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2024-07-30

对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精选12篇)

对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篇1

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仅就数学课堂中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模式而言, 教师“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被打破, 师生平等互动的观念正在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然而, 综观目前的互动式数学课堂教学, 尽管值得肯定的地方很多, 但欠科学、少实效的问题依然很突出。例如, 有的教师虽然现在不再搞“满堂灌”了, 但取而代之的却是“满堂问” (教师频繁地提问学生) 或者“满堂动” (学生的外显操作活动频繁) , 等等。诸如此类的做法, 由于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 导致了教育效益低下。那么, 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应如何开展, 才能保证其科学性和有效性呢?

从概念的角度来看, 师生互动是师生之间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当然, 这里所说的交互作用或相互影响主要是指心理上的而非行为上的。也就是说, 师生互动的本质是师生通过理智与情感的碰撞或交融实现共同发展。所以, 就其判断标准来说, 笔者认为, 只有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互动才能称得上是科学、有效的。具体地说, 有效的师生互动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一、师生之间的互动应该是平等的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 师生之间的互动是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单向交流为主。由于学生的言行完全由教师控制, 因而这种互动是极为不平等的。事实证明, 这种不平等的互动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极其有限, 尤其不利于批判意识、创新能力等素质的培养。因此, 要充分发挥互动的教育作用, 首先就应保证平等。数学教师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尊重每一个学生, 拉近彼此距离;以协商的口吻与学生探讨问题, 使之愿意说出想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消除其心理压力。

二、师生之间的互动应该是实质性的

在义务教育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 师生互动上的某些形式主义做法曾经受到了广泛的批评。比如, 有的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每提出一个问题后, 都要安排一个合作或交流的环节, 让学生聚集在一起进行操作或展开讨论。这就给人留下了这样的印象:一节课缺了合作学习就意味着教学环节不完整或方法不科学;只要学生聚集在一起就是合作学习。其实, 这是对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的曲解, 是对师生互动的意义、定位、条件等缺乏正确认识的直接表现。互动的本质不是语言或动作的呼应, 而是心灵的沟通、思想的碰撞、智慧的互启、情感的交融。显然, 那种有沟通但没有深度的互动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更不是科学、有效的互动。所以说, 为了确保师生互动的科学性, 数学教师应该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为互动的自然生成创造条件, 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互动, 促进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上面, 支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质疑、评判、展示, 引导学生开展适度的争论, 教会学生相互协作。

三、师生之间的互动应该是全员性的

数学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包括教师与学生个体、教师与学生群体、学生个体之间以及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等多种形式。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虽然也不乏互动, 但范围很小。比如, 在提问对象的选取方面, 一些教师往往只把目光盯在几个学优生身上。对此, 有论者指出, 一些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是有条件的, 成绩好就会主动关注, 积极关注;成绩不好, 则被动关注或者消极关注。由此, 使得成绩不好的同学产生了被忽视、被抛弃、被歧视的感觉, 其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此外, 如果学生自己已经很尽力了, 可仍然不能引起老师的关注, 他们往往就会选择自我放弃。同样, 过分优待学优生往往会使他们变得骄傲自满或不思进取, 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降低。因此, 为了确保所有学生都能从互动中受益, 除了要对学生一视同仁外, 教师还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或策略, 保证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互动, 引导每一位学生与更多的同学展开交流与合作。

四、师生之间的互动应该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

众所周知, 教学方式、方法本身并不等同于教学目的, 而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互动式教学的采用也应该以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为导向。然而, 审视以往互动式教学的实施过程, 不难发现, 一些教师在使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时候, 随意性很大, 往往不考虑条件和时机, 忽视了开展互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这种随意性较大的互动不仅没有给学生的学习带来益处, 反而会干扰他们的思考。例如, 频繁地让课桌前后的四名同学一起做练习题, 往往会导致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减少, 并且容易使学困生养成抄袭作业的恶习。所以, 教师在设置互动环节时应该考虑条件是否具备, 要明确互动的目的, 切忌草率行事。

五、师生之间的互动应该与学生的独立思考结合起来进行

任何教学方式都有自己的优势, 不足以及适用范围, 师生互动当然也不例外。科学的师生互动尽管在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认知策略、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但对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而言, 还不是最佳的选择。特别是对于数学学科而言, 如果离开了独立思考, 学生肯定不能取得好成绩。有鉴于此,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为了实现扬长避短,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数学特征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确定教学方式、互动方式和互动时机, 把师生互动与独立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综上所述, 数学教学离不开师生互动, 但也不能只有师生互动。为了确保师生互动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数学教师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去对待它、使用它。

参考文献

[1]叶子, 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J].教育研究, 2001, (4) :30-34.

[2]赵翠兰.中小学课堂师生互动的误区及其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 2007, (21) :26-28.

[3]马利文, 陈会昌.师生的不良互动与学生的学习焦虑[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7, (12) :53-54.

对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篇2

心得体会这种学习方法对于一个人来说也许是优秀的,但没有被推广普及的必要,因为学习的方法因人而异,方法的奏效是它与这个人相适应的结果。方法,也是个性化的。借鉴他人的学习方法并不是不可以,但找寻适用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重要的。下面是大学网推荐的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供您参考: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老师的教学手段,都有了全新的改变,但有一条是无法改变的,那就是加强双基的教学,是我国传统教学的精华,正如文章中所一再强调的数学教学要讲究有效性,

学生只有实实在在学好基础知识,练好基本功,才能来创新、才能有求异思维。

本人认为,要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使学生喜欢学数学,要使学生喜欢学数学,千方百计要表扬学生,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

其次,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那就要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课堂上应允许学生抢答,允许提出问题,主动上黑板板演,可以走出座位去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第三,组织学生讨论,给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机会,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又能改变老师一言堂,活跃课堂气氛。

第四,学生掌握知识的信息,要及时反馈,及时纠正。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当堂练习,当堂校对,当堂订正,这种学习方式进步快,效果显著。

第五,一堂课的内容太多,也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些课的练习形式一个接一个,表面上看上去练得很多,事实上是倾盆大雨一泻而光,在学生头脑中没有留下多少东西。我一贯的观点是马马虎虎做十道,不如认认真真做一道,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应该强调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的办法。

对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篇3

【关 键 词】交往互动;有效

怎样让课堂中形成师生双方积极有效的交往互动,我们教师应怎样营造这样的“交往互动”的氛围,教师又该在这样的氛围中发挥怎样的作用?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思考,几点浅薄的体会诠释如下,以求教于同行。

一、开放的“问题”使课堂交往互动生成有效资源

以下是笔者在一次市观摩活动中的案例:

【案例1】“认识百分数”教学片断:

(1)播放一段本校六年级篮球小队体育课中投篮录像:(课件)

师:这是什么体育活动?喜欢吗?

