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性体育教学研究

2024-09-24

生成性体育教学研究(精选4篇)

生成性体育教学研究 篇1

生成性教学是根据教育部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教学理念,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生成性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思想, 是对教学改革的一种新尝试, 对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作用。生成性课程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新尝试,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 生成性课程教学自身也得到很好的发展, 自身的魅力和价值也逐步彰显出来。特别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生成性教学有助于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和利用更多的教学生长点和教育契机, 创造更好的体育教学氛围, 使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从而促进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1 生成性教学

生成性教学并不像传统教学那样预先设计好教学内容, 然后教学中一成不变地按计划的教学内容来进行, 当然也并非完全开放地, 让学生无目的、随意、自发地活动。它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 通过教育者对学生的需要和感兴趣的事物的价值判断, 不断调整活动以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学习的教学发展过程, 是一个动态的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建构世界以及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认识的过程。也就是说, 生成性教学是在教师可改变预设的前提下, 在实际教学展开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随时改变教学方法, 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来完成教学活动的过程。

2 体育课堂教学中生成性教学的特点

体育教学活动本身充满动态性、过程性和创造性。体育课堂教学更多的是教师和学生以互动的方式来共同完成教学, 共同创造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活动过程。其对教学的过程尤为重视, 具有很强的非预设性, 要具备多元化、差异化的教学手段, 更注重师生在教学实践中的存在状态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可以说, 体育是最适合生成性的学科。

2 . 1 体育课堂教学中生成性教学更具开放性

体育课堂教学中生成性教学具有开放性, 生成性体育教学的过程对教师的预设不照本宣科, 教学的过程是开放的, 允许外界因素的不断介入, 教学过程是动态的, 当有未预料的外界因素介入时, 教学过程不能停止, 迅速把外界因素纳入教学过程, 改变教师预先设定教学手段完成教学内容, 生成更多的新的生成性教学方法、手段。生成性教学的产生不是按照教师的主观想法或预定计划进行, 它伴随着意料之外的事情和与计划不符甚至悖离的偏差而存在。

体育的课堂教学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外进行, 对于学生而言, 室外上课有更大的空间, 更开阔的视野和心态, 教师和学生的大脑及身体受外界的影响比较大一些, 体育课的课堂教学形式相对其它课程而言都要复杂一些, 教学过程中外界因素随时介入的可能性更高, 出现的生成性问题的几率也比较大。所以要求体育教师要有更为开放的理念, 更为灵活的头脑, 更为敏锐的思考。面对突然预设之外的错误与偏差, 教师要灵活处置, 让学生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中平等的与老师对话、交流, 大胆提出个人见解, 营造出民主平等、互动互助的体育课堂氛围,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2 . 2 体育课堂教学中生成性教学更具多元性

体育与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等其他学科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不仅仅是单纯的身体的教育, 因而它是一种综合类学科。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丰富, 涉及面比较大, 再就是体育教学具有地域性,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甚至不同的学校, 不同的文化背景, 不同的教师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手段也各不相同, 可以产生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此外, 体育课教学教师和学生空间距离更近, 总是面对面手把手地进行教学, 师生交流和互动比其他学科更丰富, 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 互动合作, 自主探究, 会生成很多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 这些可以是教师的灵光一现, 可以是学生的“胡言乱语”, 也可能是已经出现的错误, 这就要求教师加以利用升华教学主题, 促进学生发展。

2 . 3 体育课堂教学中生成性教学更具多变性

传统意义上的体育教学过程都是可以预设的, 不变的, 遇到突发情况可以停止教学, 处理完突发情况, 再回到预设中继续进行教学。生成性教学可以理解为非预设性, 因为他的预设是不确定的, 是可以随时改变的, 所以具有多变性。传统的体育公开课, 为了收到预期的上课效果, 教师们在课前围绕预期效果对课堂上发生的一切事情进行精心设计, 然后教师和学生进行了一遍又一遍的训练、修改和彩排, 以防止正式上课时发生“意外”。教师和学生都成了训练有素的演员, 对话成为台词, 动作成为套路, 甚至是每一个表情都要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 不能越雷池半步, 这样的教学看似规整, 实则缺少灵魂。真实的体育课堂中有太多太多的不确定因素, 你无法预知学生的身体状况, 学生到课人数, 上课时的天气环境, 以及突发情况 (学生晕倒、运动损伤、吵架甚至打架等) 。体育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教学不应是事先计划、事先预定, 它应是在课堂教学的进行中随其变化而生成。

