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助我成长

2024-05-14

教育家助我成长(共10篇)

教育家助我成长 篇1

2007年9月, 我从职高调到普高。掐指算来, 已有三年多的时间。在这三年多的普高语文教学中, 我觉得自己以前积累的教学经验、教学理念已经捉襟见肘, 导致我的语文教学工作有点力不从心。为此, 我便想找几本教育刊物来读一读, 充实一下自己, 学习一下别人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当时, 正好学校订有《云南教育·视界》和《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每个年级组办公室每期各有一本。于是, 我搜集了2007年以来出版的《云南教育·视界》和《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开始细细研读, 认真反思。确实, 《云南教育》让我受益良多。

开阔理论视野。在《云南教育》的一些栏目中, 我读到了不少名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我从他们的教育教学理论中, 汲取了智慧, 让我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重新审视、思考和分析问题, 使我在教学中遇到的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学问题迎刃而解。

提高教学水平。“教学方圆”栏目让我学到了不少名师们的教学设计、教学经验等;“学法指导”栏目让我懂得了如何指导学生学习, 如何寻找适合不同学生的不同学法, 如何使学生掌握学习的策略和技巧等。通过研读这些栏目中的优秀文章, 我逐步明白了如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如何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与学法等, 这对我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理论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激发教研欲望。每当我拿到《云南教育》, 读到里面一篇篇优秀的文章时, 我就在心里想, 从《云南教育》里的每一篇文章中学到了不少写论文的方法, 借鉴到了名师们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 这是一笔可贵的财富。什么时候我也能像他们一样, 将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与其他教师一起交流呢?我曾经长时间寻找努力的方向, 是《云南教育》唤醒了我的教研欲望, 让我再次拿起早已生疏了的笔, 开始记录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心得体会与反思。

我钟爱《云南教育》, 因为《云南教育》的文章贴近教学实际, 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前瞻性和实用性, 因为《云南教育》与我们一线教师水乳交融。感谢《云南教育》。

教育家助我成长 篇2

康成长

一阵春风伴着书香,迎面扑来。随手拾起一片树叶夹在书中,油墨香伴着叶片特有的芬芳,沁人心脾,犹如阅读伴随着我的幼稚心灵,点亮我人生旅途上的无数明灯。

从儿时读的《格林童话》到现在读的四大名著和《简爱》,从儿时盼望美好的结局到如今神往阅读“文脉”,从小时着迷书中的情节到如今仔细揣摩书中的语言……一点一点,凝聚了多少知识,凝聚了多少智慧。

从《格林童话》中善良的小姑娘、没主见的小马、美丽的白雪公主……使我知道了:要做一个善良的人,要学会独立,不要去捉弄别人……我开始爱上了读书啦!

读《简·爱》时,我常常会被作者那入情入境的描写给深深地吸引住,似乎那情景就在眼前发生。当我看到简在舅母家受尽歧视和虐待时,我忍不住生气发怒;每当我读到罗切斯特和简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又忍不住暗暗欣喜。

《简·爱》的主人公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是一个对爱情、对生活、对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和敢于斗争、敢于争取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这样一位敢于同社会抗争的简怎不令人敬佩!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通过保尔·柯察金成长经历:历经艰辛的生活、残酷的战争以及战后建设的一系列磨炼,保尔终于被锻造成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曲折过程,我了解了苏联国内革命战争前后的社会特点和时代气氛,认识了一批为祖国而战的苏联热血青年!

主人公保尔是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即使在瘫痪在床、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仍然信守诺言,勇敢地拿起笔来服务于人民,保尔那种忘我的革命激情、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旺盛的生命力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

阅读促进了我的成长:当挫折来临时,它鼓励我勇敢面对,学会在困难面前不退缩不逃避,努力战胜挫折!我要像书中的主人公简那样通过不懈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要像保尔那样,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奉献自我!

