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情绪化问题(精选10篇)
教师情绪化问题 篇1
教育决定着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兴衰。当国家加大对教育的资金投入,当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迥异于以往任何时代的压力接踵而至, 教师的情绪管理成为一个突出的命题横亘在时代提出的高要求与学校的快速发展之间。因此,如何有效疏导教师情绪、实现教师情绪的管控将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稳定发展。
教师情绪管控,就是以教师为对象,通过正确的方法,从外部、内部对教师的情绪进行感知、控制、调节的过程,其核心必须将人本主义作为最重要的管理原则,使教师提高对情绪的自觉意识,个体得到充分发展,并能不断进行自我激励、自我完善,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一、影响教师情绪失控的因素分析
影响教师情绪失控的因素包括主观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主要是教师自身的修养、对教育的信念等,客观因素主要是来自外界的影响和压力等。 当各种因素交错聚集时,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之下的个体,如果不能接受及时的心理疏导,有时就会出现情绪失控。笔者将重点阐述自身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对教师情绪失控的影响。
1.自身的因素
教师自身的修养不够和教育信念的缺失是导致教师情绪化的重要主观因素。古人曾经提出过 “修身养性”,通过修身来涵养其性格,往往能更好地管理好负面情绪,积极乐观地生活。修养较好的教师往往心理更为成熟,能更加理性地处理矛盾或突发事件。当教师自身修养不够,他往往不能正确地认知自我,同时也很难根据情绪的高潮、低潮进行调控,因而当遭遇不顺的事情时往往更容易情绪失控。另一直接导致教师情绪化的内在因素是教师教育信念的缺失。一位拥有职业信念的教师会对教育事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义务感、贡献感,会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为学生做好表率;会不断致力于自我教育以培养好教育领域需要的各种品质、能力;会更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防止消极激情、无益冲动的出现。而于教育信念缺失的教师而言,教书育人只不过是谋生的手段,他们更容易发生各种情绪情感的困扰。
2.社会大环境影响
当今社会人心浮躁,急功近利。长期裹挟在这洪流之中,人难免脾气会暴躁,神经会紧绷。于是, 社会浮躁催生情绪失控,最终演变为一种病态的社会心理。比如,为抢公交座位相互谩骂现象屡见不鲜;为停车纠纷大打出手的现象司空见惯;遇事不弄清事实就群情激奋者层出不穷;一件小事可以引发血案……社会少了一份平和、多了一些暴戾之气。甚至有人说,当今的社会是一个“易怒的社会”, 当今的中国人是“易怒的中国人”。从社会学理论上看,社会风气会影响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当情绪化弥散于各个角落,表现于人们的日常行为,它便会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与互动中相互作用,相互传播,交叉感染。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教师这一群体也不能幸免。
3.学校发展的压力
我国的基础教育进入到改革发展的关键期。学校要发展,势必要改革、要创新。教师曾经的教育理念、教育措施、教学方法等受到冲击。面对改变的不适与压力,教师情绪上更加容易出现不安与波动。 笔者将以所在学校(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中学,以下简称番禺附中)为例来分析新时期学校在发展变革过程中所面临的教师情绪化问题。
(1)学校改制带来的压力
为推进番禺区高中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番禺区人民政府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合作,2010年将原市桥第二中学改制更名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中学。更名改制激发了学校内部的驱动力,给学校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活力。为实现跨越发展和内涵发展,学校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方面开展了系列探索,如中层竞聘、岗位问责、绩效评定、教师培训等等。学校改制给全体教师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早已习惯的管理制度被更新,轻松的教学生活被打破,生活节奏加快,工作量陡增。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教师的情绪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调控,极易演变为对学校的抵触情绪。如何完善管理制度,如何理顺各种关系,如何让教师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成为实实在在的问题。
(2)课堂教学改革带来的不适
为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番禺附中大刀阔斧推进以“小组合作、先学后导”为特征的参与式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方式、课堂角色等诸多方面实现根本转变。 固有的思维方式受到冲击,权威地位受到挑战,知识结构缺陷和能力不足而引发焦虑,在课改面前, 不少教师产生了深深的无助感、沮丧感。
在承受由焦虑、无助带来的情绪波动的同时, 教师还必须面临小组建设、学案、作业、评价等相关研究带来的巨大压力。此外,教师还要从事同样对课堂教学改革陌生的学生的辅导与心理疏导工作。 当课堂教学改革进入突破瓶颈、逐步形成教改成果之际,教师既面临着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改革理念及相关知识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挑战,又要承担整理相关资料、物化课改成果等任务,压力更是大增。
二、提高教师情绪管控能力的对策
“教师”这一职业被誉为“以生命影响生命的事业”。教师们有意、无意营造的心理成长环境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全方位的、深远的作用。究竟该如何解决学校管理中教师情绪管控的问题呢?笔者认为主要可从教师自身和学校管理两方面入手寻求对策。
1.加强自身修养,练就强大内心
(1)提升职业素养,坚守职业信念
提升自身素养,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管控自己的情绪,承担自身的职责。作为教师,其职业素养的内涵除了要求教师具有广泛的知识面、丰富的人生阅历、正面且坚定的做人原则外,还要求教师必须对职业有着坚定的信念。一如番禺附中,那些有着良好职业素养、能坚守职业信念的教师都拥有强烈的爱心、责任感、理智感。他们以广阔的视野、宽广的胸怀践行着学校“君子教化”的理念。他们不会由于个人的功利得失而影响对教育真善美的坚守。他们常常在工作中自觉调整、克服负面情绪,建立积极的情绪认知。他们公正、亲和地面对自己的学生,以一种满浸着人间大爱的灵魂,去包容学生的缺点与错误,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优点与进步。其教育教学的过程就是他们坚守职业信念的过程,他们走过的历程也是丰厚自己人生涵养的过程,同时这一历程也必定是教师情绪调控能力提升的过程。
当然,教师需要通过提升良好的修养来提高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良好的职业素养需要教师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通过全面地、持续地实践与反思, 并不断完善,内化为自身最基本的、专业的职业素养。其途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反思与重建职业价值观。有学者说过,教师是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重要作用的思想专家。社会对教师提出更高期望和新要求的同时,需要更加注重教师价值观的塑造,教师们也应当对自身社会价值与承担的社会功能有清晰的认识,怀抱着一份富有尊严和幸福的心从事这项伟大的事业。其次,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与教学艺术。鲁宾(Rubin,1985)发现教学是一门艺术,它涉及到非常复杂的过程和程序。教师良好职业素养的塑造,包括教学方式的培养与经验积累。一个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教师可能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来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将教学变成富有吸引力的过程。最后,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价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师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可以促进课堂的有效教学;而有效的教学评估,也可以反作用于教师的职业培养。正如美国著名教育评价学专家斯塔弗宾所言:“评价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进”。因此,通过对教师教学及职业素养的评估, 能够更加有效地指导、激励教师不断提升专业能力,探索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并逐步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
(2)直面情绪弱点,加强心理修养
