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港区经济论文

2024-07-21

航空港区经济论文(精选6篇)

航空港区经济论文 篇1

3月7日, 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 并在其中指出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定位为国际物流中心、现代产业基地和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等, 并希望以此为契机, 优化我国航空货运布局, 带动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进而促进中西部地区全方位的发展, 这体现了郑州航空港区在促进国内经济和地区经济中的战略地位。

1 郑州航空港区建设具有的优势

1.1 地理位置优越

郑州航空港区位于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主要经济区的地理中心, 辐射半径范围广, 空域条件好, 可以有效衔接东西南北航线, 具有发展航空运输的独特优势。

1.2 陆空衔接高效

郑州是全国铁路网、高速公路网的重要枢纽, 利于陆空对接和多式联运的现代交通体系的建立, 可以有效提升郑州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

1.3 产业基础雄厚

郑州机场的货邮吞吐量增速飞快, 初步形成全球智能手机的生产基地, 并以此为依托, 聚集了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和航空运输等相关企业, 经济发展前景广阔。

1.4 发展潜力巨大

郑州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出口加工区和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布局合理, 航空、铁路和公路等运输功能不断完善, 开放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2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核心技术缺乏

郑州航空港区的能否顺利发展, 进而带动中原经济区的腾飞, 关键在于是否掌握核心技术的高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的产品, 而这也是航空港试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虽然我国经济在近几十年发展迅速, 但是主要还是以贸易加工为主, 科技含量低和利润低的中国制造业仍然水平低下。以在郑州发展的富士康企业为例, 虽然生产着高端智能手机, 但是中国企业所获取的利润微乎其微, 其主要的利润仍然为拥有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国外公司所攫取。

2.2 体制机制陈旧

发展航空经济, 需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形成基于企业和市场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机制, 但是体制机制的不合理造成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非常缓慢。同时, 经济综合实验区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也要有创新, 尽快解决各部门和相关层面的协调和推进工作。

2.3 缺乏高层次人才

高层次创新人才和科技领军任务是保证航空港区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而现有的航空运输各类人才数量和结构远远不能满足试验区建设的需求。如果想实现打造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培育航空产业的目的, 引进各类高端、紧缺人才已经刻不容缓。

3 郑州航空港去发展建设的策略

3.1 以机场建设为重点, 打造国际航空枢纽

郑州航空港区可以加强机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 保留机场发展的预留用地, 满足机场发展的未来需要, 完善货运配套设施, 做好机场货站、货运仓库的改建和扩建工程, 引入先进的货运设施, 提高机场货站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 设立航线补贴专项资金。为了新增国际航线、国内干线和支线航空市场的开拓, 政府可以设立航线补贴专项资金, 鼓励更多的航空公司开辟新航线。

3.2 高技术打造产业

郑州航空港区在发展的过程中, 要重点抓产业优化和自主创新, 扶持高成长性产业, 引进和发展新能源、高档工艺美术品和用品礼品等高附加值、高效益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既要借力发展, 又要坚持打造自己的品牌, 提高产业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同时, 政府要在全省范围内围绕航空港区发展高技术产业, 坚持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从而使地区经济得以更快的发展和提升。

3.3 优化环境, 引进人才

郑州航空港区要以高标准优化环境, 这不但关系到航空港区的形象, 还涉及到其对其它地区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 以及对高技术和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工作。航空港区要以花园城市的标准去布置道路设计、绿化种植、设施修建和垃圾处理等各个建设环节, 使之成为吸引人才到来的现代化都市。

4 郑州航空港区对国内经济和地区经济的作用

4.1 提升开放平台服务功能, 营造良好的经济贸易环境

郑州航空港将逐步完善新郑综合保税区物流、仓储和展示功能, 推动国际中转、配送、采购和出口加工等业务发展, 建设内陆地区口岸后续监管场所, 加大货站、仓储和口岸联检等基础设施力度, 提高口岸信息化、机械化管理和作业水平, 加快口岸建设。同时, 我省还将加快电子口岸建设, 实行海关、商检和边检联动服务和24小时预约通关和查验, 加强与沿海及边境口岸的合作, 构建互联互通、高效运转的对外开放通道。这些措施营造了良好的经济贸易环境, 为航空港区的发展带来了技术和资本。

4.2 发挥自身优势, 引领地区发展

郑州航空港区将发挥交通、产业和开放优势, 推进郑东新区、中心城区两栋发展, 提升郑汴一体化发展水平, 从而提升郑州区域中心城市地位, 将郑州航空港区建设成为郑汴新区的核心区域, 推动服务共享、生态共建的一体化发展。同时, 郑州航空港区还要发挥对外开放的门户功能, 增强承接高水平产业转移能力, 带动中原经济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 并建立健全多层次合作机制, 打造中原经济区参与全球贸易投资、文化旅游和航空港经济等领域合作的重要平台。

4.3 打造特色物流产业

按照郑州航空港建设规划, 我省将会全力打造特色物流产业。例如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视频和药品等特色产品物流, 建设全球重要的产品交易展示中心和进出口货物集散中心;建设空空联运体系, 建设国际航空货运枢纽, 加快国际中转物流发展;推进航空物流园建设, 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和航空保水燃油基地等, 加快航空物流配套服务发展等。这些措施有利于将郑州航空港打造成国际化的物流中心, 并带动地区无产业的发展。

4.4 促进地域合作交流, 实现经济共同发展

郑州航空港区依托郑州铁路、公路完善的交通运输系统, 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 加强与长江中游、珠三角、长三角和成渝等地区的联动发展, 完善陆空集疏运网络, 大同中西部国际或与弄到, 并实现彼此之间的合作交流, 从而实现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的产业协同、资源配置和市场拓展等, 促进不同地区经济的合作共赢。同时, 郑州航空港区发展外向经济高地的优势, 也加强了与国外的合作和交流。例如俄罗斯空桥航空货运公司在河南已经取得良好的发展, 其运送的河南省外物资已经占有很大比例, 航班密度也已经由原来的每周一班增加到每周七班, 而且还新开了郑州到莫斯科、郑州到芝加哥的航线;郑州航空口岸也开通了莫斯科、阿姆斯特丹、卢森堡、布拉格和安克雷奇等多巧国际全货运航线, 以及首尔、雅加达、新加坡和曼谷等腹舱带货业务, 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跨国航线和运输网络。郑州航空港区与国际地区的合作与交流都为地方经济和国内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4.5 为其它城市的航空港区建设提供了借鉴意义

郑州航空港建设的设想和发展规划, 为其他城市的航空港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意义。截止2012年底, 全国有27个省的51个城市向后提出54个航空经济区规划和设想, 中西部地区的武汉和西安也在发展航空港实验区的建设。二郑州航空港的建设规划和建设思路无疑会给这些城市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这对于中国雇佣诶经济的整体发展也是有力的促进。

