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监理问题研究

2024-09-18

建设工程监理问题研究(共12篇)

建设工程监理问题研究 篇1

摘要:分析了小城市建设工程监理存在的四个问题,包括市场行为不规范,人员匮乏且服务水平不高,现场人员监管难度比较大,技术装备落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四点建议,以规范小城市工程监理市场。

关键词:小城市,建设工程,监理

自1998年开始,我国在工程建设领域实行了监理制度,并已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理制度,正在经历着一个发展、规范和逐步完善的过程。本文就小城市建设工程监理的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对策作一些探索和论述。

在小城市,建设监理有以下特点:1)资质较低,大多为丙级资质。2)从业人员少,大多是一人兼管多个项目。3)监管力度小,普遍存在“大业主,大承包商,小监理”现象。4)收费低,普遍存在超低价中标现象。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小城市开始出现了一些投资几千万,上亿的大项目。分析小城市的监理行业面临的问题,规范小城市的监理市场,提高整个行业的水平无疑有重要意义。经过研究发现,小城市监理存在以下问题。

1 监理市场行为不规范

在小城市的监理业务大都没有经过公开招投标,或者是招投标存在很多内部操作。业主缺乏对高素质、高水平监理的内在需求动力,而仅仅是走一个建设程序,因为没有监理,项目就无法审批。所以他们选择最低价或关系好的监理企业,导致监理市场不规范,缺少监理市场的竞争机制。转包监理业务、挂靠监理证照的现象非常严重。在这个过程中,滋生了一批素质不高的监理企业,这些监理企业往往通过恶性压价竞争、人情关系等途径获取业务,使得一些本来实力尚可的监理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同流合污”,这种不正当竞争及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不仅严重败坏了监理行业的声誉,而且极大地制约和危害着监理行业的健康发展。

有些监理单位还不是真正独立的法人实体,这些监理单位尚处在母体的副业状态,既不独立核算,又不自负盈亏;有的挂着监理企业的牌子,没有固定的、专职的人员,有监理任务时就临时凑人员,没有监理任务时,这些人就解散或转移,严重影响监理人员的形象。

监理的费用目前仍然是1998年的价格水平,这个价格水平与目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对监理工作的要求和赋予监理的责任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监理的获利远小于其应该承担的责任,并且《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标准》未得到全面执行。众所周知,相对于勘察设计,检测等服务性机构,施工阶段的监理周期要长得多,而收费水平远低于设计单位;并且,一方面监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责任越来越重大,另一方面却还存在着在现有不高的政府定价上的恶性压价、恶性竞争。在有的地区,监理已经发展成为“做资料,挣签字费”的行业。压价竞争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地步,甚至有上亿的工程监理收费不到10万元的现象。这种状况,必将导致建设监理市场的混乱,监理人员素质愈发低下。

2 监理人员匮乏,服务水平不高

《工程监理企业资质标准》存在一些漏洞。我国在监理企业的成立和资质评定方面规定:不同资质等级的监理企业,必须有相应数量的注册监理工程师。但却没有规定,注册人员必须在该企业工作,这可能成为影响监理企业人力资源实力的因素之一。实际还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某些监理公司监理资质等级高,拥有注册监理工程师人员多,但是大部分注册监理工程师并不在本企业工作,真正在现场开展工作的监理师,总监就更少。

在小城市,现场的监理人员大多是退休工程技术人员、新就业大学生以及其他一些社会上的工程部门分流人员,因此人员素质平均水平较低,绝大部分现场监理人员没有注册监理师资格。不少工程项目存在着监理人员专业配备不齐、工作不到位、监理责任不落实的问题。有的总监理工程师兼任很多项目的总监,平均到现场的次数就很少。另外,现场的条件比较艰苦,工程周期长,现场人员收入普遍不高,导致人员流失严重。

3 现场人员监管难度比较大

在小城市,普遍存在业主和施工单位是一家的现象,在实际的工作中,因为缺少业主的支持,监理人员很难开展工作,对于一些违规现象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施工队伍都是无证上岗的农民工,只有经验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就连施工员,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等也持证不全,当然施工水平也很有限。对于这样的情况,监理人员处处以规范来要求施工队伍的难度相当大,大多情况也只好应业主要求放宽标准。监理费用按工程进度由业主支付,也导致现场人员顾及公司经济利益而监管不力。现场监理人员容易产生对业主违规行为的认同心理,为了赶工期,抓商机而放松监管。不少现场人员干脆不闻不管,认为眼不见,心不烦,长期以来,就形成了以业主为核心的三方利益共同体,监理也失去了其意义。

在小城市,普遍存在“大业主,大承包商,小监理”现象。当地的监理公司为了承接更多业务,都是按照业主和承包商的意图,不按规范来要求。外地的监理公司在小城市又很难承接到业务,导致小城市的监理缺乏竞争而更加混乱。

4 技术装备落后

小监理企业的困境导致了其无力投入。现场监理人员缺乏必要和先进的检测设备与检测工具,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监理工程师的监测手段还完全停留在传统的看、摸、敲、照的程度,不能不说我们的监理工作还处在一个较低层次,缺乏必要的技术资料,如国家颁布的各种技术规范、标准、地方标准和规程、标准图和通用图集等。更不用说监理人员参加各种行业培训、学习和交流。技术手段的落后反过来又使业主和施工单位认为监理的工作无非就是监理公司安排几个人看着施工质量而已,最终就是用个章,做个资料罢了,造成监理的工作被认为技术含量不高,得不到业主的信任。

上述问题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监理法规体系还不严密,行业整体意识水平低,也反映了相应的监督管理还不够有力。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提出如下建议:1)建议加大政府监管,改变职能部门监管意识和服务水平。先从政府职能部门入手,加强监管和引导,提高整个行业从业人员意识,规范业主和施工单位行为,树立监理权威。规范监理市场,保证公平竞争,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2)建议改变监理费支付方式。建议制定《监理费用支付管理办法》;将付款方式改由第三方(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或质监站等)先向业主一次性收取监理费,由其按合同规定分期交付给监理企业,以解除监理单位的经济束缚顾虑,使其充分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3)建议政府管理部门在审批成立监理单位和整顿监理单位的时候要严格把关,加强监理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把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落实到位,重点加强招投标活动的后续管理。对总监理工程师实行中标(或直接委托)后的押证制度,建立总监理工程师动态管理数据库信息系统,避免总监理工程师到处挂靠的现象。建立健全各级岗位责任制。4)建议借鉴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借鉴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引进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与国际接轨,树立质量求生存的管理理念。监理公司真正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应采取PDCA循环闭合管理:领导职责——策划(P),监理服务——实施(D),实质性内审——检查(C),管理评审——持续改进(A)。完善管理方法,健全机构设置,加强内部审核,规范监理行为,从而使质量管理体系安全实施,能够带来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肇甲.浅析工程监理的现状与发展[J].铁道工程学报,2008(8):10-13.

[2]李战雄,文桂萍.建设工程监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探讨[J].学术论坛,2007(7):9.

[3]熊丽芳.建设工程监理过程中监理安全管理责任探讨[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4,24(3):20-23.

[4]李玲.城市道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08,34(10):236-237.

[5]严新兵,申桂英,于幼云.浅谈工程项目监理招投标[J].建筑技术,2006,37(9):6.

建设工程监理问题研究 篇2

第二项目部 靳灼贵

2015年7月16日

国有企业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问题的研究

从今年初开始,河南省委巡视组第一轮对全省20家省管国有骨干企业专项安全巡视,关键岗位和重要领域违规现象突出,工程建设管理问题较多,部分项目变成半拉子工程,基层“苍蝇”式腐败比较严重,侵蚀职工利益。国务院在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中,把建筑市场商业贿赂问题列为五大整治重点之一,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我国建设行业的一大难题。为了加强工程建设中的廉政建设,有效制止腐败的发生,必须推进工程建设领域惩防体系建设。深入研讨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问题的表现形式,发生腐败的主要环节,找出产生的原因,指出产生腐败的危害并及时研究探求制止的对策。

一、工程建设中腐败问题的表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工程建设由过去国家投资改为多家投资,投资主体开始多元化,施工队伍也由部门过去独家经营,改为向社会招投标。在这种变革中往往容易发生一些腐败问题,从工程建设方面的案例分析,工程建设中的腐败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在工程发、承包环节:现有的工程建设多采用业主负责制,承包方的命运掌握在发包方手中,承包方为了揽到业务,往往不择手段。一是拉关系走后门,送红包贿赂掌握发包工程的实权人物;二是让发包单位的上级负责人“批条子”、“打招呼”。少数承包人揽到工程后,将工程转包给不具备资质的另一承包人,层层转包,从中渔利。

2.在工程施工、验收、预决算环节违纪:在施工中,一些施工单位往往以小恩小惠,如请吃、请钓、甚至用钱物贿赂等手段收买建设方施工员,而一些施工员往往经不起拉拢腐蚀,“睁只眼、闭只眼”,为施工方大开方便之门。一是默许施工方偷工减料、弄虚作假。允许施工方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或在工程施工中不执行工艺要求,粗制滥造,伪造记录;二是允许施工方不按规定选取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从事工程建设;三是允许施工方不按规定进行交工验收而将工程交付使用,有的甚至将不合格工程评为合格工程。

3.市场主体良莠不齐,在工程建设市场上,国有、集体、合资、独资、私营等多种企业参与,一些实力不强的企业为承揽工程不惜以贿赂手段竞争;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虽然城乡建设日新月异,但工程建设项目仍是“僧多粥少”。寻找项目谋求生存发展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必然选择,激烈的市场竞争催生了以贿赂承接工程的“潜规则”。

4.有些监督管理流于形式,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个关键环节,没有完整的监督制约机制,无法对施工企业遵守廉政规定实施有效的监督;行贿犯罪打击乏力,司法实践中出于取证考虑,对行贿人大都作“污点证人”从轻处理,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法律的威慑力。

工程建设中腐败现象的存在,一是造成工程建设市场的混乱。让一部分不符合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参与工程竞争,极大地扰乱了工程招投标市场秩序。二是断送一些意志薄弱者的前途。使一些原本对国家和人民有过贡献的干部、党员蜕变成了人民的罪人,极大影响了干群关系。三是严重影响工程质量,有的甚至危及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四是造价被人为抬高,使国家资金大量流失。

二、工程建设领域发生腐败问题的主要环节

工程建设特别是重点工程施工周期长、涉及环节多、资金流量大,几乎每一个环节都潜伏着腐败的诱因。从最近几年工程建设领域违纪违法案件看,主要发

生在以下几个环节:

1、工程前期立项环节:工程建设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利润空间,只要能承接一两个大项目,就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维持企业全年甚至几年的正常运转。正因为如此,一个工程从立项开始,就受到方方面面的关注,建筑企业采取各种或公开或隐蔽的手段进行攻关。有的以帮助建设单位获取立项审批为筹码,或在项目考察阶段进行“感情投资”,得到建设单位决策者给予承建的承诺;有的则是在对将来承建有“充分把握”的前提下,对立项决策方进行公关,提前干预项目的投资规模、建设标准、补偿资金额度,从而为实现利益最大化打下基础。

