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患者

2024-11-06

不同年龄段患者(精选10篇)

不同年龄段患者 篇1

乳腺癌是临床上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WHO调查显示乳腺癌好发于绝经妇女,高发年龄段为40~60岁[1]。目前其在临床上的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但在我国乳腺癌的高发年龄段有所变化,其发病年龄呈现年前化趋势,由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其病理特点有所不同,而掌握其不同的临床特点以及病理特点,对于早期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2]。为研究不同年龄段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该院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期间该院经病理确诊的女性乳腺癌患者89例,按照其年龄段进行分组,分析各组的临床病理特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经病理确诊的女性乳腺癌患者89例,所有患者诊断均为术后病理证实,年龄21~79岁,平均年龄(41.8±2.8)岁。临床症状表现为出现胸部疼痛,可以触及到肿块且质硬,而且移动性不佳。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类参照WHO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标准,病理类型:80例侵润性癌,5例髓样癌,4例单纯癌。乳腺癌的分期参照WHO乳腺癌TNM分期标准,病理分期:12例Ⅰ期,58例Ⅱ期,15例Ⅲ期,4例Ⅳ期。

1.2 方法

对所有确诊的患者按照年龄段进行分组,分为3组,其中青年组年龄<35岁,中年组年龄36~60岁,老年组>60岁,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各组的临床肿瘤病理特征,包括肿瘤位置、淋巴结情况、临床特点以及肿瘤病理类型等情况。

1.3 统计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病理类型分析

青年组36~60岁女性乳腺癌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青年组和老年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7.45和6.89,P<0.05)。侵润性癌所在的比例最高,明显高于髓样癌和单纯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0.45和11.89,P<0.05),见表1。

2.2 病理分期分析

病理分期Ⅱ期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分期,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0.45、11.29以及13.12,P<0.05),中青年组Ⅲ期病例明显多于中年组和老年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6.45和7.89,P<0.05)。见表2。

2.3 淋巴转移情况分析

中年组淋巴转移发生率明显高于青年组和老年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7.84和6.96,P<0.05)。见表3。

3 讨论

临床研究显示,乳腺癌的组织分化越差,淋巴转移越多,患者的生存率越低,预后越差,因此乳腺癌的病理类型、病理组织分期以及淋巴转移情况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较大的影响。随着的乳腺癌的发病逐渐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年龄不利于患者的预后已得到广泛的共识,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重,老年患者的乳腺癌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3]。

通过该组资料研究显示,中年组36~60岁女性乳腺癌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青年组和老年组,中年组淋巴转移发生率明显高于青年组和老年组,侵润性癌所在的比例最高,与李金平等报道[4]情况相符,说明中年组乳腺癌患者多发生淋巴结转移,且肿瘤生物学性质恶劣,具有较强的侵袭性。病理分期Ⅱ期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分期,青年组Ⅲ期病例明显多于中年组和老年组,由此可见乳腺癌病例病理分期以Ⅱ期患者居多,乳腺癌的发病率呈现年轻化趋势。

综上所述,36~60岁女性乳腺癌患者具有更高的淋巴侵袭性,浸润性病变的发生率较高,对于乳腺患者诊治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梅芳,何建蓉,沈坤炜,等.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J].中华乳腺病杂志,2010,4(5):558-565.

[2]冯国红,于汪营,王猛.乳腺癌患者76例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J].临床医学,2012,32(6):89-90.

[3]曹志星.76例不同年龄段女性乳腺癌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0):88-89.

[4]李金平,刘奇伦,吴立刚.不同年龄段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11,29(7):590-592.

不同年龄段应选择不同运动方法 篇2

对于想要运动健身的人来说,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法其实是很重要的,因为只有适合自己的方法,才可以让运动的效果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且运动也可以更容易坚持。

三十多岁

倡议选择攀岩、滑板运动、溜冰或者武术来健身。除了减肥,这些运动能增强肌肉弹性,特别臀部与腿部:还有助于生机、耐力,能改善你的均衡感、谐和感和灵活度。在心理上,攀岩能培育禅定般的专注时间,协助你树立自信与战略考虑力:溜冰令人愉悦、多感,忘却不快:武术协助你在抵触中坚持冷静、自强与警惕心,同样能有效促进专心的水平。

四十多岁

选择低冲击有氧运动、远行、爬楼梯、网球等运动。对身体的益处是能增加膂力,增强下半身肌肉,特别是双腿,像爬楼梯既能够出汗健身,又很合适繁忙的城市上班族天天就近练习。网球则是十分适宜的全身运动,能增加身体各部位的灵活度与谐和度,让人坚持生机充分,同时关于关节的压力也不如跑步和高冲击有氧运动来得大。

