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中的编辑话语

2024-06-03

社会文化中的编辑话语(精选5篇)

社会文化中的编辑话语 篇1

1 Introduction

“Discourse”is considered to be a formation of knowledge,and a way to analyze the processes and circumstances of knowledge.“Discourse Analysis”has been gradually becoming a popular theory and a useful method within culture analysis.But what on earth does Michel Foucault define the concept of“discourse”,how does it come into being,are there any principles for us to use“Discourse Analysis”?and how can“Discourse Analysis”function in writing against culture?These questions will be answered in the following essay which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including brief background statements of Discourse and Discourse Analysis,the definition of discourse,three main group of procedures of production of Discourse and the methodological principles for Discourse Analysis,an example of Discourse Analysis and the Discourse Analysis in writing against culture.

2 Discourse and Discourse Analysis—Michel Fou-cault

2.1 The definition of“Discourse”by Foucault

Firstly,“discourse”is different from“words and things”.As mentioned in“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by Foucault,discourse is not a mere intersection of things and words,is not“a slender surface of contact,or confrontation,between a reality and a language,the intrication of a lexicon and experience”.That means,discourse is no longer only a group of signs,a representation of signs,but more importantly a practice which form systematically the objects of which it speaks.In short,discourse has its role“to abolish the sovereignty of the signifier”.(1)

Secondly,discourse is a formation of knowledge.Foucault uses discourse as the plural of“statement”,where statement is a se of symbols or signs to which the status of knowledge can be ascribed.Discourse means meaningful statements produced by rules and practice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Discourse is“a group of statements which provide a language for talking about a particular topic at a particular historical moment”.Discourse,Foucault argues,constructs the topic.It defines and produces the objects o our knowledge.It governs the way that a topic can be meaningfully talked about and reasoned about.So,it means regularity,formation of knowledge,it is the way people talking and writing things,a body of knowledge,and a way to analyze the processes and circumstances of knowledge(2).

Thirdly,discourse links to power.Discourse argues for a certain institution,and nothing has any meaning outside of this discourse.So discourse not only assumes the authority of the truth,bu also has the power to make itself true.“It is constituted by a relation between desire,which wants discourse to be unrestricted,infinitely open,and the institutions,which assert that discourse comes into formation through constraint and control,and that it is in this way that it possesses power.(3)”

2.2 The procedures of production of“Discourse”

The first group is“outside exclusion”which includes three types that intersect,reinforce and compensate for each other.One is“prohibition”for sexuality and politics,forbidding people to talk about these two topics,one is“division or rejection”for reason and madness and the other is“opposition”for truth and falsehood.

The second procedure for controlling and delimiting discourse is“internal rarefaction”through which its own control of discourse is exercised by itself and procedures now act as principles of classification,of ordering and of distribution.Here,“commentary”,“author”and“disciplines”are used to master another dimension of discourse——events and chance.Both the principles of commentary and author limit the chance-element in discourse by the play of an identity,In short,the second group of“internal rarefaction”is a matter of averting the unpredictability of the appearance of discourse(4).

Discourse can come into being through the third group of procedures by imposing a certain number of rules on the individuals to limit the access to the discourse.Here,speech-rituals,societies of discourse,doctrinal groups and social appropriations link to each other and constitute great edifices to make sure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speaking subjects work into the different types of discourse and to ensure the appropriation of discourse to certain categories of subject.

2.3 The methodological principles for“Discourse Analysis”

The principle of“reversal”means to overturn,to subvert the systems and figures that are customarily thought to be the right sources of discourses,e.g.those of the author,the discipline,the will to truth.One should rather recognize the negative action of an exclusion and a rarefaction of discourse.A good example to illustrate the point is Foucault’s suggestion that madness undermines philosophy and thought.

The second principle is that of“discontinuity”which displays that one should hold neither an idea that there is a vast unlimited,continuous,silent discourse that is left unsaid beneath or beyond the systems of rarefaction,nor the idea that it is repressed and should be raisedt up by restoring the power of speech to it.“Discourses must be treated as discontinuous practices,which cross each other,are sometimes juxtaposed with one another,but can just as well exclude or be unaware of each other.”(4)

The following one is the principle of“specificity”.As Foucault argues,one must conceive discourse as“a violence which we do to things,or in any case as a practice which impose on them”instead of resolving it into a play of pre-existing significations because the world doesn’t turn“a legible face”to us and there is no“pre-discursive providence which disposes the world in our favor”and because only in this practice,“the events of discourse find the principle of their regularity”.(4)

The last methodological requirement is the rule of“exteriority”.What Foucault suggests is that instead of moving towards“the interior,hidden nucleus”and searching for“the infinite treasure of buried signification”,it is more reasonable to go,on the basis of discourse itself,towards the‘external conditions of possibility”and find out“what leads to the aleatory series of these events and sets its limits.”(4)

3 An example of Discourse Analysis—The Discursive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dentities of Austrian—Ruth Wodah

3.1 Basic assumption about the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na-tions and national identities

The first is that nations are to be understood as mental constructs,as“imagined political communities”.They are presented as sovereign and limited political units.(4)The second is that national identities—conceived as specific forms of social identities—are discursively produced,reproduced,transformed and destructed by means of language and other semiotic systems.Thirdly,nationa identity can be regarded as a sort of habitus,meaning a complex o common ideas,concepts or perception schemes of related emotional attitudes as well as of similar behavioral dispositions,which are internalized through“national”socialization.Fourthly,the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nations and national identities always runs hand in hand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difference/distinctiveness and uniqueness.This means national identities are to be understood as dynamic,fragile,vulnerable and often incoherent.

3.2 Distinguish features of the approach designated as“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discourse as social practice

The distinguish feature of the approach is designated as“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meaning discourse as social practice:discourse constitutes social practice and is at the same time constituted by it(5).

The discourse-analytical tools are employed in the study by distinguishing analytically between three interrelated dimensions1)contents/topics,2)strategies,3)linguistic means and forms of realization.

To start by illustrating matrix of topics,they distinguish between five semantic macro-areas related to the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Austrian identity and nation:(1)the idea of a“homo austriacus”and a“homo externus”;(2)the narrative of a collective political history:myths of genesis and origin,mythical figures,politica triumphs;(3)the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a common culture inculding as well as everyday culture;(4)the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a collective present and future consisting citizenship,politica achievements,crises and threats.Particularly,they looked at Austria’s accession to the EU and Austria’s permanent neutrality separately;(5)the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a“national body”which focuses on local,geographic and physical dimension.

