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价值观

2024-09-29

个体价值观(通用11篇)

个体价值观 篇1

人的成才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凭借自身素质和一定外部条件取得创造性劳动成果后, 还需要得到社会的承认。所谓人才的社会承认, 就是指在人才成长和发展过程中, 社会对成才者的素质和成果进行肯定和认可的活动。

马克思指出:“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的生物, 那他就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自己真正的天性, 而对于他天性的力量判断, 也不应当以单个个人的力量为准绳, 而应当以整个社会的力量为准绳。”因此, 社会承认是人才社会化的必然过程, 它是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关节点。另外, 人是社会中的人, 社会承认对人才的作用将最终落脚到对社会的作用上去。

一、社会承认的个体价值一:对潜人才和显人才的共同作用

(一) 激励作用

1. 社会承认的激励作用表现在精神激励上。

精神激励使成才者拥有了极大自信, 而自信的人充满朝气, 更容易将个体的内在潜能充分调动起来, 为取得更大成功不断努力。精神激励具有持久性的特点, 在人才的社会承认中要充分发挥精神激励的作用。

2. 社会承认的激励作用表现在物质激励上。

人才得到社会承认后, 工资待遇将会提高, 工作设施将会改善, 这种良好的物质环境与外在条件将激励成才者以更大热情和精力去从事自己的事业, 从而取得新成就。人才的成长和发展需要物质满足, 社会承认要充分满足人才的物质需求。一方面使人才自身的生活条件得以改善, 从而有充足的精力从事创新工作;另一方面投入资金, 改善人才进行研究的技术条件等外部环境。

(二) 优势积累作用

社会承认在人才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它为成才主体的不断发展推波助澜, 成才者获得的社会承认次数越多, 则社会的优势积累作用就越大。成才主体得到社会承认以后, 就会获得相应的物质和精神满足, 这种满足激励着人才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成果, 以得到社会更高层次的认可。当人才得到更高层次的社会认可时, 社会给予人才的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更大, 然后在这种更大的鼓励下, 人才有了更大的进步, 从而取得再次的社会认可。

另外, 在提到社会承认的优势积累作用时, 就要提到“马太效应”。“马太效应”是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莫顿于1973年提出的, 它指的是社会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 而对于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由此可见, “马太效应”的正效应和负效应并存。人才得到社会承认后, “马太效应”的正效应就会产生作用, 优势积累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二、社会承认的个体价值二:对潜人才和显人才的特殊作用

(一) 社会承认对潜人才的导向作用

社会承认对潜人才的意义非凡, 甚至会决定他们一生的成长方向。在还未被社会承认之前, 一般来说, 潜人才的才能是多维的, 在一个方面取得成绩而得不到承认后, 有可能转向其他方面。而一旦得到社会的承认, 在强烈的激励下, 就会深深鼓励潜人才沿着已取得成绩的方向成长。

这种导向作用是十分重要的。首先, 一个人往往要经过多次的摸索, 才能最终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才目标, 而一旦被社会承认, 社会承认的导向作用就可以减少潜人才因摸索而失去的宝贵时间, 使其更快成长。其次, 这种导向作用还可以坚定人才继续努力的信心, 因为人才看到了在自己所从事行业的社会承认的标准是什么, 只要按照这个标准走下去, 就一定会得到社会的再次认可。

(二) 社会承认对显人才的鞭策作用

社会承认使潜人才转化为显人才以后, 随着人才知名度的提高, 社会公众对人才的期望也就越大, 社会承认鞭策着人才继续努力, 以使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与自身所得的荣誉与认可真正相符。例如, 一个被社会承认了的大经济学家在面对社会转型动荡时期, 就会被期望能研究出处理社会动荡带来的经济问题。显人才的社会承认度越充分, 知名度越高, 社会对他的期望也就越大。在面对难以解决的问题时, 社会公众往往会向相关问题的人才投去期待的目光, 在这种目光的期待中, 鞭策着显人才继续努力, 以做出更多成果回报社会。

三、社会承认的社会价值:正价值与负价值并存

(一) 社会承认对社会的正价值

1. 及时的社会承认推动社会发展。

及时的社会承认即对人们的创造性成果做出及时的评定和认可。人才学理论指出:人才都有一个最佳年龄成才区, 在一定历史时期内, 这个最佳年龄期是相对稳定的。有学者对公元1500年~1960年全世界1249名杰出自然科学家和1928项重大科学成果进行统计分析, 发现自然科学发明的最佳年龄区是25岁至45岁, 峰值为37岁。尽管在不同的学科领域, 这个值会有所不同, 但可以肯定的是各个领域的人才都有一个最佳的年龄成才期。如果能对青年潜人才进行及时承认, 不仅能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使其在最佳年龄区创造出高水平的成果, 而且能够促进下一批人才的培养与开发, 提高人才的利用效率, 减少人才资源的浪费, 使社会的发展有充足持续的人才供应, 从而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要达到对人才进行及时的社会承认的目标, 必须建立完善、高效的社会评价机制, 不错过任何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同时, 作为潜人才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创造被社会承认的条件, 例如将自己的作品拿给专家点评, 抓住有利机会展示自身才能等。

2. 公正的社会承认促进社会进步。

公正的社会承认即社会承认主体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对人们的创造性成果做出恰当的评定, 既充分肯定具有价值的创造性成果, 又不对没有意义的成果妄加褒扬。公平、公正的社会承认, 使得潜人才和显人才对社会持充分赞同的态度, 使人才更愿意凭借自身的努力在这样和谐的人才环境中进行创造性劳动。因为他们觉得只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努力, 就肯定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这对人才产生了巨大的激励作用, 使得大批的创造性劳动成果不断涌现, 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社会承认要达到公平、公正的目标需要各方做出努力。首先, 要提高社会承认主体的素质, 做到任人唯才, 而非任人唯亲;其次, 要划清相关的职责和权限, 不能越俎代庖, 相关行业的评定一定要有相关专业的专家来评;最后, 要加强公众和舆论监督, 对不公平的社会承认现象进行举报和严厉打击。

(二) 社会承认对社会的负价值

1. 不及时的社会承认阻碍社会发展。

一方面, 不及时的社会承认带来的人才埋没和人才外流, 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才的最佳创造期有一个年龄区, 不及时的社会承认可能会错过潜人才的最佳成才期, 使潜人才的体力、记忆力、创造力等相关能力下降, 造成人才的自我埋没。很多人才由于社会的不及时承认, 积极性一再挫伤, 不利于创造性成果的取得。人才的不及时承认还有可能导致人才的外流, 从而给社会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 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 不及时的社会承认延迟了有用的创造性劳动成果在全社会的普及, 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在世界科学史上, 由于社会的不及时承认, 使伟大的发明和创造在全社会范围内延迟推广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 奥地利伟大的生物学家孟德尔经过8年的潜心研究和实验, 发现了遗传学的原理, 然而他的论文发表后, 没有得到社会及时的承认, 35年后, 孟德尔的论文才被发现, 而他创立的遗传学也渐渐被确立和发展起来。这一伟大科学成果在全社会的普及在延迟的时间里对社会的阻碍作用可想而知。

2. 不适度的社会承认制约社会进步。

首先, 过分承认降低了社会承认的标准, 造成了社会承认泛化。过分承认把一些一般的人才捧成优秀、拔尖人才, 他们往往对自己失去正确的评估, 不能做出与所得荣誉和奖励相当的贡献;过分承认模糊了社会承认的标准和界限, 给潜人才带来极大的心理冲击。其次, 不足承认是一种变相的社会埋没。有的潜人才得不到应有的社会承认, 就会产生一种压抑的心理, 从而挫伤了积极性。社会承认有一个辐射的功能, 当这种不足的社会承认发生时, 不仅给想被承认的人带来挫败感, 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着更多的潜人才, 最终会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最后, 过多承认会对人才产生干扰效应, 制约社会的进步。社会承认, 特别是荣获诺贝尔奖金、获得院士称号及各种重要奖励或荣誉对人才聚焦式的社会承认, 使人才成为引人注目的公众人物, 社会无限扩大了他们的职责范围, 给了他们很重的不应由其承担的义务。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

