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

2024-11-18

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共6篇)

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 篇1

高血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其患病率高达10%~20%, 在其持续进展过程中可导致心脑血管等病变, 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积极有效地控制血压可以明显降低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我院采用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患者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4例患者治疗前血压均150~179/95~109mmHg。其中, 男70例, 女54例, 年龄42~73岁, 平均 (52.3±5.3) 岁。无其他内科严重疾患, 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及血压测量方法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的要求。

1.2 治疗方法

治疗前2周停服其他影响血压的药物。每日8:00口服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 (5mg/片) , 剂量1片/ (次·d) , 给药8周。

1.3 观察指标

用水银柱式血压计测量血压, 治疗前血压采用停原降压药第2周内3次血压平均值。治疗期间住院患者每天测血压2次, 门诊患者每周测血压3次 (服药次日7:00测血压) , 记录心率, 同时记录不良反应。治疗前及8周后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

1.4 疗效判断标准[2]

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 并降至正常或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 但下降≥20mmHg;有效:舒张压下降未达10mmHg, 但已降至正常, 或下降10~19mmHg或收缩压下降30mmHg;无效:未达以上两项标准。

1.5 统计学处理

治疗前后血压变化采用t检验, 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降压效果

治疗8周后, 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前后心率无显著差异 (P>0.05) 。其中, 显效104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97.6%, 无效3例, 见表1。

2.2 不良反应

A组头痛6例, 头晕6例, 面红5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13.7%;治疗8周后, 血尿常规、血尿素氮、血肌酐、血糖、血脂、血电解质、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均无明显变化 (P>0.05) 。

3 讨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是第三代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能选择性抑制钙离子跨膜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 扩张外周动脉, 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从而降低血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剧烈波动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呈正相关[3], 有效而平稳地控制高血压患者24h血压水平是减少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损害的关键。钱文琪等[4]研究表明, 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消除半衰期长达35~50h, 可以持续、稳定降压并维持>24h。

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组织、器官功能减弱, 老年人群疾病有其独特的特点。一般老年人降压药物选择与成年高血压治疗基本相同, 但用药时需注意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和伴有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 特别是心血管病。此外应全面考虑药物联合时互相间的作用等, 要选择治疗后获益最大且预后疗效最好的药物。

本研究结果显示,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总有效率为9 7.6%, 降压幅度也较大, 不良反应少 (1 3.7%) , 且不良反应轻。表明苯磺酸氨氯地平可有效地控制大多数患者血压, 且耐受性好。循证医学亦证实长期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 保护肾脏, 减少死亡。同时, 王灿[5]报道, 国产与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无明显差异, 但经济效果国产优于进口片剂。由此可见, 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前景广阔。

摘要:目的 观察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降压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24例高血压患者给予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5mg/d, 治疗8周。结果 用药8周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下降 (P<0.05) ;总有效率为97.6%;轻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 但均能耐受。结论 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 且不良反应轻。

关键词:高血压,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疗效,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 (2005年修订版) [J].高血压杂志, 2005, 13 (1) :51-53.

[2]陈涵坤, 许晶.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报, 2010, 31 (19) :3104-3105.

[3]高润霖.高血压的降压药物治疗--从ALLHAT临床试验得到的启迪[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3, 31 (4) :241-242.

[4]钱文琪, 陆国平, 陆旭辉, 等.用动态血压监测比较国产与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降压疗效[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4, 32 (增刊) :148-149.

[5]王灿.分析治疗高血压的2种苯磺酸氨氯地平的效果及成本[J].药物与临床, 2010, 23 (1) :115-116.

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136例高血压患者, 所有患者均为初诊病例, 且为1~2级高血压病不伴明显靶器官损害患者, 患者均无心、肾、肝功能不全以及合并有冠心病、高钾血症、糖尿病、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禁忌证者, 将其分为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组 (68例) 与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组 (68例) , 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组中男37例, 女31例, 年龄35~80岁, 平均年龄 (56.55±13.28) 岁, 高血压病程7~15年, 平均 (10.24±3.26) 年;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组中男39例, 女29例, 年龄37~81岁, 平均年龄 (57.61±13.56) 岁, 高血压病程6~15年, 平均 (10.52±3.41) 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接受该次治疗前均停止服用其他降压药物至少两周, 所有患者均选择在每天上午7:00左右服药, 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患者给予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 (商品名:络活喜) 治疗, 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组采用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商品名:安内真) 治疗, 每次剂量均为5 mg, 每天口服1次。用药后24 h内监测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化, 血压监测主要通过美国Spacelab无创动态血压检测仪进行, 其中将凌晨6:00至夜间22:00定为白昼, 每半小时测量血压一次, 将夜间22:00至第二天凌晨6:00定为夜间, 每1小时测量血压一次。

