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味

2024-05-30

历史味(共7篇)

历史味 篇1

新课标明确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 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历史问题, 并认真地探究历史问题。历史教学不应该只是将教学成绩作为重点, 而是要增强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和感悟。然而, 构建“历史味”的高中历史课堂对于教师的要求非常高, 所以教师要认真地研究教材特点, 不断地去填充历史课堂的历史味, 从而让学生认识到高中历史课堂的学习意义。

一、明确历史情境, 创设历史情境

历史讲究的是客观存在的状况和景象, 不会因为人的好恶而发生改变。人们常说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但又是各有不同的, 同样的历史情境绝对不会再发生,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历史情境, 从而为学生营造历史情境, 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历史情境只能是历史的复原和再现, 在不同的侧面通过历史资料来给学生展示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在历史复原的过程中, 复原的历史与真实发生过的历史肯定会存在很大的差异, 因此教师要尽量保证历史的真实性, 还原历史课堂的历史味。

二、整体呈现历史知识, 讲清历史因果

教师要整体呈现历史知识, 为学生讲清历史产生的因果关系。历史一般是按照时间和事件来进行叙述, 因此教师的讲述要有侧重点, 注重历史因果关系。在讲课之前, 教师就要明确讲课的主题, 掌握重点和难点的知识, 构建历史讲课框架。例如, 在教学《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时, 教师就可以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讲解, 让学生知道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四个阶段: 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通过整体呈现历史知识, 让学生明确工业革命“造就”了西方对东方的统治, 从而认识到工业革命的重要意义。又如,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涉及到的内容特别多, 时间跨度特别大, 即从1640 年一直讲到了1832 年, 如果教师不补充历史事件, 那么学生就很难理解为什么会有1832 年的改革。同时, 教师在讲解到1832 年改革的时候, 要为学生讲解1689 年成年男子才能当选为议员以及在1830 年时工业革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变化, 人们很自然地就会要求政治权利, 从而引出1832 年的改革。这样, 教师为学生讲清历史因果关系, 学生就会明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道理。

三、补充历史资料, 充分进行论证

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 要坚持以历史资料为中心, 并进行充分论证的方法。如果教师直接将历史的结论告诉了学生, 但是却没有告诉学生是如何产生这个结论的, 这就会导致学生的思维逻辑比较混乱, 这样的话, 对于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并没有实质性的作用。因此, 教师在讲课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告诉学生思辨、论证、推理的过程, 以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同时, 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慎重地选择合理的史料, 如在讲解《社会主义建设》时, 为了让学生了解斯大林的发展模式,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斯大林选集》中的一段话, 从而告诉学生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是怎样的。通过阅读真实的资料之后, 学生很容易就会明确工业发展占据重要地位的原因。

四、讲解深入浅出, 理解化难为易

教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到知识, 而不在于教师具体讲述了什么。一些历史教师会在课堂上一味地给学生补充历史知识, 且罗列了大量的史学研究, 但是学生根本就没有学习的欲望, 所以教师在进行历史知识讲解的时候, 要使知识贴近生活, 从而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 使知识化难为易。为了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 教师要做好以下方面: 1. 抽象的历史知识就从直观的形象入手; 2. 复杂的历史知识就从某个内容进行突破; 3. 对于陌生的文物就从实物接触开始; 4. 概念化的词语可以用具体的事实来重视; 5. 难以理解的知识用图标来辅助; 6. 严肃的历史要穿插生动的故事; 7.超越学生理解范围的内容要强化教材。只有教师将自己已经掌握的历史知识深入浅出地告诉学生, 让学生全部掌握, 这样才能证明教师的历史讲课是成功的。例如, 在讲解《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过程中, 涉及到太多的专业知识, 教师就可以使用情景导入法, 虚拟一个人物的形象, 帮助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历史知识。如: 25 岁的美国人1950 年军队退役之后决定创业, 提交了创业书。第三年的时候发现自己的修车行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于是他开始研究美国经济的前景。1980 年是美国的大选, 他的儿子考取了哈佛的公费生, 感觉到还有生存的欲望, 所以在进行选举的时候他特别地慎重。在1995 年的时候他决定退休, 但是企业业绩却非常好, 因此他出售了自己的修车行, 决定开办新的公司。这个虚拟的人物形象会让学生真实地了解到他在不同时间所做的决定都和当前的决策有很大的联系, 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每个历史阶段了解到当时美国的政策, 从而理解罗斯福新政的重要意义。

总之,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构建富有历史味的课堂, 为学生不断地添加真实的历史资料, 加强学生对历史的了解。由于历史已经发生, 教学中不可能丝毫不差地还原历史, 因此教师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 为学生尽量地展示真实的历史场景, 加强学生对历史的理解, 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味 篇2

