养质量、师资建设、管理制度、校园文化等监测评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倒逼专业建设与改革创新。校企共建的专业(或专业大类)建设委员会及学校教学质量监控部门应制定专业评估标准及评估实施方案,根据需要,在不同时间点,对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即时性、阶段性、总结性及持续性评价,监测中高职衔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的教学情况。开发专业评估平台,完善落实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报告发布制度,完善奖惩、限期整改和复查制度,保证评估的公平公正、科学合理。引入第三方评价,保证评估客观、全面,测评专业人才培养的综合质量,为学校、专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四)专业的前瞻性与预警机制

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周期较长,共五年,而且这五年通常是一个青年的快速成长成熟期,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对他/她个人以及他们的家庭意义重大。因此,第一,专业负责人要密切关注年度国家及省级专业预警报告,充分利用专业预警信息,服务专业调整与设置;第二,专业带头人对本专业行业的市场变化要敏锐,对专业的市场前景有充分的调研及精准的分析,专业开发具有前瞻性;第三,掌握专业岗位技术人才需求及变化趋势,能较好地掌握前沿技术,保证专业人才符合市场需求,深受行业企业的欢迎。

中高职衔接是建构现代职教体系的需要,也是中高职院校的挑战与机遇。本文旨在通过搭建宽口径专业大类平台,构建模块化专业技能培养通道,改革专业人才评估机制,落实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中高职衔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荣秀.中高职衔接的现状调查与政策评析——以广东省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0(16).

[2]赖红英.广东中高职衔接试点再扩大[N].中国教育报,2012-5-16.

[3]周丽.基于中高职衔接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职教论坛,2014(28).

[4]徐国庆.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设计[J].江苏高教,2013(3).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Z].2010.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征求对《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修订一稿)》意见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4〕71号)[Z].2014.

[7]曹毅,蒋丽华,罗群. 试论中高职衔接专业结构模型的构建[J]. 职教论坛,2012(30).

专业衔接 篇4

1“3+4”中本衔接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建设背景

“3+4”中本衔接物联网工程专业, 进行衔接的两个专业虽然同属于信息类且相关性较强的专业, 但如图1所示, 本科阶段衔接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属于电子信息类专业且偏底层硬件, 中职阶段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属于计算机类专业且偏上层应用 (偏软) 。在此基础上, 通过互补、整合、优化的路径, 重组“3+4”中本衔接物联网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因此, 出现了课程衔接相似课程较少、相关课程较多的现象, 甚至被个别专家误认为是“两张皮”, 其实不然。

2“3+4”中本衔接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衔接的整体思路

课程衔接紧密围绕人才总体培养目标, 紧扣岗位能力培养要求。突出人才培养整体性、针对性和适应性, 以及强调前3年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并突出其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 后4年强调拓宽理论知识和加强工程设计能力培养, 将理论结合实践并将其深化、突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 并通过有效衔接优化及平滑过渡, 形成7年一贯制课程体系。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任务进行重构, 工作场景通过学习领域来体现, 构建融合物联网行业特色和规范的“中职-本科衔接、实践导向”的课程体系, 如表1所示。

3年中职阶段的课程体系, 基础理论知识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 以实际应用为目的, 突出实践技能的训练。课程体系由“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环节”组成。为了达到本科入学标准要求, 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将通识课程中的英语、数学等课程称为接口课程, 定为核心基础课。按照本科要求, 加大课时和加深内容, 考核由江苏理工学院主导负责出卷、阅卷等工作。专业课程由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构成。其中专业基础课程是知识形成的主体, 旨在形成专业学习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需要增加此类课程的课时数以及课程门数, 将C语言程序设计、电子技术基础等课程定为接口课程, 考核由江苏理工学院主导负责出卷、阅卷等工作;专业课程是专业特色的集中体现, 包括学生必须掌握的本专业的基本技能;专业综合能力课程为计算机维修实训、电子电工实训、网络组建与管理实训、网站建设实训、网络综合布线实训, 是实践性教学环节, 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专业必修课程考核由江苏理工学院主导负责出卷、阅卷等工作。

4年本科阶段的课程体系, 把深厚的理论基础知识、加强专业工程设计能力、实践创新素质三者的培养教育融为一体, 培养基础知识扎实, 符合物联网工程领域和行业乃至区域经济建设需求、既有本科层次专业理论、又经工程实践能力强化、具有责任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物联网工程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由“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环节”组成。以电子技术基础、电路信号与系统、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物联网应用软件设计等为核心课程;以物联网工程软件实习、硬件实习和综合训练为实践环节, 突出物联网专业特色。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工程实践能力及研发学习能力。

3“3+4”中本衔接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3+4”中本衔接物联网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是通过对衔接的中职和本科原有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互补、整合、优化后重组而来, 因此原有中职和本科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都直接影响着课程衔接的具体实施。

3.1培养目标导致的衔接问题和对策

中职学校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十分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 以就业为目的的教学计划, 十分重视针对岗位的专业技能的训练, 理论知识学习相对薄弱, 其中基础通识课学习弱化更为明显。本科教育则重视学习、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策略性技能培养不足, 没能实现人才层次的提高, 造成中职、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延续性。选择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专业这类培养目标比较接近的专业衔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想策略。江苏理工学院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主体人才输出口径是具有“大工程观”视野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从培养目标的衔接方面看, 与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三年制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比较接近。

3.2课程结构导致的衔接问题和对策

通过调研发现, 中职院校都十分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学时占的比例很高。而本科类院校更加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导致课程结构衔接有如下几方面的问题:文化基础课存在脱节现象, 专业理论课程部分重复, 专业技能 (实习) 课程倒挂现象明显, 职业资格证书与课程对应关系不紧密等。为此, 针对我们物联网“3+4”项目, 在课程结构设置上采用两兼顾和两加强的措施, 兼顾中职和本科课程的基本结构和导向, 加强各自文化基础课程设置, 重复的课程在双方协商下进行调整和优化。

3.3课程内容导致的衔接问题和对策

课程内容的衔接包含文化课和专业课, 文化课和专业课应分别针对性的进行课程内容衔接的设计, 制定可行性的课程标准。

由于中职学校着重强调的是职业基础知识的培养和实践技能的训练, 对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要求相对淡化。如果在中职阶段不重视基础文化课程的学习 (包括数学、语文、英语、物理等) , 进入本科阶段, 首先对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产生困难;进而, 对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掌握形成障碍, 限制了对专业实践知识、技能的理解, 形成“知识建构塌方”的典型现象。同时, 由于缺乏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从而影响专业新知识自学能力的提升, 最终影响学生职业创新能力和职业发展。为此, “3+4”的中职阶段建议要适当增强针对专业的“够用”的基础文化课程, 特别对英语和数学的要求, 在进入本科时要科学制定转段要求, 设置合适的准入门槛, 中职阶段设置月考模式, 多方面促使学生在中职阶段自觉打牢文化基础, 为后续学习做好起步准备。

3.4课程教学模式导致的衔接问题和对策

中职阶段专业课程教学普遍采用项目化教学, 突出做中学和学中做, 相应的月考和课程终结性考核主要是通过完成考试要求的操作项目或任务的形式进行。根据“3+4”中本衔接物联网工程衔接的规定, 中职阶段的专业必修课程考核由江苏理工学院主导负责出卷、阅卷等工作。应用型本科学校目前仍然较多的采用学科教学的模式, 导致本科学校老师在出卷时受本科学校教务规定的要求, 主要以书面考试的形式。因此产生了课程考核模式的矛盾, 而考试模式又直接影响到教学模式和内容。为此, “3+4”的中职阶段建议专业课程的考核采用书面和操作相结合的考试方式, 约定书面和操作内容的各自比例。

