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病害防治(共6篇)
梨树病害防治 篇1
近年来,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和加快, 周口梨果发展较快, 在沈丘、西华、商水、淮阳等县都有较大面积的梨种植。但危害梨树枝干的病害也呈多发趋势, 在周口梨栽培区, 危害梨树枝干的病害有梨树火疫病、梨树枝枯病、梨树黑色膏药病、梨树干枯病、梨煤污病、梨树腐烂病和梨树干腐病等。现将梨树火疫病、梨树枝枯病、梨树灰色膏药病和梨煤污病等病害的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以供防治参考。
1 梨树火疫病
1.1 症状
此病为梨树上最严重的毁灭性细菌类病害。可侵染梨等几乎所有蔷薇科植物, 是我国最主要的检疫对象。叶染病, 先从叶缘开始变黑, 后沿叶脉扩展致全叶变黑、凋萎下垂。花器染病, 萎蔫深褐色, 向下蔓延至花柄成水浸状。果实染病, 初生水浸状斑, 后变暗褐色并渗出黄色黏液, 致病果变黑干枯。枝干染病, 病部下凹呈溃疡状, 渐由褐变黑。
1.2 发病规律
病原细菌在枝干病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借雨水和昆虫传播, 通过蜜腺、自然孔口及伤口侵染。久旱遇雨、浇水过度、地势低洼易涝发病重;洋梨易染病, 日本梨较抗病。
1.3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选栽抗病品种;加强综合管理, 增施有机肥, 旱浇涝排, 壮树防病;合理修剪, 尽可能减少伤口;发现病树上的病枝、病叶、病梢及病花等, 带到园外集中烧毁, 减少菌源;及时防治其他害虫。 (2) 药剂防治。梨树发芽前全树均匀喷布1:2:200倍式波尔多液或72%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3.8%氢氧化铜干悬浮剂1000倍液等。10~15天1次, 连防3~4次。
2 梨树枝枯病
2.1 症状
主要为害大树上衰弱的枝梢。在衰弱的延长枝前端或结果枝上产生稍凹陷、不规则的褐色病斑, 病部生出黑色粒点状病菌孢子座。后期病皮龟裂脱落, 重致露出木质部或枯死。
2.2 发病规律
病菌在病部越冬。翌年春产生孢子。借风雨传播, 从衰弱枝伤口侵入, 引发枯枝病。
2.3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冬季修剪留桩宜短, 清除病死枝;夏季及时清除并销毁病枝, 集中烧毁或深埋。 (2) 药剂防治。发芽后枝干喷洒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甲·硫悬浮剂或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 10~15天1次, 连防2~3次。
3 梨树灰色膏药病
3.1 症状
病部初产生圆形至不规则形白色绵毛状菌膜, 中央暗灰色, 且不断向四周延伸, 中央厚周围薄, 颜色渐深形似膏药。后期呈紫黑色, 干缩龟裂, 逐渐剥落。
3.2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染病枝上越冬, 翌年春、夏之交温、湿度适宜时产生担孢子, 借气流、介壳虫传播, 孢子萌发后以介壳虫分泌物为营养, 形成新的菌膜, 不侵入寄主体内。树势弱、果园郁蔽、湿度大、介壳虫危害重易发病。
3.3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加强管理, 合理密植, 保持果园通风透光良好;合理修剪和负载, 增施有机肥, 合理灌排水, 增强树势, 提高抗病力;及时剪除病枝, 集中烧毁或深埋, 减少菌源。 (2) 及时防治介壳虫。使用松脂合剂, 冬季每500g原液加水4~5L, 春季加水5~6L, 夏季加水6~12L喷洒枝干;或其它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防治介壳虫。 (3) 药剂防治。刮除病部菌膜, 刮后涂抹1:1:100倍式波尔多液或20%石灰乳, 或3~5°Be石硫合剂, 或甲基硫菌灵悬浮剂与柴油 (5:1) 混合剂。刮掉的菌膜带出园外集中销毁。
4 梨煤污病
4.1 症状
果实染病, 初生数个小黑斑, 渐连成黑灰色不规则、上覆黑灰色霉状物即菌丝体的大病斑。新梢及叶染病, 上也生黑灰色煤状物。病斑一般用手擦不掉。
4.2 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枝上越冬, 翌春湿、温度适宜时, 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夏秋季多雨、树枝徒长、果园郁蔽发病重;树膛外围较内膛和下部发病轻。
4.3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冬春剪除病枝、清除落叶集中销毁, 消灭越冬菌源。合理修剪, 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 施肥壮树, 提高抗病力, 雨后排涝, 降低果园湿度。 (2)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洒50%甲基硫菌灵可湿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00~600倍液、45%噻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3.8%氢氧化铜干悬浮剂1000倍液等。10~15天1次, 连防2~3次。
摘要:着重介绍了梨常见的梨树火疫病、梨树枝枯病、梨树灰色膏药病和梨煤污病等枝干病害的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以供种植者参考。
关键词:梨,枝干病害,症状,防治方法
参考文献
[1]裴海潮等.河南林木良种[M].河南:黄河水利出版社.2008.