作者介绍: 《故乡味》:有一天,我们是否都会成为没有故乡的无根人? 物质富足了,固有的乡村氛围却一点点消失不见。挖掘记忆深处,深情回望童年、少年的记忆,那里,叫故乡。乡亲们为生活付出汗水,经历磨难和考验,品尝喜悦也满怀忧伤。小时候羡慕城里人,现在才深深意识到,故乡才是自己灵魂的最终归宿,对故乡的情感,就像儿子对母亲的情感。作者从记忆深处掘出的,除了喜悦、忧伤,还有对那片故土最深切的依恋。李成 安徽桐城人,自幼受家庭熏陶,热爱文学;十三岁开始发表诗歌,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书评: 故乡情,故乡味 “乡情“是人类共有的情感,也一直为文学作品所歌颂。书中,作者共分了四辑来回忆故乡,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乡村场景志,这部分描写了农村中特有的一些生活、农作场景,比如乡村孩童们的乐园——春天的打谷场;乡村人物志,这部分回顾了生活在故乡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比如那对因为玩儿”娶新娘游戏“而生出单纯、美好感情的一对小伙伴,相信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如果读到这段文字,肯定会忍不住会心一笑的,而当看到青梅竹马的他们长大之后却不得不分散,又只能无奈地感叹命运无常;然后是乡村风物志,描写了乡村的花草树木、瓜果时蔬;以及最后的乡村风俗和乡村记忆志,描写了作者家乡特有的一些风俗以及曾经在农村特有的时代记忆,比如乡村电影。这其中,我以为最出彩的当属第三辑:乡村风物志。我之前简单了解过作者,是来自安徽桐城的。这个在清代出了方苞、刘大櫆、姚鼐等“桐城派”代表文人的地方,曾被誉为“文都”。生长在这样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而其父又是人民教师,作者的传统文化根基之牢固自是不用怀疑。所以在书中,能很明显地感受到作者传统的“士大夫”之气。尤其在第三部分的某些文章,更是让人想起近代散文平淡、冲和一派的特点。尤其《山芋》一文让人印象深刻,真可称得上是文学性、趣味性和知识性三者兼而有之。并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周作人和叶圣陶两位先生的著名小文:《故乡的野菜》以及《藕和莼菜》。我从小就是喜欢吃山芋的,却不知道山芋竟然也可以用辣椒腌制了来吃,香甜的山芋长时间腌在重口味的辣椒里,有些让人难以想象。但又像作者说得一样,确实是越靠近烧焦的地方越是好吃。现在想来,依然要垂涎三尺。此外,《豆腐纪事》一文,也是很容易让人想起汪曾祺先生的《豆腐》一文。当然相比大美食家汪曾祺先生娓娓道来关于豆腐的各种吃法、做法,本文更多地侧重在那个艰难的岁月中吃上一顿豆腐几乎算是过节上了,更有一番心酸在其中。现如今,早已不会有如此拮据的日子了。冬天的大街上轻易就能买到烤山芋,一年四季里可以随性所欲地吃上一顿豆腐。然而,作者却是再也寻不到曾经的滋味了。某些东西,正在消失不见。于是,作者迫不及待地要用文字记录下这些故乡的味道和记忆。因此文中也能感受得到作者淡淡忧伤的笔触下散发的怅然若失的乡愁。这是献给故乡的一首挽歌,一曲咏叹调。小编有话说: 俗话说落叶归根,中国人有着很强的故乡情结,许多老人年迈后总想回到自己的老巢,回到故乡。的确,生我养我是故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乡不仅仅是一个寄居的地方,更是一个埋藏情感的地方,不管你身在何方,你的根始终深扎于故乡厚厚的土壤之中,故乡味不变,故乡情不变。

试论如何让历史课堂充满历史味 篇3

关键词:历史教学;新课改;学科特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4-0220-87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4.160

“历史味”是借鉴于程少堂教师提出的“语文味”一词。“味儿”在美学范畴中是一个既具体又抽象的概念,确实是让人觉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认为“历史味”应该是历史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历史课与其他课程存在区别,历史课有自己独特的领域与内容,有自己独特的过程与方法,初中历史教学应该在这次新课改中保持历史课的自身特色,表现一种独特的精神和价值,而不是要变得“串了味儿”甚或“丢了味儿”。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积极总结并努力加以思考解决,静下心来认真研究如何把贯彻新课程理念与尊重学科特点、学科体系和基础教育现状各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使其相互协调,形成合力。

一、要坚持确立历史内容为教学的中心内容

历史是一门涉及面较广的的学科,在历史学习中会遇到各方面的知识。而人类面临的一些复杂问题,又不是一种学科知识就能够单独解决的。历史课程适应了这个要求出现了综合化的趋势。历史教材的改革也在突破过去以政治史为重心的倾向,增加了文明史方面的内容。这些为历史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在当前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却出现了教学内容的无限扩大,庞杂混乱,忽视了历史内容的主体地位的问题,历史本身竟然被边缘化、模糊化。