4“3+4”中本衔接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衔接的具体做法

课程衔接问题的实质是使得“中本”衔接课程内容能够相关, 课程衔接的前提是能实现“中本”课程内容层次化的描述, 以促使课程任务在“中本”之间获得合理分配。

以下将主要从培养能力、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衔接方法这四个方面对中职阶段的专业核心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电工电子基础) 与本科阶段相关课程的衔接进行具体的说明。

4.1 C语言程序设计

在中职阶段设置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 (6学分, 102学时, 其中理论50学时, 实验52学时) , 本科阶段与之相衔接的是程序设计 (C) 课程 (4学分, 80学时, 其中理论48学时, 实验32学时) 。在中职阶段, 主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对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C语言的基本语法, 基础的数据类型和程序结构进行介绍。在本科阶段, 主要针对C语言中的函数、指针等重难点内容进行较为深入的讲解, 并着重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的衔接情况如表2所示。

4.2电工电子基础

在中职阶段设置了电工电子基础课程 (8学分, 132学时, 其中理论50学时, 实验82学时) 。本科阶段与之相衔接的是电路、信号与系统 (5学分, 80学时) , 以及电子技术基础 (5学分, 80学时) 这两门课程, 特别是电路、信号与系统课程中的电路部分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的模拟电子技术部分。在中职阶段, 电工电子基础课程主要包含了传统的本科电路分析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适合中职阶段学生学习的较为基础内容, 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 旨在让学生建立起对电路系统的基本认识, 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与普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相比, 此课程的比重和地位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而在本科阶段, 通过将一部分基础内容下放到中职阶段, 成功地将原有的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及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进行了整合, 从而可以开设更多的软件类课程, 更好的实现对软硬兼修的物联网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具体的衔接情况如表3所示。

5“3+4”中本衔接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衔接后续研究的思考

对于中职阶段的学科专业课程, 在本科阶段均有相关的课程与之对应。为了使“3+4”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必须保证相关课程之间在培养能力、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方面形成良好的衔接。以上已经讨论的问题和相应对策外, 课程衔接还直接体现在课程标准、课程教材和课程评价;除了专业课程衔接, 文化课的衔接也不容忽视。

摘要:中高职衔接是当前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课程体系是衔接的核心, 课程衔接是根本。该文重点讨论了常州“3+4”中本衔接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衔接的具体思考和做法。

关键词:“3+4”中本衔接,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衔接

参考文献

[1]黄小璜.现代职教体系试点:着眼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构建及教学质量保障——以常州市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 2014 (11) :58-60.

[2]谭文培.英_澳_美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对我国的借鉴[J].科教文汇, 2014 (7) :104-105.

[3]郝丽萍, 熊昕, 熊茂华.物联网技术专业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标准的研究[J].时代教育, 2015 (11) :51-52.

[4]徐国庆.中高职衔接中的课程设计[J].江苏高教, 2013 (3) :139-141.

专业衔接 篇5

摘要:中高职贯通培养不断扩大,推进了我国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进程,随之而来的一些现实问题也不断显现,课程的有效衔接尤为重要。本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探索专业课程衔接,减少衔接过程中教学消耗,确保教学效益和培养目标的落实,为其他专业的课程衔接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高职贯通;专业课程;课程衔接

一、背景

,上海试点“中高职贯通”教育培养模式,涉及4所中职学校、3所高职院校,4个专业,共招生480人。至,贯通培养已覆盖全市33所高等学校、51所中职学校,涉及68个专业、100个专业点,在校学生9000余名,扩大了18倍。本文以上海电子工业学校和上海电子信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以下简称该专业)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为例,对其专业课程衔接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

中、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既有一致性,又有层次上的差别。一般通过企业调研、问卷、毕业学生回访、头脑风暴、专业指导委员会议等多种方式确定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见下表。根据企业调研、毕业生情况反馈、企业人事调研问卷确定该专业的职业生涯路径,以及迁移岗位(详见图1)。中职毕业后第一份就业岗位有网络工程施工人员、系统集成人员、网站运维人员、产品销售与售后服务人员等。高职毕业后第一份就业岗位除上述岗位外还有系统运维人员、RFID施工人员、技术支持人员等。在培养学生过程中需考虑其职业生涯发展情况,在学校毕业3至5年后可能变为技术支持人员、项目经理、网络工程监理师、也有部分同学转到培训讲师、售前工程师、客户经理等;毕业5至后可能升职到产品线工程师、高级网络工程师、区域销售主管,也有部分同学最终成为企业的技术总监和销售总监。

三、专业课程衔接探索

1.中、高职阶段专业学习层次衔接问题。根据不同阶段课程标准,对学生职业能力要求较高,在一体化教学改革过程中,需实现中高职“知识阶梯式增长、能力螺旋式提升”。密切与行业、企业联系,邀请企业专家指导和参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根据企业环境要求改善校内实训条件,为学生提供“身在企业”的仿真工作场景。建设校企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校外实习基地,安排与教学内容衔接的实习岗位,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操作和体验。将企业真实工作项目分解为若干教学模块引入课程。根据企业实际工作流程,完成企业真实项目,以实践体验的方式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让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熟悉和解决就业岗位涉及的实际问题,实现教学实训与岗位实践的零距离对接。目前该专业有网络综合布线、网络服务部署与管理、Linux服务配置与应用、网页设计制作、Web应用开发课程贯穿在中、高职阶段。在课程设计中职以单一课程操作、技能应用为主,高职以多门课程融合、理论联合实际、项目综合实训为主。以专业核心课程网络综合布线课程为例,开设12个学分,共计192学时,开设在三、四、五、六、八学期。课程目标训练学生运用综合布线国家规范、标准,进行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施工、测试验收的能力。通过学习,达到网络综合布线工程师任职资格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要求,能从事综合布线施工技术员、综合布线工程师、工程监理及项目经理等岗位工作。课程主要内容第三学期(32学时)工程前期准备,施工测量与绘图;第四学期(64学时)小型楼宇智能化信息系统集成,采用电缆布线;第五学期(64学时)FTTH宽带接入网系统改造,采用光缆布线;第六学期(32学时)网络方案设计、施工方案编制、工程项目管理、现场验收、验收报告编写等。如完成这部分内容,可前往相关企业完成一线的施工工作。到了第八学期(64学时)需结合网络服务部署与管理、Linux服务配置与应用课程完成一个企业真实系统集成案例。在小组完成案例过程中需考虑综合布线设计、硬件与软件匹配、工程施工、软硬件安装集成、项目验收等问题。将之前所学再一次巩固提升,而不仅仅是一个操作而已,需知道为什么这么设计。学习任务层次由中职封闭性到高职设计导向性转变。2.中、高职阶段专业课程教材衔接问题。目前公开出版各类教材品种很多,但教学跟实验实训条件、师资都有关系。本校和公开出版教材相结合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公开出版教材解决理论知识和典型问题,校本紧贴行业发展,依托校企合作机制,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结合学校实验环境,为学生定制情境教学,配合课时完成工作任务。尤其是综合实训在某些情况下那可以使用企业内部员工培训手册等。3.教学方式方法衔接。在中职学生还未成年,自我约束力差,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好,在教学上需要老师形式多样,关注学生职业习惯养成,需要注重人身安全。到了高职学生已经成年,学习习惯有所改善。在课程设计环节,需考虑如何将之前所学进行巩固和提高,不让学生专业新鲜感和学习热情下降的,最难的是如何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这么设计,为什么这样做。4.双证融通衔接。该专业职业能力考证不是简单统一对应的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互联网管理人员(四级)、(三级)证书,需考虑个体差异,通过选修课使学生的职业能力资格证书多样化。在中职可以选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网页制作人员(四级),高职可以选考思科网络工程师(CCNA)、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MCSE)、红帽认证工程师(RHCE)等证书,完成双证融通。5.考核评价标准衔接。基于项目化教学的实施,制订具体的考核目标和关键考核评价指标,分别确定知识考核与技能考核的权重。在课程学习的不同阶段,根据学生学习进度、课程和项目特点,灵活采用项目答辩、原理测试、项目实施过程评价等不同形式、不同侧重的考核评价。中职注重岗位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高职注重职业综合能力的考核。参照职业岗位要求,引入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企业标准,积极探索校内考核与校外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建立校企联合评价机制。评价理念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评、项目组互评、教师或企业人员评价;评价内容涵盖项目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职业能力的掌握、工作操守、团队意识等综合职业素质;体现课程评价的多元化、整体性。

