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途径营养支持

2024-06-03

不同途径营养支持(共4篇)

不同途径营养支持 篇1

食管癌病人由于疾病造成进食困难加之肿瘤消耗, 多数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营养不良[1];食管癌手术严重创伤、更是对病人进一步打击, 术后营养不良问题更为突出, 术后不能及时纠正营养不良可以使术后并发症、合并症增加, 影响患者术后康复。对病人术后进行及时营养支持非常重要, 为探讨探讨食管癌术后应用不同途径营养支持护理效果, 该院对2010年3月—2013年1月术后应用肠内营养 (EN) 较肠外营养 (PN) 不同途径营养支持护理效果进行观察,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69例, 其中男39例, 女30例;年龄49~78岁;其中26例中段癌, 43例中下段癌, 所有病例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无糖尿病及其它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将69例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分为35例肠内营养组、34例肠外营养组。

1.2 方法

肠外营养组:术后采取静脉滴注葡萄糖、电解质、蛋白、氨基酸、维生素、脂肪乳等。

肠内营养组:术后生命体征稳定后经十二指肠营养管十二指肠营养管给予2次/d, 250mL/次葡萄糖氯化钠滴入;术后第2天[2]经十二指肠营养管滴入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 (荷兰纽迪希亚公司) 500mL, 观察如无明显腹胀、呕吐、反流等不良反应, 逐渐增加用量直至达到每日, 1 500~2 000mL, 并且逐渐经十二指肠营养管给予米汤、鲜奶、果汁、鸡汤等;如液体量、热量不足时可以辅助应用外周静脉补足。

1.3 观察内容

对两组病例与术前、术后7d进行体重、血清蛋白 (ALB) 、血红蛋白 (Hb) 统计并比较。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

2 结果

35例肠内营养组、34例肠外营养组均顺利度过围术期, 对两组病例体重、血清蛋白 (ALB) 、血红蛋白 (Hb) 统计并比较, 以观察护理效果, 肠内营养组术前、术后观察指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肠外营养组术前、术后观察指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食管癌术后如果采取全胃肠外营养进行长期营养支持, 可以发生肠粘膜萎缩[3], 肠道免疫功能下降, 肠壁粘膜屏障功能下降, 通透性增加, 容易发生肠道细菌移位, 严重者可以引起肠源性败血症。并且全胃肠外营养不能够全面补充营养物质, 造成患者营养不良近一步加重, 术后康复减缓;全胃肠外营养使得肠蠕动恢复减缓, 肠道功能恢复较慢容易并非术后合并症从而影响患者康复。而肠内营养食物的机械与化学刺激能够增加肠蠕动[4], 改善肠道血运, 促进肠功能恢复, 维持肠道正常菌群和肠壁屏障作用[5], 减少并发症合并症发生, 促进机体康复, 说明肠内营养组对机体营养摄入未造成明显影响, 而肠外营养组存在营养素摄入不足使得体重、血清蛋白、血红蛋白显著下降。

对食管癌术后进行肠内营养护理措施, 首先进行心理护理, 详细向患者讲解肠内营养优点, 避免病人对持续胃管不适感产生抵触情绪及惧怕心理, 减少病人对肠内营养顾虑, 使得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护理工作, 使肠内营养得到顺利实施。要对十二指肠营养管妥善固定, 每日对营养管外漏部分进行测量长度, 防止发生营养管脱出情况。在进行肠内营养实施过程中严密观察胃肠道耐受性, 记录患者腹痛、腹胀、腹泻情况、程度和时间。进行营养液输注时, 要保持营养液温度38~40℃, 滴注速度由慢逐渐增快, 由40mL/h逐渐增至125mL/h, 在进行营养液输注前后均要采取25~50mL温开水冲洗, 防止发生管腔阻塞。

参考文献

[1]蔡烔, 刘有英, 熊金萍, 等.外科术后患者的营养支持[J].同济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7 (3) :71-73.

[2]吴志勇, 王峰, 李睿.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9 (4) :21.