例如,有的教师在讲文化科技专题的一些课时,往往凭借较深的艺术修养把对诗歌绘画等等方面的艺术欣赏作为教学重点。也许学生会从这堂课上收获许多艺术知识,但他没有注意这不是语文课,不是美术课,这是一堂历史课,这堂课的目标是要发挥历史学科功能,是要从文化艺术与历史发展关系的角度出发,从文化艺术所蕴涵的历史信息中去剖析当时的时代特征和文化昌盛的原因等等,而不是其具体的艺术表现。类似还有其他把历史课上成地理课、政治课,甚至物理课、化学课的也大有人在。历史教学要求打破学科本位,不是要用其他的学科内容,生活实践,政治观念来取代历史本身成为历史教学主要内容。我们要正确地把握历史课程的综合与渗透,不能把历史课变成杂课。我们必须明确学科的综合与渗透目的在于帮助理解分析和掌握历史知识,深化历史教学,为历史教学服务。

二、要坚持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新课程标准将课程的目标表述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强调要改变原来教材中“繁、难、偏、旧”的知识体系,改变课程内容和实施过程中的“过于强调基础知识传授”的倾向。而在实际的贯彻中,却出现了轻视知识的不良苗头,例如,在有些教师的课堂上,存在着没有历史事实,没有历史过程,没有故事情节,只有背景意义的介绍总结,在“是什么”“为什么”两个层面上总是聚焦在后者的历史知识空心化问题。这是在批判传统的同时走向另一种极端倾向。

这一点需要我们注意。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提出三维目标并不等于淡化基础知识,而只是要改变“过于注重”的倾向。殊不知历史学科的特点就是“用史实说话”,历史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以历史知识为载体的基础上。离开知识谈能力,能力变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当然,在我们重视历史知识地位的同时,也要用新的视野去审视历史知识,要区别哪些是最基本的,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益的。要懂得用什么方式使学生获得知识,不可重蹈覆辙走让学生死记硬背的老路。另一方面历史教师对自己的历史基础知识的储备也要更加重视,新课改条件下历史教师需要有更加扎实的学科素养,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要有更高的史学理论修养,只有自己能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应用历史基础理论和概念,才能真正教会学生,形成学生的能力。

三、要坚持尊重历史学科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新课程改革鼓励“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质疑意识。但是因为对新理念的理解偏差和自身学科底蕴的缺乏,有的教师不能够发挥正确引导作用,一味为新而“新”。

例如,有的教师竟讲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部队担任起正面战场的御敌重任,而错过了集中全力镇压中国共产党的大好时机,以致共产党有了喘息空间一步步走向壮大,使后来在解放战争中国民党一败涂地,进而证明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正确性。这种课堂探究的荒谬可悲由此可见。这虽然在表面上是对过去教材、教师说了算的态度的一种进步,但实际上是对创新的一种曲解,这样的创新美其名曰开拓思路实际上就是一种哗众取宠。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容易勾起学生思维令其徜徉在人类浩瀚的历史长河,但它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又由不得我们来得半点马虎和虚假。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创新一定要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在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客观事实的原则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历史绝不是一个“任人妆扮的小姑娘”。

四、结语

鲁迅先生有句名言:“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课改也是这样,总需要有人开拓、探索。要打造富有“历史味”的课堂,需要教师在继承原有教学之长的基础上,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用思辨的眼光在广博的史海中“沙里淘金”,丰富历史的细节,再现历史现场,不断追问历史真相,从而带领学生走近看似“凝固”的历史。

参考文献:

[1] 宋其伟. 让历史课堂充满历史味——观摩“屈辱的岁月”教学而

有感[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0(4).

[2] 张宏杰.注重历史细节,深化教学改革[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9(2).

构建历史味浓郁的高中历史课堂 篇4

弄清历史情景, 创设历史情境

历史情景是历史现象, 是“史实”, 它是客观存在的景象和状况, 不因人的意志与好恶而转移。它是一次性的, 虽然人们常说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却不可能完全相同, 同一个历史情景不可能再次发生;它是具体的, 发生在某一具体的时空里, 有具体的场景, 有具体的主客体参与了整个过程, 并形成了具体的影响;它是逝去的情景, 是过去完成时态, 不能为师生直接观察到, 即使使用各种手段也只能再现史实的一部分。作为客观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 历史情景虽已逝去, 但有重要的认识价值, 是学生的重要认识对象。

历史情境是存在于人的意识中的产品, 是历史情景的“再现”和“复原”, 可以说没有历史情景就没有历史情境。“复原”是凭借各种在不同侧面反映历史情景的历史材料来实现的, 具有很高程度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但在“复原”的过程中不可能做到分毫不差, 因而情境只能趋近于历史情景, 不可能完全等同, “史实”的“再现”没有终点, 这正是历史研究和学习的魅力所在。

