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情绪管理

2024-10-30

安全生产情绪管理(精选12篇)

安全生产情绪管理 篇1

摘要:核电站的安全是核电站能够长期稳定运行的基本保障。人员的安全操作是保证核电站安全的重要因素。在核电站发生的安全事故中, 有50%~70%是由于人因的失误而导致的系统失效。所以, 对人员的有效管理是保证核电站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对核电站运行人员的情绪进行管理, 保证员工能够以严谨、认真的态度投入工作, 从而减少核电站的安全事故。

关键词:核电站,运行人员,情绪管理,安全生产

提高和改善核电站的运行效率要保证两个重要的方面:保证核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并且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保证核电站的稳定运行是核电站运行的关键, 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是核电站运行的基本保障。在激励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时, 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重视人为因素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1 运行人员的情绪管理对核电站安全生产的意义

1.1 行业特征和工作性质要求对运行人员进行情绪管理

核电行业是一个集高科技、高责任和高风险于一身的行业, 三里岛、切尔诺贝利及福岛核事故之后, 大家普遍接受安全生产是核电行业的首要目标。运行人员每年承载着数以万计的设备启停、在线以及巡视等任务, 是与核电站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群体, 而操纵员又是这个群体中肩负机组正常运行和瞬态及事故处理的核心人员, 其工作态度的严谨性是保证核电站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所以, 核电站运行人员尤其是主控室操纵员在工作过程中绝对不能把疏忽大意, 必须以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开展工作。但是由于工作人员承担的工作量大、岗位责任重等工作压力, 加上一些家庭气氛、身体健康和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工作人员有时会不自主的将负面情绪带入工作中。如果员工的负面情绪管理不当, 很可能引起安全事故。这就凸显出对运行人员进行情绪管理的重要意义。

1.2 社会的和谐发展要求对运行人员进行情绪管理

关注员工的情感变化, 注重员工的自我需求, 促进员工身体素质、工作技能和身心实现全面、健康发展是企业培养高素质人才,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对于企业来说, 如何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开发员工的潜力, 使其充分发挥创造性是企业进行人因管理的首要目标。企业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符合企业和社会要求的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整体目标。核电站作为极度重视安全生产的高风险行业, 核电站的安全生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行人员的情绪管理是核电站能够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所以, 在构建和谐社会、核电站的安全生产和对运行人员的情绪进行有效地管理三者之间存在着重要的联系。对核电站的运行人员进行情绪管理, 尤其是对主控室操作员的情绪管理显得更为重要。

2 核电站运行人员的操作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人因可靠性分析, 简称HRA, 是通过研究人的行为理论和失误理论等来确定人们在工作过程中失误的几率的大小, 其最终的目标就是通过研究使人的工作可靠性得到提高, 以达到系统安全运行能够接受的水平。一般情况下, HRA的研究从人的行为输出入手, 并探究行为发生的深层原因。这项研究既包括了对正常条件下工作人员的可靠性分析, 同时也包括了在复杂动态的环境中对工作人员可靠性的行为预测。在研究范围上, 既能够对整个操作流程进行可靠性的评估, 同时也能够针对局部操作步骤进行概率的推算。然而, HRA的研究都是基于对人因的合理的掌握上, 要正确的把握人因就要首先确定哪些因素能够影响人的行为变化, 所以, 我们要进行人因分类。

人因的分类是以“人”为中心的, 分为人的自身因素和特定的环境因素的影响两方面来考虑。人自身的因素又分为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在核电站的运行过程中, 工作人员的许多失误都是由于员工的生理或心理因素造成的。例如, 员工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习惯心理、求快心理、侥幸心理、逆反心理或者从众心理等都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特定的环境因素是指员工的工作环境和组织工作等相关外部影响因素。不合理的外部环境也会影响员工的操作行为和工作态度。例如, 不合理的人机界面、不合理的人员安排或者不协调的人际关系都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

此外, 应有一种标尺来衡量对人因的分类。这就要求对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进行总结时, 不能够以“疏忽大意”、“责任心不强”等比较含糊的词语进行概括, 而是要将具体的原因进行细化, 包括失误原因包含的具体特征, 并且每种特征所占的比重, 都需要进行准确的分析, 只有这样才能够准确把握核电站运行人员作业失误的原因, 并逐步纠正。

3 情绪管理与安全生产的有效策略的构建

3.1 建立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建设使人们从强制性约束的规章制度中解脱出来并把它变为习惯和自觉。提倡安全文化, 强调员工的自觉意识并不否认制度的严格性和客观性。安全文化建设既强调组织建设 (安全水平取决于决策、管理、执行多个层次) , 又注重个人对安全的贡献。“安全文化”作为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是核电界核安全管理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要求。在核电企业中建立企业文化, 并将核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通过将核安全文化在企业中的重要定位, 并不断地向员工宣贯核安全文化, 使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指导员工的行为, 实现员工的自我管理和情绪管理。在此基础上的, 企业可以再进行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和制度建设等企业管理的实施工作。这样不仅既能够实现员工的情绪管理工作, 同时也能保持并且持续地提高电站的安全水平, 并向着最高的安全目标迈进。

3.2 建立目标向导

要使情绪管理工作能够真正在实际中起到应有的效果就必须将公司的发展作为目标导向, 在企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实现员工的个人价值。强化员工的目标意识, 使员工牢记公司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并认识到个人与企业荣辱与共, 企业的稳定和发展是员工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从而能够引导员工在工作中拥有健康的情绪和行为。

3.3建立制度规范

管理工作容易引发员工的心理情绪, 所以在管理中必须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 使奖惩措施只对事不对人, 从而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同时努力为员工建立良好的事业发展空间。建立以人为本的工作制度, 激励员工能够认真、敬业、尽职的工作, 是保证核电站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

3.4建立团队精神

通过企业内部组织各种团体活动, 使员工认识到个人能力的局限性和集体力量的强大。培养员工与集体共荣辱, 与团队共兴衰的团队精神。从而使员工建立团队荣辱感, 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 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情绪。

4结论

运行人员的情绪对核电站的安全生产有重要的影响。对核电站运行人员进行情绪管理是保证核电站能够安全运行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 研究和掌握影响运行人员工作情绪的主要因素, 并将其分类进行仔细的研究, 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是核电站进行运行人员情绪管理的核心。

参考文献

[1]吴赅定, 方旭.核电运行人员情绪管理与安全生产研究[J].中国核工业, 2012 (10) :19-22.

[2]李祚.核电安全运行的心理学科学视野[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7 (1) :113-116.

[3]姚翀, 陈齐清, 姚照红等.核电厂运行人员防人因失误管理[J].中国核电, 2010, 3 (3) :263-269.

[4]毕金玲, 刘玉龙, 李元等.核电厂操纵人员心身健康的初步报告[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1, 31 (3) :343-346.

安全生产情绪管理 篇2

校长 情绪 涵养 管理

从事教育的人都知道,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最普遍、通俗的情绪有喜、怒、哀、惊、恐、爱等,也有一些细腻微妙的情绪,如嫉妒、惭愧、羞耻、自豪等。情绪常和心情、性格、脾气、目的等因素互相作用,也受到荷尔蒙和神经递质影响。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只有积极的和负面的。无论正面还是负面的情绪,都会引发人们行动的动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情绪可以被分类为与生俱来的“基本情绪”和后天学习到的“复杂情绪”。

从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学校管理者的专业视野来看,我们若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人员,就必定有一个情绪涵养和情绪管理的问题。

“情绪涵养”的概念是由台湾学者饶见维在《情绪涵养》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情绪涵养”的涵义可以从以下三个观点来说明:

(1)“情绪涵养”是一种涵养情绪的行为:就像父母在照顾小孩一般,用包容心去面对、处理、照顾、观照、爱护、管理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成为能够妥善管理情绪的人,让自己不致于被情绪所淹没。

(2)“情绪涵养”是一种涵养情绪的能力:对情绪真相的领悟程度以及对情绪的掌握能力,类似“情绪商数”、“情绪智力”或“情绪素养”。

(3)“情绪涵养”是一种涵养情绪的历程:一个持续学习情绪涵养行为及提升情绪涵养能力的历程。[1]

饶见维先生主编的《校长的情绪领导》一书认为校长的情绪管理包括三个层面,即领导的情绪涵养、领导学校成员的情绪、领导学校整体的情绪,限于篇幅,本文拟就校长的情绪涵养和情绪管理,谈一点个人的认识。[2]

情绪涵养与情绪管理的意思所在

学校工作人员无论是校长,中层管理者,还是普通老师,我们几乎时刻都生活在某种情绪的纠结之中。作为学校最高管理者的校长,我们更是生活在某种情绪的纠葛之中――许许多多的学校人际关系紧张,其实就是因为我们这些管理者在情绪处理方面出了问题。我们这些管理者根本没有意识到情绪涵养与情绪管理与我们的专业素养和学校管理之间的关系,更没有重视我们的情绪涵养与情绪管理。

作为校长的情绪管理,许多时候,不只是对自己的,更多的是对教工和学生的。有校长做了这样的统计:一年共收到835份上面的文件,能不纠结吗?光看这些文件和参加那些开不完的会议就已经够我们受的了。这就牵扯到我们如何来对待的问题,体制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情绪我可以控制,我是我情绪的主人。

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当下的情绪对我们的生命状态影响相当之大。许多时候,我们会莫名其妙地发火――上课的时候、跟老公、跟妻子在一起的时候,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莫名其妙地来一个无明火。这其实就是情绪方面出了问题造成的。再比如说,我们最近经常看到新闻报道有些孩子因为承受不了父母的、家庭的、老师的、学校的课业负担或者对他们过分要求的压力,就从楼上跳下去了。

前一个阶段不断有报道说跳楼自杀的――有的是名记者,有的是著名编辑。工作压力大导致不少新闻从业人员和教育工作者的心理抑郁。我们比较熟悉名记者当中不少就是抑郁症患者。最近听说,有一位新教师,因为家长的意见,因为所教的学科的考试成绩不理想,学校就让他改做教务员了。这位老师几乎天天给我微博短消息表达他的孤独与恐惧,甚至流露出出走隐居的想法。但是,我的校长朋友是不会意识到学校的这一决定,居然会给这个年轻人带来如此的压力的。

我经常同校长朋友们讨论这样的问题:作为一个学校管理者,新教师到你们学校,你应该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实际上,我们普遍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听新分配老师的课。我们就是不去扪心自问自己当年进入学校的时候有没有谁教过自己怎么上课?在自己不知道如何上课的状况下,领导就来听课了,我们是作何感想的?我们更不会去想,一个新教师不会上课,我们究竟有没有责任?