5 郑州航空港区的发展前景

郑州航空港区既有国家在政策方面和组织实施方面的支持, 又有地方政府战略性的规划和建设, 以及支柱产业的服务型产业的支撑。因此, 郑州航空港区发展前景广阔, 最终将会成为全球化、内陆开放型的航空港区。首先, 郑州航空港区将拥有完善的综合交通网络。郑州本就据中原之地, 拥有发达和完善的公路和铁路交通系统, 是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 而航空港区的发展建设, 可以实现郑州航空港区的陆空联运, 从而保证空港客流和物流的顺畅流动。其次, 郑州航空港区将拥有较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航空港区的便利位置、优越的政策条件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将会吸引国际航空公司开辟新的航线, 从而给航空港区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经营理念, 无形中也会提升机场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最后, 郑州航空港区会拥有舒适的研究环境和居住环境。郑州航空港区的发展和建设对于郑州的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因此无论是从提升形象, 美化港区居住环境, 以利于人才引进方面, 还是从建设理念, 以高标准建设新城方面, 政府都会创造舒适的研究环境和居住环境, 使郑州成为世界瞩目的国际化大都市, 郑州航空港区成为现代化航空都市, 为带动地区经济和国内经济发挥应有的作用。

总之, 郑州航空港区的发展建设既可以将郑州发展成为国际性的航空货运枢纽, 有效摆脱与周边机场竞争的情形, 也将强化郑州航空昂的资源吸附能力, 深度调整中部区域经济格局。郑州航空港区的发展不仅会给地区经济带来质的变化和飞跃, 更会给国内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使我国经济发展在正常的轨道上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耿纯.郑州航空港区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研究[D].郑州大学, 2012.

[2]薛江伟.空港建设与地区经济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09.

[3]张华飞.国际化背景下加快郑州航空港区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0 (3) .

[4]曹允春, 董磊.郑州航空港区临空高科技产业体系的构建研究[J].交通与运输:学术版, 2011 (1) .

[5]杨银海.我国临空经济发展解读[J].中国城市经济, 2010 (1) .

航空港区经济论文 篇2

郑州航空港区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 有几大优势促进了其快速发展, 优势一:地理位置优越, 港区位于我国中原腹地, 是“泛珠三角”经济区、“泛长三角”经济区、京津冀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四大经济区地理位置的中心, 辐射范围广泛, 地理及空间位置优越。优势二:产业基础雄厚, 大量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企业、航空物流和新能源企业在港区周边汇聚。优势三:陆空衔接高效, 新郑机场是我国主要的航空枢纽, 目前一条跑道, 规划的另一条跑道正在建设中。另外, 地铁网、高铁网和高速公路网将通过港区, 便利的陆空交通促进了港区的飞速发展。优势四:对外开放展现, 郑州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出口加工区、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等集中布局在港区周边, 使得对外开放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新的经济增长点得到了优化培育[2]。航空港区具有这几大优势, 使得航空港区经济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

1 航空港区经济现状分析

航空港区经济建设从世界范围来看并不是一个全新的名词, 早在1965年“航空经济”一词就由美国航空专家提出了。航空港区经济建设对未来城市的发展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近年来, 我国民航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并取得了一些成就。据《2014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年报》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民航运输业同比增长率与其他方式的交通运输量要高出很多, 从我国目前的发展状态来看, 民航运输业是未来运输速度最快, 增长速度最快的交通运输方式。民航业的快速发展, 将推动着航空港区经济的迅速发展。

郑州航空港区经济综合实验区是我国第一个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国家级新区和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从2013 年开始, 航空港区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与所定的目标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任重而道远。近年来, 通过一些政策、体制与模式创新布局, 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飞速发展, 但是与“国家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郑州航空港区经济的发展不仅是港区的发展, 而是整个郑州市区, 整个河南的发展, 是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紧密相关的。但是郑州航空港区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制约了航空港区经济的发展。

2 航空港区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郑州航空港区经济建设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但是与国际上一些已经成熟航空港区的经济建设相比, 还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

2.1 航空港区管理机制不健全

发展航空经济的政策政出多门, 机构间统筹协调性不足, 相关政策的操作性和针对性不强, 从而影响政策的实施。因此, 只有管理机构间有机地融合到一块, 才能保证相关政策的落实到位。另外, 河南省有相当一部分经济制度、经济体系和规则与发达国家在一致性要求上存在差距。目前河南的市场开放承受力较弱, 需要相关部门进行一些切实可行的体制改革和利益让渡。

2.2 产业布局不合理

郑州航空港区相关产业基础薄弱, 与其他同地位的城市相比, 其自身所拥有的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明显欠缺。航空港区产业多以传统的制造业为主, 自身蕴含的技术含量不高。虽然, 一些高端的电子商务、生物医药和新能源等临空产业也在港区周边集聚, 但其处于发展阶段, 无法适应航空大都市所需具备的城市竞争力要求。这些临空产业与传统的制造业对原材料、环境的需求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原材料和环境难以统筹, 产业结构间的矛盾开始显现。

2.3 产业创新能力不足

郑州航空港区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的本质在于人才, 航空港区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特别是高层次、复合型、职业化和国际化人才, 目前航空港区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还未完全建立, 这将成为制约郑州航空港区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

2.4 交通不便

从郑州市区到航空港区目前的交通还不便利, 地铁2号线、城市轻轨和高铁还在紧张地建设中, 距离交通便利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掣肘了航空港区经济建设的步伐。

2.5 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高铁的迅速发展, 对民航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铁路安全性强, 运载量大,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航空经济的发展。另外, 国内其他省区也纷纷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如武汉、长沙和西安等城市也在加大力度建设航空港区, 力求使自己成为国内大型航空枢纽。虽然, 郑州是国家第一个航空港实验区, 但是郑州航空港区经济建设的速度相对缓慢, 河南省周边机场的建设速度比郑州机场的建设速度要快很多, 迫使郑州机场二期工程加速了建设, 在一定程度上使郑州航空港区经济建设受到了冲击。

3 航空港区经济建设发展机遇

3.1 国家政策和组织实施支持

从2011 年至今已有国家多项政策支持着航空港区经济的建设。2013 年11 月航空港区获得国家81 项政策支持。这81项政策具有含金量高、操作性强、重点突出、措施有力, 为航空港区经济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 地方及有关部门加大了配合力度, 郑州航空港区经济建设进入了一场规模宏大的全民“大会战”, 给全省人民带来了无限的期待。

按照郑州航空港区的规划, 在财税政策领域, 国家支持股权投资引导基金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航空公司设立、航线开辟、航空物流高级人才引进等33项政策;在土地管理政策领域, 国家将加强对航空港区土地规划的实施管理, 合理规划航空港区的建设用地规模、空间布局和时序上的安排[3];在金融政策领域, 国务院支持实验区开展融资租赁业务、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在人才保障政策领域, 国家支持知识产权入股、引进河南省“百人计划”人才政策。另外, 还有在行政编制和政法、边检等专项编制分配问题上向航空港区倾斜等政策。