坚持遵循原则, 合理创设情境

1.创设的历史情境要有目的性, 要有选择地创设。传统教学模式下将历史事件满堂灌是不行的, 考虑到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 不可能在短短的45分钟里面展现历史的全貌。将历史情景满堂灌也是行不通的。因此, 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有目的、有选择地创设历史情境, 作为学生在课堂上的认识对象。

2.创设的历史情境要能真实再现历史情景。历史情境的创设必须以充分的史料为依据, 而且最好尽可能地使用一手史料和公认的史学研究成果, 不能一味地追求学生的兴趣度, 不加思考和选择地应用稗官野史, 甚至随心所欲地编造“史料”。真实是科学研究的基础, 创设的历史情境离开了真实, 科学性就无从谈起了。

3.创设的历史情境要能启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启发学生的历史思维是创设历史情境的目的所在,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被打开了, 才能对历史情景给予关注,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可能提高, 这也是教学有效性的具体体现。通过历史情境的创设, 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过程就是学生了解历史情景并深层次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

案例:《维新变法运动》

维新变法运动在中国历史上是重要的一笔, 谭嗣同之死使变法运动更为悲壮, 笔者在教《维新变法运动》时, 通过收集一手史料 (谭嗣同的言行和诗文) , 用谭嗣同的言行和诗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走进谭嗣同的情感世界, 感受谭嗣同的才华横溢, 感受谭嗣同的思维缜密, 感受谭嗣同的豪气万丈。

情境1:引学生读谭嗣同13岁时写的楹联———《丁丑除夕撰联》, 让学生感受谭嗣同自小心胸坦荡, 志向高远, 颇仰慕侠士。

情境2:引学生读甲午战争的消息被谭嗣同听到后的悲愤之作:“诸君素怀忠君爱国之忱, 谅必同深此耻。故愿与诸君讲明今日危急情形, 共相勉为实学, 以救此危急之局。”感受谭嗣同忧国忧民, 自己不愿苟且偷生, 并唤醒人们共同拯救危局的爱国情怀。

情境3:谭嗣同听闻政变消息后, 首先想到营救光绪帝, 计划落空, 劝梁启超东渡日本避难, 而自己留下。引学生读谭嗣同在此间的两段话:“不有行者, 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 无以召后起。”“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 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 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 请自嗣同始。”感受谭嗣同的头脑冷静, 临危不乱, 感受谭公的大将之风。

情境4:提供谭嗣同的《狱中题壁》, 接着再让学生感受谭嗣同就义前的高呼:“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 快哉快哉。”如果单独让学生看后一句, 学生更多的会以为谭嗣同是一种无奈, 是一种绝望, 联系《狱中题壁》上面提到的两个人物:张俭和杜根, 去适当讲解这两个人的历史, 让学生感受到的是谭公信念的坚定, 他坚信失败是暂时的, 同时他挂念逃亡在外的同志, 他坚信, “还政于帝”“杜根复出”的时机一定会到来, 所以谭公就义时不是无奈和绝望, 反而是一种从容和坦然。

生活味 数学味 人文味 篇5

[关键词]复式折线统计图 分析 对比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8-076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74、75页。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五一”快到了,我打算去黄山旅游,我在网上搜集了有关黄山的信息:据统计,黄山2008年步行上山的约有80万人、乘索道上山的约有95万人;2009年步行上山的约有75万人、乘索道上山的约有80万人;2010年步行上山的约有85万人、乘索道上山的约有90万人;2011年步行上山的约有80万人、乘索道上山的约有75万人;2012年步行上山的约有100万人、乘索道上山的约有98万人;2013年步行上山的约有125万人、乘索道上山的约有120万人。

师: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这段文字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内容?现在,老师想清楚地看出近几年步行上山与乘索道上山的具体信息,你能用学过的哪些方法来帮老师整理一下呢?

(指名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利用多媒体点击出示复式统计表、复式条形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并说出每种统计图的优点。)

师(小结并追问):看来同学们对以前学习的统计知识掌握得非常好!想出了复式统计表、复式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方法(电脑出示这几幅图)。现在老师想知道近几年步行上山和乘索道上山的发展变化情况,你觉得应该选用哪种方法比较合适呢?

师(点击出示单式折线统计图):谁能说一说它们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

师(小结):采用折线统计图不但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反映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

师:现在老师遇到了难题,不知道选择哪种方式上山。怎样整理这些数据,就能一眼看出选择哪种方式上山合适呢?(引出把两幅图合并到一起)把两幅折线统计图合在一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旅游话题引发统计的需求,并使学生在经历具体的统计过程中感受到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局限,从而产生了探究新知的心理需求。】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尝试制作,体会特点

(1)怎样合并呢?有哪些地方需要改变的呢?(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将两幅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包括统计图的标题、图例等。)

(2)学生尝试画出复式折线统计图,交流并展示画法。

2.统计分析,体验意义

师: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还能获得什么信息?谁能说一说步行上山与乘索道上山在哪一年相差最大、哪一年相差最小?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你能预测下一年或今后步行上山与乘索道上山的趋势将会是怎样的吗?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选择爬山呢?