四、总结

真正的中高职贯通应该是在职业能力上的贯通,在不同阶段能够适应岗位需求。而专业课程是一种是培养某种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构建中高职衔接的一体化课程,对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兰小云.现代职教体系内部有机衔接的现实思考:以上海中高职贯通为例[J].职教通讯,

[2]陈莹,陆春华.中高职贯通背景下的课程衔接问题[J].探索改革与开放,

专业衔接 篇6

【关键词】 电子信息专业;中高职衔接;3+3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0-01

一、引言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目标是让中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协调发展,这一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是做好中高职衔接工作。“中高职衔接”作为架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立交桥”的重要方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当前,中高职衔接普遍停留在学制衔接,在课程体系衔接、专业设置衔接、职业技能等级衔接、资源平台衔接、学业学分衔接等方面,还存在大量的问题需要去解决。因此,必须加强中高职衔接的内涵研究与实践,才能真正构建起横纵向贯通的职业教育立交桥。

本文结合江苏省溧水中等专业学校(简称“溧水中专”)与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江苏海院”)就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衔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3+3”项目,通过对当前存在问题的分析,总结原因,提出解决策略。

二、存在问题分析

溧水中专与江苏海院的衔接项目由江苏省教育厅于2014年批准试点立项,两校经过多次交流对接,发展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资源建设、专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不衔接问题。

1、培养目标不一致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指挥棒,应由受教对象来制定培养目标。中专校招生的初中毕业后的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差,其目标是培养实用的初级技术性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往往出现重操作、轻文化现象,只要求学生会操作就可以,而不去溯本求源。而高职院校由于长期以来生源主要来自普高,其培养目标自然较高,要求既重视技术技能训练,又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这两种状态,使得在衔接过程中往往出现高职的培养目标用于中职毕业学生理论偏多、难度偏高,导致学生进入高职后无法适应,出现厌学倦学的情绪。

2、课程体系衔接不到位

课程体系是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和抓手,其优劣从客观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内涵建设的核心。当前,中高职衔接出现的种种问题皆由于课程衔接体系不完善而至。常见的问题是中职学生理论基础差、课程重复或断层现象严重等,学生经常出现跟不上高职教学进度、对已学过的内容懈怠等,进而出现学习积极性不高、厌学情绪,最终导致了人才培养质量无法得以提升,毕业学生难以达到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

本文以江苏海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与溧水中专电子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作一比较,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

(1)计算机应用基础

在中职阶段,计算机应用基础开设,课时为120课时;在高职阶段,也开设本课程,学时为52课时,这里面势必出现大量的重复现象。

(2)电子基础知识模块

在中职阶段,电子基础知识模块开设有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120课时)、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186课时)、电子产品结构工艺(60课时)等课程;在高职阶段,开设有电路分析与测量技术(65课时)、低频电子线路(72课时)、数字逻辑电路分析(64课时)、电子工艺课程设计(56学时)。课程知识出现大量的重复交叉现象。

(3)电子产品生产技能模块

在中职阶段,本模块开设有SMT设备操作与维护(90课时)、电子产品装配、调试与检验(84课时)、电子测量仪器与应用(84课时)、电工仪表与测量(30课时);在高职阶段,开设有电子产品测量实训(56课时)、电子设备维修技术(64课时)、维修实训(84课时)等课程。本模块交叉重复度不高,但衔接度不够。

(4)电子产品开发设计模块

在中职阶段,开设有单片机技术应用(90课时)、电子制图(60课时)、传感器及应用(84课时);在高职阶段,开设有C语言程序设计(68课时)、C51程序设计(75课时)、C51课程设计(58课时)、传感器与检测技术(75课时)、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训(28课时)、电子制图(75课时)。本模块部分出现了电子制图、单片机技术的知识重复,中职阶段没有开始程序设计课程,开设有难度较高的传感器及应用课程。高职与中职校在开设专业课程时,衔接程度不够,各自目标不清楚,出现了中职对高职的需求不够,高职对中职的要求不清晰等问题。

(5)技能等级证书

中职、高职都有技能等级证书的要求,由于中职院校执行国教大纲要求,规定必须通过中级职业资格认证,而高职一直以普高学生为培养对象,对于缺乏技能知识基础的普高学生,也提出了必须通过中级认证要求。高职在证书衔接上出现了较大的盲区。

3、课程资源

中职院校在施教过程中,既要继承类似高中阶段的文化课教学方式,又要增加专业技能型课程。由于软硬件条件的局限,教师往往承担大量的工作,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较为薄弱。而高职院校经过人才培养质量水平的评估,普遍建有较好的教学资源,双方课程资源不能得以共享与协同。

4、专业文化

中职学校在专业文化方面普遍建设较为薄弱、视野较窄,对行业的发展动态掌控、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没有高职院校把握的准确、跟踪的及时、应用的面广。

三、解决策略

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本文初步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

1、机制与制度保障

中高职衔接不仅仅是学制的衔接,涉及到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有很多问题不是教师自己个人行为可以解决的,因此需要在校级层面建立一种宏观管控的机制,来确保衔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开展起来有计划、有要求、有制度等。譬如机制约定衔接双方必须要定期举行互访、相互听课、人员互派、课程共建等,这样有利于衔接双方信息的及时交互,有利于培养目标的统一制定、课程方案的科学安排等。

2、成立课程衔接工作小组

课程是衔接的核心,关乎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两校应在机制和制度的要求下,建立专业共建小组,由两校专业教师共同组成,同时也要邀请具有典型性的企业参与。该小组可以通过研讨、调研,制定六年一贯制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地划分中职阶段的培养目标、高职阶段的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确定不同阶段的知识、技能要求,进而共同协商中职阶段开设哪些课程,高职阶段开设哪些课程,特别是强调能在中职阶段开设的课程,全部由中职院校开设,这样高职阶段就能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目标来培养人才。中职阶段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必须由高职院校指导下制定,并可以适当提供教学方式、模式等方面的指导。专业之间也要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互相听课、研讨课程、课程开发、教材编写等。高职院校也要帮助中职院校进行专业文化建设,经常安排专业教师到中职院校开展讲座,有助于开拓中职院校教师的视野,也有助于提升中职学生的专业认知、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

四、总结

本文通过对溧水中专与江苏海院合作的电子专业“3+3”项目现状进行分析,剖析了当前在衔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初步解决思路。

参考文献:

1.中国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china.com.cn/. 2010-03-1.