国家除了在政策上支持郑州航空港区经济的建设外, 还在组织实施方面给予支持, 如国务院各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对航空港区经济的建设工作实施指导管理, 对航空港区的基础设施、自助创新和生态建设工作给予支持。与此同时, 国家发改委还对航空港区经济的建设情况实施评估, 对航空港区经济在建设中遇到的问题给予解决。另外, 国家民航局对郑州航空港区经济在建设上也给予了一定的支持[4]。

3.2 国际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内陆开放新机遇

目前, 机场不再是传统意义上运送旅客和货物的场所, 而由于其对众多与航空运输相关行业的吸引力, 使其正在向经济高度集中的产业化基地转移。国外的航空港区有航空物流强势发展、物流商务并重发展、休闲产业为主导和多元化综合性发展的模式, 国外航空港区的产业机构正在发生着改变, 进行着调整。我国各地政府大都高度重视航空港区的建设, 纷纷以机场为核心进行临空经济规划。经过近20年的发展, 在一些核心城市已初步形成了临空经济集聚区, 形成了以航空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航空工业服务带、中高档居住区、旅游观光区和机场商务区等相关产业聚集带, 国内产业机构的调整, 迫使郑州航空港区向着产业化集聚的方向发展[5]。

自由贸易实验区顺应着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 在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启动后, 郑州航空港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经济综合实验区, 应借势而上, 努力把郑州航空港区经济打造成为中部地区的自由贸易港经济区。

4 实施“落地”创新城市布局, 促进航空港区经济稳定发展

郑州航空港区经济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 将会有大量的建设项目可供选择, 投资数额巨大 (港区将有新建、续建和改建重大建设项目一百多个, 总投资近千亿) , 为了保证航空港区经济的建设能够顺利进行, 政府在开展工作的时候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 避免不切实际的空头计划和盲干, 要以“落地”式的创新城市布局模式, 促进航空港区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在航空港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要量力而行, 坚持“建成一片, 收获一片, 滚动发展”的原则;把有限的资金集中在主要的基础设施和项目上, 分清轻重缓急, 稳扎稳打, 建一个, 成一个, 避免规模过大, 避免过度浪费, 形成航空港区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在强调提高投资的时候, 注重产出效益的提高;另外, 航空港区经济的建设要统筹考虑近期相关产业发展以及郑州市区、中原经济区相关规划的要求[6]。

4.1 合理布局临空产业, 做到因地制宜

郑州航空港区之前的产业体制机制陈旧, 相关的产业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 如, 传统与农业相关的产业类型居多、产业链条存在缺陷、产业间的相关度不够。因此, 为了发展航空港区临空经济产业, 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合理布局临空经济产业, 大力发展与航空运输相关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飞机维修和与航空经济有关的产业发展, 吸引高端研发、总部经济、仓储、物流、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在郑州航空港区集中布局, 在机场周边形成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 合理布局临空经济产业[6]。

4.2 发展服务性产业, 提高经济辐射能力

郑州航空港区在公共设施建设方面将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着力发展教育、医疗、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服务性产业, 省直、市直及港区管理职能部门需要树立高效率服务意识, 从引进项目和企业开始, 优化服务环境, 提高服务水平, 加强服务效率, 通过高质量的服务来吸引项目和企业的人才。河南是全国的农业大省, 整体经济发展相对薄弱, 经济辐射能力比较弱, 适合航空发展的高端制造业稀少, 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航空港区经济的发展。郑州要大力发展航空港区经济需要积极引进国外一些高端航空制造业和全球百强企业入驻航空港区, 从而带动航空港区经济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航空港区经济的辐射能力。

4.3 促进产业配套, 加快人才培养

郑州航空港区经济在建设过程中, 要以培养、吸引、留住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和急需人才为目的, 在住房、户籍、科研、奖励和医疗等方面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同时为了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 需要把现有人才的智力和潜力深挖出来。在专业人才短期和长期的培训中加大力度, 和一些国外的高校开展一些与发展航空经济有关的特色专业, 发展对口式和“一站式”订单培养模式, 从而解决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为了提高航空港区航空物流中心的软实力, 需要鼓励航空港区、航运机构培养引进各类高端、稀缺人才, 更需要促进高校主动加强学科专业优化调整, 以改变现有的航空运输类人才数量和结构难以满足航空港区经济建设需要的现状, 健全相关的人才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6]。航空港区经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大人才项目管理制度, 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的人才激励机制, 完善相关的制度体系。

5 结语

综上所述, 郑州航空港区经济在建设的过程中, 要抓好国家对航空港区经济建设方面的政策支持和其他方面的支持, 做好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 克服航空港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如产业布局不合理, 竞争力大和交通不便等方面的困难, 迎难而上, 加快发展的速度。合理应对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机遇, 切忌无目的、无合理规划的蛮干, 要有重点, 有步骤地加快各种战略措施的推进, 坚持一步一步, 循序渐进的发展模式, 从而实现航空港区经济在建设过程中的“落地”式发展。

摘要:本文针对郑州航空港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机遇, 从“落地”创新城市布局的角度出发, 来分析郑州航空港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如何通过“落地”式发展, 从而推动航空港区经济的建设问题。

关键词:航空港区经济,机遇,问题

参考文献

[1]骆漫.基于SWOT分析的郑州航空港区临空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2015 (3) :70-72.

[2]郭丽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的产业定位与培育要素[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4 (6) :98-100.

[3]郝爱民.河南发展航空经济的效应、目标和政策措施[J].区域经济评论, 2014 (6) :75-81.

[4]薛贺香.河南省航空产业竞争力与产业集聚关系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5 (33) :17-22.

[5]曹允春, 董磊.郑州航空港区临空高科技产业体系的构建研究[J].交通与运输, 2011 (7) :140-144.

郑州航空港区物流发展现状研究 篇3

2013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 (2013-2025年) 》, 这是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2014年, 郑州航空港区各项经济指标持续快速增长, 各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增幅, 已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点。国际中转物流枢纽的谋划, 航空物流和特色产品物流的蓬勃发展, 航空物流配套服务体系的逐步形成, 航空物流作为港区的支柱产业之一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 对于地处内陆, 外向型经济发展滞后的郑州航空港区而言, 港区物流的发展现状仍不容乐观, 认真剖析港区物流发展现状, 对航空港区物流健康发展, 实现“高速弯道超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 郑州航空港区物流发展的SWOT分析

2.1 郑州航空港区物流发展的优势

(1) 政策优势。2013年3月,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 (2013-2025年) 》由国务院正式批复, 国家将给予政策来支持口岸通关、税收、外包服务等业务活动。

(2) 交通与区位优势。郑州地处中原腹地, 是中国重大交通枢纽。公铁综合立体交通体系, 航空和多式联运综合运输体系基本形成, 凸显出物流成本和货物配送时间成本优势。