每个人的情绪世界里都有优点弱点、长处短处,直面自己情绪世界中的弱点和短处,才可能找到克服自身情绪化问题的出路,才有可能在情绪化问题产生时最快地克制自己,避免对他人以语言、 表情甚至身体进行攻击。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地评价自己,然后有效整理自己的情感,智慧地寻找解决途径,这是一个不断加强心理修养的过程,是心灵张力不断变大的过程。
只有拥有这种心理修养的教师,才能在学校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之下及时改变“被动观望”、“被动参与”的态度,积极主动领会改革精神,以一颗 “平常心”去树立“终身发展”观念,不与自己过不去,不把目标定得高不可攀,根据存在的问题确定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有条不紊地寻求教学中的创新、突破,将学校发展、变革带来的焦虑、挫败转变为成长的喜悦。因为,没有人不想进步,只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途径与方式。
2.学校实施人文关怀,有效干预教师情绪管理
(1)构建文化体制框架,开辟人文关怀渠道
1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提高管理层的服务水平
面对学校改制给教师带来的情绪问题,学校管理可以从完善学校管理制度着手,提高管理层的办事能力及服务水平以减轻教师压力。在这一方面, 番禺附中进行了如下探索。
学校积极探索并完善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由教师、学生及家长代表参加的校务委员会,完善民主决策程序;按照“精简、效能、统一” 的原则,学校积极开展中层机构设置与聘任的改革,进一步完善校内机构设置,提高管理效益和服务水平;设立学校申诉委员会,依法保障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探索实施岗位问责机制,进一步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工作要求。“制度管人”避免了以前不少“人管人”的冲突与矛盾。总而言之,完善的制度不仅有效减缓了教师的压力,还激发了教师的活力,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发展。
2为教师开辟释放压力的场所和途径
为了消除教师因长期压力累积而导致的疲劳、 烦躁、易怒、过敏、紧张、抑郁、多疑等消极情绪,为了让每位教师能以更加健康的心理、更为积极的态度投入教育教学,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正能量,番禺附中的学校管理将给教师提供释放压力的场所与途径作为学校人文环境建设极为重要的一个层面, 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其一,开辟教工活动室。活动室包括健身房、台球室、舞蹈室、乒乓球室等。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教师可以通过参加锻炼进行深层放松。运动既可以增强教师体质,也可以释放教师承受的来自外界的期望、来自工作的不顺等压力。所以,教工活动室为教师释放压力提供了非常好的场所。
其二,创建教师沙龙。“分享的快乐是加倍的快乐,分担的痛苦是减半的痛苦”。当教师在工作中碰到困难,产生不同的情绪状态时,教师沙龙就是他们的心灵驿站。教师可以邀请志同道合者在那里开展读书茶会,也可以在那里听听音乐、看看书,或是边喝咖啡边聊聊天,有时还可结合学校教师群体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门的主题活动。
其三,建立网络论坛。借助网络,人们能快速、 有效地实现彼此间交流与沟通。学校的网络论坛为广大教师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交流平台,教师可以在网上畅所欲言,随时分享自己的难题与困惑,寻求大家的支持和帮助。各个级部、科组的Q群也能让教师之间进行更多的了解,更好地传递彼此之间的关注与友善,提高教师群体的凝聚力。
3充分发挥工会作用,营造和谐温馨的校园 文化
工会积极组织教职工开展工间操比赛、跳绳比赛、女职工插花比赛、羽毛球比赛等各种文体活动, 不仅能丰富广大教职工的生活,增强职工干部的身体素质,同时也能倡导一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推动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促成积极向上、充满阳光、和谐的校园文化的形成。
同时,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关注每一个职工家庭的困难并及时提供帮助,是学校实行人文关怀的具体表现,它能为全体教职工营造一种更为和谐温馨的工作氛围。番禺附中通过工会坚持对生病休养、结婚嫁娶、怀孕生子等情况的教职员工进行看望和慰问,对教师的困难施以积极帮助,为每位有不满十四岁子女的教师购买儿童节礼物,等等,让教师对学校产生更多的归属感,积极地以主人翁的精神投入到学校管理和建设中。
4构建发展式评价体系
学校教师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为解除以成绩为单一评价标准的评价方式带给教师的压力与束缚, 也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番禺附中在深化教师评价体系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构建发展式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重视过程评价。评价主体包括学校领导、家长、教师和学生;评价内容包括教学过程评价、教学效果评价、教学经验总结评价、激励性评价;评价方式有学生网上评教、家长评教、教师自评、教师互评等。为了给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提供自我诊断、自我发展设计的参照,学校建立了区分性的教师评价标准。发展式评价体系的建立,其目的是引导教师分析、反思自己教育教学行为,更好地追求专业发展。
(2)开展系列主题活动,营造健康舆论氛围
情绪是富有传染性的,好的学校应该营造正面的、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让校园里流淌的是积极的情绪,散发的是正能量。为此,我们注重精神追求导向的引领。在升旗礼时,教师代表关于《我看教师的价值观》的主题讲话情真意切,打动了全体师生, “分享教育中的感动”的教师征文比赛激发教师深入回顾震撼自己心灵的、直抵自己内心的事件。开展以“学会感恩”为主题的系列德育活动之一———“感恩教师”,同时推出了“我最喜欢的教师”、“十大感动校园教师”、“十佳青年教师”、“优秀科组长”、 “优秀班主任”、“课改积极分子”等评选活动。这些活动让教师充分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关注、工作成效被认可的自豪感。这些成就感和自豪感是激励教师拒受社会浮躁之风的影响、更加用心工作的内在动力。
当每个教师能消散自身染上的社会功利之气, 认真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的不足,去感受师生之间真挚的情感,去思考自己对学生承担的责任, 去追求自己作为教师的成就感,我们有理由相信, 这样的校园构建的是一个强大的正能量磁场,身处其中的教师会更为优雅,更为理智,更有责任感。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情绪管控能力
按照心理学的观点,心理健康不是无失败、无冲突、无痛苦,而是能在这些情况下做有效的自我调整,且能保持良好的工作效率。番禺附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其一,配备标准的心理辅导室和心理咨询室;其二,有针对性地采用集体心理辅导、个体心理咨询等。其三,邀请专家讲授学会理性控制方法,加强危机处理应对能力。 因此,有效的自我调整的方法极为重要。现将相关情绪控制的方法总结梳理如下。
1深呼吸,冷处理
当人处于强烈的情绪体验时,深呼吸有助于舒解压力,消除焦虑与紧张。尽快离开刺激源,或尽快离开导致不良情绪的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此时的离开能转移注意力,给自己留出理智思考的时间。因此,在强烈的情绪冲动时学会迅速离开也是一种智慧。
2勤分析,善反思
在遇到冲突、矛盾和不顺心时导致的情绪化问题后,及时的分析与反思会为下次有效应对情绪化提供帮助。分析、反思一般可采用以下几个步骤:明确冲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双方分歧的关键在哪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能有哪些?找出最佳的解决方式,并采取行动,逐渐积累经验。
3恰当表达,合理宣泄
“要么压制,要么爆发”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处理不良情绪的基本方式,但实际上,这两种方式都不利于不良情绪的疏导。而有意识地学习如何表达情绪,会不断提高自己的情绪表达能力。恰当表达情绪可以遵循以下步骤:第一,精确而单纯地描述你的情绪让对方知道。第二,问对方为什么要说这些话、 做这些事,给对方解释的机会。第三,比较对方的说明和你自己的推测。第四,再表达一次自己的情绪。 当然,当遭遇强烈的情绪包围时,写下情绪体验、体育运动、向亲人和朋友倾诉等都是宣泄不良情绪的重要途径。此外,肌肉放松、呼吸放松、有意识地让自己微笑等行为也有利于缓解自身不良情绪。
综上所述,情绪是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科学理性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人才不会成为情绪的奴隶。“管理情绪,让自己做情绪的主人;换个心情,让积极情绪改变人生”,这是番禺附中教师情绪管控的口号。至今,番禺附中在教师情绪管控方面的研究与探索已逐渐显示其作用。在机遇与压力面前, 越来越多的教师能有效消除焦虑情绪,正视现实,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更多地释放正能量,为践行学校的“君子教化”理念而奉献着自己的汗水与智慧。
参考文献
[1]Rubin,L.(1985).Artistry in teaching.New York:Random House.
[2]瞿宝奎.教育学文集·教育评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丹尼尔·戈尔曼著.情感智商[M].耿文秀,查波,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4]焦丽敏.论教师的情绪管理[D].长沙:湖南大学,2008.
[5]杨晓萍.中学教师情绪智力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9.