(2)分析数据:

师:(边说边出示下面信息)这是我校六年级篮球小队进行了投篮练习,秦老师对其中三位同学的投篮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师:在这张表中你看到了那些信息?

师:看了这张表,你认为在这次投篮练习中,谁投得准一些?说明你的理由。(学生发表各种意见,可能会看谁投中次数多,谁就投的准;学生还可能会提出:不知道投篮的次数,不能确定。)

师顺势引出:这位同学说要看投了多少次,你觉得要不要关注一下这个数据?教师顺势出示下面表格:

师:在这张表中又增加了哪些信息?请你把两组数据比较起来看,到底怎样确定谁投得准一些呢?好,我们先把想法四人一组交流一下。

引导同座位、前后四人一组讨论、交流一下。(教师了解其中的情况)

数学学习的素材只有来源于学生生活才能赋予活力与灵性。体育活动中“谁投篮准一些?”是小学生学习生活中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材料中的“投手”是自己熟悉的,问题又是“富有挑战性的”。这样,将学生极具吸引力的体育活动与数学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让他们感到亲切,而且能有效地引领孩子们进入数学的园地,以积极的状态进入后续的学习,为有效的师生交流互动得以开展积蓄了丰富的资源。

二、智慧的“点拨”让课堂交往互动不断走向深入

以下是笔者在课题研究课交流活动中的案例:

【案例2】在探讨“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时,我设计下列一个问题。

出示:下面是某公司几位工人的生产信息

师:从上面表格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你想到了什么?哪位师傅的工作效率最高呢?

学生根据“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自然地列出正确的算式:

黄师傅:171÷3=57(个)

李师傅:110÷2=55(个)

师:刚才的列式你怎么有些犹豫呀?

生:这是整数除以分数,不方便计算。

师:有会算的吗?(有些学生已开始举手)好,今天数学课我们就从求张师傅的工作效率这道“整数除以分数”计算研究开始……今天的内容你们看,是看书学习呢?还是先独立思考,然后同学交流学习呢?(同学们选择了后者)

1. 探究

探究要求:

(1)独学:先独立思考,把自己思考的方法写下来。并考虑给予合理的解释。

(2)讨论:四人一组,把各自的做法在组内相互介绍一下。并给予评价。

学生在教师的安排下独立思考、寻找理由、小组交流(教师也参与其中),然后进入自由交流。

2. 交流

此时,老师并未着急,而是走到“张师傅”的后面准备写答案,可又抓了抓头说:张师傅的水平也太差了……学生也意识到答案的离谱,纷纷发表否定的意见。(此种方法被否定了)

3. 优化: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动脑思考想出几种方法来解决今天的问题,如果你是老师,你会向同学们推荐哪种算法,为什么?

生1:方法2有局限性,如果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就不行了。

生2:我建议你用方法3,这种方法又方便、又适用……

同学们对上述方法进行了优选,明确了“整数除以分数”的基本方法:整数除以分数可以转化为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单向传递知识信息、学生被动吸收的过程,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本设计中,师生、生生之间展开充分的交往互动。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认识水平和智慧(实践证明学生是充满智慧的)形成自己的认识,教师尽可能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课上倾听学生的回答,捕捉有价值信息,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对自己思考、同伴的“创造”进行判断、利用和重组,教师把重点放在学生解决问题的“相互交流”上,引导学生有效的“互动”。这样,学生不仅在方法上进行了有效建构,而且在“数学思考”上获得了有效的发展。

三、融洽的“情感”为课堂交往互动染上生命色彩

学生需要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动力,学习需要越强烈,学习活动就越有效。而学习需要的强度与积极情感又是相互促进的,积极情感能加强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而促进学习活动,教师和学生都是情感的载体,只有将认知与情感相结合,才能更有效实现课堂的交往互动。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唯有自身情感的投人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的教育热情和学生的学习情绪往往是影响师生互动的重要因素。以下是笔者在市联片教研活动中的一堂课的引入和市“新技术”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观摩研讨会一堂课的结尾案例:

【案例3】教学“数的整除复习”的开始,我是这样创设情景,引入新课的:

师:初次跟同学们见面,能介绍一下自己姓名、年龄吗?(老师捕捉到13这个数)想猜猜老师的年龄吗?(学生猜后告知39)

问:请看老师的年龄39与你们的年龄13,是不是挺有缘的?看到这两个数你想说点什么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说出整除、倍数、约数等概念的同时,教师用课件展示各名称)

……

这样的师生互动在课的开始不仅拉近了彼此的关系,还顺利进入了主题,获得了学生的角色认同。这样的课堂导入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协调互动,形成了一种“学习共同体”,提高了交往互动质量。

总之,师生交往互动只有包含积极的情感互动,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与完善,使我们的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对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篇4

一、合作的作用

我们时常见到如下情境:小组中个别成员承担大部分甚至所有的作业, 他们习惯于单独完成学习任务, 总是认为自己能完成就行了, 根本不去考虑自己的同伴是不是也同样理解了学习的内容。这就导致了某些小组成员无所事事、形成优生挑大梁, 学困生跑龙套的“假合作”学习。有的学生反应慢, 又羞于开口, 久而久之, 就成了“收音机”, 难以达到生生互动, 共同成长的合作目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对个人学习进行有效的弥补, 但不是任何知识、每一堂课,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小组合作。应当明确把握什么时候需要合作、怎样合作合理有效, 注意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才能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发挥到最佳。

二、探究的必要性

自主探索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它要求教学中教师不要单纯地传授, 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 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自主探究、发现数学知识。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都要让学生亲身探究一番呢?

