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创新网络

2024-09-19

合作创新网络(精选12篇)

合作创新网络 篇1

1 引言

产学研合作创新是我国产学研技术创新的重要方面,在社会科技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产学研合作是指高等院校的教学与学习或研究机构的科研,结合产业或企业等的生产和经营,利益互补,形成多种方式的经济合作。目前,广东产学研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依旧缓慢,合作关系不够稳定。十七大提出,要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这就需要把握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这一新的变化趋势,充分利用网络结构的优势,实现相关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

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是指随着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市场的条件趋向成熟的情况下,通过契约关系或在反复交易的基础上以及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与外部组织机构建立的彼此信任、长期合作、互利互动的各种合作制度安排。形成了一种交叉的类似网络状的结构。尽管这个网络结构属于开放性质的,但其构建、运行都需要有一定的机制维护,才能实现资源共享,创新能力提升的效果。因此, 如何根据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特点建立高效的联结机制,形成合理的制度安排,成为广东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存在与发展的关键。

本文根据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基本特点和影响因素,提出了广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机制的构建与特点,进一步提出相应的运行与培育机制。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社会网络关系就成为社会学中重要的研究主题。国外大量的研究者们在社会网络关系对知识转移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Burt、Davem等人提出网络结构洞对获取高质量知识的各种优势,Freeman提出了相应的网络测度,包括程度中心性、接近中心性以及中间状态中心性。国外学者对产学研合作的研究集中在知识流动管理以及产学研合作模式两大方面,并结合了各国案例进行相应的实证分析,提出一系列的产学研具体合作模式。但国外学者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并没有结合创新网络做出深入的研究。

1992年,我国经贸委、教育部、中科院共同提出了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我国针对产学研合作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①在产学研联盟模式上,朱桂龙提出将产学研合作与创新网络相结合,得到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概念。②彭锐、杨芳等人则提出了在产学研合作中科研部门所起的作用。③吴潍则主要分析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运作节点以及如何构建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

可以看出,国内外的研究中都侧重于对创新系统、创新联盟的产学研问题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与方案。也有学者分析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构建,但没有分析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自身特点,针对广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机制的研究更是没有涉及到。

3 广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机制的构建

3.1 产学研合作网络的构建要素

一个网络的构建包括人、物与信息活动,产学研合作网络的构建要素可分为主体、客体、中间活动。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也是在这样的构建要素上进行的。

3.1.1 主体

产学研的主体包括企业、大学高校、科研机构、金融中心等,这些主体间相互作用,从而实现知识扩散,创新发展的作用。

(1)企业。

企业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主体,它承担着创新需求者、技术导向、中介联结等多种作用。创新成果的转换也极大地依赖企业,企业在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中起中心作用。

(2)高校与科研机构。

在创新网络中起着技术源头的作用,大部分的创新技术都来源于高校与科研机构的研究,其中,高校为企业提供创新研究成果,在产品由生产向市场转换中起重要的奠基作用。

(3)政府。

政府在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中有着规范指导的作用,作为政策支撑者与制定者,为科研机构、大学与企业之间的联结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4)金融与中介机构。

主要包括风险投资机构、银行、证券、企业会所、律师事务所等,一方面它承担着产学研合作的部分基金,另一方面它为主体间的沟通交流起桥梁连接的作用,同时还能促使新的企业产生,新的研发技术产生。

3.1.2 客体

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客体是指产学研合作中的各种技术、信息、人力资源、资金设备等资源。产学研合作中流通的正是这些知识性的资源。

3.1.3 中间活动

产学研中间活动是指在产学研合作创新中产生的丰富的活动,包括各种产学研联盟的创建,各种协议的产生,以及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由单部门单链到复合部门多链合作的发展过程。

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构建中,主客体活动是网络中的支撑核心,政府、金融机构、其他中介则是外部的政策支撑,边界之所以用虚线表示是因为产学研合作的创新网络具有开放式的特点,信息、资金、技术在网络中是可自由流动的,政府、中间机构也可以跨进网络内部参与相关的产学研合作活动。外部的市场环境、文化环境、制度环境等也影响着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构建组成(图1)。

首先,在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中需要强调核心网络和相关网络的地位。核心网络是指能够支撑网络的运行、促使技术开发创新;而相关网络是指当创新主体需要突破资产的专属性时,需要一些政策建议、资源异质来提供建议。核心网络和相关网络在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中的地位有强弱区分,而且这种强弱区分是根据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不同阶段来决定的。其次,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需要强调连通性和知识学习中心性。网络整体需要实现通过持续不断地创造知识,将知识转化为产品和服务,使得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相互转化的过程中不断螺旋上升。

3.2 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特点

3.2.1 合作创新网络具有动态性

由于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各个成员在不同的“小世界”范围内具有不同的地位,甚至还会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产生变化,在1989年国外学者提出的规则网络向随机网络发展的理论中,即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中原先有M个节点,每个节点都与它临近的k个节点相连(k条边),并满足MK≥1,但每个节点都有重新连线P的概率,这就体现出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动态性。另一方面,网络联结的偏好性导致产学研合作创新关联程度也有所不同。具有先进技术、竞争力和良好信誉的企业可能会选择继续合作创新,而经常不被选择连接的企业退出网络,新的企业会加入网络结构填补空洞,实现了网络的动态更新和持续发展。

3.2.2 网络环境是开放式的

在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中,节点即各主体(高校、企业、科研机构、政府)是整个合作创新网络的支撑点,但在市场开放的环境下,各参与主体可以自由选择参与或者退出,网络机制的维护依靠各主体之间的协议,同时,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组织中的信息具有共享性,因此,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是开放式的,网络的边界具有可渗透性和模糊性,信息的扩散程度会更大。

3.2.3 合作创新网络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由于与技术创新相关的人才、信息、资源、资金以分散化的形式由不同的主体掌握,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经济环境、资金流动,网络厚度与密度,网络中心性等。处于中心位置的节点往往掌握着网络知识信息流动的分配权。例如在广州地区,以大学为主要的网络支撑节点的相关产学研合作或者产学研联盟,在知识转移中就占据主要位置;而在某些大型的企业(如宝洁、丰田等)参与的产学研合作中,则控制知识转移的主动权。

3.2.4 以创新为目的,市场需求为导向

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组成是市场需求推动的,整个网络组织是为了提高创新能力、资源共享而构建。创新成果在转化的过程中会不断推动合作网络各个主体间的联系与合作,强化各主体间的沟通交流、技术传播,刺激合作伙伴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更加主动地寻找有利于产品转化的方法,从而提高整个网络的组织性。

3.3 广东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发展

2006年初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明确指出要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突破口,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广东省成为了全国产学研试验区。

2010年,广东省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承担的881个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企业承担的有488项,大学承担的有236项,科研机构承担的有119项,其它单位承担的38项。973计划、863计划以研究型为主,这类计划以大学承担的项目最多,支撑计划与星火计划和火炬计划虽有所不同,但主要面向产业,这三类计划以企业承担的项目最多。

广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在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它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

(1)单链简单合作阶段。

在广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发展的初期,仅仅是因为企业的某一项需求,从而与高校或科研机构某个研究小组、研究团队甚至个人合作,在早期的时候,出现过“星期日工程师现象”,这是合作创新网络最简单的状态。这种状态的特点是:合作内容单一,目标简单明确,网络机制简单决策权完全受制于企业,网络稳定性差,很难体现科研机构的主观能动性。

(2)单链契约合作阶段。

在广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发展中,随着创新任务的复杂化,逐渐出现了单个研究小组和团队难以承担科研任务的情况。因此,一些科研管理部门就参与进合作创新网络的过程中,形成跨学科、跨部门的复杂合作阶段。这种网络状态的特点是:合作内容多,网络机制复杂,网络稳定性有所加强,研究方在网络中有了自己的发言权。例如,广东佛山顺德区勒流五金专业镇与中国地质大学开展金属无铬钝化清洁生产技术研发及推广,四川大学在广州花都区狮岭皮革专业镇建设技术服务平台。

(3)多链一体化合作阶段。

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广东省产学研合作也将逐步向多链一体化合作阶段发展,这是多家高校或科研机构与多家企业共同建造的研究中心,而政府通过建立高层会商机制、多级联动机制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这种网络组织状态的特点是:合作内容具有综合性与复杂性,网络协调机制难度增大,网络的稳定性较强,产学研各方共同主导网络信息与知识的分配。多链一体化合作阶段是目前广东产学研发展最有成效的新阶段,适用于大型的企业技术创新。例如,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部属高校,联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组建数字家庭产学研战略联盟,战略联盟初见成效。北京科技大学整合广州、佛山的4个研究平台组建了广东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整合佛山、惠州等地区的创新平台组建了工业技术研究总院。

4 广东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机制的运行

4.1 广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机制的影响要素

广东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机制受相关因素的影响,网络的创新过程和创新行为受到网络的联结强度、创新激励、信息交流的程度、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有效的合作也能提高企业的绩效,基于这样的分析,可知道影响广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机制的相关要素(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机制需要强调网络的结构性特点,即联结强度、网络的密度、连接性等,同时也要强调网络的关系性特点,即创新的奖惩、可信度、支撑程度等。

4.2 广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机制

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机制既不同于市场的价格机制,也不同于政府科层的行政机制,它包括信息网络联结机制、契约网络协调机制、创新网络增强机制。这三大机制分别根据知识维、关系维、时间维三个维度构建。

4.2.1 信息网络联结机制

计算机信息网络在产学研合作网络中带来的是革命般的变化,在广东省产学研合作信息网络中,企业可以更快地了解有关于技术成果、产品变化的相关信息,了解市场的需求和对手的动向,制定出相应的策略。通过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内部通信达到了快速有效的作用。利用信息计算网络,产学研彼此联系的交互网络,极大地扩展了合作创新网络的多项功能,使信息物质得以高效率的传播与运送。深圳虚拟大学园已引进43所海内外著名高校,其中大部分为部属高校,形成了国内一流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同时,由高校78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组成的“深圳虚拟大学园重点实验室平台”已经启动。

信息网络联结机制中信息的流通有两个标准:信息的扩散度和信息的规范度。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信息联结机制已经有信息网络的初步构建,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形成网络一体化的模式。

4.2.2 契约网络协调机制

(1)组织协同机制。

广东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具有灵活性、开发性、柔性等特点,能够适应当前社会信息瞬变的形式,有很强的适应性。现在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已有多种组织形式,包括实体组织与虚拟组织。但是不管是那一种组织协调,都需要制定一定得契约、协议或章程来约束。契约或协议都本着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来约束网络主体共享资源,致力于目标的实现,共同承担创新过程的风险。组织协同机制也能促使网络组织中风险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2)利益分工机制。

在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发展到跨部门多链合作时,科研任务往往是繁重而复杂的,需要产学研主体内部的分工合作。一方面,各主体会形成一体化合作,相互交叉,信息渗透的局面,另一方面,在信息获取、科研开发、创新决策各个方面都会有相应的专业分工机制,实现整个网络各方利益的最大化。其次,在信息化不断增强的过程中,无形资产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如何处理好无形资产的分配,是利益机制设计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4.2.3 创新动力增强机制

(1)技术创新动力机制。

在市场条件下,企业的技术创新将给企业带来高额的收益,也能够累积后期的资金、技术、人力等资源。而高校或科研机构能够以聘用的形式将自己的人才送入企业内部进行第一手的数据获取,将科研成果市场化,提高科研实用性。这就促使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形成自我增强机制,促使网络创新不断循环、不断进取。

(2)竞争学习机制。

组织学习是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中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在网络中建立完善的学习机制。在网络中的各个创新主体在正式或非正式的联系促使学习信息的扩散,内部人员作为知识的载体在网络中流动也是学习机制的重要方式。市场竞争的激烈也会促使合作创新网络的利益分配格局不断变化,建立完善的学习机制。

广东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机制的设计在多种维度就有比较清晰的框架,知识维度分析了网络机制在设计时需要实现哪些知识,关系维度则体现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中需要打造出高信任度的网络氛围,实现利益共赢,时间维度是从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创建中明确角色定位,不断创新,达到网络组织具有学习机制的优化过程(图2)。

在广东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机制中,网络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就表现出来了,而且在网络机制稳定的情况下,网络传递的知识信息乘螺旋状上升的特点。

在广东省产学研创新网络中,机制的作用体现在:降低了在产学研创新中的不确定性和交易费用;提供对于产学研创新的激励。制度把合作中的激励作用减少到最低。

5 广东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机制的培育建议

5.1 培育优良的网络主体

网络主体是整个网络稳定性的决定力量,重点的科研机构、大型的企业、高等院校的的合作培育十分重要,网络主体也是网络的连接点,这些连接点处于网络的中心地位,连接点的增加有利于创新网络的稳定性,也能促进技术的创新。

5.2 建立稳定的信息平台

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发展,在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中,建立稳定的交流信息平台有利于信息的交流和扩散。信息平台作为一种中介桥梁,它能够缩短节点间的交流距离,快速地进行信息传递。广东省在这一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通过项目投标、信息网站、政策鼓励等多种方式,需求与供给方得到充分的联结,大大提高了创新的效率。

5.3 正确的政策导向

广东产学研合作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撑,在模式、体制等方面来引导广东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发展,广东省积极引入港澳台和独联体、欧美、日韩、东盟等国家的创新资源,与广东的专业镇、产业集群区、产业转移园区等进行对接;鼓励广东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走出去”,以参与招标、联合攻关、设立海外创新机构等多种形式展开跨区域跨国合作,形成开放式、国际化、多层次的产学研合作网络。

5.4 健全的管理监督

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机制需要外部的监督和内部的监督,外部的监督主要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力量,内部的监督主要依靠自身的网络设计和监督体系。监督运行的方式需要因地制宜,不同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需要独特的监督体系。

6 结语

广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机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将会趋向于信息一体化和虚拟模式化。网络联结也会有低端向高端集群发展,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产学研合作中的核心部分,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广东省产学研合作应该将内外部的各种资源联结起来,走网络化合作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彭锐,杨芳.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演进阶段及科研管理部门的作用[J].科研管理,2008(29):38~41.

[2]朱桂龙,彭有福.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组织模型及其运作机制研究[J].软科学,2003(4):49~52.

[3]徐国东.产学研合作中的网络能力对知识转移影响的实证研究[J].情报杂志,2011(30):99~103.

[4]邢小强,仝允桓.创新视角下的企业网络能力与技术能力关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28(12):182~186.

[5]潘忠志.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网络机制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08.

[6]慕继风,陈方丽.企业网络的运行机理与企业的网络管理能力[J].外国经济管理,2001,23(10):21~25.

[7]Ritter,Wilkinson,Johnston.Measuring Network Competence:Some International Evidence[J].The Journal of Business&Industrial Marketing,2002,17(2/3):119~138.

[8]方刚.基于资源观的企业网络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8.

[9]黄婷婷,鲁虹.基于多Agent模型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S2):237~242.

[10]蔡宁.网络关系强度与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耦合性及其协同演化——以海正药业技术创新网络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8,4(4):137.