教研交流 助我成长 篇3

一、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有机结合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堂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首先,蒋老师以展示太阳图片和讲神话故事的形式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她让学生分小组初读课文,同时提出了两个贯穿全文内容的问题,即:课文的哪几段介绍了太阳的特点?哪几段写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带着问题整体感知课文。再指导学生说话:“有了太阳,就会有……如果没有太阳,就没有……”的确,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从反馈的效果来看,学生已经了解了太阳有远、大、热三个特点,并认识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顺利完成了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二、在学法的指导和知识的传授上很到位

首先,蒋老师在教学第1~3自然段时,为了让学生掌握太阳的三大特点,先让学生找出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语句,并用恰当的语气读出这些句子,再让学生分析这些句子在说法上与一般句子的差异,体会这些句子的写作特点,从而准确地归纳出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轻而易举地突破了本节课教学的难点。其次,这节课对学生能力目标的要求,应该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纵观整个课堂,蒋老师抓住说明文的构段特点,注重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并顺势而为,激发了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激活了课堂气氛,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板书设计布局合理且富有艺术性

蒋老师这节课的板书,左边是太阳的三大特点,右边是介绍太阳特点时的说明方法,下面是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我觉得这样的板书设计层次清晰,主次分明,使人看了一目了然。一节成功的课,肯定会有一个精心设计的板书,所以我们要重视板书设计,使之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课已尽,意犹存。蒋老师的这节课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们要以她的这节课为影子,积极探索语文教学的新方法,使我们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朝着轻负担、高效率的方向发展。最后,我想提点看法,也是这节课美中不足的一点,就是蒋老师虽然很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但是读的精度和深度还不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掌握文章的表达方法,发展阅读能力与形成阅读习惯的过程,也是师与生、生与生、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彼此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小学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每篇文章都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对这篇课文的理解,我觉得应该建立在精读每个相关段落的基础之上。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加以指导,对书中重点词句、段落进行圈点、批注,反复吟诵,细心品味,用心领悟。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助我成长 篇4

说起这事, 让我的思绪又回到了2010年初, 那时我只是江心沙农场里一个很普通的农机手, 有一次我去农场农机科办理拖拉机年检手续, 在办公桌上的一本《农业机械》杂志, 引起了我的注意, 看着她那苍劲有力、个性鲜明的“农业机械”四个字, 精致的彩页和厚厚的页码, 就感觉到这是一本好书, 我随手翻了翻就爱不释手, 当时就向黄科长提出要借回家看, 他同意了, 我高兴地捧着这本《农业机械》杂志回到了家, 仔细地翻看了每一页, 感觉到这是一本很适合我们机手看的好杂志, 内容也很新颖时尚, 有介绍新型农机产品的, 有市场行业分析的, 有介绍国家相关涉农政策的, 有介绍致富的经验成功的范例的, 有介绍相关生产企业的, 有介绍农机维修窍门的, 让我这只井底之蛙开了眼界, 拓宽了思路, 学到了不少新的知识, 真是不看不知道, 一看吓一跳。

以后我每个月都去农场农机科去借阅《农业机械》杂志, 几期杂志看下来, 我觉得这杂志不但内容翔实、蕴含商机, 确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可读性很强的大型综合性杂志, 而且她还向读者传递了一个信号, 国家在支持和鼓励农民创办合作社, 还出台了相应的扶持优惠政策。并且在每一期的《农业机械》杂志上都相应地介绍了全国各地合作社成功的范例, 这也就启发了我, 让我知道了一个新的名词: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我就开始蕴酿创办一个农机合作社。

当时农场里没有农机合作社, 也没有相应的农机服务组织, 机手们都是各自为战, 大农户不爱用, 机手的收入也受到一定的制约, 一到农忙季节就显得很零乱, 往往农户要用到多种的农机具东奔西跑也找不齐机手, 不但麻烦而且还耽误收种的时间, 机手因信息阻塞而不知该和谁配套作业, 去哪儿干活, 往往造成人找不到机, 机找不到活的局面, 从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针对这一情况我就决定成立一家农机合作社, 把机手们聚在一起统一调度指挥, 一起共同作业。

说干就干, 当时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 我拿出了《农业机械》杂志, 向大家宣传国家针对合作社相关的扶持优惠政策, 列举了全国各地合作社成功的范例, 终于说服了5个机手加入合作社, 2010年7月, 经工商部门注册, 江心沙农场第一个农机合作社成立了。

合作社成立后很多人在观望, 对这个新生的团体看法不一, 我们就充分利用自身设备上的优势和技术上的优势积极联系业务, 和农户签订作业合同, 并且服务及时, 态度诚恳, 注重积累信誉, 很快得到了当地广大农户的倾向和认可, 当年合作社共完成机收4100亩, 机种4700亩, 机植保650亩, 纯收入78万元, 极大地增加了社员的收入, 让大家尝到了甜头也看到了希望。2011年, 机手纷纷要求加入合作社, 合作社成员一下子增加到35人。

合作社经常组织社员机手开展技术培训会, 社员们在工作之余相互交流, 取长补短, 在会上我常常拿出《农业机械》杂志, 宣传国家相关的新政策, 介绍新产品新技术, 结合自身实际工作中的情况交流维修保养的窍门, 并且在机手中相互传阅, 《农业机械》杂志成了我们的“红宝书”。很多机手说:“这么好的一本杂志才10元钱, 超值!”