大家想想看,新教师刚刚上班,你就去听他的课,然后说他不会上课,你说这责任是他的还是学校的?我们这些管理者从来不考虑这些问题,更不会认为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一直以为,指导新教师上课应该是学校替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当年我做校长的时候,新教师来了,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他们集中起来,向他们介绍学校情况和工作要求,给他们配师傅,要求他们多听师傅的课,并在师傅的帮助下学会上课,然后才是领导听课,他上汇报课。

哪些问题在影响我们的情绪

先来看一个段子,名为《困在厕所里的老师》: 一日上课,一学生要求上厕所,老师觉影响课堂秩序,不准。结果尿于裤中。家长状告教育部门:该老师违反人权,剥夺学生如厕权利,应严惩之;又一日上课,一学生要求如厕,老师准之。谁知该生滑倒在厕所。家长状告教育部门:课堂期间擅自让学生离开课室,导致学生受到伤害,应严惩之;又一日上课,一学生要求如厕,老师害怕他在厕所滑倒,前往陪伴,谁知老师离开课堂期间,学生相互打闹受伤。家长状告教育部门:该教师上课期间擅离职守,致使学生打闹受伤,应严惩之;又一日 上课要求如厕,于是该老师带领全班一同前往厕所。家长长状告教育部门:该教师玩忽职守,上课期间不传道授业,应严惩之。

在当下的中小学,乃至于高等院校类似上面段子的奇葩校规还真层出不穷,比如说有所学校规定,男女生禁止互发短信,还有一所学校规定男女生不得在同一个餐厅就餐,还有规定,男女生之间的最近距离不能小于50公分。再比如还有个学校动不动就罚款,早晨我还看到微博,有个学生犯了错误,老师让他跪在讲台旁边。甚至,有一所学校粥里面出现了青蛙,校长出来这样回应:饭菜里面出现青蛙虫子是正常的事情。大家想想,如果让这位校长将这碗粥喝下去,他喝不喝?我们的管理,习惯了不准,不准,不准!但很少是谈怎么做。

许多时候,事情一旦发生,我们的情绪就控制不住了,粗暴的举动也就出来了。上课不允许使用手机,你跑过来一收,还要叫家长来,结果家长没来,孩子来了,一刀将你喉头给割断了。我们忽视了这样的常识,你有情绪,他也有情绪,你大庭广众之下没收了他的手机,还要请他家长,他的情绪就这样在你的情绪影响下发酵放大了。我们在处理一些事件的时候往往不会考虑师生的情绪,而只是由着我们的性子来处理。

前几年的反日的行动,砸车的可不都是二流子,也有我们这种身份的人,甚至于还有学者。因为在群情激愤的情况下,情绪是会传染的,你没有控制力,你就干了匪夷所思的事情。心理学上有个典型的“踢猫效应”:因为父亲在公司受到老板的批评,回到家拿孩子撒气,孩子心里窝火――你是我父亲我没有办法,那我干吗?我就去踢猫!猫被踢,就逃到街上,孩子去追猫,不巧一辆卡车过来就把孩子给撞伤了。作为一个管理者,作为一个教师必须明白这些道理。遗憾的是我们往往对这些一无所知,所以我一再主张教师要阅读要读书。不读书你怎么会知道这些知识,人类的文明不在于我们所看到的事物,而在书上,在图书馆里。

我过去做校长的时候,每天都会给我们学校的老师和学生贴一个小小的教育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叫《一个孩子钉钉子的故事》,就是关乎情绪管理的:有个孩子脾气很大,他的父亲为了改变他,就给他一袋子钉子,就告诉他每当发脾气的时候就可以把钉子钉在后院围栏上,第一天这个孩子钉了37根,慢慢的每天钉下的数量越来越少,他也渐渐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终于有一天这个孩子不再发脾气了。然后父亲开告诉他,现在开始每当他能够自己控制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一天天过去,最后这个男孩告诉他父亲,他终于把所有的钉子都拔出来了。他的父亲牵住他的手到后院跟他说,你做的很好,我的孩子。但是你看看留下的那些洞,这些永远不能恢复成从前的样子了,也就是说你生气的时候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情,就像这些钉子一样留下了疤痕,不管以后你说了多少对不起,那伤口永远存在。

在我们的实际管理工作中跟人发生冲突以后你再努力修复,也不会回到原来的那种紧密的关系状态中去了,缝隙只可能越来越大,不可能变小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不要形成缝隙,不要留下疤痕。

回到前面说的某校对待那个新教师的问题上来,领导的决策可能想是为了迎合家长和学生的需求,但是却没有想到,这样的处置会对全校几百个教工的情绪产生影响。我们总认为,我让你上你就得上,我不让你上,你就没得上,我的地盘,我就是王法。但我们不会意识到这年轻人会记住我们一辈子。

我的经验告诉我,教职工从来都是把我们当做他们的敌人看待,不要说你不是校长,就是中层干部,中层干部在教工心目当中就是个走狗而已,其实副校长、校长也是走狗,不要得意,我们就是走狗而已。有一句经典的

名言是:大狗叫,小狗叫,大狗跑,小狗跑。那才叫热闹,热闹了,事情才可以做成。

此外,来自上级各个部门官员的、学校教工的、学生家长的、社会各界以及学校管理者内部的、兄弟学校同行的和我们家庭……诸多的对我们的不理解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情绪。

情绪管理的维度和方法

作为校长的情绪管理,究竟有哪些维度和路径?在笔者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要稳住情绪,不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也不让负面情绪伤害自己。事情一旦发生,不闹情绪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学学周伯通,就当乐子玩玩。我这些年最大的长进就是干什么都当乐子玩,当遇到揪心的事情,也会来火,但一会功夫就忘了。这就是修炼的功夫。当然,最好还是不要发火。有一回组织全区八百人的讲座,最后会场上只剩了四百个人,我这个管理者当然要发火。但我更多的是要反思以后怎么做。

当我们的情绪稳定下来,思考问题时才可能冷静、理性和变通,才能换位思考。有个故事说的是一头猪、一只绵羊和一头奶牛,被牧人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天,牧人将猪从畜栏里捉了出去,只听猪大声号叫,强烈地反抗。绵羊和奶牛讨厌它的号叫,于是抱怨道:“我们经常被牧人捉去,都没像你这样大呼小叫的。”猪听了回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啊!”情绪为什么会发酵?因为我们不知道对方内心想的是什么,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一件事情出来以后,表面上似乎与我们无关,于是我们总会说,有多大的事。但我们不明白这件事对我们不算事,但对他而言就是天大的事。尤其是我们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许多事情在他们眼里就是天大的事。

第二,问题的`处理也需要技巧。一方面是及时,另一方面是坚持沟通。我们总是认为冷处理是最好的办法。事实上冷处理不是最佳的选择,因为你的冷处理会让对方诚惶诚恐,不知所措,就会去肆意联想和想象。最典型的就是契科夫的《小公务员之死》了。一个美好的晚上,一位心情美好的庶务官伊凡・德米特里・切尔维亚科夫,在剧院里的一个“小不慎”将唾沫溅到

了坐在前排的将军级文官身上,小文官惟恐大官人会将自己的不慎视为刻意冒犯而一而再再而三地道歉,弄得那位大官人由毫不在意到真的大发雷霆;而执着地申诉自己毫无冒犯之心实属清白无过的小文官,在遭遇大官人的不耐烦与呵斥后竟一命呜呼。一个人竟丧命于自己的喷嚏,其实,这小文官丧命于他自己对达官贵人的恐惧。他一心想以道歉申诉去排遣内心恐惧,尽管那大官是别的部门的将军。所以冷处理他不是最佳的选择,所以我有个朋友讲过这样一句话,谁先拿起电话筒,谁就占了主动权。 所谓“坚持沟通”,即是指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直到能找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场合和方式。但是我们常常没有这个耐心,口口声声说自己忙。那怎样才能坚持下来?比如,“放氢气球”,就是一种有效的经验。我想做个事情暂时做不成,我就先放氢气球,一个月不行两个月,两个月不行三个月,一年不行,两年,只要认准了要做的,就要做。你天天说这件事,大家慢慢的心里就认同了,这事情学校要做,教工就慢慢接受了,万万不能今天晚上睡觉时想到要做某件事,就坐起来就发个通知,这样多事倍功半。

