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新时代的来临

2024-09-27

物联网新时代的来临(共7篇)

物联网新时代的来临 篇1

在中国,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 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 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 与此同时, 也将物联网列入未来五大必争产业制高点之一。在美国, 奥巴马总统早已经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这是物联网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而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也受到市场青睐。那么面对最近物联网概念频繁出现, 究竟什么是物联网, 物联网跟安防产业又有什么关系, 会给安防业带来什么影响?让我们简单去接触一下。

1 什么是物联网

物联网, 一个红极一时的概念, 它的最早提出是在1999年, 定义很简单:把所有物品通过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 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在2005年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 国际电信联盟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含义是通过射频识别技术、红外感应器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激光扫描器技术等信息传感设备, 按约定的协议, 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 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同时也给出了生动的解释:物联网不是让你了解大千世界, 而是让你触摸到大千世界, 感受到大千世界。

在现实生活中, 电话通信网是人和人通信互联的网络;传感网是物和物的传感器互联, 是感知的网络;互联网是虚拟的信息空间, 是信息共享的网络。这三者分别是信息传输的网络、信息感知的网络和信息共享的网络。物联网就是这三者的整合, 它将传感器、网络智能终端和互联网结合在一起, 实现可感知的世界互联。通过将各种如图像、温度、湿度、红外、烟雾、煤气等传感器嵌入和装备到各种物体或环境中, 将物体和环境的信息经过智能网络化终端与互联网系统结合起来, 达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如图1所示。

2 物联网为安防产业而生

从上面的物联网定义我们可以看出, 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宠儿, 似乎天生就是为安防行业而生。例如:物联网用途广泛, 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这其中的任何一个概念, 似乎都与“安防”两字有着密切的关联。物联网必将给安防行业带来无穷的商机, 这几乎已是毋容置疑的事情。专家预计, 这一技术将会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然而安防领域是物联网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 随着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物联网安防工程的全面投入使用, 让我们看到了物联网进入安防领域的步伐正在加快。

物联网安防是指:终端产品具有智能化、一体化, 能够连接多种无线传感器, 能够通过互联网传输报警图像和信息, 同时具有网络平台监控报警服务功能的安防系统。新一代物联网安防产品, 具有体积小巧, 造价低廉, 集监控、图像分析、智能处理、前端存储、警笛讯响、主动报警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可连接多个传感器, 能脱离电脑主机单独运行的系统。

3 物联网与智能家居

作为物联网产品应用之一, 自动化的家居不再是一幢被动的建筑, 相反, 成了帮助主人尽量利用时间的工具, 使家庭更为舒适、安全、高效和节能。

智能家居或称智能住宅, 是以住宅为平台, 兼备建筑、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 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为一体的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环保的居住环境。智能家居还可以定义为一个过程或一个系统, 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综合布线技术, 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种子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通过统筹管理, 让家居生活更加舒适、安全、有效。与普通家居相比, 智能家居不仅具有传统的居住功能, 提供舒适安全、高品位且宜人的家庭生活空间, 还由原来的被动静止结构转变为具有能动智慧的工具, 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换功能, 帮助家庭与外部保持信息交流畅通, 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 帮助人们有效安排时间, 增强家居生活的安全性, 甚至节约各种能源费用。

当你身处在外面, 一个短信就可以让家中自动煮饭, 或自动打开空调以及热水器;而身处智能家居环境中, 当你回到家里, 随着门锁被开启, 家中的安防系统自动解除室内警戒, 廊灯缓缓点亮, 空调、新风系统自动启动, 你最喜欢的背景交响乐轻轻奏起。在家中, 只需一个遥控器就能控制家中所有的电器。每天晚上, 所有的窗帘都会定时自动关闭, 入睡前, 床头边的面板上, 你触动“晚安”模式, 就可以控制室内所有需要关闭的灯光和电器设备, 同时安防系统自动开启处于警戒状态。如图2所示。

组成智能家居系统离不开家庭自动化、家庭网络、网络家电、信息家电这四大产品组合。家庭自动化是指利用微处理电子技术, 来集成或控制家中的电子电器产品或系统, 例如:照明灯、咖啡炉、电脑设备、保安系统、暖气及冷气系统、视讯及音响系统等。家庭自动化系统主要是以一个中央微处理机接收来自相关电子电器产品, 比如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 如太阳初升或西落所造成的光线变化, 再以既定的程序发送适当的信息给其他电子电器产品。中央微处理机必须透过许多界面来控制家中的电器产品, 这些界面可以是键盘, 也可以是触摸式荧幕、按钮、电脑、电话机、遥控器等, 使用者可发送信号至中央微处理机, 或接收来自中央微处理机的信号。家庭自动化是智能家居的一个重要系统, 在智能家居刚出现时, 家庭自动化甚至就等同于智能家居, 今天它仍是智能家居的核心之一。

那么智能家居为什么智能?从技术上讲, 智能家居所要实现的主要功能是:对白色家用电器和其他设备的控制、调节和监测, 比如微波炉、洗衣机、灯光、电动窗帘、防盗报警器、自动门烟雾探测器、有害气体检测装置、温度和湿度控制器、风量调节器、各种手动的开关和遥控器等。沟通黑色家电和其他视频设备之间以及与外部世界之间的信息通道, 其中包括台式/手持计算机、电视、录/摄像机、VCD/DVD和数码照相机等, 同时还可以实现对它们的控制和监测。而这一切均通过对外的接口, 实现远程控制和信息交换, 如:电话线、有线电视电缆、供电电源线、双绞线和无线通信方式等来实现。

4 物联网与智能交通

2009年12月21日, 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突破400万辆。当前, 随着3G、物流传感技术的发展进步, 智能交通正伴随着物联网在向“新一代智能交通”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一种融合短程无线通信技术、微电子传感器、嵌入式系统的新技术, 逐渐被用于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等需要数据采集与检测的相关领域, 从而给城市智能交通带来一次全新的升级。

基于无线传感网下的智能交通, 在交通信息采集方面, 其终端节点通过采用非接触式地磁传感器来定时收集和感知区域内车辆的速度、车距等信息。当车辆进入传感器的监控范围后, 终端节点通过磁力传感器来采集车辆的行驶速度等重要信息, 并将信息传送给下一个定时醒来的节点。当下一个节点感应到该车辆时, 结合车辆在两个传感器节点间的行驶时间估计, 就可估算出车辆的平均速度。多个终端节点将各自采集并初步处理后的信息通过汇聚节点汇聚到网关节点, 进行数据融合, 获得道路车流量与车辆行使速度等信息, 从而为路口交通信号控制提供精确的输入信息。通过给终端节点安装温湿度、光照度、气体检测等多种传感器, 还可以进行路面状况、能见度、车辆尾气污染等检测。

