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汉语学习的重要性

2024-09-20

初中汉语学习的重要性(精选9篇)

初中汉语学习的重要性 篇1

摘要:文章分析了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在专业汉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提出对于专业学习的学生专业汉语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在讲授专业汉语课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为今后新疆高校专业汉语的教学研究和探索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基础汉语学习,专业汉语学习,必要性

近几年来,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学改革直接影响预科阶段汉语教学质量, 调查发现, 随着汉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预科阶段汉语教学质量也不断提高。虽然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在预科阶段汉语水平达到了结业的要求, 然而汉语语言表达能力与专业课教学要求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汉语系统学习以后进入专业学习阶段, 然而一部分民族学生在听、说和写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汉语语言水平无法达到与专业知识学习相衔接的要求[1]。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大学学制一般为5年, 第一年为预科阶段, 从第二年开始为正式的大学本科学习阶段。在这几年的学习中, 预科学习阶段以学习基础汉语为主, 大学二年级主要学习专业基础课, 而从大学二年级开始进入到专业课学习阶段。畜牧业专业汉语课是学习畜牧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必修课, 是少数民族学生了解畜牧业专业知识的基础课, 一般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其既延续了基础汉语, 又为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 加强专业汉语的学习, 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影响很大。

一、专业汉语课的开设在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虽然少数民族学生对基础汉语课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学习, 但因时间短、语言环境等条件所限, 缺乏实战练习, 未能很好地将汉语转变成为自己的一门语言技能, 因此在大学一年级阶段开设专业汉语课, 既可以巩固学生在预科阶段的汉语知识, 帮助学生解决尚未掌握的语言难点, 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进入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中, 使学生既提高了运用语言的熟练程度和汉语水平, 同时又学习了专业知识[2],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专业教材每一章、节、段落之间既有联系, 又比较独立、专一, 且语言表达精确、专业性极强[3];各章、节、段落之间逻辑推理性强, 同时专业教材还具有篇幅长等特点。这些特点都是学生以往在基础汉语中很少接触到的。如果让刚从预科阶段毕业的学生瞬间过渡到专业知识阶段, 学生学起专业知识来就会很难, 适应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如果让学习在进入到专业课学习之前, 有个过渡期, 让学生适应专业课的学习, 那么专业汉语课就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目前专业汉语教授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少数民族同学汉语基础存在差异。目前新疆的少数民族学生分为两种类型, 即民考民和双语两种类型。对于民考民学生来说, 在义务教育11年期间主要以本民族语言的学习为主, 而汉语学习时间为每周4~6学时, 其他课程的学习也均已本民族语言的教授为主, 因此学生们对汉语的听、说、写、理解能力严重匮乏, 虽然预科阶段进行为期一年的强化, 但是效果也不是十分的明显。对于双语学生来说, 在义务教育11年期间除去语文课外, 所有的课程均是以汉语教学为主, 因此学生们对汉语的听、说、写、理解能力较强, 该种类型的学生不经过预科阶段汉语学习。专业汉语既是一门汉语学习的课程, 又是一门介绍专业课的课程, 对学生们汉语理解能力的要求较高。民考民学生由于汉语基础差, 专业知识又匮乏, 在上专业汉语课时面临着很多困难;而对于双语学生来说, 汉语基础较好, 理解能力较强, 虽然专业知识欠缺, 但是经过专业课教师的讲解很快就可以理解。

2.专业汉语教材过于陈旧。畜牧专业知识包括的内容非常的广泛, 其中包括生物学基础部分、专业基础部分以及专业各论部分。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很多新型生物技术、方法、新知识融入到畜牧教学中。目前学生们所用的教材都比较陈旧, 教材编辑的年限普遍在10年以上, 教材中的专业知识尤其是一些近些年来新出现的专业名词在教材中没有得到体现, 学生对一些新型名词的掌握、理解欠缺, 导致在今后的专业课教学中遇到很多困难。

3.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从事畜牧专业汉语教学15年, 通过对其他专业汉语学习的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谈心过程中发现, 绝大多数从事专业汉语教学的教师, 教学普遍以专业词语的简单介绍、课文内容翻译为主, 对课文的内容没有做详细的介绍, 学生由于还没有学习专业课程, 对专业汉语课所介绍的内容基本上处于不了解或模糊的状态, 在学习中产生了困难。

三、专业汉语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突出专业汉语的特点, 把握“专”的标准。专业汉语是一门以专业知识为内容的课程。它既有专业知识内容的部分, 又有汉语语言的内容, 如何把握好“专”的标准, 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是开展汉语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专业汉语既是专业课的基础优势, 又是基础汉语的深化和提高, 但其与专业课以及基础汉语又有一定的不同[4]。因此, 在进行专业汉语教学时, 一定要突出此特点。要做到以汉语语言知识为主, 以专业知识为辅, 把教学目标放到提高学生汉语水平及运用语言的技能上, 把握好“专”的标准[5]。