第三,管理者的要有自己的管理智慧。我们的智慧在哪里?不是在做事,而是在决策,是在用人。对待什么人采用什么方法,什么人由什么人去应对,一物降一物,强盗是要土匪对付的。许多情况下要做“土匪”的。兵来降挡、水来土掩。我始终认为校长不是做事的,事情是副校长、中层干部和教职员工做的。校长要做的是思考教育哲学和学校哲学的问题,是策划学校的重大事件和决策,以及学校的危机公关。其他的事情都不应该是校长做的。

智慧的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坚持分层管理,各负其责。层级管理要明确责任,各个分管校长、分管主任有他们的职责和任务,各司其职,才能各尽其能。校长你不要去做主任的事。遗憾的是区长做了局长的事情,局长做了校长的事情,校长做了教导主任的事情,教导主任就没事做了。学多具体事情不是我们做的,我们做的是宏观决策的事情。

除了各司其职,适度介入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每个人的角色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就不同。校长应该是个战略家,应该有宏观思维和系统思维。校长要用自己的管理哲学指导具体做事的人去应对具体的事情,而不是你亲自去做。

适度介入,就如酒是好酒,但不可过量一样。副手和下属处理具体事务的时候,我们是要给他原则性意见的,是要授予他们一定的权限的,当他们遇到麻烦的时候,我们是要及时出来指导和帮助的,但指导帮助不是替代,我们就是拿主意的人,就是他们的靠山。酒是好酒不能过量,下属处理问题出了岔子,我们要坦然面对、勇于承担,该我的责任就是我的责任,该是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责任。

第四,学会幽默与自嘲。讲话的时候要幽默一点,风趣一点,强硬要在幽默跟风趣之中,我的态度是不可能变的。恶话善说,是我人生的教训和经验。在这儿我建议大家在交谈时有点调侃,有点自嘲。做校长的反正里外不是人,你要把事情做成,你就要放下身段,你就要有乌龟哲学。你要用适度的情绪感染对方,你的情绪要与对方产生共鸣。《皇极经世・观物外篇》中这样说:“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什么场合说什么话,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善于自嘲的人,总是自信心很足;而一个自信的人,必有他对事物深思熟虑后的坚守底线。底线就是法规,就是人格。比较悲催的是,我们这些校长对于学校与教育有关的政策法规往往一无所知。比如有些校长不让他不满意的教师上课,其实我们跟招来的老师是有合同的,你不能随便解聘,更不能随便更换他的工作岗位的。他的岗位合同上是写得清清楚楚的,除非他违约了,你才可以改变他的工作。其次,是人格。一个人,什么都可以容忍,但容不得你侮辱他的人格,你也不能容忍别人侮辱你的人格。 最后一个想说的,就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总要有十足的韧性与耐力的。在现实面前,许多问题是不可能在当下解决的,而要靠时间去慢慢消磨。所以你要有韧性,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三年……你想做的一定要做到位。如果一次两次做不到位,你就放弃了,以后你再想做什么就难了。如此反复的过程,肯定会影响到很多人的情绪,但从反面看,我们每挺过一次,那么自己的情绪涵养也就提升一层。 情绪涵养与管理是一个专业人员不可或缺的一种素养和技能。身为校长,我们必须明白我们的情绪不仅关乎我们个人的专业成长,更为重要的是,它会直接影响到我们所带的团队和学校的氛围和走向,如果我们想将我们的团队和学校引向正道,我们就要在我们的情绪涵养和情绪管理上多用点心思。

参考文献:

[1] 饶见维.情绪涵养(第二版)[M].台北:五南出版社,:13.

消除不良情绪 保证飞行安全 篇3

关键词:飞行训练;情绪调整;高效安全

飞行实践证明:消极情绪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尤为突出,“急躁”“松懈”“麻痹”“骄傲”“自卑”“害怕”。

一、“急、松、麻”情绪产生的原因

在飞行活动中训练质量比较正常,就会对飞行的复杂性估计不足,盲目自信,就容易出现松懈情绪。在一些特殊情况影响了飞行进度之后,飞行人员就会从心理上出现赶任务的现象,就容易出现急躁情绪。而在相反的情况下就可能出现松懈麻痹的情绪。

二、“骄”“卑”“怕”情绪产生的原因

学员年龄小、政治上不够成熟、对社会、家庭周围环境的影响比较被动,对飞行的社会意义认识不足,缺乏远大理想和与困难作斗争的精神准备。

在飞行技术方面:技术掌握好、进度快,并且安全好,就容易骄傲;反之,则容易气馁自卑,甚至过分紧张以至惧怕。

三、不良情绪对飞行的影响

1.“急、松、麻”情绪对飞行的不良影响

飞行员产生“急、松、麻”情绪后会导致飞行技术进步慢,作风懒散,危及飞行安全。

2.“骄、卑、怕”情绪对飞行的不良影响

飞行学员中技术掌握快的就容易骄傲自满,造成技术进步慢;而技术后进的学员就容易自卑,丧失信心;甚至注意力等品质下降。

四、激发和培养飞行人员的良好情绪

积极健康的情绪可以使飞行人员更加朝气蓬勃,奋发有为,还能促进学习效果和飞行技术的稳步提高。

1.强大的飞行事业心

要让学员懂得飞行事业的重大社会意义,赋予自己光荣而神圣的职责,最大限度地激发学员对飞行事业的热爱。

2.刻苦学习

飞行人员要刻苦鉆研航空理论知识,重视各种偏差修正的学习,加强对特殊情况处置的练习,这样可以避免恐惧情绪的产生。

3.同消极情绪作斗争

要充分发挥对自身心理状态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及时从挫折造成的压抑情绪下解脱出来,用自我暗示防止激烈情绪的爆发。

4.勇于实践

可以让学员通过指挥唱歌、表演节目、体育比赛、带队等方法,培养锻炼学员沉着、冷静、大胆、泼辣的良好作风,从而形成良好的情绪。

总之,我们在飞行训练中,一定要及时控制调节好情绪载荷,在紧抓训练质量时不能忽略安全,在训练顺利时不能麻痹大意,在训练进度慢时不能急和赶,心存侥幸。这样,我们才能高效安全地完成飞行训练任务。

安全生产情绪管理 篇4

在生产现场, 班组长都会认真检查安全工器具, 落实现场工作监护等措施。笔者认为, 检查员工的情绪是否稳定也应成为班组长安全管理的主要责任之一。

在现实生活中, 员工作为社会与家庭的成员, 受到来自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压力, 出现情绪波动是很正常的。员工因为家庭矛盾、生活琐事会出现情绪不佳、神情恍惚的现象, 甚至个别员工还会因为过度沉溺于娱乐活动而导致精神倦怠等。这种状态下进行工作, 极易出现失误, 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所以, 班组长在日常管理中应善于观察, 了解员工情绪的变化或波动, 及时发现, 给予提醒警示, 严重者要及时调整其工作任务。

安全生产管理归根结底是人的管理。班组长要关心自己身边员工的喜怒哀乐, 及时调整员工情绪, 消除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观因素, 确保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情绪管理 篇5

一、幼儿园教师的负面情绪

人,生活在这个社会,特别是生活节奏如此之快的当今社会,必然会有一定的压力,承担的压力过多或时间过长就会导致倦怠,无论是压力和倦怠,都以不良情绪显现出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负面影响。通常我们说的负向情绪包括愤怒、悲伤、恐惧、怨恨、压力、羞耻等。服务于低龄儿童的幼儿园教师,如何排除这些负面情绪的不良影响?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

近几年,媒体连续报道了多次老师采用过激行为伤害孩子的新闻。尽管这些都是极其特殊的个案,但这些事件也提醒社会,我们在关爱孩子健康成长的同时,还应该多关注幼儿园老师这个群体存在的职业压力。而作为准幼师的我们“学前教育人”,既然选择“心灵工程师”作为自己的职业,那么也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学会面对压力,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二、关于幼师负面情绪及职业压力的案例

关于幼儿园教师的压力等负面情绪有这样一些例子:

30岁的马老师是一家民办幼儿园的托班老师。从上午八点到下午四点半,她和另一名副班主任、生活老师一起,要照顾25个2-3周岁孩子的吃喝拉撒、游戏玩乐。她说:“直到最后一个孩子被安全接走,一颗心才完全放下。”28岁的赵老师是一家公办园的男幼师,带一个大班共30多位孩子,虽然自己很爱这份工作,但收入实在不足以让他在这个城市生活的很好,家里一直催着结婚,可相亲的时候别人知道他在幼儿园当老师都很看不起他,说整体扎在女人堆里,况且自己的收入实在不足以在市区买房买车,工作的压力,家庭逼婚的压力,收入过少的压力让他多次想放弃这份工作,可每次看到孩子们纯真无邪的笑脸,他实在不舍得离开这个每天和一群小天使待在一起陪伴他们成长的岗位。

各种压力以及其他负面情绪的不断累积最终会使很多幼儿园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心理学中说的教师职业倦怠是指在职业环境中,教师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征。杭州市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的资料显示:杭州13%的中小学老师存在各类心理问题,而幼师相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因为编制、职称、收入、社会地位等因素,更是存在较多心理压力。同时,因其服务对象年龄偏低,庞大的工作量、幼儿的人身安全、师幼之间的沟通不畅,都极易引发幼儿教师的负面情绪。

但面对同样难以管教的孩子,有的老师会春风化雨,而有的老师会采取过激行为。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压力,错误的应对方式,暴露的恰恰是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服务于人的行业,从业者都会有“移情”的习惯,即把对重要的人的情绪,转移到服务对象身上。一个在家受到丈夫冷淡的女教师,更容易对孩子动怒——而事实上,那是对丈夫愤怒情绪的一种转移。