[2]冯玉增, 冯自民.图说梨杏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3]段金生.平原农业科技指南[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3.
如何防治梨树根腐病 篇2
1 发病症状
据调查,梨树根腐病主要危害根部及根颈部。其发病初期植株地上部症状不明显,当根系随发病逐渐腐烂,营养供应受阻的地上部位开始出现病状,首先在主根一侧的主枝上或全株表现,开始表现为植株生长势下降,不能抽生新梢或新梢短,果实个小,叶片小而薄、黄化,早期脱落。病菌侵染梨树的根部后,能迅速扩展至根颈部并沿主根向下蔓延,重病株很快造成整株死亡,并且多为盛果期的大树。有的果园还会迅速扩散蔓延。一般从发病到整株死亡只有1年时间,如遇到连阴雨天气,长时间积水1~2个月就会很快整株枯萎落叶死亡。7-8月份高温多雨期,是该病侵染和扩展的最主要时期。无病根通过和病根的接触直接侵染传播,或者通过病残体的移动而传播。病组织在土壤中传播的距离有限,土壤的干湿度影响病菌的扩展。长时间干旱可抑制病菌在根部的扩展。
2 发病原因分析
经在梨区发病果园调查认为,发病的主要原因:一是化肥配方不合理,使用过量;特别是偏施单一元素或使用了劣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或酸化严重,导致根腐病的发生;二是土壤长时间处于高湿高温状态,根系缺氧,造成根枝生长严重失调,抗病能力减退;三是连年挂果负载量过大,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过低,特别是中微量元素不足、营养供应跟不上。
3 防治方法
梨树病害防治 篇3
关键词:梨树,病害,防治
1 梨黑星病
梨黑星病又叫疮痂病, 是梨树上一种主要病害。梨黑星病在黑龙江省分部不广, 目前仅限于哈尔滨市、绥化市、勃利县等少数地区。梨黑星病发生后, 常引起梨树早期大量落叶, 果实畸形, 不能正常膨大, 同时病树第2年结果明显减少, 对产量影响很大。
1.1 黑星病能危害果实、果梗、叶片、叶柄和新梢等。
果实受害后, 先产生淡黄色圆形斑点, 扩大后病部凹陷, 其上密生黑色霉层, 最后病斑木栓公, 变硬, 凹陷龟裂。幼果受害后, 变成畸形。果实成长期受害, 果面产生大小不等的圆形黑疤, 表面粗糙, 果实一般不变形。果梗受害时部凹陷并长满黑色霉层。叶片受害时, 在叶背主脉和支脉间产生椭圆开淡黄色病斑, 不久病斑沿主脉边缘长出黑色霉层, 严重时病斑斑连片。叶柄受害症状同果柄, 影响水分和养分运输, 引起早期落叶。
1.2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在腋芽的鳞片内越冬, 也能在枝梢病部或叶片上越冬。
第2年春季新梢基部最先发病, 病梢的病菌, 风雨传播, 引起叶片和果实发病。本病发生期很长, 从展叶到采收都有发生, 发生盛期在7-8月雨季内。梨黑星病的发生和降雨量有关, 一般5-6月雨水多, 日照不足, 空气湿度大, 容易引起黑星病流行。天气干旱时, 发病轻。
1.3 防治方法:
消灭越冬菌源, 减少初次侵染。结合修剪消除病芽、病梢、病叶和病果。要晚秋或早春清扫梨园, 病残枝、叶要集中烧毁, 不要堆放在园内。在早春梨芽膨大前, 喷洒一次波美5度石硫合剂, 消灭越冬病菌;加强管理, 增强树势。增施粪肥, 特别是增施有机肥, 并在生长前期喷施250倍尿素及300-500倍磷酸二氢钾, 可增加树势, 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2 梨轮纹斑病
梨轮纹斑病又称粗皮病、瘤皮病, 是梨树的主要病害之一, 主要为害枝干、果实。
2.1 症状。
枝干受害是以皮孔为中心, 先产生近圆形病斑, 病斑呈褐色, 水浸状。以后逐渐产生质地坚硬的瘤状物, 病斑四周开始凹陷, 病部出现小黑粒点, 以后扩大呈黑褐色, 并形成同心轮纹。果实受害时, 多在近成熟期及贮藏期, 果面上散生小粒点, 病果迅速腐烂。
2.2 发病规律。
