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材料

2024-09-28

雕塑材料(共12篇)

雕塑材料 篇1

一、泥的质朴美

泥也可称土, 土是万物生存的依靠, 在我国有“五行”之一的说法, 更有女蜗捏土造人的动人传说;在西方圣经中也叙述过上帝依照自身的形体长相, 用土创造了亚当和夏娃。泥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贴近自然的原始物质, 它总是给人自然、古朴、亲切、充满感悟与生命力的感觉, 经筛选、碾碎与水融合后, 可塑性很强, 利于仔细雕塑和保留各种工具, 尤其是手的操作痕迹如打、压、刻、抹等都会在作品表面形成各种效果的肌理, 能给雕塑带来意想不到的审美感受, 而且只要保持泥的湿润, 就可以容易地反复更改造型, 最终使其达到雕塑家最为满意的效果, 这是其他材料难以比拟的。

在我国古代对泥的运用也十分广泛, 我国很多传统民间雕塑使用的材料就是粘土, 其材质古朴大方。如原始时代出现的部分泥塑头像, 巫术礼仪或图腾崇拜而出现的一些陶器, 祭祀用的泥俑、佛像、小泥人等, 都体现出人们用泥来造型时对不同泥的特点的良好掌握。这些总的来说, 泥塑给观者带来的还是一种自然质朴之美。

当代雕塑艺术中, 因为泥它可以添加, 也可以削减, 随意性强, 所以泥可以让我们尽情发挥自己的创作想法, 当然适当的时候在泥上留下一些手的痕迹或者工具的痕迹等这种创作肌理, 会给雕塑作品增加更多的生气。把泥变得有生机, 是泥最高价值的表现, 也是最大限度的挖掘出了泥的美。我国著名的雕塑家吴为山先生就用了泥的强可塑性, 可以随心所欲的堆塑、揉捏, 而且同时可以在作品的雕塑过程中留下难得的一些无意中形成的意想不到的肌理效果, 因此他的系列知识分子雕塑泥稿就充分的展现了泥的质朴美, 作品中体现出的知识分子这一特殊人群的重要特征可以说泥的丰富表面肌理形态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石的庄重美

石是自然矿物集合而成的, 主要质感为坚硬。石质雕塑一般用花岗岩、大理石 (汉白玉为其中之一) 、青石、红砂石、石灰石等雕刻而成。由于石头的具体种类很多, 不同的石材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常用的花岗岩相对粗犷深沉、敦厚朴实;而汉白玉则相对温柔甜美、细腻典雅, 其他石材外表肌理和色泽显示上也各有其特点, 但所有这些石材都有一个共同的美的特征——庄重美。

石质雕塑在创作时, 一般都会舍弃形体本身不必要的空洞和多余细节, 更注重石雕整体的整块结构, 尤其强调构成形式上的整体感觉, 以保持整个雕塑的相对稳定性。这是由石质材料的特点所限制的, 因为石头的自然内部构造决定了它不能像金属一样的随意造型, 石头一般不能表现细枝末节的雕塑感觉, 石雕只能是块量的体现。由于石头的坚硬和块量感, 它大量地被运用到陵墓、佛像以及建筑装饰上, 在我国古代特别重要的纪念碑的雕刻一般都用石质材料。如汉代霍去病墓石雕群等。在我国传统建筑装饰中大都有很多石质建筑装饰雕刻, 如北京故宫的室外栏杆和石阶装饰上, 都用石雕来体现皇宫大院的宏大、气派、庄重。现代石质雕塑用的较多的也是一些室内外装饰雕塑和现代纪念碑雕塑。尤其在室外装饰雕塑上浮雕见得较多, 根据地点和用途的不同, 汉白玉、花岗石和青石等都较常见, 主要也是用石头的庄重感来表现主题。

在石器时代就有了简单的石器工具, 在今天看来可认为是最早的石头雕刻。随着金属的出现, 较为坚韧锋利的金属器具出现, 这样就使得对石质材料较为细致的雕刻和大型石质雕塑的出现成为了可能;又由于石头的坚固耐用, 使得许多优秀的古代石雕作品就被现在的人们所看到, 并从中了解到古人对石材的加工利用及其当时当地的审美情感。无论是中国历代的墓陵、建筑石雕和诸如云岗、龙门、大足、乐山等地的宗教石雕塑像, 还是古代埃及、希腊、罗马石雕艺术, 给人感觉坚硬、凝重、沉稳的深刻印象。

三、稳重的铜、铁

铜和铁都是有份量的雕塑材料, 具有稳重的明显特征。

铁是常用的金属材料, 现代的雕塑家主要通过焊接、剪切、弯曲、冲压等现代金属成型工艺来直接造型, 然后打磨处理或者保留其特殊肌理效果来形成作品。将铁分块焊接就会形成序列的痕迹感, 如王毅的作品《僧人》, 用线条般的焊接造型方式来塑造人物特征, 这种如绘画般的雕塑手法形成了纯朴、厚重的艺术美感。

铜经过抛光后会形成金色的光泽, 经过氧化和风化后又会形成一种从绿色到棕色的不同层次的色彩变化, 具有含蓄而多彩的美。如朱成的作品《影》, 就是采用局部抛光, 特别是对人物的轮廓进行抛光处理, 形成一个光亮的效果和作品的次要部位的不光滑肌理效果形成鲜明对比, 而整个作品又是协调的, 这样既突出了主体, 又使整个作品看起来深厚、沉稳。

由此可见, 铁与铜都能在作品中体现稳重的美, 特别适合表现沉稳、厚重主题的作品。

四、钢的现代感

钢的表面一致有序和本身的灰色调使其具有了一种很现代的感觉, 加工工艺的发展已使钢材具有了丰富的表面加工和色彩处理效果。就以当下流行的不锈钢来说, 质感坚韧有力, 可塑性也较强, 外表可赋予多变的颜色, 又利于在室外长期放置。因此许多的室内外景观雕塑作品、大型城市雕塑作品、建筑装饰作品等都用到不锈钢这种材质。用不锈钢抛光的处理手法, 还可以让在室外的作品看上去动感十足, 充分展示出现代感。不锈钢还经常和其它材料一起使用, 形成时代反差, 为作品增加文化性和艺术感, 就是利用了钢材的现代感的美。

材料本身是雕塑艺术语言的载体, 雕塑家把材料的美合理运用在雕塑作品中, 作为载体的材料就被雕塑家赋予了生机, 就使得雕塑艺术手法和风格变得多元化起来, 也让雕塑作品表达出了不一般的审美内涵, 同时也表达出了雕塑家的雕塑观念。材料是雕塑创作的基本物质保证,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美感, 材料和雕塑所要表达的主题一致或协调时, 才能体现出雕塑的艺术美和材料的艺术美, 反之亦然。对于现实的创作时, 首先就应该考虑材料的问题, 然后才有作品本身的视觉美的表现。无论是传统雕塑材料还是新性能的雕塑材料, 它们都应该是按照自身的特点不断发展的, 这是创新时代的要求。

摘要:文章介绍了几种常用雕塑材料的特点:泥土是雕塑家最为满意的材料, 泥塑给关着自然质朴之美, 随意性强;石头质感坚硬, 结构稳定, 有庄重美;铜、铁沉稳厚重;钢的现代感强。

关键词:雕塑材料,泥土,石头,钢,质朴,庄重美,沉稳,厚重,现代感

参考文献

【1】瞿小实, 张丹.雕塑.2001

【2】朱成.朱成个人作品集.2005

【3】刘骥林.环境雕塑.2002

【4】刘心武.材质之美.2002

【5】陈云岗.关于雕塑的材料教学.西北美术.2006.1

【6】沈越.金属雕塑的创新形式.装饰.2003.4

【7】奥利弗·安德鲁, 孙璐.生动的材料——雕塑家手册.2006

【8】张锡.设计材料与加工.2000.

雕塑材料 篇2

摘要:雕塑是与材料紧密相关的一门视觉艺术。材料作为媒介,在雕塑中的审美特性比起其他造型类艺术占有更加重要的位置。介质化的合成树脂因其可塑性强、表面可再加工等“优点”,往往被我们所接纳的是某种视觉上的虚假审美。关于材料自身的“材料性格”在雕塑表现中的当代审美认同,亟待进一步挖掘、探讨。

关键词:被塑造;介质;摹仿;异化

中图分类号:J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2-23-1

20世纪中后期,合成树脂类材料在雕塑制作中被广泛使用,虽不算是新型材料,亦非传统的雕塑媒材(区别于金、石、木等)。合成树脂因其可塑性极强,表面易着色加工而较为“廉价”地去模仿其他材质,材料自身的“材料性格”大多时候却被偏向于“取其形”的我们惯性忽略,又或者“假作真时真亦假”,令观者被动地沉溺于某种虚假审美,少有人会去关注该类材料被艺术家们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可能因此折射出的社会文化符码等意义。没有材料会被艺术家无意义地选取,其中必然包含创作的逻辑。笔者将以个案分析的方式阐释这一命题。

如曹晖09年的雕塑作品《可视的体温?骨头》,其材质是树脂上色。这件作品的视觉形象很显然是在“摹仿”现实生活中的骨肉却又不尽相同。引用美国艺术批评家丹托著作中的一段文字:

[1]就摹仿而论,其快感来源于实在却又不限于实在(且不论这意味着什么);对于那些享受这种快感的人来说,对实在有概念是一个先决条件。孩子在摹仿中获得的快感可能会少于成人,因为他们还没发展出对实在的感觉,或获得实在的概念……只有当人们明知是摹仿还乐在其中,只有当“这是摹仿”成为产生快乐的一项理由时才构成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种快感。

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快感即所谓“发现”(recognition)的欣喜。从上段文字中可得出一个结论――在观看摹仿实在之物的艺术品时,也许我们内心深处并不“热爱”,但我们在欣赏作品中的一部分快感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知道“这一切不是真的”,而并非我们从摹仿品中学到了什么。

对于《可视的体温?骨头》这件作品,艺术家便是以超写实的手法挑战着人们日常化的观看――对折断骨骼的表达不仅隐含着艺术家对“身体”的关注,同时正是在颠覆人们既有的观看经验。于是,我们在欣赏这类模仿血肉之躯的雕塑作品时,审美体验很大一部分源自发现的欣喜、被颠覆与刺激的感官经验。然而,笔者有这样一种想法:倘若我们现在有条件利用人造生物组织的技术来实现血肉之躯的视觉呈现,会不会比合成树脂这种最接近实在之物的替代品更具震撼力呢?假设是我们拥有这种技术,就像我们一开始在树脂还未成为雕塑材料时用传统硬质材料进行超写实,而一旦发展出更易于成型并且在触感上更接近艺术家所想表达的“真实”,我们恐怕不会舍近求远去使用旧时的材质。合成树脂因此在物质条件的限制下成为了模仿血肉之躯的不二选择,那么这仅仅是无奈的偶然吗?