2.注意专业词汇的讲解。在专业课教授过程中, 为了保证专业术语的一致性, 专业汉语教材中使用的词汇大部是书面语, 其中部分是化学学名、英文单词或者英文缩写字母。如畜牧业专业汉语教材中出现以下情况: (1) 细胞浆主要成分是H2O、Protine、Fat、C (H2O) n类、核酸和少量类等, 无色透明, 具有明显的胶体性质。 (2) E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Protine, 故又有生物催化剂之称。 (3) AA是Protine组成的基本单位。其中“H2O”为“水”的化学学名, “Protine”为“蛋白质”, “Fat”为“脂类”, “C (H2O) n”为“碳水化合物”, “min”为“矿物元素”, 而“AA”为“Amino acids”的缩写, 译为“氨基酸”。这些词的专业性很强, 学生在没有英语基础以及一些化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 很难理解和使用这类词。所以, 在讲授这类词时, 应在说明这些词语的汉语说法的同时, 还要说明在维吾尔语中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 加强学生的理解;同时还要举大量的例子, 说明这些词语在本专业的重要性, 重点讲解和剖析。

3.注意区别与辨析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句的维吾尔语命名。专业汉语教材中常常会遇到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句中维吾尔语叫法完全不同的现象, 这类术语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而在专业上含义虽然相同但也绝不允许混淆。如“品种”, 一般情况下维语译为“sort”, 但是该词在植物中和在动物品种中的叫法完全不同, 植物品种时可以译为“sort”, 但在动物品种中必须译为“nasil”, 虽然学生在基础汉语中已经学过, 但对其含义的理解却只是表面的, 空泛的;而对其在专业上的确切含义却一无所知。因此, 学生不易分清, 在遣词造句中往往搞错。讲课时必须按专业木语的定义进行解释, 指出其区别。这样学生便一清二楚了。

4.注意区分同词不同义。在专业汉语中许多词语看起来与常用词相同, 但实际上, 它们的含义却与常用的词汇有着天壤之别。如果学生以常用词的含义去理解它们, 那么这类词的含义会与专业中的意义存在很大的差异。讲课时应重点讲解它们在专业上的特定含义, 并要与常用词的含义加以区别。如“门”、“纲”、“目”、“科”、“属”、“种”都是动物分类上的阶元, 与常用中的“房门”、“本草纲目”、“目标”、“科室”、“属于”、“种子”中的有关含义完全不同。所以维语含义也不相同; 门—tip、 纲—inip、 目—otirat、 科—aila、属—urukdax、种—tur, 不仅如此, 还要讲清每个分类阶元的范围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再如“组织”, 盖刺鱼普通的理解为“组织什么活动”, 维语译为“taxkillax”, 而在专业汉语中的意义与普通的意义完全不同, 为“有无数细胞聚合而成的细胞蔟, 比如肌肉组织等”, 专业中将其翻译为“tukulma”。因此, 教师在讲解时, 应区分此类词语, 对其进行重点讲解。

四、专业汉语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维汉翻译、互换、读、写、说等能力

专业汉语既是考验一个老师专业知识掌握程度, 又是考验该老师汉语水平的课程, 如何讲好这门课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课题。要想教好这门课, 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就要求每一位教授专业汉语的老师, 在不断提高自己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还应有很好的汉语功底。因此, 要求教授专业汉语的教师, 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还要有较好的维汉翻译、互换、读、写、说等能力。

参考文献

[1]马中华, 李艳萍.专业汉语教材编写探析——对新疆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148 (11) :126-127.

[2]宏蔼.专业汉语教学浅谈[J].喀仕师范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3, (3) :66-68.

[3]姚金梅.新疆高校专业汉语教学分析——以石河子大学为例[J].大众文艺, 2010, (24) :302-303.

[4]于兰, 唐成枉.专业汉语教学初探[J].语言与翻译, 1991, 26 (2) :68-70.

[5]娜吉达·啊合买提汗.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对专业汉语课的兴趣[J].理论与实践, 2015, (11) :40-41.

初中汉语学习的重要性 篇2

关键词:汉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探讨

在任何社会活动中,合作交流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今天的学生,从小就应该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共同合作,在学习中相互取长补短,促进师生知识的丰富和能力的提高。在汉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运用尤为重要,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率。在课堂活动中,学生个个都有发言权,在小组中每个学生都能根据知识的理解程度发表观点,讨论问题,互相交流,共同思考分析问题,通过交流,汉语的表达能力也会逐步得到提高。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在汉语教学工作中,小组合作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新课标要求我们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應把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自主学习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自主探究,发展个性,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如:在小组朗读课文时,学生能够相互纠正发音错误,学习层次不同的学生,更能在小组中得到帮助和关心,增进了解,小组之间形成竞争意识。

在小组中讨论问题时,各小组为了完成任务就会集中注意

力,认真参与小组的讨论活动。如:在学习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七课《蛇与庄稼》时,我让学生从课文中提出问题,这时同学们手忙脚乱立刻行动起来,你一句我一句,各小组讨论得非常激烈,唯恐落在其他小组的后面,激起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根据课文内容讨论问题时,学生就会用汉语进行讨论,这样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学生的口语表达、相互之间的交流,更能在课堂中得到体现,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当然,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要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对小组的活动给予及时的肯定鼓励。

二、在汉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小组合作式的汉语课,让学生发挥个性,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学会用脑、用眼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比如,我在上《蚂蚁》这篇课文时,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向他人咨询和查阅资料等途径,了解蚂蚁这种动物,并把调查结果拿到小组中来共享。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活动把学生间的合作、师生间的合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回答中受到启发,得到进步、共同发展,并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

三、在汉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

语言的学习都是从听开始的,汉语作为我们少数民族的第二语言,听始终是最基础、最基本的问题。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当然听是前提条件,各小组在学习讨论中相互交流,倾听对方的观点,通过听来了解小组各成员的见解。那么,在小组讨论中如何进行听的训练呢?

