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应用洋地黄

2024-07-16

早期应用洋地黄(共6篇)

早期应用洋地黄 篇1

急性心肌梗死较常见的并发症是心力衰竭, 且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1]。近年来, 经过积极的再灌注治疗后,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 (AMI-AHF) 发生率逐渐呈下降趋势, 但部分患者仍不能从再灌注治疗中获益, 因此, 采取有效方法治疗AMI-AHF再灌注后患者是心血管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2]。本研究主要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再灌注后早期应用洋地黄的近期疗效,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再灌注后患者, 进行临床对比观察,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8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再灌注后患者, 按治疗时机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其中观察组患者男24例, 女10例, 年龄50岁~81岁, 平均年龄 (62.3±3.6) 岁;对照组患者男23例, 女11例, 年龄51岁~82岁, 平均年龄 (63.7±3.3) 岁。所有病例均符合心血管疾病诊断标准, 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再灌注后2 h应用洋地黄治疗, 即给予西地兰注射液 (乙酰毛花苷注射液) 0.025 mg/k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 m L静脉注射, 注射时间控制在20 min, 3次/d, 连续治疗1个月。对照组患者再灌注后3 d应用洋地黄治疗, 方法同上。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 (HR) 、射血分数 (EF) 、动脉收缩压 (SBP) 、左室舒张末期容积 (LVEDV) 等指标变化情况。治疗效果:经超声检查, 心肌回声、心率正常, 梗死节段心肌运动基本消失为显效;经超声检查, 心肌回声、心率基本正常, 梗死节段心肌运动减弱为有效;经超声检查, 心肌回声、心率未恢复正常, 梗死节段心肌运动无明显变化或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4.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以±s表示计量资料,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后HR、EF、SBP、LVEDV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R、EF、SBP、LVED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2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是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细胞急性缺血坏死, 导致心肌收缩力急剧下降, 心输出量迅速降低, 在较短时间内出现心力衰竭体征、症状的综合征[3]。再灌注治疗, 尤其是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PCI) 可使梗死相关动脉再通, 挽救缺血性心肌细胞, 改善心肌出血, 减少心肌梗死面积, 达到改善左室功能的目的[4]。在再灌注治疗时代,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 仍然是临床上面临的主要难题, 其病死率较高, 预后较差。和由其他病因引起的心力衰竭相比,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具有特殊性, 常规扩血管、利尿药物均难以控制心力衰竭症状、体征[5]。而洋地黄是历史悠久的古老强心药物, 洋地黄类药物可用于心力衰竭治疗, 多数学者认为[6], 洋地黄类药物在治疗心肌梗死时疗效显著, 且无副作用发生。本次研究在洋地黄种类、剂量、用药时机上进行了针对性的选择, 选用我国临床常用的静脉洋地黄制剂西地兰, 洋地黄的静脉用量较常规用量较小, 主要考虑到以往研究中洋地黄用量普遍较大, 易出现中毒现象。洋地黄的用药时间以早期、后期作为对比, 用药时间在再灌注后24 h以内即为早期用药。

2组患者经治疗后, 病情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早期应用洋地黄治疗后, HR、EF、SBP、LVEDV均恢复正常, 治疗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患者后期应用洋地黄治疗后, HR、EF、SBP、LVEDV均有明显变化, 治疗总有效率为76.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R、EF、SBP、LVED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说明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再灌注后早期应用洋地黄治疗, 可改善患者左室功能, 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且无副作用, 有利于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 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 (AMI-AHF) 再灌注后早期应用洋地黄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再灌注后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治疗时机不同分为观察组 (34例, 早期应用洋地黄治疗) , 对照组 (34例, 后期应用洋地黄治疗) , 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率 (H R) 、射血分数 (EF) 、动脉收缩压 (SBP) 、左室舒张末容积 (LVEDV)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再灌注后早期应用洋地黄治疗, 可改善左室功能, 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且无副作用, 有利于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 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再灌注,早期应用洋地黄,效果

参考文献

[1]童文玲, 孙全格, 赵磊, 等.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 2012, 19 (6) :880-881.