(3) 产业优势。近年来, 河南省的新产业诸如生物医药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 航空物流产业朝郑州航空港聚集, 产品生产周期短, 运输须快速, 航空物流成为很多企业首选, 它们在带动国际航空物流的发展的同时又引来UPS、顺丰、空桥货运等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入驻郑州, 而这些企业又将吸引高端研发、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在郑州航空港集聚, 使航空港航空物流的产业优势进一步增强。

(4) 服务优势。政府部门抓住临空经济发展机遇, 使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 发展医疗、教育、住房等国际化临空公共配套服务业, 创造一个良好的服务环境, 为航空公司、酒店和餐饮企业及其他类型企业的引进做准备。

2.2 郑州航空港区物流发展的劣势

(1) 机场物流基础设施落后。机场现有货机坪7.6万平方米, 货站 (库区) 面积9.26万平方米。单一、分散的片区功能, 阻碍了生产工作流程的高效链接和片区功能的整体联动和发挥。物流信息化水平如货物跟踪查询系统等落后, 不利于物流信息高效传递, 货物局部流动易失控, 工作效率低下。

(2) 航线网络不完善。截止2014年底, 新郑国际机场出入境航线共46条, 客运16条, 货运30条, 通航21个国家和地区。虽然增速喜人, 但国际货运数量仍很有限, 无论从硬件设施还是从航线结构看都与中枢机场相距甚远, 不能形成覆盖面广, 连接方便的航线网络。

(3) 货量仍显不足。2014年郑州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37.04万吨, 同比增长44.86%, 国际地区货邮吞吐量达到20.61万吨, 同比增长82.78%, 占货邮总量的55.64%。全货机承运货邮量达25.70万吨, 占货邮总量的69.39%。郑州机场在全国20个大型机场中的货运排名处于第8位, 虽增长势头较快, 但和北上广等机场相比, 还是个“小兄弟”, 这与港区辐射的经济腹地经济发展不活跃, 产品外向度低, 附加值不高有关。

(4) 合作伙伴单一。提供物流业务的郑州机场货运代理杂而小, 一些知名的货代企业货量均不大, 市场份额小, 如敦豪、快运等。从港区内的物流园区来看, 入驻的一些知名度高、实力强的货代还未形成完整产业链, 园区内合作伙伴相互依托的格局还未形成。

2.3 郑州航空港区物流发展的机会

(1) 行业趋势。目前, 郑州物流公司超过0.5亿元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到了13家, 进出口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大型设施和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这些有利因素为当前物流业的迅猛建设铺垫了坚实基础。伴随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航空货运市场综合运输能力不断提高, 中国的航空物流业务将持续快速成长。

(2) 区域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2014年, 河南省GDP为34939亿元, 同比增长8.9%, 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第五, 在中部六省位列第一, 经济实力进一步提高。

(3) 进出口商贸流通快速壮大, 物流业有巨大成长潜力。河南近年来在进出口贸易方面发展迅速, 2014年河南省进出口总值3994.4亿元人民币, 与2013年相比增长7.5%, 创历史新高, 其中航空经济占比超六成。强劲发展的经济和迅速增长的对外贸易为航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机遇, 可以预测郑州航空物流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国际航空物流中心的地位可得到迅速提升。

2.4 郑州航空港区物流发展的威胁

(1) 周边地区机场的竞争。目前, 郑州与周边其他重点城市机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河南周边地区政府都在加强地方重点机场航空物流枢纽的建设。如湖北省重点推进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三期建设, 目的是为了使天河机场跻身全国第四大航空枢纽;陕西省要把西安咸阳机场建设成大西北最大航空交通枢纽等。此外, 在一些关键指标, 目前其他机场的发展状况有大的优势。这在招商引资方面, 让郑州航空港区面临激烈竞争。

(2) 其他快速物流方式的竞争。其他快速物流运输方式, 如国家高速公路网, 高速铁路网, 郑欧国际货运班列运行, 覆盖了省会城市和省会城市及周边的快速运输网络边缘的交通枢纽, 削弱了航空运输快速运输、低成本的优点, 再加上铁路运输成本低廉, 这给航空物流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3 郑州航空港区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物流政策支持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不够

首先, 机场业务和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航空港物流紧跟时代步伐, 政府对机场的补贴、救灾航班报关报检、担保融资、引进高端人才的鼓励和支持是不够的, 这对营造与国际惯例和市场经济接轨的物流投资环境造成不利。其次, 创新体制机制加强、简化通关手续, 通关效率和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需要改善, 创造一个轻松和友好的商业环境。

3.2 物流基础设施不够健全

当今物流技术日新月异, 须以专业智能化的机械设备及自动化立体仓库等设施支撑航空物流发展。目前, 郑州航空港航空物流基础设施尚处于建设阶段, 航空物流技术以及配套设施落后, 未达到国际标准, 物流作业效率不高, 严重影响航空物流的运作和市场竞争力。

3.3 物流资源须待整合

郑州空港现有滞后的物流公司和货运代理公司合作的能力, 缺乏有效的整合资源, 机场的劳动和功能合理分工的能力不强, 企业小而分散, 管理和协调能力水平差, 资源利用率低, 服务质量和水平对现代航空物流服务的要求的满足度低。

3.4 物流专业人才匮乏

由于受传统观念和保守管理阶层的束缚, 使得航空港区在物流运作中人力资源的安排与管理出现了问题, 具体表现为物流方向的真正的复合型人才奇缺, 将现代物流知识运用到航空物流运作实际的应用型人才缺乏, 使得实践中推广和应用现代国际物流技术和物流理念进程缓慢, 已为物流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3.5 物流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

物流信息平台是先进的基础, 可使物流业高效可持续发展。尽管对于航空公司、货运代理、机场和其他相关主体的内部信息系统, 物流信息分散在不同的系统, 但没有达到有效的信息整合和共享, 形成“信息孤岛”。

4 郑州航空港区物流发展问题的对策

4.1 加强对航空港区物流的政策支持力度

要进一步完善航空物流业发展金融政策以及土地管理、税收返还、物流园区发展等政策支持。金融政策上, 运用信贷和财政手段加大对一些重要物流项目的资金支持, 加大对航空公司开辟新航线及航线航班补贴等专项资金的支持, 完善航线网络, 带动航空港区物流的成长。土地管理上, 加强土地总体规划实施管理, 在土地整体设计的用地规模、结构范围内, 对试验区添加筑造用地范围、程度及结构设定做出安妥的筹划。机场物流园区的规划发展上, 在征地、税收、利用外资、交通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和支持。

4.2 扩大和完善航空港区物流的基础设施

一方面要改善航空物流基础设施平台, 加快空港物流园区的建设, 包含存储、货物处理中心, 商务办公区, 配备完善的节点设施, 加快机场周围的地面交通系统的建设, 逐步形成以机场为中心, 发散型的集散系统, 提高空港物流实力和效率。另一方面, 推进航空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 一个较好的航空物流基础信息网络平台具备为航空物流企业、货主、海关、商检、陆空联运服务企业等诸多使用方提供公共信息服务, 实现信息整合对接和共享, 拥有物流信息、报关商检、合同单证、财务结算等诸多功能。