会计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探索 篇7

1 我国中高职衔接教育的实际状况

我国有关中高职衔接教育的探讨始于1980年左右, 经过了30几年的不断摸索, 已经初步构建了框架, 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并接受, 然而模式和方法上大部分仍然停留在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 没有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中高职教育高效衔接的方法, 而且我国的中高职衔接教育的实质性启动比较晚, 相关部门没有对中高职教育的衔接进行合理规划和有效指导, 更谈不上创新与完善, 中高职教育在衔接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需要我们去不断地改进完善。

2 会计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面临的问题

随着我国重申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高职院校不断扩招的发展现象, 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院校的人数在稳定增长, 中、高职教育衔接己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中职学生报考高职后想要在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得到有效的提升, 然而, 在现实中,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以及专业技能培训和中等职业学校几乎没有差别, 升到高职院校的中职学生专业技能提升不高, 使中职学生失去了提升的机会。

2.1 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 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基础教育, 主要应该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基础, 为高职院校的学习打好基础;高职院校应该在中职教育的基础上, 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作进一步的训练。

中、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有许多共性, 例如:两者都具有职业性、实用性、技能性等特点。培养目标都主要从行业的职业岗位不同要求及相应规范中去确定, 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 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中高职院校必须理清各自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 争取在专业、课程、教材等方面衔接顺畅, 以实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

2.2 课程体系

目前国家还没有制定统一的不同层次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各自构建自己的专业课程体系, 确定课程教学内容, 中高职院校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 造成一些专业课程在中高职阶段内容重复的现象。这不仅造成中高职教育资源与学习时间的浪费, 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不难发现中职和高职的教学方向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中职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 文化基础课则依照“够用”的观点来进行教学;而高职大多都是普高学生, 一般都实行精简式本科教学的模式, 从而导致中职的学生升学至高职后文化基础课程无法跟上。所以, 中高职课程设置衔接如果不完善, 将会成为中高职教育高效稳定发展的重大阻碍[2]。

2.3 教学模式

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 目的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而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高职高专教育由省级人民政府管理。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 省级政府根据该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主, 指导毕业生就业, 并同时负有保证教育质量、规范办学秩序和改善办学条件等职责。

中职教育十分重视实践教学, 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强, 反观高职会计教育, 虽然一再强调以就业为导向, 但是却忽视了实践教学这一环节, 现如今, 很多中高职还是按照会计基础课到会计专业基础课、会计专业课到会计实践课的教学方式, 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来进行课程的开发创新, 它们的教学模式仍以理论为主, 实践教学方面甚至还不如中职。

3 会计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思路

3.1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在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 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结合院校的具体情况, 总结高职和中职会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质量标准的相同和不同点;第二, 中职院校应坚持“双目标性”, 考虑中职教育自身的“就业”课程的同时, 还要考虑到学生进入高职院校需要用到的一些必要课程;第三, 高职院校要结合中等职业课程, 了解中职学生的理论知识构造, 以及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 在这些基础上制定出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实操水平以及专业技能的相应课程, 真正意义上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

3.2 整合课程体系

中高职院校要相互配合制定课程标准, 并确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标准和实施方案。中职业阶段我们要更加注重视基础素质的教育, 高职阶段应注重学生的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等综合培养, 同时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当前, 中高等职业院校对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正在积极探索与实践中, 各院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与发展入手, 不断创新中职和高职教育衔接模式, 加强中高职教的有效统衔接, 以培养符合经济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3.3 优化教学模式

我们要结合会计专业的相关因素, 创建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 增大实践教学的强度, 用新颖的教学实践方式, 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 并重视中职到高职过程中实践教学的相关衔接[4]。

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是不同于普通高中教学的特殊教学方法, 不能为了追求升学率而去照搬高中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中职教师刻苦学习、积极探索、认真总结新方法去适用中等职业教育, 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优化内部结构, 建立科学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 为社会和高职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

3.4 创新招生制度

高职院校在招生上可以施行“宽进严出”的政策, 高职院校在招收中职学生的时候, 可以根据其在中职院校的各科成绩来评定是否录取, 当学生中职毕业时, 不用再参加高职招生的考试。高职院校可根据实际情况, 对于成绩较优的中职非应届毕业生破格录取, 使更多的人才得到更好的培养, 打破中职升学的限制, 为中高职衔接从侧重学历向侧重内涵的转变提供有利的平台[5]。

4 结语

会计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探索之路还很漫长, 我们应遵循教育规律, 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 与时俱进, 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整合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招生制度, 促使会计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 培养高质量的、适应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会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育锋.论我国中高职衔接的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 2002 (10) :5-7.

[2]欧亦兰.中高职衔接会计专业“2+3”模式下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4 (17) :117-118.

[3]王静维, 陈向红, 王巧云.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模式研究[J].才智, 2012 (10) :323-324.

[4]李全奎.中高职衔接问题的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1, 13 (3) :3-11.

会计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研究 篇8

一、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重复

通过对广东省东莞市一些中职学校和高职学校会计专业两类教学计划的比较, 发现其中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实践教学有很多学时的内容是重复的。例如, 东莞塘厦理工学校会计专业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程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财经法规、税收基础、会计技能、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出纳实务、纳税实务等。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财经法规、审计、中国税制、会计电算化常用财务软件应用技术、企业税务筹划、资产评估等。两所学校专业课重复率在80%以上, 这既造成学生学习时间浪费, 又造成教学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二) 会计技能课程倒挂

在实习训练与专业技能培养方面, 高职与中职理应体现出层次内涵上的差异。高职实质上应该是中职知识结构上的扩展、职业能力上的提高和专业技能上的提升,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在实习训练与专业技能培养方面未能明显体现高职高技能的特征, 甚至有不少高职院校在这方面还不如中职, 造成中高职技能训练“倒挂”现象。这是因为一些中职学校办学历史长, 在实习训练与专业技能培养方面, 无论设备师资, 还是训练方法和实训管理都有较强的实力。相反, 一些高职学校不够重视实习训练与学生专业技能培养, 专业实践课程开设的数量和质量普遍达不到会计职业教育的要求, 由此造成会计专业高职与中职实践技能课程“倒挂”的现象。

(三) 文化基础课程脱节

一些中职学校特别注重学生各种会计技能的培养, 忽视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 导致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而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大多基于普通高中毕业生考虑, 对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的要求较高, 致使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后, 在高等数学、外语、大学语文等课程上的学习普遍较为吃力, 再加上政、史、地等必要的人文知识缺乏, 很多中职学生无法适应高职高层次的教学要求。

二、影响会计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原因分析

(一) 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中职和高职属于同一类型教育的两个不同层次, 都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为办学方针, 在办学模式上和教学模式上具有非常高的相似性。根据教育部教职成[2009]2号文件, 中职教育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 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根据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 高职教育是培养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可见, 二者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具有相似性, 缺乏清晰的差异定位, 都是将学生掌握某项职业技能作为重点, 同一类型的职业教育中职与高职专业培养目标之间没有依存性,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层次性不清晰, 高职教育没能建立在中职教育基础上, 实现所培养的专业人才层次的衔接。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无差异, 出现重叠和重复现象, 造成课程的有效值降低。

(二) 缺乏一体化的教学管理机制

199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 (教育部) 明确规定高等职业教育由高教司归口管理, 中等职业教育由职教司归口管理这是部一级的管理部门差异, 到了省市一级, 目前地市职院一般实行的是“省市共建”的管理体制, 而中等职业教育主要由市教育局和行业管理。由于管理部门不同, 条块分割相互独立, 缺乏交流, 中高职之间容易形成各自为战、互相分离、沟通不畅的矛盾, 严重影响了中高职教育的内部衔接, 致使在制定中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按照各自的思路, 导致课程内容重复, 这也是目前中职与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不利的重要原因。

