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社会

2024-07-30

小学社会(精选12篇)

小学社会 篇1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目前, 我国小学品德教育面临的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小学品德的教育中,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说教”远远重于“实践”, 这不仅导致一些课程设置上存在偏差, 任课老师也没有足够的重视, 小学品德教育更是和社会严重脱离。这些情况的发生严重桎梏了我国小学品德教育的发展, 失去了小学品德教育的意义。

一、目前我国小学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对小学品德教育工作的重视, 全国上下各级教委、学校对小学品德教育的认识程度与开展都在不断提高, 但就目前来讲, 我国小学品德教育仍然面临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具体的阐述。

1. 教育观念僵化

当前的小学品德教育教育观念僵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对品德教育不够重视。在当前教育体制下, 受社会形势、升学率、学生家长等因素影响, 许多学校依然“分数”、“成绩”放在了首要位置, 重“智”轻“德”现象十分严重.因为他们把升学率、生源以及学校的声誉作为了学校未来发展的前提, 从而导致把与应试无关的思想品德课程严重忽视, 这种观念严重影响小学品德教育的相关课程设置, 阻碍了品德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 思想上还是“大人”教育“小孩”的老旧思想, 学校和老师没有对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小学生的主体地位足够重视, 也造成了品德教育的效果不理想。

2. 课堂教育效果欠佳

由于一些小学对品德教育的重视不够, 将品德教育排在语文、数学、英语、美术、体育、自然、音乐之后, 对品德教育的不重视严重, 直接导致对相应的课程设置和师资配备的短板。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课程设置不够完善。教育部规定, 小学品德教育每周应安排三个课时, 可现实生活中, 多数小学只安排了两个课时, 导致课时严重不足, 甚至一些小学还出现语文、数学老师以各种理由占用品德教育课时, 以提高自己的授课进度, 等等。第二, 教师素养不高。因为对小学品德教育不重视, 一些学校师资配置也不重视。据相关资料统计, 目前我国80%的思想品德任课教师自身缺乏心理学方面的只是, 有的学校甚至是用“主课”老师“兼职”品德教育的课程。第三, 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在实际的品德教学过程中, 由于多数品德教育的任课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过于注重课本, 过多地进行抽象化的品德理论的传授, 忽略了小学生生理、心理特征以及接受程度的内化效果。这些不但没有从品德上去引导帮助学生, 反而引起小学生对品德教育的抵触情绪, 严重影响到品德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3. 社会资源利用不够全面

小学品德教育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 就是社会资源整合不够全面。主要表现在:小学品德教育忽略风土人情教育, 这个现象的存在, 直接导致的一个后果就是小学品德教育脱离了实际生活, 同时, 因为思想观念僵化, 大部分的小学忽视传统节日教育, 传统节日在小学生的印象中就是简单的两个字“放假”, 因为学校忽视传统文化的教育, 小学生对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社会各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 学校因此放弃了隐形教育的机会。此外, 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四者的整合不足。小学的品德教育是一个与家庭、学校、社区、社会这四个模块组成的有机的系统。家庭、学校、社区、社会任何一个环节的断裂, 都会影响着小学品德教育的发展。

二、小学品德教育的出路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遵从学生的主观感受, 构建新型德育师生关系, 在更新教育方式的同时, 也要注重整体优化学校教育, 完善学校德育教育实施机制。对于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也要注重社区渠道, 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在社会的配合下, 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1. 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是小学生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养成的第一课堂。同时, 家长也是其思想品德教育的第一任老师。学生家长的言行举止也起到了“言传身教”的主导作用, 这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德育行为的形成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因此, 我们在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 应加大社会力量及宣传力度来呼吁家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使更多的家庭走出对子女思想品德教育的误区。

2. 优化学校教育

小学思想品德的学校教育是依据社会的要求、按照一定计划与目的, 选择合理、适当的内容, 有计划、系统地向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教育形态。因此, 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品德教育实施机制。具体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 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对小学生而言, 对他们影响最大的, 在他们眼中最权威的就是老师, 因此提升小学品德教育教师队伍非常重要。其次, 完善学生思想品德评价体系。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必须具备一个完善、合理的评价体系, 这样才能更好的去衡量、评定学生的行为标准。最后, 创新课堂的教学内容。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过于陈旧、枯燥、单一, 不能起到培养、引导小学生积极、自主的思考作用, 并缺乏启发性与创造性。因此, 我们必须对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创新, 调整。创新课题的教育内容, 使得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主动、独立的思考,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 立体整合社会综合教育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不但是一个艰巨、长期的系统工程, 同时也是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繁荣、昌盛、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在切实提高小学生德育素养、全面丰富小学生精神世界的同时, 更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为国家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奠定基础。因此,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各地方政府与地方教育、学校都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我们必须加强对社会所有成员的思想品德的宣传与教育工作, 从全面提升国民整体素质入手, 加强品德规范的协调与制约的相互关系, 并通过社会舆论、宣传媒体等手段进一步引发社会所有成员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关注程度。便于从社会大家庭的氛围中, 去结合学校、家庭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促使其德育的形成、发展都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有利于提升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达到国家教育部对小学思想教育的最终目的, 全面提升我国未来的整体国民素质, 促使我国更加快速、稳步地走向复强、振兴之路。

总之, 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 重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就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原则, 在激情中培养参与品质, 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 在社会中培养学生的品德, 在品德教育中, 要改变“填鸭式”和“概念式”的局面, 给品德与社会课注入了活力, 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生动的、主动的、和谐的、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艳林.浅议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三贴近”原则[J].当代教育论坛 (学研究) , 2011, (03) :35-36.

[2]赵守兴.思想品德课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J].发展, 2010, (05) .

[3]吴速建.思想品德课提问艺术微探[J].福建论坛 (社科教育版) , 2007, (05) .

[4]潘娜.用“对话”构建道德规范的共同体——小学品德教学中对话教育范式的构建[J].江苏教育研究, 2012, (32) :756-757.