The second principle element involved in the discourse-analytical approach is the strategies including:(1)constructive strategies which encompass those linguistic acts which serve to establish a particular national identity;(2)perpetuation and justification strategies which attempt to maintain,support and reproduce national identities;(3)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with the help of which one can attempt to transform the meaning of a relatively well-established aspect of national identity into another;(4)dismantling or destructive strategies which serve to de-mythologize or demolish existing national identities or elements of them.

The third is the linguistic means and forms of realization which are involved in the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nations and national identity.Here the analysis focus is on lexical units,argumentation schemes and syntactical means which express unity,sameness,difference,singularity,continuity,change,autonomy,heteronomy,etc.

3.3 Attempts to establish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sults of the society and the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The perception of“Austrian identity”in semi-public and quasi-private contexts contains both state-specific and cultural elements.The“affirmation of faith in Austria”is a central theme in all the data they analyzed.The declarations of unquestionable national pride and patriotism go hand in hand.The study reveals that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two concepts of nation is best understood as illuminating differences in national self-image within one and the same nation state.In the study,it shows the importance for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ad especially for research on political discourse,of including data from everyday life and experience;to complement the study of elite discourse with ethnographic research,in order to grasp the tensions and inter-discursive relationships within and between official,semi-official and quasi-private discourses as well as between discursive and other forms of social practice.

4 Discourse analysis in culture analysis—Lila Abu-Lughod

4.1 Defects of culture

The concept of culture is the hidden term in all that has just been said about anthropology.In culture analysis,it’s not new to see either calls for the radical reconfiguration of the culture construct or events of substantial re-conceptualization.Rosaldo’s talking of redefinition,Paul Rabinow’s decline,Joes Kahn’s putting to rest and Lila Abu-Lughod’s writing against are examples.All the criticism are based on the defects of culture:holism,localism,totalization,coherence,homogeneity,primordialism,idealism,ahistoricism,objectivism,foundationalism,discreteness,and divisive effects.Lila Abu-Lughod’s article“Writing against Culture”(1991)constitutes a synoptical compendium of the defects of culture currently in play:

Culture as ideation:a discourse-centered approach refuse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ideas and practices or text and world that the culture concept too readily encourages”.(1991:147)

Culture as legalism:practice theory favors strategies,interests,and improvisations over the more static and homogenizing cultural tropes of rules,models,and texts.(1991:147)

Culture as hierarchy:I will argue that“culture”operates in anthropological discourse to enforce separations that inevitably carry a sense of hierarchy.(1991”137-138)(6)

4.2 Discourse Analysis used to write against culture

Culture is the essential tool for making other.For Lila Abu-Lughod,it is the differential function of which reproduces hierarchy between the metropolitan West and the peripheral rest that makes it reasonable enough for anthropologist to“write against culture”and to introduce Bourdieu’s“practice”and Foucaultian“discourse”as analytical replacements.She argues that although there is always the danger that these terms will come to be used simply as synonyms for culture,they are intended to enable us to“analyze social life without presuming the degree of coherence that the culture concept has come to carry”.(7)

She enumerates what she takes to be the advantages of discourse over culture:discourse has more diverse sources and meanings in anthropology,discourse allows for contest and competition discourse“refuse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ideas and practices or text and world that the culture concept too readily encourages”,linguistic discourse perspectives allows for the possibility of recognizing within a social group the play of“multiple,shifting and competing statements with practical effects”,all of which work against the assumption of“boundedness and idealism”of the culture concept.(8)

When the theory encounters field data,Abu-Lughod argues that the discourse exhibits superior interpretive and analytical power.She gives two examples.Example 1:a footnote gives concrete example of the superiority of discourse as an antidote to the“timelessness,coherence and homogeneity”entailed in the culture construct:“in my own work on an Egyptian Bedouin community I began to think in terms of discourses rather than culture simply because I had to find ways to make sense of the fact that there seemed to be two contradictory discourses 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the discourse of honor and modesty and the poetic discourse on vulnerability and detachment—which informed and were used by the same individuals in differing contexts.”Example 2:the two distinct discourses on earth characterized men and women and legitimized power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The examples given above show that“discourse”is allowed to theorize and represen contradiction and heterogeneity,whereas“culture”,by definition cannot.(8)

So,for Abu-Lughod,among the three modes of writing agains culture,discourse analysis is explicitly advocated by her.

5 Conclusion

Within culture analysis,more and more theories come into being,among which discourse analysis has been an increasingly popular theory over the past ten years.For Michel Foucault,a“discourse”is“a body of thought and writing that is united by having a common object of study,a common methodology,and/or a set o common terms and ideas”.“Discourse”can be controlled and organized by certain procedures named“outside exclusion”,“interna rarefaction”and the one which limits the access to a discourse.The applying of“Discourse Analysis”should be based on the four methodological principles in terms of reversal,discontinuity,specificity and exteriority.(8)As to“Discourse Analysis”,Ruth Wodah gives quite a good example which shows the process of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dentities of Austrian using a discourse-historical analysis with the distinguish feature designated as“Critica Discourse Analysis”meaning discourse as social practice.Among so many objections to“culture”,“Discourse Analysis”is used by Lila Abu-Lughod to write against culture because discourse can work against the defects of boundedness,idealism,coherence,timelessness,discreteness which are possessed by“culture”,discourse refuse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ideas and practices.

参考文献

[1]Anderson B.”Imagined Communities”,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M].London:Verso,1991:1-36.

[2]Michel Foucault on Rhetoric[EB/OL].http://bradley.bradley.edu/~ell/foucfft.html.

[3]Michel Foucault:What is an Author?[EB/OL].http://www.colora do.edu/English/ENGL2012Klages/foucault.html.

[4]Lila Abu-Lughod.Writing against Culture[M]//Fox(ed.):Recap turing Anthropology.Working in the Present.Santa Fe:School of American Research Press,1991:137-162.

[5]Michel Foucault.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M]//Robert Young:Text,Discourse,Edeology.Routledge:London,1972,

[6]Michel Foucault.The Discourse on Language[M]//The Archaeolo gy of knowledge and the discourse on language,New York:Pan theon Books.1972:215-237.

[7]Michel Foucault.The Order of Discourse[M]//Robert Young:Text,Discourse,Ideology.Routledge:London,1981:48-78.

[8]Robert Brightman.Forget Culture:Replacement,Transcendence,Relexification[J].Cultural Anthropology,1995,10(4):509-542.

[9]Ruth Wodah.The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dentities[J].Discourse and Society,1999,10(2):149-173.