答案中势必包含否定,因为有相当一部分树脂材料在运用于雕塑制作前,我们已然对日常生活中的它们有了些概念。笔者列举一些字眼:“假肢”、“隆胸”、“隐形眼镜”等,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字眼下共同的实体是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树脂”。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它们有意无意地成为了特定人群身体中的某部分,却又没有血脉相连地与肌体融合,不免就被视作“异物”。镶嵌在生命体中的异物,总是会引发人们的不适、疏离等负面情绪。在成为摹仿血肉之躯的雕塑材质之前,树脂已经与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关系。我们对该类材料是拥有“生命体验”的,它们并不是纯粹的介质与仿制品。

在当代雕塑作品中树脂被塑造成了很多怪诞的生命形态,“怪诞”在构成时采用超自然、超现实、不同质事物混合及异化等方式。进入欣赏领域后,怪诞审美中其滑稽或说反常之形式引发的笑声与新鲜,正好否定了它并不美好的内容,反倒是一种积极、正性的审美对象。树脂在该类作品中充当的角色亦是在精心包裹异化中,去呈现物的某种可能被人们忽视的本质。材料自身与对象看似不切合的物质属性,如同文学中的反衬手法“写鲁肃老实,以衬托孔明之乖巧”。人造有机化合物对纯然之物与生俱来的消解力,使我们的视觉经验与意识同样被塑造。

回到《可视的体温?骨头》这件作品,笔者对于材料扮演的角色并非纯粹介质的言判,是因为树脂被塑造成骨肉形象与它所可能被观者预设的符号“生命体中的异物”,此先验将促使观看者在产生快感的时候伴随着疏离与违和感。当然,后者亦被视为一种非传统的、后现代的消极审美体验。也许会有人认为那不过是一种“虚假审美认同”现象所致,是对现代主义之后艺术审美时的非审美因素。所谓“审美情调”理论,[2]即是认为由于艺术作品本身所表现出的色彩、肌理、形状等特征,正好与审美者内在的精神情趣指向相匹配,因而唤醒了审美者的种种回忆,激发了他们的想象,才使得各种微妙复杂的审美快感在这种特定的境域状态中油然而生。在笔者的文章中是不反对将审美情调作为审美过程的一部分的。

合成树脂类材料因其良好的可塑性丰富了我们的创作途径,然则物极必反,艺术家们的思路亦会被反向驾驭。我们沉迷于虚幻的形象,同时在人造自然艺术的趋向中又向往潜默思想的回归。谁是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懈怠的受害者?值得我们以本文作为诸多切入口之一去反思。

参考文献:

[1][美]阿瑟?丹托.寻常物的嬗变[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2]简圣宇.“虚假审美认同”现象[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03).作者简介:

雕塑材料 篇3

关键词:雕塑;材料;艺术

当代雕塑家对材料进行不断的创新、追求自己的个性化语言,所使用的材料越来越多样性,各种新材料层出不穷。大自然中蕴藏有丰富的材料资源,新时代又拓展了材料的领域,世界上没有不能利用的材料,关键在于人们是否发现它的美并能充分把它表现出来。

一、雕塑作品中材料的美学特征

在鉴赏和艺术创作过程中,人是高级动物,对客观事物有超强的感知、分析能力。物体不同的形态、色彩、声音能够引起各种不同的心里感受。如看到一根直线材料和一根曲线材料时,心理的反应完全不一样,直线给人紧张、单调、枯燥感,而曲线则给人灵活、轻松、圆满的心理感受。从生理学上解释这是由于人的眼球随直线运动时,控制眼球的肌肉要持续同一个方向所以感觉比较紧张。而看曲线时眼球的运动产生缓慢、自然的弧度变化则感觉比较放松。此外,当我们同时看到几个不同形状几何形时,三角形在视觉上给人一种牢固的心理暗示。因为三角形相比其它多边形只需要固定最少的角就可以保持形状的不变。材料的特质同样以这种生理、心理上的抽象直觉的方式作用于雕塑作品中。

对于雕塑作品中材料的美学特征,最典型的两点就是质感和肌理。质感就是人对物质材料质地的粗细、软硬、粗糙光滑程度产生的视觉感觉,材料的不同给人的感官感受也完全不同。如:铜、不锈钢给人高贵、光滑、坚硬的感觉,铁给人以陈旧、沧桑感,花岗岩具有厚实、粗糙、凝固强劲感,玻璃的清洁、明快、透彻,泡沫、纸、塑料等软材料给人柔和亲近的感受。人们从粗糙的材质上容易产生艰涩、困难、沉重、力度的感觉,体验一种雄性的狂野之美。在光滑细致的材料上则感受到秩序、柔和、甜美,一种女性的温文尔雅静态之美。作为物质实体,材料自身具有的审美价值比外加的美化更重要,雕塑创作中以不改变材质特征为界线尽可能寻找材质的本质呈现为好,这样才能充分显现材质本来的属性。这里必须指出的是本质体现并不是纯自然不经处理的材料而是根据材料的固有的质感经过主观艺术加工处理而产生的特殊效果,是有选择性、创造性的。一个成功的艺术家能够运用各种材料的不同质感来体现其所要表达的思想,从而使其作品不仅在外观上产生丰富的美学效果,而且赋予作品更深刻的内涵。而材料中肌理的处理对雕塑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肌理主要有三种形态:1.自然肌理,指材料天然存在具有的纹理,如石材的粗糙表面、木的年轮、铁锈。根雕和玉雕中使用的材料的纹路,就是集自然天成的纹理以及丰富多彩的色彩等特点于一身,现在很多雕塑家在创作时都把木头的纹理作为一种重要的装饰,使其雕塑呈现不规则流动变化状,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感染力。2.人工肌理,指由创作者根据作品表达的需要,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人为产生的纹理组织。材料经过加工操作形成的材质肌理有:磨制、刀触、敲打、凿印、着色、焊接等手法。比如十届美展韩子健的作品《秋山图》,运用金属材料焊接产生的特殊纹理表现山石造型,山体局部经过打磨产生的光滑、白净的肌理来表现水的质感,一种材料经过艺术处理产生两种不同的肌理效果形成强烈对比,从而巧妙地表现出优美的秋山景色,使作品达到幽雅静谧的意境。作者把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寄于雕塑材料探索之中,其对金属材料的本身特质感觉是十分敏感的,也是很富有创造性的。3、根据自然肌理按创作者主观意志加以人为的处理,即采用顺应的方法和措施在材料表面的处理上做相应的肌理,产生极强的表现力,使得简单的形态越发显得丰富多彩。在一件作品中肌理的运用是很重要的,材料加工过程中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材质的肌理,这些加工痕迹和肌理成为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其主体精神活动过程的物质性记录与再现,使人们深切地感受到作品精神的形成轨迹,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而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

二、新材料在创作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有了与新材料相匹配的成熟的技术和工艺,作为现代工业文明特征的各种新材料被广泛地运用到雕塑中来。技术和工艺所能达到的材质感成为雕塑家创作的重要因素,材料運用和处理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也为雕塑寓意的表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代雕塑对材料的利用强调不同材质质感的尝试和多种形式的变化,而材质感和形式的变化大都来源于新材质的属性和加工工艺的可能性。

比如雕塑家吴少湘用奥地利铜币这一现代、新鲜材料,锻造、焊接人体,并将流通货币加工的作品投放到市场去拍卖,使其成为艺术流通商品,作者巧妙地转换了材料的价值同时营造了独特的艺术效果。十届美展的一件雕塑作品《家》使用“勺子”堆砌成人体造型,富于想象,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作者吴彤早期用同样方法在人体中间安装旋转的磁铁,当磁铁转动时勺子由于受到磁力作用会产生翻滚,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真是构思巧妙,别具特色。再比如著名雕塑家展望以不锈钢作品为主体,策划实施了包括“公海浮石”、“珠峰计划”、“新补天计划”“镶长城”等在内的一系列极具公共性的艺术计划。《园林乌托邦》是不锈钢假山石系列长期以来持续创作的作品,2008年5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作品中不锈钢给观众展示了一个特有的“精神家园”。他巧妙地运用镜面不锈钢“晶亮浮华的假性外貌特征”,以此为媒介包装和改造“传统的园林”。这种方法改变了人们习见的园林形态,给我们提供一个符合工业时代的美学“新梦想”。通过传统文人石与现代材料和民间技艺的转化融合,对传统与现代性的问题进行了独特的反观。

三、结语

人类创造的雕塑史,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浩如烟海的雕塑作品,它们以其材料的特质,记载了雕塑的发展,也为人类历史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总体来说,雕塑作为一种可视可触的造型艺术,是通过物质实体来简要、概括的塑造艺术,随着科技人文的发展,具有非常长远和崇高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项祎. 观念的维度——当代雕塑创作的观念表达[J]. 雕塑. 2010(06).

[2]席秀良. 关于雕塑创作在材料选择方面的研究[D]. 景德镇陶瓷学院 2007.

[3]熊煜. 中国陶塑艺术特征的初探及历史文化意义研究[D]. 清华大学 2004.

雕塑与材料 篇4

一、传统雕塑材料的发展与种类

雕塑的历史十分悠久, 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原始人群, 他们用石头为材料打造粗糙的石工具, 到了母系社会, 石器工具越来越成型, 人们为了装饰自己, 在贝壳上钻孔穿连, 形成雕刻艺术雏形。随后出现石、玉、牙、陶等装饰品, 动物与人形泥塑诞生, 到了殷商时期, 金属材料出现, 艺术品种类变多。隋唐时期, 镶嵌错金银的技术飞速发展, 雕塑艺术表现走向成熟, 雕塑材料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种类, 各类木质、石类甚至是象牙等动物身上的材料。再到宋元明清时期, 雕塑材料又出现了许多的新成员, 石雕、玉雕、牙雕、木雕、竹雕等工艺无不得到发展。

在传统雕塑艺术中, 雕塑材料分为大致的四大类:泥、木、石、铜这类传统意义上的材料, 时至今日, 虽然现代材料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种类, 但是这四个材料依然是最普遍的雕塑材料。

先来谈谈石制类, 石制类材料的使用历史十分的古老而悠久, 种类也是最多。有花岗岩、大理石、砂岩、青田石、水晶石、玉类石、玛瑙等等。古今中外许多杰出的作品都是用石头雕凿出来的, 石材的产量丰富, 虽然可塑性较低, 但有着很高的耐久性, 可以保存很长的时间。石材有着粗犷与稳重, 朴实而厚重的特点, 最易表现的是体重厚重, 体块结构鲜明的雕塑。当然不同的石材也有着不一样的表现力。

木质类材料亦是一种天然、久远的材料。木材在世界上分布广泛, 品类众多, 色泽异常丰富, 木材在选用时, 需要着重表现木材的天然性, 了解其特性、质地、纹理、色彩和构造等, 做到因材施工, 充分展现材料本身的个性, 发挥出自然、原始的艺术魅力。一般木雕选用的质地细密坚韧, 不易变形的树种, 如紫檀、花梨木、樟木、红木、银杏、沉香、楠木、龙眼等。然而木雕常遭到自然界和人为的侵袭, 诸如雨淋、日晒、虫蛀、战火, 所以需要小心保护。

陶是人类用自己的双手造就出的第一种材料, 是人类控制自然物质过程中的一项划时代的创举。中国是陶瓷材料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从审美的角度上来讲, 陶的材质粗朴、敦厚、自然亲切, 瓷则秀丽、精致、严谨。多用于室外建筑浮雕, 不腐蚀生锈, 有极强的抗腐耐酸侵蚀能力, 加上其异常丰富的釉色, 多样的造型处理, 都使它成为一种独特的材料而深得人们的喜爱。

金属类材料以极大的优势统领着雕塑领域, 中国古代雕塑中, 青铜器占据着最辉煌的一页。金属可塑性高, 易保存, 并且种类繁多, 各有不同的物理特性与化学属性, 伴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 金属材料有着很大的发展前途。但其最大的弱点便是容易氧化生锈。

二、现代雕塑材料的创新与种类

从当代雕塑作品中可以看出, 不同于传统艺术, 它的最大特点实在材料上的不断探索和不断发展, 在这个条件和人们的精神生活极其丰富多彩的时代, 传统雕塑的制作已经难以吸引人们的眼球。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 人们的欣赏与审美变得越来越直观, 越来越追求视觉上的享受。艺术家们越来越在材料上寻求创新, 建立自己独特的风格。

有机高分子材料是20世纪科技发展后的新型材料, 在雕塑领域使用的时间较短, 通俗来说分为玻璃钢、塑料两大种。玻璃钢材比重轻, 质地相对坚韧, 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 易加工, 价格低廉, 表面上色还可以模仿各种各样的材质, 形成以假乱真的效果。缺点就是制造过程中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塑料是以树脂这一高分子化合物为主要成分, 经过有机合成的材料。相对于玻璃与陶瓷而言不易破碎, 材料很轻, 携带方便, 主要用于玩具、礼品等小型装饰。