三、情绪管理对幼儿园教师的重要性

幼儿教师更应学会情绪管理,因为幼儿园教师的服务对象是尚不能自我保护的孩子,如果从业人员无法正确管理自己的情绪,无疑增加了伤害孩子的机会。

一些正规的大型公司在招聘员工时,会给应聘者做相应的心理评估及人格测试,但遗憾的是,绝大多数的学校可能忽略了这一项,导致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人进入教师队伍。低幼龄孩子进入学校,是他们脱离父母怀抱、与社会接触的第一步,如果遇到一个不懂得处理情绪、毫无自控力,人格有缺陷的老师,那么对孩子的心理伤害是终身的。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应成为教师行业最基本的准入门槛。

四、作为“学前教育人”对自己的情绪期待

作为学习学前教育的人,在掌握学前儿童发展特征的基础上,首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幼儿阶段有其特有的强烈的好奇心以及较少的思维定势的约束,外在的各类事物和现象都有可能成为幼儿的学习对象。而且幼儿对情绪情感的回馈快且直接,你用什么态度对待他他也必然会以相同的态度对你。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才能帮助幼儿树立自己对自身的初步认识,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的雏形。

其次,我们要控制好自己的负面情绪,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幼儿来说都是很好的学习榜样,而且幼儿对情绪的认知并不是很丰富,教师些许的负面情绪的显露就很可能在幼儿的心理留下很深的心理阴影,影响他们未来的长期发展。

最后,我认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时刻保持着正面、积极的情绪来面对幼儿,我们所说的正向情绪一般包括爱、快乐、喜悦、惊喜等。又这些积极向上的情绪去感染幼儿,带给他们良好的情感体验,满足幼儿被关怀和被爱的需要,五、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我认为管理自己的情绪应该是建立自己的良性情绪模式,避免负面情绪的伤害。具体而言可以有以下几个方法可以尝试:

1.通过一些陶冶性情的艺术类兴趣爱好,琴棋书画之类以及唱歌、跳舞等艺术类活动给自己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并给自己一个发泄感情的空间,既能培养兴趣,又能抒发情感。

2.多参加各种运动活动,比如健身、打球、舞蹈、深层放松、做按摩。运动过程中虽然身体疲劳但心理多是放松的,想象着坏情绪像球一样被打出去,或者随着汗水挥洒出去,会给人一种痛快的感觉。

3.有三两个知心朋友,遇到高兴的事大家一起分享快乐,心情不好时随时都能打电话或当面向他们倾诉。一般在心理咨询中,心理咨询师也会让当事人把几个名字列出来,并讨论当事人对名单中亲友的信任度。正所谓“分享的快乐是加倍的快乐,分担的痛苦是减半的痛苦”。

4.通过写日记来理清思绪。一个心理学规律显示,写在纸上的越多,积压在心里的越少。在写日记的过程中,人可以对过去发生的事总结经验,更加客观地对待。有时候在辅导过程中,心理学家还会让当事人总结出一些警句和座右铭,在关键的时候能够自我激励。

5.给自己创造一个愉快的生活环境,比如播放音乐,使用熏香,种植花草盆栽,还有使用柔和的灯光等等,或者在节假日出去旅游,欣赏美丽的景色的同时将自己置身于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环境中,从生理上来舒缓紧张的神经,可以排空自己心中的不快。

除此上面这些方法,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知道什么样的生理、心理或外部因素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在预测到自己会因为某事陷入情绪低谷时,就可以用上面说的方式“打预防针”。最好还能及时告知周围的人,使他们支持和理解更好。

教师情绪管理策略 篇6

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的整体检出率为22.3%,其中情绪不平衡占31.05%。教师因心理失衡和情绪失调所引致的情绪急躁、反应过敏、容易冲动、不善控制、课堂大动肝火、对不符合自己心意的学生随意惩罚等现象频发。这些消极情绪将危害教师自身健康和学生健康,弱化教师的教育能力、威望和信誉。

一、教师情绪管理的原则

1.建立情绪疏导机制,控制消极情绪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体验诸如焦虑、抑郁、苦闷、紧张、愤怒等消极情绪,关键是要学会有效疏导。教师不要试图去过度抑制消极情绪,要根据不同情境做出适时、适地、适量的情绪选择和表现。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人都会生气,但是在什么场合、用什么方式表达生气可就不容易了。因此,教师需要基于自身情绪特征,构建合理而有效的情绪宣泄机制,避免将消极情绪随意带入教育教学过程,尤其是带入对学生的评价之中。否则,这将会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教育和教学能力的输出、课堂教学质量、对学生的正确评价以及师生间的人际关系。

2.自觉养成积极健康的情绪情感

哲学家康德认为,人们知道什么是真理不等于知道为什么这是真理,知道为什么是真理不等于知道应当怎样去做,知道怎样做不等于愿意并真正去做。教师对于学生主导作用的有效性来源于教师本人对一定社会价值体系的信念和热情,来源于其积极而健康的人生态度,来源于其善于自我激励和能够感染、鼓舞学生的乐观主义情绪。

3.正确对待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特征和变化规律

教师职业的特殊育人任务决定了教师的情绪管理并非只是管理好自我情绪那么简单。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尚不成熟的阶段,尤其是小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情绪的起伏与变化难以预测。这些大起大落的情绪变化很容易引起教师的情绪冲动和情绪失控。

4.具备走进学生情感世界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生活充满了情绪色彩。他们在积极情绪状态下才会对教育活动感兴趣,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轻松和谐、乐观积极的课堂氛围,要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教学活动,成为学生活动中真实可亲的一员,并表现出极大的活动兴趣。教师要学会在教育活动中为学生的进步而欢呼,为学生的过错而伤心难过,使师生在情感上真正融为一体。

二、教师情绪管理的策略

1.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主要通过肌肉、骨骼、关节、呼吸放松以及神经放松等基本动作来降低机体的能量消耗,从而实现控制情绪强度的目的。这是国内外广泛应用的控制紧张情绪的常用方法。放松训练的主要类型有渐进式肌肉放松法、自我催眠法、静默法、冥想法和生物反馈式放松法。教师做放松训练要满足以下条件:①精神专注,集中注意于身体感觉、思想或想象。默默地或出声地重复一个音、词、句子或想象,促进逻辑的继发性过程思维转变为较少现实依据的原发性过程思维;②被动式态度:当思维或想象发生分心时,教导自己不理睬无关刺激而重新集中注意力;③减低肌肉能力:处于一种舒适的姿势,减低肌肉紧张;④安静的环境:闭目以减少外界刺激的传入和分心;⑤有规律地进行训练。

2.注意力转移法

转移注意是指人有意识地变换活动方式,使意识离开容易引起紧张情绪的刺激情境,暂时脱离长期关注的事物。教师要善于变换活动方式,使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带来情绪状态的转化。比如经常性体育锻炼、适当从事家务劳动、丰富休闲活动等。安东尼·罗宾认为,注意力会影响我们对于事实的认知,因而要好好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免得不小心而被戏弄了。控制注意力的最好方法是提问题,因为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脑子便会寻找相关答案,寻找什么,就会得到什么。例如,提出的问题是:这个人为什么这么讨厌?这时的注意力便会寻找讨厌的理由,也不管这个人是不是真的讨厌。

3.社交谈话法

教师因为工作方式的相对独立性,容易造成人际交往范围狭小、人际协作有限和自我封闭。因此,当教师出现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时,他们常常感到孤独、无援、痛苦。与人交谈不仅可使教师的消极情绪得到一定程度的宣泄,把积郁在心里的能量及时释放出来,也可以使教师获得朋友、亲属及社会上其它人的理解和支持,从而帮助教师抵御沉重的心理压力,消除紧张情绪。

4.情绪对比练习

情绪对比就是使两种对立的情绪发生冲突,使积极情绪战胜消极情绪。具体做法就是当教师感到紧张、压力大时,找来一些极幽默的笑话、相声、漫画、书籍等来听或看,并发自内心地开怀大笑。人在笑时,心、肺等内脏器官得到了短暂的运动锻炼,一方面增强了有机体的免疫力,另一方面刺激大脑分泌儿茶酚胺激素,这种激素是人体内的一种天然麻醉剂,其作用就是帮助人们减轻疼痛和不舒服感,消除厌烦、忧郁和紧张的心理状态。

5.自我暗示法

自我暗示的原理是主动给自己输送积极的信号,来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状态。常用的自我暗示方法有:

(1)早上起床时就开始给自己暗示:今天我心情很好!今天我很高兴!今天我办事一定很顺利!今天我一定有好运气!类似这样的话,要不断地给自己暗示,从而使自己的潜意识接受这些信号。这将对个人一天的情绪都有很大影响,使他能够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地去从事各项工作。

(2)早上出门前,对着镜子微笑。每天上班前,先对着镜子笑一笑,自问“我对自己满意吗?”如果自己认为不满意,继续对着镜子微笑,一直笑到自己感觉满意为止。自己满意了,好情绪才会从内心产生。心中充满了愉快欢欣之情,就可以跨出家门,带着良好的心情、心境上班了。而以良好的心态上班,自然也就有较好的情绪。

(3)有人对你发脾气时,就立即暗示自己:我不能发脾气!我的忍耐力很强!我的修养很好!我能控制自己!当听到别人说你闲话的时候,就暗示自己:我不在意别人说什么!我有我的做人标准!别人说什么那是别人的事,我不会同别人计较!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或遭遇别人对你不礼貌、不友好的时候,采用这种暗示方法,来保持自我的心态平衡和维持自己的情绪稳定。