(三) 缺少统一的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标准

由于缺少统一的会计专业课程标准, 中高职教材没有统一的编写框架。当前我国中职教材都是由国家相关部门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 管理比较规范。然而高职教材出版管理较为松散, 绝大多数是作者自主申报选题、专家评审通过选题、作者自主编写出版的模式, 造成高职高专教材出版市场混乱, 同一种教材有多种版本, 教材内容重复。例如“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基础课程, 据2007-2009年全国高职高专教材使用情况抽样调查, 123所高职高专就使用了45家不同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会计》教材。一些高职会计教材编写者只是出于通过出版教材获得职称评定或经济利益的诉求, 完全没考虑中高职教材衔接问题, 这也是造成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内容重复的重要原因。

三、促进会计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对策建议

(一) 明确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解决会计专业中高职课程接轨, 首先应解决好中高职培养目标定位的接轨。一是要注重差异性。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都属职业教育, 均为技术教育, 因而培养目标有一致性也有差别性, 当前中高职培养目标忽视了中职和高职的差异性, 存在能力重复的现象。正视二者的差异, 认真分析差异所在, 是中高职培养目标衔接的出发点, 也是中高职培养目标能否衔接的关键所在。例如, 高职培养的会计专业学生, 除了应具有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具有的业务能力外, 还应有一定的财务分析与决策能力、一定的审计监督能力和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而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在学习会计课程时内容应更宽泛, 同时还应学习中职会计专业一般没有学习过的专业知识, 如:中级会计实务、管理会计、审计和行业特殊业务会计等知识。二是要体现层次性。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主要是初级会计职称人员, 即会计员和助理会计师, 在校期间能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 将来一部分人能成为助理会计师;而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则是为将来学生成为会计师作准备, 并希望有一部分人将来能成为高级会计师。

(二) 营造“一体化”管理机制, 加强中高职学校间的联系与沟通

首先, 要改变目前职教“条块分割”的状况, 就必须对现行的职教管理体制作结构上的改革。可以学习台湾地区“技职教育”体系中“一条龙”统筹的管理体制, 营造“一体化”的政策管理环境。中职学校和高职学校的上级管理部门应保持一致性, 以便统一管理, 统筹规划, 综合协调, 增强办学效率。其次, 要促进中职与高职之间的联系, 形成中高职间资源共享、联系紧密、教学融通的格局。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加强对中职的了解, 掌握中职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派青年教师到中职学校跟班听课;密切关注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 以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 寻找教学的平衡点和交互点, 主动与中职教育对接。根据各自的培养目标和规格, 协调好教学内容上的分工, 指导中职教育做好与高职教育的衔接。另一方面, 中职学校也要密切关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动向, 避免中高职的教学脱节和不必要的重复学习。

(三) 统一教材编写标准, 实现教学内容衔接

中高职会计课程衔接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教材的衔接, 因而编写分类明确的中高职课程教材, 是实现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重要环节。做好这一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教育部应加强对中高职教材的统筹, 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 组织专家根据会计专业每门课程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科学组织设计许多不同的教学单元, 再将不同的单元设计成学历层级, 明确哪些是中职必授或选修的单元, 哪些是高职必授或选修的单元, 然后在全国或各省进行统编及选用, 提高教材的开发效率。二要高度重视并启动示范教材遴选工作。目前高职教材市场比较混乱, 这就需要由政府主导, 启动示范教材遴选工作。将真正衔接配套的、优质上乘的教材遴选出来, 推荐使用, 真正起到促进中高职课程衔接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三是要积极开发电子化会计教材。电子教材不仅价格便宜, 而且具有添加视频剪辑、音频轨道、超链接等功能。这些功能可以为学生提供非常直观的学习材料, 使得学生可以在更生动活泼的环境下进行学习, 从而更好地利用教育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是未来会计教材发展的潮流趋势。X

参考文献

[1].郭翠兰.中高职衔接基本问题与协调发展若干对策[J].职教论坛, 2007, (5) .

专业衔接 篇9

关键词:中高职,教育,专业衔接,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近十年来,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总规模迅速扩大,中等职教育招生对象非常广泛,包括应往届初中生、高中毕业生、复转军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其他社会青年。学生在毕业后有相当一部分会选择升入高等职业院校进一步专业学习。这部分学生也是高等职业院校自主招生的主要生源。在完善职业教育的过程中,专业课程的中、高职衔接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计算机专业为例,由于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中等职业学校也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通过对升入某高职院校的中职学生就1学习兴趣2专业学习效果3课程学习能力等,进行跟踪调查发现,这些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兴趣不高,专业学习效果不佳和课程学习能力不强的现象。

二、原因分析

1、专业培养目标不衔接

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就培养目标而言,职业教育都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但在学生职业技术和能力掌握上有层次的差别。例如,中职教育对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培养目标从总培养目标的描述基本上是:培养掌握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计算机系统管理、维护和应用操作人员。而高职教育对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计算机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除了具备高等教育相应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素质外,还具有驾驭工作过程的能力。

2、课程设置不衔接

以湖南省多所中职与高职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为例,通过统计发现课程存在较多重复开课的现象,而且大部分升入高职的中职学生认为这些课程并没有促进专业技能的提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1)在教学计划的制定的不足

由于高职的生源除了中职毕业生,大部分是普通高中毕业生。这部分学生之前没有进行任何的专业职业教育,在进行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中发现中职毕业在操作方面往往要好于大部分高中毕业生,学生反应这些知识都是在中职阶段学过的,没有新意,浪费了学习时间,以致于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在随后的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学习中,由于课程的难度的增加,部分中职毕业生却又显得后劲不足。究其原因是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理论知识的薄弱,反应在学生升入高职后对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学习普遍感到困难,特别是当涉及到数学、英语的基础知识时就更加一筹莫展。

反思我们的教学计划,课程的设置在发挥职业教育特色方面还存在不足,很多高职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计划是本科计划的缩减;而中职的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要是高职的缩减;一味的缩减教学计划,把难点章节进行删减并不能突出职业教育的优势,反而从另外的角度暴露了当前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很多毕业生在就业时不能适应岗位的需求,存在技能水平低、知识的更新和学习能力差的情况。

(2)课程设置上内容重叠和冲突的现象

中、高职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上有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在专业技能培养和实验实训方面,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是有层次上的区别的。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个区别却不是很大,项目训练中职业化程度不高,甚至有些老师直接拿中职的案例进行教学,没有体现出更高职业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且存在大量重复训练的现象。这也导致了升入高职的中职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

在中高职教育的衔接中,课程的设置在策略上必须打破传统的追求知识系统化的束缚,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只有以企业工作过程的需求来设置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最终教育目标,才能充分发挥整合功能。

三、解决方法

1、加强中、高等职业的沟通

在我国职业教育是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行的四大教育板块之一。要体现职业教育对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需要建立完整的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中、高职的合理定位。而不能鼓励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或高等职业教育。同时充分发挥职业师资、实验实训条件等教育资源的作用培养合格的技术人才。

2、优化人才培养培养方案

职业教育要体现鲜明的职业特色,广泛的开展校企合作,关注行业、企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因此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必须和行业接轨,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都要对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课程

的设置上进行不断的探讨和交流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突出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和新方法。根据实际的工作情况,推进课程形成围绕工作需求的教学模式。

3、注重课程设置和内容的衔接

确定教学顺序和实施方案,一方面对中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专业水平做充分的调查,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另一方面在高职教育中又要拓宽和加深该课程内容,在重视实践的同时,加强学生创新性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体现职业教育在中等和高等两个层次的联系和不同。

4、构建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

通过的技能鉴定工作来促进中、高等职业技能的全面衔接。在中职阶段进行专业中级认证培训学习,获取初、中级职业资格证书;进入高职阶段,则要获取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专业衔接 篇10