个体价值观 篇2

摘要:激烈的竞争、膨胀的信息、多元的文化、多样的个体选择等构成现代社会的主要表征,同时也预示出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现代生成的契机与困境。本文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现代生成的契机与困境的剖析,推演出诚学之,笃信之,躬行之等指向个体价值现代生成的实现方式。

一、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概述、1、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而个体价值则主要指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中分离出来除却社会价值的部分,是个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认识中建立起来,以自身的思想政治品德及其发展规律为依据,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质是否与个体本性、目的和需要相一致、相接近、相适应的关系。

2.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内容。

目前学术界较为公认的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内容主要是引导政治方向、激发精神动力、塑造个体人格、调控品德行为。

二、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在现代社会生成的机遇和挑战

当代中国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阶段,这一阶段激烈的竞争、膨胀的信息、多元的文化、多样的个体选择等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生成的二重境遇,具体化为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契机和挑战

1.现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生成的机遇

首先,教育观念、内容、体制、手段的现代化促生着个体价值。

其次,受教育者主体性德增强强化了个体价值生成。

2.现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生成面临的挑战。

首先,信息。文化多元无疑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弹由此而引发的个体价值选择的多样化却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政治、信念的价值引导。

其次,受市场经济疯狂追求利润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也呈现出功利化趋势。

三、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现代生产的实现方式

1.诚学之—凸显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生成轴心

其一,坚持灌输与教育相结合其二,整合优化教育内容

2.笃信之—维系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生成信念。

首先,建立教育内容的利益体现机制。第一,增强理论穿透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解决受教育者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效率。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纪要反映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伟大成果又要体现未来与受教育者相关的需要、利益格局的变化,使受教育者真切的体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现实利益的关注和对未来发展的前瞻性,坚信思想政治教育对自身有用,从而积极参与教育互动。

其次,家里教育过程的利益实践机制。第一,分析受教育者的需要、利益个案。第二,针对不同层次人员的需要制定调整利益、实现需要的方案。

浅谈成人教育的个体价值 篇3

【关键词】成人教育 劳动者素质 个体发展 终身教育

1991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大辞典》第3卷对成人教育所作的定义是:“对在家庭、社会和国家生活中承担责任者,主要是对已经走上生产或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进行的教育活动。在中国现今是干部教育、职工教育、农民教育、军人教育、社会教育的总称。”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以及扑面而来的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都要求人的知识和能力相应提高,并树立终身教育理念。

一、成人教育促进个体社会适应性发展

社会适应性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方面。成人教育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为个体从事某种社会职业做好所需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准备;形成系统化的文化知识,开发个体的创新能力;按照社会认可的规范,形成个体系统化的价值观念、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体系。

(一)成人教育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应对社会对人才日新月异的需求

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信息化浪潮,促使中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对产业领域的从业人员带来了革命性的冲击。传统产业结构调整伴随新兴行业不断出现。下岗工人的出现,正是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后带来的结果。人们流传“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其实努力工作重要的是要有最佳的工作绩效,要做好工作很重要的是要努力学习,超越自我和完善自我,提升个人的素质,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能力,适应竞争、适应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提高创造创新的能力。创新无处不在,成人学习和创新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推陈出新、创造财富,在不断接近目标走向成功的道路上克服困难,避免或战胜挫折,走向新的岗位。

随着社会变迁的速度加快,全球经济网络的形成,世界各地区、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人们对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生存质量的需要日益迫切。成人教育不仅能提高受教育者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加强其思想品德修养,还可以陶冶其情操,优化其人格,完善其个性,促使其进一步成为全面发展、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从而使其日臻完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最终使其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不同的责任。这就要求人尽可能向多方面发展。要通过各种教育和培训使人逐步摆脱简单、重复、乏味而紧张的劳动,使人的劳动技能多样化,智力得到更充分的开发,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同时,还要通过成人教育,全面提高人的素質。当前,应当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在发展基础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形成有利于终身学习的职业培训体系,努力为知识技能不足的弱势群体提供多途径、多形式、多层次的学习培训机会,提高他们的素质,建设学习型社会。

(二)成人教育有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周期短、效率高、针对性强、灵活方便、贴近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实际等特点,符合广大成人学习者需求,能让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成人学生根据学习

需要进行选择。学习不受时间、空间、地域、性别、年龄等的限制,为成人学习提供了方便。特别是其针对性强的专业技能教育提高了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发展直接提供人力资源。其灵活方便的学习形式,可以为企业单位培养大批科技人才,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成人教育较其他教育更具活力,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二、成人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发展

个性的全面、自由发展是当今社会的理想目标。成人教育已经不仅仅是个体谋生的手段,也不仅仅是为了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培养人才,成人教育的功能更多的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发展,为了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教育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教育是一种专门设计、组织并由特定的教师实施的外部影响因素;其次,教育的影响充分考虑到受教育者的需要和身心发展特点;再次,教育是一种外在影响,教育的作用必须与个体主观努力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对成人而言,接受教育是一种自主行为。成人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和教育的作用必须与主观努力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对成人而言,接受教育是一种自主行为。成人可以根据需要和特点选择成人教育的内容、形式和过程。

成人教育为个体提供了充分的选择范围,学习者可以根据成人教育提供的教育内容自主接受教育,从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职业能力,不断丰富自己的个性品质,完善自我修养等。接受成人教育的过程就是个体完善自我、实现个性发展的过程。

三、成人教育帮助个人树立终身教育理念

20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部长保罗·朗格郎和教育思想家埃德加·富尔提出的“终身教育”思想已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感到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据统计,在人的一生中10%的知识是在学校中获得的,90%的知识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实践而获得的。人们渐渐摒弃“一纸文凭定终身”的观念,逐步确立终身教育和学习的教育思想。只有确立终身接受教育、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才可能更清楚地认识变化发展的形势和自己所处的位置,才能更清楚认识自己与变化发展的社会状况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更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在激烈的竞争中挤时间拼耐力、奋起学习,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经济社会越发达,人们学习的压力和学习积极性会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讲,成人教育对个人终身学习理念的立具有互动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唐亚豪.成人教育新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娄宏毅,宋尚桂.成人教育学[M].济南:齐鲁书社,2002.

[3]唐丽萍.成人教育的作用及发展路径[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30(2):117-118

[4]郭玉荣,王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成人教育的作用与发展[J].成人教育,2008,11:39.

个体价值观 篇4

工作价值观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衡量社会上某种职业的优劣和重要性的内心尺度。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对于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认识和看法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教学活动,关系到教学效果,影响着学生的发展。研究教师工作价值观不仅对改善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改善学校管理也有重要意义。

以往对教师工作价值观的研究更多的是定性方面的研究,实证方面的研究较为少见,而对于工作价值观个体差异的实证研究就更为欠缺。在当今价值多元化和差异化的时代,教师的工作价值观必然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了解教师工作价值观的个体差异,可以使教育管理者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教师工作价值观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管理的有效性。

1 研究方法

1.1 被试

本研究按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了广东省各市的中小学教师作为被试,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到的有效问卷为832份。其中男性344人,女性488人;小学教师408人,中学教师424人;城市424人,农村或乡镇408人;有行政职务的教师231人,无行政职务的教师601人。

1.2 工具

本研究引用了台湾吴铁雄教授等人编制的《工作价值观量表》,该量表包含目的价值(Terminal Values,国内多翻译为终极性价值)与工具价值(Instrumental Values)两个量表。目的价值量表包括自我成长取向、自我实现取向、尊严取向三个分量表。工具价值量表包括社会互动取向、组织安全与经济取向、安定与免于焦虑取向、休闲健康与交通取向四个分量表。总量表一共有49道题目,每个分量表各7道题。作答采用Likert式六点量表,要求被试依据自己对各题的主观感受分别就“不重要”、“稍微重要”、“有些重要”、“一般重要”,“相当重要”、“非常重要”六个选项中,择其一作为答案。

通过对量表进行内部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工作价值观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结构效度。

1.3 程序

采用集体施测,匿名答题的方法,按统一的指导语进行。当场回收问卷。对问卷进行编码处理后,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2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工作价值观的个体差异

本研究以工作价值观的七个取向为因变量,分别对教师的性别、班主任、学段、城乡、职务、等人口统计学变量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

