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养老保险制度

2025-01-11

西方养老保险制度(精选7篇)

西方养老保险制度 篇1

摘要: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带来离退休费用不断攀升, 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模式及管理方式改变, 每个国家都面临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我国人口老龄化情况较严重,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适当参考并借鉴其他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将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大有裨益。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根据《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从2001年到2100年的100年间, 我国人口老龄化可以划分为快速老龄化、加速老龄化、重度老龄化三个阶段:

2001年到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这一阶段, 我国将平均每年增加596万老年人口, 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 大大超过总人口年均0.66%的增长速度, 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

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由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新中国成立后第二次生育高峰人群开始进入老年, 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开始加速增长, 平均每年增加620万人。同时, 由于总人口逐渐实现零增长并开始负增长, 人口老龄化将进一步加速。

2051年到2100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2051年, 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4.37亿, 约为少儿人口数量的2倍。这一阶段, 老年人口规模将稳定在3亿至4亿, 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左右, 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老年总人口的比重将保持在25%~30%, 进入一个高度老龄化的平台期。

人口老龄化不仅是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提高的过程, 而且也是养老金领取者与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在职职工的比例不断提高的过程, 从而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平衡产生直接的影响。[1]人口老龄化带来离退休费用不断攀升、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模式改变、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方式改变等, 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如何筹集与管理是每个国家都要面对的问题。与其他国家相比, 我国的老龄化情况具有更多的特征, 如老年人口规模大、发展速度快、地区发展不均衡、城乡倒置明显、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及“未富先老”等, 这些对我国如何做好老年人口的生活保障来说都是严峻的考验。适当参考并借鉴其他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将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大有裨益。

二、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在老龄化背景下进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一) 美国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一个生育高峰, 即1946年到1964年的婴儿潮时期, 在这19年间, 美国共出生人口7590万, 2000年美国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婴儿潮一代”约占美国总人口的近30%。据联合国的统计, 2010年, 美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即老年系数为12.8%, 随着“婴儿潮一代”的大量退休, 美国此后的老年系数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2]婴儿潮一代的老龄化导致美国的社会养老负担不断加重, 1999年美国是3.4名在职职工供养1名退休人员, 预计到2030年将发展为2名在职职工供养1名退休人员。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比例不断下降, 使美国的养老保险基金面临巨大威胁, 美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其改革主要是针对增强养老保险制度偿付能力进行, 主要措施如下:

1.养老保险制度多元化发展。美国联邦政府养老金制度是其养老保险制度的主体, 但是这个主体并不能起到完全的保障作用, 并且存在低效率的情况, 因此个人责任必须在养老保险的体制设计中得到体现。目前美国养老保险体系中占重要地位的是雇主责任的私人养老金计划, 分为待遇确定型计划 (DB计划) [3]401K计划[4]克林顿总统继续征收退休金税并提高了税率, 他希望那些高收入的老年人能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做出更多贡献。

4.提高退休年龄, 抑制提前退休。里根政府在去1983年的《社会保障修正案》中规定, 自2009年开始, 每晚一年退休年龄则推迟2个月, 到2027年将退休年龄由65岁提高到67岁。当然政府对推迟退休者给予一定的鼓励措施, 如提高退休后的社会保障津贴率等, 此外通过降低其养老金替代率来抑制那些提前退休的人, 这些措施使美国的提前退休率一直保持较低的水平。

5.加快养老金私营化进程。2001年布什政府对401K计划进行改革, 改革后的401K计划私营性质得到加强, 规模也得到扩张, 美国养老保险体系私营化程度明显加深。此外, 布什政府还建立了私人投资账户, 其资金来自个人缴纳的“工薪税”中的一部分, 由个人自主管理, 可以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投资方式。

(二) 日本

日本养老保险制度有国民养老保险和厚生养老年金构成。国民养老保险又称为基础养老保险, 凡年满20岁以上、65岁以下的公民必须参加人保。厚生养老年金是在国民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设定的一种附加年金, 投保对象限定工薪阶层, 强制性要求加入厚生养老年金, 保费分别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负担。国民养老保险制度在政府的前提下运营, 投保人在一生中都可以领取养老保险金。[5]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家庭机构的变化, 这一养老保险制度也需要改革。日本的改革措施如下:

1.改变养老保险的管理和运营方式。通过组建年金经营基金会, 扩大民间和精英人才对基金管理和经营的参与, 引入竞争机制, 有计划、有步骤的将养老保险基金引入资本市场。同时加大对直接进入资本市场的调查和审查, 并将经营状况信息公开, 接受国民监督。

2.推迟养老金支付年限。将养老金领取时间逐渐推迟到65岁, 通过每3年提高1岁方法最终实现。

3.扩大保险基金的来源。政府不仅将加入养老保险的年龄由25岁降低到20岁, 还规定65~69岁的公司职工也要交纳保险金, 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养老保险基金的来源。

(三) 英国

1975年英国社保法推出“国家收入关联养老保险计划” (SERPS) , 要求全部工薪雇员参加强制性的SERPS, 此外又规定雇员可以“协议退出”该计划, 这样职业养老保险计划不再是雇主纯粹自愿设立的, 而是需要政府审批、符合一定规范并能保证最低养老金水平的计划, 它与SERPS一起组成了英国社会养老制度的第二支柱。

1986年社保法推出的个人养老金计划与让更多的职业养老金计划“协议退出”SERPS, 标志着英国把老年人的养老责任从社会公共部门转移给了私人企业雇主, 这项改革大大减轻了政府在养老保险上的财政负担。[6]通过这些措施, 英国政府为其雇员提供了三种收入相关联的养老金计划, 分别为政府的“国家收入关联计划”、企业的“职业养老金计划”及商业的“个人养老金计划”。同时实现政府的角色变换, 由养老金提供者转变为市场规范和监管者, 并加大对弱势群体、社会不公平问题的关注, 对原有的制度进行修补, 其制度设计惠及社会的各个阶层, 对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四) 瑞典

1992年瑞典开始实施养老保险原有制度改革, 经过十年的改革正式实施新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的瑞典养老保险制度为依次补充的三个层次:基础养老金 (或国民年金) 、补充养老金 (或收入关联养老金) 和职业年金 (即企业年金) 。[7]

基础养老金主要是针对无收入和低收入者, 并与老人收入水平挂钩, 对不同收入水平的老年人政府每年分别发放对应的补助金, 同时与个人在瑞典居住年限有关, 居住不满40年的, 按每年1/40的比例递减。

补充养老金是瑞典养老保障制度的主体, 也是这次改革的重点, 改革后更加强调个人的责任, 雇主和雇员按照工资总额和缴费工资的9.25%共同缴纳。在基金运营上, 社会保险管理局负责将缴费的16%转入公共投资基金 (ATP) 进行管理和投资, 用于支付现期老人的养老金。余下的2.5%由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局 (PPM) 负责, 私人基金和共同基金公司投资运营追求保值增值。

此外, 瑞典还由各行业工会与雇主协商, 建立了第三个层次的职业年金, 而且90%以上的雇员都参加了职业年金, 平均费率为工资总额的3%~5%, 基金的投资运营主要由各私营基金公司负责。

以上分别介绍了四个国家针对目前社会老龄化所采取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措施, 因为每个国家的制度、社会环境不同, 因此各有特点, 但是综合起来可以看出一些共同点, 如推迟退休年龄或推迟养老金发放年龄、推动养老基金市场化运作、转变政府角色, 加强私人养老保险市场发展等, 这对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有诸多有益的启示。

三、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启示

第一, 做实个人账户, 提高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能力, 解决隐性债务问题。因为制度转轨, 统筹基金的当期支出产生了缺口, 为了弥补这一缺口只有挪用个人账户资金, 这就导致了个人账户无法形成真正的积累, 仅作为名义账户存在, 与制度设计的初衷相违背。[8]随着老龄人口增加, 退休金发放将增加, 如果个人账户仍不能实现积累, 则很难应付支付资金缺口危机。各地方需要在实施中逐步实现个人账户的做实, 并认真做好基金的增值保值工作, 真正实现个人账户的积累作用。

第二, 推迟退休年龄, 增加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生活条件及医疗水平的提高也带来人群健康寿命的延长, 如果仍采用过去的退休年龄制将会加重老年抚养比, 引起在职职工的不满。通过延长退休年龄可增加养老保险金的结余, 延缓基金的领取时间, 增加基金的增值时间, 同时还可以降低老年抚养比, 缓解在职职工压力, 实现社会稳定。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限制是连续15年, 可以适当的增加缴费年限, 但是由于经济发展及退休后的生存时间延长等原因, 15年的积累可能无法保障老年人口生活质量, 如果满足了生活质量则资金面临缺口, 所以可以通过适当增加缴费年限来增加基金的积累。

第三, 加强社会保障的法律制度建设, 有效监管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实施。通过介绍其他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 我们可以看出其制度发展都有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保证其实施。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在法律上存在一定缺陷, 很难实现全体企业参保, 对违规企业也没有统一标准的处罚措施, 这都使得这一制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因此应尽快完善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建立, 对养老保险的基金筹集、管理及使用进行严格界定, 明确政府、企业和个人在养老保险制度运行中的权利义务。

第四, 完善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水平, 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市场化运作, 重视私人养老保险作用。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远不如西方发达国家, 同时法律保障体系建设也落后他国, 因此如何有效的对养老保险基金进行投资是实现增值保值的关键。在加大养老保险基金市场投资中要既大胆又谨慎, 对投资对象进行严格考核, 只有通过考核的项目才可以作为投资对象。

第五, 加强个人责任, 适当减轻企业负担。政府在养老保险制度中角色已经逐渐变为监管者, 企业虽然在养老保险制度中占很重要的地位, 但是这主要体现在企业年金中。基本养老保险应加强政府和个人的责任, 减轻企业负担, 使企业有多余的财力和动力来发展企业年金, 并逐步实现企业年金起主导作用的养老保险制度。通过规范和监督商业保险公司的经营, 保障个人储蓄性的养老保险基金的稳定有效运行, 使补充养老保险充分发挥作用。

最后一点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即政府应针对农村人口, 设计出适合他们的养老保险计划。虽然农村一直以来依赖家庭养老, 但是现在农村的大量劳动力都外出务工, 但他们并没有加入到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 他们老了后的养老成了问题。而对那些留守的老年人来说, 其养老更是问题, 首先是劳动力已经丧失, 其次是子女都外出务工, 身边没有家人的照护。同时由于这种外出情况的发展, 农村的耕地没能得到有效的管理, 耕地产出率降低, 减少了农民的收入。如果能够通过结合农村居民的特征, 给他们提供合适的养老保险政策, 那么广大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也更能促进上下代之间的和谐度。

参考文献

[1]张运刚.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32 (2) :18-23.