北京的历史文物古迹约占旧城区面积的42%, 道路不可能无限拓宽, 公共交通智能化是改善交通的不二选择, 传感网及RFID技术成为智能交通的发展趋势。据了解, 目前北京全市各主要街道均埋设有感应线圈, 只要有车辆轧过, 线圈就有电磁感应, 并向计算机系统传达这一信息, 计算机根据两个方向的车流量对红绿灯进行实时配时。

5 物联网与环保监控

物联网作为一次新的产业浪潮引领技术已经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环境监控是物联网技术应用最早也最为成熟的领域。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企业超标排污、生态环境质量恶化问题开始凸显。为保护环境,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环保部门开始积极探索使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手段加强环境监管。

目前, 全国共建成省、市级污染源监控中心306个, 共对12665家企业实施了自动监控。在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起步的同时, 1999年, 环保部门开始建设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和水质重点监测站。目前, 已建成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100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661个, 每天在各类媒体和环保部门的网站向全社会发布实时信息。

6 物联网与安全防护

众所周知,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安防工作是非常优秀的。其原因, 除了周密的计划, 精心的部署, 严密的管理等主观因素外, 物的方面尤其是技术上的因素同样功不可没, 甚至起了关键作用——其中就有物联网的极大功劳。奥运筹备之初, 就提出来要办数字奥运。而在整个奥运期间, 物联网确实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譬如视频联网监控、智能交通指挥、食品安全追溯、环境动态监测等方面, 物联网技术获得了非常大的用武之地。

再拿上海世博会来说, 有关部门曾预测, 上海世博会期间日均有40万人次游客, 其中约有34万人次在世博园内就餐, 保证食品安全成为上海的重要任务。“在食品进入园区时, 执法人员通过手持式办公终端移动设备, 就能在现场快速追溯食品和原料的来源, 确保供应渠道的安全可靠。同时还将选择在蔬菜、水果、水产品、蛋等初级农产品及配送的餐饮半成品等包装袋上要求佩戴射频识别标签, 储存种养殖企业或生产单位、品名、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信息, 使产品包装和射频识别标签随货物交易完整进入餐饮、零售或物流终端, 以保证食品和原料能够追踪溯源。

世博会将采用的火警设备也引起了不少市民的关注。在LA100型火灾安全监控系统演示区看到, 新型火灾安全监控系统已能模仿人的眼鼻系统, 对大空间实施监控。据介绍, 所谓“眼”即指“电子眼”, 可以对空间进行实时的视频监控, 而“鼻”则是一种感应系统, 一旦发现烟雾会第一时间向系统发回信号。目前上海世博会的6个展馆已安装这种监控系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在汶川大地震中, 堰塞湖的实时动态信息, 也是通过“网络+传感技术”来实现信息交换的——相关信息通过传感网被传递到后方的决策部门, 有效规避了人员实地观测可能遭遇的伤亡风险。

至于楼宇的安防, 物联网更是大有作为。根据国家安防中心统计, 目前已有不少城市开始采用物联网技术安防系统用于新型防盗窗上。与传统的栅栏式防盗窗不同, 普通人在15m距离外基本看不见该防盗窗, 走近时才会发现窗户上罩着一层薄网, 由一根根相隔5cm的细钢丝组成, 并与小区安防系统监控平台连接。一旦钢丝线被大力冲击或被剪断, 系统就会即时报警。从消防角度说, 这一新型防盗窗也便于居民逃生和获得救助。

7 物联网与智能医疗

目前比较先进的医院在移动信息化的应用方面其实已经走到了前面。比如, 可发现病历信息、病人信息、病情信息等的实时记录、传输与处理利用, 使得在医院内部和医院之间通过联网, 可以实时地、有效地共享相关信息, 这一点对于实现远程医疗、专家会诊、医院转诊等过程的信息化流程可以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而医疗信息化的移动信息化的发展, 无论是对于医院管理、医生诊断、护士护理, 还是病人就诊工作等都将创造极大的便利。而物联网化将是移动信息化发展的一个最优状态, 是未来努力的一个方向。

另外, 从目前医疗信息化的发展来看, 随着近年来医疗卫生社区化、保健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 如果通过射频仪器等相关终端设备在家庭中进行体征信息的实时跟踪与监控, 通过有效的物联网运作过程, 可以实现医院对患者或是亚健康病人的实时诊断与健康提醒, 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少、控制病患的发生与发展, 这一点对于医疗卫生信息化的未来发展而言, 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物联网技术在药品管理和用药环节的应用过程还能发挥巨大作用, 曾有数据显示, 国外药物不良事件为所有非手术医疗疏失之首位。通过物联网技术, 可以将药品名称、品种、产地、批次及生产、加工、运输、存储、销售等环节的信息, 都存于RFID标签中, 当出现问题时, 可以追溯全过程。同时还可以把信息传送到公共数据库中, 患者或医院可以将标签的内容和数据库中的记录进行对比, 从而有效地识别假冒药品。

物联网新时代的来临 篇2

所谓互联网餐厅,就是透明化的菜单信息、交易化的点评分享,消费者通过手机或电脑可以迅速找到周边靠谱的餐厅和菜品,商家可以锁定消费者进行一对一的自运营服务,而不用借助第三方运营商和网站。

在美国,有这样一家企业“熊猫快餐”,拥有1500多餐厅,去年营收超过17亿美元,创始人程正昌是应用数学硕士,蒋佩琪是电子工程学博士,在1980年就上了电脑系统,并利用互联网搜集门店哪些菜品最受顾客欢迎,并应用移动互联技术使得点餐更加便捷。目前,信息化专业提供商天财商龙与亚洲最大的网络零售商淘宝,强强联手,打造“淘宝点点”,打通了线上,与线下的交易平台。

在中国,已经有100多家互联网餐厅开始运行,他们就开在了淘宝点点平台上,通过淘宝点点平台开放,实现互联网餐厅跟线下门店系统的对接,消费者通过手机下载淘宝点点客户端就可像购物一样便捷的点菜、支付及打分分享。对于食客来讲,线上点餐节省了到店等待时间,并且通过淘宝点点下单可以享受到商家最新的折扣。