[2]莫华.急性心肌梗死426例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 2011, 18 (14) :1910-1912.

[3]杨兰英.心电图对指导洋地黄类药治疗房颤的探究[J].中国医药导刊, 2013, 17 (9) :1515-1516.

[4]陈安芳, 李勤, 姜荣泸, 等.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伴洋地黄中毒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5 (4) :60-61.

[5]王俊利, 尹立雪, 费丽萍, 等.构建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犬梗死区的跨壁力学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 20 (27) :4293-4298.

[6]苏猛, 张桂红, 朱海燕, 等.BN P、cTnT、cTnI及血尿酸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及后期心衰发生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 (14) :3070-3071.

早期应用洋地黄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早期前列腺癌患者78例, 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39例, 采用知柏地黄汤治疗早期前列腺癌, 依据患者的症状进行辨证论治, 在原药方基础上加味治疗;对照组39例, 采用中成药鸦胆子油软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在37~83岁, 平均 (57.6±10.9) 岁。

1.2 临床症状

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如下:头晕耳鸣、排尿疼痛, 有时血尿, 进行性加重, 排尿困难、尿流变细、体质虚弱、口干心烦、大便干燥、失眠盗汗, 有时可伴有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脉细数;舌质红, 舌苔薄。

1.3 治疗方法

①知柏地黄汤加味疗法 (观察组) :根据其主要临床症状, 我院对每位患者进行辨证论治, 其基础药方为知柏地黄汤, 在应用上可以适当加味。知柏地黄汤的基本药方如下:干山药12 g、泽泻10 g、知母10 g、白花蛇舌草20 g、半枝莲15 g、山萸肉12 g、琥珀1 g、土茯苓20 g、黄柏10 g、熟地20 g、夏枯草10 g、丹皮10 g、仙鹤草15 g。所有患者均采用知柏地黄汤加味治疗。随症加味治疗:a.贫血者:表现为体力不足, 头晕目眩, 脾肾两虚;舌苔薄白;脉细数。患者由于脾肾两虚, 脾不统血, 营养运化不良, 导致下焦血气不足, 诱发早期前列腺癌。治法:加用补血养脾, 升补肾阳的药物, 加用当归12 g。b.腹痛甚者:表现的主要症状为下腹疼痛硬结, 其原因是肝气瘀滞, 气血运行不畅, 淤积在下腹部。加用活血化瘀的药物, 加延胡索12 g。c.阴虚较严重者, 加服滋阴补肾的药物, 可使山药加量, 并加用麦冬15 g。d.观察患者的舌质、舌苔, 若舌质淡而且舌边有齿痕, 舌苔薄白, 舌根腻者, 表明患者肾虚, 应减去药方中的黄柏、知母, 加桂枝3 g、附片3 g、益智仁9 g、乌药9 g。e.若患者发生尿血或在实验室镜检检出血尿者, 加服蒲黄9 g, 二至丸 (墨旱莲, 女贞子) [2]。用法:以上各药用水煎服, 每天服用1剂, 分早晚两次服用, 服药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②中成药疗法 (对照组) :选用鸦胆子油软胶囊。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4粒, 一日3次。1个月为1个疗程, 共治疗2个疗程。

1.4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 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 降低;有效:临床症状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加重, 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 升高。

1.5 统计学处理

对两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 应用SPSS11.0软件处理。P<0.05说明两组疗效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4% (35例) , 其中显效24例 (61.54%)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79% (28例) , 显效16例 (41.02%) 。治疗组的疗效与对照组的相比, 差异显著 (以P<0.05说明有显著性差异) , 说明知柏地黄汤加味治疗早期前列腺癌具有显著疗效, 其疗效优于单纯采用中成药鸦胆子油乳治疗。