[2]刘云香, 丁建定.美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其经验[J].南都学坛 (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7, 27 (4) :28-31.

[3]田梦晓.美国养老保险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论坛, 2007 (14) :54-56.

[4]马歇尔.N.卡特, 威廉.G.希普曼.信守诺言———美国养老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思路[M].李珍, 译.北京:中国劳动与保障出版社, 2003:73.

[5]尹成远, 周稳海, 代栓平.日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中国的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05 (4) :14-16.

[6]魏秀敏.英国养老保险市场化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07, 9 (1) :21-25.

[7]牛黎帆.瑞典养老保障制度对中国的启示———名义账户制对养老保险个账做实的借鉴意义[J].劳动保障世界, 2009 (7) :73-75.

[8]李衡, 周一.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J].中国商界, 2008 (12) :104-105.

西方经济学的农业保险理论 篇2

1.1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

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阿·赛·庇古(1877~1959年),以创立了现代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福利经济学”而著称于世。1920年他出版了《福利经济学》一书,在这部书中他论述了福利经济学的两个论点: (1) 国民收入总量越大,则社会福利越大; (2) 国民收入分配越平均,社会福利也越大。用他的话来说,“经济福利在很大程度上受影响于国民收入的数量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分配的方式。”他主张由国家征收累进税,举办社会福利,以转移收入。庇古的福利经济学理论,对资本主义福利制度的形成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正如哈耶克在其《自由宪章》一书中评说的那样,在英国,庇古和他的学派所提出的理论基础福利经济学,对于福利国家这个概念的采用起了促进作用。

1.2 英、德改良主义的“福利国家论”

与庇古同期的改良主义者们,在德国有“讲坛社会主义”,在英国有“费边社会主义”,两者在有关福利方面的主张如出一辙,都是鼓吹社会改良,主张由资本主义国家来兴办各种社会福利,以缓和阶级矛盾。他们的主要观点: (1) 逐步通过国家把私人企业国有化,把私人财产从私人手中转移到国家手中; (2) 对非劳动的收入征收累进税; (3) 国家应该对那些在为公众利益而实行的改革中受损失的人给予补偿,改善劳动者的住房条件,增加教育投资,维持居民的最低生活水平; (4) 主张通过国家的力量,逐步调整其社会政策,改进社会福利,来实现改良的“社会主义”。

福利经济是现代西方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福利又可称为社会福利,它是由国家以及各种社会团体通过各种公共福利设施、津贴、补助、社会服务以及举办各种集体福利事业来增进群体福利,以提高社会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形成的。福利经济理论论证了国家举办社会福利的必要性以及政府应该采取的政策措施,为国家建立福利经济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农业保险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农业保险的保障对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稳定的受益者不仅仅是农民和农村,而是整个国民全体和整个社会经济,农业歉收使全社会的每个成员和整个社会的福利遭受损失,农业保险发挥着保证农业再生产和稳定国民经济的作用,使全社会享受农业稳定、农产品价格低廉所带来的福利。政府通过对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可以使社会福利大幅度地增加,而保险公司和农民只是获得其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都回馈给了整个社会,从而增加了社会总福利。

2 新制度经济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是农业保险过程中实现组织创新,制度变革的依据,农业保险是保证交易的确定性的一种制度安排,一般经济制度是由于交易活动过程的不确定性而形成的,而保险制度不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而是为了确保交易成果的稳定性,通过在时空上分散局部风险来补偿具体的风险损失,它对整个经济制度的运转起保障作用。

制度创新的过程就是制度产生、替代与转换的过程。由于人们进行制度创新是为了获取利润,因此制度创新是寻找一种可以获得外在利润同时成本最小的制度安排的过程。由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常常受所在的社会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与一个社会固有习惯和传统相一致的制度创新方向,通常是成本最小的方向。对创新能否发生影响更大的是创新成本,而制度创新成本的大小又因制度创新主体的不同而不同。制度主体有三个层次:个人、组织和国家。相应地,制度创新也分为三个层次:由个人独自推进然后大家仿效的制度;各种组织以自愿协议形式建立的制度;政府强制推行的制度。不同层次的制度安排,其制度创新过程的特点也不相同。由个人创新的制度,没有组织成本和强制执行成本,但收益增长的可能性是有限的,制度创新缺乏规模效益。由团体和组织创新的制度,在制度创新之前必须在组织或团体内形成一致的意见,然后才能进行创新,而这必然要支付组织成本。随着组织人数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达成一致的成本也随之提高,过大的组织成本常常使制度创新无法实现。国家的制度安排,由于以国家的强制力为依靠,因而不需要一致同意,组织成本较小。但是由国家进行的制度创新,任何人无论赞成与否都必须执行,这必定带有较大的“强制成本”。

当不确定性发生的时候,创新就成为必要了。奈特将“不确定性”定义为“完全不可预见的事变”。对于可以用概率来描述的事件,奈特称之为“风险”,那不是不确定性。因为风险是可以由保险机制加以平滑的,例如,保险公司就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制度创新。各种风险的存在是削减农业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农业风险的分散与克服也能带来利润,减少风险的损失实际上就是增加农民收入,实际生活中大多数农民都是厌恶风险的,并且,厌恶风险的程度随偶然性的增加而增强。农民倾向于更为确定结果的活动,而避开那些报酬变化很大的活动。由于利润的预期值在那些没有人从事的高变异活动中要高于低变异活动,如果有些能够克服厌恶风险的机制被创新,总利润就可能增加。制度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减少不(下转P103)(上接P76)确定性和降低风险。农业保险公司的建立就是克服对风险的厌恶的制度创新,农业保险利用大数法则,分散农业经济风险,保证农民收入的稳定性。制度创新的主体不能由国家垄断,要让农民和农村基层组织成为农业保险制度创新的真正主体,同时国家应承担起改善制度环境的责任,让农民和农村基层组织进行的农业保险制度创新能够以较高的效率进行。

3 国家干预与市场机制理论

农业保险除了具有同商业保险相同的经济性、商品性、互助性、契约性、科学性等基本特性外,还有一些有别于商业保险的其他特征,即多样性、复杂性、隐蔽性和艰巨性。这种有别于商业保险的其他特征,决定了农业保险社会效益高,自身经济效益低的特点,即农业本身在国民经济中是一个弱质产业,农业是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稳定的基础,农业的利益必须得到保证,农业保险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按照商品的实际价值进行等价交换,实施农业保险只能是违背商品交换一般规律,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而当农业保险既定的社会效益目标不能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时,政府就要用“看得见的手”,通过国家立法、国家定价、财政补贴等国家干预手段来实现这一特定目标。

西方经济学的农业保险理论主要体现福利经济学理论、新制度经济理论和国家干预与市场机制理论方面。这些理论对西方发达国家农业保险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在一定历史阶段对保证农业再生产和稳定国民经济发挥其积极作用,这些理论也为我国发展农业保险奠定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阿·赛·庇古:《福利经济学》 (The Economics of Welfare) , 伦敦版, 1952年版, 第123页

[2]J.A熊彼特:《经济分析史》 (History of Economics Analysis) , 牛津大学1954年版, 第823-824页.

[3]龙文军, 胡海涛农业保险与制度创新.中国农垦经济[J]2003年, 第2期

西方企业预算制度背景 篇3

一、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初, 以标准成本制度为形式的成本预算

资本主义各国的工业化进程, 大体上都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得以实现, 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国际市场的开拓最终形成了近代全球大工业的市场体系, 为资本主义各国逐步走上工业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 科学技术的发展加速了资本主义工业进程, 蒸汽机时代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升。英国工业革命促使工厂制度的建立, 规模经济的出现产生对正确计算成本的需要, 原始的成本会计开始产生并得到逐步发展, 但是由于当时间接费用较少, 且成本被视为企业机密, 成本管理在1880年之前进展缓慢, 且大都集中于简单的成本计算。1880年以后, 企业间接费用分配问题凸显, 而工厂竞争日益激烈, 成本在决定产品价格方面占据主导地位, 产生了多种成本处理方法, 标准成本思想出现并得以推广 (王竞达等, 2007) 。

科学管理运动促进了标准成本的广泛运用, 尤其在美国表现更为充分。20世纪初美国的重工业已经有相当大的发展, 并且在工业中起到主导作用, 特别是铁路建设在南北战争后得以大规模开展, 拓宽了国内市场, 同时带动了煤炭、钢铁和机器制造部门的发展, 铁路巨型企业的出现产生了铁路经营管理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 产品丰富导致劳动力资源使用减少, 劳动成本下降, 劳资矛盾越来越尖锐。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 在五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打击下, 新的管理形式出现成为必然, 每次经济危机中资本雄厚的企业往往得以生存, 这样的大企业数目不断扩大, 逐渐形成了垄断组织。进入20世纪后, 垄断组织扩大到国际范围, 出现了跨国公司。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 信用制度、股份公司的建立和发展, 导致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现实中越来越需要管理职能专门化。

1911年, 泰勒 (F.W.Taylor) 创建了科学管理学说。“泰勒制”的背景可以归纳为“工业合理化运用”、工人运动和生产工人偷懒, 它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如何让一个工人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 获得应该获得的报酬 (于增彪, 2002) 。“泰勒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含:1.使用动作时间研究的方法, 将工人的工作 (包含操作程序、材料消耗、作业环境、作业用量、人工用量等) 标准化;2.按照标准化的要求选拨或者培训工人;3.按照工人对标准的完成情况, 对工人实行经济奖惩。“泰勒制”把管理职能从企业生产职能中独立出来, 标准成本制度的建立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标准成本制度从今天来看就是成本预算, 虽然当时没有跟预算联系起来, 但是对科学管理原理的探讨研究促使了企业预算管理理论的发展, 标准成本、差异分析等方法都成为预算管理中的常用方法。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为了恢复经济, 美国广泛地推行泰勒科学管理, 为了适应管理需要, 成本计量由事后核算发展为“先干后算”的成本控制和核算模式, 标准成本制度和预算控制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20世纪20年代初至20世纪80年代初, 以“杜邦-通用”模式为代表的预算控制体系在集团企业得到广泛运用