表2的数据显示:就性别而言,男女教师在组织安全与经济、安定与免于焦虑以及休闲健康与交通三个取向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女教师比男教师更重视工作中的相关因素的作用。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

就班主任而言,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在尊严、社会互动、组织安全与经济、安定与免于焦虑、休闲健康与交通几个取向上的得分都显著高于没有担任班主任的教师。

就学段而言,中学教师在自我实现取向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小学教师,而小学教师在安定与免于焦虑、休闲健康与交通这两个取向上的得分则明显高于中学教师。

就城乡而言,城市教师在安定与免于焦虑、休闲健康与交通这两个取向上的得分则明显高于农村或乡镇教师。

就职务而言,有行政职务的教师除了在尊严和社会互动这两个取向外,其余各取向的得分都明显高于没有职务的教师。

总体上来说,在中小学教师在工具价值方面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班主任差异、学校差异、城乡差异以及职务的差异,而在目的价值方面,除了职务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外,其余几个方面均不存在明显的差异。

3 讨论与建议

3.1 工作价值观的性别差异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男女教师在组织安全与经济、安定与免于焦虑以及休闲健康与交通三个取向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女教师比男教师更重视工作中的相关因素的作用。

教师工作价值观在性别上的差异可能与中国传统的性别价值观的影响有关。“男主外,女主内”是中国传统的性别价值观,认为男性应该从事冒险性、挑战性和富于变化的工作,而女性主要做好家庭的后盾,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使得女性对维持性、安定性方面的因素要更加关注些,所以她们比男性更重视工作的稳定性、安全性。另一方面,她们又经常操心家中的柴米油盐以及家中每个成员的健康状况,所以对经济与休闲健康这些因素的重视程度也比较高。

3.2 是否担任班主任对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在尊严、社会互动、组织安全与经济、安定与免于焦虑、休闲健康与交通几个取向上的得分都显著高于没有担任班主任的教师。

在学校中,班主任比非班主任对学生赋予了更多的责任,承受的压力更大,所以他们在工作各方面的重视程度比非班主任更高。

3.3 教师工作价值观在学段上的差异

中学教师在自我实现取向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小学教师,而小学教师在安定与免于焦虑、休闲健康与交通这两个取向上的得分则明显高于中学教师。

中学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比小学教师更复杂,教学内容的难度也更大,工作更富有挑战性,更需要将个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所以中学教师对自我实现这一因素更为重视。

而小学教师对安定与免于焦虑、休闲健康与交通这两个因素比较重视,主要的原因在于小学教师中女性占的比例很大,出现比较明显的“阴盛阳衰”现象,而中学教师的性别比例相对均衡些,如前面分析的,女性由于受传统性别价值观的影响,对维持性、安定性方面的因素要更加关注些。

3.4 城乡教师工作价值观的差异

城市教师在安定与免于焦虑、休闲健康与交通这两个取向上的得分则明显高于农村或乡镇教师。这与城市职业生活的压力较大有直接的关系,城市工作相对于农村或乡镇来说显得更为忙碌,生活节奏较快,紧张的生活让人对安定、休闲的生活较为向往,而且在城市教师的经济状况比农村教师相对要好些,为他们在业余时间从事休闲活动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所以城市教师对这两个方面的重视程度要高于农村或乡镇的教师。

3.5 工作价值观的职务差异

有行政职务的教师除了在尊严和社会互动这两个取向外,其余各取向的得分都与没有职务的教师有显著的差异,有行政职务的教师目的价值的得分显著高于无职务的教师,而工具价值的得分则显著低于无职务的教师。说明有行政职务的教师更追求工作的内在价值,而对薪酬等外在报酬的价值取向的重视程度相对较弱。这很大程度上在于有行政职务的教师由于具有相对较高的学历、职位和待遇水平,因而他们更为看重自己在工作中的成长和自我实现。

就总体而言,在中小学教师在工具价值方面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班主任差异、学校差异、城乡差异以及职务的差异,而在目的价值方面,除了职务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外,其余几个方面均不存在明显的差异。这说明,教师在自我成长、自我实现及尊严方面的价值取向容易达成共识,但对现实利益的重要性的看法上,存在明显的个别差异。

3.6 教师工作价值观给学校管理者带来的启示

教师的工作价值观既有共性方面的特点,也有个性方面的特点,不同的教师对工作价值观各方面的重视程度不一样,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班主任差异、学段差异、城乡差异和职务差异,所以学校管理者不能盲目搞“一刀切”,而应针对不同对象采取灵活变化的权变激励策略,总的来说,就是要在充分了解教师工作价值观的基础上实施相应的激励措施,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4 结论

4.1吴铁雄教授等人编制的《工作价值观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结构效度。

4.2在中小学教师在工具价值方面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班主任差异、学校差异、城乡差异以及职务的差异,而在目的价值方面,除了职务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外,其余几个方面均不存在明显的差异。

参考文献

[1]Elizur D.Facts of work values:a structural analysis of work outcome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84(69):379-389.

[2]高记.教师职业价值观——学校管理者进行有效管理的突破口[J].社会心理科学,2007,22(1-2):129.

[3]白桂香.教师实用心理学[M].开明出版社,2000:342.

[4]胡坚,莫燕.高校教师工作价值观与任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2):114-117.

[5]JOHN J,RYAN.Work Values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s:Values That Work for employees and organizations[J].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2002,17:123.

[6]陈章龙,周莉.价值观研究[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个体价值观 篇5

摘 要:多方面论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1 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实践基础,价值理念回归主体意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个人主体性的形成提供了经济前提的同时,又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迫切的要求个人主体性的高度发展。这主要表现在:首先,市场经济的平等性,要求人们破除一切等级观念和特权思想,增强平等意识。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破除了计划经济中人为的分割和封锁,使市场走向开放。全面开放的市场强化着国家之间、民族之间、部门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市场经济的这种开放性,要求人们打破自然经济下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即增强开放意识,积极参与竞争,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再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消除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变相的人身依附关系,使每个商品生产者、经营者都成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市场经济的这种自主性,要求人们摈弃一切依附关系和依附观念,增强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最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现代经济的运行模式,是凭借竞争来完成资源优化配置的,公平竞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这种竞争性也强烈要求人们破除一切抱残守缺、因循守旧的保守心理和习惯,增强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对自身素质的理性认识能力。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上,我们必须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2 注重人文关怀,构建精神家园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期,这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人们以往恪守坚信的价值观、理想、信仰等受到严峻的考验和冲突,一些人不同程度的出现了道德困惑、理想迷惘、信仰危机的现象;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社会竞争的加剧,贫富差距的拉大,制度建设滞后引发的社会震荡,使得许多人失去了心灵的宁静,产生了诸如焦虑、紧张、浮躁、孤独、愤怒、无奈、受挫、相对剥夺感等负性情绪和心理失衡问题,造成极大的精神痛苦;而在精神生活领域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各种腐败现象的滋长。

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的统一体,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体。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证明,物质生活的增长和丰富决定人们的精神生活并给予深刻的影响。但是,物质生活的丰裕并不等于精神生活的进步,更不能自然而然的带来精神生活的充实。一个社会,如果只有物质财富,而贫乏精神财富,一个是有重大缺陷的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一个没有精神支柱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也是无法屹立在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蕴着社会主义的价值承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最终价值所在,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核心价值取向,就是追求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总而言之,对人的精神需求予以终极关怀和积极引导,具有重要意义。正确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导人们的精神走向,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提供精神支柱,激励着精神作为动力因素的发生程度,为个体实现价值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3 促进全面发展,培养创新精神。

马克思主义不仅重视社会发展,而且也重视人的发展,认为社会的发展最重要体现并促进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自由程度。人是社会的人,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信息的不断膨胀,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也不断增加,要解决这些新问题和新矛盾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创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之一就是努力培养个体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培养创新精神,关键在于培养独立意识和创造意识。而创造意识来自于个体对社会、对国家乃至对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因此,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要在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个体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形成创新精神。

