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学习法(精选10篇)
主动学习法 篇1
目前, 许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这门课, 并被列为学生必修文化素质教育基础课之一。然而高职院校的培养方式“重技能, 重操作”, 学校课程设置重专业教育, 轻人文素养, 导致了应用文写作的边缘化。加上自身的单调性, 学生不爱学, 老师不爱教, 许多语文老师教起来费劲、头疼, 学生学起来抱怨枯燥、乏味。要改变这种现状, 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发现, “主动学习法”能很好地改善教学气氛, 提高教学质量。
何为“主动学习法”?主动学习法 (active learning system) 是二战后德国教育家在对战前德国教育弊端反思的基础上, 吸收了美国教育中的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方式而提出的一种方法与理念。其主要内涵在于, 教师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专注于为学生创设能够激发自我学习、自我探索的学习环境, 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来达到预设教学目标。简言之, 也就是如何让学生改变被动的学习姿态, 主动进行探索、学习的一种方法。
对于主动学习法来说, 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思维是至关重要的, 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及学习过程中。
在课程内容安排上, 教师要善于发现并结合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点, 作出相应调整。应用文写作这门课涉及到行政公文、事务文书、科技文书、法律文书、经济文书、日常应用文等多种文体, 课堂上不可能一一触及, 必须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常用文种或重要文种进行讲授, 这就决定了有些文种可以一带而过, 有些文种则要重点讲授。比如日常应用文中的简历、求职书, 科技应用文里的学术论文、毕业论文, 学生很快就会运用到, 并对他们的毕业、求职会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学生学习兴致很高, 积极性很强, 这两部分应重点讲授, 不妨多安排一两个课时, 达到应用文写作这门课开设的初衷。而有些文种如行政公文里的命令、议案, 以及经济、法律应用文, 因其专业性较强, 在实际工作及生活中使用率相对不高,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可以讲授相对精炼些, 有些甚至可以安排学生课后自学完成。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 分对象进行指导。高职院的学生一般都是三年制大专生, 文化根基不算特别扎实。通常而言, 学习应用文写作, 大一的学生无论是课堂学习还是完成作业, 表现得最为乖巧, 然而就学习效果来说, 大三的学生最佳。这是因为大三的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大学学习, 文化根基有所提高, 并且他们面临就业压力, 比大一的学生更加认识到这一课程的实用性, 学习起来更为重视、用心。因此, 对于大一和大三的学生, 教学策略上是需要作出调整的, 大一学生刚刚走出高中, 学习模式上更注重知识性学习, 教师的理论教学时间就需要增多, 教学重点可放在较难掌握的行政公文的通知、通报、请示等文种中。大三的学生自主性强些, 教学方式上可以更多采用主动教学法, 除了行政公文的重点难点学习外, 教学重点不妨侧重于科技应用文和日常应用文中的简历、求职信等实用文种上, 这门课的教学效果将会更好。
另外, 根据不同专业的授课学生, 教师的教学内容也应作出相应变动, 相关文种的例文参考, 最好能与学生所学专业或未来方向有一定相关性, 从而引起他们的参与感, 提高学习效率。如讲授“调查报告”这一文种, 可以例举各个院系的学生就业率的相关调查报告为例文进行讲授, 以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对康复系的学生授课以康复系近几年学生就业调查报告为例;对公管系的学生授课以公管系近几年学生就业调查报告为例, 等等。由于兼具知识性与信息性的双重特点, 学生们学起来自然精神高度集中, 主动性思维能力也就大大提高。
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消除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惰性。我认为可采用如下操作方式。
一、提问式教学
“主动学习法”的鼻祖是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 他曾提出:“提问是知识的来源”。“提问”正是主动学习的关键技巧。在教学中, 通过提问的方式, 使学生的态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询, 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进行自我总结和参照学习, 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深入思考, 从而最终形成自己的定论。在课堂开始新课之前, 对课程中需要讲解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提问, 在学生头脑中引起注意, 并引导他们自主思考。在教授新课时, 我把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小问题、小测验,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互相讨论, 得出结论。由于能避免传统的“填鸭式”的讲授环节, 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反而得到了提高, 许多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 踊跃回答, 更重要的是能自主思考, 掌握学习中的关键环节, 丰富了课堂的教学气氛。即使对于错误的结论, 教师也不要急于揭晓正确答案, 而应该引导学生继续探索, 直到自主正确完成全部训练为止。对于学过的知识点, “温故而知新”, 要及时更新才能保证学习的成效, 不至于学生到了考试的时候临时抱佛脚, 因此教师应定期进行复习, 以提问的方式在课堂复习, 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点, 以免遗忘。
二、理解式讲授
讲授课程中不以僵化地传授知识为目的, 而是尽可能在贴近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的基础上, 发挥学生的内在探索欲望, 对有关知识点做到充分理解。有些文种如命令、公告, 学生学习起来会觉得没什么用, 以后也不会运用到, 于是有些索然无味, 其实这些文种是非常考验应用文的写作技巧的, 因为都是权威性的文种, 语言上要求比较高, 要庄重、严肃、权威。为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我结合相关文案, 介绍了有关文案的背景资料, 例如, 在讲授“决定”这一文种的时候, 结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这一文案, 对中国入世的艰辛历程、入世的意义等进行讲授, 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这一决定本身;又如在讲授“通告”这一文种的时候, 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关于取缔法轮功的通告, 对法轮功这一组织的背景、危害和政府取缔法轮功的力度等进行讲授, 如此不仅提高了写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顺利完成了“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目标, 而且传授了相关的人文知识, 提高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可谓一举多得。同时在讲授应用文时, 还要搜集时代信息, 尽量以新鲜时讯为例, 更新教学内容, 如在讲授“通报”这一文种时, 我以日本大地震、核泄漏的最新通报为教学例文, 给学生讲授通报这一文种的写作要点;在讲授“批复”这一文种时, 我以近期海南岛获通的离岛免税政策为契机, 举出2009年国务院对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批复为例, 讲授了批复的写作要点, 使学生们改变了“应用文写作”这一课程僵化、刻板的学习印象, 给他们注入了新鲜的空气。早有教师指出, 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应该“打破课程体制, 开设包纳通用知识、人文知识、写作训练、口才与演讲等多门课程在内的大语文”[1], 应用文写作的课程想要上好, 让学生真正爱上、愿上并学到东西, 教师必须花费很多心思。