如教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如果按角来分, 可分成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三类。明明在数学中已有专用名词, 执教老师却别出心裁地让学生给它们起个名字。学生很可爱, 起了不少逗人发笑的新名词, 有的说这个名字好, 有的说不好, 课堂上热闹了好一阵子。尊重学生的个性, 这并不错, 让学生充分自由地发挥, 也无可厚非, 但这样的探究值得吗?其实, 像三角形分类这样约定俗成的知识不如直接告诉学生, 既省时, 又奏效。而上面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随意探究, 只能是浪费时间。

三、情境的创设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因此,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 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在实际创设教学情境时, 却出现了一些不符合教学实际, 牵强附会的现象。

如教《乘法分配律》时, 执教老师精心创设了这样的情境:“5×16+5×7=5× (16+7) ”就相当于“我爱爸爸+我爱妈妈=我爱爸爸和妈妈”;“4× (11+6) =4×11+4×6”就相当于“我爱爸爸和妈妈=我爱爸爸+我爱妈妈”;“ (21+8) ×7=21×7+8×7”就相当于“爸爸和妈妈爱我=爸爸爱我+妈妈也爱我”。接下来的练习中, 老师说:“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找爸爸、找妈妈、找自己’的练习”。8× (7+6) =16×24+12×16= (43+25) ×2=8×47+8×53=找准了爸爸、妈妈和自己后写出等式后面的算式。试问, 什么样的数算“爸爸”?什么样的数算“妈妈”?什么样的数算“自己”呢?这样的问题如何回答, 又如何解释?从上面片断我们不难发现, 教师的意图是想把相同的因数看作“我”, 把两个加数分别看作“爸爸”和“妈妈”。如此教学, 只会把学生的思路都引去“认爸爸、认妈妈, 认自己”它对学生真正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又有多少帮助呢?

四、多样化的算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也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 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但是, 这是否就意味着学生可以各行其是呢?

师:8+6你们是怎么算的?生1:把8放在心里, 按下去数9、10、11、12、13、14。生2:先把6分成2和4, 8加2再加4等于14。生3:先把8分成4和4, 6+4再加4等于14。生4:把8看成10, 10+6=16, 16-2=14。师:你们喜欢哪一种算法?生1:我喜欢第一种。生2:我喜欢第二种和第三种。生3:我喜欢第四种。师:你喜欢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计算。接下来教师板书8加几的题目:8+8、7+8、8+5……师:选两题用你们喜欢的方法计算。

对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篇5

对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几点思考

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体验中乐学、好学、会学.有效的情境能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反之,则会拖延时间,影响教学.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是值得教师探究的`.

作 者:周平健 作者单位:海安县李堡镇中心小学,江苏,南通,226631刊 名:教育实践与研究英文刊名:EDUCATIONAL PRACTICE & RESEARCH年,卷(期):“”(3)分类号:G623.5关键词:小学数学 情境创设 思考 数学味

对数学课堂有效兴趣策略的思考 篇6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兴趣的基础

在数学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学得愉快主动,并从中获得乐趣,数学教师的情绪状态,或者说是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教育实践证明,当教师的思想感情灌注在教学内容中激起了学生的情感时,学生就能更好地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因为“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具有直接的感染作用,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学生,这种感染作用更为突出。”(摘引自潘菽《教育心理学》。)这番话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尤为适宜。从许多好的教学经验中,我们同样可以深深地感受到这一点。

二、数学课堂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主渠道

1.满足学生的成功欲,激发获取信息和学习新知识的情感需求

就学习数学而言,无论观察问题的角度,还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基本上都有一个常规。在学生牢固掌握这些常规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解放思想,突破常规,不拘泥于一个角度、一种模式,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解法。例如:在学生初步建立乘法概念,掌握2~5的乘法口诀之后,我出示了一道思考题:4+4+4+4+4+2=?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并谈出自己的思路。经过讨论,学生们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把算式改成4×5+3,算得就快了。”有的说:“也可以把后面的‘2’看成‘4’,把算式改成4×6-2。”……此时,学生开始静下来,看着经过紧张思维后发现的几种方法都能很快地算出结果,禁不住流露成功的喜悦。

2.动手操作,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新知识,培养思维品质

课堂上教师要创设条件,引导学生摆弄学具,自己获取知识解决问题。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活动,为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提供充分的感性知识,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分草莓”一课时,将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全班同学分成6个小组,每组把课前准备好的苹果、小石子等拿出来摆放,有的一个一个摆得出结果,有的两个两个摆,有的六个六个摆……让学生自己摆出结果。这种操作实践活动,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操作、思维、语言并用,自己解决问题,参与了获取知识的全过程。

3.游戏活动,促进学生巩固知识,发展能力

游戏活动具有启真、启善、启美的功能,在课堂教学的后半段,适当运用游戏和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心理特点,能有效地防止课堂教学后期容易产生的精神分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游戏教学为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环境。经验证明:要妥善地把他们喜欢做游戏的兴趣迁移到课堂上来,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产生对学习的兴趣。

三、展开适宜的教学评价,强化学生的成功意识

1.注重及时的过程评价,给学生以积极的学习导向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各种表现,进行及时而又适宜的评价,强化他们的成功意识、优势意识以及良好的品行意识。比如,学生学习中与众不同的创新思维和做法,即使作业或是回答,没有全对,没有得高分,也应该大力肯定。这既是对他的肯定,也给了全班同学以导向。比如在操作以后,有的同学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应给与表扬。对于一般的孩子而言,这样的表扬强化了他的品行优点,可能更容易迁移到对数学的积极学习态度上来。

2.注意实施多渠道评价,营造乐学的浓郁氛围

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教育教学评价上同样是适用的。对学生的评价,过去往往都是老师的事,学生极少参与。而事实上来自同伴的评价,学生往往更容易接受。在教学过程中,有经验的教师总是注意巧妙地调动学生的参与,从而把评价活动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闪光点,同伴发自内心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同样是深刻的。即使评价过程中可能有并不正确的地方,而老师巧妙地引导,正可以使学生在交流评价中达到正确地把握。这样的数学学习,学生的积极性是最高涨的,同样也是充满乐趣的。

3.进行多层面的奖励评价,强化学生的闪光点

对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思考 篇7

关键词:课堂提问,有效性,小学数学

校内互听课, 执教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 ( 进位) ”这节课, 本来有好几个精心设计的问题, 却让我的课堂出现了短时的冷场, 现摘录如下:

案例: “两位数加一位数 ( 进位) ”提问一: 要想求小亮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画片? 需要哪两个数学信息?

巡视好久, 我接着又问: 就是要想解决小亮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画片? 这个问题, 我们需要哪两个信息帮忙?

学生还是沉寂一片.

我着急的又变换提问: 孩子们, 我们要想求小亮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画片? 这个数学问题, 需要哪两个数学条件呢?

在我不断变问下, 孩子们终于豁然开朗, 理解了我要问的问题含义.

一、课堂提问时要把握哪些问题

1. 要把握问题的难易, 做到适合适中

课堂提问数量不等于质量, 不分析教材, 不看提问对象, 不讲提问效果, 一味贪多图快的提问往往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所提问题要难易适度, 既不能过于浅白, 没有思考的余地, 又不能太艰深, 让人难以琢磨, 无从下手. 太浅白, 索然无味, 提不起学生兴致; 太艰深, 学生答不了, 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 反而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事与愿违. 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 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要把握问题的难易, 做到适合适中.

