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服务外包产业

2024-09-29

离岸服务外包产业(精选10篇)

离岸服务外包产业 篇1

摘要:服务外包产业是智力人才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大学生就业能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近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离岸服务外包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应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质量;培养离岸服务外包自主品牌;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推动我国离岸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离岸服务外包产业,就业,产业布局,竞争力

一、离岸服务外包发展的动因

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及网络的飞速发展,为离岸服务外包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而发包国和承包国能够从离岸服务外包中获得双赢,成为全球离岸服务外包市场迅速繁荣的重要动因。

(一)发展离岸服务外包有助于促进发包国经济发展

首先,离岸服务外包使得相关业务专业化程度加深、规模效应凸显,从而实现资源能源利用率提高、成本降低和利润的增加。其次,发包国企业将非核心业务外包,更有利于集中资源与精力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核心业务,培育核心竞争力。最后,由离岸服务外包带来的企业利润增加和竞争力的提升,必然会增加经济活力,从而增加发包国国内就业机会。

(二)发展离岸服务外包有助于促进承包国经济发展

第一,离岸服务外包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承接离岸服务外包项目,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有助于承包国改善贸易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第二,承接离岸服务外包项目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相当于承包国在国内实现了劳务出口,有助于解决承包国的就业问题。第三,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在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国内就业的同时,必然会有效地促进承包国的经济发展。

二、国际离岸服务外包市场分析

(一)离岸服务外包市场总体情况

服务外包作为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产物和发展途径,近年来有了迅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为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将会把更多业务外包给其他国家和地区,使离岸服务外包实现高速发展,实现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根据麦肯锡的调研报告,全球财富1000强中95%以上的企业已经制定了服务外包战略,预计到2010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将达到6000亿美元以上,而离岸服务外包到2012年也将超过1600亿美元。

(二)离岸服务外包主要方式

离岸服务外包按其繁简程度可以分为六个层次,依次为:后勤事务处理、客户交互服务、IT/软件运作、公司常规职能、知识服务与决策分析、研究与开发。外包层次越高,所需知识水平越高,附加值和回报也就越高。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始于后勤事务处理等初级外包业务,20世纪80年代以IT和软件外包为标志的ITO开始迅速发展。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业务流程外包(BPO)得到了迅速发展,保持着高于ITO增速的快速增长。而且,随着业务范围的扩展,当前外包市场逐渐倾向于将ITO和BPO业务捆绑,以同时满足发包企业的技术和业务需求。

(三)离岸服务外包市场结构

从服务外包的市场结构来看,目前全球服务外包业务发包方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日本和亚太地区,其中,美国占了约2/3,欧盟和日本占近1/3,其他国家所占比例较小。据亚太总裁协会和国际外包中心的研究显示,当前全球服务外包承接国根据竞争力的强弱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优先级为加拿大、印度、爱尔兰、俄罗斯、菲律宾,第二级为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马来西亚、墨西哥、西班牙,第三级为中东欧、印尼、以色列、泰国、巴西、埃及、巴基斯坦以及南非。近年来,亚太市场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全球服务外包业务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目前亚洲承接的外包业务已经占全球的45%。

三、我国离岸服务外包发展现状

(一)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潜力较大

我国离岸服务外包起步较晚,但发展较为迅速。据商务部统计,2009年全年我国服务外包协议金额达到200.1亿美元,同比增长185.6%;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协议金额为147.7亿美元,同比增长153.9%,占服务外包协议金额的73.8%,已经成为外包产业的主要构成部分。另外,信息技术外包(ITO)依然是主要方式,合同协议金额占总额的59.3%,达到118.7亿美元。目前我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发包国家和地区主要是美国、日本和中国香港,2009年协议金额共计79.1亿美元,占离岸服务外包协议总额的53.6%。2009年四季度以来,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好转和内需市场的开拓,我国服务外包产业更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未来几年将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

(二)国家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成效显著

服务外包产业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特别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除继续落实商务部的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国家和地方在2009年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国家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外包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二是服务外包企业部分无法施行标准工时的岗位,可以实行特殊工时制;三是对符合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和培训机构给予资金支持;四是鼓励电信企业做好服务外包相关通信工作以满足服务外包企业的国际通信需求。这些政策都对鼓励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该产业的迅速发展。另外安徽、南京、武汉、长沙、苏州、无锡等地方政府也制定了相关的服务外包产业优惠政策,在吸引发包方和鼓励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方面成效显著。

(三)人才需求量大,有较强就业吸纳能力

服务外包产业主要集中在知识密集和服务技术密集型行业,是智力人才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近年随着产业的迅速发展,显示出很强的吸纳就业能力。2009年3月,教育部、商务部出台的《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将在五年内培养120万服务外包人才,其中新增10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而根据商务部统计,2009年全年,全国新增服务外包企业4175家,新增从业人员71.1万人,其中新增大学本科、专科毕业生就业人员已达49万人,占68.9%。截至2009年12月,全国服务外包企业共8 950家,从业人员154.7万人,其中,大学以上学历116.5万人,占75.3%。从服务外包产业人才结构看,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有较大比重,这为解决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四、我国离岸服务外包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结构不合理,基础人才缺口大

尽管我国高校经过多年扩招,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已达630万人,积累了丰富人力资源,但是真正符合离岸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却依旧缺乏。一方面是专业设置和企业需求错位,另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的语言技能、实践能力欠缺,不能真正适应岗位需求。另外,人才结构也不尽合理,离岸服务外包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结构,而目前的外包人才结构则呈橄榄型,技术精英和高层领军人物短缺,符合条件的基层蓝领更是非常稀少,而处于金字塔中层的系统工程师和一般管理人员相对过剩。

(二)产业布局分散,难以形成集聚效应

产业集聚能够产生显著的经济效应。离岸服务外包是人才、知识密集型产业,产业集聚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产业接续,从而有助于整个产业做大做强。而我国目前的服务外包产业布局分散、企业规模小、缺少领军企业和知名品牌,承接开发大型服务外包项目能力不足,导致整个产业发展规划不明确,发展动力严重不足,严重制约着我国离岸服务外包产业做大做强。

(三)地方间恶性竞争问题突出,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自2006年商务部启动“千百十工程”以来,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开始了较快速度的发展。2009年,国务院批准20个城市作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在这些城市实行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各地政府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积极性,从而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但是同时,众多城市竞相发展也带来了激烈的城市竞争。有些示范城市忽视了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而是以财政、土地等优惠政策为砝码竞相出价、盲目扶持,吸引外包企业入驻,出现了地方招商的恶性竞争。这种竞争不但不利于外包企业和城市竞争力的形成,更不利于我国外包产业的做大做强,而且会造成资源、人才等的分散浪费和产业发展的内耗,从而影响我国外包产业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五、推动我国离岸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质量

离岸服务外包产业人才供需结构性不平衡的问题严重制约着产业发展。因此要针对产业对人力资源需求的特点,大力培养和引进相关人才,提高人力资本质量。首先,要结合我国离岸服务外包发展现状,创新服务外包应用型人才高等教育模式,加强校企合作,注重实践内容,建立一个由高等院校、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和外包企业构建的多层次培养和培训框架,培养一批有较强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第二,要加强离岸服务外包人才所需的英语语言能力和多国文化适应性培训,使其更适应国际化的工作环境,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最后,要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海外高级人才、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带动离岸服务外包领域人才国际化程度的提高。

(二)优化产业布局,培育离岸服务外包自主品牌

积极发挥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在已有离岸服务外包公共支撑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信息平台和沟通渠道,综合运用财税、金融等政策手段整合资源,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快速发展。各级政府一方面要以补贴的方式鼓励离岸服务外包企业申请服务标准国际认证,另一方面要通过经济奖励、专项资金支持等推动离岸服务外包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实施品牌战略,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领军和成长型企业,推进我国离岸服务自主品牌建设。

(三)促进城市差异化发展,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各城市间的适度竞争和差异化发展,可以有效发挥各城市的优势,实现离岸服务外包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产业竞争力。一方面,国家要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进行适时、适度的引导,在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避免城市间竞争造成的资源浪费和内耗。另一方面,各地要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确定重点发展领域和重点承包国家,针对不同企业出台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促进企业与城市的双赢,提升地区和产业竞争力。最后,各示范城市要按照中央统一规划,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产业发展计划、明确发展目标,发挥示范城市带动作用,促进产业集聚,提升地区和产业竞争力。对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有丰富的高端人才资源,适合开展知识服务、决策分析以及研究开发等外包服务,而大连、青岛等二线城市人力成本较低,适合发展后勤事务、客户交互等劳动密集型外包服务项目。

参考文献

[1]周启红,赵君,等.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09(3):73-76.

[2]刘华实.我国外包服务业发展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6):117-118.

[3]葛彬.国际服务外包承接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8):201-202.

[4]刘琴.服务外包成为百万大学生就业新高地[N].中国教育报,2009-11-02(B1).

离岸服务外包产业 篇2

外高桥保税区分局、各直属税务所:

为切实贯彻落实《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商务部关于示范城市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免征营业税的通知》(财税[2010]64号)、上海市地方税务局、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关于本市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收入申请免征营业税有关事项的公告》(2010年第3号)的有关规定,根据市局的工作要求,现就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免征营业税操作明确如下:

一、税收政策规定

(一)自2010年7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止,对注册在北京、上海、西安等21个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企业从事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二)从事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取得的收入,是指上述企业根据境外单位与其签订的委托合同,由本企业或其直接转包的企业为境外提供的信息技术外包服务(ITO)、技术性业务流程外包服务(BPO)或技术性知识流程外包服务(KPO),从上述境外单位取得的收入。

(三)自2010年7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止,对企业从事离岸服务外包业务项目,经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确认后,再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免征营业税备案核准事项。

二、操作流程要求

(一)合同事项确认流程

凡企业从事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申请免征营业税的,应先向市商务委员会申请办理离岸服务外包合同确认手续,并附报其与境外单位签订的离岸服务外包合同(如只有外文版合同的,应翻译成中文,注明“翻译件与原件意思一致”的字样,由法人签名或企业盖章),经市商务委员会确认并在《离岸服务外包合同确认单》上加盖确认章戳。合同确认的具体手续,可查阅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网站。

(二)税收优惠资格办理流程

1.税务备案。对申请享受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收入免征营业税的企业,在办理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收入免征营业税备案手续时,需附报如下资料:(1)《浦东新区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免征营业税备案核准表》(一式三份);(2)《离岸服务外包合同确认单》(须经市商务委员会盖章确认);(3)同境外单位签订的委托合同复印件。

2.操作流程。各单位对企业申请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免征营业税备案项目,目前暂按手工方式操作,以纸质签报(《备案核准表》)报送区局审批,审批权限为区局终审(外高桥保税区分局为分局局长室)。待市局开发综合征管软件系统工作流程后,区局将另行通知各单位将已审结的纸质签报,通过综合征管软件系统补充操作工作流程。

3.审核要点。各单位应重点审核以下内容:(1)纳税人报送的资料是否齐全,纳税人提交的《离岸服务外包合同确认单》内容是否真实;

(2)纳税人提供的合同及相关资料是否符合营业税优惠条件;