现成品是指生活环境中的人工制品, 传统雕塑通过“雕”、“刻”、“塑”为主的造型手段, 现代主义以“拼贴”、“挪用”等非传统艺术手段逐渐兴盛, 现成品被大量运用在雕塑创作中。最早使用现成品来创作的是毕加索, 杜尚则把现成品作为创作观念使用。现成品有四种使用方式:用雕塑手法对现成品进行模拟、利用现成品作为雕塑整体的一部分、将多个现成品进行组合与重构、单独一件现成品作为作品。这样的作品, 打破了传统雕塑美学原理, 开创了现代艺术潮流, 使雕塑艺术家取材有了更广阔的眼界。还有某一时期所流行的物品符号, 文化元素都是作品运用的好材料。流行文化材料使艺术与生活更好的结合在一起, 更符合大众的审美观, 充分展现了当代雕塑材料的无限可能性。

传统材料中也有相对的创新, 比如金属材料中的不锈钢。不锈钢是近年来新研发的工业材料, 质地轻具有光泽, 应用到雕塑上现代感十足, 在雕塑材料领域上具有着广阔的前景。同样也有在现代社会刚刚诞生的新型材料, 比如有机高分子和现成品材料。

三、结束语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教案 篇5

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内容:本课是知识传授与欣赏、参观为一体的综合课,主要是对中国古代雕塑作一介绍,使学生对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发展概况有所了解。由于本节内容丰富,涉及dash;—雕塑,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的内容是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内容:

本课是知识传授与欣赏、参观为一体的综合课,主要是对中国古代雕塑作一介绍,使学生对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发展概况有所了解。由于本节内容丰富,涉及dash;—雕塑,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的内容是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出示教学图片),大家看图片(教师板书课题)

师:先给大家介绍一下: 什么是陵墓雕塑?

墓前设置显示地位的石人石兽等雕刻及墓中放置的大量精美的俑,这些都属于陵墓雕塑。什么是俑:是为改变人殉葬风俗而出现的替代品,也就是偶人。授课第一部分:秦始皇兵马俑---世界上最大型的雕塑群 学生看一组图片(认识秦俑)

师:这些大型的地下雕塑为什么会出现在秦朝呢,也即秦俑出现的历史背景?(学生思考讨论并作答)师总结:

古人相信人有灵魂,灵魂不死,通过陵墓进入天堂,从秦汉以来,盛行厚葬,帝王贵族希望死后升天,仍然过着享乐生活,生前不惜花费巨资修建陵墓。秦俑满载着秦始皇的梦想与希望,恢宏的气势显示出秦国“士勇兵利,车坚马良”的强盛局面,体现了秦军豪迈勇敢的战斗精神,映射出“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气魄和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所向披靡的宏伟景象,再现了秦始皇南征北战,统一中国的历史场景。学生欣赏图片《跪射佣》和《秦俑一号坑》

师:在这两副图片中你分别看到的是什么,用你喜欢的词语形容一下你的感受,能否总结秦俑的特点(小组讨论并回答)

师总结:秦佣的特点可以总结为“致广大,尽精微”,细腻生动的个性和气势磅礴的整体相协调统一。

分别请研究“致广大”小组和研究“尽精微”小组的代表向大家汇报一下课前对秦俑的研究性学习结果.。(课前把学生分成研究“致广大”小组、“尽精微”小组、“制作流程”小组和“外派”小组)

“致广大”小组汇报后教师总结,特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大:场面大,3座兵马俑坑,布置近2万平方米。形体高大,俑人平均高1.8米,陶马1.7米。

★多:数量多,在一号坑中已发掘出武士俑500余件,6000个铠甲俑 战车6乘,驾车马24匹等。

种类多,不光有俑人、俑马,还有青铜剑、吴钩、矛、箭、弩机、铜戟等实战用的青铜兵器和铁器

“尽精微”小组汇报后教师总结:

★精细:一号俑坑东端有210个与人等高的陶武士俑,面部神态、服式、发型各不相同,个个栩栩如生,形态逼真,排成三列横队,每列70人,其中除3个领队身着销甲外,其余均穿短褐,腿扎裹腿,线履系带,免盔束发,挽弓挎箭,手执弩机,似待命出发的前锋部队。陶马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

★壮美:队伍阵容齐整,装束完备,威风凛凛,气壮山河,是秦始皇当年浩荡大军的艺术再现。拥有力量的美、宏伟的美、整体的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师:大家看到这样壮美精细的雕塑是不是心理有个疑问,在并不发达的秦代它们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下面请“制作流程”小组汇报它的制作过程。汇报后教师总结: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嬴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亟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工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当时,秦朝总人口约2000万,而筑陵劳役达72万之多。修陵家用土,取自今陵园以南2000米的三刘村到县采石场部之间,有高5~25米的多级黄土崖。修陵园所用大量石料取自渭河北的仲山、峻峨山,全靠人力运至临撞,工程十分艰难。兵马俑多用秦代的制陶工匠和雕塑工匠用以模为主、塑模结合、分件制作、逐步套合和入窑绕制、出窑绘彩的方法,烧制出这些大型陶俑和陶马。例如陶俑头部的制作是先模制成头形,作成初胎,然后复泥,制出眼、鼻、耳、嘴、胡须。身部也是在打好初胎后再复泥,用手制成衣服,用刀刻出甲片,用印模压成甲钉。

秦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重要代表,其地位代表中国雕塑的艺术水平,它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技巧为后世所继承和发展.使其艺术传统源远流长。秦始皇兵马俑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1987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目录。

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完说:世界上只有七大奇迹,现在要加上秦俑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我们再通过视频欣赏一下令我们中国人感到骄傲自豪的秦俑。(播放视频)授课第二部分: 霍去病墓雕塑群

我们说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主要代表是秦俑和汉俑,就像小鸟的左翼和右翼,欣赏完了左翼秦俑,我们再来欣赏代表汉俑的霍去病墓雕塑群。出示图片《伏虎》(学生边看图片边思考问题)

请欣赏霍去病墓前石雕《伏虎》,你喜欢它吗?若不喜欢,如果可能你会把这件作品的哪一部分进行更改,更改成什么样,说一下你的理由。

将《跪射佣》与《伏虎》进行比较,找出二者艺术风格的异同,并结合历史背景知识谈一谈秦汉两种雕塑风格为何不同?

师总结:《伏虎》特点:巧妙利用石材的天然形貌,因式造型;圆浑天成的雕塑,质朴雄浑,展示出作者高超的写意智慧和西汉时期大气磅礴的艺术风貌,更能给观众以想像的空间。相同点:都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物,反映社会状况。不同点:秦俑:陶质 写实 造型严谨 细腻传神 汉俑:石质 写意 造型夸张 圆浑质朴

历史背景:秦代推崇法家思想,艺术家思想也受到限制,不敢越雷池一步,因此它是写实的,再现自然的。汉代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推崇儒道思想,艺术家思想也得到空前放松,也就出现了写意的风格。授课第三部分:宗教雕塑

宗教雕塑是以宗教教义、故事、人物、传说为题材的雕塑。我国由于佛教传入较早,影响广泛,所以在宗教雕塑中以佛教造像为多,佛教雕塑艺术成就最高。现存的主要是四大石窟寺:敦煌、云冈、龙门、麦积山。

1、敦煌莫高窟

简介: 在甘肃西部,敦煌县东南的鸣沙山东面的崖壁上,在长达l618米的崖壁上,分布着492个洞窟,北魏至宋代彩塑2415尊,其中唐代670尊,是敦煌的优秀代表.特点:是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容壁画、雕塑、建筑于一体以壁画和泥塑著称。

2、云冈石窟

简介:位于山西大同的武周山北崖,依山凿窟,东西绵延一公里,创建于北魏文成帝兴安二年。现存洞窟53个,窟龛约1100个,石雕造像51000余尊 特点:以壮观的石刻闻名。3 龙门石窟

简介: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城南25公里处伊河两岸的龙门山,开凿于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时期。后经数代营造,遗留下了大量的艺术珍品。

特点:是历代皇家贵族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具有“皇窟”的美誉,也以壮观的石刻闻名。

4、麦积山石窟

简介:麦积山是一座状如麦堆的孤山,石窟就开凿在山体垂直峭壁上,上下有栈道十余层相通。山顶有一座隋代古塔,造像主要是彩绘泥塑。

特点:以泥彩塑像为主,塑绘结合、线面结合,被誉为“中国彩塑艺术博物馆”。播放轻音乐并出示一组古代雕塑图片,学生自由欣赏(对不懂的知识可提问老师)总结: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雕塑,大家课后可以从互联网上搜索一些世界上优秀的雕塑去欣赏,也可以利用本地资源的条件欣赏一下我们阜阳本地的雕塑。

论雕塑材料课程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篇6

关键词:雕塑材料;美术院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0-0155-01

对于雕塑行业而言,材料显然是极其重要的,人们虽然有非常多样的雕塑材料以供选择,但目前国内高等美术院校的雕塑材料仍然以传统的泥土为主,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于雕塑材料的认识不足,不愿尝试新式的雕塑材料,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雕塑行业的发展。为了打破雕塑材料单一这一僵局,我们急需进行针对雕塑材料课程的改革,让雕塑材料的教学回到正常的轨道,如此才能促进我国雕塑行业的发展。

一、雕塑材料课在我国处境艰难

雕塑在我国发展较为迅速,在几十年内取得了颇多的成果。近些年来,我国的雕塑事业发展劲头迅猛,无论是在学校教学规模还是办学的条件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此同时我国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对雕塑的转型,极大的推动了我国雕塑行业的发展。雕塑行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便是雕塑人才,而我国在雕塑人才的储备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然而令人担忧的是,我国雕塑行业的人才模式是比较落后的,在学制和技能训练模式上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在我国的高校雕塑课上一般都是泥塑教学,学生们很少接触其他的、较为新式的雕塑材料,这也造成了我国雕塑材料课程在高校的教育中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环境。

高等美术院校的教师们不愿接受新式的雕塑材料知识,只一味地把精力花在泥塑课程的教学上,甚至有些思想保守的教师认为泥塑课与材料课之间并无联系。泥塑课的难度较低,适合于低年级的学生,而材料课的内容包含比较新式、高深的知识,因此它适合较高年级学生的学习。这种思想是极其错误的,它会让材料课程失去原有的作用,让部分学生们失去了接受新式材料知识的机会,这非常不利于高校雕塑教学水平的提高[1]。

二、雕塑材料课是雕塑教育中的重要课程

雕塑材料是构成各类美轮美奂雕塑的成分,因此我们需要重视雕塑材料在雕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去充分认识不同的雕塑材料,并尝试不同的雕塑材料,这对雕塑教育的发展有重大的促进作用。雕塑材料课的重要作用如下:

(一)增强学生的材料加工能力。

雕塑是一门需要极强动手能力的专业,因此雕塑专业的学生们需要不断地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而材料课正好提供了这一机会,学生们在材料课的学习中可以接触不同的材料,如金属、石材以及木材等。这些材料往往需要打磨加工,而且这些材料来自自然,能让学生在锻炼动手能力的同时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加强学生对自然的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学生们在接受雕塑材料的相关教育后能正确地认知纤维、塑料等综合材料的价值。雕塑工作者在雕塑时需要对材料有正确的了解,因此在雕塑前雕塑工作者必须感受材料的材质,并了解其属性,这样有利于雕塑师能充分发挥各种材料独到的美。