社会文化中的编辑话语 篇2

1新闻编辑对于社会文化构建的意义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就使得新闻编辑成为社会文化构建的重要条件,其在社会文化构建中的意义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

一方面,文化传播的重要需求。由于文化具备特殊性,这就导致文化必须在传播中发挥其价值,体现其本质,从这个方面来说,文化传播是文化存在以及文化传承的前提与基础,随着现在技术的快速发展,传媒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新闻编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在对受众的思想进行影响以及对社会舆论进行引导的时候,新闻编辑主要是通过新闻信息的筛选来完成。 所以,作为新闻编辑,要明确受众的意愿,了解受众的信息需求,用人格化的文字去引导受众的信息选择,让读者在接受信息的同时清晰的感受编辑独特的思维方式与鲜明的视角,进而成为读者的意见引导者;另一个方面,保障文化作用的发挥。众所周知,文化属于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非常庞大,而且有着自身的特点与形式,也有着自身的规律。而且文化体系属于社会网络的组成部分,其性质非常活跃,主要是对社会公众的思想观念、心理以及情绪等产生影响,并提供相应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通过人类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来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信息来源的多样化导致公众的视野越来越开阔,网络上参差不齐的信息必然会影响社会公众的价值取向,这点不容回避。而新闻媒介是党的舆论宣传工具,起着耳目的作用。社会公共面对复杂的信息养成了浅阅读的习惯,这就导致部分公众要么盲目的从众,要么难以甄别信息,作为新闻编辑,在受众思想价值观念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保障了约束行为的社会性。

2新闻编辑在社会文化构建中的角色

2.1社会文化传播的促进角色

对于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来说,其文化精髓的延续都需要文化的传承做基础,每一个时代的文化都是前一代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吸收与演变,正是这种吸收、发扬以及演变才能使得文化代代相传。大众媒介具备文化传播的功能,其文化传播的功能主要是通过传播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对社会成员进行统一的思想价值观念以及社会文化规范的教育。换句话说,这是一种教育功能, 通过社会成员之间在社会化过程中学习认同社会传统。 大众媒介的发展使得新闻媒介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如前文所述,社会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文化的传播以及文化的积累,而这种传播与积累活动需要新闻编辑的参与,因为新闻编辑的工作本质就是对社会文化的积累,所谓的“辑”也就是“收集”的意思。通过新闻编辑的选择以及甄别,借助自身的媒介优势,把那些优秀的文化以文本信息的方式传递给公众,通过新闻媒介的宣传,这些文化就会慢慢的被社会大众接受,让他们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吸收这些文化的精髓。所以,新闻编辑在工作中进行文化的传播,在提高了文化传播与积累速度的同时,还使得文化积累的连续性得到保障,同时新闻编辑的过程也是文化传承的过程。总之,新闻编辑在社会文化构建中能够起到促进的作用,其在实践的时候,不是被动的进行信息的接收,他们按照相应的原则来优化与加工社会文化产品,实现社会文化的积累与进一步发展,从而实现了社会文化的沉淀功能。这种文化传播是优质文化的创造与劣质文化的淘汰过程,所以,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闻编辑扮演着社会文化的积淀者的角色。

2.2社会先进文化的引导者

在信息社会中,社会公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量增加, 依赖性也在不断的增加,新闻媒介显然已经成为社会公众认识社会、人际交往与沟通的载体之一,特别是新闻编辑,其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地位就决定了其把关者的角色。在社会公众接受新闻信息的过程中,需要新闻编辑的把关、挑选与加工,在他们接受之后再运用到社会实践。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必然伴随着各式各样的信息, 这些层出不穷的新闻信息也使得人们的思维习惯发生了改变。新闻编辑要做好信息把关人的角色,提高自身的信息把关素养,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找出合适的精华, 用慧眼识别出其他人尚未识别的信息,这样才能编辑出独特的高质量的稿件。可以利用网络这个利器来搜索自己想要的信息,能够从微不足道的信息中捕捉有价值的东西。新闻编辑要不断提升其信息运用素养,毕竟他们每天要接受很大的信息量,作为信息的把关人,要获取准确有效的新闻信息,就要从一大堆复杂的信息中找出 “精品”。充分利用新闻媒介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公信力,针对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信息提供和报道, 让大家把注意力从繁杂的网络信息中转移到新闻信息中来。充分利用优势进行有深度的报道。总之,社会文化的传播需要新闻编辑发挥其把关者的作用,因为社会文化的时代性非常明显。其时代性主要是指文化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民族文化。新闻编辑在选择文化信息的时候,要选择那些积极向上的先进文化,抵制腐朽消极的落后文化。其中,文化的民族性主要是要求新闻编辑在传承社会文化的时候自觉传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坚决反对外来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的侵蚀。此外,由于接受文化的人员是相对比较分散的, 也就是属于异质的个体,他们在接受信息的时候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这种盲目性必然要求新闻编辑在文化信息传播的时候进行有效的甄选,因为文化传播的主要目的就是为社会大众传送相对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实现社会文化的发展。总而言之,在文化信息传播的时候,新闻编辑在其中发挥的把关作用只要是表现在2个方面,其中一个方面是选择有用的信息来优化与组合社会文化, 另一个方面是通过对新闻信息进行把关,从而引导与规范社会公众的思想行为。

2.3社会文化观念的塑造者

很多学者在研究中都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就是社会公众基本都是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或者报纸等媒介中认识与观察世界,不管在什么时候,大众传媒都是真与假的权威,新闻媒介在公众观念的形成中的力量相当强大,其在传播社会文化信息的时候还对公众的文化观念与行为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属于传统教育,而新闻媒介的发展与普及,给了社会大众认识与了解社会、自然的新手段,从这点来看,新闻媒介发挥了其教育功能,社会公众的行为与思想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新闻媒介产生的影响。在信息社会,社会公众对新闻媒介有依赖作用,新闻编辑在其中期待了连接的纽带作用,还扮演了社会文化观念的塑造者的角色。新闻编辑通过在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获取有用信息,对新闻传播中的信息起到了精华作用, 让社会公众在得到信息的时候还能接受其所提供的文化方面的信息,提高了社会公众的文化修养。

2.4公众文化行为的规范者

所谓社会规范,主要是人类在社会中行为的规矩, 人类为了生活的需要在相互活动中形成约定俗成的规矩,主要分为2种类型:一种是成文的规范;另一种是不成文的规范。其中,不成文的规范,主要有分数习惯以及一部分道德规范,这也是最为普遍的社会规范,不成文的规范主要是在没有外部压力的前提下实现的。传媒行业的持续发展,媒介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一定的政治与文化、道德规范。新闻编辑通过信息的传播为社会公众的模仿客体,公众在接受新闻编辑提供的新闻信息, 也接受了其文化内容,充分体现了公众文化行为的规范者角色。

3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新闻编辑来说,通过其对信息的甄选、组合,在短时间内为社会公众提供了有效的信息, 又为人们提供了规范、指导其行为的“象征性现实”, 构建了人们的精神与文化视野。在新时期,要认识到新闻编辑在社会文化中的传承者、把关者以及塑造者、引导者的角色,为社会公众提供良好的信息资源,从而实现新闻媒介的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信息的来源渠道越来越广泛,也扩充了信息的流通速度,新闻媒介的信息来源不再呈现单一化的趋势,新闻编辑要认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挑选、优化信息资源,发挥其在社会文化构建中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新闻编辑对于社会文化构建的意义,主要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需求,也是保障文化作用的发挥,接着从几个方面阐述了新闻编辑在社会文化构建中的角色。

关键词:新闻编辑,社会文化,角色

参考文献

[1]张红军,王瑞.论新媒体时代热播电视剧的“碎片化”接受特征——以电视剧《后宫甄嬛传》为例[J].现代传播,2012(10):50-54.