三、自主式训练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要提高写作水平, 必须有计划地进行写作训练。然而很多学生对写作训练存在应付现象, 甚至有抵触情绪。针对高职生的学习状况, 教师必须努力引导学生克服抵触情绪, 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训练中来。高职学生由于课时多, 学习任务相对较重, 有些高职院硬性规定根据课时必须完成相应的作业, 造成许多学生完成作业敷衍现象严重, 尤其是课后作业, 互相抄袭、应付交差的现象比比皆是。应用文写作的训练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我认为放在课堂上完成的效果远远优于课后完成, 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抄袭、应付现象的发生, 同时在课堂上训练, 教师能有针对性地发现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做到一对一指导。教师还应在学生自主训练的基础上, 根据作业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做到针对性复习。如通过通知、通报的文种训练, 能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拟写公文标题都存在问题, 对通报这一文种的正文写作也存在认识不足的现象, 写作质量普遍不高, 教师根据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像“求职书”这一文种, 尽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但运用起来不可避免会遇到许多问题, 教师需要根据出现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复习讲解, 使得学生能更好地领悟它的写作玄机。当然要做到以上几点, 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双重配合, 尤其需要教师花大量功夫在课外, 认真做好备课工作。
总之, 在我数年的执教生涯中, 深感《应用文写作》这门课虽然枯燥难教, 许多语文老师闻之有些却步, 学生对其也并不重视, 甚至开始会有抵触学习的情绪, 但只要教师精心备课, 认真组织教学, 并且使用主动学习法, 注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引导其主动学习, 教学质量就可以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雷琼芳.高职应用写作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8, 2.
主动学习法 篇2
【关键词】英语教学;运用;主动思维训练法;初探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095-01
主动思维训练法是指在学校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发扬教学相长,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是针对传统教学和应试教育造成学生思维惰性提出的,其目的在于通过增强学生自我意识,通过求知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人格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 创设宽松、愉悦心理氛圍,激发创造思维
初一英语是入门教学,组织课堂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学生好动、爱说、爱唱,善于模仿等特点,通过说唱、游戏,使学生主动、大胆、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在言语、表情、态度等方面都应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关怀,欣赏,肯定和鼓励,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减少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让他们有成就感,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建立一种平等、和谐、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比如在初一英语人教版第二单元中,有一个知识点是:Is this your …?(这是你的…?),一般的教学可能会用卡片来做代替操练游戏。我尊照主动思维训练法设计了一个做动作猜物体的竞赛游戏。在猜的过程中,一位学生一旦猜对,旁边的同学就会象拥抱冠军一样的拥抱他,这位同学也是兴奋不已。我也在为猜对的人高呼呐喊,在这样一个氛围里,学生所感受到的是一个自由安全的空间,一个个高举着手,惟恐轮不到自己。如果是采用另外一种方法:教师如果板着脸,要求学生安静,不能大声喧哗,保持课堂安静等等条例,课堂气氛马上会降温,导致胆小的同学就不敢举手发言。正因为我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法,在这样一个氛围里,学生们所感受到的是一个自由安全的空间,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观察,分析以及分析判断能力都得到了综合的培养和发挥。
2 突出学生主体,引导创造思维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重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在教学初一英语人教版第一单元时,刚好悉尼奥运会正如火如荼的举行着,我们学校的电视机、计算机前一下课就挤满了学生。抓住这个热点,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What’s his/her/the boy’s /the girl’s name?他/她/这个男孩/这个女孩叫什么名字?),设置问题,将小小课堂变成了生活大舞台。当学生看到我从网上下载下来的一张张他们心目中的偶像 ——奥运冠军的图片时,整个课堂都沸腾了,每个同学主动的,热切的使用新语言,以往一个单元需要5节课时,在这里我却只用了1节课时就解决了新语言点,学生的自学热情洋溢到了极点。原本我设计出的问题只是间简单单的看图片说姓名,可是学生到最后已经不满足于此。他们纷纷向我讨教教练、射击、跳水、金牌、羽毛球等等的英语单词,然后给出谜语请同学们来猜,连平时缩在角落里不肯发言的同学也变得勇往直前。中间遇上同学语言点出错,旁边同学还会急不可待的做出纠正。普普通通的一堂提问人名课,转眼间成了奥运专线竟猜分会场。我发现在学生身上蕴藏着丰厚的独立主动的探索精神,而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运用适合个性和创造思维的教学方法,一旦开了这个阿里巴巴的门,学生便会如饥似渴的积极主动的摄取知识,而不用教师赶小绵羊似的威逼利诱。
3 积极评价,鼓励创造思维
