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素质教育

2024-08-22

教师素质教育(精选12篇)

教师素质教育 篇1

摘要: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 才有好的教育。如何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 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呢?笔者认为:必须围绕“四师”来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

关键词:教师教育,教师素质,关系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指出:“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 才有好的教育。教师培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 是推进素质教育, 促进教育公平, 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但从总体上看,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需要, ”因此, “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总体要求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 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 紧扣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战略目标,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供师资保障。”也就是说, 要想真正地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就必须首先提高教师自己本身的素质。

那么, 如何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 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呢?笔者认为:必须围绕“四师”来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

一、无私奉献的师魂

所谓师魂, 就是人民教师的职业理想。人必须有理想, 要想实现职业理想就必须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质。如果只是借助文凭, 坐吃山空, 就难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所以就必须对自己进行一个再提高、继续教育的过程, 提高自身的素质。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 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去;不计较个人得失, 始终牢记党的宗旨, 体现出对神圣的教师职业理想的执著追求和无限的忠诚。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是通过执著的追求和无私的奉献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 为了自己的职业理想, 不惜周游列国讲学, 甚至以十条干腊肉做学费, 不正体现了一名教师对自己职业理想的追求吗?正是这种追求, 才能使孔子的教育理论为后人所赞誉。

那么, 对于现代的教师不是更应该努力拼搏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吗?所以, 近几年, 我们的教师教育也非常重视这方面的教育和培训, 霍懋征、孟二冬等人的恪尽职守、忠诚教育事业、执著追求、乐于奉献的精神和事迹, 在感召着很多人民教师向他们学习。我县举行的“师魂颂”演讲大赛, 效果突出, 起到了“学先进, 赶模范, 展风采, 铸师魂”的作用。

二、热爱学生的师德

所谓师德, 就是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高尚的职业道德, 是一名人民教师做好工作的前提。没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就难以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质。基本素质不提高, 就更不可能提高教学质量。师德的体现是热爱学生、熟悉学生, 深入童心、巧塑童心, 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每一个学生, 对学生的一生负责。曾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 人世楷模”的近代中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 都表现出了崇高的道德风范, 对后世教育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现今有些教师却没有一颗对学生的爱心, 不具有这种高尚的职业道德, 不安心工作, 只为自己的个人利益着想。如果教师都这样做, 我们的教育质量能提高吗?社会能前进吗?

因此, 我们的师德教育抓的非常紧, 单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全员职务培训:2002年教材是《师表风范》, 2005年教材是《新时期师德精神的颂歌》, 2009年教材是2008年新修订的《新时期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修养》。可见, 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只有具有了这种高尚的职业道德, 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素质, 真正地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三、全面发展的师观

所谓师观, 就是人民教师应具有的新的现代化教育观。只有具有这种教育观, 才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把德育贯穿于全部的教育活动中, 坚持正确的教育观, 学生观和质量观。纵观我国建国以来的教育工作, 60年代以前没有一个正确的方向, 学生只会学习, 教师只会灌输, 没有做到全面的发展;60、70年代, 搞武斗、搞造反, 荒废了学业, 没有真正的文化知识;80年代, 人民抓质量, 提高升学率, 而又忽视了德育教育, 而现在各方面搞得比较好了, 又出现了人口素质的问题。现在, 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更需要现代化的全面发展的建设者, 因此, 素质教育理念、新课标、新课程得以实施。但是, 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上, 我们不够彻底, 不够完全, 素质教育开展还不够到位, 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搞好新理念、新课程的培训, 使得广大教师具备全面发展的师观, 明白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和支配者, 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做到“和谐施教, 全面发展”, 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促进者和领路人, 从而, 提高我们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

四、教书育人的师能

所谓师能, 就是人民教师所应具备的教育教学能力。正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所说的“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这简单的几个字, 把教师的职业能力说的清楚明白, 也就说教师应该传授给学生做人的道理, 教给学生知识, 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如果教师不具备这种能力, 就不是称职的教师, 也不可能教好学生。正如有的教师, 只能授业不能传道, 教的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只为一己私利, 或者有的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有的教师只抓分数, 而不能寓思想教育于课堂教学中, 不能使学生全面的发展。也有的教师只会授业, 而不能解惑。如果只能授业, 业也授不好。例如有的教师只顾一味地教, 不了解学生, 不帮助学生, 导致学生不接近老师, 对老师敬而远之, 学生不买账, 最终效果不好。以上几种情况都出现在师能上, 所以更有待于增强自己的师能, 来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2011年起我们邯郸市在全市中小学深入开展了“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活动。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深入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主线, 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 以“校本革命”为抓手, 以变革教学方法、转换课堂主体为重点, 以全面提升教师学科教学和驾驭新课堂能力为目标, 促进教师更新理念、提升素质、幸福工作,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快乐学习, 促进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

综上所述, 教师的素质与“四师”的关系很密切;只有搞好教师教育, 使得教师能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才能真正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 才能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好, 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出合格的现代化公民和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

教师素质教育 篇2

所谓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对人民教育事业无限忠诚,有高度的事业心和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有正确的教育思想;有科学的教育管理能力和方法;有公正廉洁的品质;有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这些基本素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日趋进步,教育本身也发展着深刻的变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中共中央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纲要的决定》《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发,对教育目标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是课程标准的出台,使教师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将课程理念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用教学实践去验证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这些问题都是现代教师面临的严峻挑战。新的教育形势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在现代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师重要的素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课程开发意识。 随着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建立,课程开发能力已成为教师最重要的专业能力之一。培养和增强自己的课程意识,实现从单纯的课程执行者到课程研制者的角色转变,提高其课程开发能力和相关技术,才能使教师不断获得专业成长。

科研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

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教育科研能力是基础教师教育所必备的能力。现

代教师要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要成为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育方法和教育实践者和研究者,为提高教学水平,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造性人才能力,那种“教教材”的“教书匠”的传统做法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高效率地提高学生素质,迫切地呼吁着教师的创新智慧。所以,教师必须以研究者的姿态,进行教育教学并在不断的研究与探索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3、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师教育对象是人,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精

神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引导学生健康活泼地成长。同时,教师也是工作群体的一员,要有与同事融洽相处,合作共事的能力。教育是不仅涉及学校,同时还涉及到家庭及社会,所以教师还应具备有与家长、社区有关人员沟通与合作的能力,从而形成教育全面进行有效地工作。

4、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和信息科

学技术智能化、信息网络全球化、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将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学手势在必行。21世纪,“文盲的概念将发生根本的变化,不会使用计算机等先进工具或不会检索、处理和利用信息资源的人将成为‘信息时代’的新文盲特征。”(〈中国教育报〉、1、24)科技的现代信息技术已走入校园为现代教育服务,结合教师必须迅速适应科学发展的形势,学习、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堂课”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