4.3 重新整合航空港区物流资源

虽然郑州航空港区内物流产业当前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 但仍然存在着规模较小, 产业集群度低, 完整产业链尚未形成等缺陷。这要吸取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 运作模式需通力合作, 使许多航空公司、货运代理、物流企业, 通过多元化经营形式, 以寻求共同利益, 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吸引多方物流企业广泛进入, 形成物流优势互补。力争与国内外著名的物流公司如DHL、FedEx、UPS、大通等进行合作经营, 整合目前的运输链, 提高衔接能力和运行效率。

4.4 加强物流专业化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

航空港物流实现跨越式发展, 关键在人才, 人才是基础。因此, 首先, 员工综合素质要提高, 要加强对在岗人员培训。其次, 航空物流企业应加强校企合作的程度和培训计划, 以航空物流专业或方向的区域高校的合作, 开展“校企合作”及相关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再者, 建立特聘人才岗位制度, 利用各种优惠政策、灵活多样的工作方式, 吸引具有国际水平的高端物流人才来郑发展, 加快郑州航空物流的国际化进程。

4.5 提升航空港区物流信息化水平

创建基于网络和电子数据互换平台基础上的物流讯息和电子商务服务为当代物流的一个根本特征。将航空和陆上的物流信息整合起来, 把不同部门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的“信息孤岛”连接起来, 通过EDI技术实现各部门的物流数据共享, 实现全方位的物流信息实时更新、对接和整合, 满足对于物流信息畅通、高效、准确、透明的要求, 提升航空物流整体运作水平;同时, 航空物流信息数据中心加快建设技术标准规范, 统一的物流基础设施、技术设备和过程管理, 符合国际标准的网络信息系统, 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

摘要:临空产业和航空物流的发展能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郑州航空港区的建设是河南省发展航空物流的重大机遇。据此分析了郑州航空港区物流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 发现了港区物流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从政策支持、资源整合、人才支撑、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

关键词:航空港区,航空物流,郑州机场

参考文献

[1]田振中.郑州航空港航空物流发展现状与经验借鉴[J].对外经贸实务, 2014, (25) .

[2]沈洁.浅析郑州航空港区发展国际航空物流的优势及建议[J].现代商业, 2013, (35) .

航空港区经济论文 篇4

移动终端, 是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移动智能终端, 是在移动终端的基础上拥有接入互联网能力, 通常搭载各种操作系统, 可根据用户需求定制化各种功能。生活中常见的移动智能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 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 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 并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终端的总称。例如车载智能终端, 具备GPS定位、车辆导航、采集和诊断故障信息等功能, 在新一代汽车行业中得到了大量应用, 能对车辆进行现代化管理, 将在智能交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基于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 现代社会环境和人们对移动智能终端需求变得多种多样, 要求其具备多种特性。移动性实时性是对移动智能终端最基本的要求, 便携又可以通过设备进行随时随地的办公、学习或其他活动。具备开放、可扩展的操作平台或环境, 使用户能够在使用过程中灵活的安装和卸载来自第三方的多种应用程序和数据, 能够承载多种应用和服务软件, 使其功能可以灵活多变适应不同人群用户;操作平台或者运行环境具备高效的处理信息和数据能力, 以满足社会和用户日益提升的需求;拥有多样化的人机交互, 如指纹解锁、触屏操作、人机对话等技术都加深了终端的方便快捷和智能性, 给人带来了工作之外的趣味[1]。

郑州航空港经济实验区是国家批准的河南省重点建设经济区, 位于郑州开封交界, 涵盖了综合保税区、郑州航空港和附近各个产业园区。目前郑州航空港经济实验区正在高速发展中, 各种产业集聚, 其中包括航空物流中心和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 而智能终端产业也成了航空港经济区经济及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2 郑州航空港区智能终端产业发展现状

2.1 产业规模

目前移动智能终端在全球已应用于多种行业, 基本达到渗透于各行各业的规模, 也已经在各个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见表1:

而目前郑州航空港智能终端产业园发展迅猛, 在郑州本土制造的手机产量逐年增多:2012年年产量为6 300余万部, 2013年达到9 645万部。至2014年年底, 航空港区智能手机产量更是达到1.43 亿部, 约占全球供货量的1/8;其中非苹果手机产量2 439万部, 实现了“0”的突破, 全球重要智能终端生产基地初步形成。而2015年前6个月的最新数据显示, 港区苹果手机产量已达到5 000多万部, 非苹果手机产量2 000多万部, 皆超过2014年同期水平[2]。在富士康的带动下, 众多智能终端及配套企业纷至沓来, 智能终端产业聚集效应开始显现。目前, 航空港区已引来智能终端整机及配套企业116家, 包括酷派、中兴、天宇等;还有多家国内知名手机企业已有签约意向, 正在洽谈对接。2015年将力争新引进手机整机及配套企业超过100家, 全年手机产能达到2亿部。

2.2 产业结构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智能终端 (手机) 产业园以打造全球重要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和国际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为目标。重点围绕智能终端产品作研发制造, 引进了包括品牌商、加工商、销售商等各个环节在内的高端企业, 建设从手机研发、整机制造、配件生产、软件开发与产品设计、手机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模式[3]。

安卓手机目前依然占据全球智能手机最大的市场份额, 2014 年安卓手机全球的手机出货量达到10.6 亿部。而在全部移动智能终端产品中又以三星和苹果终端产品的销量为最, 值得一提的是, 在此期间我国智能终端企业产品的出货量也大幅提升, 产业发展迅速。三星、苹果公司能够占据当前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大部分份额, 与其掌握的核心技术是密不可分的, 也是市场竞争的关键, 而用户在使用产品时也会有很大对比, 对比的标准就是所用智能手机的性能、稳定性等关键性因素, 这些也是航空港区应要努力的方向所在。当前, 移动智能终端正加速迈向普及, 苹果公司以其操作系统与应用生态为核心进行产品研发, 将智能终端所需软硬件一体化整合, 进行了最优化的产业结构调整, 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而位于航空港区的最大苹果手机出口公司富士康也可凭此优势与其他各个企业优化合作, 进行专利布局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努力。可以在移动智能终端最大的特性用户操控、语音交互 (Siri) 等方面进行用户体验, 包括浏览、搜索、社交、支付等核心业务服务等方面加强国际和市场竞争力[4]。在软硬件方面可借鉴三星的成功经验, 在先进硬件技术如终端芯片、显示屏等制造业方面做出努力和自主创新, 借力Android的开源免费系统, 创造出国内新的技术品牌。截至2014 年, 我国智能终端企业产品虽然出货量大幅提升, 但产品同质化严重, 无论在硬件或是软件设施上面都远远达不到高性能的需求性, 因此我国的移动智能终端产业并不能在全球市场占据较大份额, 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技术创新还达不到先进水平。

