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州民族文化(共12篇)
西双版纳州民族文化 篇1
一、“营改增”政策的推进及其意义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以下简称“营改增”) 是指将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 仅对服务或者产品增值的一部分进行缴税, 以减少重复缴税的情况。“营改增”作为财税体制改革的“导火索”, 在解决重复征税问题的同时, 也完善了我国的流转税制度。该政策首先在部分现代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进行试点, 然后再推广到其他行业。自2012年1月1日上海启动“营改增”试点以来, “营改增”已经在全国快速推进。
当前, 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特殊时期, “营改增”既是国家为促进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结构性减税措施, 同时又是促进经济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有利于完善税制, 消除重复征税;有利于社会专业化分工, 促进三次产业融合;有利于降低企业税收成本, 增强企业发展能力;有利于优化投资、消费和出口结构, 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二、西双版纳州“营改增”现状
2013年8月1日, 西双版纳州正式启动“营改增”试点工作, 按照国家规划步骤, 首先对“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试点工作。税务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4月30日, 全辖“营改增”纳税户为2416户, 仅占全州总纳税户69693户的3.47%。
从表1西双版纳州“营改增”税收情况统计表数据来看, 自2013年8月1日至2014年4月30日, 全辖“营改增”累计入库4175.05万元。同期, “营改增”收入占地方收入399902.71万元的1.04%。由于西双版纳州属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加之“营改增”仅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进行试点, 目前西双版纳州“营改增”税收收入占地方收入比例较小。
注:地方总收入为税收收入+非税收入。
三、“营改增”对财政、税务及纳税企业的影响
(一) “营改增”对地方税收收入的影响
从表1的统计数据看, 西双版纳州辖区2013年8月至2014年4月全辖累计征收“营改增”税款4175.05万元, 占地方总收入的1.04%, 其中:2013年8~12月累计征收入库2041.56万元, 仅占2013年地方税收收入的1.09%;2014年1~4月累计征收入库2133.49万元, 占2014年前4个月地方税收收入的4.20%。
营业税方面, 从表2西双版纳州2013年8月至2014年4月的“营业税”入库情况统计表来看, 调查期累计入库68019.09万元, 同比下降15.48%。营业税入库数呈现逐渐下降趋势, “营改增”效果逐步显现。随着“营改增”改革行业的不断扩大, 营业税将进一步缩小, 直至退出历史舞台。
(二) “营改增”后企业的缴税减少, 让利于企业效果显现?
增值税是对增值额征收, 而营业税则是对营业额全额计征。这样, 就出现了双重征税的问题。“营改增”作为我国结构性减负的一项重要政策, 有效解决了双重征税的问题, 对试点行业、企业减负效应明显。
西双版纳州地方税务局报告显示: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确定涉及营改增试点行业纳税户共1047户, 入库营业税10176万元, 约占地税系统组织入库营业税的8%, 其中:交通运输业99户, 入库7727万元;现代服务业948户, 入库2449万元。在“营改增”试点工作开展后, 据地税部门预先测算, 2013年8月~12月确定的试点“营改增”纳税人预计减收营业税4455万元, 其中:交通运输业减收2632万元;现代服务业减收1824万元。从表2中实际执行情况数据表明, 在“营改增”试点工作开展后的2013年8月至2014年4月营业税较上一期间累计减收9117.25万元, 同比下降了15.48%;同期“营改增”累计入库数仅为4175.05万元, 营业税减收数与“营改增”征收数差额为4942.2万元, 即实际少收4942.2万元税收。
企业整体税收负担减轻, 企业成本下降, 这样才能达到商品、货物价格松动的最终目的。
(三) “营改增”对地税部门的影响
营业税在地税收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国库部门报表数据显示:2013年度全州营业税累计征收入库95425.18万元, 是地税系统征收入库数最大的税种, 占地税税收入库总额的38.88%, 从表2可以看出“营改增”直接导致地税营业税收入数骤降。从业务量来看, 据国税系统统计:2013年8月~2014年6月全辖“营改增”纳税申报记录共计12861条, 随着“营改增”政策的推进、涉及行业范围的不断扩大, “营改增”业务量也将随之不断增大。
按照“营改增”政策推进的计划及步骤, 最快有望在十二五 (2011年~2015年) 期间完成“营改增”, 2015年以后全面实行“营改增”, 也就是说到2016年营业税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届时地税系统主体税种将消失。随着主体税种的征收权转移, 同时随主体税税种附征的各类附加税、基金将面临转移或退出历史舞台的选择。
四、对辖区“营改增”的思考及建议
(一) 立足州情, 加快生态、文化产业培育, 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
“营改增”全面启动后, 其为企业减负的政策目的势必造成地方财政收入的减少, 建议:一是不断提高辖内城镇化建设水平, 全面推进西双版纳州旅游产业的发展;二是继续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努力改善消费环境, 促进消费升级;四是培育壮大支柱产业。集中精力培育、壮大电力、天然橡胶、傣药南药、生态食品、生态用品、文化旅游等“六大支柱产业”;着力推进龙头企业、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市场开拓;全力推进文化旅游和电力产业,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五是积极参与“桥头堡”建设。充分利用西双版纳的区位优势, 增进社会经济文化和国际间的交流发展, 促进对外贸易的提质增效, 通过优化投资途径, 培育多元化的主导产业, 增强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稳定性。
(二) 国、地税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
1994年我国实施分税制改革后, 建立国、地税, 国税负责中央税和共享税的征收, 从而确保了中央税收收入的及时足额入库;而地税则主要负责征收营业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地方税种。国、地税分设对保证中央财政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 例如:国、地税分设给纳税人增加了一定的负担, 纳税人需要不断在国税、地税之间来回奔跑完成不同税种的缴纳。
“营改增”改革启动以来, 应该说随着改革行业、力度的不断加大, 营业税将逐步完成“营改增”。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 国税系统在未来将更多的承担税收的征收工作, 而地税系统的工作重点,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各项规费业务的快速发展, 地税系统应该侧重于各项规费的征收工作, 据地税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西双版纳州全辖累计征收各项规费、工会经费152880笔, 金额达到10.8亿元。
(三) “营改增”改革政策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实施“营改增”改革是“十二五”时期我国税改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也是我国实施结构性减负的重要内容。随着先行试点行业的实施, 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有的行业不仅没有达到“营改增”减税的目的, 反而出现了增加。如:物流辅助服务增值税税率6%, 而航空服务、打捞救助服务、装卸搬运服务原营业税税率为3%, 其他项原营业税税率为5%。“营改增”物流辅助服务行业中的航空服务、打捞救助服务、装卸搬运服务税率增加3%, 其他服务增加1%。这些行业与交通运输业中的货物运输一般紧密相连, 对其核算如果不准确, 将会面临税负大幅增加的可能性。“营改增”是国家为促进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结构性减税措施, 在具体执行、政策细节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西双版纳州民族文化 篇2
西双版纳傣族宗教文化与建筑
建 筑理 论 与设计 翻圈豳毯 西双版纳傣 族宗教文化 与建筑 摘要: 从 历史 上傣 族 的迁 徙 与文 化 发展 的脉 络 来讲 述 西双版 纳傣族 宗教建 筑 的塔 、缅寺 的形 制 、特 点 与原 由。 关键 词 : 西双 版 纳 ; 傣族; 宗 教 文化 ; 建筑; 艺术 人 们 都熟 知美 丽 的西 双 版纳 , 知道 月 光下 的 风尾 竹 , 不 过也 仅 此而 已。 最 近, 因 为工 作 上水 利 工 程地 点 多 位 于 云贵 高 原 的原 因 , 对 该 地 域有 深 入 了解 的 机会 , 引发 了对彩 云 之南 : 西双 版 纳傣 家建 筑 的兴 趣 。 时光 , 宗教 祭 祀 活动 频 繁 , 有“ 七 月一 大 赕 , 三月 一 小 赕 ” 之说 , 再 加 上 每年 众 多 的节 日如 新年 节 , 开 门节 、关 门节 等等 , 相应 的宗 教 建筑 、祭 祀 场所 , 歌舞 文 化 都得 到 了充足 的发 展 。 在 发 展 自己 民族文 化 的 同 时 , 傣 族 又受 到 了周 边 地 区 国家 和地 区 , 包 括 初步探讨之下 , 发现西双版纳傣族建筑竟是记 录了古 中原 , 百濮僚 、金沙 江流域 、澜沧江流域 、缅甸 、印度等众多文化的混杂的历史。在这些混杂的文 化共 同作 用影 响 下 , 再 加 上 傣族 特有 的 民族性 格 , 创 造 出 了今 天 独 特 的傣 族 宗教 建 筑 。 西双版纳土著民族文化的强烈影响 , 出现傣族特有 的快乐宽容无忧无虑 的性 格, 各 民族对 于 傣家 文 化 的影 响似 乎没 有汉 族对 于 外来 文 化 痛苦 的抉择 和 消 化 的过 程 , 很 多 时候 是快 乐 而无 所谓 的 “ 共生” 着。 社会文化和 自然条件是建筑活动赖以生存的土壤, 纵观傣族历史 , 充满 了颠 沛 流离 的苦 痛 和 离奇 的 际遇 , 正 是这 种 独特 的际 遇造 就 了傣 族 的建 筑 文 化。 西双版纳傣族与当地 的布朗族 、佤族等土著民族不 同, 其民族源 自中古 时 期 的长 江 流域 。 在此 一 时期 , 汉族 活 动 区域 主要 集 中于 黄河 流域 , 而 长江 以 南地区侧分布着大量的民族部落, 因其族属众多 , 在汉族史中难 以记载, 故统 称为百越 、百濮等。其中百越在汉族力量南侵时 , 南移至粤闽等地 , 或形成一 些小的民族地域。 傣族的祖先作为百仆 中僚族属则开始了其民族史上第一次 迁移, 由江西 、湖南 等 地迁 至 四川 成 都平原及 南 充一 带 。 其 时间 大约 相 当于 公 元 四世 纪 时期 。 此一 迁 移使 得僚 族 属 由江 河湖 海 的地 域移 至 山川 纵 横 的小川 盆地 , 但其生活方式仍保留着长江流域民族的一些共性, 如干阑式建筑、水稻 农业 、文身、钢鼓、原 始鬼 神 崇拜 。 随着 汉族 势 力 的进 一 步扩 充与 巩 固 , 僚族 属 被 迫 开始 了其历 史 上第 二 次迁 徙 。 由 四川成 都平原 避祸 至 金 沙江 上游 川 、滇、 傣 家人 有 句话 “ 汉为 父 , 缅 为母 ” , 汉缅 两族 ( 国) 是对 傣 族各 方 面影 响 最 大 的 因素 , 汉 族政 权 作 为 “ 天朝” 对 于 傣 族 的政 治 结 构 、官吏 制 度 等方 面有 一 定 影响; 而 缅甸 则 主要 是从 文字 、宗教 方 面影 响傣 族 。 傣族 移 居西 双 版 纳后文 化 生活 上最 大 的事 件就 是 小乘 佛教 的传人 。 随 之 带来 的是 傣 族宗 教 文化 、文字 、社 会 道德 等方 面 全面 的进 步 。 西双版纳傣族全民信奉南传上座部小乘佛教。早期, 在大乘佛教传入之 前, 我国北方, 包括西域地区, 均信奉小乘佛教。 但与版纳不同, 版纳所流传之 小 乘 佛教 是 以印 度南 部 巴利 语 系为基 础 的小 乘 上座 部 , 巴利 语在 古 印 度属 于 较为低俗的语言 , 不象梵语一样高贵 , 因此也注定 了小乘南传上座部的世俗 性, 佛教传人版纳的时期大约在公元十一至十三世纪之间。佛教传人后即为 版纳全 民信奉 , 为拼写巴利语佛经 , 依据巴利语4 1 个字母再加上1 5 个辅音字 母创立 了傣文。其时间大约在明初。但实际现在版纳傣族所信奉 的佛教绝不 是 我们 一 般 意义 上 纯正 的佛 教 。其 经 文 中有 三 分 之 一 以上 的 篇 幅与 佛 教 无 关, 而 是 大量 记 载 了版纳 傣 家的 道德 文化 观 念和 农耕 科 学 知识 。其原 因来 源 于 一个 有趣 的历史 传 说 。 在佛教传人之前 , 傣族受百越文化影响 , 信奉巫术 、寨心崇拜 、猪神崇拜 和祭谷魂 。 傣族认为万物有灵, 家有家神、寨有寨神 、勐有勐神。 为此有一套庞 杂而有趣 的祭祀仪式。 在佛教初传人版纳时 , 僧侣四处宣传佛法, 曾遭到传统 势力的抵制。传说中谷魂奶奶慷 语称雅奂毫) 因不满僧侣对佛法至高无上的 宣扬, 一 气 之 下 离 开傣 家 , 结 果 三 年 内傣 家 谷物 颗 粒 无 收 , 僧 侣饿 得 奄 奄 一 息。 此 时 谷魂 奶奶 回来说 , 大家 各有 专 功 , 何 苦贬 低对 方 。 僧侣 们 心悦 诚服 。 双 藏交界地区。此一迁徙在傣族创世史诗《 巴塔麻嘎捧尚罗》 中可以找到踪迹。 然而怒江、金沙江上游 自然环境非常差 , 以水稻农业为主的傣族先居很难适 应, 加 上 连年 战 乱 , 水 土 流失 严 重 , 为 了 寻求 更 为 优越 的生 活 环 境 , 全傣 族 部 落在头人的带领下毅然南迁 , 在《 巴塔麻嘎捧尚罗》 的《 迁徙篇》 中作了生动的 描述 , “ 为 躲 避灾 难 , 谋 求 生机 , 爬 了十 万座 山 , 走 了 三 千处平地 , 走 出 冷森 林 , 走 进 热森 林 ” 经 过艰 苦 的 迁徙 和 大 量 的人 员 牺 牲 , 最终 定 居 在 澜 沧 江流 域 最 为 富 饶美 丽 的 西 双版 纳 地 区 。进 人 一 个稳 定 发 展 经济 和 独 特 民族 文化 的 时 期。 到 十世 纪 前后 形成 了大傣 ( 旱傣 ) 、山傣 ( 水傣 ) 两大 聚 居 区 , 即两 大 部落 联 盟 。本 文 中重 点探 讨 的是 最 能代 表傣 族 文化 特 征 的西 双 版纳 傣 族 , 及 这 种 文 化 中所形 成 的宗 教建 筑 。 