五十多岁

合适的运动包括游泳、重量锻炼、划船,以及打高尔夫球。游泳能有效增强全身各部位的肌肉与弹性,而且由于有水的浮力支撑,不如陆上运动费劲,特别合适疗养者、孕妇、风湿病患者与年岁较大者。重量锻炼能坚实肌肉、强化骨骼密度:进步其他运动才能:而打高尔夫球时假如能本人走路、自背球袋,而且加快脚步,常有稳定心脏功用的效果。心理上,游泳兼具振奋与镇静的作用,专心的划水让人忘却杂务:重量锻炼有助进步自我形象称心度,让压力与焦躁都随汗水宣泄而出:团队一同划船能培育协同与团队肉体:打高尔夫球则可让人更专心、更自律。

六十岁以上

引见你多做漫步、交谊舞、瑜珈或水中有氧运动。漫步能强化双腿,协助预防骨质疏松与关节慌张:交谊舞能促进全身的韵律感、谐和感和文雅,十分合适不常运动的人选择尝试:瑜珈能使全身更富弹性与均衡感:能预防身体受伤:水中有氧主要加强肌肉力气与身体的弹性,合适瘦削、孕妇或老弱者健身。

现在,我们知道不同年龄段的人应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不同运动方法了,一般建议三十几岁的人选择溜冰、武术等,四十几岁的人选择爬楼梯、网球等,五十岁以上的人选择游泳、划船等。

不同年龄段患者 篇3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2年10月-2015年12月收住我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68例,入院急查心电图均显示ST段抬高。搜集其完整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年龄将患者分为18~40岁组、41~60岁组和>60岁组。其中18~40岁组患者62例,男性56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34.7±3.6)岁。41~60岁组232例,男性186例,女性46例;平均年龄(54.6±3.4)岁。>60岁组274例,男性154例,女性120例;平均年龄(69.8±3.2)岁。3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1)经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2)心电图检查显示ST段至少抬高0.1 m V;(3)入院后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4)临床资料完整。

1.3排除标准(1)变异性心绞痛;(2)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以及其他手术导致的心肌梗死;(3)合并心脏瓣膜病或其他心肌疾病;(4)合并恶性肿瘤、甲亢、自身免疫性疾病或严重感染等疾病。

1.4方法

1.4.1资料搜集(1)患者基本资料: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血脂异常病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以及冠心病家族史。(2)入院检查资料:血常规、电解质水平、血脂、肌钙蛋白、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心律失常情况以及心功能分级(Killip分级)。(3)治疗情况:住院期间用药及手术治疗情况。(4)预后情况:再梗死、再次介入治疗以及死亡率。

1.4.2诊断标准(1)吸烟史:采用WHO对吸烟的定义(1997年),连续或累积吸烟超过6个月。(2)糖尿病:随机血糖≥11.1 mmol/L,空腹血糖≥7.0 mmol/L,至少2次检测餐后2h血糖≥11.1 mmol/L。(3)高血压:收缩压≥140 mm Hg或舒张压>90 mm Hg。(4)血脂:以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年)的规定为标准。(5)冠状动脉造影:在ST段抬高的前提下,至少满足以下任何一条:a局部血栓影;b斑块破裂征象;c完全闭塞,远端血流TIMI 0级[3]。以冠状动脉管径狭窄至少50%为狭窄标准。根据罪犯血管部位分为单支、双支以及三支病变。(6)预后:观察住院期间患者死亡、再发梗死以及再次治疗情况。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记录整理相关统计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冠状动脉造影18~40岁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以未见异常和单支病变者多见,罪犯血管以前降支最多见,未见后壁和下壁心肌梗死,与41~60岁组和>60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病例、心肌再梗死的发生率显著高于18~40岁组和41~6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临床特点>60岁组患者高血压、室性心律失常以及心功能IV级(Killip分级)所占比例高于18~4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8~40岁组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心功能Ⅰ级比例、血小板和甘油三酯水平高于>6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既往冠心病高发于老年、血脂异常的人群,但近年来临床研究显示,中年人群甚至青年人群发生冠心病的比例正逐年增加。由于冠心病最终可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患者病死率较高。因此,加强青、中年患者人群的临床检查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手段和金标准,可明确冠状动脉病变位置和数目,为临床治疗提供必要参考[4]。在本研究中5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入院后均给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18~40岁组患者62例,其中男性患者56例,占90.3%;而女性患者仅占9.7%。具体原因可能为青年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高,对冠状动脉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5]。此外,女性患者吸烟比例较低,可能有助于减少冠心病的发生。在对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时显示,18~40岁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未见异常和单支病变者多见,罪犯血管以前降支最多见,未见后壁和下壁心肌梗死。而>60岁组患者出现多支病变较为多见,其中后壁和下壁梗死发生比例较高。提示18~40岁组患者病变程度较轻,其发生冠心病的主要病理基础可能为罪犯血管痉挛,血管内皮损伤引起血栓形成[6],提示在介入治疗中应重点处理血栓。

在对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显示,>60岁组患者高血压、室性心律失常以及心功能IV级(Killip分级)发生比例较高,提示对于老年患者应重点给予危险因素治疗,消除病变因素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而18~40岁组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心功能Ⅰ级比例、血小板和甘油三酯水平高于>60岁组,其发病因素及心功能与老年患者存在显著差异,提示在临床治疗中应给予差异化处理。

综上所述,不同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存在差异,年龄较大者临床预后较差,应根据患者不同年龄给予针对性处理,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李正章,薛豪平,程石,等.不同时间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功能及远期预后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12(6):61-64.