2.3 智能产品发展特点

截至2014年, 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呈现出几个主要特点:其一, 安卓所占市场百分比持续增长, 其他的操作系统所占份额在逐渐减少。由于安卓系统的开发周期, 应用时间以及用户分布等因素, 在2014年全球智能手机搭载的操作系统中, 80%选用了安卓系统, 平板电脑的应用比例也达到了65%, 而最主要的还有一个原因在于, 除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外, 安卓系统已经致力于研发智能眼镜, 智能手表等多个可穿戴领域, 而随着智能手机领域的逐渐饱和, 更多科技巨头也致力于可穿戴智能设备的研发, 以此来打开更大的利润空间。可穿戴的智能终端也携此商机登台亮相, 由于可穿戴智能产品的便携性和在未来智能产品发展趋势所在的巨大潜在市场等优势, 受到了智能终端行业内各个企业的广泛关注, 国内外几大科技公司开始将目光聚焦到可穿戴智能终端上。其中包含了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手链、智能鞋等多种产品。这些新设备的出现无疑会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时下流行产品造成不小的冲击, 但这也是推动郑州航空港区移动智能终端设备进展的一个重大机遇, 应重点把握。其二, 大屏智能手机影响力逐渐扩大, 对平板电脑市场发起冲击。从2014年起, 各个科技和通信公司加大了对大屏手机的研发, 极具代表性的就是4.7和5.0寸大屏手机, 它的研发和热销对7.0寸的平板电脑起到了极大的冲击作用, 使得平板电脑销量急速下滑。其三, 老牌的终端企业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 企业利润极速缩水, 生存压力极大。这其中极具代表性的就是诺基亚, 黑莓, HTC等企业。

为了满足用户日益高涨的需求, 移动智能终端产品技术创新层出不穷, 各种新产品、新性能、新模式不断出现, 使得智能终端产品市场不断变幻, 刺激各种新技术的研发, 已经形成了一种科研团队和技术层面的竞争。

3 移动智能终端技术发展

在世界移动智能终端产品不断进步和竞争的大环境下, 我国的各个企业也在移动操作系统领域做出更深层次的布局, 且各企业均应深刻立足自身优势不断推进优化产业结构, 开拓技术创新。软件方面, 以Android系统为例, 企业在Android兼容方面不断改进, 对Android进行多层次优化, 在安全、软硬件匹配等方面努力实现超越原生Android的水准;在开源Linux路线方面的全智能体系在独立自主演进、借助于Android应用系统生态方面也已取得显著进步。以互联网为时代背景的前提下, 基于Android深度优化应用平台等上层软件架构, 集成自有业务积极争夺全球移动互联网服务市场[5]。阿里巴巴公司同时也在对Android关键创新—Java虚拟机进行自主重研的基础上着眼“未来”Web化发展趋势, 创新构建完整的Web框架体系。以现有的技术角度出发, 移动智能终端系统与设备在不同区域有着不同体现, 从整体上来看, 在现在的移动终端市场, 苹果i OS操作系统和被广泛使用的Android系统性能占有明显优势, 这两种主流的移动智能终端以强大的技术核心、区别于其他产品的优化产业链以及不断发展研究的新产品和新模式领跑全球[6]。而中国的整体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优化研发、软硬件结合技术能力等各个方面都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不小的差距, 但随着这些年的国家政策支持和对科技产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加大, 我国与世界水平的距离正逐步缩短。在高端领域, 我国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发展主要立足企业自身优势、采用基于Android的二次开发优化路线, 将重心暂时放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深层优化, 使产品在不断改进优化中能够在全球高端终端产品中占领一定地位。

郑州航空港区的建设至现在已经基本形成规模, 又形成了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航空航材制造维修相关产业, 高技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基础产业链, 为移动智能终端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基础。借着我国终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和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环境下, 航空港区应加快新生态材料, 技术等方面的研发和创新, 为占据竞争日益激烈的移动智能终端市场份额奠定坚实的基础。

4 针对郑州航空港区移动智能终端发展建议

首先应突出郑州航空港区地方的特色与智能终端产品全面性相结合。以优势和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导加强产业链其他企业的科技创新推动作用, 同时应该大力推进科技支撑, 在此基础上加大新技术研发力度。争取政府政策和财政支持与市场主导结合, 在不违背市场规律的基础上, 调查市场需求, 开展科技创新。在以富士康等龙头企业为研发中心的主题中加强自主研发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具体可对穿戴移动设备方面做出重点决策和努力, 加大在智能眼镜、智能手表以及智能鞋等未来可能占据众多市场的移动智能终端新设备的研发和投入。自身的优势要扩大, 自身的基础要改良, 在各方面支持下努力提高航空港区自主研发创新能力, 同时可以与国际先进企业公司合作, 将先进产品和技术先行引进自主研究然后通过与之联合研发等技术途径解决目前自身尚无能力解决的问题, 重视教育, 重视人才, 加强人才的学习和交流, 培养人才的独立自主创新能力, 将企业与产学研用一体化结合。推动各个企业成为独立创新的研发主体, 为此做出相应的环境与平台开发。坚持应用开发研究为重点, 努力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努力将航空港区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高端实验区, 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奠定坚实的科技基础。同时加强企业研发平台建设, 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使郑州航空港区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一定规模,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持续增长。

5 结语

移动智能终端引领的技术变革和产业模式创新已成为郑州航空港区重要的历史性机遇, 但目前我国移动智能终端产业面临着相对落后的核心技术与迫切的产能发展之间的巨大矛盾, 仍需进行大量工作推动技术产业进步[7]。虽然郑州航空港区在移动智能终端各产品方面还不能与国外科技巨头的先进技术相比, 但港区现在却正处于信息技术产业上升的最佳时期, 未来空间不可度量, 在各个产业中也表现出极其强大的活力和发展程度, 且目前航空港区产业链各要素都齐备, 整体经济环境蒸蒸日上, 吸引很多国外先进企业和技术的入驻, 创业群体也在不断增加。同时, 互联网、通讯和新材料制造企业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 这些都为移动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而航空港区需抓住新生态, 硬件软件核心技术和制造产业进行深度布局, 以获得短期内的实质性进展。

摘要:本文主要对郑州航空港区以及移动智能终端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做了分析探讨, 试图为整体环境下的郑州航空港区与移动智能终端发展方面做出建议和创新, 以期为郑州航空港区信息产业与技术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关键词:移动智能终端,航空港区,发展现状,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1]移动终端白皮书[J/OL].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2014.

[2]鲁帆.移动智能终端发展趋势研究[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11 (11) :139-140.

[3]航空港区智能终端产业园[DB/OL].郑州晚报, 2014-1-16.

[4]郑州航空港区智能手机产业[DB/OL].大河报, 2015-7-9.

[5]王跃, 许志远, 严珏玮.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技术发展[J].中兴通讯技术, 2014 (2) :45-48.

