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外包产业

2024-10-30

现代服务外包产业(精选12篇)

现代服务外包产业 篇1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全球化竞争加剧与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 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为了节约生产成本, 提高企业竞争力, 纷纷把一些非核心服务业务转移到成本较低的国家, 如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1,2]。从企业层面看, 现代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外部优秀的专业化团队, 以便更好地专注于核心业务, 提高核心竞争力, 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3];从国家层面看, 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有助于提高我国服务企业创新能力, 加快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实现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4]。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 服务外包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速度越来越快。

我国现代服务外包产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 经过近20年的发展, 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服务外包接包国。商务部资料显示, 在“十一五”期间, 虽然受到了全球经济危机等问题的冲击, 但是我国现代服务外包行业依然保持了20%的年增长率。据毕马威预测, 未来五年中国服务外包市场仍将保持约26%的年复合增长率。然而在我国现代服务外包产业高速发展的背后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善导致离岸发包商的不信任;低成本优势正逐渐消失;人民币升值将企业推向“不转型等死, 转型找死”的两难境地;缺少类似NASSCOM (印度软件和服务业企业行业协会) 的代表性行业组织;领军企业仍难对抗国际外包巨头等。这些问题日益成为我国现代服务外包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本文在阐述我国现代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试图分析、寻找出我国现代服务外包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提出如创建多层次的人力资源培育体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企业;积极培育国内发包市场等相关对策与建议。

二、我国现代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自2006年商务部启动承接服务外包的“千百十工程”以来,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BPO、KPO产业发展迅速, 产业聚集初步形成, 领军企业带动作用明显, 离岸外包业务来源地日趋多元化。我国现代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据商务部统计, 2010年, 全国服务外包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金额274.0亿美元, 合同执行金额198.0亿美元, 同比分别增长37.0%和43.1%;其中承接国际 (离岸) 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98.3亿美元, 合同执行金额144.5亿美元, 同比分别增长34.3%和43.1%。截至2010年底, 全国服务外包企业共12706家, 从业人员共232.8万人, 其中大学以上学历165万人, 占70.9%。按过去5年年均30%至50%的增速发展, 到2015年末,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大关。

(二)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1、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占主导领域

工业和信息化部2010年06月07日发布了《2010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报告》, 报告显示, 2009年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 产业规模达2033.8亿元, 增长29.7%。从地区市场来看, 国内外包业务发展更加迅猛, 业务收入为1749.6亿元人民币, 增长31.2%, 较国际业务收入增速高近10个百分点。

然而从业务内容来看, 我国软件服务外包仍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环节。入选“2011年中国服务外包领军企业”的东软集团、浙大网新科技、海辉软件等软件企业, 其服务外包业务内容主要集中在产品开发、产品测试、产品制造等中低端环节, 高端的研发设计与自主创新仍显不足。

2、BPO产业迎来发展契机

2009年我国BPO以超过ITO的速度增长, 同比增长39.2%, 市场整体规模达到57.55亿元。据IDC预测, 中国BPO市场2012年将达到29.3亿美元规模, 未来五年该市场的增长势头依然强劲, 将保持22.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国内一些ITO行业的领先者, 如软通动力、海辉软件, 在不断巩固其现有ITO业务基础的同时, 陆续实现了向BPO的拓展。然而同国际成熟市场相比, 我国BPO市场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3、高端的生物医药研发等KPO产业正在崛起

知识流程外包KPO是业务流程外包BPO的高端业务类型, 具有高附加值以及高利润率的特点, 处于现代服务外包产业链的高端领域。从具体业务看, BPO的大多业务内容属于支持型的呼叫、结算与后台、客户支持等;而KPO则更多侧重研究、分析、试验、创意、设计等核心业务环节。在我国, 较少有企业能够提供附加值较高的研发、人力资源管理、财务、游戏动漫设计等业务外包。而更高端的行业分析、投资分析等核心KPO业务内容在中国更是刚刚起步。不过, 近年来我国高端生物医药市场外包服务增长迅速, 目前在全国形成了以药明康德、尚华医药等企业为代表的近千家生物医药外包服务企业, 外包服务规模达40亿美元, 平均每年以25%的速度增加。

(三) 产业聚集初步形成, 领军企业带动作用明显

目前, 国内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初步形成了以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为核心、以国家示范园区为依托的服务外包聚集地。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周边地区凭借区位优势, 积极承接服务外包业务转移。2011年, 示范城市主要发展指标增幅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对全国服务外包离岸合同执行额的贡献度, 达到95%。显示了示范城市的引领带动作用, 产业聚集效应逐渐显现。

2011年, 中国服务外包领军企业呈现较为强劲的增长势头, 领军企业在行业内的支撑与杠杠作用愈发明显。2011年6月, 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公布了中国服务外包十大领军企业名单以及百家成长型企业名单。其中, 服务外包营业额超过2亿美元的领军企业由上年度的2家增加到4家, 十大领军企业的总营业额达到18.7亿美元, 比上一年度增长25.5%, 占领军和成长型企业总营业额的53.3%。十大领军企业的离岸业务总额为14亿美元, 比上一年度增长了33%, 占领军和成长型企业离岸业务总额的63.3%。

(四) 离岸外包业务来源地日趋多元化

近年来, 我国服务外包企业承接的离岸外包业务主要来源于日韩、欧美 (以美国、英国、德国为主) 以及我国港台地区。离岸外包业务来源地日趋多元化。2008年商务部数据显示, 我国离岸外包业务来源地可以分为三个梯队:其中, 日本凭借文化、地域、语言等先天优势, 占据了我国离岸外包合同执行金额的20.7%, 成为我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的最大发包国。美国则以19.4%的市场占有量紧随日本。而随着港台地区与内地逐渐频繁的交流来往, 中国香港市场份额在2008年达到10.9%, 成为内地增长趋势明显的主要业务来源。这三个地区构成了我国离岸外包来源地的第一梯队。而中国台湾、英国、德国和新加坡也分别占据了3.3%、3.2%、3.1%和2.8%的市场份额, 成为我国离岸外包来源的第二梯队。第三梯队则包括韩国、荷兰和法国, 合同执行金额所占比重分别为1.5%、1.2%和1.1%。

三、我国现代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不可否认, 近年来, 我国现代服务外包市场一直处于高速增长和发展的状态, 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然而, 在行业内外对我国服务外包前景一片看好的情况下, 我们应冷静客观的看到我国在发展现代服务外包产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缺少国际服务外包专业人才

服务外包不仅仅是一个局限于技术层面的问题, 而是涉及到思维模式等多个方面。由于缺少国际服务外包专业人才, 我国外包企业在欧美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难于了解东西方思维模式上存在的细微差别, 在“说与理解”之间仍然存在差距。这是欧美发包企业关注的一大问题, 同时也是西方公司不愿意向中国公司外包ITO或BPO业务的主要原因。因为它们认为, 与印度公司相比, 它们与中国的公司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正是由于与客户服务提供商的关系中存在这一局限性, 中国公司很难向西方公司推销产品, 也正因为这种障碍导致客户失望、项目延迟和成本超支等问题的出现。

(二) 人力资本成本持续增加

由于我国的软件服务外包产业集中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 主要以测试和编码等低端工作为主, 因此人力成本成为我国软件外包企业最大的一笔支出。同时, 一线员工的高跳槽率使得企业不得不通过涨薪来留住人才。平均而言, 整个软件产业每年需要涨薪10%, 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薪资涨幅更高, 可能达到15%。然而2011年上半年, 我国一线软件外包企业的毛利润率在30%左右, 净利润率基本在10%左右。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 让本来利润率就很低、靠“卖人头”存活的我国中小外包企业难以承受。

(三) 人民币升值压力

人民币升值让我国服务外包企业的离岸业务举步维艰。服务外包产业属于成本按人民币计价、收入按美元等外币计价的典型行业。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基本上使用美元来结算, 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将美元换成人民币会有不小的损失。这将中国的服务外包企业推向两难的境地。如果应对人民币升值, 提升报价将使得企业的价格竞争力迅速下降;反之, 如果保持价格不变或继续降低价格, 大量中小规模的服务外包企业赖以生存的狭窄的利润空间将被彻底打破。

(四) 服务外包企业竞争力较弱

在承接服务外包项目, 尤其是跨国的巨额订单的时候, 企业的规模、品牌及经验都是发包商发包的重要决定因素。2010年, 我国服务外包企业人员规模超过万人的企业仅有6家, 而印度服务外包企业普遍规模较大, 规模超过1万员工的不胜枚举, 甚至有不少几万人、十几万人的企业。从营业额来看, 印度的四大巨头, 如TATA、Infosys和Wipro等, 他们的年营业额均超过了50亿美元。而我国营业额最高的企业的也少于50亿人民币。此外, 获得国际资质认证也是企业承接能力的标志和与国际接轨的一种途径。截止到2010年10月, 我国已有95家企业通过此ISO2000 (IT服务管理规范) 认证。通过的数量在全球排名位居前三。但就通过CMMI (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 认证的情况看, 中国大多数企业处于CMMI2-3级水平, 而印度则大多处于3-5级水平。截至2009年底, 中国通过CMMI认证的企业中3级或以上的企业占88.73%, 印度则占96.65%。其中, 印度已经有189家软件企业通过了CMMI5级认证, 占其通过认证企业总数的37.2%, 而中国通过CMMI5级认证的企业只有48家, 仅占中国通过认证企业总数的3.98%。企业竞争力的差距也使我国的服务外包企业在离岸外包市场的竞争上处于劣势。