(二)打破以泥塑课对雕塑课的桎梏。

我国目前的雕塑教学中主要是用泥土作为雕塑材料,虽然泥土雕塑有其不可忽视的优点,可以培养学生的写实能力,但是在长期的泥塑教学容易使学生形成固化的思维,无法形成独立的意志,对艺术的敏感性降低,这是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的。而这时材料课便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为材料课里有着丰富多彩的材料,学生们可以在材料课上接触不同的材料,便于他们对雕塑材料产生新的认识,并能选择自己喜爱的材料进行雕塑,这样学生便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对材料课的兴趣,认识到材料多样性对雕塑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可以促使学生们在今后的雕塑活动中尝试新材料[2]。

三、如何进行材料课的改革

(一)增加材料课的课程量。

目前我国的高等院校的材料课数量较少,因此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学生只有经过大量的材料课程的训练,才能对材料有较深层次的认识。我们还需注意在材料课上对学生进行创造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们完成思维的转换。与此同时,我们还需确定雕塑教学工作的目的,寻求基础教学和材料课程之间的过渡,以完成转换学生思维的目标。

(二)实现材料单一性向综合性的跨越。

我国的雕塑材料的使用较为单一,这导致雕塑作品的类别鲜有变化。雕塑课可以让学生们接触更多的材料,并且学生们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属性进行了解,可以锻煉自身的思维能力,能使自己具有宏观看问题、细致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大有裨益。材料课的教学也能让学生在欣赏雕塑作品的时候眼光不仅是停留在表面,而是从雕塑作品内涵的角度来欣赏,一些伟大的作品都具有深刻含义,因此在欣赏这类作品时应当注意理解作者隐藏在作品中的观念,这种观念包含着创新意识,赋予了雕塑材料新的语言和艺术形式,使材料的运用变得更加地灵活。

(三)探索合理的雕塑材料课体系。

我们在材料课的体系设计时应当注意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以及教学理念的先进性。目前雕塑行业的改变巨大,因此教学课程的设立应当注意紧随时代的脚步,适当增加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例如陶瓷艺术、金属的加工等不同的项目,通过增加不同种类的雕塑材料课程,加速雕塑材料课程由单一性向综合性的转变过程,这样可以让接受新式材料教程的学生能更好地认识不同的材料,从而培养学生对不同材料的掌控能力与优秀的艺术创造力[3]。

四、结语

材料课程对当代的的雕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改变我国雕塑教学材料单一的局面,使得学生们在材料的选择上呈现多样性的特征,同时能更好地发挥个人才能,能更快地了解不同材料间的区别,从而能利用好不同的材料,创造更好的雕塑作品。学生是雕塑行业的希望,因此学生对材料的认识程度影响着我国雕塑行业的发展,认真地做好材料教学工作,从而推动我国雕塑行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松引.北欧女性雕塑家公共艺术创作探析[J]. 设计. 2014(12)

[2]刘钦. 雕塑创作中如何表达个人心灵精神世界[J]. 设计. 2014(12)

传统材料在当代雕塑创作中的应用 篇7

要探讨传统雕塑在当代雕塑创作中的创造性应用, 我们首先应该理清当代雕塑对传统雕塑在概念和外延上进行了哪些突破、

跟随着时代的步伐来发展的, 传统艺术在现代人的眼里, 只能够当成是一种神秘的, 不可触摸的艺术, 符合现代人生活的现代艺术则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更平民化。现代艺术的实用价值也是很重要的, 现在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 常常把人弄的烦躁疲惫, 这时的现、当代油画作品就有着温暖港湾、心灵慰藉的作用, 设想一下, 经过了忙碌的一天, 回到家, 你是更愿意欣赏那些传统的、大多和教堂神灵有关的油画, 还是更愿意看那些有着现代气息, 有着清新淡雅的色彩, 富有感情的现代油画呢?

四、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大融合及其“百家争鸣”

吴冠中先生曾经说过:“艺术是什么?艺术是感觉, 是灵感。这种感受是微妙的感受、可爱的感受, 把这种感受传达给你, 这是艺术。”

在当今的社会中, 美术教育不可以教条化, 不可以太过于死板, 不能片面地认为传统的、规规矩矩的东西就是对的, 应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艺术是无价的, 同时艺术也是有感情的, 艺术就是画家感情的一种宣泄。或许, 在一幅油画上随意的泼上色彩, 即使没有任何的造型, 没有任何的色彩搭配之说, 但那也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或许艺术家在创作这幅作品的时候就是这样的一种心情, 这种随意泼上颜料, 毫无拘束的、不受任何形式限制的心情。我们不能把这种情感的表达看成是故意的炒作、哗众取宠, 因为它也是带有情感的艺术, 只不过每个人情感的表达方式不一样罢了。艺术应该是没有标准的, 有标准的那不叫艺术, 雕塑的材料语言在传统雕塑的基础上又了哪些新的语言探索, 并在此基础之上对传统材料进行有目的的分析和研究, 方能更有效的发现和认识其在创作中的可能性。

首先, 当代雕塑对体积、体量观念上与传统雕塑不同。在当代雕塑创作中, 强调雕塑的体积和通过体积塑造强调空间占有的传统观念被打破, 以前用作检验标准的体量感认识在当下不再是唯一标准, 抑或在一些雕塑中不能再作为评价标准。一些现成品雕塑、装置雕塑、光雕塑等其制作过程无雕也无塑, 当代雕塑创作对体量的理解不再局限于物理层面, 而是更多的关注虚拟空间和心理空间的探索。艺术家罗伯特·史密森在美国犹他州的大盐湖上用沙石制作直径为160米, 长1500米的《螺旋状防波堤》, 这件作品采用开放的形体和空间构思, 打破了传统雕塑形体的自我封闭, 将空间向更为广阔的范围延伸。空间的开放可以借用任何环境硬件以及与公众的互动, 使作品成为艺术家营造的一个有意味的氛围。形与空间互动, 情与景互动, 作品与观众互动。此时, 传统雕塑创作中用作检验标准的体积、体量对艺术品已无能为力。

其次, 当代雕塑对光、色、环境等的追求的多样化。传统雕塑除开西方在一定时期内对色彩有所排斥, 追求纯粹的体积追求“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伟大”之外, 大多数时间里是和色彩相结合的。当代雕塑不仅重新认识色彩的价值, 并且使色彩跳出对自然地模仿或为叙述主题服务, 使雕塑的色彩发展成为独立的语言形式。光线、环境因素都成为雕塑创作中和体积一样优先考虑的内容, 不再仅仅为表现体量服务。在一些三维激光作品和装置作品中, 光、明暗甚至声音成为雕塑的主体, 取代了材料表现和真实的体量关系。

另外, 雕塑从“凝固的舞蹈”演变为“跳动的音符”, 追求

艺术没有对错之分, 不管是传统艺术的那种严谨、神秘, 还是现代艺术的抽象化、几何化、个性化, 只要是画家用情感表达出来的东西, 那就叫艺术, 不能说谁是对的, 谁就是错的。对于现代油画中出现的诸多流派, 甚至有的可能还未有一个流派的名称, 我们都应该从正面去看待它们, 因为古往今来, 每一种油画流派的出现都是经历了一系列的争议的, 这是不可避免的。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应该大融合, 和谐发展, 文化是“百家争鸣”的, 艺术也应该是“百家争鸣”的。每一种艺术的风格都代表了那一个时期, 都是价值的一种体现。我们应该多注重创造性的东西, 有情感的东西, 不管是什么风格, 那都是画家对生活的理解, 都是对灵魂的诠释, 生活是艺术的, 换句话说, 生活就是一门艺术。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只有在大融合且“百家争鸣”的情况下, 才能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杨斌.消费文化与艺术创新[M].江西美术出版社, 2007. (07) .

[2]许静涛.徐沛君.传媒与当代艺术[M].江西美术出版社, 2009. (03) .[3]舒可文.相信艺术还是相信艺术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作者简介:

马舒婷 (1989.2—) 女, 江苏人,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

生命感的表现。伴随着电子影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以及雕塑家对新技术、新材料、新表达方式的探索, 雕塑艺术自身的边界得到拓展。如入围北京奥运雕塑项目的由艺术家拉尔方索创作的《风中之舞》, 雕塑借助的风的力量, 在空间中起伏摆动, 产生形体上的变化和空间中的位移。这件作品打破了传统雕塑的静态的审美观念, 从另一角度阐释了雕塑艺术静和动的相对性。

再有, 当代雕塑在创作上更加注重综合材料和表现方式的应用, 往往一件作品上不止应用一种材料或一种表现方式。传统雕塑的语言表达方式和对材料应用方式的单一局限了艺术家对形式创新的追求和准确艺术观念的表达, 在创作中, 艺术家更多的尝试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表现方式以及材料与表现方式之间的最佳契合点, 带来了综合表现方式的创新。

鉴于当代雕塑在概念、外延上的延伸和对材料使用观念的上述变化, 我们在使用传统材料进行雕塑创作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好以下两个层次的关系:

第一个层次, 我们应该首先认识材料的性能和给观众的心理感受。我们可以从单纯的削弱作品的叙事性, 突出材料在作品中的主体地位, 从材料本身的性能入手, 利用不同材料的特有属性和对人的心理印象这两方面来思考艺术创作, 了解手头的材料, 充分发掘它潜在的艺术感染力, 根据具体创作需求, 选择材料某方面性能, 为预设的艺术效果服务。我们以木材为例——在材料性能上, 木材本身具有纹理不同的木纹结构, 不同的木材又具有不同的颜色, 比如楠木的深褐色, 乌木的黑色, 柏木的中黄色等, 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对木材的纹理和颜色进行预先的考虑对于作品的最终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同时木材又具有可燃烧的特点, 燃烧后的碳化、表面的龟裂、颜色的改变, 这些现象都是木材特有的属性, 有着独特的视觉冲击力。同时木材又具有良好的天然造型和极强的可加工性, 既为我们根据木材本身的纹理、造型、质地进行创作提供了可能性, 又为我们为木材掺入加工后的人工效果提供了方便。比如乌木本身在底下潮湿的环境中埋藏久远造成其表层纹理多变且常以不同的造型出现, 为我们因势造型提供了方便。

在心理感受上, 木材给人首先是生命感,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人们通常会用木材来借喻人, 比如榆木疙瘩、光棍、恶棍、古板等等的形容词汇。木材的另外一个心理感受是温暖感, 这种感受能在我们选用的木质家具、地板的应用上得以体现, 木门前我们会觉得温暖、润泽, 同时会感觉门后的主人和蔼容易亲近, 如果换做铁门则冰凉、沉稳, 甚或让我们觉得门后的主人比较严苛、不苟言笑。

第二个层次, 建立在对材料的性能和心理感受理解的基础之上, 在创作中我们便可以很好的利用材料的加工性能和材质特征, 以及材料带给人的心理感受方面的因素, 进行强化、平衡或错位的处理, 或者利用当代雕塑对传统雕塑在材料应用和在雕塑艺术概念和外延上的拓展, 合理的利用光、环境、自然力等要素或综合利用以上要素进行创作。在方法上可以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方式, 强化某方面的物理性能。强调性能是建立在对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心理感受的充分理解基础之上的, 同时需要通过尝试不同的加工方法和可能性研究, 最大限度加工材料, 产生想要的效果。作品如艺术家卡普尔2004年为芝加哥世纪公园创作的《云门》不锈钢雕塑, 充分利用材料的高度反光性能, 捕捉了整个广场和周围的环境, 弧线的造型, 扭曲了投影其上面的天、地、人的景象, 将整个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变形为光怪陆离的超现实世界, 并且这个超现实世界似乎正在被雕塑底部的凹陷形成的漩涡慢慢吞噬。通过雕塑表面观众看到了一个扭曲旋转的空间, 雕塑的尺寸在观众的心理层面无限放大, 人们就在身处的现实空间与心理的虚拟空间徘徊, 陷入沉思。