(3)纳税人离岸服务外包业务项目合同免征营业税上限金额是否准确。

(4)纳税人享受营业税优惠的期限是否符合文件规定。4.回复文书。凡经区局核准的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免征营业税项目,区局将在综合征管系统中制作税收优惠通知书信息,由各单位生成书面通知书,加盖税务所公章后下发企业(市局暂未开发系统操作模块前,以备案核准表替代)。

5.办税大厅集中受理。区局业务处室已拟订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免征营业税项目的“三统一”操作意见,待今后区局会审项目明确操作流程后,再由各办税大厅按规定时间集中受理。在目前尚未明确办税大厅集中受理前,由各主管税务所受理纳税人申请。

(三)纳税申报流程

1.对已经税务机关备案核准免征营业税的离岸服务外包业务项目取得的收入,纳税人应在每期营业税纳税申报时,填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收入申请免征营业税明细表》报主管税务所备存。2.对免征营业税的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收入,纳税人应规范填报《营业税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

(四)税收退库办理流程

对已经批准免征营业税的企业,其已缴纳的营业税,可在纳税人以后时期应纳税款中抵减,抵减不足的,附报下列资料,按规定程序,办理税款退库手续:

1.纳税人书面退税申请; 2.《税收优惠通知书》复印件;

3.《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收入申请免征营业税明细表》(所属期);

4.《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收入退税计算表》(所属期); 5.企业免征营业税期间的损益表(利润表);

6.《营业税纳税申报表》主表、附表三以及相应的入库税单(所属期)复印件。

三、其他相关事项

(一)各单位应按照有关文件规定认真贯彻执行,组织内部学习,掌握政策规定,采取各项措施,积极落实对外政策宣传辅导工作。

(二)各单位应梳理本通知下发前已按原办法办理的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收入免征营业税项目(指未取得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证书的企业),及时通知纳税人向市商务委员会补办合同确认手续,并将补确认的《离岸服务外包合同确认单》报送主管税务所存档。

(三)对持有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证书的企业,从事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免征营业税,仍按原审批意见执行。

(四)各单位应加强离岸服务外包业务项目免征营业税情况的跟踪分析,按月统计免税数据,并于每月5日前将上期《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收入申请免征营业税明细表》的有关数据,填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免征营业税汇总统计表》(电子格式)上报货物和劳务税处。

(五)各单位对在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请及时与区局货物和劳务税处联系。

特此通知。

附件:1.《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商务部关于示范城市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免征营业税的通知》(财税[2010]64号)

2.上海市地方税务局、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关于本市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收入申请免征营业税有关事项的公告》(2010年第3号)

3.《浦东新区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免征营业税备案核准表》 4.《离岸服务外包合同确认单》

5.《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收入申请免征营业税明细表》 6.《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收入退税计算表》 7.《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免征营业税汇总统计表》

上海市浦东新区地方税务局

离岸服务外包产业 篇3

[关键词]离岸服务外包;技术创新;创新动机

前言

未来几年既是新一轮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全球服务外包产业基本格局形成的关键期。《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制定了至2015年中国离岸服务外包850亿美元的目标,并明确提出要提高产业发展质量,中国正抓住机遇大力推进服务外包的大國强国进程。作为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浙江,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不断跃上新台阶,确立了外贸大省的地位。2015年第一季度,浙江省服务外包离岸合同执行额为16.17亿美元,同比增长46.62%。

尽管浙江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速度加快,但与国内发展较为成熟的省市北京、天津、广州等相比,还是在数量、市场、规模及技术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究其原因还是缺乏创新,发展水平仍需提升,技术创新是提升浙江服务外包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关键。因此,研究浙江服务外包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提升服务外包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迫切需要研究的现实课题。

一、浙江服务外包企业发展现状

(一)服务外包种类多

浙江的服务外包种类繁多,涉及嵌入式软件外包、金融外包、研发设计外包、文化动漫外包、物流外包、生物医药外包等。在最新的浙江省2015年一季度的服务外包数据统计中可知,嵌入式软件外包和金融外包的合同接包执行金额占总执行金额的比重最大并且相近,分别为37.09%和33.19%。目前服务外包仍以信息技术外包(ITO)为主,业务流程外包(BPO)保持迅速增长,金融行业是BPO发展的重要动力。知识流程外包(KPO)业务比重逐步攀升,成为我国服务外包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兴领域。

(二)服务外包产业地域分布广

杭州作为全国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之一,曾获评为中国服务外包最具竞争力城市,是浙江发展服务外包的领头羊。在32014年1-7月,杭州市承接服务外包合同签约额54.27亿美元,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34.09亿美元。杭州在软件外包、园区经济、外包服务人力资源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带动了宁波、嘉兴、湖州等市。宁波市政府为积极发展服务外包,出台了《关于印发宁波市加快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了《印发关于鼓励引进市外大型服务业机构的有关优惠政策的通知》等相关政策。42014年以来,舟山的离岸服务外包增幅最大,为660.99%,其次是丽水和温州,增加幅度超过了300%。在浙江省的执行额排名方面,1-8月以来位于全省前五位的依次分别为杭州、宁波、舟山、绍兴、湖州。2014年1-7月宁波服务外包合同额84.60亿元,同比增长5.9%。嘉兴在服务外包方面也增长较快,在2014年全市服务外包完成合同签约金额3.7亿元,同比增长12.4%。

二、浙江服务外包企业技术创新的动机

(一)服务外包产业遇到瓶颈

服务外包虽然保持着发展的趋势,但由于行业人气下滑,知识型劳动力工资上涨,利润大幅降低,所以服务外包产业早在几年前就处于调整的状态。随着服务外包产业国内市场的增速加快,国内市场尚处于发展期,其市场规则等与海外市场有所区别,这对于以离岸市场为主的浙江服务外包企业来说,需要进行创新。海康威视是中国最大的综合监控产品供应商,在2002年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海康威视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只有视频压缩板卡和硬盘录音机两类,幸运的是其抓住了安防技术和产品由MPEG1到MPEG4升级换代的机会,投入大量的财力和人力搞自主研发,成功地推出了视音频压缩板卡和嵌入式网络硬盘录像机(DVR+DVS)两大类产品。但是由于当时整个行业缺少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和保护,海康威视的知识产权被多家公司侵害,市场上出现了许多盗版的压缩板卡。同年9月,海康威视成为了在安防行业首家为了维护知识产权而打官司的公司,耗时7个月的官司和高额的律师诉讼费使海康威视的损失达到了上千万。这次的盗版事件让海康威视更加注重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之后其积极加快产品和技术研发,短短2年时间,海康威视就从监控产品向其他领域延伸,并且不断刷新纪录,现已扩展到网络存储、摄像机、中心管理软件、视频综合平台等多类安防产品及公安、交通、电讯、金融、教育等多个领域,是“全球首家实现编码同时进行移动侦测”、“全球首家实现动态调整编码参数及双编码技术”、“全球首家实现手机监控技术”等拥有多个全球首家头衔的安防行业领先者。

(二)客户的需求加深

由于国内服务外包产业的迅速发展,行业对服务外包服务商的要求增高,国内的服务外包业务不再是简单的ITO(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也不只停留在扫描、录入等低端的业务上,而是要发展能够进行业务流程改造的高端BPO,并且加快传统BPO企业向KPO企业的发展趋势。杭州泰格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医药外包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立之初,药厂和跨国制药企业缺少可以做新药的临床试验的专业机构,泰格医药开始致力于满足客户高效率、高质量的医药研发服务需求,帮助客户节约研发经费,降低研发风险。泰格医药发展到2009年时,从大部分的国内客户发展到有80%是外资客户,公司为满足外资客户的需求,开始从外企IV期临床、注册临床向国际多中心临床升级。同年泰格医药并购了美斯达之后,为了满足跨国制药企业高端统计分析服务的要求,泰格医药不断地提升临床试验数据统计分析服务能力。随着医药产业的发展,泰格医药目前可以提供的临床研究业务服务完备到几乎包括了我国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中提出的所有临床内容,极大地满足了国内外制药企业的需求。

nlc202309012233

(三)新兴技术的发展

新兴技术的发展与广泛运用,提高了服务外包的要求与门槛,如果达不到要求,对服务外包企业来说就是一种冲击,但如果达到了要求,就是一个摆在服务外包企业面前难得的机遇。随着云计算、物流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兴起,无论是大规模的服务外包企业还是小型企业,都不得不正视传统服务外包给行业带来的新变革。浙大网新把握了云计算的发展势头,早在2013年就提出了云战略,即“以云计算引领IT技术和产品研发,基于云为客户提供全价值链的增值服务”,构建了以云架构、云服务为主的商业模式,成功地跟上了云计算在服务外包产业的越来越重要的潮流趋势。因此,外包企业必须在技术创新与专业化能力建设上做更多的投入,为保证可持续化的盈利能力,将业务进行过程中所凸显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同时跟进产品的研发创新,在新的环境背景下带给客户更高端的体验,这对于不少企业来说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三、阻碍浙江服务外包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

虽然浙江的服务外包产业正飞速发展,但在创新方面还有一些不足之處,需要进一步完善,阻碍浙江服务外包企业技术创新的有以下几点因素:

(一)服务外包产业高端创新人才缺乏

服务外包可以说是智力密集型高端服务业,人才是承接服务外包的命脉,随着浙江服务外包产业的快速发展,服务外包专业人才匮乏的这个制约因素日益突显,在人才这方面没有跟上世界服务外包产业需求的步伐。截止52014年4月底,进入商务部服务外包业务管理和统计系统注册登记的浙江省企业有3365家,相较于2013年10月底的3115家就增加了250家,服务外包人才供不应求,人才总量缺口较大。虽然浙江有多所名牌高校,每年的软件、英语等专业的毕业生数量充足,但大多口语交流能力不足,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低,人才的质量不高,具备丰富的行业知识和运营经验及能够熟练地掌握技术开发和管理,并且外语水平较高能够和国外顾客成功交流的复合型人才极度缺乏。浙江省内发展服务外包产业较快较好的是杭州、宁波等大城市,但这些城市相对物价水平高,生存压力大,尤其在户籍和住房待遇等大多数人关心的主要方面的障碍较多,导致一部分人才的流失。

(二)服务外包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浙江省在服务外包产业起步和发展不如江苏等地,虽然近几年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大多企业的规模较小,承接国际大单的经验与能力不足,外包服务能力很难进步。一个企业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在市场上就没有竞争优势,必然利润就会下降,由此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即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不足导致没有资金去支撑研发创新,没有研发创新就导致企业的创新能力跟不上去。另外,由于企业内部没有一个系统的创新机制,大多都只注重设计和技术方面的创新,无法从整个服务外包发展的态势中进行全方位的创新。面对这个困境,企业应加大服务外包的基础技术研发的投入,对软件著作权和专利的申请权应该给予保护和重视并且保持一个稳定的增长态势,这样才能让企业扩大自主知识产权,不断提高其服务外包能力,在该产业中可以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不仅要注重产品的内在创新,也要在企业自身的管理理念、运营模式、战略制定上进行优化和创新。