个体价值观 篇6

新中国成立后, 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体制背景下形成的管制型社会, 是以政府为包揽社会事务的单一管理主体, 以社会资源的国家垄断性配置为体制支撑, 以行政化的单位组织为运作载体, 以自上而下的行政控制为主要手段。但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转型日趋成熟、社会分化日益加深、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以及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态势变化, 这种“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统一步调”的整齐划一式的社会控制模式, 已很难适应在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多元文化和开放社会条件下生成的“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核心价值, 其本身也因为失去了原有体制的支撑而变得难以为续。与此同时“去传统化、脱嵌、通过书写自己的人生来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 以及无法抗拒的更加独立和个人主义的压力, 所有这些西欧个体化的特征也在同样发生在中国的个体身上”。国家认可的标准化人生、参照图式和角色模式的“崩溃”正是个体崛起的有力表现。个体的崛起, 就是这样一种转型性的变革, 因为“在中国, 个人已经成为一个基本社会范畴的事实。”

个体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关系的结构, 这种改变加速了中国社会的个体化进程。在此进程中“以人为本”被作为这个时代的主流价值观, 人们被赋予更多的权利和自由。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理念驱使下, 人们的生活信仰、生活习惯以及价值取向变得不再千篇一律, 而是更加另类、时尚、多样化。在这种追求“不同”、“异质”;尊重“自主选择”、“张扬个性”的时尚标准下就导致了中国文化的多元化, 而作为中国文化一部分的中国武术也就理所当然地出现了“一体多元”的格局。在这种格局的笼罩下, 中国武术折射出不同的当代价值, 这些价值不仅充盈在中国人的生活世界, 更体现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外延世界。

2 个体化社会:中国武术的当代生活价值

2.1 健身养生价值

在总体性社会的约束下, 在举国体制思想的指导下, 我国的竞技体育事业可谓是蒸蒸日上。因为,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 极其薄弱的健身意识、极端落后的体育水平、极不发达的国民经济、极为萎缩的文化空间、要求国家必须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优先发展竞技体育。

改革开放后, 个体的崛起所形成的个体化社会打破了总体性社会的局限性, 解开了在举国体制束缚下竞技体育的枷锁, “为奥运争光”的理念也随之被人们淡化, 因为“中国人决定把追求个人幸福列为首要目标”。随着健身意识的不断增强、体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的不断发达、文化空间的不断扩张, 整个社会环境不断稳定、宽松, 使人们有闲情、闲钱以“健身”的目的选择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来满足他们的需求。而对于有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最为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的中国武术而言, 更是受到广大人们群众的青睐。因为, “武术中许多活泼奔放的运动形式以及快速激烈的对抗性运动形式对力量、速度、灵敏、柔韧、耐力等综合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 是青少年锻炼的良好运动方式。”对于中国社会老龄化现象而言, 武术更能体现出一股正能量。“武术中有我国传统医学、养生学和仿生学的诸多精华, 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等, 注重“内外兼修”, 强调意念和肢体动作的高度和谐统一, 是深受人们欢迎的健身项目。”总之, 中国武术能够给予青少年以健康的体魄, 增进其心理健康, 能有效改善老龄化人群的生命质量, 提高老龄化人群的生活质量。

2.2 娱乐休闲价值

个体化社会未诞生之前, “休闲现象在计划经济年代是无从产生的, 一是因为闲暇时间总量相对较少, 二是闲暇服务供给短缺, 三是满足生理需要仍然是人们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因此, 片面的物质享受和可怕的精神贫困撕裂着当时人们的生活。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居民的可自由支配收入与闲暇基本实现同步增长, 在消费领域完成了从满足生理欲望向满足物质欲望的转变以后, “随着个人拥有的物质财富和自由时间的增多, 人们弥补和发展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在这种情况下, 个体对自我实现的欲望慢慢觉醒。伴随着个体的崛起, 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 个人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以后, 由于闲暇时间总量的大幅度增加, 人们开始追逐更多的精神需求, 开始追求自我设计、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 休闲需求变得极为旺盛, 同时, 人们开始注重休闲消费, 参与休闲和旅游的人急剧增多。可以说闲暇的多少抑或是休闲程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衡量人们生活水平的尺度。

于光远教授曾在一次讲学中提到:“玩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之一, 要玩得有文化, 要有玩的文化, 要研究玩的学术, 要掌握玩的技术, 要发展玩的艺术。”在社会不断个体化, 个体不断原子化的时代下玩什么, 怎么玩?成为了当下的重大话题。然而, 在这种个体需要和社会需求的双重作用下, 以“玩”、“休闲”、“娱乐”为主体的消费产品层出不穷。同时, 以武术为题材的电影、电视剧、武术旅游景点、武术表演等便应运而生。电影类型中的武侠片、动作片、功夫片甚至是好莱坞的一些经典电影都借用了武术的元素来丰盈电影或电视剧的内容, 也正是武术赋予了它们更多的吸引力。这些以武术为元素的“生物”在很多大程度上满足了当代个人的精神娱乐和生活休闲的需求。因为, 人们通过自主选择观看武术电影、电视剧、游玩武术旅游景点、观看武术比赛来达到愉悦心情、消磨时间的目的。在刺激消费的理念下, 在武术“生物”的陪伴下人们不仅玩的很自在, 而且玩的有质量。

3 个体化社会:中国武术的当代文化教化价值

3.1 文化冲突中的文化自信

个体化社会的到来, 是导致文化多元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个体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 一部分人在选择价值观、文化观的时候也许是出于对异域文化的好奇, 西方文化作为了他们选择的主要对象。因为他们普遍认为穿着牛仔裤听着摇滚乐在肯德基里面吃着炸鸡才是他们另类、时尚的表现, 也许只有这样他们的个性才得以张扬、身份才得以区分、举动才得以受到关注。

诚然, 不同的文化在一定的空间生存就必然有冲突, 因为“文化冲突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但我们在选择文化的时候决不能一味地崇洋媚外, 对于异域文化我们不能是单纯的“物理嫁接”, 而必须是有机的“化学反应”。中西文化就像是火锅店里的鸳鸯锅, 一味是三鲜味, 一味是麻辣味。如果三鲜味是你的最爱, 偶尔可以尝几口麻辣味的, 但要知道麻辣不是你的“主食”, 如果你一直吃麻辣味的, 最后只能导致你的胃不舒服。穿牛仔裤、听摇滚乐、吃肯德基只是一种表象, 背后却是中西文化的碰撞。面对这种无声的侵袭, 我们必须在大浪淘沙中抓住自己本民族的主流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树立文化自信。因为, “在文化多元竞争的时代, 面对文化争夺和文化流失, 对民族文化建立和恢复自信就显得尤为重要。”更何况“中国文化是有深刻历史感和人类文明互动的历史文化, 是具有书画、琴韵、茶艺等艺术性很强的精神文化, 是怀有“天下”观念和博大精神的博爱文化。”而作为中国文化一份子的中国武术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以其独特的文化符号, 展示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不懈的精神追求。其“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极强的文化生命力, 它从基本理论到技术体用都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思想精髓和主导精神。”显然, 中国武术在个体化时代下的文化冲突中对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作用自然是当仁不让。

3.3 极端个人主义下的教化功能

阎云翔曾指出:“由于国家对社会自组织和自治社会的敌意, 日渐崛起的个体已显示出强调权利而忽视义务和他人个体权利的趋势, 具有成为我称之为‘无功德个人’的风险。日渐崛起的个体大多受限于私人生活领域, 而自我主义则盛行于无功德的个人间的交往之中”。若掩卷凝思, 我们会得到一个警示:“个体化不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它自身潜伏着‘危机’”。因为, 在一个高流动性和高度开放的社会, 大多数社会互动都发生在没有任何特殊纽带的互不相关的个体之间。社会的碎片化加剧了个体的原子化, 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原子式个体, 在虚无主义、享乐主义的驱使下, 也极易无视社会规范, 放纵个人行为, 不断加剧社会失范现象。因为, 随着个体化现象的推进, 自我意识的增强, 不乏有些人会对“以自我为中心”以及“自我主义”的理解有失偏颇, 这样就会造成他们对集体或他人的利益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毕竟“个人信任来源于长期与同一群人的互动中, 因此它建立在低流动性和范围狭窄的社会互动的基础之上。在这样一个熟人社会中, 道德标准是由双方的社会距离决定的, 陌生人被看做是潜在的敌人因而不值得信赖”。再加上虚拟网络给人们带来的虚拟空间, 致使实际的面对面的交往变得不可把握, 人们之间的距离好像越来越远。网络让大家在虚拟世界里“如手如足”、“范张鸡黍”, 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是形同陌路、相互冷落。因此“小悦悦事件”的发生也就变得理所当然, “毒奶粉事件”的出现也就显得顺理成章。面对个体化社会中出现的道德沦丧、背信弃义、损人利己的丑恶现象, 整个社会就急需要一种载体来传达正能量。