3 讨论

前列腺癌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 与性激素水平、环境、遗传、饮食等因素相关, 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医理论认为前列腺癌患者痰淤气滞阻碍经络运行, 肝肾功能衰竭导致正气不足与邪气抗衡, 主要的发病机制推断如下:①由于长期抑郁, 或急躁暴怒, 导致肝气郁滞, 情志不能舒展而导致气行不畅滞于经脉, 血液流通不畅。②患者饮食不节制, 偏爱食用辛辣、生冷、肥腻、甘甜的食物, 或抽烟酗酒, 导致体内湿气郁结, 热蕴成毒, 于下焦处诱发疾病[3]。③患者体力不足, 或多病导致脾肾两虚, 营养运化不常;或由于房劳过度, 导致肾阴阳两虚, 败精瘀血积聚于下焦诱发疾病。

方解:干山药补脾益肾, 泽泻清热除湿, 白花蛇舌草, 消痛散结, 半枝莲抗癌, 土茯苓除湿, 熟地升补肾阳, 桂枝发散风寒, 知母清热滋阴。结果表明, 应用知柏地黄汤治疗早期前列腺癌, 安全有效,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知柏地黄汤加味治疗早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 制定更有针对性更细致的中医治疗方案, 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早期前列腺癌患者78例, 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39例, 采用知柏地黄汤治疗早期前列腺癌, 依据患者的症状进行辨证论治, 在原药方基础上加味治疗;对照组39例, 采用中成药鸦胆子油软胶囊治疗。观察记录并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 分析知柏地黄汤加味治疗早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4% (35例) , 其中显效24例 (61.54%)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79% (28例) , 显效16例 (41.02%) 。治疗组的疗效与对照组的相比, 差异显著 (以P<0.05说明有显著性差异) , 说明知柏地黄汤加味治疗早期前列腺癌具有显著疗效, 其疗效优于单纯采用中成药鸦胆子油乳治疗。结论 采用知柏地黄汤加味治疗早期前列腺癌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有助于辨证论治, 更具针对性地治疗, 比单纯应用中成药鸦胆子油乳治疗疗效全面, 不良反应少, 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知柏地黄汤,加味治疗,早期,前列腺癌,临床疗效,观察

参考文献

[1]吴燕敏, 马国花, 魏睦新.知柏地黄汤加味治疗早期前列腺癌38例[J].时珍国医国药, 2010, 20 (4) :951-953.

[2]陈高峰, 吴建奇, 付啸峰, 等.六味地黄丸加味联合乌苯美司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临床观察[J].新中医, 2013, 45 (7) :113-115.

浅谈生地黄的应用 篇3

生地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列为上品。因其色黄, 质重下沉, 故名。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我国大部分地区皆有生长, 主产于河南温县、博爱、武陟、孟县、沁阳等地。一般以河南产量大、质量好, 为四大“怀药”之一。多为栽培, 也有野生。

生地黄在秋季采挖, 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 鲜用;或将鲜地黄置烘炕或烘室内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 至外皮顶手, 内无硬心, 断面大部分变成黑色。前者习称“鲜地黄”, 后者习称“生地黄”或“干地黄”。切厚片, 生用。

鲜地黄以粗壮、色红黄者为佳;干地黄以块大、体重、断面乌黑色者为佳。《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中云:“生者水浸验, 浮着名天黄, 半浮半沉者名人黄, 沉者名地黄。沉者力佳, 半沉者次, 浮者劣。”

按《中国药典》规定:本品总灰分不得超过6.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2.0%;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65.0%.

