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寄宿

2024-10-22

学校寄宿(共12篇)

学校寄宿 篇1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是国家为扶持西部贫困地区“两基”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攻坚而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据了解, 在“两基”攻坚计划实施期间, 全国新建、改建、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近8千所, 其中西部地区学校超过5千所。以甘肃酒泉为例, 截止到2011年底, 该市新建、扩建城市中小学27所, 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46所, 相继建成酒泉市三中、四中、五中等一大批高标准寄宿制学校。可见, 大力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发展, 是落实国家政策的需要, 有助于缩小地区以及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的差距, 改善基层学校办学条件, 推动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

不过, 应该看到, 尽管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大成绩, 但是在后勤管理、安全卫生、资金投入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 这些因素不利于西部地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以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后勤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例, 提出农村寄宿制学校加强后勤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后勤管理的必要性

加强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是政府根据西部特殊的地理环境、资源配置与学龄人口变化等状况的分析采取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寄宿制学校的后勤管理, 主要包括学校食堂和师生宿舍 (公寓) 管理、学校后勤保障基础管理、校园物业管理、学校风险服务体系建设和学校经营服务性项目的管理等, 其中学生食堂、宿舍 (公寓) 和校园环境管理是重点。后勤管理在寄宿制学校管理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与学校教学活动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1.加强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后勤管理是保障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

我国西部多为高山、高原、高寒地区及牧区、半牧区, 交通不便, 这些地区的小孩上学面临着较大困难。以甘肃酒泉为例, 由于地处西部边陲, 地广人稀, 占全省42%的19.2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上仅分布着100万人口。由于学校布局点多线长, 资源难以有效集中, 办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在这样的情况下, 办寄宿制学校就可以实现教育资源优化整合, 有效地解决边远地区以及人口分散地区孩子上学难的问题。

2.加强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后勤管理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需要

由于大多数学生来自于农村, 父母较早出去务工, 在家有老人照看, 不会洗衣服、叠被子和摆放生活物品等。因此, 对学生进行生活培训尤其重要, 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和卫生常识的培训和教育, 使学生保持宿舍干净整洁。为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校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管理。

3.加强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后勤管理是学校推进内部机制改革的需要

后勤管理模式创新, 是深化寄宿制中学内部运行机制改革的需要。后勤管理, 是学校管理中一个多层次、多方位、多系统的综合工程。当前, 寄宿制中学的后勤管理正面临着改革诸多问题, 要把后勤管理与促进学校健康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起来,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二、当前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后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经费投入不足, 办学条件和基础设施不完善

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宿舍拥挤, 条件很艰苦。宿舍缺乏配套设施, 无排气、排水、进水、消毒、冷藏、储存等设备, 甚至很多学校的学生就餐没有固定场所。有的学校还没有保卫室、医疗室、卫生间、沐浴房、洗衣房等。

2.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结构性缺编

有些寄宿制学校教师编制不满, 师资力量薄弱;有些学校尽管编制充足, 但结构不合理, 导致结构性缺编。如有的学校没有后勤管理、学生生活辅导、医务保健和安全保卫等方面的编制, 这对于学校后勤管理十分不利。

3.加重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

学生住校其生活费用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主要是伙食费、住宿费。部分学生家庭比较困难, 费用的增加会导致一部分学生产生自卑、厌学等不良情绪。

三、加强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后勤管理的建议

1.国家要进一步加大对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投入力度和监管力度, 满足西部地区学生的要求

各级政府要结合西部地区的发展实际, 针对不同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加大资金投入, 满足农村广大群众接受教育的迫切需求。例如, 酒泉市瓜州县大力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餐厅建设, 截止到2011年先后投资对锁阳城镇中心小学、南岔镇中心小学、布隆吉中心小学等学校的学生餐厅进行维修改造, 改善了学生的生活环境。同时, 要对学校食堂的膳食营养搭配进行监督指导, 切实保证学生在学校能够吃饱吃好,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加强寄宿制学校后勤配套设施建设

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 不断改善学生住宿条件, 配备相应数量的浴室、洗衣池、晒衣架等。据统计, 自2009年开始, 酒泉瓜州县就开始实施住宿制学校师生浴室建设项目, 在3年内完成全县16所寄宿制学校1300平方米师生浴室建设任务, 改善了瓜州寄宿学生的生活条件。同时根据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工作需要, 吸引更多工作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和踏实肯干的人员参与到学校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例如, 在酒泉瓜州县三道沟中学就专门制定了《住校生常规须知》, 针对寄宿生在校期间遇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解决方案, 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便利。

3.进一步完善贫困学生的救助体系

要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 确保“两免一补”资金及时足额发放。据统计, 酒泉市2008年到2010年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并且从2010年9月1日起, 省市两级财政每年拿出1070万元, 对寄宿制学校就读的城乡低保户子女、低保边缘户子女、烈士子女和孤儿补贴伙食和交通费用。这样就减少学生家庭的负担, 确保贫困寄宿生不流失。

4.营造积极健康的宿舍文化

要根据学生集中住宿的特点, 要引导学生营造良好的宿舍环境文化。通过建立严格的洗浴、就寝、就餐、值日、物品保管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不仅确保学生的人生安全, 而且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宿舍文化。例如, 酒泉瓜州四中就专门制定了《住校生违规住宿管理制度的处理办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同时, 通过在宿舍建立合作互助的室友关系, 构建以“和谐进步”为主题的宿舍文化。通过积极的引导, 使宿舍成为学生学习进步和人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摘要:积极推动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 有助于缩小地区教育之间的差距, 促进西部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年来, 在国家大力支持下, 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有了较大发展。但是, 应该看到, 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后勤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以甘肃酒泉农村寄宿制学校为例, 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寄宿制学校后勤管理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后勤管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发展规划司.2009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简明统计分析[Z].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内部资料, 2010.

[2]钱晓萍, 申亚民.西安市农村寄宿制学校后勤管理调查和成本预算[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1, (1) :121-125.

[3]杜世明.农村寄宿制初中学生营养状况调查分析及改善营养途径的探讨[J].基础教育研究, 2007, (1) :15-16.

[4]黄秋琴.寄宿制中学后勤管理模式的创新与探讨[J].科技文汇, 2009, (35) :67.

学校寄宿 篇2

提高办学效益

——寄宿制小学管理工作体会与设想

蒋家冲小学

近年来,随着计生政策的深入人心,人口增长得到有效遏制,再加上有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或到经济发达的地区发展,小学生源不断减少,学校规模变小,教育资源浪费,造成办学效益不高。因此,合理的有序的并校是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有效途径。本着 “积极稳妥、着眼发展、就近分流、规模办学”的工作思路,自2001年秋起,根据相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先后四、五、六年级学生住校就读。现我校有135名寄宿学生,其中女生65人,有男女生保育老师各1人,炊事员2人。

几年来,我们努力做好规范的寄宿管理,捧出一颗爱生如子的赤诚之心,在寄宿制小学这块“试验田”辛勤耕耘,取得较明显效益。现就我校寄宿制管理工作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和今后管理的设想。

一、改善办学条件,创设良好生活环境

为了迎接第一批寄宿的学生,保证他们一进学校就能得到妥善安排,确保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转,我校在01年暑假,积极主动地筹措资金,着手做好寄宿制小学的硬件设施建设准备工作,改善办学条件,改造住宿条件。我们克服教学用房的不足,把教师宿舍挤出来让寄宿生使用,每一个房间安装了3张上下铺铁床,架设自来水供给设施,新建了卫生间和浴室、洗衣池、晒衣架等,为学生提供了洗刷方便,学校腾出供寄宿生当餐厅50平方米,厨房40平方米,添置9套统一的就餐桌椅和两座每生一格的菜橱,统一编号管理,改变学生把菜放在寝室的做法,就餐秩序井然。有位家长对学生说:“这里的条件比咱家的还要好啊!”目前学校基本满足了住宿需求,各项工作正沿着预定轨道有序运行。

二、加强内部管理,逐步实现管理规范化。

俗话说,“不成规矩无以成方圆。”寄宿制的常规管理如何,直接影响到寄宿生的学习与生活。因此,我校把寄宿生的常规管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努力做到制度化、规范化。