合作创新网络 篇2

甲方:(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广告法》及其他有关广告发布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等的规定,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共同签订协议如下:

第一条:合作事项

1、甲方委托乙方在乙方所代理的媒体方步平台为甲方发布广告。

2、合作期间:年

3、合作期间内,甲方需要乙方在本合同所述发布媒介上发布广告的,乙方应按本合同约定予以发布,广告发布费用由甲方支付。第二条:权利及义务

A、甲方权利及义务

1、甲方所发布的广告内容以甲方认可的设计样稿为准,即由甲方提供广告电子文档一份,彩色打样两份初稿交乙方审查,乙方审查后,最终发布的样稿必需经甲方签字认可后,乙方才可发布。

2、甲方应至少提前10个工作日确定每次广告发布内容及计划,并以书面形式通知乙方。

3、甲方可以委托乙方为其设计项目网站,具体费用另行商议;

4、甲方的网络广告内容可根据需求由乙方随时更新;

5、甲方的网络广告位在乙方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根据需求按同等价格更换。

6、乙方由于自身原因或其他相关因素造成新闻、广告等发送失败的应退还甲方全部金额.B、乙方权利及义务

1、乙方受理甲方网络广告的具体发布规格、位置、期限、价格等.3、乙方保证妥善保管甲方合作新闻类文档。在乙方保管期间发生的文件泄密或毁损(不包括不可抗力造成的)由乙方承担全部的损失。

第三条: 服务费用及付款方式

1、甲方在刊登前支付乙方的网络服务费。

2、甲方在确定每次广告发布内容及计划,并以书面形式通知乙方。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一次性付清。

3、若甲方未按时支付乙方上述款项的,按照每日应付而未付款项的 3%向乙方支付延迟付款违约金。同时,乙方有权暂缓或停止该网络广告的投放。

4、上述网络服务费甲方以支票或电汇等方式支付至乙方指定之账户内。

5、乙方应在甲方付款时为甲方开具合法有效的网络服务费发票。

第四条: 双方责任

1、甲方应向乙方提供甲方的相关资质证明及资料,并保证所提供的广告内容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且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权利,否则由此引发的一切责任及经济损失由甲方承担。

2、乙方应向甲方提供乙方的相关资质证明及资料,并保证其有资格并有权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互联网网络广告经营,并有权经营网络广告。

3、乙方说明:乙方为甲方提供的服务系通过国际互联网及乙方的ISP的支持实现的,因此,如遇有非乙方的责任,如:“黑客”、“病毒”之侵犯及国际国内服务商(器)等其它问题,乙方将为甲方提供除经济补偿之外的其它解决方案。

4、如因乙方责任,导致甲方的网络广告延误或中断累计7天以内,乙方须双倍补偿甲方的广告发布时间,即延误或中断一天,广告发布时间要延长二天。

5、如因乙方责任,导致甲方的网络广告延误或中断累计7天以上,甲方可以要求乙方按双倍补偿广告发布时间;也可取消发布,由乙方按未发布的时间对应的广告发布费进行赔偿。

6、如因甲方原因造成网络广告发布延误7天以内,甲方可不承担任何责任,乙方应将发布时间顺延;如因甲方原因造成网络广告发布延误7天以上,乙方将从第八天开始正常计费。

7、如因甲方原因造成网络广告发布取消,乙方将不退还甲方费用。

8、乙方未经甲方许可不得擅自更改甲方的网络广告内容、位置。

第五条 违约责任

1、甲乙双方任何一方严重违反本协议,造成本合同约定的合作业务无法经营或由于一方不履行本协议规定的义务、经通知纠正后15日内仍未纠正的,视作根本违约,守约方有权解除本协议。如双方同意继续合作,违约方仍应赔偿守约方的经济损失。

2、如因为不可抗力导致运营问题,进而影响服务的不能履行或履行延误,从而导致消费者理解错误而造成的任何损失,双方均不负责任。

3、不可抗力:在合作期间,由于地震、台风、水灾、火灾、战争或其他不能预见并且对其发生和后果不能防止和避免的不可抗力事故,致使协议的履行直接被影响或者不能按约定的条件履行时,遇有上述不可抗力事故的一方,应立即将事故情况电报通知对方,并应在十五天内提供事故的详细情况及协议不能履行、或者部分不能履行、或者需要延期履行的理由的有效证明文件。按照事故对协议的履行的影响程度,由双方协商决定是否解除协议、或者部分免除履行协议的责任、或者延期履行协议。

4、甲方逾期支付服务费,应承担逾期付款金额每日千分之三的违约金,超过十五日仍未支付的,乙方有权解除本协议。但因为对方过错所致支付延迟,则支付方不承担此违约责任。

第六条 争议解决方式

1、一切由执行合同引起或者与合同有关的争议,均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应向乙方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

2、本合同未涉及的部分,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

它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执行。

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自双方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盖章)

经办人签字:

年月日

合作创新网络 篇3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企业网络;网络特征;知识获取;创新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14-0085-0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竞争的加剧,企业创新能力对国家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凸显,面对科技产品快速更新和创新系统日益趋于复杂化的形势,产学研合作在近年来备受各方人士的重视并得以迅速发展。而使企业能够应对各种挑战、取得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对创新所需知识的整合和掌握。另外,当前组织模式的发展已经日益趋向于网络化,针对产学研合作这种网络化的模式和特点,社会网络相关理论的引入,为产学研合作方面的研究带来了新鲜活力。获取创新知识是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最重要的目的,新的知识能够促进企业的技术和管理创新,最终实现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基于此,本文选择以产学研合作创新企业为对象,对企业的网络特征、知识获取及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

1 假设推导

1.1 网络特征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本文从结构和关系两个方面来描述企业网络的特征。

在网络结构方面,涉及到企业在网络中的地位及网络的情况,主要使用网络密度、网络中心度来衡量。网络中心度决定了企业在网络中的地位,由于知识和资源均具有中心偏移倾向,所以位于网络中心的企业有机会获得更多的外部信息和更丰富的专业化知识,对技术创新的刺激其反应速度也更快。另外,网络中的企业之间直接合作机会越多,网络密度越大,这就意味着资源增多,信任增强,合作关系更加稳定,从而提升企业绩效。

在网络关系方面,主要涉及关系质量和关系强度。一般认为越高的关系强度代表着越默契的行为,能够达成越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较高的关系强度,不仅有有利于从事创新活动,即通过合作伙伴之间彼此信任和互利来规范创新行为,还有利于隐性知识的传播,并提高关系质量。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假设:

假设1:企业网络的特征对企业的创新绩效有正向作用。

1.2 产学研合作网络特征对知识获取的影响

在网络结构方面,一方面,企业嵌入网络位置的中心度越高,获取知识就更加便利,不仅有选择性,还能够支配资源。从网络紧密程度来看,网络成员之间的密切互动强化了知识互换的深度和广度,使得知识获取的效果得以提升。

在网络关系方面,Fiona(2004)从关系维度对组织外部知识获取的角度,提出成员间的关系性质影响知识和资源的互换共享,合作与竞争共存。也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合作关系中的信任和承诺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变网络成员的防御心态,有意愿进行知识共享。一般关系越强,对知识获取有正向影响,越有助于复杂的专业知识的共享。而关系越稳定,对知识管理越有正向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

假设2:企业网络特征对知识获取有正向作用。

1.3 知识获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综合国内外研究可以发现,知识获取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

①企业在获取知识之后进行技术学习,不仅能够深化原有的核心能力,还能够形成独特的新能力,从而提升企业创新绩效。

②企业获取的外部知识可以使其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以应对快速的市场变化。

③企业获取的关系专有性知识,尤其是客户知识,使企业更有意愿进行产品研发,提高其从合作伙伴产品开发中获得的收益。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假设:

假设3:知识获取对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

1.4 知识获取的中介作用

前文已经探讨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即a-c。而合作网络的结构和关系属性会影响企业知识获取,即a-b,知识获取又会影响创新绩效,b-c。逻辑表明,知识获取其中发挥着中介作用,即a-b-c。这说明不同的合作网络特征使企业知识获取存在差异化,而知识获取的差异化进一步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将前文的三个假设综合起来发现,其中隐含一个假设: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网络特征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企业的知识获取来发挥作用的。

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

假设4:知识获取在网络特征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

2 实证分析

本研究的调查问卷共发出600份,总计回收491份,回收率为81.83%。由于本研究的问卷需要调查的是产学研合作企业的情况,因此需剔除83家未参与任何产学研组织的企业。此外,扣除掉答案不完整、前后答题不一致、答题完全不符合逻辑等52份无效问卷后,共得有效样本356份,问卷回收有效率约为72.51%。

2.1 相关分析

从变量间的皮尔森相关矩阵可以看出,各变量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这初步说明本研究的假设预期。网络特征、知识获取、创新绩效的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

2.2 回归分析

2.2.1 企业网络特征对创新绩效回归分析

网络特征对创新绩效的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可以看出,网络中心度、网络密度和关系质量这三个维度对企业的创新绩效均呈现显著的正向作用,关系强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并且为负值。

综上判断,假设1获得部分支持。

2.2.2 网络特征对知识获取的回归分析

网络特征对知识获取的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

可以看出,网络中心性、关系强度和关系质量这三个维度对知识获取均呈现显著的正向作用,但网络密度对于知识获取的影响不够显著。

综上判断,假设2获得部分支持。

2.2.3 知识获取对创新绩效的回归分析

知识获取对创新绩效的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知识获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呈显著的正向作用。另外,解释变异量为40.3%,说明除了知识获取以外,还存在其他影响因素。

综上判断,假设H3获得支持。

2.2.4 知识获取的中介作用

知识获取在网络特征与创新绩效之间中介作用的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

由表可以看出,网络特征对知识获取具有显著影响,网络特征对创新绩效也具有显著影响,另外知识获取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也非常显著。最后一个模型吧网络特征和知识获取同时作为自变量,发现网络特征对创新绩效影响的显著性降低了,但是仍然显著。

基于此,本文断定,在产学研合作的网络特征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中,知识获取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即假设4获得部分支持。

3 研究结论

3.1 企业网络特征对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效果不佳

实证验证结果表明,被调查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特征中的网络中心性、网络密度和关系质量能够对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关系强度特征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呈现负相关,但不是太显著。说明强关系在并不是一定会给企业的创新绩效带来正向作用,这也证明了在实践过程中“弱连带优势理论”在的正确性。

3.2 企业网络特征对知识获取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实证验证结果表明,企业网络特征中的网络中心性、关系强度和关系质量都与知识获取呈正相关关系,网络密度与知识获取的正相关关系不太显著。总体看来,企业网络特征能对知识获取产生正向影响。为了有效地获取知识,企业在实践中应该进一步加强与产学研合作组织的联系,同时尽可能多的与其他主体进行交流与合作,争取在每个合作主体的交流合作中处于主导地位。

3.3 企业的知识获取能够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

实证验证结果表明,知识获取与企业创新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也符合本文的理论逻辑判断。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获取了与创新有关的知识,这些知识经过消化吸收后,能够为企业所用、促进其自身的技术和管理创新。企业的创新绩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经营绩效的提升、创新成果的产出以及学习技能的提升。

3.4 知识获取在企业网络对创新绩效作用中的效应不

显著

从本文的实证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在基于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企业网络中,知识获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只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但是作用不够显著,可能还有其他的中介因素。

参考文献:

[1] Yong S.Lee.The Sustainability of University-Industry Research Colla-

boration [J].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00,(5).

[2] 李志刚.产业集群网络机构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4).

[3] 殷辉.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的产学研合作形成机制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4.

[4] Thurow,C.Globalization:The Produet of a knowledge-based economy [J].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eience,2000,(l).

[5] Anders,M.,Dominic,P.How do firms in clusters create knowledge[J]. Industry and Innovation.2005,(12).

[6] 许冠南.关系嵌入性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探索性学习的中介机制[D].杭州:浙江大学,2008.

[7] Tsang,E.W.K.Acquiring Knowledge by Foreign Partners from Interna-

tional Joint Ventures in A Transition Economy:Learning-by-doing and learning-myopia [J].Strategic Management,2002,(9).

[8] 李世超.产学合作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案例研究的概念模型与解释[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5).

[9] 惠青,邹艳.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知识整合和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J].软科学,2010,(3).

[10] Freeman.Networks of innovators:a synthesis of research issues[J].Research Policy,1991,(20).

[11] 窦红宾.集群企业网络特征,协调机制对企业知识资源获取的影响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2.

[12] 徐国东,郭鹏,于明洁.产学研合作中的网络能力对知识转移影响的实证研究[J].情报杂志,2011,(7).

[13] 陈学光.网络能力、创新网络及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8.

[14] Brostrom,A.Firms'rationales for interaction with research universities and the principles for public co-funding[J].Journal of Technology

合作创新网络 篇4

一、生态网的形成背景分析

从组织理论发展的历史来看,任何一种组织形式的产生都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进步的产物,生态网作为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其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及其原因。

(一)经济全球化与组织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全球统一市场的范围和领域进一步扩大,各区域组织之间的相互合作和优势互补的关系日益密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在进一步加速。这一新趋势无疑给组织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组织的外部竞争环境、竞争规则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组织而言发生了以下变化:(1)从“孤立走向合作,从单赢走向多赢”;(2)从只关心自身利益到开始关注组织存在的社会、生态、环境价值;(3)从只关心拥有者的利益到开始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全方位利益;(4)从追求效率到挖掘潜力、协作创新。“合作”与“共赢”已成为全球化时代组织发展的主题。

(二)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和不确定

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以及新兴技术的发展,给组织带来了一个复杂、多变、混沌、不确定的环境。在此过程中,组织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如何在越来越复杂的环境中、在越来越动态多变的竞争条件下,增强组织适应当前变革环境的能力,增强组织的灵活性。因此组织获得成功的源泉来自于对环境、生态和文化的适应与匹配。这就要求组织要建立起更加灵活的组织和管理模式,及时识别与把握机遇,通过组建动态的组织网络来达到规避风险和分散风险,进而降低风险,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生态网作为网络组织的一种形式,是一种对环境更具适应能力的新型组织范式,它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能够更好地处理效率和灵活性的平衡问题,能够更好地与环境相匹配,实现与环境、组织的协同进化。

(三)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加快

随着人类社会的技术进步一日千里,科技、知识成为生产力的主要推动力量,组织所面临的技术环境发生了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研究开发成本的增加以及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等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是生态网形成的直接促进因素。产品更新换代加快、产品寿命周期缩短、品种增加、新品种的加速出现成为当前竞争的严酷事实。技术进步的加快,使得产品更加高科技化和复杂化,产品和服务的知识含量增加,同时也使产品的研发费用增加,这就使得很多组织都无法独自承担从市场调研、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这一庞大的系统工程。因此,也就在客观上要求组织能够快速集成、整合相关的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能力,分散风险,快速适应环境的变化。组织面对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加快,迫切需要通过柔性、创新的组织形式适应复杂、剧变的外部环境。

可见,作为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网络化组织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网络组织间的关系具有相互依赖、协同进化、共生共荣的生态系统特征,因此本文以社会网络理论和组织生态理论为基础提出一种新的组织间关系的分析范式——生态网。生态网的分析框架用生态学的隐喻和社会网络理论的方法论对组织间关系进行分析,强调组织间(包括不同类型的组织)的相互作用关系与生物界种群之间的共生关系极为类似,它们会由于外部因素的作用以及自身有意识的行为而集结在一起形成生态系统,在一定的价值链下共同生存和协同进化,达到共同繁荣的目的。

二、生态网的基本假设和内涵界定

生态网理论作为一种组织间关系理论,基于以下两个基本假设:第一,组织之间是否进行合作是基于“利他动机”和“利已动机”的双重动机的作用。双重动机之间相互作用,因此能够把源于利己动机的组织选择和通过利他动机的社会结构的约束有机地联系起来。生态网要实现共生共荣的目标就必须依赖于双重动机的假设。第二,组织间的生态网是建立在长期信任和相互责任的关系网络基础之上的。生态网理论并没有将组织孤立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忽视其他组织的影响,而是认为这种影响在组织间关系网络中得以实现,应考虑处于多样化的变化中的组织间关系如何共同影响了网络成员的行为。

基于以上假设,在生态网内的组织间的关系相对于生物与生物、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着相似的内在机制——都由主体、客体、环境等要素组成;系统中各因子都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关系,都存在着能量、动力、信息和资源等方面的交换;系统整体的健康、平衡、和谐与共生共存都是它们共同追求的目标。据此推理生态网内各主体自身、各主体之间的关系与生物物种类似,同样具有生态性,符合生态系统的一系列特征。因此,生态网可以定义为组织在动态复杂环境下为了自身生存和持续健康的发展,有意识地按照生态学的思维和原理,以价值传递为纽带,以共同进化为目标,与其他组织、及其利益相关的组织和个体共同构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社会系统。这一定义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

1.生态网是组织间关系的一种形态,是组织间一种高效的资源配置形式。它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各行为主体之间在交互作用和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能够促进创新的、根植于本地的各种正式与非正式关系的总和。

2.生态网是一种包含了一系列要素及其关系的概念性工具,用以阐明每个行为主体的战略逻辑。它描述了其所能为客户提供的价值以及组织的内部结构、合作伙伴网络和关系资本等借以实现(创造、推销和交付)这一价值并产生可持续发展的要素。