业内人士表示,去年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已经给商品类传统行业以极大的挑战和机遇,而今年开始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对服务行业,尤其餐饮业将首当其冲,餐饮行业的变革已经不可阻挡,O2O(从线上到线下)将从团购和优惠券时代,转变为自运营时代。

微博大爆发: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 篇3

优盟中国对包括中国在内的62个国家的41738个互联网活跃用户调查显示,中国网民的微博使用率远远超出其他国家,高达71.5%,远超过42.9%的世界平均水平。”报告指出越来越多的人从其他网络平台转至微博,BBS和即时通讯软件的使用率在一年之内大幅下跌,跌幅甚至高达10%。

5%微博控

精硕科技与艾斯艾国际调查显示,5%的用户为微博控,在微博上的时间超过6小时,甚至全天挂在微博上。平均每天上微博的时间在半小时至1小时的用户最多,达到42%;1时至3小时的用户达到28%;19%的用户每天上微博的时间在半小时之内。

微博女王粉丝数

截至2012年3月18日,微博女王姚晨的粉丝数已经达到了1818万,正在向2000万的关口跨越。自媒体时代,如果有两千万听众的姚晨不是女王,谁是?

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数

新浪2011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数已经突破3亿,用户每日发微博已超过1亿条,活跃用户数占比9%。仅2011年一年,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实现了2亿的增长,平均每月新增用户超过1600万。

新浪每股股价中微博的价值

2009年8月28日,新浪推出微博当天的收盘价为30.34美元,2012年3月16日新浪收盘价74.6美元,高华证券给出微博每股47美元的估值。

新浪2012年微博的预计投入

2011年新浪微博投入1.1亿美元,虽然微博概念给新浪股价带来巨大的增长,但目前国内四大门户微博都没能找到有效的盈利手段。作为微博龙头的新浪,大手笔的推广投入更让新浪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新浪是2011年唯一亏钱的门户网站

虽然第四季度实现890万美元盈利,但回报缓慢的微博巨额投入,加之2011年对麦考林、土豆网、中国房产信息集团投资巨额减值,使新浪成为了2011年唯一亏损的门户网站。不过2012年一季度,土豆网被优酷合并,给新浪带来了5564万美元的投资回报。

腾讯微博注册用户数

腾讯2011年财报显示,腾讯微博注册用户达到3.73亿,日活跃账户6800万,分别超越了新浪3亿注册用户数,2700万活跃用户数的数据。微博战场硝烟滚滚,最后的老大是财大气粗的腾讯,还是新浪,或者是另一新贵?

中国最赚钱互联网公司2011年的净利润额

没有丝毫悬念,用户就是金钱,手握中国最大社交平台用户的腾讯,获得了其他中国互联网巨头羡慕、嫉妒、恨的净利润。犹如微博,互联网领域有腾讯杀入的地方,就会令对手头痛不已。2011年,搜狐净利润9.65亿元人民币,网易32亿元人民币,新浪-18.93亿元人民币。

移动互联网提出的时间

2009年12月摩根斯坦利(Morgan Stanley)首次提出全新概念“移动互联网(MobileInternet)”,以区别既有的“桌面互联网(Desktop Internet)”。短短两年来,无论IT 老牌巨头IBM、Intel、Microsoft,或是IT 新贵Google、Facebook、腾讯,甚至通信领域的强者思科、爱立信、华为,都高度认同它是产业未来发展之路,这种现象在互联网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未来5年内移动互联网的规模将是桌面互联网的10倍

为什么互联网巨头们会放下成见,全身心拥抱“移动互联网”呢?核心原因是移动互联网惊人的发展速度,根据摩根斯坦利的估算,未来5年内它的规模将是桌面互联网的10倍,而普及时间仅相当于桌面互联网的1/3。

手机网民数将超过桌面电脑

到2011年年底,国际市场上移动智能终端(平板+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将大于桌面终端(台式机+笔记本)出货量;在国内市场上,预计2013至2014 年间,手机网民数将超过桌面电脑主导的宽带网民数。

智能手机的功率

从重达几十斤难以移动,功率三四百瓦的台式机,到重仅0.1-0.2Kg,耗能不到1瓦的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时代更节能,更环保,更便捷。

2012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可能达到的数字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统计数据,中国手机上网用户约3.5 亿人,2012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可能达到6亿人,总数超过互联网用户。

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市场规模

根据易观智库EnfoDesk预测显示,2011 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851亿。对比2009 年到2011 年市场规模的构成变化可以了解到,2011 年移动购物与无线广告在规模占比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移动购物,从2009 年的规模占比3%增长到11%,用户对通过移动终端购物的习惯正逐步被得到培养,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11 年移动互联网流量费占比低于50%,已经从2009 的58%减少至42%。

美国数字音乐销量第一次超过实体音乐

尼尔森发布了《The Nielsen Company&Billboard’s 2011 Music Industry Report》。报告中显示,美国的数字音乐销量第一次超过实体音乐销量,占总销量的50.3%。2011 年,音乐市场总销售额突破16 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中数字音乐销售额为12.7 亿美元,比去年多出1 亿美元,同比增长了8.4%。而实体音乐销售额为2.28 亿美元,相比2010 年下降了5%。

北美移动搜索市场增长4倍

一份数据显示,截至2011 年年底,北美洲人中50%拥有智能手机,移动搜索市场增长400%。其中,95%用户找本地信息,也就是本地化服务。70%的手机用户搜索产品,如电视,手机和打印机等。79%的用户用手机搜索来指导自己购物。50%用户用手机来找零售商家。

物联网新时代的来临 篇4

从M级向G级的跨越

5G, 是英文fifth-generation的缩写, 指的是移动电话系统第五代, 也是4G的延伸。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还没有任何电信公司或标准订定组织 (像3GPP、Wi MAX论坛及ITU-R) 的公开规格或官方文件有提到5G。