1921年, 美国政府公布《预算与会计法案》, 加强了人们对预算职能的了解, 预算管理被提升到了一种社会性的必然地位。在这一时期, 企业组织构架及业务规模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20世纪初期的兼并浪潮造就了一批大型集团企业, 这些集团企业把以往单一企业的业务合并在一起, 为企业提供了新的获利机会。早期最成功的集团企业通过采取我们如今所说的统一管理或者集中管理的组织形式实现对整个企业的控制, 但是这种集中式管理本身并不能保证集团企业能够达到预期的收益, 综合性合并业务的企业在应用以往单一业务企业的会计指标评估自身绩效时遇到了控制与激励问题:分散的效率指标 (如单位成本、运营比率、存货周转率等) 很难与企业的整体绩效联系起来;主管单一业务的部门管理者缺乏实现公司整体利润的动力。美国的杜邦公司与通用公司试图减弱这些控制与激励问题的影响, 杜邦公司发明了“杜邦分析模型”, 通过分解财务指标实现对集团公司的整合;通用公司创造了“集权管理下的分散经营”模式 (即“事业部”的雏形) , 平衡集权与分权管理。

以杜邦公司为例, 为达到整合目的, 杜邦公司在集权管理的基础上, 把各个业务中心划分为费用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三类, 利用财务指标实现对业务中心的控制, 实施了以预算为基础的管理控制系统:新的指标“投资回报率”用于比较企业各部门的绩效和企业的整体绩效, 并按照会计科目的内在关系逐层分解到各个分部;同时, 通过预算指标协调和平衡内部资源从原材料流向最终顾客的过程。20世纪20年代, 杜邦公司和通用公司的实践被其他公司广为效仿, 这些集团企业通过标准成本制度和预算控制协调部门活动和企业总体目标, 预算指标和投资回报率两种机制得到广泛应用, 预算管理推广程度进一步加大。

由于采用预算制度的企业开始增多, 会计学科的研究者对预算制度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 另一方面, 企业预算管理受到会计理论和其他管理思想发展的影响, 在管理方法和理论上得到了一定的发展。1922年, 麦金西 (Mclinsey) 出版了《预算控制》一书, 标志着预算管理理论开始形成。为了满足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复杂性与激烈的市场竞争, 西方会计学建立了许多量化的财务模式 (如盈亏平衡点理论) 帮助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促进了预算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此时的企业预算比以往更科学合理。20世纪中期, 西方组织行为学等新管理思想对预算管理产生较大影响, 预算管理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组织行为理论, 一些实行预算管理的企业开始提倡和实行分权式的民主参与管理。20世纪70年代, 零基预算在美国兴起, 后来传到了其他国家, 被企业用于管理间接费用。

三、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 财务指标带来诸多弊端, “卡普兰”模式与超越预算兴起

20世纪80年代期间, 企业面临的市场出现了转变, 从以前的生产者市场已经逐步转向消费者市场, 客户的需求越来越重要, 在企业中以客户为中心的观念开始流行, 而广为运用的传统杜邦财务模型由于只关注财务指标暴露出诸多缺陷, 例如阻碍企业资源最优分配, 鼓励短期近视决策等功能紊乱行为 (Hansen et al, 2003) 。针对这种传统财务预算导致的弊病, 企业实践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新措施:一种是以欧洲部分企业为代表的“超越预算”, 这种观点认为预算已经完全失去作用, 应该废除预算, 采用相对业绩指标进行业绩考核与评价;一种是以美国多数企业为代表的“改进预算”, 这种观点认为预算仍然具有价值, 但是应该增加预算的目的性和准确性。

增加目的性和准确性的方式是在传统预算中引入战略与作业, 战略为预算指明了方向, 作业成为新的预算基础。平衡记分卡由卡普兰教授和咨询公司总裁诺顿在1992年出版的《平衡记分卡》一书中系统推出, 在一定意义上平衡记分卡就是将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结合起来作为业绩考核指标, 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把企业战略转化为预算指标, 并按平衡记分卡的四个要素 (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和增长/人力资源) 逐层转化分解, 最终转化成为每一位员工的日常工作。企业实务中与平衡计分卡相结合的是作业预算, 通过结合更加完整、基于作业的经营模型与详细的财务模型来改进预算体系, 重点是改进经营计划的预算支持。

平衡计分卡把预算置于核心地位, 从上而下分解战略目标;它非但没有弱化财务指标, 反而使财务指标显得更加重要。由于“超越预算”的实施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问题, 实际中采用超越预算的企业很少, 世界500强的大多公司还是通过平衡计分卡和作业预算继续保留预算管理工具。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处理更加准确可靠, 企业管理者拥有了速度更快、质量更高的预测和决策信息资料, 对企业未来经营预测、预算目标的制定, 特别是中长期预算目标的制定有了更为可靠、科学的资料依据, 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20世纪80年代后期, 西方国家中出现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ERP) , 把企业内部分成几个相互协作、相互支持的子系统, 使企业将生产制造、质量控制、售后服务等环节全部纳入资源预算系统进行管理, 形成了一种面向企业供应链的预算管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使得预算更为方便、更切合实际;会计信息的迅速准确传递降低了信息传递成本, 对费用、成本预算的控制形成了更强有力的硬性约束, 对预算差异的分析更加快捷准确, 对业绩的考评也更为合理。

我们可以把以上西方企业预算实务发展的三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预算管理的特点用表1总结如下:

从西方预算实务发展演变过程, 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 预算实务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关联, 与企业管理需求密切相关。

成本预算出现的背景是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进程加速时期, 生产力的提高与国际市场的融合, 最终导致了全球大工业市场体系与分工体系的形成, 由于成本在产品价格方面占据主导地位, 生产经济规模化对企业成本管理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科学管理运动推动了标准成本制度的出现, 它不仅把管理职能从企业生产职能中独立出来, 而且把科学引入管理, 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适应了企业当时的成本管理需求;20世纪初期出现一大批通过兼并形成具有综合业务的集团公司, 这些企业面临跟以往单一业务企业不同的控制与激励问题, “杜邦—通用”模式通过构建事业部, 建立投资回报率, 分解预算指标有效地实现了集团公司的整合, 这种运作机制符合当时企业发展的需要, 迅速得以推广;20世纪80年代, 市场从生产者转向客户, 同时企业内部财务指标评估带来了负面效应, 学术界与实务界提出两种思路:“改进预算”与“超越预算”, 前者通过引入平衡计分卡, 结合战略与作业对传统预算进行改善, 后者通过放弃预算, 建立相对业绩评价解决预算功能紊乱行为, 由于大多数企业还是肯定预算的规划与控制的积极效应, “改进预算”的措施得到普遍推广。

2. 人与技术交互地对预算实务产生影响。

古代中西方的政治制度 篇4

综合近两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发现本专题在高考试题的命制中有一些共性的特点。

1.命题方式多样化

试题既有选择题也有材料解析题,既有文字型试题也有图片型试题,其中以史论型文字试题为主,图片型试题是亮点,材料解析题偶有考查。

2.主干知识重点考查

主干知识如分封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 科举制、内外朝制、三省六部制、宋代制度、行省制、明朝内阁制、清代军机处、雅典民主制、罗马法等内容,几乎每年都有涉及。

3.命题比重稳中有变

近两年的高考试题都对这一专题进行了考查;2015年“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雅典的民主制度”比重总体下降,而“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罗马法”的比重有所上升。

4.命题思路呈现新趋势

一是深挖概念的内涵或者拓展概念的外延;二是知识的综合性在加强;三是加大了对古今中外文明纵横对比的考查,或加大了对同一时期阶段史实区分度的考查;四是试题的开放性、学术性在增强;五是全国卷的难度有所调整,如2015年全国Ⅰ卷难度下降,而全国Ⅱ卷则反之;六是2015年试题的文字越来越精炼、 阅读量有所减少。

基于上述试题特点,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复习本专题。

1.抓基础,落实主干知识

一是要依托教材,把主干知识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细化、落实;二是要宏观认识,既要从教材某一章节上抓住主干,也要整合教材主干知识;三是通过查阅原始史料或者借助网络资源,进一步深化对主干知识的认识。

2.建立典型例题集,重视变式训练

考生在高考中做错的试题,正是平常把握不够的试题。因此考生在复习时,遇到常错的、 命题角度新颖的试题,要把它抄摘或剪辑到专门的典型例集中去,反复揣摩命题者的思路,总结自己做错的原因。等积累一段时间后,用领悟到的新理论指导变式训练,或自己变换史料、 更换情景,或由老师改编设问角度,也或者师生共同努力变换选项、答案等,从多方面、多角度加强自身薄弱的主干知识,尽管这样会花费不少功夫,但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深挖薄弱的主干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金题点睛】

示例1 (2015年全国Ⅱ卷文综第25题) 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的榜样

【答案与解析】A本题考查汉代官制,破题点在于对材料中“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的解读,题意即是说一个优良的郡守是皇帝治理好天下的关键,由此可见汉宣帝强调地方吏治对国家安定的重要性。材料中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D项不符合事实,并且从材料中无法看出。

变式训练中国古代皇帝和官僚之间时常会发生冲突,冲突往往集中在皇帝是否应该守法这一焦点上。汉代就有“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的说法。这表明

A.中央与地方长期对立

B.汉代的法律高于皇权

C.官僚集团对皇权有所制约

D.皇权与相权相互制约

【答案与解析】C本题同样考查汉代官制,破题点在于对材料信息的归纳,题意是说皇帝与官僚集团的冲突反映了皇权受到官僚集团的制约。A项与题意不符;B项有悖史实;材料中没有说到皇权与相权相互制约。

示例2 (2014年北京卷文综第14题)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 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A.文官任知州B.设三司使

C.设枢密院D.实行将兵法

【答案与解析】A本题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破题点在于对材料“为扭转这一局面”的解读,题意是说要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根据所学,宋初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有利于改变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宋初设三司使、枢密院,是加强君主专制的表现,与材料的要求不符;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中实行将兵法,不符合材料中 “宋初”的要求。

变式训练 “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针对这一弊端,继任王朝所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郡国并行制B.设二府三司

