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食育(精选4篇)
日本食育 篇1
摘要:日本人喜食便当, 这不仅仅是一种自然形成的风俗习惯, 更重要的由此形成的便当文化。日本的便当文化影响着其个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于儿童教育而言, 便当从制作食材、营养搭配、颜色组合、风格设计以及就餐要求等都蕴含着相应的教育意义。本文从便当的文化意义入手, 探讨日本便当文化对儿童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日本,便当,文化,儿童,教育
一、日本儿童便当文化及其蕴涵的教育意义
饮食便当在日本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但便当的来源其实是中国, 只是日本人对其进行了发挥和创造, 后反传入中国, 影响着我国国民的饮食习惯。便当, 顾名思义是便携式实物, 我国大部分将其称为“盒饭”, 其制作方式是通过一个简单的木制或者塑料制外盒, 将食物包装在其中, 具体的食材选择和搭配由制作者自己决定。在江户时代便当饮食就已经风靡日本, 不过那时的便当制作相对简单, 通常是一些饭团加简单配菜。后来由于日本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便当的制作方式也五花八门, 甚至出现了迎合专门主题的便当比如“赏花便当”, 是专门为顾客观赏樱花而制作的。现在的日本, 便当饮食已经成为其最大的饮食特色, 而且由于学习和工作等原因, 日本人通常在午餐时间选择便当, 方便快捷而又营养健康。对于日本儿童而言, 携带便当上学也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但是, 便当虽然是一种就餐方式, 却不仅仅停留在解决饥饿问题, 事实上日本儿童便当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意义和教育意义。从制作到包装完工, 日本便当鲜明地反映了日本文化中勤俭节约、尊重自然等美德, 而这些细节对孩童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日本便当文化与儿童教育的具体结合点
便当文化与儿童教育的相通点有点和中国佛家文化中的“平常心即道”理念相似, 所谓穿衣吃饭, 无非修行。日本妈妈正是知道这一点, 从每一个便当制作的细节入手, 对孩子进行文化教育。
( 一) 制作食材传达的节约意识
便当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重视食材选择, 这与日本人注重细节的文化传统是一脉相承的。众所周知, 日本由于地处海岛, 资源匮乏,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节约资源、珍惜资源的良好品质。在制作便当时, 日本妈妈一般会把孩子叫到身边, 跟他讲述今天便当的主要食材, 以及从菜市场买到原材料的价格, 具体到青菜多少钱一斤, 豌豆多少钱一斤, 日本妈妈就是用这样细致耐心的教学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引导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食物, 常念物力维艰, 培养他们的节约意识。
( 二) 食材搭配传达的营养意识
日本对蔬菜的种植过程有严格要求, 这来源于他们文化中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 这也是日本便当文化的重要部分, 即尊重自然, 也敬畏生命。日本人严格遵照蔬菜本身适宜的生长环境控制其生长过程, 对食物的营养搭配也是一样, 日本妈妈非常关注小孩子的身体健康, 因此几乎每顿便当都会有合理的食物搭配。比如主食和副食的搭配, 肉类和蔬菜的搭配, 这就是为什么看到的日本便当总是五花八门的原因, 他们的食材搭配非常丰富, 其中一个层面就是为了均衡儿童的饮食营养, 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而儿童在耳濡目染之中, 也会自然而然地追求营养健康。
( 三) 食材颜色组合传达的自然和美学意识
一位日本文学家说过, 日本表达爱的方式不是“我爱你”, 而是“今晚的月亮很美”, 可见日本人对于美学的追求和表达方式的含蓄。在便当文化中, 家长也会借用食材颜色组合向孩子传达自然和美学意识。儿童时期是美学教育的启蒙时期, 这个时期对孩子进行美学的相关教育能够唤醒他们内心对美的追求和渴望,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日本人长大以后注重细节和美感的原因所在。日本妈妈在制作便当时, 会尽可能地选择易于搭配的食材, 选择颜色相协调的食材, 然后会戏谑地和小孩子进行交流, 这实际上是一种美学教育。
( 四) 便当设计所传达的创造意识
日本是世界上最有创造力的国家之一, 他们尊重传统, 又会跟随时代发展进行观念和制造的创新。在便当文化中, 这一点也得到了生动体现。在这一环节中, 日本妈妈通常会让小孩参与到设计制作中来, 让他们发挥创造力, 制作出自己喜爱的便当, 这一点对于培养小孩的创造意识是非常有帮助的, 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小孩的动手能力。