小学社会 篇2

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小学阶段新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社会生活、历史、地理以及法律 等常识。又因为许多教师是在以前教过历史、地理等课程之后转向社会课教学的,所以在社会课教学中就很可 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沿用历史、地理等学科的教法,因而不能体现社会课的教学特点,也很难达到社会课的教学 目的要求。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小学社会课教学应注重“四性”。

一、社会性

社会性是小学社会课教学最本质的特点,是区别于其它课程最突出的特征。社会课教学大纲规定:“社会 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从 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以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培 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又规定:小学社会课教学要“遵循小学生的认识规律,使他们从认识周围社会开始 ,进而认识祖国和世界,逐步扩大认识社会的范围。”由此可见,无论在教学目的的确定上,在教学内容的安 排上,还是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都是紧紧围绕“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这个 中心来说的。这充分显示了小学社会课的社会性。

既然如此,那么在教学中应怎样体现和突出社会课的社会性呢?以社会课与历史课和地理课的区别为例:

1.关于社会课中的历史常识,在教学中不再强调历史的顺延衔接关系,不再面面俱到地讲述历史人物和历 史事件,而是把重点放在与认识社会有关的内容上。如“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 的.多民族国家”、“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等等。这些基本观点和基本史实,都是 认识祖国所必须掌握的社会常识,必须让学生充分认识,深刻领会,而对于其它的一些历史知识,则不必纠缠 和补充。

2.关于社会课中的地理常识,在教学中不再单纯按空间分布讲述地形特点、气候特点、交通干线、物产分 布等地理事物和现象,不再要求学生泛泛地牢记一些地理名称,而是从认识社会的角度去组织教学内容,着重 了解地理环境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又因为读图识图能力是社会生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社会课教学 特别注重对学生读图识图能力的培养。

二、整体性

尽管社会课教学内容包括社会生活、历史、地理以及法律等常识,但它决不是这几方面内容的大杂烩,更 不是所谓原来小学历史地理两门课程简单相加,而是一门自成体系的完整的系统的综合课程。这是因为社会课 的教材内容都是从小学生认识社会的需要出发来选定的。联系这些知识材料的纽带就是社会关系。打个比方说 ,“社会关系”是编织社会课教材的“毛线”,而时间(纵向发展)和空间(横向联系)这两个坐标,即是编 织社会课教材的两根“竹针”。社会课教材就是用这两根“竹针”作为工具,沿着社会关系这条“毛线”,将 有关的必要的社会事物社会现象社会常识编织在一起,形成了小学社会课新的完整的知识体系。拿社会教材中 的历史常识和地理常识来说,要了解社会,就需要了解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了解历史就是从时间这个坐标了解 社会的发展历程,了解社会的昨天;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初探 篇3

【关键词】 小学 品德与社会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2-062-010

一、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让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

有的学生说:“我家里的人最怕我哭,我就哭,直到他们同意。”

也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

我说:“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2.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二、结合实际,让道德教育工作有特点

我们国家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因此农村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必须面向农村,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

首先,要利用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爱农村、爱劳动的教育。现在就有许多身在农村而不爱村、不爱劳动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很好,他们学习的动力是考上大学,走出农门,离开家乡……这样的想法是偏面的。这种思想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家庭、社会、个人等各方面的因素存在。这时如果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这就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在教《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首先用类比法引导学生说说参与劳动的不同感受,从而教育学生要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热爱农村。

其次,要结合品德与社会课加强农业科技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在农业生产中的含量正日益加大。我教《春天的种植》一课时,先播放VCD多媒体课件,做“农事5分钟新闻发布会”,对学生进行农业科技教育,再组织学生展开“种子发芽”的条件讨论。然后结合类似事例,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长大攀登科学高峰的自觉性。

三、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农村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这种以说教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现实社会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经过这几年教学的不断实践,我探索出以下几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1.明理激情导行模式

这是在传统的讲解模式基础上演化而来的,适用于品德与社会新授课中的各种课型。它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评价行为、激发情感等手段传递信息。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动情明理、自省辨析,最后由教师评价提出行为要求。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道德知识或某一方面的行为方式。选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在教《我送老师一支花》一课时,提出了“老师像红烛,无私奉献青春年华”“老师像园丁,辛勤培育现代化建设人才”“我们要尊敬老师”的观点之后,教师可推心置腹地向学生谈谈自己在教师的关怀下成长的故事,以及对教师工作的情感体验,然后让学生谈他心中的老师,使师生间产生感情上的认同和共鸣,促使学生主动地以实际行动来尊敬老师,提高了教学实效。

2.“问题——讨论”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潜能和整个人格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辨析机会,培养学生“悟理——讲理——用理”的能力,适用于哲理性较强的课。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最受学生欢迎。

3.角色扮演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设置与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向生活“取样”,从中引出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以行为训练为主的课和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大部分的中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这种模式,往往在课后还自发地围在一起继续“扮演角色”,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收到的效益较好。

总之,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育目前虽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但这些不足是可以弥补的,只要我们重视它、认识它、理解它,那么我们就能解决它。同时我们只要下苦功夫,就能将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使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能够达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目的和要求,从而让品德与社会真正地走进农村小学。

小学社会 篇4

1. 社会性软件的定义

社会性软件是反映人们社会存在和社会关系, 以及建立在这些特性上的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类软件, 是近几年教育领域内关注的热点之一, 虽然国内外的专家对社会性软件的定义有不同的看法, 但都强调其“社会性”[1]。笔者认为社会性软件是一种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促进集体协作行为和用户社会关系网络的发生与发展, 并以网络形式提供远程功能服务的互联软件;社会性软件是帮助人们建立社会网络和组织群体并促进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合作的软件。各种新兴的社会性软件也开始出现, 如:在线社区、计算机协作平台或项目管理的平台以及Yahoo widget、分享影评、书评、美味书签、Moodle等。如今, 利用各种软件发展个人兴趣、进行社会交往已经越来越普遍。社会性软件强调的是软件的易用性, 它是面向非专家的、供人们日常使用的工具;社会性软件也并非用来展示软件界的尖端技术, 它是面向社会大众, 提高大众社会交互的软件。

2. 社会性软件的内涵和特征

社会性软件的内涵和特征可以概括为四点:其一, 社会性软件首先是个人软件, 是个人网络化的工具。其二, 社会性软件构建的是社会网络, 这个社会网络包括弱链接、中链接和强链接。其三, 社会性软件是个人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2]社会性软件的核心内涵在于互联网应用模式开始从传统的人机对话逐渐转变为网络中的人与人之间进行对话。人们在使用社会性软件的过程中感觉到或者更为关注的是社会关系, 即利用机器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其四, 社会性软件是社会技术化和技术社会化的产物, 社会和技术紧密结合, 不可分割。[3]