C.派文官、设通判等D.实行行省制

【答案与解析】C本题同样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破题点在于材料中的“方镇相望于内地”及“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可知材料所述为唐代藩镇割据的情况,再从“继任的王朝”可知考查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A、D两项分别是汉初、元朝的地方制度;B项是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示例3 (2015年全国Ⅰ卷文综第32题)图1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答案与解析】C本题考查罗马法,破题点在于材料中的“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裁量公平”“法律的强制力”,由此可见材料强调罗马法的公平正义和法律的强制力。其他三项与材料强调的“公平正义”要求不符。

变式训练罗马法规定:“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为法的主体,承认个人生活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在未经个人许可时即使国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该规定

A.限制了公权的滥用

B.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C.较好地理顺了与外邦人的利益关系

D.强调法律至高无上

【答案与解析】A本题同样考查罗马法, 破题点在于对材料的正确解读,从而知道罗马法强调对公民主体的尊重,强调保护私权和限制公权的滥用。B项是《十二铜表法》的意义, C项是万民法的意义,D项是自然法的内容。

【重点突破】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穿点引线、宏观认知

本专题主要讲述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和中央集权制的演变历程,主要包括三条知识主线。

线索1中央官制与中央机构的演变

针对皇权与相权这一对矛盾,中央官制与中央机构经历了秦朝皇帝制度与三公九卿制、 汉代内外朝制、唐朝三省六部制、北宋二府三司制、元朝中书省、明代废丞相与设内阁、清设军机处的演变历程。其演变趋势是君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被削弱,最终丞相制被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线索2地方官制与地方机构的演变

针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这一对矛盾,地方官制与地方行政机构经历了秦推广郡县制、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宋朝进行制度创新(如收精兵、派文臣、设转运使和通判)、元朝设行省的演变历程。其演变趋势是中央的权力不断加强,地方的权力不断被削弱。

线索3古代选官制度与监察制度的演变

针对如何加强君主专制这一主线,古代选官制度主要经历了汉朝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宋元科举制、明清八股取士的演变历程;监察制度主要有秦设御史大夫、汉设刺史、北宋设通判、明设提刑按察使司等。选官制度的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于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皇权,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专制制度本质决定了监察制度实际的效能必然是有限的。

(二)突破重点、提升能力

1.西周的政治制度

据上表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秦朝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1)根源。1经济根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导致旧的生产关系解体,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经济模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 保护其土地所有制度。因此,封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2思想根源:韩非子总结了诸子百家的学说,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2)主要内容。1皇帝制: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超五帝,于是更改名号,把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而为一,号称 “皇帝”。其最大特点是皇权至上、世袭。2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各自分管政务、军事和监察。三公之间互不统属,相互制约,都直接对皇帝负责,使权力集中于皇帝一身。三公之下设九卿,分管中央的具体事务。3郡县制:在地方行政机构上,秦始皇废除了西周的分封制,把战国时期已经实行的郡县制推行到全国。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 不得世袭。郡县制的出现,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加强了中央集权。

(3)固有矛盾。1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中央集权的高度加强必然使地方丧失自由度和主动性;而如果中央放任不管地方,又会让地方做大,危及中央集权。2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以皇帝个人专制为表现形式的中央集权有其内在的不稳定性,皇帝个人不可能总揽政事,必然要通过以宰相为首的中央官员控制庞大的国家机器,如果皇帝不让权给宰相,宰相就会无权办事,并由此加重皇帝的工作负担;而给宰相一定的权力,其又可能结党营私,危及皇权。

(4)发展历程。萌芽于韩非子中央集权的理论,实践于商鞅变法,确立于秦朝,汉到元发展成熟,明清走向衰落。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郡国并行制的兴衰。1兴起:楚汉战争时,刘邦为了分化项羽的阵营,曾封韩信、英布等为“异姓王”。汉立国后不久,他们相继被诛除殆尽。与此同时,刘邦又大封“同姓王”。当时封立的“同姓王”共有9个,他们在封国内是国君,权力很大,除太傅和丞相由中央任命外, 自御史大夫以下的各级官吏,都由诸侯王自己任命。诸侯王还有一定的军权、财权等。由此, 史称汉初的地方制度为 “郡国并行制”。2衰落:景帝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后,王国地位降格, 与郡同为一级行政区划。文、景两代相继执行的“以亲制疏”和“众建诸侯”之策,使王国数目增多,领域缩小。武帝实行推恩令、附益之法、 酎金夺爵、盐铁官营等措施削弱王国的实力,并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区域,设刺史监督郡国。 3评价:汉初的郡国并行制,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汉中期后随着王国实力的增强,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2)三省六部制与西方的三权分立。1不同点:三权分立是近代资产阶级为了防止专制、 实现权力相互制衡而采取的一种政权形式;三省六部制是封建国家为使专制皇权下的决策、 审议、执行权分离而进行的一种制度创新。 2相同点:都是通过权力的分散,达到中央政府各部门互相制约与平衡的目的。3评价:三权分立维护资产阶级共和制,而三省六部制维护封建统治。4结局:三省六部制到元朝演变为一省制(中书省),1380年被明朝废除,权分六部;三权分立体制得到不断发展、完善。

(3)宋代的政治制度。1中央机构的变化: 宋朝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两个机构“对持文、 武二柄,号为二府”,其主要特点是文、武分权。 另设立户部、盐铁、度支三司,其长官为三司使, 称为“计相”,其权位仅次于二府,在六部之上, 用来削弱宰相的财权。2地方机构的变化:东汉末形成的州、郡、县三级制取代了先前的郡、 县两级制;唐设道、州、县三级制;宋初设路,各路皆置转运使,史称“漕司”,由于诸多原因,实际上地方还是州、县两级制。宋代地方官由中央派科举出身的文士担任,并设通判一人,州一级发出文件,必须通判签署,才能生效,目的是牵掣知州的权力。

(4)元代的行省制。行省制是继郡县制之后的又一制度创新,它打破了郡县制以山、河等自然条件划分地方行政区域的传统,确立了以地方经济、政治需要分立地方机构的新标准。 它是中央的派设机构,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元代行省制的出现,引起了13、 14世纪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的大变动,对元、 明、清以及近现代中国的地方制度影响至深。

4.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

(1)明朝内阁首辅。

明中期后,内阁的权力越来越大,甚至有人认为明代的首辅即变相重设的宰相,但其权力与前代的宰相已不可同日而语,其批复是否算数,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朱批。因此,内阁制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根本不可能真正地约束皇权。

(2)清代内阁制、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 军机处四者的关系。清初沿袭明朝内阁制,并沿用有着浓厚的奴隶主贵族军事民主色彩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康熙时,为了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设立南书房;雍正七年设立军机处, 标志着专制主义达到顶峰。自此,南书房的官员不再参与机务;议政王大臣会议也变成了一些不当权的贵胄世爵挂靠之地,或是给予一些大学士、尚书之类官僚例兼虚衔的部门;内阁也变成了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军机处办理。

二、古代西方的政治制度

(一)以点带面、整体把握

古希腊的民主制,推动着古希腊的进步,对近代代议制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而罗马法则是构成古罗马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对罗马的发展和后世影响深远。

(二)突破重点、落实主干

1.雅典的民主制

(1)地理环境与雅典的民主制。山多、地少、三面环海的地理环境,使古雅典的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发达,而商品经济的发展使雅典较早地接受了平等互利、自由平等的理念,这为雅典民主制的成长提供了“肥料”;而小国寡民的城邦,又为雅典的民主制提供了成长的土壤。 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地理环境说成是决定雅典民主制出现的根本动力。因为与雅典地理条件相似、同属于希腊世界的某些城邦国家如科林斯等建立的却是寡头政体。可见,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政治制度并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即便有,这种影响也是间接的、非决定性的。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和发展是其经济、政治、历史及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公民的概念。最初雅典的公民是本城邦的成年男性公民,但随着雅典的发展,公民范围在扩大。如梭伦为发展工商业,允许外邦人(工匠)获得公民权;又如大敌当前,雅典允许流放海外的将领重新获得公民权、提前回国,从而为国立功等。但是,不管雅典公民的范围扩大了多少,城邦内占据多数的始终是奴隶、妇女、 儿童,享受民主的范围终究是少数人。

(3)陶片放逐法。1优点:每个公民都可以通过陶片表达自己的政治意见,体现了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广泛性;有利于淘汰那些没有维护公民利益的官员,从而约束官员的行为。2弊病:判决结果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情绪,而公民的情绪常常因受一些政治家的煽动而波动不定,成为野心政治家排除异己的工具。

2.罗马法

三、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

中国秦朝形成了中央集权制,古希腊形成了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制。

两种制度的历史作用有相似之处。进入文明时代以后的中国、希腊和罗马,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们的政治制度为后代沿袭和仿效。 无论是古代中国的农业,还是古希腊、罗马的工商业都十分发达,在文化艺术方面也非常繁荣, 这与其制度建设密切相关。

两种政体各有利弊。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对于维护民族和国家的统一,保持文明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曾经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文明的进步以及人类自主意识和平等观念的增强,这种专制政体就成为束缚人类自由和社会进步的障碍。以雅典民主政体为代表的古希腊民主制使公民有了自由发挥才能的空间,促进了人文精神的产生;但它把权力交给素质不一的公民,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这也是古希腊文明衰落的原因之一。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有云:“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材料表明

1周天子建立起自上而下的统治秩序2西周中枢管理机构与诸侯之间的关系3西周贵族实行集体统治的基本方式4同姓与异姓诸侯权利与义务的差异

A.12 B.23 C.14 D.34

2.有学者认为,“作爰(援)田”“制辕田”是春秋战国时期一种重要的土地制度,它是新形势下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规模大、涉及人数较多的田地赏赐制度。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该制度是

A.宗法制B.分封制

C.郡县制D.小农经济

3.“宗者,何谓也?宗者,尊也,为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圣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加强宗族的团结与和睦

B.促进了家国同构观念的形成

C.形成高度集中的国家权力

D.培养了族人管理家族的责任感

4.图2是中国早期昭穆之制的简表,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该图反映了

A.古代宗庙的排列次序

B.王权与神权紧密相连

C.亲疏贵贱的等级秩序

D.礼制化的封建新秩序

5.《史记 》载:“德厚者位尊,禄重者宠荣……朱弦洞越,大羹玄酒,所以防其淫侈,救其雕敝。是以君臣朝廷尊卑贵贱之序,下黎庶车舆衣服宫室饮食嫁娶丧祭之分,事有宜适,物有节文。”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内外服制B.分封制