教师情绪调整之初探 篇2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问题;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2-004-01
一、结合生活实际,合理组织教材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在生活中已经会用,但在课堂上囿于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原因, 他们不易沟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情景,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使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成为学生看的见、摸的着、听的见的现实。
例如,在教学《加减法的一些速算法》时可创设一个合适的“生活原型”——生活实际中收付钱款时常常发生的“付整找零”的活动,并且在课堂上展开这个活动(数学小品):“小熊原有124元人民币,这个月获奖金199元,现在他一共有多少元?”“大象原来有674元,因积极推销玩具,发到奖金997元,现在共有多少钱?”让小学生来表演发奖金,先给小熊2张100元钞(200元),小熊找还1元,给大象10张100元钞(1000元),大象找还3元;其次设计开放性的模拟购物题:小狗有465元,买一双运动鞋要付198元,他给“营业员”2张100元钞(200元),“营业员”找给他2元,或者买一套西服397元,他给“营业员”4张100元钞(400元),“营业员”找给他3元……。这里事理明明白白,是小学生熟悉的常识,也是学生学习加减法速算法的“生活原型”,通过教师引导“事理”就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算理”,抽象的东西就以它蕴藏于其间的生活原有状态呈现,在学生交流生活经验之中提炼和组织而凝成一定的法则,这种知识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学生能轻松、自由地理解与掌握,并自觉转化为一种生活的技能,学以致用。
二、注重实践活动,发现数学问题
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例如,我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课时,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记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什么是利息?”“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对于学生这些问题我微笑不答,表扬他们观察得很仔细,然后就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到上课的时候学生由于是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从而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学生积极性很高。经常带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他们就会养成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
三、创设生活情景,解决实际问题
數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了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 数学问题,积极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充当某种角色,如,木工、工程师、统计员、调度员、采购员等要他们运用学到的知识去学着安排生活。如: 学习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征后,可让学生当小小木工,去修理一张左右摇摆的椅子;当学习了“比例的应用”后可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家乡地图,量出句容到自己家乡的图上距离,再根据比例尺算出实际距离;学习了“24时计时法”后让学生用24时计时法安排星期日一日主要的活动,要求内容丰富而有意义,时间安排合理;学习了“圆的面积”后,让学生当采购员:一张圆桌,直径1米,要给它铺上台布,商场有3种台布可供选择, A、120厘米×120厘米;B、314平方厘米;C、120厘米×80厘米。你认为哪种比较合适?使学生联系日常生活明确:台布不能比圆桌小,但是又不能太大,仅仅是面积比较还不行,还要考虑到长、宽适中,美观适用。因此,B面积不够,显然太小;C面积虽然很合适,但是宽度只有80厘米,而圆桌的直径是1米,宽度不够,A长度都是120厘米,比圆桌稍微大一点,留点边沿更美观,所以比较合适。这样使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结合实际应用来解决问题,给学生的创新潜能提供了发展空间,培养了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增强策略意识,体验成功喜悦
在现代社会里做任何工作或者解决任何问题,为了提高效率,都要讲究策略。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借助数学知识,运用策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后出示如图所示的一块被打碎成两部分的正方形玻璃,问:如果要照原样配一块,要不要两块都带去?这时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①玻璃具备了正方形的所有特征,所以带它去就可以照原样配一块,而②玻璃只有一个直角而边长不能确定所以不能照原样配。这样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创造意识和策略意识都有所增强。
教师情绪的有效控制 篇3
上课铃响后6分钟,初二学生秦某气喘吁吁地“撞”开了教室门,有些惊慌地缩退到门后的墙角边。语文教师刘健(化名)闻声停止了黑板书写,大声朝着秦某说:“谁让你进来的,给我出去!”秦某双手护着藏在身后的篮球,没有理睬。“出去!”刘老师一边说一边把秦某推到了门外。正准备转身回讲台时,被秦某推开的教室门碰了一下。刘老师很生气:“你想干什么。出去,写1000字检讨再进来。”说着连拖带拉地再次把秦某推到了教室外,接着讲自己的课了。
秦某被赶出教室后没有写检讨,而是准备独自到操场打篮球。可能是情绪比较激动,秦某下楼梯时不慎摔倒,经医生诊断为右脚踝骨骨折。秦某父亲认为,孩子是在校园受伤的,而且是因为被老师赶出教室造成的。因此,要求刘老师当面向秦某道歉,并赔偿医疗费、营养费等。
案例留下的不只是受伤的教师和学生,更多的是我们的教育。然而,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正确地面对教育教学的某些不和谐因素,如何使自己的教育达到最优化的效果,如何让学生得到最有价值的引导和感悟呢?
一、拥有平常心,学会冷处理
功利化的时代,恐怕连我们的教师也不能免俗并置身事外。教师是人,有自己的生活,有快乐的,也有郁闷的。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能从容地执教,让自己的工作有起色,让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充满阳光,也让学生受到浸染,成为性格和谐、心理健康的孩子,从而使我们的教育生活洋溢着愉悦的气息。
如果教师能先冷却处理,也许会是另一番景象。如课后与学生交流,询问为什么会迟到,通过引导使其明白即使再喜欢篮球,但也不能忘记自己是学生的本质……真诚的互动,也许真能获得阳光一片。同时,教师更要学会情绪管理,一个情绪化的教师很难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很难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一要学会解读自己的情绪本色。并在正确理解情绪、体察接纳自身真实情绪的基础上,学习必要的调控情绪的有效方法与技巧,使自己成为一个理智的教师,让“平和、仁爱、喜悦”等正面情绪成为工作、生活的基调,使自己更趋平和,工作更具灵性。二要学会适度地放松自己。生活不可能尽善尽美,教育教学同样也是跌宕起伏,其中喜怒哀乐,就需要教师的理智掌控。面对诸如职称、荣誉等不如意的事,要学会用中庸的思想去把握,“我不如人,还有人不如我”,这样的心态必定会让自己走出急躁,远离极端。“今年不行,好好努力,明年也许会更好”,用这样的心态坦然面对现实,也许真会收获无限的精彩。因为这留给人的是大度、宽容和豁达,是一个值得信赖、值得推崇的君子所为。
二、拥有爱心,学会巧宣泄