该病是真菌引起的病害, 病菌在病部越冬, 春季借风雨传播, 病菌从自然孔口和伤侵入梨树的枝、叶、果实、4-5月是为害枝干盛期, 6-7月是危害果实期, 8-9月枝干上再次染病。防治方法1) 加强苗木检查, 防止带病苗木截到新园。2) 注意剪除病枝梢和刮治粗皮。3) 药剂防治。发芽前喷3-5度石硫合剂或40%福美砷200倍液;果树生长期, 应喷药保护果实, 喷200-240倍的波尔多液、50%退菌特800倍、5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50%苯来特1000倍液均有防效。一般每隔15-20天喷1次, 共喷3-5次。
3 梨斑枯病
梨斑枯病又名褐斑病。白星病,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等省,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 造成早期落叶, 树体衰弱。 (1) 症状该病最初在叶上产生圆形或近圆形褐斑, 以后逐渐扩大。发病严重的叶片常有病斑数十个之多, 并连接成不规则的褐色大病斑, 后期病斑中央变成灰白色, 病斑上密生小黑点, 这是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2) 发病规律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子囊壳地落叶病斑内越冬, 第2年通过风雨将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散布出去, 孢子粘在新叶上即可引起初次侵染, 并形成病斑, 产生病菌, 进行多次侵染, 陆续引起叶片发病。 (3) 防治方法1) 清理果园减少侵染来源。2) 加强管理增施有机肥料, 提高树仨抗病能力。3) 结合防治梨黑星病、黑斑病等, 喷布1;2:200倍波尔多液2-3次, 发芽期和落花后各喷一次, 重点是落花后的那一次, 如果在天气多雨, 病害盛发的年份, 还可补喷2次。4) 注意园内排水, 降低土壤湿度, 控制病害的发展。
4 梨树腐烂又称臭皮病
在我国北方梨区普遍发生, 发病后常引起整株死亡, 受冻害后更甚, 对生产影响很大
(1) 症状。梨树腐烂病的发生部位主要是主干、主枝和侧枝, 小枝上也可发生。在主干和主枝的向阳面及丫杈处最易发病。症状表现有溃疡型和枝枯型两种。溃疡型是在发病初期病部为呈红褐色, 水渍状, 稍有肿走的病斑, 形状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用手按病部可下陷, 并溢出红褐色汁液, 病组织松软糟烂, 组织解体, 易撕裂, 在腐烂过程中散发出一股酒糟味。病部发展到一定时期后可爱河干缩下陷, 病健交界处发生裂缝。病斑后期右产生很多黑色小粒点, 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天气潮湿时, 从分生孢子器中可涌出鲜黄色卷须状的孢子角。
(2)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在病皮内越冬, 次年春暖时病菌开始活动, 并继续扩展, 产生孢子随风雨传播, 从伤口侵入。此病一年有两个发病高峰, 春季盛发, 夏季停止发展, 秋季再活动, 但危害比春季轻。该病在一株树上的发病部位以枝干的阳面发病多, 阴面发病少, 树干分杈的地方也比较交易发病。通常管理粗放的结果大树发病较重, 栽培管理好、树势强的树发病轻, 尚未结果的幼树发病也较轻。
(3) 防治方法。提高树体营养水平。改良土壤, 增加保肥保水能力, 增施有机肥料, 特别是磷钾肥, 使树势生长健壮, 提高抗病能力;加强树上管理。合理修剪, 控制结果数量, 防止大小年现象。加强病虫防治, 减少伤口等;及时刮治和喷药杀菌。其具体方法与苹果腐烂病大体相同。除个别深至木质部的病斑处, 一般不必刮到木质部。
5 梨干枯病
梨干枯病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及浙江、江苏、云南等地, 干枯病发生后可造成枝干开裂、皮层腐烂或枯死, 损失很大。