1、制度管理。要使寄宿制学校管理规范化,健全领导机制,制定规章制度是重要环节之一。学校建立由校长总体抓——总务主任分管抓——保育老师具体抓——班主任、学生干部协助抓的网络管理机构。还成立了宿舍舍长配合保育老师抓宿舍内务(物品摆放、纪律秩序、卫生清扫),各餐桌桌长配合保育老师抓餐厅秩序(就餐秩序、卫生打扫,清洗餐桌)等工作,形成了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做的良好生活格局。学校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宿舍管理制度》《厨房管理制度》《餐厅管理制度》《宿舍公约》等规章制度,做到制度上墙,使寄宿生做到有章可循,要求学生时时对照公约,事事从我做起,人人争做文明学生。

在生活制度方面,我校重视加强对寄宿生的生活指导,尽量创造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使寄宿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逐步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要求在生活上要做到“四统一”。统一作息时间:早晨6:30起床,叠好被子,洗漱完毕7:10-7:40晨读,中午12:00-1:30午休,晚上6:30-8:30晚自修,9:00熄灯睡觉。统一用餐:一日三餐排队到餐厅固定的餐桌就餐。一天保证15小时的开水供应。统一排列日用品:棉被折叠方正美观,毛巾挂成一条线,鞋子排成一条线,洗刷用品摆放有序。统一编号存放东西:在餐厅每位寄宿生固定一格存放物品,按规定开橱上锁。

2、安全管理。教育部周济部长日前在全国中小学安全和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强调指出:“生命不保,何谈教育”。我校始终把寄宿生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看作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列入学校的议事日程。①路途往返安全。为确保学生路途往返安全,建立迎来送往制度。保育老师周一早到校清点人数,周五晚下班点名组织乘车回家。为了提高防范意识,我们要求运载学生车辆要符合要求,学生不搭随意车,驾驶员和车辆证牌要齐全。②饮食安全。加强学校食堂管理,要求炊事员指导学生把自带咸菜经常加热,保证不吃变质发霉菜,严禁学生买零食,预防食物中毒。此外,炊事人员还能保证厨房、膳厅的卫生清洁,坚持每天三小扫,每周一清洗,按时准点供餐。保育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定桌定位,确保学生周末吃饱吃好。③经常开展安全防患教育。通过组织学生收看安全教育光盘讲座、案例,寄宿生集会,分发《告家长一封信》、召开每月一次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常识教育。同时与镇卫生院取得联系,如发现学生有不适及时送往医院就医。

3、学习管理。寄宿生来源于较偏远的山村,存在着知识缺陷较多,学习习惯较差,技能素质得不到培养。针对此情况,我们注重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质量,主要采取的措施有:①调整编班。把学校原年段拆班,寄宿生按好、中、差三类学生比例插入新的班级,尽量达到优化组合效果,逐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几年来期末质量抽查成绩来看,调整编班后的成绩明显高于往日,同时也激发了班际间的竞争意识。②认真制定计划,全面深刻地分析后进生原因,落实转化后进生措施。学校重视后进生转化工作,要求每位教师期初做好班级现状分析,期末进行转化后进生的经验总结工作。③广泛开展班级“一帮一”互助活动,通过学习好的同学与寄宿生一帮

一、交朋友,在学习上热情地 帮助,让他们鼓起勇气,树立自信,争取迎头赶上。④督促晚自修,安排四年至六年语数科任老师轮流下班辅导,指导学生做作业、温习功课、面批作业、补缺补漏等,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⑤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技能素质。我们针对寄宿生在校空闲时间多的特点,充分利用学校教育化的有利空间,指导学生把课余时间转入参加体育锻炼、文娱活动等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如参加学校田径运动队,音乐、美术、学科兴趣小组,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内容,素质教育的实施也得到进一步落实。

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我们高度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学生尝到了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几年来寄宿学生学习成绩得到了大面积的提高。

4、师资管理。刚并校,家长把年幼的子女送到学校,无不流露着忧心忡忡的神情,担心生活不能自理,担心生病该怎么办?可怜天下父母心,作为父母这些担心是人之常情。为了做到让家长放心,学生舒心,让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我们觉得抓好寄宿生工作,选好保育老师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工作。保育老师要以“严父慈母”般的身份与寄宿生生活在一起,我们经常与保育老师交流,告诉他们“家长把孩子送到我们学校,我们要像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他们,去呵护他们。”几年来,正因为我们有何市芬、李鸿雁两位尽职尽责的保育老师,才使学校各项制度得以全面落实,寄宿管理得以不断规范,寄宿生工作出现了一个又一个良好的局面。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他们尝尽了酸甜苦辣,用着一颗真诚的爱心去滋润着学生心田。如下面几组镜头:

镜头一:一个炎热的晚上,来自杨店村五年级的女同学黄美婷,突然肚子疼痛难忍,保育老师发现后,马上把她送去医院,敲开急诊室的门,经医生诊断,这位同学患了急性肠胃炎,女保育老师一夜未眠,守护在床前,直到天亮,等这位同学的家长赶到时,才舒了一口气,这位同学的家长激动地说:“黄老师,您就像父母一样地关心我们 的孩子,我们不知道该怎样感谢您呀。”

镜头二:一位来自野鸭湾的三年级同学尤佳荣,放学后在操场上活动时不慎摔伤,得知情况后,保育老师连忙放下饭碗,立即送往医院。经医生诊断,这位同学左手骨折,伤情严重,必须尽快送往泉州治疗,保育老师一边守护着,一边与他的家长取得联系,直至家长到来才离开。回到学校时,已是晚上十点了,那时饭菜也凉了。

镜头三:一个星期三的中午,四年级学生黄水来在关宿舍门的时候,不小心手指头被门缝卡住,一时拔不出来,动弹不得,急得哇哇大哭,引起了周围同学的注意,同学们也急得团团转,有的说赶快找老师,有的到处找工具,个个惊慌失措,使用各种办法还是不行,水来同学害怕得直哭甚至发抖。校长闻讯后连饭都顾不得吃,风风火火地赶到学校,在保育老师的配合下想尽办法才把门撬开,水来同学的手安全地从门缝里拔出来,我们也才喘了一口气。

镜头四:一个深夜,当人们都进入甜美的梦乡时,一位来自杨店村四年级的学生黄加水,牙齿突然疼得很厉害,一阵阵哭声惊动了上下楼,同学们无法入睡。我们的保育老师心急如焚,就打电话给他的家长,叫家长带他去看医生。然而,他那父母连一点回音都没。没办法保育老师只能请医生给他打针止痛。后来才暂时止住疼痛和哭声入睡,保育老师也就静下心来,转眼一看,已是深夜四点多钟了。

镜头五:一天晚上夜自修,班级照常点名,发现了六年级学生尤芳伟缺席,保育老师顿时紧张起来,盘查所有同学都没看见,找遍了学校的每个角落,都没找到。晚上睡觉前例行寝室查铺,还未见到。无赖之下,保育老师打电话告诉其家长协助调查是否到亲戚或朋友家。可是,他家又没电话,只好挂到离他家五百多米远的邻居家,还好那邻居家老大伯非常好,一次次的把老师的音讯转告到他家。而他的家长却一点也不急,说 没关系,过两天我才出去看看。居然有这样的家长,真没他的办法,和尚不急急太监。保育老师把情况告诉校长,校长也通过多种方法盘查,可怎么也找不到。夜深了,我们也累着身子只好回到学校。等到第二天这同学来了,才松了一口气。镜头六:下午放学吃过晚饭,几个同学围坐在绿茵茵的草地上议论着。走进一听,原来他们在议论着学习的体会。有位女同学说:“刚到这个学校,感觉什么都不舒服。而现在,我们觉得学校领导和保育老师非常的关心我们,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提高了。”是啊,虽然我们辛苦点,但是给他们带来的是快乐与幸福,值得!三年来的努力,使得住宿的学生学习较为认真,行为慢慢规范,生活规律有序,看到他们生活的一幕幕,我们心里觉得很暖和。

像以上的事例在我校不胜枚举。我们的保育老师,我们的班科任老师用一片真情关爱着每一位寄宿生。三年来,没有一位寄宿生产生厌学,没有一位同学辍学,寄宿生越来越多,家长们也要求并到我校就读。

以上的汇报,仅是我们工作的缩影。诚然,在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还有存在许多不足需进一步改进。今后我们将继续发扬好的经验做法,设想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管理与改进。