虽然5G到目前为止还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 但对普通用户而言, 5G技术将会让移动用户享受到与目前家庭光纤网络类似的无线上网体验。华为副总裁周跃峰表示, 5G技术将提供超级容量的带宽, 使手机等移动设备的网速从目前的从Mbps跃升为Gbps, 短距离传输速率甚至达到10Gbps, 是目前LTE的100倍。4G带来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00Mbit/S, 这个速率是3G的10倍, 2G的50倍。由此可见, 可以说5G是从M级向G级的跨越。这意味着用户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传输大量数据文件, 瞬间即可完成一部高清电影的下载, 同样在线视频、3D电影和游戏等高带宽的应用也变得畅通无阻。从技术上来讲, 5G完美融合了多种新型无线接入技术和现有无线接入技术 (4G、3G、2G、WLAN等) , 实现了移动通信技术与WALN技术的真正融合, 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融合网络。也因为实现了多种技术的融合, 5G也将打破现有频谱资源的制约, 实现全频谱通信。

业内人士认为, 5G不仅是速度的进步, 还包括其他很多方面。通俗来说, 它可以帮助无处不在的计算成为现实。这也意味着, 一旦5G研究取得突破, 包括物联网在内的信息产业发展的巨大空间将被打开。

通讯巨头纷纷抢占5G产业先机

据了解, 相关科研组织已经抱团着手相关标准的推出, 越来越多的厂商也拉开阵势上演预备赛, 以便抢占5G产业先机。

日前, 欧盟就宣布启动了名为ME-TIS (构建2020年信息社会的无线移动通信关键技术) 的项目, 旨在推动标准的统一化。而在德国、新加坡、法国等国家的运营商都开始了战略布局。虽然国内4G还没正式商用, 但中移动等运营商也开始了5G网络的研发。据媒体日前报道, 中国将采取市场经济下的举国体制推进5G研究, 研究工作已于去年7月份正式开始。

此外, 一些通讯巨头, 如华为、三星、爱立信等厂商也着手积极布局, 展开相关核心技术的研发。走在前面的三星已经成功实现了一项5G传输的核心技术, 实现高达1Gbps的下行速率。韩国三星电子日前宣布, 该公司在研发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5G) 方面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最终可允许用户一秒钟内下载一整部高清电影。不过, 该公司同时预计, 全球运营商想要开始启用这项技术, 还需等待几年的时间。三星电子透露, 公司采用一种毫米波的技术, 测试人员用64个天线组 (用于确认客户端的位置并交换信号) , 克服“ (高频段) 不利传播难题”, 在两公里多距离内, 每秒钟传输超过千兆字节数据。三星电子在一份声明中说, 这项新技术将提供比现有4G网络“快达数百倍”的传输速度, 允许用户“几乎不受限制地传输大量数据文件, 包括高质量数字电影。用户能享受到诸如3D电影和游戏、实时流的超高清内容, 以及远程医疗服务。”

5G将开启物联网新世界

随着各种移动服务的普及, 移动和无线流量也将激增, 据预测, 2020年的数据流量将比2010年增长1000倍。尤其是随着物联网的发展, 人机交互产生的混合通信量将爆发式增长, 高效、便捷和安全地访问和共享信息变得至关重要。此时用户对速度的需求并不是第一位的, 他们反而更关注连接的稳定性, 以及如何在不同应用场景中自由切换等问题。

正因为融合多种无线接入解决方案, 5G技术可满足不同的接入需求, 更多的日常物品——从房子、车子、到各式各样的消费品, 都开始“联网”。5G网络可满足入网设备的多样化的无线连接性要求, 并以极高速度处理各类联网信息, 并实现高效、便捷和安全的信息传输与共享, 真正开启物联网新世界。

通过5G网络, 一些对可靠性要求非常高的应用, 如高速移动车辆之间的通信、移动医疗等都可以得到实现。在家庭生活中, 因为有了5G网络, 便可实现通过各种移动终端操控整个家庭网络, 这无疑把人类社会彻底带入网络社会, 实现万物互联。

虽然现在各个组织对于5G的研究都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 甚至谈不上“形成共识”, 但从其高涨的热情可以看到, 5G研究已开启大幕。随着相关架构、基本原理、核心技术等基础理论的研究完毕, 相关技术也将进入系统优化、标准化、测试试验的阶段, 实现试商用, 最终实现规模商用, 到那时候, 万物互联也将成为现实。

物联网新时代的来临 篇5

主要从物联网的发展带来的安全隐患展开。

1.讲的所谓的cross-layer是说的攻击者可以从硬件、软件任意方面找到漏洞或其他方法进行攻击,以前就更多的注重软件上的安全。2.由此引入硬件安全的几种解决方法

对于硬件芯片的加密,简略说明了用puf(举例说的是芯片SRAM初始化未擦除前的随机数来作为puf)进行加密,加密过程略过,也列出了他们自己用PUF的加密结构;

对于代码恶意注入和串接使用,使用修改cpu指令集的方法..就是之后的hafix/hafix++.又引入了TI的一款SOC产品,说明了其利用RF电路噪声作为加密的方案,但是一旦通过在外发送RF信号来扰乱其电路,系统加密就无法进行,具体的改进没有说。

也介绍了Mifare的公交卡的一套加密算法,被人用显微镜观看芯片破解

最后讲了一下通过硬件来保护系统安全,跟我们学校的那个TPM可信平台很像,也是独立于cpu的一套可信挂载设备。

还介绍了2个硬件会议在最后

总体来说,感觉更像是一个科普。

物联网时代的企业竞争战略 篇6

在过去50年间,IT技术曾引发了两次浪潮,深刻影响了企业竞争和战略。如今我们正站在第三波竞争变革的边缘。互联网的出现,实现了个体生产活动与外部供应商、渠道和客户之间跨地域的协调与整合。在现今的第三波浪潮中,IT技术正成为产品本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一代产品内置传感器、处理器和软件,并与互联网相联,同时产品数据和应用程序在产品云中储存并运行。海量产品运行数据让产品的功能和效能都大大提升。

这些新产品将大大提升经济生产效率。生产这些产品需要全新的设计、营销、制造和售后服务流程,同时,新的生产环节,例如数据分析和安全服务将会诞生,这将重塑现有的价值链,进而引发生产效率的再次大规模提升。因此,第三次浪潮的规模有可能超越前两次,激发更多创新,实现更大的生产率提升和经济发展。

