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症状

2024-09-05

缺乏症状(精选6篇)

缺乏症状 篇1

摘要:经过笔者多年的生产实践, 总结出植物缺乏大量元素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和补就措施。

关键词:植物,大量元素,补就措施

1 植物缺氮

1.1 症状

株生长受抑制, 地上部受影响较地下部明显。通常从老叶开始, 逐渐扩展到上部叶片, 下部叶片均匀失绿, 严重时呈淡黄色并提早脱落;根系比正常的色白而长, 但根量少;花和果实数量少而易早衰, 籽粒提前成熟, 种子小而不充实, 显著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植株浅绿、基部老叶变黄, 干燥时呈褐色。茎短而细, 分枝或分蘖少, 出现早衰现象。豌豆缺氮, 植株生长受抑制、矮小, 地上部受影响较地下部明显。通常从老叶开始, 逐渐扩展到上部叶片, 下部叶片均匀失绿, 严重时呈淡黄色并提早脱落;根系比正常的色白而长, 但根量少;花和果实数量少而易早衰, 籽粒提前成熟, 种子小而不充实, 显著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植株浅绿、基部老叶变黄, 干燥时呈褐色。茎短而细, 分枝或分蘖少, 出现早衰现象;大豆缺氮, 先是真叶发黄, 严重时从下向上黄化, 直至顶部新叶。在复叶上沿叶脉有平行的连续或不连续铁色斑块, 褪绿从叶尖向基部扩展, 乃至全叶呈浅黄色, 叶脉也失绿。叶小而薄, 易脱落, 茎细长;果树缺氮则表现为果小、果少、果皮硬等现象。小麦缺氮, 植物生长矮小, 分枝、分蘖少, 叶片小而薄;叶片发黄发生早衰, 且由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缺氮时苗期生长缓慢, 矮瘦, 叶色黄绿, 抽雄迟。生长盛期缺氮, 叶的症状更为明显。老叶从叶尖沿着中脉向叶片基部枯黄, 枯黄部分呈“V”形, 叶缘仍保持绿色, 而略卷曲, 最后呈焦灼状而死亡。

1.2 补救措施

根系吸收的氮主要是无机态氮, 即铵态氮和硝态氮, 也可吸收一部分有机态氮, 如尿素。氮是蛋白质、核酸、磷脂的主要成分, 而这三者又是原生质、细胞核和生物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在生命活动中占有特殊作用。因此, 氮被称为生命的元素。氮肥一般可作基肥和追肥。根据不同作物需氮量的情况选择基肥和追肥数量。

2 植物缺磷

2.1 症状

禾谷类作物缺磷, 呈现暗绿色的叶片和茎, 植株分蘖少或不分蘖, 株间不散开, 长相似“一柱香”, 延迟抽穗、开花和成熟, 穗粒少而不饱满, 根系老化呈锈色, 白根少;当梨树磷供应不足时, 光合作用产生的糖类物质不能及时运转, 累积在叶片内、转变为花青素, 使叶色呈紫红色, 尤其是春季或夏季生长较快的枝叶几乎都呈紫红色, 这种症状是缺磷的重要特征;大豆缺磷开花后叶片出现棕色斑点, 种子小。严重时茎和叶均呈暗红色, 根瘤发育差;马铃薯缺磷植株暗黄色, 茎短而细, 基部叶片变黄, 影响品质;如小麦缺磷植株深绿, 常呈红色或紫色, 干燥时暗绿, 茎短而细, 基部叶片变黄, 开花期推迟, 种子小, 不饱满。玉米苗期缺磷, 即使后期供给充足的磷也难以弥补早期的不良影响;玉米缺磷时苗期叶尖和叶缘呈紫红色, 老叶变黄, 茎秆细小, 生长缓慢, 抽穗期出现早穗秃尖、弯曲畸形, 子粒行列不齐, 不饱满。