一、建设标准化楼房,实行科学规范管理

标准化宿舍的建设,是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级领导们多次亲临学校调研,并经常下校关心指导寄宿生的学习生活。我们将在明年为寄宿生创设一个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整洁美观的宿舍,宽敞方便的食堂,并配备相应的生活设施。根据目前寄宿管理的实际,今后我们的管理提出了“一优化、一尝试、一加强、一创建、一建立”的思路,以此提高规模办学的质量。

1、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充分发挥财、物的优势和教学服务的功能,创造优良的教学环境,合理集中地使用人力、财力、物力,使教学设施得到高效使用。

2、尝试模拟军营管理。严格要求统一行动,步调一致,继续发扬“四统一”做法,设法统一购置棉被、床单、制作脸盆架、鞋架、牙杯架、毛巾架和衣物箱等,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3、加强家校联系,建立良好信息沟通、交流、反馈机制。充分发挥多种媒体手段广泛宣传,征得家长理解与支持。通过召开寄宿生会议、寄宿生家长会、设立家校通讯录、联系卡、发征求意见稿、设立意见箱、个别家访等形式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及时整改,办社会、群众、学生满意的寄宿制学校。

4、创建平安校园,确保在校平安。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压倒一切。成绩不好可以弥补,身体不好可以锻炼,惟有安全事故所带来的损失和创伤是无法挽回的。我校将一如既往地把寄宿生安全工作放在管理的首位,不断修订完善各种职责与制度,制定各种工作预案,加强紧急疏散训练,防范未然,创建平安校园、平安楼房、平安寝室,确保寄宿生在校安心学习、安心生活。

5、建立寄宿生档案,提高学业成绩。鉴于并校生大部分基础差、养成习惯不良等现象,要认真制订计划,全面深刻分析原因,为每一个寄宿生建立成长档案,注重质量监控,行为矫正,寻找对策,补缺补漏,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地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创设寝室文化,营造温馨小家

一个寝室就是一个小天地。如何引导学生丰富自己的生活空间,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是我校保育老师今后探索的问题。我们设想:

1、保育老师指导寄宿生创设寝室小文化活动,根据各寝室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开展动手实践活动,布置寝室月主题文化,营造富有个性的温馨小家。

2、引进激励机制,开展文明寝室评比活动。通过“遵纪守法、团结友爱、按时作息、言行文明、卫生整洁”五个项目的评比活动,颁发“流动红旗”或评选“星级寝室”,以此规范寄宿生养成良好习惯,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三、开辟第三课堂,丰富课余生活

鉴于寄宿生在校时间长,午饭、晚饭后空闲时间多,我们设想组织开辟第三课堂,设置活动室和专栏,丰富课余生活。

1、设法在食堂或专用室安装电视机,让寄宿生收看新闻,了解时事,欣赏有益电视节目;

2、设立寄宿生活动室,配备乒乓球、象棋、跳棋等文娱活动器材,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习的兴趣,又增进寄宿生之间的交流;

3、设置寄宿生书法、美术作品展览专栏,展示他们的优秀作品,培养他们的特长;

4、设置卫生宣传专栏,定期出版卫生墙报,了解卫生常识,养成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

四、开展课题研究,加强自主管理

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也是一个暂新的课题。如何加强寄宿制学校管理,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和生活自律能力是值得探究的课题。我们畅想以农村寄宿制学校为着眼点,试图从环境陶冶、管理约束、知识塑造、活动发展、检查督促等方面查找突破口,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立足当前的管理背景,探索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从而形成一套适合本校实际的寄宿保育理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五、搞好勤工俭学,确保健康成长

根据学校布局重新规划建设,设想开辟蔬菜种植劳动实践基地,把学生种植蔬菜与劳动实践教育相结合。蔬菜基地的建设为劳动实践教育提供场所,同时又可提供新鲜蔬菜,解决困难寄宿生整天吃咸菜配淡饭,一个咸菜罐度一个星期,缺乏维生素,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的问题。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劳动成果解决吃蔬菜难的问题,更有益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是学校布局调整的后续工作,是提升教育质量,实行资源共享,努力谋求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其他地区教育发展距离的有效途径,也是教育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体现。我们坚信“真情所至,金石为开”。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学校全体师生的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下,我校的寄宿制管理将会更上一个新台阶。

农村寄宿制学校急需校医 篇3

一是有病时无法及时就医。在边远地区的寄宿制学校里,由于客观地理环境的限制,当学生生病时往往得不到及时医治,特别是一些急性病,如高烧、急性肠炎等,如果不及时医治往往会小病拖成大病。在通常情况下,如果有学生出现病痛现象,教师要几个小时才能帮助学生到达医院得到救治。一些学校也曾准备了一些常用药,像感冒药等,然而随着安全工作警钟的频繁敲响,没有任何医疗知识的教师也不冉敢给学生服用一些常用药。凶为一旦出了问题,即使不是药的问题,也会有扯不完的皮。这样一来,对一些急性病的治疗是相当不利的。

二是学生出现病痛牵扯大量人力。学校没有校医,当学生出现病痛时往往是需要几个老师共同护送去医院的,而寄宿制学校本身就需要人手较多,特别是在晚间,更是人手较紧的时候,一旦有学生生病情况出现只得临时调整教学计划,这样严重影响了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特别是在冬季,学生感冒几乎每天都有,于是每天都有相关教师奔忙在学校与医院的路上,这实在是一项沉重的负担。

如果学校配备了医疗室,有了校医,这将是农村边远学校在管理工作上的一次实质性的解放,更是给农村边远地区学校的学生健康成长设置了一道生命的保障线。

(来源:《中国教育报》)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研究 篇4

一、课余时间的生活内容

经过对学生课余时间的生活观察以及和学生交流, 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是休闲类。包括指导学生收听广播, 尤其是新闻类和语言电台, 拓展学生广阔的视野, 以期增加其对于社会的了解。

第二是生活类。包括防火、放电、防水以及急救常识培训锻炼其生存能力, 乡邻帮扶行动, 以期学生能够学会生存、生活、合作和服务。

第三是文化类。包括看书读报, 阅读杂志期刊等, 以期达到增长学生看待事物的多面性。

第四是科技类。包括一些日常观察、小组课外制作以及发明, 以期培养学生们的思维扩散能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第五是歌舞类。包括唱歌, 演奏乐器, 体操以及舞蹈, 以期能够发展每个人的特长;

第六是体育类。包括合作类项目和竞争性项目, 以期增强体能, 培养学他们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二、课余生活中学生的现状

总体说来, 目前学生的课余生活还是相对匮乏。基本上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第一方面:因为学生寄宿在学校, 因此他们的生活基本围绕这校园, 导致学习在学生的生活中所占比重过大, 学习任务重、压力大现象存在。另外, 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 学校控制学生的校内外活动。同时为了提高学校的升学率, 很多学校常常通过增加上课时间, 增加学习任务以用来利用学生原来的课余时间, 这些因素都导致学生在学校的课余生活不得不以学业为主。笔者对周围的农村寄宿制学校访问得知, 大部分学校没有按照国家规定安排七八节课, 增加了早自习或者晚自习课, 甚至早晚自习课均存在。这些学校的学生每天的学习时间基本超过了十小时。同时, 笔者对于学生的调查显示, 这些学校的小学生甚至每天需要话费大于两个小时以上用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第二方面:大部分学校组织或者学生自发组织的课余生活比较机械和单调。经过调查和研究发现:

(1) 校方开展的课余活动形式单一。课外活动形式基本上是体育活动。有调查表明:寄宿制学校每年组织校级课外活动为1-3次, 体育活动占其中的80%以上。

(2) 学生自发开展活动的范围太小。不管中学还是小学, 学生们自发组织的活动少之又少, 并且, 基本都离不开学校的范围。久而久之, 每个学生都逐渐丧失了兴趣和趣味, 随之活动更加少, 成为一种恶性循环。

(3) 缺少必要的硬件设备和专业老师。目前,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乡村校园的硬件设施都不能充分满足学生进行相应的课外活动。并且这些学校一般情况下地理位置偏远, 待遇相比较城镇老师差, 升学任务又一点不轻松, 导致很难引入优秀的教师, 专业老师更是几乎没有。