症状:梨苗木发生干枯病时, 在树干表面产生圆形、暗污色水渍状病斑, 以后逐渐扩大成椭圆形、梭开或不规则形赤褐色病斑。病部可逐渐下陷, 在病健交界处产生裂缝, 后期病部生出黑色小粒点状的分生孢子器。病部以上的枝干即逐渐枯死, 遇大风时, 易在病部折断。成年梨树的主干及分枝均可受害, 病部也发生类似幼权上病斑, 严重时病部下陷, 树皮折裂、翘起, 木质部外露, 以致整枝枯死。病死树皮上也有黑色小粒点状的分生孢子器。
防治方法:发病规律梨干枯病以多年生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被害的枝干上越冬, 翌年春雨后分生孢子器内逸出分生孢子, 借雨水传播, 引起初次侵染。病组织内的菌丝体, 在条件适宜时也可不断提高扩展, 一般每年5月开始侵染, 6月上、中旬扩展较快, 6月中旬以后气温升高, 病害发展缓慢, 至8月中旬以后, 气温渐渐变凉, 又适于该病的发展。所以一年中梨干枯病有两次发病高峰。
梨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篇4
1 灰色膏药病
1.1 发生症状
病部初产生圆形至不规则形白色绵毛状菌膜, 中央暗灰色, 且不断向四周延伸, 中央厚周围薄, 颜色渐深形似膏药。后期呈紫黑色, 干缩龟裂, 逐渐剥落。
1.2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染病枝上越冬, 翌年春、夏之交温、湿度适宜时产生担孢子, 借气流、介壳虫传播, 孢子萌发后以介壳虫分泌物为营养, 形成新的菌膜, 不侵入寄主体内。树势弱、果园郁蔽、湿度大、介壳虫危害重易发病。
1.3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加强管理, 合理密植, 保持果园通风透光良好;合理修剪和负载, 增施有机肥, 合理灌排水, 增强树势, 提高抗病力;及时剪除病枝, 集中烧毁或深埋, 减少菌源。 (2) 及时防治介壳虫。使用松脂合剂, 冬季每500g原液加水4~5L, 春季加水5~6L, 夏季加水6~12L喷洒枝干;或其它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防治介壳虫。 (3) 药剂防治。刮除病部菌膜, 刮后涂抹3~5°Be石硫合剂, 或甲基硫菌灵悬与柴油 (5:1) 混合剂, 或1:1:100倍式波尔多液或20%石灰乳。刮掉的菌膜带出园外集中销毁。
2 褐斑病
病原为子囊菌门梨球腔菌, 又称梨叶斑病、梨斑枯病、圆斑病。危害果、叶。
2.1 发生症状
果实感病, 初现灰白色点状斑, 直径1~2mm, 为稍凹陷褐色病斑。叶片感病, 症状与病果相似, 点状斑渐扩大为具紫色边缘、圆形或多角形, 上生黑色小粒点病斑。
2.2 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叶上越冬, 翌年产生分生孢子传播蔓延, 4~6月间发生。降雨多、树势弱、密度过大、偏施氮肥, 通风排水不良的果园发病重。不同品种的梨, 其抗病性不同。
2.3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冬春季节彻底清除枯枝落叶病果集中烧毁或深埋, 减少越冬菌源。加强梨园管理, 合理密植, 增施有机肥以增强树势, 提高梨树抗病能力。 (2) 化学药剂防治。花后喷药是防治此病和最佳时期。可喷洒1:2:200倍式波尔多液、7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800倍液、28%多·井悬浮剂400~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 15~20天1次, 连喷2~3次。
3 梨星毛虫
又名梨叶斑蛾, 俗称包饺子虫、裹叶虫, 危害梨叶、蕾花。
3.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8~13mm, 翅展18~30mm, 体及翅暗青色有光泽, 翅半透明, 翅缘浓黑色;雌蛾触角锯齿状, 雄蛾触角双栉齿状。蛹:长11mm, 淡黄至黑褐色, 被以双层白色丝茧。幼虫:老熟时体长约20mm;头黑褐色, 胴部乳白色或淡黄色, 背线黑褐色, 体背各节两侧有近圆形的黑斑, 各节有横列的瘤状突起6个, 每个瘤突上生有数十根白色细毛。卵:初产黄白色渐变为紫褐色, 长约0.8mm, 扁椭圆形。