1 药性

甘、苦, 寒。归心、肝、肾经。

2 功效

清热凉血, 养阴生津。

3 应用

3.1 热入营血、斑疹吐衄

生地黄甘寒质润, 苦寒清热, 入营分、血分, 为清营、凉血、止血之要药。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 壮热烦渴, 神昏舌绛, 常与水牛角、玄参等同用, 如《温病条辨》清营汤;若血热妄行, 吐血衄血, 斑疹紫黑, 常与水牛角、赤芍、牡丹皮配伍, 如《千金要方》犀角地黄汤;若血热吐衄便血, 崩漏下血, 血色鲜红, 亦可与生荷叶、生艾叶、生柏叶配用, 如《妇人良方》四生丸;若血分热盛, 吐血脉数, 又可与牡丹皮、焦山栀、三七等配伍, 如《医学心悟》生地黄汤。

3.2 阴虚内热、潮热盗汗

本品甘寒质润, 入肾经, 又能滋阴降火。用于温病后期余热未尽, 邪伏阴分, 夜热早凉, 舌红脉数者, 常与鳖甲、青蒿、知母等同用, 如《温病条辨》青蒿鳖甲汤;若阴虚火旺, 盗汗不止, 多与黄柏、黄芪、浮小麦等配用, 如《景岳全书》生地黄煎;若劳疾阴虚, 骨蒸劳热, 可与牡丹皮、知母、地骨皮等配伍, 如《古今医统》地黄膏;若肺阴亏损, 虚劳干咳, 咽燥咯血, 常与人参、茯苓、白蜜同用, 如《洪氏集验方》琼玉膏。

3.3 津伤口渴、内热消渴

本品甘寒质润, 又具清热养阴、生津止渴之效。用于热病伤阴, 口干咽燥, 烦渴多饮, 常与玉竹、麦冬、沙参同用, 如《温病条辨》益胃汤;用于肺热津伤, 烦渴多饮, 多与天花粉、黄连、藕汁等配用, 如《丹溪心法》消渴方;若暑热伤阴, 肾水不能上济, 而口渴欲饮, 则与黄连、乌梅、阿胶等同用, 如《温病条辨》连梅汤;用于阴虚内热的消渴证, 口渴多饮, 可与山药、黄芪、山茱萸等配用, 如《医学衷中参西录》滋膵饮;若温病伤津, 大便燥结, 咽干口渴, 常与玄参、麦冬同用, 如《温病条辨》增液汤。

4 用法用量

煎服, 10 g~30 g, 鲜品用量加倍, 或以鲜品捣汁入药。鲜地黄滋阴力较弱, 但不甚滋腻, 干地黄滋阴力较强。生地黄酒炒可减弱寒凉腻滞之性, 炭炒多用于止血, 但二者清热凉血之力较弱。

5 注意事项

本品性寒而滞, 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胸膈多痰者慎用。

6 鉴别用药

生地黄包括鲜地黄和干地黄两种, 均有清热、凉血、养阴的功效。但鲜地黄苦重于甘, 其气大寒, 清热凉血作用较为突出;而干地黄甘重于苦, 益阴养血功效较佳。故急性热病, 热入营血, 以鲜者为好;慢性阴虚内热的病证, 以干者为宜。

7 药论

7.1《神农本草经》:“主折跌绝筋, 伤中, 逐血痹, 填骨髓, 长肌肉, 作汤除寒热积聚, 除痹。生者尤良[1]”。

7.2《本草经疏》:“干地黄, 乃补肾家之要药, 益阴血之上品。”“生地黄性平寒, 凡产后恶食作泻, 呈见发烧恶露作痛, 不能用, 用则泄不止。胃气者, 后天元气之本也, 胃困则饮食不运, 精血不生, 虚热何自而退, 故并当归忌之。凡见此证, 宜多加炮姜、桂心、人参必自愈。凡阴虚咳嗽, 内热骨蒸或吐血, 一见脾胃亏弱, 平寒便不实, 或天明肾泻, 产后泄泻, 产后不食, 均禁用生地黄、当归, 误则同于前辙, 慎之。凡胸膈多痰, 气道晦气, 升降窒塞, 药宜通不宜滞, 汤液中禁入地黄”[2]。