然而王岗教授曾指出:“中国武术:一种追求教化的文化, 其教化的根本追求也是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的。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文化, 在以技术为载体的教育过程中, 始终高扬着中国文化的优秀成果, 历来对武术参与者的‘成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并以使参与者‘成人’为目的。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长河史, 流淌着的就是‘仁’、‘礼’的教化之水, 从而哺育着世代炎黄子孙而成就其礼仪之邦。受其文化侵染的中国武术也同样如此。它不仅是一门简单的技艺, 更是一种教化。它重在对人、对生命、对自然宇宙的理解与体悟, 重在对人心灵德性、人格身躯的涵养与化通。”而且, “武术具有典型的东方传统文化, 注重内心世界的深化, 在人格塑造中也偏重于人格的修养, 武术中的这些文化思想对塑造人格可以起到补充的作用”。在个体化社会背景下中国武术对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心他人、与人为善、和睦相处、相互信任的作用就显而易见。

4 个体化社会:中国武术的当代经济价值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变革可以理解为市场体系逐步发育, 市场秩序逐步确立并向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全面渗透和扩张的过程。由于资源配置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的深刻变迁, 总体性社会中单位体制的社会管理功能逐步趋于弱化, 而“体制外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大量涌现, 也使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溢出了单位体制的控制”。私营经济的崛起, 个体户的出现, 以及从“我们”、“我们单位”、“我们家”到“我”、“我单位”、“我家”这种语言表述的转变更是个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逐步崛起的有力体现。在由总体性社会的计划经济向个体化社会的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进程中民营经济、私营经济逐渐在市场的宏观调控下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这种理性、宽松、平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催生下武术同样也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应运而生。

“武术产业属于体育产业的下位概念, 是体育产业的一部分, 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现代科技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兴的产业, 是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武术需求而使武术产品进入生产、消费和服务的产业门类”。早在1985年, 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的统计报告》中, 武术产业被正式列入了第三产业, 为全面开发武术产业市场指明了道路。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所有制结构、城乡结构、分配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改革进程中, 中国武术已经形成抑或正在形成各种各样的产业化市场。1988年原国家体委副主任、中国武术院院长徐才先生在全国体委主任座谈会上提出了“开发武术资源, 以武养武”的观点, 顿时间全国各地以个体为法人的武术馆校的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1990年4月国家体委又下发了《关于中国武术协会实体化的通知》, 允许武术协会进行经济开发、搞经济实体。一时间以武术为主体的产业开发可谓是旗开得胜, 在整个中国市场经济中取得了一席之地。1994年, 中国武术协会推出了中华武术散打擂台争霸赛, 这种赛制的问世对武术人才市场, 包括高水平运动员、民间武术家以及武术经纪人市场开拓了一片新天地。“1998年召开的全国武术经济工作会议上, 首次明确地提出了‘武术经济’的概念, 并提出了武术经济开发的总体思路和组建武术集团公司的设想, 成立了中国武术协会下的经济开发委员会, 这一专门职能管理部门的建立, 既表明了国家武术高层对武术经济价值开发的重视和认识的提高, 也大大加快了武术步入市场化运作的步伐”。1999年12月, 在河北省保定举行的首届“全国武术对练精英大奖赛”上, 首次将赛场搬上舞台, 运动员根据个人喜好以及个人对武术的理解在服装、器械、音乐、起收势上进行了艺术包装, 打破了以往传统比赛模式。这种艺术模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对武术用品产业市场、武术表演市场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研究 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

一、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内涵

(一)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基本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培养是注重人独立性和主体地位, 将教育的落脚点放在个人的提升上, 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当中实现对个人的全面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是针对于教育的属性和教育的功能性, 满足个体的发展需求所产生的教育实践。以个体价值的培养和实现来带动社会价值的实现, 形成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

(二)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特征

1.个性化特征。个体价值的实现应该体现个性化的特点, 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都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发展需求, 由于受到的教育环境和接受的教育内容的不同, 个体的价值实现受到了个性化的影响, 如何实现对个性化的潜能的发挥是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培养的重要内容。

2.有效性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体现了有效性的特点。价值作为一个判断个人发展能力的属性必须体现一定的作用效果, 人的本质体现在社会性上,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满足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 将作用力充分地体现在人的价值实现上, 促进有效性的实现。

3.长效性特征。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体现长效性的特点, 通过内在的教育实践影响个体的现实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从而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 促进一个全面的发展, 形成一种长效发展的作用性, 体现个人价值的长远价值。

二、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研究意义

(一) 个体价值实现是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十八大报告中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方向做出明确的规划, 重视个人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强调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实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以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主的价值取向, 积极地促进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人是实践的主体, 个人的主观能动力的发挥是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个体价值的发挥能够为创新带来更多的实践可能, 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更多的能量。

(二) 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建设是面向于人民群众的发展需求的, 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实现对个人价值的正确引导, 促进个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将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提升到新的高度上。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社会价值的实现是密不可分的,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通过主体的价值实现不断提升社会主义建设的水平, 从而积极地应对各种社会挑战, 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三) 个人价值的实现是我党执政的重要原则

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实践的推动力, 党的执政方向始终是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为主, 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在高校范围内实现对个人价值的正确认知, 从而在社会范围内实现更好的发展。通过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为个人的价值实现创造更好的环境, 为青年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三、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实现可以通过多种方式, 通过个体内在的主观性和外部环境的影响性实现对个人价值的培养, 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环境, 从而在社会范围内实现更好的发展。首先在高校范围内通过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提升教学能力,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习惯, 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力渗透到行为实践中。其次在社会范围内为青年人提供更多的机会, 以宽容的态度帮助青年人实现更好的人身规划, 鼓励创新实践, 提升个人价值的实现能力。最后在国家范围内, 创设和谐的社会氛围,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引导青年人向着正确的方向迈进, 以高昂的斗志和积极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当中, 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同步发展。

四、结束语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注重全面性的培养, 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 实现在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上的不断完善, 强调个人的重要性, 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关系的相互促进和发展。通过科学的教育手段实现对青年价值观、人生观和内在修养的不断培养, 从而实现对当代大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实践水平的促进和发展, 形成强大的内在品德和良好的行为实践能力, 从而积极地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曼, 王艳红.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过程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 2009 (05) .

[2]戴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 2011 (03) .

个体价值观 篇8

一、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内涵

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化,即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农业社会、乡村社会、封闭半封建社会向现代的市场经济社会、工业社会、城市社会、开放型社会转化,这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内涵。主要表现为互相联系的三个方面。其一是社会结构转化,即当前我国社会的整体结构、社会组织结构、社会资源结构以及社会身份结构等都发生转化;其二是社会机制转换,即当前中国社会控制机制、社会沟通机制及社会保障机制、社会利益分配机制等也都发生转换;其三是观念转变,即受当前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化和机制转换的双重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在发生转变。

二、价值迷失的表现

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是由社会结构的变迁决定的。和平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是单一和稳定的,而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念会出现剧烈的冲突与改变。市场经济本身所具有的不断自我超越、自我扩张的倾向,在时间层面上塑造了不断变化的模式,从而造成人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性理解。变迁与发展诱发了人们对相对性的敏感和对绝对性的不信任。正如奥德嘉·加塞特所说的:“没有一个人知道,在不久的将来,人间诸事,会朝什么中心方向移动,因此,世间的生活,可耻地已变成临时的了。”[1]由于商品经济对未来太多的不确定性,现代社会的人感到无法预期未来。这种不可预期性,使人们感到手足无措,无疑造成了人的价值选择的困惑,也就是价值迷失。