2、工程竞标发包环节:一是陪标、串标现象较为严重。参加竞标单位结成利益同盟,有的在自定的最低投标价格内开展竞争,有的以商定的价格中标后轮流承建,还有的借用多家单位资质独自“作秀”。二是串通、泄底行为时有发生。表面上看,招投标的入围、评标,由专家、领导集体决策,但实际上个人说了算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投标方与建设单位私下串通,甚至用金钱贿赂相关人员,事先获得标底,从而击败资质优良的公司。三是规避招投标、指定承包人现象仍然存在。有的将工程化整为零、分批建设,达到投资数额小、不须招投标的目的;有的建设单位以建设资金短缺、需要有实力单位垫资为由,实现指定承建的目的。四是转包、分包问题屡禁不止。有的凭借在地方的“过硬关系”,逢工程项目就参与竞争,中标后即收取高额“劳务费”予以转包,俨然成了重大工程的“承揽专业户”、“一级经销商”;有的为回报在中标过程中有关人员的“帮助”,或为在施工过程中得到相关人员的“照顾”,应他们的“介绍”将工程分包。

3、工程施工建设环节:有的施工单位通过游说建设单位负责人,或采取其他非正常手段,导致少数领导干部将个人意志凌驾于专业设计和专家意见之上,置工程量变更须监理单位、原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四方会签的规定于不顾,以初始设计不适用、不美观、不大气、不超前等为由,擅自变更工程设计,增加额外工程量,以便获得更多的利润;有的施工单位通过对建设单位负责人、工程主管人行贿等手段,以使用特殊材料、采取新工艺达到更高的环保、安全要求等为由,抬高决算造价。

4、工程质量监管环节:有的施工单位、设备材料供应商通过向工程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质量检测机构的负责人员行贿等违纪违法手段,在建设工程中偷工减料、粗制滥造,降低工程及设备材料质量等级;有的建材供应商以高额回扣引诱材料采购人员,建材物资以劣充优、以次充好,造成工程质量低劣、安全隐患严重,这些工程发现得早是“烂尾楼”,发现得晚便是“楼脆脆”。

5、工程款结算环节:有的建设单位的领导干部和财务人员,利用职权或职务之便干预工程款结算,以优先拨款相诱或以迤延结算相协,迫使建筑企业向其“进贡”;有的建设单位的领导干部与施工单位合谋,虚结工程量、提高项目造价,增加工程结算款,从中获取私利。

三、工程建设领域腐败多发的原因

1、心态失衡,私欲膨胀。综观工程建设领域违纪违法案件中的领导干部,无一不是见利忘义、贪心过重。他们之所以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自己谋取私利的工具,究其思想根源,在于心态严重失衡、私欲恶性膨胀。有的领导干部看到自己一个决定、一个签名就能使他人一夜暴富,而自己辛辛苦苦一辈子还不如他们轻轻松松干一年,觉得当官太吃亏,于是眼红手痒,对施工方送来的巨款坦然接受,认为这才是对自己用权行为的合理回报。有的领导干部利用手中的审批权、监理权、验收权向开发商索取好处费,错把正常履行职责当作索取回报的筹码,权力观扭曲,价值观错位,最终堕入犯罪的泥潭。

2、体制不顺,制权不力:在经济转型期,与工程建设相关联的一些行政管理体制、市场运行体系还有一些不衔接、不完善、不配套的地方,使工程建设的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如国家尽管出台了建筑法、招投标法等法律法规,但体系仍不健全,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工程建设法律法规体系,在具体落实的各个环节上也缺乏一套完备的操作程序,而且各地区、各部门由于区域情况、认知水平的差异,出台的招投标操作细则往往不够严整统一,甚至在解释上也有很大的幅度空间,使招投标制度不能形成真正意义的、统一的有形建筑市场。同时,现行的工程管理权力配置也存在弊端,相关的法律法规只是一个管理规程,而起决定性作用的决策权却集中掌握在地区、部门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手中,使一个或几个人就能随意干扰工程立项、工程建设的正常秩序。这样一来,主要的权钱交易完全可以在进入法定程序之前完成,之后不过是走走形式而已。

3、违规操作,滥用职权:从工程建设领域违纪违法案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看,不按规定程序操作、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是腐败多发高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有的领导干部便千方百计插手和干预建设项目的开发、规划、建设等,有的无原则地打招呼、批条子,有的让亲友承接工程、参与项目。这些非正常行为的背后,往往隐藏着私欲、私心、私利,直接导致工程建设领域的违纪违法问题纠而不止、久治不愈。

4、唯利是图,恶性竞争:重大建设工程项目里包含着大量的隐蔽工程,由于监管难以到位,加之建筑材料市场价格的经常性变化,为一些不法之徒留足了谋取非法利益的空间。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城市建设的滞后性,所以城市开发的空间特别大,这几年建筑市场多呈加速发展的态势,建筑公司、个体公司、个体承包户层出不穷。一些规模、管理、技术、资质等方面处于劣势的企业,为了能与条件好的企业相抗衡,便不择手段,以金钱铺路、贿赂开道,或是以色情引诱、提供高档娱乐消费活动等方法打通关系、获取工程。而一些各方面占有优势的建筑企业在正常竞争往往败下阵来的情况下,转而开始效仿,形成恶性循环。本应是技术、质量、信誉激烈竞争的建筑市场,却变成了贿赂的竞争;本应是公平竞争、程序规范、运作有序的商业行为,却形成人人皆知的“潜规则”。

5.思想教育不到位:部门发生的经济案件涉及的人员有一部分是基层干部和工程管理人员,这些人由于流动分散,平时忙忙碌碌,自身学习抓得不紧,因此,对于哪些事能干,哪些事不能干,缺乏纪律约束观念。

6.管理模式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机构不适应。前几年,有些地方政府自筹资金建设的项目,往往是由地方政府从有关部门抽调力量组成工程建设指挥部,用指挥部的形式来指导工程建设。由于这种机构是临时的,人员来自四面八方,尽管有制度,但管理难到位。二是承包不规范。部门内部的大中修工程、改建工程采用合同管理的比较多,制约工程的诸多因素都掌握在发包方手中,如工程费用的支付,工程质量的要求,工程数量的计算,工程设计的变更以及工程验收和结算都在发包方的控制之中。因此,承包方为了在施工中顺利过关,不得不加大感情投入,由最初的小恩小惠逐渐发展到用钱物贿赂发包方有关人员。发包方有的工作人员甚至利用手中的大权,主动向承包方索拿卡要。7.监督机制不健全。有的工程建设项目没有严格的材料验收制度;没有严格的工程结算制度,在工程结算时,仅凭施工人员认可,就付了款,结果造成了多付工程款情况的发生;内部虽有审计,但往往只起到核实财务帐目的作用;有的虽有制度、规章,但往往流于形式,没有认真贯彻执行,如工程计量、工程变更

等这些伸缩性很大的工作,一般在制度中没有明确的监督制约条款,在合同中也没有明确的制约规定。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往往容易给腐败者留下可乘之机。

四、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问题的严重危害

1、扰乱了正常的建设市场秩序:公平合理的竞争秩序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基础条件,也是体现“优胜劣汰”法则的根本途径。但是,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商业贿赂行为从根本上扭曲了这种公平竞争的本质,使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对市场的调节作用无法正常发挥,阻碍了市场机制的健康运行,破坏了市场的交易秩序,使靠诚信经营、科学管理立身的企业在竞争中落败,而靠行贿、欺诈或其他非正常手段获胜的企业却大行其道,这种背离法治、践踏诚信的现象反映出商业道德的沦丧,也必然会影响企业生产、技术进步、产品质量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阻碍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2、影响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工程建设领域特别是房地产开发中发生的商业贿赂费用,最终都会转嫁给消费者,使得交易成本增加,消费者不堪重负。而且从曝光的工程建设领域中商业贿赂案件来看,工程施工中偷工减料或以次充好较为普遍,公共项目“豆腐渣”工程常有所闻,如4月23日重庆涪陵化工程坍塌事故和6月14日贵州雷山的房倒事故等等,极大妨碍了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危及了工程质量和安全,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不惜以重金腐蚀、收买工程建设中的相关人员,败坏了商业风气;而地方和部门领导干部和相关工作人员收受贿赂、损公肥私、中饱私囊的行为,则对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都产生极大的毒害作用,甚至蔓延到其他行业、其他领域,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4、破坏了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对一个象平顶山这样依靠煤炭行业支撑的地区来说,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倚重于城市开发和工程矿山建设带来的拉动效应。因此,工程建设环境在整个发展环境中也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在有很大选择余地的情况下,外地客商必然会“择善而从之”。如果建设市场混乱、商业贿赂横行,外来投资者便会望而却步,一个地方的凝聚力、吸引力将大为降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域外资本进入,对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五、加强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预防腐败工作的对策

1、着眼全局,坚持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导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防腐工作全局:认真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把工程建设领域防腐工作同经济建设中心结合起来抓,把消除阻碍经济发展的腐败问题作为工程建设领域防腐工作的出发点,努力探索新时期、新形势下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思路。通过“治源”、“治本”,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促使干部廉政。

2、创新思路,拓宽工程建设领域预防腐败工作的新渠道:工程建设领域预防腐败工作重在预防和治本。工作重点要向预防腐败的重大制度建设和落实上转移。一是坚持推行工程建设“廉政合同”制度。在签订施工合同的同时,与各施工、监理单位签订廉政共保责任书,以遏制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商业贿赂行为,保证资金的有效使用,确保工程项目建设顺利进行。二是推行工程建设纪检监察跟踪制度。对重点工程项目招投标、工程质量、建设资金管理情况,对参建各方廉政责任落实情况进行面对面、零距离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督促整改。三是积极推行工程建设诚信体系。建立工程建设廉政档案,扩大建档范围,丰富档案内容。做好不良行为记录工作,发现不良行为,记入档案,并立

即采取惩罚措施,切实加强对工程建设的源头监管。四是工程建设公开制度。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通过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等形式,发布工程建设信息,公开工程进度,扩大公开,杜绝“暗箱操作”。

3、构筑防线,巩固工程建设领域防腐工作新成果:一是教育防线。通过创新教育制度,对党员干部进行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思想素质,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各种不正之风。二是制度防线。对重大事项决策,防止个人说了算或久议不决的现象出现,推进政务公开和民主评议等制度的实施,加强机关内部规章制度建设。三是思想防线。在加强对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教育的同时,认真开展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完善机制,推动工程建设领域防腐工作新发展。一是重点加强对工程发包和招投标行为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各项制度,提高运行效能,实行阳光运作,保障招投标公开、公平、公正。二是加强对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对大宗建材和设备等物品采购,一律公开操作。在资金使用方面,重点工程设立专户专款专用。

5、加强廉洁教育,提高涉及工程建设人员的拒腐防变意识。在追求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采取一些非常规手段,在工程建设中变通政策、简化程序等现象屡见不鲜,这虽然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客观上为违反制度、规避监督提供了机会。因此,在教育引导上,首先应加强对地方领导干部的科学发展观教育和正确政绩观教育,引导他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遵循规律、尊重实际、遵守法规的前提下,加快城市开发步伐,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绝不能为树样板、出政绩而忽视工程监管,让腐败分子有空可钻,给工程质量留下隐患。其次,要加强对项目管理和建设单位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针对腐败易发多发的关键环节,有的放矢地开展事前、事中教育,增强党员干部法纪意识。再次,要加强对建设承包单位和施工单位人员的教育。建设主管部门及各行业协会要自觉承担起教育责任,尽快解决建筑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廉政建设无人抓、无人管的状况。要引导建设企业以诚信立业、靠质量生存,树立正确的竞争理念和经营道德,坚决杜绝靠行贿承揽工程、靠偷工减料增加效益的错误理念。