5、学习能力

未来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要求教师成为终

身的学习者。瑞士的查尔斯、赫梅尔曾指出:“终身教育是唯一能够适应现代人,适应生活在转变中的世界和变动社会中的人的教育。这样的人必须使自己能够不断地适应新情况。”把握时代的脉搏和教育改革的方向,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才能时时充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效率,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力军,如何引导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素质,主动迎接教育改革的挑战,建立有效的、促进学校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师资培训成为学校永恒的话题。走向校本的教师培训应运而生。我校在开展校本培训工作中作了以下尝试: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我校十分重视引导教师加强学习,

把集体学习与个人自修结合起来。每学期,我校

定期邀请西师大教育科学学院、市教育科学学院的教育专家和领导为教师们做专题讲座2―3次,向教师宣传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学校经常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育改革政策法规,让教师了解最新的教育信息及其他学校教育改革的.动态;每学期列出必读书目,要求教师每月写读书笔记4000字。各种学习活动开展,教师们对课程改革的目标、趋势及措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增强了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使命感、责任感 ,激发了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教师的教学研究、科研能力的培训。

2、1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主要形式。每个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有计划、有主持人、有中心发言人、有研究内容或主题,教师有书面发言材料。除此以外,我校打破了以本学科、本年级教师为主的教学研究,实行同学科跨年级、跨学科跨年级的主题式的教学研究活动。如观摩听课、课后集体评议、召开经验交流、进行案例学习研究等,形成教师合作互动、经验分享的格局。同时,我校每期开展“三课”达标、优质课竞赛、教研组活动竞赛等活动,为教师创设了展示集体智慧和个人教学风采的舞台。

2、2课题带动

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我校把课题研究作为培训的基点,教科室定期组织教研组或课题组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培训,学习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注重收集与本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注重教师之间的交流与研讨,鼓励教师将研究的心得体会及时记录下来,边研究边总结边反思。如我校以三年级为实验点,组织三年级教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与实践》的研究,学习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借鉴其他地区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作法,邀请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课程专家到校指导、教师们边学习、边研究、边总结,写出了精彩的教学案例和研究心得。教师们也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从被动的课程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研制者和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3、组建教师学习、成长团体

学校以市、区、校级骨干教师为中心,发展有发

展潜力的青年教师,组成学习型教师组织。教师组织成员共同探讨制定出教师的培养目标,即市级骨干教师在五年之内成为市内名师或国家级骨干教师,区级骨干教师在三至五年内成为市级骨干教师,校级骨干教师在二三年内成为区级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在二年之内成为校级骨干教师,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在管理方式上实行自主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发挥教师的潜力,从而创建性地进行学习和工作。

4、开展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

校本教师培训改变了教师培训就是对学科专业知识补课的观念和做法,学校及教师本人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独创地位和作用被发现和受到重视。

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 篇3

一、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简约性认知及操作,降低了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1. 粗浅的形式论

不少教师认为,素质教育無非就是开全音、体、美,上好活动课,严格作息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该玩就玩。这种粗浅形式论观点,带有普遍性,其危害不容小视。山东省教育厅齐涛厅长在谈到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时就明确指出:素质教育就是要造就学生的人格;赋予其知识和能力;养成基本的人文、科学素养。新一轮素质教育向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它要求教师构筑精品课堂,要付出更大的心血和汗水,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前瞻性眼光,在观念的转变中与时俱进。

2. 泛泛的评价观

一些教师认为,对学生素质的评价是泛泛的,只要不出现分数,学生的素质的高低又怎能看的出来?殊不知,学生素质是内隐的,其存在形式却是外显的。“问题学生”越来越多,难道不是人格养成、人文素养、道德素养、角色素养缺失造成的吗?当我们发现辛勤培养出来的学生出,现诸如出言不逊、打架成瘾、离家出走、安全事故频发等现象时,我们是否会有自食其果的尴尬。倘若我们不顾已经变化了的实际情况,不适应变化了的新要求,不从“一切为了学生”的观点出发,而持反正素质教育也看不见、摸不着的观点,无所作为,就会背离素质教育的目标。

3. 错误的成就观

一提到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很多人会罗列出一大堆数字:高中上线率多少,中考成绩在全市名列第几,获得了多少辅导奖项等等,以为这就是素质教育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性教育,其根本任务是最大限度的关爱、尊重、信任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爱”的沐浴下健康成长。每当学生拣起地上的一块垃圾,用黑板擦擦掉校园中的不文明现象,课堂上学生出现创新的智慧与火花,这就是素质教育结出的硕果。

二、应试教育背景下形成的惯有思维定势使学校与教师缺乏创新意识

1. 教育的功利化倾向

学校领导在决策时,政绩观心理起关键作用,面对督查,学校会绞尽脑汁的想出各种各样的新办法。比如与上面政策来个擦边球,找操场小、老师缺等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搪塞。更有甚者是堤内损失堤外补,大量的作业压在学生头上,有的学生感言“还不如不放假”。仔细思考起来,这也不足为怪,应试教育搞了这么多年,上级考察学校,学校考核老师,都是以数字排序,以分数高低论成败,分数更与教师评职晋级、评先树优挂钩。在这种教育功利化倾向的主导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出的种种理念,各项命令、规章的执行大打折扣。

2. 教师的惰性心理

应试教育作为一种考核方式,它已一种不自觉的方式规约、禁锢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日常生活。面对新课程提出的全新课程观,像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很多教师安于现状,懒得去做,陶醉于自己多年教学实践所取得的经验。

三、教师的专业化素质较低,阻碍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

新一轮素质教育倡导实施全面的课程观,要使所有的课程开全、开齐,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这就需要专业化程度较高且配置合理的教师队伍。毋庸置疑,农村与城市比,在教师的见识、知识的掌握、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要解决此问题需通过以下努力1. 尽快完善专业教师培训机制。面对诸多开放性的新课题,大多数教师依靠自省、自悟,缺乏科学性、规范性,甚至可能出现偏差。2. 城乡同级学校结对子,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探讨活动,使其资源互补。3. 教师自身也要利用网络、报刊、杂志等各种交流平台,善于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化素养,创造性的完成工作。

教师素质教育 篇4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北京最美的季节,第二届全球教师教育峰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而由北京大众世纪文化有限公司承办的学前教育分论坛也于2014年10月19日开幕。世界学前教育组织中国委员会主席、国家督学、全国人大常委、北京师范大学庞丽娟教授,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亚太地区副主席、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朴恩惠教授,世界学前教育组织中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刘占兰教授,台湾政治大学简楚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朱旭东教授等与来自国内各大学、教科研机构、幼教培训机构及幼儿园的近200名相关人士出席了此次论坛,并对相关内容进行交流与分享。