1.3 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24 h平均血压变化、24 h平均收缩压变异性、24 h平均舒张压变异性[1,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该研究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组与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 见表1, 两组患者治疗24 h平均血压变化、24 h平均收缩压变异性、24 h平均舒张压变异性比较有明显差异 (P<0.05) , 见表2。

3 讨论

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是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 并具有良好的血压控制效果[3]。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是苯磺酸氨氯地平的制剂, 该药物属于一类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抗剂, 目前在心绞痛、高血压等病症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药物可以单独使用, 也可以与其他药物配伍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的药理作用主要是通过对钙离子通过“慢”通道产生阻滞作用, 以阻止其流入血管平滑肌细胞, 从而引发血管舒张效应, 最终达到良好的降压效果[4]。同时, 苯磺酸氨氯地平能够有效促进力学效应, 从而发挥较强的遏制血管壁重塑作用。相关临床资料称, 即使高血压患者长期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也不会导致心率或血浆儿茶酚胺出现明显的变化, 同时可以获得较平稳的降压效果。国外某医学研究机构表明, 与其他同类的钙通道阻滞剂相比,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能够更加提高降压效果, 并能够获得较高的生物利用度等多种优势, 是一种治疗高血压的安全、有效药物。归纳起来, 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 药物能够有效降低血压水平, 特别是脉压和收缩压; (2) 苯磺酸氨氯地平能够促进血管内皮功能改善; (3) 苯磺酸氨氯地平具有较强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4]。目前临床上也有报道称苯磺酸氨氯地平不仅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 同时还可以逆转左室肥厚, 这一结论也已被国内外许多研究证实。

该研究主要对我院的13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 结果显示, 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组与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两组患者治疗24 h的平均血压变化、24 h平均收缩压变异性、24 h平均舒张压变异性比较具有明显差异, 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明显优于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组, 由此表明, 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李鸿民.认知行为情志疗法对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及血压水平的影响[J].中国药业, 2014, 15:81-83.

[2]徐林莉.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性高血压76例临床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0, 5:602-603.

[3]张文辉.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病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 2013.

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2012年我院门诊及住院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 均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2]。纳入标准:治疗前未进行其他降压治疗, 药物治疗者需停药1周。排除标准:其他疾病引发的继发性高血压。其中男86例, 女34例;年龄40~78 (54.5±8.76) 岁;轻度高血压32例, 中度80例, 重度8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国产组和进口组各60例, 2组性别、年龄、血压、病程以及并发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国产组:

予以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商品名:安内真, 重庆科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规格:5mg/片, 价格:1.15元/片) 5mg晨起口服, 每天1次。用药1周内, 降压效果不明显者可将药物剂量调至10mg/d。

1.2.2 进口组:

予以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商品名:络活喜, 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规格:5mg/片, 价格:5.44元/片) 。用药1周内, 血压下降不明显者可将药物剂量调至10mg/d。

2组均治疗3个月, 观察临床疗效。为了保证临床疗效对比的科学性, 治疗期间均禁止使用其他降压药物、血管扩张剂等。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降压效果以及药物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定标准[3]

显效:舒张压 (DBP) 下降>10mm Hg, 并且血压已降至正常水平, 或DBP下降>20mm Hg;有效:DBP下降<10mm Hg, 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mm Hg, 或收缩压 (SBP) 下降≥30mm Hg;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以显效+有效计算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

国产组显效43例, 有效13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为93.3% (56/60) ;进口组显效42例, 有效13例, 无效5例, 总有效率为91.7% (55/60) 。2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降压效果

2组治疗后SBPDBP较治疗前下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0.05

2.3 药物不良反应

2组治疗期间均发生了不良反应, 于药物减量后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国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 进口组为16.7%, 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另外, 2组治疗期间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3讨论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进行终身性服药治疗, 为了提高其服药的依从性认识, 需研究具备三重效果 (降血压、不良反应少、价格低廉) 的降压药物。钙拮抗剂具有作用广泛、疗效确切的特点, 所以受到高血压临床治疗工作的重视和推广。