6、注重制度建设,打造规范有序的工程建设招投标市场。把抓制度落实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建筑市场规范有序运行。一要认真落实招投标法。对投标单位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禁止挂靠投标;对投标过程进行严格监督,禁止串标行为;对中标单位进行跟踪监督,禁止分包、转包等行为。要积极推行“标底公开和无标底招标”、“技术标、商务标分段评定”、“封闭式评标”等评标方式,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二要建立权力制衡机制。要坚持决策、监管、操作三分离,坚持科学的项目论证决策程序,制定规范的招投标程序,建立公开的审批程序,严格专家资格的评定标准。要合理制约和分解权力,促使有形建筑市场与行业招投标管理机构、招投标代理机构分离,建立统一的招投标市场。三要建立岗位工作责任制。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延伸到工程建设领域,建立具体的岗位工作责任制,从建设单位主管人员、招标办工作人员、专家评委,到施工人员、采购人员、监理验收人员,根据每个人职务、职责、岗位和权限,制订严格的责任要求、工作制度和岗位纪律,哪个环节出现问题,涉及人员都要承担相应责任。

7.切实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在招标审查时,除对施工、监理单位的资质、业绩进行审查外,还要对其能否承担起相应的经济责任的能力进行审查。也就是说,一旦出了工程质量问题是否有能力承担起返工责任,并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严格追究经济责任和刑事责任。建立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一要建立健全施工档案。施工队伍、设计单位、业主、监理单位及有关个人档案都要输入电脑,永久保存备查;二要从行政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三个方面落实责任制。

建设工程监理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电力工程建设;监理;亟待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 F4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2-54-2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电力行业是人们生活中的主导产业,只有加强了电力工作建设,才能保证人们能够正常使用电。但是,目前我国电力安全事故频发,相关的监理工作人员素质偏低,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监理质量。因此,建设单位为了保证自身的市场核心地位,就应该不断研究监理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中分析找到解决的措施,不断建立和完善电力工程建设监理法律体制,并进一步建立健全工程招投标管理,从而保证建设单位能够长久稳定的发展下去。

1 电力工程建设监理概念

1.1 电力工程建设监理含义

电力工程建设监理主要指的就是建设单位的相关监理人员对电力工程的施工和供应情况的监督检查。电力工程建设属于一次性的工程项目,而且其成本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具体的电力工作建设监理过程中,工程监理人员应该起到一个中间人的作用,保证电力工程建设的质量。同时,监理人员还应该加强对工程项目勘察设计的管理,保证勘察设计符合电力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另外,还要加强对工程项目具体施工活动的管理,保证项目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从而给建设单位节省大量的成本。

1.2 电力工程建设监理工作内容

众所周知,电力工程建设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程,其中涉及到的单位、设计人员、监理人员都很多,电力工程建设监理工作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监理人员应该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督,如果发现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任何问题,就要及时进行解决,保证施工质量。建设单位应该制定完善的监理管理制度,保证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相一致,同时也要保证电力工程质量能够满足原计划的施工质量要求。第二,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控。在电力工程建设之前都会签订相应的施工合同,从而保证双方的共同利益,因此,建设单位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施工合同上的内容进行施工,如果有改动就要及时与对方进行沟通,从而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管控。第三,电力工程安全管理。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不免会出现机械损坏等问题,因此,建设单位一定要注意相应的安全管理,保证施工人员能够文明施工,并保证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

2 电力工程建设监理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2.1 监理人才流失严重

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电力工程建设监理的收费比较低,监理费用只能够监理人员维持基本的生活,从而使得大量的监理人员出现流失情况。电力工程建设单位为了能够保证施工的正常运行,就会聘用一些退休的工作人员来担任监理职位,由此可见,他们的思想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求,缺乏先进的技术监督手段,从而使得建设施工项目的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各行各业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建设单位如果聘用较高技术的专业人才,那么就会给监理单位造成很大的经济压力。由上可见,由于电力工程建设监理的收费很低,从而使得监理人才出现严重流失的问题,这些问题亟待相关建设单位的有效解决。

2.2 电力工程建设监理收费标准问题

从目前我国电力工程建设监理的现状来看,电力工程建设监理收费标准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电力工程建设监理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我国电力工程建设监理收费依然很传统,缺乏完善的额定收费机制,收费标准和监理服务质量要求不相符。当前,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监理的收费标准很不合理,收费标准偏低。通常情况下,电力工程业主方应当无条件的为监理方提供交通、办公等用品,并且电力工程是还应该恪尽职守,但是,目前电力工程建设监理取费标准中将以上费用提供者改成了监理单位,很多住宿、通讯等费用都是让监理方来承担。因此,为了提高电力工程监理质量水平,就必须妥善解决收费标准问题。

2.3 电力工程建设监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

人才对于所有的企业来说都非常重要,因此,建设单位应该不断提高监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从而提高建设单位的监理服务质量。据相关调查显示,大部分电力工程的建设的监理人员都是由一些老师傅组成的,他们的思想比较传统,没有充分认识到先进技术手段的重要性,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很多建设单位为了节省成本,经常聘用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没有丰富的监理工作经验,一旦遇到监理突发问题,就不能根据经验来判断问题所在,从而使得施工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3 电力工程建设监理亟待研究问题的解决措施

根据以上电力工程建设监理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相关的监理单位应该充分认识到监理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提高监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并建立完善的电力工程建设监理法律体制,从而提高监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终提升监理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具体措施如下:

3.1 建立和完善电力工程建设监理法律体制

当前,我国相关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了电力工程建设监理的重要性,但是,收费标准和监理机制还没有与国家标准正式接轨,因此,我国相关政府应该建立和完善电力工程建设监理法律体制,使得电力工程监理服务水平与国家标准相接轨。同时,我国相关政府还应该规范施工工程中的质量控制水平,让施工质量标准能够适应国际市场的冲击。总之,建立和完善电力工程建设监理法律体制,不仅能够规范国外公司的进入行为,提高国内监理市场的适应能力,而且又能促进我国国内监理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3.2 进一步建立健全工程招投标管理

对于电力工程建设单位来说,进一步建立健全工程招投标管理也属于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因此,建设单位应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制度,保证工程投标能够正常进行,避免出现一些违法犯罪的行为,从而促进监理行业的有序进行。与此同时,国际通行法则规定,在具体的招标过程中,工程建设业方最为关注的问题就是服务水平、投标企业的业务能力以及整体信誉等。另外,工程业务方还应该重视各个施工工程项目经理的综合素质,一个好的领导,才能带动整个企业的服务质量和经济发展。因此,建设单位应该在进行招投标之前,对监理市场做一个整体的调查,保证工程招投标管理制度能够符合自身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同时,还应该制定完善的邀标机制,从而对监理人员的最低收费价格进行限制,保证监理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3.3 提高电力工程建设监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电力工程建设单位为了提高监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就必须提升监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建设单位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从以下几点着手来提高监理服务质量:

首先,建设单位应该不断提高对监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力度,让他们能够熟练掌握监理工作的相关专业知识,并明确为人民服务的职能,避免使得监理工作流于形式。其次,建设单位还应该不断提高相关监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要聘用一些国外发达国家的相关监理专家来莅临指导,定期召开监理工作讲座活动,让他们吸取一些国外专家的工作经验,争取做到与时俱进。最后,建设单位还应该做好监理人员的选择关,目前,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因此,建设单位在选拔监理人员时,一定要做好质量关,避免造成监理人员的鱼龙混杂现象,选拔一批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监理队伍,从而提高自身单位的监理工作水平。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力工程建设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程,建设单位应该重视监理工作,不断提高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并建立和完善电力工程建设监理法律体制,保证监理工程的有序进行,最终为建设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1] 佟晓东.浅议电力工程建设监理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2005,12:304.

[2] 陈思一.电力工程建设监理亟待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6:38-39.

建设工程监理问题研究 篇4

1 意义

房屋建筑工程监理的治污减排可有效保障房屋建设工程所产生的污染物,使房屋建设工程注重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监理治污减排可有效帮助房屋建设工程减少污染物的制造和排放,并通过一定方法对污染进行治理和防治。只有加强房屋建设工程中的治污减排才可使房屋建设工程更符合和谐建筑的理念,方可使房屋建设工程最小限度地制造污染,带给大众更好的环境保障,使房屋建设工程能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为环境的和谐美好做出贡献。

治污减排将成为房屋建设工程中重要的一环,只有使房屋建设工程的监理工作和治污减排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方可使房屋建设工程更加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为创造更优的环境而不懈努力。

2 房屋建筑工程监理过程中出现的污染问题

2.1 空气污染

在房屋建设工程中,时常会出现空气污染,如水泥的粉尘和尘土及其他一些细散的建筑材料的粉尘,而且还包括一些有毒气体的释放,如油毡和油漆的燃烧就会造成有毒气体的释放,对空气造成巨大污染,使建筑工程周围的空气遭受到巨大的污染。

人们在这种空气污染相当严重的情形下,很难进行正常化的生活。因为空气污染会直接被人们吸收到体内,对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地威胁。这些污染长期存在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会使建筑工程周围人的生活遭受到巨大的伤害,所以这种空气污染必须要及时予以治理,只有这样才可为大众塑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人们才可呼吸到没有污染的空气,才可以更好的生活。

2.2 水污染

在房屋建设工程中,很多情况下会产生废弃的水,而产生的污水排放到河沟里会影响到河沟水质的变化。废弃的污水极大地破坏了环境,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排放的污水会发出恶臭,影响环境卫生,使人们居住的环境遭受到严重破坏,如此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降,所以房建工程须认识到自己排放污水会造成的影响,要对污水进行合理的治理才可以保障良好的环境,才可使房屋建设工程与环境形成更加亲密的关系。

2.3 噪声污染

在房屋建设工程中无可避免的会遇到机械设备,也会出现人为的撞击和拍打现象,所以这些行为都会发生很大的噪声。这种噪声会对周围人产生较大的噪声污染,如此的噪声污染能影响人的情绪,使人变得焦躁不安,易产生矛盾情绪,所以这样的噪声污染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使人们陷入不安和混乱中。

噪声污染对人体也具有一定的伤害,使人们的神经出现疲惫,使听觉产生负荷,将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所以有必要减少噪声污染,只有这样才可为大众打造一个安静和谐的环境,才可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2.4 固体垃圾排放

在房屋建设工程中易出现固体垃圾,比如说建筑的残砖断瓦、使用的建筑材料包装、生活垃圾和建筑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这些都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伤害,严重的影响了环境的美观,使环境因为这些固体垃圾的排放而受到污染。固体垃圾严重的影响到了人们的视觉感受,成为影响环境和谐美好的罪魁祸首。

3 治污减排监理措施

3.1 减少空气污染措施

要在建筑工地内经常洒水减少尘土的飞扬,在道路或尘土较多的地方洒水。设置相应的洒水设备,并要求专人进行洒水,尤其是在干燥的时候,增加洒水的次数和量,这样可保持地面的湿润,不会轻易起尘。而且要对水泥等细散的建筑材料进行覆盖,对砂、石进行洒水处理,可减少粉尘。脚手架应经常派人清理并适当洒水。对搅拌机要搭建防护棚,且对其进行封闭。对于高空废弃物可使用密闭的容器运到指定位置。

3.2 控制施工现场废气的措施

要警告建筑工人不要在建筑工地进行垃圾焚烧,使每一位工人都了解焚烧垃圾的严重后果,避免焚烧垃圾造成的空气污染。杜绝建筑工人焚烧油毡和油漆及其他可产生有毒气体的物质,对焚烧有毒物质的人员给予严重处理,并杜绝乱堆乱放有毒物质,以免造成环境的污染。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房屋建设工程减少对大气环境的破坏。

