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未成年人

2024-10-23

问题未成年人(通用12篇)

问题未成年人 篇1

俄国作家谢德林说过:“我们对儿童问题感到忧虑, 是因为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坏与国家的兴亡有密切的关系”。非常深刻地指出了未成年人问题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不断诞生的新思想、新观念在丰富着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同时, 社会生活中也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问题, 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尤其在我国部分贫困地区这种现象尤为严重, 本文就临夏地区未成年人存在的问题从两个方面浅析如下。

1. 失学, 未成年人心中永远的痛。

在临夏, 失学是个很普遍的现象, 随便走进一家临夏个体小型餐厅, 你就会发现前来招呼你的“跑堂” (服务生) 多半是些十四五岁的男孩, 临夏人叫“尕娃” (男孩) , 他们应该在学校, 可却成了个体餐厅的童工。在临夏周边农村的一些学校, 有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现象, 教室的大小与年级的级别成反比, 年级越高, 教室越小。低年级的教室一般是比较标准的三间室, 到了四五年级只剩一间, 原因主要是学生流失。在临夏, 许多适龄青少年以不同方式离开了学校, 走向了社会, 从而也失去了原本属于他们的权利, 失学对于一个地区来说, 只是百分比中易忽略的小数点, 而对单个家庭来说, 却是百分之百。因为失学, 他 (她) 们失去了原本快乐的童年;因为失学, 他 (她) 们的就业面临更加艰难的抉择;因为失学, 他 (她) 们走上犯罪的概率增加;同样因为失学, 他 (她) 们对下一代的教育存在一定影响。因此, 在临夏, 许多家庭陷入由于贫困而失学, 由于失学而更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所以我认为, 今天的是失学者就是明天的贫困户。

临夏地区失学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生活贫困是导致失学的主要原因。临夏周边山区自然条件严酷, 经济落后, 贫困面大, 农民纯收入很低, 据有人统计, 一个普通农民要二十年的收入才能供得起一位大学生。人们迫于生计, 让子女辍学从事家务劳动或外出打工, 形成了越穷越上不起学, 越上不起学越穷的恶性循环。部分家长仍存在读书无用的思想。在临夏, 不少家长或学生都认为读书就是为了有一份正式职业, 与其初高中毕业后仍然当农民, 还不如认几个字后趁早在家种地, 打工挣钱, 读那多书有什么用。有关部门并未真实上报统计数字。不少乡镇所上报的高入学率并未真实反映农村学生入学情况, 原因归于各项指标都与村干部乃至乡镇干部的业绩考核紧密相联, 一旦“数字”不达标, 就会影响其工作业绩乃至工资收入。因此, 宁可虚报, 也不愿反映真实情况。

2. 健康, 一个应尽早引起重视的问题。

健康的青少年不只看他身体健康与否, 还应看他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在临夏, 青少年身心健康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各种各样不卫生的零食和方便面在青少年饮食中占了一定比重, 只要用心留意, 几乎每所市内学校门口挤满了儿童食品店和油炸食品的小摊儿, 几乎找不到校门了, 如果你走进这些摊位就会发现卫生不达标, 比如小玩具里装糖果, 油炸食品上苍蝇乱飞, 甚至过期食品也让学生吃了, 有些学生几乎用这样的零食和油炸食品作为一天的主食, 而这些食品是青少年出现营养不良和生病的罪魁祸首。目前, 在临夏的未成年人中视力下降、体质不良、营养失衡的现象很多。我调查过临夏市一中初二年级八个班的学生, 有近40%的学生先后加入了“眼睛族”。在去年五一前后, 临夏回民中学高一一学生因长期吃刺激性小食品, 引起胃出血。临夏折桥中学在一次半小时的升旗仪式中, 竟有两名学生因身体虚弱而晕倒。作为班主任, 我感到学生不爱参加体育课, 冬季早操晨跑等, 时常找各种理由请假, 甚至想方设法躲避。

与此同时, 青少年正处于人格重建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我们更应该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在临夏, 部分青少年存在自卑、胆小、抑郁、暴力倾向等心理健康问题, 这些心理扭曲如不及时纠正, 就会导致心理障碍, 形成各种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 这些病态心里轻则影响健康人格的形成, 重则会助长犯罪。可是我忧心地看到, 在临夏地区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 却基本被家长忽略了。

我认为引起临夏地区青少年身心不健康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影响生理健康的因素有不健康食品的影响、网络伤害、不良生活习惯影响、学生活动场地小、父母的溺爱。 (2) 造成心里不健康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家庭影响。临夏地区大多数家长没有科学的教育方法, 家庭教育走向随意性、盲目性甚至暴力性。离婚家庭的不幸也是部分未成年人心里不健康的原因之一。例如我带的班上, 大多数差生都是单亲家庭或者无父母监护, 跟爷爷、奶奶、舅舅生活的孩子, 这些孩子表现为抑郁、孤僻、不合群、寻求不正常爱的慰藉、暴力等人格障碍。 (2) 学校影响。表现为过于注重教学成绩, 忽视学生德育教育, 教育工作不够细化, 没有及时有效地对有人格障碍的学生进行疏导教育。另外, 将学生人为地以成绩划分等级, 造成部分学生追求虚荣, 部分学生自卑等, 进而以畸形心态和行为变相发泄。 (3) 社会影响。受到不健康文化和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 一旦受到坏人利诱, 极易走上犯罪道路。

综上所述, 临夏地区未成年人问题只是当代中国尤其是贫困地区未成年人问题的一个缩影, 从这些问题中我也总结出了当代未成年人普遍存在的一些不健康心理, 可归纳为八类:暴富心理、无所作为心理、推诿心理、嫉妒报复心理、急功近利心理、逞强霸道心理、及时行乐心理、逆反心理等。正是这些不良思想的作祟, 上演了一幕幕青少年悲剧, 成为影响当代中国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一大问题。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 今天的未成年人是国家明天的建设者。因此, 全社会要高度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问题, 因为关注未成年人就是关注祖国的未来。

摘要:本文从临夏地区的实际出发, 探讨了临夏地区未成年人的社会问题, 主要从失学、健康两个方面探讨了临夏地区未成年人问题, 并分析了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社会原因。

关键词:现状分析,未成年人,社会问题

问题未成年人 篇2

摘要近年来,青少年暴力犯罪案件屡屡进入公众视线,未成年人犯罪日益突出,不仅案件数量急剧增加,而且犯罪成员在案件总数中所占比例也大幅度上升。未成年人犯罪,特别是未成年人暴力犯罪已成为当前刑事犯罪活动中的热点问题,未成年人暴力犯罪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及构成的威胁,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一直是社会关心的重大问题,因此,研究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特点,了解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原因,以更好的采取措施防止和减少未成年人暴力犯罪案件的发生,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 暴力犯罪 犯罪低龄化 危害性 犯罪原因 预防

一. 暴力犯罪的概念

要研究暴力犯罪低龄化,首先要对暴力犯罪的概念进行理解。我国刑法的许多条款中都涉及到了使用暴力手段进行犯罪及应承担的刑事责任,但对于“暴力犯罪”的概念的界定尚有不同的阐述,大致有两种,即狭义与广义的暴力犯罪。

(一)狭义的暴力犯罪是指犯罪人实施了暴力侵害行为,侵害他人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并造成严重后果的攻击型犯罪。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和抢劫罪等通常被认为是暴力犯罪的典型形态,一般是借体力实施的。此外,爆炸、枪杀、武装劫持、武装贩毒、武装走私、聚众械斗、组织**、纵火等则是使用更凶恶的暴力手段,造成更严重后果的暴力犯罪行为。

(二)广义的暴力犯罪是指犯罪手段上包含有暴力因素的一切犯罪行为。不仅指已经实施了暴力的犯罪,并且包括以暴力相威胁而达到目的的犯罪。尽管后者并未现实的使用暴力,但暴力的“待发状态”所产生的慑服效果是犯罪的要件之一。未使用暴力,是因为被害人无力反抗或者不敢反抗,被害人的懦弱使犯罪人感到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实际上,在有些抢劫、绑票等犯罪过程中,虽没有具体施暴的情节,但以强暴相威胁还是存在的,否则,犯罪则不可能得逞。

综上,我认为所谓的“暴力犯罪”或“暴力性犯罪”本不是刑法上的概念,而是犯罪学上的概念,因为在各国刑法中,尚无哪一个国家在刑法典中系统集中规定暴力犯罪这一类犯罪,而是泛指以暴力作为犯罪手段,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不管是广义的暴力犯罪还是狭义的暴力犯罪,只要行为人实施的犯罪行为足以达到抑制被害人反抗、不能反抗、失去反抗能力的程度,其行为都可以认为是暴力行为。

二. 暴力犯罪所呈现出来的特点

以某市某区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情况为例,1999年-2002年9月份,该区人民检察院共受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953件1115人。1999年232件251人,2000年249件274人,同比增长7.3%和9.2%;2001年298件360人,同比增长19.7%和31.4%;2002年1月-9月174件230人,比2001年同期下降了8.2%和14.8%。

从三年多的未成年犯罪数据来看,男性1020人,占91.5%;女性95人,占8.5%;本市人口有601人,外地打工和上学人员514人。大专6人,高中(包括职业高中和技校)266人,初中704人,小学124人,文盲15人。在校生348人,打工、农民及其他无业人员790人。在犯罪类型上,抢劫392人,盗窃289人,寻衅滋事166人,故意伤害107人,性犯罪63人,抢夺13人,敲诈勒索11人,贩卖毒品7人,绑架5人,贩卖淫秽物品4人,故意杀人3人,其他犯罪55人。从统计数据来看,犯罪低龄化趋势明显

据社会学者和未成年人问题专家研究,14-17岁是违法犯罪的高峰年龄,18-25岁成为违法犯罪的主力军,但犯罪低龄化的趋势却愈加明显。三年多以来,该区14-15岁的犯罪人数分别为39、61和87人,2002年1月-9月22人,占未成年人犯罪人数的比例分别为4.4%、6.9%、9.8%和9.6%。他们参与的主要犯罪类型为盗窃、抢劫、寻衅滋事和故意伤害案,一些刚满15岁的少年甚至已经参与过多次作案。在一个5人抢劫团伙中,煮饭郭某被抓获时的实际年龄只有14岁7个月,而他竟“领导”着4个16、17岁的团伙其他成员在半年内作案20余起,还赢得了其他人的“佩服”。有关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未成年人的生理发育时间比50年代提早了2-3年,但他们的心理发育却明显滞后于生理发育,而现实生活的不断复杂化、客观环境的不良影响又使这种矛盾越发突出,加速了犯罪低龄化的趋势。

从2009年到2010年,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组织人员到18个省的未成年犯罪管教所、女子监狱,对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进行深入调研。他们的抽样调查显示:1793名未成年犯中,未成年人犯罪暴力性日趋明显,严重暴力犯罪比例明显上升。近年来,犯抢劫、强奸、奸淫幼女、故意杀人、故意伤害五类严重暴力犯罪的未成年罪犯约占全部罪犯的50%左右,未成年人实施的重大恶性案件时有发生,相当一部分省份都出现了未成年人残酷杀害祖父母、父母及其他亲属的案例,未成年人实施犯罪的暴力化恶性化程度加剧。比如,河北省唐山市年仅15岁的莫某因父亲长期虐待母亲和自己,为了让柔弱无助的母亲和自己能够得到解脱,莫某伙同两名男性未成年伙伴,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

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频繁接受不良文化影响等原因,20世纪90年代依赖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比20世纪70年代提前了2-3岁。近年来,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杀人、强奸、抢劫等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日益增多。下面是一些典型案例:

2004年4月20日,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镇金堆小学六年级女学生冯某在某游戏厅因拒绝给另一名女同学游戏币,被其猛踢腹部造成脾脏切除。

2004年11月某日,上海市陕西中学初一学生刘某,在多次对周老师公然谩骂之后,把年逾五旬的周老师从学校办公室里拖出来,在学校教学楼的走廊里,对周老师进行长达5分钟的殴打,造成老师“腹部软组织伤,肩胛骨有裂痕”。2004年11月3日,内蒙古商都县第一中学三女生郭某、王某、李某先后持刀抢劫学生49名,共劫得现金688元,手表2块。

2005年3月18日,甘肃省武威市第七中学学生公寓楼发生一起凶案。该校一名高二学生遭到6名学生的殴打后又被捅了两刀,造成重伤。

三. 暴力犯罪低龄化的危害性

(一)让孩子受伤

多少孩子为此葬送前途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受伤害最深往往是是孩子本身。

实施或参与犯罪的未成年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类型:1.在校好学生。2.在校差等生。3.辍学生。但不论是哪个类型的未成年人,一旦实施或参与犯罪,被关进看守所,可以说对他的前途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就拿在校好学生来说,一旦受到坏学社的拉拢而参与犯罪,如果判了刑,他们会失去学习的机会;即使不判刑,他们也会产生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念头,就很难在安心学习,无论是自尊心还是自信心,都会受到极大的伤害。他们中十有八九会从以前的好学生办成“问题孩子”。有时候,小时候的这一次犯罪经历会影响甚至葬送他们的一生。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少年犯的家长发来短信说,她的孩子5年前因为“哥们义气”帮一个同学打架,结果犯了伤害罪。孩子在看守所关了半年出来后,再也不愿意上学。孩子以前学习还不错,性格也比较开朗,现在跟变了一个人似的,啥也不想干,好像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他不知道该怎么办?