[2]王小雨,姜春玉,李小莉,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0):17-19.

[3]田沁森,高凤敏,张亚倩,等.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体表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分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4,35(3):30-32.

[4]刘琼,谭华清,杜剑波.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血管通畅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一例报道[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3(6):119-120.

[5]陈启,陈韬,朱荔,等.不同年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研究[J].心电与循环,2015,34(2):87-91.

不同年龄段的情商培养策略 篇4

第一阶段(0-1.5岁):口欲期

不要认为婴儿是没有意识的小动物,只要吃饱穿暖就行,这个年龄段是解决信任和怀疑冲突的重要阶段,需要培养的核心品质是“希望”。获得信任感的儿童会有很强的安全感,他们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这一阶段的教育重点是培养良好的依恋关系,父母要做到无条件的陪伴,对于孩子的需求进行快速响应,经常对孩子进行拥抱和爱抚。

第二阶段(1.5-3岁):肛欲期

这一阶段孩子的主要任务是解决自主与羞愧的冲突,典型地体现在排便、吃饭的自主权上,而这时培养的核心品质就是“意志”,即帮助孩子克服害羞与怀疑的心理,自主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如果孩子没有在这一时期形成自主感,就会出现两种极端,要么没有主见、自我怀疑,要么就是刚愎自用、任性固执。

这一时期家庭教育的重点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把握“度”的问题,既不能纵容也不能过分严厉,可以尝试对孩子进行延迟满足的训练。

第三阶段(3-6岁):俄狄浦斯期

这一阶段孩子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主动与内疚的冲突,典型地体现在与父母亲的关系上,而这时培养的核心是“目的”,即不害怕失利、惩罚或内疚,能够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的目标,有责任感、有创造力。没有及时形成这种品质的孩子,以后会缺乏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不能为自己的行为和决定负责。

这一时期父母的教育重点是鼓励,树立优秀榜样,帮助孩子形成规则意识。

第四阶段(7-12岁):潜伏期

这一阶段孩子的主要任务是认清勤奋和自卑的关系,典型地体现在学习的态度上。这一时期培养的核心是“能力”,当一个孩子拥有了能力,他会对独立生活与承担工作充满信心,相信自己通过努力能够完成任务,反之则会自卑,把工作作为惟一的衡量标准。

这一时期父母的教育重点是鼓励、强化,肯定孩子的梦想并帮助他放大,可试着多提供一些榜样的资料。

第五阶段(12-18岁):青春期

这一阶段孩子的主要任务是解决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冲突,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厘清“我是谁”“我在社会上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我准备做什么”,“如何成为理想的人”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一时期的核心品质是“忠诚”,即接受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正视自己眼中与他人眼中形象的矛盾,坚持做自己。有些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会出现“过叛逆行为”,例如角色混乱、退缩、堕落、自我挣扎等等,这都是因为没有解决好自我统一性问题。

这一时期家庭教养的重点在于尊重孩子,接受孩子以同龄人为重的交往方式,改变与孩子的交流方式,主动倾听、平等对待、保持耐心,理解孩子时而成熟时而孩子气的不稳定的心理状态。

不同年龄段患者 篇5

关键词:冠心病,中青年患者,老年患者,危险因素

冠心病是心血管内科较为多见的一种疾病, 其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2]。随着国人生活方式改变、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冠心病发病率每年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发病年龄亦越来越表现为年轻化, 且致残、致死率高。因而及时消除各类危险因素, 可极大降低冠心病发生率。尤其是中青年冠心病患者, 无论是临床表现还是危险因素方面, 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均差异明显[3]。本组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375例冠心病患者资料, 旨在探讨不同年龄段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 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2年4月-2014年8月收治冠心病患者375例, 按年龄段分为3组:A组 (青年组, 年龄<44岁, 75例) 、B组 (中年组, 年龄45~59岁, 105例) 、C组 (老年组, 年龄>59岁, 195例) 。病例排除标准: (1) 合并有风湿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等心脏疾病患者。 (2) 急、慢性感染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肝胆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患者。 (3) 肾病综合征、甲状腺疾病等影响脂代谢患者。

方法:收集入选本组研究序列内的全部冠心病患者, 详细询问患有, 如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等家族史患者, 并对既往是否有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及糖尿病等进行详细记录。

评判标准:糖尿病、高血压、肥胖及血脂异常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最新诊断标准。饮酒史:酒龄1年或>3年。吸烟史:现吸烟, 烟龄≥3年。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为P<0.05。