在学校极其复杂的关系中,最宝贵的东西是教师的信念。为此,教师要拥有一颗真诚心、一颗爱心,学会从大爱的视角去审视工作,把握学生的变化。同样的教育教学环境中,有的教师感到郁闷、彷徨,单调、疲惫、空虚时刻控制着他,让他们难以释怀,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愤懑,他们苦恼着、纠结着;而有的教师却感到快乐、美满,充实、丰富、幸福成为生活工作的主旋律。个中差异,窃以为是否把教育看成事业,是否拥有无私的爱心是极其重要的分水岭。教育工作事关育人,不是具体财富值的体现,一旦我们把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看成工作的第一要务,我们就会由心底涌出职业的幸福与自豪;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当我们拥有这样的心境,不良情绪必定无处藏身。
不良情绪如影随形地伴生在教育的生活中,学会解剖它就是会使我们能够科学地理顺关系,正确地施教,使原本单调的教育教学变成享受,变成成就学生与成就自我的双重辉煌。首先学会认清触发点,克制不良情绪的爆发。面对学生顶撞、拖拉作业、恶作剧、生活不如意、领导不理解等问题的触发点时,教师要善于梳理自己的情绪,最大限度地绕开正面,给自己思考和缓冲的机会,同时,利用喝一杯水、听一首舒缓的歌曲、和同事叙说一番等,让自己走出暂时的急躁,走出无名的愤怒,从而走进另一番天地,让工作与生活进入到一个更富情趣的天地。其次学会选择爆发点,让郁闷化为无形。不良的情绪需要宣泄,这是保证我们健康的需要,但我们要把握准时机和场合,切不可将学生作为郁闷和不满的对象,那是大错特错的事情,也不能将此带入到家庭生活中去,因为那里是生活栖息的港湾。怎么办?只要不断学习,以提升自己的智慧、修养、自我调控的能力。学会与别人真诚沟通,学会从琴棋书画中寻觅自我释放的天空。不要抱怨世事不公,而应坦然面对;不是怀才不遇,而是你还不是真正的金子;不要仇视一切,而要宽容处事……如果你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又会是什么样的情绪呢?“有一天,刘老师高兴地走进教室,却发现黑板上贴了一幅漫画,画的正是他自己,而且把他的缺点夸张得淋漓尽致。”作为教师,你该如何处理这种“挑衅”。个人拙见:把学生的“报复”看成一种才艺的展示,先自我欣赏一番,并自言自语“你们别说,还真有点像,我长这么大,还没人给我画过肖像呢。我要把这幅画留个纪念,作者要是不介意的话,下课给我签个名……”再利用合适的时机组织一次关于尊重和友爱的讨论,这些会比当堂咆哮更具教育魅力,学生会从心底里尊重你,敬佩你,这样的事情恐怕永远再不会发生。
教师的心理会受到外界的干扰,特别是来自于学生层面的影响。但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多的智慧,超乎常人的韧性。一旦不良情绪抬头,冲突和偶发事件就很难避免,案例中教师的处理可见科学地运用教育机制的价值,它避免了师生冲突,给全体学生一种安全的时空,也给自己寻觅到一种解脱的机会,最终还诱使学生主动承认了错误,并发展了学生的特长,可谓一举多得。
生活是由一系列的琐屑小事构成的,这些琐屑小事循环往复,就像西西弗斯推石上山一样,教师需要的就是不断地去面对它、适应它,不要把它看成苦役,更不要看成负担,而是从容地应对着,用自己的真情和智慧化解种种不适,并努力使之成为教育的契机,成为成就自己事业的催化剂。当下社会的格局,使我们很多教师越来越感到无法支配自己的身体,驾驭自己的欲望,导引自己的思想,自我感受是教师的脆弱、苦闷。为此,我们教师要积极行动起来,善于学习,善于沟通,善于思考,从不利的局面中寻找适合自己的那方净土。教师的疲惫与劳累不是工作强度或工作难度所带来的,更多的是自我怀疑、焦虑等消极情绪所造成的。因此,我们应面对现实,不要攀比物质的多寡,因为教师这份职业更多的奉献,是无私的奉献。
教师切莫乱倒“情绪垃圾” 篇4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這些不如意的事情常会使人产生一些消极情绪,如果不及时排解,就会转化为情绪垃圾在内心积存下来。情绪垃圾积存得过多,就有可能导致各种心理问题,严重的还会罹患心理疾病。所以我们最好随时将情绪垃圾清理干净。但是,清理情绪垃圾一定要注意对象和场合,否则,正如乱倒生活垃圾会污染环境,乱倒情绪垃圾则会污染人的心情。如果你是一位教师的话,乱倒“情绪垃圾”,造成的危害就更大了。
首先,会危害学生的心理健康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但这个“人”不是“成人”,而是心智发育尚未成熟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教师是他们重要的模仿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在他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当中。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在学生面前说话做事一定要慎之又慎。
可是,总有一些教师在学生面前说话随随便便。如,有一位刚工作不久的年轻班主任,任教以来,觉得工作和生活压力很大,又无处诉说。一次与初一的几个尖子生谈话时,竟大倒苦水:“当教师太辛苦了,又没有前途,收入还很低,工作十年也买不起一辆帕萨特,还要常常受差生的气,挨领导的批评。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好大学,千万不要像我一样当教师啊!”
刚升入初一的学生,受到教师这些情绪垃圾的污染,他们对教师这一职业会产生多么可怕的印象!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不被扭曲才怪!
其次,会危害到身边同事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教师所从事的工作,确实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但从现实的角度讲,就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每一次职称评聘,每一次定岗定编都关系到教师工资的升降,影响到教师物质生活的质量。每当这时,教师们的内心都会七上八下,躁动不安。如果最终自己没能如愿以偿地升级或涨工资,常常会变得消极、悲观,怨天尤人。
有一位教师在一次调工资的时候因为少发表了一篇省级论文被卡下了,内心愤愤不平,在办公室大发牢骚:“我们和他们一样都在辛苦地工作,学历和他们一样高,教龄比他们长,教学成绩与他们不相上下,凭什么他们能升级、能涨工资,我们却不行?他们不就是多发表了一篇论文,多做了一个课题吗?不就是和领导关系好一点吗?那以后我们也不好好备课、上课了,都埋头写论文、搞课题、搞关系算了!”这番话立刻在那些没能升职的教师中间引起了共鸣,一段时间里,这部分教师大都提不起工作兴趣,丧失了工作热情,凡事得过且过,在学校造成了很坏的影响。最后,在教育主管部门一再耐心解释和政策干预下,这些教师的怨愤情绪才逐渐平息。
再次,会使自己陷入更加孤独和痛苦的境地
花草树木总是喜欢向有阳光的一面伸展出枝条,同样,几乎所有的人都喜欢和阳光快乐的人在一起。如果你和别人相处时总说一些丧气话,讲一些不开心的事,久而久之,人们就会躲开你,而你也将陷入更加孤独和痛苦的境地。
王老师最近遇到了很多烦心事:上个月偶尔翻看丈夫的手机短信,有几条短信内容十分暧昧,她生气地问丈夫怎么回事,丈夫反倒说她不尊重自己的隐私权,与她大吵了一场;一次放学,儿子与同学推搡打闹,不小心碰到了路牙石上,右小腿粉碎性骨折,住了十几天的医院,现在还在家养着;期中考试她所带的两个班的英语成绩又在全年级垫底……她常常给朋友打电话诉说痛苦,朋友的劝说她却一句都听不进去。上周同学聚会时,她又诉说起了自己的诸多不幸,大伙一个劲儿劝她想开点,她反倒哭了起来,弄得大家全都败了胃口。现在她打电话给朋友,朋友不是说忙,就是故意不接。在办公室里,一听到她唉声叹气,同事们就皱着眉头、夹着书本出去了,有些教师还在背后叫她“祥林嫂”。
其实王老师所遇到的这些烦心事,搁在谁的身上都会觉得憋闷。但作为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的教师,她完全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来解决这些烦恼。比如,主动打破冷战局面,和丈夫心平气和地沟通一下;儿子骨折的问题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人的一生谁没有个七灾八难呢,只要没伤及生命,总会好起来的;这次学生成绩没考好,认真总结原因,查漏补缺,争取以后考好!如果自己实在无法排解,还可以向心理咨询师求助,完全没有必要见了谁都说,而且没完没了地说。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每一个人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教师也不例外,因而难免会受到各种不良情绪的困扰,偶尔发发牢骚,释放一下情绪垃圾,对身心健康有利无害,但是一定要注意场合和对象,避免给他人带来烦恼;应该学会科学合理地释放压力,努力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影响人、帮助人。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第四中学,张掖,734000)
教师情绪与课堂教学 篇5