6.数颜色法

美国心理学家费尔德提出了一种有效控制情绪的方法。其操作过程是:当你不满于某个人或某件事情而感到怒不可遏,想要大发脾气的时候,尽量暂时停下手中的工作,独自找一个没有人的地方。首先,环顾四周的景物,然后在心中自言自语:那是一面白色的墙壁;那是一张浅黄色的桌子;那是一把深色的椅子;那是一个绿色的文件柜……一直数到12,大约数30秒左右。

7.情绪日记法

情绪日记不是一般的日记,它所记录的是每天自我情绪变化的轨迹。即每天发生了什么事,我有什么感觉,甚至一些微小的感觉也要记录在案。这是心理学家们对控制迟钝型情绪的建议。比如,有天早上起床后,发现天空晴朗,令你心情十分愉快。但一到办公室,同事告诉你,领导对你昨天办的某件事十分不满,顿时情绪低落下来,心里觉得不太舒服。但错在哪里,自己并不完全清楚。此时,可以通过写情绪日记,仔细思考情绪低落的原因。是觉得焦虑?是觉得有挫折感?还是有愤怒的感觉?如果是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而受到领导的批评,是焦虑;如果想的是自己的事情办砸了,没有达到领导的要求,就是挫折;如果觉得是领导故意挑毛病,否定你的工作能力,这就是愤怒的情绪感觉了。在连续记录数周后,对情绪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就可发现情绪低落的根源所在,然后,再找出疏解低落情绪的办法。

8.得失自我平衡法

有些教师的得失心较重,很容易焦虑、害怕、紧张、恐惧,而且对这些情绪无法控制,他们常常会因为一些工作上的小失误而感到无能、沮丧和自责。心理学研究发现,我们之所以对自己施加过度的压力和自我责怪,是因为我们的潜意识中有一种“我的过错,所有的人都看得到,而且他们都很在乎”;“我犯了错,我再也没法在他人面前抬起头来”的想法在起作用。但事实上,时过境迁之后,其他人可能早就忘了那件事,自己却一直耿耿于怀。这是因为人有一种心理倾向:将自己视为世界的中心,所以自己有一点错,就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其他人全在注意,自己的一切全完了。其实呢,那件事真的有这么严重吗?别人并没有把你看得那么重要,有缺点、有毛病、工作失误都是一种正常现象,所有的人都会犯错误。得失心特别重的人另一种表现,就是全盘否定自己。做某件事情时,假如结果不理想或是失败时,就自惭形秽,认为自己一切全完了。这种自我否定,会使自己陷入沮丧的情绪之中难以自拔,焦虑、紧张、恐惧之心日趋严重,情绪越来越差。

(作者单位:广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

情绪安全不容忽视 篇7

这两起事故提醒我们, 人的情绪对于安全至关重要。各单位, 尤其是生产和施工单位必须要高度重视员工的情绪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 善于从多个方面去关心和关爱员工, 千万不能让他们带着情绪上岗, 更不能让他们带着情绪作业, 以避免情绪问题引发安全事故。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善于“察言观色”。人是有感情的动物, 喜怒哀乐都会在脸上或者言语上有所表现。因此, 每天上班第一件事, 就是要注意观察每一位员工, 从他们的脸色或者言语上看看或者感觉一下他们与往常有什么不同, 如果脸色阴沉或者言语中有着火药味, 就要考虑其情绪问题, 暂时不要给他安排涉及安全方面的工作, 待仔细询问、弄清事情缘由后, 再去安排工作也不迟, 如果不去理会表面上已经显现的情绪问题, 势必会给工作带来不安全因素。

二要善于“号脉问诊”。对于一个人, 言语和脸色是情绪最直接的表现。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人, 常常会把情绪压在心底, 这是最危险的。尤其是在当前工作压力大、工作节奏快的情况下, 这种压抑情绪的人更是比较多。因此, 我们在“察言观色”的同时, 还要学会“号脉问诊”,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定期与员工谈谈心、聊聊天, 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内心活动, 从而发现他们是否有深层次的情绪问题, 对症下药打开他们的心结。

三要善于“发动力量”。安全生产, 事关单位每一个人。情绪安全问题也是如此, 仅仅依靠单位一个或几个领导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一定要充分发挥一线班组长、专责、安全员等人的力量, 教育他们把情绪安全放在安全管理的重要位置, 常观察、勤观察、善观察, 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上报, 共同行动起来帮助员工消灭不良情绪, 共同维护良好的安全局面。

消费情绪与消费情绪管理浅析 篇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市场竞争的加剧, 市场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消费者也日趋成熟, 消费行为日趋复杂化和个性化, 因此, 企业除了注重产品研发、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之外, 探寻消费情绪的变化, 进行必要的情绪管理越来越重要, 这已成为企业差异化营销和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1.情绪、消费情绪与消费者行为

1.1情绪与消费情绪

在传统的心理学研究中, 情绪被看作为一种心理活动, 这种心理活动反映了客体现实与人的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 并且伴随着某种生理变化和行为动作, 它由独特的主观体验、表情行为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不同取向的情绪理论对情绪的基本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总体上, 大致可分为生物社会理论和认知社会理论。生物社会理论认为情绪的重要特征来源于个体的生理结构, 情绪生活是个体遗传倾向与评价系统、信念系统以及在生活经历中形成的角色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认知社会理论则认为, 情绪更多是由于个体与环境 (尤其是社会环境) 相互作用的结果。情绪是个体对其生存和学习的环境和文化进行评价的结果。

消费情绪通常被认为是消费过程中消费者的情绪反应, 与普遍意义上的情绪相比, 消费情绪在心理上更为急迫, 有潜在的动机, 并有更大的情境性[1]。消费者行为的早期研究, 建立在视消费者为理性经济人的假定之上, 该假定认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基于对商品的成本和收益的理性评价, 换言之, 消费者会仔细认真地计算和衡量商品的价值, 以使得购买收益最大化。但在实际生活中, 人们的消费行为经常受到欲望、情绪和动机的驱动, 消费者有可能为了任何可能的原因而购买商品和服务, 例如为了缓解抑郁情绪、表达自我认同, 或者仅仅是为了有趣、惊奇等等, 因此,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很多时候并不是理性的。国内外的相关调查和研究显示, 大约27%-67%的购买属于冲动购买[2], 并且, 某些商品冲动购买的比例高达80%, 而典型的冲动购物者更会因为情绪上的原因而购买自己并不需要的产品。

1982年, Holbrook和Hirschman提出了与以往消费者的“理性选择”、“信息过程模型”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l) 所不同的“经验观点” (Experiential View) 和享乐消费 (Hedonic Consumption) , 强调消费情绪在消费者购买行为中的重要性, 由此, 消费情绪的研究逐渐日益受到重视。国外对于消费情绪的研究, 至今已经历了二十余年的时间, 总的说来, 这一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消费情绪的度量;消费情绪与广告的关系;消费情绪与购后行为 (主要是消费者满意) 的关系;消费情绪对消费者决策 (信息过程) 的影响。国内对消费情绪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 研究内容大多关于情感营销、情感策略的运用层面, 且多为定性研究。由此可见, 国内对消费情绪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3]。

1.2 情绪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消费者的情绪影响消费者的态度和决策过程, 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购后行为。具体来说, 消费者的情绪影响着消费的购买量和购买类型, 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评价, 再次购买的意向, 以及消费者的满意感等。

从情绪的体验性质和对人的活动的影响来看, 情绪可被划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大类。积极情绪, 如快乐、热爱、欢喜等, 由于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 通常伴随着一种愉悦的主观体验, 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而消极情绪, 如恐惧、厌恶等, 由于与某种需要的不满足或无法满足相联系, 通常伴随着一种明显不愉悦的主观体验, 并会降低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因此, 当个体处在积极情绪状态时, 对事物的评估判断是积极的, 当个体处在消极情绪状态时, 对事物的评估判断也是消极的。

大多数学者也将消费情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实证研究也大都从这两个方面来进行。已有研究表明, 消费者的积极情绪与购买行为和满意度正相关, 消费者的积消极情绪与购买行为和满意度负相关。对立过程理论 (opposite一process theory) 认为, 当人们接收到一种可以引起情绪反映 (积极或者消极反映) 的信息时, 除了当即感受到这种被引起的积极或者消极的情绪以外, 接着感受到随之而来的相反的情绪, 这个过程衔接时间很短暂。因为情绪不是一个长期变量, 它不能维持很长的时间[4]。根据这个理论, 企业需要思考的是怎样强化初始的积极情绪和转化初始的消极情绪。即在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或者念头的时候帮助其消除随之而来的消极情绪和负面情感, 加强其购买的欲望, 直到其付诸行动。通过外界环境和人为的努力去尽可能的强化和保留已有的积极情绪, 努力创造积极情绪, 削弱和消除已有的消极情绪, 努力避免消极情绪。因此, 有针对性的对消费者采取恰当的情绪管理非常有必要。

2.什么是情绪管理?