( 五) 就餐要求所传达的独立意识
独立是大多数日本人的基本品质之一, 与西方国家相比, 日本文化更偏向于自律意识, 这也是便当文化的重要特色。日本儿童在就餐时, 有专门的就餐食堂, 而且是在老师的指导之下进行的。幼儿教师会要求学生自己拿取碗筷, 完成就餐将便当盒收拾好放回自己的小包。这些看似细节的东西却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儿童在这其中能够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 这也就是为什么日本人长大以后独立而且坚强的原因所在, 正因为他们对儿童日常教育非常重视, 因此儿童在日复一日地熏陶中会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日本便当文化与儿童教育的融合对我国儿童教育的启示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 日本儿童便当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饮食方式, 更是一种“寓教于食”的教育方式, 而且对小孩子的性格养成和人生发展意义重大。对比与我国的儿童教育, 我们就能轻易地发现二者之间的差距。目前我国的儿童教育还远远不够, 教育方式也过度地依赖幼稚园和小学等教育机构, 家庭特别是日常对孩子的教育是非常薄弱的。家长往往忽视最容易对孩子产生教育意义的关键点, 而一味地寄希望于学校教育, 所以很多儿童容易滋生一些生活陋习。日本的便当食育教育告诉我们, 生活的很多细节, 都可以成为教育小孩的重要途径, 而且往往比学校的文本教育和课堂教育更加具备生动性和现实性, 能够给孩子最直接的教育指导。因此, 日本便当文化对儿童教育的影响, 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日本便当文化与儿童教育及文化的形成密切相关, 具体体现在制作食材传达的节约意识、食材搭配传达的营养意识、食材颜色组合传达的自然和美学意识、便当设计所传达的创造意识、就餐要求所传达的独立意识, 从而为形成独立自主、坚强勇敢及节约环保意识强的文化氛围做铺垫。相比而言, 我国的儿童教育应当更加注重家庭教育, 特别是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应当在现实生活中对小孩进行耳濡目染, 促进他们的人格养成。
参考文献
[1]黄亚兰.浅谈学龄前儿童教育与行为发展[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年S2期
[2]谷贤林.国外儿童教育理论演进探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2 (05)
日本食育 篇2
福和希望小学
刘钢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福和希望小学食育老师刘钢,非常有幸能够作为新县的食育教师代表,在本次食育年终总结与汇报大会上发言。
下面,我就一年来福和希望小学关于食育开课情况与今后的发展规划向各位领导和老师做详细的总结与汇报。
对食育的认识从 2017 年 5 月,新县教体局组织全县 40 余名食育教师参加食育培训开始,我校就意识到食育教育的重要性,再加上学校留守儿童数量偏多,不良的饮食习惯正在威胁着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向全校教职工召集食育成员,成立福和食育小组,设组长一名,由吴磊副校长担任,食育教师 4 名,主要负责食育课程的组织与开展,所有成员本着以食物为载体,以生活教育为契机的责任和信念,积极地踏上了食育教学的道路。
自 2017 年 4 月份食育教学开展以来,共开设食育理论课课题:10 节,分别为《营养蛋》、《板栗》、《小宝塔大健康》、《食物多样并不难》、《食以安为先》、《正确选择健康零食》、《学会正确洗手》、《学会正确刷牙》、《信阳特产——茶叶》、《二十四节气与饮食》,开课总课时:理论课 24 节,食操课节,受众年级幼儿部托小中大,小学部四至六年级,总受众人次达 2000 人次。
课题教案与每月总结 9 篇,微信公众号文章 9 篇,其中微信公众号阅读人次达 1623 人次。
在校园与班级食育文化建设方面,我校开展了食育板报,让学生亲自参与并设计板报的食育知识建设,并建立食育课堂留言本,将每一次食育课开设的课题与目标进行登记,课后由学生总结课堂知识与所学内容,在留言本上写出自己的所学所感与所想,他们稚嫩的语言和对食育课堂浓厚的兴趣,跃然纸上。
在这里收集了几句比较典型的留言与大家分享:
六年级《彩色水饺》实操课,学生严祥金说:只有自己亲自劳动,才能知道食物是多么美味。
五年级《彩色馒头》实操课,学生李冉冉说:这次的彩色馒头是我们自己制作的,有创意,一看就有胃口,也学到了餐前礼仪,并学会了感谢食物和感谢制作食物的人,我发现我也有做馒头的天份,这节食育课我好开心,对我很有收获。
四年级《彩色水饺》实操课,学生胡瑞说: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因为我知道他们做饭很辛苦,所以我一定要帮爸妈干点家务活。
学生的感动和感谢其实来自他们自己,参与了,体验了,才能感受到劳动的艰辛,才能感受到父母和老师对他们的关
怀,这就是食育的魅力!