(二)让家庭受伤 多少父母为此流干眼泪

一群孩子一天作案两起、打死两人,其中参与犯罪的10人中,有9人是未成年人。被打致死的也是未成年人。一名受害者的家长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几天不吃不喝,精神恍惚,几名亲友守着他,害怕他想不开。未成年人犯罪对受害人家庭造成的伤害是不言而喻的,同样也对犯罪嫌疑人的家庭造成了伤害。就拿这起案件来说,参与犯罪的9名未成年人当中,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当他们的父母得知自己的孩子杀了人,可能要被关进看守所,寝食难安,有的感到很绝望。

(三)让社会受伤

未成年人往往对犯罪的后果,危害性估计不足甚至毫无认知,为达到犯罪目的而不顾一切,尤其是财产性犯罪中,经常使用非常低劣、破坏性极强的手段,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危害,甚至危机公共安全。一位孩子的家长说:“现在,晚上让孩子一个人回家,我真是放心不下。这常听说,这个孩子被打了,那个孩子被敲诈了。而且,现在有不少案件就是未成年人所为,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逐年增多,让人更加觉得没有安全感。我宁可辛苦些,也要每晚来接孩子。”

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社会不安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危害愈来愈大,而且,这种危害有逐年加大的趋势。

四.暴力犯罪低龄化的原因

(一)未成年人心理因素的剖析

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从年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方面来看,他们正处于由儿童到成年的转化过渡时期,生理上发生了急剧而显著的变化,他们的思想、行为也由幼年的依赖心理变得相对独立、成熟。但是,未成年人心理水平的提高相对缓慢,正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缺乏合理调节和支配自己活动的能力,模仿、独断、叛逆心理悄然而生,缺乏社会经验,如果受到不良环境的熏染,加上教育失当,很有可能形成犯罪心理,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导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内在根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能力低、辨别能力差

初中阶段以后的未成年人认识能力提高很快,能分辨一定是非,判断一些事物,但由于心理的半幼稚、半成熟状态,经常表现为认知上的片面性、表面性,且固执己见。当他们在家庭、学校或社会上遇到难题时,只相信自己、信任伙伴,而听不进家长和老师的话,被身边的不良朋友引诱的越来越远,愈来愈深,不能自拔。

2.盲目模仿强、行为传导快 社会把未成年人当“孩子”,而未成年人把自己看成大人,向往独立的进行各种社会活动。他们急迫地渴求了解社会、广泛地接触社会,而向大人学习和模仿是他们让自己长大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他们的社会阅历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反复性大,缺乏独立思考、动力活动、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他们的模仿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依赖性。而这种简单化和机械化的模仿又具有很大的传导性,如很多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启蒙”老师都是自己的小伙伴。这种传导性在团伙犯罪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在团伙中未成年人犯常以老带新,多面手带单面手,把自己违法犯罪的“技术”、“经验”传授给新伙伴。这种快速的传导导致犯罪团伙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社会危害性也愈发严重。

3.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差

未成年人的情感比儿童成熟多了,但他们的情感世界强烈而脆弱,极易受外界刺激而迅速变化,容易冲动、感情用事。稚嫩的理智控制不住情感,激情导致行为上的盲动,容易产生偶发性犯罪。4.好奇心理强、逆反心理重

未成年人随着脑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心理上的探求能力和好奇心加速发展,好问、好动、好猎奇,其表现形式往往是家长、学校越禁止什么,他们就非要做什么,强烈的逆反心理和反叛心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重要位置。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是半幼稚、半成熟状态,是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盲从性错综矛盾的时期。此时,他们的知识不多,社会经验也很少,但他们已经逐渐树立了“自我意识”,自我感觉是“大人”了,想脱离监护人独立行事。不过,他们又经常怀疑自己的能力和判断,内心渴望得到他人的指点。他们在心理上经常处于矛盾状态,境遇不好时更是如此,这种痛苦在同年龄段或者比自己稍大的人那里比较容易获得理解和沟通。一些未成年人就是在这种心境下,找伙伴“排忧解难”,进而结伙犯罪。5.道德观念淡薄、法律知识匮乏

未成年人的文化知识处于积累储备阶段,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和生活规则的了解还很肤浅,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正在形成初期。一些自身素质较差、家庭教育较差的未成年人不学法、不知法、不懂法、不畏法;社会道德、行为准则体系在他们的心目中还没有建立起来,失去了起码的道德水准。人们厌恶的事,他们却赞美;人们赞美的事,他们却反对。如有人在失恋后,竟向女朋友泼硫酸,认为是开玩笑;有的人认为持刀劫钱是小事一桩。这种心理道德水准的失调,导致了行为上的犯罪。即使有一些人建立了初步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但这些理念只限制在理念层面上,并没有成为他们个人的内心需要和行为动机。因此,这些初步的理念在理智与感情、控制与放纵的考验面前就显得非常脆弱。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原因剖析

作为社会最基本的构成因子,家庭历来承载着维护社会安全与稳定的职责,家庭的和美稳定除了血缘和亲情的纽带作用之外,家庭教育的作用也同样重要,家教的好坏对孩子的心理和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面从以下五个方面剖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因素。1.家庭的破裂或者解体

夫妻关系是家庭存在的基础。当夫妻双方感情破裂,或者因为离婚、死亡、服刑以及其它原因失去了夫妻中的一方或双方时,家庭的完整性便遭到破坏。一方面,残缺的家庭会给子女的心理造成一定伤害。无论离异的父母是否抚养孩子,未成年人都会感到缺乏必要的关爱;另一方面,残缺的家庭会给子女的家庭教育造成严重的缺陷,离异的父母经常将教育不当的责任互相推诿、埋怨,有的发现孩子有不良行为就拳脚相加,甚至撵出家门,结果造成家庭关系不和。相当多的孩子因此产生深刻的情绪障碍,悲观失望、痛恨父母、嫉妒他人、不满现实,形成一种反社会的心理,很容易误入歧途。2.父母的不良恶习

父母的言行是子女的楷模。母亲是子女的第一位导师,母亲的贤惠、善良、正直的品行会给子女形成良好的人格打下基础;父爱是一种权威性的爱,能给家庭带来一种安全感,可以帮助子女形成对守法与违法的敏感性。但是,如果父母有酗酒、盗窃、卖淫嫖娼灯不良恶习或者犯罪史,都会给子女以暗示的影响,并刺激他们模仿大人的不良行为行事,在其心灵中孕育下违法犯罪的种子。3.盲目溺爱或者疏于管教

父母对子女管教的方式不得当,往往会适得其反。有的父母过分溺爱,使孩子在家中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都一概满足。以致孩子从小养成好吃懒做、贪图享受、好逸恶劳、自私自利、专横霸道、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等坏毛病。一旦孩子认为父母不能满足他们的无理要求和过高的物质欲望,就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地干坏事,走上犯罪的道路;有的父母忙于自己的工作,只知道使自己的孩子衣锦食美,却忽视给他们以良好的精神食粮,没有履行法定的监护管教子女的义务,不关心孩子的道德培养、心理健康和精神需要。

4.过于严厉的家教

处于成长期的孩子,应该有一个相对宽松的生活环境,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发展个性,家长除了在原则性问题上加以把握之外,不应该过分干涉孩子的生活。但是,面对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很多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非常高,墨守“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信条,不分青红皂白对孩子打骂、不让吃饭、罚跪、拷打,甚至赶出家门,造成孩子和父母感情破裂,形成情绪对立、互不信任的局面。他们在心理上视父母为敌,变得性格孤僻冷漠、脾气暴躁、自卑自私甚至演化为暴力和攻击,很容易流落到社会上去找小兄弟取得“同情”、“温暖”,有的在教唆犯的引诱、威胁下,堕落成罪犯。5.教育内容单一

父母应该是孩子的良师益友,父母不仅应该关注儿女的学习成绩、品性好坏,还应该密切注意孩子的身体心理变化和精神需求,根据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其进行必要的生理卫生知识、性知识的教育。但我国的大部分父母自己还对此问题羞涩的回避,更没有意识到这项教育内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导致教育空白。这与未成年人生理早熟的趋势和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非常不适应,外界的不良因素极易影响和侵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和思想。

(三)未成年人犯罪的学校因素剖析

学校是未成年人时期最主要的生活场所,未成年人在学校度过的时间甚至比家里还要多,因此,学校环境的好坏、学校教育的成败对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凡的意义。

1.重智轻德导致未成年人道德水平低下、法律意识薄弱。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基地,应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未成年人。但是,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现阶段还没有完成,始终没有最终实现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很多家长、学校和社会成员仍然把学生文化成绩的优劣、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衡量学校和教师水平的硬指标甚至唯一标准。因此很多学校片面强化智力教育,忽视思想品德、理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只教书不育人。即使是开设了相关课程的学校,也有不少流于形式,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形式呆板单调,未成年人难以接受。其结果是未成年人的道德水平低下、法制观念极其淡薄,缺乏对违法犯罪的防范意识和自我抵御能力,没有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加之他们的认识、辨别和控制能力本来就不强,因此很容易被外界不良因素引诱、影响和腐蚀,不知不觉走上犯罪的道路。2.缺乏适当的心理卫生教育和引导。

未成年人被社会学者称为人生的危险期,其行为具有明显的二重性,既容易学好也容易学坏。如果善于引导,他们充沛的精力和强烈的好奇心就可以转化为智慧和才能;如果疏于教育引导,他们的盲目、模仿和冲动就会发展为对社会不利的消极因素。

无论对哪个年龄段的学生都一律简单地要求认真学习、遵守纪律,极少关注未成年人的精神需求和心理动向,学生即使发生了如大吃大喝、出入娱乐场所、大把花钱、谈情说爱,或看淫秽录相、接触毒品等违禁物品等不良行为的倾向,老师和学校也没有针对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生长发育特点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错过了教育引导的最佳时期。此外,很少有学校关注学生的生理卫生教育,即使开设了相关课程,也故意把讲解性知识、性行为及性心理的部分删除,未成年人并不了解真正的性科学,对性的神秘感越加强烈,不会用科学的性知识保护自己的健康。

3.学校对后进生的鄙视和疏于教育加速了他们走向犯罪的步伐。

目前在校的未成年人普遍存在学习负担过重、心理压力过大和厌学情绪加剧的情况,学习缺乏趣味性、学校活动单调,不少学生从讨厌学习到拒学逃学,成绩较差,成为后进生或者单差生,他们因为在学校是“失败者”就脱离正常的未成年人群体,极易受不良因素的引诱,对这些学生,学校和老师不是耐心细致地帮助教育,而是嫌弃、歧视,以粗暴简单的办法对待,动辄训斥、辱骂、体罚、轰出教室,甚至勒令退学或者开除学籍,将学生推向社会。其结果必然造成后进生的自卑和逆反,激起他们对学校权威的挑战,将学生推向犯罪的泥潭。

4.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脱节给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了良好的“空子”。

由于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学校自己就解脱了,把教育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学校,自己的孩子犯了错误,反而去指责老师和学校“失职”。而部分教师和学校也认为,他们只负责知识教育,孩子的思想、品行应该有父母负责。学校与家长之间缺乏稳固的联系渠道、缺乏经常的信息沟通、缺乏必要的信任和配合,当未成年人出现问题时,家长和学校互相指责和推诿,使未成年人学生对双方都产生了怨恨,认为自己是学校和家长的负担,被抛弃的对象,因此他们对学校的抵触情绪和对家长的逆反心

理日益加重,其结果是谁的话都不听,流向社会,加入违法犯罪的行列。

五.如何防治未成年人暴力犯罪

(一)构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司法预防体系,严把法治关。一是完善青少年刑事法律制度,构建统一的、自成体系的青少年犯罪法典。二是成立专门青少年犯罪侦查、审查、审判机构,由专人负责办理青少年刑事案件。三是对青少年犯罪要贯彻特殊的刑事政策,即对青少年扩大缓刑适用范围、放宽减刑和假释条件,对服刑的青少年实行与成年人分开关押、改造,避免“交叉感染”。四是对青少年犯罪予以刑事处罚、关押或服刑的,做好帮教工作,减少重新犯罪率。

(二)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观念。要根据当代青少年学习各种知识的现代化途径不断增多、社会知识传播手段呈现扩散性的特点,积极利用各种合法有效的传媒工具,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法制,培养其法制观念,提高其自控能力。公安、司法机关可以在中小学开设法制课,由公安、司法机关选派人员协助学校把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纳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安全教育计划中,采取多种方式,教育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普法学习,把有关青少年保护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落到实处,形成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公安机关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净化社会环境。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提供适合其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控制各种可能影响、诱导其违法犯罪产生动机、决定及实施犯罪行为的环境。一是在加强日常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同时,公安机关必须严厉打击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或者为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提供方便、条件的违法犯罪活动。二是公安机关应与有关部门配合,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加大“打黄扫非”工作力度,坚决杜绝不健康的读物、音像制品或者电子出版物流入社会,毒害青少年;要大力加强对营业性歌舞厅、电子游戏室、“网吧”及其他相关场所的治安管理,严厉查处违法违规经营活动。三是公安机关要深入查禁“黄、赌、毒、娼”等社会丑恶现象,坚决切断青少年与一切不良诱因的联系,净化育人环境,最大程度地减少社会丑恶现象对未成年人的危害,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条件。