方谈定 , 在 佛 经 中加 入 谷 魂奶 奶 一 章 , 并 且 加 入大 量 记 载傣 家 优 良传 统 的`章 书。 从 此西 双 版纳 连 年丰 收 , 人 民富 足 , 这 就是 现 在版 纳傣 族 佛经 中 “ 雅 奂 毫” 一在南宋末年, 云南全境受大理段氏所建立的大理 国控制 , 其上仍 听命于 中原朝廷 , 其文化制度基本照搬 中原型制。 大理 国南境与东南亚丰岛接壤 , 民 族战争较多 , 大理国傣族将领叭真受命进驻西双版纳地区 , 内平叛乱 , 外御强 敌。 战胜 勐 泐各 地 , 建 立 景金 殿 国 , 并 在此 时 出现 了第 一 部西 双 版纳 傣族 的 编 年史《 泐史》 。 这部用傣文编写的史籍记载 了自1 1 8 0 年傣族第一代召片领叭真 及其后各代 召片领 的史绩 。 也记载 了傣族 自此八百年在农村 氏族公社基础上 建立 起 来 的封 建领 主 制度 领 导下 的无 战 乱 、无 自然 灾 害 、无残 酷 阶 级压 迫 的 、 衣食 充 足 的幸 福快 乐 的 生活 。 章及其它大量傣族文化知识记录的来源。 于是佛和神就在傣家人 的宗教 中 的佛 教也 加 入大 量 的世 俗 内容 , 加 之傣 族男 孩 出家 不 离家 和 傣 家人 快 乐 的天 快 乐 地共 处着 。 环境 是很 大 的决 定 因素 。 西 双版 纳林 木 茂密 , 万 物 蓬勃 。 版 纳 性, 版 纳地 区的 佛教 发 展得 开 朗 而且 生 机 勃勃 , 可 能 更 接近于佛 祖 拈花 微 笑 的本 意 , 而 不象 藏传 佛 教变 得沉 郁 阴森 。 傣家 人是 共 生 的高手 , 他们 可 以把 猪 放 进 笼子 , 牛拴 在 床下 , 父母 兄嫂 共居 一 室 , 青 芒果 里 加上 盐 巴辣子 。 同样 他 在 景龙 金殿 国建立 后 , 傣族 的 民族 文化 得 到 了稳定 的 发展 。 一方面, 傣族 作 为 百 濮族 系 的一部 分 , 承 继 了长 江 流 域 古 民族 所 共 有 的传 统 文 化 , 在宗 教 方 面表 现 尤甚 , 如 巫 师文 化 , 多神 教 、万 物有 灵 等 自然崇 拜 ; 另 一 方 面 又有 傣 族 一 些 独特 的 文化 现 象 , 如 重视 人世 上 的幸 福 生活 , 不 祭祖 , 有 名无 姓 。其 中 们可以让召片领管理政务 , 阿章管佛教 , 避曼管寨心 , 波摩管祭神 , 大家糊里 糊涂 , 其 乐也 融 融 , 几百年了, 就 这 么过 的 。 所以傣族 , 尤其是西双版纳傣族的文化构成相当复杂 , 既有古百越文化 的 遗存 , 又 有汉 族 文化 的影 响 和 印度 佛 教文 化 的 熏 陶 , 这 一 切 在傣 家 人 的 生 活 中与 建筑 中尤其 是 宗教 建筑 中均 有 明显 的体 现 。 从上 面叙述 中, 可 以推测出傣族 宗教建筑 中各 种文化影 响的痕迹就 是并存 。 由于手 中资 料有 限 , 只 能对 傣 族 宗教 建 筑 作 一 初步 的 探讨 , 但 从 中我 们 仍能清晰地看出各种文化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建筑 , 而不是一个建筑师所设 计 出 的建筑 。 首先是塔 , 这是原始佛教和小乘佛教最重要的特征建筑。塔内大多安置 佛 的遗 物或 佛 迹 的标 志 , 在 小乘 教 中是 至高 无 上的 。 版纳 有 大量 单 独建 筑 的 佛塔, 如 景洪 周 边 的七座 宝 塔 , 建 于 山林 中人 迹罕 至 之处 , 周边 均 是 茂密 的 森 林 。其 中六 座 均安 放 与佛 祖有 关 的遗 物 , 只 有一 座 安放 的 是一 代 召 片领 宠妃 最 为 独 特 的地 方在 于傣 族对 于 自然和 人 的关 系认 识 。如 前 所 述 , 傣 族 历史 上 历经迁徙之后 , 对于稳定的生活十分重视 , 在 三江上游生存时期又饱 受 自 然 环境 恶 劣 的摧 残 , 进 入西 双 版纳 这一 人 间天 堂 后 , 傣 家人 痛 定 思痛 , 对 于 自然 环 境 的 保护 十 分严 格 , 用 现在 的 话讲 是走 上 了一条 “ 可 持续 发 展 之路 ” 。这 种 对 于环 境 的 重视 深 入人 心 , 体 现 在傣 家 对 于 自然 的认 识 , 他们 将 自然 界 的事 物按重要程度排列 , 第一位的就是“ 林” , 依次是水 、山、地、人。 对于山林 、水源 的保 护 到 了无 以复 加 的程 度 , 人 类 的一 切活 动 均不 得破 坏 山林 、水源 。 这样 一 来, 傣 家人 的生产 、生活和 自然达到高度 和谐 的良性循环 , 数百年来 物产丰 饶, 安宁幸福。在充裕的物质条件下 , 傣家人衣食足而礼义兴 , 形成 了自己独 特的社会道德规范。 另一方面, 由于 自然条件优裕, 人民拥有非常之多的闲暇 的遗 物 , 不 知为 何 , 也 许是 一 时高 兴 。这 些塔平时无 人管 理 , 只 有过 宗 教节 日 时, 就是傣家所谓 “ 过赕” 时, 才会有附近寨子 的人来供奉 , 一般是供奉蜡条 , 糯来饭团等等 。塔的型制受东南亚佛塔影响较大 , 多为单层砖( 下转第8 6 页) ‘7 5‘
西双版纳州民族文化 篇3
【关 键 词】贝叶文化 傣族文化 西双版纳 旅游开发
西部大开发,从某种程度上也是文化资源的开发,文化资源的开发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在开发过程中尊重民族地区的民族的信仰和文化,是民族团结的前提。文化资源的开发是当前国际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也是体现中国文明古国形象的战略之一。
同时民族文化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如何将这种资源同经济相联,挖掘其自身深层的经济价值,以产生现实的经济利益,这对中国这个民族大国来说,是解决民族文化产业的关键。
一、贝叶文化的内涵
贝叶文化是指傣族的传统文化。傣族的传统文化之所以称为贝叶文化,一是因为这种文化保存于用贝叶制作而成的贝叶经里;二是因为傣族人民世世代代以贝叶经作为教科书,传承和孕育傣族传统文化。贝叶文化是对傣族传统文化的高度的概括,突出了傣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在秦家华先生整理的贝叶文献中,涉及15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1、佛教经典;2、宗教信仰;3、哲学历史;4、政治经济;5、生产生活;6、民情民俗;7、文学艺术;8、天文历法;9、法律法规;10、礼仪章程;11、伦理道德;12、农田水利;13、医药医典;14、书画艺术;15、建筑工艺。这些贝叶文献流传面甚广,不仅在西双版纳、德宏等傣族地区,而且在东南亚及南亚次大陆地区也较为流行。
贝叶文化作为一种较为原始的记录和传承形式,体现着一种和谐的理念,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平等,将树的叶子近乎直接利用且利于保存这是文化传承的一种有效形式。而且作为贝叶文化,它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兼容异地文化的代表,以小乘佛教為例,本是从印度传入,最后在贝叶文化上,相互磨合,相互包容,最终落以书面形式得以传承,这也体现了傣族文化具有较强的包容力和持续发展力。
二、西双版纳打造傣族文化名片所具有的条件
1.西双版纳所独具的自然条件
西双版纳属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温暖,阳光充足,热量丰富,适宜贝叶棕的成长,这将为贝叶文化的发扬和壮大提供优质的原料资源,而贝叶自身的优点加大贝叶经广泛流传的筹码,如贝叶厚实防虫蛀,久而不枯,韧性好,不易断裂,易保存,也不会剥蚀或产生字迹模糊等现象,这些优点比用纸张还要突出。
2.贝叶文化在版纳地区的人文优势
贝叶文化,是人们对傣族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性称谓,是傣族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统称。在西双版纳这个盛行小乘佛教的州内,大理的佛教故事、佛教经典、傣族民间故事、神话和传说,都记载在《贝叶经》里,同时由于西双版纳的傣族与泰国的泰族,老挝的老族,缅甸的掸族近乎相同的族源、语系,有着共同的信仰,所以贝叶文化形成了拥有近1亿人的东南亚“贝叶文化圈”,这个数字在任何少数民族的文化信仰中是值得关注的,这是一个少数民族内在的精神凝聚力,做为游客,在关注西双版纳的泼水节及原始森林的同时,这些精神文明更值得关注,而做为东道主的傣家人,在展现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时,要把自己的传统文化展示给世人,这本身就是对贝叶文化的一种宣传
3.丰富的旅游资源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流
作为贝叶文化的代表,西双版纳以其独具风情的原始森林、傣族泼水节、亚洲野象为世人所熟知,在这个全州仅有1958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2011年目标接纳的游客为950万人次,同比增长10%,旅游总收入突破78亿,同比增长10%(此数据来自新华网)。这意味着平均每天有3万人在接触西双版纳的文化和自然风光,在这样环境中打造贝叶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贝叶文化将更有影响力。
4.贝叶文化的历史传承有利于吸引西亚国家观光游客
贝叶文化源远流长,从最初的从印度引入到在傣族地区生根发芽并生长成傣族的特有文化,这是一个需要融合并吸纳的过程,当佛教南传到西双版纳等地时,其与印度相似的自然条件使贝叶经这种外在形式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同时这里的僧人学习贝叶经的内容,也学习贝叶经的技艺,逐渐形成了西双版纳地区特有的民族和传统文化。所以说贝叶文化不仅是傣族人民的智慧结晶,更是以其自身千年的文化积淀为主干,并吸引了中原文化、东南来和印度文化所共同凝结而成的果实,贝叶文化对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吸收,并结合自身民族的特性,有着浓厚的群众基础。对贝叶文化在历史的传承上根据不同国家的特色打造不同的贝叶文化宣传,会加强国外人民对贝叶文化的好感,也有利于促进贝叶文化的发扬。
三、如何将贝叶文化打造成傣族文化的名片
打造傣族文化开发的名片,是对西双版纳旅游业文化内容的总结,是把民族文化作为可转换价值的一种方式,是吸引省外人民及世界人民的文化大餐。总的来讲,把贝叶文化当作傣族文化的名片是需要一个长期而持久的过程,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贝叶经的制作因为其工序复杂、费时,经济效益低等,制作贝叶经的艺人越来越少,也致使贝叶文化的发展成逐渐衰退的趋势,所以挽救当前的贝叶文化的衰败形式是不可避免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将贝叶文化发扬才是可行的。
在一定程度上,文化的发展是和经济效益相挂钩的,贝叶文化之所以日渐衰败,一方面是制作工艺的繁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耗时长,经济效益低有关,所以要使当地人民对贝叶文化有所改观,首先要看当局对贝叶文化的重视程度,这个方面需要政府和当地旅游局的支持,才能得以有效实施。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罕镇至勐腊县勐仑镇公路附近的贝叶文化村,是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的,以傣族经典的贝叶经所记载的远古创世神州为主题而修建的,曾在创立之初取得不俗的成绩,吸引不少游客前往观光浏览,贝叶文化村还曾被纳入一些团队的参观浏览线路之中,景区曾经被评为国家A级旅游景区。然而在近年来,尤其是2006年以来,进入景区观光浏览的游客日渐稀少,连当初10元的门票都已取消,园区内只有少数的看护人员,整个园区基本处于停业状态,这是对贝叶文化宣传的一个失败案例,对贝叶文化的宣传,应先挽救贝叶文化村的现状开始。
贝叶文化村建立的初衷是宏扬傣族的传统文化,这本身是以傣族特有的民族风情为出发点来吸引游客,如果操作成功,这对傣族的民族文化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所以对改善贝叶文化村的现状是迫不及待的。扩大贝叶文化村的影响力其实是一个宣传策略的问题,以及配套设施的稳步跟进是必要的,前期投入的资金要跟的上,同时配合旅行社的旅游线路,这种文化传统文化是比较有吸引力的。
其次是要让当地百姓看到贝叶文化圈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其传统文化泼水节为例,它吸引着上万的游客在当天去参加当地的泼水节,在短短的泼水节期间,西双版纳的创收达到3719万元。在打造另一个传统文化的同时,加强其参与性与互动性,以贝叶文化村为背景宣传傣族的创世神话,赋予贝叶文化以极强的民族特色,只要贝叶文化达到一定的规模效益,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不容忽视的,更重要的是让这种特有的文化得以传承而不是消逝。现在贝叶文化在申请物质文化遗产,这对傣族的传统文化无疑是肯定和值得推崇的。
第三是通过打造傣族文化名片,树立傣族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增加他们的民族自信心,使傣族人民自发地将贝叶文化发扬光大。这个任务是艰巨且必需的,每种文化都有其鼎盛和消逝的阶段,当它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时,定有其不符合时代的因素,但市场效益不代表所有民众的需求,一些受人尊崇的佛爷目前还在制作贝叶经,所以,做为一种即近消逝的文化现象,它见证了傣族历代的变迁,记载着佛教自引进后的点滴,走入佛门的弟子都要翻阅贝叶经来学习。当外地游客怀着好奇来到傣族村寨中,当地村民有义务将自己的文化传达给游客,这不仅是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民族自豪感的体现。
一个民族文化的产生、发展、鼎盛及衰败是有着客观规律的,当这种文化逐渐衰败时,在一个旅游圣地,作为族人,不能放任它走向消失。充分地认识到贝叶文化,并在旅游业中打造属于贝叶文化特有的品牌,即使作为一个旅游产品,相信以贝叶文化宝贵的人文资源和贝叶文化传达的哲理性道德文化将会使西双版纳的傣族旅游更具有历史的独特魅力,这将更符合西部大开发的民族文化开发,使贝叶文化更具开放性,兼容性,更能吸收外来的文化。
参考文献:
[1]云南大学贝叶文化研究中心西双版纳州贝叶文化研究中心编.贝叶文化与民族社会发展[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2]云南大学贝叶文化研究中心 西双版纳州贝叶文化研究中心编.贝叶文化与傣族和谐社会建设[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3]杨寿川.云南特色文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秦家华,周娅.贝叶文化论集[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5]王松,王思宁.傣族佛教与傣族文化[M].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
[6]周娅.贝叶文化的社会经济价值[J].思想战线,2006,(3):36-44.