7.3《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地黄, 专于补血, 血补则阴气得和而无枯燥拘牵之疾矣。古方只有干地黄、生地黄, 从无用熟地黄者。熟地黄乃唐以后制法, 以之加入温补肾经药中, 颇为得宜, 若于汤剂及养血凉血等方, 甚属不合。盖地黄专取其性凉而滑利流通, 熟则腻滞不凉, 全失其本性矣。又仲景《伤寒》一百十三方, 惟复脉用地黄。盖伤寒之病, 邪从外入最忌滋滞, 即使用补, 必兼疏拓之性者方可入剂, 否则邪气向里, 必有遗害”[3]。

8 生地黄的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生地黄中含β-谷甾醇、甘露醇、梓醇、地黄素、维生素A类物质等。 (1) 水煎剂有抗炎作用。 (2) 能降低血糖。 (3) 有一定强心、降压、止血、保肝、利尿、抗辐射、抗真菌作用。 (4) 对肾上腺皮质功能及皮质醇分解代谢有一定影响。单味生地或与知母、甘草配伍, 均能拮抗地塞米松对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抑制作用, 从而使血浆皮质酮浓度升高。 (5) 生地可能有皮质激素样免疫抑制作用, 而无外源性皮质激素使肾上腺皮质抑制或萎缩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继兴.神农本草经辑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51、194.

[2]邹润安.本经疏证[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 1958:55.

鲜地黄化学、药理及应用研究进展 篇4

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oh的块根。根据炮制方法和药效的不同分为鲜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其中鲜地黄性寒, 味苦、甘, 清热生津, 凉血止血力强。由于一些客观原因, 鲜品在临床应用较少, 而关于鲜地黄的化学成分、药理研究则更少[1]。《本经》有“生者尤良”的观点。历史上的记载在现代条件下如何认识呢, 故有必要对鲜地黄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本文对鲜地黄化学、药理及应用进行了综述。

1 鲜地黄应用的历史渊源

地黄首见于《神农本草经》[2], 其分为干、生两品, 曰:“干地黄, 味甘寒, 主折跌绝筋, ……生者尤良。”王毅[3]经过考证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认为其中干地黄为今之生地黄, 而生地黄即现称的鲜地黄。鲜地黄在以后的医药著作中屡有记载和应用, 如《伤寒杂病论》《名医别录》《千金方》《本草纲目》[3]等。地黄由开始的生 (鲜) 、干混用, 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 逐渐形成了鲜地黄、生地黄、熟地黄三个品种[2]。

2 鲜地黄的研究现状

2.1 化学成分研究

2.1.1 苷类

鲜地黄所含苷类以环烯醚萜苷为主, 刘彦飞等通过回顾历年的研究文献发现, 在鲜地黄中只有环烯醚萜苷, 而不存在环烯醚萜类, 环烯醚萜类是在生地黄和熟地黄中才出现的[4]。鲜地黄主要含有梓醇, 并且含量较生地黄、熟地黄高[5]。还有二氢梓醇、蜜力特苷、地黄苷A、B、C、D、E[4,5,6]、毛蕊花糖苷[7]等, 且在三个地黄品种中, 毛蕊花糖苷在鲜地黄中含量最高[8]。

2.1.2 糖类

有学者从鲜地黄中分离鉴定出了水苏糖[6,7], 且鲜地黄中水苏糖含量高于干地黄, 而六碳糖、蔗糖及三糖含量低于干地黄[9]。杨世林等用HPLC色谱法比较了鲜地黄烘焙前后糖的色谱图的变化, 认为在烘焙阶段, 鲜地黄中水苏糖发生了脱半乳糖反应[10]。李计萍等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了鲜地黄和干地黄中多糖和还原糖的含量, 结果鲜地黄多糖和还原糖的含量都高于干品[5]。