(五) 服务外包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善

服务外包企业知识产权法律以及企业内部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已成为国外客户选择合作对象的决定因素, 不少欧美地区的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由于对中国企业知识产权法律意识及管理水平的不信任, 都不愿意将具有高附加值的外包服务订单委托给中国企业。我国的法律环境, 即知识产权和数据保护法律法规及执行情况是制约我国高端服务外包发展的一大因素。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知识产权的权属约定不明、对核心技术和数据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对服务外包中可能涉及的商业秘密保护不足等问题导致我国外包企业在竞争国际订单时落后于印度等外包强国。

(六) 缺少代表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行业组织

NASSCOM是印度软件和服务业企业行业协会, 是印度信息技术和软件业最具有影响力的组织, 拥有1100家会员单位, 其中200家是全球性公司。作为印度IT服务产业的“市场部”, NASSCOM在印度乃至全球服务外包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 对政策推动和顾问、对行业咨询以及协调作用非常明显, 保证了印度在全球离岸服务外包中的领导地位。离岸市场培育了我国服务外包企业的经验和交付能力, 尽管我们已经有了不俗的业绩, 然而多数企业单打独斗, 还不能以国家服务外包产业的整体形象示人, 并形成国家品牌。也就是说, 还缺少全球市场话语权。我们的短板, 是没有一个代表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行业组织。

四、我国现代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目前, 中国已经进入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发展期, 在新的发展时期,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减排、发展新兴产业等成为重点发展方向, 而服务外包产业则具有调整经济结构、节能减排、快速拉动经济增长等特点, 因此是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

(一) 创建多层次的人力资源培育体系

针对我国服务外包产业人才需求的特征,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多层次的人力资源体系: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 除了传统的院校培养外, 还应结合产业需求尝试如高校、培训机构、企业三方互动模式, 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双方互动模式以及实训基地模式等等。上述培养模式, 不但为快速发展的产业及时补充了人才, 也部分化解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压力。在人才培养载体方面, 除了高等院校还应大力发展培训机构, 形成能培养出满足行业所需人才的全方位、多层次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在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方面, 大力引进国内外现代服务外包方面有经验的高级人才, 并鼓励海外留学生回国创业。政府可以根据不同性质的企业给予高级人才相应的个人税收减免等方式给予激励与引导;而企业内部则可以通过期权或入股等方式激励高级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此外, 参照国际惯例制定人才评估标准, 建立服务外包高级人才信息平台。

(二)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企业

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决定了企业的接单能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需要从企业规模、自主创新、差异化竞争力、标准化认证等几个方面全面发展:企业规模大小, 通常是能否形成规模化经济的重要因素, 要加大金融支持, 拓宽投融资渠道, 并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大力开展海外并购, 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增强企业竞争力;鼓励服务外包企业转型升级, 通过开展自主创新, 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 走上服务外包价值链提升之路;鼓励企业进入垂直市场, 构建和培养行业知识, 提升差异化的核心竞争能力, 在行业细分领域内取得优势地位;同时进一步鼓励企业通过CMM/CMMI、ISO等标准化认证, 提高企业标准化管理水平, 鼓励企业进行生产能流程改进, 提升企业软实力, 与国际标准接轨。

(三) 积极培育国内发包市场

庞大的国内市场是中国公司的独有相对优势。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现有阶段看, 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制造业的升级换代、服务业的兴起, 都会产生大量的服务外包需求, 这为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国本土服务外包项目通常来自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在华经营的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政府应引导和鼓励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将非核心的服务业务, 如软件服务、人力资源、财务、法律、物流等外包出去, 更加充分地利用外部专业化资源, 在提高运营效率的同时, 我国本土内需市场的潜力也将逐渐释放出来。例如, 我国事业单位以及国有企业积累的形成庞大的IT资产, 政府可以鼓励这些机构对非核心的IT项目进行剥离和释放, 由专业的服务外包商在现有基础上的更新、开发、维护。一旦中国的外包企业转向国内, 并利用本土优势, 将带来巨量业务, 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该因素下的压力也将得到缓解。

(四) 建立健全服务外包产业的行业组织

参照印度NASSCOM的成功经验, 成立在国际市场上能代表我国服务外包行业的行业协会。该行业协会通过制定我国服务外包行业准则, 规范企业行为, 完善市场环境。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共享, 提高行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充分发挥协同效应, 为企业提供交流合作的机会。该协会的具体业务范围应该包括:搭建政企沟通桥梁, 为政府制定行业政策提供建议;组织企业以整体形象参加国际、国内知名展会, 与国内外行业组织进行合作洽谈, 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外外包市场;同时, 该协会应该能提供产业研究与信息咨询以及知识产权保护、金融支持等服务。在协会的运作机制方面, 主要以骨干企业为主体, 协会负责人主要来自企业, 确保根据企业需求开展工作, 避免出现“二政府”性质的中介机构。服务外包行业协会的成立, 既可以避免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 又可以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并且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ITO与BPO产业, 加强在国际统一规范制定过程中的话语权, 促进我国服务外包事业的良性发展。

(五) 加强知识产权和信息安全保护

首先, 我国需要建立适应本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 并加大知识产权方面违法行为 (下转第56页) (上接第34页) 的处罚力度, 有效的监管并督促企业保护客户的知识产权;其次, 各地应建立知识产权服务中心, 其职责包括负责技术合同登记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开展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提供知识产权法律咨询及诉讼代理服务等, 同时建立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公共信息服务;再者, 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专业培训, 实施外包企业知识产权工程师培训计划, 在外包企业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保护专员, 同时树立企业与公众的知识产权和信息安全的保护意识和尊重意识;企业应广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措施, 利用合同明确知识产权归属, 健全核心技术和商业秘密使用控制机制。

(六) 完善服务外包税收制度, 加大对服务外包产业的投融资支持力度

为促进服务外包的发展, 我国政府应建立促进服务外包发展的税收制度。对新创办的服务外包企业, 可减免企业所得税以及个人所得税;免征服务外包企业营业税。同时, 服务外包企业进口软件、自用设备等按照现行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就目前看来, 我国服务外包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 整体规模较小, 普遍存在融资困难问题, 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今后应加大对服务外包企业的投融资支持力度, 积极推进制度创新, 帮助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服务外包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银行以及信用保险供公司根据企业特点给予投融资扶持。但从服务产业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来看, 政府出台一些更优惠的政策来动员民间资金和吸引外资才是解决资金问题的根本。

摘要:近年来, 我国现代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 日益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然而, 在我国现代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缺少国际服务外包专业人才;服务外包企业竞争力较弱;成本优势逐渐消失等。在阐述我国现代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 提出相应对策:如创建多层次的人力资源培育体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企业;积极培育国内发包市场等。以期为我国现代服务外包产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服务外包,现代服务外包产业,对策

参考文献

[1]谭力文, 田毕飞.美日欧跨国公司离岸服务外包模式的比较研究及启示[J].中国软科学, 2006, (05) :128-134.

[2]陈菲.服务外包动因机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美国服务外包的验证[J].中国工业经济, 2005, (06) :67-73.

[3]Christina Cost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 in Australia:A Literature Review

[4]朱胜勇, 李文秀.服务外包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启示——基于部分OECD国家服务外包的分析[J].中国软科学, 2009.23 (05) :9-15.

现代服务外包产业 篇2

为加快我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将我区建设成为XX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示范区,XX市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和离岸服务外包平台,制订了XX市XXX区服务外包产业扶持政策。

本政策适用范围:软件研发、软件技术服务等信息技术服务外包(ITO);流程设计、后台管理、数据库管理、语音呼叫等业务流程外包服务(BPO);动漫及网游设计,制造业设计研发,投资规划咨询等知识流程外包服务(KPO)及为服务外包配套的教育培训等。

本政策适用对象:在XXX区登记注册独立法人企业,且承诺在区经营10年以上的企业;软件、服务外包的收入应占企业收入的50%以上享受产业扶持政策。

无锡:打造中国服务外包产业高地 篇3

无锡是“江苏省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尤其是国际服务外包产业,是无锡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也是无锡拓展新的发展空间、确立新的发展优势的战略选择。

服务外包是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新趋势,很多省市已将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深化推广服务产业作为近年来各省市经济发展的重点,以能够帮助企业提升管理能力和效率,增强竞争力,创造管理价值。无锡是“江苏省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尤其是国际服务外包产业,是无锡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也是无锡拓展新的发展空间、确立新的发展优势的战略选择。

为了更好地发展无锡市的服务外包产业,我市于 2007年6月专门成立了隶属于市外贸局的无锡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推进办公室(简称“外包办”),专门进行服务外包工作的统筹规划。这是我市在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方面的一个首创性的举措。

几年来,外包办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了解国内外外包行业动态,为无锡市外包产业发展寻找发展机遇;二是研究、制定相关服务外包产业政策;三是协调企业、政府以及社会资源,为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四是为无锡市服务外包企业发展搭建平台,宣传造势;五是解决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重点、难点问题;六是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和国家对无锡服务外包产业的政策、资金支持。