结果

3组间在冠心病类型方面的比较:3组间在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心肌梗死3种冠心病类型方面,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组在家族史方面的比较:3组间在是否存在高脂血症家族史方面无明显关系 (P>0.05) , 而糖尿病、高血压及冠心病家族史方面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比较3组间饮酒、吸烟、糖尿病、肥胖、高舒张压及高收缩压等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吸烟、饮酒危险因素方面, 不同年龄段患者发病率不同, 吸烟青年组患者较多, 而饮酒则是中年组患者较多。

讨论

冠心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血脂家族史是诱发冠心病的高危因素, 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发病率不同。冠心病伴发糖尿病患者, 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4,5]。本组研究结果, 不同年龄段冠心病患者伴发糖尿病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老年组发病率最高, 其次是中年组, 青年组最低, 与上述文献报道一致。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随着年龄升高而出现递减, 这表明此类患者年轻时亦患有冠心病, 且多寿命偏短[6]。由本组研究表2可以看出, 不同年龄组冠心病家族史与糖尿病家族史所占比率有相似差异, 两者均表现出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发病率降低, 即青年组所占比率最高, 其次为中年组, 老年组最低。这提醒广大医务工作者应对在门诊接受治疗的患有冠心病或糖尿病的青年患者提高警惕, 因为该群组为冠心病高危人群, 一旦发病多以心肌梗死为主要症状表现, 且多预后不良。

不同年龄段冠心病好发类型不同, 常见有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7]。由本组研究表1可以看出, 不同年龄组冠心病好发类型不同, 青年组中心肌梗死所占比率最大, 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 中年组所占比率最少, 老年组则最高。不稳定型心绞痛中老年组所占比率最大, 其次中年组, 青年组最少。这提醒临床工作中尽管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治疗有多种重复方案, 如能尽早区分两者, 并及时选择最适宜的方法治疗, 对预后将会有很大影响。综上, 不同年龄阶段的冠心病患者中, 其病变类型、家族史及危险因素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 仔细寻找其规律性与共同点, 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卫海松, 王亮亮, 高海旺, 等.青年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及病变特点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0, 5 (23) :99-101.

[2]贾洪顺, 刘磊, 杨建明, 等.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 2011, 27 (2) :213-214.

[3]贾国栋, 官桂花, 孟萍, 等.老年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对靶器官损害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 14 (1) :22-25.

[4]黄裕立, 胡允兆, 吴焱贤, 等.不同性别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的特点[J].广东医学, 2012, 23 (4) :44-46.

[5]詹美恩, 陈开, 汤文信, 等.188例早发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特点临床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 6 (37) :67-69.

[6]倪飞华, 白元, 那剑, 等.超高龄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相关性[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3, 6 (24) :33-36.

不同年龄段患者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08年—2011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12例为研究对象, 按照年龄的不同分为中青年组和老年组, 中青年组43例, 年龄25岁~45岁 (37.4岁±6.2岁) ;老年组169例, 年龄46岁~85岁 (66.5岁±5.7岁) 。所有患者临床表现及心电图和血清酶学等实验室检查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1], 符合下列条件中的两项或以上: (1) 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 (2) 心电图的动态演变; (3) 心肌坏死的血清标记浓度的动态改变。

1.2 方法

对患者进行病史采集, 包括性别、年龄、体重、吸烟及酗酒史、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过度劳累、心理压力、家族史等, 对患者疾病特点进行分析, 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危险因素、发病诱因、疾病特点等方面的差异。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性别差异比较

两组患者男性比例均高于女性, 组间比较, 中青年组患者中男性比例高达95.35%, 显著高于老年组的69.23%, 女性患者则明显少于老年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详见表1。

例 (%)

2.2 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比较

中青年组患者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及阳性家族史、肥胖的比例高于老年组, 为主要的危险因素, 老年组患者出现高血压、高血糖的比例远高于中青年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例 (%)

2.3 两组患者的发病诱因比较

中青年组患者在发病前大多有明显的诱因, 如情绪激动或紧张、劳累、暴饮暴食等, 而老年患者发病多由感染、便秘等因素引起。详见表3。

例 (%)

2.4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梗死部位

中青年组患者中发病时以典型的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为主要症状, 共有3 6例, 占83.72%。老年组则出现腹痛、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非典型症状较多, 占71.60%;心电图检查显示, 患者心肌梗死部位以心脏前壁和下壁并后壁为最多, 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4。