苯磺酸氨氯地平作为钙拮抗剂[4], 应用于高血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工作, 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疗效。本药可以成功阻滞心肌、血管平滑肌细胞外的钙离子进入细胞, 扩张冠状动脉, 改善心肌供氧以及外周小动脉, 最终实现降低压的目的。此制剂具有持久、缓和的扩血管效应, 可以全天内平衡患者的血压, 在与血浆结合的基础上, 规避了血药浓度的异常波动情况, 所以促进了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

本文结果显示, 国产组与进口组高血压治疗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以及具体降压效果相接近,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从我国高血压用药依从率来看, 多数患者均存在用药率低的情况, 可能与用药患者的经济条件相关。而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药物成本相对较低, 更加符合高血压患者的用药需求。总之, 由于国产制剂价格便宜, 利于患者坚持服药, 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凯, 马长生, 倪秉兰.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单纯收缩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 2010, 29 (23) :10-11.

[2]李红建, 孙玉萍, 李志民.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 3 (16) :8-10.

[3]苯磺酸氨氯地平临床应用中国专家组.苯磺酸氨氯地平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建议[J].中华内科杂志, 2009, 48 (11) :974-979.

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 篇4

关键词: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原发性高血压

心脑血管疾病成为我国主要病死原因, 而高血压是导致该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积极将血压降至目标水平是治疗的关键, 苯磺酸氨氯地平是新一代的Ca2+拮抗剂, 为临床常用的高血压一线治疗药物[1]。本研究对国产和进口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成本-效果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12月门诊收治的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0例, 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各80例。国产药组患者中, 男48例, 女32例, 年龄35~75岁, 平均 (55.1±0.5) 岁, 病史2~23年;进口药组患者中, 男40例, 女40例, 年龄32~76岁, 平均 (54.2±0.4) 岁, 病史3~20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进口药组患者给予口服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 (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批号:20110430, 规格:5 mg×7片, 价格:38.09元/盒) 联合其他降压药物治疗。国产药组患者给予口服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 (宁波大红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批号:20110512, 规格:5 mg×14片, 价格:2.37元/盒) 联合其他降压药物 (两组相同) 治疗。两组患者均5 mg/次, 1次/d, 治疗30 d。患者均经心电图、血生化、血尿常规等检查, 每14天随诊1次, 并由同一名医生采用同一水银柱血压计对患者血压水平进行测量。

1.3 疗效评价

依据相关抗高血压药物指导原则进行疗效评定:显著改善:舒张压下降高于10 mm Hg (1 mm Hg=0.133 k Pa) , 且恢复到正常水平, 或舒张压未降至正常水平, 但下降高于20 mm Hg;改善:舒张压下降小于10 mm Hg, 但已达到正常范围, 或舒张压下降范围为10~19 mm Hg, 或收缩压下降高于30 mm Hg;无效:均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 (%) = (显著改善例数+改善例数) /总例数×100%。

1.4成本计算

成本主要为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 并采用货币单位表示成本。直接成本包括药品费用、检查费用;间接成本包括因疾病而造成的损失。为了使分析结果有实际意义, 除去不稳定因素, 本研究患者的其他费用均一致, 因此, 成本只计算药品费用, 以我院2014年门诊零售价格进行统计, 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每片0.17元, 每月30 d, 国产药组成本为5.1元;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每片5.4元, 每月30 d, 进口药组成本为162.0元。

1.5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 9.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国产药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5%, 进口药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2%,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成本-效果分析

国产药组患者治疗费用明显低于进口药组, 且成本-效果比低于进口组, 见表2。

2.3 敏感性分析

药物经济学研究数据具有不稳定性, 不同药物、不同人群所产生的成本-效果不同, 影响分析结果。敏感性是为验证不同估算、不同假设条件对结果的影响, 将两种治疗方案药品费用下降10%, 可见进口药组治疗费用成本-效果仍高于国产药组, 见表3。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若未得到及时治疗, 会导致患者的脑、心、肾以及周围血管、眼底等靶器官出现病理损伤以及功能障碍,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2]。当前, 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疾病的药物种类多样, 但选择一种有效、安全的降压药物, 对于节省费用, 提高临床疗效十分重要[3]。苯磺酸氨氯地平为一种新型的二氢砒啶类Ca2+拮抗剂, 特点为解离速度以及受体结合速度慢, 因此药物可维持较长时间, 半衰期长达48 h, 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 因此每天服用1次即可在24 h内控制血压水平, 患者依从性良好。苯磺酸氨氯地平降压效果确切, 而且持续稳定, 可长期用于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本研究表明, 国产药组患者总有效率与进口药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成本为某一药物治疗方案或在治疗过程中所投入的人力资源以及财力资源消耗[5,6]。依据药物经济学对药物成本进行分析[4], 寻找一种药效优良, 费用最低的方案。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进口药组、国产药组的药物成本-效果分析分别为2.125、0.070, 表明国产药物治疗方案更为合理经济。根据敏感性分析, 药品价值浮动不影响分析结果。因在临床治疗中, 不能只重视结果, 而忽视成本, 但不能只考虑成本, 忽视结果。只有将成本-效果进行结合, 才能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降低不必要的治疗费用。