首先,抽一名学生读有关小组活动的问题,其他学生认真听,对听不懂的小组成员可以采取看着问题再听的方式。

其次,尊重他人,对实在听不懂的小组成员可以采用双语的形式,争取达到全组成员都能听懂并积极参与小组活动。

通过听来发展说的能力,在说的练习中培养学生大胆、敢说的习惯。说就要求大量地阅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的学生胆小,不敢发言,分配学习任务时,教师就应该考虑到对这些学生的帮助指导。采取激励、表扬的手段,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意见或学习成果,使他们体会合作学习带来的成功体验。在小组讨论中,教师要参与到小组的活动中,了解学生在讨论中的语言表达情况,并

给予及时的纠正。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对于读的能力的训练,可以采用组之间的竞赛法,小组各成员互读法,相互评价,指出优、缺点。各小组在读的过程中可以从另一组的朗读中提高听力训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会感到发音是否准确,这样组之间就会产生竞争,提高朗读效果。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在写的方面的练习中,我一般采用了上黑板板书的形式。这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课文中的词语,还要求学生规范汉字书写笔顺。一组同学默写,一组同学批改、纠错,其他学生找出错误、改正错误,这个过程就是合作与交流的过程。写作文时,一般要求学生先写出作文提纲,然后组里面选出好的提纲大家共享,再提出作文要求,学生就会写出比较好的作文。从动口、动手、动脑中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总之,在汉语教学中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汉语教学的课堂

效率。

浅析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篇3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育思想的不断进步, 为了更好地开展数学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 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尤为重要。在数学课堂上, 教师应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活跃课堂气氛, 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集中精力投入到小组讨论中去, 并能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积极探讨问题的答案。教师在课堂上是一个引导者, 而不是一个机械的教授者或者是讲解者。在课堂上, 教师应该放下自己的架子, 积极投入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在小组讨论之际, 教师还应该根据课题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巧妙设置问题, 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 积极思考问题, 从而拓宽学生的思路。

二、巧设问题, 引导学生巧思

数学课堂上的问题无穷无尽, 只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 就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合作学习是目前素质教育下比较高效的教学模式。小组讨论之时, 学生合作探讨问题,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沟通交流能力, 还能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思路和心得体会, 学习别的小组成员的优点, 这样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为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打下基础。同时, 教师的巧设问题, 也可以让学生互助互学, 带领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例如, 在学习“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这一章节的时候, 难度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去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 我们在上课开始时这样引导学生:当两个圆在平面上一起运动的时候, 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什么时候相交, 什么时候相切, 什么时候相离。提出相关问题之后, 教师就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勤于思考, 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并在小组中抽取成员汇报小组的讨论结果, 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

小组合作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 有许多同学会因为成绩落后、性格内向或者是学习态度不够积极等问题, 而逃避小组合作学习, 也还有同学会拒绝加入到小组合作学习当中去, 成了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旁观者。对于这些问题, 老师要引导学生, 并且分析每位同学的实际情况, 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可以通过一些活动, 团结小组成员, 使小组成员加强凝聚力, 充分调动每位同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老师也要找学生谈心, 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 从而让人人都可以在小组学习中找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从而提高整个小组成员的数学成绩。

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数学课堂上, 小组合作学习除了可以学到知识以外, 还能在讨论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锻炼自学能力, 使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认知能力、判断能力都在不断地加强和完善。

(一) 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 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鼓励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积极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在合作学习中, 对于自己不懂的问题, 要虚心向别的同学请教, 方能不断地进步和提升, 这些都是一个优秀的中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

(二)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无论是学习任何一门学科, 都离不开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与探讨。怎样有效地让学生在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时加强这方面的素养呢?其实并不难, 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引导学生, 在别的小组提出一些重点问题的时候, 老师要合理引导学生开拓思维, 扩展思路去思考问题。当然, 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往往不是单一的,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并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让每位同学都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以及学习数学的方法。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 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位学生都得到进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发展。这也符合新课标提出的“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的要求。所以说,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学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程华.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调查与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 2010 (02) .