智能互联产品是什么

智能互联产品包含三个核心元素:物理部件、智能部件和联接部件。物理部件包含产品的机械和电子零件。智能部件能加强物理部件的功能和价值,而联接部件进一步强化智能部件的功能和价值,并让部分价值和功能脱离物理产品本身存在。这就使得价值提升形成了良性循环。智能互联产品正在各个制造领域涌现。在重工业领域,施耐德的PORT技术最多可将电梯等待时间缩短50%。该技术可以判断电梯的使用状态,计算到达目的楼层的最快时间,并指派最合适的轿厢快速运送客人。在能源领域,ABB公司的智能电网可以对发电、变压和输电设备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例如变压器和次级变电站的温度变化。公共设施可以通过这些数据预测可能的过载现象,在断电前及时调整。在消费电子领域,BigAss智能电扇可以侦测有人进入房间并自动打开,而且可以根据温度和湿度调节电扇转速。此外,电扇可以记录用户的偏好,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要抓住智能互联产品的浪潮,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全新的技术基础设施,它包含三个水平层级:产品内置的硬件、软件应用和操作系统;用于互联的网络通讯系统以及产品云,这又包含产品数据库、软件应用开放平台、规则引擎和分析平台以及脱离产品运行的智能应用。纵贯水平层的是垂直层技术,它们包括身份认证和安全架构;获取外部数据的接口和与其他业务系统联接的工具(例如ERP和CRM系统)。有了这些技术,企业不但能实现快速的应用操作和开发,更能收集、分析和分享产品内外各个环节产生的大量数据。要建立并支持这样的技术架构,企业需要大量投资并获取新的能力,例如软件开发、系统工程设计、数据分析以及网络安全技术,掌握上述能力的传统制造企业可谓凤毛麟角。

重塑行业架构

要了解智能互联产品对行业竞争和利润能力的影响,我们首先要研究它们对行业结构的冲击。在任何行业,竞争都是由五种竞争力量所驱动的:购买者的议价能力,现有对手竞争的强度和性质,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以及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这些力量的构成和强度共同决定了行业竞争的本质以及现有业内公司的平均盈利能力。当新技术、客户需求或其他因素对这五种力量产生影响时,行业结构就会发生改变。与前两次IT潮流一样,智能互联产品将对众多行业的机构产生冲击,其中制造业所受的影响最大。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智能互联产品将极大地扩展差异化的可能性,单纯的价格竞争将越来越罕见。了解客户如何使用产品,公司就能更好地对客户进行分层、定制、定价并且提供增值服务。此外,这些产品还大大拉近了公司与客户的关系。由于公司掌握大量的历史数据和产品使用数据,购买者转换新供应商的成本大大提升。通过智能互联产品,企业大大降低对分销渠道和服务机构的依赖,甚至达到去中介化,从而在价值链中捕捉更多利润。这些因素都削弱了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竞争对手的竞争。智能互联产品可能对竞争带来重大影响,创造无数产品差异化和增值服务的机会。企业还可以进一步改进自身产品,以对应更加细化的市场分层,甚至根据个人客户进行定制化生产,进一步增强产品差异性和价格均价。

通过智能互联,公司还可以将价值主张扩展到产品以外,比如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和增强服务。百宝力(Babolat)生产网球拍和相关装备的历史长达140年,公司最近推出了BabolatPlayPureDrive系统,将传感器和互联装置安装到球拍手柄中。通过分析对击球速度、旋转和击球点的变化,公司可以将数据传送到用户的智能手机中,提高选手在比赛中的表现水平。与普通产品不同,由于前期的软件开发、更加复杂的产品设计以及搭建“技术架构”的高昂费用,产品的固定成本将大幅提高;因此,新型产品成本中的固定成本比重会更高,而可变成本的比重降低,这使单纯价格竞争的空间缩小。因为高固定成本行业的价格弹性较低,公司必须将固定成本分摊到数额巨大的售出产品上。智能互联产品的功能得到极大扩展,这使公司容易陷入“谁的功能更丰富”式比拼,产品性能的提升则被忽略。这会进一步推高产品的成本,蚕食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

新进入者的威胁。在智能互联的世界,新进入者要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首当其冲的是产品设计、嵌入技术和搭建“技术架构”带来的高昂固定成本。赛默飞世尔(ThermoFisher)公司推出的TruDefenderFTi化学分析仪在智能产品的基础上添加了互联功能,它可以分析周边环境的有害化学物质,并远程传送数据给用户。这样用户就可以立即采取行动,不用等待人员和仪器的消毒流程。为了开发上述互联功能,公司需要建立一个产品云,对数据进行安全的捕捉、分析、存储,并可以在内部或与客户分享,这绝非一日之功。此外,产品功能不断跨界也给新进入者增加了障碍。行动敏捷的在位公司还将获得关键的先发优势,因为它们可以利用累积的产品数据改进产品和服务,重新设计售后流程,这无疑抬高了新进入者的门槛。智能互联产品还可以提高购买者的忠诚度和转换成本,进一步提高行业进入壁垒。

替代产品的威胁。与传统的替代产品相比,智能互联产品的性能更佳,定制程度和客户价值也更高,这降低了替代产品的威胁,提升了行业发展前景和盈利能力。但是在很多行业中,新型的替代产品正在涌现,它们提供更全面的功能,将威胁传统产品的地位。例如Fitbit的可穿戴健身设备,它能捕捉不同类型的身体数据,包括运动水平和睡眠状况等,它将替代传统运动手表和计步器。智能互联产品还催生出新的商业模式,它们将替代传统的产品所有制。例如平台即服务模式(后文简称PaaS模式),用户只需按使用量付费就可使用产品的所有功能。分享使用模式是PaaS的变种,Zipcar公司可以随时随地为客户提供交通工具。汽车分享模式的兴起有可能替代原先的汽车所有制,传统汽车巨头也纷纷跟进。endprint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智能互联产品改变了传统的供应关系,重新分配了议价能力。由于智能和互联部件提供的价值超过物理部件,物理部件将逐渐规格化,甚至被软件替代。软件也提高了物理部件的通用性,减少了物理部件的种类。在成本结构中,传统供应商的重要性将会降低,议价能力随之减弱。

智能互联产品也让一批新的供应商崛起,包括传感器、软件、互联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存储以及“技术架构”其他部分的提供者。这些供应商中不乏谷歌、苹果和AT&T这样的大公司,它们都是各自领域的巨头。过去传统制造企业并不需要和它们打交道,但如今这些公司的技术对产品的差异性和成本至关重要。这些新供应商拥有极高的议价能力,往往能获得价值蛋糕中更大的一份,进一步挤压制造商的利润。

