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情感之弦的拨动

2024-09-22

学生情感之弦的拨动(共5篇)

学生情感之弦的拨动 篇1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最能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便是真挚的情感。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情感因素,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

一、在情境中激发情感

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往往对情感的产生起综合的作用,这是“情感的情境触发规律”。根据这一规律,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触“境”生情,引发积极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我在教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时,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在一望无际的开满菜花的田野旁,有一群孩童在快乐地捕捉几只黄色的蝴蝶。”接着问学生:“你们有没有捕捉过蝴蝶?捕捉时蝴蝶会怎么做?”学生回答,蝴蝶会拼命地逃走。“现在这群孩童捕捉这几只黄蝶,会有怎样的情况发生呢?”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很高,其讨论的结果是:蝴蝶将会飞入菜花地里,他们找不到蝴蝶了。这样学生对“孩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诗句自然就理解了。更主要的是,这一情境的创设能让学生热情高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悟到诗人所展现的诗的意境,这样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不讲自明了。

二、在探究中体验情感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苏霍姆林斯基语)教师要让学生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探究活动中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感体验。我在教《麻雀》一课时,和学生一起经历了难忘的探究体验。“面对一张嘴就能把自己吃掉的猎狗,老麻雀怕不怕?”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有的说怕,有的说不怕。我让学生各自从文中找出语句来证明自己的想法。学生迫不及待地到书中去找答案。正在大家据理力争时,有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这不是矛盾吗?又说怕又说不怕。”此时,学生心中有了困惑,我顺势引导:“是啊,到底是怎么回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请你们带着问题再次读书。”经过自读自悟、讨论交流,学生们最后弄明白了:面对猎狗,老麻雀确实很害怕,但为了救自己的孩子,它战胜了恐惧,是爱的力量使它变得如此勇敢。当明白了文章的这一层深意时,学生读得更有深情了。师生在共同探究事情真相、解释矛盾的过程中,认识不断深入,情感不断升华。

三、在角色参与中丰富情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阅读教学也是这个道理。教师应该让学生亲身经历文中角色的动作、语言,体验各种角色的心理活动,与他们同喜同悲,从而引发共鸣。在教学《掌声》时,我以“如果你是小英的同学,你会说……”“如果你是小英,你会想……”等问题诱导学生进入角色,使教材描写的客观世界成为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把教材中的“此情此景”变成了学生的“我情我景”。这样一来,学生就融“我”入境,于“身临其境”之中进行推测、想象,探索文中人物情感变化的轨迹,在角色参与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增进了情感体验,升华了思想认识。不仅如此,这样的问题设计开放性极强,便于学生敞开心扉,宣泄情感,从而驱动了他们一颗颗灵动的心,激发了他们飞扬智慧的表达。学生的精神、情感、思想在优美的语言文字体验中也得到了浸润、感染和丰富。

四、在放飞想象中释放情感

阅读主体的“悟”是对文章“言外之意”“味外之味”的整体感知,而这种“悟”的关键就在于阅读主体的想象。教育心理学认为:想象和联想是主体感悟、体验课文的重要手段。如《小小的船》一文,简短的语句、优美的意境,勾勒出一幅满天星光、群星闪耀的迷人画面。文中那优美的画面,单靠有感情地朗读,学生是难以体会其中的优美意境的。于是,在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后,我让学生一边欣赏音乐,一边静思、想象。“同学们,你们在小小的船里坐,看到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有的同学说:“闪闪的星星就像一块块金光闪闪的金子。”有的同学说:“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多美啊!小小的船儿两头尖,尖尖的两头就像我的保镖,在保护我的安全呢!”……在耳熟能详的乐曲中,学生放飞自己的想象,深深陶醉在这篇美文中,释放了自己的情感。

五、在朗读中升华情感

朗读是眼、口、耳、脑的综合活动,学生在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的训练中,不仅能体验到课文遣词造句的准确,而且能自然而然地体验、意会课文中的思想情感,完成外化一内化一外化的完整的心理变化过程。

教学一些感情浓郁的文章时,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读出音韵,读出意境,读出情味。教师可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震撼学生的心灵,达到以情激情、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效果。