社会性软件的发展为学习提供了友好的支持, 与学习的发生和知识的转化相辅相成, 延伸了学习空间, 丰富了学习资源;社会性软件能实现知识共享、激发知识创新、培养学习者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协作能力, 促进教育社会化、学习生活化。这种形式正好为协作学习提供了技术保证和前提条件, 社会性软件对促进中小学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思想变革和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几个常用的社会性软件及其功能

1.BLOG

Blog是Weblog的简称。Blog作为继Emai1、BBS、IM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 具有创建简便、计划更新、个性化特点和协作共享的优点, 从中小学教育、本科教育到研究生教育都可使用这一新兴的网络教育手段。Blog是一种写在网络上、以倒序排列时间的顺序记录内容, 并且提供链接和评论的日志。在学习中可以应用于以下几方面:

其一, 个人知识管理。学习者利用日志功能随时记录学习心得, 利用链接功能连接到相关的地址进行学习。而且Blog结合RSS聚合技术更有助于构建个人学习的网络体系, 学习者可订阅具有RSS格式的Blog、留言板。订阅之后如果有新的文章或留言, 订阅者会自动收到通知, 从而提高捕获目标网站或主题网站信息的效率。它同时还可结合Delicious (美味书签) 软件的使用, 聚合基于一定问题、领域的学习群体, 不仅提升了信息获取的效率, 也加大了学习者的学习效能感, 有力地促进了自主学习的进行。

其二, 文件管理。在Blog上可以存贮有价值的文件, 并进行分类管理, 归类不同的资源。这样不但可以资源共享, 还可以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其三, 好友管理。Blog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了空间, 为师生、师师和生生之间的交流开辟了新的渠道。Blog便于和有价值的或同类的Blog快速建立链接。它强调了人的因素, 能够按照讨论的专题迅速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Wiki

Wiki是一种超文本系统, 它支持面向群体的协作式写作。支持WiKi技术的网站是一种基于共同创作的网站, 每个人都可以在WiKi网站上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 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与探讨。Wiki站点一般都有着一个严格的、确定的共同关注主题, 因此其内容具有高度相关性。

其一, 协作学习。例如:学习者可以在Wiki上就某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或者以某一共同的主题完成各自的任务。

其二, 资源收集和管理。Wiki是一个很好的资源组织平台, 教师和学生可以将平时收集到的学习资源分门别类, 按照条目记录在Wiki上。Wiki在内容组织的方式上和Blog不同。通常来说, Wiki是按照信息的条目、层次和顺序来组织信息的, Blog是根据时序和分类来组织信息的, 而且对于多人协作的内容, Wiki是以内容为中心, Blog以个人为中心, 因而在涉及到多人协作的学习应用上, Wiki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3. 即时通讯工具

即时通讯软件 (InstantMessenger, IM) 是一类在互联网上提供实时对话功能的工具软件, 这种对话可以是文字形式的, 也可以是语音和可视形式的。具有代表性的即时通讯软件有国内的QQ, 国外盛行的ICQ、MSN和Yahoo通等。即时通讯工具在学习中, 特别是在线学习中是很好的人际交流工具。它使得师生或生生等协作者即使不在同一个地方也能进行同步交流、讨论, 获得即时反馈。它也可以用来帮助学生及时获得在线教师或其他学习者的支持。由于即时通讯工具同时具有同步和异步两种工作模式, 因而具有强大通讯功能, 使得它在教学中, 特别是非正式学习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4. 社会网络工具

社会网络工具是个人建立和管理社会网络的一类工具, 它是最显性的社会性软件。这类软件关注的是社会朋友关系的建立, 以及朋友之间人际资源的分享, 因此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最典型的社会网络工具有Link-In、Friendster、Ryze、Linkist、UUMe、HeiYou等。Link-In是一个以六度分隔理论为指导的交友网站, 在该网站中用户可以提交个人的档案, 通过该网站和具有相同目标的人联系, 建立你的社会网络。某些社会网络工具还可以将社会网络可视化, 分析自己的社会网络内人和人的交互和信息的传递情况。该类工具在教学和学习中的应用主要有:扩充虚拟学习共同体、寻找学习伙伴、共享和传递关系、管理学习中和他人的社会联系、优化知识传递的路径等。[4]

三、中小学社会交互现状分析

在中小学这个群体中, 教育教学存在如下社会交互关系:师生交互、学生与学生交互、教师与教师的交互、教师与家长的交互、学生与家长的交互和家长与家长的交互。目前情况下, 上述几种交互关系都存在不足或相当不完善。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以及理性思维认识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如果在这个阶段缺乏及时有效的交互, 很多中小学生就必然存在一些心理发展和思维认识的障碍。比如:一些孩子在学校犯了错误, 而父母又忙于工作, 没有时间与老师沟通, 忽视了对孩子的正确引导和客观评价, 从而导致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畸态。还有一些孩子与自己的同学、父母、老师存在交互上的困难或障碍, 所以非常有必要提供一种交互的、没有威胁性的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 促成这部分中小学生的整体发展和改善。社会性软件认知与情意整合的特点使其能够在课程、教学中成为一个交互的纽带, 并促进对课程本身的认识, 如:课程目标、教学策略方法、激发学生合作的、积极的态度和求知的热情, 因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四、利用社会性软件支持中小学的社会性交互

构建绿色师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学生与家长以及家长之间关系的途径可谓多种多样, 如超越主客体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 进行观念的转变:“如社会支持、家长参与、学校组织、师生共建等策略。[5]”网络的发展为构建绿色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教师和家长关系、家长和家长关系、学生和家长关系注入了新的活力, 合理有效地利用社会性软件就是一条构建和拓展上述各种关系的新途径。

由于旧的软件分类也会随着实践和互联网的发展而不断扩充, 新类型的社会性软件还在不断地涌现, 下面简要分析几种社会性软件在中小学社会关系的应用。

1. 利用社会性软件支持中小学的师生交互

利用QQ即时的交流互动方式, 可以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可通过这种虚拟对话空间畅所欲言, 实现了师生互动从形式走向实质, 因为实质性的师生互动具有有效、平等、真实、开放有序等特征[5], 在相互平等友好中拓展绿色师生关系。