[2]黄民生,杨雪睿.碎片化:品牌传播与大众传媒新趋势[J].现代传播,2005(6):6-12.

[3]赵红勋,赖黎捷.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的新路径[J].媒体时代,2012(6):23-25.

社会文化中的编辑话语 篇3

(一) “现代/传统”二分法

“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村级公共服务”等一系列宣传当前政治文化的标语频频出现在成都市的乡村道路两旁以及民居围墙上, 与诸如“以阶级斗争为纲”、“打到反革命”、“斗私批修”、“宁要社会主义的草, 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等一度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红火一片的标语相比, 在展现出明确的政治意味的同时无疑展现出鲜明的时代性。而归根结底, 标语是一种语言文化现象, 属于话语系统的一部分;标语时代性的直接来源是话语的时代差异。

原始文明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后工业文明时代的划分方法纵贯人类的发展史, 以生产力和劳动范围的界限圈定出四种时代;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划分方法带有明显的阶级论调, 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斗争成为五个时代演化的主调。也有学者另辟蹊径, 以野蛮人格时代、制度时代、工具时代和产品时代[1]来概括人类的发展历史, 与前人的成果相呼应, 发展出系统的阐释力。当然可以在“话语”的前面冠以“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封建社会”、“野蛮人格时代”等人们划分时代的词汇产品来展现话语的时代差异, 但是略显繁杂;而冠之以“传统”、“现代”两词却能事半功倍, 不仅仅能确切体现话语历时的时代差异, 也能囊括话语共时的要素差异。

(二) 社会关系体现话语分野界限

在中国的语境下, 诸如“君权神授”、“克己复礼”、“家族宗法”、“土豪恶霸”、“地主官绅”等词汇属于传统话语的范畴, 与封建社会、农业文明时代以及制度时代相对应;诸如“民主”、“自由”、“宪法”、“合同”等词汇属于现代话语范畴, 与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工业文明时代、后工业文明时代以及工具时代、产品时代相对应。词汇符号的差异在形式上展示出传统话语与现代话语的区别;但是二者的根本对立来自于体现的由社会关系组成的权力的不同。从政治关系上说, 中国的传统话语体现的是以君权神授、士大夫统治为中心的封建的、尊卑有序的人伦关系, 而现代话语体现的是以天赋人权、人人平等为核心的公民关系;从经济关系上看, 传统话语维系的是自给自足的以土地为核心的稳定的小农经济, 现代话语维系的是以公平买卖、优胜劣汰的竞争型现代商品经济;从文化关系上看, 传统话语主张“仁、孝、礼、义”等一套周礼一体化精神支撑, 现代话语主张“自由、民主、平等、正义”等西方现代人权价值。当然, 传统话语和现代话语并非完全不可调和, 中国传统民本话语, 如“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通过当前的政治系统转化为“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等现代民主话语;同时, 现代话语与传统话语在社会生活中并存的现象更是显而易见。

(三) 社会主流话语是现代话语

从国家和民族发展进程上说, 由传统走向现代是必由之路, 而在话语系统中体现为现代话语式强、传统话语式微的态势, 掌握现代话语是进入国家治理、经济致富、公共生活领域的钥匙。城市系统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旗帜, 现代话语占据着舆论的制高点, 政府提倡“以人为本, 统筹发展”、追求“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标榜“平等、公开、公正”, 企业疾呼“社会责任”、核算“绩效、成本”、追逐“利润最大化”, 社会活动家高举“正义、平等、自由”大旗为“孙志刚”、“农民工”、“留守儿童”、“地震灾民”等奔走。城市系统的主流话语俨然已经成为现代话语的天地, 不断侵蚀着城市里面的新、老居民;同时, 城市中的现代话语的强大侵蚀性在向农村地区不断地渗透过程中得以彰显。

二、电视节目与现代话语向农村单向渗透

在农村地区, 很难找到一些可供阅读的报纸, 当然在村委会除外, 同样也要排除用做食品、物品包装的废弃报纸;更难找到如《凤凰周刊》、《人物》等期刊杂志。农村和城市的分离就像一道屏风一样将报纸、期刊、杂志等纸质传媒阻隔在乡村之外, 使得农民们长期处在大众传媒辐射的边缘。这种现象首先源于传统纸质媒体的阅读门槛, 文化水平、经济能力、时间空余成为过滤受众的三道关卡。而电子视听媒体终端在农村地区的出现和普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对于大众媒体辐射力的阻隔, 大众媒体在农村地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在2001年, 我国农村地区 (包括城关镇) 电视机普及率已经达到90.2%[2], 而最新的研究显示, 农村居民中97.6%的家庭拥有电视[3], 而观看电视节目成为农民休闲娱乐的主要选择[4]。然而, 中国目前的电视节目信号投放策略属于无差别投放, 缺乏独立面向的信号投放系统, 城市和农村接受同一的节目信号[5]。从表面上看, 城市居民和乡村农民享受一致的电视节目服务, 都看《经济半小时》、《法治在线》、《心理访谈》, 在从电视传媒做起逐步抹平城乡享受差异化的公共服务的现状。但是, 电视节目题材在城市、乡村生活方面的覆盖并不均匀, 表现现实的电视节目大多数反映城市生活, 城市的现代话语成为电视节目符号中的绝对力量。另外, 在以城市为中心的社会, 电视台当然不会坐落在农村地区, 节目选题、编采、播报及服务群体偏向具有经济、社会区位优势的城市地区, 来自农村、来自农民的呼声难以通过电视节目进入大众的视野。