三、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贫乏的原因

(1) 农村的寄宿制学校基础薄弱。

(2) 教师资源紧缺, 特别是没有专业的生活指导老师。

(3) 国家的保障经费尚未按照明确的类别进行分配。

(4) 学校缺少必要的课外活动的场所, 学生的活动范围非常受限。

四、寄宿制学校课余生活管理的经验

多位奋斗在教育前线的教师与管理者对于目前处于农村的寄宿制学校其课外生活非常关注, 他们根据多年的管理经验以及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式, 对该问题作出了有效的探索, 并且总结了一些有益的经验。这些经验主要包括:提前对课外活动做出详细的计划和准备, 听取学生们的心声和建议, 与学生共同筹划;不仅仅局限与小组或者班级的活动, 尝试多进行中大型的活动, 让不同年纪的学生组合在一起;活动范围不能仅限于校园, 另外, 参与者范围也不局限于学生, 鼓励家长于学生共同参与;每次活动结束后, 及时跟进, 了解活动参与者的看法, 虚心向学生请教不完善的地方, 以便改进。

结语:根据以上所讲, 我们发现要改变当前农村的寄宿制学校存在的一些问题, 必须首先弄清其状况, 挖掘出其根本原因, 并且, 通过交流学习其他校方的好经验, 与时俱进, 加大对于孩子的关爱和关心。同时, 政府应当增加对于其教育经费的投放力度, 加强对于老师的教育, 鼓励更多优秀的老师去农村任教, 多探索, 深研究, 动员全社会的力量, 我们有信心可以呵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农村寄宿制学校所存在的问题也可定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杨兆山, 王守纪, 张海波.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适应问题[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 .

[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贫困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管理研究——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县、河北省丰宁县的调研[J].教育研究.2008 (4) .

寄宿学校交流材料 篇5

--子长县安定镇初级中学寄宿生管理交流材料

我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以创建文明示范校园为载体,按照“创高质量有特色人民满意的优质学校”的总体目标,牢固树立了“打好基础、优化素质、培养才能、发展个性、立足长远、服务未来”的办学思想,围绕“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宗旨,逐步形成了“爱生律己 善教 启智”的教风,“乐学 勤思 诚实 勇毅”的学风,“团结 进取 创新 争先”的校风。近年来我校先后荣获“初中教学质量优秀学校”、“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初中寄宿制管理先进集体”等荣誉,获得“教学成绩进步奖”、“初中‘三合一’考试全县第三名”等成绩,在寄宿生管理方面,逐步形成了一套“安中模式”现总结交流如下:

一、强化制度建设,规范管理细节

学校以“规范化、人文化、精细化”为支撑,以制度文化的充实和完善为依托,制定了一系列寄宿制管理规章制度,构建了依法办学、民主监督、质量考核等评估体系,规范和细化了领导班子成员的分工和各部门的管理职能,成立了安定中学寄宿生管理委员会和“蛋奶工程”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具体工作。

(一)营造宿舍和谐氛围,打造精品细节工程 针对初中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选配了生活指导教师和专职管理员,确立了“消除管理盲点、规范管理细节、提高管理效能”的管理措施。

一是针对寄宿生每天的活动,按照《中学生一日常规》中的要求,重点抓了“三个习惯”(礼仪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平时提倡“三轻”(说话轻、走路轻、摆放物品轻)和“三个随手”(就餐后随手刷洗碗筷、用水后随手关水龙头、生活中随手捡拾垃圾),按照“六个一条线”(被子、脸盆、毛巾、茶缸、水瓶、鞋子摆放一条线)的军事化管理要求,分楼层分宿舍具体安排包宿教师检查、督促、指导学生按时起床就寝、折叠被褥、洗脸、洗脚、漱口、打扫卫生、规范摆设生活用品,力争使学生把每一个步骤都做得精心,每一个环节都做得精细,每一项事务都做成精品。

二是学校为每位寄宿生统一配备了储物柜、统一了床单、枕巾等生活用品,为实现军事化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是针对寄宿生生活自理能力差,责任意识淡薄问题,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对宿舍内的每一扇门、每一块玻璃、每一个铺位、每一样用具等都指定了专门的责任人,并开展了系列化生活技能竞赛,使宿舍内逐步形成了“事事、时时、处处有人管,人人、事事、时时讲实效”的自我管理氛围。

四是针对农村学生卫生习惯差的问题,学校专门为寄宿生购置了大功率烧水器,保证了寄宿生每时都有开水、热水供应。同时,学校还为每间寝室安上了防蝇窗纱、窗帘和节能灯具,在公用阳台架设了护栏,使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享有了同等的生活条件。现在公寓楼水、电、暖设施齐全,许多家长来校看后,都说寄宿生的寄宿条件不亚于高校。

(二)加强饮食安全管理 强化过程检查督促

一是为了方便学生就餐,学校餐饮选派了责任心强、富有食堂管理经验的同志进行管理,师生打饭,既方便又卫生。

二是为了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学校对学生每顿饭菜的质量、数量、价格实行三定额。

三是为了保证学生的合理营养,避免饭菜单调与重复,食堂管理人员精心设计每天的菜谱,既营养丰富又花色品种多,基本做到了市场有什么新鲜蔬菜,学生就能吃到什么样的新鲜蔬菜。

四是为了保证饭菜质量和饮食安全,学校对食堂实行周考评、月评估和达标的管理方式,要求每位管理者在“精”字上高要求,在“细”字上下功夫,在“实”字上做文章,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在就餐大厅和食堂安装了灭蝇灯、排气罩,消毒设备,对食品的储藏进行了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并定期消毒。严把原料进口关,每周不定期对餐饮中心所进货物进行两次检查,对进入食堂的米、面、植物油、酱油、醋、肉等食品进行台账记载,索要凭证和质量安全标识。与此同时,学校还建立了程式化的安全检查制度,每天、每周、每月按程式对蔬菜的新鲜、干净程度,保存食品的冷藏消毒设备及生食品、半成品和熟食品的分割存放情况进行检查,检查时要求做到“三有三必”:即有要求必有检查,有检查必有反馈,有反馈必有考核,同时实行“三度”:一看整改速度,整改是否有推诿扯皮、延误时间之现象;二看检查高度,检查是否按标准去做,是否有“自我取舍”现象;三看整改力度,整改是否落实到位,是否按要求去做。在检查中还对学生就餐“十大常规”实行周评估制,由校级领导、值周组教师组成检查组交叉检查并公示结果,以增加文明食堂评比的透明度,考核的权威性和公平性。

二、创新活动载体,加强育人职能

针对我校管理难度大、社会期望值高的现实,学校从高标准、高起点出发,把“一切为了师生发展”作为核心理念,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活动教育为载体,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全方位优化办学平台。针对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时间比较宽裕的特点,通过组建兴趣小组、开展系列化课外活动、提供“超市化”课外服务、开辟第二课堂(学科类、艺体类、阳光体育、生活休闲类)等措施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在全校营造了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团结的良好人际关系,建立了一种平等亲切,尊重和谐,团结友爱,教学相长,活而不乱,管而不死的良好工作氛围。

一是为打造学习型校园,学校图书馆坚持每时开放,通过课外阅读,使学生生活逐步充实,头脑逐渐聪慧,同时也滋养了学生的儒雅气和校园的书香气。

二是各年级备课组组建了文学社、数学屋、英语沙龙、科技创践娱苑、丝绸史话等学科类社团。坚持开展书法、绘画技能大赛,演讲读书活动,球类竞技比赛等

三是学校投资在运动区建设了高标准的篮球场,羽毛球场,排球场、足球场、标准跑道,购置了乒乓球台、单双杠、运动健身器材等,组建了生活休闲类兴趣活动小组,活动涉及防灾自救演练、挑战体能、智力大比拼、才艺展示、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一分钟投篮比赛、拔河比赛等内容。

四是开展了系列化教育活动。针对学生寄宿后可能产生的亲情淡化现象,学校探索建立了家人探访、家校沟通等一系列家校联动机制,为了消除寄宿生孤独的思家情绪,学校及时开展了以“送温暖、送亲情”为主要内容的心连心主题实践活动,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心理健康咨询室,充分利用电视机、影碟机等设备组织寄宿生收看有益的心连心电视节目;为增强寄宿生的环保意识,学校发出了“爱绿、护绿”倡议,请“五老”人员讲解传统民俗和风情;积极组织学生会发起了“抗震救灾、关爱家园”倡议活动,全校学生不但涌跃捐款,而且文学社征集向灾区小朋友写信,鼓励灾区人民、小朋友战胜困难,重建家园,使学生的爱心得以培养。