除了学校师生的共同参与,我们将每次实操课学生参与的现场照片以及小视频,在微信群与家长分享,家长们纷纷表示支持和赞赏,他们对学校能开设这样生活化的教学课程,大力支持,有家长在给我们反馈的信息中说过这样的话:真的非常感谢学校能开设这样贴近生活的课程,作为父母都没能教会孩子去做到的事情,你们学校做到了,并且孩子非常喜欢。
以上是我们春苗学校一年食育工作总结与汇报,对于2018年食育工作的开展规划如下:
一、加强校园与班级食育文化的建设工作; 二、深化课程开发与研讨,继续发扬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魅力; 三、组织家长积极参与学校食育课程,开展家长食育课堂; 四、食育课程多样化,如食物的种植,开展校园菜园计划; 作为春苗的食育教师,我是最直接的组织者和见证人,从食育课程的全面开展到每一名学生和家长亲自参与,所取得的一点一滴的进步,离不开各位领导对食育工作的监督和大力支持,更离不开刘璐老师、毛老师和林老师以及他们的团队给我们的帮助和鼓励。
我校 500 多名师生,上百位家长,都是在食育课程开展之
后,慢慢的了解并走进食育,我相信,食育的这颗种子已经在每一名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从改变自身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从体验制作食物的喜悦,从参与食物的种植,从感谢食物的恩赐,从感恩制作食物的人,如果每一次变化和进步是一支小火苗的话,那么我希望这星星之火,能呈辽原之势,从平桥、信阳、河南、甚至中国,让食育能够真正的去影响每一个人,每个家庭,直至我们的下一代。
日本食育 篇3
【摘要】2015年是日本开展“食育推进基本计划”的第十个年头,通过十年的教育推行,日本国民在各项指标上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尤其在中小学校食育教育方面,实施的效果最好。本文通过探讨日本中小学校开展食育教育的具体措施来呼吁我国也应重视“食育”教育。这对我国实现复兴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食育 日本中小学食育教育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239-02
一、引言
“食育”是最近几年刚刚进入我国民众视野的一个名词,其语源来自于日本。二战后,日本在美国的扶助下进入“饱食“时代,由于国民饮食失衡、农产品自给率下降和食品安全频发等一系列问题,日本政府亟需出台一项国家政策来解决困境。2005年,日本颁布了《食育基本法》,这是在世界上规定国民饮食行为的第一部法律。立法后,全国上下积极响应并共进行了两次“食育推进基本计划”,(两个“五年计划”,五年为一个期限),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截止到2014年,食育推行计划的各项指标与2011年制定第二次食育推行计划时相比,大部分的项目均有所提高,通过四年来对全体国民的食育教育,尤其在10、11、12这三个项目上有了大幅度的改善。但是,在4和7项目上数值有些下降,虽然均≤1%,却也反映了食育推行计划中遇到的问题,为了达到2015年较为理想的目标数值,还需要日本政府积极地解决出现的问题。
二、日本“食育”的新内容
通过“知网”查询,我国最早介绍食育的论文,是登载在2002年10月出版的《医药与保健》中一篇名为《日本的儿童“食育”》的文章,作者李泽华。当时,文章对“食育”的定义为:所谓“食育”,就是从幼儿期起给予食物、食品及相关知识的教育,并将这种饮食教育,延伸到艺术想像力和人生观培养上。2005年《食育基本法》出台后,食育(eating education)概念已经和原来人们普遍认知的“食育”概念不同,它涵盖的内容更丰富,涉及的人群更广泛,实现的目标更多元,已经不仅仅止步于指导孩子的饮食,更上升到了国家层面,串联起传统饮食文化、食品安全、农业现代化、乡土料理的保护、国民健康教育、可持续发展等一些列相关的环节。由于食育教育实施覆盖的领域非常广泛,本文仅从日本中小学的食育教育的视点出发,探讨《食育基本法出台后》日本中小学开展食育教育的具体措施。
三、日本中小学校开展食育教育的具体措施
1.学校食育教育的指导体制——配置营养教谕
2005年开始,为保证食育的科学推进,日本大力培养食育人才。都道府为学校在职的普通营养师举办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其中大多数的营养师都取得了营养教谕(专职营养师)的资格证。仅拿全国公立的中小学来说,十年间,营养教谕就由最初的34人增加到5356人,覆盖全国47个所有的省级单位。营养教谕在学校中承担着重要的教育职能。他们的职责是负责学校食育活动的协调和管理,配合家庭科教师或者其他相关课程教师开展有关饮食营养方面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有关营养的指导。包括对少食、偏食、肥胖等问题的学生或学生家长进行个别指导,提供咨询服务。