传统与现代的争论、效率与公平的对比、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征伐固然在大众传媒上频频闪现, 但是终归是文化人在民众面前的表演, 对于目不识丁或者知其言而不知其意的大部分乡村农民来说, 传统、现代、效率、公平、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等都是离他们生活非常遥远的话语, 只能回馈给文化人新奇的眼神、憨厚的笑意以及长久积累的冷漠。大众传媒将现代话语从城市带到农村, 但是运载的只是一系列对农民来说是“新事物”的符号, 现代话语所蕴含的权力并未被农民所掌握。从话语传播的过程上说, 城市与农村、大众传媒与乡村农民所处的地位并不对称, 现代话语向乡村的渗透是大众传媒主持下通过视听感官刺激对农民单向度的灌输;而大部分农民依然陷于现代话语符号理解门槛的制约, 更不用说掌握现代话语并以此维护自己的权益, 表现为农民话语权的缺失。难怪会有研究者为大众传媒体制致使农民话语权的极度缺失而哀叹, 并对大众传媒矫正定位有所期盼[6]。

三、乡村社会网络与现代话语变异

现代话语由城市向乡村传播还有另外的途径, 即乡村社会网络, 包括四个结构:以村镇干部为主体的政治意愿传达系统、以外出务工者为核心的业缘关系、以地点和事件为中心的公共空间和以货币为中心的家庭生活。现代话语在乡村人际网络中被复制、循环和变异。

(一) 政治意愿传达系统

政治意愿传达系统向农民宣传国家政策、传达上级政府及部门的相关文件精神, 诸如“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计划生育”等;地区干部与农民直接地、面对面地交流信息, 而信息传递依仗的不仅仅是国家政治权威, 还有地区政府权威以及地区干部的势力。而农民对待国家政治权威、地区政府权威以及村镇干部势力的态度将影响所传递的信息的效果。笔者在调查中发现, 乡村农民认为国家的大政方针切实在保障他们生存和发展的利益, 即使省部一级的政府单位在贯彻国家大政方针方面依然效果良好, 但是他们往往质疑地方基层政府和地区干部在细化政策和执行过程中是否扭曲中央的意图, 表现出对基层政府和村镇干部的不信任。在国家、地方两级权威和村镇干部势力的相互叠加的背景下, 农民范不着抵抗现代话语在乡村的传播, 因而村镇干部传达信息的时候固然可以保持低拒访率、高接收率, 但是难以保证农民对信息的主动理解和正确阐释, 而农民对之置之不理或者对抗性理解的概率则更高。

(二) 以外出务工者为核心的业缘关系

随着农村劳动力资源以及农民致富期望的膨胀, 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走出村集体, 走上外出务工的道路;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核心的农村集体协作的经济关系随之裂解, 被以外出务工为核心的业缘关系所替代。外出务工的农民即使没有到大城市、小乡镇工作而去到新疆务农摘棉花, 但是他们也跨州过府、领略过城市生活的喧嚣, 所挣的血汗钱将会花费到诸如交通、旅馆、电器、保养品等消费中, 追逐城市生活的便利和富足, 与传统农耕生活相比已有较大差异。而务工/务农两项职业的区隔成为农村地区群体分割的最直接的界限, 务工者间以同业关系形成交往的网络并向乡村地区传递现代话语。他们一年数度或者几年一度像候鸟式的回巢, 将远足的经历、城市消费品、现代观念携带回乡村, 乡村成为他们展示自我的舞台, 而现代话语就是他们标新立异的工具。标新立异, 这种区别于普通农民的行为, 为他们获得社区的敬仰和权威, 并强化他们对新的故事、惊险的经历、时尚的话语的不间断的追求;农村地区的现代话语在外出务工农民标新立异的行为的支撑下得到不断的供给。当然, 为了便于乡亲们理解, 现代话语被分拆、被比喻、被翻译为适合当地语境的表达形式;而鉴于转述者的价值偏向、话语能力, 再阐释话语必然会导致词义的分裂和偏离。

(三) 以地点和事件为中心的公共空间

有学者判断中国的农村是“熟人社会”, 不尽然完全确切;但是与城市居民相比, 除开工作领域、家庭私人领域之外, 乡村农民的公共生活领域确实更加广阔, 例如红白喜事、茶馆麻将。在城市中, 房价的差异将亲戚朋友分割到城、郊的各个角落, 而便利的交通和多元化的就业为亲戚朋友的分散居住提供充足条件, 除开工作同事、家庭成员, 熟人聚在一起谈天说地的机会极度稀缺。然而, 在农村地区, 沾亲带故的乡邻集中居住在方圆几公里的区域, 往往以便利店、茶馆形成人群集聚中心, 农民在有闲之时常聚集在这些中心地带休闲娱乐;当然, 如果有红白喜事, 乡邻多愿意前往帮恰;因而, 以地点为中心和以事件为中心形成农民们信息交换的公共空间, 这些公共空间的分布显然密集于城市地区。现代话语在乡村公共空间中被复制、传递和翻译, 同样陷入话语再阐释的词义分裂陷阱;另外, 这些公共空间具有足够的人员聚集率、当事者的亲密度高、脱离主流社会的监控, 易于滋长与主流话语相对抗的话语, 比如对基层政府的牢骚、对村镇干部的抱怨、对公平正义的质疑。

(四) 以货币为中心的家庭生活

传统家庭生产集中在土地上, 通过精耕细作增产增收, 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即使是对种子和化肥的消费也只是将农民卷入到小城镇经济中, 通过副业生产还能支撑家庭收支平衡, 在货币方面有所盈余。但是在近年来, 农村家庭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货币破产的风险, 来源于农村家庭货币刚性支出的增长,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保障性货币支出和发展性货币支出。现代诊疗技术和卫生保健在城市和农村的分布并不均匀, 现代诊疗技术在农村地区的运用不如城市广泛, 农村的基础生活条件不如城市, 如用水、用电、用气等, 更不用说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的现实, 同时农村社会老龄化的趋势逐步趋同于城市地区, 导致农村重大疾病患病率高于城市地区, 如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治疗疾病这种保障性货币支出成为农村家庭刚性支付风险的主要来源。另外一个方面, 农村地区向上流动的主流渠道依然是上学读书, 教育开支作为发展性货币支出占据家庭刚性支出的重要部分, 在某些时候还以身体健康和生命为代价挤占保障性货币支出。农村家庭被货币牢牢卷入到现代商品经济关系中, 而农村家庭应对货币破产风险的策略极其脆弱, 因而他们对影响货币收入和开支的事件极端敏感。医保、农业补贴、搬迁补偿、金融危机等涉及家庭货币收支的词汇成为家庭信息交换的核心, 家庭集体的价值和情感附着在描述现代商品经济的话语中, 必然导致话语在再阐释过程中变异。