师(小结):这次上黄山我也步行上山,既能欣赏美景,又锻炼身体还能节约能源真是一举多得啊!

3.新旧对比,凸显优势

师:同学们,采用复式折线统计图呈现这两组数据与用单式折线统计图相比好在哪呢?

师:其实复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之间也是有联系的。(多媒体演示复式条形统计图变成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过程)谁能说一说,复式条形统计图变成了复式折线统计图以后有什么优势?

【设计意图: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不仅凸显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势,而且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是在不断变化中发展的,所学的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都是有联系的,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

三、综合应用,提高认识

1.平均身高(教科书第75页)

(1)从这个统计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2)你今年多大?你现在的身高多少?与平均身高比一比。

(3)我们来预测一下12岁以后,男女生的平均身高将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4)小结:要了解更多的关于男女生身高的信息,可以到体育网上去查一查“青少年成长规律”。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方法,使学生能根据统计数据做出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还让学生体会到数据统计也有它的局限性。】

2.产品推销

(1)你认为经理需要了解哪些情况才能做出决定呢?(引出要了解产品的质量、销售等情况)

(2)出示A、B两种品牌的彩电销售情况折线统计图。思考:如果你是经理,你打算选择哪种品牌的彩电,为什么?

【设计意图:设计推销产品这个练习,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分析数据对我们解决问题是很有帮助的,不光是彩电销售要用到数据分析,其他产品销售也要用到数据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学好数学不光是今后学习的需要,也是将来从事工作、生活的需要。】

3.王亮的成绩

出示王亮同学五次数学测试成绩统计图。王亮同学的爸爸看了这个成绩后和大家的想法一样,认为王亮的成绩很不稳定,狠狠地批评了王亮,可王亮觉得很委屈。那你觉得该如何向爸爸解释其实他在班里的成绩并不差呢?(出示班级平均成绩统计图)。现在你想说什么?通过王亮成绩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你得到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看问题要全面,要综合各方面的情况,从多角度分析,不能以偏概全,否则得出的结论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4.看图编故事

师:老师这里有一幅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中折线的变化过程。(多媒体动画演示龟兔赛跑故事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形成过程)根据图中两条折线的变化规律,想一想,它和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事相符?然后编一个简短的小故事。从这个故事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学生感兴趣的龟兔赛跑故事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编故事,谈启示,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事情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无论你一开始怎样,只要你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一定会成功的。】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复式折线统计图,它有什么特点呢?生活中什么情况下需要用到复式折线统计图?

结束语:生活和学习就像我们今天学习的折线统计图,有起有伏,人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要相信:风雨过后就会见到彩虹。

历史味 篇6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学科,“历史味”,历史情境,启发思维,人文素养教育

从新课程改革起步开始, 课程改革自上而下全面全力推进, 新的理念模式层出不穷目不暇接, 课程改革和课堂改革实践活动如火如荼。 但在应试教育影响下, 部分老师为了追求升学率, 更倾向于“一支粉笔满堂灌, 读后练上几套卷”的做法。什么学科的课堂, 就要有什么样的学科味道, 历史与社会学科尤其如此。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指出:“本课程在培育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过程中, 注重帮助学生更为理性、更有智慧地认识人类的历史和生活的环境。 ”“本课程把社会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来看待, 借助历史的眼光认识今天的社会, 使学生纵向了解人类社会的进程, 横向了解社会生活的内容, 通过这种学习, 认识历史与社会发展的规律, 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打下基础。 ”[1]由此, 笔者认为一节有历史味道的历史与社会课应该包含:生动的历史情境、启发思维的问题和人文素养教育。

有人认为, 把历史课上得很形象, 将学生带入历史情境中,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这就是历史的味道。 也有老师认为历史味道必须有丰富的史料, 挖掘历史的内涵, 探究历史的实质。笔者认为这些观点都是正确的。 历史与社会课堂要让学生掌握真切的历史知识, 构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知识体系, 体会历史知识的厚重与博大精深。 历史知识浩瀚无垠, 薄薄的历史与社会教材无法穷其所有, 只能撷取精华中的精华, 而“真真切切”是最起码的要求。 教师应始终给予学生真切的历史知识, 才有可能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价值取向。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 历史与社会课就是能够把过去的现实客观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使学生认识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典章制度等”[1]。 例如北宋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及汴河两岸的风格, 展示了当时都市的生活风貌, 为后人提供了北宋都市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人物及生活习俗方面的形象资料。 在上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综合探究四《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这一课时, 要让学生自己仔细观察图的内容, 结合前面学过的宋元社会生活和文化, 体会和品味宋朝都市生活的情趣。 另外, 在学习官渡之战一节中, 曹操以少胜多, 统一了北方, 总结取得胜利的原因:依靠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和礼贤下士的美德。 有一学生询问, 他说看过小说《三国演义》, 书中的曹操是个妒贤嫉能、多疑奸诈的人。 在课堂上, 我们分组讨论这位学生提出的问题:历史上的曹操和《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为什么不同? 激烈讨论后得出结论:三国故事有真有假, 小说以史实为基础, 但加入许多虚构成分。 而真实的历史中, 曹操是一个有才能、有德行的政治家。 这样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史学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达到学史使人明智、以史为鉴的目的。