3.共同进化是生态网的目标,各成员组织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与竞争(竞合关系)实现共同进化,进而推动整个生态网的进化。生态网中共同进化是通过网内各成员组织或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使相互依存的各子系统交互运动、自我调节、协同进化,最后导致新的有序结构,这种新的有序结构即生态网各成员共同进化的结果。

三、生态网的结构分析

从生态网的结构来看,生态网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组成网络的主要结点、网络中各个结点之间联接而成的关系联结以及网络环境。组织之间及其外部环境之间结成了网络互动关系,形成了生态网的结构雏形。在这一网络结构中,组织(包括不同类型的组织)是网络的结点;直线是网络的联结,表示信息、技术、人才、资金以及政策等资源的流动。至于网络的交流方式,有正式的,如契约贸易、展销会、商务洽谈、各种类型的研讨交流等;也有很多非正式的。这样,生态网就提供了比等级组织更为广阔的联系和交流界面,使得创新活动可以在多个层面多个环节中发生,具有比等级组织更灵活、比市场组织更稳定的双重优势,成为当前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各行为主体所采取的新型组合和运作方式。

结点是生态网的枢纽,它是指生态网内能够产生和消耗创新要素、资源的行为主体,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行为主体并不局限为同一类型的组织,例如大学、政府、企业可以均作为结点相互作用。行为主体结点在参与创新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行为实现自身和外部的创新,最终促进整个网络的创新。行为主体结点的行为受到自身行为性质的限制,也就是说不同类型的行为主体在创新网络中扮演不同的创新角色,从不同的角色出发产生各异的功能在网络中,它们并不是随意聚集在一起的,而是靠显性或是隐性的利益关系联结起来,在与各利益相关成员相互利用、相互依赖的基础上形成的有机组合。

联结包括结点间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总和,以及在结点间起桥梁作用的各种中介机构。结点与结点的联接方式和渠道就是网络的联结,联结是资源、信息等流动的路径,它是各个组成网络结点的行为主体在参与创新的活动中,彼此之间通过产品、服务、资金等资源的交易以及知识、信息等的流动和扩散等而建立起来的联系。网络中各结点之间的关系联结,既是知识、信息和技术传递扩散的关键渠道,又是知识、信息、技术等在扩散过程中创造价值或知识增值的“价值链”。因此,网络中的关系联结也比较复杂,因为网络中的每一个结点都有可能与网络中的其他结点,直接地或间接地进行联接与合作,发生联系。因此,从结构上看,生态网不是固定的不可改变的等级协议,而是开放的、动态的、平等与互惠的、交流上是多渠道的多层次的结构。它将整个生态系统的资源进行整合,各结点共同发展自己的能力和作用,并注意将自己与未来的方向结合起来,共同投资于为合作方创造价值的过程中。

四、生态网的系统特征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生态网作为组织间关系的一种形态,兼具组织网络和组织生态两大特性,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

(一) 动态开放

根据系统论的研究结果,只要一个整体中的个体之间存在着有规律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并且这个整体具备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作用的秩序和能力,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生态网作为组织间关系的一种形态,并不是与外界环境割裂的封闭系统,而是依赖与外界环境的资源和信息进行交换来维护自我发展的开放系统。在这样一种开放的系统网络之中,组织都更多地将注意力从关注组织内部转向它们所参与的生态网络的整体生存环境。而且,它们将这种网络视为一种有机的、与外部环境相适应的生态系统,而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联合体。对于组织来说,现在它们所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如何管理好它们各自组织本身并不直接拥有的资产,即对外部环境进行管理与控制。

由于生态网是一个复杂、动态的系统,网络中的各个行为主体及其相互之间的网络联系随时都在发展变化,网络中流动的生产要素以及知识、信息等也在不断更新,因而呈现出动态性的特征。可以说生态网的培育与形成,本质上就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这种动态性主要由两方面原因引起:一方面,由于网络结构变化引起网络的动态性,主要表现为结点位置变化和联结内容变化;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内行为主体数量变化引起的动态性。网络内行为主体的不断诞生、破产以及被兼并、迁入迁出等,网络中行为主体的数量不断变化,而网络中的各种联系也随时发生变化,或更紧密,或更疏松,或消失等。

(二) 协同进化

在自然界生物系统中,每个生物体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共同进化以适应环境,生态网内的组织亦是如此。系统内的各个组织成员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每个结点组织的战略和行动都会对其他结点组织的战略和行动产生影响,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各结点需要在经济、文化、地域、技术等各个层面相互合作。

生态网的本质是系统成员的协同进化,即成员们在合作与竞争中协同发展。这也是生态网区别于其它网络的根本特征。所谓的协同进化,在生态学里,它指的是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个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是对前一种的反应而进化。 对于自然生态系统,这种协同进化可产生在捕食者与猎物物种之间、寄生者与宿主物之间、竞争物种之间。

对于生态网来说,协同进化是它的本质,也是该网络系统追求的目标。更详细地说,系统成员通过功能耦合形成超循环共同发展各自的管理能力、创新能力、技术水平、营销水平等等。在此过程中,任何心存侥幸心理,期望“渔翁得利”的思想是绝对不可取的。如果某个成员试图“搭便车”,或是创新跟不上等等,那么它将会被生态网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生命力更强的成员。协同进化也不仅仅是相互交换产品和信息那么简单,协同进化的核心思想是信息共享和共同创造价值。因此,组织结网的目的在于构筑强大的信息和资源的共享能力,进而构筑强大的研发攻关能力。协同进化强调相互合作,但并不排斥竞争。根据哈肯(Haken H)的协同论,竞争是系统演化最活跃的动力。竞争可能会造成生态网在某一方面多样性的降低,但它却为在更高水平上多样性增加提供了平台。

(三) 松散联结

生物生态系统的特征是,具有大量的松散联结的参与者,其中每个参与者都依赖其他的参与者,以取得各自良好的生存能力和效果。因此,生物生态系统中各物种命运都彼此攸关。就像生物生态系统一样,生态网也是由众多实体组成的一个大型的、松散联结的网络。生态网内部的各个参与者,无论其规模、实力大小,都是完全平等、独立的,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传统组织结构中的垂直等级关系,它们之间没有确定的契约和组织结构,没有支配与依附,所有行为主体都以平等的身份与地位参加结网,各个参与者结网的目的都是希望通过合作实现在战略、利益、资源能力上的互补。因此,生态网络不是固定的、不可改变的和等级的协议,而是相对松散的、非正式的、隐含的、可分解和重组的相互关系系统。

由于传统的以支配与受支配为主要特征的等级制就被伙伴关系和以合同为基础的网络所取代,这种网络是通过结点之间的合作交往、依赖来维持的。因此,一般来说在生态网内部没有起支配作用的结点,也没有受支配的结点。通过各结点相互作用、相互激发,产生“整体大于局部”的效果。在生态网中,组织之间是平等的利益相关者关系,每一行为主体的利益都与整体生态网的利益结合在了一起。

以上这些特征是生态网区别于其他网络组织的主要方面。生态网从本质上说是由具有不同利益但联结到一个共同整体的各个结点所构成的网络,其中每个结点都依赖于其他的结点,以取得各自良好的生存能力和效果,从而使得整个生态网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长期演化的动力。正确认识和把握生态网的系统特征,不仅有利于分析现实中组织间关系的生态网特征,而且有利于将生态网理论应用于实际中。

五、 结语:生态网应用前景分析

生态网理论以生态系统的隐喻所提供的视角来考察组织间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高效的资源配置模式,强调网络内各成员通过正式与非正式的交流,在网络内实现资源互补、节约成本、共同抵制风险的目的;同时结点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联系从而共同进化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这种共赢的结网目的更好的适应了当前“超竞争时代”竞争与合作并存的要求,从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 在商业组织中的应用

商业组织的网络化链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根基,早在几个世纪以前,意大利的服装业就以许多组织组成的松散链接的网络形式来发展的。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主要的战场不是在单个企业之间而是在企业所属的网络之间。因此构建或加入一个高效健康的网络已经成为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商业组织的生态网是由众多企业组成的一个大型的、松散联结的网络,企业作为网络中的结点,通过正式与非正式的联结彼此相互作用。与传统的网络组织不同,生态网强调的是网络企业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和整个生态网的进化。结点只有将自己置于与其共命运的生态网中,才能实现自身与生态网的共同进化。

生态网中处于中心的企业享有最丰富广泛的联结,通过这种联结构建了一个动态的、网内其他结点可赖以生存的网络系统。处于中心的企业一方面通过这一网络一方面整合网络内的重要资源和能力,另一方面与其他结点共享信息、智力和有形资产。其余的企业围绕在中心企业的周围,利用网络共享资源降低风险,以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从而对网内其他结点形成互补。可见生态网内的结点不论规模大小都彼此担任不同角色而相互依赖,在网络内实现价值共享和持续创新,因此赋予生态网极大的生命力,促进了整个网络的协同进化能力。

(二) 在不同类型组织中的应用

生态网理论在不同类型组织中的应用最为典型的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构建大学-政府-企业生态网。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大学、政府和企业是三个不同组织属性的主要行为主体,它们之间能否构建一种高效而健康的合作模式,是国家创新体系是否能够真正建立的关键所在。在以大学、政府和企业为主要行为主体所构建的生态网(以下简称为大学-政府-企业生态网)中,大学政府和企业是网络的结点;直线是网络的联结,表示信息、技术、人才、资金以及政策等资源的流动。至于网络的交流方式,有正式的,如委托开发、合作研发、产学研联盟等各种类型的合作交流等;也有很多非正式的,例如中介机构所形成的信息传导机制。

从上文对生态网的内涵和系统特征的分析中可见大学-政府-企业生态网是一种松散的协同进化的组织间关系形态,因此各行为主体在合作研究开发及创新活动过程中可实现诸多协同效应,包括:整合各种创新资源,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协作;节省交易费用;有效地降低创新风险;实现知识共享和技术扩散;吸引更多的创新人才、创新项目等。可见大学-政府-企业生态网与传统的官产学研合作不同在于,它强调摒弃官本位思想,构建平等的生态网合作关系;主张引入市场机制,保持生态网的动态开放;倡导塑造共赢文化,实现生态网协同创新。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弗·穆尔.竞争的衰亡——商业生态系统时代的领导与战略[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2][美]理查德L.达夫特.组织理论与设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3]马尔科·扬西蒂,罗伊·莱维恩.共赢:商业生态系统对企业战略、创新和可持续性的影响[M].王凤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美]马可·扬西蒂,罗伊·莱温.制定战略:从商业生态系统出发[J].哈佛商业评论,2004(4):236-264.

[5]彭璧玉.组织生态学理论述评[J].经济学家,2006(5):111-117.

[6]斯格特.组织理论: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7]Aldrich HE.Organizations evolving.London/Thousand Oaks,CA:Sage,1999.

[8]Baum JAC,Singh JV.Evolutionary Dynamics of Organization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9]Bruce R.Barringer,Jeffrey S.Harrison.Walk-ing a tight rope:creating value through inter 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Journal of Manage-ment,2000,6(3):367-403.

[10]Joseph Galaskiewicz.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85(11):281-304.

[11]Pfeffer,J.&Salancik,G.R.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New York:Harper&Row,1978.

网络媒体合作协议 篇5

甲方:乙方:

联系人:联系人:

电话号码;电话号码:

网址:网址:

QQ:QQ: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在平等合作、互利互惠的基础上,本着充分利用双方的资源优势,促进资源优势的有效利用,就双方合作的事宜达成如下合作协议:

一、甲方于XX年XX月XX在XX举办的XX活动,乙方以媒体合作单位的形式进行相关合作。

二、合作内容

甲方提供的资源:

1.乙方作为XX活动合作单位形式对外宣传;

2.活动接待处、开幕式、现场区域背景墙重点体现协办单位名称及LOGO;

3.活动官网及合作的门户专题中,出现媒体合作单位相关信息;

乙方提供的资源:

1.乙方将在签定合同之后在官网为甲方发布展会文字信息介绍,展会相关新闻动态等,新闻与内容图片由甲方提供,并在开展前后一周内推荐甲方活动新闻至首页各频道。

2、乙方四大官方微博(新浪、腾讯、网易、搜狐)转发或直发甲方展会相关新闻与资讯。内容与图片甲方提供。

三、合作保证

1.为保证上述合作的顺利实现,双方应为对方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2.双方均不需要向对方支付任何费用;

3.为了更好的开展相关工作,确保活动的整体形象及效果,乙方须服从甲方最后的活动调

整及现场安排,乙方有义务配合甲方遵照此既定方案执行实施活动的操作,不得随意修改或更动执行操作内容;

四、保密

未经对方书面许可,本协议任何一方不得将本协议内容透露给第三方。

五、争议的解决

因履行本协议或本协议相关事宜所产生的争议,甲乙双方应首先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有权向本协议履行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六、协议的变更和解除

1.本协议经双方书面同意,可以予以修改、补充或调整。

2.本协议期间,任何一方违反本协议的相关规定,且经另一方书面通知其改正之日起,一周内仍未改正的,另一方有权选择终止本协议。

七、不可抗力

由于地震、台风、洪水、火灾、战争、罢工、政府禁令、法律要求或变化以及其它不能预见并且对其发生和后果不能防止或避免的不可抗力,致使影响协议有关条款的履行,双方应按照不可抗力对影响履行本协议的程度,协商决定是否解除本协议、免除履行本协议的部分义务,或者延期履行本协议。

八、协议生效及其他

1.本协议一式叁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由甲方持贰份,乙方持壹份。所有附件和补充协议等一经甲乙双方签字即成为本协议的有效组成部分。

3.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甲方:乙方:

授权代表签字:授权代表签字:

区域旅游合作网络模型研究 篇6

[关键词] 区域旅游合作四阶段理论框架网络模型

一、引言

旅游业发展依赖于人类共有的环境资源。然而,这些资源却被各级不同部门分割管理,这些部门的管理规划往往与各地区具体的旅游管理规划既相关又彼此独立,由此在共有资源的利用上产生冲突并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使旅游业得到可持续发展,就要求各地旅游业管理规划框架与相关部门的管理规划框架充分沟通并有机结合。此外,合作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块状经营已无法应对激烈的市场,不同旅游项目的各类参与者在更大范围内必须有一个实质性合作。过去那种仅由旅游行政部门独立做出旅游规划的模式必须让路于多部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广泛深入地合作规划的模式。

本文将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统一为原则,对Gray and Selin的旅游合作理论框架进行优化整合,提出了区域旅游合作四阶段理论框架。并将此理论框架运用于区域旅游合作网络模型的构建中,以期系统完整地解释区域旅游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全过程。

在进行阐述之前,有必要先说明它的假设前提:一是旅游合作各方均处在一个复杂的环境中,通过战略合作规划能对他们所处的环境施加影响;二是合作各方收益的最大化来源于资源的充分整合,各方不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去谋求自身利益,否则整个合作网络将无法有效运行。已有研究表明基于资源(局部利益)部分让渡与共同拥有的重大合作事件的共同参与决策是网络组织治理中保证决策科学性的基石;三是旅游合作是过程导向式而非片段式。强调合作的片段式,会导致合作部门对复杂的执行结果反应不灵敏。

二、区域旅游合作四阶段理论框架

区域旅游合作网络模型反映的是区域旅游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全过程,模型设计以区域旅游合作过程理论模型为基本理论背景,动态的反映这一过程。Gray设计了一个三阶段的理论模型来说明合作发展的过程:第一阶段是问题确定(确定主要合作者和合作事项);第二阶段是确定共同的追求目标;第三阶段是执行阶段。Selin发展了Gray的模型,将区域旅游合作过程概括为以下六个阶段:旅游合作环境分析——问题确定(此阶段着重强调让各合作方认识到,合作的利益大于单独行动)——确定共同的追求目标——构建具体的合作框架(在这一阶段正式的合作组织建立,同时完成合作规则订立、协议缔结、監督机制确立等)——执行结果——对各阶段的反馈分析。Selin关于第一阶段的补充很好地强调了弄清合作内在动力的重要性,而合作的环境是动态变化的,对信息的反馈分析应是随时跟踪,定期或非定期进行集体讨论,因此本文认为第六阶段不应单独分出来。此外Steve Parker通过实证指出,Gray的模型是非正式的松散的组织合作模型,它缺乏系统性和制度性,这些都会影响合作的成效。本文通过整合Gray和Selin的理论模型提出了区域旅游合作四阶段理论框架(见表)。