另外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让农村孩子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接受和城市孩子一样的公平教育,让现代信息与学生“零接触”,学校又连接了互联网,开通了数字化校园网,开放了计算机网络教室,实现了多媒体现代化教学。

三、狠抓安全主线,强化责任意识

按照《子长县教育局寄宿生管理办法》的精神,学校编印了《安定中学安全管理手册》,将安全教育纳入目标责任管理实施范围,要求全校师生安全意识进职责、进课堂、进头脑。针对节假日学生回家时间比较集中,乘车困难,疏散难度大的问题,学校采取了分时段放学、错峰乘车、分批运送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了寄宿生周末回家乘车困难的问题。针对部分车主为了自己的利益严重超载,个别家长为图方便,用摩托车、农用车或无牌无照的车辆接送学生的问题,学校及时与公安、交通部门达成协议,开展了专项整治活动,学校领导亲自带队,组织校警、值周教师、班主任分别在校门口、车站疏通护送学生。针对寄宿学生群体疾病预防控制和日常卫生保健的需要,学校成立了临时卫生保健室,从卫生机构中聘请了业务能力较强的专业人员担任卫生保健员,所有学生全部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安全责任保险,对特异体质学生、个性差异学生提供保姆式服务,并建立了健康档案。针对闲杂人员随意进校或寄宿生无故离校以及校内外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学校及时选派了责任心强、富有管理经验的教工建起了学校保卫室,落实24小时坐班和校园内巡视制度,及时对校内外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为了确保校园的安全用电和学生夜间活动安全,学校对所有建筑物的线路全都按国家规定标准进行了架设,并在校园里架设了路灯。为了实现安全检查资料的规范化管理,学校资料室设置专柜存放各类安全资料。另外,学校还抓住晨检、班会、晚检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邀请县派出所的同志到校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目前,学校已形成了政教处、保卫科、值周组、级部、班级通力协作、相互配合而又相互交叉的寄宿生安全管理网络体系,营造了一种人人参与管理、懂得管理、服从管理、支持管理和积极向上、奋发有为、自加压力、不甘落后、自强不息、只争朝夕的工作氛围,学校安全工作得到创造性的开展,自建校以来,学校内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

四、科学布局规划,营造育人环境。

为了给寄宿生创造一种优美舒适的环境,学校按照“总体规划、一步到位、分步实施、经济实用、美观超前”和“标准化、现代化、园林化”的设计原则和建设标准进行建设。学校花大气力整治了校园环境和学校周边环境,平整场坪、修建花池等;硬化了校园场坪,并制作标语牌200多块,充分利用现有空间进行垂直绿化和立体绿化。目前,学校基础设施建筑完全满足了教学、生活的需要,其中服务性设施建筑面积占校园建筑面积的60%,校园内道路、林带相互配套,路灯、景观灯错落有致,文化氛围浓厚,育人环境格调高雅。

论寄宿制学校的宿舍管理 篇6

一、让学生参与生活管理,做生活的主人

1. 让学生参与生活的自我管理。选出思想积极进步、有管理能力、有说服能力、肯于为学生服务的学生组成学校宿管理小分队,让他们直接参与和直接管理住宿生,这样做既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又可以提高学校宿舍管理的效果,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工作能力和主人翁意识。

2. 建立新型的科学管理办法。由于住宿生的年级不同,宿舍管理的方法也就不同,如小学生的宿舍管理和中学生的宿舍管理要分开,形成两套不同的管理方法。主要因为他们的年龄不同、思想意识也不相同、学习的时间更是不相同。当遇到不同的事件和意见时,管理教师要和学生管理代表召开宿舍管理代表会议,商定具体解决的办法和措施。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原则去做好宿舍管理工作。只有不断地改进管理办法、更新管理观念、提高管理水平,才能使寄宿制学校的宿舍管理工作做到科学、合理、有效。

二、让制度化管理的办法人人皆知家喻户晓

1. 加强住宿生的生存能力培养与养成教育,并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学校应切合实际制定有关住宿生的管理制度,并把制度编辑打印发放至住宿生及家长,邀请家长也参与学生的生活管理。纪律和制度是约束人们活动的行为准则,是加强学校宿舍管理不可缺少的元素。对刚入校的住宿生要进行内务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使他们在短期内适应学校的宿舍生活,让他们文明就寝、团结协作,逐步学会独立生活。

宿舍管理工作也要建立评比制度,让住宿生进行卫生、被褥摆放和按时就寝、起床的评比与竞争,使各寝室之间你追我赶争先进,让先进的思想、先进的工作成为宿舍管理工作的主线。

2. 勤检查多评比,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学生年龄小的时段中,他们的自觉性不高、自我管理能力差,单靠学生自觉去执行某种任务是不够的。制度要得到圆满的执行,还必须要做经常性的检查和评比,让寝室长每天检查室内的卫生被褥物品的摆放,管理教师做各寝室的综合评定,并在每学期进行排名表彰。实践告诉我们,宿舍的管理有检查督促和评比,可调动住宿生的能动性,能够促进学校的宿舍管理工作,也能养成学生独立生活的习惯。

三、建立“一评“、“二册”、“三通”和“例会”制

一评:是住宿生就寝表现评分录。用它来综合评定住宿生就寝中的表现,同时督促住宿生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从而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二册:具体说是住宿生的点名册和住宿生就寝中教师的查寝工作册。其目的:1. 了解住宿生遵守纪律的表现。2. 记录住宿生的夜间表现,并作为管理教师与学生家长合作的依据和条件。

三通:每天晚上就寝前要严格检查核对住宿生人数,看学生是否与老师通话请假,管理教师要和缺席学生的班主任通话,与他的家长通话,具体了解学生缺席原因,确认缺席学生的所在位置,取得多方位的合作,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

例会制:每学期学校都要定期召开全校住宿生大会,向住宿生布置任务、表彰先进、提出近期的新要求。每位管理教师也定期召开所管区域住宿生的小型会议,开展住宿生的思想教育与生活管理。如:安全教育与指导、卫生教育与被褥摆放问题,公用区的管理与服务等。

寄宿制学校的宿舍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辛苦的工作,不但要抓好学生的生活行为,也要注重他们的人身安全,培养他们正确做人,这样才能把宿舍管理工作沿着制度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轨道向前发展,才能使宿舍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农村学校寄宿生管理方法初探 篇7

一、对农村学校寄宿学生管理存在问题的研究分析

1. 学生及其家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寄宿学生大部分家居偏远, 为了上学, 他们不得不离开朝夕相处的父母, 开始独立生活, 自制能力和自主生活能力较差。 (2) 由于居住地方相对偏远, 生存环境比较恶劣, 经济收入很低, 部分家庭支付学生在校费用存在一定困难。 (3) 为了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 许多寄宿生家长选择了外出打工, 孩子一般请亲戚朋友托管, 或者是由学生的爷爷奶奶照看, 这样缺少了家庭教育, 影响了学校教育质量的巩固和孩子的健康成长。

2. 学校管理方面的困难

(1) 住宿学生数量增加, 学校宿舍管理的难度加大, 培训孩子们自主生活能力的任务加重。 (2) 学校没有专职的生活教师, 又无管理寄宿生的编制, 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 (3) 休息时段的安全保卫工作日显重要, 但相对分散, 难以管理。 (4) 学校宿舍紧张, 即使有宿舍也很拥挤。 (5) 上放学途中的安全难有保障。

二、解决策略

1. 自主化管理模式是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大胆尝试

自主化管理是指一种以学生的自我约束为基础, 自我管理为手段, 自我评价为途径, 自我发展为目的的工作模式。在这个载体中, 提供和创造学生主动成长的机会, 以此来发展学生个性特征, 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鼓励学生创新精神, 体现学生实践能力, 让学生主动地感知、体验、判断、认识、实践成功与挫折, 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寄宿生而言, 首先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寄宿制学校在安全管理方面, 要实行责任追究, 以保证寄宿生的人身安全。其次, 实施“寝室长负责制”。为此我召开家长会, 动员家长们先学会对孩子的自主教育, 对每个寝室长进行培训, 让他们每周汇报情况, 及时发现、处理问题。这样一来, 学生很快适应了住宿生活, 我和家长也安心多了。此外, 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饮食方面, 应重点加强学校食堂管理。严格管理还应该严格于学生的生活习惯, 要求学生做到生活不拖拉、吃饭不浪费、衣着要朴素、花钱要节省, 虽然这些要求有些苛刻, 但是能帮其养成严于律己的良好习惯。