C.宗法制D.礼乐制

6.宋人戴埴在 《鼠璞》中说道:“汉以右为尊。谓贬秩为左迁,仕诸侯为左官,居高位为右职。”据此推断,以下属于“右迁”的是

A.秦朝,陇西郡守调任桂林郡守

B.西汉,东海郡守调任徐州刺史

C.唐朝,中书省长官转任门下省

D.宋朝,三司使调任福州转运使

7.有学者指出:“它赋予了君主以天然的政治领袖和道德领袖的双重权威人格,否定了民众作为独立的政治主体的存在意义,从而在理论上堵塞了近代民主法制制度产生的道路。”这里的“它”指的是

A.儒家思想B.分封制

C.宗法制D.君主专制

8.“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理天下者,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则小大适称而不悖焉。”该材料主要陈述

A.商业与农业的关系

B.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皇帝与宰相的关系

D.大国与小国的关系

9.“近代以来,任何国家政治生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政治和行政的分野。中国传统政治也强调分野,王权就是政治权力,相权就是行政权力。”古代中国,最符合这种近代国家政治生活特点的制度是

A.汉代内外朝制B.唐代三省六部制

C.明代内阁制D.清代军机处

10.《新唐书·百官志四》记载:“市令一人, 从九品上。掌交易,禁奸非,通判市事。”由此可见,当时设置“通判”的实质是

A.监督知州B.通判州事

C.监管市场D.公正裁决

11.某一时期,“皇权始终依托于当时最有势力的集团或阶层,总是要依靠他们来进行统治,让他们担任宰相和高官”。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该时期的选官制度主要是

A.军功爵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12.有学者提出,从秦汉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是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 从制度创新角度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提高了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

B.决策程序规范化

C.加快了不同社会阶层的流动

D.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13.学者程钜夫认为:“今天下疏远去处,亦列置行省……名称太过,威权太重。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何。所以容易生诸奸弊。钱粮羡溢,则百端欺隐,如同己物。盗贼生发,则各保界分,不相接应。甚而把握兵权,伸缩由己。”由此可见,作者认为行省制

A.实际上是分封制的复辟

B.改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削弱了中央,导致地方做大

D.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14.《史记·范雎列传》载:“秦之法,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这就是古代中国选官的“保任”原则。“保任”原则不论在察举制时代还是在科举制时代,在选官中都被广泛运用。以下对该原则认识有误的是

A.促进了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

B.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才选拔的质量

C.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选官的公正廉洁

D.比较有效地防止了滥举现象的发生

15.历史课上,讨论古代中国的官制演变, 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其中涉及宋代政治体制的史料是

1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2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3一兵之籍,一财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为之4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

A.123B.134

C.234D.12

16.某文献记载:“(世祖至元)四年九月,翰林学士承旨王鹗等,请行选举法……以为‘贡举法废,士无入仕之阶,或习刀笔以为吏胥,或执仆役以事官僚,或做技巧败鬻以为工匠商贾’。”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某文献”应该为当朝史学家所著

B.士人的社会地位低下

C.“贡举法废”指的是察举制的废除

D.人为划分了不同的等级

17.明初的殿阁大学士,从高到低级别为: 中极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等。但这些学士之间权力并没有区别,有所区别的仅是资历、荣誉。由此可见殿阁大学士

A.与皇帝分理天下事务

B.体现了一种制度的创新

C.仅为皇帝侍从以备顾问

D.位高权重,威胁皇权

18.赵翼《檐曝杂记》记载:“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处,保直(官吏值勤)者多, 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于此矣。”由此可知军机处

A.分权制衡中央机构

B.掌控军国大事的决策权

C.分化了内阁的权力

D.主要是为皇帝提供建议

19.吴宗国在《关于“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的几个问题》中写道:“宋、元以后,由于六部决策和发令权的发展,宰相的权力开始和皇帝的权力重合。”该现象导致了

A.皇权专制被严重削弱

B.宰相制度最终被废除

C.行政决策出现混乱

D.六部成为中央决策机构

20.中国历史上的清官,不论是宋代的包拯,还是明代的海瑞,都有类似的境遇,在皇帝支持时,政绩斐然;一旦失去皇帝的支持,就受到排斥,甚至遭受牢狱之灾。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清官能力有限

B.君主专制的强化

C.宰相制的废除

D.皇帝决策具有随意性

21.英文中的“文明”一词来源于古希腊的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是人民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古希腊“文明”的内涵反映了古希腊文明的特点是

A.小国寡民B.城邦政治

C.直接民主D.轮番执政

22.有学者评价某一改革时说:它彻底肃清了氏族制度的残余,标志着雅典由氏族过渡到国家的整个历史过程最后完成。与这一改革有关的措施是

A.四百人会议B.五百人会议

C.陶片放逐法D.发放戏剧津贴

23.公元前5世纪中期,伯利克里的改革标志着雅典的民主政治进入了“黄金时代”。下面可以作为得出这一结论依据的是

A.从4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四百人会议

B.从10个新部落中各选50人组成五百人会议

C.所有公民都可以以抽签方式担任各级官职

D.三权分立的权力运行机制开始形成

24.《十二铜表法》规定:“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这表明罗马法

A.注重协调邻里关系

B.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重视保护公民的财产

D.调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25.公元前5世纪左右,雅典通过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的民主达到顶峰;而大约同时期的古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开始。这二者出现的直接动力是

A.民主政治的传统B.人文精神的推动

C.商品经济的要求D.社会现实的变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其中第26小题16分,第27小题17分,第28小题17分,共50分)

26.(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江西景德镇市古称浮梁,唐始设县,现存古衙建于道光年间,大门、仪门、大堂、 二堂和内宅居中轴南北,两厢有六部房。大门额书“浮梁县署”四字,东边立一鼓,告状的人有紧急案情时击鼓,知县闻声升堂。西边有两块碑刻:“诬告加二等”“越讼杖五十”。仪门是县令举行仪仗、恭迎上级官员的地方。大堂即正堂,取名“亲民堂”,是知县举行重大典礼、审理重大案件和迎接圣旨的地方。大堂内有原告石、被告石,又称下跪石,绅士以上身份的人候审时可以不跪。二堂是知县处理一般民事案件、商议政事的地方,取名“琴治堂”,表示知县一面弹琴,一面理政,就是仁政教化,以德治县。 大堂动刑罚乃以法治县,两处结合就是文武兼治。

———《浮梁古县衙解说词》

材料二古罗马的公民法内容包括国家行政管理、诉讼程序、财产、婚姻家庭和继承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即公私法不分、实体法与程序法不分,表现出诸法合体的特征。发展到万民法以后,由于罗马帝国境内简单商品经济高度发展,民事法律关系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导致私法体系更为发达。罗马法注重形式,注重法律程序。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十二铜表法》 的一些规定。如买卖不动产和奴隶等,除当事人亲自到场外,还必须邀请5个证人和1名司秤参加,要讲规定的语言,做一定的动作才能生效。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当事人慎重考虑, 防止错误、欺诈、胁迫或无端反悔,也为了避免法官在司法中徇情偏袒。公民法基本上保留了注重形式、程序烦琐的特色。发展到万民法后, 为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才逐渐变得简易、灵活。程序的严格执行是为了保证实体权利和义务的实现,程序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罗马法注重程序是法律体系完备的表现。

———庄鹏《罗马法的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法治的基本特征。(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罗马法的基本特点。 (6分)并分别指出古代中西法治的目的。(4分)

27.(17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材料二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他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古希腊与古罗马是如何实践伊壁鸠鲁的主张的。(8分)

(2)请对材料二“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进行解读,并结合史实进行论证。(5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古代中西方选择不同政制的认识。(4分)

28.(17分)制度改革或创新有利于社会的稳定。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三字经》

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康王即位,遍告诸侯,宣告以文武之业以申之,作康诰。故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

———《史记》

材料二任何城邦都有议事、行政、司法三种职能,或说三个因素,相应地应有三种机构。 三种机构齐全、三种职能健全,城邦的组织就完备。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材料三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管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国初, 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 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百官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段时期经历了“有序———无序———有序”的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克里斯提尼改革制度创新的表现和意义。(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行省的性质及创立的目的。(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请对钱穆的观点“任何一个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进行解读。(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C 4.C 5.C 6.B 7.D 8.B 9.A 10.D 11.C 12.B 13.C 14.A 15.A 16.B 17.C 18.C 19.B 20.D21.B 22.A 23.C 24.C 25.D

二、非选择题

26.(16分)(1)特征:外儒内法;政法一体; 遵从儒礼;存在等级歧视;封建专制和礼制法制化。(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2)特点:内容广泛;私法比公法完善;注重形式和法律程序;不断发展完善。(每点2分, 任答3点得6分)目的:中国维护君主专制;西方强调公民平等下的法治,维护民主制。(4分)

27.(17分)(1)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方式是民主改革(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民主运作的方式反映了各种力量的妥协。(4分)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是贵族和平民妥协的结果;罗马法的不断完善(或万民法)就是各种力量调和的结果。(4分)

(2)解读:中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1分) 论证:明朝废宰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4分)

(3)认识:政体要符合国情;政体选择是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4分)

28.(17分)(1)表现:西周实行分封制、宗法制,稳定了社会统治秩序;春秋战国时,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社会陷入混乱无序的局面;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重建稳定的社会统治秩序。(6分)

(2)表现:建立五百人会议、十将军委员会, 实行陶片放逐法,完善国家权力的分立。(2分)意义:使雅典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的政治事务,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2分)

(3)性质:具有地方行政机构和中央派出机构的双重性质。(2分)目的:便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体现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2分)

西方养老保险制度 篇5

1 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1 西方文官制度内涵

近代工业革命以后西方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英国开始逐步确立了文官制度, 但各国公务员的内涵却是有所不同的。比如英国, 称之为“文官”, 它包括上自政府的常务次官, 下至清洁工, 并且是经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的文职人员, 但不包括政务官和通过选举产生的官员。美国是“三权分立”的国家, 行政部门的官员统称为“文官”, 而立法部门的参议员及雇员, 司法部门的法官, 均不在文官系列。法国将国家机关人员统称为“公务员”。日本的“公务员”分为两种:一种是“国家公务员”, 指在中央政府机关、国会、法院、国立事业单位等供职的所有人员;一种是“地方公务员”, 指在地方工作的相关人员。