第二种方式, 肌理的对比。肌理是传统材料的一大特点, 不同的材料肌理各不相同。对肌理的兴趣是吸引我们探究一件作品的原因之一1。肌理指材料表面的特征。通过视觉获得的肌理特征如作品表面的硬度、粗糙、光滑、尖锐等视觉效果会在人的心中产生不同的感受, 像折断的木块形成的锯齿状裂痕给人以折损、有危险、锋利、怕刺伤的感觉。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加工手段会带来不同的肌理效果和和心理感受, 我们可以利用造型方法的不同、利用人工加工和随机产生的肌理效果的对比、自然与工业肌理效果的不同所造成的心理对比、肌理特点和由此而来的对作品最终效果的积极作用, 为我们的雕塑创作服务。如四川美院艺术家徐光福老师的木雕作品《莎翁意象》恰到好处的利用了乌木埋藏地下所形成的自然肌理与人工雕琢打磨的肌理之间的对比关系, 自然纹理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是无法模拟的, 同时他把局部的精雕细琢与大形结合的很到位。作品“西南乡土风格很重, 然而在形与形的组合、人的内心感受方面又不失当代之风”2。

第三种方式, 传统材料与光、色、环境的结合。我们进行传统雕塑和当代雕塑的比较时已经看到了当代雕塑在光、色、环境等方面的利用上与传统雕塑的不同, 在进行雕塑创作时, 应积极调动各种因素, 配合材料强化艺术感染力。光线的作用不仅仅是让我们看清物体, 它是极富表现力的因素, 根据光线的角度和强度以及自然光与人造光的变换, 与合适的传统材料进行配合, 置于合适的展示环境中, 会强化最终的艺术效果。主要可以通过强化材料的质感与自然光线的关系、反射环境的光线或倒影自然、利用光线的方向与材料造型的合理搭配、人造光源与传统材料肌理的对比等方式进行尝试。

第四种方式, 利用自然力使传统材料与时间结合。瓦尔特·德·玛利亚曾说过“艺术家用泥土创作的同时, 还用时间来创作。”这句话不仅表明了材料与时间的关系, 而且强调了时间因素对于艺术作品的重要性。在雕塑创作中我们可以灵活的利用自然力和时间对材料造成的随机的、不可预知的影响, 将其最为雕塑创作的一部分进行利用。艺术家约翰·威伦比彻的作品《燃烧的四面体》用粗木横放四面叠加构成类似金字塔的外形。展出过程中他将作品点燃, 木材由最初的微微冒烟, 到火焰熊熊燃烧直至变为灰烬, 整个作品在木质造型燃烧的过程中完成, 部分由人控制, 部分随机产生, 作品中间空心和逐渐缩小的顶部创造了烟囱般的效果, 使得气流向上升腾带动新鲜空气从底部进入增强火势。但木材燃烧的实际过程和燃烧的时间是无法控制的。它戏剧般的效果使人联想到生命与死亡、历史与湮灭、存在与虚无。

第五种方式, 利用心理错位获得审美愉悦。材料的表面特征常常引起我们伸手触摸的欲望, 通过触摸我们能够准确的感知对象。当我们不能触摸艺术品时, 对作品的印象就只能来源于我们的视觉, 我们可以灵活的应用视觉容易受到表面效果欺骗的现象, 对该材料的视觉印象和心理感受做与传统感受不同的呈现, 造成心理错位, 从而加强深化艺术表现特征, 让观众产生奇妙的“原来如此”的感受。

当代语境下纸作为雕塑材料的运用 篇8

关键词:剪纸,当代语境,书籍雕塑

纸张从出现以后一直是作为知识传播的媒介存在,并没有以材料的形式出现在雕塑中。自二十世纪初雕塑中出现“拾来的材料”“现成品材料”以后,艺术家开始采用废弃的纸张、书籍以及其他印刷材料进行艺术创作,从此纸张便作为一种材料开始出现在雕塑作品之中。

一、材料对于雕塑的重要性

翻开雕塑发展史,从一定程度上说,也是一部材料的变革史。从人类早期的石器、彩陶到现代艺术中广泛运用的各种材料。都能看出材料对于雕塑的重要性。“对艺术家来说,材料是一种语言,当被艺术家采用时,它便呈现出了其性格,雕塑史若从媒材的角度审视,那便是一部材料史。”1在雕塑中材料即是作品的物质呈现形式,又是艺术家表达情感、观念的载体。由于每个艺术家的经历不同,对材料的个人感受和处理方式也就不同。其次,材料自身也是雕塑语言的一部分,它有自己独特的美感,不同材料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潜在的艺术魅力,艺术家的责任就是探索材料的生命力,发现材料对于观念的表现形式。

传统雕塑材料有陶、木、金属、石材等,到20世纪初出现了“拾来的材料”“现成品材料”,前者多指日常生活中人们丢弃的废弃物,如生活垃圾等,艺术家需要经过有意识的挑选来再创造;而“现成品材料多指在工业上批量生产的无差别的产品”2,如毕加索的作品《公牛头像》,杜尚的作品《泉》《自行车轮》等。现成品材料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人们对于雕塑概念内涵和外延的认识,雕塑不在是传统意义上的泥塑、大理石雕刻、铸铜像等,它拓宽了人们对于雕塑材料认识的视域。从此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废弃物,生活用品都可以成为雕塑材料而出现。“到了现代主义后期,雕塑材料的意义通过社会因素、观念、行为来转换而成为新的意义。”3雕塑与观念艺术、行为艺术结合得更加紧密,甚至雕塑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而对于材料的处理方式则更加多元化。

二、纸成为一种雕塑材料

(一)民间剪纸艺术与当代艺术的结合

剪纸在我国民间艺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剪纸以其雅俗共赏的表现形式,具有民族文化和当地的民俗特征,成为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和民族文化历史重要的传播方式。”4剪纸当属纸刻艺术,是纸张出现以后的事,最初源于“窗花”,用于民间红白喜事活动或民俗活动之中,如庆阳剪纸,蔚县剪纸等。由于纸张自身的局限性,不能置于户外,没有直立性,在当代雕塑中,通过材料置换使剪纸艺术成为雕塑作品的可能性被无限放大。雕塑形式是传统的民间的,材料和内容却是当代的。许多城市雕塑便是通过材料转换的形式完成的,如山东高密市街心花园剪纸雕塑,西安张家堡广场雕塑。

将剪纸艺术与当代艺术结合最好的当属艺术家吕胜中,他将民间剪纸中的“抓髻娃娃”“拉手娃娃”等演变为属于个人独特符号的小红人形象,用传统文化的内涵支撑自己的艺术创作,既有传统元素,又具有独特的现代艺术风格,“吕胜中的艺术创作便是原始精神的客观主义与现代理性主义的艺术创作思维相碰撞而产生的”,5将民间剪纸形象浓缩为特定的艺术符号,倾注艺术家情感,将其赋予新的生命活力,“小红人艺术符号的重复与变形及其重组,成为吕胜中剪纸的主要造型语言。”6是用现代艺术手法处理传统民间剪纸成功的事例。

(二)纸材料在雕塑中多元化呈现

用纸张和其他废弃印刷材料进行雕塑创作,表现创作者特定的观念,国内外有许多雕塑家不断的尝试着用纸张创作雕塑作品。国内艺术家薛涛一直创作报纸类装置作品,报纸是日常生活中常见之物,往往被人们忽略,他将报纸卷成细绳,结合钢筋、铁丝,拼装成各种作品,变废为宝,即是呼吁环保事业的一种姿态,更是报纸作为雕塑材料进行创作的一种实践。其作品形式简练,给人一种强烈的冲击感和体量感,面对作品既熟悉又陌生。代表作品有《自由》《方鼎》《绳子球》等。

加拿大纸雕塑艺术家卡尔文•尼克斯赋予一张张普通纸奇特的生命力——创作出各种各样的动物形象浮雕,造型精准,结构透视合理,为了让动物动态显得更加生动自然,每件作品在创作之前都要画十几幅素描,来确定对象的骨骼肌肉的准确性。他说“我将自己剪纸艺术的主题与我热爱的野生动物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充分运用相片、艺术设计造型、光与影等技巧,将他们创造出来”。

丹麦艺术家Peter Callesen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A4纸创作,赋予有限的纸张无限的生命力,化腐朽为神奇。美国艺术家帕蒂和艾伦艾克曼(Patty and Allen Eeckman)的作品则是用无酸纸浆创作而成,通过泥塑、制模、压缩纸浆等工序完成。代表作品《印第安人》,表现了印第安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国内艺术家李洪波受纸灯笼结构的启发,将大量的纸张粘贴在一起,制作成蜂状结构,压缩在一起后进行人体雕刻,能像弹簧一样自由拉伸,变换各种造型,艺术家的灵感和情感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转化。

(三)书籍成为雕塑材料的运用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当下知识信息的传播方式多元化,不仅限于传统的纸张,开始用各种书籍进行雕塑创作。艺术家通过收购来的废旧书籍,重新拼贴、雕刻,把“文化的碎片”整合为新的艺术形式,通过书籍创作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

美国艺术家Brian Dettme用废旧书籍进行创作,他将书籍雕刻成各种艺术品。同样艺术家Guy Laramee,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改造陈旧书籍,内容大部分为东西方文化名人、佛像等,他一直在书籍中寻找另一种不可想象的现实世界。西班牙马德里艺术家Alicia Martin则从建筑墙面用5000本书籍堆放起来,犹如洪水般从窗口喷射出来。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同一本书,它既可以被读者当做吸收知识的来源,也可被雕塑家当做雕塑材料,用于雕塑创作,化腐朽为神奇,使得沉寂的书籍重新获的生命力。

三、结语

当代的雕塑艺术,不再是传统材料的加工利用,艺术家更多的引入生活中常见的材料,用当代艺术的理念和思考方式进行创作,挖掘传统材料的无限可能性,采用个性化的雕塑语言表达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关切,既是一种自我反思,也是对社会文化的一种关照。

注释

11.宋伟光.材料与视觉及触觉[J].雕塑,2013(02):34.

22 .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4:47.

33 .顾华明.现代金属装饰艺术[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8:53.

44 .于迎.中国民间艺术中的延续发展——纸雕[J].作家,2009(2):39.

55 .熊胜利.最原始的就是最现代——读吕胜中剪纸艺术[J].艺术教育,2006(6):40.