一、幼儿教师职后教育的机制、模式及质量评价

幼儿教师如何提升自身教学素养,当前我国幼教继续教育机制有哪些研究成果,这是本次论坛比较关心的话题。为此,刘占兰教授就幼儿教师职后教育的保障体系进行研究,介绍了我国幼儿教师职后教育的相关政策及保障体系、学前教师专业素质的现状及教师职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建议。她认为,专业的师资队伍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从整体来看并不理想,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在职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只有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建立常态化的教研制度,才能有效地提高幼儿教师职后教育的质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朴恩惠教授以《早期儿童教育和关怀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韩国的经验和教训》为题,以宽广的国际视野介绍了韩国在幼儿教育和幼儿教师职后培训方面的经验以及自己的研究成果。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香港地区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及发展之路,但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又存在许多不同,在幼儿教育领域的交流互鉴显得意义重大。简楚瑛教授从幼儿教师职后教育模式的创新入手,提倡应当尊重幼儿教师的发展需要。

二、幼儿教师职后教育师资培训

幼儿教师职后教育是我国非常重视的一个领域。近年来,国家财政对这一领域也比较关注,投入较大的精力。而且,许多地区和机构也非常重视,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众多的丰富经验。重庆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朱福荣院长在本次论坛中分享了他们在教师培训方面的经验,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兴趣。朱院长认为,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要素,教师的专业水平决定幼儿园的发展水平,但目前幼儿教师职后培训存在许多问题,“组织者煞费苦心,培训者竭尽全力,参训者爱恨交织,其结果良莠不齐”。要做好幼儿教师的职后培训,必须找准教师的需要,做“浇根式、改善型的教师培训”,找到教师的“五需”,坚持“五重”,才能取得满意的培训效果。

幼儿教师为什么要进行职后培训,职后培训会解决什么问题及如何实施,这是北京市幼教同行吴红霞老师向与会者提出的三个有关教师培训的问题,并且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围绕这三个问题,介绍了自己的见解和做法。此外,在组织与会人员观摩学习解放军总装备部后勤部幼儿园的幼儿教师职后教育工作坊活动中,该幼儿园业务园长朱宁宁就如何结合日常教学带动教师成长及幼儿园如何走研训一体化的道路分别向与会者介绍了经验,现场展示出该园教师的教学成果,体现出教师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与会者的高度认同和赞扬。

教师素质教育 篇5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进行的第八次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与前七次课程改革有本质的区别,因为它不只是对教学内容的调整和修补,而是课程观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全方位的变革.它无疑对教师的素质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我国的教师教育主要是为包括基础教育在内的中小学培养合格师资,所以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必然要求教师教育作出应对举措。本文分析我国新课改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反思目前教师教育存在的不相适应的问题.以期为教师教育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一、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挑战

(一)新课程挑战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的挑战主要表现在教学观和课程观两方面。传统的教学观强调的是“输入——产出”。即单纯追求“知识传递”,追求教师如何把现成的知识输入到学生的头脑之中,以求得高效的“产出”;新课程的教学观强调创造情境让学生以自己理解的方式去解释信息,主张师生共同参与知识创造的过程。传统的课程观念是“课程即教学的科目”、“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把课程看作是静态的、外在于教师与学生的,教师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学生的任务只是接受、存储前人发现的知识:新课程观念认为课程是在教师、学生、教材与环境的“际遇”中动态生成的,教材只是学生和教师发生“际遇”的文本。课程是内在于教师与学生的,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是课程的创生者。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种探究、选择和创造的过程。总之.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怎么教”,而且要关注“教什么”.r即教师不仅要具备教学自主权,而且必须具备一定的课程专业自主权。

(二)新课程挑战教师的传统教学行为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主要是“传道、授业、解惑”。学校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教学方式是接受性教学。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的行为主要是传授知识。新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变革,而且也引起了教学方式的变革。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种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性学习。其中探究性学习在新课程改革中非常受重视,不仅要求所有学科要渗透探究性学习。而且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专门设置了一个新的课程类型——研究性学习课程,从而保证探究性学习的实施。新的学习方式的推广必将使“一言堂”、“满堂灌”、“重课堂教学轻课外探究”等落后的教学方式逐渐在基础教育领域中被摒弃。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的引导者。

(三)新课程挑战教师知识结构和能力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都是分科设置的,所以,作为教师只要具备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处理教材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教学技能就基本上可以胜任教师工作了。但新课程改革对课程结构进行了改革,增加了综合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以及校本课程等新的课程类型。这样就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基础教育工作了。新教师必须具备新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具体表现为:应具有更为广博的知识和更为开阔的学术视野;应具备更宽的专业知识背景和更强的专业适应能力:应具有更强烈的现代信息吸收欲望和更熟练的处理能力:应具备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开发社会广泛的教育资源,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以及开发校本课程的课程专业能力:应具备注重师生互动,具备组织并推动学生开展自主性探究学习的能力:应具备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不断的反思,从而促进自己的教学进行不断改进的教学研究能力。

二、教师教育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举措

培养能够满足基础教育需求的教师是教师教育生存的根本。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挑战,必然对教师教育提出新要求。教师教育要意识到这种危机,不改革不仅不能发展,甚至不能生存.应积极寻求应对策略,努力在改革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一)调整院系设置。研究并设置新型综合专业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师教育主要是根据包括基础教育在内的中小学的需要而设置自己的专业。由于中小学的课程都是分科设置的,教师教育的专业相应也是分科设置的,凡是中小学设置的学科,教师教育都有相应的专业。但本次课程改革提出了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综合课程,这就要求教师教育应该设置相应的综合专业,以培养综合课程的师资。综合专业一般专业跨度比较大,如“综合理科专业”就由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四个专业融合而成,“综合文科专业”则由政教、历史、地理三个专业融合而成。所以综合专业的设置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研究教材的编制、整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师资等一系列问题,不能匆匆上马。目前采取的策略是通过“主辅修制”和跨学科选修制来培养一些综合课教师,但这只是权宜之计。长远的对策是调整教师教育的院系设置,积极探索研究并设置新型的综合专业。具体地可由部属师范院校发挥其“领头羊”的作用,在这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实验,从而为新型综合专业的设置提供可行的方案。

(二)调整课程体系

现有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明显滞后于基础教育课程的需求,依旧存在着课程设置的功能定位不准、教师职业性质体现不明显、课程内容“旧、窄、空”、课程结构失衡等弊端。致使培养的教师规格单一,知识面狭窄,科研能力和综合教育素养也较差。针对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具体地可进行如下课程方面的调整与改革:

首先,降低学科专业课程所占的比例,增加通识教育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比例。据统计,我国的高等师范教育中博雅知识的课程比例为总课程的2O%一30%,其中人文社会学科“清一色”为政治理论课.自然学科的比重也非常低。结果,由于学生通识知识欠缺,很难形成完善的认知结构。而在美国的四年制高等学校中.通识教育课程通常占到总学分的33%一40%大约有86%的高校明确要求学生需修习一定数量的通识教育课程。可见在这方面中美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随着我国基础教育学科知识的综合化和综合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要求教师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为此,我国的教师教育应降低学科专业课的比例,增加通识教育课程。

在我国的教师教育中,教育专业课程不仅门类少,而且所占的的比例也极低,教育类课程低于总课时的10%,而在美、英、日等国家却分别达到总学时的40%、33%、20%。我国的教师教育由于教育类课程的欠缺,所培养出来的教师教育素养欠缺,他们普遍对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反应冷淡,看不到当前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谈不上主动的反思。新课程改革提出我们培养的教师不仅仅是“教书匠”,而且必须是“研究者”,必须是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以及不断解决问题的学者。而我们目前教师教育中开设的教育类课程远远不能满足这种要求。所以,必须增加教育类课程的比例,特别是要增强课程论、课程设计等课程,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及提高学生的课程研究能力打下基础。

其次,适当减少学科课程,增加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的课时比例。长期以来,师范院校学科课程多,而活动课程少.而这些极少的活动课程很多还流于形式;学科课程中分科课程占的比例过大,而占极少比例的综合课程大多数是本专业内的综合,跨学科的融合课程和广域课程很少。这种状况阻隔了知识间的联系及运用,使知识经常处于无序状态.从而影响到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所以在教师教育中必须增加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比例,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为学生以后很好地适应工作(担任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和综合课的教师)提供一定条件。这方面发达国家有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比如美国纽约大学教育学院的本科学生都要选修自然科学、综合文科等综合学科。

(三)积极推进教学方式的改革

在传统的教师教育分科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以接受式为主,以继承和接受前人积累的遗产、学习已有知识为主要目标。新的课程改革推出了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现代学习方式,这些新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建构、合作以及独立探索获取一定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具有很强的实践和操作性质。如果他从未接受过新的教学方式的训练和熏陶是很难掌握新的教学方式的。因此,教师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需要借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的教学方式。其实,美国的高等师范院校就十分重视这些现代的教学方式的运用.他们的教师在许多课程的教学中,会要求学生结合课堂学习,分小组或独立承担一两个研究项目。学生通过亲自调研、查阅文献、搜集资料、分析研究、撰写论文等,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得到综合训练和提高。

素质教育与提高教师素质 篇6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师

在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已使人类社会凸现出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特征。巨大的社会变革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适应性、综合性、创造性人才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时代的发展使传统的应试教育受到极大的挑战。我们绝不能再培养只知以知识谋求个人功利的有缺陷的人才,而要积极地培养学生能主动地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科学技术的革新和现代社会的发展。因此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它是以人的发展为基础,注重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学习,掌握和运用人类积累起来的基本而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从内部激发,培养和促进他们的智能、品德、身体等整体素质的成长,使他们成为有教养的人的通才教育。素质教育所追求的根本目标是提高民族素质,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它的基本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并且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发展。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已成为当前教育事业的当务之急,广大的人民教师,必须尽快赶上这滚滚向前的素质教育潮流,提高自身素质。那么,从哪些方面来培养和提高教师的素质呢?

一、强化教改意识,转变教育观念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前提

教育的改革首先是对教育观念和教育意识的改革。要迅速“实行对教育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羁绊,建立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教育观。传统的教育一向只注重单纯传授知识,期望学生个个学富五车、通文识理,教育的作用也仅仅是对知识的机械“翻版”。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发展的速度以几何级数加速,人类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复杂,如果教师仅仅充当学生现实生活的领路人,抱住书本和“注入式”传统教育模式不放,学生接受的教育必将是过时的教育,也就不可能具备驾驭生活和适应未来的能力。贝斯特说的好:“真正的教育应是智慧的训练,经过训练的智慧才是力量的源泉。”因此,摆在我们教育者面前的任务就是要尽快“扬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教育观念,科学的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加强专业培训,扎实专业基本功

学习是完善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①加强专业培训。己少知,焉能授人以知;己拙,焉能授人以巧?教师只能通过专业培训,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适应信息更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才能使自己的教学空间始终保持明亮、宽敞。②扎实的专业基本功。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教学科学知识,还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为学生提供“成长世界”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经验。新时代的教师不能满足于自己是“一桶水”,而要使自己成为源源不断的“自来水”,才能满足学生汲取的需要。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对本学科的所有问题都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素质教育还要教师能熟练地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根据教育规律组织教学,不断提高质量。素质教育讲求整体发展,不仅要求教师要有宽广的知识面,还要掌握跨学科联系的本领,使学科间互相渗透,多方位、多层次地给学生以启发引导,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③过硬的综合能力。素质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发展能力,为此,教师自身必须有多方面的能力。教师要具备以下能力:获取知识能力、运用知识能力、教育能力、自我教育能力、探索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已有的文献书刊、工具书籍,搜集资料,阅读和钻研问题,以及批判和鉴别能力。教育能力是教师认识、评价、调节学生行为的能力。自我教育能力是个人知识,评价和调节自己的整个身心的能力,具有自我教育能力的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指导学生激发自我教育的愿望,指导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指导学生通过组织活动由“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转化,以使学生健康成长。探索创新能力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能力,它是观察、思维、想象、分析、研究以及创造等多种能力的集中表现。组织管理能力包括调查、计划、组织、指挥和协调能力,在各种教育因素和影响交错纵横的现代社会,协调能力已成为教师必备的一种能力。

三、恪守师德信念,塑造师表形象是发展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

教师道德信念是教师对其职业道德义务的强烈责任感和对教师职业道德理想的坚定信仰。它是深刻的教育道德认识,炽热的教师职业情感和顽强的教师职业道德的有机统一,道德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教师道德信念是教师的精神支柱,它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从事教育工作应出于对学生的热爱,公正、平等地对待全体学生。对于人民教师来说,只有确立了牢固的教育道德信念,才能以强烈的道德责任感,自觉地按照教师职业规范要求自觉地履行职责和义务,去追求和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从而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实践证明,成功的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高素质的教师不能没有坚定地教育道德信念。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与青少年学生接触最多,对他们了解得最深,影响也最大。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常常是学生的楷模。”夸美纽斯也说过:“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可见,良好的师表形象是现代化教育环境和教师素质提高的必需。