2007年,全市实现服务外包业务总额5.7亿美元,服务外包出口1.4亿美元。到2008年9月底,无锡市在商务部外资司“服务外包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中登记的服务外包企业为499家,其中省重点服务外包企业18家,2008年 1至9月,无锡市服务外包合同额为6.2亿美元,执行额为 4.5亿美元。已经引进了包括微软、IBM、日本NEC、OBC和 NTT DATA、瑞穗实业银行、法国iParks,以及大展公司、海辉软件软通动力、中软国际、福瑞博德、Zensar、浪潮集团、清华紫光、中科红旗等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国际企业。无锡市外经贸局统计数据表明,2008年无锡市企业登录商务部系统的软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已达9亿美元、离岸外包合同金额超过4亿美元,总量列全国前列。服务外包企业已达552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年产值260 多亿元,增速50%以上。2009年一大批企业将开始生产,软件及服务外包产值有望与光伏一起成为超千亿元产业,而一大批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企业已关停并转,其中大部分是化工企业。

为了进一步发展无锡市服务外包产业,我市制定了软件研发、生物医药研发、集成电路设计和影视动漫创意外包四个重点发展产业,并将检验、检测和环保科技作为我们发展服务外包的特色产业来大力推进。

外包服务的顺利开展,得益于政策的有力和人才的集聚。无锡服务外包起步于2004年,此后,无锡紧紧把握国内外服务外包产业转移大势,重视服务外包尤其是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确定服务外包为全市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和优先发展战略,组织了多场由市及市(县)区主要领导参加的服务外包重要活动,召开全市服务外包推进大会,举办全市领导干部服务外包专题培训,加大服务外包政策支持力度。多次赴海外招商。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均建立了相应专业机构,全市外包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有些集聚园区还成立了一站式服务中心,为入园的服务外包企业提供 “保姆式”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

同时,为促进服务外包跨越式发展,无锡市出台了很多扶植政策。无锡市制订并实施了《无锡市 “十一五”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无锡市推进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无锡市加快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意见》、《2007年全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目标考评意见》等政策文件,安排了不断递增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制定了在全国具有明显竞争力的加快服务外包及软件出口发展的 “123”计划。2008年6月,无锡市还出台了《关于对国家服务外包扶持资金进行配套的意见》、《关于兑现落实入围“123”计划企业各项扶持政策的实施办法》、《无锡市2008- 2010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意见》。《意见》和《办法》分别就提升产业结构、提升人口素质出台了具体政策。无锡市已和国家商务部等四部委签订《关于共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区——无锡太湖保护区的协议》。

扶持政策使服务外包企业主体队伍持续扩大,龙头企业集聚效应初显。仅2008年一年就有17家海内外知名的公司设立公司或整体搬来无锡,如全球外包百强企业微软、大展公司、日本富士通、海辉软件、浪潮集团,中软国际、软通动力、冠华科技、AMT集团、浙大网新、中科红旗、福瑞博德、瑞穗实业银行数据中心等,还有一批公司正在考察洽谈中。

优惠政策使服务外包业人才集聚日益明显,全市的培训能力大大增强。今年,登录到商务部系统的无 锡服务外包从业人员已超过3万人。 “无锡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联盟”有效组织和调动全市人才培训资源,有序开展全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1万多人,这些人员成为无锡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后备人才。

从2005年开始,无锡就大规模展开服务外包企业载体建设,仅2007年,就建设成服务外包载体117万平方米,2008年全市将新竣工200万平方米以上。同时,公共技术平台、公共人才培训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等都将逐渐完善,为入园企业降低成本、节约时间、吸引人才创造有利条件。如引进了有世界领先技术的IBM—中国“云” 计算中心;代表国际最高级标准(T4级)的数据中心—中国电信国际数据中心、江苏省超级计算机中心、日本瑞穗实业银行中国数据中心等。无锡还出台了与商务部支持资金配套的政策,在全国率先实行1:2配套政策,在人才培训、公共平台、认证支持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并将重点推进的新区iPark集聚园区、滨湖K-Park 集聚园、北塘民丰集聚园、江阴滨江集聚园等7个服务外包集聚园区基础环境全面优化。

此外,为了更好的促进外包服务发展,无锡还精心搭建交流平台,全力以赴推进项目招商。今年以来,无锡将招引国内外龙头型项目作为加快推进全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精心为各板块、服务外包集聚园区、企业对外沟通和交流搭建平台,先后组织了多项服务外包专题招商推介活动。推进印度全国软件与服务公司联合会(NASSCOM)、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NIIT)分别将中国办事处设在无锡,无锡也分别在印度班加罗尔、孟买、日本东京设立了商务代表处,以保持经常的联系,方便各板块、园区、企业与印度、日本的相关机构、园区、企业的交流。

目前,无锡已经具有了发展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地理上看,无锡距离上海仅101公里,上海有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企业700多家;在无锡新区,现有外资项目1500多个,其中仅世界500强公司就有 60多家,它们投资了80多个项目;还集聚了索尼、松下电器、东芝、夏普、日立等日本企业300多家,无锡的产业腹地大,长三角发达的金融和制造业,对无锡的软件和外包产业是很大的支撑,而好的政策与人才优势更促进了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

现代服务外包产业 篇4

作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之一的广州在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产业过程中, 应当打开视野, 打破目前发展大多局限于软件研发外包 (ITO) 、业务流程外包 (BPO) 这一状况, 以金融服务外包中高端人才培训为切入点, 向高端的知识流程外包 (KPO) 拓展, 以推动广州金融业的发展, 加快广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步伐。

一、金融服务外包概述

根据巴塞尔银行业监管委员会、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和国际保险业监管协会2005年联合发布的《金融服务外包》报告, 金融服务外包是指金融机构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 利用外包服务商来完成以前由自身承担的业务活动。具体而言就是指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把IT服务、后台服务和业务流程等非核心业务甚至部分核心业务, 以合同形式发包给专业的外包服务商, 以提高自身竞争力, 降低成本, 分散经营风险。

根据地理分布状况, 金融服务外包分为境内金融服务外包和离岸金融服务外包。按照业务内容, 金融服务外包分为金融信息技术外包 (ITO) 、金融业务流程外包 (BPO) 和金融知识流程外包 (KPO) 。ITO (IT Outsouring) 指金融机构以合同的方式委托服务商向其提供信息技术服务, 如金融软件开发与服务等。BPO (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 指金融机构将非核心业务流程和部分核心业务流程委托给专业服务商来完成, 如现金运营与处理、票据影像处理、呼叫中心等。KPO (Knowledge Process Outsourcing) 指金融机构为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 借助外部服务提供商进行金融分析、市场研究等。从金融服务外包的发展历程来看, 金融服务外包起步于ITO, 成长壮大于BPO, 发展趋势是KPO。

二、广州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

依托经济金融的发展、金融改革的深化、政府对服务外包支持力度的加大、金融机构外包项目支出的不断增加、开放的经济模式和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和创新优势等, 广州金融服务外包虽刚刚起步但已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出现了一大批主营或兼营金融服务外包的企业, 如广电运通、金电杰富士、广州软通动力、广州文思创新、东南融通、美银电子、广州银行电子结算中心、广州银安、金拓电子等。仅广电运通一家2010年外包业务总收入就达17亿。这些金融外包服务公司的服务项目主要以金融软件开发、银企服务、现金管理、凭证影像等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外包服务为主。

总体而言, 广州金融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和优势。

(一) 金融软件外包产业的企业群落相继形成

目前已有天河软件园、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以软件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园区, 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企业集群, 如表1所示。

特色企业集群的形成对降低业务成本、创造需求、合作创新等均有积极作用。

(二) 金融后台服务正初步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位于广州开发区的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的金融后台服务聚集效应正初步显现。该金融创新服务区已经形成了金融总部区和金融创新服务区的核心区、金融服务外包区和后台业务中心区、金融机构研发和培训服务区、金融电子设备制造区四大特色区域;已吸引英特尔广州国际安全数据解决方案中心、中国建设银行总行后台服务中心等大型后台中心在该园区落户。

该服务区十年内的规划是大力引进国内外大型金融机构的数据处理中心、清算中心、信用卡中心、研发中心、呼叫中心、灾备中心等后台机构;以英特尔数据中心等项目为龙头, 组建高科技金融服务团队, 集中为跨国金融机构及亚太地区跨国公司总部等提供专业的数据存储、数据安全及数据交换等金融数据服务;还将承接国际金融机构的财务处理、按揭服务、银行业务、保险业务等运营和管理环节的金融外移外包业务, 形成金融外包产业链。

(三) 金融服务外包产业环境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广州市为首批“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享有国家扶持服务外包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同时广州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 在2008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市服务外包发展的意见》和《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广州示范区管理办法》, 在资金和政策扶持、示范区建设、人才引进和培养、国际和地区合作等各方面制定了支持政策。广州开发区也出台《广州开发区鼓励发展金融产业暂行办法》, 鼓励金融机构总部、地区性总部、资本市场类机构、金融后台后勤业务总部入驻, 从税收、补助、物业租赁方面加大引进力度, 在教育、子女入学、税收、户籍方面对金融高管阶层加大激励力度。同时在金融企业用地等方面予以政策性倾斜支持, 对新设立或新迁入的金融机构给予500万到2 000万元的一次性资金奖励。