1.2 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西方文官制度是在反对君主恩赐制和政党分肥制的斗争中建立起来的。当时欧美政坛以钱谋官、卖官鬻爵之风盛行, 直到19世纪中期, 首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 产生了改革这种不合理官吏制度的要求, 最早形成了文官系统。“文官”一词最早出现于1855年《诺斯科—屈维廉报告》中, 由英文 Civil Service 转变而来。英国《文官统计资料 (年刊) 》解释:“文官是以公民身份为王国政府服务, 未在政治部门任职的工作人员;根据特殊规定担任某些其他职务的人员;以个人身份为王国政府服务, 从王室的年俸中支薪的工作人员。”英国文官制度建立以后, 专指经过公开考试, 择优录用, 无过失长期任职的国家公务人员。这种国家公务人员, 在法国称“公务员”, 美国称“政府雇员”。由于英国文官制度在西方国家中建立最早, 影响较大, 因此, 西方国家的公务人员制度都效仿它称文官制度。随后, 美国在1883年颁布了《联邦文官法》即《彭德尔顿法》建立了现代文官制度。美国的现代文官制经过多次改革后, 逐渐成为现代西方文官制度的典型代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先后颁布了文官法或公务员法, 形成了西方现代文官制度的主流, 其中, 最具代表性的是英国、美国和日本的文官制度。

1.3 西方文官制度的特征

(1) 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原则。

这些原则是各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 是在公务员制度中落实宪法规定的公民权的基本要求, 体现在公务员制度的各个环节上。如美国1979 年施行的文官制度改革法规定:“保证人人机会均等, 经过公开的竞争性考试, 只根据能力、知识、技能来决定录用和提升”。

(2) 功绩主义原则。

功绩制既是公务员制度的一项基本原则, 也是激励公务员勤奋和创造性工作的手段, 它强调的是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 而不是年资高低、亲疏关系、党派关系等其他因素。它要求必须按照公开考试的成绩录用公务员, 必须按照工作的成绩提升公务员。功绩制体现了“任人唯能”和“奖优罚劣”的思想, 实现了担任政府职位“机会均等”的原则。

(3) 政治中立原则。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普遍实行“两官分途”, 即将公务员分为政务类公务员与业务类公务员。政务类公务员实行任期制, 由民选产生或由政府首脑任命, 负责政党政策在政府工作中的贯彻执行;业务类公务员实行常任制, 多数通过考试录用, 主要负责执行政府的日常业务。西方国家既要坚持“政党轮流执政”, 又要避免“政党分赃”的腐败现象, 因而特别强调业务类公务员得保持政治中立, 必须忠于政府, 不得带有党派倾向和其他政治倾向, 不得参与党派活动, 同时其管理也不受政党干预。

(4) 职位的分类化。

分类管理是公务员制度中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 为西方各国广泛采纳。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因事而分的职位分类, 分类依据主要在于职务或者岗位的客观需要, 美国最早实行职务分类。二是因人而分的品位分类, 主要依据公务员的个人条件分类, 职位分类和品位分类各有其优缺点。

(5) 法制管理原则。

法制管理是公务员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 是实行公务员制度的根本目的, 也是认识管理制度现代化、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西方各国都颁布了一系列的公务员管理的法律如日本的《国家公务员法》、 美国的《文官法》、法国的《公务员总法》等, 做到有法可依, 严格执行公务员法规, 对于违反公务员法规的行为依法追究其责任。

2 与西方文官制度比较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不足

我国把“文官”称之为“公务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行政体制改革深化的需要, 我国开始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 并于1993年10月1日正式推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2006 年1月1日起施行《公务员法》。在我国, 建立公务员制度的最大贡献, 就是确立了经过竞争性考试择优录用公务员的基本原则, 从而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制度条件。但是, 中国的公务员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官制度有着许多不足。

2.1 公务员法制化程度低

行政管理要法制化, 首先干部人事制度就必须法制化。这样才能摈弃“人治”的传统, 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也才能使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具有民主、效率、法制的功能。为此, 我国顺应了当代人事行政改革和发展的历史潮流, 于1993年实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以及 2006 年1月1日起施行《公务员法》, 这些法规与西方国家颁布的相关法规相比, 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远远不够, 在西方实行文官制度的国家如加拿大政府颁布的《文官法》、《财务行政管理法》、《公务员就业法》、《公务员关系法》等一系列相关法律, 标志着加拿大的人事管理进入科学化和法制化轨道。英国有1855年颁布的《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令 》和《吏治澄清法》, 法国除了《法国公务员总法》、《法国公务员总章程》以及《法国刑法典》, 还制定了以预防腐败为中心内容的《道义法规》, 同时, 法国政府还要求有关部门和公务员工会组织共同订立《道义总法规》, 并指示各部门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专门的道义法规》而且在内容上也是需要进一步的细化和完善。

2.2 选人用人中考试制度不完善

首先, 录用制度设计不完善。这种不完善存在着对公民平等参加考录的诸多限制, 一些歧视性设限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不满。近几年, 在一些地方的公务员录用中, 存在着区域歧视、对象歧视 (如部分职位只录用应届毕业生) 以及在学历、年龄、身体条件等方面所作的严格的。许多有特长的优秀考生被这些歧视性的政策挡在了公务员队伍的大门之外。典型的案例是河南考生小卢因体检单的疑似“乙肝”被刷了, 最后将西安市公务员局告上法庭仍然没有获得被录用的资格, 也没有相关部门对此予以赔偿。

其次, 竞争性不足, 走后门现象严重。公务员“入口”凡进必考制度没有得到坚持。出现免考或随意简化考试科目和程序, 以考核代替考试, 以考调代替考录现象;利用考试与调任的空间, 出现了“考不进来调进来”的现象。仅2001—2003 年, 全国新增公务员70万人, 但经过考试录用的比例只有62.7%, 乡镇一级的比例更低, 仅为 43.26%。各类关系、人情、面子等为录用中的变异提供了深厚的土壤。行政事务沾上了浓浓的人情味, 人情味逐渐浓结, 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关系网。在面试和复试过程中贿赂面试考官、“走关系”、“打招呼”, 以及行政首长干预录用等现象层出不穷, 大大降低了公务员招录的公正、公平和有序性, 政府的公信力受到挑战。

最后, 考试形式和内容单调, 针对性不强。我国公务员考试, 实行的是国考和省考的政策, 仅仅分为A/B/C三套试题, 全国的统一性较强, 但是考试的针对性不足而且考试的内容过于庞杂, 和实际日常生活没有什么联系。对一般岗位人员主要以资格审查、了解专业能力背景为主, 重视专家推荐和面试, 针对不同类型的职位本应该采用针对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的考试内容和考试考核方式。如招录警察时, 要进行的笔试、面试、体能测试、心理测试就要针对警察的特点设置, 能够有效考察出这些考生有没有当警察的条件, 而我国现在却是用考普通考生的试题去考警察, 没有针对警察这个特殊的岗位, 吃的是“大锅饭”。

2.3 我国公务员培训问题严重

首先, 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于1993年正式实施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有关培训方面的规定仅有四条, 且只是对培训的原则、 种类、机构做出了纲领性的规定, 而 2006年 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培训管理机构、管理细则、经费来源等相关内容也缺乏相应的说明。

其次, 对培训重要性认识不足, 激励机制不完善。虽然国家明确规定, 参加公务员培训是公务员的一项重要的权利和义务, 公务员培训期间的学习成绩和鉴定作为任职、定级和晋升职务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特别是在公务员的任职和晋升过程中, 上述规定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 使得许多公务员参加培训学习的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 严重影响着公务员培训的效果。对于公务员培训, 激励机制采用很少, 甚至没有, 公务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大多是应付式的, 效果当然也不好。

最后, 培训内容缺乏实用性, 培训形式和方法单一。我国公务员培训教材过多, 侧重于对受训者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较少对公务员全面能力素质和技能的培训, 对行政管理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岗位工作所要求的专业知识重视不够。在教学方式上单一强调课堂灌输, 集中听讲, 讲授方式不灵活。目前大多采用“培训=课堂+教材+讲授” 这种单向的、静止的、封闭的培训模式, 严重割裂了理论与实际、知识与能力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2.4 公务员的财产监督制度比较滞后

我国公务员, 特别是部分官员有一定的灰色收入, 这是导致各种腐败问题的很重要的来源, 广大老百姓对此是非常不满的, 甚至是零容忍的。灰色收入问题不是我国公务员所独有, 西方国家也有这方面的问题, 但西方国家主要通过财产申报制度, 通过制度法律法规, 比较彻底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例如, 美国以1978年的《政府道德法》为法律框架, 经30多年数次修改, 特别是在联邦政府道德署 (廉政署) 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法规后, 形成的一套较完善的财产申报制度。美国法典和《政府道德法》对违反利益冲突规定的行为和财产申报中的违规行为规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对拒不申报、谎报、漏报、无故拖延的申报者, 各单位可对当事人直接进行处罚。在我国虽然2006年全国两会, 十届全国人大代表韩德云领衔和其他9名人大代表提出《关于制定公务员财产申报法》的议案, 建议尽快通过公务员财产申报立法, 弥补我国公务员制度中的这一缺陷, 但至今没有太大进展, 和西方的差距不小, 立法部门的推动也不够坚决。

3 西方文官制度对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启示

西方公务员制度体现了现代西方宪政的理念和行政管理的法治要求, 体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共同特色, 它是西方国家在行政管理领域长期探索与实践的成果。西方的文官制度不仅为西方各个国家选拔人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对我国公务员制度化建设也有着诸多的启发。

3.1 加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法制化建设

我国公务员制度从建立之初到现在法律制度的建设成果仅有1993年实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以及 2006 年1月1日起施行《公务员法》, 这两部法律只是对公务员的宏观方面的一些宗旨性的规定, 没有对公务员的培训、工资、申诉等方面的具体方面法律的制定, 所以日常操作性不强, 针对性不足。为此, 我国急需制定一批关于公务员从进口到出口的各种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 从而实现公务员制度的法制化。

3.2 在“选”人方面, 用好的制度选人用人

从公务员队伍的入口着手, 建立一套科学的合理的考录机制。以依法考录、公开考录、科学考录为重点, 坚持德才兼备的选人用人标准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考录方针, 创造广纳群贤、人尽其才、择优汰劣、充满活力、公平科学的选人用人环境, 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 努力做到用人单位满意、考生满意、社会认可, 不断推进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再上新台阶。

