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巧记

2024-05-25

历史巧记(共7篇)

历史巧记 篇1

兴趣越大,学习的效率就越高。在多年的历史教学中, 我利用巧妙记忆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活跃了课堂, 提高了课堂效率。

一、联想记忆法

青少年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教师可以不断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记忆历史知识。联想越奇特、有趣,记忆会越深刻,知识巩固得会越牢固。

例如,对于“最早开辟新航路并成为最早的殖民帝国的是哪两个国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这样想象:葡萄牙和西班牙是两颗罪恶的殖民主义“门牙”,最先瓜分地球这个“大西瓜”。试想吃西瓜时最先触及到瓜囊的不就是嘴里的两颗大门牙吗?

再如,对于“南斯拉夫联盟由哪几个国家组成?”答案是:马其顿、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南斯拉夫、塞尔维亚、黑山共和国。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一句话就能引导学生记住了:马克思(斯)在波兰(南)晒(塞)黑了。

二、顺口溜记忆法

如果把某些历史知识编成顺口溜,读起来就会琅琅上口,这样学生就会在短时间内记住它并保持长久不忘。

例如,对于“列举所学的古代世界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国家”,教师可以利用顺口溜记忆法,让学生记住它,其答案是:阿波罗不但跨欧、亚、非三大洲,而且征服了月球。“阿”即阿拉伯帝国,“波”即波斯帝国,“罗”即罗马(主要指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美国飞船 “阿波罗11号”实现人类首次登月成功可谓家喻户晓。如此一来,本来杂乱、零碎、 无联系的知识点变得系统化,轻松克难, 容易记住。

再如,对于“列举攻打南斯拉夫的北约成员国”,教师可以让学生集思广益,编出方便记忆的顺口溜:美加英法荷卢比,丹挪冰葡意大利;西(西班牙)德希腊土耳其,波兰捷克匈牙利。

三、谐音、近义记忆法

对于有些历史知识点,教师可以找其对应的谐音字 (词),而这些被找到的谐音字(词)有特别的含义,醒目好记。

例如,我在教学“新航路开辟”时,让学生画出新航路开辟的航行路线图,学生就形象而直观地理解了四位航海家的出发地、航行时间、到达地、航线等,再进一步分析,就很快理解了新航路开辟的重大意义,学生兴趣来了,积极性高了,效果自然就好起来了。然后为了巩固复习,在教学还采用了连线的方法。另外,怎样快速记住航海家和他的成就呢?教师可激励学生采用谐音加乡土语言编出下面的记忆口诀:

弟(迪亚士) 铺(葡萄牙)好(发现好望角),

哥(哥伦布) 一(意大利)心(发现新大陆);

妈(达·迦玛)掏(葡萄牙)银(到达印度),

妹(麦哲伦) 喜(西班牙)欢(环球航行)。

解释为:弟弟铺好床,哥哥就一心;妈妈掏银子,妹妹就喜欢。

再如,古希腊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可以用“悲”、“埃”二字的谐音,组成“悲哀”一词来记忆。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麦加容易与政教合一的政权所在地麦地那混淆。“加”与“家”谐音,家即发源地,故麦加即为伊斯兰教的发源地。新航路开辟中的航海家麦哲伦的成就也容易与其他三位相混淆。麦哲伦之“伦”与“轮”同音,故而可以设想:麦哲伦船队围绕地球转一轮。

四、形象记忆法

把抽象的东西用一句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就叫形象记忆法。历史年代形象记忆法就可用一句有一定趣味性的、 容易记住的语言来记住某个历史年代。这句有趣、形象的语言中的那几个代表年代的汉字,读音与年代数字可相同或相近。

夸张、拟人、比喻、口诀和无中生有是形象记忆法的最主要特点。因为新奇的、 不寻常的东西容易记住,不易忘记。例如, 在学习“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时,我把十月革命的性质、国内意义、国际意义编成了以下几句话:

“姓社生社,打帝推社,鼓励入社。”