学生是有情感的,学生的情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只有积极、肯定的情感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发展,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加活跃。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评价还要依人而异。对于优秀生,给他们的应该给予更高的要求,让他们觉得我是最好的同时,还要看到天外有天,创造出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对于学困生,要给予同样的关注和热忱,甚至是一些夸张的表扬,让他们觉得每天都是进步的、跟得上大伙的步伐,一步步的消除自卑感。对于中等生,要让他们觉得我也能成为最好的,只是我还没有发挥我的潜力而已。在一次课堂教学中,我就语言点(Where is …?在哪里?)设计了一个风景名胜提问的游戏。 其中一个学生提问:Where is the Great Wall ?(长城在哪里?)我习惯性的回答:In Beijing.(在北京)学生立刻指出:You’re wrong. Its not only in Beijing.(你错了,并不完全在北京。)这是一个非常机灵爱捣蛋的学生,他在设计这个问题时,就已经想好了人们的惯用回答,并做好了一个圈套。当时一看到他那趾高气扬的样子,我心里有点火,但转而一想,这位学生已经能够用英语给我设置难题了,我又一喜。我肯定了他的答案,并且表扬了他。这位学生高兴极了,拿出自己所珍藏的长城明信片,让我放到实物投影仪下大家共享。那一堂英语课,我们到长城免费旅游了一圈,而那位学生的英语名字也被改成了Great Wall(长城)。
小学英语主动思维训练法初探 篇3
一、创设宽松氛围, 激发创造思维
无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是在课外, 我总是努力营造着这种友好的氛围, 并且根据语言点设计一些孩子们所喜欢的游戏。比如在牛津小学英语中, 有一个知识点是:Is this your…? (这是你的…?) , 一般的教学可能会用卡片来做代替操练游戏。在这里, 我遵照主动思维训练法设计了一个做动作猜物体的竞赛游戏。请一部分学生看卡片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做出动作, 再请另外一部分学生看动作, 分析、判断并抢答。在猜的过程中, 一位学生一旦猜对, 旁边的同学就会像拥抱冠军一样的拥抱他, 这位同学也是兴奋不已。这时教师如果板着脸, 要求学生安静, 不能大声喧哗, 保持课堂安静等等条例, 课堂气氛马上会降温, 导致胆小的同学就不敢举手发言。而我在这里早已没有了师长们所惯有的威严, 宛如他们的伙伴一样, 为猜对的人高呼呐喊, 为稍为落后的一队大声打气, 随着他们的喜悲呼吸, 融入这一个群体。看到教师如此的仗义, 无形当中, 学生便不用担心训斥、指责、挨骂, 心理、生理都得到安全和自由, 开开心心地进行着语言游戏, 大声地用英语说出他们心中所想的, 一个个高举着手, 惟恐轮不到自己。在这样一个氛围里, 学生所感受到的是一个自由安全的空间, 在这里能够得到大伙的肯定和鼓励, 学生的想象力, 创造力, 观察, 分析以及分析判断能力都得到了综合的培养和发挥。
二、突出学生主体, 引导创造思维
主动思维训练法, 它提倡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 承认学生潜伏着极大的由已知转化为未知的原动力, 千方百计鼓励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 主动探索能力, 从而养成大胆探索习惯。教学中, 我就注意多角度、多方位设计各种游戏、竞赛、问题, 发展学生横向, 类比联想等思维, 使学生不仅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而且还能利用自己所学的各种知识, 结合英语去创造, 去探索, 培养创造思维, 增强创新能力。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3A第一单元时, 刚好是北京奥运会举办之后, 学生在课后还是很兴奋地谈论这个热点, 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 (What's his/her/the boy's/the girl's name?他/她/这个男孩/这个女孩叫什么名字?) , 设置问题, 将小小课堂变成了生活大舞台。当学生看到我从网上下载下来的一张张他们心目中的偶像----奥运冠军的图片时, 整个课堂都沸腾了, 每个同学主动地, 热切地使用新语言, 以往一个单元需要6节课时, 在这里我却只用了1节课时就解决了新语言点, 而且没有花一分钟, 一份力气, 连我自己都很难想象。学生的自学热情洋溢到了极点。原本我设计出的问题只是间简单单的看图片说姓名, 可是学生到最后已经不满足于此。他们纷纷向我讨教教练、射击、跳水、金牌、羽毛球等等的英语单词, 然后给出谜语请同学们来猜, 连平时缩在角落里不肯发言的同学也变得勇往直前。中间遇上同学语言点出错, 旁边同学还会急不可待的做出纠正。普普通通的一堂提问人名课, 转眼间成了奥运专线竞猜分会场。如果说这堂课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那就是我这个教师时常被一些同学的提问问得傻眼, 时常被一些同学的突出表现弄得惊喜不已。
三、积极评价学生, 鼓励创造思维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评价还要依人而异。对于优秀生, 平时教师肯定是宠爱有加, 所以给他们的评价教师应该给予更高的要求, 让他们觉得我是最好的同时, 还要看到天外有天, 创造出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对于差生, 教师要给予同样的关注和热忱, 甚至是一些夸张的表扬, 让他们觉得我每天都是进步的, 我能跟得上大伙的步伐, 一步步的消除自卑感。对于教师经常忽略的中等生, 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得到的表扬和批评总是中等的, 得到的关注也总是最少的, 教师的评价则要让他们觉得我也能成为最好的, 只是我还没有发挥我的潜力而已。在一次课堂教学中, 我就语言点 (Where is….?….在哪里?) 设计了一个风景名胜提问的游戏。其中一个学生提问:Where is the Great Wall? (长城在哪里?) 我习惯性地回答:In Beijing. (在北京) 学生立刻指出:You're wrong.It's not only in Beijing. (你错了, 并不完全在北京。) 这是一个非常机灵爱捣蛋的学生, 他在设计这个问题时, 就已经想好了人们的惯用回答, 并做好了一个圈子。当时一看到他那气焰高昂的气势, 我心里有点火, 但转而一想, 这位学生已经能够用英语给我设置难题了, 我又一喜。转身肯定了他的答案, 并且表扬了他。这位学生高兴极了, 认为把老师都给难倒了一回。高兴之余, 拿出自己去长城游玩时拍的照片, 我放到实物投影仪下大家共享。经这个学生一带动, 班里的学生开始翻书开抽屉找图片看地球仪, 都力图在下个问题难道我, 我虽站在讲台上, 心里感到一阵紧张, 但是看到他们的那一副积极探索样, 心里便也感到欣慰, 有一种老谋深算的感觉不期然的冒了上来, 呵呵, 其实是你们被我算计了还不知道。那一堂英语课, 我们到世界各地免费旅游了一圈, 而那位学生的英语名字也被改成了The Great Wall (长城) 。
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 篇4
学生的学习环境,古往今来大都离不开由学生、老师、环境组成的课堂,即使是生产实习课,也都由这三个因素组成。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渠道,因此一切教学改革实践活动都应该紧紧围绕课堂教学来进行。可以说,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教育目标是否实现、人文培养是否成功,大部分都要看教师在课堂上是怎样实践教育教学的。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采用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法,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