三、区域旅游合作网络模型设计

动态网络组织由结构、过程和目的等要素构成,是以专业化联合的资产、共享的过程控制和共同的集体目的为基本特性的组织管理方式。其优点突出表现为:第一,它能变静态分工为动态分工,有利于智力互动,形成动态的协作网络;第二,它能使信息、知识等资源无障碍流动和全体成员共享。Pascal Tremblay通过实证研究指出旅游合作采用网络组织的形式能有效地对资源进行整合创新。

本文将动态网络组织运用于区域旅游合作中,认为区域旅游合作的网络组织模型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合作组织内部正式的合作网络。这种正式的合作网络是指在共同遵守的合作规则和协议的正式约束下形成的网络,它可以避免由于合作关系过于松散而造成合作流产,在图1中由实线来表示;二是合作组织外部各个行为主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非正式的合作网络。这种非正式的合作网络不受正式合作规则和协议的约束,但仍以一致的合作目标为己任,是在高度相互信任的随机沟通与协作中产生的,它能更快速的传递相关信息,使临时出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得到快速、有效的解决。

完整区域旅游合作网络模型的基本组成要素主要包括:组成网络的主要结点,各个结点之间的链条,以及网络中流动的各种资源(资源的流通通过链条来表示)。

1.区域旅游合作网络中的主要结点

区域旅游合作网络中的主要结点代表各合作参与方,Jamal 和 Getz的研究认为主要包括:当地政府及其他对资源拥有配置权的公共部门(如交通部门、土地规划部门、旅游部门和城建部门等);旅游企业联合会;当地居民组织;社会公共机构(如医院);特殊利益团体(如来自于社会的环保组织)。

2.区域旅游合作网络中联系各结点的链条

区域旅游合作网络中联系各结点的链条,代表的是各种资源交换、扩散的关键渠道。由于旅游业是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因此网络组织中结点的联系是直接的和点对点的,发现的问题和机遇能更及时地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链条链接而获得。图中正式联系由实线链条来表示,非正式联系由虚线链条来表示。所有链条均为双向箭头,表明整个合作过程都及时反馈给各方。由于同一行政范围内纵向横向的非正式链接很普遍,在图中未标明。图中虚线链条表示的非正式联系主要体现的是跨部门和跨区域的非正式沟通。

3.区域旅游合作网络中的信息处理平台

为了使模型能反映更一般的共性,将模型设计为最简单的三层(如图)。每一层的外包圈表示一个同等级的横向沟通平台,虚线表示这一平台具有开放性。

图中的最高一层为区域旅游合作中心机构,由所有参与合作的代表组成,浅灰色圈表明广泛平等的参与机制,黑色圈为合作决策核心部门,它由所有参与合作的最高层代表组成。整个区域旅游合作中心机构负责合作中的第三、第四阶段的工作执行和任务分配,这一层形成正式的具有约束力的合作关系,在图中用实线过程框表示。

中间层为旅游目的地各级地方政府或具有相当权利的合作方,是旅游合作协议的主要缔结者和协作执行者。他们通过与旅游目的地各部门、团体和当地居民代表(图中用aA、bA来简单表示)的充分沟通,分析旅游环境,发现困难和挑战,并积极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寻求合作以求解决问题。这两个阶段是非正式的合作阶段,在图中用虚线过程框表示。

4.区域旅游合作网络模型的基本特征

区域旅游合作网络模型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一是动态性。由于区域发展的外部市场环境具有不确定性,故各行为主体必须保持动态的发展,以保持合作网络的活力及其外部适应能力,使区域旅游竞争力得到持续发展;二是系统性。合作网络的价值创造过程是整体系统作用的结果。任何相关结点的不合作都会降低网络合作的成效甚至破坏网络的正常运行;三是开放性。任何单一、过强的本地化网络都可能导致网络信息的失效和网络整体的封闭性与同质性,进而阻碍整个区域创新的进一步提升。区域旅游合作只有不断提升竞争力,努力融入更大范围的合作才是区域旅游业的最优选择。所以,区域旅游合作网络在与外部的联接过程中,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

合作创新网络 篇7

网络位置特性会影响合作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占据优越的网络位置的企业能够更容易获取网络内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源[1]。除了网络位置,企业同合作伙伴的技术距离( 即两家企业在技术空间上的差异程度) 也会影响创新网络的技术溢出机制,进而影响企业的合作创新绩效[2]。学者们已对网络位置特性和技术距离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分别进行了一些独立的研究,但目前关于企业合作创新的网络位置和技术距离如何共同作用于企业创新产出的研究仍十分有限。因此,研究网络位置和技术距离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对于企业选择技术创新合作伙伴和构建技术创新网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通过对我国电子信息、电力以及装备制造行业的189家企业在2003 - 2013年期间合作专利数据的分析,深入探讨了网络位置和技术距离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合作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1理论与假设

1. 1网络结构与企业合作创新产出

( 1) 网络中心性与企业合作创新产出

网络中心性高的企业由于拥有更为丰富的信息渠道和信息来源,企业可以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形成独特新颖的知识[3]。从组织学习理论的角度看, 企业接触和获取到的新信息越多,越能够增强企业甄别和学习的能力,从而保证企业能够更容易地获取准确的有价值信息,并将获取的外部信息与现有知识进行整合、内化和吸收,形成新的知识,进一步提高企业创新绩效[4]。因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假设1a: 企业的网络中心性对其合作创新产出具有正影响。

( 2) 结构洞与企业合作创新产出

根据结构洞理论,群体间的观念和行为相比群体内部的观念和行为来说具有异质性,由此跨越多个群体的个体能更快获取到另一个群体的想法和行为[5]。占据结构洞的企业在网络中相当于中介人, 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中介作用,负责将彼此没有联结的企业联系起来,处在一个多个群体信息汇聚的战略位置,是网络中信息流动的关键路径,因此该企业能够控制和支配各种关键信息和关键资源,并有可能一定程度上控制网络中信息与资源及其流动的方式,享受结构洞位置带来的控制收益[6]。据此, 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假设1b: 企业占据的结构洞位置对其合作创新产出具有正影响。

1. 2技术距离与企业合作创新产出

Gilsing等人认为技术距离对于合作创新网络中企业的吸收能力具有负效应,但是对于企业的信息价值具有正效应[7]。因此,当技术距离很小时,随着技术距离的逐步增大,合作创新绩效逐渐提高, 当技术距离超过某个点后,随着技术距离的增加, 合作创新网络中的企业不能有效地吸收知识,会导致技术创新绩效逐步下滑。相互理解是建立合作技术创新关系的基础,但是企业相互间太过熟悉与了解可能就无法获取异质信息,则不利于技术创新。 因此,企业会去寻找一个并不是十分熟悉的合作伙伴以学习新知识,但是太大的技术距离又难以建立相互理解的合作关系。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 技术距离与企业间合作技术创新绩效具有倒U型关系。

1. 3网络结构与技术距离的交互作用

占据优越的网络位置有利于企业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更加方便快捷地搜索网络内的资源,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条件。而技术距离是主体间发生知识溢出效应的前提条件,因此,网络位置和技术距离之间的交互作用决定了企业的合作创新绩效[7]。

在网络中心性方面,网络中心性低的企业居于网络的边缘位置,与其建立直接合作关系的企业较少,能够接触的新信息机会有限,相对比较缺乏异质知识流,因此可以通过选择具有较大技术距离的合作伙伴来丰富企业的技术知识,更新企业技术知识池,所以网络中心性和技术距离存在替代效应。 企业处于结构洞的位置,在密集网络之间发挥重要的桥梁作用和中介作用,如果能够选择具有较大技术距离的合作伙伴,将进一步促进异质技术知识在网络中的流动,享受更高的新知识获取收益和新知识控制收益,因此企业占据结构洞和技术距离存在互补效应。据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假设3a: 技术距离与网络中心性的交互作用对企业的合作技术创新绩效具有负向影响。

假设3b: 技术距离与结构洞的交互作用对企业的合作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基于上面概念模型的理论研究,本文提出了相关的研究假设,最终得到了如图1所示的研究模型及相关假设:

2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

2. 1数据收集

本研究的数据主要来源包括: ( 1)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平台,该平台涵盖了全国八个重点产业专利申请和授权的详细信息; ( 2) 各省及地市的工商行政管理局网站,这些网站可获取各个企业的注册资本、注册时间、企业类型等基本信息。本研究采用滚雪球的方法收集样本数据,首先选择2013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百强企业榜单上的100家企业作为样本作为合作技术创新网络的核心层企业; 然后以这些企业为基础识别出其合作申请发明专利的企业; 最后通过分析所有样本企业的合作专利数据, 识别出企业间的技术合作关系。通过三次滚雪球的方式和执行上述筛选标准后,本文的企业间合作技术创新网络由189家企业构成,主要来自于电子信息、电力和装备制造业等三个行业,这些企业在2003 - 2013年间共合作申请了294项专利。

2. 2因变量的测量

本研究的因变量为企业的合作创新产出,采用一家企业与其他所有联合申请专利的企业在2003 - 2013年间获得批准的合作专利总数作为企业合作创新产出的测量指标。

2. 3自变量的测度

( 1) 网络中心性度数中心性是测量网络的单个行动者获取外部信息和知识能力的最合适指标[8]。 本研究采用度数中心性作为企业网络中心性的测度指标。

( 2) 结构洞限制度是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测量结构洞的指标[9 - 11],它代表结构洞的匮乏程度。本研究采用1与限制度的差值作为结构洞数量的测量值。

( 3) 技术距离本研究采用Bar等人提出的企业专利组合的相关系数法来测量企业间的技术距离, 可以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其中,TDij表示企业i和企业j之间的技术距离, pik和pjk表示企业i和企业j在某时间段内在第K类专利下发明专利数量[12]。如果该数值越接近于1, 表明两个企业间技术距离越小,如果该数值越接近于0,表明两个企业间的技术距离越大。本文将采用1 - TDij作为技术距离的测量值,企业与其所有合作伙伴的平均技术距离作为节点企业的技术距离测量指标。

2. 4控制变量

本研究选择的控制变量包括企业规模、企业年龄和企业类型。本研究采用企业注册资本代表企业规模,企业年龄为企业从注册日期起至本研究数据采集日期所经历的年数。本研究将企业类型分为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 民营企业及其它,对于这五种企业类型设置了4个哑变量来进行控制。

3实证分析结果与讨论

本文借助UCINET6. 0社会网络分析软件构建企业间合作创新网络,并计算网络位置的参数值,并运用Stata 11. 0软件,采用层级回归法,对上面提出的假设进行了检验。

表1列出了所有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和相关系数。由表1可知,网络中心性、结构洞与合作创新产出在p < 0. 1% 的水平下显著正相关。

注: * 、**、***表示p < 0. 1、p < 0. 05、p < 0. 01,单尾检验( 下同)

表2列出了网络结构、技术距离对企业合作创新关系的回归分析结果,数据结果可以看出,模型1到模型5在统计上都是显著的( p < 0. 001) 。仅考虑控制变量的模型1拟合优度统计量Pseudo R2为0. 0551,说明控制变量对合作技术创新绩效的解释度比较低。

在模型2中,网络中心性对合作技术创新绩效的回归系数为0. 303且在1% 水平下显著,说明网络中心性对合作技术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 即越处于网络中心位置,企业的合作创新绩效越高, 验证了假设H1a。

从模型3可知,结构洞对合作技术创新绩效的回归系数为1. 671且在1% 水平下显著,说明结构洞对合作技术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即企业越占据富含结构洞的网络位置,企业的合作创新绩效越高,假设H1b通过验证。

从模型4可知,技术距离的回归系数是0. 603且在1% 水平下显著,技术距离的平方项的回归系数是- 0. 872且在1% 水平下显著,说明技术距离与企业合作技术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企业间技术距离过大或者过小都不利于企业的合作技术创新活动,存在一个最优值,假设2通过验证。

模型5的Pseudo R2为0. 1643,不仅比模型4的Pseudo R2( 0. 1571) 高,而且是所有模型中最高的,说明技术距离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因此模型5对因变量的解释程度最好。对比模型5和模型4的结果可知,网络中心性技术距离在5% 水平下显著, 且回归系数为- 0. 304,说明技术距离在网络中心性对合作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到负向的调节作用, 即当技术距离越大,网络中心性对合作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越小。结构洞技术距离在1% 水平下显著, 回归系数为0. 347,说明技术距离在结构洞对合作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即当技术距离越大,企业处于结构洞的网络位置对合作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越大。假设3a和假设3b通过了回归分析的验证。

4结论与启示

4.1研究结论

根据实证分析结果的整理和分析,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 1) 占据网络中心位置和结构洞位置都能对企业合作创新产出有正向的影响。当企业越处于网络的中心位置时,越容易搜索网络中的资源,获取到更有价值的信息,以识别出最合适的有互补技能的合作伙伴,从而促进合作创新。而企业占据着结构洞位置,意味着企业起到了桥梁的作用,由于能够控制和支配各种关键信息和关键资源,可以更快地获知新的市场机会和潜在危险,提高合作创新活动的成功率,促进了合作创新产出。

( 2) 技术距离与合作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技术距离通过吸收能力和信息价值两个因素影响企业的合作创新绩效,技术距离越大,企业提供的信息流越丰富,价值越高,有利于合作创新活动,但是企业有效地吸收技术知识并转化为创新产出的能力却与技术距离是负相关的。

( 3) 技术距离与网络中心性的交互作用对企业合作技术创新绩效有负向影响。对于技术距离比较高的企业,网络中心性对合作技术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比较微弱,而对于技术距离比较低的企业,网络中心性对合作技术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比较强烈。 这说明当企业与其他合作伙伴的技术距离越大时, 企业通过技术距离带来的丰富信息资源能够替代企业在合作网络中的中心位置获取的信息资源,从而降低了网络中心位置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而当企业之间的技术距离比较小时,需要通过在网络中占据优势的中心位置获取信息资源收益,从而提升合作创新绩效。

( 4) 技术距离与结构洞的交互作用对企业合作技术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当企业与其合作企业的技术差异比较大时,结构洞对合作技术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比较强烈,反之则比较微弱。这说明如果企业只与技术非常临近的企业建立技术合作关系, 即使企业处于结构洞位置,网络为企业提供新颖信息的潜力也是十分有限的,并不能有效地把网络位置优势转化为技术创新产出。

4. 2管理启示

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得出的研究结论,本研究对国内外企业的管理实践具有以下几点启示:

( 1) 占据网络中心位置和结构洞位置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合作技术创新绩效。因此,企业应该要有意识并积极地扩大潜在的合作伙伴,同时努力维系现有的合作企业,构建一个广泛的企业间合作网络, 争取提升自身在网络中的中心位置,从而获取到网络中更多创新资源,提升合作创新能力。同时,企业要积极地与不同类型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努力充当不同合作群体的联结桥梁,广泛吸收异质性技术知识,从而占据有利于合作创新绩效的结构洞位置。

( 2) 企业之间的技术距离过大或者过小都不利于企业合作技术创新绩效,存在一个最优的技术距离使得企业合作技术创新绩效达到最大值。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整企业的研发战略和选择合作伙伴的策略: 当企业处于成熟阶段,在某个技术领域已经处于一定的领先水平,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技术知识吸收能力,企业可以选择技术差异较大的企业建立技术合作关系,接触更多其他领域的技术知识,积极拓展企业的技术领域,搜寻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所需的外部资源,追求更有价值的突变式产品创新,进而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 当企业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的技术水平还比较低时, 企业可以选择与技术差异比较小的企业建立技术合作关系,更多的去学习和吸收企业外部的新技术、 新知识,积极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逐步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努力追赶市场上的行业领头羊。