还是以上述课例进行研讨, 在揭示课堂标题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 出示之前学习的两位数加一位数 ( 不进位) 的两个算式与本节课研究的两个算式, 格式如下:

24 + 3 = 24 + 6 =

24 + 5 = 24 + 9 =

让孩子们先口答出得数后, 目的是让孩子们经历一次口算算理, 在认识的过程, 接着提问: “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 这两组算式, 个位上的数, 在相加时有什么不同, 十位上又有什么变化?”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 就能很快发现: 第一组个位上的数相加没有满十, 十位上没有发生变化, 第二组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了或超过十, 十位上就多了一个一. 这时教师相机揭示: 个位上的数相加没有满十, 这样的算式称为不进位加法, 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了或超过十, 称为进位加法, 这就是本节课要研究的新知识. 新知识的生成, 是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下自动生成, 这时的问题就体现出问的精, 问的巧. 把握了问题的度, 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思考目标, 引发学生参与讨论提问的目的达到. 而并没有设计成: 请你观察这两组算式有什么不同? 看似设计的很开放, 实际上问题设计的过于大, 学生在思考时不能抓住重点, 会导致学生在回答时, 无所适从, 无从下手, 自信心受到很大的打击, 同时又浪费时间, 回答不到问题的核心部分, 体现不出问题设计的价值. 所以教师在备课前要认真研究教材, 研究课标, 研究学情, 在课上要提出难度适中的问题以便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让大多数学生经过一定的思考就能解决问题.

2. 注意提问的“数量”, 做到精问巧问

教师的提问如连珠炮似地射向学生, 问题的量多而散, 尽管有的问题设计的还比较好, 但由于太密集太频繁, 学生不能静下心来做深入的思考和交流, 效果当然不佳. 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抓住数学知识的关键 ( 重点、难点) 与本质, 尽可能设计容量大、定位准的问题, 避免问题过于繁琐、直白、密集, 以达到以“精问”促“深思”的目的.

三、如何让课堂提问达到更有效

1. 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情绪是思维的催化剂. ”小学生的思维, 在很大程度上受情绪控制, 易被具体情境感染、同化. 因此, 良好的情感氛围, 能赋予学生愉快积极的情绪, 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 能有效地感染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主动思维.

2. 把握时机巧问. 问题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 面向全体学生, 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 因此要把握时机, 找出“问点”, 才能使学生明确提问的目的, 更好地回答问题.

3. 注重问题的思维含量. 在问题设计时, 教师不仅要考虑提什么样的问题, 还要考虑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 不仅使提问具有较好的启发诱导性、清晰的层次性, 还要使每一个问题既为活跃学生的思维服务, 又成为完成本课教学任务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信只要我们引导得法, 就能达到问得好、问得精、问得新、问得有价值.

对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篇8

一、剖析

(一) 问题过浅或过深

1. 过浅。

如教学《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时,教师出示了一张电器价格表:

师:谁能够告诉我有哪些电器?

生1:有冰箱、彩电、空调、消毒橱柜和电水壶。

师:谁能读一读这些电器的价格?

生2:冰箱2340元、彩电2580元、空调3880元、消毒橱柜460元、电水壶125元。

师:读了这些电器的价格,你知道了些什么?

生3:我知道每一种电器的价格是多少。

生4:我知道有些电器的价格要几千元,有些电器的价格只要几百元。

师:哪些电器是贵一点的,哪些电器比较便宜一点?为什么?

教师提出的问题过小、过易,没有思维价值,不假思索就能够对答如流,这样不能激发学生的有效思维。我们只需将问题改一改:1老师在几天前买了一些电器,其中有一件电器是在千元以上,你们猜一猜,老师可能买的是什么电器?2老师买的千元中最便宜的是哪种?3你是怎么知道贵与便宜的?等等。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思维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为学习万以内的大小比较扫除了障碍。

2. 过深。

如《小数加法》教学时,教师出示例题后,学生做了一些练习,接着,教师提问。

师:计算小数加法的方法是什么?

(学生相互看了看,一脸的茫然)

由于教师未能对学生思维水平、知识基础等情况深入了解,所提出的问题也就脱离了实际教学,问题的难度过深,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无法答上来,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应该先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针对不同的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以问促思、促学的目的。教师可以这样提问:1在竖式计算时,两个加数的位置是怎么放的?2和的小数点位置是怎样的?3你能根据刚才的计算过程,说说小数加法应该怎样计算吗?这样提问,学生对概括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就自然领会了。

(二) 问题过细或过宽

1. 过细。

如《三角形面积计算》教学时,教师导入了新课,接着提问。

师: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已经学过的什么图形?

生1:平行四边形。

师: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不是原来的三角形的底?高是否是原来三角形的高?

生2:底是原来三角形的底,高是原来三角形的高。

师:拼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多少?

生3:一半 (1/2)。

师:怎样来求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生:三角形面积=底×高÷2。

由于教师提问过于零散,把学习内容分解得过细,几乎没有了探究的空间,学生只要进行简单的判断、计算就行。这种一问一答的课堂教学,学生不仅无法集中注意力,而且有碍于思维的发展,扼杀了学习数学的热情。在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要适当地留给学生一定的探究空间,促使学生“问”而有“思”,“答”有所“得”。上面的问题,教师可以这样提问:能不能通过拼一拼、折一折,将三角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面积来进行计算呢?以此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高一层次发展。

2. 过宽。

如《认识乘法》教学时,教师出示多媒体的一张图画,让学生观察后,提问:

师:从图上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动物园十分漂亮。

生2:动物园里有小动物,树、小河。

师: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3:我发现了小河里有鱼,它们在游动。

教师虽创设了有趣的情境,但是由于所提出的问题过于宽泛,学生看到的是图画的表面景物,想到什么说什么,跟教师的设想没有联系,因此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对于上面的提问,教师可以这样进行修改:1图上有几种小动物?它们分别是几只在一起?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这样的提问就十分有效,针对性也强。

(三) 问题过快

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时,出示了一张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的长方形卡片。教师接着进行提问。

师:怎样来计算出这张卡片的周长呢?

教师话音刚落,就有学生举起了手,大部分学生还在思考。教师看见有学生举起了手,马上就叫一名学生来回答。

生1:6+4+6+4=20 (厘米)。

师:真聪明!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解法吗?