一、 注意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般的乡镇中小学生有80%以上都接触过计算机,甚至有些孩子是电脑的个中好手。因此,课堂教学内容必须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否则学生会很容易感到枯燥,从而失去学习兴趣。
1.课堂教学需从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着手
如从学生感兴趣的“画图”着手,这一部分教学内容的操作性强,学生兴趣也较为浓厚。首先让学生掌握启动和退出“画图”的方法,并认识“画图”窗口的基本组成(包括菜单栏、工具箱和颜料盒等);然后采用边讲边练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画图”的基本操作方法;最后,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多画多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学生学电脑、用电脑绘画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了,不仅能用计算机绘出图文并茂的图片,也熟悉了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通过“画图”这—软件的具体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学会画图软件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并用它画出各式各样的图像,使学生产生好奇和兴趣,激发进一步的学习愿望。同时还能将所具有的知识和能力比较轻松地迁移到新知识、新软件的学习中去,学会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这样进行学习活动,学生有发展的后劲,能终生受益,学习的动力也就源源不断。
二、 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在中小学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保持学生学习的动力,就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般可采用的教学方法有“问题解决式”教学、“先学后讲”教学、“吸引教学”法、“实例操作”法和“任务驱动”等等。在教学中坚持“以用为主、培养能力”的原则,使学生在应用计算机完成操作任务的过程中不仅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亲身体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探索、发现、创造与成功的喜悦,充分锻炼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这对于培养有较强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的新时期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任务驱动模式”教学方法。所谓任务驱动,是指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以若干具体任务为中心,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介绍和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1. 任务教学法能有效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围绕如何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来进行,教师教学思路清晰、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更容易使学生掌握学习内容。
比如在计算机教学中有一节内容是讲Word中的图文框、文本框、图片和自选图形的使用,按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不再是孤立地介绍各部分的概念、作用和操作方法,而是将所有内容设计为制作—张贺卡这一具体的任务,教师通过讲解贺卡的制作程序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教学时,应做到重点、难点突出,而且授课顺序就是制作贺卡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整个教学过程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轻松自然。
2.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在教学中,如果总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容易疲劳,也容易养成上课就等着老师教的依赖心理。如果每—节课都给学生下达—个具体任务,学生就有—种必须完成任务的紧迫感,在自己去操作、尝试、创造的过程中,能体会到自己探索的成就感,从而充分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
3.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缺陷
学生由于学习能力的不同会形成两极分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设计分层教学的任务驱动,要加强学生间和师生间的交流,使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提高。此外,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还要注意根据学生的特点,尽可能设计一些带有趣味性、实用性、可行性的任务,使学生愿学、爱学、乐学。
三、结合多媒体课件,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以其生动的图像、声音等多媒体效果已越来越受到各学科教师的欢迎。传统的教学强调教师讲的作用,在课堂上利用的媒介也多是粉笔、黑板和幻灯片,教学过程显得非常单调。而运用多媒体电子教室进行教学,可使学生手、脑、眼、耳并用,使学生有新颖感、惊奇感、独特感、直观感,能唤起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在键盘知识的教学中,可利用一些带动画、声音的教学软件让学生进行练习,然后再给他们一篇英文短文,要求他们输入。这样一来,学生已掌握了键盘上各键盘的用法, 特别是一些常用键如SHIFT、CAPSLOCK、DELETE、BACKSPACE、INSERT等,最后教师只须提出键的名称、作一些总结即可。
四、通过多种手段巩固知识
1.少讲多练
计算机课是一门讲究操作的课程,特别是小学计算机课。我们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内容讲得越多学生越糊涂,讲了一节课不如操作10分钟。所以笔者认为,在许多需要操作的课程中,应注重少讲多练,通过精心导入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然后教授学习内容和方法,最后巩固练习。其中,导入和讲解新内容的时间应该压缩在15分钟左右,余下的时间让学生充分上机练习,以达到巩固、熟练和提高的目的。
2.巧妙运用课堂游戏
游戏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恰当地运用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效率。这里的游戏包括比赛和益智游戏软件,比如在打字教学中,由于打字是枯燥乏味的,对知识的巩固、提高打字水平有一定的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比赛的形式,如个人比赛、小组比赛等来进行。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劲头十足,水平提高很快。益智游戏软件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软件,它对学生学习可起到辅助作用。比如,笔者进行《鼠标器》这一课教学,在对用法进行巩固练习时,让学生玩扫雷,这样的练习使学生不仅感到学习轻松、愉快,还能充分练习鼠标的各种用法。