2. 亲情化管理是寄宿制学校管理的特色

对于一些农村学校来说, 实行寄宿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留守儿童的逐渐增多。这些“留守儿童”大多是和祖辈、老人一起生活的, 在学习、生活、情感、品德、心理、安全等方面都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 他们往往对社会很冷漠, 缺乏安全感, 容易出现攻击性的行为。对这些孩子来说, 如何更好地监护是寄宿制学校管理的新课题, 对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类孩子长期缺乏家庭温暖, 要弥补他们在亲情方面的缺失, 让他们在寄宿制学校里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关爱和温暖才是关键所在。这可以有很多尝试, 如:学生之间为彼此过生日;在节日、特殊日子开展与其联系紧密的相关活动。这样既可让其感受到别人给予的温暖, 学会去关爱别人, 也可缓解孩子们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而产生的孤独感。弥补亲情的缺失最有效的办法, 就是让留守儿童将情感转移到老师们的身上。在日常生活中, 老师和孩子同吃同住, 和他们接触时间最长, 应该是学生们最为亲密的人。如果老师以一种家庭教育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学生, 与留守孩子经常交流, 多谈心, 就可以随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和生活的情况。班主任、任课老师和生活老师都尽量地成为他们的家长, 就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亲情的存在, 不让亲情淡漠。

3. 个性化管理是寄宿制学校管理的依托

个性化管理要求学校注重校风的形成。校风体现的是一所学校师生员工所共同具有的思想品德、精神风貌、行为习惯等文化素养, 它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良好的校风体现国家培养人才的目标, 使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个性化管理要求落实在活动的开展中。学校应充分地利用现有的资源, 有计划、持之以恒、系统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竞赛活动。

农村学校寄宿学生的现状及对策 篇8

1. 家庭教育缺失。

一是亲情缺失。当前, 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 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 而其子女又不能随父母进城就学, 使得农村留守儿童不断增多, 留守儿童与父母不能团聚, 他们成长期间缺失亲情的抚慰与关怀。

二是溺爱。因为生活条件的改善, 父母认为不能委屈孩子, 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 而负责照看孩子的祖辈老人大多文化知识贫乏, 缺乏家庭教育能力, 只是在物质方面完全满足孩子, 使得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出现空白现象, 进而影响到其学习习惯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2. 农村寄宿制学校条件不足。

近年来, 随着学校布局结构调整,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寄宿学生越来越多。寄宿生24小时生活在学校, 因为安全等因素, 学生的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 这与寄宿生年龄阶段的心理需求形成极大落差。

目前农村寄宿制中小学, 食堂基本是社会化的, 设施不足, 人员不固定, 学生正处在身体和心理双重成长的关键时期, 部分需求得不到满足, 这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因为资源与经费等原因, 部分寄宿制学校硬件设施不足, 不能给学生提供生活、娱乐等方面的条件, 寄宿生在学校活动很少、生活单调。

3. 学习方面的缺失。

一是自信心不足。学生的心理问题本来是成长中的正常问题, 但因缺少家长的关心而不能及时排解, 造成心理问题的累积, 久而久之就表现为自信心不足。

二是学习压力大, 抗挫折能力差。目前,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生经常心理紧张, 总担心会受到老师、父母的责备和同学的冷眼。于是挫折感“油然而生”, 表现为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神经衰弱、对老师和同学的言行敏感等症状。

二、农村学校寄宿生的教育对策研究

1. 搭建一个“爱心”平台。

一是家校沟通、形成合力。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与其家庭有一定关系。父母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家庭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 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寄宿制学校老师要多渠道和学生家长联系。如, 开通亲情电话, 建立家校联系制度, 向学生及其家长、临时监护人公布班主任的联系方式, 保障互通信息, 以便家长及时了解子女在校的表现, 同时老师也可以了解学生在家和社会上的表现。向家长传达寄宿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有可能出现的偏差, 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操作性强的建议。

二是创设一个“亲情”班集体。要创设宽松和谐的班集体, 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功能。召开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主题班会, 激发每个学生的关爱意识, 同时也激励寄宿学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寄宿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里生活、学习,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同学关系是进行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进行交往活动,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激发他们合作的愿望, 教会他们友好合作的方式, 学会为别人着想。爱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阳光和雨露, 作为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

三是营造温馨的宿舍氛围。每天要给寄宿生足够的时间发展个人爱好, 发挥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作用, 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劳动。使学生宽以待人、豁达大度, 做一个宽厚、诚实的人, 让他们心情愉快、健康向上。

2. 积极引导。

一是组建学习帮扶小组。由于寄宿学生的特殊情况, 他们更需要学习上的帮助。因此, 除老师热心辅导外, 还应组建学习小组, 让组内同学在遇到学习难题时能够相互帮助。

二是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奠定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老师要在传授心理健康常识的同时, 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让他们正确对待成败与挫折, 保持青少年的青春与活力, 保持自信与乐观, 学会超越自我。

加强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的培训 篇9

生活教师是伴随寄宿制学校的建立而出现的特殊教师群体。当前, 专门针对生活教师的培训还处于空白状态, 这也是导致当前生活教师工作的主观色彩较浓、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缺少规范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整个学校是一个有机整体。课上的教育与课下的活动以及管理等要衔接好, 专业课教师与生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也要衔接好。生活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 要了解自己的工作对象。各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 对他们学业以及生活等各方面的管理和照顾, 既要规范科学, 又要满足学生的内在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在注重对校长以及各学科教师进行培训的同时, 也要重视对寄宿学校中的特殊教师群体———生活教师的培训。在培训频次上, 要保证生活教师在正式上岗前后至少能各获得一次接受培训的机会, 提高其自身的职业素养;在培训内容上, 要以教育规章制度、学校卫生条例、教师职业操守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主;在培训方式上, 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邀请大学中的教育专家、心理专家以及寄宿学校中的优秀生活教师共同进行研讨, 切实解决生活教师的认识问题, 全面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

摘自《教育探索》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探究 篇10

一、现状分析

1.学生情况

学生年龄偏低, 年龄相差较大, 是管理的一大难题。由于取消了一些较偏远的、生源较少的教学点, 如, 小满镇就把店子闸、王其闸等五所学校的中高年级学生集中到条件较好的古浪小学就读。这些集中后的学校由过去的走读式学校转化为寄宿制学校, 这些寄宿的学生年龄最小的8岁, 大的12、13岁, 由于学生年龄小, 生活自理能力差, 加上大多数学生在家比较娇惯, 学校既要把精力放在照顾好学生的吃、住和安全保障上, 又要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2.安全工作

同过去相比, 安全隐患增多。安全工作非常重要。在小学里, 寄宿的是年龄较小的学生, 他们的分辨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较低, 自控能力较差, 如, 玩电、玩火、玩水、到危险地方玩耍、做危险游戏等, 在校内极易造成安全事故。同时寄宿学生家离学校较远, 每周往返学校必须乘坐车辆或骑车、走路, 农村的一些搭客车辆很不安全, 无证、无牌、无驾照车辆上路非常多。再加上乡村道路狭窄, 交通安全危险系数过大, 学校的安全工作极为艰难。

3.学生个体

学生身心健康得不到保障。首先是身体素质方面。调查显示, 寄宿学生每星期从家带来5~10元生活费, 他们只能用这有限的一点钱去支付来往的车费、生活费及零用。其次是身心健康问题。在小满镇小学周一的教师例会上, 四年级的班主任正在读着学生秦国龙写给她的一封信:“家里就我一个人, 自己哭, 自己笑, 自己想事儿。遇到困难没有人帮助, 只能想念父母。别人回到家都有爸爸妈妈的呵护, 我却要靠自己, 前段时间连续几场大雨过后, 家里的两间老房子经受不住‘折磨’, 倒塌了。如今每逢周末, 我都不知道去哪里……”这些留守孩子由爷爷奶奶代管, 或单独生活, 得不到父母的关爱, 心理上受到一定影响。