谈初中语文自我学习的重要性 篇4

我认为,初中生的语文学习首先脱离了小学生的主要以教师教、看管的教学,而是从七年级开始就应该进行自我学习的指导。比如,我们学习一篇文章,其中的生字,我们教师就应该让学生自己查阅字典来认识并理解;文中优美的语句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互相谈自己的理解;慢慢地还可以培养学生自我发现文章的人物描写、语言运用、写作手法等。在这里,我们教师的指导很重要,这不是说自我学习就是不用老师教了,而是让学生在老师的行为艺术指导下学习,因为初中生还小,介于小学与高中之间,他们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但是理解力、自制力都没有达到高中或者是成人的水平,所以,教师要备好学生,进行积极指导,进行有效

教学。

学生的自我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能够真正的“学而时习之”。大教育家孔子认为“学习”对一个人来说是最重要的,他提倡的学习,不只限于书本,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做事。因此,我们教师应该让学生在中学阶段多学习自我约束、自我提升的能力。在教学中特别强调“实践”,把所学的东西反复实践,真正掌握了,才会体会到喜悦。学生的自我学习,是不断地自我约束的,自己反复地去品读文章中的一句话,认真地去理解一个词,或者设身处地地去体会作者的心情,这样,语文的学习能力、鉴赏能力都会不断地提高的。

语文的自我学习,还包括学生自己多读课外读物。提到课外书,好多家长和学生都会皱起眉头,说是没有时间,我觉得这是一个不爱学习的最充分的借口。我们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快乐的,学习的内容也应该是能够让我们身心愉悦的。当你放弃玩的时间、看电视的时间,当你非常执著于一本书、一件事的时候,你会发现时间还是很充足的。在中学阶段,我们教师应该让学生合理地安排时间,认真地去读读好书。现在的学习条件都提高了,语文课本上有名著导读、课外导读等,还有学校的图书馆为我们提供各类书籍,还有可以上网学习等。在我们琳琅满目的书目中,我们教师一定要给学生推荐好书,只有让学生学会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学生的学习能力才会提高。

初中汉语学习的重要性 篇5

一、各种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1. 培养概括思维能力

概括指的是对不同事物的共同属性进行高度抽象综合, 从而产生的日常概念或科学概念. 概况的思维过程既可以指把本质相同的事物联系起来, 又可以指推广事物本质后得到的包括此对象在内的同类事物的本质. 数学活动中的概括思维能力包括概括数量关系、数学对象及空间形式能力[1].

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对数学概念和原理的概括能力. 锻炼学生通过抽象、分析和综合来概括事物的本质属性, 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概括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 让学生对函数和映射等概念进行概括. 对数学中公理、定理的概括, 是一类具有统摄高度和代表性的概括, 需要抽象各种问题的共同属性, 概括起来难度系数较大. 因此, 在概括概念或原理时, 既可以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顺序进行概括, 也可以按照从特殊到一般的顺序进行概括.

2. 培养直觉思维能力

数学中的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二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可以结合起来进行培养. 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综合考虑各种信息, 挖掘隐含的内在关系, 并通过直觉进行判断. 通常情况下, 学生可以借助类比的原则和直观的材料来促进直觉思维的发展. 此外, 对简洁、对称、统一、和谐和奇异等数学美感的追求有利于开阔思路, 一方面对数学研究和学习有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还能促进数学直觉思维能力的发展.

3. 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既包括对数学问题发现、探索能力, 也包括对数学问题的评价、推广和综合能力[2]. 发现、探索能力包括对数学模型的抽象概括和发现新的思想问题.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 应该扎实学生的基本功, 构建解题方法和解题模式, 培养数学解题能力. 教师通过对猜想与类比、特殊化与一般化等数学方法的讲授, 培养学生数学解题的思维和意识, 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此外, 对评价、推广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需要学生主动反思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普遍意义、推广价值, 以及在变换条件时会出现怎样的运算结果等.

4.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作为一名优秀的学生重点在于要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起步器. 在开展观察训练之前, 要求对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目的以及学习任务. 与此同时在进行观察训练时还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 指导学生进行观察的顺序以及选择正确的观察方法, 在进行观察活动后, 要求学生对观察结果做相应的总结.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要在培养的过程中, 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 使学生能够更深入的进行观察, 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途径培养

1. 展示数学思维过程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教师一般只注重教学结果, 一味向学生灌输基本知识, 使学生在不理解的情况下死记硬背, 而并未对概念、理论的来源和过程进行讲解, 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 新的教学模式更强调公理、定理的演变过程, 通过对理论形成发展和思维过程的反映, 消除了学生理论运用时的困惑. 数学课本往往罗列公理、公式, 让学生根据法则代入数据进行计算, 是一种纯数学体系, 忽视了数学问题的发现、发展、分析、猜测、验证方法的选用和证明等过程, 违背了数学学习的原则和方法, 掩藏了数学的发现、创造和应用思维能力[3]. 如果数学教学仍以原封不动、照本宣科的形式进行讲授, 会严重扼杀学生的发现、探索和创新思想, 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因此, 教师应该精心准备教学内容, 挖掘数学演绎思维背后的信息, 以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把数学思维的过程呈现给学生, 引导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

2. 教授数学思维方法

对于上述数学思维方法, 教师应该努力让学生消化吸收, 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地加以运用, 进而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培养学生的各种数学思维能力时, 应该加强定向思维训练, 训练学生在新的数学问题情境下, 准确识别问题的特点, 并归入相应的数学模型, 找寻最佳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三、数学思维能力的协同发展