“文章不是无情物”,它犹如汩汩流淌的小溪,给孩子以愉悦;它犹如悠扬婉转的乐曲,给孩子以陶冶……调用一切情感因素,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方能开启学生的情感闸门,活跃其情感因子,从而使语言与情感共生,文心与人心交融。也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的心灵走进语文,走进生活,品味语言美、人文美、精神美,使课堂涌动着真情,充溢着美感,焕发出生命活力。

用“美”拨动学生情感之弦 篇2

一、在情境中欣赏美

教学中能否达到“美”的境界,主要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境界的追求。只有追求美,才能努力再现教材之美。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经常、反复地去“激趣”和“动情”,并使孩子们的兴趣和感情在审美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和深化,逐步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例如,《春雨沙沙》是一篇短小的写景散文,描写了春雨中乡村的迷人景象。上课开始,我就播放优美的歌曲,为学生创设了情感的氛围。再配合着悠扬的乐曲声,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舒缓的乐曲声中体会到春雨那“润物细无声”的美。学生们都被课文吸引住了,深深地沉醉在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又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借助媒体播放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让学生对桂林的山“奇、秀、险”和水“静、清、绿”的特点获得形象的感知,内心升腾起热爱祖国山河的真挚感情。

二、在“美”读中体验美

“文章不是无情物”。大凡名篇佳作,无不寓托着作者对现实生活浓烈真挚的思想感情,而美读正是通向作者情感的一座桥梁。叶圣陶先生说得好:“美读,就是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运用“美”读技巧,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验作者丰富的情感,从而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使他们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获得启迪和教育。

如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救护黄包车夫”一段,在教学时,教师就可着重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去体会文章中深沉浓厚的情感,并配以二胡曲《二泉映月》,乐曲凄婉流畅,跌宕起伏,充满了饱尝辛酸的感受和压抑悲怆的情绪,与文中人物的经历和情感极为相似。在动情的朗读下,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

又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它通过介绍圆明园当年的辉煌和惨遭毁灭的历史,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愤恨。我们可通过对重点词、句的范读、齐读、评读等多种诵读方式,对诸如“不可估量”“瑰宝”“精华”“化为灰烬”等重点词句进行轻重缓急、抑扬顿性的诵读。经过如此处理后,学生的情感就能很快地与作者情感同步,从而深刻地为歌颂祖国灿烂文化和痛斥侵略者的暴行的情感所熏陶,感悟到语言文字的深刻内涵。又如讲到“圆明园的建筑特点”时,教师就可采用引读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感悟到作者谋篇布局的用意所在,也同时感受到我国劳动人民是多么的勤劳而富有智慧。

通过对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还可激发学生对美好情境的向往,对自然和生命的关心,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感受课文内容的美,使他们受到美的感染,美的熏陶。

三、在想像中创造美

人类的发明离不开想像,学生的审美活动同样也如此。在语文教学中,启发想像是促使学生产生美感的重要方法。学生正确、丰富的审美想像能使静态的文字符号变得生动、丰满,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所受的审美教育也不再是空洞和肤浅的,而是更加具体和深刻。

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个写景的句子,诗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邃的艺术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像空间,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这样,学生就可根据教师的点拨,展开想像的翅膀,体会这首诗的诗情画意: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彩碟翩翩起舞,百花散发着芬芳,江面滚滚的波浪向东流去,一叶扁舟借着长江之水,一直漂到水天相接的地方,最后消失了……这美妙的想像融入到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之中,即使是理解能力不同的学生,也都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又如教学杨万里的《小池》这首诗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联想夏初菏塘的美丽:绿树成荫,树影倒映在池水中,泉水从泉眼里汩汩地冒出来,池中荷花盛开,蜻蜓在花间飞舞……这美妙的景色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激情,大家纷纷拿出画笔结合诗意,展开想像去描绘这美丽的景色。既加深了学生对诗意的理解,更使学生发现了美,创造了美,从而达到美育的最终目的。