4.教育教学

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学生在班额管理、作业设计、学生个别辅导等方面都需要完善和提高。家庭教育较为贫乏, 由于家长自身文化素质低, 不懂孩子的心理和教育子女的方法, 因此对孩子的教育完全依赖于学校教育。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思想消极, 不求上进, 语言低级乏味。学科的增多、难度的增大, 使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在学校, 把老师的批评教育不当回事, 甚至产生对立情绪, 部分学生心理承受力差, 受老师指责或与同学争吵几句就要逃学、弃学或产生过激行为。

5.基础设施

我镇中心学校小学部、古浪小学、小满小学成为寄宿制学校后, 基础设施不够, 学校合并后, 虽然增加了部分建设, 但学校设施仍未完善。特别是学生宿舍、食堂设施、功能室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改善。

二、主要做法

1.学生安全管理

(1) 实行岗位责任制。建立门卫、巡逻、值班制度、食堂管理、学生宿舍管理、安全检查等各项校内安全管理制度, 并将学校每个岗位的安全责任逐条细化, 分解落实到人、落实到每项工作、每个环节。日常安全检查工作中, 要注重学校安全排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 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治安秩序。

(2) 建立学生返校和回家接送制度。制定详细可行的接送方案, 由专职管理人员和学生代表组织接送农村寄宿制学生, 确保寄宿制学生安全往返学校。加强对学生在楼道和在大型活动场所等拥挤地方活动的行为规范教育, 强化其安全意识。针对寄宿制学校学生集中在节假日前后离校和返校的特点, 形成定期审核学校接送车辆安全情况制度。建立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和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和演练制度。要针对校内存在的安全隐患, 在教育局的指导下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并开展预案演练, 增强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3) 加强安全教育, 做好各类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学校要形成经常性安全教育制度, 利用班会、墙报、广播等途径定期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安全用电、冬季取暖安全以及防煤气中毒、预防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等安全教育。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开学初、放假前, 结合当地安全事故发生的特点, 做好学生安全回家教育, 防止各类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做好家校联系, 建立“学校———学生——家长”之间畅通的联系方式, 积极探索家校安全教育。寄宿生的家一般离学校较远, 交通不便, 可以根据寄宿生家庭分布情况绘制住址分布示意图, 确定学生集散和情况联络点, 并将寄宿生按家庭住址编成若干路线, 选出路队长来负责监督该路线寄宿生往返学校途中的情况。

2.学校文化管理

在寄宿制管理模式下, 由于学生生活空间相对狭小, 长期在封闭的校园中生活, 如果没有良好的校园文化生活, 容易引发一系列校园社会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治理对策。可以根据学生住校的特点, 重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绿化、美化和净化校园, 努力培育校园精神, 深入挖掘校史、校训、校情的教育内涵, 积极培育校园文化特色, 打造校XUE SHENG GUAN LI学生管理园文化品牌, 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为广大师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尽量配备完善的设施, 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如, 电教室的配置、图书室图书的更新、音乐活动室、美术活动室、食堂设施的改善、校园的美化、绿化等。只有这样, 才能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改善学生的生活和饮食条件,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3.教育教学管理

(1) 制定科学的教学作息制度。根据学生年龄以及成长的特点, 制定出本校合理的作息时间制度。加强自习课和课外活动的组织管理, 充分利用学生食宿在校的有利条件, 根据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实际情况, 努力开发有地域特色的活动, 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健康的文艺、体育、科技等活动, 丰富学生在校的课外生活, 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对学生要有预习、上课、复习、作业等基本要求。着力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要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设施设备, 发挥其“同在蓝天下,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 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2)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学业考核办法。不单纯以学科成绩评价学生, 按考试分数给学生排名次。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严格执行课程表、作息时间表, 合理安排学生作息时间。保证学生作业负担适量, 作业内容要精选, 难易要适度, 形式要多样。

(3) 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实行寄宿制以前, 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上学回家的路途, 有的学生凌晨5点就要起床, 边走路还边打瞌睡, 根本谈不上良好的学习习惯。推行寄宿制后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写字习惯、说普通话的习惯、课后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和不懂敢问的习惯。二是着力培养学生上早、晚自习和午休的作息习惯。三是着力开设好第二课堂兴趣小组, 培养学生的音乐、体育、美术、舞蹈、武术等方面的特长。

(4) 班级管理从严、从细, 重在互相帮助。通过多种形式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在工作中既重视学生的成绩, 又重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既关心学生的生活, 又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育。同一要求, 严格尺度, 体现班主任的“严父”形象。开展同学“一帮一”的结对互学。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同时, 有意识地安排成绩优良、热爱集体、遵守纪律、助人为乐的优秀学生和少数寄宿制学生, 开展“一对一”的结对互学。以便形成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良好班风和学风。

(5) 教学班额管理。由于原先几所学校的学生合到一起, 学生数量增加。学校要及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控制班额, 积极创造条件, 逐步做到小学班额控制在45人左右, 初中班额控制在50人左右。

4.德育管理

(1) 加强养成教育就是学生成长规律的内在要求。寄宿生在校时间多, 学生生活在学校, 学习在学校, 活动在学校, 学校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生活实践的空间。但如果寄宿生的吃、住、行生活得不到一个妥善的合理的管理, 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就无从谈起。首先, 强调养成教育, 让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求知, 学会生存, 学会健体, 学会合作”。

(2) 从小处入手, 开展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农村学生从家庭分散生活转入学校集体生活会有各种不适, 可以开展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把培养学生的做事、就餐、就寝、卫生和礼仪等方面的习惯作为中小学养成教育的基础性工作。

(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住校生年龄小, 刚刚离开父母, 失落寂寞感也就随之而来, 往往不能适应住校生活。高年级的学生, 有的即将进入青春期, 心理和生理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表现为任性, 唯我独尊, 加上一些不良习惯的侵蚀, 他们往往不能适应住校生活的节奏。因此, 生活教师、值班人员、班主任、任课教师要经常深入住校生当中, 了解掌握住校生的动态, 多关心他们, 如, 把他们送回每间宿舍, 帮其整理铺盖, 清理日常用品等, 以消除学生寂寞感。通过交流, 班队会, 晚自习, 收看电视节目等机会, 及时疏导学生心理, 使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为了全面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学校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并为个别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管理教师还应通过各种渠道建立师生交流氛围,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从而促进师生间情感交流, 培养学生具有自尊自爱、健康向上、努力进取、性格开朗、学会交往、与人协作、自主自理、自我约束、宽容大度等良好的心理素质。

5.生活管理

对学生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行为规范进行训练, 保障生活基本环节, 建立起学生管理时段责任和健康基本信息及反馈机制, 让学生始终在教师的视野里。建立以学生快乐为核心的活动管理。通过活动让学生在学校有事可做, 建立教师参与活动的机制, 引导丰富多彩的活动, 师生共乐。我校住宿生, 由于宿舍面积小, 冬天二三十人住在一个房间里, 不但气味难闻, 而且有很多不方便。有的学生身体状况差, 晚上有尿床现象, 第二天床铺、裤子全是湿的。当我发现后, 首先做的就是赶快让学生到房间里烤干, 询问其原因。其次与他们的父母联系, 抓紧治疗, 最重要的是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不在全班提及此事, 暗地里嘱咐其他住校生保守秘密。这样做既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而且加深了他们对老师的信任。在老师的指导下, 可以自己料理叠被、系鞋带、清理房间、蒸饭、洗餐具、洗澡等劳动, 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使他们具备生活知识准备和生活劳动及生活综合能力的准备。寄宿制学校学生上百人在一起学习生活, 拓宽了学生的群体交往面, 通过班级组织、寝室小集体及兴趣小组等多层次多形式的交往, 学生在交往中学会做事, 学会共同生活, 学会关爱他人。教会学生穿衣、叠被、梳头、刷牙、洗衣、洗脚等;引导学生养成勤换衣、勤剪指甲、吃饭节约粮食、起床整理内务的良好;教育学生懂得师生见面问好、公共场所排队、外出结伴而行等习惯。坚持以活动为载体, 安排以生活、保健、心理健康、学法指导、日常礼仪、安全常识、自我救护、环境保护、艺术欣赏、小制作等活动, 扩大学生视野, 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6.食宿管理