2010年5月, 我买了一台稻麦两用收割机, 在使用中发生了一些“三包”上的问题, 与经销商多次联系, 一直未有结果, 使我伤透了脑筋, 无奈之下想到《农机导购》杂志上的“说出你的故事”栏目, 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给杂志社写了封信, 讲述了我所遇到的困难, 希望能得到他们的帮助, 收到信后, 杂志社的几位编辑相当重视, 积极地联系厂方协调此事, 久拖不决的事很快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速度之快令人超乎想象, 事后杂志社还专门做了电话回访, 此事令我十分感动, 《农业机械》杂志确实是我们农民朋友的贴心好帮手。

2012年10月, 我应《农业机械》杂志社的邀请, 去沈阳参加杂志社组织的2012全国农机展会用户购机团活动, 我与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位农机大户和合作社代表一起体验团购农机, 在展会现场, 我们参观了中国一拖、约翰迪尔、五征集团、福田雷沃、奇瑞重工、天津勇猛及青岛乐星等企业的展台, 与参展企业的业务负责人进行了交流, 并亲自体验了高科技所带来的产品, 每个人还拿到了相关企业所赠送的礼品, 这对大家来说可是意外的惊喜, 大家的热情更高了, 所到之处人潮涌动, 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把展会推向了高潮。此次农机团购活动, 给我们每一个参加的人带来了超过万元的优惠, 大家都说虽是初次参加此类的活动, 但影响不小, 意义深远, 从这次活动可以看出《农业机械》确实是为农服务的好向导好平台, 希望以后《农业机械》杂志社还能多组织举办此类的惠农活动。

2013年3月, 我再次应《农业机械》杂志社的邀请, 前往青岛参加2013中国青岛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参观团, 在展会现场, 青岛弘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花生联合收获机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 花生扶禾采摘一次性完成, 又快又干净, 这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兴趣, 大家围着展台这边看看那里摸摸, 还仔细地向业务负责人询问了价格, 操作和技术特性, 在现场我们还听取了有关专家对花生全程机械化项目的介绍, 这使我又增长了不少新的知识, 想到在我家乡江苏海门, 每年花生的种植面积也不少, 但在收获上却都是人工采摘的, 费时费工, 种植户每年都要在花生的收获上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如能引进必定能突破这一瓶颈性的问题。这次展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让我看到了多少年来一直困扰农民花生收获问题的解决方案。

助我成长作文 篇5

就说我吧,更喜欢写博客,一有时间我就让妈妈帮忙把我的作文发到校信通圈子里。这不,一周我写了7篇文章,没曾想发到博客上后,第二天就被校信通推荐了,标题上面一个个都挂上了小灯笼,同学们的那个羡慕,还有我心中的那个美呀,啧啧,别提了!

现在我们已经有16篇博文被推荐了。看着小灯笼,就更激起了我写博的兴趣。真没想到,以前害怕作文课的我,现在却每天都盼着写作文呢,这样我就能经常上传到校信通的圈子里,和博友们交流写作的快乐了。

教我们语文的张老师是我们校有名的优质课教师,经常有很多领导,还有外校的老师来听张老师讲课。而且,张老师在作文教学方面经验更加丰富。她注重让同学们阅读课外书,短小的文章就让我们背下来,并认真做读书笔记,张老师常常对我们说:“读书破万卷,下笔才有神!”更重要的是,张老师还最注重让同学写博客(张老师也是郝郝有名的博腕呢!博客昵称:芳草茵茵),并经常让我们阅读、总结别人的写作经验。

只要一有时间,张老师就打开我们的博客让同学们看,一边看还一边鼓励我们:“你看咱们的博客访问量真高呀、博客下面的留言都快垒成高楼了!咱们的博客写得真好呀,图文并茂!校信通推荐的真多呀……”每天在课余时间欣赏同学们的博客,探讨写博的乐趣是我们班最幸福的事。