(一)个体层面的价值迷失

1. 自我疏远。“人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复杂社会机制中的一个齿轮,与自我的疏远几乎成了普遍现象,而人的价值观也已经衰退下去了。”[2]人遗忘了他真正感觉到的、喜欢的、排斥的和相信的东西,也就是忘了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物质上比以前更富有了,但是精神上更加空虚。因为人们变成了以追求物质利益为唯一目标的“经济人”,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生活茫然而无头绪。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文化因素有密切的联系。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一方面经受着西方异质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另一方面,面对着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冲突,感到不知所措,在欲望和利益的驱使下迷失了自己,形成一个虚假的与真实的自我相分离的“假自我”。

2. 自我憎恨。

自我憎恨本质上是理想化的自我因实际自我未能做到它必须做到的而产生的愤怒,是对人们生活中的不适应感和失败感的强化。现代社会由于激烈的竞争,人们普遍处于极大的生存压力之下,面对失败,会无意识地产生对自我的不满和憎恨。这种憎恨如果长期存在得不到排遣,很可能导致一些消极后果的出现,如自卑、厌世、对生活失去信心等。现代社会中的个人虽然获得了自由,但实质上陷入了孤立的不安全状态。这种孤立使个人难以忍受,相对于外面的世界,个体陷入完全无助的境地,所以会感到恐惧不安,同样由于个体的孤立,与世界的一体被打破,失去了确定的方位感,怀疑自己,怀疑生命的意义,这些困惑折磨着个体。正如弗洛姆所说:“现代人表面上是乐观进取的,实际上却被一种深深的无能为力感拖垮,呆呆地注视着灾难的一步步逼近,好像全身瘫痪了。”[3]

3. 自我主体意识模糊。

从表面上看,现代人摆脱了外在的束缚,可以随心所欲地按自己的意志行动,实际上它还是趋同于匿名权威。现代人不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是什么,而他想要的只不过是别人期望他拥有的东西而已。我们的愿望、思想及感觉并不真是我们自己的,而是外界强加于我们的,我们变成了机器人,生活在个人自决的幻觉中。这种幻觉有助于个人意识到自己的不安全。由于个人自我在根本上受到削弱,所以个人觉得无能为力和极度不安全,他生活在一个与之真正失去关联的世界里,其中的任何人任何事物都被工具化了,他成为自己知道的机器的一个部分。他所想、所惑、所愿都是受他人导向并按照别人期望的方向发展,而他自己却认为是自由的。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个性的丧失使得趋同一致更为迫切,它意味着只有随大流并按照他人的期望生活,才能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

(二)社会层面的价值迷失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中,由于转型期的政治、经济发生巨大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普遍受到强烈的冲击,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

1. 交易泛化。

等价交换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一方面,它以等价交换作为其存在的基础;另一方面,它又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基本原则。这种矛盾将市场主体置于一种无法超脱的公平竞争情境中。面对这样的矛盾,在社会转型这样的特定时期,封建残余、小私有思想与合理的功利主义结合,极易让人误入歧途,价值观产生错位,从而演化成功至上思想,诱发个人私欲膨胀,使有原则的利益追求变成唯利是图,舍义取利,使公平竞争变成非法垄断,使公平交易变成制假贩假,甚至使政策、权利等被商品化、价格化。市场经济对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由于对其缺乏有效引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在价值取向上的迷失和行为导向上的失序,使一些人在人际交往中重实利轻信用,严重影响社会的良性发展。

2. 道德感的脆弱无力。

道德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一种规范文化。它与法律和社会制度一样,都是由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它的维系依靠社会舆论、传统风俗习惯和人们内心的信念。目前我国社会的道德状况可以概括为:道德行为已从应然性转到体现功利性,社会公德恶化,道德修养越来越差。当今中国社会出现的道德问题是众多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改革开放以前,在实现人生价值的抉择上,人们还将德行、才能置于首位,主张处世重德、讲良心,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金钱作为人生价值追求的目标,并因此漠视道德良心。

3. 社会浮躁。

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认可的价值观已变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然而,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无论哪个行业哪个领域都不可能有恒久的最大利益。利益是变动、转移的,都去追求短期利益的最大化就会造成社会的极度动荡。典型的表现就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多次涌现的“热”“潮”。每一次的“热”“潮”都会使部分人“发起来”,从而对其他人产生巨大的诱惑力。社会的利益或机制呈现波动的不确定态势,如果抱着股市里的短线客心态,次次都想获得最大利益,就必然会导致社会浮躁心态与浮躁行为。

三、价值迷失的未来走向

面对转型期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我们并非无能为力,并非只能消极地默认现存的一切,现代人有责任和使命从迷失的价值中走出来。

(一)诉诸精神价值的至上性

在转型期的社会背景下,在物质利益面前,道德已经失去了其应有的规范性作用。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道德的设定原本是为了避免人们向动物性沦落。然而当今社会,人们不仅质疑道德的合法性,而且将要突破道德的防线。作为人类精神价值核心的道德应该凌驾于物质利益之上。就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正是在……经济困难的时代,人们才会清楚地认识到存在于一个民族心中的道德力量的强大。”[4]道德的特点就在于能够逾越物质的羁绊。然而,今天人们的道德精神哪里去了呢?

精神价值的独立性在于它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并不永远地表现为对应的线性关系,而是经常出现不一致。在现代社会中,个人的物质生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富足了,然而人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却在削弱。现代人若要重新找回失落的道德理性,就必须从两方面努力:一是重新找回人失落的本性,置精神价值于首位,回归到价值理性优先于工具理性的道路上;二是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原则出发,解决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危机,必须通过实际地反对和改变现存事物。在此意义上,解决转型期的价值迷失问题,仅仅诉诸精神至上还不能真正奏效。

(二)重树绝对价值的权威

人要有尊严地活着。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的理性,当人们远离精神,把自己置于肉体存在的层面上时,就不可避免地沉沦为生物层面上的逻辑,这种情形在当代表现很突出,人的自我本性的迷失是我们时代的“病症”。对此,17世纪的思想家帕斯卡尔就认识到人类并不知道要把自己放在什么位置上。他们显然是误入了歧途,从自己该在的地位上跌下来而再也找不到它。他们惶恐不安地在深不可测的黑暗之中到处寻找毫无意义的它。我们不知道“我是谁?我需要什么?”,所以必须重新找回绝对价值,只有在绝对价值的照耀下凸显自我,才能寻回真实的自己,才能为人的生存树立明确的目标。这才是解决人的精神危机的根本途径。

摘要: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是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化。在此背景下,中国社会出现了由价值迷失所引起的一些个人问题及社会问题。个人层面表现为:自我疏远、自我憎恨、自我主体意识模糊;社会层面表现为:交易泛化、道德感的脆弱无力、社会浮躁。面对这些挑战,未来的出路应是树立精神的至上性和重建人生的价值坐标。

关键词:社会转型,价值迷失,市场经济

参考文献

[1]李维.哲学与现代世界[M].台北:志文出版社,1986:15.

[2]卡伦·霍尔奈.我们的内心冲突[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6.

[3]弗洛姆.逃避自由[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182.

个体价值观 篇9

关键词:个体化营养,运动指导,产后康复,运动能力,临床价值

很多女性在生产后会出现激素分泌紊乱情况,导致新陈代谢能力大幅降低,自身体质量只增不减,形成产后肥胖症。肥胖症容易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和骨关节病等多种并发症,给产妇的身体带来极大影响,因此必须减少产妇产后并发症、增加产后康复训练[1]。本文对产妇进行个体化营养和产后康复训练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自然分娩的产妇93例,均无新陈代谢疾病和肝肾功能障碍。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7例),其中观察组年龄25~45岁,平均32.7±4.6岁,孕龄24~35周,平均29.7±3.5周;初产妇33例,经产妇13例。对照组年龄24~41岁,平均32.5±4.4岁,孕龄25~36周,平均29.4±3.4周;初产妇31例,经产妇16例。两组产妇年龄、孕龄、生产情况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仅进食普通营养品且不进行运动;观察组则给予个体化营养和运动指导,具体如下:①医院为产妇配备专业的营养师,结合产妇的年龄、身高、体重和饮食情况进行整体分析,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方案,根据患者每日所需能量进行合理的营养成分配比,按照少食多餐的原则进食。②产妇每天记录自己的饮食,在身体情况允许条件下进行适量运动。③检查产妇的身体情况,及时发现饮食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并进行调整。