3.2 发生症状
幼虫吐丝将叶片缀合包成“饺子”状, 在其内取食叶片、花蕾, 叶片仅留表皮和叶脉呈网状, 严重时满树是吃尽叶肉的苞叶, 一片红色, 新幼虫二次危害, 将叶片吃成油纸状, 树冠成灰白色。
3.3 发生规律
1年发生1~2代, 以2龄幼虫在树皮裂缝里结灰白色茧越冬。翌春主要危害果树花芽、幼叶、花蕾;4月下旬花开、展叶后, 幼虫缀合叶片呈饺子状, 躲于其中啃食叶肉, 被害叶仅留表皮及叶脉, 呈焦枯状, 有时也危害靠近叶片的果实。一头幼虫可危害7、8个叶片, 5月中下旬在包叶内结茧化蛹, 蛹期10天左右。6月中下旬羽化为成虫, 飞翔力不强, 昼伏夜出, 卵块产于叶面, 每块卵量80~100多粒;早晨气温低时成虫易被震落。卵期7~8天。7月初幼虫孵化危害, 7月下旬2龄虫陆续在粗皮下、裂缝中做茧休眠越冬。有少数可继续发育成第2代幼虫, 危害至10月做茧越冬。天敌有梨星毛虫悬茧蜂、金光小寄蝇等。
3.4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冬、春季用硬刷子刮刷树皮翘缝, 消灭越冬幼虫;幼虫发生期及时摘除虫叶和虫茧苞, 消灭苞内幼虫。 (2) 药剂防治:花芽膨大期至开花初期及7月中旬幼虫孵化期, 是药剂防治的2个有利时机。可喷洒25%灭幼脲胶悬剂12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50%丙硫磷乳油或5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等。
4 黄刺蛾
又名刺蛾、洋辣子、八角罐、八角虫等, 为害芽、叶。
4.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3~16mm, 翅展30~34mm。头和胸部黄色, 背部黄褐色;前翅内半部黄色, 外半部为褐色, 有2条暗褐色斜线, 在翅尖上汇合于一点, 呈倒“V”字形。内面1条伸到中室下角, 为黄色与褐色的分界线。茧:灰白色, 质坚硬, 茧壳黑褐色, 有不规则纵条纹, 形似雀卵。蛹:椭圆形, 长12mm, 黄褐色。幼虫:体长16~25mm, 头小, 体粗大呈长方形, 黄绿色;体背有一两端粗中间细的哑铃形紫褐色大斑和许多突起枝刺。卵:椭圆形, 黄绿色。
4.2 发生症状
低龄幼虫群集叶背面啃食叶肉, 稍大把叶食成网状, 随虫龄增大则分散取食, 将叶片吃成缺刻, 仅留叶柄和叶脉, 重者吃光全树叶片。
4.3 发生规律
黄淮地区1年发生2代, 以老熟幼虫在树枝上结茧越冬。翌年5月上旬化蛹, 5月中下旬~6月上旬羽化, 成虫趋光性强, 产卵于叶背面, 数十粒连成一片;6月中下旬幼虫孵化, 初孵幼虫喜群集危害, 数头幼虫白天向内形成环状静伏于叶背。6月下旬~7月上中旬幼虫老熟后, 固贴在枝条上, 作茧化蛹。7月下旬出现第2代幼虫, 危害至9月初结茧越冬。天敌有上海青蜂和黑小蜂等。
4.4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冬春季剪除冬茧集中烧毁, 消灭越冬幼虫。 (2) 生物防治:摘除冬茧时, 识别青蜂选出保存, 来年放入园中天然繁殖寄生虫茧。或喷洒每1g含1亿活孢子的杀螟杆菌或苏云金杆菌悬浮剂防治。 (3) 药剂防治:幼虫危害初期喷洒90%晶体敌百虫或5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50%杀螟硫磷乳油1000倍液、40%辛硫磷乳油1200倍液或25%灭幼脲悬浮剂2000倍液等。
参考文献
[1]冯玉增, 冯自民.图说梨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1, 10
[2]林晓安等.河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M].河南: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5.