2.1.3 其他化合物

鲜地黄中其他化合物还包括:胡萝卜苷、β-谷甾醇、甘露醇[7]等。

2.2 药理作用研究

梁爱华、薛宝云等[1]比较了鲜地黄与干地黄止血和免疫作用的大小, 鲜地黄汁的作用更强。王宏洁等从鲜地黄中分离得到了毛蕊花糖苷, 并对其活性作用进行了研究, 结果毛蕊花糖苷对LPS诱导RAW细胞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7]。梓醇是鲜地黄最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 具有利尿、缓泻、降血糖及抗衰老等多种作用[11,12], 此外梓醇还有抗癌、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13]等。

2.3 临床应用

2.3.1 传统应用

鲜地黄和生地黄比较清热生津, 凉血止血能力强, 常用于热病伤阴, 大热烦渴, 血热出血等。王毅总结了张仲景应用地黄的规律, 张仲景方中用鲜地黄计三方, 百合地黄汤、防己地黄汤、炙甘草汤前两方皆以鲜汁的形式应用。主要用于百合病、狂妄证、心动悸证, 辨证为阴虚内热者, 且用量较大[3]。马红等总结了吴鞠通应用地黄的规律, 银翘散中加鲜地黄治疗“太阴温病发疹者”, 重用鲜地黄之清营汤治疗“热在营中”及“邪在血分”, 用加入鲜地黄的加减生脉散治疗太阴伏暑“邪在血分而表虚者”, 在益胃汤中重用鲜地黄治疗阳明温病, 下后汗出, 阴液受伤等。

2.3.2 现代应用

李谦、袁桂玉等用鲜地黄汁联合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 治疗组给予鲜地黄汁, 每日60 ml分服,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在口干舌燥、大便干结、凝血酶原活动度回升、内毒素下降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P<0.05或P<0.01) [14]。罗勤芬等报道将鲜地黄挤汁每天4次用棉签汁涂抹在眼患处治疗麦粒肿、霰粒肿, 效果明显, 不易复发[15]。

3 结束语

地黄的药理学分析以及临床应用 篇5

1 药理研究

药效学研究表明,地黄有止血和促进造血细胞功能的作用;有增加小鼠心肌血流量及降压和降血糖作用;地黄提取物能对抗地塞米松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抑制作用,防止糖皮质激素引起的肾上腺皮质萎缩和皮质酮水平下降;地黄可增加细胞免疫功能,促进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和增加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作用;地黄还有抗肿瘤、抗炎、镇静和促进大鼠肝、肾组织蛋白合成的作用[1,2]。总之,本品具有止血、强心、利尿、降血糖、抗炎、保肝等作用。

地黄可以提高淋巴细胞DNA和蛋白质的合成,对活性淋巴细胞的白细胞介素2(IL-2)的产生有明显的增强作用,使低下的细胞免疫功能增强,能保护由于使用了环磷酰胺和地塞米松而引起免疫抑制的机体。起有效成分为多糖类。也有报道地黄和生地为主的增液汤能使亢进的体液免疫下降,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为甾醇类[3]。

2 临床应用

2.1 功能性子宫出血

生地黄60g,黄酒500m L。此方为1日剂量,水煎浓缩2次,加红糖适量,分2次在月经第4~7天口服,绝大多数患者服用1剂即可见效,无不良反应。一般患者反应感觉良好。现代医学则认为,生地黄能够促进血液的凝固,有止血作用。同时加入黄酒,可使生地黄的有效成分的溶解增强,从而提高疗效。

2.2 痤疮

痤疮一病,早在《医宗金鉴·夕卜科心法要诀·肺风粉刺》中已明确指出:“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本病病邪主要为湿、为热、为毒、为瘀,辨证思路主要从肺经血热、热伤及阴、病久成瘀人手。治疗以连翘、荆芥、栀子、金银花、菊花等疏散肺经血热;配伍生地清热凉血养阴,黄连清热解毒燥湿;以当归、赤芍活血化瘀。方中生地、黄连等量为伍。