3.3 控制施工现场废水的措施

施工单位应设置沉淀池,使混凝土输送泵,搅拌机和砂浆机的清洗浆水得到处理,不能使施工单位未经过处理的污水排放到城市的排水设施中。要对施工单位的厕所建立男女双用,并且设置化粪池,厕所污水排入化粪池,污水经过化粪池处理后才可以进入到城市排污管道,且需对化粪池进行定期清理。

3.4 控制施工现场噪声的污染

在施工建设中,噪声的污染对人们具有着更大的伤害,所以必须要对噪声进行及时合理防治。比如给设备安装消声器,并对产生噪声部位和振动部位增加舒缓垫,减小设备的振动。在设备周围建立避声室,增加噪声防治的设施,使噪声的强度减小,有利于将噪声降低到最低。

在车辆进出建筑工地时,要经过专人指挥,禁止高声鸣笛。并将噪声工作安排在上午,避免在下午和晚上实行噪声工作,以防对周围生活居民造成巨大的干扰。在噪声工作以外避免使用噪声工具。如果建筑工程不可避免在夜间进行工作,应该确定具体施工时间,办理夜间施工手续,并且张贴布告通知居民,从而使居民能够及时的进行防范噪声污染,使居民做好准备。

3.5 控制施工现场废弃物的污染

为了能够保障房屋建设工程的环保,要对废弃物进行集中的处理,禁止废弃物的随意丢弃,并且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对建筑垃圾进行集中密闭处理,并且减少废弃砖头的丢弃,使废弃的砖头全部派上用场,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施工建筑变得更加具备环保理念。同时要多给建筑工人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使员工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避免固体垃圾的产生。

4 结束语

对于房屋建设工程来说,一定要学会借助监理手段来对治污减排工作进行严格的把控,因为治污减排有助于房屋建设工程迈向一个崭新的天地,能够可持续的为建筑工程制造更加理想化的环境。本文从控制施工现场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垃圾污染说明了房屋建设工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并且给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使治污减排工作更具有意义。

摘要:在房屋建设工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污染现象,使环境遭受巨大破坏,所以一定要在房屋建设工程监理中注重治污减排的施展,使房屋建设工程的污染降到最低,使监理部门能有效地将治污减排放在首位,这样便可改善房屋建设工程的面貌,使房屋建设工程监理更具意义。

关键词:监理,治污减排,噪声污染,废水

参考文献

[1]陆婕.青岛市节能减排内涵、评价和战略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0.

[2]张剑.房屋建设质量控制与管理的若干思考[J].科技传播,2012(5).

建设工程监理问题研究 篇5

齐多德 安万秀

(古浪县林业局 甘肃古浪 733000)

摘要:本文立足于古浪县近年来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现状,发现问题,查找原因,明确今后发展的思路及对策,从而推动退耕还林工作健康顺利发展。

关键词:退耕还林;现状;问题;对策

地处河西走廊东端的古浪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总人口39.83万,其中农业人口37.58万,占总人口的 94.4 %,现有耕地面积110万亩,其中水川地56万亩,山旱地54万亩。县境内地形复杂,区域类别多,山、川、沙各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1/3,是全国防沙治沙重点县。近年来,随着三北防护林工程及天然林保护工程在我县的实施,我县坚持“南护水源、北治风沙、中建绿洲”的林业建设指导思想,初步建成了以南部山区水源涵养林、中部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北部防风固沙林为主的农田防护林体系,为我县农业的稳产高产提供了可靠的生态保障。然而,由于治理力度小,加之近年来气候持续干旱等因素的影响,全县生态环境“局部治理、整体恶化”的局面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国家退耕还林工程的启动实施,为我县的林业生态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抓住这一契机,实现我县林业建设的跨跃式发展,将是全体林业工作者共同奋斗的目标。

1、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现状

古浪县自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以来,始终将工程建设同改善县域生态环境和扶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抢抓机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四年来累计完成退耕还林18.9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5.2万亩、荒山(沙)造林13.2万亩、封山(沙)育林0.5万亩。分为:2002年2.2万亩,退耕地造林1.2万亩,荒山(沙)造林1万亩;2003年4.7万亩,退耕地造林2.5万亩,荒山(沙)造林2.2万亩;2004年11万亩,退耕地造林1万亩、荒山(沙)造林10万亩;2005年1万亩,退耕地造林0.5万亩,封山(沙)育林0.5万亩。工程实施范围主要在南部天然林缘区的干城、古丰、黑松驿、黄羊川、十八里堡及土地沙化严重的黄花滩、直滩、海子滩等17个乡镇及8个国有林场(站),共涉及64个村民委员会、6573户、23612口人,工程实施四年来,共向退耕户发放粮食490万公斤,现金补助1575万元人民币。

2、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古浪县县域生态环境,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是,由于没有现成的经验和做法,加之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具体的工程建设及实施过程中显现出了不少问题。2.1工程影响力不够大

虽然退耕还林工程在我县实施已有四年,但仍然存在着群众思想顾虑多,认识不明确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退耕还林政策认识程度不够,理解不深,把握不准,导致群众参与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二是重视程度不够,个别项目乡镇没有把退耕还林当作头等大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三是对退耕还林的认识不统一,按照国家退耕还林的要求,不论是退耕地造林还是荒山造林,都必须挖穴造林,穴的大小、株行距排列、树种搭配都有严格的技术规定,对此,部分群众认识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原因剖析:对工程建设的宣传不到位,部分领导重视不够,责任性不强。2.2造林质量欠佳

经县级自查、市级核查和省级复查,四年来全县退耕地面积核实率为99%,复耕和荒芜面积60.8亩;成活率在85%以上的合格面积 0.81万亩,仅占总面积的4.3%,成活率在41—84%的补植面积12.1万亩,占总面积的 63.9%,成活率在41%以下的失败面积5.99万亩,占总面积的31.8%;历年保存率仅为61.5%,其中退耕地造林保存率70.6%,荒山(沙)造林保存率50.8%。

原因剖析:客观上存在干旱缺水、鼠兔危害严重、国家计划任务下达迟等原因;主观上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基础工作不扎实,管护责任不落实等诸多原因。2.3技术操作不够标准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部分群众对造林技术及规程掌握不够,出现了整地不标准、栽植不规范等现象,尤其是在补植补造及荒山(沙)造林中,部分乡镇(或)个人存在着严重的应付态度,只图数量不求质量,导致了造林后从整体看视觉效果良好,但过一段时间后,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十分低下的现象,造成了对退耕还林工程的不良社会影响。

原因剖析:监管力度小,技术服务不到位,乡镇重视不够。2.4工程管护不够到位

“三分造,七分管”,退耕还林要想实现“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的效果,管护是关键,四年来的退耕还林,造林面积有了明显增加,然而,个别实施乡镇的部分造林地段却严重存在着管护不严,林木遭受牲畜破坏及人为损坏的不良现象,导致苗木的保存率相当低下,使工程建设成果未能从根本上得到保护。

原因剖析:未能制定并落实管护制度及措施,对管护工作重视不够,管护不到位。

2.5工程档案不够健全

退耕还林工程档案是退耕还林工程检查验收和国家政策兑现的直接依据,是退耕还林工程各项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也是衡量工程管理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标志。工程档案要求完整、准确、合理。然而,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止目前,县退耕办虽然具备了部分图、表、卡、册,然而却并未形成规范的管理系统,少数乡镇至今没有一套完整、合格的检查验收资料和齐全的规划设计,有的甚至随意改动材料,导致上下不一致,个别村组未按要求建立台帐,导致资料不全,家底不清。

原因剖析:管理经费严重不足,对档案工作不够重视。2.6缺乏对后续产业的培植

虽然我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但对退耕农户今后的长远利益缺乏认真研究,替代产业的培育未能配套,只注重了生态效益,生态林比例占了工程建设的98%以上,退耕地几乎没有经济效益,这样长期以“输血”为主,缺乏“造血功能”,缺乏自我发展能力,一旦国家以粮代赈扶持力度减弱,到一定期限完全停止后,农民利益就要受到影响,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复耕现象,造成新的生态破坏。

原因剖析:缺乏对退耕还林工程的调研及长期规划

3、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工作的对策

退耕还林工程是改善我县生态环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推动农民尽快脱贫致富的一项“富民工程”,它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任务量大,群众参与程度高。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一定要从实际县情及长远发展的高度出发,明确思路,理顺程序,研究和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及措施,积极 推进该项工程的顺利实施。

3.1抓好宣传教育,确保认识到位

退耕还林政策能不能做到家喻户晓,宣传教育是关键,林业部门及乡(镇)政府要把宣传教育工作作为开展工作的切入点。一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车、办培训班、发放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实施退耕还林的重大意义;二要切实做好农民的思想教育工作,使他们消除政策变和担心面积减少、粮食减产、经济减收及国家补助政策不能兑现的心理障碍;三要提高基层乡镇领导干部的认识,实行工程项目管理责任制,层层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层层创办退耕还林样板,以带动全县退耕还林工作开展;四要抓好县级领导办绿化点制度,严格督促检查指导,负责领导要全面掌握实施单位的造林动态,多方协调解决造林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工程造林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2 严把技术关口,确保工程质量

质量是工程建设的生命,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要始终把质量放在首位,这就要求我们认真把好几道技术关口。一是设计关,根据计划任务,林业部门要分派技术人员深入第一线,调查了解情况,制定工程实施作业设计方案,逐村、逐户、逐地块进行作业设计,把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二是整地关,技术人员亲临现场,按照规划设计要求严格平整土地,对不符合规格的农户,责令其认真休整,直至验收合格后再栽植;三是种苗关,严格遵循“五不离水”措施,坚决杜绝病苗、等外苗、根系不全苗木进行栽植;四是栽植关,积极推广应用适合我县的浸根栽植、截干深栽、抗旱保墒、泥浆蘸根、带土移栽等抗旱造林技术;五是验收关,乡镇及村组配合林业部门对照作业设计图表逐户、逐地块丈量面积,检查成活率和保存率状况,为政策兑现提供可靠的依据。3.3 理顺工作程序,规范工程管理

林业部门要多方协调,积极筹措解决退耕还林项目管理的前期费用,并将退耕还林工程纳入项目管理,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程序运作,根据项目建设的总体规划,以村为单位提出申请,所在乡镇汇总上报县退耕办,退耕办根据申请指定林业站进行实地踏查,落实地段后交县退耕还林领导小组审定,审批后列入建设计划,县政府下达任务后,林业部门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规划设计,县政府与实施乡镇签定工作目标责任状,明确责任。造林结束后,先由乡镇负责丈量核实面积,以正式文件如实上报完成情况,申请县级检查,县退耕办按上报情况,组织人员对照作业设计全面验收,并按标准建立技术档案,迎接省市核查复查,根据省级验收结果兑现粮款补助、核发林权证。

3.4 加强抚育管护,巩固建设成果

退耕还林工程能否见成效,退耕地林木管护是关键,一要积极采取措施,组织动员退耕户对历年退耕还林地进行补植补造,进一步确保成活率和保存率;二要按照有关规定,积极配合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及时按户发放退耕还林林权证,使退耕户吃上“定心丸”;三要根据当地实际,制定可行有效的管护措施和办法,明确林业站、村组以及退耕户的责、权、利关系,积极营造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四要建立健全乡、村、组三级管护网络,各造林地段配置1-2名专兼职护林员,明确职责,严格奖惩兑现;五要依法治林,加大对各种毁林案件的查处及打击力度。3.5 健全工程档案,提供科学依据