“姓社”:俄国十月革命的性质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生社”: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打帝”: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推社”: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鼓励入社”: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当然,有时候记忆方法不一定尽善尽美,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学生。但毕竟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可以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探寻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启发学生在人生道路中高效学习、高效工作、高效生活。

关键词:初中,历史知识,记忆,方法

历史巧记 篇2

第一、我们应该坚持每天都拿出一定的时间,记忆一定量的历史知识要点。每天用的时间不要太多,记忆要点的数量也不要太多,这样可以保证学习的高效率,

备考资料

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知识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巧记英语单词 篇3

一、读音规则记忆法

英语单词中字母及其组合的发音是有规律的,单词的读音与它们有密切的联系。教师在教会学生使用音标的基础上,要引导他们总结并熟记字母及其组合在重读和非重读音节中的发音规则,然后根据读音去记忆单词。这种方法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并且经过反复训练,可以达到看到一个新单词就能准确地判断读音,听到一个单词的读音就能准确地写出单词的境界。

二、多元记忆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五动”记忆单词,即动眼看、动手写、动耳听、动嘴读、动脑思,这样可以全面调动学生的感官和思维,加深对词汇的记忆。对需要记忆的单词,集中时间让学生用多元记忆法,要求学生限时完成单词的音、形、义的识记,思考单词的搭配、用法。这样,学生的眼、口、手、耳、脑多管齐下,思维活跃,加上适时的反馈检测,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分析单词形态记忆法

分析单词的构成和词根的含义是学习单词非常有效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讲解词缀、词根、词性的转化、派生、合成等构词法知识,特别是让学生了解单词的词根,不仅能提高词汇量,还能认识到英语单词是有感情、有意义、鲜活的,而非冰冷、抽象、死板的东西。比如biology一词,如果我们知道词根bio=life(生命、生物),加上词缀-logy(学,学科),就明白为什么biology意思是“生物、生物学”。同时,若遇到biologist(生物学家),biography(传记),biocide(杀虫剂),antibiotic(抗生素),用词根、词缀去分析,就能领悟其含义。

四、卡片记忆法

学生将单词(读音或拼写或中英文意思)记录在卡片上,参照卡片上的内容迅速回忆并联系其他信息(拼写、读音、含义的中英文表述和用法)。卡片上单词量可以自定,每完成若干张卡片后,全部复习一次,每次要求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还可以将单词按近义词、反义词、派生词等整理在卡片上,如create、creator、creative、creation、creativity按派生词整理,而travel、joumey、voyage、tour按同义不同用法整理。日积月累,便可轻松记住单词,并掌握它们在用法和含义上的区别。

总之,词汇教学在当前高中教学中不容忽视,不搞好英语词汇学习,学生很难学好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遵循语言学习规律,潜心研究,探索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加强学生对词汇的记忆、理解和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历史巧记 篇4

一、利用谐音记忆

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是整个初中历史课最重要的学习内容, 也是中招考试考查知识点最多的一本书, 以往学生在学习和复习中国近代史时, 总是抱怨知识点太多, 背诵起来很困难, 所以我在讲授这段历史时, 就想方设法让学生减轻负担, 轻松掌握基础知识。

该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主要有四件大事即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记忆时可以把这四件事情的首字连接起来, 即“洋戊辛新”, 再用谐音记忆为“洋务信心”, 在班上推广以后, 学生对这四件大事记忆深刻, 每次提到都能快速准确地说出来。

学生容易把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即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即洋务运动混为一谈, 我是这样给学生讲的:把两件事情的关键词连接起来即近代史和鸦片战争, 以及近代化和洋务运动, 取其中的两个字组成“鸦史”和“洋化”, 再用谐音记忆为“鸭屎 (鸦史) ”、“氧化” (洋化) 。当时学生听了我的解释后哄堂大笑。虽然“鸭屎”听起来不太文雅, 但是学生立刻就记住了这个知识点, 以后再做与此有关的题目就几乎没有出过错。