航空港区经济论文 篇5

一、郑州航空港区高技术产业现状

航空港区目前分为两大功能区, 一是核心区, 二是主体区。核心区以港区内的航空城为主体, 主要发展飞机航材制造, 生物科技、手机制造、生活服务等行业。主体区主要发展总部经济、飞机销售、文化传媒、家电生产等行业。

根据国家有相关的发展规划, 到2017年的发展目标是航空港区基础服务、各项设施、产业链条基本成型;到2025年, 航空港区将成为极具竞争力、国际影响力, 并能够引领河南经济高速发展的区域经济龙头。

制造业是衡量一个地区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因素。航空港区目前的制造业主要以食品加工、手机组装、医药制造、钢铁加工等为主, 而且大部分处于其各自产业链的低端环节。整体来看, 产品附加值不高、外向型程度较低、对航空运输的需求较低, 一定程度上来说, 这是对机场这种特殊资源的浪费。

据统计, 2014年航空港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1亿元, 增长91.8%;生产总值完成413亿元, 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43亿元, 增长21%;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2090亿元, 增长17.7%;公共预算财政收入完成21.2亿元, 增长40.4%;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379.2亿美元, 约占全省的58.3%;各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全市增幅, 继续领跑全省180个产业集聚区与郑州市四个开发区。

2015年1月, 酷派集团智能手机产业园项目开工。该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1亿元, 主要建设高端智能手机、移动互联产品研发、办公及手机生产制造基地等, 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年实现手机产能2000万部, 预计年产值可达100亿元。

二、郑州航空港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优势

(一) 优越的区位条件

郑州是我国交通的重要枢纽, 居于全国“米”字型路网的中心, 铁路、高速公路极其发达。河南高速通车里程连续8年保持全国第一, 不仅为运输终端的集聚提供了极大便利, 同时也是物流行业发展的必要保证;航空港区位于我国中心, 中原经济区的中央, 地理位置、空域条件都很好, 有利于承接东西南北的航线, 有利于开展联程联运, 有利于辐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主要经济区。

(二) 良好的产业基础

目前我国沿海地区经济正在快速发展, 河南省作为一个内陆大省, 想要同其他地区一样实现快速发展, 并提升工业层次和水平, 显然有着较高的难度和制约, 而航空港区的建设与发展应该算是河南省参与国内乃至国际竞争的最佳突破口。作为中原经济区中的唯一一个国际机场,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的定位十分准确, 两年来发展非常迅速, 客运量、货运量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突破。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的统计数据显示, 2014年郑州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580万人次, 同比增长20%, 增速位居全国20个大型机场首位。在货运方面, 郑州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37.04万吨, 同比增长44.86%, 货运行业排名由2013年的第12位跃居到2014年的第8位。这对航空港区的经济提升、产业升级、就业安置等方面具有显著推动作用, 其巨大的经济效应也为河南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 郑州智能手机生产基地已初步形成, 电子信息、生物制药、航空运输等企业在此集聚的速度正在加快。强劲的开放型经济发展势头已充分显示。

(三) 明显的政策优势

郑州航空港区的综合保税区设在了航空港内, 这在全国范围内都属先创, 确保了机场口岸与综合保税区能够实现以一次性验关为主的“区港联动”, 这也为港区进一步发展高技术产业创造了基础条件。

三、郑州航空港区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困境

郑州航空港区产业集聚发展的现状是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 而且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河南省是人口大省, 拥有颇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比较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现阶段, 郑州航空港区制造业主要以富士康为龙头, 着重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集聚形成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目前, 郑州航空港区产业集聚的同时, 高技术产业集聚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具体来说,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尚处于起步阶段, 规模效应尚未形成

自2013年3月, 这两年的时间里, 郑州航空港区不断加强自身的建设, 在产业集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就目前来看, 其集聚过程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二) 以加工为主, 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目前, 航空港区的产业集聚仍以电子信息加工、代工为主, 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航空港区企业的科技创新, 这也严重阻碍了航空港区未来的长远、健康发展。

(三) 郑州航空港高技术产业区域延伸的障碍

航空港区对外开放程度日益提高, 电子信息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 但是是对河南省其他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仍有待提高。郑州航空港区高技术产业区域延伸受到阻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 这种情况的形成主要是由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产业发展特征、企业自主投资意愿等阶段性特征决定的, 产业处于发展初期的时候, 企业投资尚处于摸索阶段, 区域延伸速度往往较慢。

(2) 这种情况的形成也是和航空港区主动服务全省发展意愿不强、航空港和全省其他县市沟通渠道匮乏、各地市对航空港区和高技术产业所带来的经济发展机遇缺乏正确认识等因素联系在一起的。由于航空港区人员有限、其他地市和港区缺乏交流, 使得航空港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机遇未得到充分重视和认识。

四、产业集聚服务平台构建

(一) 大力发展航空产业

从航空物流的角度着眼:一是要扩建现有机场规模, 加快建设新郑机场航站楼和跑道扩建工程。二是扩展现有航线。目前新郑机场的航线仍需增加, 特别是国际航线少 (如表1所示) , 基本都是东南亚地区的航线, 缺乏大型航空公司的入驻。三是完善机场周边陆路交通网络。四是打造航空器材产业基地。

(二) 着力引进高技术产业

若要进一步优化河南省产业结构, 提升产业层次, 那么就要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加快航空港区高技术产业集聚发展, 实施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战略, 充分发挥航空物流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 吸引高技术要素的汇聚, 壮大手机加工等产业的规模, 开工建设更多重大战略合作项目, 为航空港区健康快速发展打下产业基础。

另外, 发展高技术产业不能单打独斗, 而应注意高技术产业与相关服务业的协同发展。大力发展为生产提供直接服务的行业, 重点发展高技术产业链条中的信息保障、科研开放、技术服务、物流运输等相关产业, 保障航空港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后劲十足。

(三) 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金融服务业的发展需要融合到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之中, 拓宽中小型高技术企业的融资渠道, 为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足够的金融支持。要充分合理利用国家科技专项资金, 加强航空港区高技术企业的科研能力;积极争取国家专项科研项目的资金扶持, 培育技术研发实力强、后劲大的高技术企业龙头, 形成雁阵效应。

(四) 加强职业技术培训

高技术产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比其他行业都高。作为人口大省, 劳动力成本是其吸引外资的主要优势, 但要想适应高技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仍然捉襟见肘。目前, 高素质技术工人缺口很大, 有的是进城务工人员, 文化水平低, 短期内很难提升其技术水平;还有一类是高校毕业生, 由于教育体制问题, 往往眼高手低并不能适应企业需要。所以, 应该进一步加强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 为港区长足发展注入活力。

五、结论

郑州航空港区是中原崛起的重要机遇。产业集聚的发展模式是航空港区发展的必然选择, 而高技术产业集群是众多选择中的一个最佳选项。目前航空港区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科技创新能力有限, 区域间互动缺乏。面对这些问题, 我们可以大力发展航空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引进高技术产业入驻, 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努力促进产业间融合, 为企业提供物力、财力、人力支持服务平台, 为航空港区的腾飞助力。