(三)政府的相关扶持政策不健全

服务外包产业想要在创新中谋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相关扶持政策,目前服务外包创新政策没有跟上产业发展,缺少配套性的政策去更好地推动服务外包业的发展。现阶段浙江省在服务外包园区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由于政府资金扶持力度不够,服务外包产业各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些园区仍然缺乏先进的硬件及物理环境;扶持政策没有及时并且合理地制定也使企业对自身缺少科学的规划和建设。政府应加快推进和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等地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之间的合作创新,有利于知识、技术、服务的交流,优势互补;还可以增加对企业研发创新的财税投入;设立服务外包的专项资金,用于服务外包园区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和创建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多多出台和完善相应的优惠政策,增加对知识产权等核心竞争力的保护。

四、总结

综上可知,目前浙江的服务外包产种类繁多,在政府和各企业及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服务外包产业已经从省会城市杭州向宁波、嘉兴、舟山等市发展,并且发展势头良好。但是随着行业内部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客户需求增多,特别是新兴科技的飞速发展,服务外包面临着创新的挑战与机遇,只有创新,才能走出服务外包行业的瓶颈,其中有不少创新成功的案例,比如东忠科技、浙大网新。纵观整个行业,服务外包创新的阻碍因素有高端人才的匮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欠缺以及政府相关扶持政策的不健全等。

未来几年既是新一轮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全球服务外包产业基本格局形成的关键期。浙江应该利用好发展服务外包的优势,企业应提升服务外包创新能力,学校合并企业要加强对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与训练,对于政府而言首要任务则要尽快完善对服务外包创新的政策,从而可以直接对地区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并进而对相关的制造业和其他产业产生影响。

注释

3杭州市 2014年1-7月服务外包发展情况http://www.chnsourcing.com.cn/outsourcing-news/article/86248.html

4浙江1-7月离岸服务外包格局悄然有变 http://www.comagazine.cn/article/?i=78905

52014年1-4月浙江省服务外包发展情况http://www.cufs.com.cn/newsDetails.aspx?nId=2ZG0vC5UpOo=

参考文献

[1]顾玲妹.浙江非示范城市服务外包产业人才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嘉兴市为例[J].中国外资,2013,(04):206-209.

[2]吴勤学,王晓芳.中国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路[J].商业研究,2009,(03):81-83.

[3]梁锡坤,陈永强,石兴民.浙江省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对策建议[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1):75-80.

[4]服务外包产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期浅析[Z].中国行业研究网,http://www.chinairn.com/news/20130417/111657100.html,2013-04-17.

[5]张恩.服务外包产业如何在变革中创新突围?[Z].浙商网,

http://biz.zjol.com.cn/system/2013/12/22/019771700.shtml,2013-12-22.

1浙江树人大学现代服务业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学生。本研究为2014年度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2014R420002:《浙江离岸服务外包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研究》资助的研究成果。

2浙江树人大学现代服务业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讲师

离岸服务外包产业 篇4

(一) 比较优势理论

国家分工应当遵循比较优势原则, 即国家在劳动力和资本拥有数量不变的条件下, 应该生产并出口自身生产效率相对较高的服务或产品, 进口自身生产效率相对较低的服务或产品。比较优势理论对包括服务外包具有普遍意义。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生产率肯定存在差异, 因此只要有国家在劳动生产率上具有比较优势。通过服务外包, 世界各国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二) 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基于规模经济视角, 探讨两个国家同一产业如何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中获利。该理论认为即使在同一产业内, 从事不同工序的生产厂商内部都存在规模经济, 因此他们可以采取分工的形式, 生产效率相对较高的产品和服务。外包可以分离出不同的工序, 并将不同工序安排到不同空间进行生产, 从而实现降低平均成本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目标。

(三) 竞争优势理论

竞争优势理论认为创新和价值链是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一方面, 由于一个国家或企业受自身资源数量的限制, 因而不可能在每个行业都具备竞争优势。通过采取外包的方式, 可以利用其他企业或国家的资源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 企业通过把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合作企业, 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 充分发挥核心业务以提升核心竞争力。

二、产业结构升级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一) 产业结构升级的概念

产业结构升级是指在一定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及资源条件下, 按照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制定和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 不断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层次。产业结构升级是与本国现阶段的自然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未来经济发展方式相匹配的, 是提升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二) 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

1、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主要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及规模经济效应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国际贸易能发挥自身比较优势, 从而推动产业本身即其他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 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其次, 各国依据比较优势原则, 购买本国不具备竞争优势的商品和服务, 带动国际市场需求结构的升级促进供给结构升级, 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2、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主要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影响产业结构升级。一方面, 技术进步会改变需求结构。需求结构直接影响产业结构, 需求结构的在发生变化的同时, 产业结构为适应需求结构变化的需要, 必须不断调整。另一方面, 技术进步本身就是市场经济主体进行资源重组的过程, 促进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升, 从而使自然资源或劳动力从相关领域分离出来, 实现自然资源或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流动。

3、资源结构。

资源结构是指一国的自然资源禀赋及资本和劳动力的拥有状况。一个国家的优势产业或新兴产业是否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劳动力, 是一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因素。其次, 充足的资本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在经济全球化和技术革命的推动下, 要求一国在改革创新和发展经济时必须具备充足的资本。

三、服务外包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

(一) 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主要体现为:首先, 技术可以影响产业的投入产出状况;其次, 技术进步可以提高资源的配置及转换效率;最后, 技术具有溢出效应。服务外包具有明显的技术示范效应和溢出效应, 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第一, 国际服务外包主要集中在智力密集型产业, 技术含量非常高;第二, 发包方与承包方通过服务外包的方式进行合作, 需要进行大量与业务相关的交流和沟通, 有利于承包方学习发包方的先进技术及与该业务相关知识和经验。

(二) 优化生产要素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人力资本在产业结构的升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本禀赋相对较高的产业, 其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往往高于其他产业。这种情况下, 生产要素会流入技术含量和生产效率高产业部门, 使得技术含量高的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而生产要素的流出导致技术含量低的产业逐渐收缩甚至被淘汰。生产要素依据技术含量和生产效率的高低在产业间的自发流动, 会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随着人力资本禀赋程度的不断提高, 生产要素结构由物资充裕型向人力资本充裕型转变, 提高了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 从而推动生产要素向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 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三) 优化贸易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贸易结构的优化会推动技术进步和提高资源配置率。在经济全球化及市场机制的推动下, 贸易结构的优化会导致更多的物资流向出口产业, 在促进出口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同时, 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从整体上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新兴的服务外包产业会吸引更多的生产资源, 推动服务外包产业进一步发展, 逐步实现出口结构由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转变, 加快产业结构高级化演进的步伐。

摘要:本文基于服务外包视角, 以比较优势理论、新贸易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为基本分析框架, 从国际贸易、技术进步与资源禀赋三个层面探讨服务外包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关键词:国际贸易,技术进步,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升级

参考文献

[1]张明志.国际外包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影响的机理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 2008 (1) :65-68

[2]原小能, 石奇.服务外包与产业结构升级研讨会综述[J]经济研究, 2008 (2) :158-160

[3]杨波, 殷国鹏.中国服务外包:发展现状与提升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 2009 (1) :18

[4]喻美辞.国际服务外包、技术外溢与承接国的技术进步[J].世界经济研究, 2008 (4) :80-88

济南服务外包产业的分析与研究 篇5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由于服务外包具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高端就业能力强等特点,对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外商投资的质量和水平、培养国际化的高素质人才、增加就业机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济南市为例,对如何加快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济南服务外包优势对策

一、服务贸易概况

服务贸易作为服务业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是适应经济发展大势、应对日益激烈的综合实力竞争的必然选择。

伴随着服务贸易在国际经济中地位的逐步上升。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年平均增速达13.3%,远远高于中国经济的平均增速。近年来,随着山东省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货物贸易快速增长的带动下,山东服务贸易保持高速增长。而作为省会的济南,在山东服务贸易的发展中,则是一个颇有代表性的标杆,其率先发展、辐射带动的作用也在不断增强。

二、济南服务外包产业的概况及优势

服务外包是指各类企业和组织将管理、服务、研发、设计等环节的非制造类业务委托给第三方服务提供者,分为在岸外包和离岸外包。近年来,以服务外包为代表的产业转移在全球悄然兴起。

根据济南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到2014年济南市将建设完成服务外包园区载体300万平方米,拥有12万服务外包从业人员,吸引400家海内外公司在济南市建立服务外包企业,培育2-3家万人企业,20-30家千人企业;培训10万大学生,新增8万服务外包就业岗位,离岸服务外包达到6亿美元。在空间布局上,以东部新区齐鲁外包城为龙头,中心商务城区为龙身,西部新城为龙尾,北区及北跨区为龙珠的外包产业群体,形成服务外包产业整体腾飞之势。

在济南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施意见中,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充分发挥省会综合优势,把服务业打造成为济南的首位经济。建设信息服务中心,打造服务外包基地”的目标。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已经成为济南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引擎和抢占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制高点。发展服务外包,济南具有较好的基础,在人才、成本、环境、交通等方面优势明显。

(1)服务外包产业基础扎实。济南是中国三大“软件名城”、十一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之一,拥有本土的浪潮、中创等中国IT和服务外包行业的领军企业,浪潮集团在2009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服务外包领军企业。山东中创软件、山东旅科信息、山东万博被评为中国同行业前十名、百强成长型企业。另有近200家企业具备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能力。美国微软、日本NEC、,印度UPTECH等跨国公司均在济南投资设立外包企业。三洋、大和、夏普、东京证券等国外知名公司和机构已将各类业务外包发到济南。中国五大软件产业园之一的齐鲁软件园建有全国最大的技术支撑平台,已有包括微软、甲骨文等国际知名企业700余家入园。长清数字创意产业园、槐荫齐鲁动漫基地、创服中心医药生物研发基地等载体已初具产业规模。

(2)人才资源充足。济南拥有高等院校66所,与北京、上海基本持平,名列中国前四位,与服务外包相

关的专业毕业生达5万多人。济南外包培训模式与国际接轨,浪潮印度优派培训、浪潮微软、齐鲁软件园培训基地、木田培训、志诚学院等30多家专业的培训机构,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课程、师资,与大学、企业“三位一体”紧密对接,推行“3+1”、“2+1”教学培养模式。

(3)员工跳槽率低,商务成本低。济南服务外包企业人员流动率不到5%,大大低于25%的全国平均水平,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和信息安全及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时,济南的生活成本、平均房价仅为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 1/3,这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商务成本。

(4)知识产权保护是全国典范。作为全国四个“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之一,济南市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制定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一系列法规,严打各种侵权行为。外包园区设有专门的知识产权投诉受理办公室,开通维权与咨询热线,并设立300万元的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资金,对被侵权企业进行先行赔付,采取多种方式处理侵权案件,此创举被商务部作为典范在全国推广。

(5)连接京沪,交通便利,辐射能力强。济南是京沪高速铁路五个始发站之一,这为驻京的跨国公司和外包企业在济南设点、拓展业务提供极大的方便。济南是中国唯一与全省所有地市实现高速公路联网的省会城市,建成了覆盖全省的“信息高速公路”体系。同时作为全省的电力枢纽,电力富余充足。济南地处京津唐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的连接点,形成一个辐射力很强的大市场。