生2:6×2+4×2=20 (厘米)。

生3:6+6+4+4=20 (厘米)。

生4: (6+4) ×2=20 (厘米)。

随后,响起了一阵掌声。

该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提出了一个问题后就指名让学生回答,他的注意力只集中在几个“会说”的学生身上,表扬也给了这些“会说”的同学,冷落了正在思考的相当一大部分学生。这些学生表面上看好像与教师一起互动,其实他们是稀里糊涂的,什么也没有听进去,游离于课堂之外。在提问后,我们应该留一些时间给学生,必须尽可能让每位学生都能思考、进行探索。在学生回答时,让其他学生认真地听,学生回答后,教师不要马上给予评价或提出下一个问题,也应该等一等,让学生有补充或阐述不同的想法、观点的机会。这样,学生的思维处于激活状态,才能全神贯注地参与课堂教学。

二、方法策略

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是一门艺术。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驱动学生思维、推动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基本手段。数学课堂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及编者之间的对话过程,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是促进这四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交流。怎样优化数学课堂提问?我认为可以从安排好问的梯度、调节好问的密度、处理好问的广度这三个方面去把握。

1. 安排好问的梯度。

教师根据学生现有水平,合理安排所提问题的坡度,为学生铺设台阶,使学生体验思维的爬坡,经历新知的构建。对于那些难以理解的内容,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把复杂的问题设计成一组有计划、有梯度、有系统的提问,从而降低问题的难度。问题组在设计时应当注意问题之间的衔接,不仅要避免梯度过大,学生启而不发,也要避免问题太过细碎;不仅要为学生的思考指出方向,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也要避免将学生的思维框死。

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从复习“把一张正方形纸张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四分之一,3份是它的四分之三”等内容开始,抓住以下几个环节有梯度的问,效果颇佳。

问题一 :除了用一 个物体(如一张正方形纸) 平均分表示1/4外,还有其他的方法也能表示1/4吗?自己尝试后小组交流。

问题二 (以学生中的表示方法如分4个苹果为例):“1个苹果”以前习惯用1表示,为什么这里能用1/4表示呢?是谁的1/4? (让学生理解1个苹果和这个整体即4个苹果之间的关系。)

问题三:让学生自己画或找一些材料,把它看成一个整体,表示这个整体的1/4。

问题四:“6只熊猫玩具”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只熊猫玩具?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6只熊猫玩具”还可以怎样平均分,还可以用哪些分数来表示?

问题五:想一想,怎样来表示2/5,怎样来表示1/8和3/8。这些又怎样用分数来表示?

这样,可以根据文本特点及学生的现有水平,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更容易理解的小问题,一环紧扣一环地问,在循序渐进中引导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

2. 调节好问的密度。

有些教师为了上好一节课,会绞尽脑汁地搜集很多资料,点点面面考虑很多,恨不得将所有好的设计都能够用上,常常将课堂安排得过于饱满。大家都知道,教师的提问在教学过程中起着点拨、启发、引导思考的重要作用,一节课的提问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要看具体的教学需要,密度要适中。如果提问过多、过密,则容易造成学生精神过度紧张,疲于应付繁杂的提问,思考问题浮光掠影,增加了回答问题的随意性,使得课堂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松松垮垮,课堂教学变成了“表演课”。

如我模仿一名教师上了一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课,在新课教学过程中仅仅提出了三个问题:平行四边形和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有关?三个问题。

问题1:和什么有关?

师:请大家先仔细观察并猜一猜,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

生1:我觉得与底和高有关。

生2:还和角有关。

生3:和斜边有关。

师:为了看得更清楚,我们把它们用字母和符号表示出来。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了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夹角、斜边对应的字母符号。)

师:刚才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猜想,现在我们借助于电脑来看看是否如此。

(教师用多媒体呈现,拉动平行四边形底、面积变化的情景)

……

师:看来刚才同学们讲得很有道理,底、高、斜边、夹角的确都和面积有关。

问题2:有什么关系?

师: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应该怎样来研究?

生4:我们可以举几个平行四边形的例子来研究。

师: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平行四边形。你可以选择一些进行研究。

(学生取出研究材料,材料上有三个放在方格纸上的平行四边形,底、高、斜边和夹角的数据都有。)

生5: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用底乘以高。

问题3:为什么有关?

师:为什么呢?我们能不能用其他方法来证明?

生6:我在数的时候发现,我们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左边的三角形剪下,然后平移到右边去,就正好变成了长方形。

师:这位同学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为什么要把它转化成长方形呢?

生6:因为我们知道长方形面积怎么算,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我们就能看看这个公式对不对。

师:也就是说我们要把它转化成一个我们会求面积的图形。(接下去全面小组合作研究)

师 : 平行四边 形面积就是———

学生齐声答:底乘高。

师:我们通过一个新的方法———转化,知道了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用字母表示:S=ah。

课堂提问应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重要且思考量大的问题,注重提问的质量和效率。不仅要删除那些无目标、随意性的提问,同时也应删减不是“这一篇”的独有特色或者学生已掌握的提问。用“以一抵多”的提问设计来激发学生研读数学教材的热情,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3. 处理好问的广度。

广度指的是事物的范围。课堂提问的广度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是提问内容的广度。课堂提问的内容既要紧扣重难点,还要灵活把握、兼顾各方面的知识。其次,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应当兼顾公平与效率,给予不同性别、年龄、学业成绩、家庭背景的学生公平提问、对话交流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记忆、判断、描述、理解、分析、比较、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因材施教,量才而问。

对数学课堂教学情感处理的探讨 篇9

一个学生获得了某种知识,习得了某种技能,但最终他却对所得到的这些知识与技能没有热爱之情,甚至十分厌恶,这应该是教学的失败;一个学生获得了某种知识,习得了某种“技能”,但最终他却不知道这些技能的价值,这也应该是教学的失败。因此,良好的学习结果,应该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同发展。但是,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只重视知识技能而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现象普遍存在。下列现象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对课堂教学过多地注重了知识、技能方面的传授,忽视了自身的情感投入。表现为部分教师过多地强调学生的基础问题,而教师自身的主导情绪状态平淡、低落,情绪表现贫乏、无力,不能充分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致使课堂教学显得干涩、枯燥、表面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久而久之学生就变得麻木,对数学失去了兴趣甚至讨厌数学。家长抓得紧、教师负责任,学生虽然不感兴趣但也能勉强应付;否则学生得过且过,形成了所谓“脑子挺好的,就是不用功”和不认真做作业的学生,最终变成了后进生。

课堂教学是促使良好学习结果产生的主渠道。为了解决如上所说的问题,我认为应该优化课堂教学情绪,促进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