例 (%)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大多发生于具有冠心病易感因素的高危人群中, 吸烟、酗酒、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肥胖、家族史等作为公认的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2], 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中占据重要地位。长期吸烟能够引起血管内皮舒张因子减少, 内膜损伤、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血脂更易入侵到动脉壁, 同时烟中的尼古丁等物质能够刺激交感神经使之兴奋, 引起血管收缩, 血压升高, 血浆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低密度脂蛋白升高, 血小板黏附能力增强, 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和冠脉血栓的形成。研究发现, 适量饮酒能够降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而酗酒则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3]。因此, 吸烟和酗酒成为中青年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也是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人群中男性多于女性的主要原因, 且年轻女性体内高雌激素对血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也降低了女性血管病变的发生[4]。此外,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因素在高危人群中单独或协同作用使机体代谢发生紊乱, 是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

研究发现, 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发病诱因和临床症状也不尽相同, 中青年人群工作压力日渐增大, 生活节奏加快, 情绪骤变、运动、劳累、暴饮暴食等突发因素较多, 在这些诱因下患者交感神经兴奋, 短期内心肌耗氧量剧增, 冠脉痉挛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且由于中青年患者多为突然发病, 冠脉迅速阻塞, 心肌缺血区不能及时建立侧支循环, 机体生理功能较为健全, 具有较强的心肌储备能力和组织修复能力, 对疼痛较为敏感[5], 临床以典型的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为主, 出现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者较少, 部位多在前壁, 老年患者多有多种基础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长期作用的结果, 冠脉侧支循环丰富, 且老年人痛阈升高, 感觉迟钝, 对疼痛不敏感, 相当部分患者以腹痛、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非典型症状就诊, 病变部位出现在下壁并后壁。

综上所述, 中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男性较多, 吸烟、酗酒、肥胖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发病诱因则以情绪骤变、运动、劳累、暴饮暴食为主, 症状较为典型, 易于诊断, 与老年患者在性别、危险因素、发病诱因、症状及部位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针对各年龄段的特点积极进行早期预防, 尤其是青年患者积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 适量运动, 形成良好生活习惯, 才有利于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摘要:目的 对中青年和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 探讨不同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43例中青年和169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观察, 对比两组的性别、危险因素、发病诱因、临床表现、梗死部位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中青年组男性比例明显高于老年组, 患者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及阳性家族史、肥胖的比例高于老年组, 为主要的危险因素, 老年组患者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为主要的危险因素;中青年组患者发病诱因主要为情绪骤变、运动或劳累、暴饮暴食等, 而老年患者发病多由感染、便秘等因素引起;症状方面中青年组多为典型的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 (83.72%) , 老年组则出现腹痛、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非典型症状较多 (71.60%) ;两组心电图检查心肌梗死部位均以心脏前壁和下壁并后壁为最多。结论 各年龄阶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 根据疾病特点进行日常预防及临床诊治, 有利于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中青年人,老年人,临床特点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 29 (2) :710.

[2]毛春霞.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09, 6 (26) :158-159.

[3]Albert CM, Mansion JE, Cook NR, et al.Moderate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the risk of sudden cardial death among us male phys-icions[J].Circulation, 1999, 100 (9) :944-950.

[4]李自胜, 李世学, 宋红伟.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 2009, 36 (13) :74-75.

不同年龄段患者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8月-2014年6月我院确诊的68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诊断标准依据2001年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发布的《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和治疗指南》[4]。根据的年龄大小, 将患者分为老年组 (≥60岁) 和青中年组 (<60岁) , 其中男40例, 女28例, 年龄25~89岁, 平均 (55.13±8.92) 岁, 每组34例。

1.2 方法

将两组患者分为高危、中危和低危, 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监测呼吸、心率、心电图和血压等变化。高危患者予以溶栓治疗[2], 将50 m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PA) 用50m L溶剂溶解后用微量泵以25 m L/L的速度泵入, 溶栓治疗1 h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80 s, 再使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抗凝治疗法。对于低危患者[3], 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华法林加肝素, 低分子肝素钙0.4 m L, q 12 h皮下注射, 同时口服华法林2.5 mg/d, 两种药物重叠使用4~5 d, 当连续2 d监测国际标准化比率 (INR) 达至2.0~3.0时, 则停用低分子肝素钙, 单独口服华法林。中危患者抗凝和溶栓相结合使用。治疗1个月后, 复查患者的血气分析、心电图、螺旋CT肺动脉造影 (CTPA) D-二聚体、血常规、C反应蛋白 (CRP) 和凝血功能。一个月后, 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辅助结果, 判断患者疗效。

1.3 疗效判断

治愈[4]:患者的呼吸困难、右心衰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CTPA提示肺动脉血栓溶解, 其他检查结果均显示正常。好转:患者的呼吸困难、右心衰等临床症状基本显示正常, CTPA提示肺动脉的残余狭窄<50%或肺段损失减少50%以上, 心脏彩超和生物学标记显示基本正常。无效:呼吸困难、右心衰等症状无明显变化, CTPA提示肺动脉血栓未溶解或肺损伤段无明显变化。恶化:呼吸困难、右心衰等临床症状加重, 治疗后Pa O2进行性下降, CTPA提示肺动脉出现新的血栓。总有效率= (痊愈例数+好转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研究数据录入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行t检验, 以±s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危险分层