(6)泉水之都,宜居宜商。山东省的经济总量在我国排前三名,济南不仅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中心,也是全国九大区域金融中心之一,服务业的比重已超过51%。济南先后被国家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竞争实力的城市”、“中国十佳金融生态城市”之一等,美国《福布斯》、台湾电机电子同业公会均把济南列为中国最佳投资地之一。去年第11届全运会和第7届园博会的圆满举办,进一步提升了济南的层次和形象,使这座百年商埠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基于上述优势,也伴随着被国务院认定为20个“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之

一、享受国家一系列财税优惠政策后,济南服务外包驶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三、济南服务外包产业存在的问题

由于服务外包在我国是新兴产业,尚为大多数人所不知,对于服务外包的含义及其对当地产业调整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尚缺乏全面的理解和认知,容易忽视就业多、价值高、节能环保的新型现代服务业。这是制约济南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

(1)政策问题。济南市已出台了有关服务外包的基本政策,但还处于初级阶段,设定的支持范围和项目窄,还不够全面、不够配套,与其他城市相比力度还不够大,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调整、配套、完善。

(2)载体问题。总体上看,济南市外包载体数量少、规模小、承接能力弱。缺乏园区载体的问题非常突出。目前国家级外包基地仅有齐鲁软件园一家,而且该园区现有面积已经饱和。其余的服务外包园区尚处在起步阶段,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规模小,不能很好地承担服务外包企业的落地、服务等工作。

(3)中介和行业协会问题。服务外包发达国家和发达城市的成功经验表明,中介和行业协会在当地服务外包发展过程中能起重要作用。济南市虽有一些服务外包行业协会,但由于其活动尚局限于内部交流,未制定成熟的对外宣传策略,不能对外公布权威的外包企业信息,发挥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济南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对策

(一)对服务外包产业进行科学定位

济南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和环渤海湾经济圈主要城市之一,具备了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所需的产业基础、经济腹地、资源优势和文化根基等关键要素,但是对产业发展定位规划的研究还不明确。因此,首先应明确定位,在产业发展中对规划和定位进行落实,出台相应措施,加大扶持力度,推进园区建设,加强产业发展的宣传和招商,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开发各类研发外包。

(二)制定扶持政策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一方面,要出台产业发展规划定位的扶持政策,充分利用国家批准济南市成为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的有利机遇,全面落实、执行各项承诺,抓好发展规划,制定实施措施,加强公共服务,改善发展环境,把国家的优惠政策用足用好。另一方面,也要完善扶持政策体系。

(三)发挥服务外包园区的聚集和示范作用

济南应在现有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基地的基础上,再建设多个各具特色的差异化服务外包基地,做到科学建设、运营和管理园区。通过园区的差异化,可以避免形成恶意竞争,同时也根据各个园区的区位、资源、人力等优势科学定位。比如,在东部新城区(高新区、历城区)打造服务外包综合示范产业带,在中部商务区(市中区、历下区)开拓财务金融及离岸外包示范基地,在西部新城区及大学城(槐荫区、长清区)建设动漫创意及物流外包示范基地,在黄河北跨区(济阳县、天桥区)开发数据灾备及处理外包示范基地,从而形成以东部新城产业带为龙头、中心商务城区为龙身、西部新城区为龙尾、北跨区为龙珠的整体互动式发展格局。

(四)实施大企业发展战略

实施大企业发展战略,抓骨干企业带动全行业发展。一要“扶大”:选择一批本土软件外包骨干企业,集中市场、技术和资金等资源,扶持其做大做强;二要“聚大”:积极扶持引导一批中小软件外包企业,在培育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通过调整、联合、并购、重组等聚集性措施,力求形成大型软件外包企业集团;三要“招大”:瞄准全球软件巨头和世界500强企业,加大产业招商力度,引进一批国际知名企业。

(五)健全和完善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

将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纳入服务外包长远规划。积极申请成为国家级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争取国家对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政策支持,制定高中低三个层次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与引进计划。充分利用好高等院校教育资源。鼓励院校与服务外包企业加强沟通与交流,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大力发展服务外包职业培训,引进国内外著名培训机构。引进优秀外包人才培训机构,加快人才培养进度。从全球范围引进服务外包高端人才,以为济南市的服务外包发展做出推动。

[参考文献]

1.科技门户网站(济南市科技局)《济南高新区服务外包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现》

2.杨吉庆等《济南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3.济南政府网投资频道《济南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2010年6月9日

离岸服务外包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篇6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服务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以离岸服务外包为主流方式的服务业跨国转移成为经济全球化的第二次高潮。《2012 全球服务外包发展报告》表明,2011 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规模达8200亿美元,其中离岸外包1026 亿美元,占比18% ,预计2013 年离岸外包市场规模将增长到1200 亿~ 1500 亿美元之间,年复合增长率在14% ~ 21% 之间,这表明离岸服务外包作为一种新的资源合作组织形式,正成为各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区域合作的重要战略选择。然而,随着离岸服务外包的迅猛发展,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的发包国认为服务的离岸外包将造成发达国家的大规模“工作流失”。

现有对离岸服务外包的就业影响研究中,国外学者主要从发包国角度进行分析,且结论相差较大,国内学者更关注承接服务外包对我国就业的影响,而以中国为本位发包国的实证分析采用截止到2007 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结果存在偏差,此外由于行业划分的依据不同,结论也有所不同。基于此,笔者采用1997、2000、2002、2005、2007、2010 年投入产出表数据,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 2003) 划分三次产业为14 个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离岸服务外包对我国的就业效应。此外,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各国第三产业比重都在增大,1992 年我国做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将服务活动外包出去直接影响本国第三产业的就业,基于此笔者进一步将14 个行业划分为一、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研究离岸服务外包对不同类别产业就业影响的差异。

二、对离岸服务外包程度的测算

分析离岸服务外包对就业的效应,需对一国的服务外包规模进行测度。然而,外包是很难测量的,因为缺乏关于被外包出去的生产环节的信息。笔者借鉴了Amiti&Wei( 2004) 提出的两种间接衡量服务外包的途径。

( 一) 用服务贸易进口额测量离岸服务外包

这种测算方法是基于整个经济的衡量,经常采用的数据是IMF的《国际收支统计年鉴》关于计算机( 包括计算机软件设计) 和其他商务服务( 包括会计和其他内勤事务) 进口的数据。这是探讨跨境服务贸易格局的主要数据来源。之所以采取计算机和信息及其他商务服务,主要是因为这些服务部门最有可能涉及外包活动,而旅游、教育等服务则很少涉及外包活动,因此被剔除掉。笔者以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的进口量加总值近似代表离岸服务外包额,计算出2001—2010 年我国离岸服务外包的发展规模( 见表1) 。由于现阶段我国人才和技术的缺乏,部分服务环节不得不从国外进口,总体来看,自2001 年来离岸服务外包额呈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且增速存在一定的波动,个别年份的增长率甚至超过了50% ,2009、2010 年出现负增长,这可能主要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导致服务外包市场萎缩,但2010 年增长率较2009 年有所提高,表明服务外包市场有回暖的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商务部中国服务贸易进口分项目表数据整理计算

用服务贸易进口额测量离岸服务外包的测度方法简单易行,数据获取较为方便,缺点在于只能衡量离岸服务外包的总体规模,与实际值存在偏差,并且不能考察分行业的服务外包情况,也就不能进一步分析离岸服务外包对行业就业效应,因此,需要借助其他测度方法探讨离岸服务外包对行业就业的影响。

( 二) 用服务外包率测量分行业的离岸服务外包

这种衡量方法是以产业或行业为基础的,与Feenstra&Hanson( 1999) 提出的国际制造外包的测度方法相似,对于给定产业i,其被外包出去的服务占整个非能源投入的比重( OSSi) 可以用下列公式计算:

一般用以下服务作为外包的投入品: 交通运输与仓储、邮政与通讯服务、金融保险服务、计算机与信息传输、租赁服务、科研服务、其他商务服务。采用中国投入产出学会网站提供的数据,运用上述对离岸服务外包的测度方法,可以算出我国1997、2000、2002、2005、2007、2010 年14 个行业的服务外包率( 见表2) 。从产业角度看,我国金融保险、教育、科研、社会服务等第三产业服务外包程度较高,而农林牧渔、采矿、制造等一、二产业服务外包率较小; 从时间序列看,我国分行业服务外包率大体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这与用服务贸易进口额测量离岸服务外包得出的结论大体一致,可能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国内服务行业承接能力增强,从而对外发包量减少,对国外先进人才和技术的依赖度有所降低。

单位:%

三、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

( 一) 计量模型设定

根据Cobb - Douglas生产函数,首先构建部门i的生产函数式为: Yi= AiF( Li,Ki,Mi,Si) ,其中Yi表示产出,Ki表示资本投入,Mi表示原料投入,Si表示服务投入,Ai表示技术进步。Hamermesh( 1993) 从上式推导出就业模型: ln Lit= α0+ α1ln Wit+ α2Δlnωit+ α3Δlnyit,其中,W表示工资比率,ω 表示其他投入品价格变量。一般来说,产出增加会增加劳动需求,工资增加会导致劳动需求下降,其他投入品价格增加会引导企业用便宜的劳动者代替较贵的投入品,从而增加劳动需求。Amiti&Wei( 2004) 用分行业的服务外包率OSSit替代lnωit,表明行业劳动需求是一个关于工资、服务外包、产出的函数,借鉴Amiti&Wei的研究,笔者将离岸服务外包的就业效应计量模型设定为:

其中,Lit表示行业从业人数变量,Wit表示行业工资变量,OSSit表示服务外包水平变量,Kit表示资本存量变量,Yit表示产出变量,下标i和t分别表示第i个行业和第t年; μi为与时间无关的行业效应,vt表示与行业无关的时间固定效应,εit为随机扰动项。

( 二) 数据来源及处理

笔者所用数据主要来自我国各行业的统计年鉴和投入产出表。由于1997 年以前的投入产出表中只有各行业的净出口数据,缺乏各行业的进口数据,所以笔者选取1997、2000、2002、2005、2007、2010 年6 张投入产出表,其中2000、2005、2010 年为延长表。根据2003 年国家统计局对三次产业的划分,整理出1997、2000、2002、2005、2007、2010 年的14 个行业的数据,最终得到84 组数据。将投入产出表里各行业产出按照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进行调整,换算成实际产出变量Y; 分行业服务外包率根据OSS函数计算得出; 由于统计年鉴中分行业就业总人数的数据截止到2002 年,因此,笔者以1997 年为基期,假设行业城镇单位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不变,计算出2005、2007、2010 年行业年末就业人数; 行业工资W用投入产出表中的劳动报酬总额除以就业人数计算得出,并按职工工资指数换算成实际工资; 资本存量的测量借用薛俊波和王铮( 2007) 的方法和他们计算的各产业平均折旧率,利用投入产出表的折旧额来计算。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 一)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结果

首先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 所示,从中可以看出,无论是针对同质面板假设的检验,还是针对异质面板假设的其他三种检验,就业Ln L、产出Ln Y、工资Ln W、资本存量Ln K、服务外包Ln OSS的一阶差分均为平稳变量。