作文课上,我们谁的作文写得好,张老师就用红笔在上面圈画出赞美好词好句的波浪线,有时还当做范文来朗读,并且写上大大的“发(就是发到校信通上的意思)”。

教后小记助我专业成长 篇6

记得还是在我刚毕业走上讲台时,校长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案的后边加上教后小记这一项内容,让我们在上完课后及时反思,把自己认为上课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以及点滴的思考记录下来。刚开始写也只是为了应付检查,不能缺了这一项。可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写教后小记慢慢成了我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使我养成了及时反思的好习惯,是积累经验的有效方法,自己明显感觉从中受益匪浅,我的教学水平也日渐提高。

学而不思则罔,教而不思亦罔。备课需要思考,课后更应思考,上课并不是备课过程的简单演绎,上课是对备课的再创造。课准备得再充分,经过课堂实践的检验,也会发现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很多都是课前准备所没有料到的,课后,就要把这些有价值的东西记下来,这就是教后小记。教后小记内容灵活,可多可少,篇幅可长可短,一切与教学有关的反思与心得都可作为小记的对象。我平日的教后小记大致有如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记课堂的亮点。课堂中往往会有一些自认为比较精彩的瞬间,比如,成功地营造了课堂气氛、对偶发事件应变得当的措施、师生和谐互动的方式等,这些难忘的镜头都定格了我们这一阶段的成长,是我们应积累的宝贵经验。

第二,记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再优秀的教师,其课堂也不会是完美的,一堂课下来,我们或多或少都会留下些遗憾,如教学中的知识疏漏、失误和尚未解决的问题,教法选用是否恰当,难点是否成功突破,有何改进的良策……将这些记下来,也是对教案的补充,以后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就会做得更完美。

第三,记课中与课后的点滴思考。教学中一些新的发现、好的想法和偶尔的灵感往往如过眼云烟,稍纵即逝。如果仅存于脑中,很快就会淡忘,而这些又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其中往往孕育着深刻的思想。我们要善于捕捉那些“一闪之念”,把它记录下来,作为教学、科研的参考。

解读《指南》,助我成长 篇7

一、将环境教育融入和渗透到日常的学科教学中

环境教育从幼儿抓起,使孩子从小形成对环境保护的思维和意识,并在教育和日常生活中不断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这是我们学前幼儿教育所应达到的教育目的,因此,将这一教育渗透和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深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

我们在制订各学科计划时,要把有关环境教育内容渗透到有关科目中。如:在音乐活动:欣赏歌曲《小青蛙》时,对幼儿渗透了小青蛙捉害虫功劳大的教育,激发幼儿保护有益动物的愿望,引导幼儿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给人悦耳动听的感受;在美术活动中,引导幼儿充分运用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画出《美丽的春天》、《海底世界》等童趣溢然的画面。在社会活动“种小树”中,让幼儿了解树的作用,激发幼儿爱护花草树木的愿望。

二、教育教学要与幼儿兴趣、日常经验积累相结合,给孩子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1. 主题墙的设计要鲜明、个性,主题明朗。

幼儿园的主题墙在设计上,整体布局要主题明朗、突出,格调要鲜明有个性,内容的呈现上要生动、趣味易理解,并包含新知识,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活跃孩子的思维。例如:对“春天”这一主题的创设上,除了坚持上述主题墙创设的基本原则外,还应从幼儿的兴趣、思维特点、经验积累等方面出发,除了春天必备的莺歌燕舞、草长莺飞外,还可适当添加一些让孩子补充的内容和贴墙动物图片等,这样不用老师多说,也就大致了解“春天”的含义了。当然内容一层不变也是不行的,在难度上要随主题的跟进也做出相应的调整。

2. 创设幼儿生活和学习的展示台。

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环境中进行的,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历程。那怎么样让环境真正对孩子们的学习和发展发挥作用呢?怎样来体现呢?我想墙壁的空间是最好的展示台。