新的行业边界和产品体系

智能互联产品不但能重塑一个行业内部的竞争生态,更能扩展行业本身的范围。除了产品自身,扩展后的行业竞争边界将包含一系列相关产品,这些产品组合到一起能满足更广泛的潜在需求。单一产品的功能会通过相关产品得到优化。例如,将智能农业设备联接到一起,包括拖拉机、旋耕机和播种机,这些设备的整体性能就会提升。

不仅如此,行业边界还会继续扩展,从产品系统进化到包含子系统的产品体系——不同的产品系统和外部信息组合到一起,相互协调从而整体优化,就像智能建筑、智能家居甚至是智能城市。约翰迪尔公司和爱科公司合作,不仅将农机设备互联,更连接了灌溉、土壤和施肥系统,公司可随时获取气候、作物价格和期货价格的相关信息,从而优化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智能家居是另一个例子,它包含多个子系统,例如照明系统、空调系统、娱乐系统和安全系统等。如果一家公司的产品对整体系统的性能影响最大,那么它将取得主导性的地位,并分得利润蛋糕中最大的一块。

一些公司正有意识地扩展和重新定义行业边界。这会带来新的竞争对手和新的竞争基础,企业需要具备全新且更广泛的能力。业内的其他公司将受到这种趋势的威胁,如果它们无法适应这种变化,它们提供的传统产品将逐渐被商品化。那些高瞻远瞩的公司则将进化为系统整合者,取得行业的统治地位。

智能互联产品带来的网络效应对不同行业的影响也各不相同,但大趋势已日渐清晰。首先,行业进入壁垒的提高,加上早期积累数据带来的先发优势,很多行业将进入行业整合期。其次,在边界快速扩张的行业,行业整合的压力会更大。单一产品制造商很难与多产品公司抗衡,因为后者可以通过系统优化产品性能。最后,一些强大的新进入者会涌现,它们不受传统产品定义和竞争方式的限制,也没有高利润的传统产品需要保护,因此它们能发挥智能互联产品的全部潜力,创造更多价值。一些新进入者甚至将采用“无产品”战略,打造联接产品的系统将成为它们的核心优势,而非产品本身。

更大的机遇

行业结构不断变化,公司如何取得持续性的竞争优势?首先,竞争战略的基本原则并未发生改变,要取得竞争优势,公司必须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差异化竞争:(1)获得比竞争对手高的产品溢价;(2)运营成本低于竞争对手。或者做到两者兼备。这样公司就能获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

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是运营效益。要提高运营效益,在整条价值链上采用行业最佳实践,包括先进的产品技术和生产设备、与时俱进的销售模型、IT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方法。

智能互联产品正在改变企业的竞争方式和创造客户价值的方式,扩展竞争边界。几乎每一个行业都会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但它的影响力不仅如此。第二次IT浪潮带动生产力发展的能量已近枯竭,智能互联产品将揭开一个IT技术的新时代,提升公司和客户的生产力,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轨迹。第三次IT浪潮不仅能带来产品性能和功能的改进,我们满足企业需求和生活需求的能力也会大大增强。在很多领域,产品的效率、能力、安全性、可靠性和利用率都会有突飞猛进的提升,同时减少珍贵自然资源,例如能源、水和原材料的消耗。

这轮推动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机遇正逢其时。缩减内部开支,谨慎投资,提高企业利润,行业整合和创新乏力成为过去10年的经济主题。如果企业能更积极地抓住智能互联产品的机遇,那么现有局面有望终结。企业和政府要配备具有相关技能的人才,参与制定相关规则、标准和监管措施,推动创新,保护数据,共同克服发展的阻力。

下一站,物联网时代 篇7

2009年8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无锡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表示中国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发展物联网产业将成为中国今后一项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重要决策,各级政府部门将会大力扶持物联网产业发展,一系列对物联网产业利好的政策措施也陆续出台。

2009年如果看做是中国物联网元年,2010年世博会是物联网技术初露锋芒之年,那么2011年将是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最关键的一年,各级政府的政策出台、各高校院所的技术研发、标准化进展以及重大专项的设立都将对未来几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走向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物联网将会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金融与服务业、国防军事等十大领域重点部署。预计到2015年物联网的产业规模将达7500亿元。

“物”为何物

物聯网是什么?先看看全球物联网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西雅图,居民通过智慧电力系统即时调整能源的使用,降低电网15%的压力,能源消费降低10%;在中国,上海世博园内的门票、监控系统就运用了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英文名称叫“The Intemet ofthlrl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关于“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中国也是研究物联网的最早国家之一,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物联网”就已经提出,但当时没有叫做“物联网”,而是叫做传感网。“物联网”的最直接的概念就是利用产品电子代码,还有无线射频识别技术,通过网络来实现物品的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实现点对点的互联互通。“物联网”,对大多数行外人士而言是个陌生的名词,无锡新区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中心专家马晓东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一杯牛奶摆在面前,眼睛看到的是杯子,鼻子闻到的是奶香味,嘴巴尝到的是甜味,用手摸一下有温度……感官的感知综合在一起时人便得出了这一杯牛奶的判断。假如把牛奶的感知信息传上互联网,使得人通过网络随时了解牛奶的情况,这就是“传感网”,又称“物联网”。

和传统的互联网相比,物联网有其鲜明的特征。首先,它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物联网上部署了海量的多种类型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是一个信息源,不同类别的传感器所捕获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格式不同。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具有实时性,按一定的频率周期性的采集环境信息,不断更新数据。其次,它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在物联网上的传感器定时采集的信息需要通过网络传输,由于其数量极其庞大,形成了海量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为了保障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必须适应各种异构网络和协议。

物联网不仅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其本身也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物联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智能技术,扩充其应用领域。从传感器获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理出有意义的数据,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发现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

经过近几年的市场及大环境的培育,物联网在随着技术的创新、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产业快速进步,已经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从市场的角度来看,物联网有关技术、产品和应用全球市场价值将会由2008年的20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115亿美元。应该说,物联网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市场潜力也很巨大但是这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它需要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媒体乃至公众共同努力。同时,有专家预测,物联网将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的浪潮,也有专家预测,未来十年内,物联网将会得到大幅度的应用,而且会带来上万亿规模的科技市场。