一、中职学校专业评价模式现状

1.“二阶段三课堂”的评价模式

“二阶段”是指将中职学生的学业评价分成学校学习和顶岗实习两个阶段。“三课堂”是指基础理论、技能实训和行业岗位三类课堂。基础理论课堂包括公共素质课、文化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等需要以理论学习为主的课堂, 技能实训课堂是指需要利用实验实训设备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课堂, 行业岗位课堂是指要到行业见习、实习和顶岗实习的课堂。这种模式既能保证学生学业评价的完整性, 又能保证学生学业评价的多样性。

2. 发展性评价模式

发展性评价是指将发展和导向功能放在首位, 重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同时注重过程、方法、态度、价值观等的融入, 最终达到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状态。

3. 错位评价模式

错位评价模式是着眼于中职生的特长发展, 采取符合中职生个性的、在智育上扬长避短的评价。错位评价根据中职生特长发展、错位发展的需要, 向他们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服务。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考核方式甚至教师都可以让学生选择。学校采取灵活的方式, 如菜单式、模块式开展教学。学生可以做到各取所需, 各得其所, 从而使个性得以充分发展。

4. 以能力为本位的评价模式

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评价模式, 突出考核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 使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 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毕业生顺利就业与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高职院校专业评价模式现状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社会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 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思路, 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体系和教育评价体系, 使高职教育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目前高职专业评价有以下四种模式。

1. 演示性评价

演示性评价就是让学生展示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演示性评价的具体形式有两种, 一是项目、实验;二是演示。项目实验的形式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小组成员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选择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演示自己的任务项目或实验结果。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讨论、探究, 形成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 进行现场陈述或书面陈述, 必要时进行能力展示。

2. 自主式评价

自主式评价是指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和任课老师对课程评价的要求, 在教师的指导下, 自行组织团队, 自主确定作业内容, 最后按照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终评的方式, 形成最终成绩。其主要特点是自主性、开放性、过程性与综合性。

3.“多元嵌入式”学习评价模式

“多元嵌入式”学习评价模式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要求以及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对学生实施以职业技能评价为核心的符合教育方针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律的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评价。

4. 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学习评价模式

能力本位强调的是知识的效用, 将关注人的特性体现在实施过程的细节中, 将一般素质与具体工作情境结合起来。能力本位的评价模式要求削弱考核的选拔功能和分数的价值功能, 突出考核本应具有的评定、诊断和反馈、预测、激励等功能。

三、中高职专业评价模式衔接体系设计

1. 重构评价内容, 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根据课程所涉及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 确定相应的考核内容和评价方式, 既要考核课程知识, 又要考核能力和素质, 通过多角度评价, 促进学生各项潜能的充分发挥和提升, 使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产生互补、形成合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就业竞争力。

2. 改革评价方式, 采取过程式评价

在评价方式上, 要把对学生的考核评价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积极倡导动态的过程评价, 重点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和养成的职业素养, 关注学生在参与教学、实习、实训等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经历和体验。

3. 改革考试方法, 加强实践考核, 实现考核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为了达到全面考核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一目的, 必须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开放的、灵活多样的考试考核评价方法。包括期中期末考试、单元测验、课堂讨论、角色扮演、课堂演讲、案例分析等。

4. 中高职衔接评价体系设计

(1) 对口合作的中高职学校必须共同研究并明确各自承担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人才培养方案等,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

(2) 遵循以就业为导向、能力本位、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实行教考分离, 行业参与考核标准的制定、考核的实施等过程中。

(3) 考核要具有全面性, 要包含学生从事某项技能应具有的知识、能力和态度;考核类型要包括诊断性考核、形成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考核方法要多元化, 采用观测口试、现场操作、第三者评价等来比较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能力。

摘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实现中等职业教育 (以下简称“中职”) 和高等职业教育 (以下简称“高职”) 的协调发展。中高职的衔接涉及多个方面, 包括培养目标的衔接、学制的衔接、课程的衔接、教学模式的衔接、评价模式的衔接等。本文主要探讨中高职评价模式的衔接, 分析了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评价模式, 并对中高职教育评价模式的衔接体系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中高职衔接,评价模式

参考文献

[1]陈群, 王彬, 周彬.对中职学校“二阶段三课堂”学业评价模式的再认识[J].职教论坛, 2011 ( 6 ) .

[2]胡焱.基于发展性评价模式的中职数学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 8 ) .

[3]崔志钰.错位评价:中职学生评价新视角——以计算机应用专业为例[J].江苏教育, 2010 ( 18 ) .

[4]宋世奎.中职教育实施课程改革创新教学评价模式的探索[J].长三角·教育, 2010 ( 9 ) .

[5]张焕丽.高职教育教学评价模式的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J].教育与职业, 2010 ( 20 ) .

专业衔接 篇11

关键词:高等教育;中本衔接;艺术设计;人才培养

一、引言

我国产业面临着转型的需求,而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的产业能够促进我国产业更好、更优地转型和升级。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艺术设计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和平台,同时也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而这类人才的培养也由此面临着新的挑战。我国目前的人才培养主要依赖职业教育,而职业学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担负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重任。我国着重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国务院更是出台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要,从而完善中职学校的升学制度,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紧密结合,系统地为社会培养出艺术设计专业性的人才。而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贯穿体系中,最为关键且最为复杂的部分是课程体系的完美衔接。

二、做好中本衔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中等职业院校是职业教育基础教育中重要的组成,同时也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场所。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对象是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基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求对学生进行相对专业的培养。中本衔接办学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建设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的衔接,综合考虑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中本衔接中中等教育的难易程度和梯度。中等职业教育中,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中,要在学生专业素养的基础上深化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帮助学生培养更为全面的职业素养,促进学生的专业可持续发展。

中本衔接办学模式中,课程体系的建设主要目标是完成中职和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解决专业课程中各自的目标以及专业技能的深度和广度问题。中本衔接中,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根据,同时也是评价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重要保障。

三、中本学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衔接存在问题

(一)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

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时,应该注重学生专业技能、职业道德以及创造力的培养,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人才时要体现出不同的层次,实现不同阶段的目标,促进不同阶段教育的衔接。而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首先要完成教育目标的衔接,中等职业院校着重培养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两个阶段的教育目标具有递进的关系,但在实际操作中容易产生混淆。中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主要为了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包括图形的设计、软件学习、手绘能力的培养等,课程体系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中,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差异,导致课程的衔接出现了问题。

(二)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

中本衔接办学主要是为了培养人才,要想解决目标的衔接,首先就要解决课程的开发问题。中职和本科院校应该共同进行课程的开发,需要中本院校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完成,这是一个非常繁复的工程。课程的开发时间长,效率较低,同时过程也非常复杂,因此中本院校共同完成课程开发难度非常高。衔接课程的开发阻力重重,各个部门之间配合不合理、责任难以厘清及工作分配存在混乱的现象,导致衔接课程难以完成。同时,衔接课程的开发中,中本院校的需求不同、目标不同,课程的设置与实际教学脱离,就导致课程开发失去了原来的作用。在中本衔接教学模式中,教育部门要引导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参与到课程的开发中,根据课程的需求,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出发,完成专业课程的开发。

(三)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是工艺美术课程,起步和发展较晚,人才的培养方案还有待完善,课程设计也有待加强。但随着我国艺术设计人才需求增大,许多中本院校都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安排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导致中本艺术设计专业的衔接存在明显的问题。中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不仅要根据学校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同时也要综合本科阶段人才的培养需求。同样,本科院校在设置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时,要以中职院校的课程为基础,考虑社会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但实践过程中,中本院校纷纷以自身为主,导致课程的安排方面存在重复的问题,难以完善地衔接。例如,中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课程主要有素描、图案、色彩等基础课程,本科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主要课程包括素描、色彩、图案设计以及图像处理等课程,中本院校的课程有着大量的重复,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同时阻碍了人才的培养。