2.3 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缓解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名曰“蝴蝶斑”、“周痹”、“红斑痹”、“阴阳毒”等。现代医学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细胞免疫低下、体液免疫亢进的免疫失调病,中医认为其为本虚标实之病,本虚以肝肾阴虚为主,标实表现为火热亢盛,但有实火与虚火之分,实火多见于急性发作期,虚火以肝肾阴虚火旺为主,病久则肝肾不足,阴阳两虚,虚久成瘀,多见于缓解期。治疗本病宜标本兼顾,解毒、祛瘀与滋阴并举。采用地黄100g,配伍沙参、党参、玄参、牡丹皮、郁金、防己、桃仁、红花等。本法对于不服用皮质激素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地可以直接起到治疗作用。

2.4 阴虚热盛型糖尿病

鲜生地150g洗净捣烂,纱布挤汁。先用粳米50g,加水500m L,煮成稠粥后,将生地煮汁冲入,文火再煮一沸,即可食用。1~2次/d。可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生地具有加强心肌收缩、利尿和降低血糖等作用。

3 讨论

总结笔者使用地黄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地黄宜生用:生地性活泼,不腻不滞,用途广泛。而熟地则嫌其滋腻壅滞,阻脾碍胃,诸多不宜。地黄宜重用:临症之时,如辨证准确,可放胆使用,否则病重药轻,难以奏效。一般而言,须用至30~50g效果最佳;亦有用至100g以上,而获效者,此非常之法,不可为鉴。地黄宜细用:笔者临床习用“细生地”。因其容易煎透,有效成分利用率高。地黄宜久煎:、据西医药理研究,地黄中含有致泻成分,对体虚患者可导致“虚虚”之弊。久煎后该致泻物质被破环,且可增其滋阴之力。

摘要:地黄别名酒壶花、山烟、山白菜。来源: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化学成分含梓醇、多种氨基酸和糖、甘露醇等。性味归经:鲜地黄性寒,味甘苦。熟地黄性寒,味甘。归心、肝、肾经。功能主治: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风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烦渴、发斑发疹、阴虚内热、吐血、衄血。

关键词:地黄,中药药理学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94.

[2]李更生,于震,王慧森.地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田[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4,26(2):104.

浅议地黄类中成药及其临床应用 篇6

1 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牡丹皮、泽泻组成。六味地黄丸的立法以补肾、补肝、补脾三阴并补而重在补肾为主, 其处方来源于宋代医学家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是治疗肾阴虚损的医础方剂。中医认为, 肾是生命之源, 它关系人的生长、发育与衰老, 被称为“先天之术”。方中熟地黄滋补肾阴、填精益髓为主药;山茱萸药性发温, 补益肝肾, 调整肾的阴阳平衡;山药味甘性平, 健脾补肺, 固肾益精。而泽泻配熟地黄则泻肾降浊;牡丹皮配山茱萸以清泻肝火;茯苓配山药渗水利湿。如此配伍组方, 形成“三补三泻”, 相反相成之势, 意在补而不滞, 补中寓泻, 是滋阴补肾之通补开合之剂。主要治疗肝肾阴亏虚而导致的:头晕耳鸣, 潮热盗汗, 手足心热, 腰酸腿软;盗汗遗精、骨蒸潮热、消渴、虚火牙痛, 舌燥喉痛等症。现代临床用于糖尿病、前列腺疾病、慢性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病、红斑狼疮、甲状腺机能亢进、肾结核、功能性子宫出血、神经衰弱、遗尿症、小儿营养不足等属于肝肾阴虚者。

其药理作用具有显著的增强免疫、抗衰老、抗疲劳、抗低温、耐缺氧作用;有较强的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抗心律失常、抗内分泌失调;以及改善更年期的神经系统及循环系统功能, 保肝及改善肾功能, 促精子生成, 促进肾脏排泄体内代谢产物, 补足微量元素。防病治病、延缓衰老、促进多种慢性病的恢复。

2 桂附地黄丸

又名“八味地黄丸”, 附子八味丸等。出自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本品由六味地黄丸加附子、肉桂组成。功能温补肾阳, 用于肾阳不足而致腰酸腿软, 肢冷, 少腹拘急, 小便不利或频数、痰饮等症。对慢性肾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神经衰弱、肾性水肿、慢性支气管哮喘、老年性白内障、前列腺肥大等属于肾阳不足者均可使用。