2 . 4 育课堂教学中生成性教学更具互动性

体育课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 教学手段丰富多彩, 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多样, 可以全班组织学习, 又可以分小组组织学习, 还可以单个组织教学, 一堂完整的体育课需要多种组织形式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充分交流互动, 大量的学生也需要互相交流, 相比其它课堂教学师生交往、生生交往更占主体, 体育课程更是一种交往互动多样性的课程, 体育教师和学生, 学生和学生在课堂上共同参与、互动交流的教学形式为主要教学形式。

2 . 5 体育课堂教学中生成性教学更具瞬间存在性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体育教学过程就像一条流淌的河, 它是流动的、是瞬间的, 它无法预设, 即时产生, 稍纵即逝。它又是复杂多变的, 存在也是短暂的, 时间和地点不同, 教学主体不同, 呈现的学习状态也会不同。生成性教学的教学过程随着教学情境的发展而变化, 教学具有瞬间存在的特性, 要求体育教师要在课堂上善于通过偶发的、意外的事件, 捕捉教学灵感, 并予以激发与利用, 从而收获出人意料的教学效果。教师不能两次踏进同一个课堂, 有些情境一旦错过, 就会很难再有相似的情景发生, 所以体育教师要深刻理解生成性教学的特点, 善于利用, 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3 生成性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3 . 1 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

生成性教学包括预设和生成, 没有预设也就没有生成, 只有预设没有生成就不叫生成性教学, 和传统体育教学就没有区别了。预设就是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开始之前, 体育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提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法与学法以及组织方法的选择进行的精心的策划和设计, 和传统体育教学课前撰写教案、备课等一系列的课前活动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预设是开展高校体育生成性教学活动的前期准备, 是提前针对所要开展的体育教学活动所做的安排和布置。

生成相对于预设来说无法进行提前设计, 生成是在预设的教学活动根据课前的计划开展过程中, 有不可预见的情境突然发生而改变预设的教学方法, 产生新的教学方法, 是对预设教学过程的一种补充、延伸和提升而有不脱离预设的教学目标, 因此, 生成性体育教学又被称为动态生成或是实时生成体育教学。它和传统的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区别是, 传统的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严格按照教案以及课前设计来进行教学, 过于程式化的僵化教学方法, 破坏了教学活动中师生的能动性, 而生成性体育教学是一个活的、动态的过程, 使教师学生在教学学习活动中能更好地的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生成性教学, 不能忽略教学的预设。预设是根据教育教学目标而设计的, 生成必须要受到教学目标的制约, 不能脱离了教学目标而存在, 否则生成将是盲目、低效甚至无效。因此,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生成性体育教学时,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有机统一关系, 从而使教学活动得到顺利高效开展。

3 . 2 生成性体育教学中要制定动态性和开放性的教学计划

要实现生成性体育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就要改变传统体育教学中僵化的、封闭性、静态的教学计划, 根据生成性体育教学的特点制订动态的、开放性的教学计划, 以适应高校生成性体育教学活动的要求。因此, 制订教学计划的时候应注意其全面性和宏观性, 不能过多、过细, 精细规划的教学计划, 极易导致教学活动出现程式化的问题, 影响教学过程中的生成环节, 让教学活动又回归到传统体育教学的窠臼。教学计划的制定从宏观的角度出发, 充分考虑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外来影响, 本着动态性和开放性, 将教学的各个环节设计成弹性的活动版块, 方便在体育课前设计出具有弹性的预设。生成性体育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前提是能够确保教学计划的动态性和开放性。