(四)课程标准存在的问题

课程标准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是对课程标准和内容、实施的环境和条件以及要求的规定。课程标准对学校、教师的教学有着指导性的作用,学校教学目标的确定、实现以及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评价都需要参考课程标准来进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标准的设定要紧绕人才培养目标,综合教学环境以及社会需求等因素,设计更优的课程标准。目前我国没有统一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标准,也没有统一的教材,因此中本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教材和标准有着较大的差异。

四、中本学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衔接方案设计

(一)人才培养目标衔接方案

中本院校要以终身教育为教育理念,在此基础上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更好地完成连续性的人才培养。各中本院校要关注社会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注重培养有内涵、有素养的人才,充分使用社会和学校等教育资源,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实现中本衔接教育的层次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本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要首先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确定职业岗位,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要注重主要职业,本科院校则要注重专业能力要求更高的职业岗位;第二,中本院校要分析职业能力,从而界定人才的培养目标,包括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社会等能力,而本科院校则要在中职院校的基础上进行扩展;第三,在实施过程中,形成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根据现有的课程改革,进行教学定位,确定教学的目标和方法。

(二)课程开发过程衔接方案

职业教育要注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以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为目标,分析现有的课程体系,重新进行定位。中本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要具备实用性、有效性,遵循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规律,丰富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操作能力。中本院校可设置必修和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和职业规划选择对应的课程。而课程的开发则应该鼓励更多部门、专家参与,对教材进行编制和审核。例如,行业专家对职业岗位描述,职教专家则要明确课程的开发任务,中本院校的教师要将课程转化为实践教学,专家评审组对课程进行评估。在完成系统的课程编制和评审后,可在艺术设计专业中采用编制的课程体系。

(三)课程设置的衔接方案

中本课程设置的衔接要对艺术设计专业人员的职业岗位进行调查,分析企业的人才需求,根据调查的结果进行课程设置。课程设置的衔接方案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分类、对专业核心课程的划分和界定以及结合中本艺术设计专业衔接模式对课程进行课时分配。首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分类,主要包括公共基础、大类基础、专业核心以及综合实践课程;其次,专业核心课程的划分和界定,职业教育中,专业课程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设置专业课程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合理分配艺术设计专业衔接模式中的课程课时,部分本科院校采取五年制的衔接模式,部分中高院校采取三加二的衔接模式。因此,在课程设置中,课程的专业性和难易程度要合理。

(四)课程标准的衔接方案

课程标准是实现教学的重要指导文件,对中本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衔接有着重要的影响。中本院校要共同参与到课程标准的制定中,避免中职院校和高等院校课程重复的同时保障课程体系的层次性,帮助学生逐渐深化学习内容,实现终身教育。中本院校在制定课程标准时,要参考我国艺术设计专业的职业标准,根据社会人才需求特点对课程的考核方案、内容以及结构进行灵活设计。在制定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标准时,要分别考虑到中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学生的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根据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规律,循序渐进,不断深化学习内容。另外,在制定课程标准时,可根据职业资格鉴定,鼓励学生参加艺术设计专业的职业资格鉴定考核,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中本院校课程标准衔接方案的制定,要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重视学生的职业岗位衔接,注重不同阶段的层次性,始终以规范化、人性化为原则。中本院校要根据学校的发展和规划,以课程标准为基准,充分使用课程资源,对教学进行科学评价,不断对教学进行反馈,及时地发现并且解决问题。

五、结语

中本衔接办学模式中,中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课程衔接非常重要,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衔接能够促进不同阶段的院校进行交流,实现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为中本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国庆,石伟平.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论研究[J].教育研究,2012,(05).

[2]查恒效.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有效衔接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01).

[3]刘育锋.中高职课程衔接中“课程”概念选择研究[J].职教论坛,2012,(04).

[4]赵瓅.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途径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06).

[5]李晓明.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本科教育发展——以地方应用型本科转型高职本科为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12,(03).

作者简介:

论烹饪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 篇12

烹饪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 课程体系的衔接是关键, 课程体系主要包含维持整个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方方面面, 如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活动设计、教学内容选取、课程评价方式等。 (2) 目前, 我国在中、高职烹饪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1 烹饪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存在的问题

1.1 培养目标在实施中把握不准

烹饪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本质上都是对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 在培养目标上有许多共性, 都具有特色鲜明的技术性和职业性。 (3) 烹饪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都是为餐饮服务业培养专门人才, 而高职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二者的区别主要是对烹饪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程度上的不同来体现, 而这个区别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把握。我国并没有具体可执行的标准和细则来划分中、高职烹饪教学内容的层次, 中、高职院校的教学往往偏离了培养目标, 都存在着理论和实践轻重关系把握不好的情况, 有的宽基础、强调学生的发展后劲, 有的重实践、强调学生的岗位适应性。因此, 当不同的中职与高职院校在生源对接时, 就会造成教学内容的混乱和重复。

1.2 课程设置重复、课程标准雷同

我国的烹饪中职教育有着丰富的办学经验, 而烹饪的高职教育还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目前, 烹饪高职的课程开发都是在中职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课程安排上依旧受限于传统“学科体系”, 仍然是依照“文化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的三段式学科体系模式设置, (4) 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没有实质性的向行动体系和项目教学转变, 再加上中、高职教育本来就是同源教育, 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因此, 如果不依据项目教学的思路重新修订课程标准的话, 二者的重复、雷同也就不可避免。据调查, 我国烹饪专业中、高职课程设置的重复率至少在30%以上。 (5) 遗憾的是, 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制定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方面课程标准, 也没有出台相关的文件对中高职课程进行定位, 基本上都是各学校自行制定各自的课程标准。

1.3 教材编排不科学, 内容重复

学科建设的不成熟导致教材建设的不成熟。目前, 由于缺少统一的国家烹饪课程标准, 中、高职教材没有统一的编写框架。各个学校都是各自为战, 根据自己学校专业的办学特色编写校本教材, 尤其体现在专业技能课教材建设上情况更加突出。虽然烹饪高等职业教育办了这么多年, 在中职教材和高职教材的衔接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课程体系没有厘清, 内容重复率高, 教育主管部门要统一协调, 组织相关的中高职院校做这方面的工作, 做到统一的编写框架, 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科学、规范、衔接统一的中、高职烹饪教材已成当务之急。

1.4 中职生文化课脱节、普高生技能课断档

高职院校生源包含中职和普高两类生源。由于培养目标的不同, 导致这两部分生源在文化基础课程上有很大的差异。普通高中以升学为导向, 学生文化基础课根底很厚;中职学校进行课程设计时大都遵循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 侧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和烹饪操作技能的实践训练, 文化基础课程则以“必须、够用”为原则, 不仅如此, 中等职业教育包含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级中学和技工学校三类, 这三类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课程也有很大的差异, 职高和中专毕业生的文化基础课水平要比技校生好一些。而我国高职院校往往按照与普通高中相衔接的思路来开展教学, 这样就造成了中职和高职在文化基础课程设置上不能做到连贯性和统一性, 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后普遍感到文化基础课程学起来吃力, 比如英语和烹饪化学等课程。