退耕还林工程资料档案既是财政和粮食部门兑现粮款的依据,也是加强林政资源管理和强化行业监督的依据,搞好退耕还林档案建设,便于适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便于对历年退耕面积进行跟踪检查,也便于对退耕户的统一管理和政策兑现,因此要把工程档案工作纳入工程管理的全过程,与工程建设同步实施,林业部门与乡镇要高度重视,认真抓好档案建设,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对退耕还林工程涉及的各种技术、文书、财会档案进行登记管理,确定专人负责、专柜保存。在工程建设的立项申报、规划设计、种苗供应、施工栽植、检查验收、粮款兑现、林权证发放等工作环节中,都要注意积累资料,建立档案,做到图、表、卡、册、证齐全,达到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3.6 加快后续产业培育,解决退耕户长远之计

开发和培育后续产业是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退耕农户长远之计,确保工程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举措。立足我县独特的区位优势,培植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提高退耕还林附加值,增加退耕户收入。一是适当加大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经济林的种植比重,在山区栽植仁用杏、沙棘等经济林树种,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仁用杏及沙棘深加工产业;二是推广和应用退耕还林的有效模式,在沙区推广应用林果间作技术,间作苹果、枣树等新品种。在山区推广应用林草间作、林药间作技术,间作甘草、黄芪等适生药材,紫花苜蓿、三叶草等适生草,形成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合理局面;三是大力发展养殖业,在退耕还林封山禁牧区,发展小尾寒羊、肉羊、肉牛为主的舍饲草食畜,形成农林牧三元结构;四是通过林草间作、舍饲养殖、发展沼气能源,栽植食用菌,既能改善生态,又能发展养殖,解决农村能源,促进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张正东 关于临泽县退耕还林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思考 《甘肃林业》 2003年增刊 作者简介:齐多德,男,出生于1960年4月,古浪县林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工程师。

建设工程监理问题研究 篇6

【关键词】建设工程; 质量安全; 监督; 措施

只有质量监督机构通过及时的提升与自我完善,加强对建设工程的监督管理,同时与参建各方共同努力打造一个高效规范的建设工程市场,才能促使我国建设工程的质量水平得以飞跃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一、影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因素

1、 建设单位方面

目前建设工程市场存在较多建设单位不严格执行法定建设程序的现象,或者一些建设单位在未办理规划许可、施工许可证和质量安全监督手续的条件下就擅自开工,这就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工作埋下了极大隐患。

2、 监理单位方面

当前监理单位存在很多违规行为,如将监理业务转包给别的工程监理单位,或者允许其他公司以本单位名义来承揽监理业务;监理人员不足以及其专业素质较低;监理资料搜集整理混乱甚至不齐全,在对建设工程的重要部位、关键过程及隐蔽工程未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验收;对建设工程的基础及主体工程未能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进行评定,对竣工工程质量未能及时进行初验等。

3、 施工单位方面

施工单位未制定切实可行且具有实效性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及安全责任制,或者制定了而没有落实到管理当中,对控制成本及经济效益较为重视,对工程质量安全抱有侥幸心理,施工过程中缺乏或不完善安全教育制度及安全检查制度等,使得工程质量安全难以保证。施工单位普遍存在问题如违法转包、分包以及挂靠等。一些施工单位为收取管理费用而允许资质较低企业挂靠在本单位名下,而这些企业无论在管理能力、资金实力还是技术水平上都无法达到承接建设工程项目要求,最终导致工程一再转包与分包,使得工程质量安全无法得到保证。

4、政府方面

现阶段我国政府监督管理体系和社会监督控制体系已经成为建设工程的有力保障,然而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虽在监管工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却未能与社会监督力量有机结合。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其安全监督机构的大部分工作不到位,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相对较低,缺乏执行监督应具备的对建筑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知识掌握,即便进行检查,其严格程度缺乏力度,致使“查而不严,查而不处,重案轻罚“现象频频出现。相对于工业流水线产品来讲,建筑工程具有工期长、专业与工种多、所涉及的设备与材料品种较多等特点,而传统工程质量监督偏重个体实物的质量监督,仅通过质量监督机构的有限实物质量检测,使得监督工作在建设工程中因受到约束而难以对工程质量进行正确全面的核验评定与控制。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内容要求质量监督人员必须对地基基础分部、主体分部及装饰分部工程进行到位核验,并重点对隐蔽工程、分项工程及综合工程进行检查验收,这就造成质量监督机构为保证工程质量而制定相关硬性规定,要求监督人员定期、定次结合施工现场进行核查,对工程施工的每道工序与环节也要到位核查。由于监督人员的有限性,使得此过于具体的管理方式严重影响了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二、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途径

1、 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的检测管理工作,规范检测行为

(1) 加强对建设工程質量检测机构的管理

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监督管理,通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定期检查和抽查,规范检测机构的检测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2)加强对进场材料质量的监管

建设工程使用的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必须严格执行有见证取样送检制度。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机构必须具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应资质。检测结果不合格的,检测机构应建立台账并及时报告建设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为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可靠,施工单位必须从见证取样的试件总数中抽取一定比例的试件送各地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进行试验和检测。各级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使用材料质量的监督管理。对不按照相关规定执行的,责令停工整改。

2、 强化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管理

安全生产的主体是人,而人员的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安全生产。因此要强化对一线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建立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年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实行全员持证上岗,应持证人员持证率要达到100%。重点开展以下几类人员教育培训工作:

(1)“三类人员”安全生产合格证到期的培训考核。

(2)监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

(3)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4)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

(5)安全监督机构人员安全教育培训。

3、 提高政府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效率

要提高政府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效率,就必须改善质量监督的工作方法,遵守国际惯例,做到监督工作行为法律化,管理手段现代化,管理方法科学化。法律、法规、标准的国际化就是建立和完善一整套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建筑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监督管理体制和市场运作机制,建立和健全与之相配套的监督管理模式和方法,为建筑行业国际一体化创造条件。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政府监督要更新质量观念,严格依据建筑活动领域中的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办事,以建设工程项目为对象,对参与建设的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进行强制性执法监督检查,提高各主体的质量意识和法治意识,进一步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与此同时,监督人员处于工程质量管理的重点环节,要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廉洁执法的原则。否则,就会被利用,就会滋生腐败。另一方面,掌握着党和人民交给的权力不作为,执法不力也是一种失职、渎职。因此,监督人员要树立无功就是过的思想,既廉洁自律,又勤勤恳恳,才能不断减少建筑质量安全事故。

4、实行工程质量安全企业自评价制度。

为促使施工现场参与各方完善体系管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促进工程项目又好又快建设,开展工程质量安全企业自评价是推进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项有效举措。企业自评价应从对内和对外二方面进行评价,对内就是企业对项目部质量安全管理情况的评价,对外就是企业对其他参建责任主体质量安全行为的评价。评价工作可结合企业季度检、月检来进行,评价结果及时报监督机构备案,以便监督机构能及时了解参建各方的质量安全行为,掌握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状况。

5、建立集体监督机制,保证监督工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一是成立工程项目监督小组,以监督小组为基本单元,进行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实践证明,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主要表面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监督工作更加细致到位,每次到工地现场针对各方的质量安全行为、实体质量、安全措施、质保资料的检查更具体、全面,保证了工作质量;第二是利于监督机构整体资源利用,并能利于小组成员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第三是利于行风和廉政建设。

二是实行工程质量主要验收抽签制。为了增多质量监督人员发现问题的角度,把质量问题理在施工过程之中,对工程主体结构和竣工验收,采取随机抽签确定参加检查验收的人员,增加验收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的切身利益, 我们必须时刻提高质量安全意识。因此, 我们要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放在首位, 并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 建立建设市场的监管制度,对其制度进行不断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贾春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探讨[J].建筑学研究前沿,2012(8)

建设工程监理问题研究 篇7

关键词: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对策

概述

造价控制直接影响到建设项目的成本投入, 关系到投资方和建设单位的经济利益, 所以造价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从工程的决策阶段开始, 经历设计施工阶段, 最后到竣工结算阶段, 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对造价有所影响, 所以要做好造价控制工作, 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 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 严格控制造价, 保护建设方和投资方的利益不受损害。

1 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项目决策阶段

项目决策阶段是工程项目是否能够实施的重要阶段, 一般情况下, 建设单位都会委托设计单位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调查分析, 然后编制投资估算。但是由于设计单位所掌握的技术有限, 只是精通于设计, 并不熟悉估算和造价, 所以在估算时容易出现偏差, 影响到建设方的决策判断。此外, 为了能够使项目通过审核, 建设方往往与设计单位串通, 故意将估算报低, 严重的影响到后续工程的造价控制。

1.2 建设项目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对于整个工程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阶段对于工程的整体设计以及施工技术等进行详细的说明, 并且制定出工程的造价。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百分之七十多, 而在设计阶段, 设计人员与经济人员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 导致造价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在招标阶段, 只重视设计内容, 而忽略技术内容, 招标方案缺乏竞争机制, 容易出现造价超标的现象。有些设计单位的技术水平不高, 缺乏经验, 对于后续工程考虑的不足, 致使在施工阶段出现漏项、缺项, 需要不断的追加投资, 造成造价失控, 超出预期的估算。

1.3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

1.3.1 违反工程项目建设基本程序。

有些施工单位急于求成, 没有对建设项目进行深入的研究就急于开工, 对于施工进度的控制、投资额度的掌控等没有合理的计划, 对于招标文件和合同没有深入研究, 前期的准备工作不充分, 所以在后期施工中经常出现变更, 影响到造价的控制。

1.3.2 对施工监理的认识不够。

目前, 建设监理单位在社会上的认可度不高, 加之监理单位自身缺乏完善的管理, 所以服务意识不强。由于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双方对于监理单位的不重视, 导致监理单位无法发挥监理作用, 导致工程造价失控。

1.3.3 现场签证管理混乱。

签证制度是对施工现场任务量完成情况的一种监督, 在一项任务完成之后, 需要监理工程师对其进行认真的审核, 在确认后再签证。但是在实际执行中, 有些监理工程师缺乏职业道德精神, 不经实际审核即签证, 甚至有些直接交由承包商签证, 自审自检, 致使工程造价盲目扩大, 损害投资方的利益。

1.3.4 施工单位高估冒算, 虚报工程造价。

有些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 获取高额的利益, 在施工中偷工减料, 并且对于计算复杂的钢筋混凝土等项目故意虚报高价, 对于项目中已经列入综合报价的项目也单独列项, 巧立名目套取高额定价, 致使实际报价与施工单位上报的造价出现严重偏差。

1.4 竣工结算阶段

有的建设单位在工程竣工后, 没有把设计变更内容和工程量反映到竣工图中, 而只是对施工图上盖竣工章作为竣工图, 易导致在结算时将竣工图工程量和变更签证工程量重复计取, 从而导致建设单位经济利益受损。

2 优化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措施

2.1 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

工程造价的确定与管理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 但决策阶段各项技术经济决策, 对该项目的工程造价有很大影响。在投资估算中, 应该实事求是地反映设计内容, 这就要求设计人员从工程规模和项目内容上真实反映设计意图。工程经济人员从建设方案的优选开始, 就应该渗透到设计的全过程中去, 了解工程情况按照工程造价管理的原则, 准确搜集建设地的材料基础价格, 合理确定工程单价, 从而编制准确合理的投资估算。

2.2 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

严格控制设计单位的选用, 尽量选择有实力、技术水平较高、设计人员经验丰富的设计单位合作, 是合理控制造价的关键。对于设计方案要进行必选, 将各个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比较, 尤其是工程施工中可能会造成较大变动的项目要重点审查, 避免缺项、漏项所带来的造价失控。尽量选择新技术、新工艺、成熟性的方案, 对于设计方案中使用的设备要尽量采用通用化、标准化的设备, 如果需要进口设备, 要注意与工艺流程相适应, 能够与其他设备配套使用, 降低成本投入, 合理控制造价。