教师素质教育 篇7

一、教师教育的主要研究 领域

《教师教育研究》原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创办于1989年,并于2003年11月更名,属全国性学术刊物,是中国教师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教师教育研究》主要研究领域集中于: 新时期教师教育体系的建构以及教师教育一体化问题; 师范院校转型主要研究和探讨以及师范院校综合化发展、学科建设等问题; 有关教师教育的培养培训研究和探讨以及基础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教师培养与培训问题; 教师资格制度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政策法规和国外教师教育等。

二、近十年教师教育研究 的热点问题

1. 教师专业化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教育研究的重心。《教师教育研究》十三年间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文 章占总量的近10%,从不同角度对教师专业化展开了论述。

在理论领域,学者陈琴等从理论角度探讨了教师专业化的内涵[1]; 卢乃桂等通过特质模式、权力模式及历史发展模式三种理论,分析这一现状产生的原因及带来的问题,以申明教师专业发展之“专业”内涵的重要意义。[2]荀渊从政策转变看教师专业发展,提出教师专业化已经走向一个十字路口: 是政府继续推动还是通过健全教师专业发展制度与组织,并倚重教师群体的自主力量,来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3]王长纯提出教师发展学校建设标准参考纲要。该标准包括: 实现大学和中小学的合作,促进教师教育专业化、一体化和终身化的实现; 建有教师专业发展制度; 编制以教学研合一为核心的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系统; 将研究与理解学生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心; 拥有多学科的专家队伍,实现大学学术文化和中小学实践文化的互动等。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参照标准。[4]

在实践方面,学者郑友训提出教师专业成长的三条路径: 来自教师个体的、内在的发展意识和动力,通过自我反思、自我设计,以充实生活、丰富体验,拓宽加厚文化底蕴,以实现自我专业发展和自我更新的目的。[5]全洪涛在坚持以校为本,坚持教师自我评价、案例开发、研究性教学等方面,深入探讨以学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6]在分析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征的基础上, 对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整体架构以及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运作载体与策略进行了初步探索,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小组、教研组、备课组、学习小组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形式。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不可阻挡的趋势,研究者从理论、实践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策略,在理论方面重视政策的转变,模式框架的构建; 在实践方面则侧重实现教师专业化的途径,研究者强调了以校为本,强调了教师专业化发展中个体的重要作用。

2. 综合大学办教师教育及师范院校转型

纵观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经历了由“封闭式的教师教育”向“开放式 的教师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国顺应国际形势提出: “加强和改革师范教育, 大力提高师资培养质量。调整院校的层次和布局,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

有学者从机遇、优势和挑战等方面分析了综合性大学和非师范院校参与教师教育的现实基础。有学者对100所综合大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得出虽然综合性大学对于参与教师教育比较关注, 但是还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认识还不充分。综上所述,在短时间内,综合性大学不会成为中小学师资培养的主要力量,应保持现有师范教育的稳定性。[7]

有学者从内外现实情况出发,认为综合性大学应积极参与教师教育工作, 在分析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新体系。在培养方向上,为重点高中培养大量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和少量的教育专业硕士; 在教师培养层次上,采用“4 +0”“4 + 2”或“4 + 3”方式,为普教和高教服务; 在课程设置上,开设通识、专门 ( 以后所教 学科) 、专业课程 ( 教师教育技能课程) , 突出师范性,强化学术性,加强实践性,使三者有机结合。[8]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不能单纯沿袭师范院校的模式,针对模式这一问题,学者们也提出了不同的发展模式。随着高师院校向综合性大学转型,教师教育校园文化建设聚焦于亚制度环境下的教育学院或教师教育学院,转变思路,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模式。

在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和师范院校合并的大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学校合并后号称综合性大学,是不是大就意味着强呢? 有学者指出合并扩张的大学, 大可能强,但大不一定强。大而强,需要满足包括对内提高同化能力,对外提高竞争能力在内的许多条件,如: 学校要建设尽可能多的难以模仿的品牌或特色,要建设激烈而合理的竞争机制,要有良好的发展条件和环境,校长必须有较高的综合素养尤其是创新能力。[9]

从我国现有的研究状况来看,相关理论研究多是关于教师教育转型的原因,高师院校转型方式,高校的办学特色等理论层面,对教师教育实践培养模式探索不多,没有明晰教师教育特色的具体内涵,对高师院校转型与保持教师教育特色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很少,尤其是落实到教师教育实践模式上的成果更少。目前对高师院校保持教师教育特色的途径的研究,不够全面系统。许多同一类别的院校转型模式缺乏共性,对一些转型理论和实践的基本问题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基础理论体系,缺乏深层次的思考,以及方法的指导。

3. 师资培养

英国学者詹姆士·波特 ( James Porter) 在1972年曾提出“师资培养三阶段论”,强调教师教育不应该是一次终结性的,而应该是终身的,教师教育发展应成为一个在教师教育各个阶段相互关联、互补和作用的结构体。中国教师教育越来越强调职前教育、入职教育 和之后培训结合起来。针对教师教育中的在职培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立法来保证,最终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教师继续教育网络与体系。

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师资培养强调一体化,三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中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系列变化。首先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体系,要求改变以往师范院校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分离的状态, 所以提出了用“教师教育”取代“师范教育”,这不仅是概念的替换,更主要的是培养理念的转换。种种改革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质量的提高,强调教师专业化发展。增强教师专业化又要首先落实在师资培养上,从教师职前培养开始做起。

三、教师教育发展趋势

1. 专业化趋势

教师专业化是西方国家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教育界兴起的思想浪潮。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 革与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原则就是“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教师专业化是说, 教师职业就像医生、律师等职业一样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专业性工作,其中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等素质要求。鉴于目前我国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普遍不高,要求我们从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完善、教师培养培训的制度、教师个体生涯的发展等诸多方面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提高。教师资格制度 的进一步完善发展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2. 高学历化趋势

随着教师专业化政策的推进和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现在发达国家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正趋于高等教育化,一般起点是本科,近年来获得硕士学位者到中小学任教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但是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国家针对这一情况和目前就业难的状况,从2009年开始调整研究生结构,加大专业硕士的招生比例,两年制全日制硕士大大增加,将成为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核心力量。