3 . 3 重视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应用

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的突发情况多种多样, 不是每种情况都可以生成教学, 体育任课教师要对教学活动中生成性教学资源及时、有效的甄别, 如果甄别不清或不及时就很难抓住生成的时机, 错过生成, 从而影响生成性体育教学的成效。要想做到对生成性体育教学资源的有效甄别, 教师要掌握以下三点原则:首先是密切原则, 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所出现的“意外”或是资源是否与教学的内容和目标密切相关, 如果相关就可以利用;其次是有利原则, 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所出现的“意外”或资源对改变或提升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是否有利, 如果有利就应加以利用;最后是有助原则, 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所出现的“意外”或是资源对学生积累和发展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是否有帮助。如果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所出现的动态信息或资源满足以上标准中的一条或多条, 体育任课教师就要及时加以捕捉和利用。

生成性教学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多变性、互动性等特点, 在高校体育新课程改革推向深入之际, 需要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来代替传统的教学方法, 生成性教学的特点更符合高校体育的课堂教学实际, 更有利于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 高校体育教师如果能深刻理解生成性教学内涵并熟练掌握, 会提高高校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促进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富学.生成性体育教学的张力与可能性[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1 (6) :512-515.

[2]李莹.生成性教学中教师角色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2011.

[3]杜莹.从预成性思维到生成性思维—教学论研究思维方式的新走向[D].天津师范大学, 2010.

[4]胡庆芳.贺永旺, 杨利华, 等.精彩课堂的预设与生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5]刘玉听.生成性教学的实施策略[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6.

[6]马秀春.生成性教学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6.

[7]毛振明, 毛振钢.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与新运动项目[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2.

开放性体育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尝试 篇2

一、教学目标的开放性

教学目标是预期教学结束时所应达到的学习结果, 它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又是教学活动的归宿。理想而科学的教学目标不仅对教学有激励和导向作用, 而且也是教师评价自己的教学效果和检验学生学习结果的标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人们对体育教学目标的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特别是新的体育课程实施以来, 体育教学目标更是显示出科学性和人文性等特征。但为了学生能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我们认为还应增加教学目标的开放性。教学目标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横向开放, 二是纵向开放。横向开放是指目标的范围再广一些。如:在奥运会期间, 以奥运为主题设计教学, 增加学生了解体育时事的目标;纵向开放是目标的程度以及达成所需时间的开放。目标的程度一般是下要保底, 上不封顶, 对于上不封顶的目标技术可提出参考目标, 在体育课堂中如不能达成, 可将课堂自然延伸到课外。如: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外完成, 下一次课让学生表演, 检查课外学生自主学习情况。

二、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主线, 是主体直接作用的对象———客体, 客体能否直接引起主体的心理矛盾, 激发学习兴趣, 是教学目标能否达成的基础。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一种现象, 酷爱体育运动的学生进入体育课堂, 却怕上体育课, 这种现象的出现, 除了教学方法手段的原因外, 很大程度上是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纵观传统体育课程的内容, 基本属于半封闭的, 并且带有鲜明的竞技化特征, 学生在课堂中很难有成功的体验, 怕上体育课也在情理之中。要改变这种状况, 实施新的体育课程, 就必须提高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学目标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横向开放;二是纵向开放。回想我们在课余运动训练中, 投掷运动员要掌握此技术动作, 也要费很长的时间, 更何况课堂教学面对的是普通学生, 而且时间远远不及运动训练, 因此教学中学生就很难有成功, 缺少成功喜悦滋润的心理, 也就很难激发学生为之努力的动力和热情。与其这样, 我们不如舍弃其中交叉步动作的教学, 由助跑直接过渡到最后用力挥臂, 学生学起来容易, 其目标就是投掷的远度, 而不是精雕细刻的专业化技术动作。这样教学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愉快, 也能达到掌握基本技术的目的, 并且主动参与、积极进取的精神也能得到培养, 还能提高投掷能力;其次, 是将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培养活动兴趣, 原体育课程内容中没有的, 民间传统的乡土体育游戏引入体育课程内容。如:造洋房、打石砖等乡土游戏引入课堂, 操作简便, 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又能联系日常生活, 学生练习自然兴趣浓厚, 积极参与。