2.2 补救措施

磷肥在土壤中移动性较慢, 生产上一般作基肥, 发现缺磷症状后可用磷酸二氢钾200g kg/667m2对水30kg进行叶面喷施, 或喷施1%的过磷酸钙溶液。

3 植物缺钾

3.1 症状

缺钾的主要特征通常是老叶和叶缘发黄, 进而变褐, 焦枯似灼烧状, 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或斑块, 但叶中部和靠近叶脉处仍保持绿色, 随着缺钾程度的加剧, 整个叶片变为红棕色或干枯状, 坏死脱落。根系短而少, 易早衰, 严重时腐烂, 使作物产生根际倒伏;玉米缺钾时老叶边缘枯焦、发褐, 直到枯死, 幼叶变黄, 植株矮小软弱, 易倒伏;小麦缺钾弱苗主要看叶片的柔软程度。叶软而卷曲, 叶色发暗, 沿叶脉有白色条纹, 为缺钾症状。可施硫酸钾5~7.5kg/亩, 或喷施0.3%~0.4%磷酸二氢钾液50kg, 连喷两次;大豆苗期缺钾, 叶片小而暗绿, 缺乏光泽;中后期缺钾, 老叶尖端和边缘失绿变黄, 叶脉凸起、皱缩, 叶片前端向下卷曲, 叶柄棕褐色, 根系老化早衰。籽粒椭圆无光泽, 商品性差;甜菜幼苗期缺钾除生长受阻外, 一般不表现其它症状, 随后老叶叶尖及叶缘变黄, 并逐步向中部蔓延, 叶面皱缩, 向下卷曲, 到后期叶缘及脉间呈棕色焦枯状而凋萎, 最后整个叶片坏死, 并散发出腐胺味。但相应的叶柄在相当时期内仍保持绿色和直立, 块根发育不良, 易腐烂;番茄幼苗缺钾叶色暗绿, 成熟植株缺钾下位叶叶缘卷曲、黄萎, 出现灰白色斑点, 少光泽, 渐次扩大干枯, 早衰脱落;果实成熟不良, 落果, 果皮破裂, 着色不匀, 杂色班驳、肩部常绿色不褪, 果肉萎缩, 少汁, 称“绿背病”;茄子缺钾老叶边缘和叶脉间失绿。甜椒、辣椒缺钾中下部叶片失绿, 叶脉间变黄;黄瓜缺钾症状多发生在开花以后, 表现为下位叶叶尖及叶缘发黄, 渐向脉间叶肉扩展, 易萎蔫, 提早脱落, 果实发育不良, 常呈头大蒂细的棒槌形。

3.2 补救措施

注意多施含钾量高的有机肥, 追肥宜用含钾的复合肥, 叶面喷施用磷酸二氢钾500倍液, 或根外追施氧化钾或氯化钾, 0.3~0.5kg/亩。

缺乏症状 篇2

缺乏症状:

⒈恶性贫血(红血球不足)

⒉月经不顺

⒊眼睛及皮肤发黄,皮肤出现局部(很小)红肿(不疼不痒)并伴随蜕皮;

⒋恶心,食欲不振,体重减轻

⒌唇、舌及牙龈发白,牙龈出血

⒍头痛,记忆力减退,痴呆

⒎可能引起人的精神忧郁,

⒏引起有核巨红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

⒐脊髓变性,神经和周围神经退化

⒑舌、口腔、消化道的粘膜发炎。

⒒若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舌头发炎、失去味觉等症状,便是缺乏维生素 B 12 的警讯

⒓小孩缺乏维生素B12的早期表现为精神情绪异常、表情呆滞、少哭少闹、反应迟钝、爱睡觉等症状,最后会引起贫血。

副作用:有些病人对该品有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使用时应注意。

缺乏症状 篇3

关键词:小麦;微量元素;补救措施

1 缺锰症

当小麦出现缺锰的症状之时,极其容易患灰斑病。小麦在患灰斑病的初期叶子会从逐渐绿变黄,并且伴随着黄白小斑点出现,在之后出现斑点的范围会渐渐变大,直至形成一条黄褐色的条斑。缺锰之后,小麦叶子会弯曲下垂,同时也会影响其根系的发育,进而影响其正常生长,麦粒的千粒也会相应降低。应对措施:可以使用硫酸锰作为小麦基肥,在进行耕地之时混入土壤当中。也可以当小麦出现症状之时,使用0.1%~0.2%的硫酸锰溶液直接喷洒在小麦叶子之上。