鸦片战争时中国的皇帝是道光帝, 我是这样让学生记忆的:英国用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 英军强盗似的掠走了我国大量的白银, 皇帝的名字起得真好———盗光 (道光) , 学生开始还摸不着头脑, 待我写在黑板上后, 全都点头称是, 自然也能将答案熟记在心了。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讲到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学生总是把英国占领香港岛、日本占据台湾和这个知识点相混淆, 我上课时突发奇想, 将澳门—葡萄牙简记为门 (澳门) 牙 (葡萄牙) , 这样就不易记错了。

中国现代史讲到中共十四大的内容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其中的“四”和“市”谐音, 这样选择题就不会选错。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3课讲到法国大革命时, 提到罗伯斯庇尔这个人, 学生对这个名字很陌生, 不容易记忆, 我当时就教学生利用谐音记忆“萝卜丝片儿”, 于是学生就在欢声笑语中记住了这个法国人。

二、利用歌词记忆

世界古代史讲古巴比伦王国时提到它的位置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两河流域, 有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 学生对外国的人名、地名很陌生, 于是我就以周杰伦的歌曲《爱在西元前》作为新课导入, 结果从上课开始到下课, 课堂气氛一直都非常好, 学生不论是听讲还是讨论, 都格外投入。下课后我问了一位学生:“为什么这节课听得如此专心?”学生说:“再不好好学历史的话, 连歌词都听不懂了!都要out了!”虽然是一句玩笑话, 但我觉得在备课时多下些工夫, 和学生的生活贴近些, 找到学生的兴趣点,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利用谜语记忆

我在平时教课之余, 不断地搜索、积累了一些历史方面的谜语, 在课堂上让学生去猜,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全神贯注地听, 绞尽脑汁地想, 争先恐后地回答, 乐在其中, 这就让原本有些枯燥的历史知识平添了几分活泼与幽默感。下面, 我列举一二, 和同仁分享:

1. 太白全集 (猜一近代清朝官员)

2. 山东突飞猛进 (猜一近代文学家)

3. 恪守信用 (猜一近代地名)

4. 爷爷打先锋 (猜一古代历史人物)

5. 口才绝伦 (猜一近代历史人物)

6. 囚禁张学良 (猜一古代历史人物)

7. 持久和平 (猜一古代地名)

答案:李鸿章、鲁迅、遵义、祖冲之、陈独秀、关汉卿、长安。

四、利用关键词记忆

七年级下册《时代特征鲜明的明清文化》一课讲到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一书, 把星和天联系起来———天上的星星。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讲到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失误挫折“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三件事, 可以取其首字:“大”、“人”、“文”或者“大”、“文”、“人”, 这样, 记忆起来就非常省时。

五、利用比较法记忆

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是1640年, 中国近代史则是1840年, 都和英国有关, 英国在1840年完成工业革命后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世界近代史比中国近代史早了200年。

历史巧记 篇5

来源:智阅网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考研政治中一门饶有趣味又十分重要的学科,在整张政治试卷中与毛中特考点交叉,共占20分。在回答答史纲题目时,有一个小窍门可以拿来参考:即使考生不知道这个题该怎么做,但是根据题目给出的时间阶段在脑海中画出这一阶段的历史时间轴,梳理这段时间的重大事变、原因、意义、失败的教训等,然后对照题目依次列举出来。根据按点得分的原则,这样至少可以得到一半的分数。下面整理了2018考研政治史纲复习技巧时间轴法,希望帮助广大考生提高考研复习效率。

一、史纲概述

中国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中国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二、考试重点

考生需要了解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了解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注意比较地主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政党的政治方案,懂得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给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的原因;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内外环境,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了解实行改革开放和搞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联系社会主义改造以后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懂得中国选择是这样的正确性;进一步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三、时间轴体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共十章内容,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章,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风云变幻的80年(1840年-1919年),主要讲侵略史和探索史,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二部分:4-7章,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翻天覆地的30年(1919年-1949年),主要讲中国共产党的斗争史,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三部分:8-10章,从新中国成立到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辉煌的历史征程(1949年-2007年),主要讲中国的改造史和建设史,即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和建设时期。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是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考研帮建议考生在考研复习过程中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将近现代史纲要的全部内容梳理成一个完整的框架体系,从总体上加以掌握,并了解各个部分的内在联系。

巧记形近字 篇6

一、字形辨别法(以幸-辛为例)

辛:由“立”与“十”两部分组成。“妈妈‘立’着工作‘十’小时,很‘辛苦’。”

幸:由“土”与“羊”两部分组成。“有‘地(土)’又有‘钱(羊)’,怎能不‘幸福’?”