1. 在数学思维活动中进行培养

各种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都要融入到思维过程之中, 根据具体的活动情境形成与之对应的功能, 从而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品质能力. 各种数学思维方法都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彼此之间互相渗透、互相作用. 因此, 提高各种数学思维能力有利于推动数学整体思维的发展. 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思维活动规律, 在分级训练中提升各种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活动大体上按照组织数学经验材料、进行逻辑分析、理论的运用这三个步骤来进行, 各个步骤都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而且各个步骤协同发展, 共同推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所以, 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三个阶段的重要性, 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

2. 根据学生认知水平进行培养

法国数学家绍盖曾说过: 教学必须具有使大脑建立新结构, 并由一个思维水平向另一个思维水平发展的阶段. 因此, 教师应该熟悉学生的思维水平,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各个阶段的培养目标,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 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从而促进学生各种数学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4]. 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教师必须把握好教学进度,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备课时准备多元化授课方式和精细的教学内容, 布置作业时科学分配简单题型和复杂题型的比例, 测试时注重基本知识和思维能力的综合评价, 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稳步提高.

3. 注重实践教学

教师在课堂上, 由于进行知识传授的内容与时间受到限制, 所以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日常生活中, 学生学习数学的机会有很多, 但是真正能够用到的机会却是很少, 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数学的观点以及思维看待事物, 观察在日常生活中的数量关系, 并且用数学的思维来对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解决. 只有在教学活动中有效的开展数学活动, 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合理的运用在数学教学中.

数学是一门艺术, 而培养学生艺术的关键在于创新, 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 才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进而优化教学结果, 调动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 教师不能单纯的讲授数学知识, 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培养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 不仅有利于对数学知识深层次的学习和探索, 还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大脑, 全面提升学生自身素质, 促进学生健康稳定发展. 在进行数学教学时, 还应该进行创造性思维拓展训练, 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 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余莉莉.数学表现性评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4.

[2]向本双.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J].时代教育, 2014, 10 (21) :239.

[3]井永甜.高一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直觉思维应用的调查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4.

初中汉语学习的重要性 篇6

一、情景性

在教学中创设情景, 能使学生在情景中产生动机、充分感受、主动探究. 如:老师要去商场购物, 甲商场所有商品9.5折优惠, 而乙商场则是一次消费满500元可享受九折优惠请同学们帮助老师计算一下, 老师到哪家商场更优惠? 情景出现后, 由于是学生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情景, 所以表现异常积极, 纷纷发表意见, 还提出有的商场购物满100元, 交1元可得会员卡的优惠办法.

创设情景适当, 使学生成为情景中的“角色”, 在演绎“角色”过程中, 数学问题被发掘出来, 学生兴趣盎然, 玩味无穷, 产生了自主学习的内动力.

二、开放性

开放性———思维开放、题目开放、过程开放.

1. 思 维开放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而教师只是指导者. 学生敢于质疑, 敢于提出不同意见, 不盲从老师、书本, 用自己的观点和方法来看待、分析问题,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2. 题 目开放

指问题结构的开放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开放. 问题结构的开放包括条件开放和结论开放. 策略开放是指可以采取多种方法、途径去解决问题. 开放题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问题的多层次性, 答案的多样性.

3. 过 程开放

数学学习重在问题的提出、探索、解惑的过程, 教师不要预先对某一事物作出判断, 不直接给出某一问题的解法, 而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理解问题, 不断修正自己的策略,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三、实践性

传统的接受式学习, 过分注重计算、证明, 远远偏离实际学生发出学习数学, 特别几何证明到底有什么用的疑问. 他们渴望教师“用生活中的例子给我们讲题, 这样我们容易懂”, “让我们从实践中领悟理论”, “多讲些与实际有关的课外题, 丰富我们的知识”. 如讲授三角形的稳定性时, 举出生活中的许多例子:三脚架、高压线支架、固定大门的斜梁、三角形的屋顶等. 同时让学生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自行设计使之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数学与现实距离拉近之后, 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产生“我要学”的心理需求. 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充当测量员、统计员、调查员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数据、制统计图、写调查报告等, 学生将学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用数学观点观察、分析实际问题, 并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四、探究性

数学学习应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再创造, 甚至创造形成知识的过程. 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探究学习内容时, 注意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好奇心, 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进行探索, 并且鼓励学生质疑.

如二次函数应用课, 引用一道例题:有一总长为50米的篱笆, 欲使篱笆围成一个矩形的场地, 问:矩形的长、宽各是多少时, 它的面积最大? 学生分组讨论, 反应热烈, 很快就有第一种办法:“设矩形宽为x米, 则长为 (25 - x) 米, 列函数解析式, 即可求得. ”教师引导:“篱笆一般都造在哪里? ” (出示实物图片) 学生马上提出:“要是篱笆一边靠墙, 设宽为x米则长为 (50 - 2x) 米, 面积会增大许多. ”另一名学生抢着说“我认为篱笆两边靠墙围出的面积更大 . ”经过讨论 , 他的方法受到学生的肯定. 突然, 一名学生说:“假如篱笆三边靠墙夹在中间的墙的长度不大于50米, 另外两面墙足够长, 面积要多大有多大. ”虽然他的方法超出二次函数范围, 但却是非常有创造性的一种办法.