[7]谢念亲.贝叶文化的现代价值与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学术探索,2006,(5):121—124.
[8]秦家华,贝叶文化的内涵和特点[J].思想战线,2006,(3):23—28.
[9]岩香宰.打造贝叶文化品牌提升西双版纳形象[N].今日民族,2005,(10):60-61.
西双版纳州民族文化 篇4
关键词:傣族,传统“水文化”,生态伦理思想
在世界和我国水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水资源严重短缺的今天,研究傣族的水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生态伦理思想,对促进傣族地区和我国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现实和理论价值。
一、傣族传统水文化的内涵
西双版纳的傣族是个与水相生相伴的民族,因其逐水而居、种植水稻、喜好水浴、喜食水产,性格清逸似水等,被其他民族惯称为“水傣”。傣学专家黄惠焜指出傣文化不是各种文化的杂糅拼凑,而是以水和佛为核心的有序整合。可见水文化在傣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在傣族社会中“水”如一根红线将各种文化事象串在水文化的内涵和体系中,形成了以水为中心的有机体系。从广义上讲,傣族水文化就是指傣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宗教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以水为载体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合,是以水为轴心的文化集合体,该文化集合体包括了傣族生产劳动、民族习惯、宗教信仰、思想观念以及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社会生活长期积累的知识经验;从狭义上讲,水文化“通常包括对水资源、水环境的认识与信仰,利用水资源的技术,管理水资源的制度这样三个方面。”其中对水资源、水环境的认识与信仰处于核心地位,对傣族水文化的最终形成及其持续发展发挥着关键的作用。[1]
二、西双版纳傣族水文化中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
西双版纳傣族的传统水文化内含的生态伦理思想极为丰富,主要表现在远古神话传说、日常生产生活、人生礼俗、图腾崇拜和宗教信仰、民间规约五个方面。
1.水是一切生命之源——远古创世和造人传说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在傣族的创世神话《巴塔麻戛扑捧尚洛》中,由气体和烟雾幻化成的万物始祖帕雅英用海水和身上的污垢混合,创造了后来人类居住的地球,傣语称:“麻总补”(一种野果)。帕雅英创世完毕后开始造神,他搓下身上的污垢和汗水混合,捏成了一个男神和一个女神,命他们去大地上创造万物,他们打开装满生命之水的宝葫芦,大地顿时长出了花草树木、行走着各种飞禽、爬满了昆虫鱼虾。但是还是没有人,于是二神就用水和泥来做人,他们各自捏了三千男女,捏好后,他俩用水、土、风、火四种物质的精灵,让这三千对男女获得了生命,于是他们结成夫妻,地球上开始有了不断繁衍的人类。
从这个创世和造人神话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地球、帕雅英、男女神、人类都是水变成的,其他物质作用的发挥都离不了水的调和,水是生命生成的主要物质,是占第一位的要素。因此,水在傣族人的心目中是一切生命的源头,如傣语河水叫做“喃咩”,“喃”就是水,“咩”则是母亲。水是女性和母亲的象征,这从这一侧面说明了水是孕育生命之所在,自然万物都是水赋予了生命和灵气。这里面所蕴含的朴素的生态伦理思想对傣族人民合理开采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从对世界的原初认识上奠定了朴素的道德基础。
2.水是生存的保障——生产生活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首先,傣族先民的居住和迁徙和水结下了不解之缘。“泡沫跟着波浪漂,傣家跟着流水走”,据江应樑先生考察,傣族先民的分布不仅有沿海河而居的特点,而且其迁徙也大都沿河而行。在傣族的思想观念里,河水是“喃咩”,是母亲,母亲在哪里,儿女就要跟去哪里,待在母亲的身边,感激母亲的润泽、守候母亲的安宁。“吃饭别忘田,吃鱼别忘水”、“人靠食物,谷靠土水”就反应了傣族人对水源母亲的依赖和感恩心理。
其次,西双版纳傣族世代种植水稻,在与大自然的长期相处过程中形成了旨在保护水源的生态伦理思想。历史悠久的水稻种植使傣族深刻地认识到“有森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了粮才有人的生命”。因此,他们十分注重与水稻种植相关的生态系统,十分注重森林的保护和利用。傣族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森林是父亲,大地是母亲”,傣族人被世代教导:森林和大地给人们提供食物和水源,是人们的生存的保障,所以人们要象对待亲生父母一样敬畏森林和大地,像对待兄弟姐妹一样爱护森林里、大地上的一切动植物。
第三,傣族的生态伦理思想反映在傣族的房屋居住上。傣家竹楼的材料、结构、功能皆是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果,傣楼取材皆为竹木,经水浸泡有天然的防腐功能,具有凉爽、避湿、防霉、防虫的优点。竹楼上以栖人,下养家畜,分配科学,节约空间;结构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灵动柔和,具有相当的美学价值。按照今天的建筑理念,傣家竹楼无论是从选料、结构、功用还是造型上都体现了生态环保的观念。傣家竹楼的修建不仅与自然环境休戚相关而且有关房屋建造传说也体现了傣族人民爱护自然、与动物和谐相处、不分彼此的交融之情,传说傣族先民首领帕雅桑木蒂在洪水泛滥的时候,救护了落于水中濒于灭亡的动物,所以在他建造房屋的时候动物们纷纷前来帮忙,一只乌龟作楼梯垫板,两条母龙作楼梯枋板,野狗教他立柱子,猴子教他穿木梁,麻雀和燕子衔来茅草助他盖房顶,白鹭献出双翅助他盖房角。至今竹楼上的许多构件还以动物的肢体来命名。[2]可见傣族人民与动物之间朋友般的深厚情谊。
3.水是“善”和“力”的象征——人生礼俗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人生礼仪本是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不断将人社会化的程序规范,但是在傣族的世界人生礼仪还是加强人对自然的认同,从自然获取力量,还原人与自然联系的活动。傣族的一生都贯穿着水——这个重要的自然元素,从婴儿一出生就要经历水的洗礼,用以消毒和清除邪气,帮助婴儿健康成长,称为诞生礼仪;傣族升和尚和升祜巴仪式中也要用水来完成整个仪式,和尚立于芭蕉槽下接受圣水的洗礼,意为告别过去的身份,诞生一个新的自我;傣族婚礼上谁先把泡过酒水的芭蕉叶放在桌上,谁就能掌握在婚姻中的主导地位,这里酒水代表一种权力;傣族的葬俗则借用生命之水洗尸来祈祷死者再生。[3]从傣族四个比较重大的人生礼俗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水在傣族人心里被赋予了美好、吉祥、力量的道德标准,有善的价值。生态伦理学创始人之一施韦泽(A.Schweitzer)认为:崇拜生命是伦理学的基础,尊重生命是伦理学的灵魂。在傣族人看来水是万物之源,那么对水的崇拜和喜爱根本上就是对自然界生生不息的生殖繁衍力的崇拜。在这里生殖繁衍已不单指人,而是指万物的生殖繁衍,是人与生态的和谐。
4.水的崇拜和敬仰——图腾崇拜和宗教信仰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傣族人民有着图腾崇拜和宗教信仰的悠久历史传统,其中与水相关的图腾崇拜和宗教信仰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第一,与水有关的图腾崇拜中的生态伦理意蕴。所谓图腾崇拜,就是某一族群相信与一种或几种动植物、天生物存在血缘关系,以其名作为族群的名称、标志或象征,并有种种信仰、禁忌和传说。通常,崇拜某种动物或植物的族群,不但本族群的人不准杀、食该种动物或植物,而且还有保护此类动物或植物的义务。[4]傣族先民有崇拜掌管水的图腾动物龙蛇的传统,在其竹楼建筑、佛寺建筑、水井井罩上都有体现,最明显的是傣族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纹身习俗,被称为是古百越文化龙蛇图腾的珍贵遗存。《汉书·地理志》载:“越人常在水中,固断其发,文其身,以像龙子,故不见伤害也”;“文身断发,以像鳞虫,以避蛟龙之害”。我国传说中的龙往往是指现实生活中的蛇,把自己装扮成龙之子,使龙以为己类而不加伤害。就是说,把龙蛇奉为老祖宗和承认自己为其子孙,而希望入水捕鱼时受到庇佑,同时也肩负起保护龙蛇的义务,例如至今傣族人家住宅中出现蛇,都不打杀,而是将其奉为水神的化身“请”出竹楼。
第二、自然宗教和人为宗教中的生态伦理延伸。“人类学家认为宗教具有除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外的第三种功能:生态功能。”[5]傣族的原始宗教崇拜自然、信仰万物有灵,认为诸神才是自然的主人,人要在自然面前遵从、献祭得到他们的授意,才能获得使用自然资源的权力。水神是傣族信仰的主神之一,他们认为水有灵魂、水中住着神灵,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具有生态伦理意蕴的崇拜行为和禁忌。如不在河里大小便、不往河中倒垃圾、不捕杀怀卵的鱼和幼鱼;保护水源的山林,不肆意砍伐,水潭边培植大片树木、土地不准作为耕地;二月开沟渠时要祭祀水神,“请水神”检查沟渠是否畅通;水井上要为水神修“房子”,定期献祭,水井旁不能洗澡、洗衣,舀水要用公共用具等。西双版纳傣族不仅普遍信仰原始自然宗教,而且几乎全民信仰小乘佛教。佛教中求善、不杀生、爱苍生、万物平等、转世轮回思想虽然不是保护自然生态的专门戒律,但是其中内在的生态伦理思想却深深地影响了信徒,内化为他们的生态道德,外化为他们保护生态的实践行为。佛教有佛化自然的传统,因此自然界许多动植物因为披上了佛教的圣衣而受到保护,仅植物而言傣族佛寺园林中培植的具有宗教意义的树种就有58种,在保护和涵养地区水源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傣族的佛寺里,只供奉两位神,一位是释迦摩尼,另一位就是司水神——喃妥娜尼。喃妥娜尼本身就是水的化身,传说佛祖得道后,遭到恶魔“叭满”的攻击,喃妥娜尼从发辫中释放出滔滔江水淹没了恶魔,救了佛祖。从此成了佛祖的保护神,伴随佛祖左右。在傣族心中无所不能的佛祖都要受水神的保护,可见他们对水的崇拜。
5.水的民间规约——村规民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傣族在长期的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自发地总结和归纳出了许多有利于保护水源和自然环境的村规民约,并内化为傣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准则。例如傣族土司头人通过《土司对百姓的训条》等规定:“寨子边的树木要保护,不要去砍”;“寨子上和其他地方的龙树不能砍”;“寨子边的水沟、水井不能随意改动,就是不要也不能填”。傣族最早的成文法规《芒莱法典》的第二部分也规定了许多破坏水源和自然环境的处罚条文,例如其中规定了严禁破坏水渠和破坝偷水、放水捉鱼等行为,要保护水神祭坛的规定,违反者将受到严厉的“洗寨子”等惩处。我们在许多傣族村寨的村规中还可以看到:水井、水源头不许大小便、不许洗澡洗衣,不能让牲畜在井中直接饮水,每年要清理、打扫水源及水井、水塘等等规定。这些村规民约向人们传递着一个信息:不损害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为善;反之,破坏生态平衡,损害人与自然的共同利益为恶。这些规定与其说是人与人之间的规约不如说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约定,对自然的敬畏和规范的威严使道德也具有了法律的威力,在思想上转化为一种内律约束着人们破坏生态的行为。
三、结语
水污染、水短缺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问题,过去人们治理水常常是从自然科学技术的角度去考虑,很少思考文化因素、生态伦理思想的影响和作用。傣族传统的水文化虽然是以宗教等形式表现出来,但是却是建立在现实生活经验基础上的实际经验,在其生态伦理思想的指导下,西双版纳傣族地区过去确实很好地实现了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开发,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了一种长期的模式,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这为我们今天解决日益严重的水环境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和视角。当然这一论断不是要引导大家像傣族一样对自然神灵顶礼膜拜,而意在说明,我们应该发扬和保持优良的文化传统,挖掘这些文化传统中所蕴含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思想,使人类的生存实践活动在本质上成为爱惜自然价值、适度开发自然、可持续发展的道德实践活动,在工业社会中达成与自然的和解。
参考文献
[1]郭家骥.西双版纳傣族的水文化:传统与变迁——景洪市勐罕镇曼远村案例研究[J].民族研究,2006(2).