一堂课, 灵活的教学方法、扎实的专业知识、熟悉的学情固然重要, 但同时, 不可忽视教师的情绪管理。如果说好的教学方法是一堂课的载体, 那么教师的情绪就是这堂课的灵魂。好的教师, 应该学会“忘我”, 就是自己不管碰到多么不顺心的事情, 也不让学生看出来,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是主体, 但这些主体的眼睛是盯着教师的。所以, 教师的情绪, 是左右整堂课气氛的主要因素之一。
作为教师, 我们都知道:如果教师情绪低落、精神萎靡、怒气冲天、提不起精神, 学生也会变得有气无力, 比较沉默, 会大大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反之, 教师带着良好的情绪进入课堂, 用灿烂的笑容感染学生, 课堂又怎能没有生机?学生又怎能没有激情?课堂教学又怎会没有效果呢?不良的情绪是具有传染性的, 而教师的坏脾气又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绪, 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我是一个高中教师, 面对的是15~19岁左右的学生,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着自己的想法, 有自己对事物的判断标准, 更别说对教师情绪的判断。当他们发现教师一脸怒气地走近他们时, 他们会噤若寒蝉, 生怕自己撞到老师怒气的枪口上, 如果长此下去, 会在他们的“心灵天空”蒙上一片沉重的乌云, 甚至会影响到他们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当然, 如果教师的脸上是“太阳”, 学生的心情也会舒展、轻松, 从而喜欢上这个老师, 喜欢上这门课, 正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
曾经看到过一个研究, 说人的沟通, 70%是情绪, 30%是内容, 如果沟通情绪不对, 那么内容就会扭曲, 所以沟通内容之前, 情绪层面一定要梳理好。教师的教学也是一种沟通,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自我调控, 善于驾驭课堂发展趋势, 不能动不动就“情绪化”。不可否认, 教师的工作压力很大, 外界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并且教师每天要面对几十个不同的学生, “重复”着那些知识, 有时还要受到工作以外一些事情的干扰, 出现情绪的起伏是难免的, 但是, 我们应该努力做到平和、理解、关爱。
能走进学生, 靠近学生;能冷静、理性地面对自己, 面对学生, 从而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理解学生学习的不容易, 理解家长培育的不容易, 正所谓“理解万岁”。不要因为自己焦燥的情绪而阻碍了学生学习的激情、成长的脚步。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 用爱的心态、阳光的笑容来对待我们的工作, 对待我们的孩子, 促进他们的成长。
体育教师不良情绪调节“八法” 篇6
一、体育教师不良情绪对教学的影响
体育教师带着不良情绪进行教学,主要会产生以下负面影响。其一,无心授课,组织教学马虎,动作示范随意,教学语言缺乏生动性。其二,由于人的情绪具有“传染性”,教师将不良情绪带入课堂,则会影响学生心理,从而使得本应生趣盎然的体育教学变得枯燥乏味,死气沉沉,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兴趣受到抑制。其三,教师带着不良情绪授课,一旦出现学生不守纪律等情况,教师会误认为学生在挑战自己,通常会冷落、挖苦学生,甚至体罚学生,从而引发师生之间的冲突。
二、调节方法
1. 直面现实法。
当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体育教师切忌把自己封闭起来,应正视现实,把积压在心头的不满和痛苦坦率地向领导、同事、朋友进行陈述,并通过他人对自己的忠告、劝解、批评、帮助来实现不良情绪矫正,从而达到疏通思想,化解矛盾,减轻心理负担的目的。
2. 转移注意力法。
体育教师在要发怒或情绪不佳时,应有意识地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可通过思考其他问题或进行其他活动来暂时忘却不愉快的事,从而使自己的怒气尽快消除,不良情绪得到调节。
3. 运动调节法。
实践证明,大量吸氧可增强教师的自信心,能有效调节教师的不良情绪。对于体育教师来说,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坚持体育运动,有助于获得成功的心理感受,进而消除不良情绪的干扰。
4. 环境调节法。
当遇到不良情绪刺激时,教师也可采用换一个环境的方法来调节情绪。如,到安静、环境优美的地方去欣赏自然之美,这可消除内心的不快和压抑情绪,从而保持良好的心境。
5. 宣泄调节法。
对愤怒、痛苦等不良情绪,体育教师可通过合理宣泄加以调节。合理宣泄是指在不妨碍或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以自己和他人能接受的方式达到“分流”的目的。情绪宣泄方式主要有哭、喊、诉等。哭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是人释放体内积聚能量、排出毒素、调节机体平衡的一种方式。如果教师感到委屈、悲痛时,哭泣是一种有利的宣泄方式;当有不满情绪积压内心时,教师也可以到空旷的地方去大喊几声,或者采用大声唱歌的方式来发泄心中的不满;当遇到心理困扰时,教师还可以找一个能够信任且善于倾听的人进行倾诉。通过这些方式,教师可间接地把“愤懑之气”发泄出去。
6. 换位思考法。
在日常生活和教学工作中,体育教师难免会和家人、朋友、学生、同事、领导等产生矛盾。人际间的矛盾、冲突会使教师感到伤心、气愤,若不良情绪无法得到及时化解,则会使人际关系日趋恶化。调节这种不良情绪的最理智的方式就是进行换位思考,即试着把自己置于对方的立场上去思考,这样可以有效地化解双方间矛盾。
7. 改变认知评价法。
教师的情绪体验并不完全由事物本身引起,而主要取决于如何看待它。体育教师多种不良情绪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自身不合理的认知所引起的,而教师转变思维方式,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则会对他人与自身作出合理的评价,进而会主动地去调节自身的不良情绪。
8. 暗示调节法。
情绪管理: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 篇7
一、教师应学一点心理学知识
什么是情绪?心理学认为情绪是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简单地说情绪是指每个人因自身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心理体验。情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积极情绪是指满意、幸福、喜悦等愉快而平稳的情绪。它能提高人的大脑及神经系统的活力,使人的大脑处于最佳状态,从而协调好体内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它能提高人的耐力和体力劳动的效率和持久力,保持身体内外平衡,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它能发挥人的潜能,使人精力充沛、视野开阔、心情舒畅、睡眠香甜,充满活力与生机;它还能激励人热爱生活、宽容待人,有效抵抗疾病,所以,积极情绪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消极情绪是指焦虑、愤怒、悲伤、憎恨、厌恶等不愉快情绪。消极情绪一旦产生,一方面可能会导致整个心理活动失衡,使人判断力降低,失去理智和自制力,从而无法进行正常的行为活动;另一方面还会引起身体各器官生理方面的一系列消极变化,如脸色苍白、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
二、从案例看教师情绪管理的必要性
最近几年,常听老师抱怨,学生不好管,管的严了容易出事,害怕家长闹事;管的松了,自己良心上过不去。确实,我们常听到、看到一些教师在学生管理和督促学生学习中发生这样那样的事故。
我们不能简单地定性为这些老师涵养不够,脾气太差,师德修养等问题。而应另辟蹊径,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教师是否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是否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特别是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让教师正确理解情绪,体察接纳自身真实情绪的基础上,掌握调适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和技巧,让自己成为情绪的主人,让“平和、仁爱、喜悦、宽容”等积极情绪成为日常工作、生活的基调。
三、如何调节不良情绪,化消极为积极
1. 用转移的方法来控制自己的情绪。
当师生发生冲突,让教师处于一种非常难堪的境地时,最好采用转移的方法控制情绪。暂时离开现场,离开不是逃避,而是转移注意力,给自己省出理智思考的时间。暂时离开刺激源,站在走廊上吹吹风,望望远处的风景,深呼吸几口新鲜空气,会使我们从激动中恢复平静,有时间用理智来思考所发生的事情。