拨动“情感”之弦激活语文课堂 篇3

一、引入背景烘托—激发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引入与课文相关的背景信息,可以拓宽文本视野,丰富学生见识,促进学生更好地体验和感悟文本,深入挖掘文本所蕴含的价值。尤其是文本中有许许多多微妙的情感都悄无声息地藏匿在相关的时代背景之中,人物背景之中,事件背景之中……教师要善于对文本中潜藏的情感因素进行巧妙的点击,开掘情感源流,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激活,做到“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语)”。如在教学《詹天佑》(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一课时,由于课文人物詹天佑距离学生的生活有很远的时空,使学生难以理解詹天佑修铁路遇到的困难。教师如果能适时地引入相关的背景资料(①慈禧太后为修颐和园每年不惜花费数千万金,但不愿为修路出钱……②帝国主义乘机欺凌……③铁路要经过皇室亲戚的坟地,他们率众闹事,要求改道……④和詹天佑一起修筑铁路的好友,有的坠入深涧,不幸牺牲……心爱的女儿不幸身亡),就能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情感,与文本实现心灵相通,从而深入领会到詹天佑在面临各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困难时,仍然不屈不挠,不为国修好铁路誓不罢休的坚定决心。

二、引导品赏揣摩——感悟情感

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流淌着作者内心的真情,并深深地渗透在文本中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甚至是每一个标点之中。教师在教学中要达到披文入情拨动学生情弦这一目的,就离不开引导学生抓住文本关键的句子词语进行品析、比较、还原、想象,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情意,并受到熏陶感染,从而产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形象感觉,实现与文本人物的情感共鸣。如教学《詹天佑》(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一课时,当学生从詹天佑自身的言行中,充分领略了詹天佑的风采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品赏揣摩课文2、3自然段,让学生从别人的言行及别人对待京张铁路的不同态度中去探究詹天佑的内心世界。于是,学生围绕描写清朝政府和帝国主义表现的2、3自然段圈点批画、自读自悟,经过一番入情入心的咀嚼,读出了愤怒、屈辱、轻蔑、担忧……至此,学生对詹天佑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都有了更深一层的感悟,有效地将文字中蕴含的情感激活,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生命与语文的共同生长。

三、引动口诵心惟——抒发情感

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是一种思维活动、情感活动,也是学生感受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文本不是无情之物,文本愈好,思想感情愈强烈、愈真挚。要走进人物心灵的深处,深刻体会人物的内在情感,就要引动发自内心世界的深情诵读。通过反复诵读,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情感,让作品中的人物、情景跃上纸面,使作品的情感入于目、出于口、闻于耳、铭于心,与文本中的人物真正做到心灵沟通。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读好:“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送挽联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这段话,教师四次巧妙创设诵读情景:①读巴金描写鲁迅先生追悼会的文章《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片段后抓人物表现诵读这段话。②扮演阿三、车夫、周华这三个人物角色写话后诵读。③以鲁迅先生曾经大声呼吁“救救孩子!”来诵读,读出崇敬和爱戴。④以出示万人送行的图片,教师深情解说为背景,深情诵读。课堂上,学生动人的诵读,教师感人的导语,在以情动情、以声传情中营造了浓厚的情感氛围。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与送别人的情感相融了,也与鲁迅先生的精神相融了。

四、引领角色体验—生发情感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根据文本特点,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角色换位”进入“我就是作者、我就是文中人物”的角色体验中,创造一种教师、学生、作者情感融通的境界,使学生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同喜同悲,达到如出我之口,如出我之心,沉浸于文本角色的忘我境界,经受情感的洗礼,提升人格的魅力。如在《圆明园的毁灭》(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皇帝、大臣、士兵、百姓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做一个堂堂正正的有骨气的中国人:①假如我是皇帝,我不会建造圆明园,我会把所有的钱用作军费……②如果我是朝中大臣,我会给皇帝建议,派人去留洋,学成归来后制造自己的枪炮。③假如我是北京城的一位老百姓,我会动员号召其他百姓团结起来抵抗敌人。④假如我是士兵,我会和他们血战到底。即使我牺牲了,我的身体也要倒在圆明园里成为敌人的绊脚石!……学生在角色体验中,既运用了自己的智慧,又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去创造和想象作为一个中国人在面对敌人欺辱时的使命,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在换位体验中,提升了自己的生活情趣,焕发了生命活力。

五、引发表达升华——融合情感

阅读教学重在拨动情感之弦 篇4

一、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首先, 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心境, 在学生面前应保持最佳的情绪状态, 以愉快欢乐、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去感染学生, 为课堂的情感交流奠定基础。

其次, 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1. 摆正位置, 尊重学生。

教学中, 教师要摆正位置, 尊重学生, 遵循民主教学的原则, 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 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顾虑, 使学生勇于提出各种意见和观点, 敢在课堂上充分地展示自己。