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下, 自己动手操作, 动脑思考, 探索未知领域, 成为发现者, 学生的思维向高层次发展.

五、活动性

参观、观察、实验、推理、体验、反思等活动, 能强化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只有在活动中, 学生才能自始至终都是自觉主动的学习者, 才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 自由自在地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索、操作、体验活动, 学习才具有主动探索的意义. 如学习同类二次根式, 教师发给每名学生一张准备好写有二次根式的卡片, 然后让一名学生寻找与自己卡片上代数式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朋友, 找对的朋友坐在同桌, 而另一个被“挤出”的学生站起来再找自己的朋友. 这个游戏活动在形式上保证了人人参与. 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活动, 了解了知识的生成和变化, 从而主动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 而不是机械接受和背记知识的结论.

六、合作性

初中汉语学习的重要性 篇7

自主性学习,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而存在的,它与他主性学习相对。他主性学习,是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状态下的被动性和消极性的学习;自主性学习,是学生处于主体地位状态下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学习。自主性学习可呈现这样的一种状态:学习动机可自我激发,学习内容可自我选择,学习方法可自我确定,学习时间可自我计划,学习过程可自我监控,学习结果可自我评价。

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是作为一种新探索的教学模式而存在的,它表明自主性学习的教学已形成了一种可供操作的基本范型或活动框架。概括来说,指的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学习进度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给出相应的学习目标、学习策略、学习内容,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进行自主性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强调师生交互作用的前提下,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实际需要及能力水平为出发点来组织教学,使课堂教学完全成了一种以人的发展与创新为本的结构过程。

二、自主性学习及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美国当代心理学家罗杰斯在其学习观上特别倡导有意义学习,认为有意义学习由四个要素构成: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整个人都投入学习活动;学习是自我发起的,来自自我内部;学习是渗透性的,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个性等都发生变化;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罗杰斯倡导的有意义学习,其核心就是让学生“自由地学习”。罗杰斯还特别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这种模式就是自主性学习的模式。在我们现在的英语教学中,特别是在农村初中,教师以教材为本,注重备教材,忽视备学生,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性比较差,学生也是一味地接受灌输式教育,不要说是自主性学习,有时连学习的目标性都不明确。而要促进学生高品质的语言学习,就必须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在基础教育阶段,强化学生自主性学习,不但在教与学方面可达到双赢,对学生将来进入高校、进入社会也有着很积极的作用。

三、自主性学习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课前自主预习,优化课堂效益

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获得知识能力的前提,是提高课堂效果的重要途径。课前预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减少学生听课时的盲目性,使学生思路清晰、思维活跃。通过预习,使学生在上课时有“饥饿感”,更好把握老师讲课的重点,增强学习的信心。

对于英语学科来说,课前预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新课要学的内容中的生词能读会读懂,对于课文更是能够读熟,最好先背诵起来;对于新课中遇到的不懂的短语或者是难句,要能够用不同颜色的笔做出明显的符号标记。初遇不懂的地方时,学生最好先查阅英汉大辞典,力争弄懂;确实解决不了的难题,在课堂上就要认真听老师讲解,也可课前向老师提问,掌握学习主动权。如在7A Unit 6中对于Reading部分的预习,要求先弄清文中生词的发音,对于不怎么会读的单词,在这个单词的下方作标注,多读几遍,以达到流利朗读课文的要求;还需要理清文章的大体中文意思,在这一环节中遇到不懂的词组或句子时,可以用特殊的符号先标记在那,以便于课堂上着重解决。通过这样的预习,对于教师在上课时所教授的内容,学生脑海里已有印象,因而能够更好地把握住重点和难点。

(二)课堂自主参与,实现教学双赢

课堂上,教师应用心为学生提供自主参与的学习平台。

1.多发言。

在每节课的导入部分,可以根据本课的整体教学内容,设立一个情景或者是话题,供学生们发言,这样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例如,在School life这个单元中,可以让学生先起来谈一下自己的校园生活,这个话题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在这个话题中,学生有话可说,在积极发言的情境中,学生的自主参与性就会加强,对新课的开展起到一个很好的热身作用。

2.多讨论。

对于讨论这个方面,一般在每节课的结束前5-8分钟,特别是英语学科的阅读和综合训练部分,教师可给出与本课相关的一个话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把学生划分成四人一组,讨论时无论是话题简述还是对话的编写,需要指定其中的一名学生加以记录。通过讨论,学生可以获取其他同学的想法,再通过大家的想法,整合出一个对话或者是一篇小短文。学生通过这个活动,不仅仅能够提高自主合作意识,而且能够获得成功感,对于英语的学习又增添了信心。

3.多提问。

启发学生在课内或课余碰到问题后,多问同学,问长辈,问老师,虚心向别人学习。所谓学问,就是要边学边问,在学中问,在问中学。在课文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不懂之处,让学生先互相答疑,再进行师生的答疑。学生经过自主预习的环节,对不懂之处有了印象,通过这种方式的解答,可以很好地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更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4.多思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对学习的思考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培养学生善于从无疑处生疑,从看似平常处见奇,这是发现问题的起点。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多思勤想是创新的前提,多思可以提高辨别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思考中发现问题,在思考中解决问题。