1.3观察指标

检测产妇分娩前、产后6周、产后3个月、产后6个月、产后1年的运动功能情况(下肢最大肌力、股骨颈抗骨折能力、膝关节活动范围、膝关节损伤程度),比较两组差异。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自身前后对照采用重复测定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均由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两组产妇下肢最大肌力在产后6周、3个月、6个月、1年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抗骨折能力在产后6周、3个月、6个月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产后1年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活动范围在产后6周、3个月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后6个月、1年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损伤程度在产后6周、3个月、6个月、1年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3 讨论

体成分即在人体的总重量中,不同身体成分所占的比例。肥胖是产妇普遍存在的问题,有文献表明[2]个体化营养和运动指导可以促进产妇的产后恢复,改善人体全身脂肪分布、下肢肌肉分布、全身脂肪含量等3项指标,不仅可以帮助产妇恢复体脂,还可有效解决产后肥胖问题。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产妇下肢最大肌力在产后1年内均逐渐恢复,但同期相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这是由于观察组产妇在产后进行了个体化营养和运动指导,其饮食比对照组更加合理,且在长期的中低强度有氧运动中增加了脂肪的供能比例,从而增加了肌肉分布和肌力;还消耗了体内的大量脂肪,降低了脂肪含量,瘦组织质量增加,从而使产妇的体型保持健美[3]。而骨质疏松、骨关节炎、骨折、结缔组织炎症等腰背综合征的发生均与运动不足有关,通过个体化营养和运动指导的介入,除增强了肢体肌力外,股骨颈抗骨折能力亦得到增强,两组产妇膝关节活动范围亦在产后6周、3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1年时差异便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尽早对产妇实施个体化营养和运动指导,可减少围产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个体化营养和运动指导可显著改善产妇的肥胖问题,适当运动改善了产妇的肌肉分布和肌力,个体化营养调整了产妇的饮食结构,有利于产妇产后康复。

参考文献

[1]杲桂荣,于珊.个体化的营养与锻炼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1):68-69.

[2]何良霞.个体化营养与运动指导对产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3):183-184.

个体价值观 篇10

然而我们知道,由于传统教育长期形成的弊病积重难返,真正实现情感目标与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的和谐发展谈何容易。一方面是高考的指挥棒仍在作怪,一方面是大家对情感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仍然不足。这就使情感教育仍然居于“灰姑娘”的地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就使一个本就残酷的现实仍在继续或加剧:学生的情感成长受到漠视,学生的情感日益变得脆弱、肤浅、粗糙,学生的情感世界建构面临危机,学生的人格建构也因此失衡。正是在这种情形下,系统地探讨一下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其中的文学作品所进行的情感教育在个体情感世界建构中所拥有的价值,提高教师们对此问题的认识,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当然,文学情感教育的价值应是多方面的,在这里,我们只探讨它在个体情感世界建构中的价值。因为“情感世界是人类精神的源头,是人文理性的始基,是健全人性之乡”[2] 。几乎所有人格有缺陷的人,无不与情绪、情感有关。江苏省某中学根据全校3000名学生的调查就发现,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而每一个问题都和情绪、情感有关[3];北京师范大学的郑日昌先生也认为,中学生常见的行为问题,几乎都是情感或情绪问题[4]。另外,对失足青年的一项情感调查也发现,他们的整个情感发展水平低下,主要情感表现多与吃喝、玩乐、淫欲相联系,属于低级的原始情感,而仅有的社会性情感,也只是停留在与畸形的“交往”、“尊重”相联系的水平上。[5]因此建构健全而和谐的情感世界,应是文学情感教育的重要价值和基本努力方向所在。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就认识到了文学情感教育的价值,并对其格外重视。比如,他曾谆谆劝告他的弟子:“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於鸟、兽、草、木之名。”[6]在这里,“兴”、“群”和“怨”就涉及到了文学情感教育的问题。而且孔子还特别赞赏《诗经》中的《关雎》,认为它在感情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7]而对于整部《诗经》的宗旨,他则用“思无邪”[8]去概括。“思无邪”,即思想感情比较纯正。在这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也好,“思无邪”也好,其实都蕴含了文学情感教育的思想,即好的文学作品能够熏染人的情感,使其变得比较中和、纯正,符合社会伦理道德观念。故孔子才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9]。也正因为如此,孔子才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0]的教育宗旨。“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的就是情感教育,对此,现代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曾有评述。他说:“诗、礼、乐三项可以说都属于美感教育。诗与乐相关,目的在怡情养性,养成内心的和谐(harmony),礼重仪节,目的在使行为仪表就规范,养成生活上的秩序(order)。蕴于中的是性情,受诗与乐的陶冶而达到和谐;发于外的是行为仪表,受礼的调节而进到秩序。”[11]

那么在现代中学生中,文学情感教育在个体情感世界的建构中有着什么样的价值呢?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帮助学生丰富情感

在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占有极大的比重,其中,初中约占60%,高中约占70%,这些课文“隐藏着作者生命意识的律动,燃烧着作者爱与恨的情感,交织着作者悲与喜的感受,低回着作者对人生悲欢离合的倾诉,表现着作者追求正义与真理的呐喊” [12] ,为我们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最佳的情感教育资源。特别是由于中学教学内容的教育性导向的影响,其中所蕴含的大多是反映人类追求真、善、美的高尚情感,如《背影》、《荷花淀》等所表现的亲情;《滕野先生》、《我的老师》等所表现的师生情;《唐雎不辱使命》、《梅花岭》等所表现的正义之情;《劝学》、《丑石》等所表现的理智之情;《春》、《济南的冬天》等所表现的审美之情等。在教学中,只要我们善于运用这些情感素材,就会为学生情感世界的建构提供有效的帮助。因为“文艺表现情感思想,同时也就滋养情感思想使它发展”[13] 。它既可以唤醒、引发学生作为人的规定性所必须具备的各种情感,比如爱、同情、感激、怜悯、慈悲、甚至怨、恨、伤、悲等等,并引导学生感受之、体验之,又可以使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他人、自然、社会、生活、人类相联系,加强对自我和他人、对自然和社会的关心和理解,逐渐形成与道德、审美、理智等相匹配的高级社会性情感,从而使其情感世界日益丰富和完善,充满了立体感和纵深感。这对于改变目前中学生情感贫乏、冷漠、虚伪的状态是极其有益的。对此我们可以从微观上试举一例以作说明,比如“爱”的情感。爱的情感是一种应予以高度重视的肯定性的情感。它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如果没有爱的维系,我们很难想象人类会是一个什么样子,而且爱还是做人的基础。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就说:“爱就是成为一个人。”[14]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中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爱的天性往往部分地泯灭,爱的内涵逐渐萎缩,创造爱的能力也变得极其有限。中学语文教材中大量和爱的情感相关的作品如《背影》、《我的老师》、《二六七号牢房》、《与妻书》、《济南的冬天》、《哥白尼》等可以提供帮助。它可以引导学生去感受爱,丰富爱的情感,扩大爱的范围,从爱亲人到爱教师、爱同伴、爱家庭、爱祖国,从爱自然到爱美、爱真理,形成学生对人对事对己的亲社会态度与人格特征,在个体丰富多样的爱的活动中建构起爱的品质。

其实中学生的内心本来就是一片从来不曾平静过的汹涌的大海,他们应是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感情共鸣的。语文教师只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采用恰当的方式以情导情,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就能引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理解课文、发展并丰富情感。

二、帮助学生解放情感

人类生来就有许多本能的欲望和情感,它们也需要活动和发泄。但是由于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约束或其它各种条件的限制,在现实生活中它们往往受到抑制,得不到满足。于是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一种情感压抑。作为中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成长时期,身心发展不平衡,再加上学习压力较大,经济上不独立,个体自由度较少,造成这种情感压抑的状况往往较为严重。如果这种压抑的情感得不到适当的疏导和排遣,就容易造成严重的情感障碍,甚至形成精神的病态。幸好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文学作品,使“这种潜力可以籍文艺而发泄,因为文艺所给的是想象世界,不受现实世界的束缚和冲突,在这想象世界中,欲望可以用‘望梅止渴的办法得到满足。”[15]而且“文学作品的‘煽情与感染作用,使接受者感同身受,某种被压抑的情感在重复激发中得到宣泄,因而减轻了这些情绪的内在压力。”[16]比如内心痛苦的同学,当他们学习《祝福》、《雷雨》《窦娥冤》这些悲剧作品的时候,人生的不幸感就很容易被唤醒,并流下一把同情之泪,而其内心的痛苦也因此被冲淡。而对于受了挫折的同学来说,反复吟诵课本中那些忧郁、感伤的诗句则利于排遣自我情感。这也正是文学的情感教育功能——解放情感,让压抑的情感获得解放,使病态的心理恢复健康。