2 缺钼症

小麦形成干物质需要吸收钼,其中每形成一吨就需要0.87克钼。由于小麦生长当中缺少钼,其生长会变得极其缓慢,叶片从顶端直至整片叶子都会出现黄白斑点,在渐渐的扩散之后,最后甚至全部枯死。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使用钼酸铵,并且制作成溶液直接喷洒于麦叶之上。

3 缺铁症

小麦在生长过程当中必须要吸收铁元素,一旦出现缺铁症状,对于小麦的幼叶甚至是老叶都是有影响的。初期幼叶会渐渐变黄,并且产生小斑点,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控制,最终甚至整片叶子都会变黄,甚至直接枯萎。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在发现之时使用硫酸亚铁,并且将其制造成溶液直接进行叶面的喷洒。

4 缺硼症

当小麦缺少硼之时,其茎叶会变得肥厚并且弯曲,叶子会从正常的绿色变为紫色,甚至出现顶端枯萎的现象。花丝的伸展和分蘖都处于不正常状态,最后导致麦穗发育不良,影响结实,甚至可能只长穗不结果。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小麦还是麦苗之时,通过每667㎡使用0.5千克的硼砂,并且掺入一定的细土,开沟施在小麦行间。

5 缺铜症

小麦在生长期间,必须吸收铜,平均每一吨的干物质吸收8克铜。在小麦缺乏铜元素之时,其新叶呈现灰绿色,麦叶尖部也出现白化现象,叶片发生扭曲,叶鞘下面部分会出现一些灰白色斑点或者条纹。对于老叶则极其容易在叶舌部位出现折断,或者弯曲的状况。植株的节间缩短,抽穗的数量也会大量减少,在严重之时甚至无法抽穗,或者抽出的穗发生变形扭曲。小穗之上的次生花败育,籽粒的发育也会不完全,或者产生皱缩。针对这种现象,可以使用硫酸铜,在耕地之时当中基肥施入,也可以搅拌入种子当中。又或者在小麦有这种现象之后,直接将其制作成溶液并且进行喷洒。

6 缺镁症

当小麦缺少镁之时,小麦植株变得矮小,生长也会极度缓慢。在小麦的叶子之上会出现绿色的小斑,而这些小斑呈现念球状。当缺镁现象比较严重之时,小麦的叶子会变成褐色,甚至直接坏死。后期开花也会受到影响,开花的数量减少,产量进而有所降低。针对如此状况,将硫酸镁作为底肥,或者在出现这种状况的时候将其制造成溶液,并且喷洒在叶面之上。

7 缺锌症

当小麦出现缺锌的状况之时,小麦的植株会变得矮小,叶子的边缘部分也会发生扭曲或者皱缩现象。叶脉从最初的绿色一直变成最终的白色,其边缘部分也会出现相应的条纹。这种症状主要体现在新生组织之上,比如新生的叶子呈现灰绿或者黄白,生长和发育的速度变得迟缓,根系生长状况不佳,严重之时甚至会引起整个植株的死亡。

针对如此状况,可以使用硫酸锌进行补救。可以在进行耕种之前,先将硫酸锌混入细土当中,然后在耕地之时埋入地下。也可以在小麦还是苗期之时,将硫酸锌和氮磷钾施入小麦的行间,使用这种方法之时可以尽量提前,以保证最佳效果。也可以在小麦出现缺锌症状之时,直接将硫酸锌制作成一定比例的溶液,然后对叶面进行喷洒。

结语

综上所述,小麦在生长期间需要各种各样的微量元素,一旦小麦缺少了某一种元素都会对小麦的健康生长造成影响。这不仅极大的影响到小麦的产量,而且会相应降低小麦质量。缺乏某种元素严重之时,甚至会直接导致小麦死亡,对进行种植的农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针对小麦缺少微量元素的状况,也根据不同的情况提出了解决方案,这需要在进行小麦种植之时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在发生各种状况之时也能及时有效的进行解决。最终保障小麦健康成长,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振华.小麦缺乏微量元素的症状及预防补救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9,07:184.