2. 恰当表达情绪,讲求处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碰到问题时,一些人的情绪表达依然非常原始、直接,没有经过任何思维组织,不讲究策略。因此,我们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情绪表达能力。
在表达情绪时可以遵循以下五个步骤:第一,平静、自信地面对学生,给学生以你想公平解决问题的感受;第二,精确而单纯地描述你的情绪让对方知道;第三,问对方为什么要说这些话,为什么要这样做。不指责,只是寻求原因,给对方解释的机会;第四,比较对方的说明和你自己的推测;第五,再表达一次自己的情绪。
3. 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错误。
在与学生交往中要用宽容、理解的心态对待学生,给自己一个信念:平和、仁爱、冷静;给学生一种精神:敢于表达自己所想,敢于质疑权威。宽容不是放纵,不是放弃原则,而是更好地与学生沟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都有犯错误的时候,更何况正在成长过程中的学生,只有经常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宽容和谅解学生,理智地处理问题,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
4. 用积极乐观的情绪对待工作。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不但对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利,而且会感染学生,使学生也处于一种良好的情绪状态。师生关系和谐良好,学生就会配合教师的工作,敢想、敢说、敢做,教育教学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新手教师的“生气”情绪及其调适 篇8
本研究选取8名中小学新手教师 (入职1-3年),就其师生互动中最常体验到的“生气”情绪事件做半结构式访谈,采用质性研究的分析方法,从外在支持条件与教师内在需求角度探究新手教师生气的主要表征、成因以及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调适生气的切实需要,以期为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变革提供反馈信息,为新手教师摆脱实践困惑与获得成长给予指引。
一、师生互动中新手教师“生气”情绪的表征
生气作为人类基本情绪之一,想必每个人都经验着,也体验着,但就生气的界定,学术界一直都难以统一。本研究在借鉴台湾张春兴教授对“生气”概念理解的基础上,认为生气是个体遭遇到强烈的刺激,诸如攻击、威胁、羞辱等,使个体活动受到挫折,尊严受到伤害,目标受到阻碍,标准规范受到亵渎,期望破灭而产生的一种情绪反应,直接表现为生理、认知、情感、行为等层面的变化。通过分析8名中小学新手教师的有关描述,发现新手教师们常用无奈、心凉、伤心、讨厌、恼火、悲哀、恼怒、气愤、愤怒等词语,表示教师生气的不同程度。依据这些不同程度的生气词汇,我们大致划分出“生气”的三类表征即轻度悲伤、中度厌烦与极度愤怒。而三类不同的情绪表征或多或少地对师生认知、情感与行为方面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师专业发展、学生行为、教学品质、家校互动等方面的负向效能上。
轻度悲伤指教师在师生互动中,学生行为与教师的意愿、期盼、情感、认知、投入等方面的一致性存在差距,教师对其学生的行为却无能为力,教师会生气。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为教师的付出不被学生理解与接受;教师的教学行为或教学方式等得不到学生、家长的认可;学生对教师存有隔阂,师生间交流不畅等。这类生气造成的结果是教师自责、苦恼、隐忍,试图改变自己或寻求他人帮忙增进教师对专业、对学生的理解,最为明显的特征是教师不自信。经过多次的努力仍无济于事后,加剧了教师的生气强度,在情感方面可能会走向讨厌、愤怒,在行为上出现厌教倾向。教师受到不公平对待后,在抱怨声中渐渐地少了热血阳刚,多了自我保护与自我解脱的心思,降低了教师的职业承诺与专业认同。当学生接受到教师的不自信甚至是无能表现时,学生会表现出技高一筹,轻视教师,轻视教师所教科目,放弃学习。而师生关系也表现出负面性地僵持,影响教学品质。
中度厌烦表现为教师在师生互动中,教师的权威受到学生威胁、挑战,教师制定的标准规范被学生重复性践踏,教师以“为学生好”的付出遭到学生、家长的诟病,教师内心的声音又难以述说,又不得不接受,这时教师表现出恼火与悲哀。此类生气情绪容易使新手教师尽早地步入职业倦怠,甚至出现离职现象。
当学生在教师面前顶撞教师、骂脏话、欺骗教师、不服管教、屡犯错误、欺凌同学时,教师易表现出极度愤怒,也极易爆发师生言语或行为冲突,此类影响下的生气情绪具有延续性以及相互性。最为直接的影响效果是师生关系紧张,彼此存有敌意,相互排斥。教师愤怒时表现出的行为方式与话语态度也易激怒学生,学生在师生互动中潜移默化地习得并强化了负向情绪。愤怒事件之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常表现出不理睬或劝其退学,学生对教师也是心有余悸。因此,愤怒在师生互动中具有破坏性,其结果不可弥合,严重阻碍师生彼此教与学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师生的终身发展。
总之,通过对8名新手教师连续性深度访谈后,得出有三种不同程度的“生气”情绪形塑着师生间的情感认知、身份认同与目标达成,也进一步左右着教师的教学行为,访谈结果得出生气事件往往是教师信念、认同、行为走向消极被动的分水岭,生气情绪是教师信念、认同、职业承诺、行为方式改变的重要中介变量。探究教师情绪的形成有教师个体的差异也有社会其他因素的交互[2],本研究试图从社会性因素尝试解释教师生气现象。
二、师生互动中新手教师“生气”情绪的成因
事件本身所暴露出的矛盾与困境往往是由文化、制度、思维、价值观念、能力存有不适而引发的,因此,分析新手教师生气的深层原因还需跳出事件本身探寻文化、制度、思维、社会环境、价值观念、专业能力对个体的情绪影响。
1.纲常伦理下“师道尊严”的掣肘
当下教育变革提倡“以生为中心”的师生平等观,实则是对教师某种程度上的权力缩减,提高学生的话语地位,师生走向彼此尊重、互相担当、各尽其职的一种合作互惠关系[3]。然而,我国传统师生关系建立在“礼”的基础上,将其上升为伦理纲常中“父”与“子”的地位[4],于是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述;有“师道尊严”之礼;有“师者授业解惑”之职,也就是说尊重教师,听从并遵从教师的教诲是学生起码的道德礼仪,之后才能敬重学业,这种观念下的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教师就是权威。新手教师在受教育之时也是受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所以在代际传承之中,新手教师也会潜移默化地将自我信奉的师道尊严作用于他们的师生关系中,即便教师们接受当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但在现实境遇中,教师仍有主导、管理、引领学生发展之责,教师仍希冀并期盼得到学生认可、尊重、赞赏,甚至是顺从。而当下的学生们伴随着少子化的趋势,孩子们从小作为家里“宝贝”的角色,习惯了任性、独立和自我,他们对传统某些“规矩”抱有视而不见的态度。因此,师生在彼此的理念文化上,用彼此的信念解读对方,容易形成一股持续拉扯的张力,误解对方,情感受挫。
比如C教师为学生的身体着想,严禁学生买零食,面对看到从小卖铺拐角出来的学生,问道:“是否买了零食?”学生坚定地说:“没有。”在不信任与面子的心理作祟下,搜查了学生的课桌、衣物,导致学生对教师的顶撞、质疑,师生情感破裂,彼此尊严受损。这一“生气事件”体现了教师传统固有的“教师为上,学生为下;教师为尊,学生为卑”的等级观念,教师在维护自己所谓“面子”时已失去了学生对教师“里子”的尊重,教师的偶然不公正或不公平事件促成学生对教师整体人格的误解,产生了不尊重之感,师生的矛盾便在点滴中积聚,负向情绪在彼此心理驻扎。
2.单向度规约下教师的“关爱受冷”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规定教师要热爱学生、关爱学生,对学生要敬业,要乐于奉献。相对学生对待教师的行为规范中,只提到了尊重师长[5]。学校的规章制度中发现,学校的办学、管理、发展最终以教师为抓手,比如学校要抓学生的学业质量,会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教师奖惩依据;再比如学生的违纪行为,学校不会单方面找学生,而以学生的违纪行为来考评教师,作为教师绩效的依据。因此,“关爱学生”已成为教师职业的内在操守与外在规约,新手教师刚进入工作,自然而然会有意识地关爱学生,但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却遭遇着学生的冷漠甚至是抵触,新手教师对关爱限度的拿捏表现出左支右绌。