四、总结

现代话语主要通过以电视节目为代表的大众传媒向农村地区渗透, 然而这种渗透是城市向农村的单向度的信息传递, 乡村农民在以现代话语为主流的国家、社会话语系统中处于弱势的地位, 表现为农民话语权的缺失, 成为信息传播意义上的弱势群体。

而乡村社会网络的四种结构:以村镇干部为主体的政治意愿传达系统、以外出务工者为核心的业缘关系、以地点和事件为中心的公共空间和以货币为中心的家庭生活, 为现代话语在乡村中传播、复制和运用设置障碍。现代话语在乡村社会网络中变异, 被翻译为具有本土特色的地方话语, 甚至发展成为与原意剧烈对抗的符号;与主流话语体系的距离更远, 难以达到农民运用现代话语主动与以城市为中心的主流社会进行信息交换以维护自己权益的目的, 导致交流表达的不畅, 是农民 (工) 与市民激烈的言语和行为冲突以及歧视的根源。

因而, 解决农村问题, 实现城乡统筹, 重要的举措之一就在于保障农民的话语权。首先, 改革以电视节目为代表的大众传媒信息投放系统, 增加以对农业、农村、农民真切关怀为核心价值导向的农村题材节目的数量及其覆盖面, 鼓励乡村本土话语进入大众传媒渠道。其次, 优化乡村社会生活环境, 保障现代话语与本土话语的无缝焊接。依法治理、文明执法, 实现村镇干部“势力”向合法性的转变;保障农民工劳动权益, 提高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水平, 减小农民家庭医疗、教育负担, 强化农民对现代社会的认同和归属。

参考文献

[1]陈昌文.传统本体论纲要[J].哲学研究, 1994 (3) .

[2]方晓红, 薛涛.电视媒介如何推进解决“三农问题”[J].传媒观察, 2006 (11) .

[3]祝帅.新农村建设与中国设计的蓝海——与北京大学陈刚教授对话[J].美术观察, 2010 (2) .

[4]田翠琴, 齐心.农民闲暇[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110-112.

[5]胡黎红.电视与农村发展问题探讨[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1) .

社会文化中的编辑话语 篇4

首先, 文化全球化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引起文化认同危机。全球化进程迄今大体上和西方价值观尤其是美国文化对世界其余部分的渗透同时并进。牛仔裤、可口可乐、肥皂剧、好莱坞电影差不多被带到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 不仅娱乐节目已经模式化, 就连国际新闻也深受影响。非西方文化的基础被削弱了。许多输入西方文化的地方出现了文化的混乱, 表现为目的的丧失、道德的沦丧、暴力的嗜好、传统的破裂以及认识到属于“落后”社会而产生的心理痛苦。文化的侵略扩张不但使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变得极度脆弱, 也使欧洲社会在保持它们本身的文化认同、社会价值观、语言和对信息传播现有控制方面, 面临巨大困难。

其次, 与前一个后果紧密相关, 文化全球化招致了更多的文化冲突。强行推进的文化全球化, 必然引起其他文化体系的反抗。亨廷顿就预言非西方社会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大攻势将回归本土文化。如伊斯兰世界对西方“腐蚀”的反应;东亚社会把经济增长归功于他们自己的文化等。后殖民理论之所以引起第三世界知识分子的热烈反响, 主要在于它被视为消解帝国中心话语、弘扬民族文化的理论武器。文化间的对抗同样发生在西方文化内部。如法国打算建立文化马奇诺防线, 以保护法语, 防止美国文化的侵袭;欧洲影视界则视好莱坞为劲敌等。

最后, 从文化自身发展角度看, 文化全球化还对精英文化的生存、发展构成极大威胁。在文化全球化的大潮下, 文化生产走向市场化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文化只有成为商品进入市场才能被关注和被炒作, 不能适应市场化要求的文化产品面临被淘汰或被边缘化的命运。尽管这并不像某些论者所担心的那样, 意味着精英文化的末日, 但的确产生了不容乐观的现象:一方面, 物质利益原则占主导地位, “启蒙”、“审美”、“深度”纷纷让位于“娱乐”、“效益”、“平面”, 以“混杂拼贴 (Pastiche) ”与“精神分裂 (Schizophrenia) ” (詹明信语) 为特征的文化商品充斥市场;另一方面, 一些人文知识分子不甘寂寞, 放弃原有追求, 转向生产取悦于大众的、通俗的甚至低级无聊的文化商品。一时间, 对精英文化而言, 生存还是死亡已成为一个问题, 而文化本身也面临被重新定义的境地。

在全球化文学与文化语境中, 世界各民族本土文学与文化的发展程度, 是本土文学与文化克服参与性的限度, 并是最大可能参与全球化文学与文化创造的保证。因为全球化的文学与文化是以民族本土文学与文化为基本条件的, 如果没有本土的文学与文化基础就没有全球性文学、文化:只有当各民族以优秀、丰盛、特殊的文化艺术汇成为全球化的文化艺术之后, 才有这个共享文化艺术的存在。因此, 对于中国的现时的文化艺术创造者来说, 要想融入全球化的文化艺术格局, 放眼世界是绝对有必要的, 但是创造的立足基点必须是本土的, 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非中国人创造不出来的文化艺术。而我们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方针, 正是创造这种文化艺术的原则保证。

摘要:在文化全球化问题上可谓是歧见纷呈, 但当下的文化全球化实质上是资本主义文化新的扩张。本文考察了文化全球化的根源, 并指出文化全球化引起文化认同危机和文化冲突, 对精英文化的生存发展构成极大威胁。发展中国家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迎接这一挑战。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全球化,资本主义文化扩张

参考文献

[1][美]麦哲.文化与国际关系:基本理论述评 (下) [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 1997 (5) :78-80.

社会文化中的编辑话语 篇5

2013年下半年以来, 我国社会化媒体面对着国家网络管控力度的加强, 也面对着“新浪微博”遇冷所带来的发展新挑战。尽管如此, 本文认为, 社会化媒体当下的发展态势仍可用“井喷”之状来形容。社会化媒体是新媒体的一个分支, 是一种让用户通过互联网大量参与的网络媒体。也有学者对社会化媒体进行了更为清晰的界定, 认为社会化媒体包括了博客 (Blog) 、维基 (Wiki) 、论坛 (BBS) 、社交网络 (SNS) 、播客 (Podcast) 、微博客 (twitter) 、内容社区 (content community) 7种形式, 具有交互性、参与性、社区性、公开性等特性。