[3]周华, 许媛.危重病人营养支持指南解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8, 28 (11) :926-927.

[4]程鹏, 梁涛, 于庆生.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50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10, 29 (4) :264.

[5]俞永康, 姜建青, 郑轶峰.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有效性研究[J].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0, 17 (4) :228.

不同途径营养支持 篇2

关键词:胃大部切除术,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肠外营养支持

胃大部切除手术已成为胃部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因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术前长期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术后机体代谢,能量消耗增加,所以对患者进行术后营养支持非常重要。营养支持方法主要分为肠外营养支持和肠内营养支持,近来研究发现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明显提高胃大部切除患者的营养指标。现对四川省江安县人民医院43例行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患者进行分析,比较了两种营养支持方法的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择2008至2009年四川省江安县人民医院43例行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患者,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48.2岁。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实验组(2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无差异。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胃肠减压、输液等护理措施。对照组术后在肠蠕动恢复前禁食,由中心静脉每日输注卡文注射液(费森尤斯卡比公司)1440mL。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停止胃肠减压,进少量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实验组术后24h通过鼻肠营养管输注能全力营养液(纽迪希亚公司),第1天给予500mL,20~30mL/h;第2天给予1000mL,40~60mL/h;第3~7天给予1500~2000mL/d,80~100mL/h。营养液的温度保持在35~40℃。术后肠蠕动恢复、肛门有排气者,停止胃肠减压,6~7d后进食流质,停止静脉输液,第8天拔除营养管,经口进食。

1.3 观察指标

术后第8天的营养指标、肠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天数。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或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变化

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术前营养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8天的营养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术后的体质量、总蛋白较术前有所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蛋白较术后也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术后营养指标较术前下降幅度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肠功能恢复情况及住院天数比较,见表2。

注:实验组的肠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见表3。

注: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3 护理措施

医护人员应该及时地耐心开导,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在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腹泻等。输注肠内营养液时及输注后患者取半坐卧位或坐位,以免营养液反流至胃内[1]。停止营养液时要逐渐减慢输注速度,或停注后以其他形式补充适量的糖和水电解质,防止发生血糖异常和水电解质的紊乱。

4 讨论

胃大部切除术、胃癌根治术是腹部外科的常规手术。术后机体在应激状态下发生的代谢紊乱及持续的高代谢状态,使术后患者营养状况迅速下降,并影响机体组织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影响疾病的转归与治疗效果[2]。要尽早使机体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这就需要充分的营养支持[3],肠外营养支持价格昂贵,长期应用可导致肠上皮细胞、DNA含量减少,蛋白质合成减弱,肠腔内黏液层厚度变薄,肠道sIgA分泌减少;肠黏膜固有层淋巴结数目亦减少,肠黏膜屏障功能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导致肠黏膜通透性增大[4]。因此,如何改善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它是利用鼻肠管经胃肠道途径来提供机体代谢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的支持方式。它直接向肠道提供营养物质,既可以满足机体对营养的需求,还可以维持肠道的完整性[5],这有利于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的恢复、并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研究表明,肠内营养具有以下5种优点:(1)促进肠蠕动;(2)增加门静脉的血流量;(3)直接营养肠黏膜,改善其屏障功能,防止肠道细菌易位;(4)促进胃肠激素的释放;(5)对技术和设备的要求较低,使用简单,易于临床管理。

参考文献

[1]刘淑霞,高莉,宁福红.胃癌行全胃切除术40例术后不同营养支持方法比较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2):74-75.

[2]樊世林.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0):106-107.

[3]朱兴国,王成宏.胃癌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J].安徽医药,2008,12(6):527-529.

[4]杨德喜.肠内营养管在上消化道肿瘤病人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08,10(20):47.