3. 多元化趋势

多元化趋势指的是办学主体的多元化。传统的教师培养模式一直是以师范院校为主,这种模式在基础教育师资方面曾经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但其最大的弊端就是没有很好地解决“学术性”和 “师范性”的矛盾,因此20世纪下半叶以来,教师教育界“打破封闭,走向开放”的呼声日益强烈,其主要表现就是综合性大学积极介入教师教育。这表明,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在我国同样已是大势所趋。但是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是一个过程,不可操之过急,在短时间内综合性大学不会成为中小学师资培养的主要力量,应保持现有师范教育的稳定性。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教师教育的办学主体会呈现多元化趋势。

摘要:为深入了解教师教育的相关问题,本文对中国《教师教育研究》2001—2013年间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以便对中国教师教育研究有更好的认识,找出中国教师教育的主要研究问题以及发展趋势。通过分析发现教师专业化发展、师资培养以及培养机构转型为其主要研究领域,且师资培养呈现出专业化、高学历化和多元化趋势。

提高教师素质实施素质教育 篇8

一、高尚的职业道德

德高为范, 高尚的师德能赢得受教育者的尊重。教师的一举一动、一怒一笑, 甚至走路的姿势, 都会对学生产生一种模仿的兴趣。教师言行的潜移默化是造就学生个体性格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此, 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素质, 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提高职业道德意识, 以身示范, 塑造真正的教师形象。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作为教师, 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应首先做到, 学生做不到的, 教师也应尽最大努力做到, 要率先垂范, 言而有信。

二、扎实的专业功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育大纲宽广得无法比拟的时候, 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当代教师不仅要达到合格的学历要求, 具有扎实深厚的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还要广泛涉猎与本专业相近、相关的一些其他知识。因为新的形势下, 教师所需知识和能力是多方面的、多元化的。当今世界信息瞬息万变, 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也和其他任何一门知识一样, 具有不断陈旧和过时的特点, 如果不去更新和重新学习, 就要落后于时代, 成为掉队者。因此, 每一个教师一定要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 在学中教, 在教中学, 学新知识、新理念。特别是当前要学会多媒体教学手段, 唯有如此, 才能使自己在教育行业立于不败之地。

三、勇于创新的教育行为

教育是整个社会前进的前缘科学, 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面性的特点, 所培养的学生如果只是一些步入后尘的书呆子, 就失去了教育的基本功能, 而我们的价值也将化为乌有。因为创新才是教育的生命力所在, 创新才是推动社会前进和教育发展的基本动力。因此, 我们一定要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以创新为主导。首先对教学内容要进行大胆地革新, 一切不符合多快好省发展生产力的内容要删除, 代之而起的是直接推动社会前进的现代化知识。另外, 在教法上要进行创新, 要针对不同的知识内容、不同的学生, 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质疑创新,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发展能力结合起来。不但要看学生考了多少分, 更主要的要看其提出了多少个有价值的问题。

浅淡提高教师素质实施素质教育 篇9

目前教师队伍中, 有的教师不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 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缺乏深刻的认识和深厚和感情, 他们或满足于现状, 不思进取, ;或“人在曹营心在汉”, 不安心于工作.所以部分学校存在代教厌教、亦商亦教等现象。这种教师急需对其进行素质教育。即使科班出身的相当一部分教师的素质教育也刻不容缓。这部分教师可归纳为三种类型:

1、教死书型

这部分教师自己本身就是应试教育的产物, 靠死记硬背毕业, 分配到学校, 照本宣科。一个教死书、死教书的教师, 怎能期望他培养出生龙活虎、思维活跃的高素质的学生呢?这一类的教师固然少, 但他们的存在必然会严重阻碍和影响素质教育的进程。因为提高素质教育非一朝一夕可就。对这部分教师如何快速地进行素质教育是摆在教育界的一项重大课题。

2、不善于动手型

这部分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研究教法, 把教材吃得“滚瓜烂熟”, 所教学生均能出好成绩, 是公认的好“教师”。但他们只会言传, 不善于动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拿圆规就画不成圆。每一门学科都不是靠嘴就能创立, 每一门学科都需要我们动手参与。如今, 电化教学、微机教学已普遍进入课堂, 我们有多少教师能够熟练地使用投影仪或电脑?试想, 一个不会动手或不善于动手的教师又如何去辅导学生的小制作、小发明呢?对于尖端科学和先进技能, 教师自己掌握不了, 又如何去引导和指导学生呢?这样的教师书虽教的好, 但培养出来的学生仍不会是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的人才。

3、闭塞型

这部分教师注重“授业、解惑”、也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但忽视了传授新思想、新信息。这部分教师懒于或不善于读书、看报或通过其他途径观察和了解外面的世界, 对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重大事件, 了解很少。身处日新月异、知识经济的时代, 面对思维活跃、接受能力普遍加强的学生, 一个不知因特网如何的教师又怎能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呢?

二、对教师进行提高素质教育的对策

1、教师思想品德的再塑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人民教师的灵魂, 是贯穿教育全过程的的精神支柱, 它对学生具有深远的激励和影响作用。因此, 职业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结构中最重要的。它包括三个方面:

(1) 忠诚教育事业。既然你选择了当一名教师, 就要义无反顾地热爱教育事业, 并立志终身献身于教育事业。要不怕苦、不记得失、无私奉献、努力进取、勇于创造。

(2) 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忠于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 也是教师教育好学生的直接前提。柳斌同志曾说过:“教育是充满感情、充满爱的事业, 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 单纯和知识传授, 不能造就一代新人”。所以要热爱学生, 关心学生, 倾注真情。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是可以探求到适合教育学生的良好方法的。

(3) 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教师的表率应体现在:政治态度上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品格上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诚实正直;要严谨治学、谦虚谨慎;教育教学要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2、调整教师的知识结构

二十一世纪的教师应是知识面广泛的教师。在知识迅速增长的信息时代, 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广泛、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仅仅有书本知识, 仅仅教书本知识, 在当今的社会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不仅要学习和钻研教育科学知识, 还应该通过各种方式,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去学习课外知识来充实自己。

知识渊博的教师, 对学生具有吸引力, 能满足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给学生一个学识渊博、精通业务、勇于创新、见多识广的形象, 才能充分得到学生的信任, 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 学生学习才能轻松愉快。

3、培养教师的“动手”能力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言传身教与身教并重的重要性, 除了有目的地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应变能力等能力外, 更要加强对自己“动手”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4、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

在职教师工作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 直接影响着学生素质的提高。因为一个教师的一定年限的学历教育不能支撑他的整个教学生涯, 因此, 只有靠不断的培训和学习, 才能不断更新知识, 完善他们的素质, 适应时代的发展, 进而使他们永远充满活力, 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教师的在职培训要把长远的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和搞好当前教育工作的教材教法学习结合起来, 结合实际, 运用各种方法搞好在职教师的培训, 以确实提高教师的素质。