三、帮助学生提升情感

情感有善恶美丑,在本质上是非理性的,且是盲目的,如直觉、激情、热情、冲动、骚动等。只有道德感、美感、理智感才被认为是高级的社会情感。但高级的社会情感却并不是在一个人身上必然地自然而然地发展的,它更多地受后天教育的影响。要使情感升华为道德感、美感、理智感,必须进行情感教育,在这方面,文学艺术可以大显身手。“在语文课程中学习大量的范文,就是接触范文中先哲和时贤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学就是用他们健康高尚的心灵世界去影响和规范学生的心理结构。”[17]中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他们的自然情感、生活情感必然与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发生碰撞交流,甚至合而为一,上升到一种艺术情感,他们的现实情感因而得到净化、丰富与提高;同时,在文学作品那里,“杰出作家通过其富有创意的艺术裁决,会对人们于庸俗、闲散生活境遇中所形成的情感体验进行导向,使其心理……与充满生活积极意义的事业相结合。”[18]对于文学的这种情感教育功能,钱理群教授更是作过诗意的描述,他说,语文课将打破时空的界限,与大师巨匠“进行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你们将触摸集中了人世大智大勇的高贵的头颅,融会了人间大欢喜大悲悯大憎恨的博大情怀的颗颗大心。这是一个燃烧的大海,你不能隔岸观火,你必定要把自己也烧了进去,把你的心交出来,与这些民族的以至人类的精英一起思考、探索,共同承担生命的轻与重,就在同哭同笑同焦虑同挣扎的过程中,你会于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变了,变得更复杂也更单纯,更聪明也更天真。”[19]

具体说来,在中学教学中,文学作品对学生情感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使情感净化,使情感向真善美发展;使情感理性发达,增加自控力等。

譬如爱情。爱情作为人类精神的一种最深沉的冲动,它有别于其他生物类的浅层生理冲动,其“深沉”正是由于人的道德、伦理、审美等诸多意识因素给予生理冲动的一种感受,所以,爱情才成为人类独享的一种情感。然而爱却不是随着人的生理成熟而自然可以具备的,作为一种崇高的情感形式,它必须在后天的教育中才能形成,而且, 它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男女之情,而是可以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为真正意义的人的标尺。对此,教材中关于爱情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充分有效的利用。《与妻书》中林觉民的“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崇高爱情观足以震撼学生的心灵,使他们领悟到爱情只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全社会的幸福远远比个人的爱情更有价值,从而摆脱“爱情至上”的偏狭心理。舒婷的《致橡树》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现代人应具备的爱情观,使他们明白男女双方不是因为互相攀援、炫耀而相爱;不是因为消磨时间、寻找刺激而相爱。相爱必须保持自尊,在各自人格独立的基础上,为对方某一品质所吸引而走到一起,心心相印。

对文学情感教育的作用,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恐怕都有着深刻的体验。凡是在教学中老师注重文学情感教育的班级,学生情感往往比较细腻、丰富,懂得爱和尊重,亲社会感较强,其文学学习的兴趣也往往保持着较高的水平。而那些经常违反纪律或学习较差、行为粗放的同学,则文学兴趣较低,基本上不看或很少看文学书。

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王富仁曾经撰文认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诸多的课程抬起了中小学教育的理性教育的一端,中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集中力量抬起中小学教育的情感教育的这一端。”[20] 我们希望,在今后的语文教育界,各位同仁都能达成共识,都来重视情感教育,推进情感教育,尤其是文学情感教育,切实抬起“中小学教育的情感教育的这一端”,以帮助学生构建起健全而和谐的情感世界。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8

[2]杨岚.人类情感论[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16

[3]吴运友.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与对策[J].教育革新.1998,(2)

[4]郑日昌.学校心理卫生随谈之一[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8,(5)

[5]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6][7][8][9]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185,30,11,81

[10]薛学共.礼记[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345

[11][13][15]朱光潜全集(4)[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145,161,148

[12]李寰英.语文教学怎样回答现实的挑战(上)[J].语文教学通讯.2000,(5):9

[14]转引自杨咏梅.曾宏燕 执著于爱情教育20年[N].中国教育报,2004,8,26(5)

[16]童庆炳.文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544-545

[17]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78

[18]畅广元.文学文化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66

[19]转引自黄孟轲.人生平台上的语文[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51

[20]王富仁.情感培养:语文教育的核心——兼谈“大语文”与“小语文”的区别[J].语文建设.2002,5:4

个体价值观 篇11

关键词:胆结石手术,个体化护理,应用价值

由于对胆结石相关医学知识的缺乏以及对胆结石手术成功与否的担心, 患者在手术前后易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等心理, 这势必会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手术后的治疗效果, 甚至可能提高术后并发症产生的几率[1]。为提高胆结石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水平, 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平复其紧张情绪, 本研究致力于使用个体化护理的手段, 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手术前后进行悉心照料, 并与采用常规护理手段患者的身心状况进行对照, 观察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00例2005年9月~2013年9月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胆结石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入选患者均在医院被确诊为胆结石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50例。观察组中男26例, 女24例, 年龄28~60岁;平均年龄 (31.00±4.15) 岁。对照组中男28例, 女22例, 年龄29~59岁;平均年龄 (32.00±3.27) 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护理手段对胆结石手术患者进行照料。观察组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 如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 切实了解患者的身体、心理状况, 把握患者的真正需求;按计划有步骤的采取恰当有效地护理措施;保持和善的态度, 创造条件满足患者各方面的需求;积极开导患者, 缓解患者的焦虑、恐惧等情绪。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对护理的满意度及其护理后胆结石手术患者心理、情绪的情况。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3项。非常满意: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态度、语气、护理方式以及体贴程度表示接受和认可。满意: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态度、语气、护理方式以及体贴程度表示基本接受和认可。不满意:患者对护理人员有投诉和抱怨。满意度= (非常满意+满意)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3 讨论

胆结石作为一种常见病, 是指发生在胆囊内的结石所引起的疾病。胆结石可引起剧烈的腹痛、黄疸、发烧等症状, 是最常见的胆道疾病[2]。在对胆结石患者的治疗中, 手术治疗已被临床实践证明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是最主要的治疗胆结石的方法。但患者由于相关医学知识的缺乏以及对手术效果的担忧, 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从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手术后的治疗效果, 甚至可能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而常规的护理手段往往没有妥善考虑到患者在手术前后的心理状态, 忽视和患者的有效沟通, 因此也影响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3]。

个体化护理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全面贯彻以患者为本的原则, 关注患者在手术前后的心理状况以及切身体验, 对患者实施科学化、人性化的护理[4], 有助于引导患者放松心态, 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取得最佳疗效, 同时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质量的满意度[5]。

本研究将胆结石手术患者的常规护理与个体化护理相对照, 对选取的100例胆结石手术患者进行护理效果观察, 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 (P<0.05) ;在经过护理后, 两组患者情绪、心理状态均得到改善, 且观察组的改善状况更明显。

综上所述, 针对胆结石手术患者, 实施个体化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 促使患者身体得到最佳恢复, 改善患者在院治疗的体验, 提高治疗效果, 具有较高的应有价值,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易艳萍.个体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观察.基层医学论坛, 2015, 19 (9) :1267-1268.

[2]罗义华.个体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 2014, 20 (8) :27-28.

[3]倪红杰.胆结石手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吉林医学, 2013, 34 (36) :7771.

[4]陈兴丽.胆结石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观察.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 (20) :95-96.

【个体价值观】推荐阅读:

私营个体05-14

个体体验06-07

个体学习06-22

个体管理07-08

个体目标07-24

个体防护07-25

个体税收07-29

个体思想07-31

个体成长08-03

个体需求08-09

上一篇:数控实训课程下一篇:建筑企业施工工程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