[2]高立士.西双版纳傣族传统灌溉与环保研究[M].何昌邑,等,译.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72.
[3]罗波.解读傣族水文化[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
[4]张世友.乌江流域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论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7).
西双版纳州特岗教师 篇5
根据《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做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云教人??17号)、《云南省教育厅关于特岗教师招聘指标分配的通知》(云教人??39号)和《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招聘考试工作的通知》(云教人??4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州实际,现将我州景洪市、勐海县和勐腊县特岗教师招聘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特岗教师招聘岗位执行计划表
1.景洪市特岗教师招聘岗位执行计划表(报考本市特岗教师的所有人员必须参加全省统一的笔试,市招考办组织的面试)招聘27个中学教学岗位。专招本科生。
2.勐海县特岗教师招聘岗位执行计划表(报考本县特岗教师的所有人员必须参加全省统一的笔试,县招考办组织的面试)招聘15个小学教学岗位,专科及以上学历。招聘50个中学教学岗位,专招本科生。
3.勐腊县特岗教师招聘岗位执行计划表(报考本县特岗教师的所有人员必须参加全省统一的笔试,县招考办组织的面试)招聘10个中学教学岗位。专招。二、招聘对象
1.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及以上毕业生;
2.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师范类专业专科毕业生(必须是特殊紧缺学科,不超过总招聘数的30%);
3.取得教师资格,具有一定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年龄在30周岁以下(1980年
7月1日后出生)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往届本科及以上毕业生。
三、招聘条件
1.政治素质好,品学兼优,身心健康,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品行端正,遵纪守法,在校或工作(待业)期间表现良好,未受过任何纪律处分,为人师表,志愿服务农村基层教育;
2.符合服务岗位要求,应聘初中教师的学历要求本科及以上;应聘英语、音、体、美学科教师的,原则上要求所学专业与申请服务岗位学科一致;
3.身体条件符合云南省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体检标准的规定要求,并能适应设岗地区工作、生活环境条件;
4.取得教师资格或教师资格“两学”考试合格证,参加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且服务期满的志愿者、参加过半年以上实习支教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全日制硕士及以上毕业研究生、懂得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
四、报名要求
1.应聘毕业生在云南省教育网下载《云南省特岗教师公开招聘报名登记表》(附件1),如实填写一式2份,应届生交所在学校的学生就业工作部门审查盖章;往届毕业生由个人档案所在单位或托管单位审查盖章,现场报名时提交。
2.报名以现场报名为准。6月21日――6月25日为现场报名时间。应聘毕业生应按照招聘公告的通知到现场报名,接受资格审查和信息采集。现场报名需要材料:4张免冠半寸半身近照和身份证、毕业证(未领到毕业证的应届毕业生,可用学校盖章的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暂代毕业证)、普通话等级证、已盖章的报名登记表、户口簿等证书原件及复印件。考生如隐瞒有关问题或提供虚假信息及材料的,一经发现,即取消其报考资格,2年内不得报考特岗教师,所造成的损失及责任由本人承担。
五、报名时间、地点和资格审查
1.现场报名时间:6月21日-6月25日上午8:30―11:30,下午15:00―17:30。
2.报名地点: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教育局人事股。联系电话:0691-2124778(景洪),0691-5123823(勐海),0691―8126916(勐腊)。
3.资格审查:请各实施特岗教师市县要严格按照省有关通知精神要求,严格把关,按照规定要求做好报名、资格审查和信息采集等相关工作。
六、考试、体检
1.考试方式:凡应聘我州特设岗位教师的.毕业生,须到实施市县设置的考点参加考试。考试采取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笔试由省教育厅负责统一命题制卷、统
一考试时间、统一阅卷。笔试分岗位和学科闭卷考试,考务工作在省“特岗计划”领导小组和州教育局的指导下,由市县教育局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每个考场原则上不超过30人,实行单人单座。考试工作各环节均严格按高考要求执行。考场偶发事件可按《云南省教育考试考场偶发事件处理参考》办法参照处理。考试违纪者按高考违规违纪处理办法妥善处置。
2.笔试内容:笔试命题范围和内容为《云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大纲》,命题体现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重点考察应聘人员的综合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考试科目分为2个类别:应聘小学特岗教师分语文、数学、英语、
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7个学科参加笔试;应聘中学特岗教师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13个学科参加笔试,初中、小学分学科使用不同试卷。笔试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80分为报考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20分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知识。3.笔试时间:7月24日(星期六)上午9:00-11:30。
4.考点设置:(1)应聘景洪市特岗教师在景洪市第一中学。(2)应聘勐海县特岗教师在勐海县职业高级中学。(3)应聘勐腊县特岗教师在勐腊县一小。
5.领取准考证时间:应聘教师于7月21日―22日分别到应聘市县教
育局人事股领取准考证。领取准考证时凭已签字盖章的报名登记表和身份证领取准考证,不允许代领。
6.面试:笔试结束后,以实施市县为单位,分岗位和学科按笔试成绩从高到低,按1:1.2的比例初定面试人员,并填写《特岗教师公开招聘笔试成绩登记表》,报送省特岗办审核后确定面试人员。拟确定面试人员在面试前再进行一次资格复审,若有资格不符人员,取消面试资格,并根据本市县的岗位笔试成绩在最低控制线以上人员中从高到低依次递补;具体的面试办法由各实施市县根据省特岗办要求进行;采取异地交流和临时派遣;面试考生实行代码制;面试考官对面试考生的组合实行抽签。面试时间由各实施市县通知考生。
7.体检:面试结束后,按总成绩(笔试成绩+面试成绩)从高到低确定拟聘人员并造册报送省特岗办审核,按省特岗办核准人员组织体检,体检不合格出现空缺岗位的根据岗位和学科按总成绩依次递补。
七、审批、聘用
体检合格后,向社会公示拟聘人员名单。公示时间为7天,无检举即可办理聘用手续,签订《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教师聘用合同书》。
八、注意事项
1.在发出招聘公告、报名、领证、考试、考核、体检及其它事宜通知时限内,不按时到场办理手续者视为自动放弃考聘资格。
2.凡已录用的考生,自通知之日起,一个月内无故不到学校报到者,将取消聘用资格。
3.在招聘工作中,若有弄虚作假行为,一经查证,即取消招聘资格。
4.应聘者请随时注意浏览网站上有关招聘事宜公告或通知(云南教育www.ynjy.cn;西双版纳教育信息网www.xsbnedu.cn),也可电话咨询应聘市县。
西双版纳州民族文化 篇6
一、基本思路
紧紧围绕“以中小学危房排除工作为抓手,最大限度地集中办学,最大努力地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这个中心,抓住“拆除重建D级危房、加固改造B、C级危房,实施集中办学布局调整,稳步推进标准化建设”三个重点,逐步形成符合西双版纳州实际的建设和管理模式。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兼顾、合理布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积极稳妥、先易后难,强化管理、提质增效四项原则。强化六个结合:一是与当地人口分布和未来发展变化趋势相结合;二是与边境沿线的边防巩固、民族团结、睦邻友好相结合;三是与世居少小民族的经济社会发育程度、生活习俗、文化传承等相结合;四是与未来城镇化建设的预期相结合;五是与市县政府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相结合;六是与现有学校的校舍基础状况、办学条件,尤其与农垦系统移交地方办学资源的统筹相结合。
三、主要做法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级领导亲自挂帅,多次召开专题会、座谈会、协调会,加强学习、深刻领会,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统一行动、凝聚合力,实行州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分片挂钩制。
2.宣传到位,动员广泛。深入群众、基层学校、村寨和家庭,通过问卷调查、发放宣传手册、组织宣讲、媒体宣传等方式,了解民情、汇聚民智,全面扩大影响,提高群众认识,营造良好氛围。
3.严格程序,民主决策。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反复调研,反复规划,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政协协商、政府决定、人大决议、党委决策”原则实施。
4.试点先行,逐步推开。在试点基础上,总结成功经验,推广成功做法,切实加大实施力度,力争如期实现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目标。
5.科学编制规划。根据人口密集程度、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等因素,打破行政区划,按照规模办学、以学区为单位编制集中办学规划。
6.切实加强校安办建设。认真落实专门办公场所,配齐配足办公设施设备,从发改、建设、财政、监察等部门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加强学习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划拨专项工作经费,明确职责分工,加强部门协作。
7.完善校安工程建设配套制度。建立健全管理机构责任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协调沟通制、工作信息月(旬)报制、项目工程“第一责任人负责制”、项目报批工作制、工程建设公示制和监督检查工作责任制,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8.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通过金融贷款,整合中央、省下达的各种基建专项补助资金,州县(市)两级财政加大投入,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捐资,认真落实工程项目收费减免优惠政策等筹措资金措施。现已落实州县(市)两级项目工程资金2.2亿元。
9.加强痕迹管理,提高档案管理标准。设立单独档案室,确保信息档案管理规范;档案有专人管理,确保信息档案齐全;应用科学技术管理档案,确保档案存储、检索快捷高效。
10.狠抓工程建设落实。一是科学选址,确保防灾避险;二是合理规划,充分整合项目和资金,优先解决危中之危,急中之急;三是前置审计,最大限度地节约投资;四是实行建设项目一站式审批,限时办结;五是严格工程监理,实行双线责任制;六是减免各项规费;七是监察审计全程介入,全程问责,规范管理,确保质量。
四、预期成果
通过努力,基本实现“普通高中办到县,初中办到县城或中心镇(学区),小学办到乡(镇)或学区,学前教育就近入学”的四级办学格局,力争到2011年2月,全面完成校舍安全建设计划,全州初步建成75所(1 200~1 800人规模)小学,26所(原则上不少于1 800人规模)初中。同步建立起与学校教育教学相匹配的管理机制和体制,基本实现全州中小学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规模适度、资源均衡、结构优化,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办学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的目标。
西双版纳州民族文化 篇7
1 山地农业观光园的景观特色
根据国外经验,农业旅游区半径在9.5km的区域(指地域面积)才可以发挥最佳经济效益[2]。如此大的用地面积要在以山地居多的西双版纳建设农业观光园存在着很大的困难,所以笔者根据西双版纳的地形地势分析,山地丘陵型农业观光园最适合其发展。山东蓬莱凤凰山庄就是利用山地而建成的一个山地丘陵型农业观光园,其采摘体验、动物豢养、植物种植和休闲娱乐都是通过对山地的合理规划而呈现的一个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亮点[4]。西双版纳拥有良好的山地丘陵植物景观资源,傣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合理的规划使二者相结合,可以使整个园区的垂直景观变化显著,这也是平原型的农业观光园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2 傣族园林造景元素
傣族是西双版纳的主要民族,考古研究证实早在4000多年前傣族祖先就在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等流域生息繁衍,是一个古老又独特的少数民族。其宗教信仰、民俗民风、文化艺术及人文景观都极具特色。
2.1 宗教文化景观
傣族人民信仰小乘佛教,在西双版纳每一个傣族人民都信教而且傣族的男子在少年时都要出家为僧所以傣族的佛寺文化盛行,基本上是一村一寺。佛寺园林景观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寺庙建筑玲珑壮观,寺庙植物与众不同。西双版纳景真八角亭造型独特精巧,多层屋檐层层上叠的佛殿庄重威严、舒展大方。造型美观、玲珑精致的曼飞龙笋塔,流光溢彩的曼景洭佛寺等都是西双版纳佛寺文化的代表建筑[5,6]。
2.2 聚居地人文景观
傣族人民把“生命与水、树相依”作为他们的哲理信条,傣族村寨处处呈现出溪流环绕、秀丽妩媚的景观,而且村寨大多建在郁郁葱葱的树林中,形成人工建筑与自然融合的壮美景象。傣族民居为干栏式竹楼,其独特的造型在云南现代园林景观中引用颇多。竹楼的前后多种植大片铁刀木薪炭林,是傣族村寨亮丽的风景线。傣族有“村村有寺,月月有节”之说,其中最重要的有关门节、开门节和傣历新年(泼水节),节日当天身穿僧侣服的僧侣从容悠闲,身着孔雀服的傣家少女婀娜曼妙,还伴随着孔雀舞、象脚鼓舞等舞蹈和葫芦丝、竹笛等民族音乐,场面甚是热闹[7,8]。
3 傣族文化元素在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农业观光园是集休闲、娱乐、观光于一体的新型旅游观光场所,除了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空气、环境生态的绿色空间,还应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文景观。