针对现在的孩子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的特殊性, 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饮食方面, 寄宿生可自带粮油、副食品, 学校提供加工、加热的条件, 尽可能减轻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帮助学生改善生活, 以减轻学生经济负担。而对于学校食堂, 则要求在饭菜的质量上下工夫, 制定食谱, 做出美味可口的饭菜供学生食用, 食堂从业人员必须两证齐全, 且每学期到具有资质的医院体检一次;食堂要严格执行食堂卫生制度、采购验收制度以及饭菜留验记录等制度, 严禁变质、有毒、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进入食堂。要求学生要做到生活不拖拉、吃饭不浪费、衣着要朴素、花钱要节省, 这些要求虽说有些苛刻, 但是却能帮其养成严于律己的良好习惯。这既是学校的责任, 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独立意识和责任意识, 这对他们的成长有利无弊。同时, 亲情化管理也是寄宿制学校管理的特色。开展多种活动尽量弥补由于空间相隔造成的亲情的疏离。如, “给父母一封信”的活动, 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通过相互的交流, 孩子们不但可以缓解对父母的思念, 培养亲情, 还能够在沟通中了解到父母的艰辛和不易, 更加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 对孩子起到一种监督与敦促的作用。根据实际建立红旗宿舍评比制度。严格规定生活物品的摆放。召开学生民主生活会。及时肯定学生优点, 指出缺点, 树立学生良好的风气。建立寄宿生档案。包括所在班级情况、生活情况、家庭情况、联系方式、表现情况、存在问题等。建立家校联系卡, 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家长会以及通过电话等形式,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改变不良习性,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自觉提高自理能力和自我约束的能力。通过建立学生个体身心素质档案, 进行全面系统的学生身心情况分析, 对每位学生实现动态化的心理引导和健康教育, 引导学生学会做人, 促进儿童个体社会化进程和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

7.学生自我管理

(1)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也是管理的主体, 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使学生有条不紊地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自尊自信、自我控制、独立判断、自立自理、辨别是非等独立的人格, 学会与他人合作协调发展。做法是在每个寝室中选拔宿舍长, 在全校学生中抽出“精兵强将”组成监督岗, 让学生参与管理他们的日常卫生、午休、活动、行为规范等, 从自理能力上升为锻炼学生的生活能力、工作能力。

(2) 学生助理。这些小助理帮助校长、学生处、班主任处理日常事务, 并参与决策层的活动。同时, 他们与学生接触密切, 能准确反映学生需求和意见。

(3) 学生值日。从早锻炼到晚就寝, 从课间到自习, 从教室到宿舍, 从食堂到绿化, 学生参与管理和参加劳动。值日生遍布在校园每个角落, 会使学校工作有条不紊, 正常有序进行。

谈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 篇11

关键词:寄宿;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6-229-01

近年来,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都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部分中小学布局进行调整,在有需要又有条件的地方创办寄宿制学校,此项工作对于发展农村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在寄宿制学校里,寄宿生具有年龄小、自理能力低、自我约束能力差等特点,这给学校的管理者带来多方面的新挑战。因此,如何对寄宿生进行有效的管理成为摆在寄宿制学校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一、寄宿制学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圈养学生

寄宿生离开父母独立在学校学习生活,在校的时间比普通学生长得多,再加上学生减负等因素,学生的课余活动时间就更多,如果学校管理不到位就会带来学生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大部分学校只能对寄宿生进行圈养式管理,把学生固定在“教室——食堂——宿舍——厕所”单调的学习生活公式上。

2、生活指导严重滞后

大部分寄宿制学校只是在新学年开学时给新的寄宿生做一两次生活指导,之后就再没有加以重视。寒来暑往,学生生活经验匮乏,如果教师稍有疏忽,照顾不周,感冒着凉就是家常便饭了。

3、校园内存在管理真空区,致使学生课外意识淡漠

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本来就低,加上没有父母的约束,而学校范围大,学生人数又比较多,在课外时间里教师的监控难免会有疏忽。于是,学生发生摩擦、随地丢垃圾、做危险游戏等等事情时有发生。

4、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学校为了减少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加大了上课量和作业量,让学生整天泡在书本和作业里头,部分学校甚至还上晚自习。这样虽然大大减少了学生发生意外的可能,但学生的学习生活没有得到有效的调节,还严重束缚了学生的自主发展。这不是跟办寄宿制学校的初衷背道而驰了吗?

二、有效管理寄宿生的对策

1、丰富校园活动,提供展示平台,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体验成功是再快乐不过的事情了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挖掘自主发展潜力,学校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获得成功、展示风采的舞台;创造一种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校园氛围,同时给予最大限度的帮助与指导。因此,学校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支配的时间和参与各种活动的机会。例如,a.读书活动。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阅览室进行阅读,博览群书,开阔眼界。为了提高积极性,可以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组织举办读书交流会,开展读书笔记评比活动,并将优秀的读书笔记誊抄放大编成墙报发表。b.看电视活动。开放学校电教室,组织学生观看动画片、新聞、战斗故事片等。在观看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在场进行讲解,看后组织学生开故事会,还可以鼓励中高年级学生写观后感。c.体育活动。乒乓球、气排球、跳绳、拔河等体育活动适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应该组织开展。可以定期组织班际体育比赛,选择优秀队员组成学校运动队。d.书画兴趣小组。充分利用学校人力资源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精神,让具有较高书画水平的教师带领有兴趣爱好的学生开展书画训练,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还可以拿比较优秀的作品到学校墙报和手抄刊上发表。e.创办学校手抄报。每月出版一期校园手抄报,将学生的优秀作文、书画作品收编其中供学生传阅,互相学习,共同提高。6.开展校园小歌手卡拉OK评比活动,培养学生表演能力,挖掘学生自我表现的潜能。

2、引入学生自主监督机制

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监督。这里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引导:一方面,可以组织学生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监管,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值周教师或学校领导,使之得以及时解决。另一方面,定期召开学生代表会议,让代表们找出教师中的不良习惯,并提出整改意见,促使教师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从而真正地做到言传身教。

3、学生“一帮一”,学会生活

除了要对寄宿新生进行一些生活上的指导之外,还要有人经常对其进行检查、督促和帮助。另外,一些高年级的寄宿生由于对学校的管理和周围环境逐渐熟悉,教师稍有监管不到就会养成新的不良生活习惯。如果能把新老寄宿生搭配起来住并给他们建立起一对一的帮扶关系,以上两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要求结成帮扶关系的两个人吃饭、睡觉、生活起居都在一起,这样,老的寄宿生在生活上可以给新寄宿生进行指导和帮助,新的寄宿生又可以促使老生改正不良习惯,为新寄宿生树立榜样。教师要经常对寄宿生的一帮一进行抽查评比,对做得好的及时表扬推广,对做得不够好的给予指导和鼓励。

4、及时表扬,加以宣传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为此,学生会要专人负责收集好人好事、创新活动等写成通讯,值周教师要在全校晨会上进行表扬,并通过广播加以宣传。

5、自主评价

在很多学校里,学校每周安排一节班会课,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通过相互评价了解别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短处,从而取长补短;通过自我评价不断地进行经验总结和吸取教训,自我完善。

淮安:取缔非寄宿制学校食品店 篇12

昨日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 淮安市《2015年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要点》出台, 要求学校、各部门从16个方面加强措施, 保障在校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 以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安防设施主要包括物防和技防, 前者包括围墙、大门等有形设施, 后者包括监控等技术防护。今年要求学校的重点部位、重点区域实现监控全覆盖, 重点部位和重点区域包括学校的门口、食堂操作间、楼梯口、理化生实验室、操场等人员积聚的地方。第三, 除了寄宿制学校之外, 继续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内的食品店。

之所以要取消义务教育阶段校内的食品店, 市教育局安稳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主要是从安全管理角度来考虑, 校内小卖部一般都是承包经营, 一承包就有利益驱使, 在利益的驱使下, 从外面进货到校内就没有办法进行监控, 因此采用一律取消的办法, 另一方面, 从教育学生健康成长和教育教学秩序的维护角度来说也不提倡学生在教育教学期间吃零食。”

上一篇:职业技术体验下一篇:环境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