不同途径营养支持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RICU病房的COPD伴呼吸衰竭的患者54例,男36例,女18例;年龄65~8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3],除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肝、肾功能衰竭等疾病。根据入RICU当日患者的血气分析:符合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伴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mmHg。54例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各27例患者。两组患者入院时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标准体质量百分比(IBW%)、血红蛋白(Hb)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体质量均明显低于理想体质量(IBW)。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机械通气及抗感染、平喘、利尿,纠正电解质失衡及酸碱平衡紊乱。EN组与PN组患者接受等氮、等热量的营养支持,根据Harris-Benedict公式推算患者每天的基础需求。EN组,采用24h连续滴注能全力(荷兰Nutricia公司产品),通过复尔凯鼻空肠管(荷兰纽迪希亚公司产品)泵入,第1个24h提供40%,每隔24 h增加30%直到全量,不足部分静脉补充。PN组ALL-IN-ONE溶液昆合于3L袋,经深静脉24h均匀滴注。2组患者连续治疗10d,根据需要给予适量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在营养支持前及营养支持10d后,观察:①营养指标:体质量变化百分比(BW%)[=(治疗后体质量~治疗前体质量)/治疗前体质量×100%]、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②免疫功能指标:总淋巴细胞计数(TLC)、采用投射比浊法测定IgG、IgM、IgA,FACS Vantage流式细胞仪(BD公司,美国)测定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CD3、CD4、CD8)百分比;③治疗期间病情转归指标: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变化、感染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治疗时间。

1.4 数据处理

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R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变化

两组患者在机械通气10d内均无死亡,经治疗后病情均明显好转。两组病例治疗后IBW%、TSF、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EN组IBW%、TSF较PN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PN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变化

两组患者TLC、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余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EN组TLC、CD4、CD4/CD8高于PN组(P<0.05),见表2。

2.3 治疗期间病情转归指标

两组患者PaO2、PaCO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EN组优于T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10d内EN组感染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低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PN组比较,#P<0.05。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PN组比较,#P<0.05。

3讨论

COPD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常由于呼吸负荷加重,做功增加,能耗增多,同时又存在气促、缺氧、右心衰竭或使用药物等因素,同时饮食摄入不能相应的增加,甚至反而出现降低,因此该类患者最容易合并营养不良。随着营养不良进行性加重,可严重影响呼吸功能,营养支持已成为COPD综合治疗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4]。本临床研究的患者在治疗前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本研究发现,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均可改善患者的IBW%、TSF、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肠内营养在改善IBW%、TSF指标上优于肠外营养,说明营养支持能明显改善该类患者的营养状况,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两组患者在给与营养支持后TLC、CD3、CD4、CD4/CD8升高,IgG、IgA、IgM无明显变化,治疗后EN组CD4、CD4/CD8高于PN组。表明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COPD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而对体液免疫影响较小,肠内营养对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稍优于静脉营养组,这与肠内营养可较肠外营养明显改善IgA水平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5],可能与治疗的时间和病例的选择有关。从病情转归看,在治疗10d后,肠内营养组在感染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低于PN组,PO2及PCO2也较PN组明显改善,表明COPD患者给与合适的肠内营养,可降低抗感染时间,降低ICU住院时间,提高脱机成功率。

营养不良是可以体现COPD预后的独立指标,不同营养状况COPD患者的能量消耗、呼吸肌力和免疫功能有着显著的差异[6]。给予患者合适的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同时,肠内营养可以较肠外营养具有:①维持肠道黏膜细胞的正常结构、细胞间连接和绒毛高度,保持黏膜的机械屏障作用;②维持肠道固有菌群的正常生长,保持黏膜的生物屏障作用,避免单纯肠外营养导致肠通透性异常、肠道菌群失调、细菌移位,造成肠源性感染率增加等优点[7]。肠内营养在提高患者肠道免疫功能,减少肠源性感染上优于肠外营养。本研究表明,给予危重的呼衰患者合理的营养支持,能达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鼻空肠管肠内营养在降低抗感染时间,降低ICU住院时间和提高脱机成功率方面优于肠外营养,适合在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对机械通气COPD呼吸衰竭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治疗效果。方法54例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各27例。两组患者均在营养支持前及营养支持10d后,观察体质量变化百分比(IBW%)、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TLC)、IgG、IgM、IgA、CD3、CD4、CD8、CD4/CD8;治疗前后PaO2与PaCO2变化、感染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治疗时间。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IBW%、TSF、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增高,EN组IBW%、TSF优于PN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TLC、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治疗后EN组TLC、CD4、CD4/CD8高于PN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PaO2、PaCO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EN组优于TPN组,机械通气10d内EN组感染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低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均能改善机械通气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肠内营养在临床疗效上优于肠外营养。