有权威机构预计,10年内物联网就可能大规模普及,物联网被称作全球下一个万亿元级规模的新兴产业之一,其产值较互联网会大出30倍。正因如此,物联网将担起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的动力,物联网技术在产业中的应用也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然而,物联网的魔力远不止此。物联网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热点,它更是信息化时代最终的发展方向,它是人类从信息化、自动化迈向智能化的必然之路。像工业革命一样,物联网的兴起,将催生世界产业格局的重大变革。可以说,谁掌

握了物联网技术,谁将占领全球产业的制高点。

物联网的中国化发展

发达国家对于物联网非常重视,据资料显示,美国奥巴马政府对更新美国信息高速公路提出了更具高新技术含量的信息化新方案,欧盟发布了下一代全欧移动宽带长期演进与超越以及ICT研发与创新战略,日本政府紧急出台了数字日本创新项目ICT鸠山计划行动大纲。同时,澳大利亚、新加坡、法国、德国等其他发达国家也加快部署了下一代网络基础设施的步伐,全球信息化正在引发当今世界的深刻变革,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受到信息化的深刻影响。在不久的将来,也许在未来的3—5年之内,更具智能性的信息基础设施逐步与传统的基础设施融合,更加智能化的网络也将会逐步得到普及。

美国的“智慧地球”与欧盟“eEurope”和“i2010”、日本“U-Japan”、韩国“U-Korea”等计划,核心都是基于传感的物联网络和云计算,通过在基础设施和制造业上大量设立传感器,捕捉运行过程中的各种信息,然后通过传感网,进入互联网,通过计算机分析处理发出智慧指令,再反馈到基础设施和制造环节,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在中国,同样的计划也已经展开。传感器网络国家标准工作组副秘书长邢涛透露,在无线传感领域的研究,中国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2004年开始在军民两个领域展开标准化研究工作,200c年以来开始积极推进产业化。自此,物联网产业化迅速升温。三大运营

商、广电、国家电网乃至产业链多家企业,及上海、无锡、苏州、嘉兴、重庆等地纷纷出台各自的规划或战略,甚至以物联网为概念的上市公司股票也在资本市场上一路高涨。

物联网虽然是一个新概念,但它并不是凭空出现,而是传统IT业各个领域的延伸和集成。在国外已发展数十年的传感器等领域,中国近乎空白,因此,物联网热潮甚至放大了中国传统IT业与国际领先厂商的差距。据CSIP的内部报告,中国的信息产业目前非常缺乏核心专利。半导体专利国外企业占85%,电子元器件、专用设备、仪器和器材专利国外企业占70%,无线电传输国外企业所占比例高达93%,移动通信和传输设备国外企业也占到了91%和89%。

物联网的发展前景究竟如何呢?国内启动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又走到了哪一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闻库表示,物联网将成为全球信息通信行业的万亿元级新兴产业。我国作为全球互联网大国,未来将围绕物联网产业链,在政策市场、技术标准、商业应用等方面重点突破,打造全球产业高地。美国权威咨询机构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比例将达到30比1。而在政策、行业发展、以及用户需求方面也进一步加大了物联网过去由虚拟的概念逐步进入一个“落地”的阶段。目前已拥有完整产业链。这将彻底改变中国在前两次信息革命浪潮中落后的局面。

从国内对于物联网的发展态势来看,物联网市场潜力巨大,物联网产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将带动微电子技术、传感元器件、自动控制、机器智能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带来庞大的产业集群效应。中国物联网产业在公众业务领域以及平安家居、电力安全、公共安全、健康监测、智能交通、重要区域防入侵、环保等诸多行业的市场规模均超过百亿甚至千亿,至2015年,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市场前景将远远超过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市场。

物联网具有广阔的行业应用需求,但各行业发展并不均衡,整体来看,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技术、标准、产品以及市场并不成熟。细分市场方面,交通、安防、物流、零售、电力、金融、环保、医疗等将成为物联网行业应用的重点领域,但由于不同行业在物联网政策倾向、技术与市场成熟度、市场需求等方面差别较大,物联网的细分市场发展差距很大。

同时,我们不得不认识到,纵观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喜忧参半。物联网行业应用需求广泛,潜在市场规模巨大,政府各部门对发展物联网产业态度积极,这是产业发展的“喜”。“忧”的一面主要表现在物联网产业发展初期阶段,存在诸多产业发展约束因素。研究发现,中国物联网产业依然面临标准化体系的建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突破、积极的可行性政策出台、各行业主管部门的积极协调与互动等瓶颈。“目前,物联网的基础工业还不在中国,发展越快,最后越容易给外国人准备一个大市场。”北京邮电大学科技处处长刘杰说,虽然目前国内已经做了很多应用,但其中的芯片、传感器等基础硬件基本上都是进口国外厂商产品,真正自己核心知识产权的东西并不多,做集成的多,原创的少。虽然现在各地都想发展物联网,但大多还是跟在别人身后,做一些附加值不高的系统集成和简单应用,看上去投了大量的钱,但大多是系统集成企业赚到,产业布局却并没有获益。

世博会:物联网的“华丽”应用

2010年上海世博会让每位游客都在不经意间与物联网亲密接触,令人充满好奇与惊喜。嵌入射频识别芯片的世博门票、园区周围遍布各种传感器的电子围栏、通过无线传感网络把运行状态实时传递给监控中心的公交车、让世博园的电力使用更加节能高效的智能电网等等,物联网与世博如形相随,不仅大大促进了物联网的产业化进程,而且烘托出本届世博会“城市让人类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引领更多的人们探索未来城市和人类生活的方向。

物联网未了,从当年的“信息高速公路”到今天的“智慧地球”战略,物联网正一步步地走近我们的生活,世博会物联网的运用是如此真切而生动,将魔幻般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物联网在上海世博园里的应用研究和推广,不仅仅让上海世博会更精彩,也让高科技在上海世博园里发挥着巨大作用,物联网时代将带来从信息化到智能化的变革,渗透到每个行业和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改变产业格局和经济增长方式,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这正是上海世博会所要达到的目标,更是上海世博会要带给人们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世博有精彩的出现,也有科技的展示,上海世博会物联网的应用更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中科院院士、物联网领域专家何积丰参观了世博会后指出:“世博园是中国最大的物联网,可以让老百姓进一步了解互联网。”此论从一种崭新的角度评价了世博会,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观众从刷票进入世博园起,已开始了一场物联网的体验之旅,也可以说是身不由己地走进了物联网。现在使用的电子门票,正是物联网技术的初步应用。世博电子门票本身的设计定位,使观众进入了园区后,就通过电脑向园区总部报告:观众是从哪里进园区,现在哪个场馆人多,哪个场馆人少。园区虽大,人数虽多,几十万观众的动态却一目了然。世博园区的管理者可以随时发出信息,调节观众进入场馆的人数,使各个场馆的人流相对均衡一点。这是物联网的最简单运用。