2. 语言诱导, 营造氛围。

课堂上, 教师主要用语言与学生交流, 学生的感情也最易受到教师语言的影响。其中, 课始的导语尤为重要, 好的导语可以诱发学生的情感, 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 开掘库存。

在指导学生阅读时, 要注意利用学生的原有积累。例如, 在教学《草原》一文时, 首先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草原的资料, 课上通过汇报交流, 让学生对草原及草原上生活的人们的情况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读老舍笔下的《草原》。

2.“下水”读文。

教师“下水”读文, 能融合作者、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情感, 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 能加快学生进入文章意境。例如, 在教学《第一场雪》时, 我抓住了“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河流、树木、房屋, 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 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引导学生品味“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等叠词和“银条儿”“雪球儿”等儿化词, 使学生领悟到作者语言的艺术性和对雪的喜爱之情。

3. 音乐的渲染。

音乐中蕴涵着丰富的内容, 音乐往往比语言来得更直接, 更贴切, 更能激发人的情感。例如, 学习《月光曲》, 先让学生欣赏《月光曲》。当学生完全沉浸于音乐之中时, 教师相机导入新课:“如此悦耳动听的音乐, 就是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成的《月光曲》。《月光曲》是怎么谱写成的呢?这里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这样, 学生的学习欲望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 整堂课便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进行。

三、课后延伸, 在语文实践中发展学生的情感

1. 表演体会。

例如, 在结束了《晏子使楚》一文后, 我让学生表演课本剧, 通过想象, 丰富人物的内心及形象;通过表演, 体会晏子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 感受晏子的机智、勇敢、爱国。

2. 留疑激情。

例如, 在结束了《落花生》一课的教学时, 我设计了一场辩论赛:“在当今社会, 你要做苹果、石榴一样的人, 还是做落花生一样的人?”学生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最后到底应该做怎样的人呢?我没有否定任何一方, 而是设下一个疑点, 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自己去琢磨, 去体会。

3. 续写体验。

拨动体育“弱势生”的情感之弦 篇5

一、耐心施爱,融入师情

薛洋(化名)是一名大家公认的“双差生”。刚开始接触他的时候,小小的他总是排在队伍的最后,练习时他总是离开队伍,一人站在操场一角。其他同学对我说:“老师,你别管他,他上其他课也是这样,别的老师也没办法。”在了解情况之后,每次上课我都第一个表扬他:“薛洋你今天表现不错,排到队伍里来了。”“薛洋你能不能把这个动作展示给老师看一下?”……有时我还随身带点小奖品奖给他。就这样他慢慢地从疏远、不愿意上体育课到愿意和笔者进行交流,喜欢体育课,到后来每到上课他还主动帮忙准备器材,把笔者当知心朋友,悄悄地告诉我他的心里话。我也成了他最好的朋友,他也变成了一个坚强自信的小男生了。

二、降低难度,提高热情

很多体育“弱势生”,即使再努力,也难以完成教师提出的统一要求,更不可能在竞争中名列前茅,这些学生屡遭失败就会失去信心,在课堂中总处于被动、消极状态。因而,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在教学中,适当降低动作难度,使其产生“成功体验”;当他们有一些进步时,及时鼓励,增强其信心;表现突出时,让其公开展示;达到预定目标时,提出更高要求,使其在一次次的成功中接受新的挑战。如在跨越式跳高课上,为了消除他们对跳高的恐惧,用鞋盒来让他们学习跨越动作,鞋盒较轻,高度两、三个或四、五个由他们自选。没有了恐惧,他们的胆子也就大了,再让他们跳横杆时他们的信心就足了。

三、家校沟通,激发亲情

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深受小学生喜爱,同时也给我以启发。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不仅是教师的责任,更需要家长的配合。因此,笔者为体育“弱势生”量身定做一张张“亲子体育家庭作业”,用这样的形式来帮助家长,有意识地督促、鼓励、带领学生在校外进行体育运动,并相互评价。这一举措深受学生家长们的欢迎。

实践证明,在家长的陪伴下,学生的锻炼热情高涨了,从交回的反馈表上看到了学生的进步,家长的赞许,更重要的是“弱势生”与我的师生情浓了,与家长的情更深了。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对“弱势生”情感教育。让他们感受到对他们的爱,对他们的关心,拨动“弱势生”的情感之弦,定能奏出振奋人心的心灵乐章!

上一篇:渠道下沉下一篇:可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