情绪研究应用于管理领域始于20世纪90年代, 美国心理学家萨洛维和梅耶教授提出情绪智商 (EQ) 概念。随着情商 (EQ) 概念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普及, 情绪管理 (mood management) 理念逐渐形成。国外对情绪管理的内涵界定, 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是适应性管理, 即情绪管理是一种适应社会现实的行为反应。第二类是功效性管理, 即突出情绪调节旨在服务于个人目的。第三类是特征性地界定情绪管理, 认为情绪管理是情绪智能的主要成分之一, 是加德纳的社会智能结构中的一个亚成分。国内学者对情绪管理的定义主要有:葛荣晋认为:情绪管理主要包含有两方面内容:一是了解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二是理解别人的情绪、处理他人情绪的能力。师曙光把情绪管理定义为:情绪管理就是通过有效的方法, 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使自己总是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许若兰认为:情绪管理是对个体和群体的情绪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过程, 是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 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情绪状态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

综上所述, 情绪管理的核心在于对情绪情景、情绪类型以及情绪强度进行管理。因此, 从个体层面上说, 情绪管理指个体在遇到与个体发展不利的情绪时, 积极寻找情绪策略, 以有效的方式解决情绪不适的能力。情绪管理的目的是促进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从组织层面上来说, 情绪管理是人们运用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通过对自己或别人的情绪的觉察和分析, 采取各种方法对自己的或别人的情绪进行调适, 以达到管理者想达到的目的的一种管理过程。

3.消费情绪的影响因素与消费者的情绪管理

基于以上情绪管理定义的界定, 由此看出, 对消费者的情绪管理主要定位于组织层面。即商家应根据采取各种措施, 有效地对消费者的消费情绪进行管理。因此, 有必要找出影响消费者情绪的主要原因, 从而制定有效的消费者情绪管理策略。

3.1 影响消费者情绪的主要因素

首先, 产品属性与类型会引发消费情绪, 尤其是产品或卖方引发的负面情绪对消费行为有重要的影响;其次, 服务场景 (或商店环境) 也会引发消费情绪, 它主要包括三类因素, 第一类是周围因素, 包括灯光、温度、背景音乐和气味;第二类是设计因素, 包括色彩、装修、装饰、陈设和店内的拥挤程度;第三类是社会因素, 主要包括销售人员与消费者的相互作用, 例如销售人员的反应和情绪表现。核心服务、人员服务和服务场景对情绪的唤起、满意和服务品牌态度都有影响, 同时, 情绪影响满意, 满意对服务品牌态度也有影响。第三, 商家的广告、促销策略等对消费者的情绪有着重要的影响;此外, 消费者的个性、年龄、经济收入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也是影响消费情绪的重要因素[5]。

由于消费者对负面情绪绪的反应, 比对正面情绪的反应要大。商家诱发消费者的积极情绪能够促进消费者的认知灵活性、扩大注意的范围, 从而增加消费者的多样化寻求行为, 这对于品牌的竞争和保持具有重要的意义[6]。因此, 商家应综合考虑以上几个方面的因素, 以恰当的情绪管理积极营造、诱发和维持消费者的积极情绪, 努力缓解和消除消费者的消极情绪体验。

3.2调动和维持积极消费情绪的情绪管理策略

综上所述, 在消费过程中, 积极情绪可以来自自身, 也可以来自外界。引起消费者积极情绪的因素大致包括合适的摆设, 适宜的照明度, 舒适的服务, 购买心情的良好, 对产品或者服务的信任度等等。因此, 首先, 商家应当对产品本身的属性 (包括产品的适用质量、特色、外观、款式、颜色、包装、产地、品牌、口碑等) 有相当的重视, 以引发消费者的积极消费情绪, 并尽可能避免引发消费者的负面情绪。

其次, 重视产品属性以外的其他因素, 特别是营销传播活动 (包括广告、销售促进和公共关系等) , 通过这些活动引发消费者的正面情绪, 避免由这些因素引发消费者的负面情绪, 通过品牌信任和品牌情感的影响, 最终培养、维持和提高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例如, 在体验性商品的促销活动中, 商家最好创设生动的产品意象, 使消费者产生幻想情绪, 从而跳过属性分析的过程而直接对消费偏好和选择造成影响;由于在时间压力下, 情绪体验的敏感性会增强情绪对决策的影响作用。因此, 商家可以通过一些限时的促销活动来创造时间压力情境, 从而提高人们对情绪体验的敏感性, 进而达到促销的目的。

此外, 根据消费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情绪管理。已有研究表明, 随着年龄的增长, 个体的情绪调节能力变得越来越强, 高中和大学阶段的负性情绪较多, 成年之后, 负性情绪有下降的趋势, 正性情绪则保持相对稳定。与女性相比, 男性更注重主要部分而忽略情绪经历, 情绪更为女性对细节更加敏感, 容易情绪化, 有更多的情绪表现。在消费行为中, 男性是结果导向有更高的自我判断和控制欲, 以自我为中心, 而相比之下, 女性则更趋于社会化, 对自己和他人同样关注和敏感。另外, 不同人格特征的个体, 其情绪的发生与体验也不同, 因此, 应在定位产品主流消费群体的基础上, 研究和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情绪特点, 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和个性的消费者进行恰当的情绪管理。

最后, 对于销售的一线员工而言, 员工的情绪是其工作内容的一部分, 员工必须按照组织所期望的方式来主动的来调节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其工作是情绪性工作 (emotion work, emotional labor) , 表达恰当情绪的目的是为了影响公众 (如顾客、乘客、患者、学生等) 的情绪、态度和行为, 以促进组织目标。因此, 也有必要研究如何对这些一线员工进行有效情绪调动和管理, 以便能高效和正确的应对和处理消费者及其自身的情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从而形成员工与消费者之间良性的情绪感染和互动。

4.总结

消费情绪对消费者的购买动机、购买行为和购后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由于在情绪发生的整个过程中, 不同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的消费者有着不同的情绪体验和表达方式, 因此, 非常有必要对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主流消费群体的消费情绪进行相应的研究, 更好的理解消费者的情绪。从而在产品的市场定位、营销策划等活动中, 针对消费者的情绪调节和管理的不同特点, 正确引导和管理消费者的情绪, 以营造能引起消费者的积极情绪的氛围, 使消费者的购买过程更为愉快, 购后评价更为积极, 对品牌的忠诚度更高, 从而使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消费情绪是消费过程中消费者的情绪反应, 它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态度和行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进行必要的情绪管理, 已成为企业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简要回顾了消费情绪及消费情绪管理的研究概况, 经分析提出了如何激发和维持消费者积极消费情绪的情绪管理策略。

关键词:消费情绪,消费行为,情绪管理

参考文献

[1]Dawson S, Bloch P.H, Ridgway N.M.Shopping Mo-tives, Emotional States, and Retail Outcomes[J].Jour-nal of Retailing, 1990, 14:408-427.

[2]Dennis W.Rook.The buying i mpulse[J].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987 (14) :189-199

[3]孟蕾.情绪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探索产品类型与目标类型的作用[M].浙江大学优秀硕士论文, 2008.

[4]张戈零.消费者情绪对服务质量评价、满意度和忠诚度影响的实验研究[M].中南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2005.

[5]耿黎辉, 陈淑青.消费情绪与购后行为的关系研究综述[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10 (7) :93-99.

安全生产情绪管理 篇9

1920年, 桑代克在其论文《Intelligence and itsissues》中提出了“社会智力”概念, 这一词后来发展成为了情绪智力的起源。Daniel Goleman, 汉译为丹尼尔·戈尔曼 (1946—) , “情商之父”,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 美国时代杂志 (Time) 的专栏作家, 现为美国科学促进协会 (AAAS) 研究员, 曾四度荣获美国心理协会 (APA) 最高荣誉奖项, 20世纪80年代即获得心理学终生成就奖。戈尔曼以主张情商应该比智商更能影响成功与否的《EQ》 (情商) 一书, 成为全球性的畅销作家。

1995年, Goleman在畅销书《emotional inteligence》中将情绪智力定义为了解情绪、管理情绪、自我动机、认知他人情绪、处理关系的能力。1998年, 他在《work with emotional intelligence》又提出了一个5因素情绪管理的基本结构, 即“5因素”情绪管理理论:自我意识、自我调节、自我激励、移情、人际关系管理。在这两部著作中他都阐述了管理情绪对帮助个体取得成功所起的作用会很大, 他认为这五个方面恰恰就是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进行情绪管理的基本过程。

二、员工负面情绪与绩效的关系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社会总体需求下降, 随着危机蔓延, 许多平衡被打破, 矛盾接踵而至。企业经营环境持续恶化, 销售收入下降, 企业经营利润减少, 为了自身的生存, 企业老板纷纷裁员, 或积极降薪以克时艰。在这种情况下, 员工们不能不担心自己的工作、自己的薪水, 以及自己的发展前途。由此, 产生了一些负面情绪:消极、焦虑和恐惧。从心里学上讲, 情绪是个体对客观事物与自身的需要是否相适应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换句话说, 当外界事物或关系与自身需要一致时, 人们的情绪就会比较兴奋, 生活起来就比较轻松, 工作起来效率当然要高一些;当外界事物或关系与自身需要不相符或相反时, 就会产生负面的情绪, 生活起来或紧张, 或压抑, 或焦虑等, 工作起来效率自然也会大受影响。具体而言,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员工情绪与其工作绩效有着密切的关系。

1. 消极情绪影响工作绩效。

消极情绪产生以后, 一方面, 在生理上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 如果得到有效管理, 控制其持续的时间短暂, 人的生理变化会逐渐恢复。如果情绪作用的时间延续下去, 生理变化也将延长。久而久之, 就会通过神经机制和化学机制引起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各种躯体疾病。“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身体都不行了, 还怎么工作, 更不要说什么工作绩效了。另一方面, 在面对困难和障碍时, 消极情绪往往使不自觉的朝坏处想, 事实上在整个社会经济环境的不太好的情况下困难尤其多, 不利因素也特别的多。如果不善于调节, 就会畏难、悲观, 以致不愿意积极努力, 消极怠工, 工作绩效自然要下降。