( 3) 技术距离负向调节网络中心性与合作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正向调节结构洞与合作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当企业并非处于网络中心位置时,企业从网络中获取的信息资源是有限的,企业可以适当地选择技术差异较大的企业建立技术合作关系,以弥补企业在网络位置中的劣势,积极从合作企业获取新知识以促进企业的技术发展; 当企业处于结构洞位置时,企业能够获取更为丰富的异质知识,并控制异质知识在网络中的传播,如果企业选择与技术差异较大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这种信息价值和控制收益将进一步放大。因此,本文给企业构建合作技术创新网络、选择企业在网络中的位置以及如何筛选合作伙伴提供了指导意义。

合作创新网络 篇8

20世纪后半叶,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学和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创新合作。如果什么东西能够刻画20世纪科学和技术发展过程中知识生产的特征,那就是日益突出的合作特性(Meyer和Bhattacharya)。由于高昂的创新成本、创新时间的紧迫性、创新活动的复杂性以及创新成果的高不确定性,许多企业依赖与其他企业或科学工作者的合作来进行技术创新,以获取企业技术创新必须的互补资源、提高创新效率、分担创新成本和风险,而且合作创新已经从组织内部的合作发展为跨组织、跨区域、跨国界的合作。

虽然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有大量关于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文献,但是直到最近,地理学家才开始对创新过程中网络的空间维度展开经验研究(Ter Wal和Boschma)。尽管如此,创新地理的网络分析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同样,虽然已经尽了一定努力,创新地理的演化分析方法也没有得到很好发展(Giuliani,Gluckler)。Ejermo和Karlsson[1]利用专利数据对瑞典区域间的合作发明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了影响区域亲和力的一些主要因素。Maggioni和Uberti[2]应用专利研究了欧洲6个NUTS2国家之间跨区域合作过程中地理距离对合作发明的影响。Jarno Hoekman等[3]利用共同出版和共同申请专利数据研究了欧洲27个国家跨区域合作知识生产中的地理因素和中心结构。Anne L.J.Ter Wal[4]将空间维度引入发明网络,对1970—1995年间德国生物技术产业发明网络的空间动态进行了分析。Zhu Ling、Chen Jin[5]试图利用中国1985—2007年的专利数据发现中国的创新极和创新洞。郑展[6]构建了基于区域协作的创新网络主体知识互动模型,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分析了中国区域创新网络的动静态结网特性。Ron Boschma和Koen Frenken[7]以动态邻近性框架为基础,将演化的观点引入网络形成的地理学方面,研究了创新网络空间演化。

近年来研究技术创新合作的学者和文献非常多,但主要集中在区域内或集群内创新合作方面,对区域之间的研究更多地关注知识的空间溢出效应,即不经意的知识溢出,对有意识的、故意的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研究相对较少。近10年来,我国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发展迅速,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自主创新体系的建设、提高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但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对我国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还缺乏系统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对我国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的空间动态演化的理论和量化的实证研究才刚刚起步,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

1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分析思路

1.1 社会网络分析法

自20世纪30年代,英国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首次提出了“社会网络”的概念以来,社会网络理论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近30年来,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成为非常流行的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大量的学者加入社会网络研究中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框架,并发展了专门的分析工具,分析技术已日臻完备,如Ucinet、NetDraw、Pajek等软件都是专门处理社会网络分析的,在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8]。过去我们的研究数据基本上都是属性数据,例如:性别、年龄、收入、态度、价值观,等等,但我们都是生活在一个特定社会环境中,我们的行为都受到其他人的影响,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常规统计分析处理的都是属性数据,社会网络分析处理的则是关系数据,其分析单位是“关系”,是从“关系”角度出发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结构,从而捕捉由社会结构形成的态度和行为。

创新主体在进行技术创新过程中,通过与区域内外的创新主体合作,在区域内和区域间形成了复杂的技术创新网络,可以利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将利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构建一系列测量或表示创新网络及其空间变化特征的指标,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我国跨区域创新合作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化动态进行研究。

对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进行实证研究的困难在于跨区域合作相关数据的获取。近年来,一些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根据文献分析,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从国内外论文索引数据库搜索合作发表的科技论文(co-authorship),如Ejermo和Karlsson、Maggioni和Uberti、等;二是从国内外专利局网站搜索共同申请专利数据,如Zhu Ling和Chen Jin、Anne L.J.Ter Wal等;三是同时利用合作发表的科技论文数据和共同申请专利数据,如Jarno Hoekman、郑展、洪伟[9]等。由于数据的不太规范,从网上搜索很难获得全面的数据。本文根据中国知识产权出版社专利文献服务中心提供的国家专利局公开的专利数据库中1985年至2008年的全部共同申请专利数据,将区域间共同申请专利的数量作为对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关系的测量,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UCINET软件,建立不同年度的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空间网络结构图,考察其空间结构的演变,对我国跨区域创新合作网络的动态演化①。

1.2 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的空间结构演变分析指标

为了进一步精确地把握我国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网络的演变特征,本文参考社会网络分析对网络结构分析的指标,构建了7个指标对各年网络图的结构特征进行量化分析,因此可以较精确地把握我国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的空间结构演变。7个指标分别是:

(1)网络规模。指网络中包含的全部主体的数目,也即被连接顶点个数。本文以区域为研究对象,因此将区域作为顶点。由于台湾、香港和澳门的数据难以获得,因此只有全国31个省、市、区的数据,31减去各年度网络图中的孤立点数即可得到各年度的网络规模。

(2)共同申请专利数。即各区域间跨区域共同申请专利的总量,反映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规模和强度。

(3)线总数。指所有顶点之间连线的总数量。在跨区域创新合作网络图中既有双向连线,也有单向连线,本文不管单向连线还是双向连线,都直接计算在内,表示跨区域与技术创新合作的区域组合数量。

(4)平均合作次数。共同申请专利数除以线总数得到平均合作次数,反映跨区域创新合作平均强度。

(5)网络密度。网络密度等于实际连接数量与最大可能连接数量之比,反映区域之间连接的密度和区域之间关系的复杂程度。

(6)互惠性。指两个区域都选择对方作为合作伙伴,网络图中双向箭头连线反映跨区域合作的互惠程度。

(7)平均空间距离。指所有跨区域共同申请专利的两个区域距离的平均值,反映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的空间范围。本文采用火车行驶实际距离(从火车网www.huoche.net查询),有直达列车的取直达最短距离,没有直达列车选择经过一次中转的最短距离,得到了全部省会城市间的相互实际距离,进一步计算跨区域共同申请专利的平均空间距离。

2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笔者从知识产权出版社专利文献服务中心取得了1985—2009年底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的全部专利数据库,共4 084 530条专利信息。首先,从专利数据库中将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申请者的专利抽取出来,排除了全部境外申请人(包括港澳台)和国内个人(或自然人)申请的专利(因为从个人姓名无法判断申请人所在区域),得到1985—2008年期间以组织或法人共同申请专利数据79 787条。第二步,通过参考全部第一申请人的地址、分析申请人名称、查询互联网络等方法确定全部共同申请人所在区域,获得1985—2008年我国31个省、市、区跨区域共同申请专利数据库18 733条。

3 我国跨区域共同申请专利的总体分析

根据所获得的共同申请专利数据库,由于不同专利公开时滞差异较大,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因此,本文按照申请年度进行统计分析,以使得创新成果与时间相对应,能够更精确地反映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随时间的演变。

3.1 总体状况分析

截止2009年底,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的我国1985—2008年间跨区域共同申请专利共18 733件,其中:发明专利12 023件,占共同申请专利64.18%;实用新型6 088件,占共同申请专利32.50%;外观设计622件,占共同申请专利3.32%。从合作区域数来看,以2个区域合作为主,其中2个区域合作18 187件,3个区域合作508件,4个区域合作22件,5个区域合作2件,6个区域合作7件,7个区域合作2件,9个区域合作5件。从合作机构数来看,也以2个机构合作为主,其中2个机构共同申请16 051件,3个机构共同申请1 574件,4个机构共同申请1 060件,5个机构共同申请29件,6个机构共同申请5件,10个机构共同申请7件,16个机构共同申请5件,18个机构共同申请2件。

按年度、专利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得到1985—2008年中国跨区域共同申请专利数量变化趋势图(见图1)。从图1可看出,1985—1998年这14年期间,中国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发展比较缓慢,共同申请专利2 549件,年均182.07件,各区域之间年平均合作0.56件,合作强度极低,波动较大,处于偶然合作的点式共生阶段;1999年以来,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增长迅速,合作强度日益提高,跨区域共同申请专利16 184件,年均1 618.4件,2007、2008年分别为1998年的15.27和14.44倍,年增长率逐年大幅提高②。这表明我国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注:资料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

3.2 跨区域合作空间结构分析

根据1985—2008年我国31个省、市、区跨区域共同申请专利数据库,按合作区域进行统计,其中涉及2个区域以上共同申请专利的情况,需要按区域进行拆分,按2区域合作数据进行处理。根据国内外研究文献,一般有两种做法:一是按区域组合平均分配,如3区域合作,按2区域组合,会得到3个不同组合,每组组合得1/3件专利(即1/3次合作);二是按不同区域组合,每个组合算1件专利(即1次合作)。根据Jarno Hoekman等的分析结果,这两种方法相关系数在0.99以上。本文采取第2种方法,拆分后共获得19 758条跨区域合作数据。根据新的跨区域合作数据库,按区域进行统计,得到跨区域共同申请专利矩阵A。该矩阵纵向区域为第1申请人所在区域,横向区域为第2申请人所在区域,是一个31×31非对称邻接矩阵。根据该矩阵,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中的netdraw,绘制出1985—2008年跨区域共同申请专利网络结构图(见图2)。该网络图顶点表示各区域(按照空间位置分布),连线表示区域之间发生了技术创新合作,连线粗细与合作强度成正比,线的箭头表示合作方向,由第一申请人所在区域指向共同申请人所在区域。虚线表示合作双方不存在互惠关系,实线表示合作双方存在互惠关系。

注:资料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

1985—2008年网络中的合作次数为19 758,连接边数lg为617条,跨区域平均合作次数为32.02,网络密度(连接数量与最大可能连接数量之比)ds=lgn(n-1)=61731×30=0.663,顶点度均值为Νg=lgn=61731=19.90,即平均每个区域与19.90个区域开展过创新合作。图2显示我国各区域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跨区域创新合作,但合作强度和互惠性悬殊极大,不同区域之间合作极不平衡。从图2可以清晰地看出我国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的主体结构关系。北京、上海、广东形成比较稳定的铁三角关系,合作强度和互惠性都非常高;北京和辽宁之间也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强合作关系。北京在全国跨区域合作中发挥着中心作用,基本上与各区域都形成互惠性的合作关系,成为全国的创新中心。其次是上海和广东,成为全国创新合作的次中心。其他区域也分别与一些区域形成了不同程度的互惠合作关系,但合作强度不大,区域之间差异较大,大部分区域只与少数几个区域具有一定的互惠合作关系。同时,还可以看出,中西部与东部区域之间合作较少,西部内部、中部内部、中西部之间几乎没有合作。

4 我国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的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网络的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区域间的创新合作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前文所述,1985—1998年间中国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发展处于偶然合作的点式共生阶段,因此,本文主要研究1999—2008年10年间我国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网络的演变。为了能够更直观清晰地考察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网络空间结构演变的特征,笔者分年度对跨区域共同申请专利数据进行统计,得到各年度的跨区域共同申请专利的邻接矩阵,利用UCINET软件,计算出各个年度反映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网络结构的7个指标值(见表1),对各年网络图的结构特征及其变化进行量化分析。

注:资料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

表1中的每一项指标及其变化都反映了1999—2008年我国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网络空间结构的特征及其演变:网络规模逐年扩大,从26发展为31,反映出参与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的区域个数不断增加,全国31个省市区已逐步地全部参与到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中来;共同申请专利数从345增加到4 010,增长10.6倍,年平均增长速度达31.3%,反映出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规模和强度迅速增大;线总数快速增长,从99条增长到343条,年增长率为14.8%,反映区域间创新合作伙伴越来越多;平均合作次数直线上升,从3.48次增长为11.69次,反映跨区域创新合作平均强度不断提高;网络密度不断加大,从0.106增长到0,369,反映区域之间连接的密度加大,区域之间的网络关系更加复杂;互惠性逐渐从0.30提高到0.55,反映出区域之间逐渐由单向合作转变为双向互动;平均空间距离缓慢提高,从1 120km提高到1 252km,说明我国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的空间范围正在逐步扩大。

5 结论及研究展望

通过上述分析,我国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网络的网络规模、共同申请专利数、网络密度、连接强度、互惠性、空间距离等都呈现出良好的增长趋势,充分说明了我国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网络正在逐步形成。这可能与我国1995年以来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等系列政策有密切的关系。

同时,我们还应当注意上述网络演变图与网络特征指标值反映出当前我国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网络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是整体合作强度不够,共同申请专利数量不足当年申请量的5%。其次区域的严重不平衡性,不同的区域之间差异太大。北京、上海、广东形成强大的三级,相互之间形成了连续稳定的强互惠合作关系;东部区域内部相对互动较强,形成了较稳定的互惠合作关系;中部和西部还没有发现较大范围和强度较大的合作,还处于偶然合作的点式共生阶段。第三,中西部地区大部分连线指向东部地区,各省市间连线极少,相互间缺乏合作。第四,与中西部地区连接的大部分为蓝色的细线条,还没有形成互惠合作关系,合作强度极低,合作关系不稳定。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和决定了我国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的发展?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网络形成和演化的机理是什么?由于篇幅限制,本文没有做进一步分析,下一步,我们将对这些问题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普遍较低,区域之间创新能力差距明显,创新能力各要素在不同地区分布不均衡,各省市的区域创新在不同程度上各成体系,缺少联系和互动,各个省市的创新活动没有形成合力,从而影响和制约着整体的资源利用效率。在现代知识经济时代,区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于区域专业化、分工和创新过程的动态内生比较优势。频繁的创新活动和较高创新绩效构建动态内生性区域比较优势,从而建立区域性竞争优势。区域合作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科技创新竞争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焦点,区域之间的合作从贸易合作、资源合作为主演变为技术创新合作为主。区域创新合作已成为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区域之间创新合作可以促进创新要素的快速流动,提高区域各自与区域整体的创新能力。各区域政策制定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防止在新一轮科技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区域之间应加强互动以形成创新合力,提升我国整体创新能力。

摘要:21世纪以来,技术创新合作已经从组织内部的合作发展为跨组织、跨区域、跨国界的合作。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分析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网络结构的7个指标,利用UCINET软件,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的1985—2008年全部共同申请专利数据为基础,对我国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网络的空间结构演化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我国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网络的规模、密度、强度、空间范围等都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社会网络分析

参考文献

[1]EJERMO O,KARLSSON C.Interregional inventor networks as stud-ied by patent coinventorships.[J]Research Policy,2006,35(3):412–430

[2]MAGGIONI MA,UBERTI TE.International networks of knowledgeflows:An econometric analysis[M].//FRENKEN K.Applied evo-lutionary economics and economic geography.Cheltenham:EdwardElgar,2007:230-255

[3]JARNO HOEKMAN,KOEN FRENKEN,FRANK VAN OORT.Thegeography of collaborative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Europe[J].AnnReg Sci,2009(43):721–738

[4]ANNE L J TER WAL.The spatial dynamics of the inventor network inGerman biotechnology:Geographical proximity versus triadic closure[Z].Economic Geography Research Group Working Paper Series,No.02.,2009

[5]ZHU LING,CHEN JIN.Searching for China’s regional innovationpoles and holes based on the scientometrics of regional patent collabo-ration data[C/OL].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ebomet-rics,Informetrics,and Scientometrics&Ninth COLLNET Meeting 28July-1 August 2008,Berlin,http://www.collnet.de/Berlin-2008/ZhuLingWIS2008scr.pdf

[6]郑展.知识流动与区域创新网络[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7]RON BOSCHMA,KOEN FRENKEN.The spatial evolution of innova-tion networks:A proximity perspective[EB].Evolutionary Econom-ic Geography,(2009-05-01)http://econ.geo.uu.nl/peeg/peeg.html