(四)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处理上要强调社会效益。对涉及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案件,既要发挥公安部门职能作用,加大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侦破查处力度,又要按照“教育、感化、挽救”相结合的方针,根据其生理、心理的特点,分析其违法犯罪的原因,做出恰如其分的处理。并及时与学校、家庭取得联系,及时开展拦头帮教,消除其违法犯罪苗头。

(五)构建家庭与学校教育、预防体系,把好育苗关。察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蛛丝马迹,家庭成员责任重大。抓好家庭教育这个环节,就是抓住了未成年人犯罪的源头。同时,加大力度惩处行使未成年人监护权不力的父母,增设对父母或监护人处罚的法律规范,以督促父母(监护人)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学校应加强青少年的理想、道德、纪律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增强守法意识。加强青少年自身修养的培养,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增强对各种不良风气诱惑的抵抗力。

(六)要加强对失足青少年的帮教工作。要加强对失足未成年人的帮教工作,不能出现空白点,要争取将有偷窃、打架斗殴、淫乱、吸毒等不良行为和经公安机关打击处理的未成年人全部纳入帮教范围。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派出所”四位一体的帮教责任制。要充分发挥和拓展工读学校、少管所和劳教所的职能作用。对已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坚定不移地进行教育、挽救和感化,要依靠多方力量,把打击犯罪同预防犯罪结合起来,惩办与教育结合起来,将失足未成年人从泥坑中挽救起来,使他们重新做人,有效遏止他们向惯犯、累犯和重刑犯发展。

参考文献

未成年人重新犯罪问题实证研究 篇3

关键词:未成年人;重新犯罪;实证研究;东莞市

中图分类号:D9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088-02

未成年人重新犯罪不仅具备未成年人犯罪的一般特征,也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一般而言,未成年人重新犯罪是指已经犯过罪并曾接受刑事处罚的未成年再次犯罪。在2016年5月29日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检察机关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发布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发言人肖玮说:“全国未成年人目前有3亿多。近年来,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防治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未成年人犯罪总体呈下降趋势。”[1]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厅长陈国庆表示,最高人民检察院非常重视对未成年人犯教育挽救的工作,其工作成效正在逐步显现。“我们统计,近5年来未成年人重新犯罪人数也在逐年递减,2015年較2010年下降了29.6%。许多涉罪未成年人得到及时帮教,重新回归社会”[2]。从整体上看,我国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率同成年人重新犯罪率相比,也是相对较低。2014年1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在上海举办了全国法院少年法庭三十年座谈会暨少年审判论坛。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座谈会上谈及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率,他称:“2002年以来,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率始终保持在2%左右,远低于全部罪犯的重新犯罪率。”[3]东莞市属于广东沿海发达城市,近年来,东莞制造业迅速发展,外来人口大量涌入。根据2015年东莞统计年鉴,2015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95.01万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25.41万人,外来暂住人口413.62万[4]。外来人口的迅猛增长和流动给东莞城市管理带来了难度。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数量和涉案人数也远远远高于内地城市。由于外来务工人口增多,未成年人犯罪又以非东莞籍居多。不久前,笔者和课题组对东莞市某检察院2013年至2015年受理的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情况进行调研,力图掌握第一手资料,以期对预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东莞市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现状

据笔者统计,2015年东莞市检察机关对涉重新罪未成年人的批捕率和起诉率与2014年相比,分别下降了5.31%和1.73%,2014年与2013年相比又下降了7.72%和1.42%。从整体上看,东莞市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犯罪嫌疑人年龄日趋低龄化。研究表明,东莞市初次犯罪的年龄越小,重新犯罪的可能性就越大[5],重新犯罪呈低龄化趋势。据调查,2013至2015年,东莞市发生未成年人重新犯罪案件中,犯罪主体为22周岁以下的有105件145人,其中18周岁以下的有21件24人;22周岁以上的有63件92人。某种不良行为发生越早,以后演变为犯罪行为的可能性越大,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就越深远,从而也就更难改变。

(二)外来未成年人所占比重较大,且文化程度较低。近年来,在东莞市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的未成年人重新犯罪案件中,外来人口占总人数的四分之三,东莞长安镇、虎门镇等经济发达的镇区,该比率更高。以2014年为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外来人口占东莞市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90.24%。

(三)涉及罪名比较集中,犯罪手段呈成人化、暴力化倾向。从近3年的数据来看,东莞市未成年人重新犯罪主要集中在两抢一盗、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运输毒品罪,占全部受理案件人数的80%。同时,共同犯罪居多,未成年人重新犯罪中共同犯罪案件数占一半左右。很多情况下是临时凑到一起,在人多势众心理作用下实施犯罪。

二、东莞市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原因

(一)家庭没有发挥有效的预防作用。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未成年人社会化过程的初始起点,在未成年人社会化过程中,家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和课题组在调研中就发现,重新犯罪未成年人一般出身于单亲家庭,统计数据表明,在重新犯罪未成年人中,单亲家庭占85%。单亲家庭对有过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子女往往采取以打骂为主的粗暴方式,反而对其心理矫正起到负面作用。不良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不健全人格的形成有不良影响,部分重新犯罪未成年人的家长起到不好的榜样作用,父母有劳动能力却懒于寻找工作,不思进取,自甘堕落,成为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重要诱因。

(二)未成年人自身的原因。未成年人犯罪后被判处刑罚,这就意味着他们成为罪犯。未成年人一般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思想幼稚单纯和自控能力较弱,法制观念比较淡薄。当其实施犯罪行为时,有的认为是好玩,对犯罪概念模糊不清,有的甚至不认为是犯罪。定罪判刑后,对其犯罪行为认识不清,甚至会认为被判刑是十分荣耀的事情,其主观恶性根治较难,一旦遇到机会,重新犯罪概率很大。未成年人思想单纯,不能认识刑罚给自己一生带来的消极影响。大多数未成年人不懂“从轻减轻处罚”的涵义,存在“犯罪也不是什么大事”的思想。另一方面,他们大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由于缺少关怀,,缺乏必要的沟通,有的未成年人犯罪后有一种被“破罐破摔”心理,为其重新犯罪埋下了隐患。

(三)社会接纳程度低是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主要原因。社会的不接纳、民众的不信任非常容易导致初犯未成年人再次实施危害社会的犯罪。整体来看,未成年犯回归社会后参与社会生活程度较低,无法从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无法形成认同感。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学校对有过前科的未成年人持有一种偏见,不愿意接纳他们,这些失足孩子由于失学,过早走向社会。由于不被社会接纳,使他们产生极强的自我保护心里,难以回归社会,往往重新走上犯罪的道路。据调查,在重新犯罪未成年人中,出狱后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被人歧视,占50%;没有无一技所长找工作,占38%。虽然民众理解服刑人员最终要回归社会,但还是存在着歧视未成年人初犯的态度。一旦就业无门,谋生无能,他们迫于生存压力,可能会选择走上重新犯罪的道路。

三、东莞市预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有益探索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社会接纳程度低是东莞市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主要原因。據此,结合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东莞市政法机关在预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

(一)实行未成年人犯罪档案封存保密制度,让其没有包袱回归社会。2012年3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修正案》和2013年正式实施的新《刑事诉讼法》第275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结合本地实际,2013年7月5日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工作实施意见(试行)》(下称《实施意见》),至此,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在东莞市两级法院全面实施。该项制度规定:“未成年犯罪记录封存后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也禁止向任何机关(特殊情况除外)、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提供查阅、复制、摘抄纸质或电子档案。”截止至2016年7月,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已经封存了46宗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犯罪记录。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实质在于使有过前科的未成年人远离犯罪标贴,从心理上使自己融入社会,让社会通过正常的途径接纳他们,以利于他们开始新的人生。因此,封存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有利于他们甩掉包袱回归社会,从而降低未成年罪犯的重新犯罪率。

(二)实施阳光计划,让重新犯罪的未成年人真正回归社会。东莞市检察机关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工作方针,在办理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过程中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未成年人轻微犯罪,尽量不捕、不诉或判处缓刑。2015年4月,被告人刘某等人在东莞市南城区某公交车上伙同他人实施盗窃,被群众扭送至西平派出所。参与盗窃的李某等二人均系未成年人,有犯罪前科,分别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东莞市检察院的检察官对两人开展了判后帮教工作,积极为他们联系工作,帮助他们再就业。东莞市人民检察院实施“阳光计划”,联合社区开展购买社区服务等活动,为未成年人犯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近年来,阳光队员均无重新犯罪现象,有21人重新返回校园,20人找到工作。东莞市人民检察院也向相关部门积极建言,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制定政策,鼓励企业接收有过前科的未成年人,对其予以减税、奖励等。

(三)社区矫正工作成效显著,有力地预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随着东莞市社区矫正工作体系的初步确立,未成年人在社区矫正期间重新犯罪率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东莞社区矫正工作自2009年试点、试行到全面推开已有7年多时间,目前累计接收罪犯2675人,未发生有重大影响的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案件。配合实行未成年人犯罪档案封存保密制度,2014年和2015年东莞无一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得到有力彰显。在矫正工作实践中,东莞市司法行政机关积极探索社区矫正工作新方法,注重从心理矫治入手,帮助社区服刑人员重新认识自我,重树信心,顺利融入社会。在前期心理矫正基础上,2015年开始邀请心理专家介入,正式迈出东莞市心理矫治专业化步伐。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市司法局设置社区矫正中心,建立未成年人专门心理矫治专用室,配置了播放器、放松躺椅、心理沙盘等设备,针对他们的特点开展心理测评、个案心理咨询和集中心理辅导。二是组建心理矫治专家小组。经市心理卫生协会和市心理咨询师协会推荐,成立了由8名心理专家组成的心理矫治专家小组,为全市社区未成年人服刑人员心理矫治工作提供专业指导和心理辅导。三是制定心理矫治工作方案。对心理矫治目标、内容、方式和步骤、组织实施主体等进行规范,对社区服刑人员实施分类矫治,个案矫治重点关注未成年人群体,帮助他们融入家庭和社会,预防其重新犯罪;集中辅导与教育矫治结合起来进行,利用心理疏导的专业方法克服他们不良情绪和消极心态,形成正确的认知,从而提高矫正效果。

参考文献:

〔1〕最高检召开检察机关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新闻发布会http://www.law-lib.com/fzdt/newshtml/yjdt/201405 30090853.htm,2016-5-30.

〔2〕陈国庆.http://live.jcrb.com/html/2016/1033.htm,2016-01-30.

〔3〕数据:我国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率仅约2%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4-12/10/c_127290843.htm2014-12-10.

〔4〕2014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tjj.dg.gov.cn/website/web2/art_view.jsp?articleId=8746,2016 -04-17.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初探 篇4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因素

(一) 未成年人犯罪的环境因素

影响未成年人偏离正常的人生轨迹而走上犯罪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四个:

1. 存在缺陷的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将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反的, 不良的家庭教育轻则使孩子性格扭曲, 重则导致孩子走上犯罪道路。比如, 单亲家庭由于缺乏父爱或母爱造成孩子人格健全方面的失衡;父母忙于工作, 疏于对孩子的管教引导, 甚至有的父母本身沾染上社会不良习气, 沉迷于赌博等, 孩子由于缺乏家教或耳濡目染而丧失对假丑恶的辨别能力。这些不良的家庭环境都可能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诱因。

2. 存在弊端的学校教育

目前, 我国学校教育存在诸多弊端。一是重“优”轻“差”的精英教育模式。办重点学校、重点班, 重视尖子生, 人为地造成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机会不平等。少数成绩优秀的学生成为教师和家长的掌上明珠, 受到格外关注和爱护, 而相当一部分所谓“差生”或者“后进生”受到冷遇, 甚至被排挤到校门外。二是重“智”轻“德”的教育评价体系。虽然素质教育推行多年, 但是落实起来往往走样, 高考“指挥棒”无形的魔力导致学校对学生评价偏重考试分数, 而思想品德的教育和考核往往被忽视。应试教育的弊端在于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存在缺陷的人才, 而未成年人在思想品德、身心素质方面存在的某些缺陷, 正是导致他们走上违法犯罪的根源。三是重“校”轻“社”的教育格局。许多学校只注重内部管理, 多年来有效的家访制度已经废弃, 与校外的单位、工厂、社区、村组等联系太少。没有很好地开展社会道德实践活动, 使德育教育流于形式。