2.3 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

施工阶段是工程项目的主要阶段, 也是造价消耗的主要阶段, 在施工的过程中, 由于周期较长, 工程量较大, 施工材料价格易受市场变动的影响, 期间的政策变化等都会对工程造价有所影响。首先应该通过公平招标的方式合理确定承包单位, 对承包的资质、信誉和实力进行全面的考察。在确定承包单位之后, 要做好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工作, 合理控制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加强工程变更和签证制度的管理, 提高监理工程师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感, 严格监督工程施工。每个环节施工结束之后, 需要对其进行质量和造价验收, 在审批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环节, 加强监督管理, 提高工程造价控制力度。

2.4 建设项目竣工结算阶段的管理

在竣工结算阶段应把设计变更内容和工程量反映到竣工图中, 严格审查签字盖章是否齐全, 核算相关材料价格和工程费用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出现偏差应及时纠正, 并对弄虚作假者追究责任。

结语

建设项目工程量大, 投资多, 建设周期长, 需要对其进行项目管理, 加强造价控制, 才能够维护建设单位的利益。建设工程从审批立项到竣工验收, 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对造价产生影响, 所以在项目管理中, 要加强造价管理体系建设, 完善项目管理制度, 提高管理效率。高效的项目管理既可以保证工程质量, 又可以节约造价, 达到一种双赢的状态, 保护建设单位的主体利益。

参考文献

工程建设标准的著作权问题研究 篇8

根据《著作权法》, 除“法律、法规, 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 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时事新闻;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外, 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 不论是否发表, 都享有著作权。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都是由政府部门发布的文件, 其实施也受政府部门监管。这类文件是否属于该规定中“法律、法规, 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 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是否属于受著作权法保护的范畴?如果是, 那其著作权应归谁所有?

标准的内容虽然是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的, 但标准的草拟和制定并不是对这些成果事实的简单重述, 而是需要进行整理和综合, 需要有人付出创造性劳动。标准本身属于智力活动的成果, 具备独创性的基本因素, 标准的内容也具有可复制性的特性, 因此从著作权法的角度看, 我们认为, 标准可以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

这样, 上述问题简化为判断工程建设标准是否属于“法律、法规, 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 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时事新闻;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如果属于这些被著作权法排除的对象, 标准就不享有著作权, 否则标准就应享有著作权。以下分类论述工程建设标准的著作权及其权属。

2 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2.1 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具有法规性质, 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标准可以称之为作品, 但却不一定享有著作权, 尤其是公权力特征明显的强制性标准 (不包括条文说明) 。强制性标准之所以不受著作权保护, 是由于法律赋予了其强制执行的效力因而具备了法规的性质, 根据著作权法规定这类作品不享有著作权。1999年8月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给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厅的答复:“强制性标准是具有法规性质的技术规范。” (国家版权局版权司[1999]50号函) , 也明确了强制性标准的技术法规性质。因此, 强制性标准属于著作权法第五条规定的不适用范畴, 也就是说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是由官方发布的文件, 属于全社会的公共资源。这些标准的制定、审批、发布和组织实施者是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制定、审批、发布和组织实施标准的行为, 是履行其法定职责的公法行为, 只能是出于公共利益而不能去追求本部门或者本机关的利益。同时, 强制性标准具有强制实施者执行的效力, 相当于技术法规。强制性标准作为全社会的公共资源, 国家要鼓励公众尽可能地加以复制和传播。而著作权作为一种垄断权, 意味着未经许可他人不得复制、传播或者以其他方式利用相关作品, 这与官方文件是截然相反的。因此, 在我国法律上, 强制性标准不能成为著作权法的保护对象。

2.2 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条文说明受著作权法保护

工程建设标准在制定和出版方面有一个重要特点, 就是将标准条文及其说明同时编制, 一并出版。工程建设标准的条文说明主要说明正文规定的目的、理由、主要依据及注意事项等。对于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条文说明而言, 虽然依附于强制性标准一并出版, 但并不具备强制性标准条文的性质, 没有强制执行的效力。同时, 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条文说明也是智力活动的成果, 因此应受著作权法保护。这样, 对于包含强制性条文和条文说明的工程建设全文强制标准单行本, 从整体上来说应受到著作权法保护, 但其中强制性条文部分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2.3 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单行本受著作权法保护

这里的强制性标准单行本是指同时包含强制性条文和非强制性条文及条文说明的工程建设标准。工程建设领域的标准, 由于强制性条文的出现, 很多标准中既包含强制性条文, 也包含非强制性条文。同前所述, 强制性条文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 之所以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是由于法律赋予了其强制执行的效力, 从而具备了法规的性质, 因此根据著作权法这类作品不享有著作权。当一本标准全部为强制性条文时, 该部作品自然不能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条文说明除外) 。但是, 当强制性条文分散在一部标准文本当中, 同其他非强制性条文以及条文说明一同构成标准文本的内容, 从整体上看该部标准能够形成自己独立完整的著作权, 应该受著作权法保护, 但其中强制性条文部分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3 工程建设推荐性标准

3.1 工程建设推荐性标准不具有法规性质

按照我国现行标准管理体制, 工程建设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也是由国家机关组织制定、审批、发布和组织实施的, 但工程建设推荐性标准并不具有法规性质。按照强制性的程度, 法律规范可以分为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工程建设推荐性标准是推荐执行, 不属于法律规范中的强制性规范。任意性规范是指在特定情况出现时当事人可以在法定范围内的多种方式中任意采取一种方式进行处理的法律规范。任意性规范并非意味着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是否适用法律规范, 而是在法律规范设定的情况出现时, 当事人有多种可能的选择。换言之, 当事人并无权利选择法律规范本身是否可以适用。推荐性标准则因自身能否适用具有不确定性, 不属于任意性规范, 因此不能归入法律规范的范畴, 不具有法规性质。

3.2 工程建设推荐性标准受著作权法保护

如前文所述, 标准本身属于智力活动的成果, 具备独创性的基本因素, 标准的内容也具有可复制性的特性, 因此标准本身具有著作权法保护客体的全部要素。强制性标准因具有法律规范的性质而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但推荐性标准不属于法律规范的范畴, 也就不能被著作权法排除在保护范围之外, 理应具有著作权。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 (1998) 知他字6号函], “推荐性国家标准属于自愿采取的技术规范, 不具有法规性质。由于推荐性标准在制定过程中, 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 具有创造性智力成果的属性, 如果符合作品的其他条件, 还应当确认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范围。对于这类标准应当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予以保护。”这个文件也明确了推荐性标准属于著作权法保护范围, 应予以保护。

4 工程建设推荐性标准的著作权归属

4.1 观点一:标准编制单位或个人是作者

关于工程建设推荐性标准的作者, 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标准是由政府机关委托或者组织有关单位编制的, 标准编制单位或标准编制组成员是作者, 政府机关不是标准的作者。尽管政府机关编制计划、组织草拟, 并统一审批、编号、发布, 但标准本身并不是由政府机关自己草拟的。按照《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关于“为他人创作进行组织工作, 提供咨询意见、物质条件, 或者进行其他辅助工作, 均不视为创作”的规定, 组织有关单位和编制组开展编制工作甚至提供了一定经费的政府机关并不能构成其批准发布的标准的作者。因此, 认为政府机关不是标准的作者, 标准编制单位或编制组成员是推荐性标准的作者。

4.2 观点二:国家有关部门是作者

根据《标准法实施条例》第三章的相关规定, 无论是强制性标准还是推荐性标准均由国家有关行政部门按照国家的政策、法律, 编制计划, 组织草拟和技术审查, 统一审批, 并以有关行政部门名义发布和监督实施。推荐性标准由国家有关行政部门组织制定和实施, 且由国家有关部门出资 (目前大多数是部分出资) , 体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意志。《著作权法》第十一条规定:“由法人或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其他组织意志创作, 并由法人或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 法人或其他组织视为作者。”推荐性标准体现了国家有关行政部门的意志, 并以国家行政部门的名义发表, 由国家行政部门承担责任。因此, 第二种观点认为, 国家有关行政部门是标准的作者。

4.3 观点分析

观点一和观点二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工程建设推荐性标准的作者是谁。我们较为认同观点二, 即工程建设推荐性标准的作者应为国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 主要依据是上述《著作权法》第十一条。首先, 工程建设推荐性标准体现了国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意志。工程建设标准的代号、编码, 标准的编制程序、方法、格式, 标准的审查、发布、出版均由标准主管部门统一规定和管理。标准的内容必须符合主管部门规划的标准体系要求, 具体内容要符合编制计划要求, 并符合公益性的目标。主管部门通过标委会或者归口单位对标准内容进行控制, 如果标准内容与主管部门的目标不一致, 主管部门可以随时加以调整。国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作用不只是“提供咨询意见、物质条件, 或者进行其他辅助工作”, 而是出于主导地位。总言之, 推荐性标准体现了国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意志。其次, 现阶段工程建设标准主管部门也在积极承担标准作品的责任, 例如:标准的协调、标准的发布、标准的执行监督、标准的宣贯及解释 (可委托给相关单位) 等。因此, 我们认为推荐性标准的作者即国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 且不属于著作权法第十一条“著作权属于作者, 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中“另有规定”的情况, 所以著作权应归国家有关行政部门所有, 具体来说应归标准发布部门所有。

5 有效解决工程建设标准著作权权属问题的方式

工程建设标准在表现形式 (强制性条文和非强制性条文并存) 、出版方式 (条文和条文说明一并出版) 方面的特殊性, 对认定和处理工程建设标准著作权权属问题造成了困难。工程建设标准著作权归属于主管部门, 有利于将其完全纳入公众资源, 也有利于整个标准体系的完整、协调、统一以及工程建设标准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我们建议, 在实际操作中, 通过合同约定或重申工程建设标准的著作权。

虽然我们认为工程建设标准主管部门就是标准的作者, 受著作权法保护的著作权应归工程建设标准主管部门所有, 但由于标准编制过程中参与人员多, 且有关编制单位和编制组成员为此做了大量工作, 为避免可能产生的著作权纠纷, 建议在工程建设标准编制之前, 在编制合同中对推荐性标准 (包括条文说明) 以及强制性标准的条文说明的著作权明确为归工程建设标准主管部门所有。这样, 无论持有上述观点一或观点二, 合同作为一种权利重申或权利约定, 都可以明确著作权归属于工程建设标准主管部门。

此外, 关于工程建设标准主管部门是作者还是相关编制单位和编制组是作者、是不是职务作品的争议, 主要影响的是相关单位和人员的署名权等人身权。事实上, 工程建设标准文本中, 对参与编制的单位和人员都有署名。关于这一点, 也可以在合同中予以明确。

6 结语

(1) 工程建设标准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

(2) 工程建设全文强制标准中的标准条文具有法规性质, 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但其中一并出版的标准条文说明应受著作权法保护。

(3) 同时包含强制性条文、非强制性条文以及条文说明的工程建设标准单行本整体上受著作权法保护, 但其中强制性条文部分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4) 工程建设推荐性标准及其条文说明享有著作权, 其著作权应归标准发布部门所有。

(5) 通过标准编制合同约定或重申, 将标准受著作权法保护的著作权归于工程建设标准主管部门所有, 可有效解决工程建设标准著作权权属的认定和处理问题。

摘要:结合我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有关部门的意见, 全面分析论证了工程建设标准的著作权及著作权权属, 并提出了解决工程建设标准著作权权属问题的建议方案。

关键词:工程建设标准,著作权,权属

参考文献

[1]谢冠斌, 周应江.标准的著作权问题辨析[C].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 (上) .南京, 2009.