[8]王晓光.社会网络范式下的知识管理研究述评[J].图书.情报.知识,2008(7):87-91

合作创新网络 篇9

1 文献回顾与理论假设

1. 1 相关理论回顾

1. 1. 1 NPD网络组态研究

企业创新的合作网络是企业为获得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通过契约关系或在反复交易的基础上,以及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与外部组织机构建立的彼此信任、长期合作、互利互动的各种合作制度安排[3]。新产品开发( New Product Development,NPD) 网络就是一种典型的创新合作网络。

按照传统的企业理论,较高的企业绩效来自于独特的企业内部资源或者有利的行业结构,但随着企业组织边界的日益模糊,跨组织的经营活动与管理决策逐渐成为新形势下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古典经济学一分为二的方法对现实中企业的解释更加乏力,网络化的趋势已经成为当今企业较为普遍的选择,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企业间联系的角度解释企业竞争优势[4]。由于企业间网络和人与人结成的社会网络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社会网络理论( Social Network Theory) 很自然地被引入到管理学领域,大量的研究运用该理论和方法,在组织间的层次上,从企业所处的社会网络的构造出发来解释网络环境下企业的行为和绩效。随着产品创新对创新网络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当前企业行为的基本特征已经从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逐步转向竞争与合作的混合,所以,社会网络研究在管理领域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5]。

Granovetter[6]的嵌入性理论来源于社会网络理论,界定了网络的关系嵌入与结构嵌入二维划分,其中关系嵌入是对嵌入网络中人际社会二元关系特征( 包括关系强度和关系质量等) 的刻画,而结构嵌入是对行动者嵌入网络的总体结构的描述( 包括网络密度和网络位置等) 。关系强度的大小描述了行为主体联系频率的高低和组织资源对关系承诺程度的高低; 网络密度描述了网络内实际存在的联系数量占到可能联系数量的比例。高密度网络会产生大量的企业间联系,网络内信息和资源将更快速地流动; 高密度的网络更容易发展出相互信任关系、共享准则,以及共同的行为模式[7]。网络位置是行动者之间关系建立的结果,是社会网络分析中的一个关键变量。网络位置的最重要的两个研究参数是节点中心度[8]( Degree Centrality) 和网络核心度[9]( Network Coreness) 。网络中心度描述的是该企业外部连接的单位的数量,网络核心度是以整体网络为视角来判断企业是处于网络核心还是网络边缘。

关系强度、网络密度、网络中心度、网络异质性等变量共同刻画了NPD合作网络主要特征,我们称之为NPD网络组态。上世纪90 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NPD网络组态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例如, 在关系嵌入性方面,Granovetter[6]提出了弱联结的假设,认为行动者之间的弱联结比强联结更可能带来多样化的信息,因此只有弱联结才能成为 “信息桥” ( Bridge) ; Martha等学者[10]通过实证研究,系统性地比较了强连接和弱连接的作用,认为总体而言,强连接在企业成立之初的确能给企业带来宝贵的信息资源,但资源类型单一且关系维护成本过高,因而多样化的弱连接关系在企业的整体生命周期中重要性更高。

在结构嵌入性方面,Burt[11]于1992 年提出 “结构洞”概念,强调 “桥联结”的作用,认为跨越结构洞或拥有较多桥联系的企业可以获得联结节点的异质性和信息优势; Fausto等学者[12]对瑞典医药行业员工的最新研究表明,结构洞作为社会资本的重要量度,同个人学习绩效间呈倒 “U” 型关系,结构洞适中的员工学习绩效最高。Akbar等[13]虽然通过研究证明了处于结构洞位置的企业有更高的创新绩效,但同时指出,单纯地从网络结构层面研究企业绩效而忽略目标企业的自身属性会导致信息严重失真。Yen等[14]通过研究发现,除了网络中心性外,企业自身的网络管理能力也是集群中企业提高创新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试图通过研究不同网络组态特征维度间的交互作用来更全面地分析合作网络对创新绩效或知识转移的影响,例如,Lechner等[15]认为高密度的网络结构保证了行为规范的形成和实施,若再通过关系加强,只会使企业陷入 “过度嵌入的困境”,而过度嵌入和企业有限的关系能力( 如建立、维持和发展关系) 会产生潜在的成长障碍。实际上,通过密集网络产生的相互联结与关系嵌入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替代的[16]。国内学者胡海青等[17]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网络位置的中心度与核心度在网络能力与创业绩效之间发挥着不同的中介调节作用; 徐勇等[18]则指出吸收能力对中心度和结构洞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有积极显著的调节作用。

此外,基于不同行业进行的实证研究也存在许多不一致的结论,例如,Powell等[19]在1996 年的研究表明,在生物技术领域,企业在合作网络中的位置中心性同其创新能力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同一年,Madhavan等[20]基于钢铁行业的研究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Akbar等[21]在2005 年的研究中发现,创新型企业如果占据着合作网络结构洞的桥梁位置,那么其创新绩效明显高于其它企业; 而Ahuja[22]在2000年对化工行业的研究中却发现,结构洞数量与创新能力呈负相关。

以上研究结果和差异反映了两个问题: 第一,由于合作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归根结底体现在外部知识的输入,包括 “质”和 “量”两个方面,而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均同时对企业吸收的外部知识的 “质”与 “量”产生影响,因此,网络组态特征变量之间存在内部相关关系。第二,NPD网络成员的创新绩效不仅受NPD网络组态的影响,还受企业创新导向、市场导向、网络能力、知识类型、转移能力等因素的影响,那么,研究网络组态和这些中间变量的关系也是一项颇有意义的课题。

1. 1. 2 创新战略导向与创新绩效

近年来,战略导向由于其重要性和管理可控性,在产品创新领域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其中受关注最多的两个维度是创新导向和市场导向。研究表明,创新导向、市场导向、顾客导向等战略导向均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有正向影响。

市场导向是现代营销战略和营销管理的核心,是在营销观念的执行中形成的一种组织行为,是指整个组织产生有关顾客需求的市场信息,跨部门传播市场信息,并举组织之全力来加以响应。大部分研究显示市场导向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有积极影响,但是,仍有学者认为市场导向将促使企业开发创新性较低的改良型和模仿型产品,原因在于现有顾客往往是短视的,他们缺乏洞察潜在需求和行业技术发展的能力,如果产品创新以顾客为中心,企业将很难研发出创新性的产品[23]。

创新导向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结论比较一致,文献普遍认为创新导向是企业参与创新的意向,它决定了创新的范围和力度,最终有助于改善创新绩效。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新导向对新产品绩效的影响机制上,如张婧等[23]在2010 年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创新导向也是促进新产品绩效的非常重要的战略,它不仅可以直接改善新产品研发的有效性,还能够帮助企业更大限度发挥市场导向的潜力; 杨智等[24]基于湖南省高新技术开发区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营销能力在市场导向和创新导向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中具有完全中介效应; 郭贤达等[25]通过对欧洲390 多家制造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顾客导向和创新导向均通过组织学习这一中介变量对新产品绩效产生正向影响。

1. 2 研究假设

通过文献综述可知,NPD网络组态和创新导向均是影响新产品绩效的前驱变量,那么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呢? 首先,分析NPD网络组态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内在机理,国外学者Balaji等[26]通过引入外部环境和公司战略因素对此给出了合理的解释。他们认为从公司战略视角分析,合作网络实质上只存在两种结构,一种是开拓型( Antrepreneurial) 结构,另一种是控制型( Prominent) 结构,两种结构均可能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只是机理不同: 开拓型网络结构更强调弱联结关系、结构洞和网络资源的异质性,这些特征能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多样化、非冗余信息,并在此过程中反过来不断强化该企业的信息中介作用; 而控制型网络更强调强联结、高密度网络和位置中心性,这些特征有利于企业更加快速、高质量地获取核心的、有价值的外部信息,同时,核心企业在网络中具有主导地位和较强的影响力,它能够通过规范其它网络成员的行为来强化自身的网络控制力,从而保持竞争优势。而从创新导向上分析,企业在进行产品创新时也可以有两种战略: 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探索式创新是一种大幅度的、激进的创新行为,其意图是寻求新的可能性; 利用式创新是一种小幅度的、渐进的创新行为,其意图是对现状进行改进。利用式创新提高短期的效率、增加当前的收入,探索式创新增强长期的竞争力、增加未来的收益[27]。

综上理论,不难发现,企业的两种网络战略布局和两种创新导向之间应该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例如,高密度、高中心性的网络结构有利于网络知识的获取,有利于知识的高效率转移,自然有利于实现企业在现有产品上的不断改进,实现产品的渐进式创新; 再如,处于网络结构洞位置的企业,由于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异质性信息,企业更容易脱离和超越现有的知识基础,获取和创造全新的知识,从而进行探索式创新,生产出变革性技术或产品。已有的大量实证研究表明,不论是从企业内部还是企业间考虑,提高知识获取、整合、探索、利用等能力的最佳网络结构需要具备强联接特征并跨越富含异质性知识的结构洞。密集网络和稀疏网络结构间存在着互补关系: 富含异质性知识的结构洞有利于创造新思想,但同样需要适度密集的网络联接关系以提高知识的整合和交换效率[28]。此外,企业的网络规划是需要随着企业战略和现实需要而不断调整和改变的,而企业的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效率与效果之间也存在紧密的联系,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可见,NPD网络组态与企业创新导向间的关系也并不是一一对应的,而应该是一种典型相关关系。

综上,本文的研究模型如图1 所示。

2 研究方法

2. 1 样本与数据收集

本文首先对上海惠普、IBM、富士达欧司照明等18 家公司进行了企业访谈,结合访谈结果和已有量表进行了问卷设计。问卷内容基本覆盖了刻画企业网络组态和创新导向的各个变量。问卷调查对象主要是上海和长三角地区相关企业中从事产品研发和新产品知识管理相关工作的人员,最后的数据获取主要是通过标准化问卷调查获得。本次发放问卷150 份,回收124 份,其中有效问卷118 份。

2. 2 变量测量

在网络组态的变量选取上,本文选择了网络异质性而没有考虑结构洞属性。一方面是因为结构洞的本质是获取异质性资源,网络资源的异质性是结构洞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因此本文认为网络异质性比结构洞更能反映企业的网络组态; 另一方面,本文各变量测度均采用的是问卷打分的方法,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而结构洞这一变量无法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在网络组态各变量测量上,以往研究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考察一个产业园区,然后通过问卷调查把园区内企业的合作关系统计起来,最后用软件计算出各变量的数值; 另一种根据每个变量的内涵,设计几个描述性的语句,然后让企业的管理人员或者新产品开发相关人员基于主观判断给出分值。本文采用第二种变量测量方法,具体变量设计如下:

( 1) 网络密度。网络密度是衡量整体网络内部成员发生相互联系的密集程度,因此可以从合作网络成员间的沟通交流水平、业务合作紧密度以及相互依赖程度等3 个维度反映,对应包含3 个题项,采用7 点LIKET量表测量。

( 2) 网络位置。网络位置一般用网络中心度来表示,指企业通过介入网络联系而在网络中占据战略位置的程度,反映了企业在网络中所处的地位次序,因此可以从行业( 产业链) 内的知名度、提供的产品( 技术) 或服务在产业链内的重要程度、长期合作伙伴的行业竞争力以及对网络内其他企业的资源输出程度等方面测量,共4 个题项,采用7 点LIKET量表测量。

( 3) 网络异质性。网络异质性主要是反映合作网络中流动的信息和资源的丰富程度,因此可以从合作网络成员间的行业差异性和行业内产品的多元化程度两个维度测量,对应两个题项,采用7 点LIKET量表测量。

( 4) 关系强度。按沟通频率的高低划分出7 个等级,对应1 ~ 7 分,根据企业同供应商、客户、竞争对手、科研机构、政府间关系强度的得分,取平均值作为该变量的测量值。

( 5) 创新导向。主要借鉴了张婧等研究的测量量表,包括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两个子构面,共有6 个度量指标,其中有关探索创新的指标3 个,包括公司是否鼓励全新产品的开发、公司是否欢迎具有创新性的各种建议、管理者是否积极寻求创新的思想; 利用式创新的指标3 个,包括公司是否主要依靠产品的升级改进来保持市场占有率、项目经理们是否积极支持创新的观点与实验和创造性的流程、变革性的创新是否被认为太过冒险因此常常被公司否决。

( 6) 创新绩效。参考Arundel、Kabla,Ahuja,Ritter、Gemnnden等人研究的相关量表,设置6 个题项来测量,包含了新产品或服务的推出、新技术的使用、创新的市场效果、产品创新的成功率、工艺情况、专利数等,同样采用7 点LIKET量表测量。

3 数据分析与结果

3. 1 信度、效度分析

本文采用Cronbach的内部一致性系数( α 系数)来分析信度,数据整体信度为0. 963,单一变量的 α值除网络异质性( α 值为0. 648) 外均在0. 7 以上,数据信度较好。在效度检验方面,由于本文所使用问卷项目虽然参考了成熟的设计量表,但同时也根据前期访谈的结果进行了调整,因此首先用SPSS软件对各个测量变量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以验证量表设计的有效性,具体结果分别如表1 和表2 所示。

旋转成份矩阵 a

注: 关系强度采用均值处理,因此无需列入,其方差为 1. 61

旋转成份矩阵 b

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测量变量的问题项设计是有效的,不同变量的测量量表间有较好的区分度。另外,各维度因子分析的KMO值均在0. 7 以上,方差解释度在60% 以上,效果非常理想,具体数值见表3 所示。

3. 2 多元回归分析

接下来分别分析网络组态和企业创新导向对新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利用上文因子分析中的因子载荷矩阵计算出各变量的因子得分,然后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关系强度的数据取均值并进行标准化处理后,直接作为自变量加入回归模型中,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网络密度和网络位置两个变量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如表4 所示。

自变量间相关性过高会导致多重共线性问题,因此,文本参阅张文彤等[29]编写的 《SPSS统计分析高级教程》中处理多重共线性的方法,对网络密度和网络位置两个变量的对应数据重新提取主成分,并将主成分命名为 “网络内聚性” ( NJX) ,然后作为新的自变量加入回归模型。提取的主成分对原有数据的方差贡献率为65. 52% ,最终回归模型如表5所示,模型R2值为0. 62,整体拟合效果较好,标准化系数分别为0. 544 ( 网络内聚性) 、0. 442 ( 网络异质性) 和- 0. 13 ( 关系强度) ,表明网络内聚性( 网络强度和网络位置) 、网络异质性同企业创新绩效正相关,而关系强度在本模型中同创新绩效负相关。

注: a. 预测变量: ( 常量) ,NJX; b. 预测变量: ( 常量) ,NJX,YZX; c. 预测变量: ( 常量) ,NJX,YZX,GXQD

创新导向包括利用式创新导向和探索式创新导向,二者同创新绩效间的回归模型如表6 所示,模型R2值为0. 48,最终的标准化系数分别为0. 487 和0. 324,表明企业的创新导向同创新绩效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

注: a. 预测变量: ( 常量) ,TSCX; b. 预测变量: ( 常量) ,TSCX,LYCX

3. 3 典型相关分析

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网络组态和创新导向同企业创新绩效间均存在相关关系,下面进行网络组态和创新导向间的典型相关分析。仍然用主成分分析得到的 “网络内聚性”来代替 “网络位置”和“网络密度” 两个变量,以避免多重共线性带来的干扰,最终通过典型相关分析得到两组典型相关变量,结果分别如表7 和表8 所示。

从以上结果可知,共提取出两对典型相关变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 816 和0. 698,均通过了显著性假设检验,说明两组典型相关变量均有统计学意义。下面通过典型结构分析两对典型变量的现实意义:

从图2 可知,第一典型变量U1 具有较高的网络内聚性、适中的关系强度和较低的网络异质性,对应的典型变量V1 利用式创新导向显著而探索式创新导向很弱,因此,这一对典型变量描述的是那些主要依靠利用式创新的企业,这些企业的网络位置和网络密度较高,和合作伙伴的关系强度适中,而产品的多元化程度低、网络异质性低。