3 济生肾气丸

原各加味肾气丸, 由桂附地黄丸加牛膝、车前子、且增加茯苓用量组成, 处方源于宋代严用和《济生方》。本品功能温补肾阳、行气化水, 用于治疗肾虚水肿的慢性肾炎及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阳痿等症, 并具有降糖、降脂和增强免疫力的功能。中医认为:肾中阳气为人体阳气之根, 为生命之火, 又称为少火。本方中补阳的主药附子、肉桂均取少量, 而辅以六味地黄丸补阴药, 一是取“少火生气”之意, 微微补火以鼓舞肾气;二是本着阴阳互根的原理, “孤阴不生, 独阳不长”,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 则阳得阴助, 而生化无穷”。临床应用:凡属肾阳虚者均可使用。广泛应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性肾炎、小儿遗尿、老人尿失禁、遗尿、神经性尿频、顽固性遗尿、尿崩症, 慢性尿路感染、淋症, 慢性肾小球肾炎, 水肿, 带下等症。药理作用: (1) 具有抗衰老、改善脂类代谢、糖代谢; (2) 增强神经-体液调节、抗白内障; (3) 降血糖; (4) 能增强免疫功能, 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5) 降低血脂、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量, 对动脉粥样樱花改善产生良好作用。

4 十补丸

方出《济生方》, 即桂附地黄丸加五味子、鹿茸。本品具有峻补肾阳之功效, 用于治疗肾脏虚弱, 面色 (黧) 黑, 足冷足肿, 耳鸣耳聋, 肢体 (嬴) 瘦, 足膝软弱, 腰脊疼痛, 小便不利等症。

5 菊地黄丸

出自《医 (级) 》卷下方, 即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而成。本品加强了六味地黄丸的滋肾养肝、清头明目之功效, 除治疗六味地黄丸主病外, 偏于治疗头、眼病变, 如头晕耳鸣、视物模糊、迎风流泪, 羞涩畏光等。兼有高血压、视神经萎缩、视网膜炎、眼干症、慢性青光眼等疾病

6 知柏地黄丸

又名滋阴八味丸, 出自明张景岳《景岳全书》, 由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而成。具有滋肾阴降相火, 除烦渴之功效, 适用于肾阴亏损、相火妄动, 虚火上升所致的头晕耳鸣、咽喉疼痛, 烦躁口渴, 阴虚盗汗, 梦遗滑精, 骨蒸潮热等症。临床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 甲状腺功能亢进, 糖尿病等症。使用时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此类病症阴虚是本, 火旺是标, 所以降火药只能暂用, 虚热症状消失后应改用六味地黄丸巩固疗效, 脾虚便溏、消化不良者不宜使用。

7 麦味地黄丸

原名八仙长寿丸, 出自《寿世保元》, 由六味地黄丸加麦冬、五味子而成。麦冬滋肺阴, 五味子收敛肺气, 偏补肺虚, 其功能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了养阴生津之功效, 为治疗肺肾阴虚咳嗽、虚喘的有效成方。对于因咳久伤阴或消耗疾病 (如肺结核) 所致的咽干、口渴、年高之人阴虚, 筋骨柔弱无力等病症疗效更佳。药理作用:可使血糖明显降低, 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提高;并可显著降低高脂动物血清甘油三酯含量。

8 都气丸

又名七味都气丸, 出自《张氏医通》。由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而成, 本品能够敛肺补肾, 临床上用于治疗肾虚咳喘、呃逆、滑精等症。

9 归芍地黄丸

由六味地黄丸加当归、白芍而成, 功能滋肾阴、补肝血, 用于肾虚血少、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低热、两肋作痛、腰腿酸痛等症。

上一篇:五必须下一篇:高中地理教学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