[2]李东芳.浅析工程建设标准的著作权保护[M].法制与社会, 2013, (18) .

建设工程监理问题研究 篇9

时代的飞快发展也大大增加了铁路建设工程的数量和需求, 虽然铁路建设工程能够解决人们的住房等问题, 但是, 铁路建设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其中, 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项目管理还不够完善。我们都知道, 因为铁路建设工程项目从投资决策到投入使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因而在铁路建设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经常会遭遇项目管理在局部或细节上出现各类问题, 除此之外, 铁路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系列纷繁复杂的问题, 以及竣工交付过程中的诸多扯皮因素, 也加大了发生项目管理问题的可能性。这在一方面使得铁路建设工程项目的圆满管理会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铁路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进度、质量和安全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所以铁路建设工程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2 铁路建设工程管理关键问题及对策研究

2.1 铁路建设工程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管理体制的问题是铁路建设工程管理的核心, 健全、合理的管理体制是铁路建设工程管理的基础。根据上文的论述可知, 管理体制由以下三方面组成:第一, 深入贯彻落实、健全当前的管理标准、准则、程序以及技术文件, 企业的领导者必须充分掌握和熟悉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在此基础上进行管理计划的制定, 进而提高团队专业水平, 公平科学的分配责任, 各司其职, 落实责任。至于这样, 才能充分调动员工和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 激发创新精神。第二, 复核和交接好管理技术档案, 同时完成技术交底, 尤其是要对图纸充分了解, 掌握施工的设计方案, 在经过审批后再施工。第三, 对质量技术交底工作给予高度关注,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 减少施工工序中出现的问题,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分级处理, 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减少盲目施工行为。

2.2 铁路建设工程管理中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的质量把控有时仍不够严格

接收材料必须经过验收员严格的检查, 要通过材料的规格、质量以及型号等各个环节的检验, 一旦出现任何不达标的材料, 无论是自己采购还是甲方提供的都必须及时撤出市场。进场的材料在摆放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 必须按照规格型号分类。由于在施工的过程中会频繁使用机械设备, 且必须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严格使用相应规格、型号、材质和性能的机械设备, 因而机械设备对于铁路建设工程来说占据一定的地位。现代铁路建设工程体系在和不断发展的现代科技的对比之下, 发展较为缓慢, 这主要是因为对原材料进行管理的因素造成的。因为在原先的报表上没有及时更新一些新出现的原材料, 再加上对部分材料的规格和型号的定义也不明确, 所以常常会产生进行分配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差错和浪费, 进而使铁路建设工程滞后, 难以正确进行造价管理。所以要想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 充分利用材料, 减少浪费, 就必须进一步完善铁路建设工程材料管理体系。

2.3 铁路建设工程管理中作业人员质量意识和人员素质还有待加强

由于施工质量关系到经济、行政以及技术等各个方面, 涉及面比较广, 所以确保高质量的施工对于铁路建设工程来说至关重要。由于铁路建设工程团队的执行能力的高低和团队素质的高低会将团队的能力充分展现出来, 所以会直接影响到控制不同质量的铁路建设工程。目前我国正处于不断提高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的进程当中, 可是由于中国的铁路建设工程人员缺乏重视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的高低, 所以导致不断出现铁路建设工程质量问题以及安全性较低等问题, 这不得不令众多人对我国的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存有怀疑。在铁路建设工程进行的过程中, 确保工程质量的工作不能还停留在表面上, 而要对铁路建设工程控制体系质量正确的把控, 强化质量观念。就目前而言, 必须要求铁路建设工程人员以工程质量为核心和基础, 选择优秀的铁路建设工程人员, 建设一支专业化的队伍, 只有这样才能及时解决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的问题, 促进铁路建设工程的发展。

2.4 铁路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对于文件归档仍有忽视

除此之外, 文件归档对于整个铁路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来说是关键的一环, 然而许多管理者对文件归档重视程度不够, 不利于整个铁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最近的许多工程纷纷出现了变更和索赔的时间, 由此可见, 对于铁路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而言, 必须高度重视文件归档的工作。整理与归档技术施工文件的工作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不仅要掌握工程竣工图中取消的、未备注清楚的项目, 同时对于相关详细技术数据也要充分掌握;另外一部分就是必须对施工验收材料严格核查, 对实体的工序材料日期一样的材料反复核对, 以保证进度验收资料的完整性和不间断性不受到频繁的联系受到影响, 为将来查阅和整理资料提供便利。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当前我国铁路建设工程管理中机制不够健全、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的质量把控有时仍不够严格、作业人员质量意识和人员素质还有待加强、对于文件归档仍有忽视等方面的问题难度比较大, 耗费时长较长, 同时, 外部客观原因影响较大。因而进行铁路建设工程管理的时候必须符合相关的制度规范, 减少客观因素的影响。做好铁路建设工程管理, 尤其是做好上述问题的相应对策在铁路建设工程上的应用, 都是非常必要的。不仅如此, 在对铁路建设工程管理中, 科学设置管理计划, 对项目管理的过程数据进行正确的分析, 提高项目管理的预见性, 防止铁路建设工程项目受到管理问题的影响而威胁整个项目的成本、进度、质量和安全。

摘要:科学的项目管理可以及时掌握铁路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因素, 及时检验、发现和解决问题, 确保工程的成本、进度和质量, 进而保障工程的施工和使用的安全。本文从铁路建设工程管理机制的健全、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的质量把控、作业人员质量意识和人员素质、文件归档等方面, 就目前铁路建设工程管理中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上述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了浅要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铁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关键问题,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晓龙.永煤集团矿区铁路桥梁病害与整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2 (08) .

[2]张有科.路桥梁病害分析与改造加固设计[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 (07) .

[3]刘文锋.浅谈铁路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影响因素及防范措施[J].科协论坛 (下半月) , 2011 (09) .

建设工程监理问题研究 篇10

关键词:人民防空工程,维护管理,措施

现阶段为了确保人民防空资源的优化配置, 国家提倡日常工作生活中尽量充分使用人民防空工程, 在现代化社会经济建设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中发挥积极作用。因此, 要加大人民防空工程的建设管理力度, 严格按照人民防空的设计以及施工管理规定进行科学施工建设, 尽量提高人民防空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做好人民防空工程的维护管理工作, 最大限度的延长人民防空工程的使用时间, 推动人民防空工程建设快速发展。

1 人民防空工程的基本论述

现代化人民防空工程主要是指为了确保战时广大人民群众以及物资的规范化掩护、社会医疗救护以及国家人民防空指挥管理等建设的地下防空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的实际情况修建的防空建筑。现代化人民防空工程实际属于社会公益基础设施, 由各地政府人民防空管理部门负责人民防空工程的建设以及维护管理的安排工作, 是社会发展规划以及现代化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人民防空工程的建设管理

2.1 人民防空工程建设中的招投标以及设计管理

人民防空工程的建设管理除了要遵守我国法律法规的特殊规定, 还要严格按照正常的招投标方式操作执行, 依法采用招标的管理形式明确规定人民防空工程建设的施工单位以及施工工程的监理单位。人民防空工程的设计环节要严格按照现代化工程建设的强制性规范化标准以及人民防空工程的基本战术要求开展工作, 人民防空工程建设的施工单位不可以随意更改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建设的施工图纸。如果必须要更改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建设的施工图纸时, 要经过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建设中原来设计单位更改设计之后, 并且经过原来审核批准机构审批确认之后方可变更, 严格按照正常程序执行。

2.2 人民防空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

人民防空工程建设的施工之前, 需要向当地人民防空工程管理部门委托的专业化人民防空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机构, 申请办理标准化的人民防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手续[1]。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建设中的基础设施设备以及施工材料必须要使用质量水平较高的国家定点企业进行生产的, 人民防空工程的防护专用基础设施设备要保证在土建工程施工时进行安装。

2.3 人民防空工程建设中防空地下室的建设管理要求

人民防空工程建设中防空地下室要按照一定的建设要求进行控制管理。第一, 新建设楼层为10层以上或者基础埋深的深度为3米以上的标准化民用建筑, 要严格按照地面首层施工建筑的实际规模以及面积大小建设抗力等级为6级以上的标准化人民防空地下室。第二, 建筑物中除了建设楼层为10层以上或者基础埋深的深度为3米以上的标准化民用建筑以外的特殊人民防空城市的标准居民住宅楼, 要根据地面上总体建筑规模以及实际面积的规范化科学比例建设抗力等级为专业化6B的人民防空地下室。实际的比例要求为, 一类的国家重点人民防空建设城市为6%到8%, 二类的国家重点人民防空建设城市为5%到6%之间, 三类的国家重点人民防空建设城市为4%到5%之间, 而人民防空的县城比例为3%。第三, 除了以上两种标准化规定外, 其余的民用建筑物。需要按照地面建筑的总面积大小的一定标准化比例建设抗力等级为6级以上的人民防空地下室。具体比例要求是, 一类的国家重点人民防空建设城市为4%到5%之间, 二类的国家重点人民防空建设城市为3%到4%之间, 三类的国家重点人民防空建设城市为2%到3%之间, 而人民防空的县城比例为2%[2]。第四, 人民防空工程建设中人民防空地下室的建设要按照国家规范化标准严格落实执行, 任何建设单位或者个人都不能批准减少人民防空地下室的实际建设面积, 甚至不建设人民防空地下室, 也不可以随意降低人民防空地下室的标准化抗力等级。当城市建设有地铁、标准地下隧道或者其他的地下空间建设项目时, 要处理好与人民防空建设工程的关系, 人民防空工程的建设管理部门需要参与到地下空间建设项目的规范化审查工作中去。

3 人民防空工程的维护管理措施

3.1 人民防空工程的维护管理人员的合理选择

人民防空工程的实际维护管理工作中, 首先要明确规定维护管理的相关负责单位以及相关负责人。具体维护管理人员可以按照以下规定进行选择:第一, 人民防空工程建设单位为人民防空工程行政管理部门时, 需要由人民防空工程的行政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进行维护管理。第二, 人民防空工程建设中人民防空地下室的维护管理, 原则上是由物业管理单位进行负责, 但是如果没有委托物业管理单位时, 需要由人民防空工程实际建设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进行管理。第三, 其他施工单位自己建设的人民防空工程, 可以由人民防空工程实际施工建设单位或者人民防空工程实际使用单位负责维修管理。第四, 人民防空工程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对人民防空工程维护管理的相关负责人进行规范化建档登记管理。当人民防空工程维护管理的相关负责人出现管理变更时, 要办理相应的交接手续, 并且及时上报人民防空工程行政管理部门。

3.2 人民防空工程的具体维护管理措施

人民防空工程维护管理工作中除了要明确相关负责人之外, 需要对人民防空工程的实际主体结构以及基本额设施设备进行规范化检查维修, 并且按照规定程序上报给人民防空工程的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备案处理。建立详细的人民防空工程维修技术管理档案, 记录实际维修保养的次数和具体位置[3]。人民防空工程的维护工作人员要落实好人民防空工程的防火以及防汛工作, 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工程安全隐患时, 要及时解决处理。人民防空工程维护管理相关单位以及相关负责人要积极服从人民防空工程行政管理部门的指挥领导, 接受行政管理部门的检查监督管理。

3.3 人民防空工程维护管理费用的管理

人民防空工程的维护管理费用可以分为三个组成部分, 按照不同的人民防空工程类型分开管理, 首先, 人民防空指挥工程的维护管理经费直接由本级的人民政府进行财政拨款。其次, 人民防空工程作为疏散干道工程以及掩藏工程等使用时, 维护管理的经费可以由人民防空工程的行政管理部门直接从工程管理的维修费用中进行列支。最后, 其他的人民防空工程类型, 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以及各省的政策性文件进行维护管理费用的供应管理。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 人民防空工程的建设以及维护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性以及系统性较强的工作, 涉及的范围较广, 工作的难度系数较高。人民防空工程建设质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 关系到现代化社会发展水平。因此, 在实际建设以及维护管理工作中, 要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以及合理的管理措施, 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前提下, 不断提高人民防空工程建设的质量水平, 确保人民防空维护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胡海宁.浅析人民防空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J].价值工程, 2014, 19:81-83.