(四) 毗邻港澳的独特区位优势

广州有与香港、澳门毗邻的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国务院2009年颁布实施的《纲要》明确支持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深度合作, 把推进粤港澳更紧密合作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为穗港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开展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尤其是CEPA实施后, 广州与香港也进一步扩大了两地金融业合作空间, 加快了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建设, 广州也更加积极、主动承接香港金融机构的数据处理、数据备份、软件开发、信息交换和电话银行等金融外包服务。

虽然广州在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产业方面有着许多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优势, 但是由于广州金融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 存在发展零散、规模较小、力量薄弱、资产分散、优势不集中、配套条件不完善、高端业务发展不够、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 在产业化、市场化、专业化、现代化、集中化和国际化方面有较大的差距, 需要通过改革创新加以突破。

三、推动广州金融服务外包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 从政府角度

1. 进一步引导金融服务外包企业集聚发展。一方面, 要大力培育本土龙头金融服务外包企业, 使之成为国际离岸金融服务外包总承接商和对内金融服务外包总发包商;另一方面, 进一步吸引境内外知名金融服务外包企业来广州设立法人总部或区域性总部, 实现金融服务外包业集聚发展。

2. 加大对金融外包服务商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对金融外包服务商出台切合实际的优惠措施。如:给予金融外包服务商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银行、外资、风险资本和民间资本等资金以多种形式流入金融外包服务产业;鼓励政策性担保公司为本土金融服务外包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扶持有条件的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发行股票上市, 对能够带来较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外包产品和服务, 可设立专项奖励基金予以奖励。

3. 打破金融服务外包产业人才瓶颈的限制, 开展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育工程、组建金融服务外包团队。包括优惠政策吸引港澳中高级服务外包专业人员和留学回国人员来广州创业, 支持各高等院校、中介结构和社会培训机构培养适合金融外包企业发展需要的实用技能型和创业型人才。

4. 出台切实措施鼓励金融机构的业务外包与承接。金融机构因对本土金融服务外包供应商的服务能力和水准存在疑虑, 只愿意将一些操作性、事务性、层级较低的业务外包给本土金融服务外包提供商, 导致目前广州金融业务外包范围还十分有限。为了鼓励金融机构扩大业务外包范围, 可以对剥离中间业务或后台业务, 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金融服务公司的, 或者将中间业务或后台业务外包给本地法人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金融机构给予一定奖励和补贴。

5. 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吸引香港金融机构后台作业内移。依靠两地相邻、文化语言相通、经贸往来密切的优势, 努力吸引香港金融机构在广州设立地区总部、后方支援中心、产品研发中心、客户服务中心和数据备份中心, 着力提升金融外包服务的国际竞争力。

(二) 从外包服务商角度

1. 以战略合作的方式与国际金融服务外包商合作。

缺乏国际经验及大型项目管理能力是大多数外包服务商的短板所在, 因此需通过战略合作的方式与国际先进金融外包服务商合作, 凭借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学习国外合作伙伴企业先进的外包管理理念和管理经验, 逐步提升大型项目管理能力, 丰富国际经验, 在资格认证方面向国际先进外包商看齐, 从而承接更多、更大的外包项目。

2. 积极进行本土金融服务外包接包联盟。

规模小、缺少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大型项目承接能力不足已成为绝大部分金融服务外包商发展面临的共同瓶颈。如何提高其接包竞争力是摆在众多外包服务商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金融外包服务商之间可以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进行合作联盟, 共同提供外包服务, 这将是外包服务提供商提升接包竞争力的发展趋势之一, 也是解决目前大多数金融外包服务商存在的问题的快速途径之一。

3. 了解客户需求, 提高服务质量。

武汉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情况 篇5

2006-10-26 15:46:33 岳阳网

一、发展现状:

2005年,武汉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总收入108.23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49.5%,其中软件收入76亿元,信息服务业收入32亿元,软件出口额1.3亿元(其中嵌入式软件8000万美元),与上年相比增长70.9%。今年1—6 月,武汉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收入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

2005年全市软件及信息服务企业总数达到510多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2家;外资企业、归国留学人员创办的软件企业有109家。拥有8家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企业。这些企业中有7家通过CMM3认证,2家通过了CMM2认证,120多家软件企业通过了ISO9000认证,285家通过了双软认证,48家通过计算机系统集成资质认证。软件人员达3万人。

二、武汉市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

(一)基础设施条件良好,综合成本优势明显:

武汉位于中国中部,地处京广铁路大动脉与长江黄金水道交汇处,是全国交通枢纽。在通讯网络方面,是全国电讯数据业务八大节点和全国移动通讯八大汇接中心之一,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光纤通讯汇接中心,能够方便快捷地与全球2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通讯联络和信息交流。

武汉综合成本优势明显,水电充足,市内交通方便,无论是用房用地,公用事业服务、食品及其他生活资料价格及劳动力成本,在中国特大城市中都是成本最低的城市。而降低成本正是国外厂商将业务外包出来的重要因素。

(二)武汉市政府支持力度大,产业发展环境良好:

湖北省委、省政府和武汉市委、市政府关心和重视软件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先后颁布实施了《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实施实施意见》、《关于软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软件产业发展有关鼓励政策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另外,《关于鼓励外包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正在制订。

(三)人力资源丰富,能过满足服务外包产业不断增长的人力资源需要:

武汉市是我国重要的软件人才培训基地。市内有普通高校52所,其中8所为教育部重点大学,45所院校设立了计算机与信息相关专业,还有3家国家级示范软件学院。每年的县官专业毕业生超过4万人,金融、商务、外语等外包产业相关人数达到3万人。专门对外包产业的语言培训机构有12家。

(四)科技实力雄厚,软件自主创新能力突出,为外包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武汉是我国软件领域重要的自主研发基地,有从事软件领域相关的国家级科研机构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8个,国家软件测试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拥有两院院士51名,其中软件领域院士12名。

武汉市在空间信息技术、制造业信息论、信息安全、网络通讯等领域的软件研发和产业化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五)产业门类齐全,布局完善,有利于服务外包也得发展

武汉市产业形态丰富,金融市场发达,文化产业也在逐渐兴起。现代制造业、光电子信息产业、汽车设计和汽车电子产品研发、金融、电信和电力行业都很发达。

三、武汉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

(一)总体目标

“十一五”期间,武汉市将抓住服务外包行业由国际向国内转移,由沿海向内地转移的契机,通过实施服务外包产业国家化战略和区域品牌战略,不断改善发展环境,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外包企业,培育本地骨干企业,促进外包企业从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优化发展。

(二)目标产业

1、信息技术外包(ITO)应用软件开发与服务、嵌入式软件开发与服务、其他服务;

2、业务流程外包(BPO):吸引国内外知名公司在武汉开展BPO业务。其中包括:呼叫中心、金融和财务技术支持、消费者支持服务、营运流程外包等。3、研发中心:充分发挥武汉科技实力和人力资源的优势,培育本地外包研发企业,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在武汉设立研究开发中心,重点发展汽车整车设计和汽车电子的研发,光电子、通讯产品和制造业嵌入式软件研发,空间地理信息、信息安全、制造业信息化等领域软件研发,集成电路设计和制作等。

4、外包人才培养:进一步发挥武汉教育资源的优势,重点发展外包相关产业人才的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服务,培养外包产业发展所需的技能型和业务型人才。

(三)人才目标

到2010年,服务外包从业人员达到10万人,软件专业在校生人数达到15万人,年毕业生人数达到5万人,职业技术培训每年人数达到6万人次。

(四)企业目标

引进培育1—2家员工超过5000人的大型服务外包企业,10家员工超过千人的本土服务外包企业。

(五)市场目标

以欧美市场为重点拓展方向,巩固日本市场,发展离岸外包,拓展本土外包。

四、武汉市在推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方面的主要做法

(一)制定专项鼓励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政策,推进外包产业发展

根据有关国家政策精神,针对服务外包产业特点,借鉴其他城市经验,制定推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湖北省、武汉市和东湖高新区联合设立了1亿元的软件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用于鼓励支持外包企业软件研究开发,对进入园区内的企业实行土地房租优惠政策;科技中小型企业贷款平台优先为外包企业提供政策贷款、贴息贷款、政府担保贷款等融资支持;对外包人才培养、引进进行资助;对外包人才户口迁移、住房等方面实行优惠;对突出贡献人才进行奖励等。

(二)建设外包产业公共技术和服务支持平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湖北省、武汉市与东湖高新区共同投资7700万元,建设了“湖北软件与测试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借鉴了其他地区的建设经验,除了提供软件研发和测试等技术服务支持外,重点突出了人才资源服务及外包协作服务功能。

(三)实施外包人才专项培养计划和软件英才计划

在外包产业发展基金中设立1000万元培训基金,专项用于鼓励支持大学和各种培训机构与外包企业合作,有针对性培养外包人才。加强大学与外包企业的合作,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重点院校为大四学生设立了专业外包课程,并进行技能培训;对高层的软件人才进行专项奖励等。

(四)加强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知名外包企业落户武汉

认真研究和密切跟踪跨国公司服务外包企业的投资动向和投资特点,主动适应和满足跨国公司的投资需求,寻找和把握大项目的引资机会,通过引进大企业、大项目辐射带动本地外包产业的发展。

(五)引进专业化的园区建设开发服务机构,加快服务外包专业园区的建设,尽快形成服务外包企业集群

2006年7月,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与大连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重组“武汉软件产业基地有限公司”。目前武汉光谷软件园已完成25万平方米的建设任务,2007年底软件园将全面建成,届时建筑面积将达到 60万平方米。同时我们正在策划建设占地面积5平方公里的软件城,将会聚集400家企业、10万从业人员,年销售收入400亿元。