比如H教师讲述“学生偷盗,教师为给学生留情面,私下沟通,用包容、教导、理解的方式引导,学生却屡教不改”反而“继续偷盗,行为愈烈,直到入室行窃”的生气事例。在经历这种无奈困难后,新手教师在师生互动中对鼓励、赞赏、表扬、关心等情感规则乃至情感策略开始产生怀疑,而此时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告诉他们要对学生凶,要狠,不然学生会骑在老师头上的建议,新手教师逐渐认同类似的教学陋习,怀疑大学所学理论的不切实际。加之,学校、教师对学生安全的重视,学生是骂不得、打不得,教师不敢批评学生,甚至处处为学生着想,生怕学生一时想不开,于是教师反而成了学生的“服务者”与“配角”;学生成了老师的“上帝”与“主管”。也正是因为新手教师对关爱、热爱、尊重学生等相关职业制度的理解存有偏差,在付诸行动时,对师生间情感边界的把握存有困惑与不解,同时也展现出新手教师在处理师生情境互动中的脆弱与不成熟。
3.知行张力下角色的模糊与职责受阻
新手教师进入学校工作的第一任务是要和学生搞好关系,得到学生的认可,同时教师也希望自己能够尽早地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也正是这一殷切的需求,新手教师们为给学生留下好的印象,总是试图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时不时地与学生们聊天,和学生们“玩乐”,表达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但又面临完成教学任务的要求,学校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以及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等,教师不免扮演着权威者、管理者的角色。于是,教师时而是学生的朋友,所谓的“哥们、姊妹”,时而是课堂的管理者、学习的监督者,时而是学生事务的裁判者、权威者。不同的场景,教师变换着不同角色,担负着不同角色下的职责,但由于新手教师在不同场景下扮演角色的“气场”与“力度”不够,学生没有了敬畏,对教师角色转变亦不以为然,这就导致某些场景中彼此越界,当师生都在维护各自利益或目标时,交际的蹩脚,经验的生疏,师生较容易产生情感排斥、疏离,甚至紧张,最终导致教师的目标受到挑战,师生的权利受到威胁。
4.时空局限下师生情感的疏离
新手教师与学生接触或互动的时间主要表现在课程教学和学生行为习惯培育两方面,这两方面要不围绕课程或课堂秩序展开互动,要不围绕学生学业或在校日常管理等内容个别交流,除此之外,师生交流很少。一方面受学校课程时间安排和教室空间的限制,新手教师和每位同学互动的频率毕竟有限;另一方面受师生亲疏远近距离,身份角色的差异,相互责任的分工,新手教师很难对每位学生的一举一动做出准确的判断,也不可能深入到每位同学的心灵,产生共鸣。因此,师生间的相互认识与了解常常以事前留有的印象做出判断、记忆、定性、贴添签,以时间的流逝与互动的频次再次重识,师生难免生发误解,生气时有发生。师生互动过程中,双方总是从“陌生人”、“边缘人”的关系逐步走入“对话”、“协商”的关系,在师生频繁接触、交流、沟通与阐释的过程中,学生才有可能慢慢地理解教师的“无为”与“自觉”,理解教师责任与关爱,使得师生互动走向彼此的“融合”。这个过程可能要历经一年的时间,他们彼此“斗智斗勇”,“对话与沟通”,“猜疑与信任”直到“包容与理解”,再到接纳与共情。总之,新手教师与学生互动中时空的局限必然存在,只有意识到时空的隔阂,积极跳出时空的限制,创造接触机会,师生间的关系才能走向和谐,师生情感才能凝聚。
三、师生互动中新手教师“生气”情绪的调适
师生互动中新手教师调适“生气”情绪除自身调节外,还需有其他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读懂学生的心理,拉近师生关系
每个人都会用独特的方法在自己的圈子里寻求一个位置。学生的不当行为,可能是学生在自己的团队中为寻找自己的位置,设立了错误的目标,用不合适的方法与人相处,也可能有为了获得注意、获得权力、争取公平而自暴自弃或寻求报复等造成的。参与访谈的所有新手教师们虽尽可能地在师生互动中采取温和的态度与学生相处,但教师们往往缺乏坚持与果断应对的态度,难以就事情给出明晰的判断与解释,出现“教师每让一步,学生进一步”的现象,面对学生的挑衅,新手教师受“生气”情绪的影响,自然而然地被搅进了“零和游戏”中,反到增加了学生的满足感,学生们更是“变本加厉”。这就告诉新手教师要懂得学生的心理,以非学生所预期的方式回应,不和学生玩“零和游戏”,让学生没有竞争对手,进而减弱学生的不当行为。当问及新手教师从哪些方面可以给予帮助时,教师们对当下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发展状况、学生的需求等内容,共同表现出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希望了解中小学学生心理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来验证、弥补教师的空白与无知,化解师生的僵化关系。但实践中的师生互动总是复杂的、情境的、变化的,对学生心理的理解与把握,一方面教师需借助最新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仍需要教师提升教学权威和管理艺术,善于总结、积累、反思身边的学生故事,聆听学生的故事。
2.获得家长的协助与支持,携手共进
学生的发展不仅仅是学校、教师的责任与义务,更需要家庭的呵护与支持。当前学生处境复杂多样,在仅有的访谈数据中显示,现在的班级有5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20%的学生来自离异家庭、单亲家庭,还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学生的学习是老师的事情,回家后也不问不顾,教师留有作业如需家长签字或家长出题辅导学生的类似亲子活动时,有家长还会告发老师,认为教师失职;另有家长唯分数的观念特别严重,看不到学生其他方面的成长与进步。这就说明,目前相当一部分家长的教育理念仍比较落后,有些学生的家庭教育几乎处于缺席、游离的状态。这些学生往往在习惯、礼仪、学习上都可能存有偏差,他们会以“街娃”的形象出现在校园里,偷窃、打架、不讲卫生,课堂中表现出“无所事事,吊儿郎当”的样子,新手教师既不敢爱也不敢骂,“温和的说教”对这些孩子不起作用,“严厉的呵责”学生还会动手打骂老师。而唯一能管制住这帮孩子的还是家长。H老师的经验是,“善于和家长沟通,多站在学生的立场和家长的立场委婉地请求家长配合老师工作,一同帮助学生向‘善’,这些学生还是可以转变的”。B教师利用家长的艰辛感化学生,利用“请家长”的方式暂时稳住学生,利用与家长的交流、汇报学生在校情况(更多讲学生优秀的方面)赢得家长的信任。在师生互动中,尤其是新手教师能得到家长的协助与支持是提高教师效能感、消解“生气”的重要途径。而家长的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有待社区、社会给予全方位的支持。
3.专家对新手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诊断与引领,实现高效课堂
师生互动不畅,情感误解,部分原因来自教师教学专业能力的欠缺,难以适合学生的需求。新手教师们也认为现在“自我功夫还不够,镇不住学生。”所谓的“镇”指的是学生对教师的敬畏,对教师的赏识、信任与追随。一句朴素的追问“现在英语教学中有没有前沿的理论,如何改进课堂,实现高效课堂?”暗含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求效的艰难摸索和无助的等待,以及对新理论、新技能的渴望与需求,同时也告知了新手教师与学生互动过程中,专业的吸引是拉近学生关系的砝码,是新手教师得到家长、校长、同事认可的前提。而师生教与学的对接,一方面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教学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要明白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在恰当的发展区间内,幽默娴熟、生动有趣地将育人目的融入到师生日常活动中。新手教师面对自身经验的不足,如何在短时间内搭建师生对话平台,实现高效课堂,如何保持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积极状态,新手教师亟需专家级教师通过案例的形式诊断、点拨与引领,一同帮助新手教师们及早走出自我摸索的“黑箱”。
摘要:新手教师的“生气”情绪是形塑教师从教信念、身份认同、专业承诺、师生情谊与教学互动形态等维度的关键性因素。传统师道文化、面子、权威、制度规约、教学经验、教师修为等是教师“生气”情绪的根本原因。新手教师调适“生气”情绪的途径则有:读懂学生心理,拉近师生关系;寻求家长的支持与协助,共同培育学生;通过专家教师的点拨与引领,提升专业技能。
关键词:新手教师,师生互动,生气
参考文献
[1]于泽元.课程变革中的学校课程领导[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孙彩霞,李子建.教师情绪的形成:生态学的视角[J].全球教育展望,2014(7).
[3]曹俊德.促进师生人际互动之权力观点分析[J].资商与辅导,2011(10).
[4]和学新,闫芳.从师道尊严到尊重学生——伦理学视野中我国师生关系的变迁[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2).