3. 负面影响的社会环境

改革开放既带来了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也带来了社会意识的多元化、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市场经济体制造就了拜金主义思潮的膨胀, 不择手段、唯利是图者大行其道, 坑蒙拐骗、赌博凶杀、吸毒贩毒、卖淫嫖娼、偷盗抢劫等危害社会的丑恶现象的泛滥, 多多少少给未成年人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电影、电视、网络、出版物存在媚俗倾向, 到处充斥着色情和暴力, 直接诱导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4. 不法分子的各种诱骗手段

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某些未成年人的简单幼稚, 采取各种手段诱骗他们“上贼船”, 为他们谋取非法利益, 如不法分子诱骗未成年人吸毒, “套牢”后迫使其参与卖淫、涉毒犯罪等活动。

(二)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质因素

未成年人犯罪有关的生理、心理特质主要是:

1. 逐渐成长的自主意识

孩子从出生到成人的变化过程, 实际上是未成年人逐渐挣脱成年人的呵护走向自主独立的过程。但是, 由于这种自主尚无成熟的思想和准确的辨别力做支撑, 因此, 难免会自主失当。

2. 不断加强的逆反心理

成年人总喜欢规定孩子们做什么、不要做什么, 然而, 命令式的教育往往适得其反, 孩子们对不能做的事情特别感兴趣, 非做不可, 于是错误就铸成了, 形成了“有心栽花花不开, 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尴尬局面。

3. 与生俱来的模仿能力

孩子从牙牙学语到颤颤学步, 再到学习生活各方面技能的形成, 无一不是模仿学习成人的结果。可是模仿是一柄“双刃剑”, 它既能帮助未成年人通过模仿走上成熟, 它也能促使未成年人迅速学坏而走向毁灭。

4. 尚未成熟的辨别能力

涉世未深使未成年人不知道哪是陷阱, 哪是天梯, 弄不清什么是香花, 什么是毒草, 分辨不出真善美和假丑恶。这一点最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 未成年人常常被假象蒙蔽而成为犯罪分子的帮凶。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特征

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有共同点, 但也有与成年人犯罪相区别的特征。

(一) 模仿性

有些未成年人犯罪与电影电视片上的犯罪手段如出一辙, 完全是它的翻版, 那些媚俗的媒体成为他们犯罪的教唆者。

(二) 盲目性

未成年人犯罪而不自知, 因为他们还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和法制意识, 好似“墙头一蔸草, 风吹两边倒”, 导致盲目服从的现象发生。

(三) 冲动性

对于处于青春期的未成年人而言, 青春萌动, 情绪躁动, 很容易缺乏理智而出轨, 及至触犯刑律才后悔不已。

(四) 被迫性

许多未成年人犯罪完全是由于交友不慎, 误上贼船而不能自拔, 而他们又缺乏与坏朋友决绝的勇气, 于是在犯罪的道路上越滑越远, 愈陷愈深。

三、未成年人犯罪的防范措施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应该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关注。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 尽可能地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肃课题。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应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一) 全面净化社会环境

社会大环境是一个“染缸”。不能过早地让是非分辨能力不强的未成年人掉入这个“染缸”。因此, 一是要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对校园周边不法经营的黑网吧及其他不良场所要毫不留情地予以取缔。二是要净化宣传文化媒体。电影、电视、网络、户外广告、电子音像、图书等媒体要远离色情、凶杀和暴力, 对一些娱乐场所要实行分级管理, 要禁止未成年人进入。三是要净化社会治安环境。要尽可能地减少社会阴暗面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作用。

(二) 重拳打击不法分子

政法部门要加大对诱骗、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不法分子的打击力度, 斩断他们伸向我们鲜嫩脆弱花朵的黑手。

(三) 大力加强正面教育

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 家庭、社会积极配合, 运用多种手段对未成年人进行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三观”教育。教育的手段可以是讲座、知识竞赛, 也可以是文娱活动, 寓教于乐, 还可以是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讲授教人、活动育人、实践树人, 让未成年人处于一种正面教育的良好环境中。

(四) 高度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成年人要尽量给子女营造一个完整、和谐、幸福的家庭。即使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如此, 也要给子女健全的人格教育, 不能让他们有爱的缺失。

(五) 构建平等教育机制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5

引言:未成年人犯罪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呢?他们可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祖国未来的希望!然而在他们人生道路的开端却缺乏必要的引导,导致很多未成年人误入歧途,而毁了自己的一生!因此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我们应该多一点去了解他们,关爱他们,从而正确地引导他们,及早地预防他们去犯罪!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

(1)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现的特点

1、从年龄结构来看,未成年人犯罪日益向低龄化方向发展。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频繁接受不良文化影响等原因,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比20世纪90年代有所提前,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杀人、强奸、抢劫等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日益增多;

2、共同犯罪普遍。未成年人因自身身体素质及其他能力的限制,喜欢结伴而行,相互利用、相互壮胆而实施犯罪行为的现象较为普遍。共同犯罪成为其主要犯罪形式;

3、“两抢一盗”呈多发性犯罪。未成年人没有经济来源,经济上依赖于父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未成年人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其父母经济上的供给一旦不能满足其物质需要,就容易想歪心思,铤而走险,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以满足其物质需求。

4作案偶发因素多。未成年人因心理发育尚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和干扰,容易冲动,其违法犯罪多具有偶然性,犯罪起意快,且一般没有特定的犯罪对象,往往只要一人提议,其他人便不假思索同意,说干就干,不计后果。

5、犯罪手段渐趋成人化。随着当今社会传播媒体和科学技术的空前发展,未成年人通过网络、电视、游戏、黄色刊物和他人的传授,见多识广,早熟、早知、思维活跃。一些未成年人有意模仿或者精心研究电视、电影、侦探小说上的犯罪方法作案,反侦查意识很强,犯罪手段渐趋成人化。

6违法犯罪的耻辱感日趋淡化。在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下,不少未成年人的耻辱标准明显错位,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群体性道德失范、价值观念偏差和道德水准滑坡的现象,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耻辱感越来越淡化。有的未成年人认为,老实本分等于无能,一旦触犯法律受到惩罚,只认为自己运气差,并不认为是什么耻辱。

7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突出。当前,农村青壮年大多长年外出务工,导致农村“留守学生”、“隔代监护”的现象十分普遍,有的未成年人因从小缺少亲情温暖、缺乏家庭教育和家庭监管,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2)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态势

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影响,目前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在增加;其增长速度不如忽视,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

从犯罪原因上分析,未成年人犯罪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未成年人自身原因、家庭原因、学校原因和社会原因。

(一)未成年人自身的原因

首先,从心理因素分析未成年人的自我认识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抵制各种不良影响的能力不强,思维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他们不能客观的、理智的、冷静的对待各种事物和现象,对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难以正确认识,对自已的行为不能作出正确的估价和评断。其次,从生理因素分析,由于未成年人正处于身体发育期,情绪、情感的社会化还很不完善,行为易受情绪的影响和左右,自我控制能力较差,难以抵制外界不良诱惑,难以有效的控制自已的心理冲动。再次,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程度较低,综合素质较差,分辨事非能力较差,很难应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经不起诱惑,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沾染不良嗜好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义气用事,不计后果等。总之,未成年人心理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对事物判断能力较差,模仿性、好奇心和虚荣心都很强,容易产生对立情绪、逆反心理和攻击性行为,辨别是非以及自制的能力较弱,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或不法分子教唆而误入歧途,从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少年犯案发前大多都有喜欢上网、打游戏、吸烟甚至酗酒、赌博等不良嗜好,他们游手好闲,无事生非,从而导致非道德意识增长和产生违法行为。另外,暴力、色情等不良文化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极为严重;未成年人的性犯罪,无一不与色情文化的污染有关;因为未成年人的性教育几乎是空白,因此,处于性早熟时期而对性的认识是既神秘又剌激,在有诱惑的情况下,极易引发未成年人性犯罪。

(二)家庭原因

家庭是一个人生活和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环境如何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子女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因此,家庭教育的好坏,父母道德品质的优劣以及教育方法是否得当,对子女的心理、品德、爱好、理想和行为举止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家庭环境不良或教育方法不当,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说家庭教育很重要,很多未成年人就是因为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而导致走上犯罪的道路!其中家庭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溺爱纵容型家庭;家长过分溺爱、放任,疏于管教。现代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家长没有履行好监护职责,迁就孩子的不适当要求,对子女的不良习惯不能及时发现并教育其纠正,特别是在物质生活上无限制,致使子女形成唯我独尊、自私自利、占有欲极强的心理,当其不断增长的需求欲望在家庭中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向家庭外扩张,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诱导时,极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2、不良教育型家庭;家长的不良教育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拔苗助长”型,二是“任其自生自灭”型。“拔苗助长”型的家长是投入多、交流少,在学业上对孩子抱有很高目标或对孩子容错性较低,一旦孩子达不到目标或出现错误,家长不能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帮助孩子分析原因,而是奉行“棍棒教育”,使孩子产生畏惧心理,伤害了子女的自尊心,使其产生逆反对抗心理和自卑、悲观情绪,甚至于轻生。“自生自灭”型家庭是家长自寻快乐多,与孩子同乐少。

有的家长忙于工作,有的家长忙于生计,有的是父母离异,有的是家长外出打工,对孩子缺乏必要的关心和爱护,使他们过早地尝到了生活的苦涩,失去了亲情的呵护,性格孤僻,自卑,脆弱,最易乱交朋友,被坏人利用。

3、父母素质偏低型家庭;家长自身要求不严,对孩子影响很大。家庭中,家长的一言一行,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未成年人模仿性强、可塑性强,父母的言行影响着他们的成长,有的父母素质较差不能正确的教育子女,甚至颠倒是非,有的本身就有一些不良恶习,严重影响着子女的成长。在生活中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影响最大的人是父母。未成年人好奇心强,易受暗示,善于模仿,但辨别是非、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常常把与之接触最多、联系最密切的父母作为自己的模仿对象。

4、残缺重组型家庭;家庭的完整是子女健康成长的摇篮,当离婚、死亡或服刑以及其它原因失去了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时,家庭的完整性便遭到破坏。这种家庭既给子女心理造成了伤害,又给子女的家庭教育造成了缺陷。相当多的孩子因此产生深刻的情绪障碍,悲观失望,嫉妒他人,不满现实,形成一种反社会的心理,极易引发犯罪。

5、父母外出型家庭;随着人口流动比例的增大,尤其是有些地方经济欠发达,不少家庭为了谋生父母双双外出务工,将子女托付给爷爷奶奶或亲属,使子女的管教工作存在严重的缺陷,使一些未成年人因失去了良好的管教条件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社会环境

首先是宏观环境的影响;近年来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强烈的变迁。与成年人相比,未成年人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更加显得茫然不知所措。不断涌现的新生事物,使他们的欲望不断膨胀,但他们的能力使他们很难通过合法的手段去实现这种欲望,为了满足这种欲望,他们很可能不择手段,实施越轨甚至犯罪。加上当前我国贫富差距日益加大,他们在与别人的比较中,体会到一种贫困感,一些未成年人幼小的心灵种上了贪慕虚荣的种子,讲排场、讲吃喝、讲穿戴、好逸恶劳、梦想一夜暴富,经济收入的差距加大,造成了青少年心理上的不平衡,诱发青少年向往金钱物质,使得一些青少年为获不义之财疯狂作案;这种心态加大了他们心理的失衡,更加促使了犯罪的发生。其次是微观社会因素的影响。网络、电视、电影等传播媒介的影响。传播媒介的对未成年人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的很多行为举止都可能是从这些媒介中学习的结果。渲染暴力、淫秽等思想的传播媒介在某种程度上对青少年犯罪有很强的诱发作用。由于未成年人思想不成熟,社会阅历浅,辨别是非能力差,对好坏良莠缺乏全面的判断。在缺乏良性诱导的情况下就会受好奇心的驱使,往往是“一看、二学、三堕落”。另外是网络游戏的诱惑;近年来,随着网络游戏的发展,网络游戏在给人带来乐趣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可以说网络游戏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最重要的社会原因。因为网络游戏的诱惑力,不少未成年人经不住诱惑,沉迷于网吧、游戏室,尤其是在校学生在那里结识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有的因为争机子打架,有的因为没有资金消费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学校原因

学校是未成年人除家庭以外的最主要的生活、学习场所,学校和老师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仅次于未成年人的家庭和家长,有的甚至超过了家庭、家长的影响力。

但现行教育制度存在的缺陷是不容回避的问题。一是单纯的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学校为了取得高升学率,以满足社会及家长的期望,在教育内容的安排上,只重视教科书规定的知识教育而轻视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二是法制教育重视不够。从近两年审理的在校学生犯罪案件来看,他们的法律观念非常淡薄,根本没有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没有认识到自已的行为是犯罪,如有的人认为打打架,把钱赔了就没事了。三是个别教师素质不高,教育方法不当。有的教师责任心不强,把差生视作“包袱”冷眼相看,使其对学校产生本能的抵触情绪而辍学在家,给社会带来了消极因素。四是学校管理存在问题,尤其对住校学生的课外管理不严,致使少数学生在校外租房居住,与社会的不良青少年接触,而被引诱走上犯罪。五是学校管理单纯强调“标准化”,忽略了以人为本。学校过于“标准化”的管理模式,使部分学生不能很好的适应校园生活,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能正确对待,缺乏信心甚至自暴自弃。