梨树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篇5
1 梨银叶病
1.1 危害症状
受害果树的症状主要表现在叶片和枝上[1]。在病菌作用下叶片表皮和叶肉组织分离, 其间隙充满空气, 由于光线的反射作用, 叶片呈现淡灰色, 略带银白色光泽, 故称银叶病;枝上症状主要表现在木质部, 病菌在病树木质部中向上可蔓延到一至二年生枝条, 使病部木质部变为褐色, 较干燥, 有腥味, 但组织不腐烂, 向下可蔓延到根部, 病根多腐朽。受害果树往往先从1个枝上表现症状, 以后逐渐增多, 直至全株发病。发病树发芽迟缓, 叶片和果实变小, 病死的树上可产生复瓦状紫灰色子实体, 但子实体不产生在未死病树上。
1.2 防治方法
增施充分腐熟有机肥, 改良土壤, 增强树势, 提高树体抗病性。地势平坦低洼果园, 加强排水设施, 防止园内积水, 果树生长不良。保护树体, 防治其他枝干病虫害, 减少伤口, 修剪宜轻。在病区内不提倡高接换种。对较密果园, 适当进行移植, 达到合理密度, 避免互相摩擦造成伤口。对重病树和死树要连根挖掉, 刨尽根须, 带出果园集中烧毁, 病穴用生石灰消毒。清理果园, 消除残枝、病叶和病根, 清除病源。挖除病株的土壤消毒后, 重新定植其他非蔷薇科果树, 实施果园改造。对病株发病枝条少的采取断枝疗法, 即锯掉病枝干, 注意将木质部变色部分全部锯除干净, 用波尔多液, 或10°Bé石硫合剂, 或20%施宝灵1 000倍液涂抹伤口, 抑制病菌蔓延。轻发病株采取晾根, 然后用20%施宝灵3 000倍液喷叶和灌根同时进行。果树发芽前, 土壤施百坦或速保利杀菌剂750 g/hm2, 有明显的控制和预防效果。
2 梨黑星病
2.1 危害症状
梨黑星病是梨树的主要病害, 该病主要为害梨树的幼嫩组织 (幼叶、幼果、嫩梢等) , 病部产生黑色霉状物, 叶子受害, 病斑多发生在叶背面, 呈褪绿色不规则形, 叶脉和叶柄上为长条形和椭圆形, 病斑上很快出现黑霉层, 叶片变黄、变红, 易早落叶。幼果病斑开始为淡黄色小点, 后扩大为圆形, 黑霉层逐渐凹陷, 变硬或龟裂, 易早脱落, 果实在生长后期发病, 病斑为圆形, 有黑霉层但不凹陷。嫩梢上的病斑为椭圆形或近圆形, 有黑霉、凹陷、龟裂、呈疮痂状。由病芽抽生的嫩梢, 病斑多在嫩梢的基部, 芽鳞片松散不落。正在生长的徒长枝和秋梢易染病, 严重时枯死。花序的病斑, 多在花梗的基部, 渐使花序干枯萎蔫。梨黑星病从花期至果实成熟期均可发病, 主要危害鳞片、叶片、叶柄、叶痕、新梢、花器、果实等梨树地上部所有绿色幼嫩组织。从花期开始侵入危害, 造成落花落果, 3月病源侵入, 后在8月果实采收贮藏期果心变黑[2]。
2.2 防治方法
梨落花后, 结合疏花疏果剪除病梢, 对控制全年发病有很大作用。落花后7~10 d用20%代森铵1 000倍液, 或40%福星8 000~10 000倍液, 或62.25%仙生2.505 kg/hm2进行防治。发病盛期, 6月中下旬用40%福星8 000~10 000倍液, 或62.25%仙生2.505 kg/hm2, 或80%代森锌800倍液进行防治。
3 梨锈病
3.1 危害症状
梨锈病又称羊胡子、赤星病, 主要危害梨树的叶片、新梢和果实。病叶初为黄橙色光泽小斑, 后扩大成呈椭圆形病斑, 有黄晕圈与健部分开, 病组织正面凹陷, 背面隆起, 长出灰褐色毛状物即锈子腔, 后期病斑变黑枯死, 仅留痕迹。果实病部稍凹陷, 新梢、果柄、叶柄病部发生龟裂, 易折断。靠近柏树发病更重, 发生时间在3月下旬至4月底。
3.2 防治方法
梨树展叶至幼果期, 相隔10 d连续喷2~3次药剂, 采用40%福星8 000~10 000倍液, 或15%粉锈灵1 000~1 500倍液防治。
4 梨蚜 (梨二叉蚜)
4.1 为害症状
为害梨叶时, 群集叶面上吸食, 致使被害叶由两侧面纵卷成筒状, 早期脱落, 影响产量与花芽分化, 削弱树势。
4.2 防治方法
在发生数量不大时, 早期摘除被害卷叶, 集中处理。在越冬卵基本孵化完毕、梨芽尚未开放至发芽展叶期为施药适期, 喷施40%乐果1 000~1 500倍液, 或吡虫啉2 000倍液防治。
5 梨虎 (梨象鼻虫)
5.1 为害症状