目前武汉市正积极向商务部申报“国家服务外包基地”,东湖高新区申请作为“千百十工程”示范区。我们希望通过“国家服务外包基地”的建设,推进武汉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

印度发展现代服务外包经验及启示 篇6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服务业的国际转移成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服务外包作为服务业国际转移的重要形式对国家乃至国际产业布局产生重大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服务外包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本文就通过分析印度发展服务外包的成功经验,来探寻适合我国发展服务外包的战略。

关键词:服务外包;印度;经验与启示

一、印度服务贸易概况

印度的服务业世界闻名。1990年至2003年问,印度服务业对GDP增长所贡献的比重达到62%,而中国的这个数字仅为印度的一半左右。印度承接服务外包自1994年以来迅速增长。软件和服务出口额从1994财年的3.3亿美元上升到了2007财年的313亿美元,升幅将近95倍,年均增长速度约为42%。印度服务业已经慢慢转变成为“印度模式”。

二、印度服务外包发展的特点

1印度服务外包对经济贡献度大

印度服务外包增长迅速。2007年印度软件和服务外包总产值达395亿美元,2004~2007年间,印度的软件和服务产业增长了136%。2004~2007年间,服务外包年均增速为34.39%,超过了该产业的平均增速。据NASSCOM估计,服务外包产业每增加1个工作岗位,将会在相关产业创造大约4个工作岗位。2007年印度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直接就业人数达163万,相关产业就业人数达600万。

2印度的服务外包市场集中

印度服务外包以面向国外市场的离岸外包为主。2007年离岸外包占整个印度服务外包市场产值比重的79.2%。印度的离岸服务外包市场以欧美市场为主,其中美国市场的比重最大,2006年美国市场比重为67.2%,欧洲市场比重为25.1%,两者合计超过九成。欧美市场在印度服务外包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造成了印度外包产业受国外市场的影响较大。

3印度服务外包行业分布广泛

印度离岸外包的行业分布相当广泛,包括银行、保险、金融服务、高科技和通讯、制造业、零售业、媒体、出版和娱乐、建筑设施服务、健康服务、航空和运输服务等。其中比重最大的是BFSI,占整体比重的40.4%,印度已成为全球重要的金融服务外包市场。

三、印度服务外包取得成功的原因

1实行行业间不同的开放度

印度服务业各行业间开放速度和程度差异很大,大致可分为三大类:高度开放行业、适度开放行业和未开放行业。高度开放行业包括软件服务和电信服务两大行业。适度开放行业包括金融服务、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保健服务、分销服务和航空运输服务。未开放行业主要包括会计、法律、邮政和零售等服务行业。不同程度的开发不仅有效的控制本国的经济命脉同时也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

2政府对服务外包行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20世纪80年代,印度科学家意识到印度发展软件产业的有利条件,向政府倡导大力发展软件业拉?甘地总理上台之后采纳了科学家的建议,制定了鼓励扶持软件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投资政策、金融政策和税收政策。所有政府配套的政策措施,对推动以软件业为核心的服务外包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3行业协会对服务外包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印度的软件业行业协会NASSCOM在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提供了一个业内讨论未来趋势、交流发展经验、推介印度外包的平台,更是印度IT业进行行业统计和调查研究、与国外重要咨询机构合作、发布行业数据的一个权威机构。更重要的是,NASSCOM在政府相关政策制定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4制定全球化的市场目标

印度不仅仅满足于只在自己的国土上承包业务,他们已经有资本通过一种最简单的方式进入他国的市场——收购!印度通过收购高端咨询业务扩大自己的现有软件产业链与规模,形成国际软件外包中心,使自己在核心业务领域拥有一席之地。在向美国及欧洲学习之后,现在印度反过来已经可以到其它地区包括美国与那些大型外包服务供应商争夺订单。

四、印度发展服务业的经验的启示

1提高政府要对发展服务业的支持

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历史表明,政府在产业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印度政府在发现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后,适时地调整政策,为这些优势产业的发展创造健康的环境。我国国家“十一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在全国建设若干服务外包基地、有序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加快发展服务外包。只有加强政府的重视程度才能保证产业的顺利发展。

2加大服务业的开放力度

印度服务业的高度开放也是成功的主要经验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外资进入了制造业,真正进入服务业的相对较少,这和我国服务行业如电信、金融行业的开放力度不足是直接相关的,这也和印度大力鼓励和引导外资进入电信、IT行业的政策形成较为鲜明的对比。

3为外包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辽宁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 篇7

1.1服务外包现状

根据辽宁省外经贸厅数据显示2015年,全省服务外包企业总数达到1136家,从业总人数仍突破21万人;全省1-12月份服务外包接包合同签约21.55亿美元,接包合同执行达17.65亿美元。核心区域布局已经形成,全省近98%的服务外包企业集中于大连、沈阳,当中91%在大连,沈阳份额不到7%;从执行额来看全省服务外包执行额99.8%集中在大连、沈阳,其中87%在大连,近13%在沈阳。

1.2辽宁发展服务外包优势

辽宁发展服务外包优势如下:

1.2.1区位交通优势。辽宁省地处中国东北部,西南与京津冀相邻,西北与内蒙相依,东北与吉林毗邻,南傍渤、黄二海,与山东半岛遥相辉映。是东北地区的交通中心、物流中心。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与朝鲜一江之隔。辽宁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拥有大连、营口、锦州、丹东、葫芦岛、盘锦六个港口。沈阳桃仙和大连周水子两个国际机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覆盖面广阔,交通便利。

1.2.2政策扶持优势。辽宁地处东北老工业基地最南端,环渤海经济圈最北端。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辽宁发展,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若干意见》,2009年国务院通过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一系列政策的发布给辽宁的经济发展尤其是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与此同时辽宁也积极努力提高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在辽宁“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扩大服务外包的目标。以上政策的实施为辽宁的服务外包的长足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4年6月辽宁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实施意见》(辽政办发【2014】30号)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省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4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的通知》(辽政办发【2014】31号),鼓励辽宁企业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扩大技术服务、软件技术和相关信息服务出口。开展服务外包认证示范。

2014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文件,鼓励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信息技术服务、服务外包等领域,促进企业突出核心业务、优化生产流程、创新组织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率。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发展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和知识流程外包服务业务,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2015年1月16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4]67号)文件,提出到2020年,服务外包产业国际国内市场协调发展,规模显著扩大,结构显著优化,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成为我国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提升产业价值链的重要途径。这是国务院首次对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做出全面部署。

2015年6月29日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2015年度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财行[2015]216号)其中明确提出重点支持鼓励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和技术出口。各项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为辽宁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2.3人才配套优势。截止2012年,全省有研究生培养机构50个,其中包括14个科研机构和36所普通高校。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12所(含独立学院18所),其中中央部委属5所,省属54所,市属18所,民办35所;按办学层次分,本科院校63所、高职专科学校49所。此外另有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22所。[1]各高校学科设置合理,专业配置优化,每年都为辽宁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输送大量优秀人才。为了更好的吸引人才,2014年1月辽宁省又对人才落户政策做出重大调整,放宽了部分落户限制,为来辽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2辽宁省服务外包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探究

在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等相关战略决策的支持引导下,辽宁省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尤其是服务外包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契机,辽宁省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努力扩大服务贸易,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开拓金融、保险、电信、商业、物流、软件等服务贸易领域,逐步提高服务贸易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

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原因辽宁日语类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比较多,同时人力成本偏低和周边配套比较齐全的优势,使得辽宁成为服务外包大省尤其是对日服务外包在全国名列前茅。虽然发展很快,但我们必须清楚的看到,很多问题也制约着产业发展,比如小微企业数量大占企业总数比例较大,抗风险能力普遍不强,出口市场过于单一,主要依赖对日出口。

如果想要科学、可持续发展,就要科学定位,合理规划。发展对策如下:

2.1以点带面,合理布局。根据数据显示辽宁目前软件服务外包主要集中在大连、沈阳,应该充分发挥两个城市的一南一北核心作用,积极辐射全省其他城市逐渐发展。探索建立丹东对韩、朝,锦州对蒙古等外包业务拓展,经过几年努力形成两个服务外包次核心城市。使服务外包成多元化发展。

2.2提高内涵,转变职能。目前辽宁的软件服务外包工作,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的末端。受语言、技术壁垒、商业机密等原因的制约,业务层次提高困难。应该积极增加高端设计人员培养力度,整合小微企业资源冲击大型项目,积累经验,尝试向省内其他二线城市下沉业务,探索向越南、朝鲜等人力成本更低的国家进行二次发包,实现职能转变,以提高企业接包能力和研发能力。

2.3拓展市场,降低风险。辽宁的软件服务外包主要依赖于日本市场,在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的看到,日本地震、日元贬值等事件给辽宁的服务外包造成了巨大波动,对日服务外包企业影响巨大。为了规避风险,政府应该积极发挥作用,帮助企业有目标的拓展业务和规范行业标准,如以辽宁软件服务外包为整体形象向世界宣传,积极开辟美国、欧盟等信息产业发达国家市场,帮助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小微企业重组,积极拓展国际结算方式等,打造辽宁品牌行业和品牌企业。继续办好大连软交会这一展会品牌,通过展会开拓视野和推介企业和服务。

总之,辽宁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除了规划好战略布局,还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储备,重视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化的专业人才培养。同时做好服务外包周边配套基础设施和软环境建设,为辽宁的服务外包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如日中天,辽宁凭借深厚的工业化底蕴和区位优势,在各级政策的鼓励下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充分把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中央政策扶持的契机,促进传统工业产业的升级、改造、转型。打造出服务外包品牌产业,为辽宁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辽宁,服务外包,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2012年辽宁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辽宁省教育厅.http://www.lnen.cn/secpage.htm?action Type=viewjsp&id=18444.