2.学校关于指导内容的充实
日本的中小学校都开设家庭科(课),类似中国的劳技课,食育的指导内容主要在这一科目中有所体现。日本文部省规定“在学校里面实施的食育,以营养教谕为中心,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协力基础上,要尽可能的涉及所有科目和时间。具体实施的时间以午饭配餐的时间为基本,在家庭科、特别活动课,以及综合学习时间内开展以饮食指导为中心的教学活动。特别是家庭科,这门课贯穿了小学、中学、高中三个阶段,伴随着整个青少年的成长时期。家庭科充分的考虑了食育的内容,《食育基本法》出台以来,增加了不少有关食育的课程。
日本中小学开展食育教育的具体实施时间(配餐时间除外)
小学一、二年级 生活课 ;特别活动课
小学三、四年级 社会课; 特别活动课; 综合学习时间
小学五、六年级 家庭科;特别活动课 ;综合学习时间
初中 技术·家庭科;特别活动课;综合学习时间
高中 家庭基础科;家庭综合科;生活技术课
除了家庭科对“食育”进行指导之外,义务教育中的其他课程也积极地与食育课程结合。如社会课上,会提到“日本环境资源的问题和粮食供给率的问题”;理科课上,让孩子了解生物与环境、自然与人的关系;体育课上,让学生们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和培养健康的生活态度、以及关注自己身体成长及发育。思想品德课上,会教授孩子们学习节制和谐的生活方式;即使是上历史课和国文课,中小学也在努力渗透食育的教育机会。如历史课上,在学习绳文时代(日本由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时候,营养教谕和历史课老师配合,会让学生们品尝当地种植的日本古代糙米,从而用味觉来体会2000年前日本人的饮食习惯;在国文(语文)课上,讲到作家宫泽贤治的《银河铁道之夜》的作品时,营养教谕会让孩子们品尝作品中出现的“岩手县地产苹果”,体会对自然的感恩之心。
四、日本中小学的食育教育给我国的启示
2015年,中国各地频发青少年在体育课上运动时突发心脏疾病猝死事件。青少年体质下降的问题显得愈发尖锐。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吴正宪主任提出: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25年下降,力量、速度、爆发力以及耐力等各项身体素质全面下滑,在全国中小学中,近视眼和肥胖的比例仍不断上升,这种事实让家长们着实担忧。
目前,全社会都在反思导致少年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笔者认为原因有很多方面,如:升学压力大,课业繁重,体育锻炼时间不够;社会上适合孩子运动锻炼的场馆和设施很少;或者上网、玩手机成瘾,宅在家里不去活动身体等,但是更不容忽视的是家庭的原因。由于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家长的工作压力徒增,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父母把孩子的胃交给了快餐店、路边摊、小饭店以及网上订餐等,而孩子没有对食材的选择和判断的能力,下意识的就选择了口味最刺激的食物,这样的食物恰恰是高油高盐高热量的快餐食品,因此,家庭的原因在众多原因中占有更大比例,目前的中国家庭生活方式正在不知不觉地改变着少年儿童的饮食习惯。
日本也曾在此问题上走过弯路,由于二战后西方的饮食方式成为主流,1970~2004年间,日本肥胖儿童的比例逐年上升,不仅如此,还导致了一系列有关营养失衡、不规律的饮食生活、生活习惯病(糖尿病等)、过度减肥等问题的频发。不过,日本及时出台了《食育基本法》,并将之提高到国策的高度,且严格的实施五年一次的食育推行基本计划,渐进式的改革,全社会的参与,正在慢慢扭转国民的不良习惯。目前食育推进计划已经进行到了第十个年头,和最初制定计划的2006年相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我国的中小学校目前正在实施素质教育,却将常常将“饮食教育”边缘化,在大多数的中国人的观念中,认为“吃”是人的本能,吃什么是自己的事情,不会和教育产生联想。但是日本成功推行食育教育的经验告诉我们,食育教育培养的恰恰是积极地生活态度和健康生活的能力。这种态度和能力关乎每个青少年今后的成长。我国应该尽早借鉴日本食育教育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推行食育教育,这不光是未来中国的主人翁们的“福音”,更对尽早实现复兴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劉 智萍 ,菊地るみ子 ,林 翠芳『日本の学校における食育のプログラムが中国に与える示唆』[J] 高知大学学術研究報告 61,2012年.