关键词: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免疫功能

参考文献

[1]Laaban JP.Nutrition and chronic respiratory failure [J].Ann Med Interne,2000,51(7):542-548.

[2]Schwartz DB.Malnutrition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J].Respir Care Clin N Am,2006,12(4):521-551.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2002,41(9):640-646.

[4]Planas M,Alvarez J,Garcia-Peris,et al.utritional support and quality of life in stab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oatients [J].Clin Nutr,2005,24(3):433-441.

[5]王晓如,李群,陈宇清,等.COPD急性呼衰期肠内外营养支持的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04,9(6):634-636.

[6]罗勇,徐卫国,杨玲,等.不同营养状况COPD患者能量消耗、呼吸肌力和免疫功能的比较[J].中国临床康复,2003,7(7):2186-2188.

不同途径营养支持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濮阳市妇幼保健院NICU住院的早产儿共207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 其中102例为对照组, 即A组, 采用传统营养方案;另105例为治疗组, 即B组, 采用积极营养支持方案。治疗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且家长签署治疗同意书, 并接收随访。入选标准: (1) 28周≤胎龄<37周, 1.0 kg<出生体质量<2.5 kg, 出生24 h内入院, 临床一般情况比较稳定; (2) 住院天数>14 d, 病情痊愈或好转出院, 出院后接收随访, 随访达到2岁。 (3) 排除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胃肠畸形, 遗传代谢性疾病、新生儿期行各种外科手术治疗者及住院期间死亡者; (4) 住院期间资料完整, 随机分组, 102例为对照组, 105例为治疗组, 两组患儿的基本情况 (性别比例、胎龄、体质量、头围、身长、宫内发育迟缓发生率, 分娩方式)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即进行常规护理和治疗:完善相关检查、吸痰、吸氧、抗感染及对症治疗, 甚至辅助通气治疗;所有早产儿入院后即入暖箱, 暖箱温度及湿度设置参照第3版实用新生儿学, 入院后即通过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给予肠外营养, 外周静脉葡萄糖浓度不超过12.5%, 中心静脉葡萄糖浓度不超过25%, <1800 g的给予中心静脉营养。生后24 h后给予静脉补钠;72 h后给予静脉补钾;生后10 d补充维生素D 800~1000 IU/d, 3个月龄后改为400 IU/d, 直至2岁。生后2周需开始补充元素铁2~4 mg/ (kg·d) , 直至校正年龄1岁, 静脉补充电解质量, 维生素量, 每日所需的液体量及肠内营养均参照2006年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 采用“全合一”通过外周或中心静脉输液泵输注。对照组应用传统胃肠道外营养方案:生后第2天开始应用氨基酸, 第3天开始应用脂肪乳。氨基酸、脂肪乳起始量均为0.5 g/kg, 每日增加0.5~1 g/kg, 5 d内达到氨基酸3.0~3.5 g/ (kg·d) , 脂肪乳2.5~3.0 g/ (kg·d) , 肠内营养达到全量的70%时再停TPN, 出院后采用母乳或常规配方乳。治疗组应用积极营养支持方案:生后第1天开始, 氨基酸2.0 g/ (kg·d) , 每日增加1.0 g/kg, 3 d内达到氨基酸3.5~4.0 g/ (kg·d) , 生后24 h内开始使用脂肪乳, 从1.0 g/ (kg·d) 开始, 增加到2.0 g/ (kg·d) , 葡萄糖输注从4 mg/ (kg·min) 开始, 血糖正常情况下, 每日增加1~2 mg/ (kg·min) , 肠内营养达到全量的90%时再停TPN, 治疗组营养支持策略还包括微量肠道喂养, 符合生长需要量的配方乳或母乳供给, 适时进行早产儿配方乳、早产儿出院后配方乳的补充。患儿达出院标准后患儿喂养量可达160~180 m L/ (kg·d) , 能量摄入为128~144 kcal/ (kg·d) , 早产儿出院后建议给予母乳+早产儿配方奶喂养, 喂养体质量达5 kg, 之后改为母乳+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1.3观察指标:对研究小组人员及参与护士统一培训, 统一计量器材, 由专人记录患儿的一般资料及住院期间患儿每天静脉氨基酸量, 每天摄入总热卡及肠内营养热卡, 出院时EUGR发生率, 住院期间每天由护士测体质量, 体质量秤为婴儿电子称, 精确到10 g, 体质量秤取方法:生后1 h内及每天上午9:00进食前擦澡后称取裸重, 头围、身长在生后1 h内及每周一上午9:00之前测量, 出院时进行EUGR评估并记录出院时情况, 之后由研究小组人员完成出院后的随访记录, 并填写随访记录表, 出院后6个月龄以内每月测1次体质量、身长、头围。6~12个月龄每2个月1次, 1~2岁每3个月1次, 并做1岁及2岁患者儿的智能发育测定。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各组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出院时分别以体质量、头围、身长计算, 小于相应胎龄的第10百分位为EUGR。早产儿体格发育的评价指标参照我国15地市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头围、身长值。