5.多比较。

有比较才能鉴别。比谁的发言最精确,谁的课前预习最充分,谁回答问题最积极,谁的讨论最热烈,在比较中找差距,在比较中扬长避短。

(三)课后自主探究,强化综合素质

课内打基础,课外出人才。自主探究是让学生带着课堂上、书本内学到的知识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以此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热情,让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强化生活能力。

自主探究,要求做到目的明确、针对性强、代表性高,有一定深刻性和创造性,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教师根据不同模块的内容,安排不同的活动,比如,在7A第六单元可以搞一次海报设计的比赛,学生需要自己设计一套服装,根据服装的色彩、质地等来写一篇说明性的文字,然后进行一个评比,优秀的作品可以张贴上墙。在这个课后的活动中,学生能很好地加入自己的创作新意,通过自己的设计、课后与同学的探讨交流、老师的适当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修改,从而完成参评作品。通过类似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以及对英语学科的钻研精神。

总之,初中英语教学,除了课本的教学以外,还要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让学生学会自主策划、组织和实施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并且拓展延伸教材内容,分享自己和小组同学的学习成果,自觉评价学习效果,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形成课内、课外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初中汉语学习的重要性 篇8

关键词: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合作对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重要。合作能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有时,一件事情并不是单靠一个人能够完成的,它需要大家的相互合作。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小组合作教学也变得更加重要。对于初中物理学科,学习的核心内容是实验,而实验活动很多是要靠小组合作开展的。所以,小组合作教学对于初中物理学科的学习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小组合作学习对初中物理教学的作用

1. 加强了学生个体之间的相互交流

初中物理的教学对于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显得很是枯燥无趣,学生对课本中出现的大部分的概念和定理的理解不是那么深刻。教师一味地在课堂上讲解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学生就会对学习敷衍了事,只是知道概念和定理的表面的意思,理解并不会那么深刻。教师不清楚学生的理解程度就继续开始下面章节的学习,难免会把一些学生甩在后面。所以,常会出现一些这样的现象: 教师以为自己把问题和难点都讲明白了,可是学生在接下来的应用中并不是那么地得心应手,所以取得的成绩也就较差。

幸运的是,小组合作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小组合作教学,避免了教师自身在课堂上独自唱戏的情形,教师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存在差异,但是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能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绩较差的学生会主动向组内成绩优秀的成员学习,如此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将讲解的内容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分配,学生小组经过一定的讨论和总结,达到一定的共识。这样增加了课堂的活跃气氛,能有效地避免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的情况。

2. 把物理概念抽象化转为具体化

物理的抽象化的特点使得物理学科内的概念和定理的叙述比较严谨,这就难免会出现一些初中生难以理解的词汇和术语。如果学生只是自己一个人学习,对于教师课堂的讲解难免会产生错误的、不到位的理解,但是又没有人给予纠正,这种情况很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而小组合作学习,组内成员会就教师讲的一些重点难点加以讨论和分析,对于组内难以达成一致的理解,会以小组的形式上报给教师,教师就会针对这些问题给予一定的讲解。如此以来,学生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更加的深刻。教师能够发现学生对于概念和定理的理解存在误解,也能有效地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正和提高。

3. 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得到广泛的提高,最终在小组内形成一致的意见。教师在进行分组以后,小组内针对某些问题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这些差异,学生肯定不会轻易地放弃自己的观点,这就会把问题告诉教师,让教师针对这个问题给出合理的解释、分析。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避免了教师针对每个学生进行评价的复杂问题。长久以来,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就会更加频繁,小组内部的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加强。这在促进教师教学的展开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开展。

二、进行异质分组,避免随机分组

所谓的异质分组,原始概念是指分组后的同一小组内的学生在体能和运动机能方面存在差异。异质分组不同于随机分组,它是根据特殊的需要对“异质”进行分组,这样能有效地缩小组与组之间的差距,利于游戏和竞赛的开展和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异质分组是指教师根据自己学科的要求和开展形式,考虑班级学生各方面的技能,进行合理的分组。尽可能地使得各个小组都各具特色,有效促进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效地结合各个个体长处,改善组内存在的不足。教师不能为了省事,对学生进行随机分组,这是很不科学的,也不利于今后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异质分组,能让每个小组都具有多样性,让组内成员有机会认识不同性格和特点的对象,试着和多种性格的人交流和分享彼此的观点、看法。组内成员的多样性,有助于大家看待问题,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出发,更加全面地处理问题,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有效地利用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具有以往其他学习方式所无法达到的优点,但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也不应该泛滥地使用,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地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初中物理的教学。若一味地追求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很难取得小组合作教学应有的效果。