本研究68例患者中, 老年组患者的高危构成比明显高于青中年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314, P<0.05) 。低危和中危的构成比在青中年组和老年组相近,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患者治疗方法及预后的比较

两组进行比较, 青中年组的疗效好, 其治愈的患者较老年组多,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191, P<0.05) 。青中年组恶化者患者较老年组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660, P<0.05) 。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率均较低, 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其中青年组出现3例上鼻出血的患者, 而2例患者在服用华法林期间出血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 (INR) 的延长。老年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黑便, 1例患者在用rt-PA溶栓时有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4例患者在服用华法林期间出现INR时间延长, 调整用药方案后恢复正常。

3 讨论

本研究中合并其他慢性病的高危老年患者, 部分溶栓禁忌证患者仅给予抗凝治疗后容易出现复发的现象, 而在青中年组患者中, 高危患者的合并证相对较少, 溶栓治疗能明显降低病死率, 提高疗效。老年肺栓塞的患者常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慢阻肺等慢性疾病, 当其发生肺栓塞时, 风险较大, 临床治疗的难度也随着加大,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该给老年患者更多的关注, 重视危险分层对疾病预后的影响[5]。

本研究结果表明, 老年组肺栓塞患者的病死率较高, 究其原因可能为老年患者常伴有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 大大增加其死亡的风险。其次, 老年患者由于基础疾病, 许多高危患者不能采用溶栓治疗, 延长的病程, 能进一步增加病死率。最后, 老年人的心肺疾病给肺栓塞的确诊带来一些困难, 耽误了疾病的治疗时间。

综上所述, 相对于年龄较小的患者, 老年患者常出现治疗难度大、预后差等特点, 因此需要根据不同年龄和不同危险分层, 定制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才能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刘莉, 谢良地.急性肺栓塞的危险分层管理 (待续) [J].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2, 10:37.

[2]刘雅丽, 李雪松, 刘慧林.重症监护病房肺栓塞患者46例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1 (23) :4540-4541.

[3]范阳, 黄鹤, 王纯奕.不同方法治疗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比较[D].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33 (3) :430-433.

[4]刘丽华, 陆思静, 刘忠.溶栓与抗凝疗法对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 2013, 42 (11) :1288-1290, 349-356.

不同年龄段患者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于铁岭市中心医院进行诊治的18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根据年龄段分为A组 (<45岁组) 60例、B组 (45~65岁组) 60例和C组 (>65岁组) 60例。A组的60例患者中, 男性32例, 女性28例, 年龄30~44岁, 平均年龄 (37.5±5.9) 岁, 病程3.5~12.5年, 平均病程 (5.7±0.6) 年, 疾病分级:1级15例, 2级28例, 3级17例。B组的60例患者中, 男性33例, 女性27例, 年龄45~65岁, 平均年龄 (52.6±5.0) 岁, 病程3.4~13.0年, 平均病程 (5.9±0.5) 年, 疾病分级:1级15例, 2级29例, 3级16例。C组的60例患者中, 男性32例, 女性28例, 年龄66~78岁, 平均年龄 (72.3±5.6) 岁, 病程3.7~13.2年, 平均病程 (5.8±0.7) 年, 疾病分级:1级15例, 2级28例, 3级17例。三组患者的性别、病程及疾病分级比较, P均>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然后将三组患者对于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健康教育需求程度进行分别统计, 然后将三组的统计结果进行分别比较。

1.3 评价标准:

(1) 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采用高血压疾病知识问卷进行评估, 问卷评分范围为0~100分, 其中<70分、70~90分及>90分分别表示掌握程度较低、一般及较高。 (2) 健康教育需求程度采用问卷的形式评估, 问卷中对健康教育需求程度的选项包括三项, 分别为较高、一般及无需求。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检验软件为SPSS15.0, 计量资料 (均数±标准差) 和计数资料 (率) 分别处理, 处理方法分别为t和χ2检验, 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三组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A组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较低、一般及较高者分别为5例、15例及40例, 其所占比例分别为8.33%、25.00%及66.67%;B组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较低、一般及较高者分别为9例、22例及29例, 其所占比例分别为15.00%、36.67%及48.33%;C组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较低、一般及较高者分别为13例、28例及19例, 其所占比例分别为21.67%、46.67%及31.67%。

A组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好于B组及C组, B组则好于C组, P均<0.05, 三组患者评估结果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2.2 三组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程度比较:

A组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程度评估结果中较高、一般及无需求者分别为10例、12例及38例, 其所占比例分别为16.67%、20.00%及63.33%;B组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程度评估结果中较高、一般及无需求者分别为20例、15例及25例, 其所占比例分别为33.33%、25.00%及41.67%;C组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程度评估结果中较高、一般及无需求者分别为31例、12例及17例, 其所占比例分别为51.67%、20.00%及28.33%。