2 结果

2.1 两组早产儿基本情况比较:

根据入院标准, 对照组有102例入选, 治疗组有105例入选。两组早产儿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早产儿营养情况比较

2.2.1 氨基酸及热卡摄入情况:

B组出生后第3天及第7天的静脉氨基酸摄入量均较A组高 (P<0.01) ;差异有统计意义;两组生后第14天氨基酸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B组生后第3天、第7天肠内营养及总热卡摄入量均高于A组, 而两组生后第14天肠内营养及总热卡摄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和表3。

2.2.2 不同胎龄早产儿住院期间体格发育指标比较:

B组均优于A组 (P<0.01)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早产儿住院期间、体质量EUGR、身长EUGR、头围EUGR发生率, B组均少于A组 (P<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4和表5。

2.2.3 出院后6个月龄内体格发育指标比较:

B组均优于A组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院后6个月龄内体质量EUGR、头围EUGR、身长EUGR发生率比较, B组均少于A组 (P<0.01)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6。

2.2.4 患儿校正胎龄7~12个月体格发育指标比较:B组均优于A组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7。

2.2.5 1~2岁体格发育指标比较:B组均优于A组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8。

2.2.6 不同年龄时智能发育测定结果:两组比较, B组均优于A组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9。

3 结论

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及营养支持方法的改善, 早产儿存活率不断提高, 早产儿EUGR已成为一个公共健康问题。EUGR不但影响早产儿早期的生长发育, 而且可以诱导脂肪细胞和脂肪细胞因子分泌的改变, 增加远期肥胖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2,3];Kon等[4]报道EUGR患儿校正年龄18个月神经系统发育评分显著降低。因此, 合理的营养支持对改善早产儿的营养状况及远期预后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 出生24 h内给予静脉输注2 g/kg的氨基酸, 会逆转体内的负氮平衡状态, 可促进蛋白质合成代谢[5], 降低生理性体质量下降幅度, 缩短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日龄, 有利于生长[6]。而早产儿氨基酸的摄入量在每日3~4.5 g/kg时, 热量在110~135 kcal/ (kg•d) 时, 其补给量与体质量增长速率呈正相关, 且能使早产儿体质量增长速率及体成分均接近于宫内的生长速率。有研究表明, 早期蛋白质供给不足, 可能对早产儿远期神经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如导致认知障碍, 学习障碍及中枢神经系统协调障碍, 早期蛋白质的摄入可减少高血糖的发生。早期肠内微量喂养, 可使胃肠道功能尽早成熟, 缩短了达到足量喂养的时间, 且并未增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 有利于早产儿体格生长发育。目前早产儿的出院标准是体质量达2000 g左右, 完全经口喂养, 在室温下体温和各项生命体征维持稳定, 但此时大多数的早产儿还未达到预产期 (胎龄40周) , 传统的营养支持策略是当其达到出院标准时即转为未经强化的母乳或足月儿配方奶喂养, 但这种营养方案不能填补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生后早期在能量和蛋白质方面的累计缺失, 不能满足追赶性生长的需要。早产儿配方奶蛋白质含量高, 2.7~3.0 g/100 kcal, 这种蛋白质/能量比值有利于早产儿体质量增长和体质结构接近于宫内生长发育情况。