2. 焦虑情绪影响工作绩效。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 员工因为担心失去工作“饭碗不保”, 或被降低薪水, 一些员工产生预期焦虑症, 整日忧心忡忡、心烦意乱、坐卧不宁。严重的影响生理上的变化, 出现各种躯体症状和认知症状, 如心悸、出汗、震颤、或摇晃、呼吸困难或窒息感、堵塞感、胸痛或不适、恶心或胃不适、头昏或感到头重脚轻、现实解体、人格解体、害怕失去控制或会“发疯”、濒死感、感觉异常以及寒战或发热。难怪网络上流行当下职场白领奉行的“三不”政策, 即“不敢怀孕, 不敢跳槽, 不提加薪”。这种焦虑情绪如果不能有效管理, 及时消除, 势必影响身心健康, 影响家庭关系, 影响单位人际关系, 最终会严重影响工作绩效。

3. 恐惧情绪影响工作绩效。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 突发事件的频率比往常要多得多, 一些心理素质差一点的, 或不能很好管理自己情绪的员工, 容易产生恐惧情绪。从生理学来看, 人在恐惧时, 胃粘膜会变白, 胃酸停止分泌, 可引起消化不良。有研究证明, 动物因受恐惧情绪的持续影响, 几乎都患了胃溃疡。在整个经济环境恶化的情况下, 有些突发事件似乎在所难免, 如企业裁员、丑闻、兼并、重组、濒临破产等。这些都会给企业员工带来心理冲击, 特别是同事在突发事件中的伤亡尤其会造成其他员工极大的心理震动, 面对工作彷徨, 无心做事。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恐惧情绪都会影响工作绩效。

三、Goleman情绪管理理论的启示性应用

在金融危机下, 作为企业员工要想尽可能的提高工作效率, 任何逃避的想法和做法都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 只有主动地去管理自身的负面情绪, 才能达到预想的期望和目的, 也许可以从Goleman的“5因素”情绪管理理论中获得启示。

1. 积极参加心理培训。

Goleman在“情绪智力”的基础上提出了“情绪胜任力”的概念, 他认为“情绪胜任力是建立在情绪智力基础上, 导致工作中杰出绩效的习得能力。”也就是说, 可以通过学习提高情绪胜任力来管理好情绪, 从而提高工作绩效。Goleman“5因素”中的前3个因素是“自我意识”、“自我调节”、“自我激励”, 这3个因素实际上也是情绪胜任力的主要能力, 即自我意识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激励能力。如何才能提升这些能力呢?笔者认为, 员工可以通过参加心理培训来实现这一些。一般说来, 企业举办的或心理培训机构举办的心理培训也主要是针对“自我意识”、“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这三个层面的, 主要涉及心理意志、心理态度、心态调适等主题。通过心理意志训练, 帮助自己增强的意志力、自信心、抗挫折能力和自控能力;通过心理态度培训是帮助自己拓展观念、调适心态, 建立有助于实现目标、取得成功的态度;通过心态调适培训, 帮助自己形成积极、平衡、愉快的心境。

2. 参加员工帮助计划。

从Goleman的人际关系管理获得启示, 通过参加员工帮助计划, 可以实现团队成员之间情绪管理。员工帮助计划是企业“人性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为管理者和员工提供管理及个人心理帮助的专家解决方案。员工认真参加员工帮助计划, 可以调整心态、生态、形态和状态, 能有效提高个人绩效和企业整体效能, 也是有效减轻来自家庭以及工作方面的压力, 充分发挥员工创造力及工作热情的重要方法。在参加这个计划过程中, 一方面, 员工要认真记录下参加的主要内容、体会和心得, 另一方面, 充分运用单位所提供的帮助计划或方案, 拓展自身的才能, 开拓思维, 为自己的个人成长奠定下一阶段的发展基础。一般情况下, 企业的员工帮助计划都有实质性内容, 员工要抓住这一机遇, 主动思考, 积极接受新观点、新方法和新信息, 以努力达到对自己工作和生活负责任。同时, 利用帮助计划之机, 改善与上司、同事之间的关系, 通过提升社交能力, 分享计划、信息和资源, 从而达到团队成员之间的情绪与权利平衡。

3. 实施快乐情绪计划。

员工的情绪管理 篇10

通信行业重组、3G上马以及三网融合的趋势, 让中国的通信业开始真正迈进全业务运营的崭新时代, 这是全球通信业共同的趋势也是必然的选择, 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强烈的竞争压力, 巨大的竞争压力带来的全员情绪问题, 已经成为全球也是全国通信行业企业不得不共同面对的难题。以法国为例, 法国电信因改制、裁员引发的“自杀潮”使法国电信自2008年以来持续性发生了25起员工自杀事件和13起自杀未遂事件。员工以自杀的方式抗议工作压力及企业裁员, 震惊了全球通信业, 更触发了国内通信业企业管理者的担心。

事实上, 企业因为竞争压力导致的员工过激行为已经愈演愈烈。2009年5月, 北京联通一位员工因基站建设工作压力过大, 跳楼自杀, 他不是2009年北京市通信业唯一因工作压力过大而自杀的员工。2009年4月广州某电信运营商的一位员工因不堪工作压力, 在而立之年跳楼自杀。这个曾经因为是高收入代名词的行业, 因为多年来持续高速的发展造成全行业人员身心健康的透支, 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员工也包括高层形容为“累”“难以忍受”“职业倦怠”等, 2007年, 上海移动的一位高层在与咨询专家沟通时表示:现在最大的幸福就是退休在一个无人的地方种地。如今, 有这样想法的管理层并不是少数。

在产业重组带来了人事剧烈变动、文化冲突、更加惨烈的全面竞争的背景下, 加上长期积累而来的内部收入分配不公, 远远超过物价指数增长速度的工作指标等因素, 又遇上了国资委的“限薪令”, 整个通信行业已经面临的情绪问题已经十分严重, 在这种背景下, 随时的风吹草动都有可能成为引爆“情绪炸药”的导火索。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轻则制约企业绩效, 损伤多年苦心经营的核心竞争力, 重则造成巨大的企业及家庭悲剧。

过渡:从自我管理到组织管理

从个人角度入手, 管理好情绪和心态, 这是传统的情绪管理的思路, 也是企业员工情绪管理的基础。身处此时此处的员工, 每个人都应建立自己的一套理论和适宜方法, 建议先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心态的调整:

从呼吸开始。越是在工作紧张、压力巨大、客户投诉、情绪失控等场合中, 越是要像伊辛巴耶娃那样从呼吸开始, 调整呼吸, 调整情绪, 让积极的情绪从呼吸开始, 也是让自己的绩效从呼吸开始。

从被动承受到主动接纳。接受行业状况的转变, 坚守一点, 所有的事情, 我不是被迫的, 是我自己的选择。只要我们的控制力还在, 我们就不会被压力摧毁。我们如果选择去注意自己能够影响的事情, 并在其中发挥作用, 我们的情绪会更平静, 压力感受也会更小。久而久之我们能够影响的圈子会越变越大, 能够影响的事物也会越来越多。但是如果我们总是注意那些我们关注但却无法影响的事情, 就只能感受到自己的无力, 怨气自然由心而出。久而久之连那些我们本来可以实施影响的事情也不愿去行动了。如果我们不坚守自己的选择, 就会让环境和他人成为影响我们的主要因素。

努力给自己创造一个舒适的人际氛围。人最大的痛苦就是没人理解自己, 如果谁被理解谁就会活得更轻松。要善于倾听他人, 不只用耳朵, 也用眼睛、手, 甚至整个身体去倾听, 哪怕只是在五分钟的谈话中, 请抬起头, 眼睛看着对方, 放下手里的笔、身体做出专注的准备, 你的倾听不是为了更好的回应对方而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对方, 对他的整体保持了解的兴趣。这能给人极大的心理安慰, 也会给自己带来平静的反馈。

赋予自己繁重工作以一个具体的意义。一般情况下我们会说我们不是在推销一种产品, 而是在帮助人们满足他们的需要, 在帮人们解决问题。但是这么说还是太抽象, 不能更好地调动我们的情绪、自信心和责任感。我们要去体会真心帮助别人所带来的身心满足和快乐。建设基础设施, 分析数据工作的意义越重大, 在工作中所能承受并且愿意承受的压力也就越大。

除此之外, 企业还需要从组织的角度, 积极、及时对企业的情绪主动进行管理, 中国移动在全国的地市分公司推行的“快乐团队”“阳光100”等主题活动, 即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以组织为主体开展的情绪管理工作。但是, 完整的情绪管理工作, 还需要包括以下几点:

建立企业全员情绪管理小组。将情绪管理列为提升全业务竞争绩效的基础、关键、务实的管理举措, 成立公司全员情绪管理小组, 建立全员情绪管理骨干队伍, 引进技术、培养人才, 结合现场管理、班组管理、岗位管理等手段, 通过全员情绪管理工作切实提升全业务竞争的全员绩效水平。

提高全员情绪管理能力。将员工情绪管理能力列为基本素质, 当做企业干部和职工的核心竞争力来培养, 通过引进情绪管理课程及方法体系, 对全员如何管理好自己情绪, 如何为自己创造更积极的情绪氛围进行知识、技能、方法、工具的培训, 提升全员情绪管理水平。

实施全员情绪管理项目。在快乐团队开展全员情绪管理行动, 制定全员情绪管理计划, 落实全员情绪管理举措, 将情绪管理融入到企业的服务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文化管理、生产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环节, 并逐步建立全员情绪管理机制, 实现全员情绪管理的长效化。