教师还通过社会性软件实施个别辅导教学。教师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教学, 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等社会性软件异步非实时地实现, 也可以通过QQ、MSN实时指导。前者的优点在于学生可以随时向教师请教, 但不能马上得到辅导;后者可以得到教师的即时讲解, 实现实时的师生交流。尤其是通过QQ的视、音频聊天功能, 就像面对面聊天一样轻松自由。另外, 通过社会性软件实施个别化学习, 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因材施教。通过网络提供不同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的选择, 为每个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支持, 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 制定学习计划, 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 从而主动获取知识, 更新知识。

以BBS、Blog、Wiki为代表的社会性软件很容易构建基于一定主题的虚拟学习平台, 而且这些软件技术门槛很低, 中小学生能够非常容易掌握这些软件的使用。

2. 利用社会性软件支持学生与学生的社会性交互

QQ群的应用使学生群体、学生个体进行超越时空、无时无处不在的交流, 彼此获得更大更多的对等信息, 在相互理解、信任中构建绿色生生关系。笔者认为, 借助于支持群组通讯的软件, 无论是一对一传播 (异步传播, 如电子邮件;同步传播, 如即时通讯) , 一对多传播 (异步传播, 如网页和博客;同步传播, 如聊天室和角色扮演游戏) , 还是多对多传播 (异步传播, 如维基和讨论组) , 都有助社会网络的形成和应用。

尽管已经出现很多Widget产品, 但把它和教学结合起来开发的产品还是很少, 但这绝不影响它在教学中的潜力或者说优势。因为Widget产品时尚、好玩、个性、生动的特点, 符合中小学生的心理, 能吸引中小学生好玩、好动、好奇的心理, 使之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中进行学习。

以Blog、Wiki为代表的社会性软件, 能够培养学习者的信息素养, 并起到训练思维能力的作用, 以及管理个人知识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社会性软件构建虚拟学习共同体上。学习应是一个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不断交互的过程, 其中既包括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的交互, 也包括学习者与学习支持者以及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即社会性交互。社会性软件提供了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平台、知识积累的平台。社会性软件的应用有利于中小学人际社会关系交互共同体的建立, 更有助于某一领域问题的深入讨论和研究。不管成员关系是竞争性质的还是伙伴关系, 虚拟共同体都可以为许多学习者消除孤独感, 创造一种归属感。

3. 利用社会性软件支持教师与教师的社会性交互

利用社会性软件可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和知识分享, 打破传统的信息隔离难以沟通的状态, 通过Blog使优秀有经验的教师的隐性知识能够被保存和传播, 教师们可以利用blog记录自己的一些反思性日志, 和其他教师共享, 相互探讨和交流心得体会。年轻的教师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更上一层楼, 在这里Blog起到了知识的纵向传承的作用。

另外, 通过Wiki还可以形成横向的交流社区或主题社区, 分享交流教学中的心得和体会。而通过IM可以达到及时联络、交流知识或者信息的目的, 通过Blog可以很快挖掘发现网络领域专家以及教育者所关注研究的内容, 通过RSS或者Widget工具, 利用新闻阅读器可以大大提升信息获取和更新的速度[6]。

4. 利用社会性软件支持教师和家长的社会性交互

在学校里, 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监督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 对中小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起着监督和督促的作用。在家里, 家长是学生生活的供养者。在有些情况下, 就造成了教师不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学习情况或者家长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同时在社会节奏加快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里, 很多家长为生计忙碌, 很少有时间与教师交流, 更甚者一些家长由于某些原因不方便或羞于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导致一些孩子成了“问题孩子”, 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教师与家长沟通不利, 疏忽了对孩子的管理和监督。而社会性软件的出现将有效地缓解这一窘迫的局面, 教师可以创建一个自己与学生家长组成的QQ群, 教师充当管理员的角色, 家长可以向教师询问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或反映孩子在家里表现情况, 及时与教师沟通, 这对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动向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现在手机非常普及, 家长可以利用手机上网, 或通过QQ模式建立手机飞信业务, 这都利于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

5. 利用社会性软件支持家长与家长的社会性交互

这一环节往往被忽视,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 很多学生存在共性的问题。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 存在很多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问题, 并且这些孩子的叛逆心理也越来越强, 在心理学上被称作“青春躁动期”。他们往往喜欢和同龄的孩子或其他人交流。笔者认为完全有必要利用简洁且易操作的社会性软件建立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方式, 让家长互相交流自己在教育孩子上遇到的问题, 可以相互交流困惑, 也可以相互交流经验, 这对提升家长的信息素养和教育水平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社会性软件的开放性使家长内在想法得到外化, 同时通过和其他家长的交流和对比, 促进主体进行自我反思。反思性教学研究者认为, 意识、情感和思想的开放性是反思的内在动力, 视野开阔能使家长更全面、深刻地看待问题, 使家长能够在教育孩子时多一双眼睛、多一些参考、少走一些弯路。

6. 利用社会性软件支持学生与家长的社会性交互

在中小学人际社会关系中, 家长与学生的关系有时是相对紧张的。许多家长“谈网色变”, 认为网络是不好的, 认为中小学生上网更不好。由于这个原因, 很多家长与自己的孩子在上网问题上矛盾和冲突不断, 造成了学生与家长在沟通交流上存在误区或者盲区。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家长不可能也不应该阻止孩子去接触网络。相反, 家长越是这样一种姿态, 叛逆心理极强的中小学生越是对抗。不可否认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 笔者认为通过社会性软件可以让家长去认识和学习网络, 从而学会通过符合社会潮流和社会发展的社会性软件与自己的孩子交流, 这对加强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引导和心理沟通是非常有帮助的。

社会性软件强调了在互联网世界中人的主体性, 充分考虑社会性关系的存在和传播效应, 并直接呈现应用过程中产生的内容和社会关系, 这对家长和学生在使用社会性软件的过程中建立信任、积累信誉、形成关系和联结的意义是深远的。

总之, 利用社会性软件建立群体交互系统, 实现人与科技的整合, 实现教师、学生、家长的联网, 实现群体智力的延伸和扩大。借助社会性软件构建一个开放性、广域性和交互性的虚拟学习平台和群体交流系统, 为中小学教师、学生、家长提供动态的、立体的和建构性的学习和交流环境, 排除群体成员间的沟通障碍, 营造自然友好的合作、沟通和学习氛围, 从而对产生人际互动和建构并拓展绿色鲜活的中小学人际社会关系网产生积极的影响。