总之,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能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主动学习、自主学习。
主动学习法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 年4 月~2014 年10 月我院接受治疗的274 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183 例, 女91 例;年龄15~89 岁, 平均53.49 岁; 按De Bakey分型, I型102 例, II型44例, III型128 例;具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207 例, 冠心病病史者48例, 糖尿病59 例。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性胸、腰背部、肩胛区、腹部疼痛, 痛性质多为撕裂样、刀刺样、压榨样剧痛。 所有患者经x线胸片、心脏超声、CT明确诊断为主动脉夹层。将所有患者严格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7 例。2 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心内科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取全方位护理干预, 最大限度减少患者活动, 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心理护理由于发病突然, 疼痛剧烈, 加上此病患者通常入住监护室, 与家属分离, 患者常表现恐惧、焦虑、担心预后、躁动不安、医从性差。 患者的躁动不安及紧张情绪不利于血压、心率的控制。 因此, 要热情、耐心主动关心患者, 细致解释疾病的相关知识, 做好健康宣教工作, 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及心理需求, 对于情绪过于激动、不配合治疗的患者, 酌情放宽探视制度, 请其家属帮助劝慰患者[5]。
1.2.2饮食护理以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或软食为宜, 应少量多餐, 避免过饱, 且将床头抬高, 由助理护士协助喂餐, 进餐后及时漱口。
1.2.3 排泄护理保持大、小便通畅, 可适量使用缓泻剂, 预防便秘, 排便时指导并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适当抬高床头, 避免用力排便, 必要时使用开塞露, 便后帮助患者清洁局部皮肤。 对于不适应床上排尿的患者, 给予诱导排尿, 特殊情况在无菌操作下行留置导尿, 并做好预防泌尿系感染的护理工作。
1.2.4 休息与活动护理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将患者安排在相对独立、安静的病床, 采光柔和, 减弱照明, 医护人员治疗操作需集中、动作轻柔, 尽量减低监护和报警器的音量, 减少对患者的打扰。 避免患者突然改变体位, 应由护理人员协助翻身, 为减少翻动患者, 合理使用气垫床和软枕, 保护皮肤。
1.2.5 辅助检查的护理进行辅助检查尽量采取床边检查, 减少搬动患者。 必须外出检查时, 由医护人员推床陪同, 并带好相关急救药品, 途中推行需缓慢, 遇道路不平时铺橡胶地垫尽量减少振动, 以免引起夹层扩展。
1.2.6 充分镇静、 有效镇痛疼痛为本病突出而有特征性的症状, 约90%的病人有突发的剧烈胸背痛或腹痛, 常呈“ 撕裂样、刀割样”疼痛, 难以忍受, 常持续数小时至数天[6], 本组研究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疼痛的加重和缓解能直接反映病情的进展情况, 剧烈的疼痛可致交感神经极度兴奋, 病人烦躁不安, 使血压、心率居高不下, 然而病人烦躁不安、血压、心率升高又会促使夹层分离继续扩展, 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 护理人员在重点观察病人的疼痛情况, 评估疼痛的性质、部位、时间、程度、伴随症状的同时早期进行充分镇静、有效镇痛, 对于预防夹层分离扩展至关重要。
1.2.7 晨晚间护理由护理人员帮助口腔护理及洗漱, 并调节适于休息的环境。 尽量减少患者的自主活动, 避免夹层扩展。
1.2.8 相关症状的护理 ①发热的护理: 夹层患者发热时应尽早尽快处理, 可给予物理降温,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退热剂, 尽可能使病人的体温正常, 预防患者因发热引起的情绪烦躁、好动所致的血压、心率升高。 ②咳嗽的护理:咳嗽是由肺部感染和大量胸腔积液的刺激引起。 咳嗽使胸腔、腹腔的压力升高、血压升高、胸痛加重, 有诱发夹层的进展与破裂的风险。 告知患者避免剧烈咳嗽, 宜间断进行有效咳嗽。 尽快使用镇咳剂经给予祛痰、消炎药物进行雾化治疗, 减少咳嗽次数及其对胸痛的影响。 应保证病室内空气新鲜和流通, 避免交叉感染, 尽量避免医源性呼吸道感染。 ③药物副作用:夹层患者常会应用硝普钠降低收缩压和心率。 长时间、大剂量的使用硝普钠会出现烦躁不安、 言语不清、 头晕、 头痛等硝普钠中毒的征象。 应立即遵医嘱停用硝普钠, 改用硝酸甘油等其他药物控制血压, 密切观察精神状态, 通常停药后可自行好转。
1.3 评价标准将两组患者急性主动脉夹层护理效果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Exccl建立数据库, 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见表1。
3 讨论
主动脉夹层是主动脉异常中膜结构和异常血流动力学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种致命性的疾病, 起病急、病情危重, 一旦发病如不及时有效的救治和护理, 死亡率极高。 夹层的治疗原则是有效降压、镇静、镇痛和严格限制活动使患者渡过早期危急险期, 积极平稳接受手术治疗。 通过本组研究可以看出对主动脉夹层患者给予护理干预, 限制患者活动的观察组在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及总治愈率均明显高于未给予护理干预的对照组, 且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外科治疗由于样本量相对较少, P>0.05, 但从其治愈率百分比能明显看出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 所以对主动脉夹层分离急性期的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 包括心理、饮食、排泄、休息与活动、辅助检查、有效镇静、镇痛等各环节使其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活动, 消除各种造成夹层继续撕裂的因素, 是使病情得到控制, 赢得手术治疗的时间而转危为安的关键。
摘要:目的 探讨全方位护理法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4月2014年10月我院接受治疗的274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7例。对照组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取全方位护理干预, 绝对卧床休息最大限度减少患者活动, 患者离院时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护理结果对比全方位护理的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传统护理的对照组 (P<0.05) 。结论 对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全方位护理干预, 使其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活动, 消除各种造成夹层继续撕裂的因素, 是使病情得到控制, 赢得手术治疗时间从而转危为安的关键。
关键词:护理干预,限制活动,主动脉夹层
参考文献
[1]吕静, 杨绪侠.38例主动脉夹层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 (下旬刊) , 2012, 9:18-19.