早产儿配方奶含有足量易吸收的脂肪可提供必需脂肪酸, 可提供生长所需的高热量, 有助于钙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其含有的亚油酸、亚麻酸有利于早产儿神经系统的发育, 其含的乳糖及多聚葡萄糖可供给早产儿所需热量, 而不增加血渗透压, 有利于早产儿胃肠功能成熟, 强化了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可以满足早产儿快速生长和骨骼矿化的需要。早产儿出院后强化营养是指以强化母乳、早产儿配方奶和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进行喂养的方法, 出院后强化营养可以应用至校正年龄3个月到校正年龄1岁, 目前早产儿的理想生长速率仍以宫内生长速度为目标。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施积极营养支持的B组早产儿与传统营养的A组早产儿相比, 其生后早期营养状况较好, 体格发育指标增长速度较快, EUGR的发生比例较低。积极营养的B组早产儿其体质量、身高、头围增长率均优于传统营养的A组。2岁时, 积极营养的B组其体质量、头围、身高仍优于传统营养的A组。1岁、2岁时的智力发育指数 (MDI) 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 (PDI) B组均高于A组。本研究符合国外研究情况, 提示实施积极的营养支持策略, 不仅降低了早产儿早期的营养缺失, 降低了EUGR的发生率, 有利于肠道功能的早期建立, 促进了生长发育, 达到了理想的体质量、身高、头围生长水平, 促进了远期神经系统发育。

摘要:目的 探讨早产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及不同的营养支持方案对其干预的影响。方法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应用早期足量胃肠道外营养, 对照组应用传统胃肠道外营养, 监测患儿的体质量、身长、头围。住院期间每日测体质量, 每周测身长和头围, 出院后6个月龄以内每月1次, 612个月龄每2个月1次, 12岁每3个月1次, 并监测其智能发育情况。结果 治疗组身高、体质量、头围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EUGR发生率明显降低,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积极的营养支持方案可改善早产儿的发育营养状况, 并改善其远期神经系统预后, 降低宫外生长发育迟缓的发生率。

关键词:早产儿宫外发育迟缓,营养支持方案,影响

参考文献

[1]Clark RH, Thomas P, Peabody J.Ex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 remains a serious problem in prematurely born neonates[J].Pediatrics, 2003, 111 (5) :986-990.

[2]Ortiz-Espejo M, perez-Navero JL, OLza J, et al.Changes in plasma adipokines in prepubertal children with a history of ex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J].Nutrition, 2013, 29 (11/12) :1321-1325.

[3]Ortiz-Espejo M, perez-Navero JL, Munoz-Villanueva MC, et al.Nutritional assessment in neonatal and prepubertal children with a his-tory of ex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J].Early Hum Dev, 2013, 89 (9) :763-768.

[4]Kon N, Tanaka K, sekigawa M, 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iron status and neuro-developmental outcomes among VLBW infants[J].Brain Dev, 2010, 32 (10) :849-854.

[5]VLaardingerbroek H, van Goudoever JB, van den Akker CH.Initial nutritional management of the preterm infants[J].Early Hum Dev, 2009, 85 (11) :691-695.

上一篇:探索式学习下一篇:急性脑出血病人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