[2]于洋,孟妮.发展服务外包辽宁靠什么?[N].国际商报,2011,6,23,B04.

现代服务外包产业 篇8

进入21世纪后, 基于软件与信息技术的IT开发外包 (I T O) 和业务流程外包 (BPO) 在世界范围内兴起, 大连市提出了“大连, 中国IT外包中心”的发展目标, 1998年开始建设的大连软件园, 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国内世界500强企业最多、产业研究一体化最为典范、国际化程度最高、品牌影响力最强的专业化园区。

(一) 服务外包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 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 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 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目前, 在全球范围内, 服务外包正以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成为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新宠。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估计, 未来5-10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将以30%-40%的速度递增。

(二) 大连服务外包的发展历程

在产业升级过程中, 大连使资源消耗从自然资源的消耗转向人力资源的消耗, 走可持续发展的之路。大连“以外看世界, 内看清自己”的超前眼光和魄力, 选择了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大连软件服务外包的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从1998年到2008年软件信息服务外包业的销售收入从2亿增长到306亿, 出口已达到10.5亿美元, 从业人员从3000人左右, 增至近7.5万人, 企业达750家, 全球前十大服务外包提供商中, 已有6家在连开展外包业务;52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大连高新区设立了软件和服务外包技术中心或服务中心;东软、华信、海辉三家本地企业多年蝉联全国软件出口前三强。基于这些基础, 2007年大连确立“建设全球软件和服务外包新领军城市”发展目标;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调研大连软件研发、外包情况时要求: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要“争中国第一, 争世界第一”。

在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中, 大连已经搭建起以软件和信息技术外包 (ITO) 、业务流程外包 (BPO) 和研发中心三大产业类型为核心的服务外包产业体系, 建立起完整的服务外包产业链。

二、大连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关键因素分析

(一) 人力资源因素

服务外包强调技术含量及附加值, 人力资源是大连市发展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的首要因素, 虽然大连市的各高校和人才培养机构每年培养大量软件人才, 但是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人才培养模式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有较大差异。

(二) 基础设施因素

基础设施的好坏影响着大连市能否以相对低廉的成本提供有效地服务外包服务。大连市已经形成了以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为核心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基地, 但是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更好的满足服务外包的需求。

(三) 政府相关扶持政策因素

配套政策也出现了滞后现象, 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对从事服务外包承接业务的企业的支持鼓励政策仍需加强;另一方面对服务外包业务的相关企业没有给予足够的税收优惠和资金支持。

三、促进大连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策略

(一) 注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

一是加强复合型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教育。按照“软件工程+外语+专业”的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 重点培养高质量的即精通外语, 主要是英语和日语, 又熟练掌握软件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二是采取“本地培养”和“大量引进”两种方式。一方面, 充分利用本地22所大学和其他200多个教育机构培养软件人才和一些全新体制的软件学院。另一方面, , 大力引进软件人才, 市政府每年拿出2亿多元的专项资金, 用于人才引进和培养。

(二) 政府产业政策建议

一是要加强政府职能转变, 增强服务意识, 调整税收优惠政策。二是各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要加强现有政策的宣传推广并及时听取企业意见, 加强制定服务外包产业扶持政策的针对性;三是完善服务外包的招商平台, 积极利用国内国外各种资源和信息, 动员海外华侨、留学生吸引国外先进服务业的龙头企业投资;四是要打造供求网络信息平台, 为国内国际发包商发布发包信息;五是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市政府专门为中小企业建立了创业基金, 为中小企业提供土地、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降低中小企业经营成本。

(三) 完善自主创新提高科技含量

目前大连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外包业务产业链, 业务内容也从一些初级的软件开发和业务流程管理, 逐步扩展到产业链中高端技术含量高、管理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外包业务。在全球外包产业链上, 大连要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将不只做“泥瓦匠”, 也要当“工程师”。企业打造自主品牌, 提高本土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 大连市政府也给予财政补贴, 帮助企业开发市场。面向新的10年, 大连的目标是成为我国重要的软件产业自主研发基地、高端服务外包承接基地和连接国内外服务外包市场的再次转移中心。

参考文献

[1]、姜云飞. 大连服务外包十年探路.决策.2008.1、姜云飞. 大连服务外包十年探路.决策.2008.

[2]、王迎. 以信息技术和软件业带动大连服务外包发展.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 (11) .2、王迎. 以信息技术和软件业带动大连服务外包发展.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 (11) .

[3]、王斌. IT服务外包, 一直在路上.技术编年史.2009.3、王斌. IT服务外包, 一直在路上.技术编年史.2009.

打造IT服务外包产业促进平台 篇9

功能概述

IT服务外包产业促进平台有以下几个基本组成部分:

1. 网站的基础部分

作为网站的基础架构, 提供门户管理, 内容管理, 用户和权限管理等功能。

为最终用户提供:友好、便捷、美观、专业、多媒体化的Web前端;

为管理员提供:网络平台维护的CMS功能;

为管理人员提供:访问量、平台关注度等各种统计信息的报表。

2. 网站的内容部分

各个知识领域的内容展示, 主要包括以下4大领域:

人力资源规划:本平台提供人才技能管理、在线教育体系、在线考试系统的构建, 并提供一定数量的IT服务外包的教育课件。其他大量的教育课件可以由园区依据自身的人力资源规划、组织专家编制教育课件、考试课件实现在线教育、在线考试, 建立人才技能库。

产业环境建设:本平台提供体系框架, 具体内容由园区提供, 今后的梳理和发布由实施公司负责。

企业发展促进:本平台提供的项目管理能力提升方案包括理论体系的质量管理基础体系 (ISO体系) /项目管理理论体系 (PMBOK体系) /过程改进体系 (CMMI体系) , 以及实践体系的软件外包开发过程定义/理论体系实践的体系文件/知名外包企业的经验传承/开发辅助工具。同时, 组织能力提升方案包括企业信息安全管理能力/知识管理能力/人才技能管理能力/企业外包能力评估/ITO专区 (设计能力和开发辅助工具等) /BPO专区 (BPO产业现状、语言能力等) 。

产业联盟:本平台提供体系框架, 具体内容由行业协会负责组织活动、并发布活动成果。

3. 以体验中心的形式提供各种工具软件的试用

各个知识领域的工具推荐和在线试用

平台特色

该平台以NEC的丰富产品线为基础, 强大咨询能力为依托, 提供从软硬件基础环境到多年积累的服务外包经验和教训, 以及各领域相匹配的工具/服务产品/行业领域专用产品和各种工具。其主要特点可概括如下。

系统性:理论知识, 管理实践和应用工具的集成, 助力企业软实力提升, 促进区域性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全面性:全面覆盖IT服务外包产业的软实力提升的各个领域, 包括人才技能管理, 知识管理, 信息安全管理, 项目管理, 上游设计, 服务外包能力的评估与认证。

体验优先:体验优先的成长性平台, 为主要知识领域提供了可以在线试用的管理工具和案例展示。

直观立体:提供体系化, 可视化的能力提升路线图, 提供全方位的辅导。以平台为基础, 结合教育, 咨询, 行业活动等线下活动, 提供立体化的解决方案。

稳定易用:简洁舒适的应用界面, 高效稳定的软硬件环境。

助力成长:促进中小型企业对IT服务外包领域从了解到掌握, 从理论到实践, 加速企业成长过程, 促进产业的发展。

成功实践:重庆永川和青岛软件园已经成功导入该平台, 为当地的IT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重庆永川IT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促进平台, 参见http://www.ycospf.com/

青岛IT服务外包产业促进平台, 参见http://www.qditbpo.net

[相关链接]

云计算服务的先驱——NEC

NEC (中国) 有限公司是跨国IT巨头NEC (成立于1899年, 注册资本43亿美元, 拥有全球员工14万2千余名, 子公司310家) 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NEC在中国从1972年提供卫星地面站建设服务开始, 先后涉足交换机、计算机、移动通信系统等领域并设立了研究院以及多家独资、合资企业。

进入2011年, 为更好的迎合市场需求, NEC在中国将实行统一的战略和业务运营体制, 以NEC (中国) 有限公司为总部, 统括集团各业务。事业内容涵盖运营商网络业务、IT解决方案业务、IT网络平台业务、投影机显示器产品、软件开发销售和研究开发。总部在北京, 全国13个地区设有分支机构, 员工规模达2200人。