综上所述, 经成本-效果综合分析, 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理想药物。

参考文献

[1]陈旭东.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国产品替代进口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7 (2A) :34-35.

[2]刘艳秋.3种长效钙通道阻滞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12, 31 (3) :168-170.

[3]段元青.坎地沙坦酯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效果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4 (10) :1029-1031.

[4]史志学.三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方案的药物经济学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 (26) :98-99.

[5]陈平钰, 马爱霞.药物经济学在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领域的应用[J].中国执业药师, 2014, 12 (1) :40-43.

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参考《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年第30卷第8期刘学庆等发表的“国产拉西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2]一文, 利用其疗效观察结果进行药物经济性比较。

1.2 给药方案

所有患者分司乐平组和乐息平组, 分别给予司乐平片 (国产拉西地平片, 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和乐息平片 (进口拉西地平片, 西班牙葛兰素威康) , 给药剂量均为1次/d, 每次4 mg, 两组均加用安慰剂每日一片, 疗程共8周。

1.3 疗效判断

疗效判断参照卫生部制定的《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中高血压药物的疗效判定。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 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 mm Hg以上;有效:舒张压下降虽未达10 mm Hg, 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 mm Hg;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有效率=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病例数×100%。

2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均有统计学差异, 司乐平组有效率88.4%, 乐息平组有效率90.7%, 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安全性

司乐平组出现2例轻度瘙痒和1例踝关节水肿, 乐息平组有1例踝关节水肿, 但所有副反应均不影响日常生活和继续治疗。

3经济学分析

3.1 成本的确定 (C)

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是在实施某一治疗方案或其他治疗方案的整个过程中所投入的全部财力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消耗, 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3]。在该治疗方案中除药品费用不同外, 其他费用基本一致, 故本文仅就药物费用进行探讨, 同时为使分析结果有参考意义, 药品费用以2010年5月江苏省药品集中采购公布的零售价计算:司乐平片1.50元/片, 总费用84.00元;乐息平片4.51元/片, 总费用252.56元。

3.2 成本-效果分析 (C/E)

成本-效果分析以C/E为指标, 是成本与效果的比值, 表示取得单位效果所需花费的成本。成本效果比 (C/E值) 越低, 表明取得1个单位效果所需的费用越低;而增长的成本效果比 (⊿C/⊿E) 表明同样增加1个单位效果所需增加的费用, ⊿C/⊿E值越低, 该方案越有意义。两组成本-效果分析见表1。

3.3 敏感度分析

敏感度分析是为了验证不同假设或估算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程度。随着目前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医药卫生体制的不断完善, 药品价格下降将是必然, 故将药品价格下降10%进行敏感度分析, 结果见表2。

4讨论

拉西地平作为新型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降压机制是通过阻滞电压依赖性L型钙通道而减少跨膜Ca2+内流引起血管扩张, 同时其脂溶性远高于其他钙离子拮抗剂, 可在细胞膜脂质双层中聚集, 并在清除阶段不断释放, 可以平稳控制血压[4], 是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首选药物之一。

由表1可知, 产生单位效果所需成本 (C/E值) , 司乐平组远低于乐息平组, 因此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分析, 选用国产拉西地平片 (司乐平片) 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比进口药物更经济、合理, 表2敏感度分析与成本-效果分析结论一致。

成本-效果分析目的在于平衡成本和效果, 在两者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 成本-效果比较将两者有机结合, 不仅利于治疗成本的节省, 更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提高药物治疗的价值。综上所述, 国产拉西地平片 (司乐平片) 降压效果明确, 使用方便, 价格低廉, 在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方面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比较国产和进口拉西地平片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成本-效果。方法 采用已发表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相关用药资料, 按其方案分司乐平组 (国产) 和乐息平组 (进口) , 应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药物经济性评价。结果 两组方案治疗轻中度高血压虽有相同疗效, 但成本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国产拉西地平有较好的成本-效果比,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拉西地平,成本-效果分析

参考文献

[1]辛华栋, 张莉华, 张忠波, 等.拉西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影响.中国社区医师, 2010, (6) :15.