在提高员工自觉性的基础上, 进一步优化企业经营策略和管理体系, 提高管理效率。通过企业文化管理, 在提高员工自觉性的基础上, 进一步优化企业经营策略, 把眼光从自己身上挪开, 不再只沉溺于指标、任务, 而是变成真正关心用户的需求, 有针对性地提供完善服务;简化管理制度和流程, 由繁变简, 由加法变减法, 让制度由厚变薄, 提升管理效率。如果领导下达的命令要求过于频繁, 信息量过大都会给企业员工带来压力和情绪上的混乱, 对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不但无益反而有害。所以简单明确并较持久的指导信息能从根本上减少员工的压力和混乱感。从数量上, 比如将八条要求缩减为核心的两条。因为讲八条的结果是大家对每一条都不敏感, 应用时更是不知所措。从质量上, 比如把抽象的要求变为具体的要求。

管理老板的“黑色”情绪 篇11

“黑色”情绪一:愤怒

朱笛小心翼翼地敲了敲老板的房门,过了一会儿,听见老板高声说:“进来!”朱笛进了老板的房间,看见几个同事正垂头丧气地站着挨训。看见朱笛,老板仍然没好气:“你怎么现在才来?!”凭她的经验,这次被老板召见是凶多吉少。果然,老板拿出朱笛昨天交的企划案,“啪”一声摔在桌子上:“你写的这是什么玩意儿?!连客户的基本情况都没有搞清楚,还有这个地方,这么写合适吗?”朱笛不敢申辩,只好低着头听老板训斥。老板训了多长时间她不知道,直到老板说:“出去吧!”她这才一溜儿小跑回到办公室。

愤怒的解读:在心理学上,愤怒常常是内心力量的体现。老板们一般都是力量型的人,这样才能独当一面,所以他们一般都比较强势,不容置疑。

对老板的分析:其实,朱笛只是老板发泄愤怒的一个对象而已。老板有可能是在外面遇到了一些压力,也可能是在处理家庭关系上出现了一些问题。

自我缓解:

1学会察言观色,当你发现老板已经有发火的迹象,只要不是必须得找他,就避开风头,也许明天他就恢复如常了。

2如果不巧你成为老板的发泄对象,在他发火时千万不要和他顶撞、争辩,越是解释越容易引发他的怒火。

3千万不要认为老板发火了就会炒你鱿鱼。如果人人都在被老板骂之后就辞职,那公司可能早就没有几个人了。

“黑色”情绪二:焦虑

June发现老板最近总是有点儿慌张,显得很焦虑的样子。原来公司的竞争对手最近一直在挖公司墙脚,试图把核心客户拉走。公司是做贸易的,没有自己的工厂,靠的就是多年来跟外商和国内工厂的交情。但是公司有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对方的老板好像多年前跟老板有过节儿,这些年一直在跟公司恶性竞争,如今更是公开拉拢公司的客户,向公司宣战了。老板的性格不够坚定,在面临压力时就会陷入焦虑之中。

焦虑的解读:焦虑其实往往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现。因为自信心不足,所以会担心出现自己控制不了局面的情况。

对老板的分析:当老板焦虑的时候,说明他遇到了巨大的压力,这时候作为下属的你要支持他,而不要受到他的影响也陷入焦虑之中。

自我缓解:

1告诉自己,之前也有很多人焦虑地震、海啸,还有世界末日的预言等。但是我们至今仍然安全地活着,可见焦虑的事情不一定会实现。

2焦虑往往是不自信所引起的。所以要时常提醒自己保持自信心。

3即使焦虑的事情真的发生了,会怎么样呢?设想一下自己有哪些出路。

4看看残疾人、下岗工人,他们都能愉快地生活,你也可以。

“黑色”情绪之三:沮丧

凯丝的老板有个师兄一直是他的楷模,师兄学业优秀。毕业后也成功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并娶得校花为妻。8年前,师兄带着创业的资本去日本跟在日本留学的妻子团聚。这次到东京,老板见到了师兄,但是已经面目全非,原来师兄到日本不久妻子就背叛了他,苦闷的师兄借酒浇愁,很快将积蓄挥霍一空。老板见到他时,他告诉老板自己已经是肝癌晚期,只求老板不要告诉他在国内的父母自己现在的情况。老板之前一直想把公司的业务扩展到东京,潜意识中也是受到当年师兄光辉形象的影响。但是没有想到自己多年的楷模如今如此不堪,老板便陷入沮丧的情绪之中。

沮丧的解读:沮丧是人在面临压力时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往往在遭遇不愉快的变故时产生。

对老板的分析:老板也是人,也会有脆弱的时候,当他遭遇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也会产生沮丧的情绪。

自我缓解:

1当老板陷入沮丧的时候,往往提示的是老板的个人状况出了问题。比如遭遇到一些打击和不如意。

2通常人的沮丧会自我平复,在老板沮丧的初期不要去打扰他。

3如果老板的沮丧持续时间过长,已经影响到公司的士气,你或者你的上司应该去关心他,了解出了什么问题。

汽车驾驶员情绪与安全问题的思考 篇12

当前, 我国的道路结构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许多中心城市大力普及立体式交通模式, 有效地解决了交通咽喉路段在交通高峰时间的车堵人挤、人身伤亡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的平交路口冲突问题。与此同时, 车辆的社会拥有量也在大大增加。在这种大环境下, 由于驾驶者的驾驶年龄、实践经验等因素, 使得道路交通安全形势非常严峻, 交通事故增长幅度较大, 车毁人亡的重、特大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给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分析交通事故增幅较大的原因, 可以发现许多安全事故是由于情绪波动引起的。因此, 我们有必要对情绪与安全问题作较为深入的探讨。

二、情绪与安全的关系

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人在不同的情境作用下往往会引起情绪的波动, 人的情绪产生波动必然会引起人的注意力分散或身心疲惫等感受。对一名汽车驾驶员来说, 情绪的亢奋、低落和急躁等对行车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汽车驾驶员不良情绪的产生存在着安全隐患。

(一) 驾驶员情绪亢奋易引发交通事故

处在亢奋状态下的人, 其活动范围往往会缩小, 控制自己的能力会减弱, 往往不能约束自己的行动, 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行动的意义及后果。在这种情况下, 作为汽车驾驶员如果正在行车, 就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特别是有部分汽车驾驶员饮酒后开车更是让人胆颤心惊:不能正确区别红灯、黄灯、绿灯的颜色以及各种交通标志、标识、标线等, 思考、判断能力也受影响。饮酒后人体的大脑皮层处于亢奋状态, 人的感觉模糊, 反应迟钝, 行为固执, 不能对各种情况变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因此, 处于亢奋状态下人的心理活动和判断力容易发生障碍。

(二) 情绪低落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人的情绪低落时, 注意力开始分散, 大脑对外部环境的反应开始变得迟钝, 驾驶员操作动作将会出现不连贯、不协调, 判断不正确, 不能及时发现危险情况, 延误避让措施的采取。往往会引发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 情绪急躁易引发交通事故

人有了急躁情绪后做事往往快中易粗, 粗中有错, 表现得冒失、鲁莽。情绪急躁的人如果对道路交通状况判断不准确或对道路环境不熟悉, 在遇到交通情况复杂需要及时处置时, 往往惊慌失措, 明知违法, 还超速行车。还有部分驾驶员偏爱开快车, 寻找刺激, 违法行驶。以上种种表现, 存在着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

三、解决好情绪与安全的问题

驾驶员保持良好而稳定的情绪有利于驾驶员技术动作的稳定发挥, 反之, 消极情绪的产生会导致驾驶员技术动作变形, 心理产生大的起伏, 从而埋下安全隐患。如何解决好情绪与安全的问题呢?

首先, 汽车驾驶员要提高自身素质。这种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职业素养。作为驾驶员只有身体健康才能在长时间的工作状态中没有疲惫感, 才能有充沛的精力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能够从容不迫的应付行车中各种异常情况和心理上的压力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驾驶员必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具备这种素质, 才能遇“事”保持冷静的头脑, 驾驶员在行车中无论遇到什么情况, 当发现自己情绪不稳定时, 要进行自我调解和疏导, 用各种方法缓解消极情感, 尽量减少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提高在各种复杂情况下反应能力、精神承受压力和自我控制调节的能力, 不为情绪左右, 不为外界事物分散精力。

良好的职业素养则是对工作执着的一种动力, 一种其他素质提高的源泉。驾驶员平时应形成良好的驾驶习惯与风格, 特别是要做到文明行车, 不贪图违法违规行车。在日常行车中, 以交通法规为准则, 不论在什么情况下, 坚决不做违犯交通法规、违反安全制度的事情, 自觉维护交通秩序, 增强自我管教和约束能力, 不开赌气车、不开英雄车、不开带病车, 发生矛盾主动礼让。

四、结论

影响驾驶员心理稳定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驾驶员应该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顽强的意志力, 不断增强自我疏导和道德鉴评能力, 消除心理上的逆反心理。必须具备良好的驾驶习惯, 坚决杜绝摒弃一些强烈的、主动的、长期从事的不良嗜好, 时刻把乘客和车辆的安全放在心中, 逐渐养成从不习惯到习惯, 从不自觉到自觉, 培养严格遵守制度的好习惯。同时要充分发挥全社会的力量, 为驾驶员保持良好情绪。只有这样, 道路交通隐患才会越来越少, 社会才会更加安定, 人民生活才会更加幸福美满。

摘要:根据我国目前的道路、车辆、交通安全现状, 分析交通事故增幅较大的原因, 并与过去的道路交通事故相比较, 得出许多安全事故是由于情绪波动引起的。文章对情绪与安全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汽车驾驶,交通安全,情绪波动

参考文献

[1]肖艳.汽车驾驶员的休息与睡眠探析[J].安全生产与监督, 2008, (04) .

上一篇:互动反馈下一篇:上海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