摘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已经发展了两年, 航空港经济的发展是河南省经济腾飞的引擎。在产业发展方面, 高技术产业发展已经成为河南省产业结构转型, 提升产业层次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航空港区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 结合港区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优劣势, 提出高技术产业集聚服务平台的构建方法, 以助推整个航空港区的综合发展, 进而带动整个河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航空港区,高技术产业,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政策委员会.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 (2013-2025) [N].河南日报, 2013-04-08 (3)

[2]成燕.郑州航空港再添智能手机产业园[N].郑州日报, 2015-1-17 (1)

[3]张大卫.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经济全球化时代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探索与实践[J].区域经济评论, 2013 (6)

航空港区经济论文 篇6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 需要大量的空港建设运营、航空物流、电子物流以及配套领域的高技能型人才, 更需要航空经济相关产业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目前, 郑州航空港区已经形成了食品、印刷制药、航空物流四大产业集群, 呈现出国际与国内知名品牌、台 (外) 资与内资企业良性互动, 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河南从实际出发, 制定了“三改一抓一构建”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思路。即:改革封闭式办学模式, 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改革单一的政府投资模式, 积极建立多元投资办学机制;改革职业院校管理体制和机制切实增强办学活力;抓好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和特色院校建设, 带动职业教育办学水平提高;构建开放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提升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能力。经过多年职教改革攻坚计划的实施, 河南高职教育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但也面临改革、升级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在郑州航空港国家经济综合实验区背景下, 如何进一步促进高职教育改革发展, 培养符合郑州航空港建设需求的高水平技能型人才, 成为河南高职教育在新时期能否取得大发展的关键。

河南高职教育院校要抓住发展机遇, 积极变革省长谢伏瞻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从2014年起启动实施职教攻坚二期工程。随后, 省政府研究通过了《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攻坚二期工程的意见》。职教攻坚二期工程总的考虑是: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 着力深化改革、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增强活力,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

一、调整现有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

河南高职院校要结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人才需要, 做强优势学科、拓展新兴学科、优化传统学科;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大力扶持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产业相关的专业, 形成与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匹配程度高、结合合理、错位发展、特色鲜明的高职教育专业发展新格局。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 要极力避免“一窝蜂”现象, 建议高职院校倾力打造自己的特色专业和品牌学科。鼓励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特色和优势, 打造不同领域的职业教育品牌, 以特色品牌建设赢得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新型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建设

河南高职院校中, 教师队伍绝大多数来源于高等院校的本科生、硕士生, 具有很强的理论功底, 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实践基础薄弱的缺陷。新型高职教育要建立一套教师培育体系, 可以尝试三种途径:一是成立培养新型高职教育教师的师范大学;二是和高水平大学合作建立特色高职教师优培计划;三是选送一批骨干高职教师到高水平大学进修, 甚至可以尝试骨干教师攻读博士研究生学历的带薪培养。

在高水平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引进方面, 要加大引进师资队伍的力度。提供优厚的待遇和发展空间吸引高层次师资队伍, 尤其是对发展航空经济产业急需的师资力量如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研发人员和高级技能人员在住房、医疗、家属随迁、子女就学等方面提供便利, 甚至可以实行“一人一策”。

在师资队伍考核方面, 实施绩效考核, 分配制度要看重贡献和能力, 建议改革教师职称评审工作, 让教师把心思真正用在教学业务、教学水平的提高上, 使教师待遇与责任、能力、业绩真正挂钩。

三、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和考核模式

1. 培养模式

着力构建现代高职教育培养模式, 一是各院校要从内部着手, 注重提高学校教育水平, 培养更优秀的技术人才;二是要切实落实政策, 增加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调动企业参与职教二次攻坚的积极性。“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对接社会的关键一步。学校把实训课堂放进企业车间, 把生产线搬进校园, 既给学生提供了实训环境, 也为合作企业提供了人才支撑。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岗位需求, 应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下功夫, 一是引导教师到企业去, 学技能, 学企业技术创新和市场理念;二是派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 使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实际岗位上能加以应用。在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和“工学交替”模式的同时, 着力开辟“产学研”结合新途径, 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积极打造职业教育园区, 加强中高职相衔接、职业教育园区化建设发展的探索。

2. 考核模式

创新技能人才评价机制, 培养选拔高技能人才, 对高职院校高水平技能型毕业生实行职业技能鉴定“直通车”制度。

四、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紧密、服务最贴近、贡献最直接的教育类型, 中国的职业教育在过去的35年里, 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加强建设、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具备了大规模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能力, 目前正在举办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 为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企业经营、消除贫困、社会和谐、人力资源开发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成就的取得, 不仅得益于“国内的改革举措”, 是各级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和社会各界共同改革创新的结果, 而且得益于“对外的开放政策”, 国际合作与交流对于促进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要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大力推动符合河南省省情, 具有郑州航空港区特色的高职教育发展。长期以来的实践表明, 人力资源特别是高技能型人才对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的增量部分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教育、科技和人力资本。经济越发展, 社会越进步, 分工越复杂, 越需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越需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郑州航空港是陆运和空运相衔接, 枢纽引领的临空产业体系发展模式。省内职业院校要加强与世界临空经济发展成熟的航空港的交流与合作。如国际航空港自由贸易的爱尔兰香农机场、航空物流引领产业优化升级的美国孟菲斯机场、飞机维修和以冷链为特色的欧洲门户机场法国戴高乐机场、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高效绿色枢纽荷兰史基浦机场、自由贸易催生的世界商品集散地的迪拜机场、综合商圈和亚洲航空维修中心的新加坡樟宜机场、科学规划和高效管理的典范韩仁机场、没有本地货源的中转枢纽香港机场等。

五、加大高职教育经费投入和创新管理

目前, 河南高职教育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培养经费不足。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很多有力措施帮助解决职业教育资金问题, 但目前的标准太低, 特别是与本科院校学生相差甚远。因此, 要创新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 建立职业培训补贴资金使用与培训质量、就业效果挂钩的培训绩效考评机制, 提高政府购买培训成果资金使用效能。同时, 经费管理制度要完善, 合理使用财政拨款和项目经费, 以学校发展为依据, 提高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此外, 在办学体制和管理机制方面, 建议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 (校) 长负责制, 董事会由政府相关部门、企业代表和职业学校人员代表组成, 代表政府管理学校。

总之, 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区, 河南高职教育担负着主要的任务, 促进高职教育改革发展, 培养高水平技能型人才, 河南高职教育面临着大发展的关键时期。

摘要:郑州航空港区建设既需要大量高素质的理论人才, 更需要大量技术性、新型高技能型人才。河南省职业教育必须紧密围绕适应郑州航空港区建设的战略任务, 调整现有的专业设置、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探索构建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和考核模式、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大对高职教育的经费投入和高职院校管理, 为郑州航空港区建设提供新型高技能人才支撑。

上一篇:疗养康复医学下一篇:地(墙体)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