本文认为, 当下我国的社会化媒体主要包括微信、微博、论坛、贴吧、微视等互联网平台, 用户依赖Web2.0技术在这些平台上进行公开互动。中国社会各种力量聚集于社会化媒体, 生产新闻, 重构新闻, 引爆舆论。“场”或“场域”是“由不同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构成的一个网络, 或—个构造”。[1]本文借用布尔迪厄“场域”这个概念谈社会化媒体的“入场”。社会化媒体这一舆论平台已注入中国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并凭借其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亲民”优势和传播优势渐渐占据中国舆论场的显赫位置。一旦入场, 它就成为一种权力资本, 改变着场内原有的权力结构。近年来, 我国舆论生产场由原先的“政府制造”、“大众传媒制造”, 转化为“社会媒体参与制造”与前两者的鼎立, 众多学者将这种格局称为“两个舆论场”, 抑或“三个舆论场”。然而, 无论“两个”或“三个”, 无论中国的舆论场是否如西方“政府—媒体—公众”三角关系这般鲜明, 也无论社会各界对社会化媒体的舆论存在多少非议, 都不可否认, 社会化媒体平台使我国的舆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作为权力资本的社会化媒体, 其权力运作的重点在于“发酵”、“引爆”、“扩散”, 所以, 本文不特别强调其新闻生产功能。新闻信息的生产固然是社会化媒体赖以行使其权力的“氧气”, 但在“舆论场”这一象征性现实中, 更重要的是观察新闻信息如何被重构, 被谁重构, 重构结果呈现怎样的特点;以及, 李普曼所启示的重要问题:所谓社会化媒体平台中的“公众舆论”, 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真正由公众自己形成?要观察这些问题, 就有必要对社会媒体中的舆论热点进行话语分析。

二、对社会化媒体热点的话语分析

话语分析是一种理解方法, 在最大程度上同法国哲学家和历史学家米歇尔·福柯的研究相关。在福柯看来, 我们必须把权力理解为某种生产性的东西, [2]与此同时, 在福柯的话语分析中, 不仅是对词语和形象的分析, “他热衷于讨论对话语机制具有重要作用的机构和实践。”[3]因此, 本文在分析当下我国社会化媒体平台的热点问题时, 便将与之无法分离的权力关系、话语生产的实际场所以及外部环境都囊括到具体的阐释中。

(一) 权力的分散:以对新浪微博“中国梦”原创博文的分析为例

“社会化媒体的言论代表民意”的说法是一种不够客观、过于简单化的表述。我国社会化媒体的话语生产, 事实上是中国社会各种声音、各种力量的“不夜城”, 每一个热点、每一个话题都由多种权力重构。以新浪微博“中国梦”研究为例, 根据调查研究, 自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 新浪微博共出现224515条带有“中国梦”字眼的原创博文。经过数据的筛选和过滤去掉无关样本之后, 共得到有效样本计168552条。[4]

上表为本文的分析提供了一个视角:在重构“中国梦”这一话语的主体中, 除“代表民意”的“普通用户发布” (尚未包含其中隐藏着的媒体、政府、意见领袖、企业、社会团体等的意见) , 其余用户皆来自“新浪微博”这一社会化媒体平台不同的权力主体。同时, 在表格所显示的微博原创数量和比例之外, 本文还考虑到一个因素——境外权力主体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这次重构。“中国梦”的“命名”与奥巴马2012年11月关于“美国梦”的就职演说不无关系, 于是, 几乎同期进行的十八届一中全会后习近平总书记记者见面会上的讲话被定名为“中国梦”, 这就意味着, 在其生成为话语之时, 就被贴上了“中美比较”的标签;而外媒在后续报道中掺杂着带有意识形态的“中国梦”非客观报道, 也对我国的舆论场产生着影响。因而, 在分析我国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话语重构时, 不能忽视境外因素。除却“普通用户发布”中那些隐匿着的、无法定量评估的变量, 在重构“中国梦”的生产场域中, 境外的力量也是一个重要的隐形权力。

其实, 2013年至2014年上半年, 举凡议题重大的社会化媒体舆论热点, 如马航失联、雾霾天气、四川雅安地震, 其意义均被各种群体和个人充分建构, 社会化媒体中的舆论是一个不同群体重构、表达各自利益诉求的平台。由于社会化媒体平台信息的参与人数多, 互动广泛, 意见各一, 原先集中于政府和传统媒体手中的话语权在此被不断分散, 因此, 社会化媒体促成权力的“去中心化”的说法是不无道理的。

(二) 权力的再集中:“公众舆论”与“公众的舆论”

上表“中国梦”微博数量中, “普通用户发布的微博”占总数的77%, 比例相当高。然而, 比例高不代表力量强大。在一个世纪之前, 李普曼就对社会公众的自治力深感怀疑, 由此, 他格外关注舆论、媒介和民主三者之间的关系。李普曼对媒介作为民主机构的角色的怀疑, 对于分析当下的中国舆论场具有重要意义。按照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一书中的观点, 我国社会化媒体中被“热炒”的舆情热点和高比例的“普通用户发布的微博”, 反映的究竟是真正的公众的舆论, 还是仅仅是某些人、某些机构和团体的观点所构成的“二级神话”;以及, “非理性”的公众在多大意义上充当传播主体而非传播渠道?等等这些问题, 都值得探讨。

尽管有学者认为, 社会化媒体平台促成“处处是中心, 无处是边缘”时代的到来, 然而, 这仅仅是一个技术层面的现实, 并不意味着哈贝马斯所预言的公共空间真正在中国的舆论场中实现。“这一想法显然并无考虑参与其中的个体能力之差异问题。”[6]从历史的纵向眼光来看, 在很长一段时间以内, 对于社会公众的理性能力, 除却李普曼, 社会心理学领域也持有很多悲观的论调, 对大众理性能力的怀疑和民众狂热性的认定不乏其人。社会公众非理性的“狂热”载动着社会化媒体平台中“大V”、名人、公知等一批新的“意见领袖”的言论。本文发现, 在社会化媒体热点话题传播中, 不乏这样的传播模式:信源或来自官方, 或来自某个“意见领袖”, 但往往经由“意见领袖”的二次加工, 最后以转发或转载的形式为社会公众所广泛传播, 这一过程正是经典的“二级传播”, 而当下社会化媒体平台信息“病毒式扩散”的特点, 使得“意见领袖”的影响力较拉扎斯菲尔德时代更加难以估量。举一个例子, 崔永元就其对转基因食品问题的看法与方舟子在腾讯、新浪等社会化媒体上进行辩论, 而这两个“名人”的意见, 影响着社会公众对“转基因”的讨论——社会公众对这一话题的态度, 不是在查阅相关科学资料等的基础上形成, 而是在“跟进”意见领袖的观点中形成。