提问既是门科学, 又是一门艺术, 更是教学中最常用的启发形式。 设问启发要求教师依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设计问题,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教师设问要尽可能地环环相扣、步步深入。 例如, 教学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时, 可以这样设问:中国共产党成立具备了哪些历史条件?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过程如何?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什么意义? 有时也可以用反问形式设问, 引导学生逆向思维。 例如教学八年级历史与社会《鸦片战争的烽烟》时, 可以问学生: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英国是不是就不会发动鸦片战争? 从而启发学生思考, 归纳出鸦片战争的目的是:打开中国的大门, 把中国变为原料的供给地和商品的市场。 设问启发时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 难易适度;要面向全体学生, 启发每位学生思考。 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及时评价, 或鼓励, 或予以补充。

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 要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的历史事实及其特征和规律, 一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都应该讲解透彻。 如分析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 若单独设问, 则学生兴趣很难提高, 可设计以下历史情境:出示第五次反“围剿”前国民党政权和苏区控制的国土、人口、拥有的兵力、军事策略的对比表。 就战争开始后, 假设一方是红军的指挥者李德, 另一方是蒋介石, 进行模拟指挥 (主要是策略) 并谈感想。 这样不但课堂气氛活跃, 而且给学生提供了求异探究的空间。 于是有学生提出败因主要是中共的军事策略错误; 也有学生认为主要是红军的综合实力不如国民党; 还有人认为主要是国民党的持久战消耗了我们的人力、物力等。 由此形成新问题, 于是学生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有更深入理解。 这种讲解使学生对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有整体概念, 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 讲授历史知识必须与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能力相结合, 在教学中既不能单纯讲知识而不培养能力, 又不能单纯培养能力而脱离知识, 而应在讲授历史知识时贯彻能力培养, 在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获得新知。 由此可看出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 好的设问可以起到点睛的作用, 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 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历史与社会课教学是一门承载人文素养教育功能的基础性教育科目, 对学生有人格养成与文化熏陶的基础作用。 在教学中, 教师要认真发掘教材, 积极营造氛围,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感悟。 在人文素养培养方面, 首先是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 在教学历史与社会九年级 (上) 《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的时候, 为了满足教学需要利用课余时间放映了一部抗战题材的电影《南京! 南京! 》, 意在导引学生了解战争的残酷性与破坏性, 以及抗日战争作为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结束法西斯战争所作出的贡献, 以激发学生确立为民族、为国家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感。 《历史与社会》课的教育意义于无声之中渗透进每一位学生的心田。

“ 读史使人明智, 本来历史学科就蕴含着独特、 丰富的教育功能, 因此,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打造具有历史味的课堂, 发挥以史为鉴的育人功能”[3]。 历史与社会学科作为研究人类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包含许多鲜活的富有个性的历史人物, 蕴藏非常丰富的做人道理, 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人物的事迹及其思想, 感受具体的人文精神的熏陶, 从中学会做人, 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社会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变化, 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等, 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现代因子。 因此, 历史与社会的教学应具有 “现代视角”, 具有“前瞻性”。 只有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而认识现实, 学生才会真切感悟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和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 从而热爱历史与社会, 积极主动地学习、学好历史与社会这门课。

学生要中考, 但不能成为考试的机器。 历史与社会课堂要激发学生成长的动力, 成为提升学生素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场所。 所以, 历史与社会教师应运用有效手段和方式, 展现历史与社会课堂生命的活力。 活的历史, 才是有味道的历史。

参考文献

[1]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2011年版.

[2]张迎迎.心灵兴的对话, 让历史课上出历史的味道.

历史味 篇7

笔者曾在2012年贵州省高中历史优质课比赛中展示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人教版) 一课的教学。在教学设计中, 笔者始终思考一个核心问题:在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这一历史事件中, 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外, 究竟还能从中获得哪些历史智慧?围绕这一问题, 笔者把整个教学的难点确定为“通过学习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历史历程, 使学生学会从传统与现实两个纬度去认识英国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和平渐进方式, 从而感悟其中所蕴含的政治智慧与民主精神”。此难点的确定立足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角度, 关注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的政治智慧和民主精神的培养, 真正体现了作为一门人文学科, 历史在教育中始终以人为中心, 以追问历史对于人的意义、价值和存在本体为己任的终极目标, 故取得理想的效果。