(1) 完善录用制度设计。

当前, 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设计不完善, 不公平、不合理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 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最重要的就是要完善录用制度设计, 录用制度设计必须贯彻公平公正的原则, 对于地域、户籍、身份等的歧视性规定要及时改正, 对于那些在录用中的违法犯罪要及时处理。用制度管人, 抛弃人治。

(2) 坚持公开竞考、择优录取的原则。

西方文官的选拔是向社会全体公民公开的, 凡是公民都可以通过参加考试, 经过一定的法定程序, 进入文官队伍。西方的文官制度对官员的考核一般都有公正、公开、客观、民主等原则作为保障, 晋升也有一定的程序和途径, 从而使对文官的考核和晋升更加具有公正性和合理性。例如, 瑞典、芬兰的公务员制度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公开和平等竞争的原则, 在录用公务员或竞争职位时是开放性的, 一律面向社会突出强调公平、公正, 内部在职人员竞争职位时没有优先权, 可较好地解决一些人任职时间一长, 就向组织要求提职的问题。这些做法, 对于我们进一步完善公开竞争性选拔任用干部方式, 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 我国现代公务员制度必须严格遵循公开竞考、择优录取的原则, 保证公务员制度的客观性、公正性、公开性和民主性, 使考录工作真正成为在阳光下运行和“玻璃房子里的竞争”。

(3) 创新考试内容和方式, 增强针对性。

对于考试方法和内容不一定要有统一性, 更重要的是针对性, 做到按照公务员的工作与职位的不同采取多种考试方法。日本公务员录用考试共15种, 除了用得最多的是第Ⅰ、Ⅱ、Ⅲ 种考试, 还有录用国税、劳动基准监督、航空管制、外交等12种专门官员的考试, 而且每种考试的科目都不一定, 笔试试题的内容更加多样而不重复。针对不同类型的职位应该采用针对不同部门 、不同领域的考试内容和考试考核方式, 做到针对性最强。

3.3 在“训”人方面, 用好的方式培训人

公务员培训是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提高公务员素质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十分重视对公务员的培训, 加速对公务员的培训, 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更能培养更高一级官员。在培训方式上, 坚持分类培训、针对公务员的实际情况实施不同内容、不同方式的培训。

(1) 健全法制, 完善制度。

公务员培训的制度建设必不可少, 没有这个制度, 培训便不容易顺利开展。在英国, 公务员培训方面有明确的法规条例, 这样在实施公务员培训时就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而我国法律对公务员的培训只有总体上的、原则的规定, 但对如何实施、如何操作无细节规定, 因而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关于培训的专门法规, 使培训工作有法可依, 依法培训, 逐步走上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2) 加强公务员对培训重要性认识, 建立配套的公务员激励机制。

国家不仅要明确规定, 参加公务员培训是公务员的一项重要的权利和义务, 把公务员培训期间的学习成绩和鉴定作为任职、定级和晋升职务的重要依据之一。要加强公务员对培训重要性认识, 加强教育和宣传。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规定办, 真正的落实。与此同时, 还要配套的公务员激励机制。在建设公务员培训制度过程中, 要注意建立公务员培训激励机制, 增强公务员参训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我国必须把公务员培训的考试、考核结果和实际能力的提高, 作为公务员考核、任职、定级、晋升职务的重要依据之一。真正形成和完善培训激励约束机制, 解决培训与使用、考核、奖惩的关系等问题, 真正形成优胜劣汰、功绩晋升、适人适用、竞争发展的环境。

(3) 丰富培训内容与方式满足培训需求。

在培训方式上, 要认识到公务员本身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势, 要打破教师单纯依据教材单向传授的传统教学方式, 转变为以课堂教学为基础, 以参训者为本, 综合运用“案例教学”、“小组研讨”、“行动学习”、“社会调研” 等现代培训方法, 引入教练和导师等新的职业角色, 调动参训者参与分享个人经验, 提高参训者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建立完善的培训机构, 创新公务员培训的新途径。

可以引入市场因素, 通过市场的力量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例如在公务员培训充分体现市场化的特点芬兰、瑞典政府高度重视公务员培训, 要求公务员必须按岗位要求接受培训。但政府不设立专门的公务员培训施教机构, 不供养专职的公务员培训师资队伍, 把公务员培训推向市场, 政府花钱直接向社会购买专业培训服务, 这种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各类培训机构只有符合培训需求、提高培训服务质量, 才能拿到培训订单。

3.4 监督人方面, 大力推广和实行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

对公务员的监督工作应该从财产的监督入手, 财产监督的有效途径就是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公务员财产申报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在任职之初、任职期间和任职届满后向有关部门如实申报个人及其家属子女的财产及变化状况的制度。2008年5月1日,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当时中国青年报社调查中心联合新浪网针对“公众最希望政府公开的信息是什么”开展了一项3837人参加的调查, 结果显示:77.5% 的人选择了“官员财产情况”。要从将政策性文件上升到法律层面, 扩大和完善申报主体及内容, 完善申报时间种类及公开方式, 建立独立的受理与审查机构, 设定合理的违反申报惩罚力度这几个方面完善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我国做得比较好的, 比较早的是新疆阿勒泰地区。在新的财产申报制度监管下, 我们公务员的腐败问题就比较容易被发现, 同时, 对那些意欲腐败的公务员也起到威慑作用, 使之不敢任意腐败。《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犹如又一柄抑制腐败的利剑出鞘。同时它是我们全面夺取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保证。

摘要:西方文官制度作为一种科学、规范的人事管理制度, 在人才选拔录用方面成绩斐然。本文基于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背景下, 通过梳理西方文官制发展脉络、透视其鲜明特点, 对比分析了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不足之处, 进而从公务员制度建设、选拔录用、培训优化、财产申报等方面提出发展完善我国公务员制度, 加快推动实现公务员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建设的思路借鉴和有益启示。

关键词:选官制度,文官制度,公务员制度

参考文献

[1]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8.

[2]苏廷林.当代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发展趋势[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1993 (24) .

[3]张磊.从西方文官制度发展看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改革[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2) .

[4]刘然.西方文官制度与我国公务员制度比较[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1999 (4) :51.

[5]赵树贵.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条件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 1995 (11) :39-42.

[6]王英.美国公务员的财产申报制度[J].学习月刊, 2010 (8) .

《中西方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篇6

本课是高三二轮复习, 涉及必修1的第一、二、三单元, 即《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本课知识容量大,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追求有效、优质的课堂教学效果。即通过课堂教学, 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 实现历史学科教育的目标。为此, 必须在教学设计中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的取舍。

【学情与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高三学生, 学生已系统地学习了中西方政治制度。但是, 对于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发展以及差异还缺乏深刻的认识。高三二轮复习要避免简单重复, 就应通过有意义问题的设置鼓励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质疑精神, 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历史判断能力。经过研究课标与教材, 分析学情与资源进而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理解希腊雅典民主政治和中国古代专制主义制度的不同以及成因。

2.理解英国、美国和德国的政治体制并分析异同点。

3.掌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不同, 并从中获取启示。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一、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

(课前用多媒体演示古希腊帕特农神庙、雅典卫城等图片)

师:我们上一节课已经复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今天我们继续探讨西方的政治制度, 我们首先来回顾古希腊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至此, 我们一起思考一个问题, 为何中国古代秦朝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而古希腊则建立了民主制度?

生: (思考、回答)

师:从刚才的回顾我们可以获知, 中国秦朝由于小农经济占主体地位、地域广阔、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需要, 因此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古希腊民主制度的产生是由于古希腊商品经济发达、海洋文明为依托、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等因素造就的。接下来我们做两个例题。

例题1某同学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 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以下文章 (书籍) , 据此判断, 该研究论文的题目应该是 ()

①《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

②《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

③《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

④《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希腊文化》

A.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

B.古希腊城邦制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C.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D.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

师:这四篇参考文章分别从地理、自然环境、城邦和宽松的社会环境等方面阐述了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 D项全面概括了题目的信息, 而别的选项都比较片面。

(设计意图:首先通过丰富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 回顾历史知识, 并且通过问题的设计让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 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进一步深化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二、西方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师:古希腊民主制度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 奥巴马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这也说明了曾经长期以种族歧视著称的美国在民主制度方面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当今世界以美国、德国为代表的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间 接民主制, 即公民通 过选举代 表组成代 表机关 (即议会) , 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也就是“代议制” (板书:代议制) 。所以接下来, 我们来探讨近代西方形成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师:针对西方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我们思考以下问题。

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与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有何不同?英国的责任内阁制有何基本特点?

2.英、美、德国的政府如何产生?德国的皇帝与议会是什么关系?什么权力控制了什么权力?

3.英、美、德的权力中心是什么?

生: (思考、回答)

师: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君主是虚, 立宪是实;德国的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君主是实, 立宪是虚。也就是英国的君主没有实权, 被议会制约;而德国君主具有实权, 并控制议会。英国的责任内阁制的特点表现为以首相为代表的内阁向议会负责, 这也说明了英国的首相掌握了行政权, 但首相得向议会负责, 因此, 英国的权力中心还在议会。

2.英国的政府由议会选举产生, 美国的政府由总统组建, 德国的政府由皇帝任命。德国的皇帝控制了议会, 即行政权控制了立法权。

3.英、美、德的权力中心分别是议会、总统、皇帝。

师:结合刚刚的复习, 我们来做以下例题。

例题2近代美、德、英三国曾分别于1787、1871、1875年制定和颁布了本国宪法, 三国宪法的相同点主要有 ()

①实行责任内阁制②成熟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③议会都是两院制④促进了本国社会的发展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D.①②④

生:英国是责任内阁制, 而美、德并不是责任内阁制, ①选项不对;美、德、英的资本主义制度还在发展中, 不能称为成熟, ②选项不对。因此这一题选C。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问题的设计,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 加强对历史概念的理解, 并且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比较、概括等能力。)

三、政治文明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 综观人类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 我们可以获取哪些启示呢?下面请你们分组讨论, 谈谈你们的认识。

生: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受到经济、地理等因素的影响。民主政治由国情决定, 政治文明具有多样性。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不断完善、循序渐进的过程。

师:通过本节课的复习我们可以了解到, 文明的多样性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生活在地球上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在各自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文化、宗教和意识形态, 构成不同的社会文明。总之, 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必然结果。也正是由于存在着多种不同文明, 才使得我们这个世界丰富多彩、充满活力。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我们需要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主流, 吸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进一步形成了开放的世界意识。