教师不良情绪的危害及调整 篇9
首先,学生也是人,不是工具,没有理由让学生成为教师的出气孔。让学生成了不良情绪发泄的对象对学生来讲是不公平的。尤其是班主任每天要面对几十个孩子,班主任的脸色往往成了孩子们的心情指针。我校一位班主任说过一句话:“过去和家人闹矛盾时,自个儿心情不好还硬撑着上课,结果连自己都不知道讲的是什么,还对学生大发脾气。”对此,曾有心理工作者做过实验:“教师以快乐、振奋的情绪教学,与一般情绪状态下相比,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多能提高16.8分;相反以不高兴、低沉的情绪教学,其效果则普遍下降,最多下降达30.7分。”如此大的差距,值得深思。
其次,教师将不良情绪发泄到学生身上,对自己的私人问题根本于事无补,反而会影响师生关系,导致学生心理失衡。轻者造成学生的害怕、说谎、退步等;重者导致学生违抗、挑衅。很多学生出走、受伤住院、自杀等严重事件,多是教师一时用气,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伤害学生所致。在这些事件中,到头来吃亏的往往还是教师本人。并且事情往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事教师更容易产生人生挫败感,于是自怪、自责、自甘堕落。久而久之,就可能导致真正的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大半辈子的光明前程。
第三,教师的情绪问题,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而是关系到整个学校的教学工作,关系到全校师生的心理健康。不良情绪好比一个“源”,往往能于无形中扩散。 “心病亦传染”的道理很容易明白:试想,在同一间屋子里相处,与情绪不好的人生活在一起,其他人早晚也会受到感染。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教师们的团结合作、交换意见、分享经验等。而不良情绪不但影响学生,还会影响同事,最终影响学校的整个教育教学工作。
影响教师情绪的因素很多,不仅包括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经济压力等,还有来自单位内部的同事关系、专业发展压力等。假如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不良情绪,教师应及时进行自我调整。
第一,认识自我,乐观豁达
教师平时要养成乐观、豁达的性格,遇事泰然处之。一再地怨天尤人,永远只会是一个失败者。有时学会放弃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人生中有太多目标要去实现,如评优评先等。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心态,等待你的将是更多的消极情绪。因此,要冷静地分析自我、认识自我。心情不好时,及时地自我调整,课前深吸一口气,再满怀激情地走进班级,试着把情绪集中到热爱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工作中来。
第二,勇于交流,转移注意
有些老师遭受意外打击,回到课堂上时,仍然怒火中烧,悲愤难忍。其实这样勉强上课完全没有必要,能请假避开最好。不行的话,最好在课前先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如听点音乐,玩会儿手机,或者散步、运动、聊天等,使注意力转移到其它方面去。只有平静地度过“冲动高峰”,才能以平稳积极的心态融入课堂教学中。
宣泄是消除不良情绪的一个好办法。不妨找个可耐心倾听你的好友,让自己的不良情绪得到合理释放。在交流中,我们诚恳地表白了自己的内心,总会得到别人的关注、同情、鼓励和赞美,进而有效地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面对面聊天也好,发短信、上QQ、写博客也罢都是很好的途径。
第三,总结反思,活出风采
教师要学会在反思中稳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理念,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时、科学地总结自己和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可以撰写随笔、论文,也可发帖子、写博客、建自己的网站等,这都是很好的总结方式。善于总结的教师懂得控制与疏导自己的情绪,不会轻易对学生生气、发怒,即使生病,也不轻易在学生面前表现出来,这才是一个好教师的风采。
如果教师没有及时调整好不良情绪,使学生成了受害对象,并对班级管理工作产生了不良影响,该如何去弥补呢?
首先,教师要放弃“高高在上”的形象,真诚地向学生道歉,只要诚心,学生往往是会被感动的。其次,通过学生日记、作文批语等方式与学生交流,往往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三,不妨将自己的烦心事说出来,让学生也多少为你分担些,在得到孩子们的谅解的同时,也可无形中拉近师生的距离。他日学生有什么心事,也会愿意告诉老师。
论教师干预课堂情绪的基本策略 篇10
一、察——察言观色,准确把握主体的情绪状况
课堂观察是干预的第一步。只有了解学生的言谈举止,才能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从根本上找到不良情绪形成的原因,进而有的放矢。教师要静听学生的朗读是否合乎要求,学生的展示是否积极认真,学生的质疑辩论是否得体、有理有据,以衡量学生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探究的深度,从而判断学生课堂活动的自主性、积极性和有效性。还要静观,静观学生的神情是否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化,肢体语言是否恰当,进而快速地判断学生的内心情绪和外在神情处于何种状态。
学生朗读 《孔乙己》 一文时感觉到好笑,以为有趣。这是学生没有真正走入文本,停留在浅层感受上的具体表现。这种调侃的味儿不能真正反映小说沉重的主题;学生探究孔乙己的命运时,争论得面红耳赤,两组甚至发生了人身攻击,情绪激动,这偏离了探究的方向;部分学生眼神游离, 面无表情,这是没有参与其中,或者自学效果欠佳……可见,只有科学观察、积极观察、始终观察、习惯观察, 才有可能探察学情,获得精准信息, 为调控干预提供依据和奠定基础。
二、激——激情生趣,营造主体的求知氛围
激情生趣是干预的必要措施。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尤其是初中学生,尚缺乏较强的自控力,注意力容易分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是创设积极的求知氛围的良好的开端。激发兴趣务必考虑语文的学科性,契合语文课堂活动的实际需要,不哗众取宠,流于形式。
故事性强的文本比较容易吸引学生,但是真正落实到探究文本、咀嚼言语形式上又缺乏热情,这就需要我们通过精心的问题设计来创造兴奋点,吸引他们乐此不疲地探究。而相对抽象的文本则似乎成了先天性兴趣生成的难点,这就更需要老师的教育智慧。 《谈生命》 是冰心年轻时创作的一篇散文,但是不少学生并不买账,如果通过朗读教学法,将文本放置于作家创作的背景中去,通过比喻的行文艺术探究,通过仿照写作等形式,积极引领学生研读,那么,学生就会兴趣盎然。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个人魅力是激发求知欲望、产生浓厚兴趣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和动机状态。”可见,激发兴趣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教师多方位努力,而不仅仅单凭课堂上的教育智慧。
三、导——因势利导,进入主体探究问题的情境
因势利导是干预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师的价值应该体现在“导”上, 即引导,引领,点拨, “导向 、导学、导法、导疑、导用”。“导”必须严格区别于“授”,教师的角色只能是课堂活动方向的引领者、学习方法的建议者、学习评价的示范者、学习运用的践行者、学习行为的推动者。这要求教师归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积极创设、调整探究问题的情境。
一节严谨的课堂探究问题应当经过科学的预设、论证,并且最好能经过验证过的、具有实践性。教师不妨围绕这些预设尽可能地组织、规范课堂活动。导要抓住时机,比如学生学困时、争执不下时、偏离方向时;导要适可而止,不要越俎代庖、剥夺学生的探究权,导而不是讲,更不是合盘给出答案,降低学习情绪。总之, 要做到“适时引导:让课堂讨论更具深度;适当点拨:让课堂讨论更具指向”。有了这样的引领,学生的的情绪自然会高涨起来。比如 《谈生命》 一文采用朗读教学法即创设了朗读教学情境,有效地铺垫了探究,这就是以读促研的策略。如果采用辩论赛的形式,设置生命的意义在于快乐还是在于痛苦这个辩题,就创设了辩论的探究情境,能够引领学生兴趣高昂地参与探究。
四、评——优化评价,形成主体情绪的良性辐射
优化评价就是确保课堂活动评价的有效性,是干预的助推剂。积极中肯的评价能够将评价者的人格魅力、 良好的学养、积极的情绪传递给受评价者,形成“晕轮效应”,从而对主体情绪构成良性辐射。
你读得声情并茂,打动了我。如果能够模拟人物的对话会更好一些。
我觉得第五组B同学的发言能够有理有据地表达对生命的解读,支撑、发展了作家冰心的观点,很有参考价值。
谁的发言最为精彩?请举手评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