五、结束语

社会性软件是软件社会化过程的产物, 它将技术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有机融合在一起, 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社会性软件的发展对学习提供了友好的支持, 它能促使人们知识共享、激发知识创新、并培养人们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协作能力。社会性软件不仅拓宽了个人和组织的学习空间, 而且拓宽了学习者获取学习资源的渠道。笔者希望能通过更多对社会性软件的研究, 将社会性软件有效地应用在学习活动中, 为终身学习社会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和途径。

随着对各类社会性软件功能的认识和对社会性软件的创造性使用, 基于互联网络的社会性软件成为一种方兴未艾的网络工具。社会性软件的最大特点就是提供了一个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平台、知识积累的平台, 实际上就是把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和积累的知识内容有机整合在一起。[7]社会性软件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将创新教学模式、重构学习形式、优化教育资源、激发知识创新, 使得网络空间主体参与、合作互助、个性发展、体验成功的协作学习方式可以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总而言之, 正确认识社会性软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加强规范与引导,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正面作用, 规避其负面影响,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5]杨敏, 吕成林.社会性软件在网络学习中的应用[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8, (3) .

[2]庄秀丽.用BLOG的方式学习[J].中国研究生, 2003, (8) :23-25.

[3]http://baike.baidu.com/view/360388.htm

[4]王蕊.社会性软件支持下网络协作学习的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 2008, (4) :68-71.

[6]岳欣云.师生互动:从形式走向实质[A].2004年全国博士论文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4, (5) .

小学社会 篇5

为适应素质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需要,在九年义务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小学课程中开设了社会课。作为一门新的课程,如何进行素质教 育?这是一个新问题。我们经过近六年的实验与研究,有几点体会供教师参考。

一、小学社会课的性质

《小学社会教学大纲》规定小学社会课的性质是“社会常识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课,其教学内容包括社会生活、历史、地理以及法律常识,这体现了小学社会学科的综合性。

当前世界各地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就是适当减少课程门类,向课程综合化方面发展。这也是素质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发展 的一种需要。过去,我国小学课程中的历史、地理的教学内容与初中历史、地理的教学内容相重复。现在实施 素质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将小学历史、地理两门学科取消,改上小学社会课,这是为了增加学生社会生活常识,让小学生认 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培养他们适应社会活动的.初步能力。在素质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中,综合学科的开设不强调各 门学科的体系,更加接近学生生活实际,有利于避免知识的重复,减轻学生负担。

二、小学社会课教学目的要求与素质结构

素质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中“素质”的结构是以先天素质为基础,以社会需要素质为目标的,由以下因素组成:一个中心 素质,即个体的自主性;三大中介素质,即能力素质、心态素质和习惯素质;七大外显素质,即思想品德素质 、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自主性素质。

小学社会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充分反映了素质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中“素质”的基本结构。《小学社会教学大纲》规定, 社会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 ,从小培养他们观察周围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增强他们对 社会的责任感。

以上目的和要求包括了知识、能力、思想品德诸方面素质。知识素质方面,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主要是 指学生家庭、学校、家庭所在的社区及其周围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家乡的、祖国的社会常识主要是家乡、祖国的文化、历史传统、地理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世界的社会常识主要是世界重大历史事件、世界上的一 些国家及社会风貌,以及我国和世界的关系。能力素质方面,主要提出了观察周围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社会现象复杂多样,美与丑,真与假,对于小学生只能要求他们判断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是非。而在现代改革 、开放的社会中,则需要根据小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当渗透有关商品、效益、改革、自立等新的观念,初步培 养他们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素质。思想品德素质方面,主要是爱国主义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爱国主义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 是思想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基础,要从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建设家乡、振兴中华的情感。法制观念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

如何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 篇6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农村小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236-01

当前《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仍有些“假、大、空”,特别是农村小学这种状况尤尤其严重。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有许多,如: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教师本身素质跟不上这门新课程的发展等。如何才能使当前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流于形式,不再成为所谓的“副科”,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的课程。让我们的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拥有良好的品德,作为一个小学品德教师有着不可推缷的责任。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提高认识,思想重视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

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帮助学生参与社会、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促进他们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的发展。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二、走进社会、学会实践

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设计,如教学《购物有学问》时,我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集市上、超市里,让学生在观察中切实感受价格的秘密,亲身体验购物的学问。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也没有与社会脱离了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象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我们应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三、组织讨论、学会交流

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的讨论,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防止形式上的讨论。

《品德与社会》课上能找到许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的切入点。讨论,是《品德与社会》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们在教学时,要合理的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掌握学习方法。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四、突出综合,强调活动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它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让学生走进历史,在认识祖国辉煌的历史的基础上,了解祖国遭受屈辱和人民顽强抗争,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品德与社会》又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程。教师应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热爱生活的进取精神,这才是本课程的真正目的所在。我们应该结合儿童的生活实际,不断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有效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学科,这种性质,决定了它是不受时间、地点、形式、内容所约束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也是多样的。活动教学中,大量活动的使用,对学生的要求首先就在于行为习惯的训练上。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动口的广阔空间,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了机会,如果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训练,也许学具就成为玩具,合作学习就变成自顾自的诉说。在学生探讨活动中,我要求学生不仅听老师的讲解,更要学会听取同学的意见,从中找到与自己想法一致与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比较,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弥补同学的不足,同时,也完善自己的想法。按这样的要求开展活动,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七法 篇7

1 目标教学法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的把握目标,备课时就要做到教学目标心中有效。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应该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达成课程目标。

2 情景感染法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配合说理而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以情入理,情理交融,从而加深对道德观念的理解。这一方法是根据人的情感可以相互感染、相互影响的心理特点提出来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情感的情境性、感染性更为明显,运用情景感染法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越来越多地被采用。运用这一方法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师生的特点选择情景类型,如画面再现、音乐渲染、实物演示、生活显示、语言描述等等不同类型的情景。设计情景要有新颖性,使学生喜闻乐见或引发激情,才能收到情理交融之效。当学生离开情境同样可以有效地学习时,就没有必要给学生创设情境进行教学。

3 活动演示法

思想品德课的明理可通过小品表演或现场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采用“角色换位,引发共鸣”,达到情动欲行的目的。在讲授思想品德课第三册第十课“勇敢的小白兔”一文时,可让学生扮演小白兔、小松鼠、小鲤鱼、黑乌鸦,进行小品表演。这样既使课上得趣味盎然、生动活泼,又能收到教育的效果。