三、教学组织的开放性

体育课堂教学的特殊环境, 显得课堂教学组织尤为重要, 不然, 课堂教学将很难做到正常有序, 向预定的目标发展。但是我们应该知道,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少年儿童, 是活生生的人, 过多的束缚和压制只会使他们变得顺从和呆板, 个性和创造的灵性被无情地扼杀。所以, 我们要开放教学组织, 解放学生手脚, 让他们自主探索, 大胆想象, 求异创新。教学组织的开放, 一方面是指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小组的形成由学生自主搭配, 可以按不同需要选择友伴型、兴趣型等不同类型的学习小组, 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发展空间, 松绑学生手脚, 使学生自由探索知识与技能的奥秘。为解决某一动作的难点和细节问题时, 便于学生观察理解、思考讨论、仔细琢磨和自由消化, 可以让他们自由放开, 无拘无束地在规定的教学场地上, 只要保证教学的常规秩序, 打破原自然教学小组的界限, 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选择观察面、方向、角度去听讲解、看示范。这样满足了他们的欲望和渴求, 学生才能静听细看, 做到听懂、看清, 真正起到讲解和示范的作用。以选择自己最适合的观察角度。

四、学习方式的开放性

学习方式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 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方式缺乏足够的重视, 没有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深入研究。如果不改变以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 就谈不上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以知识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陈旧观念就仍然具有滋生的土壤。新的体育课程的实施, 要求我们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必须由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是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 并通过主体实践活动完成发展任务的学习方式。由于学生的素质发展是多层次、多侧面的, 因此, 必须提高学生学习方式的开放性, 使学习方式呈现多种形态。第一, 探究性学习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 由学生独立地完成发现知识过程的学习活动。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做球与方木块抛滚实验比较, 启发学生思维, 诱导学生将身体与球作比较, 进行尝试体会, 学生就会知道首先将身体团成球形, 前滚翻才能滚得圆滑自然。第二, 交往型学习方式:交往是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活动, 是教学中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手段, 也是学生主体实践活动的一部分。体育教学中实施交往学习, 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 组织和引导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共同交往、相互沟通, 通过集体的智慧获得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学习过程。除上述学习方式外, 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的方式还有多种形态, 如:游戏学习方式、调查学习方式等。具体采用何种学习方式, 要根据教学的不同内容和目标来确定, 也要极大地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如:障碍跑教学中可创设红军长征的教学情景, 让学生在体验爬雪山、过草地、等情境中学习, 提高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深对长征的认识, 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师再给予激励性评价, 可增强学生对长征的成功体验, 对学生产生新的学习内驱力将有重要意义。

生成性体育教学研究 篇3

1调查研究

1.1研究的对象

该章中所要研究的对象就是在医学上已经被断定为身体功能或结构出现障碍而可能出现异常动作能力的那部分学生。不仅如此, 这部分学生也具备被普通高校录取的资格, 却又不能进行学校中的正常体育课程。这些学生的症状可能是急性损伤、肥胖、残疾群体等等, 对于这些学生来说, 日常的体育课程训练是没有办法很好的加入, 所以被称为“身体练习障碍群体”[1]。这样的学生也不少见, 而且数量也是呈一个上升的趋势, 高校对这部分的学生一定要给予高度重视, 让他们也能受到相应的体育教育。

1.2研究方法

该文将国内外关于调适性体育教育的文献进行详细的探讨和研究, 再将已经实施的相关文献进行一个对比分析, 再与我国现有的调适性体育教学相结合, 了解其中的教育现状与方法。

然后, 就是在高校中进行相关的问卷调查, 调查的对象有体育教师、研究学生以及体育部门相关领导, 从各个角度对高校调适性体育教学进行了多方面的了解, 再将专家的意见进行整合。