活动后的延伸活动,往往是最容易忽略的,有时老师甚至是一语带过,其实在延伸活动中可以直观的反映出孩子们掌握知识的程度。这时给幼儿创设一个知识展示台,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将活动中学到的本领一一呈现,根据孩子能力的不同,创设不同的学习平台。我们还可以把孩子们的绘画,语言(幼儿口述,家长记录)表达的所见、所闻、所想张贴在墙面上,既填补了墙面的空白,也反映了不同阶段的主题教育活动对幼儿的作用。把发生在家里和身边的故事带到教室,并在墙壁上展示出来,这肯定就是孩子们的兴奋点,在这里有他们喜欢讨论的话题,有他们爱玩的东西,有他们爱吃的东西……真正把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都展现出来了。如:我们利用走廊空白处进行年段幼儿集体布置,如:在走廊上布置幼儿的绘画作品,用废旧材料制作出手工展示。这些布置既美化了环境,同时也是孩子们和老师的成果展示。

三、引导和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让他们有意愿充分参与到创设中

以往幼儿园的环境创设都是幼儿园根据成为的经验来设计的,幼儿只是对固有的环境进行认知,孩子始终是处于被接受的被动位置,没有真正自我意识和意愿的加入,这不利于也无法让孩子学会参与、激发他们天性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使他们更加对环境的认识、保护有了自己的主张和观点,从而更加爱护珍惜环境,成就感又得到鼓励,而不再一味担心幼儿损坏我们的布置了。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根据各个时期的中心、主题教育、活动内容,师生一起布置墙面,创设环境。可以让孩子和家长共同收集的材料,也可以自己制作、绘画的作品。如:在中班开展主题活动“丰收的秋”时,我们设计了很大的秋天背景,幼儿和家长收集了丰富多彩的树叶、果实、种子,在教师指导下,并进行作品创作,幼儿将图片贴到墙上相应的位置,使幼儿一眼就能看出秋天的特点等,具体形象,简便易行,还将枯燥内容形象化,最主要是孩子自己参与其中。

从事了二十多年的幼儿教育工作,看着最初简单单调的教育方法到现在各具创意越来越优质的幼儿教育工作,内心是感慨这种发展的。作为一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二十多年自己也从未停下来过,边教幼儿,也边丰富和扩充自己的知识,利用网络的名词来说,我一直在意自己是否能给他们传递更多的“正能量”。在认真阅读完《指南》后,我又学到了一些,为孩子们花这些时间我觉得都是值得的。

不喜欢把老师比作蜡烛,结局太悲惨;不喜欢把老师比作园丁,因为幼儿不是花草树木,可以任人修剪,只能就低不能就高,且千篇一律。老师应该是大树,一边是果实累累,一边是根深叶茂。我想,我愿做这样的一棵大树。我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解读还不够深入,还比较片面,但是“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会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不断反思、实践,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和经验落实到未来的工作中,为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好的鼓励、引导和支持,和孩子共成长!《指南》中还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值得我们探讨的,我们将在以后的日子里认真阅读,到时一定还会有新的认识与感想。《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方向,我一定会将《指南》精神落实到今后的保教管理之中,努力做学习贯彻的行动者,时时对照《指南》,时时严格要求自己。

摘要:去年下旬的时候我已初读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并且也有了一点自己的感想,今年再度认真仔细的翻阅了一遍《指南》,对《指南》中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都进行了细致的研读,并结合我自己的工作实践,在对比中寻找差异,反思我的教育存在哪些不足。现以“艺术”领域为例,以我执教的班级幼儿为参照,在对照中反思我的“艺术”教育。

校本培训助我成长 篇8

一、什么是校本培训

现在经常听人说起校本培训这个词, 但是到底什么是校本培训, 我一直以来也处于一种模糊的认识之中, 经过查阅相关资料, 终于对校本培训有了一点肤浅的认识。

所谓校本培训是指以校为本的“研”和“训”, 也就是“校本研究”和“校本培训”的有效整合。所谓“校本研究”, 就是教师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 在自己的教学中发现某个教学问题, 并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以“追踪”或汲取“他人的经验”的方式解决问题;所谓“校本培训”, 是指在教育专家指导下, 由学校发起、组织、规划的, 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 促进学校发展为目标, 通过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活动方式来培训学校教师的一种校内在职培训。