[2]刘学庆, 邱林林, 郜黎伟, 等.国产拉西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 30 (8) :919-920.

[3]叶咏年.药学综合知识和技能.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4:261.

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 篇6

关键词:硝苯地平,高血压,缓释制剂,药物评价

硝苯地平缓释片是长效、高效而不良反应较小的钙通道阻滞药。具有舒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 且具有半衰期长, 能够维持较长和较高的血浓度等优点[1,2], 因而该药广泛应用于临床, 亦是《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使用的抗高血压药[3], 本院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观察两种国产SRN治疗原发性高血压98例, 监测2组药物的疗效及耐受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按1999年WHO/ISH标准, 连续3次非同日坐位收缩压为141~180 mm Hg (1 mm Hg=0.133 KPa) , 舒张压为91~110 mm Hg的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2组, A组为:伲福达组50例, 男34例, 女16例, 年龄 (62±13) 岁, B组为得高宁组48例, 男33例, 女15例, 年龄 (63±11) 岁。2组性别、年龄血压情况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剂量与方法

所有人选病例治疗前1周及治疗期内均停用其他降压药物, A组患者应用伲福达 (山东青岛国风制药厂提供, 商品名伲福达) , 20 mg, 口服, 2次/d;B组患者应用得高宁 (山东德州制药厂提供, 商品名得高宁) , 20 mg, 口服, 2次/d;2组疗程均为20 d。

1.3 观察项目

治疗前与治疗后休息15 min后用标准台式水银血压计连续3次测量坐位右上臂血压, 每次测量间隔1~2 min, 取最高的2次血压稳定值 (舒张压差值≤4 mm Hg为稳定) 的平均值为检测血压值, 观察血压下降幅度变化, 观察治疗前后心率变化及发生的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断

根据1979年心血管流行病学郑州会议评定标准。显效:坐位舒张压下降≥10 mm Hg, 并且血压已降至正常范围, 或舒张压下降>20 mm Hg;有效:舒张压下降幅度<10 mm Hg, 但血压已降至正常范围, 或舒张压下降在10~19 mm Hg, 或收缩压下降≥30 mm Hg;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2组患者用药20 d后降压效果显著, 伲福达组与得高宁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和91%,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2组P>0.05

2.2 降压幅度

2组患者用药后降压幅度较大, 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组间比较, 伲福达组降压幅度为 (36±12) mm Hg/ (22±8) mm Hg, 得高宁组降压幅度为 (35±14) mm Hg/ (21±9) mm Hg。2组降压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心率变化

2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率加快反应, 但2组治疗前后与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s)

注:2组治疗前后配对t检验:aP>0.05, cP>0.01。2组组间t检验:dP>0.05

2.4 不良反应

2组产生的主要不良反应伲福达组头痛4例, 头痛头晕18例次, 面红8例次, 心悸10例次, 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 (20/50) , 得高宁组头痛头晕20例次, 面红10例次, 心悸12例次, 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 (20/48) ;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组患者不良反应均于用药2~10 d后出现, 其程度均较轻微, 不影响继续治疗, 服药期间逐渐消失2组各10例, 其余均停药后自行消失。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 国产硝苯地平缓释片伲福达组与得高宁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分别是94%及91%, 与文献报道的治疗结果相似[2]。实验中发现, 2组的降压幅度均与用药前基础血压有关, 其基础血压越高, 其降压幅度越大。2组药物对患者心率均有心率加快反应, 可能与其反射性激动交感神经的作用有关, 通过本研究观察, 国产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效果较好, 两种不同厂家制剂效果均无明显差异, 均无严重不良反应, 耐受性较好。

参考文献

[1]陈鲁原.对钙拮抗剂在高血压治疗中地位的再认识.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5, 31 (21) :16.

[2]诸骏仁, 蔡适绳, 何汝敏.国产控释剂型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高血压杂志, 2005, 13 (5) :306-309.

上一篇:番茄加工业下一篇:放羊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