4 故事激趣法

爱听生动有趣的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寓抽象的道德观念和深刻的哲理于具体形象的故事之中,使学生明理悟道受到启发教育,这就是“故事喻理法”。运用故事喻理法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结合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特点和认识水平,揭示故事所展示的思想道德观念。使用“故事喻理法”时要注意切忌单纯追求故事性、趣味性,而忽视了“喻理”性,舍本而求末。除了使用教材里讲述的故事外,师生可以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使教学更贴近生活和贴近实际,从而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可信度,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也可以举一些反例,正反对照。

5 榜样力量法

这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根据教学目标,以领袖人物和英雄模范为榜样,分析他们所具有的高贵品质和产生高贵品质的原因。通过榜样分析,使得道德观念具体化、可操作化,又使得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可信、可学。榜样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运用榜样分析法必须注意选择榜样,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选择什么样的榜样,也就是说要注意榜样选择的针对性和典型性。学习榜样的目的在于见行动,引导学生的践行。如学习邱少云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上完课之后要经常让学生检查自己是否做到了自觉遵守纪律,这样才能收到实效。

6 民主讨论法

这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围绕本课的主题进行讨论,从而完成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在设计、引导讨论时,要掌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层次性原则;要注意引导学生辨是非、明事理,是非不辨则事理不明;要注重贯穿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坚持知行合一观;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让学生各抒己见,哪怕是很幼稚甚至错误的意见也要让他们讲,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民主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7 社会实践法

可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去实地调查,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这有助于由感性向理性的飞跃。如对学生进行“注意交通安全”教育,可以组织学生到交警中队去进行调查,通过大量的例子使学生懂得遵守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违反交通规则的危害性,以及必要的交通安全常识,从而大大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在进行社会调查时,应当注意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事先作好准备,拟定调查的目的、内容、步骤,才能保证社会调查的成功,避免负面影响。社会是复杂的,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往往在主流的下面存在着某些负面影响,在社会调查中要注意避免负面影响,并使学生在辨是非中获得某种免疫力。

总之,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们应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人的素质。教学方法的价值体现在能使师生用最少的时间、空间、物质与精力的投入而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一线教师应当十分重视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因此,教学中应立足生活中的小事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适应将来走向社会的需要。

摘要:《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上好这门课要讲究教学方法。本文介绍品德与社会的七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应回归生活 篇8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人文素质课程, 人文素质的提高要靠长期的积累,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而且真正的改变是意识的改变, 心灵深处的改变, 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形成的。日常生活既是学生锻炼学习的舞台, 也是人文素质课程最终的服务对象。

在现实社会中, 一个人诚实、关爱、谦让、勤劳等好的品德可以促进家庭和睦、朋友帮扶、邻里互敬、同事友爱, 处处体现出价值, 表现出了无穷魅力。

好的品德的养成来自学生自身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对生活的感悟。因此, 在教学中一定要让课程内容回归生活, 道德品质和技能的培养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 使他们在学后还能将升华后的行为回归到生活中去。

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目标定位不够科学。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导向和归宿, 当前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反映在教学内容上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 不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我们应当看到小学“品德与社会”这种人文素养的课程, 不是简单教给学生几个知识点的问题, 不是简单记下来、背下来就万事大吉的事情。最终的教学目标是要让课堂知识指导儿童的实际生活, 当儿童面临生活中的问题时能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

黄修龙

2. 教学模式单调。

目前很多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还是限制在教室内进行, 教师讲, 学生听。教师无法创设教学情境, 学生也很难融入课堂, 和教师的交流和互动少, 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高。这种光靠教师的嘴和学生耳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的学习变成被动地接受说教, 单纯地从书本上接受具体知识的方式, 无法满足课程回归生活的需要。

3. 教学实践缺乏。

小学教学中的实践活动课是小学教学任务的重要内容。当前的小学教育在活动课中普遍存在课时偏少, 活动方式单一等情况。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 这种现象尤其普遍, 要么是开设的活动课不足, 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要么是活动方式单一, 活动内容单一且无指向性。

三、课程回归生活的措施

1. 结合日常生活需要, 确立科学的教学目标。

在日常教学中首先要明确课程回归生活的教学目标, 明确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目标是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要面向学生的未来生活, 学以致用, 让行为规范从生活中来, 经过修正后再回到生活中去, 为今后的生活做好铺垫。

因此, 无论是对教材的把握还是在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选择上, 都要既兼顾教材的指导作用, 又要做足够的课外扩展, 根据儿童的实际生活状况、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来确定教学方式方法。

2. 结合日常生活选择教学内容。

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 教师可以尽可能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择足够的案例, 模拟情景进行教学。如, 在感恩教育方面, 可以让学生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洗脚, 帮妈妈做家务等。在安全教育方面, 给学生播放一段学生放学后, 马路上拥堵的交通问题视频, 提示学生注意人身安全的重要性, 增强安全意识。在道德教育方面, 可以通过讲述一个家庭困难的孩子的故事, 或者通过播放视频资料, 让儿童懂得互相帮助, 要有爱心。

3. 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新的课程标准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做了很大的改进, 增加了很多生动形象的图片资料, 企图体现课程的情趣和童趣, 使教材内容更有血有肉。但结合儿童的情趣爱好, 这些资料是不够的, 毕竟展现给学生的还是一些无声无息的材料。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课堂提供了更为直观的视频资料和音像资料, 弥补了平面教材的不足, 增加儿童学习的兴趣。由于儿童的理解能力处在发展中, 如果遇到一时难以理解的问题, 可以通过flash动画的形式给学生演示过程, 便于学生更容易掌握理解。

4.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之我见 篇9

一、提高认识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载体。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 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让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

有的学生说:“我家里的人最怕我哭,所以我就哭,直到他们同意。”

也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

我说:“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2. 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二、结合实际

首先,要利用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爱劳动的教育。现在就有许多不爱劳动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很好,他们学习的动力是考上大学,走出家乡……这样的想法是片面的。这种思想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家庭、社会、个人等多方面的因素。这时如果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这就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在教《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首先用类比法引导学生说说参与劳动的不同感受,从而教育学生要尊重劳动,热爱劳动。

其次,要结合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科技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在生产中的含量正日益加大。我教《春天的种植》一课时,先播放多媒体课件,做“农事5分钟新闻发布会”,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再组织学生展开“种子发芽”的条件讨论。然后结合类似事例,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长大攀登科学高峰的自觉性。