NEC集团的愿景是“成为通过创新实现对人与地球友爱的信息社会的全球领先企业”, 集团所有业务都围绕着这个愿景, 在“创新激情、自助、共创、更好的产品、更好地服务”的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 在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新生代网络技术、锂离子蓄电池技术、植物提取生物塑料技术等等新事业领域进行着具有前瞻性的研究和开发。云计算技术作为21世纪的新兴商业模式, 将以往的系统集成转化成了服务, 形成了一个新的产业, 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崇。NEC在云计算方面的参与是多方面的, 从企业用私有云到广域公有云的构建, 从IaaS所用的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所需要的硬件服务器, 存储, 网络产品, 信息安全保护产品, 监控系统, PaaS需要的AP开发平台, 到SaaS的各种应用, 都有自己的产品, 解决方案。

同时, NEC作为云计算服务的先驱, 首先将集团12万人使用的基干系统中的财会、销售、购买系统向云计算环境进行集中, 藉此实现了大幅度业务效率化、削减TCO、和经营速度的加快。

在自身的云计算使用事例的基础上, NEC还积极向顾客提供云计算指向的服务平台指向的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积累了许多覆盖广泛领域的云计算服务实际业绩。

NEC在这个领域的强项, 是把过去以电子邮件和前端办公领域为中心的云计算, 在企业基干系统领域进行提供, 并在安全和系统性能方面实现了适用于企业的高信赖性和高质量系统的提供。

NEC (中国) 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18F

联系电话:010-59342630

邮件地址:quan_xueying@nec.cn

天津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方向 篇10

2006年12月,天津市被国家认定为十一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之一,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为天津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天津滨海高新区软件园凭借其优越的经济地理位置,将为发展我国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发展现状

作为天津市唯一的国家级软件园,天津滨海高新区软件园目前已拥有“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863软件专业孵化器”、“国家服务外包基地示范区”和“国家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信息服务业核心区”等五个国家级品牌。入园企业达510家,软件与服务外包业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从业人员逾2万人,成为天津市重要的软件产业基地。

1. 发展迅速

天津软件产业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全市316家软件生产企业实现年销售收入222亿元,出口创汇3500万美元,软件产业的营业收入整体位于全国前列。涉及企业信息化、移动通信、金融、电子商务及物流、信息安全、手机游戏和工业控制嵌入式软件等领域。

在软件产业的发展过程中, 天津十分注重国际间的同业合作。目前, 印度NIIT、爱的康姆、维赛士等多家大型软件企业与天津签署协议, 合资创办软件企业。天津316家软件企业中, 共有软件出口企业近90家, 以出口日本和欧美为主, 覆盖韩国、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 对日出口企业30多家, 对美出口企业20多家。据统计, 天津软件企业中, 技术力量较强, 专门人才聚集。从事软件开发的博士近百人, 硕士600多人。另外, 来自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的70多位“海归”人员在天津创办了43家软件企业。

2.推进产业转型

2010年, 天津开发区服务外包企业销售额达到了近60亿元, 其中信息技术外包业务20亿元, 金融后台服务10亿元, 医药研发外包10亿元, 离岸外包服务业务3亿至4亿元, 客户服务中心、行政管理以及财务外包也均在3亿元以上。据了解, 自2008年起5年内, 滨海高新区将每年安排2亿元资金, 重点支持高新区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 支持领域包括软件产品与服务、软件和服务外包、动漫与数字内容、IC设计等。政府在财税优惠、培训支持、人才奖励、创新支持等方面对企业也给予了大力扶持。其中, 天津滨海高新区以建设国际一流“国家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基地”为目标, 规划了建设占地面积达3.08平方公里的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基地, 力争到2012年实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销售收入300亿元, 是2006年的5倍, 使其成为天津市服务业的重要承载地, 带动天津市服务业的整体发展。

未来五年,开发区将重点发展服务外包业,预计到2015年,服务外包企业接包合同额将达到200亿元,服务外包企业数量达到300家,从业人数达3万人。

3.主要问题

天津市为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具备了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硬环境,但与其发展要求还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

(1)现有服务外包产业群体有限,不仅企业数量少而且规模普遍较小,从事离岸外包服务的企业更少;

(2)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不多,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未形成产业聚集、规模效应以及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的品牌;

(3)适合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软环境亟待提高,需打造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专业化、精致化服务的产业发展环境。

发展方向

1. 差异化定位

抓住滨海新区发展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全球制造业的设计研发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机遇,发挥天津制造业基础深厚的优势,大力发展与现代制造业相衔接的设计研发服务和延伸服务,应该注重并确定差异化定位。例如,大连将服务外包市场确定为日本,上海将市场目标瞄准欧美,深圳服务外包的市场是香港,而西安则主要针对美国市场。天津呢?

根据天津的经济和地理位置,服务外包市场应主要以内需为主,同时积极开拓日本、欧美市场并以高端服务外包为主。

(1)杭州第三届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交易博览会预计,到2015年中国服务外包内需市场将上升到280亿全320亿美元的规模,比2009年增加4至5倍。

(2) 2011年3月发生的强烈地震,使日本企业界意识到,从安全性考虑,一些类似远距离备份这样的业务应该向外转移,或者剥离一些原本不外包的业务。

2. 服务型外包与其他外包相结合

天津市要把服务外包与生产型外包、服务型外包等方面的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因为天津目前经济结构仍以制造业为主,很多在津的知名企业都可以成为发包方。天津要建立国际外包的市场和交易平台,把服务外包和生产型外包、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代加工和自有品牌制造等方面结合起来,以便迅速扩大天津的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多的国际知名企业到天津投资。

3. 培训服务外包人才

目前,发展服务外包遇到了一些问题,其中人才缺乏是最大的制约因素。一方面是服务外包人才短缺,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其矛盾点在于,专业人才的需要与培训相脱节。所以,迫切需要建立良好的人才培训体系,为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输送人才。

根据天津的实际,可以通过三个途径向服务外包企业输送人才:一是依靠天津现有的18所高校,成立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育机制;二是依靠民办或私营机构培训人才;三是外包企业自身建立培训机制。服务外包培训的内容应包括:人才定制培训、资质培训、国际认证培训、行业标准和相关知识产权培训、企业新入职人员岗前业务技能培训,以及服务外包产业储备人才培训等。

4. 重点发展IT服务业

一些大、中型制造企业陆续进驻滨海新区,这些企业业务规范、资金雄厚,但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而开发区IT企业数量较多,是充分发展IT应用服务及业务流程外包、进入IT基础设施离岸外包领域的有利条件。因此,应重点发展IT服务业,促成大中型制造企业与区内服务外包企业的合作,推动区域经济进一步提升。

5. 创建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的品牌

要大力支持对外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扩大规模, 创建出一批有规模、有影响力的服务外包龙头企业和品牌, 并且从地域品牌发展为国际品牌。同时,要带动中小企业在国际对外软件和外包市场中介入竞争。在加速培植对外软件和外包集聚区方面, 要坚持走差异化、专业化的成长道路。此外,政府要进一步研究和制定税收优惠、资金支持和人才培训等一系列政策。

6. 打造世界一流的服务外包产业基地

国内软件产业开拓IT外包服务 篇11

发包方由外企向国企和政府部门扩展,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将成为赢家

来自信息产业部的数据显示,从1997年至2004年,中国软件产业市场规模每年都以超过25%的速度发展(图1)。2003年,在全球软件产业市场7950亿美元的总规模中,占据2.47%的份额(图2)。

信息化缺口缩小,增速进入拐点

我们采用软件市场销售额与GDP的比值来衡量一个国家的信息化水平。在全球软件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当中,这一指标具有不同特点:在软件出口比重大的国家,如美国、西欧、印度等,该指标超过2%;在以内需为主的国家,如日本,该指标小于2%。在除美国、西欧以外的新兴软件大国中,该指标近年的变化范围比较大(图3)。中国软件产业属于内需推动型,截止2003年,中国软件出口额尽管上升速度很快,但从没有超过软件产业整体销售额的10%。我们选择软件产业销售额与GDP的比值在日本的发展变化作为衡量中国信息化水平的基准(Benchmark)。

由图4的模型可以看出,2004年以前,在信息化缺口产生的拉力和软件技术进步产生的推力的共同作用下,中国软件产业获得了高速发展。在这两种力量的对比中,拉力的作用远远超过推力。近年来,由于信息化缺口的缩小,由此产生的对软件产业的拉力正在迅速减小。

中国软件产业增长速度在2004年出现下降,由2003年的48.45%下降到37.78%(图1),按照信产部预测的2005年软件产业销售额2900亿元计算,2005年的增长速度将会继续下降到28.89%。因填补信息化空白领域而带来的粗放增长期结束,软件产业摆脱IT厂商驱动主导,而进入行业内部需求驱动主导的温和增长期。

中国软件产业处于产业链低端,系统集成业务占据半壁江山;另一方面,软件产业本身的低壁垒特征和知识密集特征保障了新进入者的低风险。从2000年到2004年,我国软件企业数量由1359增长到10300家,年复合增长率150%。由于软件企业数量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软件产业整体销售额的增长速度,其对软件企业平均销售额的摊薄作用格外明显(图5)。

IT外包服务将成为新的市场争夺重点

中国在信息化建设上的投入非常大,但成功的项目一半都没有。Gartner公司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给出了全球范围内各种信息化系统失败率的具体数值(图6)。

如此高的失败率迫切要求传统的信息化系统建设模式进行变革,而变革要强调的就是建立与企业的伙伴关系,实际上就是实施IT外包。IDC研究,中国软件服务目前已进入外包服务阶段(图7、附表)。