二、我的校本培训之路

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曾指出, 一所优秀的学校, 其背后必然有一个优秀的教师群体支撑着。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 加强青年教师的培训, 探索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方式, 这在优化教师队伍,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湖北省当阳市半月镇中心小学 (以下简称“我校”) 领导也认识到了这一点,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 逐步提高了我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一) 通过校本培训提高了我的科研意识, 促进了我的专业化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如果你想让老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 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 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老师走上从事研究的幸福的道路上来。实际上,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是在行动研究中逐渐成长起来的。我校在青年教师培训中一直积极倡导在行动中研究, 在研究中行动。具体包括教师学习、教师研究与教师展示。在教师学习—教师研究—教师展示三个要素中, 教师学习是教师研究的基本前提, 教师展示是教师研究的动力 (但不是目的) 。如果没有教师学习, 教师就不可能获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眼光, 教师的行动研究将不会启动。如果没有教师展示, 教师就不可能获得他人的建议和意见, 研究也就不会走得太远。

1.开展书香校园活动, 让我成为一名学习型老师

学习意味着跟上时代的发展。面对当今社会的快速变迁, 原来的师范教育不可能支撑着教师顺利度过一生的职业生涯。一个教师停止了学习, 就可能是厌烦了这门课程, 淡漠了这份职业。所以, 学校开展了创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让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读一本教育理论著作和一本中外名著, 为此, 学校专门派人到沙市购买图书, 并要求每位教师在读书的同时做读书笔记, 规定每学期要做2万字的读书笔记, 并且还把这项要求作为年度考核的评价标准之一。因此, 我先后阅读了《一生的学习》《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等教育理论著作, 还阅读了《安娜·卡列琳娜》《红楼梦》《复活》等中外名著, 使我受益匪浅。

2.开展课题研究, 让我成为一名研究型老师

“十一五”初期学校承担了一个国家级课题“利用多种媒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之研究”, 我担任课题负责人, 自2002年9月开题, 我带领全课题组的老师, 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的亲切关怀下, 于2006年12月顺利结题, 并获得了中央电教馆授予的“优秀课题实验学校”的光荣称号。

我也因此从中得到了锻炼和培养, 迅速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一名业务骨干, 并且担任了学校的语文教研组长, 带领全语文组的老师共同学习新的教育理论, 开展各种教研活动。

(二) 以校本研修为载体, 提升了我的教育实践能力

学校根据我校青年教师的现状, 采取了分层培训、分类指导、分步提高的方式, 关注青年教师三种实践智慧即课程智慧、教学智慧和管理智慧的提升。

1.教研组主题教研活动, 提升了我的课程智慧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 更应该成为课程的研究者,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研究意识, 同时需要同伴之间的交流和研讨。我校一直以来特别重视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以研促教, 大大提升了全校教师, 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1) 积极倡导集体备课。

我校一直把集体备课作为教学研究的方向之一, 各教研组把各组老师分成高中低三个学段, 每个学段指定一名组长, 对该学段的教学内容进行集体研究, 大家共同探讨, 达成共识, 最后形成教案, 用集体智慧指导教学, 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也提升了老师们的教学水平。

(2) 定期开展教学反思及经验交流。

有反思才有发现, 有总结 (才有提高。我们教研组要求每位教师每月写一篇教学反思, 把自己在教学中的得与失进行总结, 并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 交流自己好的教学方法, 提出自己的困惑, 并请本组的老师们现场解答。比如, 刘士瑛老师摸索出的改作文的方法, 受到了不少语文老师的推崇, 并且被很多老师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我也是其中的受益人之一。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我正是在这样一种教研环境中得到了提高,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3) 经常开展教学比武活动。

学校每学期都会安排一个全校性教学练兵活动, 如电教课比赛, 每位教师都要上一节电教课, 并要求自己制作课件, 我执教的语文课《丑小鸭》获湖北省录像课二等奖。后来学校安装了电子白板, 学校先安排计算机老师对我们进行电子白板操作培训及在TRACBOOK环境下制作课件的培训, 并对每位老师进行了测试, 然后开展了电子白板展示课竞赛, 我还代表学校参加了当阳市首届电子白板观摩课展示, 我执教的品德与社会课《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获得了与会老师的好评。现在, 我已经能熟练操作电子白板, 得心应手地让电子白板服务于我的教学工作。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有效地促进了教师间针对教育教学问题的交流和研讨, 使教师的课程智慧得到了提升, 也让我受益匪浅。

2.学校开展系列青年教师专题培训活动, 提升了我的教学智慧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 因此学校专门制定了青年教师三年培养方案, 同时, 定期开展青年教师专题培训活动, 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我也先后参加了新课程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 使我的教学技艺不断提升, 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3.以老促新, 提升了我的管理智慧