[2] 王增平,马瑞,陈奇来,李海广.植物缺乏微量元素的症状及补救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05:28-29.

[3] 山东省东平县农业局 王凤英.小麦缺乏微量元素症状及补救措施[N].农资导报,2008-02-01C03.

番茄缺乏营养元素的症状与补救 篇4

1、缺氮症

番茄缺氮时, 植株生长缓慢, 呈纺缍形, 初期老叶呈黄绿色, 后期全株呈浅绿色, 叶片狭小而薄, 花序外露, 俗称“露花”;叶脉由黄绿色变为深紫色。茎杆变硬, 呈深紫色, 富含纤维。花芽黄色, 易脱落, 果实变小, 富含木质。补救措施:发现缺氮, 及时用尿素、碳铵等速效氮肥或人粪尿开沟埋施, 或者用0.3%~0.5%尿素溶液叶面喷施。

2、缺磷症

番茄缺磷时, 早期叶背呈紫红色, 叶肉组织开始呈斑点状, 随后则扩展到整个叶片上, 叶脉逐渐变为紫红色, 叶簇最后也呈紫红色, 茎细长且富含纤维。叶片很小, 结果延迟。由于缺磷时影响氮素吸收, 植株后期呈现卷叶。补救措施:发现缺磷, 可将过磷酸钙与优质有机肥按1:1的比例混匀后在根部附近开沟追施, 也可用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或0.5%过磷酸钙浸出液叶面喷施。

3、缺钾症

番茄缺钾时, 老叶的小叶呈灼烧状, 叶缘卷曲, 脉间失绿, 有的品种在失绿区出现边缘为褐色的小枯斑, 以后老叶脱落, 茎木质化, 不再增粗。根系发育不良, 较细弱, 常变成褐色。果实发育明显受阻, 果形不正, 成熟不一, 能着色, 但不均匀;植株易感灰霉病。预防及补救措施:主要是增施钾肥和有机肥, 一般每亩可用硫酸钾或氯化钾10~15千克, 在植株两侧开沟追施;也可用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或1%草木灰浸出液叶面喷施。

4、缺钙症

番茄缺钙时, 幼叶顶端发黄, 植株瘦弱、萎蔫, 顶芽死亡, 顶芽周围出现坏死组织, 根系不发达, 根短, 分枝多, 褐色。果实易发生脐腐病、心腐病及空洞果。预防及补救措施:在番茄生长期或发现植株缺钙时, 用0.3%~0.5%氯化钙或硝酸钙溶液叶面喷施。

5、缺镁症

番茄缺镁时, 老叶叶脉组织失绿, 并向叶缘发展。轻度缺镁时茎叶生长正常, 严重时扩展到小叶脉, 仅主茎仍为绿色, 最后全株变黄。预防及补救措施:增施含镁肥料, 如硫酸镁、氯化镁、硝酸镁、氧化镁、钾镁肥等, 这些肥料均溶于水, 易被吸收利用;也可在番茄生长期或发现植株缺镁时, 用1%~3%硫酸镁或1%硝酸镁溶液叶面喷施。

6、缺硫症

番茄缺硫时, 叶片脉间黄化, 叶柄和茎变红, 节间缩短, 叶片变小。植株呈浅绿色或黄绿色。预防及补救措施:增施硫酸铵、过磷酸钙等含硫肥料;在番茄生长期或发现植株缺硫时, 用0.01%~0.1%硫酸钾溶液叶面喷施。

7、缺铁症

番茄缺铁时, 顶端叶片失绿, 从顶叶向下部老叶发展, 并有轻度组织坏死。预防及补救措施:在番茄生长期或发现植株缺铁时, 用0.5~1%硫酸亚铁溶液叶面喷施。

8、缺硼症

番茄缺硼时, 最显著的症状是小叶失绿呈黄色或桔红色, 生长点变黑。严重缺硼时, 生长点凋萎死亡, 幼叶的小叶叶脉间失绿, 有小斑纹, 叶片细小, 向内卷曲。茎及叶柄脆弱, 易使叶片脱落。根生长不良, 褐色。果实畸形, 果皮有褐色侵蚀斑。预防及补救措施:在番茄苗期、花期、采收期或发现植株缺硼时, 用0.05%~0.2%硼砂或硼酸溶液叶面喷施。