三、多方位多角度展开

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这种以说教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现实社会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经过这几年教学的不断实践,我探索出以下几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1. 明理激情导行模式。

这是在传统的讲解模式基础上演化而来的,适用于品德与社会新授课中的各种课型。它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评价行为、激发情感等手段传递信息。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动情明理、自省辨析,最后由教师评价提出行为要求。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道德知识或某一方面的行为方式。选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在教《我送老师一枝花》一课时,提出了“老师像红烛,无私奉献青春年华”、“老师像园丁,辛勤培育现代化建设人才”、“我们要尊敬老师”的观点之后,教师可推心置腹地向学生谈谈自己在教师的关怀下成长的故事,以及对教师工作的情感体验,然后让学生谈他心中的老师,使师生间产生感情上的认同和共鸣,促使学生主动地以实际行动来尊敬老师,提高了教学实效。

2.“问题—讨论”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潜能和整个人格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辨析机会,培养学生“悟理—讲理—用理”的能力,适用于哲理性较强的课。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最受学生欢迎。

3.角色扮演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设置与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向生活“取样”,从中引出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以行为训练为主的课和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大部分的中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这种模式,往往在课后还自发地围在一起继续“扮演角色”,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收到的效益较好。

让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更优化 篇10

一、在创设情境中感染学生情绪

教师要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 就要将情感作为一根教学主线贯穿于课堂始终,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 要遵循小学生的认识规律, 认真根据教材内容, 立足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点, 不断变换教学的内容、方式和强度, 有效构建教学情境, 感染学生情绪。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 通过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手段, 进行与教材主题相对应的多媒体演示、课堂游戏活动、智力竞赛、猜谜语等趣味教学活动, 不断创设教学情境, 真正让小学生在愉悦、轻松、活泼的情绪下进入课文意境, 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去感悟、去体验、去提升, 从而激发学生想象力、理解力、创新力, 并且促进小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其良好的道德情感。

例如, 笔者曾特意在课堂创设如下情境:假如你和同学在公园里看见两个高年级学生随地丢废纸, 当你上前去劝阻他们时, 同学将你拉住, 并对你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你别去多管闲事了。你去劝阻他们, 如果他们不听劝阻, 反而过来打你, 我们该怎么办啊?”之后, 笔者以“假如是你面对此事, 你该如何面对?”并通过组织小组讨论, 让学生真切地置于这种生活的矛盾之中, 进而引发讨论, 在此基础上, 笔者不断地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大胆发言, 在各抒己见中体会道德规范, 领悟道德内涵, 从而帮助小学生树立明辨是非的能力。

二、在质疑解答中启发学生思维

教师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实践中, 必须要在质疑解答中启发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大胆发现问题, 善于提出问题, 乐于探索问题, 勇于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 就通过不断留意学生回答问题时的表现, 从有效提出问题、设计问题, 不断矫正问题的角度, 真正将课堂教学的起点放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上, 在此基础上, 还有效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地回答问题。教师不要不分重点地一一解答学生的提问, 关键要不断鼓励学生解答问题。例如, 笔者在教学“自觉遵守公共秩序”这一内容时, 就在课堂上为学生呈现这样一个教学范例:在一个市民公园, 一名同学一会儿像野马一样在草坪上奔跑, 一会又跑到围墙上乱写乱画, 一会儿又跳上长条椅乱蹦乱跳, 围观的人都惊讶地看着他。听到笔者这个教学范例时, 有的同学就轻声地质疑, 有的同学甚至开始愤怒批评该学生的行为了。当笔者看到同学们的情绪都已经被激发起来的时候, 就抓住时机向学生提出诸如“公共秩序的概念是什么”“为什么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我们应该如何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等一系列问题, 之后, 笔者就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 从而让学生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 真正质疑, 解答问题, 有效提升, 不断地升华学生的思想情感。

三、在拓展渠道中提升学生素质

为了让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更有针对性、更具实效性, 就必须让品德与社会课回归生活、走进社会, 从而让大社会能够有机融入小课堂, 使课外知识活泼地进入课堂教学, 并让课堂知识在课外得以实践。这要求教师必须树立“大教育”的观念, 不能单单地囿于教材, 照本宣科地进行教学, 而是要因地制宜, 有效依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 深入挖掘教材资源, 让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能够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 把生硬抽象的道理寓于平常的生活事例中, 这样才能让课堂教学更贴近现实, 从而真正创造性地优化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同时, 也可以帮助学生将目光穿过课本, 引向广阔无边的现实生活中, 让学生真正认识生活、感悟生活, 真正积累生活经验, 培养生活能力, 从而促使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篇11

关键词:小学思品与社会教学;贴近生活;社会实践

一、体验生活,联系实际

思想品德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对于小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教育也尤为重要,在生活中对身边事物的感知、领悟与感想就是一个人思想道德形成的必要因素。只有学生从生活实践中领悟到的感受才能真正触及他们的真实情感,引发深切的思想感悟,而并非是简单的书本学习,认识思想道德。真正教好品德与社会就应该帮助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鼓励学生如何做好人,如何树立良好的形象,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才是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之本。故此,教师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应该多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的机会,体验生活,联系实际,对生活有所感悟、体验,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有利于学生的人格发展。

二、进行社会实践,进行深刻学习

社会这门学科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简单向学生阐述清楚的,也并不是通过简单的课堂实验就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以外的资源,让学生到“社会”中去进行实践活动,例如走进超市,菜市场等让学生去亲自感受产品价格,让学生进行比较、判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激发兴趣,使学生在“玩耍”的同时吸收到知识,真正对社会有深刻领悟。

品德与社会就如同生活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小学生的思想品德也源于生活,但生活又离不开社会,两者相辅相成。只有真实的感悟源于学生真实的生活才能触碰他们的真实情感,引发他们对道德的认知与领悟,绝非虚假。

因此,良好的道德品质源于学生的真实社会生活,绝非脱离生活,脱离社会的行为。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在社会实践与真实生活中发现真善美等事物,触及他们心灵的真实感受,让学生自己学会领悟总结,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三、进行讨论式教学,交流中出成果