( 二)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1. 离岸服务外包与就业的关系

因为回归变量均平稳,将各变量纳入回归模型,笔者采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使用Hausman检验来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或者随机效应模型。Hausman检验显示检验结果拒绝支持随机效应的零假设,即应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见表3。

注: 表中括号内为估计系数的t统计量,***、**、* 分别表示在1% 、5% 、10% 水平显著。

表3 结果显示: 除了资本存量不显著外,产出、平均工资和离岸服务外包都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从系数显著性水平来看,产出、工资以及离岸服务外包对就业的影响均在1% 水平显著。从影响程度来看,产出和工资水平的变化仍然在现阶段对就业影响较大,产出每增加1 个百分点,会造成就业增加0. 59 个百分点,表明产出对就业起到了正向推动作用。工资水平每增加1 个百分点,会带来就业降低0. 55 个百分点,说明工资上涨对行业的就业需求带来一定的压力。而离岸服务外包率每增加1 个百分点,会使我国就业降低0. 14 个百分点,这与魏浩和黄皓骥( 2012) 的研究结论相似,他们对全球15 个国家服务外包对就业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服务外包每增加1 个百分点,国内就业将降低0. 05个百分点,但影响并不显著; 而吕延方( 2011) 研究同样显示离岸服务外包对就业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且影响系数很高。就目前而言,我国发展离岸服务外包对就业的替代效应占主导地位,即便新工作被创造出来,仍不能填补目前正在流失的就业机会。

2. 离岸服务外包对不同类别产业就业的影响

由于服务外包主要影响白领就业岗位,而白领多从事第三产业的工作,这里推断,服务外包对不同类别的产业就业的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为检验这一结论,下面将14 个行业划分为第一、二与第三产业,建立分样本模型进行分析。首先,同样对样本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所有数据均平稳,而Hausman检验显示,第一、二产业随机效应更有效,第三产业应选择固定效应模型,从而得到表4 所示分样本模型回归结果。

注: 表中括号内为估计系数的t统计量,***、**、* 分别表示在1% 、5% 、10% 水平显著。

从表4 可知,分样本模型与总体模型回归中系数符号一致,但系数值存在差异,符合离岸服务外包对不同类别产业就业影响存在差异的推断。第一、二产业回归结果显示,资本存量对就业影响不显著,而服务外包对就业的影响在10% 水平显著,服务外包率每增加1 个百分点,将带来国内0. 08 个百分点的就业损失。这表明当前我国第一、二产业积极参与全球资源的分配,将服务环节外包给国外技术先进和人力资本丰富的企业,并不会对国内就业造成较大影响。与第一、二产业不同,服务外包对国内就业的影响在1% 水平显著,服务外包率每增加1 个百分点,会导致国内就业减少0. 21 个百分点。此外,对全行业就业影响显著的工资和产出对第一、二、三产业也同样显著,达到1% 的显著水平,进一步说明在现阶段工资水平和产出仍然是决定就业的关键因素。

五、结论与对策建议

研究表明: 1997—2010 年,我国离岸服务外包整体规模较小,而且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笔者认为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国际服务外包市场萎缩,另一方面,虽然我国缺乏先进的技术和高级人力资本,依赖国外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但作为发展中国家,仍主要是服务外包的承接方。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服务行业日趋兴旺,使得原来发包给国外的服务环节被转移至国内,但不可否认,现阶段,国内服务行业技术和管理实力薄弱,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还需进口国外的优势资源。从实证结果来看,无论是全行业的面板数据还是分样本的面板数据都表明,现阶段工资和产出仍然是决定就业水平的关键因素。离岸服务外包对第一、二产业的就业影响有限,对第三产业的影响较大。离岸服务外包对就业的替代效应占主导作用的情况下,发展离岸服务外包将会限制国内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制约第三产业的发展。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全行业正逐渐受到服务外包的影响,尤其是第三产业的服务外包对就业水平有显著的负效应,如何合理利用服务外包,有效利用国外的优势资源,在增强产业实力的同时又能稳定国内就业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一) 大力发展服务业,提升服务质量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内企业将服务活动外包给国外企业,不仅是因为国外能提供优质的服务,还因为国内服务行业综合能力相对较弱,离岸服务外包能更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因此,政府应从战略高度上认识到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性,应在制定规划、优化环境、完善政策、品牌建设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服务行业自身应通过学习效应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改变价格竞争策略,满足客户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逐步替代国外的服务投入。

( 二) 重视经济安全,适当限制服务输入

从测算出的服务外包率来看,我国金融保险、教育、科研行业服务外包程度较高。而这些行业对其他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开放过快,将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因此,一方面,政府应及时掌握行业发展状况,对必须的服务输入给予政策支持,并随时关注行业动态以便及时调整政策; 另一方面,也要意识到服务外包的增加会导致就业岗位流失,对那些易对国内产业造成冲击的服务输入加以适当限制。

( 三) 加强人才培养,积累人力资本

离岸服务外包产业 篇7

经过改革开放, 我国制造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其起步的基础——加工贸易的发展历程, 以及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使我们产生了一种“链接”的想法。这种想法复制于服务业的发展方式上, 则产生了一种新型的服务业发展模式——服务外包。“服务外包”在本质上是一种以劳动力为基础的生产要素贸易。与“加工贸易”这另一种以劳动力为基础的生产要素贸易的区别在于, “服务外包”总体上属于社会分工层次更高、对劳动力素质要求相对较高的具有产业升级意义的劳动力生产要素贸易。它是指从事服务业的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 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 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 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按服务外包供应商的地理位置分布状况, 可以分为在岸服务外包和离岸服务外包。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的转移方和承接方分属不同国家和地区, 外包跨国境完成。即使同一跨国公司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分支机构, 也被视为离岸服务外包。本文仅从国家重点发力的离岸服务外包角度进行阐述。

二、发展离岸服务外包的意义

离岸服务外包的发展被普遍认为是服务业发展的新引擎, 而且它丰富了服务贸易的内容, 使非交易对象可交易化。由于它的发包方大多是发达国家, 承包方大多是发展中国家, 所以它属于国际贸易发展中“垂直贸易”的一种, 它进一步密切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联系, 扩大了贸易范围, 并且使得全球的资源禀赋得到更好的利用。对于发包方而言, 离岸外包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规避生产过程中的弱势环节、提高生产率, 所以许多发达国家利用此来降低其成本、调整结构。而对于接包国而言, 一方面可以利用接包的技术溢出效应提升本国服务业水平, 增加财税收入、扩大就业队伍、实现人力资本的深化, 另外还可以实现对外贸易的增加。所以综合来看, 发展离岸服务外包具有双赢的特点。

对我国来讲, 发展离岸服务外包具体意义如下:

第一, 发展离岸外包对我国出口和产业结构优化意义巨大。首先, 离岸服务外包的兴起, 有利于中国调整产业结构和对外贸易出口结构。其发展改变了中国只以“廉价劳动力”为比较优势进行生产加工的模式, 转换为以“高技术劳动力”集成发挥作用的规模优势, 进行生产并对外出口。其实质强调了要素禀赋的升级对于出口结构的影响。另外, 服务外包的发展还有利于引导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 从而对于服务业增加引资, 扩大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 促进经济增长等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最后, “中国制造”发展模式无形间挤占了服务业比重上升的空间。而如今大力发展服务外包, 有利于平衡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结构, 优化产业结构。

第二, 扩大消费需求。我国长期以来依靠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的方式, 使得消费需求难以释放, 这导致消费服务的降低, 而发展离岸服务外包, 则是从世界范围内扩大消费服务的需求, 对于服务业的发展大有裨益。

第三, 符合低碳发展战略。在气候危机、资源危机日益突出的今天, 各国重视绿色发展和国际合作, 我国也在大力呼吁节能、降耗、减排, 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期实现在哥本哈根大会上做出的减排承诺。而具有资源消耗低、污染小和密集就业特点的服务外包则是应运而生的新宠儿。其中发展离岸服务外包, 对于加强我国同世界发达国家经济技术合作, 共同践行节能减排理念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

三、我国发展离岸服务外包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鉴于离岸服务外包对于服务业经济增长、优化服务贸易结构、促使服务业合理吸收FDI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我们切实的分析我国发展离岸服务外包行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以期对我国进一步发展离岸服务外包业扫清障碍。

1、我国发展离岸服务外包业的有利条件

新一轮经济危机中, 主要发达国家身受重创, 中国经济发展呈现一枝独秀。这一方面要求发达国家进一步降低成本以应对危机所带来的压力, 这就为发达国家将非核心产业的服务外包出去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 中国经济在危机中的坚挺, 使得外国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充满信心。从而为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改善产业结构、优化服务贸易出口结构提供了一大机遇。

首先, 我国基础设施、环境建设在保障外包业发展过程中优势突出。如物联网、云计算环境为服务外包的发展提供支撑。在举国大力发展服务外包, 积极建设外包试点城市的热情中, 我国的承包能力较以前有了大大的提高。相关服务外包产业集群的形成, 对于促进离岸服务外包机制和环境建设贡献明显。

其次, 我国对离岸外包的政策扶持力度很大。为进一步促进离岸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我国相关部门规定, 自2010年7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 对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企业从事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政府部门对离岸服务外包的财政政策并未止于此, 财政部、商务部还联合下发《关于做好2010年度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发展资金管理的通知》 (财企[2010]64号) 。该文件在现有扶持政策的基础上, 放宽了服务外包企业享受政策的条件, 扩大了政策受众范围, 加大了财政资金支持力度。这一切, 都为离岸服务外包业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政策性的春天。

再次, 我国毕业大学生呈逐年增多态势, 为提升承包能力所需的人才提供了保障。另外, 相关企业以及人才培训机构对于外包人才的培养, 正在改善我国的劳动力结构, 填补了高技术人才缺乏的漏洞。

最后, 外包是世界经济的一大趋势, 为助推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各地海关积极探索适宜其发展的新路子。例如, 广州海关充分利用我国现行的保税优惠政策, 推出了国际服务外包进口货物保税监管这一创新监管模式。这种积极的探索为我国离岸服务外包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我国发展离岸服务外包业的不利条件

第一, 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低。不得不说离岸服务外包与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具有双向因果关系。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制造业成绩斐然, 而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虽然其目前发展迅速, 但是其规模较小, 经济带动总量有限。所以服务发展水平也就自然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离岸服务外包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 行政部门职责划分边界模糊, 有碍离岸服务外包发展。由于目前行政部门的权利边界划分等问题的存在, 使得服务部门成为其“利益工地”, 利益均沾、责任靠边等现象突出, 这些严重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 从而影响离岸服务外包的发展。

第三, 服务外包市场法律法规、监管等都有待完善, 尤其是知识产权法相对滞后的问题突出, 这严重影响了发达国家对我国的发包数量和发包积极性。另外, 不同于制造业征收的增值税, 我国服务业征收营业税。这可能导致服务外包行业被重复征税, 增加其负担。

第四, 伴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 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越来越低, 使得发包方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难以实现。对此, 我们应从技术上进行抵补。提高劳动力技能水平, 使其在技术与成本上具有合成优势。

3、我国发展离岸服务外包的对策建议

目前, 服务外包被普遍视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我们应借此机会大力发展离岸服务外包产业, 本文针对上述我国发展离岸服务外包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提出促进离岸服务外包发展的政策建议。即有利于我们发挥比较优势, 在服务外包发展腾飞前, 有选择性的为其规划好了路径, 又可以实现市场和宏观调控的完美对接。