3.1 傣族地区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原则
农业观光园要获得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就要体现地方的独特性,也就是说要在“新、奇、特、异、趣”上有所创新。在规划设计中要深入了解当地的民俗民风,注重文化景观的营造,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这样才能使园林景观更具神韵。
3.2 傣族文化元素设计要点
1)傣族建筑。
西双版纳傣族的佛寺文化盛行,相关的佛寺建筑如各式各样的佛寺大殿、小巧精致的佛塔、朴素舒展的僧舍随处可见,与干栏式的民居竹楼及瓦顶木楼相结合,形成了一个特有的民族风景[9,10]。傣族村寨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造型简单内涵丰富的寨心与寨门、造型独特富有民族气息的水井和水亭,配以山、水、植物群落,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风景园区。傣式的牌坊可以在各个景区入口处充分应用;傣式的竹楼可以改造成具有休闲功能的景观亭,分布于园中各个风景区供游人休息观景。
2)傣族节日。
有“月月有节”之称的西双版纳傣族,每年都要举行规模盛大、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动和民俗活动。如傣历九月初的“赕打疗节”、傣历九月十五的“关门节”、傣历十二月十五的“开门节”、傣历新年的“泼水节”,这些节日都是宗教信仰与传统文化在傣族社会生活中的折射。傣族泼水节是最隆重的,也是傣族农业观光园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公共活动,在傣族特有的民族舞蹈和音乐的氛围下,让游客穿上傣族特有的服饰,不分男女老少在园区所设的泼水广场感受傣族传统文化节日给我们所带来的乐趣。在泼水节期间,还可以举行赛龙船、放高升、放飞灯等传统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使游客回味无穷。
3)傣族农业。
受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西双版纳的农业与众不同。除了种植水稻以外,茶叶、咖啡、热带水果、药材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11]。在傣族农业观光园中,创造出具有傣族特色的农业专类园,配以相关的辅助设施,让游客参与、体验傣族农业活动。对具有较高旅游经济价值的植物品种,可以加工成各种各样的食品和药品,在园区特设的商旅休闲街进行推广。
4)傣族动物。
西双版纳动物种类繁多,地域特色显著。傣族佛寺园林中常有麒麟、蟠龙、狮子、孔雀、大象、金鹿等动物雕塑小品。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故事与传说,代表性的动物有龙、孔雀、大象、金鹿等。这些动物形象是园区雕塑小品构思的重要来源,在园区的景观节点上配以这样的动物雕塑,加以故事与传说,别有一翻韵味。园区设孔雀、大象等动物专类园也别具特色。
5)傣族植物。
拥有大面积原始森林的西双版纳是一个植物王国,郁郁葱葱、到处青山绿水的森林,以其美丽和富饶闻名遐迩,植物种类之多令人惊叹。傣族佛寺园林中的植物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内涵,有“五树六花”之称的菩提树、铁刀木、贝叶棕、大青树、槟榔树、睡莲、文殊兰、黄姜花、黄缅桂、地涌金莲、鸡蛋花则是佛寺中必种的植物;傣族村寨中的植物景观丰富,位于寨心的大青树或菩提树等有神树之称[12,13,14]。如此惊人的植物资源,足够营造出美丽的景观。在园区规划中,可以分区分地段种植独具特色的观花、观果植物,通过对不同植物或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姿态、花期、花色、季相、香、果、叶等的合理配植,形成高低错落、层次丰富的景观效果,如芒果、芭蕉、五月茶、石榴、芙蓉花等。利用老的大榕树所形成的独树成林的风景在周边设置个个傣式休息亭颇具民族特色。
6)傣族饮食。
傣族以大米为主食,最具特色的是竹筒饭;傣族的傣味菜在云南菜系中独享盛誉,具有独特的民族风味[15]。傣族村民参与园区饮食行业,让游客体验当地村民烹饪的原汁原味的傣味食品,更会成为园区的一大亮点。
4 结语
西双版纳州民族文化 篇8
为了进一步探讨上述问题,本文有针对性地选择民族村寨景区——西双版纳傣族园为案例调查点,以傣族园内的游客为问卷调查对象,采用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深入分析及评价民族村寨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1 旅游体验质量评价方法
1.1 研究内容
美国人类学家Mac Cannell认为,旅游体验是旅游者寻找生活真实性的一种体验。基于澳大利亚的Tjapukai土著文化调查,Gianna Moscardo指出“娱乐性”、“回归自然的经历”是参与型民族旅游者重要的心理感受影响因素。我国学者曾建明指出,旅游体验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亲身经历,强调主体对客体和周围事物的“心理感受”[2]。薛群慧认为,所谓民族村寨旅游体验型产品就是民族旅游村寨以服务为舞台以产品为道具,环绕旅游者并创造出值得他们回忆的活动;文化差异、城乡差异、地区差异是民族旅游村吸引旅游者的主要因素[3]。综上所述,旅游体验实际上就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对旅游相关要素的心理和生理感受。
1.2 旅游体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上述研究内容,本文拟通过“求知满足程度”、“心理愉悦程度”、“个体能力水平”、“身心承受程度”、“新奇感刺激度”5个一级指标(一级指标由“旅游地差异性”、“旅游活动参与”、“旅游疲劳程度”等21个二级指标构成)来评价旅游活动所引起的旅游者心理和生理的感受程度,衡量民族村寨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表1)。其中,5个一级指标评价的具体内容分别为:①“求知满足程度”指标是衡量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对客观外界环境的内心知识获得过程与程度。②“心理愉悦程度”指标是衡量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总体心理感受以及对旅游的认识。③“个体能力水平”指标是衡量旅游者在异地旅游过程中的个人能力,如方向感、地图熟悉程度等。④“身心承受程度”指标是衡量旅游者旅游过程中的体力和心理综合消耗过程。⑤“新奇感刺激度”指标是衡量结识新朋友、民族方言、民族餐饮等民族村寨新奇旅游活动对旅游者感官的刺激程度。
2 旅游体验质量调查
2.1 傣族园背景分析
云南省西版纳傣族园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市勐罕镇(橄榄坝),距州府(景洪市)27km,是当地傣族自然村寨最集中、民族特色保护最完好的民族村寨旅游景区。傣族园由曼将(篾套寨)、曼春满(花园寨)、曼乍(厨师寨)、曼嘎(赶集寨)、曼听(宫廷花园寨)5个傣族自然村寨组成,2001年10月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傣族园景区占地336hm2,园区内居住着村民316户1503人,他们均不同程度地参与到旅游业发展中,成为村寨的“活”文化元素。
2.2 调查对象及内容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傣族园游客进行,采用现场问卷调查与游客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为了准确客观地评价民族村寨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调查内容涉及旅游活动所引起的旅游者自身心理和生理感受程度,具体包括“求知满足程度”、“心理愉悦程度”、“个体能力水平”、“身心承受程度”、“新奇感刺激度”5个一级指标以及21个二级指标(表1)。
2.3 调查方法及过程
本次调查采用目前应用最为广泛且全球通用的测量技术——李克特量表(Linker scales)问卷形式。调查问卷由21个调查问句构成,涵盖问卷调查内容;问卷数据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4]进行分析,辅以均值(数据平均值)、对比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本次调查工作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方法对游客进行面对面地问卷调查,辅以现场深度访谈或电话访谈,以丰富或修正本次调查结果。调查工作于2009年6月9日至7月17日在西双版纳傣族园进行,共发放问卷326份,回收问卷315份,有效问卷301份,占发放问卷总数的92.33%。
2.4 人口统计变量调查结果分析
性别年龄:调查数据显示,傣族园游客性别结构为男性游客占51.27%,女性游客占48.73%,男女性别比例基本均衡。从游客年龄分布上看,青少年(15—24岁)占5.16%;青年人(25—44岁)所占比例最高,达45.38%;中年人(45—64岁)比例低,为28.31%;65岁及其以上的老年游客群体所占比例也较低,为21.15%。可见,傣族园现有游客年龄分布最为集中的是中青年人游客群体。这可能是由于中青年游客大多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对民俗风情文化体验等怀有浓厚兴趣;拥有固定收入,有经济能力进行较长距离的旅游活动。傣族园老年游客群体也不容忽视,老年游客偏好傣族园清净的自然环境、悠闲的田园生活、多彩的民族风情、健康的阳光、清新的空气等,以达到康体养身的目的。这也可能与我国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有关[5],因此老年人旅游客源市场充足。
文化程度:傣族园游客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其中具备大专学历和大学学历(包括专科、本科)的比例高达60.12%,具备研究生学历的比例为3.48%。因此,傣族园的旅游产品设计要努力挖掘高品质的民族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体验型旅游产品,以满足较高文化素质的游客需求。
职业结构:傣族园游客的职业构成为企事业管理人员所占比例最高,达25.61%;专业/文教科技次之,为23.17%;公务员(16.89%)和服务销售人员(11.32%)也占有较大比例。此外,还包括一定比例的退休老年人、自由职业者和学生。
3 旅游体验质量调查结果分析
3.1 游客旅游体验质量等级为“优”
表1表明,综合傣族园游客旅游体验质量调查5个方面的数据,以5分制计的总得分平均为3.463(若将“5分制”换以“优”、“良”和“差”3个等级计,已属于“优”等级)。由以上调查结果可初步判定,作为基于5个原汁原味的傣族自然村寨开发而成的民族村寨景区,其旅游体验的质量为“优”,即游客在傣族园所获得的心理和生理旅游感受程度较深。
3.2 游客的“求知满足程度”较高
图1显示,傣族园游客旅游体验质量在5个一级评价指标的调查结果中,“求知满足程度”指标得分达3.878,在绝对数上明显高于其他4个评价指标。这表明傣族园作为民族村寨景区,其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设计较好地满足了游客强烈的求知愿望。进一步分析表明(表1),游客在傣族园“历史知识学习倾向”(3.97)、“自然知识学习倾向”(4.11)两个调查项目得分值较高,显示出游客学习自然人文知识的心理需求强烈;而“民族传统知识学习”调查项目平均得分值最高,达4.13,可见游客“历史知识学习倾向”、“自然知识学习倾向”需求强烈,这是民族村寨景区游客这一特殊游客群体区别于其他游客群体的显著特点之一,傣族园较好地满足了游客强烈的“求知”心理需求。基于传统傣族自然村寨旅游开发模式,傣族园的傣乡热带风情、傣族杆栏式竹楼建筑、“塔包树”等民族村寨观光型旅游产品和“天天泼水节”、“傣族歌舞”、“傣寨风情”、“傣族宗教传说”等参与性文化体验旅游项目的设计极大地满足了游客学习知识的愿望,使游客获得深层次的体验。
3.3 游客的“心理愉悦程度”强
从图1可见“心理愉悦程度”指标的平均得分为3.740,居第二位,仅次于“求知满足程度”(3.878)。如表1所示,“旅游的幸福感”(4.22)、“旅游的兴奋感”(4.15)、“传授旅游经历意愿”(4.14)得分均在4分以上。这表明傣族园作为民族村寨旅游景区,给游客创造了愉悦难忘的旅游经历和特殊的旅游体验。如傣族园的“天天泼水节”傣族民俗主体体验活动,使游客获得深刻的精神愉悦和情感满足。参加者可租一套傣族服装和泼水用的盆,到中间圆形水池的泼水节广场参加泼水节活动,周围是观看台,便于观看者的观赏、拍摄;参与者在大象、当地傣族男女青年的带领下,音乐、鼓声齐鸣,参加活动的旅游者身着绚丽色彩的服饰与当地群众构建出了一幅民俗节庆画卷,每个旅游者尽情泼水、玩耍,无论是参与者还是观看者都容易被这一场景所感染,从而创造了民族村寨旅游的惊喜感受[3]。
3.4 游客需具备“个体能力水平”
由表1和图1可以看出,傣族园游客在5个旅游体验质量一级评价指标中,“个人能力水平”指标的总平均得分最低,为3.196。其中,“旅游行程决策参与”(2.62)、“道路迷失的顾虑”(2.84)调查项目得分值低于3分,说明游客对自身个体能力是否能满足民族村寨景区需求存在一定担忧;此外,“道路感及方向感”(3.29)、“地图使用情况”(3.36)调查项目得分值也不高。不难看出,民族村寨景区的体验式旅游活动对游客的个人能力有一定要求。而由于缺乏前期游览经验,或与当地村民语言沟通困难等障碍(如“民族方言理解”、“新朋友结识”调查项目得分低,分别为2.95、3.07)原因,使大部分游客担心自身“个体能力水平”无法满足民族村寨体验式旅游的需求。这也是“身心承受程度”一级评价指标(3.293)得分不高的重要原因。因此,民族村寨景区应加强道路标牌系统建设、景区导游服务、游览线路设计等,以减轻对游客“个体能力水平”的门槛限制,保证游客具有较高的旅游体验质量。
3.5 游客的“新奇感刺激程度”有待提高
表1调查结果表明,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新奇感刺激度”得分为3.207,明显偏低。究其原因,其二级指标如“民族方言理解”(2.95)、“新朋友的结识”(3.07)得分较低,可见游客与当地村民在语言沟通上出现的“民族方言理解”障碍,使游客与当地村民之间的“新朋友的结识”变得困难,从而进一步影响了游客的旅游新奇感受。此外,傣族园游客的“民族餐饮偏好”愿望强烈,且满足程度相对较高(3.60)。因此,特色的民族餐饮旅游产品可强化游客的旅游新奇感刺激程度,从而使游客的旅游体验程度得到提高。
4 基于旅游体验的民族村寨景区发展建议
4.1 重视民族文化体验型旅游产品开发
民族文化体验型旅游产品对游客具有强烈吸引力,也是满足游客强烈求知欲的关键途径之一。体验型旅游产品的开发是否成功,将关系着民族村寨景区是否能可持续性发展。针对这一情况,综合分析上述游客调查结果,提出民族文化体验型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议[3]:①确定旅游产品的体验主题。民族村寨旅游体验型产品的体验主题应植根于对当地的地脉、文脉对主导客源市场的需求等充分认识。旅游产品的体验主题确定必须符合村寨自身的自然环境、民族文化以及历史资源,其中民族文化差异、城乡文化差异、地域文化差异是民族村寨景区吸引旅游者的主要因素。因此,其旅游体验的主题既要体现旅游地文化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又要富有当地性和本地化特点,寻求其“差异化”,体现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及深层次的体验价值。②多元化开发体验型旅游产品。目前的民族村寨旅游产品要么形式单一,缺乏特色与个性;要么投人大,却得不到旅游者青睐。民族村寨的体验型旅游产品开发应以地域和民族文化为基础,多元化开发体验型旅游产品。如为游客提供以知识、艺术、习惯、历史、传说、地方特产等为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或通过各种形式展示其历史类、民俗风情类、宗教类等内容,让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感受到独特的文化,深入认知文化资源内涵,从而得到精神和文化的享受。③个性化的旅游体验产品设计。充分重视民族个性化体验旅游产品的开发,强调民族村寨景区的“情感化设计”,即通过各种形状、色彩、造型、情景、人际沟通等要素将情感融入产品中,在旅游者消费产品的过程中激发旅游者的联想而产生共鸣,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情感上的满足,提高旅游体验。