[2]陈曦, 张源明.主动脉夹层病因学进展[M].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8, 29:529-533.
[3]苟小军, 李强.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 (11) :136-138.
[4]F inkclmcicr BA.Marolda D.Aortic disscction[J].J Cardiovasc Nurs, 2001, 15 (4) :15-24.
[5]刘小红.护理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178-183.
主动学习法 篇6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涵义
任务驱动教学法, 就是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作为基础, 由教师合理、巧妙地将教学内容与主题隐含在一个或多个任务之中, 并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任务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索, 从而循序渐进地思考问题, 最终有效解决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能够让学生在强烈的任务动机驱使下, 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望, 促使其主动合作交流, 自主进行探索, 构建和谐、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 在实现高效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同时, 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计算机信息处理与创新等能力。需要注意的是, “任务”的设置应遵循目的性、可操作性、生活性与趣味性原则, 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目的。
二、任务驱动法在高中信息课堂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1.明确并精心设计明确并精心设计“任务”
高中信息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引导学生自主操作尤为重要, 将理论与实践良好地结合, 才能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 在高中信息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重视教学内容与目标的明确, 有针对性地合理设置任务, 重视任务的可操作性, 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合作与交流, 自主探索, 增强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应用“收藏夹”将自己喜欢的网站进行分类与管理, 明确使用浏览器中的“收藏夹”有序管理网站的目标, 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又如:设计以“电子表格”管理个人财物的教学目标, 展示“日常开支.xls”, 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开销进行管理和分析, 实现对工作表中数据的筛选、排序与计算, 从而更好地学会应用Excel软件, 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管理日常开销、好友联系方式等方方面面。
2.重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改认为, 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任务驱动法以任务为主题, 关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 重视学生的自主思考与探索。因此, 任务驱动法符合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主旨, 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 能够以解决任务为中心, 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促使学生通过个人努力来完成任务。
例如:在一个新知识点或新软件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任务来对学生进行考查或评定,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学习地位, 减少对教师的依赖, 从而更加自主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进而构建更为高效的高中信息课堂。
3.重视任务设计的趣味性重视任务设计的趣味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重视所设计任务的趣味性, 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促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 最终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VB——可视化程序的开发设计》为例, 教师首先设计一个与ATM取款机相关的前台操作任务, 在主窗口将六个国家的国旗展现, 引导客户自主选取某国语言;然后再装入另一个窗体, 提示输入账号与密码。这样的教学设计, 方便操作, 并在窗体中设计显示人机界面, 增强任务的趣味性的同时, 也能促使学生自主尝试并完成任务, 从而实现能力与水平的有效提高, 实现高效的高中信息课堂。
此外, 教师还应立足于高中信息课堂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关注学生的能力水平差异, 有针对性地设计“任务”, 富有趣味性地呈现“任务”, 以真正发挥任务驱动法的有效性。
三、小结
总而言之, 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信息化教育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广泛而有效地应用任务驱动法, 能够更充分地利用有限的学习资源, 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的前提下, 促使其自主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 完成任务, 发挥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究的能动性, 最终实现高效的高中信息课堂, 还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计算机技能和应用能力, 培养其成为具有较高实践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为日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任务驱动法是建立在构建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值得引起更多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关注与重视, 并不断实践探索创新。
参考文献
[1]唐波.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1, 07 (32) :8088-8089.