其次, 我们要回答“历史教育的载体是什么”的问题。在高中历史教材中, 无论什么版本的教科书, 其涉及的内容基本可以归为“是什么”“为什么”和“有什么”三大类知识。“是什么”的知识主要包含基本的历史现象、历史过程、历史文本等内容;“为什么”的知识主要是分析上述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和背景;“有什么”的知识则主要用来说明上述历史现象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三大类知识构成了历史教育的载体, 是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

随着模块教学的出现, 对一些涉及其他如政治、艺术、语文、地理、科学等学科的课题, 在教学中如何把握其深度和广度, 如何立足本学科, 适当兼顾相关学科的知识, 妥善处理好学科之间的关系, 就成为历史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

著名历史学家何兆武先生认为, 历史学本身包含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 (历史学I) 是对史实或史料的认识或认定, 第二个层次 (历史学Ⅱ) 是对第一个层次 (历史学I) 的理解或诠释。历史学Ⅰ在大家有一致的认识意义上是客观的和不变的, 但历史学Ⅱ则是随着我们的思想认识的改变而改变的。历史学之所以成为历史学, 完全有待于历史学Ⅱ给它以生命”[2]。可见, 在何先生看来, 历史学的真正价值在于学习者对于“是什么”知识的主观理解和认识。因此,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是什么”的知识是为了满足解决“为什么”“有什么”的知识而服务的, 因此, 教学中就不能停留于仅仅让学生知道历史“是什么”的层面。

仍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课为例, 其课程标准要求为: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 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特点。因此, 不同版本教材都涉及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权利法案》的制定和内容、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代议制的完善三个方面的内容, 这些内容是属于“是什么”范畴的知识, 在教学中, 完成此部分内容的学习当然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但绝不是唯一内容。在课堂教学中, 很多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对英国民主政体的分析上, 为此不惜通过材料解读、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方式, 花费一节课的时间去给学生讲述英国民主政体的运转形式。而这部分内容在高中政治“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模块的课程目标中作了如下表述:“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国和法国为例。简述英国议会被称为“议会之母”的缘由, 了解英王在国家生活中的角色, 明确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性质。简述法国总统、内阁、议会的产生及其职权, 比较法国民主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3]可见, 对制度的分析应是政治学科的基本内容。那历史学科的基本内容应是什么呢?笔者认为, 历史学科的基本内容应是立足于当下, 引导学生去历史地认识当今的社会, 即解决“为什么”和“有什么”的问题。

因此, 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课的教学中, 笔者设置了三个核心情境, 提出了三个核心问题。

核心情境一 (导入) :100年前,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发动辛亥革命拼命要把宝座上的皇帝拉下马;而300多年前, 英国的资产阶级发动光荣革命把拉下马的国王又送上了宝座。在此基础上, 笔者提出了第一个核心问题:“同样是资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治的革命, 为什么中英两国却有如此大的差异?”这一问题的提出不仅借助强烈的情景对比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冲突, 还暗含了一条主线, 即不同国家实现民主的途径可能是有区别的。

核心情境二 (分析“英国为什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笔者在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 绘制完成《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示意图》后, 要求学生在示意图上找出该政体哪些体现了民主的因素, 哪些是非民主的因素?有了示意图的指引, 学生很容易找到相关内容, 即议会下院通过选举产生议员这是民主因素, 而保留了世袭的君主制和贵族制是非民主因素。紧接着, 笔者提出了第二个核心问题:“为什么在英国创建民主政治的历程中却保留了非民主的因素呢?”此时, 学生的思维冲突再次被激发。

核心情境三 (分析“英国17世纪反抗王权的斗争”) :材料一:当查理一世在断头台上身首分离时, “数以千计的观众齐声发出痛苦的呻吟”。

材料二:当不受法律限制的克伦威尔死后, 在许多人的心中暗自怀着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感, 英国为克伦威尔举行了“一次最欢乐的葬礼”。

两段材料给学生造成的思维冲突是明显的, 在此基础上, 笔者提出了第三个核心问题:“这些看似矛盾的场景说明了什么?它们对英国人最终选择了君主立宪政体有何影响?”从而引导学生从历史与现实两个纬度去认识在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过程中“历史在继承中创新, 现实在渐进中完善”的政治智慧。

再次, 我们要回答“历史教育的形式是什么”的问题。在高中历史教育中, 多样化的教育形式是我们所提倡的, 也是课程改革后所出现的一大变化。但高中历史课堂真正的“动”是什么?形式上动起来是第一步, 这种“动”对于打破传统课堂死气沉沉的教学氛围是具有特别意义的。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 越来越多的专家和一线教师认识到, 高中历史课堂的活动应立足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发展水平, 一些仅仅立足于外在形式的活动在课堂上应尽量减少, 高中历史课堂中学生思维的“活”比形式的“活”更有价值, 也是高中历史教育更追求的形式, 即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通过设置情境, 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让学生思维“活”起来。