首先, 我国在相关立法和法律监管上应该加以重视。我国的法律建设有待完善、国内法同国际法的接轨有待推进。法律的监管等相关工作也要继续探索和完善。虽然, 广东海关的积极探索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我们不应驻足于当前的满足。还有就是相关部门的权利职责应当明确, 避免多方挤压下的服务外包承受重负。我国的服务业税收结构应加快调整, 为服务外包发展进一步减负。

其次, 提高技术水平、抵补劳动力上升成本。就是在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丧失的情况下, 提高技术水平, 加强高级劳动技术对于外国发包的吸引力。发挥技术和劳动力的集成优势。

再次, 积极发展自由市场经济, 完善市场经济制度。积极灵活的市场经济可以有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避免出现吴敬琏先生讲的垄断产生的经济开倒车现象。市场的高效率将会促使离岸服务优胜劣汰、实现离岸外包的低成本, 加速服务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其自身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所以我们在实施宏观调控下, 应给予经济最大的自由度。

最后, 加强国际合作, 尤其是加强与印度合作。毫无疑问, 在服务外包方面, 印度是全世界做的最出色的国家。我们加强与其合作, 就是要灵活的运用“拿来主义”, “拿”印度公司多年来在服务外包市场形成的“营销技巧”和“营销网络”。加强与印度的合作, 对于我国尽快熟悉并掌握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规律、提升我国离岸服务外包行业的成熟度大有裨益。

摘要:“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服务业, 提升其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 增加服务贸易在出口中的比重, 是调整产业结构以及优化出口结构的必经之路。而服务外包尤其是离岸服务外包的发展, 为我们大力发展服务业, 增加服务出口, 调整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出口结构提供了一个突破口。并且我国也将服务外包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以大力扶持。鉴于其重要性, 本文拟从服务外包的离岸外包角度加以阐述, 分析其现实意义及影响因素、揭示其发展的利弊条件并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离岸服务外包,服务业,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袁欣.服务外包:概念、本质、效应[J].国际经贸探索, 2009 (9) .

[2]、边英明, 刘伟.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 2010 (8) .

离岸服务外包产业 篇8

关键词:离岸服务外包,国际竞争力,因子分析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需要大力发展离岸服务外包, 在第三次服务产业全球化的趋势中, 我国面临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机遇与挑战。但离岸服务外包在告诉发展的过程中, 存在着诸多问题和障碍因素的制约, 如主要以低端业务类型为主, 离岸承接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 产业整体竞争力不高, 产业结构出现高度分散等问题。在发展离岸服务外包产业时必须正确处理这些问题, 而这需要对我国承接能力与国际上其他承接地进行科学的比较分析, 以找出我国在发展离岸服务外包中存在的关键瓶颈所在。

本文有针对性的收集了13个国家相关数据, 其中美国、英国、韩国、日本等国家是离岸服务外包的主要发包国, 同时这些国家也是 (在岸) 服务外包主要的承接地, 而在岸服务外包的金额远超离岸服务外包。中国、印度、菲律宾、墨西哥、巴西、新西兰以及澳大利亚是国际上主要的离岸服务外包承接地。主要的发包地和承接地的竞争力的比较, 可以使我们更能认清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离岸服务外包的动因。竞争力国际比较分析所收集的数据主要是来自《2010国际统计年鉴》以及相关政府机构公布的2010年数据统计资料。通过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可以对中国承接离岸外包的国际竞争力有着清晰的定位, 并能界别出中国在发展离岸外包上的比较优势和劣势, 以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

一、有关服务外包承接地竞争力评价方法及其指标构建

针对不同国家承接服务外包的竞争力, 很多国际组织和学者都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 (A.T.Kearney) 在2007年提出了全球服务区位指数 (Global Services Location Index) , 主要从财务、人员技能和可用性以及商业环境三项方面考量。而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科尔尼、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和埃森哲咨询公司 (Accenture, 2007) 四方共同研制出了中国服务外包承接地的综合评价则主要是从环境、人员、成本三方面去考核。

我国学者孙晓琴 (2008) 从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出发, 应用因子分析方法, 对我国各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吸引服务外包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刘艳 (2010) 从发展中国家出发, 基于26个国家的面板数据, 对影响这26个发展中国家承接服务外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

上述目前较有代表性的国际科研组织提出的指标体系, 其多能从整体上对某个国家承接离岸外包的水平进行比较排序。但是它缺乏对相关因素影响作用大小的具体解释, 因此, 消弱了对政府制定政策的指导作用。而学者的研究从另一种角度探究了研究一个国家承接离岸外包的竞争力的方法, 这一方法对研究我国承接离岸外包具有一定借鉴作用。因此, 本文综合众多参考文献, 罗列出对我国发展服务外包起影响作用的17个评价指标, 并有针对性的收集当下离岸外包发展较好的13个国家相关数据, 应用一定统计方法对中国承接离岸外包的国际竞争力有所认识。

二、数据收集及指标体系构建

1. 数据收集

根据相关理论研究的结论, 以及王昌林等 (2013) 、沈鹏熠等 (2011) 的研究结论, 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总结, 对离岸服务外包企业整体绩效有显著的直接影响的因素为经济与产业基础、政策支撑力度、人才资源、外包服务质量、伙伴关系质量五个因素, 而技术资源与水平、市场竞争能力、文化沟通与协作、运营管理四个因素的直接影响不显著。同时结合各种相关研究或评价体系曾经使用的指标、考虑不同的分类、兼顾数据可获得性, 选择了企业开业所需办理手续、企业开业登记注册费占人均GNI的比重、电话主线、国际互联网用户、航空运输客流量或吞吐量、人均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服务出口额、服务进口额、投资者保护指数、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人均住户最终消费支出、非农部门雇员月平均工资、人均信息和通讯技术支出、教育指数、初中高等教育入学率、第三产业就业率等17个指标构建承接地的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

由于统计制度并不完善, 尤其是是国际统计口径不一, 致使关于服务外包影响因素的相关数据不易收集。本文有针对性的收集了13个国家相关数据, 其中美国、英国、韩国、日本等国家是离岸服务外包的主要发包国, 同时这些国家也是 (在岸) 服务外包主要的承接地, 这是因为在岸服务外包的金额远超离岸服务外包。而中国、印度、菲律宾、墨西哥、巴西、新西兰以及澳大利亚是国际上主要的离岸服务外包承接地。主要的发包地和承接地的竞争力的比较, 可以使我们更能认清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离岸服务外包的动因, 实际上当前服务外包的主要业务还是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 因为离岸服务外包只占全球服务外包支出很小比例。竞争力国际比较分析所收集的数据主要是来自《2010国际统计年鉴》以及相关政府机构公布的2010年数据统计资料。需要说明的是, 由于统计年鉴记录原因, 并不是所有指标数据均来自2010年, 企业开业所需办理手续、企业开业登记注册费占人均GNI的比重是2009年数据, 而国际互联网用户、航空运输客流量或吞吐量、人均信息和通讯技术支出、教育指数是2007年数据。但是, 本章是对13个国家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竞争力的横向比较, 因此, 上述数据年份差异对结果影响不大。

2. 指标体系构建

将17个服务外包竞争力影响因素指标通过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因子分析, 所有指标的变量共同度 (Communalities) 均高于80%甚至90%以上, 说明提取的因子已经包含了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 因子提取的效果比较理想。

表1给出了初始的样本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根Total Variance Explained) , 共有4个因子对应的特征根大于1, 因此应提取相应的4个公因子, 各自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7.245%、18.359%、9.642%、5.830%, 累计贡献率达到91.076%, 说明提出的4个公因子已经包含了解释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

采用主成分法计算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说明各因子在各变量上的载荷, 即影响程度。但为了使载荷矩阵中系数向0-1分化, 对初始因子载荷矩阵进行四次最大正交旋转,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Rotated Component Matrix) 如表2所示:

通过因子分析共有4个因子作为主因子被提取, 现在需要对这几个公共因子进行命名:

第一个公共因子是一个相对综合性指标, 一是反映在该国实现服务外包的成本, 包括人均住户最终消费支出、非农部门雇员月平均工资、人均信息和通讯技术支出;二是反映发展离岸外包国家的人力资源储备情况, 主要包括教育指数、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入学率 (%) 、第三产业就业率。

第二个公共因子主要反映的是行业规模及基础设施情况, 包括反映各国家离岸服务外包行业规模的指标服务外包出口额和服务外包进口额, 以及反映各国家发展离岸服务外包基础设施情况的指标电话主线 (条/千人) 、国际互联网用户 (千人) 、航空运输客流量或吞吐量 (万人次) 。

公共因子1和公共因子2对最终对象的解释贡献率达到70%以上, 是主要的因子。

第三个公共因子主要反映的是服务外包发展国家的政策环境, 体现当地对开办企业的政策支持和便捷情况, 包括企业开业需要办理手续、企业开业登记注册费占人均GNI的比重、投资者保护指数。其可称做政策支持, 对整体对象解释度为9.984%。

第四个公共因子主要是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和人均国民总收入, 反映的是服务外包发展国的经济发展活力。发展国际外包不仅对行业经济活力有要求, 对承接国整体经济活力也是有要求的。

由此可以得出评估服务外包承接地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如表3:

表3只是构建评价服务外包国承接离岸外包竞争力的一种视角, 评价指标还可以从不同的维度进行构建。从上表一级指标的权重可知, 政策支持和经济活力对一个国家顺利承接到离岸外包业务固然重要, 但毕竟只是其辅助作用, 真正对吸引离岸外包其核心作用的是离岸外包的经营成本、人力资源状况和行业规模及基础设施方面的情况。

从上表可知, 成本节约仍旧就是企业选择服务外包的首要考虑因素, 而人力资源状况重要性也日渐凸显。随着服务外包不断由ITO向KPO发展, 服务外包发包国在选择接包国时越来越重视当地的人力资源状况。中国虽有庞大的人力资源储备, 但是具备国际化事业和实干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数量却并不多。由此可知在不断通过政策支持来促进离岸服务外包发展的同时, 中国要更加注重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同时, 通过激发国内企业从事国际服务贸易意识和能力, 努力的扩大服务进出口规模。

三、城市服务外包竞争力评价

根据计算可得, 各主因子的系数矩阵, 结合各主因子贡献度得出综合评价函数 (Zxi为xi标准化后数据) :

Y=0.297Zx1+0.472Zx2+0.547Zx3+0.537Zx4+0.335Zx5+0.573Z x6-0.440Zx7+0.384Zx8+0.371Zx9+0.484Zx10+0.282Zx11-0.417Zx12-0.496Zx13-0.443Zx14+0.411Zx15+0.356Zx16+0.520Zx17

将标准化后数据带入上述综合评价函数, 得出各国家承接离岸外包竞争力得分情况如表4。

各国家承接离岸外包竞争力得分情况是一个综合性数据, 其考评的不单单是一个国家的服务贸易规模, 也不是一个国家的单纯经营成本性指标, 而是一种整体情况。某些国家可能在单项指标上具有显著优势但是其余项目的低水平也有可能致使整体得分较低。