激发学习动机主动学习英语 篇7
关键词:兴趣,个性,动机
“课程标准”要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 应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以一种主动的、积极的心态去探究科学文化知识。
一、角色扮演, 张扬个性
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和独立性的增强, 大部分小学生有渴望参加各种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的强烈愿望。因此, 在课堂上多做一些游戏活动是十分必要和科学的, 是学生想象与现实生活的独特结合, 可以让学生自由活泼地表现自我, 以特有的积极心态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 形成独立的个性, 同时在游戏中掌握了知识。例如, 在英语教学中, 让学生自由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 Jenny, Li Ming, Mr Wood等。我发现学生特别喜欢角色扮演, 那表演的神态、动作生动形象, 读得语气和语调也极个性化, 除了让他们分角色读课本上的英语句子之外, 还让他们编故事, 以特定的角色扮演, 大家畅所欲言, 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地发挥运用, 牢固地掌握, 深刻地理解。
二、利用多种感宫, 创设情境, 引发兴趣
小学生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期, 好奇心和模仿力特别强, 根据这一种心理和生理特点, 在英语课教学中, 不应急于让学生知道英语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三、不断变换教学方式, 调节学生大脑的活动神经, 避免疲劳
要想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大部分时间处于兴奋状态, 就必须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英语教学中, 尽量避免产生单调的、枯燥的课堂氛围, 压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 听故事, 唱歌, 画课本上学过的事物的简笔画, 同桌或小组以提问回答的方式对话, 做一些游戏, 猜谜语等, 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 既锻炼了学生听、说、读、写、画、唱、演等基本能力, 又在乐趣中学到了知识, 加深了印象。
四、尊重学生,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使学生产生积极进取的心态
主动学习法 篇8
任务驱动的教与学的方式,主要围绕任务展开学习,是让学生体验和感悟并存的一种教学模式,不仅仅是在学知识,也是在学技能,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效果等,从而进一步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学生能力的获得,也是学生自信心提升的过程,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在一种良性循环中,让学生真正的独立思考和探索。任务驱动教学法是目标很明确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对以往教学中教师漫无目的的讲解,学生漫无目的的听得教学模式的颠覆。而且,学生的主动性的培养不再是口号性的,它是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导性为前提的。简而言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主动的找出问题并解决,并不同于之前的学生被动听讲,然后完成指定任务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的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真正运用到思品课堂的教学中,任务并不是随意设定的,教师应该做到实事求是,因材施教,让任务有适应性。中学思品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设置不同的任务,灌输不同的思想,形成各自独立的思想体系。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仍存在许多不足,很多地区仍然处于应付,形式化的阶段。比如说,老师思品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严格落实教学的主体应该是学生的理念,许多教师仍旧以自我为中心,放任自流或是强加概念,让学生围绕老师转圈被动的接受所传授的知识,课堂效率低下,知识的获取率不高。就学生而言,学生本身主动性也没有良好的把握。一系列的问题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思品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所以在这里还是要对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思品课堂的应用做进一步的研究。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思品课堂的具体应用
1.以任务实施为主线,增强学生主体性。老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设定任务。目标有大有小,任务也应该是有大有小,有重有轻。教师把总体教学任务可以划分成若干个小任务,其实是为了学生更易于吸收和理解。任务的形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能过于死板。这些任务不仅仅是知识性的,也应该是机能性的,这样才能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简单理解,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引导者和建设者,任务是建构课堂骨架,让学生围绕这些任务,展开学习。让学生做到带着兴趣去学习,自己家里学习方案,自己去搜集有价值的信息。教师是方法和资源的提供者,学生是课堂内容的真正践行者,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自己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研究,学会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和同学可以协同作业,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一个过程,就是在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研究技能,有利于学生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也是完成课程目标的终极目的。
2.以任务设计为主线,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课程的完成最主要的两个构成就是教师和学生。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是教师为主体,不能主次颠倒,还是以往的教学套路,教师在课堂上侃侃而谈,与学生没有任何互动,形成课堂教学的脱节,整个课程下来,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以教师为主导,应该要求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等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为学生量身打造阶梯性、可操作性强的的任务。与此同时,还要对学生学习资源的获得及学习方法的掌握给予指导,教师在教学进程中积极贯彻新课改的要求,做到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还要坚固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
3.以任务效果为主的教学课程评价环节。其实是考核教师设计的任务是否合理,不足之处在哪里,思考如何做出改进。还要考察学生是否完成了任务,完成任务的质量如何,当然还要观察任务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表现以及学习效果,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真的可以应用到实践中去。特别是思想品德的知识,是需要一天天积累的,也没有一个特定的可以评价的标准,其中通过学生平时的表现是否提升,可以作为一个侧面来进行评价。
结语
以人为本的理念应该贯彻到初中教学的方方面面,当然中学思想品德课程也不例外,要从根本上转变学生对思品的认识,让学生特别是思想存在波动的学生真正的领会德育的重要性。同时还应强调老师自身的素质建设,完善德育硬件设施的同时,教师自身的思想和品质应该过硬,是为人师表的前提。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任重而道远。在现代的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致力于改变教学现状,全面提升教学效率,同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任务设计,任务驱动教学的实施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做人的品质。
参考文献
[1]曹海忠.“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2(11).
[2]朱慧澜.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导学,2015(25).
主动学习是学会学习的命脉 篇9
一、培养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许多人都听过也说过:“当学习充满乐趣时,才更为有效”,“兴趣是一种魔力,它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来”,“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探寻,深入研究.稳定的兴趣能使认识过程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能使观察更加敏锐,记忆得到加强,想象力更加丰富,克服困难的意志得到加强,使智力活动的效能大大提高.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意愿,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一堂难忘的野外实习课、生动的獵AI课、录像课,或者只是一堂有趣的引言课,或者任课老师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表人才,性格幽默风趣等等,都能让学生对某事物产生兴趣.教师尽可发挥个人特长,大胆创新,积极尝试.也可以尝试经常把学生已经有兴趣的东西联系到课堂上,让学生尽情地发言和表现,从而发觉原来知识就在身边,让学生把“老师家长要他学”变成“他自己主动要学”,从被动接收信息到主动去查找和吸收信息.