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与建议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导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社会、学校、家庭和未成年人自身,因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实行综合治理。

1、优化家庭环境,提高家庭精神生活质量。个人的性格、道德品质、理想情操的形成,都与他从小受父母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的熏陶有关。因此,每个家庭都必须以对子女负责、对国家的未来负责的高度出发,维护家庭和睦,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大力提高家庭精神生活质量。父母要首先从自身做起,提高婚姻质量,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子女当好表率。要筑牢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第一道防线。

2、注重学校的教育功能。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和继续,对未成年人的培养、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要要改变那种只重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倾向。学校要在传播文化知识培养兴趣爱好,引导个性发展的前提下,使未成年人首先学会做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进和完善管理制度与教育方法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同时还要开展法制教育,切实担负起加强法制教育的重任,使未成年人从小树立牢固的法制观念。

3、净化社会环境。社会各方面,应齐抓共管,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未成年人成长提供一个健康的外部环境。一是要净化大文化市场。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管、打击力度,净化影视报刊文化市场,加大打击宣传色情、凶杀、暴力的书刊和音像制品,杜绝黄、赌、毒对未成年人的侵蚀。二是要加大对网吧、游戏室的监管力度和处罚力度。该取缔要取缔、该关闭的要关闭、该处罚的要处罚,坚决避免不法网吧、游戏室给未成年人带来的危害。三是要加强宣传和普法力度。使未成年人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抵制不良习气的能力,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做遵纪守法的公民。四是加强社会治安,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外部诱因,为未成年人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4、构筑以学校为中心的学校、家长和社区三结合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网络。首先应该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班主任应该定期做家访或者召开家长会,多与家长交流,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对于后进生要多加鼓励,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对于一些不良行为要慢慢督促他们改正;其次,学校应

当加强与学校所在地的公安部门和居委会、村委会的沟通与联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让在校青少年有安全感,并防止青少年犯罪的发生。另外,学校应加强与相关执法部门沟通,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学校应与相关执法部门沟通,成立法制教育基地或类似组织,不定期邀请相关执法部门以案说法,提升法制宣传的效果。

5、落实刑事政策,实行司法预防。司法机关应认真贯彻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寓教于审,惩教结合,使其认罪悔罪,重新做人。首先,要改革庭审方式,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有针对性地邀请学校教师、群团干部或心理学工作者介入庭审,实施心理矫正,从而打消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心理残余。其次,在对未成年人犯罪量刑时,尽可能多适用非监禁刑,即多判处缓刑或罚金刑,给其创造重新做人的机会。再次,检察院应设立帮教考察检察官,负责对起诉到人民法院的少年被告人案件进行庭前调查,找准教育挽救的“感化点”,为庭审法官提供庭审注意事项和量刑参考意见。同时和少年法庭的法官一起负责做好判处缓刑的少年被告人的跟踪帮教工作,建立帮教制度和帮教档案,对少年犯进行长期有效的跟踪帮教,促进其彻底改过自新,避免重新犯罪。

问题未成年人 篇6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团伙犯罪

一、我国未成年人校园内团伙犯罪的现状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增长速度明显上升,并且未成年犯在14周岁-17周岁年龄段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多。有学者指出,未成年人的团伙犯罪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已经显现。据典型调查,在查获的团伙犯罪成员中,青少年占到70%左右;在查获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中,属于团伙作案的占到70%左右。①越来越多的趋势表明未成年人团伙犯罪大多发生在校园内,他们结成各种帮派,纠集不良少年,模仿黑帮入伙场面,“大哥”“小弟”相称,进行所谓“义气”的违法犯罪活动。

目前我国校园内的团伙犯罪主要现状为:(1)未成年人校园内团伙犯罪,大多发生在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身上,初中小学居多,对社会的认知程度不够,有着较强的叛逆与猎奇心理。(2)这些犯罪组织的成员,大多数具有打架斗殴的经历,其有过经历的原因可能是一时冲动或者是嘻戏取乐中萌生的。(3)未成年人的校园内团伙犯罪主要集中在暴力犯罪方面,近年来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而且表现的更为激烈。(4)其成员以男性为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案例出现出了女性的身影。(5)校园内的团伙犯罪,组织规模一般都比较小,规模与危险成正比。校园的团伙犯罪大多是3~5人的小型团伙,没有明确的组织纪律,也没有固定的名称。大多是临时起意组成的小型团伙,其危害性虽然小于大型团伙,但是比起个人犯罪而言,其社会危害性要远远高于一个人的力量。②

二、未成年人校园内团伙犯罪的成因

就其犯罪动机而言,大多出于简单的动机,“义气”心理更为突出。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2年的调查,未成年人犯罪为了钱财的占38.8%,为了恶作剧或者好玩的占22.2%,为了朋友的占19.8%,为了报复的占8.6%,为了性满足的占4.8%。

从未成年人自身方面而言,第一,未成年人认识能力和控智能力与其心理、生理发展水平不协调;第二,随着心理、生理的发展和个人的活动范围、内容的扩大,未成年人的需求开始发生变化;第三,与同龄人的交往中。他们就希望自己为同伴所接纳,他们希望自己的行为、容貌、能力等都能为同伴所重视,在群体中有自己的位置,在他们看来,没有什么比归属于同伴群体更重要了;第四,未成年人的认识程度不够,知识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是非丑恶不能完全辨别,法制观念淡薄。

从家庭方面因素而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相处时间最长,关系最为密切,影响最大的教师。作为未成年人的启蒙教师,家庭对孩子的成长,以及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良好家庭教育氛围的孩子往往很少加入校园组织,因此,未成年人加入校园团伙组织与家庭环境也有着较大的影响。

从学校教育方面而言,学校是孩子离开父母后进入的第一个“小社会”,是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关键步骤。正规的学校教育对未成年的成长起着很大的指引作用,而学校教育方面的不完善也是引发未成年人团伙犯罪的主要因素。

从社会因素方面而言,校园内的团伙犯罪形成原因不仅仅包括个人、家庭、学校等诸方面,社会因素同样起着重要作用。

三、未成年人校园内团伙犯罪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对于家庭而言,家长要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加强自身修养,努力学习科学教育方法,言传身教,以自身的榜样力量感染和熏陶孩子,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志向,远离不良青年,远离校园团伙组织。

对于学校而言,在减少班级人数预防受害方面,根据学者徐久生的调查研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适当的减少每个班级的编制,从现在40~50人减少到30~40人。这一方面有助于预防校园团伙组织的形成,另一方面,班级内人数减少,也能够使教师充分关心、了解学生状况。

对于社会而言,应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首先,应当净化社会空气,遏制团伙暴力犯罪的文化传播。其次,应当整治学校周边环境,中共综治委明确要求大力整治学校周边环境,为学生创造安宁、清净的学习环境。

对未成年人自身而言,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多学习法律知识,明确团伙犯罪的含义与后果,正确看待团伙犯罪,正确对待朋友之间的义气问题。

在立法方面,应当完善对未成年人团伙犯罪的法律。从而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科学完备的立法,是开展整治工作的法律依据,是顺利展开实际工作的重要保障。其次,应当明确出学校与家庭的责任。当这种团伙组织出现在学校时,应当对学校有关部门进行追责,确立完善的责任机制。

明确预防未成年人校园内团伙犯罪显得尤为重要。

注释:

①郭翔.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状况与特点[J].中国青年研究,1996(3):40.

②姚兵.未成年人团伙犯罪研究[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101.

参考文獻:

[1]金城.中美青少年团伙犯罪研讨会宗述[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5).

[2]马克昌.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定位[J].中国法学,2007(4).

[3]关颖.对未成年人犯罪研究中有关家庭教育问题的几点认识[J].青少年犯罪研究,2008(1).

我国未成年人侵权责任问题探析 篇7

一、我国关于未成年人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规定及弊病

我国《侵权法》第32条第2款规定了未成年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学界对该款是否确立了未成年人独立的侵权责任以及责任性质分歧较大,主要有公平责任说、非责任说、无过错责任说三种观点。

立法部门在其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条文说明、立法理由及相关规定》中指出,未成年人只要拥有财产,就应该先于监护人支付赔偿费用,未成年人是否存在过错对此不产生影响。因此将该款解释有财产的未成年人对外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符合法条文意,同时也符合立法者的意图,但却存在几个方面的弊病:

(一)未成年人承担无过错赔偿责任,与法的价值理念不符

《侵权法》第6条确立了过错责任原则。过错责任原则是承担侵权责任的基本原则,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行为人只对因过错造成他人损害承担责任,而该款却使行为控制力以及对后果预见能力均低于成年人的未成年人对所有造成他人损害的行为承担无过错责任,法律更优待智力发育完全的成年人。

此外《侵权法》第33条规定了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自己的行为暂时没有意识或失去控制造成他人损害应当承担过错责任。此时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与控制力和识别能力缺乏的未成年人差别不大,然而法律却使前者承担过错责任,后者承担无过错责任,则未免没有厚此薄彼之嫌。

未成年人往往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对行为的控制力低于一般成年人,对行为可能产生后果的预见能力不足。法律在立法政策的选择上应更优待未成年人,各国做法无不如此,然而我国现行《侵权法》却更倾向于保护智力发育完全的成年人。因此,使之承担无过错的损害赔偿责任不符合法的价值理念,对未成年人不公。

(二)以有无财产作为区别对待的标准没有理论依据

依据该款规定,有财产的未成年人才需承担赔偿责任,而无财产的未成年人则不论其主观状态,一律不承担责任。但是,在侵权法领域,一个自然人是否拥有财产仅是一个事实问题,而非法律上的问题,是否具有财产不应对其应否承担侵权责任产生影响,如一个成年人造成他人损害,但却没有足够的财产赔偿,法院岂会因此而免除该侵权人的侵权责任?与此同理,即使未成年人没有财产,但其将来成年后可以通过劳动获得财产,在将来再履行损害赔偿义务。将责任的有无依赖于财产的有无,没有理论基础,完全取消了责任承担的内在道义基础,使某人拥有财产这一与侵权事实无任何联系状态,成为一种“原罪”,这是任何一个现代侵权法制度都不能认可的。[1]所以将有无财产作为未成年人是否承担责任的要件,严重违背了现代侵权法基本的价值理念。

(三)无财产之未成年人不承担任何责任,对监护人和受害人不公,且不利于其健康成长

对于无财产之未成年人则不需要对自己的行为承担任何责任,不仅有点过分偏惠于无财产之未成年人,对监护人和受害人不利,也会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一部分未成年人在行为时事实上能清楚地认识到行为可能给他人造成损害,并能有效控制自身的行为,甚至有些未成年人故意侵害他人权益。此时应与成年人没什么区别,而仅因其未成年人的身份就可以免于承担责任,使其监护人为其造成的损害担责,对监护人实为不公。当监护人基于证明自己已尽到监护责任而减轻责任时,则会导致受害人的救济落空,没有任何过错的受害人却要无辜遭受实际具有识别能力及控制力的未成年人的过错行为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监护人为了避免为无财产的未成年人承担侵权责任,可能会限制未成年人的自由,而受害人为避免承受未成年人带来的损害,会对所有的未成年人产生回避,防范心理,两种情况下均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此外使无财产的未成年人免于所有的责任,将会给予其绝对的自由,造成其肆无忌惮,对教育未成年人具有反作用。

(四)使无财产的未成年人免于承担所有责任,与其他相关法律制度相矛盾

法律评价实际上仅仅立足于致害人对其行为危害性的认识,即只要识别了自己行为的不当性,即可通过责任制强加而达到制裁与预防的目的。[2]这并不是要求很高的认识能力,即使一个10岁的孩童也应认识到打伤别人是一件不对的事情。《民法通则》规定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则是肯定了限制行为能力人有一定的认识能力。既然未成年人可以进行与自身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享有因此带来的利益,那么就应该承担因实施不法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不利后果。

此外,我国刑法尚规定已满14岁的未成年人需对某些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就应当能够承担较轻的民事责任。

(五)以具有财产为要件的无过错责任与国际通行做法不符

各国(地区)关于未成年人侵权损害赔偿规定虽不完全相同,但在未成年人应承担过错侵权责任,不论其有无财产,这一点上持有相同观点。如《德国民法典》第828条规定超过7岁但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行为时如果有识别能力则应对造成的损害承担过错侵权责任。《日本民法典》与我国台湾地区民法也规定了未成年人以行为时具有识别能力为限对造成的损害承担过错责任。《法国民法典》以及英美法系国家法律规定,对自己行为有识别能力的人固然要承担过错侵权责任,对自己行为无识别能力的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同样要承担过错侵权责任。[3]关于此问题的规定虽与德国、日本、台湾有所不同,但无不是确立了未成年人的过错侵权责任。综上所述,未成年人对造成他人损害的行为应当承担过错责任,且不论其财产状况。

二、未成年人过错的认定

对于一般侵权行为,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曾说过:使人负赔偿责任的,不是因为有损害,而是因为有过失。此处的过失相当于我国民法中的“过错”一词。