从图3 可知,第二典型变量U2 具有较高的网络内聚性和网络异质性,但关系强度对U2 的影响很小,对应的典型变量V2 利用式创新导向和探索式创新导向均较显著,因此,这一对典型变量描述的是那些对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同等重视的公司,也表明这些公司往往同时具有较好的网络位置以及较高的网络异质性,但关系强度的作用很不明显。

最后,通过典型冗余分析分析各典型变量对原始变量组的变差解释程度,具体结果分别如表9 和表10 所示。

典型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提取的两组典型变量能够很好地代表各组原始变量的信息,对原始变量的解释能力较强,说明模型的拟合效果十分理想;同时,两对典型变量中,第二对典型变量的解释能力更高,说明第二对典型变量的结构关系在此次研究中更有代表性。

4 结论与启示

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综述,提出了新产品开发合作网络组态和企业创新导向间存在典型相关关系的假设,并通过实证研究对假设进行了验证,最终提取出两对典型相关变量,两对典型变量均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和启示:

( 1) 目前国内企业在产品创新上大多采用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并举的战略,这些企业在构建新产品开发合作网络时侧重占据网络中心位置和高密度网络,同时强调合作网络的异质性,同上下游不同行业的企业均开展合作,同时自身经营产品的多元化程度高; 少部分企业在产品创新上仅注重利用式创新,通过对现有产品的不断优化来赢得市场,这些企业在构建新产品开发合作网络时仅同相关性高的企业形成合作关系并维持较高的沟通频率,产品种类较为单一。

( 2) 研究结果也表明,完全依赖探索式创新的企业是很少的,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我国企业目前的创新水平还比较低,在很多行业不具备绝对的技术优势,不适合将探索式创新作为战略导向;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利用式创新是任何企业都必不可少的,其创新周期更短、创新成果的市场化速度更快、用户接受成本也更低,因此利用式创新始终是产品创新的主要方式。

( 3) 典型相关分析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国外学者Balaji和John的观点,即从战略视角分析,NPD网络组态主要包括两种结构: 开拓型结构和控制型结构。本文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企业的创新导向同这两种网络结构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那么,创新导向在网络结构对新产品绩效的影响中是否存在调节作用? 这些推论为进一步的研究指出了方向。

摘要:通过文献综述,研究分析NPD合作网络组态、企业创新战略导向对合作网络创新绩效的影响,阐述以上影响的内在机理,进而提出NPD合作网络组态和企业创新战略导向间的典型相关关系假设;然后,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最终提取出两对典型相关变量并分析其内涵,结合我国企业的发展现状对研究结论的现实意义进行讨论。

合作创新网络 篇10

一、技术创新视角下网络金融风险的特点

网络金融时代的到来, 使得以往传统的金融行业在其工作理念以及运行方式上进行了改革创新。网络金融建立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基础上, 将金融与信息技术相结合, 两者互相渗透, 为金融行业带来的便利, 并有效提高了金融效率[1]。然而万事有利就有弊, 在网络金融为金融行业带来利益的同时, 也增大了金融的风险性, 如果不采取相关措施降低这些风险, 日后势必会造成无法控制的场面。以下通过结合网络金融风险的特点, 使得网络金融工作者能够及时采取相关措施降低网络金融风险。

第一, 高度隐蔽性。网络信息技术已被灵活运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网络信息技术的无限延展使得网络金融逐渐深入到社会其他各个领域。随着网络金融运用范围的不断扩大, 参与网络金融的多元化主体为确保自身金融信息不被外漏, 使得网络金融风险表现出高度隐蔽性。通过提高金融风险的隐蔽性, 实现自身企业网络金融的进一步运行[2]。第二, 瞬时爆发性。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 使得网络技术具有广泛服务性以及高度隐蔽性, 因此, 网络金融一旦出现风险, 就有可能在瞬间造成系统存在大规模的风险, 瞬时波及多个领域, 增大了网络金融风险的监控难度。第三, 极度渗透性。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 基本是依靠着网络信息技术进行进一步全面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突破了时间空间上的限制, 将网络金融深入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因此, 一旦爆发网络金融风险, 那么整个社会的经济系统都有可能受到风险的威胁, 网络金融渗透于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中。第四, 交叉感染性。网络金融风险的极度渗透性以及瞬时爆发性, 使得网络金融风险表现出交叉传染的特性, 在多个领域, 只要与网络金融相关的行业, 势必会因为网络金融出现的风险而受到影响, 也就是说网络金融将风险传染给其他行业领域, 是这些行业也受到威胁。

二、网络金融多元合作监控模式的构建

被高度隐蔽起来的网络金融风险, 需要借助较高的技术手段以及风险识别能力来进行发现并控制风险。监控模式应及时处理风险, 确保将损失降至最低。必要时可以通过制定相关风险狙击制度控制管理风险[3]。与此同时, 介于网络金融风险的价差感染性, 因此, 最好将不同行业的网络金融用隔离机制隔离开来, 以防其他行业被网络金融风险所影响。然而现阶段的网络金融监控体制根本无法应对网络金融风险的以上几点特点。而网络金融主体具有多元化特点, 可以通过将多种监控主体相结合, 多种主体之间相互合作, 共同解决网络金融风险问题。由此可见, 多元化合作监控模式的构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 制定多元共同监控机制

目前我国政府以及行业金融监控机制能力有限, 无法从根本上控制住网络金融出现的风险问题。因此为了能够及时发现并控制网络金融风险, 可以考虑将多种因素进行相互结合, 通过制定多元化共同管理机制, 及时发现并控制网络金融风险[4]。例如, 网络技术服务商在参与金融监控前必须事先制定好前瞻性制度, 才能避免滥用技术的行为。某些机构表面表现得积极监控网络金融风险, 实则通过监控技术侵犯个人隐私, 甚至是窥探其他行业的秘密。这种做法无意识增强了被窥探人或者行业的个人隐私风险。因此需要政府通过制定多元共同监控机制, 将风险降至最小。

(二) 通过风险等级评估制度对风险进行约束

金融行业广泛使用信息技术, 并将信息技术与金融相结合, 推出一种新兴金融业务, 即网络金融服务。该业务的推出不仅使得传统的基金公司、证券、保险以及银行等企业通过借助网络技术向网络各个领域推出金融产品。某些没有金融执业资格的企业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发布推广一些与金融相关的产品。然而这些产品却是没有得到监控和技术认证的,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 这些产品存在着商业风险, 而且这些风险需要消费者单方面承担, 这无疑是增大了网络金融市场的风险。因此, 需要建立相关风险等级评估制度来对网络金融风险进行必要的约束, 以便能够及时识别并控制可能出现的网络金融风险[5]。不同于传统的信用等级评估制度, 网络金融风险等级评估制度应贯彻落实政府主导的风险揭示制度, 确保主体能够积极主动的参加评级活动。通过网络金融市场风险进行约束, 来维护网络金融市场秩序的健康稳定, 从而促进金融行业在网络上的健康蓬勃发展, 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三) 提高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

网络金融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 因此只有通过加强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 能够熟练操作, 却能确保及时通过网络技术及时发现并控制网络金融风险。目前的监控管理架构中, 重视对主体从业资格进行审查工作, 确保主体具备从业资格, 淘汰不良从业者淘汰, 从而使得金融市场风险降至最小。网络金融风险的特点增大了现阶段对金融进的监控难度。因此, 通过审查主体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 来确保网络金融体系的安全性, 从根本上解决网络金融风险问题[6]。与此同时, 为了能够有效降低网络金融风险, 还应制定相关制定来对网络金融产品进行技术认证, 为网络金融行业服务。

(四) 完善有关体制扫清监控盲区

多元化金融监控体制的建立, 有助于及时识别并处理网络金融安全风险, 然而在建立过程中, 依旧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完善有关体制, 确保能够及时扫除监控盲区。例如, 传统的金融监控体系中监控主体并不是网络安全监控部门或者网络技术服务商。因此, 这些机构在日常工作中, 也就没有监控网络金融的义务, 对于网络金融的监控工作缺乏积极主动性。因此必须对这些机构加以相关制度规范其思想行为。如果缺乏法律法规的限制, 这些机构很有可能为了获取更多盈利而背离监控管理, 反而成为一种阻碍监控管理的障碍物。由此可见, 为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就必须借助相应法律法规界定这些机构的思想行为[7]。通过扫清监控管理的盲区, 完善相关体制, 明确规定机构在何时应主动发现并控制网络金融风险, 以及在何时应主动协助配合其他机构进行监控等。另外, 网络金融市场中的产品本身就具有风险性, 这些产品均未获得评定合格鉴定, 导致由这些产品带来的使用风险全部将由消费者承担。如果不对此使用风险进行控制, 势必造成网络金融市场的混乱。因为产品一旦出现问题, 消费者无处可询。现阶段的有关法律法规对全部网络金融产品进行监控, 无法及时发现监控盲区。由此可见完善相关体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在技术创新视角下, 应掌握网络金融的风险特点, 并对其进行有效分析, 才能保证日后网络金融爆发风险时, 相关金融工作人员能够处事不惊, 通过结合这些特点, 及时提出降低风险的有效措施。而合作监控模式正是为了能够及时发现并控制网络金融风险而构建出来的, 其对风险的监控具有极高的发现与识别能力。通过构建合作监控模式, 将网络金融风险降至最低, 促进网络金融的全面发展。

摘要:技术创新视角下网络金融风险具有高度隐蔽性、瞬时爆发性、极度渗透性以及交叉感染性等特点, 通过结合网络金融的这些特点, 构建网络金融合作监控模式, 促进网络金融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先对技术创新视角下网络金融风险的这些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 再通过深入分析并把握这些特点, 提出针对性措施, 以实现网络金融合作监控模式的构建。该模式能够及时发现并控制网络金融中存在的风险问题, 保障了网络金融活动的正常进行。

关键词:技术创新,网络金融风险,特点,合作监控模式,构建

参考文献

[1]张云松, 史经伟, 雷严庭.互联网金融下的操作风险管理探究[J].新金融, 2012, 10 (12) :13.

[2]巴曙松, 吴博文, 刘敏睿.金融结构、风险结构与我国金融监控改革[J].新金融, 2013, 9 (05) :63.

[3]胡世华, 胡雁云, 李梦瑶.论网络金融欺诈犯罪的刑事规制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3, 15 (5) :24.

[4]李建锋, 彭雨舰, 李慧凤.我国网络金融的发展现状与监控思路[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6 (2) :40.

[5]叶春晓, 康灿华, 陈星宇.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其配套设计的互动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5 (3) :43.

[6]陆文杰, 于良春, 孔孟龙.论金融监控和金融创新[J].山东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8 (9) :46.

区域合作创新浅析 篇11

[关键词] 创新区域合作合作创新

区域合作创新是区域创新发展体系问题的三个创新模式之一。在我国现阶段实现区域合作创新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根据2006年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报告研究指出,中国区域经济在非均衡发展过程中,造成地区间的经济差异日益扩大,主要表现为沿海和内地、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拉大。尽管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性始终客观存在,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将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针对中国区域经济技术转移、扩散、产业升级的要求,中国区域经济的整合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为了进一步消除发展中的障碍,需要尽快正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的问题。所以区域间的合作就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驱动器,研究区域合作创新问题就势在必行。

一、区域合作创新的内容分析

合作创新模式是指区域通过与其他区域的合作,优势互补,在更大范围内共享和配置科学技术资源,壮大整体对外竞争能力,实现自己创新发展的模式。同时,其区域内部各企业与研究机构,政府机构之间有着明确的合作目标,以合作伙伴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最终促使创新成果的发生,这也是合作创新内容的一部分。

其具体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的部分或全部:

1.企业、高等院校、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之间的跨区域合作,如进行联合与兼并,实施共同的R&D活动,进行经济技术合作等。

2.服务机构的合作,尤其跨区域信息、金融、人才交流网络的相互对接与联合,如组织企事业家到经济发达地区进行招商学习等活动。

3.政府机构间的合作,除了指政府在创新管理方面的协调与合作,还有创造一个创新环境和创新网络。如政府间通过签订协议实现原材料和能源供给的合作。共同建设基础设施为区域间的沟通创造条件。

4.进行整体的创新合作,走向创新活动的区域一体化。区域创新发展的具体模式,如区域产业开发模式,区域空间布局模式,区域整体经营模式和区域整体管理模式等。企业的合作创新模式又有五种,即合同创新模式、项目合伙创新模式、基地合作创新模式、基金合作创新模式和研究公司创新模式。

二、區域合作创新的动因分析

我国通过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东西互动拉动中部,逐步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区域经济发展。经过20多年的对外开放,顺应全球制造业转移的趋势,以及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整体经济实力有了明显的增强,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东中西部地区的差距并没有缩小,反而仍然在逐步拉大,区域与区域之间在区域经济建设上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如产业结构雷同;项目重复建设、重复引进;投资分散而形不成经济规模;区域保护主义出现,市场分割和经济摩擦加剧;收入分配和地区经济水平差距拉大。部分企业生产能力闲置,造成浪费等。这些都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刚刚起步,经济信息不完全,渠道并不畅通,区域间的合作联合受到人为的分割。

从微观领域企业的角度,我国区域及企业现阶段的R&D的能力都不强,模仿创新的能力有限,更谈不上什么自主创新了,就算可以进行模仿创新那么合作创新应该是实现创新的基础。特别是实现产学研的合作创新是企业增强自身能力的重要途径。

从协同经济理论的角度,在现代经济中,合作比竞争更重要,希望能够实现区域协同,并提出协同经济的思想,认为成功的创新越来越依赖于企业的协同能力。协同效应,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组合成一个企业以后,其产出比原先两个企业的产出之和还要大的情形,即“2+2>4”的效应。那么区域之间的协同效应也就促使两地区之间加强彼此的交流与合作,节约成本,提高效益。另外由于“马太效应”的存在,也使得合作创新成为必要的选择。

从共生经济理论的角度,共生经济是指独立的经济组织之间以同类资源共享或异类资源互补为目的形成共生体,所导致的经济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直接或间接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合作创新可以改善资源结构、分散和降低风险、缩短创新周期、扩大创新空间、减少无效投资、降低交易成本,从而带来效率和效益的提高。合作创新是企业在任何时期都应积极谋求的,以使自己享受到共生经济。区域合作就可以带给企业实现共生经济的条件。

三、区域合作创新的功能及意义分析

区域合作创新是区域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世界产业结构变化的一项战略措施。在全球范围内,产业更替和新产业形成的速度不断加快,产业技术构成不断提高,产业转换和技术转换的成本不断上升。区域合作创新有助于区域之间打破产业壁垒, 消除重复研究和重复投资、实现知识的分配和共享、促使企业合作相互协作,从而产生更高的创新效率。由于我国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创新能力缺乏,单纯的依靠自主创新模式周期长,风险大,因此只在区域间和区域内部各机构企业间存在相互合作才能克服目前的区域资源约束,才能更进一步的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

区域合作创新打破了区域的界限,促进了技术、资金、人才要素在更大范围内流动,使各种资源得到了更加优化的配置,从而使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率得到提高,同时也促进了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与国际上拥有强大经济实力和先进技术的区域合作,一方面可以通过紧密的协作关系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迅速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企业长期发展所需的资金问题。合作对于区域创新与发展的意义在于:

1.合作提供了信息交流的条件,促进区域性生产要素和产成品的交流,使企业在合作中进行集体的学习和创新。

2.合作产生创新性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可以优化成本数量与结构,提高各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提高。

3.合作关系是知识溢出的渠道,溢出效益的核心是能在空间上接近信息源地,知识的溢出有利于加快技术创新的实现与转化。

4.合作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5.合作形成完善的市场,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外部条件,激活中小企业,有效利用资源,提高区域综合实力。

6.合作有利于实现制度与机制的创新,为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创新网络和创新环境。