西方宏观审慎监管制度之评鉴 篇7

1 宏观审慎监管制度之历史考察

早在1979年召开的巴塞尔委员会前身Cooke Committee会议上, 就首次提出了宏观审慎的概念, “当微观经济问题开始形成宏观经济问题时, 微观审慎性问题变成了所谓的宏观审慎性问题”。当然这只是国际性金融组织用微观与宏观的系统性原理尝试分析金融监管问题的开始, 但并未作深入分析研讨。随后, 在英格兰银行1979年10月公布的一份报告中也提到了宏观审慎问题, “宏观审慎性方法考虑的是影响整个市场的问题, 而不是影响单个银行的问题”。在1986年欧洲货币常务委员会的一份报告中, 使用了“宏观审慎政策” (Macro—prudential policies) 概念, 意指“建立广泛的金融体系和支付机制的安全和稳健”的一种政策框架。这是宏观审慎监管在上个世纪较为早期的表述与界定。随后这一概念基本无人问津, 直到亚洲金融危机再次被提及, 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在1998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 “对银行的持续有效监管可以从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两方面来实现”。通过对这些早期关于宏观审慎监管概念的比对, 本文认为, 作为审慎监管的一个重心转向, 或是对微观审慎监管的一种补充和完善, 宏观审慎是指从整个金融系统的高度出发去设计监管目标, 从宏观上防范系统性风险。当然, 这样一种审慎监管理论的重心调整势必会对以往的监管体制产生较大的冲击, 如在监管目标的选择、监管主体的重新设立以及监管范围的重新划分方面都会有所调整。这种金融监管理论目前在西方已经基本形成制度实践, 如美国《2010年华尔街改革法案》对美联储进行系统性风险防范权力的增加, 英国《2010年金融改革法案》后英格兰银行稳定委员会的设置等。在我国, 相关的研究分散于金融监管或金融风险等众多思想之中, 尚未有统一、完整的体系认知, 更未形成制度实践。因此, 本文将对西方的宏观审慎监管制度进行实证分析, 为完善我国的相应制度提供思路与借鉴。

2 西方宏观审慎监管制度之评鉴

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损失和惨痛教训促使人们开始反思, 寻求应对危机的方案。主要西方国家如英、美、法等国均已对本国金融监管重新立法, 进行监管改革;国际金融组织, 如世界银行、巴塞尔委员会等也做了理论研究与制度协作推动。对这些理论研究和制度成果的梳理毫无疑问为我国宏观审慎监管制度的构建提示了方向与路径。

美国是此次危机大剧的导演及领衔主演, 所以, 在众多改革举措中, 力度最大的首推美国。2010年7月, 美国国会正式通过《金融监管机构改革与金融消费者保护法案》 (以下简称“金融改革法案”) , 该法案主要有两方面的金融监管机构改革与创新。[1]根据金融改革法案, 首先, 美国设立了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 (FSOC) , [2]并在法案中明确授予其识别和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权力及责任。主要权力包括:金融监管委员会有权认定系统重要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针对可能产生系统性风险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 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可以提出差别性的资本充足率、杠杆限制、流动性和风险管理要求。其次, 金融监管委员会应负责收集金融市场可能产生系统性风险的金融机构及相关市场行为信息, 并定期向美国国会报告。再次, 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应就其实施的指在减少系统性风险的监管措施对经济所造成的影响进行持续研究。最后, 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应关注国内、国际的监管动向和发展, 并分析其对美国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影响。[3]

在对金融监管识别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 英国于2010年6月通过了金融监管改革法案, 决定在英格兰银行内部设立金融政策委员会 (Financial Policy Committee, FPC) , 负责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建筑业协会等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营进行审慎监管。针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规制, 法案规定从2010年7月起, 对冲基金必须在金融服务局注册并接受监管。英国政府也通过税收新规来加强对银行业奖金的税收增收比例, 以此约束银行的经营行为。

危机爆发后, 欧盟金融领域的立法也做了一次全面的审查与修改, 危机前的金融监管体系莱姆法路西柜架 (Lamfalussy f rame work) 也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根据欧盟高级监管组 (t he High-Level G roup on Financial Super vision in the EU) 主席德拉罗西埃提交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报告, 欧洲议会于2010年9月22日通过了欧盟金融改革法案。[4]新法案在金融监管体制上做出了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的体系构建。欧盟金融改革法案设立了欧洲系统性风险委员会 (European Systematic R isk Cou ncil, ESRC) , 在整个欧盟层面作为宏观监管主体, 防范成员国金融系统性风险, 并在可能出现重大风险时作预警提示以及要求成员国采取相应措施;通过建立欧洲金融监管者体步强化各成员国的微观审慎监管。改革后, 宏观当局通过对微观当局各项监管信息的收集来及时做出潜在风险预警, 有效地实现了监管信息的微观与宏观结合。

3 西方宏观审慎监管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目前的金融体制现状是, 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货币政策的制定及执行;在微观监管方面承担外汇、黄金市场以及清算系统的运作, 并承担反洗钱工作。金融监管主要是由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负责各自金融领域内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风险识别与防范。在我国的未来金融改革中, 如何将宏观审慎监管纳入金融监管内并实现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协调与外充, 本文认为, 西方的宏观审慎监管制度可以为我们做出如下启示。

3.1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重要性

在西方的金融监管改革中, 人们有效地认识到了微观审慎监管的局限性。单个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并不能确保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各个金融子系统符合微观审慎指标的行为从宏观上可能是不利于金融系统稳键的。如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不良率都处于低位运行, 但试想中国的房地产泡沫破灭, 这些集中的同质化信贷资产随即会产生风险敞口并可能上升为系统性风险。所以, 仅仅依靠微观审慎监管不足以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 混业经营的趋势使得以靠一个微观的指标去分析和预测各种风险变得十分不确定。金融各子系统在业务方面的关联性加强势必需要从更高层面来协调各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 这些均已超出微观审慎监管的范围。

3.2 宏观审慎监管目标的确立

英国的金融改革法案将宏观审慎监管目标表述为:“保证金融中介服务的稳定供给, 避免经济周期对信贷和流动性供给的影响”。言下之意, 金融应避免再次遭受某个实体经济泡沫破灭带来的影响。这种控制主要应实现金融机构之间的合理关联性并能在宏观层面有效地做到克服金融经营的顺周期性。在美国的金融改革法案中, 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被界定为识别和防范系统性风险。本文认为, 虽然上述表达存在差异, 但我们可以将宏观审慎监管的目标界定为:防范系统性风险, 维护金融秩序稳定。

3.3 宏观审慎监管的监管主体

宏观审慎框架内, 由谁来担任监管主体, 这恐怕是一个备受争议和较难取舍的问题。通过对西方宏观审慎监管制度的考察, 主要有两种模式, 一是重新设立宏观审慎监管主体, 如美国金融改革法案与欧盟金融改革法案;二是由中央银行承担宏观审慎监管职能, 如英国金融改革法案。在我国, 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主导宏观审慎监管还是构建全新的宏观审慎监管主体, 本文倾向于后者。理由如下:在我国目前微观审慎监管模式下, 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承担各自的监管职能;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一行三会”都不具备在金融监管方面的主导地位, 四者都缺乏宏观把握全局、能及时协调并处理金融体系中各种风险与问题的能力与条件。当然, 或许有人会提出质疑, 中央银行是最后贷款人, 其应当具有承担宏观审慎监管职能的天然优势。但本文认为, 最后贷款制度主要在于金融市场流动性的配置, 也不能全部涵盖系统性风险的各项要点;再者, 我国当下处于经济、社会大转型时期, 全国以及国际的经济、金融趋势变幻莫测, 中央银行要制定符合经济发展的货币政策并执行这些政策将耗去巨大的时间和精力, 再让中使变得相当困难。我国在2003年启动的中央银行职责改革、分离金融监管职能的初衷也正缘于此。因此, 本文认为, 我国应考虑建立更高层次的宏观审慎监管主体, 可参照欧盟的系统性风险委员会和美国的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等制度做法。

3.4 宏观审慎监管的范围

此次危机显示, 很多金融衍生产品都游离于微观审慎监管之外, 对于这些信息缺口, 金融监管难逃监管失灵的干系。因此, 在西方的宏观审慎监管方面, 场外衍生交易、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均被纳入监管范围。如美国2010年通过的对这些金融创新衍生产品的监管新规。本文认为, 这些制度均扩大监管范围无疑是值得我国借鉴的。凡是涉及金融风险的经营活动都应纳入监管范围。此外宏观审慎监管当局还应加强对非监管领域内的高度关注和全面的信息收集, 如果这些领域存在产生金融风险的危险时, 宏观审慎监管当局也有职责将这些领域纳入金融监管之列。

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在全球引发的经济动荡暴露了各国金融监管制度在应对系统性风险方面存在的重大问题。金融监管失灵表明:在应对金融系统性风险方面, 现有的单一金融行业、金融机构及金融业务微观的审慎监管模式存在重大风险敞口;识别和防范系统性风险需要在更高层面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并做相应制定设计。本文在分析主要西方国家金融宏观审慎监管制度的基础上, 尝试建立我国宏观审慎监管制度的路径选择和总体思路, 以求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

关键词:系统性金融风险,宏观审慎监管,制度探析

参考文献

[1]See TITLE I—FINANCIAL STABILITY:SEC.101.SEC.102.DEFINITIONS.”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2]Subtitle A—Financial Stability Oversight CouncilSEC.111.FINANCIAL STABILITY OVERSIGHTCOUNCIL ESTABLISHED. (a) ESTABLISHMENT.—Effective on the date of enactment ofthis Act, there is established the Financial Stability Oversight Council.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3]See SEC.112.COUNCIL AUTHORITY.: (1) IN GENERAL.—The purposes of the Council are— (A) to identify risks to the financial stability of the UnitedStates that could arise from the material financial distressor failure, or ongoing activities, of large, interconnectedbank holding companies or nonbank financialcompanies, or that could arise outside the financialservices marketplace; (B) to promote market discipline, by eliminating expectations on thepart of shareholders, creditors, and counterparties of suchcompanies that the Government will shield them fromlosses in the event of failure;and (C) to respond to emerging threats to the stability of the United States financial system.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

上一篇:唤醒阅读的力量下一篇:闪存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