[2]科普教育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320/02/15102 211_362041776.shtml
[3]光明网http://difang.gmw.cn/newspaper/2015-07/16/content_ 107915341.htm
[4]『学校給食:食育の期待と食の不安のはざまで』[M] 牧下圭貴(著)岩波書店2009年.
日本食育 篇4
(一) “食育”相关内容介绍
“食育”一词, 最早是由日本养生学家石冢左玄在其1986年发表的《食物养生法》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体育智育才育即是食育”。 (1) 后经过数十年的发展, “食育”的内容也得到逐步完善, 现在他的基本内容是:以科学的营养知识, 适合本国国情的先进文化, 通过各种形式, 让国民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日本, “食育”是与体育、智育、德育同等重要的, 甚至有“食育第一原则”的说法。
日本所遵从的“食育第一原则”, 打破了传统, 认为“吃”不再是简单地生理本能, 而是一门学问, 更是一门“教育”, 是更科学、更系统、可指导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一门学科。日本各界认为, 这种教育应从孩童时代渗透、并随着青少年的成长而不断深化、最终伴随青少年走出学校步入社会和家庭, 并影响他们今后的人生。所以, 日本的“食育”首先是注重培养学生尽早的养成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 这也是它最基本的内容。其次, 日本的“食育”也重视向人们传授营养与健康知识, 让人们了解每一个食物自身所富含的营养, 以及他们对身体有哪些好处。最后, 日本更注重对本国传统饮食的传承。日本政府曾提出过“地产地销”的口号, 让人们深刻意识到本国传统饮食的优势。
日本在推行“食育”的过程中也走出了自己的特色。第一, 对“食育”进行立法。这在当时世界范围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2005年7月, 日本制定了《食育基本法》, 在序言中强调了“食育”的地位以及推行“食育”的重要性。从此, “食育”的推行在法律层面上有了依据和保障。第二, 在孩童时代就开始灌输“食育”的意识。让人们从小就对“食育”进行了解, 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今后的人生。第三, 在日本, “食育”已经走进课堂, 成为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之一, 让学生们不仅在实践方面了解“食育”的重要性, 更在理论方面系统地加深对“食育”的理解。这些都是日本在推行“食育”方面走出的独具特色的道路。
(二) 日本“食育”教育的普及
在日本, “食育”的普及是一场全民运动。他作为日本对国民素质教育的一环, 得到了国家与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在日本已经形成了国家倡导, 学校、家庭、社会之间有机联系、互为支撑的完备体系。
2006年, 日本开始实行“食育推进基本计划”, 将其作为一项国民运动, 以家庭、学校、保育所、地域等为单位, 在日本全国范围进行普及推广, 通过对食物营养、食品安全的认识, 以及食文化的传承、与环境的调和, 对食物的感恩之心等, 来达到通过“食育”, 培养国民终生健康的身心这一目的。
此外, 学校作为推广“食育”的主体, 坚持推行政府提出的“给食制度”和“牛奶计划”, 并致力于“食育”相关教材的编写和课程的设置, 积极为学生提供实践“食育”课上所学知识的机会。社会各界人士也成立了各种辅助“食育”推行的组织机构, 为“食育”的广泛推行提供了便利。同时, 政府也在通过立法、政策和舆论导向、经费支持等方式, 引导全民都参与到推广“食育”的活动中来。
二、“食育”在中国的推行
(一) “食育”在中国的现状
“食育”是近几年刚刚走入人们视野的一个名词, 目前, 我国国内仅有较少学者呼吁和提倡社会、学校重视这门教育。而且, 专门从事这项研究的人员也比较少, 甚至看不到与我国国情相符合的、切实可行的推行“食育”方案的提出。人们还是浅薄的将之理解为“健康饮食指导”。目前, 上海市已将“食育课”在一些中小学作为试点课程展开, 进行食品安全教育、营养卫生教育等。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特征, 定制符合其年龄层的教案, 力图通过活泼易懂的形式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 加强对营养知识的接受和理解。但是总而言之, 对日本“食育”政策推行和“食育”在中国付诸实践的考察还未彻底开展。