最后, 就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方案, 将实际方案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观察情况、进行反思。进而完成设计高校调适性体育教学的理论及主题。

在该次调查中用到的所有数据都是运用SPSS11.0此类型的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的, 对于调查得到的表格以及数据也经过了严格的筛选, 对于不负责任的调查问卷全部舍弃, 也在问卷中完成了编号的统计[2]。

2研究结果探讨

2.1结果

在经过高校问卷调查以及文献研究之后, 文章提出了一些适合特殊性学生体育锻炼的内容, 不仅如此, 还对特殊性群体的学生安排了积极的体育体验, 目的就是希望他们能从心理、社会、生理上都能保持积极的接受状态[3], 这种概念也获得了相关专家的认可。

就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的自身而言, 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对自我的调试。第一, 如果对身体练习障碍学生进行被动的适应, 那就会有很大的局限性, 一旦学生遇到问题, 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第二, 适应也具有滞后性;第三, 不管是从社会需求还是现状而言, 身体练习障碍学生必须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而如今我国对于心理健康的教育也越来发重视了起来, 调适性体育教育就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种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要完成的不仅是身体上的健康, 更是心理上的健康发展,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自我培养和自我调整来达到一种健康的状态。而所谓的生命关怀也就是让学生们能够突破自己完成身体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但是在这中间最重要的就是和谐的人格, 自身达到了健康和谐的状态, 才能让人际变得更加和谐, 进而达到整个社会的大和谐。因此, 必须要帮助学生完成自我调适, 才能让调适性体育教育能够顺利发展。

2.2关于调适性体育课程理论方面的基础

要想顺利完成一个设计方案, 就必须要在设计中寻找一些理论方面的支持, 文章在进行课程设计中, 就从伦理、人文素质、教育学、体育学中提取所需要的理论支持。

关于伦理, 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关怀理论。诺丁斯就认为关怀这种情意是正义社会中人类的人性基础, 所谓的关怀也就是责任[4]。 此种责任就是一种人类所具备且通过自身的某种能力完成对他人的好处, 当然, 不一定是他人也可能是物或是思想, 这种关怀的情感也并不是人类可有可无的感情, 而是人类生命中的重要体现之一。 而在现在的特殊体育教育中, 对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的关怀绝对不仅仅是为他们开设专门的体育课程这么简单, 而是应该将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学生需求上, 体育课程要对他们的心理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以及作用。就现在的高校体育教学来看, 体育的相关教师应该将思维转换到学生身上, 和学生站在相同的立场, 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详细的了解。不仅如此, 高校中的管理人员与各地区的政府部门全面配合体育教师的工作, 让教师们能够有更大的空间来对教学模式进行积极改革。争取做到学生与教师全部都能活跃起来, 帮助学生们完成心理方面的调试, 将学生的生命质量大大提高。

学生对于自我关怀的学习, 既是对自我物质利益的关怀, 更是对自我生命的关怀, 对于自我生命, 学生们一定要做到尊重、欣赏、 接纳、认识, 生命质量必然是凌驾于身体缺陷之上的, 成为优质的人才是我们应该做的[5]。所谓的人际关怀也就是对他人的关心, 学生一定要用心灵去感受周围的需求和处境, 学会与他人的和谐相处。而社会关怀就是学生对社会的积极融入, 将身边的点滴小事努力做好, 把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承担起来, 那我国身体练习障碍人群的素质必然会越来越高, 成为我国的骄傲。

对于人文素质来说, 其核心就是对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培养与提高。在我国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教育领域也逐渐发现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可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却很复杂, 从文艺复兴开始就有学者对其内涵和延伸进行了众说纷纭的解释。而随着教育界对人文思想的发展和应用, 人文素质教育的概念也开始变的清晰“。利用环境的熏陶、知识的传授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展现出来, 融入到人们的气质、人格和修养中, 变成人的内在品质”, 这就被称之为人文素质教育[1]。所以, 现代教育就是要将学生的情感、观念、个性加以正确的引导。尤其是在高校特殊体育教育当中, 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就会造成文化与道德的流失。