上表得出的结果是按照各个国家离岸外包竞争力由大至小排序的。从数据可知美国、英国、新西兰、加拿大、新加坡得分高于1, 可列为具有显著竞争力国家, 韩国、日本、澳大利亚得分大于0, 可定义为竞争力较显著国家, 墨西哥、巴西、中国、印度、菲律宾得分均低于0, 被称为竞争力不显著国家。

从上述分类可以看出, 目前国际上承接离岸外包竞争力差异较大, 竞争力最强的为美国, 得分为3.732, 而得分最低的菲律宾得分仅为-3.186。同时, 在选取的比较国家中有5个国家的得分均低于0, 为负。

中国承接国际外包的竞争力在14个国家中处于倒数第三的位置, 仅高于菲律宾和印度, 数值为-2.936。说明目前我国承接离岸外包国际竞争力仍然较低, 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印度目前在国际上离岸服务外包发展较好, 但是计算得分却仅为倒数第二, 这就需要通过进一步了解各个国家在影响其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竞争力各因子得分具体情况, 来分析导致低竞争力的真实原因。因此, 表5将根据表3构建的指标体系计算出各二级指标的得分。

根据前面计算的综合评价函数, 计算得出各二级指标得分情况如表5。

四、总结

从上述分析可知, 目前我国整体的离外包竞争力还不是很强, 政府要想提升承接离岸外包的国际竞争力可以从一下几方面着手:提升离岸外包人力资源储备的数量和质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刺激经济增长。中国应充分发挥我国丰富人力资源优势, 从服务外包角度出发,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服务行业人员, 扩充我国离岸外包人力资源储备的数量和质量。同时, 虽然政府目前我国政府对服务外包相当重视, 在近几年政府投入不少资金、也连续出台多项政策来扶持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 但是具体资金、政策落实情况却缺乏相应监督。因此, 应建立相应的监督体系, 来监督资金政策落实情况, 确保资金政策真正为促进服务外包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孙晓琴.我国服务外包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J].2008 (7) :28-33.

[2]闫娅, 曹蕊.基于城市间比较的大连市服务外包竞争力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10 (1) :27-29.

[3]刘艳.发展中国家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基于26个主要接包国的面板数据研究[J].经济经纬, 2010 (1) :42-45.

[4]沈鹏熠, 王昌林.中国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12 (4) :83-88.

[5]王昌林等.中国离岸服务外包比较优势演化与发展路径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3.11.

[6]陈新业.论服务全球化发展趋势与我国服务外包业竞争力[J].中国经贸导刊, 2010 (12) :70-71.

[7]周慧.国际服务外包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研究[J].国际贸易, 2009:77-78.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年鉴 (2010)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离岸服务外包产业 篇9

关键词:服务离岸外包,产业链,服务业现代化

一、全球服务离岸外包发展现状

全球服务离岸外包的发包国主要是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 而现在以中国、印度、巴西等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正日益成为重要的外包承接国。在发达国家的服务离岸外包中, 美国约占了三分之二, 欧盟和日本占了近三分之一。国际服务离岸外包承接国大多为发展中国家, 其中亚洲的承接国最多, 约占45%, 印度是亚洲的主要承接国, 其次是中国和东盟;欧洲输出外包的承接地为爱尔兰和东欧国家, 拉美的主要承接国是巴西。

1、全球服务离岸外包的范围越来越广。

服务离岸外包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大企业与印度中小企业在IT服务和软件领域的合作, 90年代中期以后获得了较快发展。随着网络电信技术、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服务外包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到一系列的管理事务, 企业把许多业务流程外包, 主要涉及金融、保险、人力资源、财务、顾客服务、销售及研发等领域。

2、全球服务离岸外包发展迅速。

据统计2004年全球离岸服务外包总量为3040亿美元, 2005年为3344亿美元, 2006年为3980亿美元。2007年为4736亿美元, 2008年预计为5850亿美元。服务外包的增长速度不断提升, 2005—2007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0%。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估计, 未来5~10年全球服务离岸外包市场将以30%—40%的速度递增, 2010年预计增长为1.2万亿美元。

二、全球服务离岸外包发展的动因

1、服务离岸外包发展的根本动因

(1) 服务离岸外包最根本的驱动力:追求利润最大化。服务离岸外包可以为企业带来降低成本的巨大优势。依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和罗兰伯杰战略咨询公司在2004年对欧洲500强企业的调查, 企业实行服务离岸外包的主要原因是成本低降低, 降低幅度在20%—40%之间, 并且实际成本的降低幅度往往超过企业最初的预期。有70%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服务外包降低了人力成本, 59%的被调查企业认为降低了其他方面的成本。当然, 服务离岸外包也会带来一些额外成本, 如额外的通信成本管理成本等, 但这些因服务外包所增加的成本同那些因此而降低的成本相比, 数量要小的多。因此, 总体来讲, 服务离岸外包带来的成本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

(2) 服务离岸外包的技术基础:信息网络技术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幅度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 这使企业业务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的扩大更倾向于通过离岸外包这种方式来实现。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降低了交易成本, 它是促使企业实行业务外包的重要条件。国际数据公司 (IDC) 的统计显示, 利用互联网, 企业的市场交易成本可以降低70%—90%, 信息传输成本可以降低60%—80%。

互联网的发展还扩大了企业的选择范围, 使其可以打破地域限制选择理想的服务提供商。在互联网没有得到普及与发展的过去, 企业即使愿意外包, 在选择服务提供商时, 地理上的距离也始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因为距离的远近不仅关系到成本的高低, 有时甚至影响到服务提供的可能性。而现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 即使服务商在几万公里之外, 实行业务外包的企业通过互联网也能使服务提供商与自己的业务运作相协调。

2、服务离岸外包的其他原因

(1) 美国严格限制科技移民的政策。美国是全球服务离岸外包的最大客户, 因此它的政策对全球离岸外包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进入21世纪, 美国的科技移民政策开始严格限制到美国工作的外国研究人员数量。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的调查发现, 2001—2002年, 科技移民的签证减少了55%;9.11事件之后, 美国提高了科技移民政策的门槛, 这就使许多领域的高技术工作得不到足够数量的人员, 因而不得不将部分高技术实行外包。

(2) 发展中国家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科技近年来迅速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教育水平和条件也有了很大改善, 人力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 人力资本要比发达国家低的多。另外, 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实行了很多鼓励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政策。这一切构成了对发达国家企业强大的吸引力, 也是促使今年来外包承接国逐渐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的一大原因。

三、全球服务离岸外包对世界的影响

总体而言, 服务离岸外包有助于全球资源的合理配置, 有助于深化国际分工与合作, 扩大国际贸易与投资, 提高劳动生产率。另外, 由于服务离岸外包会扩大和深化国家间的分工与合作, 特别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加入到承接外包的行列中来, 南北之间这种合作形式的合作对发展中国家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会, 可以借此发展国民经济, 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缩小南北间的经济差距;对加强教育和职业培训, 提高劳动力素质有着重要意义。但同时服务离岸外包也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1、服务离岸外包对承接国的影响

(1) 服务离岸外包对承包国的积极影响。承接外包服务, 会给东道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利益, 包括提升产业结构、增加出口收入、创造就业等。以在承接服务外包方面表现出色的印度为例, 印度目前已形成年销售收入300亿美元、其中出口230亿美元的服务外包产业, 承接全球65%的软件外包市场业务和46%的其他服务外包市场业务, 成为全球最大的提供服务外包的国家。

(2) 服务离岸外包对承包国的不利影响。

过度的依附性。由于服务离岸外包一般是跨国公司将自己的非核心业务流程外包, 所以会造成服务外包承接国在全球价值链上处于低级阶段, 使得服务离岸外包有很大的依附性和变动性。一旦承接国不再具有绝对优势, 或受发包企业的影响, 这些工作岗位就会丢失或被转移到其他的国家。例如,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对印度服务外包业所造成了很大影响。美林证券、美国银行和雷曼兄弟公司每年的IT预算都在10亿美元以上, 美林和美国国际集团是许多印度IT公司的大客户。现在美林证券势和雷曼兄弟都已经倒闭, 对印度服务外包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据印度国家软件协会估计, 由于印度IT产业40%的年盈利来自于全球金融服务商, 其外包产品的61%是售往美国的, 30%的市场在欧洲国家, 受金融动荡的影响, 印度IT外包业务将位于重灾区, 损失无法避免。印度主要软件巨头已重新评估今年的盈利情况, 认为印度软件业今年的整体盈利能力将下降5%至6%。

对基础研究的影响。因为承接服务离岸外包更多的是给东道国带来实用层面水平的提升, 对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并没有帮助, 甚至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因为承接服务离岸外包会带来利益, 在利益的驱动下人力、财力会向这方面汇集, 而现代服务业的特点又是与科技紧密结合的。这将导致大量科技人员忙于搞实用技术, 基础研究的队伍在人员和素质上得不到保障。而基础科学的研究正是一国科技进步的原动力, 深刻影响着一国未来的竞争力。

2、对服务离岸外包发包国的利大于弊

(1) 对服务离岸外包发包国的有利影响。外包有利于企业竞争, 提高企业效率。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曼恩认为, IT过去10年内促进了美国IT行业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 现在IT软件和服务外包将带来更大幅度的生产率增长。外包能够节约成本, 增加利润。美国企业通过外包来寻求低成本, 追逐利润。由于外包, 信息技术硬件成本下降了20%。据麦肯锡环球研究所估计, 西方公司每向外转移1美元业务, 能净降低成本58美分, 同质同量的服务外包可以平均节省费用65%—70%。美国信息技术协会 (ITAA) 调查报告显示, 美国公司通过外包节省下的钱将从2003年的67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209亿美元。

(2) 对服务离岸外包发包国的不利影响。影响离岸服务外包对发包国的影响比较复杂, 也引起了较大争议。以美国为例, 其国内反对服务外包的声音主要来自劳工组织和政界, 论据主要是服务离岸外包对国内就业不利, 导致本国白领工作流失、生活水平下降。

上述这一现象确实存在。服务外包对西方国家白领工人的就业确实有一定影响, 但从长远和整体来看, 服务外包会给其带来更多的收益。离岸外包可以促进企业的竞争和利润的上升, 进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而经济的发展会导致企业购买新设备、扩大投资, 最终增加母国的就业机会。美国信息技术协会 (ITAA) 的研究指出, 2003年外包为美国创造了9万个净就业岗位, 2008年将增加到31.7万个。另外, 服务离岸外包会促进服务贸易的扩大, 进口便宜的服务对国内消费者有利, 降低了消费者购买与服务外包相关产品的消费, 可以增加其他商品的支出, 促进经济增长从而增加国内的就业岗位。

四、全球服务离岸外包给我国的启示

1、宏观层面上政府应采取的措施

加强政府职能转变, 增强服务意识, 简化办事程序, 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 较少审批环节, 通过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规范行政行为;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 尤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工作, 解决侵权行为屡禁不止的难题, 这对完善服务外包市场至关重要;加强诚信建设, 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和规范的市场秩序。

2、中观层面上行业应采取的措施

行业角度的措施实施主体主要是行业自律组织, 诸如商会、投资促进会等, 其职责主要在于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在政府和企业以及企业间加强沟通, 促成合作。主要包括:了解外资需求, 改善促进方式;加强联合, 提升行业整合度,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延长产业链, 让制造业外资落地生根。

3、微观层面企业应采取的措施

企业的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基础。我国服务外拨企业如果不提高自身承接服务外包的能力, 实现国际服务外包大国地位的目标只能是海市蜃楼。

(1) 增强对企业战略的认识。面对经济全球化以及日益精细的国际分工, 我国企业要转变观念, 勇于参与全球的生产分工协作, 为跨国公司提供外服务, 充分认识到全球外包是全球企业发展的战略之一, 也是我国企业国际化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2) 加强企业的质量认证工作。质量认证是承接服务离岸外包的关键因素。质量认证是国际上通行的管理产品质量的有效方法。在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不慎了解到情况下, 如果企业没有适当的符合国际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作为保证, 承接服务外包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的。

(3) 不断进行产业链升级。承接服务离岸外包只是产业链升级的一种途径, 而不是最终目的。目前, 我国的服务外包企业一般都处在服务外包产业链的下游, 产品的附加利润很低。服务外包企业不能满足于现状, 应不断向具有更高增值的产业链上游升级。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摆脱对跨国公司的依赖, 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服务现代化。

参考文献

[1]鄂丽丽.服务外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 2008 (3) :151-154.