社会化媒体平台上, “意见领袖”们就某些话题进行的必要讨论对于引导“非理性”的大众, 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是有所裨益的, 而本文也要指出问题的另一个方面, 社会化媒体确实使得公众拥有了发布信息、制造话题的平台, 但“公众舆论”, 却未必是公众的舆论, 公众有时仅仅是对某些观点和态度不断进行传播。“意见领袖”, 既可以是有影响力的个人, 也可以是某些利益集团, 他们在我国舆论场内力量的急剧扩张, 使分散的权力再度集中起来, 这既值得重视, 又值得警惕, 毕竟, 任何权力的独大都会使社会走向民主的反面。因此, 即便在今天, 社会化媒体所带来的权力的“去中心化—再中心化”很大程度上改变的是我国舆论场原有的力量结构, 而这一平台是否能够推动“民主社会”的前进步伐, 仍有待商榷。

(三) 场域外部力量:社会新思潮对话语的影响

福柯对话语分析的贡献是卓越的, 在他看来, “没有相关的知识领域的建构, 就不存在权力关系, 而任何知识都以权力关系为前提”。[7]影响我国社会化媒体平台舆论的最重要外部力量, 是当下中国各种社会新思潮的并起, 它们解构原有的意识形态, 与我国舆论场内的权力关系相互建构。任何国家都会不断地涌现出新的社会思潮, 但它们大都不与根本的意识形态、国家制度等问题发生分歧;而当下中国社会的新思潮, 包括“新左派”、“民粹主义”、“新自由派”等, 正在通过一种所谓“大众政治”的方式、通过对社会化媒体平台舆论的渗入, 对我国舆论造成不良影响。

在这些思潮中, 民粹主义尤为盛行。有学者指出, 民粹主义存在“反市场文明、反现代化倾向”。[8]在公众与精英之间, 民粹主义表现出鲜明的“反智”色彩;与此同时, 大众与政府之间原本盘根错节的现实也被截然分割为二元对立。[9]这种思潮对我国舆论场的影响从2013年网络盛行语“土豪”、“高大上”等等中可以窥见;也体现在“袁厉害事件”、“夏俊峰案”等话题一边倒的舆论中。这些流行语和社会事件都体现着民粹主义情绪, 使社会舆论缺乏理性, 有时甚至缺乏道德和法律意识。在“官民”关系上, 民粹主义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中表现得也很典型。诚然, 对于政府, 社会公众有权利表达他们的意见, 这是人民监督权和话语权的行使。而“二元对立”的民粹主义却使公众将权利误用, 使“见官必反”的行为成为合理。[10]纵览近期的社会化媒体群体性事件, 但凡有“官员”背景, 社会化媒体舆论必定是一边倒向负面。

“民粹主义”等社会思潮与中国社会舆论场内各种权力的相互建构, 是当下社会化媒体话语的一个鲜明特点, 令人担忧;不过, 以上包括民粹主义在内的诸多思潮, 包括我国舆论场内各种力量的重新组合, 都是漂浮于中国社会问题之上的表征, 引发本文对其形成根源的进一步思考。

三、深层动因:技术与社会变迁共同构架我国舆论场结构

通过上述分析, 本文认为, 构架当下这种舆论结构的是Web 2.0技术, 更是这些技术与中国社会三十多年变迁的合力——传播技术的革新与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社会转型正是嵌入我国舆论场结构的最重要因素。

麦克卢汉的研究常常被打上“技术决定论”的标签, 然而, 他的宣言是具有时代意义的, 技术的进步确实是重要的力量。“从社会意义上看, 媒介即讯息”这一警语并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沦为陈词。信息传播技术催促下的社会化媒体的发展, 使信息的获得和传播都变得简单, 这就使其在全球范围内改变了社会公众与传统媒体、政府之间的关系。尽管“公众舆论”并非简单的“公众的舆论”, 但毋庸置疑的是, 公众可以自由传播甚至“改造”这些言论, 发表看法, 话语权在不断增强;在此, 权力结构被重新配置, 公众传播的意见和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议程设置。舆论场内的力量此消彼长, 社会化媒体这一技术平台在增强社会公众权力的同时也削弱了我国政府、传统媒体对信息的控制。更重要的是, 社会化媒体的扁平化使我国现实社会中以层级为特征的权力结构面临挑战。“网络社会在中国呈现出一种‘结构倒置’的效应——传统的强势群体在网络上处于弱势, 而传统的弱势群体在网络上则处于强势。”[11]

当然, 传播技术革命若不与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相接, 也不能结成当下之果。我国社会舆论场的结构性问题与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分化过程密不可分。改革开放30多年, “公众从单位人变成社会人, 个人有了独立人格、独立意志……而随着改革深化, 各种社会矛盾开始凸显, 阶层分化严重, 贫富差距、城乡差距明显, 官员腐败和基层政府不作为、乱作为不断受到公众的质疑, 风险社会中的各种自然和社会问题层出不穷。”[12]一方面, 社会公众承认改革开放的成果;而另一方面, 社会的转型也以30余年的个体分化、群体分化、阶层分化为结果, 由此中国社会涌现出改革开放政策的“受益多者”与“受益小者”两个群体。“受益小者”往往不愿与改革开放前相提并论, 而将其焦点集中于与“受益多者”的比较中。这一群体积压着的不满, 使新的社会思潮易于形成, 民粹主义仅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在当下主要表现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中, 它的“结构倒置”与转型的中国形成一种反向叠加的关系, 社会化媒体平台于是作为转型社会所涌现出的问题的一个出口, 不断放大和强化现实矛盾。

参考文献

[1]包亚明译, 《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 人民出版社, 1997.1, 142页

[2][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 陶东风等译, 《文化研究导论 (修订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1, 29页

[3][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 陶东风等译, 《文化研究导论 (修订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1, 32页

[4]孟建, 孙祥飞:《“中国梦”的话语阐释与民间想象——基于新浪微博16万余条原创博文的数据分析》,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3.11, 28页

[5]孟建, 孙祥飞:《“中国梦”的话语阐释与民间想象——基于新浪微博16万余条原创博文的数据分析》,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3.11, 33页

[6]瞿旭晟:《互联网平台上的知识生产》, 复旦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54页

[7][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 陶东风等译, 《文化研究导论 (修订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1, 32页

[8]林红:《论民粹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 《学术界》, 2006.6, 20页

[9]李良荣, 徐晓东:《互联网与民粹主义流行——新传播革命系列研究之三》, 《现代传播》2012.5, 26页

[10]李良荣, 徐晓东:《互联网与民粹主义流行——新传播革命系列研究之三》, 《现代传播》2012.5, 27页

[11]张海波, 童星:《当前中国社会矛盾的内涵、结构与形式—一种跨学科的分析视野》, 《中州学刊》2012.5, 88页

上一篇:外墙渗漏成因及预防下一篇:导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