专业技能课程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关键课程。由于烹饪高职生源结构复杂, 普高毕业生升入高职后普遍在文化基础课程上表现较好但是专业技能课程没有经过技能训练, 完全没有任何专业基础, 因此高职的专业技能课程对于普高生来讲断档现象确实存在;而另一方面, 中职毕业生虽然文化基础课程基础薄弱成绩较差, 但其专业操作技能相比普高毕业生却是强项, 高职的专业技能课对于这些学生来讲又是难以避免重复内容。而且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 办学经验不足, 理念上的、认识上的、操作层面的一些东西还在探索之中。反观中等职业教育就有更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更多的办学经验, 技能培养训练是其强项。

2 影响烹饪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原因

2.1 中、高职教育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烹饪中、高职课程衔接中的问题和障碍是体制和制度层面上的匹配不灵活的表现,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 存在政出多门的现象, 缺乏有效沟通的平台, 又没有相应的沟通机制和制度, 烹饪中职与烹饪高职教育之间互不了解, 互不交往。管理体制衔接的不通畅导致高职在进行课程设置时没有把中职的课程情况考虑在内, 致使中职和高职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教育环节中衔接上出现很多问题。

2.2 烹饪专业师资力量普遍薄弱

教师也是具体课程衔接的主导者, 课程体系的衔接需要由具体教师去实行。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大部分来自原来中职学校的教师, 有的教师受限于中职的教学思维, 而且理论水平相对薄弱, 在担任高职课程时, 仍旧沿袭中职的教学模式, 使得高职教学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 同时也会造成教学内容的重复。而另一部分来自本科院校烹饪教育专业的年轻教师, 后者虽然具有较好的理论知识, 但在技能上往往存在短板, 在课程讲授时理论侧重较多, 对于来自中职生源的高职生来说, 知识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因此, 两类教师互通有无, 教学相互融合有利于规避中高职课程重复, 同时也有利于高职教学水平的提升。

2.3 缺少统一的国家烹饪课程标准

课程的衔接是中职和高职衔接的落脚点, 中职和高职的课程设置缺乏统一的标准, 在我国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各自独立, 相互联系不够紧密, 高职在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选择不能全面考虑中职的设课情况。目前中、高职教材没有统一的编写框架, 国家和各地都没有按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制订统一的分类课程标准。在中职教材和高职教材的衔接上, 没有体现一个统一的编写意见和总体框架, 一种认识认为烹饪中职的教材是烹饪高职教材的简写版, 一种认识认为烹饪高职的教材是烹饪中职教材的升级版, 编写的教材内容既重复又脱节。 (6)

3 烹饪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对策

3.1 构建中、高职烹饪教育衔接的工作平台

采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的模式, 建立中职学校和高职学校共同参与的中高职烹饪教育衔接交流的平台。工作平台由教育行政部门、中职和高职院校、行业企业专家、名师等组成。通过工作平台定期召开会议、交流经验, 开展中高职教学衔接的研究, 如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等专题研究。该平台在学分互相承认、职业资格认证、办学资格和教学管理等方面指导、协调各种矛盾, 并指导烹饪职业院校办学, 使之把握现代烹饪职业教育的特征, 满足社会对烹饪人才的需求。

3.2 依据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建设一体化课程体系

解决烹饪中、高职课程衔接, 首先应明确中、高职烹饪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材规格定位。烹饪中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本质上都是对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二者衔接的通道是烹饪岗位群, 因此培养目标应从烹饪职业岗位不同要求及相应规范中进行细化和明确。依据不同的培养目标与规格, 遵循文化知识必需够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体现层次的原则, 重新建立课程标准、确定课程内容, 统编中、高职教材, 实现烹饪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的相互衔接。

中职培养目标是面向为烹饪职业岗位, 而高职培养目标面向的是整个餐饮行业的职业岗位, 高职学习意味着就业范围的扩展和个人的全面发展。换句话说, 中职的专业教学应“精在点上”, 而高职的专业教学要体现“宽在面上”。因此, 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部分课程尤其是专业课可按岗位或单元能力设计“学习内容菜单”, 实施“模块化”教学, 由学生根据个人的特点和职业发展规划选择“菜单”里面的内容学习, 使培养的高职学生在中职基础上更会学习, 更能发展。 (7)

3.3 构建国家资格证书体系, 促进中高职技能衔接

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相关部门应根据经济发展和职业需求的变化, 按照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 确定人才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层次结构, 构建一个完善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使得中低层次的人才能通过继续学习和培训获得高一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 行业部门也应该积极配合国家资格体系的建设, 加强对职业资格的考试、认定和管理, 使烹饪职业资格证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和重视, 这样在职业教育体系内烹饪中、高职课程教学的灵活转换与衔接才会成为可能。

3.4 强化“学分制”的弹性学习制度

学分制的实质是选课制。实行学分制的好处就是选课灵活, 能够兼顾学生原有的基础、照顾个人需要与兴趣爱好及个人的发展方向, (8) 烹饪专业的中职毕业生在高职阶段可结合自身发展方向, 免修与烹饪中职重复的课程 (烹饪原料、烹饪基本功训练、中式菜肴制作) , 选修一些基础性理论课程和职业拓展性课程 (烹饪营养与配餐、烹饪英语、餐饮企业管理) 以完善其知识结构。通过学分控制, 使普高生源在文化基础课程上学分比例降低而在专业技能课程方面的学分比例提高;相反, 对于中职生源来讲, 应当提高其文化基础课程学分比例, 降低其专业技能学分比例。通过这样的调节可以使不同学业背景的学生能在学分制的控制下自主选择, 查缺补漏, 最终实现全方面发展。

3.5 创新招考和培养模式

对口招生考试是目前烹饪高职院校选拔录取新生的主要手段, 也是实现高职与中职衔接的桥梁。目前我国高职的生源主要来自普高, 应逐步建立中职为高职输送生源的招考模式, 不断完善“3+2”或“3+3”的中高职衔接的培养模式, 或者参照美国综合高中的模式, 采取学制三年、双重学籍、二一分段、高三分流、多向选择的办学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年限为三年, 进校时注册普高学籍, 并加注册职高学籍, 高中一、二年级学习普高课程, 高中三年级根据学习的主攻方向, 或升人普通高等院校, 或升人高职院校, 或学到一技之长到社会就业。这样使得使得课程设置和内容不脱节、不重复, 提高了办学效益。 (9) 此外, 针对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的情况, 还可以引入“补习教育”的模式, 弥补他们文化课的不足, 为升入高职学习做准备。

摘要:烹饪中、高职教育属于同源教育, 只是层次不同, 由于二者分属于不同的教育管理体系, 在课程体系上存在衔接不顺畅的问题, 在课程内容上也存在断档和重复的问题, 对我国烹饪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进行分析研究, 并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于实现烹饪专业中、高职教育一体化, 完善我国烹饪教育体系意义重大。

关键词:烹饪专业,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衔接

注释

1曲绍卿.关于烹饪专业中、高等教育有机衔接问题的思考[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6 (4) :43-45.

2安阳.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12:6-7.

3冯玉珠, 李阳等.烹饪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基本构想[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 2003 (2) :58-60.

4唐建凤, 阮雁春.高职烹饪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究[J].中国职工教育, 2012 (16) :139-141.

5陈永清.烹饪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6 (2) :72-73.

6陈洪华.烹饪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 2007:16-18.

7朱能军, 贺静伟.中高职课程及教学内容衔接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 (29) :50-53.

8夏启中, 解飞厚.论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衔接[J].高等教育研究2001.22 (1) :78-81.

【专业衔接】推荐阅读:

有效衔接07-27

两法衔接08-06

环节衔接08-12

高考衔接08-22

衔接效果09-06

衔接管理09-16

内容衔接09-23

衔接方法09-25

单位衔接09-25

衔接模式10-03

上一篇:高考应试策略下一篇:功能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