A组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程度低于B组及C组, B组则低于C组, P均<0.05, 三组患者评估结果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高发病, 高血压的治疗具有长期性及规律性等特点, 而这些长期治疗的因素可导致患者对于治疗出现懈怠感等情况, 且较多患者对此认知较低, 因此对此类患者进行认知度方面的提升极为必要。而要达到较好的认知度, 患者自身对于健康教育需求程度是与之密切相关的一个方面[2]。因此, 该方面的掌握价值较高, 以对其进行细致干预, 达到预期的干预效果。本文中我们就不同年龄段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程度进行比较, 以了解年龄因素对此类患者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 不同年龄段患者对于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健康教育需求程度均存在较大差异, 主要表现为年龄较高者的相关知识掌握较差及健康教育需求程度较高等方面, 因此应针对不同患者给予健康教育。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不同年龄段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有较大差异, 因此其健康教育需求程度差异也较为明显。

摘要:目的 观察及比较不同年龄段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程度。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于铁岭市中心医院进行诊治的18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根据年龄段分为A组 (<45岁组) 60例、B组 (4565岁组) 60例和C组 (>65岁组) 60例, 然后将三组患者对于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健康教育需求程度进行分别统计及比较。结果 A组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好于B组及C组, B组则好于C组, A组健康教育需求程度低于B组及C组, B组则低于C组, P均<0.05, 三组患者评估结果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不同年龄段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有较大差异, 因此其健康教育需求程度差异也较为明显。

关键词:年龄段,高血压,健康教育,需求程度

参考文献

[1]许瑞, 李芳, 王艳波.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急症知识知晓率及其需求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5, 32 (2) :156-159.

不同年龄段的眼霜选择秘籍等 篇9

20岁补水,消除疲劳

必做:选择一款质地舒爽的眼霜,诸如啫喱类,它能有效祛除眼袋和黑眼圈。

支招:将眼霜放进冰箱,用时取出在眼周敷10分钟,对消除浮肿特别有效。

切忌:涂抹眼霜时,切勿用手指挤压眼周的肌肤,因为眼周的淋巴很娇嫩。

30岁维持舒爽

必做:对抗最初的细纹,提升眼睛光彩,加强保湿,消除明显黑眼圈。

切忌:不能在眼周使用面霜。面霜的营养成分过高,易引发眼袋、过敏。

宛若新生:温和的凝胶,可给眼睛水润的感受。

40岁祛除皱纹

必做:针对明显的眼周纹路、眼袋和黑眼圈,需要除皱,紧实松弛肌肤。

注意:为延缓衰老,应选用质地更稠厚、富有营养的眼霜。

全面呵护:膏状的细腻质地,有效复苏肌肤活力,祛除皱纹。

50岁以上重焕光辉

必做:老年斑使人看起来更衰老憔悴,这时就应采用具有修饰性的眼霜。

注意:只涂眼霜是不够的,还需要能促进肌肉活力的产品。

尊贵呵护:可用含有不低于13种以上的高科技活力成分。

面子很重要买化妆品有讲究

关键字:品牌 护肤品

1. 看品牌保障

当你在超市、化妆品店里,看着那些令你眼花缭乱的品牌不知如何下手时,请尽量选择Shiseido资生堂、Kanebo嘉娜宝、Kose高丝、欧莱雅集团、P&G 宝洁等全球知名的化妆用品集团的产品。万一出了什么问题,不怕找不到求偿对象。

2.看实际需求

看哪一个产品比较符合你的需求和预算。

许多大品牌旗下的许多小品牌是不错的选择,因为该集团在研发新产品时,会考虑到集团旗下的各个产品,而且小品牌的价格往往低于大品牌。

3.产品挑选秘诀

如果只是选用基础的滋润护肤产品,那么没必要选择专柜的品牌产品。最简单的挑选原则就是:产品所含活性有效成分越少,也就是“疗效性”越少的,买开架用品即可。而活性成分多的,像是抗老除皱、美白、面膜类产品,若有足够预算,还是买专柜品牌效果更显著些。

4.价廉不一定物美

有个恐怖的事实:不少廉价的面膜里所含的防腐剂量可能超乎你的想象。原因很简单,从化工厂买来的原料,来源过程都不可知,里面的浓度、成分精纯度也有待商榷,虽然可能很省钱,可是你的皮肤要付出的风险就高得不得了。

16℃暖冬天气衣着搭配

如今暖冬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如何让自己既温暖又美丽呢?一起来看看下面几款搭配,去捕获些心得吧。

风中百合

灰色的连身毛衣,让整个人清新可爱起来。可以不用担心保暖问题,一身长毛衣能让浑身暖和起来,外加上超厚的黑色丝袜与及膝长靴,完全能满足你对温暖的需求。点睛之笔可以是今年大热的金色宽腰带,随意地绑在腰线以下的部位,魅力指数立马飙升。