素质教育中教师素质的构架 篇10

1 教师应具有宽博的学科专业素质

素质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 是指在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和基础品质, 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科学素质、社会道德素质等方面, 泛指整个主体的现实性。具体表现为人的智慧才能, 言行举止、道德观念和品性修养等多方面的综合, 既有先天的因素, 也有后天习得的成份。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和责任, 首先自身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 具有对本学科知识较强的把握能力和分析洞察能力, 能够深刻领会本学科领域的知识内涵、构架以及学科的应用和发展。同时, 由于现代学科发展的综合和交叉, 教师还需了解相应学科领域的知识和发展概况。第二, 严谨治学, 教师能否搞好教书育人工作, 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做到严谨治学、精通业务。特别是高校教师, 其所教授的专业课知识, 很大程度上都将直接为社会服务。第三, 具有较多的教学方法, 能够将所掌握的学科专业知识进行课堂讲授, 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此, 教师应该不断钻研业务, 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实践证明, 凡是学生尊敬和爱戴的教师, 都有着较强的业务能力。现代大学“要求每一位大学教师既能搞教学, 又能搞科研, 都是有一定学术造诣的学者、专家。因为, 只有这样, 才能把大学教育质量建立在比较高的学术水平的基础上, 也才能为发展科学和直接为社会服务作出应有的贡献。” (引自王冀生:《宏观高等教育学》) [1]因此, 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并且善于把必要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发展学生的智力, 在教师的服务中, 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掌握知识的乐趣与教师的人格力量。

2 教师应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素质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最锐利的思想武器, 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思想, 也是我国的立党立国之本。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 社会主义时代人民教师的素质才能有别于以往任何时代的教师素质, 才能体现出时代性、实践性和阶级性。要认真领会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认清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素质修养,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人民教师, 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 这有助于深刻了解社会主义国家教师的政治标准, 分清教育实践中的是与非、善与恶, 自觉地抵制剥削阶级遗毒的影响, 从而提高遵守教师政治思想的自觉性, 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才能以科学的思想从事教学, 以正确的思想导引学生, 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担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国家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3 教师应具有一定的民族文化素质

中华民族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 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 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它使得中华民族自豪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对当前的素质教育有极大的借鉴价值, 教师要利用瑰丽灿烂的传统文化把学生培养成一身浩气, 有良心爱心和责任心的人, 培养严以律己、知恩图报的宽厚豁达之人, 教师首先需要具有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德为先, 以自强不息为骨, 以和谐包容为精神, 倡导师法自然的理念, 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到和谐持中的思想境界, 遇事讲究宠辱不惊, 进退有据, 做事有度, 恰到好处;在胸怀上兼收并包, 厚德载物;在生存上讲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易传》总结为“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发展, 激励着中华儿女在困境中崛起, 在逆境中奋进, 永不屈从于外来的压迫。自强不息还体现为一种自立和自尊的人格特征, 形成中国人讲名分、重气节的民族精神。正如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道:“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三谓大丈夫”。这使得人们追求一种独立完善的人格, 这种美德流传下来, 成为人们为国家、为民族奋争的精神力量, 并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4 教师应具有同步时代的观念

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和经济的高速发展, 当今社会已由以前的工业为主进入信息为主的社会, 国内外形势不断变化, 各种思潮也进入校园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因此, 新时代的教师应该跟上时代的节奏, 及时了解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及展望将来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教师明晰国家政策, 知道这项政策出台的原因、出台的背景、目的及对社会和学生的影响, 了解国家现阶段提倡什么, 反对什么, 学生应该怎么做。指导学生更好的把握人生发展的方向, 达到为国家服务的目的;同时, 教师要关注当今世界上对我国政治、经济影响比较大及周边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能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世界经济、政治大国有比较清楚的了解, 拓展学生的眼界, 使学生能更好的和国际接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科技及多媒体等先进教学设备, 让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 增强学生的政治敏感性, 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5 教师应具有深厚的人文社会素质

人文素质是人自身如何处理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社会属性方面的问题。它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基础, 也是学会做人的基础, 关系到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教师人文素养包括教师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方法。其中, 人文知识是教师人文素养的基本组成材料, 包括历史知识、哲学知识和美学知识;人文精神是现代教师人文素养的核心要素, 包括具有强烈的教育使命感和责任心、对教育的理想不断追求、积极维护教育公平和正义及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人文方法是现代教师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得以实现的手段, 包括教师对教学情境和学生状况的直觉观察, 对教学过程的体验和教学结果的体会, 对教学活动和教师行为决策的反思和内省, 以判断自己是否符合教师规范, 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成果的达成度。[2]

6 教师应具有较强的职业道德素质

教师的工作是人类社会最神圣的职业,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是做好教师工作和履行教师义务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条件, 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做到爱岗敬业, 对教育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和一丝不苟的实干精神, 热爱教育工作, 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第二, 要为人师表, 在各个方面做出表率。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曾把“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作为师德的一条重要规范来加以倡导。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最早论述了“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的教育理论, 提出了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教育原则, 被我国各个时代的教育者所认同并继承发扬。第三, 要做到“慎独”, 即道德原则是一时一刻不能离开的, 要时刻检查自己的行动, 警惕是否有什么不妥的言行而自己没有看到, 害怕别人对自己有什么意见而自己没有听到。因此, 一个有道德的人在独自一人、无人监督时总是小心谨慎的不做不道德的事。第四, 要关心爱护学生。师生关系是否和谐一致, 直接关系到教育过程能否顺利进行, 教育效果的好与坏, 教育任务能否圆满完成的问题。在我国, 师生关系是根本利益一致的平等友爱、互相尊重、为共建和谐社会而奋斗的新型关系。关心爱护学生, 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 献身教育, 搞好教书育人工作的起点, 也是对每位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第五, 要与时俱进, 做“产、学、研”的创新性高校教师。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把发展教育和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将“产、学、研”紧密结合起来, 与时代同步, 成为新时期和谐社会的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社会先进生产力的推动者和知识殿堂的创新性教师。[3]

7 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

“教师”这一职业的性质及其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 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林崇德教授将教师心理素质定义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 决定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在学校环境中, 学生受到的最重要影响来自教师, 教师的心理素质和特征对提高教学质量、教育水平、从而影响学生向所期望的目标迈进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教师整体发展, 尤其是教师职业道德和人格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直接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教师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 是教师自身健康生活的需要, 更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纷繁复杂, 社会和家长对教师的期望较高, 教师工作任务和心理负担较重。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 要求教师增强心理保健意识, 正确的认知自我, 培养积极的情绪, 保持心理平衡, 还要具有健康的体魄, 以适应繁重的教学任务。同时, 现代社会各种思潮的涌起, 经济发展的波动引起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 学生面临的困惑较多, 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分析能力, 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 还要帮助学生解决面临的心理问题,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面向21世纪, 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要求教师必须一专多能, 多才多艺, 不仅能传道、授业、解惑, 还要会启迪、开发创新。业务知识必须全面, 文理科知识都应该懂, 还应提高艺术、音乐、体育、美学和劳技等方面的素质。否则教师只能算是有健康的身体而无健全的头脑之人。在日常, 要认真学习教育理论, 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原则指导教学, 并树立终身教育的观点, 通过继续教育, 自觉地向高学历、高水平迈进。在教育能力上, 从单一型向全能型发展, 一专多能, 德才兼备, 适应素质教育, 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4]

参考文献

[1]刘智运.论“以人为本”的涵义及其在高教改革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教育 (半月刊) , 2001, (15/16) :35-37.