以成虫、幼虫为害果实, 成虫在幼果面上啃成不规则的斑块, 并于产卵前咬伤产卵果的果柄, 造成落果;幼虫在果内蛀食, 使果实皱缩成凹凸不平的畸形果, 严重影响梨的产量和品质。
5.2 防治方法
春季成虫出土初期, 在树冠地面撒施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1 kg拌细土20 kg配成的毒土, 触杀出土成虫。5月上中旬成虫发生盛期, 喷药防治, 每隔10~15 d喷1次, 连喷2次, 可使用90%敌百虫800倍液, 或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 或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400倍液。6—7月及时拾毁地上落果, 消灭其中的幼虫。
6 梨眼天牛
6.1 为害症状
成虫咬食叶背的主脉和中脉基部的侧脉, 也可咬食叶柄、叶缘和嫩枝表皮。幼虫蛀食枝条木质部, 在被害处有很细的木质纤维和粪便排出, 受害枝条易被风折断。
6.2 防治方法
防治成虫在成虫羽化期, 结合防治果树其他害虫, 可喷洒50%敌敌畏液。捕杀幼虫利用幼虫爬出的习性, 在早晨或傍晚, 对有新鲜虫粪的坑道口, 掏除木屑捕杀幼虫;用1~2mm粗铁丝刺入坑道内, 并转动刺杀幼虫;用棉球或软泡沫塑料蘸50%敌敌畏塞入坑道内熏杀幼虫, 道口用泥堵住。防治虫卵在枝条产卵伤痕处涂药, 用煤油500 g加入50%敌敌畏乳剂50 g配制成的煤油药剂, 以毛笔涂抹。冬季结合修剪, 剪去的被害枝在3月间要处理完毕。不能剪除的被害枝, 可用铁丝戳入被害的老枝内, 以杀死幼虫或蛹。在早春梨树新梢抽发时, 于早晚或阴天捕捉成虫。成虫产卵结束后, 及时剪除被害新梢, 在断口下3~4 cm处剪除[3]。掌握在成虫发生高峰期新梢长至5~6 cm时, 喷90%敌百虫1 000倍液防治, 喷药时间以中午前后最好, 在2 d内突击喷完。
7 梨木虱
7.1 为害症状
梨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昆虫。成虫、若虫均能危害梨树叶片、嫩梢, 并诱发煤烟病的发生危害, 导致梨树落叶、落果、品质变劣。一般受害梨树减产10%左右, 严重受害梨树减产30%以上。在暖冬年份, 2月中旬为越冬代成虫始见期。卵散产。越冬代成虫卵主要产在梨芽附近或鳞片内。卵主要产在叶柄、叶脉;叶面和叶缘内, 单产, 卵无柄。历期为7~10d。初产的卵乳白色, 卵中下部有一赤点。若虫分5龄, 从第1~5龄腹部末端都能排泄一种白色蜡丝, 若虫在蜡丝内;第3龄若虫可见翅芽;第4龄若虫体色为绿色, 翅芽明显, 为褐色。各龄若虫复眼均为赤色。第1代若虫始见期在3月10日左右。以各代卵孵始盛期即若虫1~2龄高峰期为最佳防治适期。
7.2 防治方法
可用虫螨克1 250~1 500倍液, 或康复多3 000倍液进行防治。
8 梨小食心虫
8.1 为害症状
梨小食心虫又名桃折心虫, 在桃树上主要为害嫩梢, 在梨树上则为害果实。果实被幼虫钻蛀, 果实表面仅现一黑点, 后逐渐深入果心, 受害果易腐烂。
8.2 防治方法
冬季落叶后至翌年3月上旬, 深挖树盘、刮除翘皮、诱杀成虫相结合开展越冬防治, 狠压越冬基数。剪虫梢, 摘虫果, 从而控制第2代成虫的虫群迁转, 为后期保果奠定基础。同样可在幼果期用80%敌杀死乳油2 000倍液, 或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喷雾。在果实开始膨大时, 普遍施1次杀菌剂和杀虫剂, 然后采取果实套袋, 可避免果实遭受病虫的直接侵害。当果子接近成熟采收前1周左右, 应去掉果袋, 以利于果实的外观着色和果实中的糖分转化。
参考文献
[1]许发良.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浙江林业科技, 2002, 22 (5) :74-75, 78.
[2]吴素红, 徐煦.梨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J].中国林业, 2008 (17) :55.
[3]魏颖.梨树春季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23) :115.