而在体育学与教育学这两方面中, 二者的论基础是想通的。而在特殊体育教学中所反映出来的就是社会与教育、学生与教育的和谐发展, 如果没有为学生们创造出优质课程, 那就根本谈不上是和谐教育。

2.2.1课程设计标准

在高校调适性体育课程的设计标准中, 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 就是对学生缺陷部位的需求加以最大程度帮助;第二, 尽可能地完成学生们的兴趣爱好;第三, 教师对于教学观念的转变, 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第四, 将课程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行考虑;第五, 教师也要将课程的预期效果考虑进去, 在课程的进行中, 也要进行适当的调整[6], 让学生能够更加欣然的接受。

2.2.2课程实践

文章对某高校的身体练习障碍学生进行了一学期的适应性体育教学, 结果发现, 课程过后, 学生们的心理、生理以及适应能力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与前一学期比有非常明显的差别。这也侧面反映调适性体育教学的可行性与有效性[7]。

3结论

首先, 对于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的关注程度, 也能在侧面反映出国家的文明水平, 更是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我国目前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的和谐社会, 对于大学生特殊教育的研究也开始走入了正轨。对于身体出现障碍的学生, 必须给予特殊的体育教学活动, 让他们能更好地融入到其他人的生活当中。

但是对于特殊体育教育这个方面的发展还属于起步阶段,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差距很大。这和我国相关法规的不健全也有一定的关系。这样的情况不容乐观, 必须加以改革, 才能让我国的体育教育发展的更加平稳和顺利。

现在, 我国对于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的体育教育, 是以“生命关怀”作为主体的调适性体育教育。而该文就从伦理、人文素质等几方面理论的综合运用作为切入点, 希望高校在进行特殊体育教学时, 让学生得到的不仅是身体上的锻炼, 还能将人文作为基础, 增强学生体制、弥补各种缺陷。将调适性体育教学目标完成后, 就是对实际策略和内容的制定, 其中包括运动节能、健康体适能等六个方面, 希望日后的高校调适性体育教学能够发展的越来越好。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身体练习障碍学生才能在体育锻炼中, 融入各个集体, 正常学生们和谐相处, 那么才能完成他们想要和普通学生同步发展的最终目标。

4结语

综上所述, 现代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调适性体育教学是刻不容缓的。因为此方法对学生们的健全人格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可是, 目前在调适性体育教学的推进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毕竟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模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这就需要相关教育人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探索, 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综合型人才而一直不懈努力。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各校教学的主要目标就变成了对学生人文以及科学两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高等院校, 目前高等教育已经不再是少数人的教育, 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也代表着高校人文素质的培养需要也越来越重要。可是就目前来看, 高校体育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比如特殊体育教育, 就没有很好地发挥其作用, 高校体育教育的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 因此, 文章以生命关怀为基础, 对于高校中调适性体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高校调适性体育教学,生命关怀,理论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李斌.刘中强.邵泽龙.生命关怀视角下高校调适性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探讨[J].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5 (1) :125.

[2]何晓卉.生命关怀视野下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需求与路径选择[J].教育, 2015 (31) :135.

[3]王杰尘.现代体育教学的终极守望——体育教学中生命关怀的价值意蕴[J].林区教学, 2015 (6) :100-101.

[4]裴水廷.对高校体育教育需要强化体育人文理念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 2014, 4 (26) :118-119.

[5]曹厚文.王强.路峰.人文关怀下高校特殊群体体育课程设置体系的实验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 (6) :71-74.

[6]张颖夫.大学体育教育的本源——生命关怀——云南大理学院公共体育课的改革与实践[J].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5 (1) :69-72.