蕾丝熟女

都说蕾丝是高贵的象征,是属于熟女的标记,千万别以为它只属于夏天,冬天,一件蕾丝小裙子也能发光发热。

帅气骑士

今年流行的单品是那种大块面的钢表,就像古罗马时代的骑士。搭配充满不羁味道的皮装小外套加上亮色的鸡心领毛衣,再配一条窄腿裤,超hot的骑士女郎就在我们面前诞生了。

韩版OL

自从韩剧之风愈演愈烈之后,韩流的趋势当然也就有增无减,所以最IN的大衣款式仍然是属于韩版的。小小的荷叶领,加上腰线下方的小褶皱,再穿上一条缩脚裤,拎个小皮包,韩版OL就这样被打造成功。

流行元素 小皮衣+窄腿裤+马靴

Tips:除了你能想到的骑马裤,带金属扣的短外套、马甲背心等都是主要的骑士装组成元素。最简单的骑士感从靴子和短外套上就可以找到。

魅力指数 ★★★★★

流行元素 长毛衣+宽腰带+中长靴

Tips:这个冬季长毛衣火得不得了,可以的选择搭配除了宽腰带、中靴外,毛衣链,以及带金属扣袢的包包,都能使你简洁的衣服变得不再平凡哦。

魅力指数 ★★★★★

流行元素 小荷叶领+茧型大衣+缩脚裤

Tips:选择大廓形的大衣时,可不要一味地追求太“大”哦。适当的大小,再用合适的配件去中和,才是最佳的选择。

不同年龄段患者 篇10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数据收集

数据来源于2005—2008 年广州市番禺地区新农合报销补偿的111 971份住院记录,包括基本的住院补偿资料、:医院类型和名称、住院总费用、出院诊断以及新农合补偿额。新农合补偿额占住院总费用的百分比为住院实际补偿比。

1.2 疾病分类及编码

以患者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 以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为标准进行疾病分类。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1.0 软件建立统一的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根据调查收集资料,分别统计分析系统疾病构成,不同年龄段前10位疾病的住院人次数、次均住院费用与实际补偿比、医院选择等内容。

2 研究结果

2.1 新农合住院患者系统疾病构成及顺位

2005—2008 年番禺地区新农合住院患者前5 种系统疾病为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肿瘤及妊娠/分娩/产褥期疾病,合计72 495人次,占新农合住院总人次数的64.7%。不同年龄段的系统疾病构成及顺位见表1。

2.2 0~14 岁新农合住院患者前10 位疾病情况

0~14 岁新农合住院患者前3 位疾病均为呼吸系统疾病,但相关住院费用较低。前10位疾病中骨折、阑尾炎和贫血的次均住院费用较高。阑尾炎与骨折的住院患者中,地市级以上医院的人次构成较低,乡镇级、区(县)级医院人次构成较高,相关的实际住院补偿比较高,见表2。

2.3 15~64 岁新农合住院患者前10 位疾病情况

15~64 岁新农合住院患者前3 位疾病为顺产、骨折和剖腹产。前10位疾病中腰骶椎间盘突出、肺癌和骨折的次均住院费用较高。乳腺癌、腰骶椎间盘突出和肺癌的住院患者中,地市级以上医院的人次构成较高,相关的实际住院补偿比较低,见表3。

例(%)

2.4 65 岁以上新农合住院患者前10 位疾病情况

65 岁以上新农合住院患者前3 位疾病为支气管炎、高血压和脑梗塞。前10位疾病中骨折、白内障和脑梗塞的次均费用较高。65岁以上新农合住院患者前10位疾病大多选择乡镇级、区(县)级医院(>90.0%),实际住院补偿比较高(>40.0%),见表4。

3 讨论与建议

本研究中,不同年龄段的系统疾病构成与顺位有较大差别。不同年龄段的新农合患者医疗需求、医疗服务重点以及疾病负担均有差异。在医疗卫生服务中应对不同人群的医疗需求和负担充分了解,14 岁以下的少儿人口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人群中的特殊人群,在实践中应多加关注。

本研究14 岁以下的少儿人群前3 位疾病均为呼吸系统疾病(60.0%以上),呼吸系统疾病应为14岁以下少儿人口疾病防治重点,儿童疾病病情较轻,前10位疾病的次均住院费用较低。在医院选择上较其他年龄段更易选择地市级以上医院(医院级别高,名义补偿比低),实际住院补偿比较低。儿童疾病一般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在农村地区特别需要提高乡、镇两级卫生机构的儿科服务能力,以满足农村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需要[3]。

15~64 岁人群中,生育为其中一大医疗需求。同时,外伤、肌骨骼疾病为该年龄段的常见病,同时,这类疾病的疾病负担较高,需要重点防治。乳腺癌、肺癌同时亦为该年龄段疾病负担较高的疾病,同时需要较高级别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该两种疾病的实际补偿比相对较低。

上一篇:勘察设计薪酬管理下一篇:生物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