[2]张光明.人防工程建设定额体系和管理制度研究[J].山西建筑, 2014, 29:264-265.

建设工程监理问题研究 篇11

关键词: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对策研究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也是中国市场顺利对外开放和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对建筑企业工程项目进行完善的风险管理,可以对项目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实施有效的预控,尽可能减少风险的不利影响,甚至转化为有利影响,保障项目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从而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一、我国现行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制度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项目责任制的建立,风险责任主体也得以明确,一些大型的建设项目的投资者和建设者逐步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目前,我国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制度还处于试行和探索阶段,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的风险管理制度及其运行体系并不健全,表现为:(1)有些业主和承包商不是独立的法人,产权不清,缺乏自主权,利益机制失灵。(2)险种较少,保险公司参与工程保险的积极性不强。(3)缺乏专业的风险管理咨询机构或专家的参与。(4)风险管理制度缺乏法律保障。在一些涉及工程建设风险领域的法律中,缺乏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担保和保险必须进行的强制性规定,而是散见于一些部门的规章制度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中,法律效力较低,并且这些规章制度没有规定违法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文件的权威性。

二、我国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1.项目决策没有充分地进行风险因素分析。政府投资项目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由于产权主体的缺位,在决策过程中缺乏防范风险的内在动力和机制,经常会因盲目地追求政绩工程而造成决策的失误,给纳税人造成重大的损失。因而,对政府投资项目市场、环境等决策风险的规避是风险管理制度要重点监管的环节。从本质上讲,可行性研究的结果有两种,即“行”或者“不行”。可行性研究不是一种“确定性”研究,而是一种“风险性”研究。风险研究不应该仅仅是可研的一个方面,而应该贯穿于可研内容的各方面。要充分考虑到项目所在地的能源供应风险、交通运输状况风险、项目所用技术风险、项目的运营风险、项目的环境风险、社会风险,等等。分析这些风险因素对项目目标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从而做出项目“是”或者“否”的决定。

2.在招投标及授予合同阶段,风险管理制度“单边倒”造成工程款拖欠问题严重。在这个阶段,我国的风险管理制度就凸现出准承包商和业主两方风险责任的失衡。在国际上,在招投标阶段为了双方风险责任的平衡,通常采用风险担保制度。通常有投标信用担保制度、履约信用担保制度、业主支付信用担保制度。其中前两种制度保障了业主的风险权利,是投标人或者准承包商向业主的一种担保,维护了业主的风险权力;后一种是业主向承包商进行付款的信用担保,维护了承包商的风险权力。而在我国现阶段,由于施工企业竞争激烈,投标信用担保和履约信用担保应用广泛,而业主支付信用担保实行得较少。因而,拖欠工程款问题屡屡出现,这正是招投标阶段的风险分担不对等造成的。

3.在项目施工阶段,通常我们的风险管理体制是业主将可能的风险转移给承包商或者保险公司,尽量缩小自己承担的风险范围。承包商也会将自己认为不能够自留的风险通过分包或者保险的形式转移出去。因而,在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风险主体更加复杂,但是保险公司却成为一个非常关键的角色。

三、我国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指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对可能导致损失的工程项目不确定性进行预测、识别、分析、评估和有效地处置,以最低的成本完成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以观察、实验和分析损失资料为手段,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数学工具,以系统论为科研方法去研究工程项目的部门、进度、成本、市场等各个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从而寻求控制风险的规律。通常风险管理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量化处理和风险监督。

1.在决策阶段推行项目不可行性研究。针对我国现阶段可行性研究“证实”研究的现状,可以对于重大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进行不可行性研究,重点对于项目的风险进行研究。可以由政府专门地组织机构或者委托专业咨询部门进行,实施者对研究结果负一定的连带责任。

2.风险回避的局限性及其适用情形分析,风险回避虽能有效地消除风险源,避免可能发生的潜在损失或不确定性,但其在建筑工程项目投资开发运作中也具有很大局限性,主要是:(1)工程项目投资风险回避只有在投资商对风险事件的存在与发生、对损失的严重性完全确定时才具有意义,而一般投资商不可能对建筑工程项目投资中所有的风险都能进行准确识别和衡量。(2)由于工程项目投资风险回避措施通常与放弃某项建筑工程项目开发活动相联系,这虽使投资商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降为零,但同时也使其失去了获得相关收益的可能性。(3)会出现避免某种工程项目投资风险不可能实现的情况。

3.建立企业内部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管理技术。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首先必须建立企业风险管理制度,明确职责,逐步形成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由于风险具有隐蔽性和不确定性,企业必须首先要提高对风险的识别能力,加强风险信息收集工作,并掌握不同工程项目的风险规律。目前,绝大多数承包商对房地产工程项目的风险比较重视,但对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的风险重视不够,有些所谓的“形象工程”特事特办,不按市场规则运行;有的根本不进行可行性研究或不可行的工程项目也开始运行,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要一介入就会遇到极大的风险。所以,承包商要对参与的工程项目列出潜伏的风险清单并且对其进行分类,衡量对比,从而确定风险的相对重要性,以便应用各种风险分析技术。最后再用定性、定量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对风险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综上所述,通过对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对策研究,能提高企业运用风险应对措施化解建设项目在各阶段存在的各种风险的能力,确保建设项目能够顺利实施。

建设工程监理问题研究 篇12

1监理制度对于工民建的重要性

不同规模大小工民建工程施工中的过程中, 某些因素的存在对于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加大了施工企业的成本开支。监理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 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实际的应用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为我国建筑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保障作用。根据工民建施工现场的实际概况, 合理地运用监理制度可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有效地控制建筑企业的施工成本, 完善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在可靠的监理制度作用下, 工民建的施工计划将会顺利地执行下去, 业务对于工程多样化的需求也将得到最大限度满足。与此同时, 监理制度的有效利用可以及时地消除工民建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在提高工程安全性能的同时也会扩大施工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2工民建监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工民建监理制度对于工程的施工质量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关系着建筑结构的使用寿命。相对而言, 我国工民建监理制度的发展速度迅速, 实际的应用范围较广, 对于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增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与此同时, 工民建监理的法律法规也在逐渐地完善, 使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理已经形成了一种稳步发展的态势。从另一个方面来看, 虽然我国工民建监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由于其发展时间较短, 所以在稳步发展的同时, 其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的显露出来。其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对监理单位的监管力度不够以及工民建监理制度还没有达到“全面性”两个方面。其中对监理单位的监管力度不够主要是由于对工程监理企业的资质审批不严谨以及对工程监理企业缺乏监管, 使得部分工程监理企业没有承担风险的能力, 一旦出现责任事故, 工程监理企业根本没有能力承担相关的责任, 赔偿能力不足。结合目前我国工民建施工的发展现状, 可知工程监理主要应用于项目施工阶段, 导致相关的监理制度在具体的应用中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当监理制度在工民建施工质量方面发挥一定的保障作用时, 可以增加工程的经济效果, 挖掘出建筑物更多的潜在价值。而目前部分工民建工程施工中对于监理制度所带来的监督作用重视程度不够, 对工程后期的正常使用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这些方面的具体内容, 客观地说明了目前我国工民建监理制度实际的发展概况。因此, 采取有效的措施完善工民建监理制度势在必行。

3完善工民建监理制度的有效措施

3.1加强对工民建监理制度的认识

为了更好地发挥工民建监理制度的实际作用, 增强工程的施工质量, 需要加强施工人员对工民建制度的认识, 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 规范不同子项目中的施工行为。现阶段一些施工企业在工民建施工中对于监理制度的认识不够, 给工程后期的正常使用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 需要利用可靠的制度改变这些不利的发展现状, 为建筑物使用寿命的延长提供可靠地保障。加强对工民建监理制度认识的主要措施有: (1) 处理好施工单位与监理机构之间的关系, 提升监理单位在工程施工中的实际地位, 促使监理制度在工程施工的全部流程中更好地发挥相关的作用。 (2) 施工企业应该重视工程监理人员在施工中提出的具体意见, 并对这些意见的合理性进行充分地考虑, 最大限度地保证工程监理可以在工民建施工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3) 提高工民建施工开展中所有施工人员对于监理制度重要性的认识, 促使监理制度可以在不同子项目的施工中得以顺利地实施, 优化资源配置, 及时地消除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3.2完善建筑市场的监管体系

工程监理能否在工民建施工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与良好的建筑市场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此形势影响下, 完善建筑市场的监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在可靠的监管体系作用下, 建筑市场的秩序将会更加规范, 各种监督机制也会变得更有针对性, 工民建施工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可以得到有效地处理。目前我国建筑市场的相关监督机制并不完善, 导致监理制度在工民建施工中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 对于工程整体的监督力度不够。因此, 相关的管理部门应该采取有效的从措施完善市场的监管体系, 保证工民建监理制度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保障作用, 扩大建筑企业的投资法范围。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 主要的措施有: (1) 加强对监理单位行业资质的审查, 规范监理企业的具体操作行为。 (2) 对于存在问题的监理单位不予审批, 从源头上严格把控工民建施工质量。 (3) 对于经常出现问题的监理单位, 相关的管理部门应该根据相关规范条例的具体要求责令整改, 为建筑市场创造良好的环境, 更好地发挥出工民建监理制度的实际作用。

3.3引进更多的专业性技术人才

作为一项具有良好作用效果的技术服务性工作, 工民建监理制度的顺利实施对于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意义。为了增强工程的安全性能, 有效地控制施工成本, 需要引进更多的工程监理专业技术人才, 利用他们丰富的经验发挥出工民建施工中的监督作用, 优化技术人才的配置结构, 为监理制度应用范围的扩大提供可靠地保障。在引进更多专业性技术人才时, 监理企业需要做到: (1) 加大培训力度, 增强技术人员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2) 为专业性技术人才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促使他们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加强对工民建监理制度的认识, 积累更多的经验, 为未来实际作用的发挥奠定坚实的基础。 (3) 积极引导从业人员主动地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技能考试, 提高监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增强工程施工中监理制度的实际作用效果。做好这些方面的基本工作, 可以有效地发挥出工民建监理制度的实际作用, 降低工民建施工中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扩大监理单位的社会影响力。与此同时, 选择监理方面的专业性技术人才时, 监理单位应该做到公正透明, 促使这些技术人员在未来的工民建具体岗位工作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4结束语

现阶段工民建监理制度在实际的应用中依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弱化了这些制度对于工程施工质量方面的保障作用, 需要采取可靠的措施进行及时地解决。同时, 增强工民建工程的施工质量, 必须加强对监理制度重要性的认识, 及时地消除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郭涛.我国建设监理执业行为及行业委托代理机制的优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 (03) .

[2]邓强.广东重工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3 (10) .

[3]朱明.项目管理型监理公司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10 (01) .

[4]焦兴君.工民建施工监理问题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3 (19) .

上一篇:运动正解下一篇:综合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