在世博园区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已遍布在各个环节,屡见不鲜。比如,世博會里的节能车都有一颗“计算机心”。通过这颗“心脏”,车辆的运行状况、方位等综合信息,都能及时传输到服务后台,有利于车辆的调度。除门票和节能车外,世博会里的许多场馆也运用了物联网技术。许多场馆都已智能化,可以预先收集太阳能,把能量储存起来,依靠物联网操控,调节能量的释放时间和强度。物联网与世博会的主题是完全吻合的。物联网在城市里的运用,将使我们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世博园是中国最大的物联网,世博园是物联网奇妙作用广泛而生动的展示。对每一个参观者来说,进入世博园区,都是近距离地接触了物联网。在这个人流滚滚的大课堂里,游客们身临其境地上了一堂物联网的科普教育课。这对于今后中国物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其影响是无可估量的。

M2M通信:物联网普及,实现NetWOrk Evety-thing

随着各种通信手段和技术的发展,网络正在由互联IT设备向使所有机器设备都具备连网和通信能力方向发展,实现Network Everythlng,即所谓的M2M通信(物联网)。M2M业务为各种行业客户提供了一种集

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业务管理的整套解决方案。例如:在电力行业用于监测配电网运行参数,实现配电系统的监测、保护、控制、用电和配电的现代化管理维护;在石油行业主要用于采集油井工作情况信息,远程对油井设备进行遥调遥控,及时准确了解油井设备工作情况。在交通行业用于采集车载信息终端采集车辆信息(如车辆位置、行驶速度、行驶方向等),远程管理控制车辆。

M2M从北美开始在全球正式商用仅五、六年时间,已表现出爆炸性增长。截至2008年底,全球M2M市场规模已突破500亿美元,且其所激发的巨大行业市场为运营商、通信设备厂商、IT厂商所觊觎。2008年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在天津达沃斯论坛上对M2M的展望,让业内开始关注国内的M2M市场,以及中国运营商对M2M的发展规划;其实,国内运营商早已开始布局M2M。

中国移动从2007年前后就开始开展M2M业务的部署,并将其全网的M2M运营中心建在了重庆,目前已将M2M服务纳入到了其TD-SCDMA发展规划中,成立了M2M测试中心,推出了终端认证标准及神州车管家、电梯监控、基站监控、危险源监控等系列产品。而早在运营商涉足这一领域之前,受需求驱动,一些对信息化需求程度高的行业,如电力、物流、交通等行业就已经开始了自身行业的M2M网络建设,尤其是在交通领域,随着交通发展对信息化管理的迫切要求,全球定位系统(GPS)在交通、物流、航海管理上得到了逐步的应用,而且这些行业对车辆、船舶等移动性终端的监测、定位、导航等管理需求迫切,加快了基于卫星定位的导航业务的发展,整体行业形成了一个良性的互动。

但是在这种模式下系统的特点是功能比较单一,以导航为主,不具备预警功能和实时跟踪功能,车载终端和监控管理终端之间在线信息交换量小,而且建设平台均基于单独的企业内部或个人,相对封闭,各系统未实现互联互通,网络覆盖面窄,应用规模有限。

除导航业务外,在宽带网络的支持下,M2M业务将深入各个行业的核心信息化建设,成为电信运营商向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的关键业务,并有力的推动行业信息化的发展,提升全社会的信息化水平,践行两化融合的发展。

青岛物联网5年规划出炉

你在回家的路上,和家里的冰箱展开对话,它告诉你储存了什么食物,并联系上超市的货架,向你推荐菜谱……这样的画面不是科幻电影,有可能很快就会实现。记者从市经信委获悉,在青岛市获得“无线城市”和“三网融合”试点城市之后,《青岛市物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 1 201 5年)》近日出台,未来5年,物联网建设将从制造业转向民生领域。

根据该方案,“十二五”期间,青岛将重点在五大物联网关键技术领域开展科技攻关,打造国家级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和物联网终端产品制造基地。根据方案规划的总体目标,“十二五”期间,青岛将重点在RFID及应用技术、WSN及新型传感器技术、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络技术、物联网应用系统集成技术等五大物联网关键技术领域开展科技攻关,持续增强青岛物联网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点、线、面”多层次的应用格局,努力打造国家级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和物联网终端产品制造基地。青岛市围绕物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从编制发展规划、建设支撑机构、完善推进机制、专项资金扶持等方面入手,积极推进物联网发展。建立物联网联席会议制度,是继成立市物联网协会后,我市在物联网推进机制方面的又一重要举措。市经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青岛市已经建立了政府、中介组织和企业三个层面相互协调、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整合各类资源,促进产学研用结合,推进全市物联网产业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

“物联网技术很先进,但重在应用。”青岛市经信委主任项阳青说,青岛发展物联网要以应用为先导,建设一批示范区和产业基地。在“十二五”期间,青岛将建设和发展应用示范区、产业聚集区、终端产品制造基地、特色产业示范园等4类园区和基地;开展RFID及应用技术、WSN及新型传感器技术等5项技术攻关。此外还将国内外物联网研发和制造机构在青岛聚集,壮大青岛市的物联网产业链条。据项阳青介紹,到2015年底,青岛市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4000亿元,物联网产业产值达到330亿元。

2011年以来,青岛市各界对青岛物联网发展反响强烈,许多企业纷纷准备加大物联网应用和研发方面投入和技术、人才的贮备,以抢占发展先机,提高竞争能力。

由于率先掌握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占据了空调业发展的制高点,海尔成功推出的全球首台无氟变频物联网空调,不仅将空调行业的发展引领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也将为海尔在新一轮产业洗牌中占尽先机。海信也将积极介入以物联网内容服务运营领域,通过与国内外领先的内容制作商、网络服务运营商合作,建设数字家庭网络运营平台(网站),打造“TV+Internet”的产品功能和“终端设备+服务运营”的商业模式。

上一篇:旅游产品开发空间布局下一篇:河南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