材料在雕塑造型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篇9

关键词:雕塑,材质,情感,应用

雕塑对于一个城市而言是它的目的是美化城市或者为了纪念, 具有一定的寓意, 它不管是以哪种方式或者造型出现在我们的视野范围之内, 它都代表了它独特的内涵。在城市的中心它代表的是一个城市, 在一个公园它要表达的是一种氛围, 在学校它就是带有教育意义的。从概念上来说雕塑本身就是一种造型艺术, 它是雕、刻、塑的统称, 是指用不同的材质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感的艺术形象, 借以反映社会生活, 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敢伸手和审美情感的一种艺术。

材质在雕塑的功能就像是雕塑的语言, 作者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材质来表达不同的语言, 一件作品的表现形式与材料的选择和应用存在着依赖的关系, 材质是艺术创作前的物质选择, 在表达一个作品的真是感情的时候, 只要依靠的就是材料。这也是雕塑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原因, 在人类历史上还没有语言的时候, 雕塑的出现其实帮助人类之间的沟通, 通过在石壁上雕刻一个简单的画或是动作就能够让当时的人类明白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说材质是雕塑的语言。其实用三言两语是根本不能够说出三维艺术品的真正魅力, 我们只有还原一个作品最真实的表象, 对其进行审美观照, 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去理解一个雕塑艺术品的独特魅力。我们说不同的材质就像是不同的语言, 再加上不同的样式我们就能够理解出很多不同层次的意义所在。如石雕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艺术作品, 其中的选材一般都是大理石或是花岗岩等质地非常硬并且具有很强的塑造性的材料, 采用这种材料打造出来的雕塑作品给人的感觉是细腻的、晶莹剔透的是其他材质所无法比拟的。选择适当的材料是实现一个作品完美程度的催化剂, 材料的表面肌理, 色泽, 触感都是成就作品的重要角色, 因此, 如何选择材质是决定一个作品完美与否的重要标准。

其实选择作为雕塑的材质有很多, 有玻璃的, 石头, 木头等, 不同的材质给人的视觉和感官以及要传达的思想感情不同, 其实到现在随着科学的迅速发展, 新型材料的不断出现, 再加上新型的加工手段和工艺技术, 材料的美感价值才被真正的发掘出来, 尤其体现在现在雕塑中。传统的雕塑十分注重的是材质本身的价值, 例如一些贵金属, 首先贵金属象征着地位和财富, 是属于上流权贵的, 他们的审美直接影响到了贵金属的发展。其实自始至终对于雕塑人们选择的都是石头和木头, 它也因为品类众多而被大家广泛的采用, 加上现代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于木头和石头我们有了更多的加工手法, 人工肌理就是一个新生代的加工手段, 人工肌理就是指艺术家为作用而产生的纹理组织,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看到的很多石雕的动物, 都是通过人工肌理的办法将石头惊醒雕琢加工, 然后模拟动物的毛皮, 这样的雕塑作品给人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通过简单的形态表现出更复杂的工艺, 同时将作品也表现的淋漓尽致。

对于雕塑很多的艺术家还是选择较为单一的材料, 首先选择单一的材料比较容易掌握, 也是传统意义上人们所看到的一些雕塑;再就是较为复杂的新型的材料, 这是专家们通过对不同材质进行研究从而凝和而成的材质, 其实不管是那种材质, 只要对于材质的本质以及作品的文化内涵表达清楚, 所有的材料都能够表现出作品的本质。主要的单一材料有石材, 木材, 金属以及混凝土和塑料。

石材, 是历史最悠久的雕刻材料, 石材的种类也多, 它是一种天然的物质, 其质坚, 资源丰富, 以耐久性占优势, 我们可有翻看历史在我国的很多地方都保留了很多的石窟石像, 这些石窟石像经过千百年的洗礼, 出土后仍给人以威严神圣的艺术感, 兵马俑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地下不管是经过多少年, 每一件出土的文物不管是身体上的衣服还是脸上的表情仍旧惟妙惟肖,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对于石雕有着特殊情感的原因。到现在来说我们经常看到的石雕选用的材质是花岗岩, 大理石等比较坚硬的石头, 再次就是各种颜色的彩石, 镶嵌其中, 别有一番韵味。因此在选择石材的时候有几点是除了质量之外还要考虑石头的抗压能力, 耐磨性以及硬度, 石头的纹理以及颜色, 只有充分的考虑到了这些, 才能将石材的雕塑作品完整表现出来。

其次是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是在人类进入铁器时代后, 因为金属的可塑性强, 加工容易而被广泛的采用, 金属材质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保存并且不易变形, 我们看到很多室外的雕塑作品都已金属为主, 然而现在由于环境和工业的污染日益严重, 铁器即使坚固但是会生锈, 导致了金属雕塑不能够长久保持原样的最大障碍, 但是到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 金属材料主要以新型材料不锈钢为主, 它没有了铁易生锈的缺点, 并且在坚硬度和可塑性上跟铁同等, 因此成了很多铁质雕塑的首选。其实金属材料不止有铁, 随着自身的变化和自然地化学变化, 金属的开发性很强, 种类繁多,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 铁质雕塑必然占据更大的市场。

再次是木材, 木材地质软, 色彩温和, 在早期人们因为木材质地软, 经常在木材上刻画自己部落的文字或者符号, 现在很多的木材雕刻都将木材的结疤作为亮点, 寓意着回归自然, 但是木材也有雕塑的缺点那就是容易变形、被虫蛀等, 这些原因决定了木材不能够作为大型室外雕塑的原因, 但是很多室内的雕塑还是大多以木材为主, 木材的纹理只要搭配好能够充分的展露出木材最原始的自然魅力, 一般我们做家具所用的木材松木和花木较多, 但是作为雕塑来说楠木、檀木、梨木和龙眼木选择的比较多。

最后我们来说塑料, 塑料这种材质是合成树脂的一种, 是经过化学手段才演变出来的一种材质, 它不是不同于之前的材质就是它的人工性。塑料的可塑性强, 并且容易着色, 在进行彩色雕塑的时候, 塑料是不二的选择, 再就是它的防水性在雕塑上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雕塑的缺点也导致了它不易保存的特性, 因此塑料在雕塑中的应用更大的一部分是起到点缀的作用。

雕塑的材料多种多样, 不同的材质给人的感觉不同, 在不同的环境下选用最合适的雕塑材料, 更能够体现出作品的价值。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我相信今后还有更多的材质被用于雕塑, 更多的艺术家也在用自己的想法来达到材料、雕塑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龚声明, 沈建华;现代雕塑艺术.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2-1.

[2].吴少湘.雕塑艺术.人民艺术出版社.2008-6-1.

雕塑材料 篇10

关键词:生态雕塑,材料,绿雕

临时性生态雕塑是指因地制宜、临时性地选用大自然中原有的物质为创作材料的雕塑。主要包括绿雕、沙雕、冰雕、雪雕等形式。这些雕塑的材料都是选用天然的物质材料, 但在运用的时候需要艺术家通过一定的手法、技巧和一定的辅助材料来完成创作。

一、绿雕

在绿雕的发展过程中涌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2011年西安世园会上, 几十件绿雕作品被放置在世园会园区内。这些绿雕造型各异, 有比较“萌”的卡通动物雕塑造型, 有时尚现代的抽象雕塑造型, 还有中国传统符号与园林艺术结合的雕塑造型。这些雕塑都是选用生长缓慢的多年生植物, 如红绿草、四季海棠、孔雀草等植株低矮、花叶小而密的品种。例如展示中华园林园艺文化的绿雕作品, 是一种把中国建筑斗拱和树的造型相结合而形成的艺术造型, 在其外表下面是一副由钢铁焊接的钢架结构, 然后在钢架结构中间固定好植物生长所需的培育土, 这些培育土都由化纤材料固定, 一般不会掉下来, 这就保证了作品完成后不会受到雨水和浇灌的冲刷。在最外层栽培有红叶草、金叶景天等植物, 这些植物紧密相连, 这样内部结构就被植物严实地遮挡住。同时, 雕塑家会在作品的中间设置许多用来输送水分和营养液的管子, 保证植物能很好地生长。

北京植物园“2008·五环连五洲”世界花卉展中的美洲展区有一西部牛仔造型的绿雕, 雕塑是一个头戴卷边帽, 纵马驰骋的硬汉形象, 造型生动, 色彩搭配合理。这尊绿雕是用各种园艺植物造型而成, “马头”是用玫红色的五色草装点而成, 白色部分是“银瀑”马蹄筋;“马鞍”是病虫害少、管理粗放的金叶景天组成;“马蹄”是亚灌木状草本植物半柱花;“马尾”是由叶纤细如线、耐干旱的针茅组成。这些植物被雕塑家有机地安放在钢架结构上, 既带给观众以视觉的美感, 又把生态观念传达给了大众。

还有许多国内外优秀的作品大都采取这些做法, 这些作品一般采用具有牢固性、可组合拆装的钢架结构。选取的植物也都考虑了其生长特性, 使得作品在展示的各个阶段, 都能有各种不同的展示效果。

二、沙雕

沙雕艺术起源于美国。雕塑家总结了各种技巧, 渐渐地把这种艺术形式发展起来, 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 涌现出了一批经典的作品。并且各国的沙雕大赛不断地举行, 使得这种生态艺术形式深入人心。

在国内外相继有众多沙雕节开始举办, 有意大利威尼斯沙雕节、我国福建平潭沙雕节、广州南沙滨海沙雕艺术节、舟山国际沙雕节等, 这些沙雕节的举办为沙雕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平台, 大量的优秀作品得以涌现。这些沙雕作品的制作方法和对材料的运用都大同小异, 下面就简单地描述一下如何制作一件优秀的沙雕作品。首先是对沙的选择。一般沙雕只能用水和沙为基本材料, 对沙的选择就变得至关重要。沙的密度高, 作品就易切挖而不容易坍塌;纯度高, 透水性就强, 创作出来的作品外表就会整洁;粘度高, 凝聚力就强, 容易做出难度高的造型。所以沙的密度、纯度、粘度直接影响到作品的质量。一般大型的沙雕都是在沿海、河畔、湖畔的沙滩上, 这里有丰富的沙材料, 也能照顾到观赏人数的密度。

然后就是制作沙雕的辅助工具。雕刀、喷壶、喷管、胶水等是雕塑家必不可少的工具, 雕刀是雕塑家进行创作的主要工具, 大块面切割, 小范围的雕刻, 都离不开这些工具。喷壶是用于创作过程中的保湿、肌理制造及喷胶处理的。喷管是清理作品表层的沙土用的, 胶水是作最后固定用的, 考虑到胶水对环境的污染, 一般选用价钱较高的环保胶。

一切具备, 接下来就是堆沙。因为沙的物理特征, 要利用自然地势, 先由推土机将沙推成堆, 然后用建筑模板围成金字塔形状并夯实形成一个主单体结构。附属单体也必须遵循“金字塔”的构造方法, 这也决定了沙雕的外型特征。基础的程序完成后, 接下来就是雕塑家发挥艺术才能的时间了。雕塑家先用大铲刀把要做的作品的形状大块面自上而下切割, 然后进行细节的刻画。主要运用的方法有穿孔法、沙堆接移植法、制品移植法、水和沙的肌理制造法, 不管运用何种方法, 因为沙的特性, 都得自上而下的进行雕刻并一次完成。沙雕的技法多种多样, 但必须和雕塑家的审美创造联系起来, 才能更好地展现沙雕的魅力, 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沙雕作品。

最后是沙雕的保存。沙雕又被称为“速朽艺术”, 在室外的风吹雨打中必然最终被消减风化, 融入大自然中。但要在短期内保存需要对其进行喷胶处理。一般沙雕选用环保胶水, 将其用水进行稀释后用大型喷雾器进行喷洒, 晾干后可使沙雕在露天下保存数月。

许多经典沙雕作品都主要是以这种方法制作完成的, 如沙雕艺术家窦金军的《黄河母亲》, 张氏兄弟的沙雕作品《哪吒闹海》、《爱情岛》等。

三、冰雪雕塑

冰雕和雪雕容易被人们搞混, 是因为这两种雕塑的字面上都有一个“雕”字。其实雪雕是主要用“塑”的方式造型。冰雕无色透明有晶莹透亮之美, 而雪雕为白色有朴实之美。冰雕和雪雕的形式多种多样, 用途也渐渐宽泛起来, 在这里我们只讨论大型的户外雕塑。

冰雕选用的材料是冰, 所以大型的户外冰雕主要存在极寒的国家和地区, 并且其存在时间也是有限的, 随着温度的升高, 雕塑就会慢慢被融化掉。冰雕的形式分为圆雕、浮雕和透雕三种。冰雕的材质无色透明, 能够折射光线, 所以冰雕强调体面关系, 突出形体的基本特征, 力求轮廓鲜明, 是为了弥补作品形象立体感不强, 形象不鲜明这一缺陷。

大型的冰雕体量巨大, 在选用材料时一般会到河上直接采取。采冰工人先用扫帚将冰面的雪清扫干净, 再用专业的割冰机器将冰切成所要的形状, 用车运到雕塑制作地点。在选择采冰地点时, 要选择河水比较稳定的位置, 这样河水结冰后不易炸冰, 不但大大提高了冰的透明度, 而且冰质也比较好。体量相对较小的冰雕则选用由纯净的水制成的冰, 这样才有很高的透明度, 并且冰里的气泡也较少。冰雕在制作时温度不能太高, 雕刻的速度应尽量快, 以避免在制作冰雕时冰的融化。