9、缺锰症

番茄缺锰时, 叶片主脉间叶肉变黄, 呈黄斑状, 叶脉仍保持绿色, 新生小叶呈坏死状;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 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缺锰严重时, 不能开花、结实。预防及补救措施:在番茄生长期或发现植株缺锰, 用1%硫酸锰溶液叶面喷施。

10、缺锌症

番茄缺锌时, 植株顶部叶片细小, 小叶叶脉间轻微失绿, 植株矮化。老叶比正常小, 不失绿, 但有不规则的皱缩褐色斑点, 尤以叶柄较明显。叶柄向后弯曲呈圆圈状, 受害叶片迅速坏死, 几天内即可完全枯萎脱落。预防及补救措施:在番茄苗期、花期和采收初期或发现植株缺锌时, 用0.1%硫酸锌溶液叶面喷施。另据试验报道, 番茄施用锌肥, 可增产2.7%~24.5%, 可食部分含锌量增加0.178毫克/克。

11、缺钼症

缺乏症状 篇5

一、作物营养元素缺乏时的形态特征

作物缺乏任何一种必需元素时,其生理代谢就会发生障碍,从而在外形上表现出一定的症状,引起缺素症的原因是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发面。1、土壤营养元素的缺乏;2、土壤反应(pH)不适;3、营养成分的不平衡;

4、土壤理化性质不良;5、不良的气候条件等。

(1)作物缺氮

植株生长受抑制,地上部受影响较地下部明显。症状通常从老叶开始,逐渐扩展到上部叶片,下部叶片均匀失绿,严重时呈淡黄色并提早脱落;根系比正常的色白而长,但根量少;花和果实量少而易早衰,籽粒提前成熟,种子小而不充实,显著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

(2)作物缺磷

植株生长缓慢、矮小、瘦弱、直立、分枝少,延迟成熟,种子不充实或果实小。植株的叶片小、叶色暗绿、无光泽或呈紫红色,严重缺磷时叶片枯死、脱落。症状的出现一般都从茎基部老叶开始,逐渐向上部发展。一般轻度缺乏时症状不明显,只在作物产量和品质上有影响,而在中度缺乏以至严重缺乏时才有明显的症状。禾谷类作物缺磷,呈现暗绿色的叶片和茎,植株分蘖少或不分蘖,株间不散开,长相似“一柱香”延迟抽穗、开花和成熟,穗粒少而不饱满,根系老化呈锈色,白根少。

(3)作物缺钾

缺钾的主要特征通常是老叶和叶缘发黄,进而变褐,焦枯似灼烧状,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或斑块,但叶中部和靠近叶脉处仍保持绿色,随着缺钾程度的加剧,整个叶片变为红棕色或干枯状,坏死脱落。根系短而少,易早衰,严重时腐烂,使作物产生根际倒伏。禾谷类作物缺钾时下部叶片出现斑点,严重时上部新叶也出现同样症状。叶片柔软茎细弱,节间短,叶片长度变化不明显,成穗率低,抽穗不整齐,结实率差,穗形小,籽粒不饱满。

(4)作物缺钙

缺钙的主要特征是幼叶和茎、根的生长点首先出现症状,轻则呈现凋萎,重则生长点坏死。幼叶变形,叶尖往往出现弯钩状,叶片皱缩,边缘向下或向前卷曲,新叶抽出困难,叶尖相互粘连,有时叶缘呈不规则的锯齿状,叶尖和叶缘发黄或焦枯坏死。植株矮小或簇生状,早衰、倒伏,不结实或少结实。