二、字义辨别法(以即-既为例)

“即”与“既”相同的部分写作“艮。“艮”最初用来表示盛满食物的容器。

“即”字的有半部分(阝)是一个跪坐着、面向食物的人。“即”的本义是“准备吃食物”;引申义大都表示“还没有开始进行”。

“既”字右半部分(旡)也是一个跪坐着的人,不过他的头向背后扭转,不再看摆在面前的食物,表示已经吃饱,准备离开的意思。“既”字的本义是“完”“尽”“结束”等;引申义大都表示“已经发生过、进行完”。

三、情境辨别法(以泼-波为例)

创设情境:当你洗完头“发”之后要把“水”泼掉,这就是泼水的“泼”;当一个“皮”球掉进“水”里,就会形成一圈波纹,这就是水波的“波”。

四、顺口溜辨别法(以已-己-巳为例)

顺口溜:分辨巳已己,方法要牢记。封口已不封己,半封是个已。

同学们,你能运用以上方法辨别其他的形近字吗?相信你一定能行!

考考你:(选择文中出现的字填入括号内)

( )运 ( )勤 ( )劳 不( )

( )然 ( )使 随( )

( )辣 ( )浪 ( )动 活( )

巧记字形 篇7

一、前后一致记忆法

前后一致是指两个字的偏旁部首是一样的,根据前一个字或后一个字来判断偏旁。只要偏旁部首不一样,就是错误的。如:2003年全国卷“伶牙利齿”,伶与俐就是此类词语,二者的偏旁部首是一样的,如此记忆就可判断“伶牙利齿”是错误的。用此法记忆的词语还有以下这些:

膨胀、渲染、扫描、吆喝、扭捏、忸怩、沉湎、福祉、浩渺、砝码、驰骋、惆怅、邂逅、寂寥、磕碰、坍塌、秸秆、佝偻、惶悚、倜傥、稼穑、陷阱、憔悴、荟萃、呕吐、懵懂、海涵、翱翔、梗概、蹂躏、璀璨、经纬、砥砺、渊源、精粹、啰嗦、葱茏、拇指、逡巡、伉俪、澄清、糟粕、妊娠、蹊跷、徜徉、疮痍、憧憬、婵娟、纷纭、橄榄、悱恻、浩瀚、瞌睡、玲珑、碾碎、蹒跚、偏僻、瘙痒、唢呐、惋惜、漩涡、眼脸、经络、伎俩、彷徨、蕴藉、梗概、胳膊、文绉绉、黄澄澄、长坂坡、扫描仪、追本溯源、妍媸毕露、蓬荜生辉、汗流浃背、耳濡目染、竭泽而渔、阴谋诡计、泾渭分明、戎马倥偬、源远流长、曲意逢迎、衣衫褴褛、曾经沧海、饥肠辘辘、怙恶不悛、淋漓尽致、运筹帷幄、醍醐灌顶、濯污扬清、抑扬顿挫、直抒胸臆

二、对比加强记忆法

在两个词语或成语中,某个语素是形近字或发生了变化,这样的词语或成语放在一起对比记忆,可以加深印象,记得更牢固。这类词语主要有:

①发轫、韧性;②熟稔、谂知;③慧眼、彗星;④振幅、辐射;⑤钓鱼竿、电线杆;⑥照相机、录像机;⑦不屈不挠、不依不饶;⑧真知灼见、远见卓识;⑨青山绿水、山清水秀;⑩绿草如茵、绿树成荫;[11]流言蜚语、斐然成章;[12]集腋成裘、积羽沉舟;[13]焕然一新,涣然冰释;[14]鸠占鹊巢,声名鹊起、门可罗雀;[15]轻歌曼舞,清歌妙舞;[16]唾手可得,垂手而得;[17]急风暴雨、疾风劲草;[18]纷至沓来、死心塌地;[19]不明就里、分庭抗礼;[20]卑躬屈膝、委曲求全;[21]明枪暗箭、唇枪舌剑;[22]瑕不掩瑜、目不暇接;[23]优柔寡断、记忆犹新;[24]稗官野史、纵横捭阖、大有裨益;[25]厚积薄发,对簿公堂;[26]蒸汽机、水蒸气;[27]语无伦次、美轮美奂;[28]驽马十驾、强弩之末:[29]好高骛远、趋之若鹜:[30]株连、珠联璧合;[31]英雄辈出、关怀备至、信心倍增;[32]前仰后合、随声附和;[33]貌合神离、和盘托出;[34]死不瞑目、冥思苦想;[35]既往不咎、继往开来;[36]循规蹈矩、徇情枉法;[37]和颜悦色、察言观色;[38]无上光荣、礼尚往来;[39]无精打采,张灯结彩;[40]寻章摘句、按迹循踪;[41]惨无人道、残酷无情;[42]元宵佳节、九霄云外;[43]叠床架屋、跌宕起伏;[44]不胫而走、泾渭分明;[45]陈词滥调,无耻谰言;[46]铤而走险,大相径庭;[47]揠苗助长,偃旗息鼓;[48]良辰美景、寥若晨星

三、形近归类记忆法

在汉语中有一些字的形旁是相近的,形旁不同就会组成不同的词语,把这些词语放在一起记忆可以记得更准。这类词语主要有以下这些:

①寒暄、喧哗、渲染、宣泄、宣传

②磐石、钟磬、温馨、售罄、罄竹难书

③沤肥、怄气、殴打、讴歌、呕心沥血

④间谍、影碟、喋血、通牒

⑤编辑、舟楫、缉私、开门揖盗

⑥国粹、淬火、鞠躬尽瘁、出类拔萃

⑦励精图治、厉兵秣马、历历在目、砥砺品格、老骥伏枥、沥青

⑧娇揉造作、娇生惯养、胜不骄,败不馁

⑨趋之若鹜、强弩之末、好高骛远

⑩渎职、买椟还珠、穷兵黩武、连篇累牍

四、依义判形法

此法是依据字的义项来判断字形。如2011年山东卷“发贴子”,“贴’’的义项是把薄片状的东西粘在另一个东西上,是动词。“帖”的义项是邀请客人的通知、写着字的小纸片,是名词。根据义项可判定“发贴子”应为“发帖子”。此法可以用来记忆以下词语:

①平(平静)心而论②川(河)流不息③要言不烦(烦琐)④精兵简(精简)政⑤惹是(是非)生非⑥挖墙脚(基础)⑦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小路)⑧以逸待(等待)劳⑨门可罗(罗列)雀⑩吉人自有天相(帮助)[11]各行其是(对)[12]名门望(声望)族[13]食不果(饱)腹[14]以德报(报答)怨[15]额手(手掌)称庆[16]一枕黄粱(小米)[17]万事俱(全)备,只欠东风[18]明枪易躲,暗箭(弓箭)难防

五、以用法判断字形法

1.“副”与“幅”。当量词时副用于成双成对的东西,而“幅”一般指一张。如:一副对联,一幅画。

2.“度”与“渡”。“度”的基本义是时间上经过,“渡”的基本义是由此岸到彼岸。如:欢度春节,渡过难关。

3.“采”与“彩”。“彩”侧重于色彩,“采”侧重于神色。如:丰富多彩,无精打采。

4.“侯”与“候”。“侯”是古代的一种爵位,当与官职有关时用“侯”。如:万户侯,候车室。

5.“国事”与“国是”。“国事”多指具体的国家事务,“国是”指国家的大政方针,含庄重色彩。如:国事访问,共商国是。

六、兼顾二者法

汉语在发展中,有的词语出现了两种通用的写法。应注意记忆,不要认为其中的一个不对。这类词语主要有:

上一篇:医院门诊收费管理问题下一篇:民生档案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