首先,组内成员大部分遇到困难问题时,就会促成小组成员之间的共同的讨论。由于异质分组的特点,组内会迸发出各种理解,这些理解都只是代表个人的一些想法。最终,对于不同的理解角度,经过讨论、思考和教师的点拨,组内成员之间就会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其次,在组内成员之间出现较大分歧时,这就需要更加认真的讨论。举例说,在学习控制变量研究问题的思想的时候,利用滑动摩擦的例子,教师展示光滑的水平木板上木块的均匀滑动和在有毛巾的水平木板上带有砝码的木块的匀速运动,让学生思考影响滑动摩擦的因素。此时,学生就会对此展开激烈的讨论,最后,经过教师的总结和分析,学生就会对控制变量的思想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利用诸如此类的教学方法,有效地促进小组合作学习。

初中汉语学习的重要性 篇9

一、朗读与背诵对培养英语技能的好处

1.朗读和背诵能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 对单词和短语的记忆有很大帮助。任何一种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教师在词汇教学中, 要注重朗读与背诵。先让学生通过听英语单词分辨出单词的读音后, 再进行读音规则的教学, 使学生能够根据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规律把单词拼写出来。这就解决了学生掌握词汇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拼写单词。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奠定了基础。

2. 朗读和背诵有助于加深对语言材料的理解,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朗读是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通过朗读, 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加深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在入情入境的朗读过程中, 学生对文章的风采格调、脉络层次、语言表达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都会潜移默化地理解吸收、融会贯通。通过朗读和背诵, 可以积累大量实用的英语短语、句子、习惯用语;可以了解英语国家的生活习惯, 历史、地理知识等;还可以动员眼、耳、口等感觉器官同时参与学习, 综合提高听说的能力。背得多了, 掌握的阅读材料多了, 知识面也拓宽了, 理解能力就相应提高了。

3. 朗读和背诵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朗读是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朗读和背诵文章能够帮助学生强化练习语流、语速, 朗读多了, 时间久了, 优秀作品中经过加工锤炼的语言会跟学生自己的口头语言沟通起来, 丰富学生的口头语言, 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4.朗读和背诵还有助于听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通过朗读和背诵, 积累了大量的英语词句, 在英语写作中, 就会有现成的语句信手拈来, 听力自然也会提高。

二、朗读与背诵的方法

1.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大声朗读、背诵课文。

语文教师都知道要大力提倡背诵课文, 文章后通常都有练习要求背诵课文某些段落或全文。英语课堂上我也是这样做的:首先从领读课文入手, 带领学生欣赏那快慢变化不一、音调高低起伏的句子, 让学生带着情感去体会, 让学生大声朗读、快读。

2.朗读要注意语音和语调。

朗读要有节奏, 不要像连珠炮一样猛劲读, 要注意语音和语调的轻重, 以及连读时的省略、停顿。英语的朗读本身就是有节奏的, 这和音乐的旋律是相似的。优美的朗读和背诵, 别人听起来悦耳, 自己也会感到津津有味, 乐此不疲。教师应带领学生体会、欣赏那快慢变化不一、音调高低起伏的句子, 让学生带着情感去体会英语的韵律美、文化美。

3.朗读与背诵要讲究战术, 学会化整为零, 各个击破, 再合零为整。

先从简单的开始, 再逐步加深难度。一篇文章分段背, 较长的段分成几节背, 分解困难, 逐段巩固直到能熟练背诵为止。

4.朗读和背诵要有重点, 选择有代表性的段落或范文来背。

英语教师应选编适合学生读背的优美文章, 在背诵材料的选取方面, 充分利用教科书, 抓好对话、课文及习题的背诵, 还可选取课外的诗歌、散文或故事等。学生根据个人的能力自己定背诵目标。我给学生的任务是:可以背一段, 读熟一两段, 有能力的可以多背, 背三四段或全篇。总之不能勉强硬逼, 要让学生量力而行, 体会成功背诵的乐趣。

5.朗读和背诵要长期持之以恒。

不仅老师, 许多成绩优秀的学生也都有这种切身体会:语感好可以提高做题准确度。语感是基于大量朗读基础上, 对语言形成的正确的、符合逻辑的反应。语感的得来需要一个长期锻炼与培养的过程, 一个长期朗读和背诵的过程。在一个班里, 让学生轮流领读。学生在领读时那种激情、那种号召力远远胜过老师。这样, 使勤奋积极的读书风气在班里蔓延, 传递着经久不息的影响力。

三、朗读与背诵在英语学习中的独特优势

1.朗读和背诵几乎不受环境的影响。

它对环境的依赖较小, 让学生自由选择读背的内容, 学生就可以在课外一个人独立完成, 无需找伙伴帮助。

2.朗读和背诵同样也不受时间的限制。

它不需要学生专门用大量的时间来完成。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朗读和背诵的时间, 课前课后, 饭前饭后, 在空闲时间自由地读和背。

3.朗读和背诵不受形式的约束。

不仅可以积累实用英语短语、句子、习惯用语, 也可以了解英语国家的生活习俗, 历史、地理知识等, 还可以调动眼、耳、口等感觉器官同时参与学习, 综合提高听说的能力。背得多了, 日积月累, 自然就形成了英语语感。

4.坚持不懈地朗读和背诵是训练语音、语调、语流和连贯性的有效途径。

上一篇: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下一篇:社会组织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