一份关于全球财富500强公司的调查报告显示:实施IT外包的公司比例达到36%,并且公司规模越大,实施外包的比例越高(图8)。IBM对全球80余家实施IT外包的公司的分析表明:在接受外包服务后2-3年,公司业绩有明显增长。

中国目前没有关于外包企业的统计数字,不过从近年的公开报道来看,国内实施外包的大中型企业凤毛麟角。正如中国信息化水平与世界的巨大差距是中国软件产业高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我们相信,IT外包市场与国外的巨大差距也会带来中国IT外包服务的迅速发展。

目前中国IT外包服务市场有两个特点:一方面,市场层次低,占主导地位的是维修维护外包服务,而在发达国家已成为主流的业务流程外包服务所占的份额还比较低;另一方面,市场总量小,2003年只有35.2亿元。

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将成为赢家

2003年以前,中国的IT外包市场主要靠爱立信、诺基亚和宝洁等几家在中国的外资企业买单,并且是在它们母公司全球整体外包合同架构下进行,外包服务的提供者是惠普、IBM、埃森哲等国际IT服务厂商。从2003年底,国家开发银行与惠普中国签订IT外包合同开始,中国本土企业开始加入外包阵营。比较大的事件包括2004年4月,海尔与东软签订整体集成外包合同;2005年2月,长城集团中标国税总局1500万元为期三年的外包服务合同。这些预示了中国高端外包市场的形成,以这些事件为标志,中国企业和政府部门以及本土IT服务厂商开始与国外企业一起共同拓展国内IT外包服务市场。

据IDC统计,2003年,中国的软件外包服务市场总值是4亿美元,到2008年这个市场将增长到25亿美元,复合增长率44.8%。

未来三年,国内软件企业发展的关键将在于争夺IT外包服务这一“IT服务业最后的乐土”。由于在IT系统关键硬件设备制造方面,中国严重依赖IBM、SUN和HP等国际知名企业,中国IT外包服务的提供商主要是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那些具有多年软件产业经验、大量行业成功案例、雄厚的研发实力、分布式服务能力、持续发展能力以及与微软、Oracle、SUN和HP等软硬件系统厂商关系密切的中国软件企业将成为IT外包服务的龙头。

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升级转型的思考 篇12

一、服务外包的相关知识

外包是投入环节活动的外部转移,不是产出的整体移动。外包分为制造业外包和服务业外包,制造业外包指转移和交易的对象属于制造加工零部件、中间产品工序活动、或以中间产品、半成品、最终产品的某种组装或总装,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对我国经济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外包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服务外包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它包括BPO(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商业流程外包),KPO(Knowledge Process Outsourcing,知识流程外包),ITO(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信息技术外包)三者统称为服务外包业。

二、制造业外包和服务业外包的比较

可能受传统价值观念影响,认为价值产生于生产过程,流通等服务只是实现价值的手段。突出表现为重视制造业,忽视服务业。结果是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美誉,却把“世界办公室”宝座让给了印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黄亚胜教授写了一本《买掉中国》的书中指出,我国过分依赖投资和加工贸易的缺陷,我国正处于国际分工链条中利润最低的制造环节。众所周知的微笑曲线[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是宏基企业创办人施振荣先生与1992年为了“再造宏基”提出的,以作为宏基策略的方向。],即用一个开口向上的抛物线描述各个环节中的附加值,抛物线的左侧是技术开发等具有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产品,具有高附加值,比如电脑中的内存,处理器等。抛物线的右侧是品牌运做、营销管理等,也具有高附加值,而抛物线的底端是价值链的低点,包括劳动密集的中间制造、装配等,不仅利润空间小,而且很容易被成本更低的行业代替。以中美贸易中的几个产品为例。例如一双中国生产的NIKE鞋,在美国市场上的售价约100美元,而在中国的出口仅20美元左右,除去材料和必要的成本,工厂利润3-5美元,大把的利润被美国人赚去了。

三、国际服务外包发展格局及我国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投资的重点开始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据《2004年世界投资报告:转向服务业》估计,世界服务外包将以每年30%-40%的速度增长。服务外包的发包方主要是发达国家,他们是美国、英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爱尔兰。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起步比较晚,但发展比较迅速。在所有服务外包的项目中,软件外包服务发展之快更是有目共睹。目前软件外包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有上海、北京、大连以及深圳等城市。以北京为例,有40%的软件企业参与外包项目,软件行业60%~70%的营业额来自外包。

虽然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很快,但对于印度来说我们还是一个初学者,印度在服务外包中一直处于领军地位,美国80%的外包业务都被印度垄断,与服务外包业务几近成熟的印度来说,我国还存在很多短缺。

(一)我国外包起步晚,总体规模小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日照市的服务外包产业逐渐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国内外服务外包大型企业纷纷进驻产业园区。但是,我们的服务投资还是相对较少,对服务性企业的核心技术开放也相对缺乏,企业的规模较小等等成为了吸引著名软件企业的障碍。

(二)人才结构不合理

虽然现阶段高校众多,每年都大量的毕业生新生力量充实到企业中,但是缺乏大量的精通英语的专业服务人才,而目前有项目经验、熟悉西方国家业务流程、外语熟练的外包人才相当匮乏,而且目前地区经济中还没有形成有规模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体系。因此相关人才的缺乏使得我们无法发挥巨大的产能优势,成为发展服务外包的瓶颈之一。

(三)市场不规范,中介环节较为薄弱

有些企业在外包产业链中基本是从事订单加工业务,帮助本地企业承接外包订单的中介环节较为薄弱,无法发挥本地巨大产能的优势。而且对于本地金融机构来说,外包是一个全新的行业,由于缺乏了解,向外包企业提供信贷认为风险较大,因而开展该项业务非常谨慎,使得外包企业的发展得不到及时支持。

四、政策建议

为了加快我国服务外包的发展,必须切实采取措施解决上述问题。主要措施应当是:

(一)鼓励企业取得资格认证

中国30家大型软件公司中只有6家达到CMM(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五级或四级,而印度的30家大型软件公司全部达到这一专业水准。为了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取得国际认证,商务部对符合条件且取得行业国际认证的服务外包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

(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树立品牌意识

完善保护产权法规体系,严厉打击各类侵权行为,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在全社会营造诚信为本的良好氛围。同时,加大外包宣传力度,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高质量服务,打造“中国服务”良好形象。

(三)培育外包服务的优秀人才

抓好服务外包人才培训。积极引导高校和培训机构深化校企对接,鼓励高校与服务外包企业、人才培训机构采取“联合开发课程、特色班”等方式,将服务外包岗位培训前置校内完成。大力发展各类服务外包实训基地,培养方向由低端人才向中高层管理人才发展,争取在规模和质量上都有所突破,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更多的适用性人才。16月份,职业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齐鲁软件及新视线职业培训学校共培养软件测试、电子商务等方面的服务外包人才1431人。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方面继续扩大地区服务外包中心的场地面积,尤其要注意产业园区内道路、供电、供水、电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要针对一些大企业或跨国公司的要求,提高办公用房的质量。其次要加快城市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加强政务环境的建设。

(五)建立外包服务促进机制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建立服务外包的促进机制,形成以政府为推手、以协会为纽带、以基地城市/示范园区为龙头、以企业为主体、以院校为保障的“五位一体”的外包服务促进机制和服务体系。加强外包服务行业管理,通过建立外包企业数据库,搭建服务外包电子平台,为服务外包双方提供充分的信息,同时可以组织外包服务的交易会、展览会,为会员提供达成交易的便利场所,降低外包企业的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加大服务外包产业培植力度。以高新区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基地为带动,以重点企业为龙头,做大做强服务外包企业。优中选优,从现有企业中筛选符合条件的高科技类等相关企业培植发展成服务外包企业,推动全区服务外包产业扩量、提质、增效。加大招引力度,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市场能力与高端业务能力的跨国公司以及国内领先的服务外包供应商,扩大优质服务外包企业群体。

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省市业务培训以掌握行业新趋势、政策新动向,帮助企业做好国家、省、市服务外包业务专项资金的申报工作,同时尽快出台《服务外包发展的扶持办法》,增强对服务外包的招商引资和集聚效应,促进地区服务外包产业健康、迅速发展。

(六)加大引入外资力度

首先应扩大对外开放领域,放宽对外资的限制,制定优惠政策,再加上区域经济的巨大发展潜力,可以为外资企业提供新的发展空间。其次,需要继续推动改革开放,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及政治的稳定,营造好的市场环境以吸引外资进入。

摘要:继国际制造业大规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之后,近年来出现了发达国家向具有成本、人才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知识型服务产业的新趋势,服务外包成为当前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新形式。面对日渐繁荣的服务外包业务,巨大的市场容量使其成为发展中国家争相抢的业务。本文对制造业外包和服务业外包进行比较之后,分析了服务外包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针对我国当前服务外包的一些缺陷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外包,服务业外包,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王迎新等.国际服务贸易提供方式下的软件外包服务发展路径[J].宏观经济研究,2008,3,11-16.

[2]郑春雷.国际服务外包与我国服务贸易发展[J].对外贸易实物,2006,11,70-73.

[3]华德亚.承接跨国服务外包加速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07,3,80-86.

[4]杨圣明.关于服务外包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报,2006,6,27-28

[5]张国云.服务外包发展的现状急问题[J]市场经济,2008,4,1-2

上一篇:哥特式现代服装设计下一篇:短距离光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