一、教师必须有一个良好的主导情绪状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情绪应该是积极的。教师的情绪是极易感染学生的,当教师由于种种原因拉长脸,或表情淡漠、忧心忡忡,或神色恍惚、烦躁不安地走进教室,打开书本进行课堂教学时,学生会感到情绪压抑,从而使得学生心理闭锁,阻碍了新信息的输入。而当教师面带微笑,怀着喜悦的心情进行课堂教学时,学生会倍感亲切,快乐之情油然而生。教师以自己的快乐情绪来影响和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会使学生思维活跃,可以更有效地接受信息的输入。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十分强调教师的这种情绪状态的重要性,他指出:“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质,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励人呢?只有生气才能产生生气,死气只能从死气而来。所以你要尽可能使自己习惯于蓬勃的生气。”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的话非常适合数学课堂教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来调动学生的情绪,振奋他们的精神。兴奋的情绪和振作的精神是大大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条件。

二、加强教材内容的情感处理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富有情感地讲授内容,给学生情感上的感染,使学生在接受认知信息的同时,接受相应的情感因素的传递,达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知情共育的效果。

1. 教师要善于把握、挖掘教材本身所蕴的情感因素。

教师在钻研教材和设计教法、学法时,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即既要备好认知因素方面的课(知识性、技能性、思想性),又要备好情感方面的课(情感性、体验性、表情性)。而后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往往被忽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用数学学科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其次可从数学学科应用的广泛性入手,把枯燥无味的数字、符号、公式、法则、图形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求知的情感。再次要抓住数学本身具有的抽象美、逻辑美,诱发学生联想,在美感中提高追求真知的动力,促使学生产生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最后应结合课本内容适当介绍一些古今中外的数学史或有趣的数学知识,设计一些趣味性、探索性和应用性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豪感。

2. 教师要善于用语言来表达教材内容中的情感。

过去的教学比较重视言语的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只求准确、清晰。在理解了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后,现在的教学语言除了应准确清晰外,还应追求生动活泼、形象、富有情趣和感染力,有一定的幽默感,以便使授课言语既传神又传情,达到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当然,这要求数学教师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

3. 教师要善于用表情来传递教学内容中的情感。

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是言语表情。言语表情是通过在教学中的语音、语调、语速、节奏、停顿等变化来表达情感的。教师抑扬顿挫、缓急有致的讲课声,既能传情达意、感染学生,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引发兴趣,而且言语表情的变化还会刺激强化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性和稳定性。

4. 教师要善于用情境来烘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气氛。

教师可配合教学内容,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创设某种教学情境,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境,理解数学意义和实际应用。同时,对有些本身不含情感因素的数学知识,教师也应尽可能地从外部赋予它某些情感色彩,让学生在接受这些知识时,感受到某些情趣,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的情感关注

传统教学十分重现“知识与技能”、优秀生和后进生的区分,实际上是以掌握“知识与技能”的优劣来衡量的。而事实上,传统意义上的优秀生和后进生都有各自的情感优势与缺憾。因此,我们必须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的情感关注,以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后进生”课堂学习时的情感态度特点可能是“没有自信的、压抑的、恐惧的”,其外现行为是“心不在焉的、躲避的、依附的、沉默的”(也有可能是“浮躁的,自我炫耀的或者是有时高度焦虑的”)。这些不同的情绪表现,都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察言观色,并给予合适的处理。对于后进生,教师在认知上要给予低坡度,在情感上要给予多激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倾向少数尖子生:提问提优生,板演找优生,谈心找优生。而对后进生歧视冷淡,引导、关心、帮助不够,致使后进生面不断扩大,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教师必须“从最后一名抓起”,应“大搞水涨船高,不搞水落石出”,改变对后进生的态度,增加对后进生的情感投入,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温心、爱心和诚心。心灵的沟通会使学生普遍对数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由厌学转化为愿学、爱学、乐学,从而一改数学课的沉闷气氛。对于优生,教师在认知上要给予高挑战,在情感上要给予严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的题目要有坡度,一般的知识点确保集体过关,而其中蕴涵的难点自然给尖子生以挑战。在集体研讨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学会吸纳,学会欣赏。

对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篇10

一、明确互动目标, 发挥教师教学智慧

明确的互动目标是实现有效互动的前提, 而师生互动则需要教师充分发挥教学智慧。教学智慧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的智力定向能力, 即教师对学生的各种表现, 特别是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作出灵敏的反应, 并采取恰当措施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善于因势利导。

所谓因势利导, 就是根据学生的需要, 调动其积极因素, 引导学生扬长避短, 不断发展。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亲历猜想、验证、创新的过程, 主动探究知识的本质特征。

如, 在“认识角”的探究中, 学生在初步认识角之后, 教师出示一个固定的角, 然后让学生自主展示一个比它大或比它小的角, 在老师的引导下, 得出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度无关, 而与角两边叉口的开合度有关, 从而认识角的大小的本质特征。

2. 善于随机应变。

马卡连柯说, 教育技术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品质, 教师才可能避免刻板及公式化的教学方式, 才能估量此时此地的情况和特点, 从而找到适当的手段, 教师随机应变的能力是教育智慧的集中体现。例如, 在多位数的减法中, 学生用竖式做“800-409”时, 得出差是401, 教师不宜马上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 而应当机智地引导学生用验算的方法来证明, 从而使学生在验算过程中掌握和应用更多的知识。这种随机应变能力是教育艺术的高度表现, 也是教育智慧的重要特征。

二、创设教学情境, 构筑师生互动平台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 就得千方百计地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兴趣是小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 是推动他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因此, 我们利用小学生好奇、好胜的特点, 借助直观形象的演示和讲故事或做游戏等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让它成为促进师生有效互动的动力。

1. 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从学生身边选取一些贴近数学学习内容且生动形象的实例, 把课本上的知识具体化, 使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 能很快地把学生的兴趣集中在教学内容上。因此,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从学生容易理解的现实问题入手, 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 主动构建数学知识和经验。如在教学“平均数问题”一课时, 一开始, 教师提出“下面我们来进行踢毽子比赛好吗?”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通过商量, 男女生各选2名进行10秒踢毽比赛, 结果男生共踢24下, 女生共踢21下, 老师宣布男生获胜, 女生有点泄气。老师说, 我参加女组, 把老师踢的12下加在女生组, 宣布女生踢了33下, 因此是女生获胜。男生集体抗议说:“不公平。”老师及时提问:“那该怎么办才算公平?”