(一)过错的认定标准

对于过错的认定标准,不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国家大多采用客观认定标准,即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英美国家又称之为reasonable man。关于客观标准的原因,美国法学家Homles在论及美国法律将如何建立起过错责任原则时,曾论及:法律所适用的标准乃是针对一般人而设。作为人行为一部分的性格、接受教育情况、智力发育等一系列影响人的行为的原因,不胜枚举,几乎每个人有自身的特殊性,限于司法资源的有限以及技术上一一分别的难度,法律实在难以一一顾及,由社会大多数所设立的法院不应在认定过错与否的过程中对每个人的特殊性都予以考虑”。

(二)未成年人过错认定的特殊性

未成年人不论是其对行为的认识能力还是对行为的控制力都不能与成年人相提并论,对于这一特殊群体的过错的认定是否依然按照一般成年人的合理注意为判定标准,还是按照不同的年龄阶层,区别对待,以一般同龄人的注意义务标准为判定依据,对此各国(地区)观点不同。

1.《德国民法典》、《日本民法典》、我国台湾民法对未成年人过错的认定

德国、日本、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对未成年人过错的认定是建立在其具有识别能力的基础上的。识别能力也称侵权责任能力,认识其行为的不法或危险,并认知应就其行为负责的能力。[4]具有识别能力是过错责任的前提,如果一个人行为时不具有识别能力,则就不必继续考虑其是否对该行为具有过错。德国民法规定,不满7岁的未成年人,不具有识别能力,不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已满7岁的未成年人在判定其具体行为时,具体判定其是否于该行为具有识别能力,行为时具有识别能力的再继续判断其是否具有过错。日本、我国台湾地区对未成年人识别能力的规定不以一定的年龄阶段为划分标准,而是采用个别具体认定方式。在判定未成年人行为时具有识别能力的前提下,对进一步判定其是否具有过错,均采用一般同龄人标准,以实现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2.《法国民法典》对未成年人过错的认定

《法国民法典》规定未成年人不得以其未成年人的身份而主张不承担侵权责任,可知,法国民法认为未成年人过错责任的成立,不以具有识别能力为前提,认为所有自然人均具有识别能力。而对于未成年人过错的认定,法国实务界倾向于保护受害人,采客观抽象的认定标准,不以同年龄层为判定过错与否的基础。

3. 英美法系国家法律对未成年人过错的认定

在英美法系国家,主流学说与司法判例均认为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具有相同的识别能力,不因其身份而享有不承担侵权责任的特权。而对于未成年人是否具有过错的认定,主流司法判例倾向于认为,在决定引起他人损害的未成年人是否存在过失时,不应当适用正常的成年人的行为标准,而应当适用类似年龄、智力和经验的未成年人在类似情况下的行为标准。只要引起损害的未成年人在实施行为时达到了其他类似年龄、智力和经验的未成年人达到的注意程度,那么他们的行为就不存在过失,否则,即存在过失,应当对他人承担侵权责任。[5]

以上可知,各国(地区)虽均肯定了未成年人的过错侵权责任,但鉴于未成年人不论是其对行为的认识能力还是对行为的控制力都不能与成年人相提并论,为贯彻法律应倾向于优待未成年人的立法政策,避免未成年人尤其是出于成长阶段的未成年人承担过重的责任,影响以后的成长。各国(地区)均采用一般同龄人的注意义务为判定标准,而不是苛求未成年人在相同的情形下要达到完全行为能力的注意。只有法国民法除外,法国民法如此规定是受其社会背景因素所影响,为了实现法国大革命平等的理念,宣示人权,有点矫枉过正,因为要求一个几岁的孩童作出如同成年人般的判断有点不合情理,加重了作为未成年人的责任,不利于其健康成长。

此外,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虽然是一种客观化的标准,但并非完全不考虑不同人群的特殊性,一味求同,而是根据以一定的标准将所有自然人划分为不同的群体,划分标准通常有职业、年龄。群体成员应具备该群体通常应履行的对他人的注意义务,否则即认定为存在过错。

因此,以一般同龄人的注意作为判断未成年人过错的标准,符合法的价值目标,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同时也符合各国立法趋势。我国法律并没有关于未成年人识别能力或侵权责任的能力的规定,主流观点认为我国没有引入这一制度。但是在判断未成年人是否具有过错时,也应当以一般同龄人的注意作为判断未成年人过错的标准。

三、小结

我国现行法规定“有财产的未成年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承担无过错损害赔偿责任”,此项规定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使未成年人对造成他人损害承担过错损害赔偿责任,不论其财产状况,能更好的平衡各方的利益,同时也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更符合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此外,在判断未成年人是否具有过错时,也应当以一般同龄人的注意作为判断未成年人过错的标准,使未成年人承担过错侵权责任的同时,也对其予以一定的保护。

参考文献

[1]薛军.走出监护人“补充责任”的误区—《论侵权责任法》第32条第2款的理解与适用[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3).

[2]朱广新.被监护人之人损害的侵权责任配置—《侵权责任法》第32条的体系解释[J].苏州大学学报,2011(6).

[3]张民安.现代法国侵权责任制度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7:118.

[4]王泽鉴.侵权行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82.

浅谈未成年人网瘾问题探究 篇8

到目前为止, “网瘾”定义尚无权威结论, 网瘾的评价标准更是难以界定。有人提出以上网的时间来判断网瘾, 但没有得到多数人的认可;有人提出以上网的内容来判断网瘾, 也遭到了反驳。也有人提出以上网者的精神症状、躯体症状来判断网瘾, 也没有得到认可。可以说, 在对网瘾定义的界定和评价标准上, 目前还没有得到统一。我曾经和一位知名报社的编辑联系过, 说想写一点网瘾方面的文章, 可一提到网瘾问题, 他就说是老课题了, 不用再研究了, 既然连网瘾定义的界定和评价标准都没有统一的情况下, 研究未成年人的网瘾问题就是有价值的, 也是有必要的, 研究未成年人网瘾问题依然是一个全球性课题。

2 如何看待未成年人网瘾问题?

当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工作的一部分时, 就无法回避网络成瘾的问题。没有网络的年代, 我们可能迷恋小说、武侠电影、琼瑶电影等。但那个年代人们并不会过多去讨论“小说瘾”或者“武侠瘾”。其实, 对一定事物的适当迷恋是正常的, 我们要正确看待未成年人的网瘾问题, 不要把未成年人网瘾问题“妖魔化”, 从而歧视他们。一提到网瘾, 有人就说它是“精神鸦片”, 好象未成年人一旦跟网瘾粘边了, 就彻底完蛋了。其实我们要加强对网瘾问题的认识, 正确的来看待这一问题。其实大部分未成年人网瘾级别都处在正常范围, 少部分有轻度网瘾, 这一部分人往往是可以通过谈心, 讲道理的方法戒除网瘾的。至于中度和重度网瘾那是极少数, 电视上、网络上报道的多数属于这类型的, 这一部分人不是学校和家长能够说服教育的了, 要戒除起来确实是相当的困难, 需要综合的、长期的、专业的治疗。

3 网瘾到底是谁的错

网瘾的出现就只是孩子的错误吗?就是网络的错误吗?当我们一味的责怪网瘾孩子, 一味的报怨网络的时候, 我们思考过这问题吗?找到了问题所在, 我们才能帮忙网瘾孩子去戒除网瘾, 从沉迷于网络中走出来。

网瘾不只是孩子的错, 这是我的一个观点。从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多年来, 我遇到了一些沉迷于网络的学生, 而当我深入了解这些学生后, 基本上都发现了一个问题, 这些学生和父母亲之间关系都不是太好, 他们和父母的沟通也比较少。特别是孩子到了青春期, 他们会感觉到很孤独, 会开始思考一些自己的问题, 一旦他们接触到网络, 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就会深深的吸引着他们。他们突然在网络上找到了自己的精神避难所, 突然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突然找到了久违的归属感!这时候, 这些孩子们就会深深的迷恋于网络之中而不能自拔。作为家长, 一定要多观察孩子的一些变化, 当问题小的时候, 解决起来也容易。不要一味的就责怪孩子, 甚至体罚孩子。

4 面对网瘾, 学校怎么为未成年人护航

防患于未然永远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面对未成年人网瘾问题, 家长、学校、社会、以及未成年人本身都有责任。

学校机构要做好的几个工作。未成年人生活空间更多的时候还是在学校, 作为学校这样一个教育机构, 也要承担起自己的教育义务。虽然很多学校都用自己的方式在做这个工作。但从我本人的了解上, 有许多工作是不到位的, 方法也是不对的。学校通行的做法就是组织一些老师搞突袭, 查学生夜不归宿, 查学校周边网吧, 查学生考勤。抓到进网吧的学生后进行批评、请家长、停课等措施。这些都是简单粗暴的做法, 表面上有效果, 其实真正的作用不大。学生虽然不敢用同样的方法再进入网吧了, 但是他心里天天装的东西还是网络, 还会找更加“高明”的方法进入网吧上网。比如学生会以生病的借口请假出去, 然后找更远, 更偏僻的地方上网。作为学校, 正确的、人性化的、科学的方法有很多。但做起来也需要更高的水平、更多的精力去处理。首先, 学校的有关领导应该了解网络, 或者组织了解网络的老师组成一个专门的团队, 只有自己了解了才能跟学生去沟通, 而不是常规的批评教育方法。其次, 定期在学校展出一些网络给未成年人造成伤害的一些案例, 有文字的、图片的、视频的, 用事实说话, 用案例说话, 用事实教育人、感动人。就像每年在学校演习的“消防安全”宣传一样。再次, 发现学生逃课上网后, 用细心耐心的方式进行教育, 而不是体罚和恐吓, “开除”、“请家长”、“停课”的专用术语最好少用或者慎用。学校要做的工作很多, 都在提倡人性化教育, 人性化管理, 其实有的时候是边提倡边违背。文明的发展是需要惨痛的牺牲来做代价的, 但要牺牲掉年轻的一代才能让教育文明进来, 我觉得这是不应该的。爱是无限的, 什么时候可以给我们的学生更多的爱呢?

加强管理, 趋利避害, 让网络再干净一些, 让网吧再规范一些, 让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带来的悲剧再少一些。家长, 学校, 社会都行动起来了, 做好了该做的工作, 我想是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一些本不应该网络成瘾的未成年人远离网络的。面对网瘾, 为未成年人护航, 这个工作是打不得折扣的, 应该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马锐捷, 李辉.网游之瘾成于何处[J].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0 (9) .

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问题初探 篇9

一、对未成年人犯罪相对不起诉的意义

对未成年人犯罪放宽适用不起诉是对犯罪预防综合治理的探索和尝试, 此项制度旨在调动司法、社区、学校和家庭各方面力量, 从不同的切入点, 不同的角度, 用不同的方法教育、挽救、引导未成年人, 有着不可低估的的作用:

(一) 体现党和国家对于失足少年教育挽救工作的高度重视。党和政府一贯重视对未成年犯的教育、改造和挽救工作, 对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 除非罪行严重, 或恶习较深, 屡教不改的, 一般不采取刑事处罚的办法, 而是立足帮教, 预防为主, 惩罚为辅。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法律, 无论在刑律、刑度, 还是量刑方法的选择上, 都充分体现了从轻、减轻的刑罚思想, 为检察机关扩大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不起诉进行大胆的探索, 指明了正确的方法。

(二) 放宽不起诉标准, 扩大不起诉范围, 有利于避免未成年人犯罪的交叉感染。目前, 限于我国监禁羁押场所的条件, 许多少年犯还和成年犯人羁押一处, 难以实现分押分管, 这就使未成年犯会受到各种不良行为因素的交叉感染, 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犯影响颇为严重, 增加了教育改造的难度。因此, 促使未成年犯改恶从善, 消除其犯罪的恶性, 使之健康成长的措施, 应尽量采取非监禁的方法, 扩大不起诉制度的有效实施, 对于未成年犯适用不起诉, 使其继续原有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就会大大减轻监禁场所得压力, 避免可能因为监禁出现交叉感染而染上新的恶习, 减少接触影响未成年人改造的不利环境, 使他们能够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 痛改前非, 重新做人, 更好地起到促其悔过自新, 预防重新犯罪的作用。

(三) 未成年人犯罪适用不起诉制度的完善, 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未成年犯相对成年人更敏感, 心里承受力差, 一旦作出有罪判决, 不管处罚多轻, 极易产生对抗和绝望情绪, 感动自己被推到社会的对立面。同时, 未成年人犯罪给家庭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 会使父母产生绝望心理, 难以调动这些家庭的积极因素, 既对未成年人成长不利, 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是弊大利少, 直接影响社会的安定。积极适用扩大对未成年犯不起诉能够使轻微犯罪的少年放下思想包袱, 切实感受到政府对他们的关爱, 真正从内心抛弃过去, 重新做人, 从而达到避免刑罚的某些负面影响。

(四) 节约宝贵的司法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现代法律制度除了要实现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诉讼经济。对于刑事诉讼制度而言, 贯穿整个刑事诉讼中的诉讼经济当然也是不可缺的, 西方经济分析法学派的代表人物波斯纳认为:“法律程序在运作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经济资源, 为了提高司法活动的经济效益, 应当将最大限度地减少这种经济资源的耗费作为对法律程序进行评价的一项基本价值标准, 并在具体的司法活动中实现这一目标。”