(5)作物缺镁

缺镁在叶片上表现明显特征,首先出现在中下部叶片,然后逐渐向上发展。由于镁是叶绿素的组成部分,因此缺镁时,叶片通常失绿,开始于叶尖端和叶缘的脉间色泽褪淡,由淡绿变黄,随后便向叶基部和中央扩展。但叶脉仍保持绿色,在叶片上形成清晰的网状脉纹。严重时叶片枯萎、脱落。

(6)作物缺硫

缺硫的症状类似于缺氮的症状,失绿和黄化比较明显。但这种失绿现象的部位不同于缺氮。特别是双子叶植物的缺硫,植株顶部的叶片失绿和黄化较老叶明显,有时出现紫红色斑块。极度缺乏时,也出现棕色斑点。一般症状为植株矮,叶细小,叶片向上卷曲,变硬,易碎,提早脱落。茎生长受阻滞,僵直,开花迟,结果和结荚少。

(7)作物缺硼

缺硼主要表现在生长点受到影响,如根尖、茎的生长点停止生长。严重时生长点萎缩而死亡,侧芽大量发生,使植株生长畸形。根尖死亡后又长侧根,侧根再次死亡,使根系形成短茬根,缺硼时,繁殖器官受影响最明显,开花结实不正常,花粉畸形,蕾、花和子房易脱落,果实种子不充实。

(8)作物缺铜

缺铜植株生长瘦弱,新生叶失绿发黄,呈凋萎干枯状叶尖发白卷曲,叶缘灰黄色,叶片上出现坏死的斑点,分蘖或侧芽多,呈丛生状,繁殖器官的发育受阻。禾本科作物一般对铜都比较敏感。缺乏时新叶新叶成灰绿色,卷曲,发黄,老叶在叶舌处弯曲或折断。叶尖枯萎,叶鞘下部有灰白色斑点,有时扩展成灰色条纹,最后干枯死亡。

(9)作物缺锌

植株矮小,节俭短簇,叶片扩展和伸长受到阻滞,出现小叶,叶缘常呈现扭曲和皱折状,中脉附近首先出现脉间失绿,并可能发展成褐斑、组织坏死。一般症状最先表现在新生组织上,如新叶失绿呈灰绿或黄白色,生长发育推迟,果实小,根系生长差。

(10)作物缺钼

缺钼所呈现的症状有二种类型。一种是脉间叶色变淡、发黄,类似于缺氮和缺硫的症状,但缺钼时叶片易出现斑点,边缘发生焦枯并向内卷曲,并由于组织失水而呈萎蔫。一般老叶先出现症状,新叶在相当长时间内仍表现正常。另一种类型是十字花科植物常见的症状,即表现叶片瘦长畸形,螺旋状扭曲,老叶变厚、焦枯。

二、作物营养缺乏症的防治措施

1、因作物种类不同,代谢类型有异,对营养元素的要求有所不同,所以应该了解一地区的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营养特性,避免在缺乏某种元素的地带安排种植敏感作物。

2、同一作物,品种不同对元素缺乏的忍耐力有很大差异,所以通过品种的选育可能成为对付营养缺乏的手段。

3、合理耕作、排除不良的土壤理化性质是缺素的重要原因。

4、维持土壤营养元素间均衡性。

缺乏症状 篇6

1、缺氮

橡胶树缺氮时表现为叶片小而少, 叶片褪绿变黄绿、黄色, 即叶片发生黄化现象, 黄色比较均匀地分布于整个叶片上, 缺氮的黄色叶片一般首先在较老的和树冠下部的叶片上出现, 以后逐渐发展到树冠上部。同时, 叶蓬少, 叶蓬距离短, 枝条细小树冠稀疏。

2、缺磷

在植物体内磷可以被重复利用, 橡胶树缺磷时, 叶片上不容易立即表现出来, 但生长受到抑制。 严重缺磷时, 叶片正面变黄, 背面出现紫色、青铜色, 此症状先出现在茎冠中部或上部的叶片。

3、缺钾

橡胶树缺钾时表现为叶片褪绿变黄, 但颜色不一致, 主要特征是叶脉保持绿色, 从叶缘向中脉形成焦斑、黄色、绿色三部分。

4、缺镁

上一篇:建设和美文化班集体论文下一篇:法律与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