在极寒地区, 一般都有大型的国际冰雕比赛。在我国东北的哈尔滨每年都会举办国际冰雕节, 并涌现了许多优秀的冰雕作品。在第26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雕比赛中摘得银奖的作品《梦想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梦想者》是用一整块长方体形状的冰块雕刻而成的。冰雕里面有一个坐在书本上看书的人, 雕刻家运用负空间的处理手法, 在人物造型上对其进行掏空处理。因为冰的材质无色透明, 人物的形象从外面观赏不明确, 作者用雕刻刀在负空间的四壁上凿出交互相错的雕痕, 这样在光线的照射下, 里面的形象就会显现出来。同样用负空间的处理手法, 在人物形象上凿出许多洞, 在洞口延伸到块冰外面的部分, 用冰柱粘上去, 在冰柱上雕刻一些动物形象。整个雕塑用超现实的艺术手法, 把封在冰里的读书者的思想用物化的形式延伸到冰雕的外部, 是一件很有内涵的作品。

而另一件获奖作品《狩猎的女人》是用传统的圆雕形式雕刻的。作者用抽象的装饰手法进行创作, 雕塑雕刻成大的块面, 在细节的部分也用块面处理。所以在光线的照射下, 雕塑就像钻石一样, 尤显玲珑剔透, 并折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

还有许多超大型的冰雕作品, 用很多冰块堆砌而成。这些作品一个人无法胜任, 需要很多人协同才能完成。不管是大的冰雕作品还是小的冰雕作品, 光线的选用必不可少, 尤其在晚上, 用现代科技的灯光照射在雕塑上, 使得作品更加色彩华丽, 光芒夺人。

雪雕是把雪制成雪坯, 再进行雕刻从而成立体的造型艺术。它运用的材料是雪, 所以和冰雕一样都是在极寒的地区创作。雪雕一般选用材料有天然雪和人工雪之分:天然雪取材方便、量大, 但是受天气影响较大, 并且杂质多、可塑性不强;人工雪具有供应稳定、干净洁白、坚硬而可塑性强等优点。

一般而言, 在制作一个大型的雪雕之前, 先要设计一个精确的设计图, 以设计图的尺寸定制一个木框模型, 把木框放在准备制作雪雕的位置, 在其中填充雪并压实。在木框里的雪填满压实后, 拆掉木框模型, 要雕刻的雪雕坯子就算完成了。接下来就是对雪坯的精雕细琢了。因为白天的温度相对较高, 进行雕刻时雪就会融化并变得易碎, 所以雕刻者会选在夜间进行工作。和雕刻石雕类似, 先用斧子和铲子雕塑出雪雕的轮廓, 对照小稿再用工具进行细致的雕刻。当整个作品完成后, 雪雕上雕刻下的余雪要进行清理, 并且拆除所有的脚手架等辅助工具, 这样一个完整的雪雕就完成了。

在一些极寒的国家和地区每年都设有雪雕艺术节, 我国最著名的雪雕艺术节——太阳岛雪博会, 每年在这里都会产生许多优秀的雪雕作品。2006年在哈尔滨太阳岛举办的太阳岛雪博会上, 主塑“尼亚加拉风光”雪雕成了最引人瞩目的大型雪雕作品。这件作品长256米、宽14.5米、最高点达16.5米, 由200余人经过半个月的紧张雕刻完成的。作品表现了来自亚洲的迁徙者们通过白令海峡的冰面来到美洲, 终于发现新大陆的传奇故事。作品运用时空互置的艺术手法将加拿大的尼亚加拉大瀑布的壮观场景融入其中。该雕塑还获得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授予的“世界最长雪雕”称号。可见雪这种材质的优越性, 能够使得雪雕的尺度达到惊人的状态。

和冰雕一样, 雪雕对灯光的选用必不可少。在白天, 雪雕朴实造型之美展露无遗。到了晚上, 用五颜六色的射灯和探灯照射雕塑, 使得雪雕有了色彩, 为其增加了一层华丽之美。

参考文献

[1]温洋.公共雕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雕塑材料 篇11

雕塑陶艺作为陶艺的一种特殊类型,具有深厚的艺术底蕴,通过分析西方雕塑对我国雕塑陶艺的影响,并阐述我国现代雕塑陶艺的艺术特点和艺术表现,为我国雕塑陶艺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现代雕塑陶艺是在传统雕塑陶艺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因此分析西方雕塑对传统雕塑陶艺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现代雕塑陶艺必须要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追求,同时也要蕴含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弘扬现代艺术审美。

一、西方雕塑的发展历程

西方雕塑发展历史悠久,且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差异。西方雕塑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但古希腊雕塑也被古埃及雕塑所影响,创造了《掷铁饼者》《米洛的维纳斯》等流传千古的作品。古希腊雕塑可细分为三个阶段:古风阶段、古典阶段和希腊化阶段。古风阶段的希腊雕塑尚处于探索阶段,其借鉴古埃及雕塑作品的风格来制作雕塑,雕塑大多古板、生硬,雕像的重心总是放在双足之间。直到古典阶段,希腊人们倡导自由,将雕塑的重点放在一只脚上,显得人体雕像更加生动、真实。古典阶段是希腊雕塑的繁荣时期,此时的希腊雕塑追求真实、生动、完美。历史中将亚历山大远征直至罗马帝国的建立时期称为希腊化阶段,在此阶段,希腊雕塑充满对人体的赞美,崇尚人体美感,这点可以从这一阶段诞生了大量的裸体雕塑来体现。

罗马帝国的诞生让西方经济中心从希腊转移到意大利,罗马虽然迫使希腊成为其国土的一部分,但从文化层面来说,希腊可谓是胜者。罗马贵族以获得希腊雕塑为荣,使罗马人大量学习希腊雕塑的创造并模仿其创造风格。乃至流传至今的很多古希腊雕塑都是罗马人仿造的作品。罗马雕塑延续了希腊雕塑对真实、完美的追求,著名的罗马雕塑《奥古斯都全身像》《卡拉卡拉像》等都突显了罗马人对宏伟、庄严的追求。

随着罗马帝国的覆灭,基督教的盛行反应在当时雕塑作品的创造中。当时,许多雕塑作品充斥着基督教的禁欲主义色彩。文艺复兴活动促使人们开始正视自身的价值,艺术家对人体的赞美和追求促使当时的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大卫》是著名雕塑家米开朗基罗的杰出作品,在这一作品中,表现的是一个肌肉和体格都比较匀称的青年,他面容俊朗、充满自信,双眼凝视着前方,仿佛在观察远处的动向。这一作品被认为是西方雕塑中最值得夸耀的人体雕像之一,它突显了对人体的赞美,表面上是对古希腊雕塑作品的复制,但实际上是对禁欲主义束缚的突破,充分表现了人对改变世界的巨大影响。

18世纪,洛可可艺术的诞生丰富了西方雕塑的内涵。19世纪,资本主义的繁荣以及新型艺术流派(浪漫主义、写实主义等)的诞生,为西方雕塑提供了许多新的创作思路。20世纪后,工业革命推动了后现代主义的诞生,也对传统雕塑带来了新的挑战。后现代主义雕塑主要是通过对现有物品的集合、工业废料的再创造和新材料的利用等,表达了这些艺术家们对工业文明的批判和赞美。

二、西方雕塑对我国雕塑陶艺的影响

我国雕塑陶艺也有较长的发展历史,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出现了彩陶雕塑。彩条雕塑表现了当时人类的精神文化和象征意义。原始陶器诞生于原始社会时期,当时人们无法就生老病死和自然现象给出一个合理的定义,便将巫术和图腾作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原始雕塑的诞生正好与巫卜文化相对应,其在当时是一种人类与神灵沟通的道具,其蕴含的意义超过了普通的器皿,突显了象征意义。古代人民对生死的看重使得冥器类雕塑陶艺得到空前发展。“兵俑”是一种“冥器”,用“俑”陪葬在古人看来可以寄托生者的哀思之情。陶俑是雕塑陶艺中的重要分支,具有典型的象征意义。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更加证实了这一理论。随着清朝的覆灭,我国开始近代化发展,此时中国雕塑陶艺开始出现变化,西方文化的涌入对陶艺求变求新的要求展开了新的探索。促使中国陶艺多样化发展。中西文化的冲突和融合使我国雕塑陶艺的创作思想、创作思维发生变化,并且对传统陶瓷雕塑的创造工艺和审美造成了较大的冲击。西方雕塑讲究个性化的艺术追求,中国雕塑陶艺更多的是对传统陶艺的传承,这也是造成中西方文化对立的因素。

中国现代雕塑陶艺是建立在传统雕塑陶艺的基础上,结合中西方文化而形成的。现代社会的审美取向呈多元化、个性化发展,这也促使我国陶瓷艺术的表现形式和表现特征呈多元化发展,从而诞生了许多艺术流派,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前卫雕塑陶艺,其突显的是传统中华文化的自我传承与创新。现代雕塑陶艺在各种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一定创作风格和创作水平的创作群体,同时也以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趋势不断发展。表现风格是以雕塑陶艺表现主义作为重点,突出艺术审美的表达,主要通过借鉴社会生活中的客观存在,对事物的重新提炼,表达事物的内在涵义,促使雕塑陶艺作品更加具有艺术感。

三、中国现代雕塑陶艺发展方向

如何进行雕塑陶艺创作?如何继承传统雕塑陶艺?如何创新雕塑陶艺?这些都是困扰着当代雕塑陶艺术家的问题。“西学中用”虽然是传统的论调,但仍未过时。继承传统雕塑陶艺中的精华,如器物的线条、釉色的选择、装饰的华丽、雕刻的精细……这些无一不是传统雕塑陶艺的精华,现代雕塑陶艺必须继承这些精华。同时,要摒弃“拿来主义”,不能将“后现代”“古典”全盘照收,而是要学习西方雕塑对个性的追求。盲目照搬,不加以分析和评判就抄袭他人,只会让雕塑陶艺失去其应有的价值。优秀的雕塑陶艺作品,应该是让人赏心悦目、印象深刻且引人深思的,能够激发观者与作者之间的共鸣。对陶艺家来说,雕塑陶艺作品就是其思想感悟的集中体现。但是,在现代艺术市场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部分艺术家为了获得关注,错误地将创作观念放大化,导致作品失去了艺术性,使观赏者无法立即明白其中的涵义。因此,在创作过程中,除了要突显作品的精髓,还需要不断发扬艺术审美精神,通过特殊的表现手法和技巧,通过造型的设计和材料的选择表现雕塑陶艺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才能传达陶瓷家的思想观念,这样才能获得更多观赏者的认同。。

中国近年来很少出现一个令世界刮目相看的艺术家,这与浮躁的心态、急功近利的思想以及盲目抄袭他人等因素有关。但不可否认,我国近些年也出现了很多主体鲜明、有品位的雕塑陶艺作品。创新是新时代的主旋律,艺术家也需要不断创新。现代艺术家不是没有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而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以及追名逐利观念的影响下,在创作时容易盲目模仿他人风格,或过于保守。艺术家必须牢记自身的历史使命,在传承我国传统雕塑陶艺精华的同时,具有时代性,才能推动中国雕塑陶艺持续发展。

(西安文理学院艺术学院)

雕塑材料 篇12

公共艺术是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的艺术概念,在90年代的时候在我国开始欣欣发展,随着我国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和政府对社会人文环境的重视和建设,公共艺术景观设计随之而发展。在许多的公共空间,诸如:市政广场、公园、城市绿地、体育馆、演播剧场、步行街、小区环境等,都涉及了公共艺术景观设计。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内容体现主要以雕塑设计、壁画、公共设施设计、场景设计等为主,其中雕塑品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能表达出一个城市或者是一个区域的文化内涵。如中国西汉霍去病墓的石雕群,匠师们就是巧妙地利用了石块高低凸凹的天然形态,天然肌理材质,“因材施艺”,恰到好处地把创作思想与自然材质相融合成了伟大的艺术作品。这组石雕群表现出了民族英雄的事迹和气概。