“说教材”活动助我快速成长 篇9

最初听了王敏勤教授的讲座, 了解到“知识树”就是用树形结构来表述学科知识结构和知识梳理的一种方法。但如何画知识树却不是很清楚。2008年时我的第一棵全册知识树是先在纸上绘制完成, 然后在Powerpoint中按照自己的想法一条线、一条线地画出来, 没有借助任何模板。知识树上共六个大分枝, 分别代表六个单元, 各个大分枝上又出现三个小枝杈, 分别代表三维目标。当时觉得树上放不下那么多内容, 就采用链接的方式把各个单元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分别呈现出来。要是现在看来, 不仅知识树不够美观, 而且树的层次感也没有体现出来。后面我又画了一些单元知识树, 虽然有层次, 但还只是各个单元单词、词组、句型的简单罗列。

再后来我又通过和其他教师学习以及查阅一些网上资料 (当时还很少) , 了解到学科“知识树”不仅要做到内容充实、脉络清晰、形式美观, 更重要的是要能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以及逻辑线索等。于是, 后来我在画全册知识树时就特别注意站在所处学段的高度, 整体把握教材, 理顺知识脉络, 完成主题归纳, 确定教学总目标;在画单元知识树时, 注意关注单元在全册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之间的前后联系, 确定单元的具体目标;在画每一课的知识树时, 注意思考知识点、语法点之间的关系, 精心提炼每课的重难点, 从而确定每课的教学目标。

到了2010年年底, 经过三年的探索实践, 我已经总结出一套画知识树的方法。第一步, 查阅目录、通翻教材, 确定整体框架;第二步, 理清主干和枝叶;第三步, 找出重点、难点, 理清知识前后联系;第四步, 选取关键词, 整合知识与树形。这一年通过用“知识树”来指导教学实践, 我感到自己驾驭教材的水平和处理教材的能力都明显提高了, 不仅教学目标设定得更明确, 教学方法使用得更得当, 教学效果也增强了不少。

到了2011年, 在王敏勤教授和校领导的引导下, 我画知识树的时候则更关注课标的要求。比如我们在知识树中常提到的“话题”和“语法”在课标中属于哪一方面等。在课程标准中属于语言知识范围。这样就有的放矢, 真正做到在学习课本知识、画出知识树的同时始终体现和贯彻新课标的要求。在知识树的建构和使用中, 我深刻地感受着它的魅力和优势。如果在新课学习前出示知识树, 犹如给了学生一张学习的地图, 有了地图学生就能明确目标, 选择最佳路线, 可以少走弯路;如果在教学中应用知识树进行课堂总结, 就能让学生将支离破碎的知识变成整体, 以便更好地掌握;如果在复习中能应用知识树让学生进行归纳, 就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 掌握知识体系……渐渐地, 在我的引导下, 学生们也尝试着在学习之后画出知识树。在绘制过程中, 我们不断惊喜地发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 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 更重要的是他们慢慢学会了自己理清知识脉络, 完成知识的归纳和总结, 从而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说教材

我把对教材的理解归纳为以下几个字:统筹、调整、优化、拓展。

统筹:理解教材体系, 把握教材结构。统筹就是宏观把握课标要求, 坚持“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的原则, 系统地领会教材的编排体例与编写意图, 整体掌握教材知识结构体系, 了解不同年龄学生的能力结构以及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各种策略。只有教师把对课标与教材的理解、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把握以及学生的能力现状看在眼里、落到实处, 明确“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 才能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 统筹兼顾,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调整:整合教学资源, 调整编排方式。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教学中, 教材应该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我们可以以各单元的主题和语法为单位, 以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呈螺旋式上升为依据整合教学资源, 利用画知识树的方法理清教材的横纵联系。还可以引领学生整合各学科教学资源, 比如小学生活泼好动, 好奇心强, 喜欢边玩边学。基于这些特点, 教师可以更多地将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学资源和英语进行整合,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编排方式上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及学生的特点进行内容的调整、顺序的调整、设计的调整、材料的更换等。

优化:转变学习方式, 优化教学过程。“说教材”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服务教学, 从而促进教师的成长、有益学生的发展。所以在“说建议”的时候, 我们要把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引领学生“如何学”。比如我们提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它可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不断的发展。在学习单词时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运用联想记忆、动作记忆、绘画描述记忆、归纳记忆、加减记忆、替换记忆、组合记忆、拆分记忆等各种记忆的方法巧记单词;在学习语法时, 教师可以运用“情景感知—交际模仿—任务操练—归纳明确”的步骤引导学生慢慢感知语法点并逐步理解和掌握;在学习语篇时, 教师可以设置问题情景, 让学生先通过研究问题、寻找答案完成自学, 再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互帮互助, 完成再探究, 改正错误, 最后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对课文进行改编或复述, 加强语言实践活动。