[2] (美) 查尔斯.希尔国际贸易理论[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 (3) :37-44.

[3]田毕飞.基于全球价值链整合的中国企业服务外包承接战略[J].商业研究, 2008 (4) :135-141

[4]王根索.国际服务外包转移与中国的承接对策[J].经济与管理, 2005 (4) :68-70.

[5]王子先, 盛宝富.加快承接服务外包是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选择[J]决策咨询通讯, 2008 (2) :57-60.

离岸服务外包产业 篇10

1 金融服务外包的界定

按照2005年巴塞尔银行的《金融服务外包》中的定义, 金融服务外包主要指金融机构利用外包的方式将自身原来的业务活动转移至承包方并由其完成。具体划分主要包括三种: (1) 信息技术外包 (ITO) , 主要包括应用软件开发与服务、嵌入式软件开发与服务, 以及其他相关的信息技术服务等。 (2) 业务流程外包 (BPO) 主要包括呼叫中心、财务技术支持、消费者支持服务、人力资源管理等。 (3) 知识处理外包 (KPO) 包括那些需要高水准研究与分析、技术与决策技能的流程委托给专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 例如股票分析、市场研究、基金管理、风险评估、金融数据挖掘、债务重组等。

2 全球金融服务离岸外包的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创新, 国际服务外包越来越成为全球服务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 其中主要的金融服务外包更是发展势头良好。虽因金融危机的影响, 在2008年前后, 外包的增长率有所下降, 但是随着一些新兴国家不断提高的劳动力素质以及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 使得全球的金融服务离岸外包总体上呈稳定增长趋势。

2.1 市场结构

当前全球的金融服务离岸外包的发包方主要集中在北美、日本和欧洲这些发达国家, 2009年美国和欧洲占据了66%, 日韩地区占据了23%。而对于承包国而言, 印度一直充当着老大的地位, 占据了70%以上的份额, 中国虽然市场份额不及印度, 但是一直呈上升的趋势。

2.2 市场规模

德勤关于金融服务离岸外包的调查报告显示, 2001年仅有不至10%的大型金融机构采用离岸外包形式, 而到了2006年, 超过75%的大型金融机构进行了离岸外包。并且该报告认为离岸外包的增加也带来了海外雇员人数的迅速增长。该报告认为从2003年到2006年的四年间, 每个金融机构的平均海外雇员数量增长了18倍, 平均从150人增长至2700人, 仅在2006年一年, 在低劳动成本国家的雇员比例就翻了一番, 从3%上升至6%。

2.3 业务范围

全球金融服务离岸外包的主要形式仍然是ITO, 但是BPO和K PO也发展迅猛, 业务的范围正由单一逐渐走向复杂和全面化。2003年全球金融服务离岸外包中ITO占据了三分之二, 但是BPO也随着市场专业化的加深而不断深化, IDC公司在其外包报告中指出, 全球BPO在2013年上升至2814亿美元, 相较四年前增加了1.5倍左右。而且, KPO也以年增长率过50%的速度增长着。

3 中国金融服务离岸外包的现状

我国目前的金融服务外包主要集中在在岸服务, 离岸外包还处在成长的起始阶段。但是由于中国自身在自然资源方面的优势以及不断完善的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在离岸外包将处于一个起点较低、发展迅速的状态之中。

3.1 市场规模

从我国承接金融服务离岸外包的整体来看, 2010年我国离岸外包的累计合同执行额大约为137.4亿美元, 相较于2008年的45.2亿美元而言, 增长了两倍多。2011年我国的金融服务离岸外包继续保持着较强的增长态势, 承接金融服务离岸外包的合同执行额达到了218.6亿美元, 同比增长了60.1%。图1表示了我国自2008年到2011年承接离岸外包的规模变化情况。

3.2 业务范围

目前我国的金融服务离岸外包以ITO为主, 处于较高价值链部分的BPO和KPO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的ITO在2008年执行金额为30.7亿美元, 2010年就上升至92.3亿美元。但是随着中国对于人才的培养, 对于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对于相关政策的颁布实施, BPO和KPO将占据越来越大的空间, 如BPO在2008年只有10.3亿美元, 但此后两年平均以93%的年增长率增长, 并于2010年达到了29.5亿美元。如表1所示:

3.3 市场结构

截至2010年, 国内已经建立了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和300多个服务外包园区。由于政府的政策支持, 与此同时一些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城市的成本上升, 我国的市场分布逐渐分散化, 开发中心也从沿海逐渐转向内地的一些二线城市。

4 我国金融服务离岸外包的竞争力分析

虽然目前中国的金融服务离岸外包与其他国家, 尤其是印度相比还处于一个开始阶段, 但是我国的离岸外包仍然有其特殊性。本文将主要从劳动力要素、基础设施以及相关扶持政策着三大方面分析我国金融服务离岸外包的竞争力。

4.1 劳动力要素

国内拥有丰富的劳动力, 人力资源总体上具有比较优势, 可以吸引大批的发包方将业务转移至中国。尤其是我国高等院校的在校生逐年增长, 近几年每年大约可以提供1600万的人才, 2011年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在校学生更是达到了2308.5万人, 其中计算机和软件专业的占比16%。但相较于印度而言还有很大的差距, 同期印度的相关人才占比为69.97%。鉴于金融服务离岸外包的相关人才主要是以计算机和软件为主, 中国在这方面的人才储备还明显不足。

4.2 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发展外包产业的基础, “十一五”期间, 我国累计基础设施投资额22.1万亿元, 截至2010年更是达到了27820亿元的高水平, 占当年GDP的9%。在金融服务离岸外包的过程中需要较高的信息技术普及程度, 主要包括互联网和移动电话的普及, 同时还需要以电力为代表的生活配套基础设施。2010年中国的互联网和电话普及率分别是印度的5.4倍和1.4倍, 电力供应则是印度的4倍左右。加大投入可以完善这两个主要部分的基础设施建设, 使得外包业务可以稳定持续地开展。

4.3 相关扶持政策

在意识到金融服务外包的巨大潜力之后, 近几年中国政府一直都很关注金融服务外包, 尤其是离岸外包的发展, 加大了对其的支持力度。2000年政府在税收、出口、收入分配和人才吸引与培养方面提出了具体的鼓励政策;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建设若干服务外包基地, 有序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发展计划;随后商务部等六部门专门出台了金融服务外包的产业的发展意见;国务院也于2009年批准了20个城市为“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如今更是增加至21个。政府相应扶持政策的出台, 使得中国的金融服务外包逐渐从无序开始走向有序, 也更加的合理化和正规化, 尤其是政府在大力推动服务外包产业的同时推出了很多优惠政策, 无疑给外包产业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5 我国金融服务离岸外包的发展策略

通过对于全球及我国金融服务离岸外包现状的描述, 和对于我国离岸外包产业竞争力的分析, 可以看出中国的金融服务离岸外包产业正处在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刻。要提升我国承接金融服务离岸外包业务的竞争力, 缩小与印度的差距并进一步扩大与爱尔兰等承包国的合作, 扬己之长补己之短。

5.1 加大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

通过上述的竞争力分析可以知道, 中国的相关人才仍然比较稀缺, 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因为我国金融服务离岸外包还处于初始阶段, 整个行业都还是处于开拓和探索的时期, 已经具备了全面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工作经验的人才较少;二是因为我国的教育体制存在一些缺陷, 短时间很难培养出一批符合要求的金融服务人才。鉴于此, 一方面政府可以为一些高等院校和金融服务外包的企业搭建起桥梁, 实现校方与企业的合作, 构建符合外包的良性的人才培养体系。而且除了输出人才, 企业可以对高校进行资助可以促使一些相关项目成果的产生, 进一步实现我国金融服务离岸外包业务结构的升级。另一方面, 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的培训机制, 提供针对性的培训项目, 并在培训过程中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 鼓励企业人才的创新。

5.2 加强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

虽然我国近几年在基础设施方面投入了很多, 也使得基础实施的整体情况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 但是我国目前基础设施的建设存在地区发展不均、通信不稳定等现象, 有的地方没有考虑自身的情况, 造成了投入过剩的情况, 而需要的地方投入却不到位。对此, 政府首先应该评价好各地区金融服务离岸外包的具体发展情况, 重点建立产业园区, 加强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因为产业园区内产业集聚的出现会带来规模效应, 这会对离岸外包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 使其在短期内实现外包产业的发展及创新。

5.3 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和优惠政策

虽然近几年中国加大了对于金融服务相关政策的出台, 但是和印度相比这些政策法规颁布得较晚, 也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体系, 相应的监管制度也不完善。故而应该立足中国的金融服务离岸外包的实际情况, 建立相应的外包服务商的资格审查制度, 在支持外包产业的同时也不疏忽对其的监管, 促使我国的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可以健康地发展。

同时在和印度外包产业的比较中, 可以很容易发现中国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一直都很弱, 这大大降低了国外客户对于国内承包方信息保密的信心。所以政府需要加大对知识产权以及信息安全的保护力度, 出台相应的法规, 这样发包方才放心接受国内的承包方为其服务, 离岸外包的承接业务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

摘要:随着生产工序离岸外包的不断发展和成熟, 外包的范围也从单纯的商品扩展到了服务的外包, 离岸金融外包正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活动在全球兴起。本文将在总结国外金融服务外包的竞争力的基础上, 阐述国内服务贸易的现状和特点, 然后着重分析中国承接离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并且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离岸金融服务外包,ITO业务,BPO业务,KPO业务

参考文献

[1]按照国际清算银行 (BIS) 所属的巴塞尔银行业监管委员会 (BCBS) 与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 (IOSCO) 、国际保险业监管协会 (IAIS) 组成的联合论坛2005年发布的《金融服务外包》 (Outsourcing in Financial Services) 给金融服务外包所下的定义.

上一篇:培训需求的层次分析下一篇:进取成就梦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