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物质载体必须是现实材料,材料是雕塑品必不可少的物质形态。材料具有诸如轮廓、形态、重心、体量、色泽、肌理等特性,而这些特性中对我们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有发挥创新作用最大的要数材料肌理。对材料肌理的合理运用,能够更好地反映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深厚内涵,也可以表达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家的个人感情。

二、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材料肌理表现特征

一般传统意义上的雕塑品通常是一件作品只用一种材料来表现,而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丰富的艺术语言是体现在材料的多样性、组合性及其材质本身的形态、色泽、肌理等变化之中的。

(一)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主题和材料的融合

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每一次艺术创作,都会有不同的主题,无论题材来自于大自然,或是灵感一现,还是因为原始材料而冲动,都必须借用具体的材质来完成方案。尽最大力量运用材质的形态、色泽、肌理等特性到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使材质配合形体充分反映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所要表达的内容主题。比如,以四川汶川5·12大地震为主题的雕塑品《汶川时刻》就是用汉白玉这种材质来体现纪念碑主题意义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创作时,就是肌理与材质的充分考虑,这时,当艺术家看到某种肌理材质时,创作便已经开始了。也许正是对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的感受,在选择材料的过程中就已经形成了创作构思与冲动。这种创作的冲动或许就是产生于对某一种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原始材料的深刻感受之中。

当然,各种材料都有着自身的特征、有着自己的肌理效果。正因为如此才组成了我们的万千世界,才有了我们进行艺术创作的感观素材,才诞生出了许多杰出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雕塑品,例如石材与金属材料是绝对的不同,即使是同种类的材料之间也都各自有不同的特性。因此,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的不同特性都与作品主题有关。所以,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创作的综合考虑、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的合理选择与主题造型息息相关,其选择正确和运用合理与材料肌理的展示程度也有着必然的联系。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质地的性能和材质肌理的美感是在人们生存与艺术实践中逐渐地认识到的,因此材质肌理的创新是一个历史必然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人的智慧来做支撑。

(二)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的肌理美特性

肌理作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造型的表现手法之一,作为一种表面形态,是普遍的甚至不可避免地出现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雕塑品中的。肌理依附于形体而存在,没有形体当然就没有肌理。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尝试和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作品欣赏之后,通过分析一些优秀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特别是分析其作品肌理的运用,会让人逐渐认识到,肌理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雕塑品中的重要意义,从某种角度上说,肌理已经可以被称为一种美感形式,或者就直接称为肌理美。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中的肌理美不仅是艺术家的创作行为之一,而且是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本身的审美价值和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家个性与表现作品内涵价值体现的重要依据。肌理自身的美不但能提高作品的审美情趣,而且还可以深化主题。

肌理在一般的情况下是对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表面而言的,任何材质的表面都有它自身本质的肌理形式存在,而这种肌理的存在既是与其它材质的区别,又是认识这种材质的最直接的表象特征。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肌理一般是能触摸到的作品形态构成方式,因此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肌理是由创作者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表面创作出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外表效果,是有想象力的对所塑对象的心理感受,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肌理是创作中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家关注的一个重要构成形式。如铜的肌理和铁的肌理对观者的心理感受是不同的,铁给人不易接近的感觉,而铜给人一种亲切的心理感受,尽管它们都同属于金属材质范畴。

谈到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肌理,更容易使人理解的还是那些看起来随机的偶然的或有意为之的,能够体现塑造和制作过程的“痕迹”。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家会果断的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表面留下自己意识的痕迹,这种痕迹的出现绝非凭空,而是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家怀着强力的情感创造出来的,正如罗丹所说:“当我没有强烈的感情时,是不会动手塑造的”①。泥塑的塑痕、金属的焊点等肌理能成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家创作的手段之一,同时也是一种情感的体现。如果单纯的看肌理,更容易把它当作成一种抽象的艺术形态,是一种有味道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雕塑品表面形式。这种富于变化的雕塑品痕迹被公共艺术景观设计艺术家恰当的使用时,丰富的肌理效果会给人愉悦的视觉感受,激起观者的审美共鸣。因为多数情况下观者在欣赏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时候所关注的已不仅仅是形体、空间等传统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语言,更多的还有这种能够引起我们内心共鸣的“有意味”的肌理。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肌理的运用就是一种有味道的形式,可以引起作者和观者心灵的共鸣和特殊的情感体验。这样也就促使了肌理的不断更新。这种体验就使得一个公共艺术景观设计更具人性化,更能走向大众,更能在公共空间中形成人与物的共融。当然,这种设计也就成了成功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

肌理已经成为了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艺术重要的表现形式和语言,它作为一种视觉和触觉效果反映了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艺术理念和审美情趣,是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家创作和思维过程的真实记录,透过肌理表象,我们能够看到更多作品之外的思想内涵,也能看到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的感官审美,会给人心灵的震撼,也能了解和认知到作者创作的真正意图。由此,我们知道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创作适当地运用肌理,不仅不会减弱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作品的艺术特征,还能够增加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艺术表现力。

(三)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肌理的多样融合性

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创作中,艺术家逐渐领悟到材料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并认识到材料肌理的美感形式,从而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材料肌理也随之成为了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一种艺术表现。从雕塑发展史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雕塑品材料肌理利用的历史。由此知道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存在依托于雕塑品材料的存在,所以对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肌理的运用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形成时期就已经开始了。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的发展,用来做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材料肌理也随之变得多样起来,而且这种多样性也表现为两种或者多种材料的融合。

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材质肌理是从对材料的不同尝试开始的。与传统的雕塑品相比,当代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设计更关注发挥材料本身的美。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作品的形态也好,内涵理念也好都离不开具体材料来承载,因此对材料的不断尝试探索都是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艺术家不变的追求主体,特别是当代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如朱成作品《我以我骨》是用羊头骨来作为作品的主体材料,而非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家亲手塑造的形体,创作者让这种天然的生物状态材料也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材料及其材料的特殊材质美来表现其作品内涵,让人有心灵震撼的美。

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构成形态还表现在材料肌理的组合运用上。材料的组合运用是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重要特征之一。这种特征是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环境自身的内在要求,是社会物质形态多样化的体现。如朱成作品《璇玑》像织布机一般的构成形态,作品材料用了现代的不锈钢和铝合金,时代味十足,且看这个作品形态又是有深刻内涵的,反映出了社会的时代变迁的典型特征,这样也使得创作者的思想意图通过作品和观者达成了一致的交流。

(四)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肌理的文化性

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大力发展的今天,作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的雕塑品和传统雕塑之间相互联系但又本质区别。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的雕塑品材料依然保持着造型艺术不变的特性——文化,只不过不同的时代对文化的体现形式不同罢了。古代雕塑是用雕塑材料造型来体现古人的礼仪崇拜;而现代雕塑更多的是用材料和形体一起表现对现代文明的思考。雕塑中隐含在作品内部、观者只能用认知能力才能感受得到的雕塑的“隐形雕塑材料”就是文化,文化在雕塑创作中有雕塑材料的作用。在雕塑创作的表现形式上,雕塑作品与一定的文化保持着一致的关系。文化的存在一直是雕塑艺术存在的思想基础,在现在广泛材料的概念下,新材料和文化共同构成雕塑艺术。文化是摸不到看不到的东西,是以人的主观意识和思维方式存在的,而雕塑家和观者的交流是通过作品本身来实现的,因此这当中必须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文化形态存在于作品中,这样作品才能成为雕塑家和观者的桥梁,进行有序有理的沟通,否则观者看不懂雕塑作品,雕塑家解读不出作品的内涵。特别是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更应体现一种大众接受的文化,否则就不成其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了。

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的雕塑作品之所以具有文化性,是因为雕塑作品的物质载体充满了文化性。雕塑作品材料经过雕塑家的精心选择、成型处理和雕塑家的用心打造,连存放地点也是经过雕塑家的细心考察的,一套完整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雕塑作品本身就是一个自我的整体,从具体的材料到抽象的观念,从构思到成品常常都体现了雕塑家在材料和肌理上的加工处理,这一思维劳动既是物质劳动,更是精神劳动。这样的过程都是一种文化思考的过程,都是有文化意义的。

拿我国来说,以玉石来作雕塑材料应该是最古老的雕塑形式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出现了玉制工具。从商周时期开始,玉被认为是珍贵物品及君子形象的象征,玉制品更成了贵重的礼品和装饰佩件。因此,在我国有了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同时玉文化又被认为是中华文明起源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民族文化的特征之一,与世界其它文明不同。正是由于历史文化长期的进程,玉由原来仅仅是一种特殊性质的石头转化成了代表权力、地位、财富的象征。由于玉在中国的特殊历史性、文化性、民族性,因此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奖牌上就镶嵌了玉,用以代表中国的特色文化。

三、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肌理的角色

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在对材料的选择上和传统的雕塑品相比,关注较多的是材料本身后面的意义。这时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更多是靠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肌理的运用来说明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作品的意义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肌理已然成为了能让观念得以传达的最好形式之一,包括能利用到的各种具象和抽象的材料的构成形式。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肌理运用几乎成了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艺术家手中的思想工具,没有哪一个历史时期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艺术家能像现在这样挥洒自如的运用各种材料肌理。这时候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材料与观念的传达成了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作品的主要课题。

虽然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不以表面肌理形式为最终目的,但它却必须借助于材料以及材料的表面肌理形式来传达作品的理念,从而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肌理的运用具有了强烈的针对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特点。当某种或某些材料被艺术家选中,用到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作品中时,这种材料本身或者与别的材料就共同成为了一种作品艺术语言,同时也就构成了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作品的外表艺术特征。在传统雕塑品艺术中,人们对材料的使用还局限于材料的本身,而材料的自我艺术表现能力还没有被完全体现出来,也就是说,材料只是起到一个媒介的作用,不存在对材料进行艺术表现的问题。随着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作品材料的广泛性的到来,特别是当代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作品材料选择利用上,材料已经成了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一种主体表现语言,尽管这种语言有时还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实际上已经可以独立的表现某种思想观念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随之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世界和物质的认识和看法也在发生不断变化,这一切也迅速改变着人们对公共艺术景观设计艺术的看法。这种改变也使公共艺术景观设计艺术家对材料的认识和选择上表现得直接而明显,“让材料自己说话”几乎成了每一个公共艺术景观设计艺术家在创作时首先考虑的因素。使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更加客观化,以期达到最大程度地展现材料自身的魅力,将“话语权”交给材料,让材料用最纯粹的语言表现主题。

四、结论

处于时代迅速变革的今天,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艺术正以它独特而鲜明的构成形式渐渐地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非高高在上。正是这种“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时代特征,使得当代公共艺术景观设计及其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表现形态都具有了无限的生命力。作为公共艺术重要表达方式之一的雕塑品,成为了当代艺术家和设计师表达观念的重要物质载体。不管这种载体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都需要一种合理的材质来体现,这种合理性是和观者或公众的接受度与理解度是保持高度一致的。因此,材料肌理的表现特征就显得格外重要,这个关乎设计艺术品的公共性,使其能在公众面前体现设计艺术作品的内涵,同时这种内涵得以大众普遍认同。这种特征也已深得艺术家和设计师的认同,成为了一种创作中追求的重要表达形式。

参考文献

[1]朱伯雄.世界美术名作鉴赏辞典汇.1991, P661

[1]蒋铁骊著.雕塑是这样炼成的——当代材料与空间的实施体验.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年

[2]安德鲁(美)著:孙璐编译.生动的材料--雕塑家手册.广西美术出版社.2006年

[3]董晓明编.城市景观雕塑与景观小品.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

[4]鲍诗度著.城市公共艺术景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

[5]王枫著.雕塑·环境·艺术.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6]陈辉编著.环境雕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上一篇:手术室查对制度下一篇:变量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