4.2 加强民族村寨景区的标牌系统建设
标牌又称标志,是旅游景区不可缺少的服务设施,用以指明方向、阐述规章制度、辨别景区景点、提供各种信息等[6]。民族村寨景区可通过加强道路标牌系统建设,以缓解游客自身“个体能力水平”不足的担忧;同时,通过民族村寨景区标牌系统建设,可进一步开阔游客视野,满足其求知需求。如傣族园可设置的标牌系统按内容主要分为:①指示性标牌。用于标明景区内的主要景点、游览路线、旅游厕所、休息点、游客中心等,让游客心中有数,帮助他们寻找景区内的旅游景点和旅游目标。②规定性标牌。用于规范游客行为,设置在休息点与主要出入口等游客较集中的地方,以提醒游客遵循当地的民族习惯和民族礼仪,明确自己的环保责任等。③说明性标牌。用来说明景区与景点的有关情况,丰富游客视野。如傣族宗教文化、“塔包树”来历、傣族歌舞特点等说明介绍,帮助游客学习民族文化知识。④解释性标牌。对景区内的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如土壤、地貌、气候、植物、动物等进行科学介绍,提高游客认识大自然的水平。此外,民族村寨景区的标牌系统建设要遵循国际惯例,图文并茂,使用中、英、日、韩4种语言表达,方便游客理解。为了避免视觉感受突兀,标牌系统的VI视觉设计要运用特色外观造型,注重突出民族文化风情;制作材料倡导就地取材、生态环保,能烘托民族村寨的总体环境。
4.3 提高景区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
为使游客获得全方位的深度旅游体验,民族村寨景区应重视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通过加强对景区的旅游从业人员尤其是当地村寨少数民族社区居民的旅游服务培训,如导游技能培训、旅游礼仪培训、普通话和英语培训,使其掌握与旅游工作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加强与游客的沟通能力,为游客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优质服务,进而全面提高其景区的旅游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民族村寨景区旅游品牌形象。同时,要为游客提供旅游信息、旅游咨询、旅游投诉受理等公共服务,为游客营造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
5 结语
由于受现有条件的限制,本文的实证研究仅选择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园作为唯一的研究点,未来的研究期望能够在更为宽阔的实证研究点上进行多维对比研究,丰富本研究的内容,得出更为客观的结论。同时,为地满足游客“求知”、“心理愉悦”、“新奇感”等真实深刻的旅游体验要求,应加强民族村寨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利用。
摘要:目前国内对旅游体验和体验旅游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针对这一情况,以西双版纳傣族园游客为对象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采用社会统计学基本原理探索性地对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加强民族村寨的个性化体验旅游产品开发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西双版纳州民族文化 篇9
一、理论基础
(一) 民族社区参与旅游发展
民族旅游地特指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旅游目的地, 民族旅游地的旅游产业或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或已成为支柱产业, 对当地经济具有重要影响。作为一类特殊而广大的地区, 民族旅游地有以下特点:以少数民族为主体创造的文化遗产是旅游区的的核心吸引物;社区居民受教育程度低, 经济发展水平低, 居民经商水平普遍较低;具有不同于汉族的语言和风俗习惯, 意见表达途径欠佳, 表达机制不完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社区居民的参与能力不强, 致使其存在多元化的参与需求。
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过程影响的群体或个人 (Freeman, 1984) 。在旅游业中, 企业追求的是经济利益;旅游者想要的是理想的产品、适宜的价格、足够的安全性和适时推出的新产品;社区考虑最多的是合理的收益分配、大量的参与空间、地位的体现;政府的出发点为提供就业、支付税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由于利益诉求点不同, 旅游地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之间、公司与社区居民之间、社区居民与政府之间存在各种难以协调的利益关系, 导致各种形式的冲突, 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市场经济背景下, 民族旅游地多采取在政府引导下引进企业进行开发的模式。在旅游开发和经营过程中, 民族旅游社区的特殊性决定了社区居民多数情况下处于弱势叠加的地位, 导致利益受损, 既影响旅游活动的进行, 也不利于民族经济的发展。
(二) 共生理论
共生的概念最早由德贝里 (Anton Debarry) 1879年在研究真菌时提出, 后经范明特 (Feminism) 、布克纳 (Phototoxic) 发展, 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从理论上讲, 共生是指“两个不同物种的有机体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在共同的生活中双方均获得利益, 但彼此不能分开单独生存”。亦即, 共生是共生单元之间的相互吸引和合作, 是自身状态和性质的继承与保留, 是共生体的相互补充和依赖。共生过程是共生单元的共同进化过程, 其本质是协同与合作。近年来, 将共生理论应用于旅游研究的成果日益增多。钟俊、吴世辉分别运用“共生”的内涵来解释旅游共生的实质, 吴泓和顾朝林、陈学强、韩芳、王东红将其应用于区域旅游竞合、资源整合开发研究中, 王凯、王维艳提出了“边界共生”的思路, 宋瑞、杨桂华将共生理论引入单一旅游地利益主体研究, 但对民族旅游地利益相关者进行研究的尚较为缺乏。利益相关者之间因其利益交互性可将它们视为一组或若干组共生单元, 并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以某种共生状态呈现出来。有鉴于此, 本文以共生理论为根基, 在民族旅游地利益相关者的前提下, 基于民族社区的角度, 通过个案分析, 探讨民族社区特殊性下的共生模式, 在最优共生模式的提议下, 从利益表达、分配和保障三方面来构建共生机制, 为解决民族旅游社区参与的利益分配问题提供依据。
二、研究区域概况
(一) 傣族园景区发展现状
西双版纳傣族园景区 (以下简称傣族园) 位于距景洪27公里的勐罕镇政府所在地, 为AAAA级景区, 是西双版纳州集中展示傣族宗教、历史、文化、习俗、建筑及服饰饮食等的特色景区。1998年, 东莞信益实业总公司投资开发傣族园, 2000年广东信益实业总公司退出股份, 由橄榄坝农场和昆明宜良南洋建筑公司合股建设经营和管理景区, 两家每家经营六年。2011年, 景洪市城市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城投公司) 与西双版纳傣族园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傣族园公司) 签订协议, 城投公司以51%的股份控股傣族园。按照协议, 5年内双方合作投资2亿元以上资金, 打造AAAAA级景区, 全面提升软硬件设施, 使景区质量跃上新水平。傣族园景区施行“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 村民提供村寨资源作为景区的主背景, 公司以资金形式注入对景区基础设施和接待环境进行改造。曼将、曼春满、曼乍、曼嘎、曼听五个村寨的全部生活区和部分生产区归入景区, 成为吸引旅游者的核心资源。目前, 社区居民主要通过经营傣家乐、餐饮、烧烤、水果摊以及在公司从事导游、保安、清洁工、舞蹈演员等参与旅游, 所获收益甚少。由于利益诉求点的不同, 利益相关者之间矛盾冲突时有发生。2002年之2011年之间, 不断有社区居民围堵景区大门阻止游客进入事件, 严重影响了景区形象, 也间接造成利益相关者的损失, 同时也彰显着权衡利益的重要性。
(二) 傣族园景区共生条件分析
共生指共生单元之间, 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根据共生理论, 西双版纳傣族园社区参与共生关系的形成, 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有三个:
1. 共生单元之间必须具有内在性质的兼容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 各利益相关者彼此密切相关, 具有共同目标。当地政府、旅游企业和社区居民都有提升傣族园知名度、吸引更多旅游者和促进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愿望。旅游者的目标是获得高质量的旅游体验, 该目标的实现要建立在保护传统建筑、宗教文化、民俗民风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因此, 他们在旅游发展愿望方面具有内在的兼容性。同时, 当地政府、旅游企业和社区居民都期望在旅游发展中获得经济效益, 而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同样需要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 在经济效益方面, 他们同样有内在的兼容性。因此具备第一个条件。
2. 共生单元之间能生成至少一个共生界面, 且可以同时在共生界面内部自主活动
傣族园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共生界面存在, 即五个村寨组成的傣族园, 毋庸置疑, 在共生界面上, 当地政府、旅游企业和社区居民以及旅游者可以自主活动。因此也具备第二个条件。
3. 共生单元之间通过共生界面能够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流
在傣族园开发过程中, 当地政府、旅游企业、社区居民有机的组合起来, 在不同层面上发挥不同的作用。当地政府为社区居民能提高生活水平而努力。社区居民作为旅游资源的所有者, 通过向旅游者展示独特的干栏式建筑、宗教文化等有形资源, 旅游企业则每年以固定的金额向社区居民缴纳租金。旅游者钟情于独特的干栏式建筑、深厚的宗教文化、淳朴民俗民风和纯天然生态环境。可见, 旅游企业、社区居民与旅游者之间存在供给与需求关系;当地政府、旅游企业、社区居民三者之间存在协同和互补的关系。因此, 条件三也满足。
从上述分析可知, 傣族园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具备了很好的共生条件, 为构建新型共生模式、实现真正的互惠共生奠定了基础。
(三) 傣族园景区共生状态辨别
共生模式是指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它反映共生单元之间作用的方式和强度, 同时也反映共生单元之间的物质信息交流关系和能量换关系。共生关系在行为方式上, 存在寄生关系、偏利共生关系和互惠共生关系;在组织程度上, 存在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等多种状态。任何完整的共生模式都是行为方式和组织程度的具体结合。
通过对傣族园景区的共生条件分析可见, 社区居民、旅游企业、当地政府以及旅游者之间已经具备共生条件, 但同时因为每个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点不同, 导致其对相对应的利益关注点不同, 因此各利益主体之间也存在冲突, 为此, 本文通过分析傣族园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诉求与共生冲突 (图1) , 可以判定傣族园目前的共生模式属于偏利共生条件下的间歇共生模式。
傣族园在旅游发展过程中, 目前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增强, 在参与过程中的利益诉求表现为对合理的收益分配的要求、大量的参与空间、话语权以及地位的体现, 旅游企业追求的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政府的目的为社区的长远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傣族园带来的经济效益是一定的, 旅游企业与社区居民在利益分配上此消彼长, 很难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并且在实际情况中, 社区居民与旅游企业, 旅游企业内部都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 其中矛盾最突出的问题即是社区居民与旅游企业的利益分配问题。
由傣族园旅游利益相关者所构成的共生系统中, 其行为模式属于偏利共生, 组织模式属于间歇共生。企业利用社区资源开发了傣族园, 目前与景洪市城市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这样的强势企业合作, 利用其雄厚资金、广阔市场优势拓展旅游业的做法在行为模式上属偏利共生。在组织模式属间歇共生, 首先, 景洪市城市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未入驻之前, 橄榄坝农场和昆明南洋公司两家采取轮流坐庄的方式拥有傣族园的经营管理权, 难免存在短视化经营和一味追求效益的举动。其次, 城投公司入驻后, 其共生关系将重新调整。该模式把民族旅游资源与旅游开发、社区居民与旅游企业有机整合起来, 有利于傣族园的发展。但因“偏利”和“间歇”的局限, 易引起短期化行为, 致使社区居民与企业存在经常性冲突, 也不利于企业、社区和民族旅游地的持续发展。
三、傣族园景区共生模式选择
傣族园目前的偏利间歇共生模式出现的问题表明目前的模式并不是最优模式。在目前的状态下, 各利益相关者很难完全实现自身利益, 只有他们之间通过博弈、交易、利益让渡和合作, 实现集体最优, 各个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实现, 旅游地才能达到最佳的发展状态 (如图2) , 从而实现旅游发展的良性循环。
利益相关者集体最优的状态即是实现对称互惠一体化共生模式, 在行为模式上要先明确当地政府、社区居民、旅游企业的权利和责任, 通过利益的共享和职责的共担, 在民族旅游地社区参与这一共生界面中共同发展, 寻求各利益相关者的互惠共赢。通过一体化的形式优化利益相关者的组织结构, 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通过功能互补, 实现全面合作。因此, 傣族园应选择对称互惠共生一体化模式作为未来的发展模式, 并通过共生机制的构建实现对称互惠一体化共生模式。
四、傣族园景区共生机制构建
对构建傣族园的共生机制首先是建立在傣族园景区的共生目标模式基础上的, 傣族园景区未来的发展目标模式是对称互惠共生一体化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 这里的对称互惠一体化共生模式并不是指利益分配绝对平均, 而是社区居民、旅游企业、当地政府之间都能接受的、相对合理的状态。从傣族园现状来看, 实现该目标需要在利益相关者之间构建共生机制, 共生机制能够在承认和肯定各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的前提下, 通过利益表达、利益分配、利益保障等措施, 确保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限度的实现。因此, 笔者从利益表达、分配和保障三方面来构建利益相关者共生机制, 使共生单元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方式和谐, 实现对称互惠一体化共生目标模式。