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课教学中, 笔者设置三个核心情境, 用学生对民主制度、民主进程的一些简单化的认识与实际发展进行对比, 刺激学生产生思维上的冲突,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没有过多形式上的活动, 但由于抓住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切入点, 整节课中学生的眼睛都是亮的, 可谓“于无声处听惊雷”。

三、感悟:拂去铅华存本真

所谓具有“历史味”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是指具有发展学生历史思维、体现历史学科知识特点、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要求诸因素、具有浓郁历史特色的课堂教学。

首先, 制定发展学生历史思维的课堂教学目标。高中历史学科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简单地记住历史史实, 而是让学生在此基础上, 突出关注对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 使学生在史实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汲取智慧, 进而把它用于现实生活。因此,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始终以“明智”为终极目标, 在确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主题时, 坚持“使历史课有中心、有高度、有灵魂, 让学生在获得历史知识的同时, 思考历史问题, 体会历史智慧, 感悟人生意义, 明确个体责任”[4]。

其次, 创建体现历史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历史学科是一门研究过去、关注当下、预测未来的学科, 其研究内容具有一度性的特点。历史知识是枯燥的, 因为它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重现;历史知识又是生动的, 因为它充满了人类无数的智慧和多样的精神。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努力创设学生认识历史的情境, 引导学生拨开历史迷雾的面纱, 去认识历史现象的根源, 去了解历史现象的另一面。因此, 历史学科应该是思考的学科, 是智慧的学科, 是让学生在历史的情景中, 运用历史的思维方式去对历史现象进行多角度、全方位解读的学科, 应该杜绝简单的贴标签、单一的给结论模式。

再次, 组织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课堂教学活动。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决定其掌握了一定的逻辑思维方法、具备了抽象概括能力, 因此,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活动选择中应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一方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既不能过于“幼稚化”, 也不能过于“专业化”, 另一方面又要服务于学生认知水平发展的需求, 要为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服务。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从本质上来看应更多地体现学生思维上的“动”, 而非简单的形式上的“动”, 这就要求教师在设置活动

当下语文教学讨论得比较多的主题就是“语文教学怎么教”, 是“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但无论是“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 其基本的依托都还是“教材”。所以说, 教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鉴于此, 国家有关部门特别重视对教材的编写, 现在已有苏教版、新人版、鲁教版、语文版、北京版 (2008版) 、鲁人版 (2008版) 六种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通行于各地的高中语文教学之中。

我们一直提倡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笔者认为“工具性”是指语言的表达, “人文性”则是指思想的阐释。但有的教材却只重视人文性而轻视工具性, 对高中语文的教与学造成了误导。笔者所使用的是苏教版高中语文, 对这一版本相对熟悉, 就试以这一版本教材为例, 谈谈笔者个人不成熟的思考, 望求教于各位方家。

一、教材中的“提示语”有误导

教材中的提示语, 包括写在每本书前的《寄同

时, 从现象着手, 激发学生的思维冲突, 让学生在新知和旧知之间形成思维矛盾, 从而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去建构知识。

历史课堂的“历史味”是历史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存在的基础。近几年来, 张元教授一课时讲完隋唐史的实验课例, 纪连海老师“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城市经济”的课例, 郭富斌老师“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建立”的课例, 这些课例无不以浓郁的历史味让我们大家钦佩不已。今天, 高中课程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 在钦佩名师大家的同时, 一线教师也应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厘清教学思路, 摸透学科特点, 采取多样方法, 在兼顾相关学科知识的同时, 把历史教学的“根”留住, 创建具有原汁原味的、精彩生动的、充满智慧的高中历史课堂, 让我们的历史教育不仅学》语和每个单元板块前的学习“提醒语”。提示语就好比是教师在上新课时用的导入语一般, 给学习者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如果导入语能紧扣课堂的教学目标, 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那就是成功的导入语;如果导入语没有紧扣教学目标, 不但不能起引导作用, 甚至还会起到误导作用, 会误导学生朝另一个目标去学习。教材的提示语也是如此, 我们透过教材的提示语可以感受到编者编写教材的目的, 那也将是我们教学中所要完成的目标。笔者将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的提示语都认真解读了一番, 认为这些提示语特别重视对人文的培养却轻语言。

比如说必修二的《致同学》语:“打开你面前的语文教科书, 展现的是一片五彩缤纷的人文天地:海伦·凯勒对光明的憧憬, 安妮对和平的祈祷, 杜牧、苏轼等面对历史遗迹发出的喟然长叹, 将你带进人生与命运、个人与国家、历史与现实的多重思

仅是为考试服务, 更关键的还要为学生的人生服务, 到那时, 历史课堂一定会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 历史学科一定会成为最有智慧的学科!□◢

参考文献

[1]薛笑.我看2009年全国文综卷Ⅰ历史试题[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9 (8) .

[2]何兆武.对历史学的若干反思[J].史学理论研究, 1996 (2) .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上一篇:潍坊风筝产业链研究下一篇:新生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