[2]李秋红.高校教师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冶金教育, 2008, (4) :23-25.

[3]刘豪.浅谈新时期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及其建设[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06, 19:228-269.

强化素质教育 摆正教师位置 篇11

一、教师应是学生的朋友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学生来说,最好的教师是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公仆,应该为学生服务。有些教师摆不正自己的这种位置,所以在面对学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时,往往采用“家长式”的口气,居高临下,指手画脚,批评学生不该那样做,甚至体罚、羞辱学生,造成学生思想上的抵触和不满,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使教师的工作陷入被动局面。如果教师能从良师益友的角度出发对待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体贴,从而对教师产生真挚的感情,学生的心灵之窗就会打开,教师就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志趣、愿望和要求,从而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所以,建立和谐与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

二、教师应着眼于教学育人

教学是途径,育人是目的。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呢?

首先,要改变教师重教法、轻学法的行为,实现教法与学法并重。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知识的更迭日新月异,十分迅猛。有的专家曾生动地说过,你打一个盹,一睁开眼睛,世界又有了新的创造、新的变化。学生是世界的未来,所需知识必将是全新的概念。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自理能力为目标。正如古人所说:“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将终身受用无穷。”教会学生学习实在比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教师一方面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使他们学会、学懂;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懂学、会学,即使没有教师教也会自己学习。

例如,新授课的教学,可先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找出旧知识,画出疑难点,课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或全体师生共同讨论。教师对讨论能够解决的问题可以不讲,对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可引导学生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点,然后再精讲、练习,达到突破疑点、难点的目的。

上复习课时,可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知识的内在规律,再通过横向拓宽与纵向挖掘,融学生探索和教师点拨为一体,这样不仅巩固了知识,还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最终能够扔掉教师这一拐杖,学会独立地思考、评价、辨析、解决问题。

其次,要改变教师重知识、轻能力的行为,实现知识与能力并重。在应试教育中,教师单纯以升学为目的,以考试为指挥棒,考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就背什么、练什么,课堂教学采取“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的注入式教学法,使教学这一双边活动变成了独角戏,由教师主演,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这一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单向活动,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能力也就无从谈起,更谈不上学生素质的提高了。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就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实现学生的自身发展为目的,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阅读教学中,先给学生指明阅读的内容、目的和要求,再由学生自己阅读,自己找问题,自己找答案。学生解决不了的难点,再由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从而使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其阅读能力、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也有相应的提高。这样,知识就会成为有效的知识、活的知识,知识就会升华成为能力。

三、教师应着眼于管理育人

应试教育的升学目的性决定了管理上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受制于这种教育方式,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产生了“听话的学生就是好学生”的错误评价。素质教育认为,学生要敢于向教师质疑,向知识挑战。自我管理能力强的学生才是好学生,这是因为学生不仅是学校人,更是社会人。当学生步入社会,就要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受到法制、法令、法规的约束,受到传统道德观念的检验。所以,学生作为学校人,培养自己良好的品质和自我管理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素质 篇12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师,自身素质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 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 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 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 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结合。认识到这些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

在应试教育长期误导下, 学校考查学生、考核教师只是通过单一方面确定师生的整体水平, 其结果造成“一次考试定终身”。教师自身也拼命追求高分数, 使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往往畸形发展, 恶果是“高分低能”。所以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 还必须树立教育的整体观, 即教育者要面向全体学生, 要发展每个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 这是应试教育难以做到的。所以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 要用现代科学的教育理论武装自我, 树立新的教育观、师德观。

二、素质教育中教师必须要有有渊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素质教育要求每一个教师不仅构建自己所教学科知识的网络, 形成整体知识结构, 而且还应跳出所教学科知识的局限, 向文化科学知识的广度拓展, 但当前部分中小学教师还停留在学历达标水准上, 甚至连基本文化知识也不具备;有的教师只为教课而教, 照本宣科, 学生很难把握全面完整的知识体系, 死读书, 读死书, 又怎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呢?对于学生不仅仅给他灌输、传授知识是不够的, 所以当时就注意到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问题, 学校不能光教他书本上的知识, 而是要让他学会各种方面的能力, 因此当时就突出提出了知识和能力并重的问题。

教师还应该进行科研和教研。科研、教研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 增添学生获得新知识、新信息的渠道, 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创造能力和学科之间的贯通能力, 要完成这样一个高层次、高难度的“转变”, 要求教师必须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教师的主导作用根本在于循循善诱, 授之以“法”, 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应该表现在对教与学的内容和过程的实践和思考, 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和“承负”。

三、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品行

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教师教育学生, 不仅仅用自己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德, 用自己的修养, 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中, 教师的品格修养亟待提高。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还应有品格修养的高风尚。这里至关重要的是教师自身的基础素质的培养。“教人先正己”, 教师的基础素质渗透在全部教育过程之中, 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 必须把提高教师队伍的自身素质放在队伍建设的极其重要的地位。教育不仅把学生看作教育对象, 更要当作发展的主体。对成绩好、表现好的不偏爱, 对智商低、麻烦多的不嫌弃。因材施教, 使各层次、各类型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充分发展和提高, 这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品格修养, 有爱心、责任心。可见, 教师较高品格修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

四、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做一名有效教师

有效教学的理念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目标和追求、方式和策略, 那么有效教学意味着什么, 有效教学有什么追求, 有效教学的过程怎样, 如何组织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做有效教师。

有效教师是受学生喜欢的教师。而且因喜欢而信任。有效教师是一个热情的教师, 一个对学生满怀希望的教师, 一个值得信任的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 先得改变导致学生被动学习的单一学科课程编制和过重的课业负担。在这种格局尚未根本改变以前, “师生互动”实现的程度不能不是相当有限的。超越一定的限度, 很可能事与愿违。

上一篇:市场发展阶段下一篇:客观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