这时学生自动组成学习小组展开争论, 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因为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 全班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 学习热情高涨, 得出用平均数来解决问题才公平, 很快学会了怎样求平均数问题。

2. 创设游戏情境。

如在教“有余数的除法”时, 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互动的学习活动。

师:我们来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请你猜一猜卡片上不等式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多媒体课件演示)

( ) ×5<36 ( ) ×8<60

( ) ×7<48 ( ) ×6<23

“猜一猜”的游戏活动, 不仅活跃了课堂,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还加深了对“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这一重点知识的认识。

三、提高教学敏感性, 寻找师生互动契机

提高教师的教学敏感性, 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条件。教师既要注意与学生群体、学生个体积极互动, 又要注意课堂互动的调控。因此, 教师应提高教学敏感性, 充分挖掘和利用课堂中的互动因素, 促进有效的师生互动。

1. 彰显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 促进互动。

教学中我们除了要多鼓励外, 还可以想办法与学生共同创造一些课堂激励机制, 如奖励发表异议的、表彰大胆发言的、批评讥笑别人错误的等, 让每个学生都愿意表达真切的情感体验, 大胆实施自己的学习策略, 以促进学生间、师生间产生更广泛、更深刻的互动。形成开放的课堂风格, 突出数学活动的特色。

2. 捕捉并重组课堂信息, 调整互动。

教学中, 学生常会产生典型的疑问, 闪现创新思维的火花, 如果老师善于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信息, 并加以重组整合, 或许可以引发一场激烈的讨论, 产生广泛的共鸣, 给下面的教学带来一份精彩。

四、把握学习情绪, 和谐师生互动氛围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感情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 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在师生、生生互动中, 我们会遇到师动而生不动的情况, 其中的原因虽然很多, 但主要是教师没有意识到互动首先是一种情感、情绪的互动, 需要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

教师要从心灵深处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尊重学生, 教学中以一种商量、探讨的口吻进行对话。如, “你表达得真好, 说得很具体, 老师听懂了。”“大家觉得他说得怎样?你想试一试吗?”这样的话语使孩子与教师的心拉近了, 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进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探究中。

五、不断总结归纳, 拓宽师生互动“路径”

1. 以“经历”为特征的师生互动过程。

现代教学观认为, 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知识, 掌握技能。学习还是一个以知识学习过程为载体的, 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从而提高自己适应能力的一种活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过程与方法同样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因此, 有效的师生互动应该有“经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特点。以“经历”为特征的师生互动过程更多的是以外显的行为来体现的。如在“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的教学中, 课始, 让学生把搜集到的物品放到桌上, 有粉笔、铅笔、橡皮擦、火柴盒等。接着让学生量一量自己感兴趣的物品的长度。

教师问:“你量的物品长是多少?”一名学生回答:“我量的是粉笔, 长度是7厘米多2毫米。”教师微笑着再问:“你是怎样量的?”学生回答:“我把粉笔的一头对准尺上0点, 再看另一头对在哪里就可以了。”教师追问:“你是怎样看出长度是7厘米2毫米的?”学生说“尺上一个大格是1厘米, 一个小格是1毫米。这儿有7个大格, 2个小格。”同学鼓掌表示同意。接着让第二位同学展示他量铅笔的长度。教师启发他说明量的过程并继续引导:“看来大家对厘米、毫米这两位新朋友已经认识了, 那你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在学生交流讨论得到都是长度单位、1厘米有10个毫米后, 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探究新知: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借助投影演示一把尺子介绍:一大格是1厘米, 一小格是1毫米。一大格里有10个小格, 所以1个厘米有10个毫米。这一师生互动的过程, 在展示学生经历观察、实验、解决问题等认知水平的同时, 已经深入到了对厘米与毫米之间关系的认识, 经历了1厘米=10毫米的感知、认知过程。

2. 以“思维”为特征的师生互动过程。

有效的师生互动, 必须有师生思维碰撞的过程, 它既可能是师生思维的冲突, 也可能是师生思维过程的相互补充。如, 在“面积与面积单位”教学中, 教师在引出“面积单位”时, 设计了这样一个师生互动的环节:如果用方格纸量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长方形的面积是24个小方格, 正方形的面积是25个小方格, 长方形的面积小于正方形的面积。教师故弄玄虚:“因为正方形中的小方格比长方形多一个, 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大。那么你能猜到下面遮住的图形的面积谁大谁小?”随即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三个用圆形纸片遮住的图形, 下面分别标有16格、4格、6格。大多数学生一开始认为第一个图形面积最大, 因为它有16格。也有学生说不一定, 因为三个图形中的方格大小可能不一样。于是教师展开三个图形, 证明学生的理解有道理:在不知道方格大小是否一样, 只知道方格个数时是没有办法判断图形面积大小的。这就比较自然地引出:测量图形的面积的大小需要有统一的单位。师生互动不是盲目的、浅层次的交流, 应该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需要进行有价值的探讨。

3. 让学生经历猜测、计算、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 把推理能力的培养融合在数学教学中。“

授人鱼, 不如授人渔”。在数学教学中, 教给学生逻辑推理的方法, 让他们自己推导出某种结论, 比直接告诉他们结论重要,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 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能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因此,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 是这样设计的:

(1) 计算。

(2) 通过计算, 你有什么发现? (3) 根据你的发现猜一猜11×7+19×7与哪一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相等? (4) 你能举一个类似的例子吗? (5)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语言把自己的发现描述出来。 (6) 能把刚才描述的规律用字母a、b、c表示出来吗? (7) 你能用实例证实自己发现的规律吗?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从观察、比较具体算式入手, 展开合情推理, 提出猜想, 进而用数学符号表达出 (a+b) ×c=ac+bc。由于是小学中年级学生, 可以通过演绎引导学生用大量的具体事例进行了验证, 说明猜测是正确的, 进而得出了乘法分配律。

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探索 篇11

【关键词】趣味性 实践性 创造性 生活性 魅力性

新一轮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已经推行了多年,它体现出新形势下课堂教学新的理念、新的目标和新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数学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如何生成理想的课堂?我经过十几年的教学探索,感到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力求做到趣味盎然、注重实践、发挥创新、体验生活,并彰显魅力。

一、趣味性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新颖的设计、巧妙的构思能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新课程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情境教学则是一种较好的方式。情境的创设可以通过生活展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语言描述等多种形式出现,然后让学生观察、操作、猜测、交流、质疑、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充分体现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通过生活化的教学素材和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来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和动力。如教学《位置与方向》时,我让学生当小导游,模拟走风景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如在“做风车”的有趣活动中,学生们深切感受到一个风车的图形变换:长方形或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风车转起来时)这样化抽象为具体,寓趣味于枯燥,学生能体会到图形的不同变换和拼组。