生成性体育教学研究 篇4

1 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运作机制的形成

1.1 中国特色的协会制的建立

20世纪90年代, 原国家体委提出要加快单项体育协会实现实体化的目标, 使之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并做出了《国家体委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 最终目的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协会制。并提出要不断地扩大协会实体化的范围, 使更多的运动项目加入到逐步实现实体化的进程当中, 着重培养奥运会的运动项目, 实现数量与质量同时兼顾, 以便于今后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全面的经验总结。

至此, 一定数量的奥运会运动项目的体育协会都加入到了走向实现实体化的行列当中, 与此同时国家体育总局建立了“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全国性单项体育运动协会”的体育管理模式, 对当时的体育事业的发展, 以及全民体育素质的普及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也体现了中国体育事业管理独树一帜的特色。

1.2“亦官亦民”的双重运作机制的形成

“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全国性体育单项运动协会”的建立是在我国特色的体制下形成的。为确保该协会制能够顺利的运行, 国家通过法律的形式确认了单项体育协会的管理职能。1995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其中对单项体育协会的管理职能做出了明确规定:单项体育协会管理该项运动的普及与提高工作, 代表中国参加相应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所举办的活动。之后, 1997年原国家体委颁布《国家体委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工作规范暂行规定》, 其中规定运动项目管理中心是承担运动项目管理职能的国家体委直属事业单位, 是所管项目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的常设办事机构, 负责所管项目的各项工作。王旭光在《我国体育社团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一书中对该现象做出解释, 实际上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是依托于运动项目管理中心来运作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与协会之间实际上是两块牌子, 一套班子。以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的名义承接了原由政府职能部门负责的该项的全国运动项目的协会化和产业化的运作, 处理与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以及世界各国、各地区体育协会间的关系和业务往来, 此时其身份为民间性社团组织。

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这种自上而下, 亦官亦民的双重运作机制建立起来。全国上下也对不同的运动项目协会根据原国家体委的标准, 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全国省市的许多地方对奥运会的重点项目进行改革, 都走上了“中心+协会”的模式, 然而许多非奥运会项目的协会处于弱势群体, 政府相关部门对其经费的支出十分有限, 因此, 走上了自给自足的道路。从而导致奥运会项目与非奥运会协会在社会基础和运行方面存在不同, 所以, 各自的发展各有其特点。

2 对原有体制的依赖

2.1 对原有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的承接

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在改革的过程中, 其主要的领导班子及其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协会改革之前的原班人马, “中心+协会”的管理模式建立以后, 各协会都在各自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的领导之下, 而且各中心的领导或者是工作人员大部分又是各单项体育协会的管理人员或者是主要负责人。与此同时, 改革后所组建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接手了大部分原国家体委原有的设备、场地等物质资源。各单项体育协会于是处在中心的领导之下以及二者财务管理的一体化之中, 使得单项体育协会在场地设备等物质资源有着可靠保障。

由此可以看出, 虽然各体育协会已经经历了实体化的改革, 但是在人力和物力资源方面多数还是依赖于原有的体制, 使得实体化的改革成效不大, 各单项体育协会很难放手管理和组织自己的内部和外部事物。

2.2 组织运作的体制依赖

在改革之后的单项体育协会虽然有着自己的章程和管理模式, 但是在实际的组织运作过程中, 各单项体育协会依托于各自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 各中心的领导班子大部分是由政府直接委任的。在组织组织运作过程中行使的并不是其自身协会的职能, 而是政府的职能。在实体化的过程中, 我们一直努力使单项体育协会与政府之间形成“政社相互分离”的目标, 因为真正的体育协会在组织形式和运作管理方面都不是由政府所主导的, 协会的相关领导班子成员也大部分由社会普通的群众组成, 而不是官方人员。然而, 事实并非向着目标顺利进行, 由于我国各地体育社团组织发展很不平衡, 各体育社团组织运作和自行管理体系还不是很成熟, 社会背景依然是政府占主导地位, 所以, 各单项体育协会很难达到“政社分离”, 对现有的组织运作体制的依赖性较强。