小学教学中讨论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想必有很多人都能记起自己上小学时的学习方式,老师通常会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选一个小组长,当老师提出问题时,大家分组讨论,然后说出讨论结果,大家分享。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也离不开这老方法,老师可以固定分组,也可以随机地进行分组,也可以全班作为一个集体,整体讨论,是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交流中了解学生,也使学生学习感悟到知识。这样也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想法、感受,展示自己的成果。当然,教师应该注意,我们的讨论必须要有实在意义,不应该是形式上的讨论,并未达到真正的效果。

说起讨论,切入的选取就变得尤为重要。一个好的切入点,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勾起学生的思绪,使学生情不自禁地参加讨论,乐于讨论。在品德与社会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掌握一定的讨论技巧与讨论方法,并且将“品德与社会”和小学开设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这两门课严格区分开来,要注重以下几点:

1.教师应该明白真正的思想道德教育应该是本着“教人,育人”为核心,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优良的品德以及健康的心理。教师应教育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热爱生活,乐于帮助他人。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良好的学生才是品德与社会门类开设的根本目的。

2.教师应该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学习素材的能力,并且通过生活得到不同的领悟。教师应该安排教学内容与要求,要求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答案,努力完成任务,教师也应努力克服成人化思想,尽量站在学生角度去想、去做、去实践。

3.“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最终结果就是能够使学生能够有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受骗,甚至简单的游说上当,想要达到这一目标,这就要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积极进行社会体验与实践,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要求学生进行信息反馈,教师应当整理反馈信息,即使安排活动消息,在活动的事件过程中,肯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是比较普遍的问题,那么肯定是活动的安排本身策略有问题,要进行及时的调整,避免出现更加恶劣的结果,如果是极个别或者是少数学生存在的问题,那应该就是学生本身处理事物的方式方法有着些许不妥当,教师应该及时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根源,及时改正,引导学生尽快找到正确的方法,参加到活动中去。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应该尽量多地使学生暴露问题,这样可以锻炼学生自己独立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4.活动一定要主题鲜明,活动内容要贴近生活,联系实际,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做到平等友好,没有隔阂,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变化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活动内容贴近生活主要意图就是让学生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可以通过观察生活进行知识的吸收,达到边玩边学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年龄、性别、爱好的特征进行对活动的安排,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活动内容,由于小学生普遍较难集中注意力,所以一定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尽量安排一些小游戏、竞技比赛等娱乐活动,通过活動的开展,让学生自身去感悟思想品德的深层次含义,感受社会的意义。

教学工作最忌讳的就是师生关系不融洽,所以老师一定做到放低姿态,平等地去和学生交流、沟通,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听取学生意见,正确地处理师生关系,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师生关系的和谐是教学工作顺利有效进行的根本。所以保证师生关系和谐融洽也是教师应当注意的。

现在很常见的现象是在楼道里、电梯间,学生向老师问“老师好”,教师好的眼神示意,有的教师根本不予理会,完全不顾及学生感受,也不顾及自己的身份,这样会使学生的心理产生极其不好的影响,使学生厌恶老师,甚至对教师团队的素质进行质疑,也会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学生成绩。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由于它相对比较抽象,又不容易用语言形容,所以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这样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积极参加到教学工作的互动中,使教师准备的活动有一定的实效性,教师可以提供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使学生开拓思想,联系实际,做出自己的决定,有着自己的思维。在活动中,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与不足之处,使学生发扬其优点,改正其缺点,通过活动树立正确的思想观、社会观。

综上所述,品德与社会是一个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科目,这种科目的教学不应该局限于时间、地点等客观因素,教师应该时刻对学生进行思想的教育与正确价值观的交流,使学生能够养成正确的道德观、社会观,热爱生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这样方显教学成果,使小学的品德与社会教育不输在起跑线上。

参考文献:

[1]刘恩柱.怎样引导学生参与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2).

[2]梁小丹.教学生活化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8(05).

[3]吴红芳.初探小学实施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J].新教育,2009(05).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 篇12

一、巧用教材, 引领学生叩开生活之门

《品德与社会》教材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使用好教材, “推开那扇门”, 走进学生的生活。如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中编排的“我们的校园”主题活动。教材用半个页面呈现了一组校园生活场景, 很显然, 教材直接传递给我们这样的信息, 通过“找一找”等教学活动, 引导刚入学的小学生尽快熟悉学校的环境。在课堂教学中, 很多老师也是这样做的。小伙伴们也很快地找到了校园里各处地点。试着想一想, 教学真的就这样圆满结束了吗?我们都知道, 当上这节课的时候, 孩子们对厕所等与他们校园生活紧密联系的地方早已知道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生活的引导与提升到底体现在哪里呢?或者说体现得充分吗?其实, 仅仅找到这些地方还不是教材所要传递给我们的完整的意思。对照《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发现, “熟悉学校环境, 能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是“内容标准”中“健康安全地生活”的具体要求。在教材中, 图画、照片等是教材主要的“语言”形式, 其实教材所要表达的还有很多“言外之意”。如果说图画、照片等呈现的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场景是教材所要表达的显而易见的意思的话, 那么探究“言外之意”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好教材的重要环节, 也是学生生活中急需指导与关心的关键所在。

二、关注细节, 培养学生对生活观察的习惯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 课堂教学中离不开学生对生活的观察, 只有通过对生活的观察, 才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观察, 才能扩大学生的生活体验。然而, 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又有着明显的年龄特征。一般来说, 低年级是儿童想象活动的敏感期, 他们的观察总会伴随着丰富的想象, 容易脱离现实生活;中、高年级学生逐步进入观察活动的敏感期, 他们会越来越多地观察到细节和变化, 因此《品德与社会》课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 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的学习习惯, 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细节展开。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 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往往容易忽视细节。而细微的生活细节正是有实效的道德教育展开的“生长点”。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不放过生活细节的观察生活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的学习习惯, 还要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观察生活。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通过交流, 不断丰富学生观察生活的视角。如教学二年级《秋天在哪里》的找秋天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变化感受秋天, 学生从学校里的树叶变黄了、天气凉了……进而观察身边的生活现象:稻子成熟了, 水果多了, 农民忙绿了, 螃蟹肥了, 蛐蛐唱歌了, 秋风伴奏了……这样交流展开后, 丰富了学生的观察角度。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细节展开观察, 学生对季节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的感受也随之加深了。更为重要的是, 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得到了良好的养成。

三、抓住问题, 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上一篇:对数学课堂有效教学下一篇: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