(一) 利益表达机制的完善
利益表达是利益相关者向外界表明自己利益诉求以期实现其利益要求的行为, 是形成利益相关者对称互惠一体化共生的重要前提。目前作为弱势群体的社区居民在利益表达上比较欠缺。在调查中, 景旅游企业认为社区居民多文化程度较低, 对旅游发展难有建设性的意见, 因此做决策时很少提及社区居民的意见及建议。只有傣族园利益相关者均能正确恰当的进行利益表达, 了解其利益诉求才可能在共生界面上最大限度实现各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1. 拓宽利益表达渠道, 建立健全顺畅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
首先需要拓宽利益表达渠道, 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便捷有效的利益表达途径。在傣族园, 受传统行政体制、资本逻辑、民族习惯和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社区居民在利益表达上并不能实现与旅游企业及当地政府有较好的衔接, 为此, 拓宽社区居民的利益表达渠道, 诸如召开居民大会, 遇有重大决策时召开居民意见征求会、建立社区居民与旅游企业定期的对话会等, 此外, 还应注意引导社区居民采用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其利益诉求, 以争取切身利益。
2. 完善利益表达反馈机制
为保证利益表达的有效实施, 应完善对利益表达结果的反馈机制, 在各利益主体将利益表达之后, 相关部门或机构要对相关问题及意见进行及时、有效整合、分析、处理, 并给予主体相应反馈, 具体可通过公示制度、宣传材料等方式将结果公布。既有利于协调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 也会让各利益主体 (特别是社区居民) 产生社会认同, 有利于已确定的分配等工作开展。
(二) 利益分配机制的建立
利益分配机制的建立是处理利益相关者共生冲突的根本措施, 冲突超过一定程度会严重损害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因此, 应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 实现利益分配均能被各利益相关者接受, 从而提高其参与旅游的信心, 增加其共生的能力。
1. 调整旅游收益分配
目前, 傣族园经营方每年将门票的15%给社区, 这与当地居民参与旅游的主体地位很不相称。企业将社区居民整个生活和生产的空间当作旅游产品出售给旅游者, 该旅游产品的生产主体正是社区居民, 因此, 企业应向社区居民购买旅游产品。但事实上, 企业只支付了部分土地租金, 并没有对社区居民的旅游核心吸引物给予适当补偿。因此, 建议将社区提供的旅游资源进行评估, 旅游企业在评估的基础上向社区居民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
2. 增加就业及工作机会
旅游企业应在通过培训提高社区居民参与能力的基础上, 优先录用社区居民, 参与景区建设、旅游接待建设、景区经营管理及维护等工作, 既可以减少企业内部旅游从业人员的流动率, 也可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时, 旅游企业也要多提供就业机会给已开发景区外的其他社区居民。有利于减少整个旅游环境的矛盾冲突, 避免波及旅游者。政府也应该提供相应对经营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培训, 筹措开展经营活动的资金等。
3. 利益保障机制的提升
由于各利益相关者拥有不同的资源和利益要求, 要使前文所述的利益表达与分配顺利实施, 就需要科学合理的制度保障。具体来说,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第一, 成立利益协调监督委员会。成员主要由旅游公司、政府部门和社区居民组成, 并邀请游客代表、专家学者、社会公众、媒体代表等参与, 其主要职责是对傣族园旅游开发过程中各利益主体的行为进行监督, 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第二, 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政府要通过如提供旅游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相关的规章制度为社区居民在参与旅游创造良好的参与环境, 使社区参与得到旅游企业的支持和认可, 同时也要提高其投资参与能力。
五、结语
共生理论不仅应用于自然界, 也已借鉴到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等问题的研究中。从哲学的观点来看,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必然产物, 正是共生中各方之间的矛盾、冲突、缓解的循环过程使得事物在演变进化过程中呈现出不同共生模式的状态, 从中探寻内在规律和机制, 促使矛盾冲突的解决。共生理论对民族旅游地利益相关者显现出较强的分析力, 因此可以作为整合冲突、寻找解决方式的理论依据, 即先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判断民族旅游地主要的利益群体, 然后根据现实存在的共生条件和共生冲突判断当前民族旅游地存在的损益性不理想的共生模式, 结合共生理论中应有的共生模式提出民族旅游地优化的目标模式并针对此模式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或相应整治机制方案。
摘要:在共生理论的基础上, 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 尝试对傣族园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和发展问题进行研究, 为解决旅游区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协调问题提供借鉴。依据共生理论, 在全面分析傣族园共生冲突和目前的共生模式基础上, 提出对称互惠一体化模式为利益相关者理想的共生模式, 然后从利益表达、利益分配和利益保障三方面来构建利益相关者的共生机制以实现目标。
关键词:共生机制,民族旅游地,社区参与,利益相关者,傣族园
参考文献
[1].李伟.民族旅游地文化变迁与发展研究[M].民族出版社, 2005.
[2].刘建国.当代生态学博论[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3].钟俊.共生:旅游发展的新思路[J].重庆师专学报, 2001.
[4].吴世辉.旅游共生机制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
[5].吴泓, 顾朝林.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J].经济地理, 2004.
[6].陈学强, 刘潇, 杨超.基于共生理论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竞合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9.
[7].韩芳, 吴焱, 帕尔哈提·艾孜木.基于共生思想的新疆旅游资源整合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2005.
[8].王东红.共生理论视角下的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 2009 (2) .
[9].王凯.旅游开发中的“边界共生”现象及其区域整合机制[J].开发研究, 2004 (1) .
[10].王维艳, 林锦屏, 沈琼.跨界民族文化景区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共生整合机制———以泸沽湖景区为例[J].地理研究, 2007.
[11].宋瑞.生态旅游:多目标多主体的共生[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西双版纳州民族文化 篇10
我国少数民族大部分分布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边疆地区,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 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但也改变了少数民族的观念和行为。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少数民族学生是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今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非常重要。而有关少数民族大学生性健康状况的调查尚未见报道, 本文对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性健康状况做了调查分析, 试图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
一调查对象、内容和方法
1. 调查对象
以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200名8个不同少数民族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 其中男生80名 (占40%) , 女生120名 (占60%) 。
2. 调查内容
课题组老师在查阅大量文献后编写了一套涉及性心理、性观念、性行为和性知识等方面的30多道题的调查问卷, 然后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3. 调查方法
本问卷采取无记名的方式进行调查, 填写性别、民族, 调查时要求每位学生按问卷要求如实独立填写。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 性心理部分
性心理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 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性心理指人们关于性现象和性行为的主观反映和自我意识, 狭义的性心理指与人的性行为相伴随的心理活动。
性别认同是指个体在心理上对自己现有性别的接受情况。调查结果显示, 在全部调查对象中, 绝大多数大学生接受自己目前的性别, 性别认同正常。
对于与异性交往的意愿, 壮族、白族、哈尼族、苗族和彝族, 超过80%的学生有与异性交往的意愿;回族、傈僳族和傣族, 60%左右的学生有与异性交往的意愿。
8个民族的所有调查者都认为和异性交往是很正常的。
在交往的态度上, 40%的苗族学生与异性交往时表现自然大方, 分别有33%的回族和傈僳族学生与异性交往时表现自然大方, 17%的壮族学生与异性交往时表现自然大方, 其他4个民族25%的学生与异性交往时表现为自然大方。
本项目的所有测试者中100%的学生不会经常有白天性幻想和晚上做性梦的情况。
知道好朋友是同性恋时, 50%的傣族学生会接纳, 100%的白族和傈僳族学生会接纳, 分别有67%的壮族和回族学生会接纳, 75%的哈尼族、87%的彝族和80%的苗族学生会接纳。
对同性恋之间性行为的认识, 100%的回族学生认为不正常, 75%的傣族学生认为正常, 其他6个民族60%左右的学生认为正常。
在性心理的调查中, 各少数民族在8个方面的认识上基本是处于正常的。在交往态度上, 小部分调查者表现为自然大方;对同性恋的认同上, 回族调查者是很不认同的, 这可能与该民族的文化有关。
2. 性观念部分
潘绥铭教授认为, 性观念是由性科学知识和性价值观共同构成;性科学知识即人对人类整体的客观性活动的科学认识;性价值观是指人对自身和他人性活动的主观感受与评价。
对没有经历过恋爱就不算真正大学生的看法, 50%的壮族和傣族学生赞同, 白族和哈尼族的学生几乎都不赞同, 其他民族学生不赞同。
是否愿意与同学或朋友谈论自己的性经历, 100%的回族学生不愿意, 50%的傣族、33%的哈尼族和5 0%的彝族学生不愿意, 大于5 0%的其他4个民族的学生不愿意。
对婚前性行为的认识是, 100%回族学生不可以, 100%的傈僳族学生认为可以, 67%的壮族学生和58%的哈尼族学生认为可以, 50%的傣族学生认为可以, 彝族、苗族和白族的学生认为可以的人数等于或小于40%。
如果你和恋人发生了性关系, 是否一定要嫁他, 1 0 0%的壮族和傈僳族学生认为不一定嫁, 6 0%的苗族学生认为不一定嫁, 50%的白族学生选择不一定嫁, 83%的哈尼族和75%的彝族学生选择不一定嫁, 而100%的傣族学生一定会嫁, 67%的回族学生也是选择一定会嫁。
对于贞洁的看法, 33%的傈僳族学生认为男女贞洁都很重要, 80%以上的白族和苗族学生认为男女贞洁都很重要, 其他民族学生认为男女贞洁都很重要的人数在50%~75%。
在性观念的调查中, 各个民族出现了很多不同。超过一半的调查者不愿意谈论自己的性经历;与恋人发生性关系后, 傣族和回族调查者大部分认为一定会嫁他, 其他的调查组大部分选择不一定会嫁他;婚前性行为的认识, 超过一半的调查者认为不可以;对贞洁的看法, 除傈僳族之外, 多数人认为男女贞洁都很重要。总之, 这些调查者的性观念有待改善。
3. 性行为部分
大学生性行为是指大学生性实践活动, 是大学生基于对性的兴趣、向往、渴求等心理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与性有关的行为方式。简而言之, 就是与性内容有直接关联的行为。
曾经和现在没有恋人的统计结果:有67%的回族学生没有, 苗族和傈僳族都没有, 其他5个民族有12%~25%的学生没有。
不能控制性冲动时, 壮族、苗族、彝族和回族的学生都会用吼叫、唱歌或运动等积极健康的方式释放, 有88%的白族学生、有75%的哈尼族学生及分别有30%左右的傣族和傈僳族学生会采用上述方式。
有67%的回族学生没有过手淫, 其他民族没有手淫的学生都多于88%。
壮族有50%的学生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 其他民族的学生都少于33%, 而且大部分学生没有采取措施。
在性行为的调查中, 除回族外, 其他调查者大多数都有过恋人;不能控制性冲动时, 大部分调查者会用吼叫、唱歌或运动等积极健康的方式释放;大部分调查者有过手淫;有少部分调查者与异性有过性交, 发生性交时, 大部分没有采取措施, 缺乏自我保护。
4. 性知识部分
大学生正值性生理、性心理发育成熟的关键时期, 大学生掌握性知识的多少, 会影响他们性观念和性行为的选择。调查结果显示, 大学生性知识掌握情况令人担忧。问卷中性知识的问题一共10题, 主要涉及生殖系统解剖、生理、避孕、早期妊娠的诊断、怀孕等。每题10分, 共100分。以0~30分为性知识贫乏, 31~60分为不足, 61~80分为合格, 81~100分为优秀来进行评判。
在全部调查对象中, 8个民族的学生平均得分在20~37分, 没有一个是合格的。表明学生的性知识是很缺乏的, 亟待加强普及。
5. 性教育部分
性教育是指性的生理、心理、道德等科学知识的教育。性教育的目的是使年轻一代正确理解友谊、爱情、婚姻和两性关系, 培养他们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性心理和性行为。
从性教育的调查结果看, 目前大学性教育成效很小, 调查者希望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各方面的性教育。
三调查结论
以上分别从性心理、性观念、性行为、性知识和性教育五个维度对该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 结果表明: (1) 各少数民族性知识严重缺乏 (得分均在30分上下) ; (2) 在性行为方面苗族和回族大学生相对保守; (3) 在性观念方面回族大学生相对保守; (4) 在性心理方面回族几乎是不接纳同性恋的, 其他方面各民族差别不大; (5) 希望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各方面的性教育。结果可能与其民族的文化有关:回族注意婚姻道德, 认为不正当的两性关系为最不道德、最卑污的行为。而傈僳族、傣族和哈尼族的婚姻是十分自由的。壮族的婚姻形式基本实行自由恋爱和父母包办的双轨制。