二、实践性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时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寻找例子,结合实例亲自动手操作,如实验、测量、调查等,体验鲜活生动的事实说明学习数学是多么有趣、有意义。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我让学生准备4厘米、5厘米、6厘米、10厘米四种长度的吸管。请学生选择其中的三根吸管围成三角形,并记录每次操作的具体情况。通过围拼,可以看出长度是4、5、10厘米的吸管和长度是4、6、10厘米的吸管围不成三角形。原因在于其中的两根吸管太短了,或者是与一根长的吸管重合了。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发现:能围成三角形的任意两根吸管的长度之和必须要大于第三根吸管的长度。因此他们总结出“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

实践证明,学生积极参与,勤于实践,能很好解决数学上的很多问题。如在《元角分》的教学中,部分学生对人民币之间的换算总是感到有些困难。通过“小小商店”这一实践活动,学生带着“纸币”到自己需要的“柜台”中“购物”。学生在交易商品时,通过购物、找钱等活动轻松学会并掌握元角分的换算知识,买卖时学生还出现讨价还价等现象,这也培养了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创造性

新课标提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也就是提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塔尔认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即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握教材,丰富教材,放大教材。在课堂上,要最大程度地利用四十分钟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学《平移和旋转》时,我将教材设计成网络教学,让学生上机操作,自主学习并获得知识。并且通过智力抢答游戏等,让学生自己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再通过身体变换运动的游戏让学生懂得平移和旋转,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

四、生活性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接通生活的源头活水,就会使原本枯燥单调的理论变得鲜活生动起来。“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其中“有价值的数学”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及以往的知识体验有密切联系的,并对他们有吸引力的内容,能够激发学生必须学好数学的兴趣与信心。如在教学《认识分数》一课时,我把学生带到学校的黑板报前(版面有科学天地、艺术园地等),让他们感受教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魅力性

数学是一门艺术,在教学中让学生尝试和体验数学的美很重要。现在的课堂不能只是关注知识的接受,能力的提高,更要关注学生课堂教学的感受,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感受到学习成功后的美和欢乐。如教学《找规律》时,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网址上网浏览,感受规律图形的实用、美观,激发学习的兴趣。学生通过动手查找一些生动的富有意义的实物图片,如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春夏秋冬等,不仅丰富了课本上的知识,扩大了知识面,而且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一次的数学美、几何美的德育教育。

新课程标准指引着数学课堂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新理念,把握新方法,探索充满活力的课堂。

【参考文献】

对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篇12

课堂教学是高考复习的最重要的环节, 而科学、有效的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思之则活, 思活则深, 思深则透, 思透则新, 思新则进。教师要加强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 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 这样才能形成自我反思意识和自我监控能力, 不断提高自我素养, 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逐步完善教学艺术。

数学是一门严谨、逻辑性强, 对运算能力要求较高, 具有实用性和科学性的学科。加强教学反思, 完善教学艺术, 是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下面针对2013年高考试题中学生暴露的问题, 通过试题分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概念教学重视不够。

很多老师复习时忽略了课本, 不重视概念教学, 每节课一上来就讲题, 整节课除了讲题还是讲题, 为了讲题而讲题, 下课时还意犹未尽, 说:“下节课接着讲……”一些学生在上复习课时甚至不带教材, 更谈不上回归课本, 课后也不认真阅读教材, 重新温习概念、公式等基础知识。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把教学活动的性质框定在“特殊认识活动”的范围内, 上课过程变成是执行教案的过程, 老师讲, 学生听, 采用“满堂灌”的教法。这样不仅导致课堂教学沉闷, 而且抑制学生的创新潜能。“以纲为纲, 以本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理念下的教学, 更不可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因此学习新理念, 转变教学观念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当务之急。

2. 对中学数学重点知识、基本方法认识不清。

课上老师没完没了地讲题, 课下学生天昏地暗地做题。老师忽略了讲题的目的, 不善于从题目中提炼最具本质性的知识, 归纳其中的数学思想和基本方法, 在题目和方法之间总有一层没有被捅破的纸。长此以往, 学生体会不到重点知识, 不能形成和构建学科的知识体系, 也没有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 能力更得不到提高。

3. 教学方法不当, 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评判一名教师优秀的标准不是课讲得多好, 而是在多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多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老师教是为了不教, 学会是目的, 会学是医治百病的良药, 是强身健体的法宝。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还是“满堂灌”, 总是担心学生这不会那不会, 讲得太多, 以致学生根本没有思考的时间, 课上没消化, 课下没完没了地做题;课堂上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不会自主学习, 更谈不上合作学习, 复习效果不理想。

4. 平时教学难度太大。

难度是一把双刃剑, 弄不好会伤筋动骨。高一、高二的教学难度可以适当拔高, 特别是在教学重点内容时, 而高三要慎之又慎。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是:增加了难度, 延伸了内容, 巩固了最具本质性的知识了吗?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了吗?拓宽了学生的数学视野了吗?不能为了难而难, 更不能走到偏、怪、奇的歪路上。否则, 难度太大会造成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下降, 自信心丧失。

5. 学生的基本数学素质亟待提高。

学生的基本数学素质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平时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重视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学习, 基本功不扎实, 没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等, 但主要原因还是教学方法有偏差, 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下面我谈谈对今后高中数学教学的建议, 以及2014年高考一轮复习备考策略。

1. 注重考纲研究。

研究《考试大纲》中对考试的性质、考试的要求、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各方面的要求, 并以此作为复习备考的依据和复习的指南, 做到复习不超纲。同时, 从精神实质上领悟《考试大纲》, 细心推敲对考试内容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 仔细剖析对能力的要求和要考查的数学思想与教学方法有哪些, 有什么要求, 明确一般的数学方法、普遍的数学思想, 以及一般的逻辑方法, 即通性通法。

2. 改进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强化主干, 突出重点。

关注数学本质, 加大对重要知识和重要思想方法的复习力度, 如导数在函数中的工具作用、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解析几何综合题、概率统计应用题, 等等, 体会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化归与转化等思想方法。深刻理解每一章的核心概念、公式、法则等基础知识, 优化知识结构, 形成体系, 做到基础题不丢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保证对应用题题意准确的理解。

4. 培养学生的良好数学素质。

数学素质是当今公民必备的基本文化素养之一, 数学素质的培养, 数学思想、方法、结论、理论的掌握和应用都离不开数学教学。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学习兴趣的教育;思维品质的教育;意志品德的教育;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的教育;严谨踏实态度的教育;学习习惯的教育。平时, 一是经常让学生自己讲, 二是提倡学生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的良好数学素质。

5. 一轮复习立足课本, 夯实基础, 建构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体系。

高考命题始终坚持“源于课本, 高于课本”的原则, 在现行教材的基础上求变、求新、求活。所以在一轮复习中要立足课本, 及时回归课本, 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上一篇:教师比例失衡下一篇:小学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