教育家助我成长 篇10

在众多策略中,给人耳目一新的便是“执行校长”制度。执行校长由全体教师按周轮流担任。在这一周内,执行校长全面主持学校工作,职责主要有:执行校长视窗、巡视校园、阳光课堂在线、周三阳光家长驻校办公、周四列席校委会、阳光金点子提案、主持校长沙龙会议等。执行校长制度成功的关键在于培养和发挥了教师的主人翁精神。有了主人翁精神,教师工作就有了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有了源源不断的智慧,就有了一个无形的、强有力的动力机制,就给学校的和谐发展带来了蓬勃活力。

镜头一:

周一的早晨我佩戴着“执行校长”的牌子挂牌上岗,7:20分我已经站在校门口迎接紫学园的孩子和我的同事,当孩子们都进入晨读的时候我邀请校长一起走进每一个办公室,在这一天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是抽时间去校长室和校长规划这一周的事宜……

镜头二:

周二早晨我在桌子上接到了一份校长的工作安排,看着密密麻麻的内容,我脑袋直发晕,开始理解校长的不容易,没想到校长要做这么多事啊!我利用课余时间,按照上面的内容一件一件地去尝试着做,我告诉自己:事情虽然多,但是自己的思路一定不能乱,要一项一项地去做,做完一项就画个勾, 这样一天下来我看到画勾的项目越来越多,心情也就越来越轻松……

镜头三:

周三是阳光家长驻校办公日,为有效体现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拉近家长和学校及教师的距离,使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有更直接的感受和参与度,学校在原先每周四“家长开放日”的基础上,改版升级为 “一日驻校办公”活动。这天我和两位家长一起听一节课、与一位教师谈话、与一位学生谈心、与一位学校校委会成员交流、 我们还参与了学校午餐管理、参观检查了学校的校舍安全,经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之后,这两名家长有感而发给学校提了几个合理化的建议。上午,我陪同家长们走进四年二班隋主任的数学课,课堂上孩子们的精彩表现和老师的教学风格以及微课程设计的讲授方式都给家长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项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家长体验学生在校的生活,体验班级管理的复杂,亲身感受教师的教育教学的繁忙和教育工作的智慧,使家长真真切切地感觉自己就是学校中的一员,从内心认可学校。这天中午12:20分心语吧座谈,召开部分学生座谈会,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聊天方式,我早早地把门打开等待着孩子们的到来,我们之间交流了几个问题,孩子们都非常感兴趣, 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了孩子眼中的学校、教师。但是有些问题也是我此时不能解答给孩子的,我把这些问题进行记录,事后向领导汇报,经过大家的思考、研究和整理,再给予书面解答。

镜头四:

周四是列席校委会,我和校委会成员一起聆听各位中层领导汇报这几天的工作完成情况和下周工作计划,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发表了自己对一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这天我还要邀请几位老师和我一起走进了一位老师的课堂,在听课过程中我观察了一名学生在这节课上每一个环节的表现,并做了详细记录。听完课之后召集相关老师评课,采取“2+2”模式(2条优点,2条建议)对授课教师进行评课。我每天的任务除了上课之外就是在校园巡视,不但要了解每位教师上课情况,还要以校长的角色及时处理校园中偶发事件,解决矛盾和问题, 协调好关系。忙碌中时间飞快地来到周五……

镜头五:

周五是我主持本周的“执行校长沙龙会议”,我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并有充足的文字稿(不亚于一节优质课的含量)。会议的内容有,执行校长推荐的阳光歌曲(伴随着这首歌曲开启本次的沙龙会议)、阳光相册、阳光读书故事、阳光才艺展示、 校长荐文解读、紫学园里的阳光教育故事、执行校长主题分享、对话驻校办公家长等。执行校长沙龙会议是我校教师会议制度的一种改革,在这个闪亮的舞台上,我发现自己,成为有成就感与自信心的教师,成为有着生命活力与厚度的教师。

上一篇:让学生善于提问下一篇:企业中层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