(五) 司法实践证明某些未成年人案件起诉后的效果并不好, 非刑罚方式的不起诉制度较之刑罚处理结果会好许多。由于未成年人智力发育未成熟, 对外界事物重新认识和对内心世界的自我评价都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因而对其进行教育、感化和挽救是可能的。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4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 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 惩罚为辅的原则。”检察机关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放宽不起诉标准就是贯彻落实这一方针具体体现。

二、未成年人犯罪相对不起诉制度现状

目前,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制度还在着诸多方面的不足与缺陷:

(一) 没有独立系统的未成年人犯罪法

从立法和现行法律看, 我国几乎没有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专门实体法和程序法, 而大都散见于刑法、刑事诉讼法以及其他司法解释当中。由于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完全是以成年人为基准构建的, 容易导致对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忽视。

(二) 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司法实践不规范

就司法实践来看, 由于法律空缺, 所以在对未成年人犯罪起诉与不起诉的司法实践中, 检察机关工作随意性很大, “具体到起诉、不起诉标准的掌握上没有与成年人区别对待, 没有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性。”各地检察机关对法律的理解不同, 有些基层检察院不敢适用不起诉决定权, 而有些基层检察院又滥用自由裁量权, 这些问题影响了法律的统一性。目前, 未成年人犯罪, 批捕率高、起诉数量大、不起诉率低, 重打击、重惩罚, 轻保护、轻感化、轻挽救。有的基层检察院,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起诉率高达91.9%, 不起诉率仅为8.1%。检察机关对未成年人犯罪起诉、不起诉问题上, 没有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犯罪特点, 适用不起诉失之过严, 检察机关在起诉阶段办理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 绝大部分被移送至法院审理,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检察机关, 没有形成分流态势。

(三) 犯罪的未成年人不起诉后怎样教育管理是空白

我国现行的未成年人犯罪相对不起诉制度, 不能有效地解决不起诉后未成年人的教育改造问题。它没有相应的教育改造机制和妥善的救济手段做后盾, 这也是造成许多有罪少年流落社会引发更多社会问题的重要原因。发达国家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西方许多国家对未成年人犯罪的起诉率低, 处理轻, 大多采取程序分流后非诉讼方式予以解决。同时以有力的帮教措施解决了重新犯罪问题和社会的后顾之忧。如日本政府对有罪未成年人设置多种惩处方式, 极少数起诉, 多数移送儿童福利机关、家庭裁判所、少年院或自立设施, 进行保护、观察、教养。澳大利亚处理未成年人案件时, 通过青少年犯罪协商会, 由该组织召集被害人、被告人、警察等各方协商一致解决等。

三、我国未成年人相对不起诉制度的构设

审查分析未成年人不起诉制度的现状, 改革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对此,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思路和构想:

(一) 完善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条件

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不起诉的制度应当有利于他们的改造和成长, 不会对社会再产生危害性, 笔者认为, 同时具备以下三方面条件, 可以适用不起诉。

1.犯罪情节较轻, 社会危害性不大。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相对不起诉的标准是“犯罪情节轻微, 依照刑法规定, 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犯罪情节轻微是未成年人犯罪适用不起诉的前提条件。判断犯罪情节是否轻微, 主要审查犯罪实施过程中的具体行为, 包括犯罪动机、目的、对象、手段、损害结果等。具有下列情节, 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 (1) 因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或者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而犯罪的; (2) 为犯罪准备工具, 制造条件的; (3)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 (4) 被胁迫、诱骗参加犯罪活动的; (5) 犯罪嫌疑人又聋又哑或者盲人的; (6) 罪行较轻的初犯或者过失犯罪的; (7) 罪行虽较重, 但有自首、检举他人犯罪有重大立功情节的。同时, 可以从假定刑期的角度加以考虑, 参照缓刑的适用条件, 对于“可能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可以作不起诉处理。

2.适用不起诉的主观条件

具体包括四个方面: (1) 无前科劣迹, 犯罪前表现较好, 偶尔失足而犯罪; (2) 有认罪悔罪表现。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归案后, 能主动坦白, 如实交代罪行, 认识到行为的违法性和对社会的危害性, 并具有痛改前非的决心; (3) 自我控制能力较强。自控能力是指未成年人抵制不良影响诱惑的能力。自控能力强弱可以根据未成年人犯罪前一贯表现来考察判断, 如果犯罪前一贯表现较好或者无劣迹, 一般可认为自控能力较强, 如果犯罪前就行为不端, 劣迹累累, 应认为自控能力弱, 就不具备适用不起诉的条件; (4) 主观恶习不深。判断主观恶性的大小, 应当从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动机和手段入手。

3.适用不起诉的客观条件

具备适用不起诉的客观条件, 主要是指家庭监护条件和社会管理教育条件, 适用不起诉后不致再危害社会: (1) 家庭监护条件。应考察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监护人是否品行端正, 有能力承担管教责任, 能够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物质基础, 如果监护人不能恪尽职责, 又没有较好的家庭监护条件, 就不宜适用不起诉; (2) 社会管理教育条件。考察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派出所、学校、社区 (村) 委会是否愿意承担帮教责任, 并能够对其进行管理教育, 使其不致再危害社会。在实践中, 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 有相当数量的未成年犯不能完全具备上述客观条件。笔者认为, 检察人员应当负起责任, 主动为他们联系就学就业, 创造家庭监护条件和社会管理教育条件, 使更多的未成年犯能达适用不起诉的客观条件, 实现检察机关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二) 加强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的教育改造和救济

1.劳动赔偿制。对被不起诉人的家长实行责任赔偿之外, 对于没有赔偿能力的或没有监护人的未成年人实行劳动赔偿, 指定在一定的社区进行服务性劳动, 参与社会劳动等。

2.社会帮教制。动员社会一切积极力量, 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教活动, 与家长、学校、社会、村委会等签订帮教协议, 落实对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后的帮教措施。

3.非常救济措施。对流动人口中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的, 应当采用非常救济措施, 成立相应的管教机构。

4.定期报告制。被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者要定期向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检察机关汇报思想、生活、学习中的情况, 其家长、学校、监护机关、村委会、社区等也应当依据帮教协议主动向检察机关报告情况。

摘要:检察机关, 应当根据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性, 在行使控诉职能过程中, 以实施保护性管训处分为原则, 力争做到在打击犯罪的同时, 给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一个认罪悔罪, 改过自新的机会, 使刑事诉讼更符合维护公共利益的目的。而这其中, 相对不起诉制度的构建和运用, 可以说是较好的选择, 在司法实践中已经显示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制度,构设

参考文献

[1].赵丛萍.关于未成年被告人适用免予起诉决定的思考.青少年犯罪问题, 1995, (02) ;刘生荣, 蔺剑, 张寒玉.刑事不起诉的理论与司法实践.中国检察出版社, 1998, 73.

[2].陈瑞华.程序价值理论的四个模式.中外法学, 1996, (2) .

[3].程红.死刑限制若干问题的思考.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1) .

[4].丁玉明.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制度若干问题探析.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1) .

我国未成年人罚金刑适用问题研究 篇10

一、未成年人适用罚金刑的三种观点

目前,我国理论界及司法实务界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罚金刑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一)肯定说

这种学说认为,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施以罚金刑是正当的,应当予以肯定。持这种学说的学者认为,未成年人虽然绝大数没有收入但如果对其判处罚金,未成年人家长一般都会缴纳这笔费用,由此可以加强家长对未成年人的关注,加强家长管教孩子的责任感[2]。由于未成年人具有独特的身心特征,极易受身边环境的影响,明辨是非的能力较成年人欠缺,犯罪后通常不知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如果对未成年轻微犯罪适用自由刑,则难免使人产生刑罚过于严苛之感。如果适用罚金刑,则可以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使“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方针落到实处。

(二)反对说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从司法实践着眼,他们认为,虽然刑法含有对未成年人适用罚金刑的规定,但在现实中,由于未成年人普遍没有独立的收入与财产,一旦被判处罚金,往往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或亲属)代为缴纳,实际上仅仅是加重了其监护人的负担,而对该未成年人则起不到惩戒和教育的功能,有违罪责自负原则[3]。当未成年人犯罪时应当尽量不判处罚金,即使必需判处罚金,也应免于执行。这一举措旨在克服非责任自负带来的弊端,同时减少犯罪的未成年人因无力缴纳罚金而再次走向犯罪道路的可能性。

(三)折衷说(也称“限制适用说”)

这种学说认为,肯定说和反对说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持此种学说的学者认为,虽然罚金刑有缺陷(如穷人和富人对同处10万元的惩罚效果不同),但也有其价值,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对未成年犯罪人区别对待。对于那些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未成年人罪犯施以罚金刑时,因其年龄小且大多没有实际的支付能力,应视具体情况予以减免,即“限制”适用。如果未成年犯罪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如通过遗产、遗赠、或体力劳动而获得),则应判处罚金刑,以彰显罪责自负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上述“肯定说”和“反对说”之观点均有合理之处,但作者更倾向于“折衷说”。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从适用的主体来看,罚金刑代缴不仅存在于未成年人犯罪之中,在成年人犯罪中也较为普遍。实际上,成年人犯罪罚金刑的执行也存在一部分是通过其亲朋好友代缴实现的。如果说未成年人罚金刑代缴违反了罪责自负原则,那么成年人罚金刑的代缴也当然违反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而学者们从未对一个没有任何财产的成年人是否该适用罚金刑而产生跟未成年人犯罪是否应当适用罚金刑一样的疑惑。所以说,我们认为,“反对说”中的罚金刑的执行方式问题不应成为是否适用罚金刑的障碍,不能因为现实中罚金刑执行不力,而否定该罚金刑设计的初衷,执行不力可以通过变通执行的方法加以完善。

其次,未成年人年龄小,身心尚未成熟,受家庭因素的影响较大。一个幸福美满、和睦富裕的家庭环境会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而一个家庭不睦、经济贫困的家庭环境往往不利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如再加上往往处于青春逆反期,若此时家长没有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他们会较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从某种意义上讲,缺乏良好教育的不良家庭环境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对这些缺乏良好家庭教育又缺少经济来源的未成年人,可以考虑限制适用罚金刑。

再次,国际经验借鉴。俄罗斯现行刑法明确规定,只有未成年人有可以追缴的独立工资或财产时,才可以判处罚金[4]。在德国,罚金同样对未成年人限制适用,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犯罪得以区别。借鉴上述国家的相关规定,我们认为,对未成年人犯罪应该采取限制适用罚金刑原则,即未成年人有可以追缴的独立财产时,可以判处罚金。而对于大多没有可供追缴独立财产的未成年人犯罪,可以考虑以下两点:第一,社会危害性。即对社会造成较大危害的,诸如贩毒、抢劫等未成年人犯罪,应当根据法律判处或并处罚金刑。第二,家庭的代偿能力。对于有代缴能力的家庭可以判处或并处罚金;而对于那些缺乏代缴能力的家庭,如果根据情况确实无法适用罚金刑时,则应对罚金进行减免或寻求其他变通措施。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罚金刑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罚金刑数额缺乏统一的幅度标准

我国刑法中,有80个罪名的所有情节必并科罚金(不包括单位犯罪),占罚金刑罪名总额的48%;基本情节选科罚金或得并罚金,加重情节变成必并科罚金的罪名有76个,占罚金刑罪名总额的45%;仅规定一个量刑幅度、且短期自由刑与单科罚金刑罪名的选科只有6个,占罚金刑罪名总额的4%[5]。从以上数据可知,大多犯罪必并科罚金的比例非常高。这种立法结构,意味着未成年犯罪跟成年人犯罪一样基本同时适用自由刑与罚金刑,刑罚总量明显超重,且没有体现对未成年人从宽处罚原则。不仅如此,我国罚金刑制度还多采用无限额罚金刑,相关罪名多达102个,约占挂罚金刑罪名总额的62%。未成年人常涉嫌的侵财型犯罪如盗窃、抢劫附加适用罚金刑时绝大多数适用无限额罚金刑。故而对未成年犯罪适用自由刑的同时还适用无限额罚金刑的情形是相当普遍的。因此,从这方面的立法情况来看并未体现出罚金刑对未成年人的限制适用。

(二)罚金刑空判问题严重

由于大多数未成年人自身没有独立的财产,在司法实践中往往产生“空判”的现象。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两点:一是在刑事司法审判中,虽然有时法官明知判处罚金并不能得到执行,仍并处罚金刑。其原因在于根据法律的规定必须判处罚金。二是有相当一部分未成年人由于上学、打工等原因而异地作案,对这部分四处流动的未成年犯罪人科以罚金,同样无法执行,在实践中,有的甚至都无法查清未成年人户籍所在地,从而更没有办法去追缴罚金。此外,造成罚金刑“空判”的其他原因还有诸如缺乏相关部门的配合、执行程序不明确,强制性不够等等。但是,归根结底,未成年人罚金刑之所以会产生“空判”现象,还在于未成年人大多不具有自己独立的财产造成的。