二、要培养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要将兴趣转化为习惯,就要让“习惯成自然”,不仅要让学生能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知识,也要让他们能在课外主动巩固知识,完成作业,更要能在生活中收集信息,在观察、体会中学习知识.还要养成当天知识当天消化的好习惯.生活中主动学习的习惯尤其重要,这是终身受益的学习习惯,是“学过的知识全部遗忘之后还能剩下的东西”.特别是在教学教育过程中,要善于提出问题让学生探讨和争论,甚至鼓励学生自己提问,相互探讨,真正做到师生交流、教学相长,要时刻不忘点拨提醒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体会、挖掘、收集,不要让生活中的知识白白流走.在讨论与争议中,主动学习的习惯自然就养成了.当然,要培养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仅靠时刻不忘地提醒是远远不够的,更要在教育过程中注意方式方法的运用.
一要与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这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二是要与学生建立一种相互信赖的朋友关系,教学过程是一种多边合作过程,只有教与学“合作”默契,才可能有高的教学效率.三是要热爱、信任并帮助学生.要长时间的、不动声色的观察,并进行多方面的验证,经常深入到学生的学习、校内外生活中去,与学生广泛接触,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思想动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三、让学生探寻主动学习的方法
方法是学习的金钥匙,是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的前提.良好的学习方法包括科学的学习态度;勤动脑、勤动手、勤动口;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等等.平时要多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的方法,安排座位时坚持好中差搭配,要求优生帮助差生;课堂提问,激励后进生踊跃发言,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同时让中优生作点评指正,而不是仅仅由教师一味地说教,这样更能让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由于学生经常主动地提问、答问,课堂上爱动脑筋,并且会动脑筋;爱提出问题,并且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主动学习的能力就会得到不断提高.
四、要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提高学生的能力.例如2008、2009年高考数学学科对能力的要求分为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句名言说得好:“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已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这里“所剩下来的东西”也就是我们所指的主动学习的求知能力.“人们在细节被淡忘之后仍然应该记忆的知识洞察力和技巧”才是真正让学生受用一辈子的东西.
所以教师在教学教育过程中要做有心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它就像签名那样有个性.教师要为学生提高学习主动性而积极地创造条件,要善于发掘学生身上的潜能,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肯定和积极的评价能使学生的进取之火燃得更旺;与学生多沟通、交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多多鼓励学生,给学生自信和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现代科学研究也证明,温馨、和谐、友善、信任的环境更有利于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任重道远.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更需要教师不断寻觅,上下求索.
英语“主动学习”浅析 篇10
一、“主动学习”的理论依据
布鲁纳等教育家提出了教学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就要让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教学中主要是学生的活动, 教师处于从旁指导的地位。
认知理论认为, 英语学习的过程是新旧语言知识不断结合的过程, 也是语言能力从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动应用的过程, 这种结合和转化都必须通过学生自身活动才能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学习”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重视人的发展, 尊重人的个性, 维护人的尊严。因此, 作为英语教师当然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 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 多用启发式、发现式、研究式和讨论式组织课堂教学, 把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使学生乐于学习英语, 善于学习英语, 成为学习英语的真正主人。
二、“主动学习”英语课堂教学的建构
1. 激发兴趣
这一环节是指通过教学设计, 激发主体持久的兴趣, 把求知变成内在需要, 为教学过程创设最佳的实践与认识活动做好充分准备。教学中, 知识客体和现实客体对主体的吸引力越强, 教学活动中主体反应就越强烈。教师要根据初中学生认知特点, 设计呈现的内容及目标。力求提供直观的, 接近生活实际的、幽默的引人入胜的材料, 以缩小主体与知识客体的距离, 激发求知欲望, 引导学生以最佳状态参与教学活动。激励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实施策略是重视引导主体根据呈现内容展开思维, 同时激发情绪迁移, 使教学环节一环紧扣一环。
2. 主动提问
要发展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就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NSEFC教材编排“热身”“读前”和“发现”等教学板块正是为了引起学生思考,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了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NSEFC教材有意识地提供情景, 凸显矛盾, 设置对立的观点, 制造悬念, 引起学生讨论甚至辩论的兴趣。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回答考试和生活中的问题, 更要帮助他们养成在日常学习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习惯。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积极主动地学习。问题意识是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心理因素, 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精神的基础。
3. 启发引导
这一环节是指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在积累的语言材料和句型结构的基础上归纳出语法规则, 从而认知和内化语法规则, 使感性集训升华到理性认识。这一环节也包含着主体实践与主体认识两个层面: (1) 主体实践方面, 要做好“感性训练”工作, 引导学生根据交际性操练中的语言材料、句子结构进行举一反三的操练, 以形成熟巧, 增加感性认识。主要策略: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情景, 针对重点语言材料, 句子结构, 启发诱导学生尝试归纳出规则。 (2) 主体认识方面让学生在教学活动的本质中发现规律, 从而得到了“理性升华”。“理性升华”不应局限于机械地模仿, 更应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 即灵活、正确地运用。主要策略是让主体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推理的积极思维活动, 归纳出规则, 并利用语言规则, 促进理解语言材料的速度,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规则进行言语交际的能力。启发引导得出规则的操作过程是:积累材料———套用句型———点破规则———操练运用———归纳规则。
4. 积极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