7.合作有利于发挥区域间的比较优势,实现优势互补。

四、区域合作创新的应用现状

合作创新模式以欧洲的区域创新合作为典范。欧洲联盟委员会从20 世纪90年代开始,就启动了旨在进行合作创新发展的进程,实现了内部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发行了统一的货币,并且还制定了广泛的共同政策。以区域内部经济、政治、文化一致性与多边协调为特征的欧盟合作模式,是一种“积极”的一体化,其目的不仅在于拆除某种形式壁垒(“消极”的一体化),更在于建立广泛的共同调节和管理机构。其整体创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各个国家自己的创新体系的建设;国家之间的双边或多边创新合作;欧洲联盟共同制定的整体合作计划与行动纲领。其中,国家间进行的创新合作主要包括:知识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与合作;鼓励创新交流体制的建设;创新活动支持系统的建设;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合作;政府技术政策的合作等。通过执行一系列的欧洲发展计划,使得欧洲是全球区域合作水平最高的地区,也为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中国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区域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GDP占到全国总量的37%,其中长三角地区占全国GDP的比重超过了20%,这些区域已经成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极,的确带动了整个中国经济的宏观发展。另外还有“泛珠三角9+2”计划、“振兴东北”计划和“长江卫星经济区”开发模式更加推动这几大区域经济的发展。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通过发布《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一体化共同宣言》,建立了各种维护市场平行竞争及保护市场公平发展的机制,签订了很多协议大大推进了一体化的进程。而从“珠三角”到“泛珠三角”的区域合作创新战略本身还是一项新的课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创新,同时泛珠三角还和东盟区域进行区域合作,互通有无,实现经济的全球化,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

川渝之间也开始加强彼此合作都希望能引领西部大开发走一条发展壮大的路子,但具体的操作实践要根据实际情况,借鉴各方经验,以合作创新为基础,实现区域整体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2006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

[2]龙勇刘汉蓉:论区域合作创新体系.经济论坛,2005.7

[3]刘曙光田丽琴:区域创新发展的模式与国际案例研究.世界地理研究,2001.3

[4]张敦富傅晓东:区域经济合作与区域分工问题研究.长江论坛,2000.6

[5]胡继灵:高新技术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8

[6]罗炜唐元虎:国内外合作创新研究述评.科学管理研究,2000.8

[7]罗炜唐元虎:我国企业的创新战略选择.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4.1

[8]李青:区域创新下区域发展观念及政策的变化.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12

合作创新网络 篇12

在现实世界中,无论是生物系统、还是经济与社会等复杂系统,合作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合作行为是当前许多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而自私主体间的合作涌现一直是学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囚徒困境博弈(PDG)被作为典型案例进行了研究[1],学者们还将进化博弈动力学引入到相互作用网络的研究过程中[2]。

之后,学者们对主体间的合作涌现及促进机制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引入网络与动力学的系统演化[3]。

近年来,统计物理学在交叉学科上的应用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不仅包括生物学、经济学,同样还包括软科学(如社会学和认知科学)[4]。同时,复杂网络结构与网络动力学相关领域也成为研究的重点[5,6,7,8],在此背景下,社会物理学家对观点动力学和一致意见的达成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模型,主要针对群体中的观点,以及对这些观点之间转化的具体过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9,10,11,12,13,14]。

在集群创新网络中,由于集群环境的动态性,以及每个主体所拥有的资源与信息的差异,导致了各主体信念或观点的异质性与动态性,而集群创新网络结构的特殊性使得主体间相互影响的程度更深[15],因而集群创新网络中异质性主体达成合作的过程也是非常复杂的。本文试从opinion动力学的角度来研究集群创新网络中异质性多主体间是如何自主地实现合作。

1 模型的构建

企业集群创新网络既是相联系的经济活动形成的经济体系,也是一个适应历史现实的动态演化过程。在企业集群创新网络中,构成网络的基本要素有两个:节点以及节点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同时,位于每一个节点上的主体在集群创新网络演化的过程中在行为上是彼此依赖的。每一个主体都拥有自己的信念或观点,但由于受到网络中其它具有影响力主体或群体、以及外部网络的影响,每个主体会依据自己内部模型中的知识结构,对其他集群主体或群体可能的行动进行预测,并在预测的基础上来决定自己下一步的行动[15],从而每个主体都有可能会改变自己的信念或观点,这也为异质性主体间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里,我们假设有N个节点(该节点代表了集群创新网络中的创新主体)和M条边(每条边代表了集群创新网络中主体间的联系)。为简化分析,我们利用邻接矩阵[aij]N×N来表示这个集群创新网络。如果网络中的主体i和主体j的行为不受网络中其它主体或者群体行为的影响时,则令aij=0;相反,如果网络中的主体i和主体j的行为受网络中其它主体或者群体行为的影响时,则令aij=1。在集群创新网络中,由于每个主体拥有观点的异质性,因而每个主体对各种观点的倾向程度不一样,我们用xi(t),xi(t)∈[0,1]来表示在t时刻主体i的观点的倾向程度。因此,在t时刻集群创新网络中的观点集合可以用x(t)=(x1(t),x2(t),…,xn(t))来表示。由于集群创新网络中主体的行为受到其邻近网络与外部网络行为影响的程度不同,因而xt(t)的取值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也就是说,集群创新网络中的主体在其邻近网络与外部网络的影响下会更新或调整其观点。

在给出模型之前,我们先给出如下定义:

定义1:在t时刻,集群创新网络中主体j对主体i的影响用

来表示,其中, 代表集群创新网络中主体i所有最近的邻节点度的总和,kj表示主体j在集群创新网络中的度。

由于每个主体在集群创新网络中处于结构洞位置的差异以及拥有资源的不同,每个主体在创新网络中的地位也就不一样,而每个主体在集群创新网络中地位的悬殊,也反映了其在网络中受其它主体或群体影响的程度,同样间接地反映了其观点的调整受到邻近网络与外部网络影响的程度。因此,对于集群创新网络中每个主体的地位,我们做出如下定义:

定义2:在集群创新网络中,任意主体i在网络中的地位用

来衡量,其中, 表示集群创新网络中所有主体的度。

定义3:在t时刻,集群创新网络中的主体i所有邻近节点的平均观点用

来表示,其中, 表示集群创新网络中主体所有的邻近节点。

定义4:集群创新网络中主体i的外部网络对主体i的影响用

来表示,其中,P表示外部网络在集群创新网络中的影响力。

集群创新网络中主体会根据以下规则来更新自己的网络:(1)以概率p接受其邻近网络里大多数相同观点的主体。(2)以概率1-p移除与其观点不同或者邻近网络里拥有较少数不同观点的主体的连接,而以概率ф从其邻近网络的邻节点中随机的选择一个节点进行连接,或以概率1-ф随机的从其外部网络中选择一个节点进行连接。

同样,当集群创新网络本身在不断地发生演化的过程中,主体的邻接网络和外部网络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它们相对应的平均观点以及对主体的影响程度也在发生变化。此时,集群创新网络中的主体会根据以下等式来调整自己的观点:

其中,式(1)和式(2)中的ε表示集群创新网络中的主体对邻近网络与外部网络的可接受的信任水平。也就是说,只有当主体i的观点与邻近网络或外部网络的平均观点差值不超过这个可接受的信任水平时,主体才会考虑这个邻近网络或外部网络的观点。

2 仿真与结果分析

(1)假设集群创新网络中主体的个数N=500,〈k〉=18.76,我们考虑在p=0.65的情况下集群创新网络中观点数目与重连概率的关系图(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对于固定的概率p,随着重连概率的增加,集群创新网络中的观点数目在减少。在初始阶段,集群创新网络中的观点数目随重连概率的增加而减少的幅度比较慢,而当重连概率ф→1时,集群创新网络中的观点数目会急剧地减少。也就是说,当集群创新网络中的主体趋向于与其邻近网络的邻节点重连时,集群创新网络中现存的观点数目会减少,因而很有可能会导致主体观点的统一。因此,尽管参数p决定了集群创新网络中观点的动态变化,但是主体是选择有序重连或是随机重连在观点的演化过程中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结论1:集群创新网络演化过程中的重连概率与异质性主体间的合作涌现程度存在明显的关联性,当重连概率越趋近于1时,网络中异质性主体间的合作越容易产生。

在集群创新网络中,由于企业间地理位置上的接近性为彼此间的沟通与交流以及相互学习提供极为便利的条件,互动是集群创新网络内企业间进行信息交流和经验共享的一种重要方式,而有效的互动对于促进双方的合作关系走向成功是非常必要的。由于集群创新网络内合作成员之间的目标多样性以及组织文化和价值观的异质性,使得对网络成员的管理和沟通更加复杂化,而互动有利于集群创新网络内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协调,在相互协调决策的情况下,由于网络内各行为主体对其他行为主体的决策情况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就减少了行为主体相互之间的猜忌,从而提高网络内各行为主体的参与度。因此,通过各行为主体间有效地互动机制,可以加快集群创新网络各行为主体之间信息的传递速度、避免相互之间对网络内共享信息的误解、增进了网络内各行为主体对其他行为主体观点和信念的了解,从而逐渐地促使了网络内各行为主体之间观点或信念达成一致,进而导致了网络内各行为主体之间合作的涌现。

(2)同样假设N=500,〈k〉=18.76,我们考虑在ф=0.55,ф=0.3,ф=0.1 3种情况下集群创新网络主体观点达到一致的平均时间与p的关系图(图2)。

从图2中可以看到,在重连概率ф=0.55,ф=0.3,ф=0.1 3种情况下,集群创新网络中主体均在p=0.55时观点达到一致的平均时间最长,达到一个峰值。而当p<0.55时,集群创新网络中主体观点达到一致的平均时间随着p值的增加而增加;而当p>0.55时,集群创新网络中主体观点达到一致的平均时间随着p值的增加而急剧地减少,这也意味着存在一个临界值pc=0.55。

结论2:对于不同的重连概率,集群创新网络演化过程中异质性主体间达成合作的平均时间都存在一个相同的临界值,而在这个临界值周围,存在着一个阶段的转变,即网络中异质性主体达成合作的平均时间由增加转变为减少。

在集群创新网络中,网络内各行为主体之间的互动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各行为主体之间文化方面的差异,显然,文化的差异会导致各行为主体在价值观等多方面存在明显的分歧或不同的观点,从而给行为主体间的互动带来不便,更不用说促使双方的观点达成一致。另外,网络内的制度环境也会影响到各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制度是植根于网络内的社会资源,具有不可复制性,它能够减少互动的各行为主体之间的信息成本和不确定性,当然,网络内行为主体的道德风险与机会主义行为也会阻碍各行为主体之间互动的继续展开,因此,这些因素都会导致网络内各行为主体之间合作的延迟。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全球化和开放性,网络内部各行为主体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为获得持续竞争优势,需从外部获得更多的优势资源云,因而促进了网络内各行为主体之间互动交流,通过各行为主体之间这种频繁的互动,彼此间才能进一步更好地了解对方,他们的观点或信念才能逐渐趋于一致,并最终导致网络内合作的涌现。因此,网络中各行为主体之间观点达到一致的平均时间才会先增大后减小,这与前面的仿真图1中所显示的结果相符,在图1中,我们发现网络中的观点数目并不是一直都在下降,还是出现过增长的阶段。

(3)同样假设N=500,〈k〉=18.76,我们考虑在ε=0.2和ε=0.5的情况下,主体观点倾向程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图3a和图3b)。

从图3a中可以看出,在ε=0.2的情况下,集群创新网络中刚开始形成了3个群体,每个群体内部成员都倾向于某种观点,而随着网络内群体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其中的两个群体都倾向于某种共同的观点而形成了一个更大的团体,最终网络中产生了两个合作群体。从图3b中可以看出,在ε=0.5的情况下,集群创新网络中刚开始形成了两个群体,但最终这两个群体都倾向于某一个共同的观点,于是导致了整个网络都形成为一个合作群体。

结论3:在集群创新网络演化过程中,网络的信任水平与异质性主体间的合作涌现存在明显的关联性。当网络的信任水平越高,越有利于促进异质性主体间合作的涌现。

在集群创新网络中,信任是不可缺少的,它是形成网络内各行为主体关系的基础,因而需要各行为主体长期投入时间和资源来维持这种关系,如果没有信任,网络内各行为主体之间成功的关系是不可能建立的,彼此间的相互信任可以说是各行为主体互动成功的保证。当然,信任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可以给各行为主体带来“双赢”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性。由于互动的一方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利用另一方的信任而采取非信任行为,这种非信任行为会对集群创新网络内各行为主体的关系带来很大的负面作用,而且信任的这种负面传染性不仅会在互动双方间产生影响,而且会扩展到集群创新网络内的其他行为主体,从而形成一种网络连锁反应,破坏了集群创新网络各企业间的互动关系[16]。因此,当集群创新网络中主体的信任水平越高,往往更易于促进网络中各行为主体间的合作。

3 结论与建议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集群创新网络中主体的决策行为因受到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中其它主体或群体的影响,会对自己的观念或信念做出调整,从而对异质性主体间的合作涌现产生重要影响。同时,集群创新网络中的信任水平对促进异质性主体间的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为更好促进集群创新网络异质性主体间的合作,提出以下建议:

3.1 重视集群创新网络外部创新源的作用,为网络各主体间的互动搭建各种非正式交流的平台,以加强网络内各行为主体间的联系

由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企业自身能力的有限,因而企业作为集群创新网络内的创新主体,其创新所需的各种资源、信息与知识不仅来自于集群创新网络内部,同时也来自于网络外部的其它主体。因此,通过加强网络内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互动,可以加速其创新所需的资源云在网络内部的高度集聚,同时也有利于吸收网络外部的优势资源云,为网络内各创新主体所采用。而网络内主体之间的关系互动既包括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互动、企业与同行合作者和竞争者之间的互动、同时也包括了与中介机构、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等之间的互动。(1)加强集群创新网络内企业与大学或科研机构之间的联系,通过联合研发的形式引进重大科技成果并将其实施产业化;(2)加强集群创新网络内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与企业之间的互动,以促使它们对企业的创新提供各种良好的服务;(3)转变政府在集群创新网络中的职能,加强集群创新网络内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加大政府对网络内核心企业的采购力度;(4)在集群创新网络内为各行为主体之间的互动搭建非正式交流的平台,积极促进并引导非正式关系网络的形成,以促进网络内企业的创新。

3.2 为集群创新网络内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创新与互动提供良好的氛围

一方面,通过在集群创新网络内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构,以及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加强对网络内主体的知识产权保护。对网络内出现的知识产权纠纷要及时给予指导,避免网络内同行间的恶性竞争,共同维护网络内各行为主体的合法权益,并对网络内申请专利的各行为主体给予合适的奖励,以激发网络内主体的创新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完善集群创新网络内金融信贷与风险投资服务,以及吸引与鼓励民间闲散资金参与到网络内企业的创新中来,以改善网络内企业技术创新的投融资环境,从而在网络内培育健康有效的资本市场。对于网络内的中小企业而言,要解决长期存在的融资难问题,就必须想方设法地利用各种方式来搭建与金融机构的交流平台,加强它们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最后,加快集群创新网络内中介机构的建设,积极引进网络内外著名的中介机构,并建立起中介机构与企业的互动渠道,搭建多层次的交流平台,以发挥其对创新的促进作用。

3.3 强化集群创新网络内企业间的信任与承诺,以促进网络内各行为主体之间合作的开展

对集群创新网络内的各行为主体而言,建立网络内各行为主体间的信任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信任是彼此间合作的基础,而网络内信任的产生源于各行为主体间的沟通与交流。因此,集群创新网络内各行为主体之间的信任危机主要是由于沟通不畅所引起的,所以要保持网络内信息传递通畅的方法主要表现在:(1)在集群创新网络为各行为主体之间良好的互动建立正式的交流机制,以促使更多的内外部知识与信息在网络内流通与共享。(2)随着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发展,可以在集群创新网络建立多种信心技术沟通渠道,以促进网络内各行为主体之间互动的广度和深度,从而为信任的产生打下稳固的基础。(3)在集群创新网络内加强各行为主体之间的非正式交流与沟通,从而为各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信任营造良好的氛围。

摘要:针对集群创新网络环境的动态性、创新网络结构的特殊性、以及每个主体拥有信念或观点的异质性与动态性,本文试从opinion动力学的角度来揭示集群创新网络中异质性主体间合作达成的复杂过程,制定了网络演化的规则及网络演化下异质性主体间的合作涌现机制,利用仿真手段对合作涌现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3个重要结论,并提出了促进异质性主体间合作涌现的相关对策。

上一篇:烧伤治疗论文下一篇:民俗文化与室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