四教育对策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 以固定课程的形式开展全面的性健康教育。制订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授课计划, 形成完备的学科体系, 如大一学生应侧重于学习性道德、性观念、性解剖生理和性生殖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大二学生可开设诸如性心理学方面的课程, 授课内容可在大一讲授内容的基础上有所深入和拓宽, 如加入生殖系统常见疾病、性病和性变态等内容, 结合心理学的知识, 在尊重各民族文化的前提下, 增加促进身心健康的性文化。
第二, 实行男女分班教学, 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男女分班不仅可以使教师、学生避免男女同班时的尴尬, 教师可以讲得更充分、更深入, 学生在听课和讨论时也更自然、更放松, 而且分班教学可使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根据男女两性性生理、性心理的不同表现,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符合学生需求的性健康教育知识内容, 使性健康教育更易被学生所接受, 效果会更好。
第三, 活化性健康教育形式。一方面要加强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 另一方面可采用包括角色扮演、讲故事、演讲、心理剧等交互式的情境教学和包括主题班会、小组讨论等形式的参与互动式教学, 熟悉各民族的文化和习俗后有针对性的授课。以傣族 (校园内学生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为例:解放前的西双版纳傣族处于封建领主社会时期, 傣族青年婚前恋爱自由, 尽管婚姻受时代影响具有一定的封建色彩, 但它与受封建礼教束缚严重的民族相比, 婚前的社交活动还是比较自由的, 社交活动过分频繁, 比如“过赕”“赶摆”“泼水节”等宗教节日和民族节日, 而且他们生理上的成熟期较早, 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 往往无节制地将精力和时间用于恋爱社交活动, 甚而早婚早育, 以致有的青年十三四岁就有结婚的, 十八九岁结婚者即为大龄。深厚的民族文化和习俗, 如果通过刻板的上课形式来改变他们的性观念和性行为等是很不容易的。
第四, 加强对个别学生的引导, 建立特殊学生群体的指导机制。高校根据实际, 通过恰当的渠道了解掌握情况, 建立预防机制、心理引导机制、关怀帮扶机制, 引导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适时寻求帮助并通过最为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解决。
总之, 性教育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 高校应发挥对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性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采取系统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引领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主流, 全面培养当代大学生具有完备的性知识、健全的性心理、健康的性观念和性行为。
摘要:本文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性健康状况调查问卷, 从性心理、性观念、性行为、性知识和性教育五个维度对20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性健康状况进行调查, 并提出改善少数民族大学生性健康状况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性健康状况,教育对策
参考文献
[1]谢华、熊丽娟、谢群.我国高校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9 (11)
[2]许俐颖、赵晓华.苏州某高校新生性观念的调查研究[J].中国性科学, 2009 (6)
[3]罗刚等.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与教育对策[J].中国性科学, 2014 (2)
[4]周星.民族政治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
[5]周向欣.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与教育对策研究——以牡丹江地区大学生为例[D].东北师范大学, 2011
[6]王伟、戴杨毅、姚新中主编.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 (应用伦理学卷) [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3
[7]刘玉华、刘美涓.大学生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0
[8]门图.僾尼人的自由婚恋 (哈尼族) [J].山茶, 1990 (2)
[9]罗志发.壮族婚姻家庭与男女地位——壮族性别关系的研究之一[J].百色学院学报, 2008 (3)
[10]董印红.傣族女性婚姻观念的田野思考[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6 (2)
[11]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7
行至的西双版纳 篇11
泼水節已有700年的历史,是当地最盛大的传统節日,似于我们汉族的春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在云南少数民族節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这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净过去一年的不顺以示新的一年重新出发,被泼的越多祝福也就越多。
泼水節另一项引人注目的活动是划龙舟,在傣族新年的第三天,穿着節日盛装的群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節日的气氛达到高潮。
除了泼水、划龙舟等各项活动,还有群众性的歌舞活动。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娃娃,穿上節日的盛装,共聚泼水广场,男女老少围成一圈,人们身着盛装,喜气洋洋,和着芒锣象脚鼓点翩翩起舞,场面极为热闹。有的跳“孔雀舞”;有的跳“玉腊呵”:有的即兴而作,边唱边跳。跳到兴高采烈时,爆发出“水!水!水!”的欢呼,或以当地的民族歌声结尾。有的男子边跳边饮酒,如醉如狂,通宵达旦,甚至醉倒在广场上。
自此有个温馨提示,在泼水節期间,尽量不要带手机等电子产品上街,因为你随时可能被热情的当地人民所“热爱”,手机、相机变“水”机。
野象谷;你不知道的另一个世界
“在中国看亚洲野象,必须到西双版纳,到西双版纳看野象,必须要到野象谷”,野象谷坐落在景洪市勐养镇以北一个叫三岔河的地方,位于勐养自然保护区南部,距州府景洪城区约50公里,全程高速交通十分便利,是西双版纳最令人神往的森林公园和观赏野象活动的景区。
三岔河自然保护区以其特有的热带原始森林景观和数量较多的野生亚洲象(约130多头)而著称于世。公园所在地原来就有一个野象经常出没饮水的象塘,为开发利用这一资源,自八十年代末开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部门就在象塘附近的河畔投放食盐,种植野象喜欢吃的食物,长期对野象进行引诱,成群的野象不时出现在河畔,“野象谷”由此而来。
野象谷从激流到静水,从土壤到地表,从草丛到灌林,从林下到林冠,都是动物们栖息地所在,这片土地就是他们的家园。古有“乘象国”之称的西双版纳,如今依然继续着象的足迹:象织锦、象工艺品、象壁画、象雕塑,甚至关于象的神话、象的传说……
景洪人的澜沧江情结
澜沧江,这条蜿蜒的“东方多瑙河”经过了亿万年沧海桑田的嬗变,流经热带雨林,流经南国的黎明之城——景洪,流经中、缅等六国后,汇入太平洋……澜沧江,是永远流淌在傣家人民心中的母亲河。
仿佛树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我们完全可以用“举世无双”这样的词汇来夸奖澜沧江。这是大自然馈赠给西双版纳各族儿女的礼物。
在景洪的这段日子,我也像当地人一样常去江畔游荡,目睹了澜沧江之于景洪人的特殊感情。三五好友聚会在江畔通宵畅饮;有人开怀大笑,也有人对江痛哭,情侣在此相恋,小孩在此玩耍……人们在这里漫步、聚会、游泳、洗车、发呆、谈恋爱、哭或笑,愿意把自己的所有感情表达在此,将所有表情展露无遗。澜沧江承载着景洪人的希望、感情和无法比拟的爱,景洪人对澜沧江也充满依赖、敬畏、崇拜、信任。汹涌的江水波连着波,景洪人与澜沧江之间像是一首相濡以沫、相依相恋的生命赞歌。
小时候恍惚记得一个介绍西双版纳的旅游栏目,说那里的森林连土地都是面包做的,顿时觉得居然有比爱丽丝的兔子洞还梦幻的地方,后来才知道,是由于森林多年积下来的落叶,松软而芬芳,脚踏上去,便是深深的陷窝,像行走在面包上。
西双版纳终年无雪,没有明显四季之分,高温、多雨、潮湿的天然环境,把这片土地装饰成一颗覆盖着莽莽苍苍原始森林的绿色明珠。那一片片傣家竹楼,哈尼山寨、布朗村落、基诺长房……就掩映在这苍翠欲滴的热带雨林之中。
西双版纳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温暖,阳光充足,湿润多雨,是中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地区,也是当今地球上少有的动植物基因库,被誉为地球的一大自然奇观。境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60万亩,至今仍有70万亩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已列入国家第一批重点保护区。珍稀、濒危、渐危植物达5000种,如望天树、四薮木、树蕨等占全国重点保护植物的百分之十五。进入自然保护区,可以看到热带雨林奇观,见到第三纪前后生成、发展后,又经过沧桑巨变仍然幸存的子遗种植物群落,如桫椤、云南苏铁等有“活化石”之称的古稀植物。
西双版纳,古代傣语的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这里聚居着傣、哈尼、拉祜、布朗、基诺等13个少数民族,同时有占全国1/4的动物和1/6的植物,是名副其实的“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热带雨林的自然景观与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使西双版纳成为人们心中“桃源”般的一方乐土,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国的西南边疆上!
西双版纳州民族文化 篇12
为加强天然橡胶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 结合自治州实际,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天然橡胶管理条例》于1992年经州第八届人代会通过实施。经过多年的发展, 为使《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天然橡胶管理条例》适用于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又于2011年修订后重新颁布实施。新《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天然橡胶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后, 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 划拨专项经费推动其贯彻实施, 全州共印制宣传册约10万册, 通过广播、电视、培训、发放宣传册等方式进行宣传, 深入乡镇、企业, 进村入户, 不断扩大宣传面, 形成全州学习贯彻天然橡胶管理条例的浓厚氛围。
按照“突出特色建基地, 围绕龙头建基地, 着力优质建基地”的要求, 西双版纳州实施了以“低产低质胶园改造, 高产优质示范, 先进适用技术推广, 健全植保防病体系”等为主要内容的橡胶科技整村推进工程, 促进优质天然橡胶基地的建设。从2007年起, 每年完成万名胶农技术培训, 累计培训胶农5万余人;积极开展胶工技能比武大赛, 并从过去两年开展一次变为现在的每年开展一次, 民营胶工的割胶技能水平不断提高。组织做好每年暴发流行的橡胶树白粉病及虫害防治工作。从2008年起, 每年开展2万亩低产低质胶园改造;2011年以来, 每年开展3万亩速生高产优质示范胶园建设;从2006年起开展橡胶良种补贴工作, 累计发放补贴资金1500万元;从2009年开始推行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试点工作。
为推动橡胶产业转型升级, 全州有20余家橡胶加工企业累计共投资1.6亿元开展节能减排和生产工艺技术改造。通过购买、兼并或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使生产工艺落后、规模小、环保水平低、资金实力弱的小胶厂逐步成为大胶厂的 “第一车间”。利用行政法规手段对城镇附近的小胶厂、旅游交通沿线和景区附近的胶厂, 依照相关法规逐步搬迁或关停。2008年开始对机场附近和景洪城区周边的11座胶厂进行合并搬迁工作。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 加强营销、打造品牌成为广大橡胶企业的共识。橡胶产业着力品种优化调整, 推动原料加工增值转变。 西双版纳中化橡胶公司依托中华国际强有力的营销力, 拓展规模, 提升品质。公司研发TSR系列产品 (占其总量的40%) , 成为高端轮胎商争抢的优质原料, 该企业试制成功的CV60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景阳公司顺应农场体制改革, 整合垦区国有制胶厂, 着力加强现场管理, 提高产品质量, 保证“云象”“金凤”“东风”橡胶知名品牌的品质。曼列胶厂是普利司通 (中国) 公司在西双版纳州的唯一民营橡胶供货商。西双版纳众联橡胶有限公司研发的系列减振橡胶产品已通过本田、丰田汽车生产商的认证。各橡胶企业还注重研发新产品, 在研究和已完成的项目共8个, 其中与中矿橡塑集团北京研发中心合作研发的液相橡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与此同时, 西双版纳州认真推进落实桥头堡战略决策, 一批深加工先进企业的引进, 带动了走出去发展, 开展区域合作取得初步成效。2011年, 西双版纳暻勐橡胶制品有限公司在泰国南部橡胶主产区董里府昔高县成立卓威橡胶有限公司, 投资6000万元建设了一座年生产干胶5万吨的橡胶加工厂, 于12月底试产成功。云锰集团拟投资5亿元利用境外原料开展轮胎专用胶及橡胶制品深加工项目, 完成了项目总规、可研、环评、地勘等工作, 该集团在老挝普卡县投资5000万元的年产2万吨标准胶厂项目, 并于去年7月建成投产。际华集团和意大利倍耐力集团公司合作的天然橡胶产业园项目也与州政府签订了意向合作协议。
西双版纳州还积极构建橡胶产业服务平台。自2011年投资200多万元的天然橡胶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建成运行以来, 已有13户企业在平台挂单交易7万多吨, 完成销售总额23亿元。50万亩天然橡胶保险试点工作在今年内即将推行。注资1000万元的景洪市田野小额贷款公司成立, 中国平安保险西双版纳金融资产商品交易所成立, 拟把天然橡胶作为上市产品。国家橡胶及乳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通过了国家质监总局的验收, 橡胶气象中心申报了“风云3B卫星资料在橡胶寒害监测中的应用研究”项目, 着力进一步提升气象科技服务橡胶产业的能力。
【西双版纳州民族文化】推荐阅读:
文化民族还是民族文化08-28
民族舞蹈与民族文化10-29
民族旅游中民族文化01-07
传承民族文化 发展民族教育07-01
传承民族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08-31
信息文化与民族文化09-03
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11-22
少数民族与民族文化论文05-21
少数民族之民族文化论文10-01
民族体育文化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