(三)前科消灭制度的欠缺不利于未成年犯罪人的回归

我国虽然在《刑法修正案(八)》对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人,免除前款规定的报告义务。但对于被判处五年以上的未成年人来说,其余生都要背负“罪人”标签,而失去一些择业机会。如《法官法》第十条规定,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不得担任法官。《律师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对受过刑事处罚(过失犯罪的除外)的申请人不予颁发律师执业证书;《会计法》第40条明令禁止受到过刑事处罚、具有前科的主体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由于上述一些禁止性规定,造成部分人未成年人职业选择受限。

三、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罚金刑制度的建议

(一)对未成年人的罚金刑幅度作出明确规定

建议对未成年人罚金刑幅度作出具体明确规定,对罚金数额设定上限。我国刑法典没有明确规定罚金刑的幅度,尽管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12月19日出台了《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对未成年犯罪人适用罚金刑作了500元下限规定,但却没有规定上限。这就导致了对未成年人判处的大部分罚金刑是无限额的,这样容易导致司法实践中未成年人罚金刑适用标准紊乱,法官自由裁量权过大,从而不利于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因此,对未成年人罚金刑数额作出上限规定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在今后的立法或司法解释中做出有关方面的详细规定。

(二)建立未成年人罚金刑易科制度

罚金易科制度在世界许多国家的刑法条款中都有规定。罚金易科是指当法院所判决的罚金刑不能得到执行时,法律规定以其他刑罚来代替的刑罚制度。罚金易科制度的目的不在于改变刑罚而在于保障刑罚的实施。据英国内政部1973年的统计,被判处社区服务的犯罪人的累犯率和被判处监禁刑的犯罪人累犯率相似[6]。美国、瑞士、挪威等国家和地区也相继规定了罚金易科社区服务的刑罚措施,俄罗斯也规定了与社区服务相类似的“强制性劳动”措施。在实践中,罚金刑的易科有利于罚金刑的执行,有效解决了有损法律权威的“空判”状况。易科制度的亮点在于践行犯罪人罪责自负的原则。但遗憾地是,我国还未确立这项制度。

不过,可喜的是罚金刑易科社会服务令在我国还是有基础的,首先,《刑法修正案(八)》已将社区矫正纳入我国刑法,社区矫正的不断成熟和完善能为罚金刑易科服务令制度的引入铺平道路。其次,由于犯罪侵犯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对社会环境的安宁和社会关系的和睦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如果能通过将未成年犯罪人放在社会中进行改造,而使其逐渐减弱甚至消除其犯罪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将能更好地实现刑罚的目的。

(三)建立前科消灭制度

问题未成年人 篇11

关键词:未成年人;量刑;特点;法律意识;原因;预防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49-01

一、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及量刑标准

未成年人犯罪顾名思义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未成年人是一个社会学或者法学的概念。法律上,未成年人即是未满法定成年年龄的人。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据此,在我国,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只对八种较为严重的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人对所犯的所有罪行承担刑事责任。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一)未成年人犯罪率近年来逐年上升。例如,据贵州省统计,2001年,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505人,其中,未成年人416人,所占比例为16.06%;2005年元月至6月,抓获犯罪嫌疑人1705人,其中,未成年人为451人,所占比例为26.45。虽然此处只显示两年的情况,但是五年的统计表明未成年人犯罪的比例逐年增加。

(二)多为激情犯罪。由于青少年的犯罪动机往往比较简单,常常是受到某种因素诱发和刺激而突发犯罪。许多未成年人贪图吃、喝、玩、乐等物质享受,容易发生以下犯罪:一是从小偷小摸走向盗窃犯罪;二是抢夺、抢劫、寻衅滋事等犯罪;三是模仿电影电视中的作案手法,讲哥们义气,以致发展到犯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等严重罪行。

(三)从犯罪形式看,共同犯罪人数增多,但多为偶合性共同犯罪。一些未成年人由于过早辍学,无所事事,经常聚集在一起吸烟、酗酒滋事、交流作案经验。往往是一拍即合,一哄而起的团伙性犯罪,这种偶然性的纠合也往往随着一个犯罪活动的终结而自行解体。

(四)从犯罪手段来看,作案手段残忍,犯罪后果严重。在走访中了解到,有的少年犯罪手段已经达到了智能化、成熟化和作案手段多样化。作案前周密策划,多次踩点,选择时机,准备作案工具;作案时分工明确,注意配合;有的已会运用反侦察手段;有的一人就犯有数罪,而且情节都比较为严重。

三、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因素。如因死亡、离婚、分居、遗弃或因打工、入狱服刑等原因,导致父母一方或双方缺损,家庭结构残缺不全,形成单亲家庭,教育管理不能到位,思想寂寞却无法正常交流。

(二)学校因素。一是教育内容问题。如有的片面强调教书应考,从而淡化和忽略了教书育人;有的重文化知识教育,轻法律知识教育。二是教育方法问题。如善待优等生,歧视“差等生”,导致一些学生形成了自卑感和对立情绪。三是教育管理问题。有的学校规章制度不健全,学校管理或有章不循,或无章可循,对学生放任自由。

(三)社会因素。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生活也发生着相应的改变。处于信息时代的我们, 可得到的信息越来越多,但其中也涉及很多暴力、色情等不健康内容。青少年对于此类内容没有良好的分析能力,容易受其不良影响。而社会上一些媒体断章取义也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这些无疑都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

(四)自身因素。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青少年往往不理解自己思想、意识、情感的目的和意义,情绪不稳定,喜欢寻找刺激,喜欢各种交往,喜欢东跑西窜,聚团结伙。所以,一方面由于欲望的强烈,感情的冲动,一方面由于身体的巨大剩余能量等待释放,再加上某些特定的条件和诱发因素,就很容易犯罪。

四、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一)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方面的对策。

1.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立法先行。应针对未成年人刑罚执行和非刑罚措施执行过程中的法律规范进行完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在理念上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教育和保护,达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

2.扩宽司法干预的范围。未成年人司法的管辖范围应当从案件处理进行扩展,从主体年龄来看,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了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作为刑事管辖的下限。但是司法范围没有涉及年龄在14周岁以下未成年人触犯刑法的行为如何处理, 仅仅以综合处理中的行政处理处罚措施进行处罚,使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助长这个年龄大的未成年人为非作歹。因此,需要扩展司法干预的范围,实现对未成年人社会化过程中的司法关怀。

3.法院建立少年法庭。少年法庭对未成年人犯审判罚教结合,寓教于审,延伸帮教,辅以特邀陪审员制度的设立,有案时参加陪审工作,无案时结合本职工作,对未成年人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对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少年犯要建立必要的回访和考察制度,协助有关单位落实帮教措施。

(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方面政策。

1.建立政府、社会组织介入制度。家庭是未成人社会化的第一步,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道防线,学校则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二道防线。就家庭的社会组织制度性介入来说,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的紧密连接,从而规范性的制度性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2.建立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警机制。法官尚秀云建议父母家长,特别要注意自己的孩子是否有酗酒、夜不归宿、旷课,早恋等十种行为,这十种行为虽然都是生活当中的小事,但是这些因素就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开始,建立未成年人犯罪的预警机制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措施。

总之,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青少年是否能健康成长,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是否后继有人,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百年大计。青少年是否能健康成长,关键在教育。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也是国家一个系统工程。全党全社会要形成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真正形成全党抓教育,全民齐参与的局面,做好青少年的犯罪预防和治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韩正生.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J].法治论坛.2013(2).

[2]张远煌、姚兵.中国现阶段未成年人犯罪的新趋势[J].法学论坛.2010(1).

[3]张中剑、黄云康、赵俊.少年法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8).

问题未成年人 篇12

一、未成年人犯罪特点

一是未成年人案件主要集中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罪中。统计的21件案件中, 除了鲜有的贩卖毒品、交通肇事、持有、使用假币等3个案件不属于该两章规定的罪名, 其他的案件都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 所占比例非常大。

二是团伙共同犯罪十分明显。未成年人喜欢结识朋友, 容易拉帮结派, 他们在作案时也感到恐惧和害怕, 往往需要人多势众来相互壮胆。在全部的21件案件中, 共同犯罪案件有12件, 占总数约60%。

三是暴力犯罪倾向严重。由于受到一些不良的影视作品和书籍的影响, 未成年人塑造性极强, 常常模仿剧情作案, 作案时手段残忍, 极具破坏性和社会危害性, 甚至常常“舞刀弄枪”实施犯罪。

四是初次犯罪和偶然犯罪较多。各类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 绝大多数未成年人都是临时起意或者盲目跟从他人而为之, 往往因为一句话、一件事就可以意气用事, 从而引发犯罪。在统计的26位被告人中, 除2人具有前科外, 其余未成年人均系初犯。

五是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涉案的26人中, 都是农村人口或城市无业人员, 文化程度不高, 大部分只有初中、甚至小学文化。

二、审查未成年人案件存在的问题

(一) “专人专办”案件办理机制没有贯穿于未成年人案件侦查、起诉及审判全过程, 公、检、法三家对于此类案件的证据标准、量刑幅度方面存在认识角度上的分歧。

(二) 用来证实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证据偶尔出现瑕疵, 导致未成年人身份存在冒用的可能。在审查起诉案件的过程中, 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户籍证明或者个人信息表中, 该人的照片缺失, 导致检察机关承办人很难判断到案的犯罪嫌疑人是否为未成年人的身份。

(三) “讯问时通知法定代理人到场”制度在实践中流于形式。《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刑事案件的规定》第17条规定, “审查起诉过程中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而在实际办案中, 有些公诉部门承办人通知法定代理人到场具有局限性, 大部分都是通知户籍在本地, 并且犯罪嫌疑人没有被羁押的法定代理人到场。出现这样问题的理由有两个:一是出于办案时间的考虑。如果犯罪嫌疑人是外地人, 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办案单位, 路途遥远, 一味迁就其时间的话, 必定会影响办案的效率;二是出于办案安全的考虑。如果犯罪嫌疑人已经被羁押, 法定代理人跟随办案人员一同到场, 情绪难以控制, 可能对办案人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四) 对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社会调查工作在审查起诉阶段难以开展。《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第16条规定:“审查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应当听取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代理人、辩护人、未成年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意见, 可以结合社会调查, 通过学校、社区、家庭、有关组织和人员, 了解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成长经历、家庭环境、个性特点、社会活动等情况, 为办案提供参考。”就目前的办案实践来看, 公检法三家对于未成年人社会调查这一块没有形成统一的、完整的工作配套机制。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中, 公安对于犯罪事实以外的证据材料几乎不会调取, 公诉机关承办人往往通过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其法定代理人、走访学校、所在社区了解未成年人的其他情况, 这些证据不够全面、细致, 影响了承办人对整个案件的审查认定。

三、完善未成年人案件审查起诉工作的建议

(一) 建立一支办理未成年案件的专业司法队伍, 检察机关应当多多与公安、法院进行沟通、交流。在目前的实践中, 大多数的检察机关已经建立起未成年人案件审查起诉专案组, 建议公安机关和法院建立未成年侦查专案组与少年法庭来与之相配套。另外, 公检法三家应该就办理未成年案件定期召开座谈会议, 理顺三家关系, 形成专业的文件材料, 就办理未成年人案件的工作原则、身份认定、适用强制措施、法律援助、家属会见、量刑意见等方面形成具体的制度规范, 完善未成年人犯罪惩罚兼教育的办案模式。

(二) 践行身份严格审查制度, 确保犯罪嫌疑人未成年身份情况无误。从公诉部门审查案卷的实践来看, 承办人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保证未成年人身份情况准确。第一, 在受理案件后, 承办人告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义务时, 及时询问其父母或者其他近亲属的电话号码, 通知其讯问时到场;第二, 与公安办案人员多加沟通, 要求其调取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家庭户口信息, 掌握其家庭成员, 调取其近期学校的照片来补强身份证据;第三, 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到场时, 认真核实其身份证明, 审查父母及子女的年龄是否适当, 双方的户籍地址是否一致;第四, 对于人口信息查询表上没有照片, 又无法联系到法定代理人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承办人应当按照联系其自己供述的户籍所在地的居委会、村委会, 核实犯罪嫌疑人所说的情况, 如不属实, 再作其他处理。

(三) 积极完善社会调查制度, 形成以公安机关调查为主、检察院、法院调查为辅的联动机制。首先, 在侦查的初期阶段, 公安机关既要调取与犯罪事实有关的证据材料, 也要调取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家庭背景、性格特征、成长环境等相关的信息, 并连同证据卷一起移送审查起诉;其次, 检察机关和法院在必要的时候, 如果认为需要本单位依据职权自行调取证据的, 可以把调取来的证据作为定罪量刑的根据;再次, 如果审查案卷后, 检察机关决定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作相对不起诉处理, 就应当对该未成年人作更详细的调查, 要求所调查的单位和个人出具相关的书面说明, 作为案件处理的依据;最后, 法院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调取的相关证据, 应当在法庭上予以出示, 公诉人应当对该证据予以质证, 并发表相关的公诉意见。

上一篇:容量分析下一篇:呼吸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