而且, 在我们对长春地区各大高校的走访调查中了解到, 对“食育”教育缺乏了解的不仅仅是中小学生, 就连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对“食育”一词也是知之甚少。他们当中很少有人会坚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在大学校园这样一个管理相对宽松的条件下, 大多数人会依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饮食, 而不是依据一定的健康科学标准, 这就充分说明, 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并未深植于人们心中, 没有成为人们会自觉执行的一种习惯。我国在“食育”教育方面还需做出很大的努力。
(二) 在我国高校推行“食育”的提案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 日本推行“食育”的模式并不完全适合我们。在结合了我国国情, 以及综合我们在长春各大高校走访调查的数据的基础上, 我们有了如下的推行“食育”的建议。
首先, 我国高校采用的都是集体住宿的形式。学校的食堂就成为了广大学生们就餐的首要选择, 因此, 在我国高校推行“食育”的过程当中, 食堂应是最主要的推行场所。高校的食堂应聘请一些专业的营养师, 按照不同的季节来为学生搭配出合理、多样的营养套餐菜单, 并在菜单上注明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 以及这些营养成分对身体的好处以供学生选择。另外, 我们还可以在食堂醒目的位置张贴营养知识的宣传画, 定期在食堂开展营养知识讲座, 向学生们普及“食育”的知识, 并解答同学们在饮食方面存在的疑问。此外, 食堂的媒体设施也应该充分地利用, 在学生就餐时, 播放一些类此于《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 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对食物产生感情, 开始珍惜粮食, 健康饮食。
其次, “食育”应尽早的进入课堂。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 一般是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教育体制。我们可以首先尝试开设几门与“食育”相关的选修课, 让学生们自主选择, 慢慢开始接触并逐渐了解“食育”的内容。同时, 学校的食堂也可以配合学校课程的设置, 为学生们开辟出一个可以自己动手实践的料理教室,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食育”的重要性, 了解其内容。此外, 学校还可以与所在城市的一些农场进行联系, 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了解食物栽培过程以及亲身种植粮食的机会, 让学生在不断地实践当中, 对“食育”有进一步的了解。
最后, 大学里有各种各样的社团, 我们可以建议学校鼓励学生成立一个致力于在大学校园推行“食育”的社团。先让一部分人充分了解到“食育”的重要性, 再让他们以自身的力量和实际行动去影响其他学生。例如, 他们可以在学校的宣传栏里设计以“食育”为主题的黑板报, 按照季节不断地进行更新;也可以举办以“食育”为中心的知识竞赛, 让学生们在愉快的氛围中不断地加深对“食育”的了解。
总而言之, 在“食育”教育方面, 日本已经远远走在了我们前面, 他们从最基础的教育入手, 社会、学校、老师齐心协力,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日本在推行“食育”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获得的经验都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在我国还未全面开展“食育”教育的情况下, 先从高校入手进行推广, 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施用海.关于日本的食育.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7年10期.
[2]施用海.再谈关于日本的食育.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9年10期.
【日本食育】推荐阅读:
读日本留学预科选择日本优秀专业10-17
日本留学:日本北海道大学基本理念07-16
从汉字日本化看日本文化的特征11-03
送日本国僧敬龙归,送日本国僧敬龙归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的意思,送日本国05-20
日本樱花10-17
日本移民10-20
日本专利05-14
日本福祉05-23
日本鳗鲡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