3 体育管理方面权力的模糊

3.1 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自身的契约性章程

任何项目的体育社团或者协会都是由热爱运动的普通大众自发性地组建而成, 目的是为满足社团或协会内会员的同一意愿。依据社团或协会拥有的章程而开展的非营利性活动, 它的性质属于社会性的组织活动, 同时其职能是促进公共事业的发展, 满足更多人们的体育需求, 提高各运动项目的普及度。

行业组织的有些管理权力既不来源于国家法律的明确授权, 也不来源于政府的委托, 而是由其组织内的成员通过一定的机构和程序赋予行业组织对他们进行管理的权力。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与其内部成员之间的契约就是其章程。章程中所规定的这些职能属于行业内部成员让渡出部分权力, 使行业组织拥有行业管理的职能, 这是建立在共识基础上的契约性的权力关系。

3.2 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的行政性管理

由于当时的年代, 为了符合我国国情, 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在计划经济的背景条件下, 协会的内部是多数由政府直接管理。时至今日, 这种在协会内部的行政性管理依然存在。协会内部的人事任免都是由政府直接委任, 协会每年的工作重心和工作任务都要根据国家不同时期发展的背景条件下, 由国家制定并下达相关各体育协会, 二者之间的关系都是行政性质的。并且多数的体育协会都是政府选择的产物。黄亚玲在《论中国体育社团》一书中提到国家级体育社团大多数是根据政府的需要而所形成的。形成的类型主要为两个方面:一是竞技体育的需要;二是国家对体育各项目的拨款额。

在国际大赛上, 体育成绩的高低与国家的利益紧密结合, 不仅展现的是运动水平的高低, 而且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国民的身体素质、民族意识的展示。是通过体育竞技这个窗口来认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水平。因此, 协会内部就留下了浓重的行政性色彩。

3.3 契约性章程与行政性管理矛盾冲突

契约性的章程是具有民主性质的, 是建立在协会内部所有人共识基础之上而形成的规定, 本身也存在着民主的监督与制约, 然而协会内部所存在的行政性管理直接越过所有人的共识, 只需要征得相关人员的同意就可以进行强制性管理和下达目标和任务。“中心+协会”的这种运行和管理方式虽然在形式方面, 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和单项体育协会都有各自所赋予的职能的权力, 两者的身份相对独立, 但是在实际的运行和管理方式上二者矛盾比较明显, 因为“中心+协会”的人员和机构相互交叉, 许多内部所设置的机构形同虚设, 行政性管理和协会民主决策的界限相对模糊。

4 相关监督机制的弱化

4.1 业务主管部门对协会的监督情况

就目前我国单项体育协会来看, 协会的主管部门是国家体育总局分之下的各相关单位, 同时也是其监督单位。国家体育总局属于行政单位, 因此, 对各个项目体育协会的管理和监督也多为行政性质的。例如:在协会相关领导和人员的安排上面, 国家体育总局通过人员的安排和管理, 来达到行政性的约束, 来保障各体育协会有序的运行。但是这种管理和监督机制都是体育总局用其身份来进行行政管理, 很少以协会的身份。这样就对协会的了解越来越少, 协会的实际情况与上层的行政性管理产生分歧, 体育总局相关单位的监督机制就很难完全体现出来。

4.2 协会的内部监督情况

协会内部监督就是协会的人员和相关部门对其进行监督。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 由于地域原因, 我国各体育协会发展很不平衡, 多数地方体育协会都是依托于相关政府部门, 政府起着主导作用, 大大地削弱了协会自身的监督作用, 协会内部的人员参与监督和管理的方式少, 最终使得协会内部成员的监督方面仍是空白。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0:101-104.

[2]王旭光.我国体育社团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8:44-74.

[3]黄亚玲.论中国体育社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4:104-116.

[4]马宣建.论中国群众体育政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5 (6) :1-7.

[5]董新光.论群众体育的主体地位[J].体育文化导刊, 2006 (12) :7-9.

上一篇:篮球的魅力下一篇:小学作文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