梨树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篇6
关键词:梨,病虫害,症状,防治要点
在周口梨栽培区,危害梨树的病虫害主要有梨黑斑病、梨锈病、梨实蜂和梨星毛虫等。现将这些病虫害的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要点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梨黑斑病
病原为半知菌类菊池链格菌,主要危害果、叶、新梢及花。
1.1症状
幼果感病,初现黑色小圆斑,以后逐渐扩大,略凹陷,尔后致果面发生深达果心的龟裂,病果早落。幼嫩叶最易染病,叶面具1~10mm近圆形、微带淡紫色轮纹黑斑;多病斑合并为不规则大斑,引起早落叶。成叶染病,叶面出现2cm左右、微显轮纹的淡黑褐色病斑。1年生新梢染病,为椭圆形稍凹陷、淡褐色溃疡斑。潮湿条件下不同病处都生黑色菌丝霉层。
1.2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叶、果及病枝上越冬。翌年春天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及再侵染。整个生长期各部位均可发病。果实5月出现病斑,6~7月迅速增加。树势弱、修剪整枝不当、虫害多、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通风透光差的果园发病重。
1.3防治要点
①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少栽易感病的西洋梨、日本梨、酥梨和雪花梨;清除越冬菌原:在梨树落叶后至萌芽前,清除果园内的落叶、落果,剪除有病枝条并集中烧毁深埋;加强树体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提倡果实套袋。②化学药剂防治。对有病史的果园,发芽前喷洒45%晶体石硫合剂300倍液或加入300倍五氯酚钠液;芽后、花前、花后及雨季发病前喷洒1︰2︰200倍式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10%多氧霉素1000~1500倍液交替使用,或7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多抗霉素水剂300~400倍液等3~4次。另据日本报道,防治梨黑斑病效果最好的药剂为多氧霉素和敌菌丹。使用浓度,多氧霉素为50~100mg/kg,敌菌丹为1000~1200倍液。花期前后及接近果实成熟期,适宜应用多氧霉素,梅雨期则应用敌菌丹为好。喷药最好在雨前进行。
2梨锈病
危害果实、叶及新梢。
2.1症状
果实感病后,病部中间密生橙黄色性子器,周围产生灰褐色毛状锈子腔,稍凹陷。果实发育停止,畸形早落。新梢、果柄、叶柄上病部发生龟裂,易被折断。叶感病,正面出现近圆形、中部密生橙黄色性子器,外围具黄色晕圈病斑;病组织正面凹陷,背面隆起,长出灰褐色毛状病菌锈子腔,先端成熟开裂后散出黄褐色粉状锈孢子;后期病斑枯死引起早落叶。桧柏为其转寄主。
2.2发病规律
病菌以多年生菌丝体在桧柏病组织中越冬,翌春形成冬孢子角并产生担孢子,借风传播,但距离较近;侵染梨树幼叶、幼果及嫩枝,不能进行重复侵染,1年只发病1次;6~10天后生成病斑和性孢子,由昆虫传带进行有性结合,生成锈子腔和锈孢子。锈孢子经风传送再侵染转主寄主桧柏嫩枝叶。3~4月气温回升慢,气温偏低,降雨多,风向和风速适宜,易引起该病发生和流行。
2.3防治要点
①农业防治。梨园附近禁植桧柏、龙柏或相距不少于5km;梨园附近若有桧柏,应在春季前剪除桧柏上病瘿,并用1︰2︰150倍式波尔多液或波美2~3°Be石硫合剂喷射桧柏,以减少初侵染源。②化学防治。在桧柏上冬孢子角变软呈水渍状时,开始在梨树上喷洒0.3~0.5°Be石硫合剂或1︰2︰200倍式波尔多液,或50%硫磺悬浮剂400倍液,或20%三唑酮·硫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800倍液,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12~15天1次,防治2~3次。
3梨实蜂
又名梨实锯蜂、蜇梨蜂。分布于华北、华中和华南等产区。危害梨花和果。
3.1形态特征
卵:长椭圆形,白色半透明。幼虫:体长约8mm,淡黄白色。头部半球形橙黄或黄褐色;胸足3对,腹足7对。蛹:长约4.5mm,初白色渐变黑褐色。成虫:雌体长约4.5mm,翅展约11mm,雄体长约4mm,翅展约9mm,体黑色,翅浅黄色透明。
3.2危害症状
幼虫蛀食梨的花萼、幼果,致受害果干枯脱落。
3.3发生规律
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内结茧越夏和越冬。翌年杏花芽开时(梨花序分离)成虫羽化并先在杏花上取食,成虫有假死性,早晨和日落不活泼,振动即落下。梨花含苞待放时,转移到梨树上产卵,卵散产在花萼组织内,每花着1粒卵,卵期5~6天。初孵幼虫先在花萼基部串食,后蛀入果心,致幼果干枯脱落。幼虫期15天左右,老熟脱果落地,于土中做茧滞育越夏越冬。开花早的品种受害重。
3.4防治要点
①农业防治:冬春深翻树盘,利用低温冻害和鸟食消灭越冬茧;杏树开花时,清晨和日落后震树捕杀成虫。②药剂防治:在成虫羽化出土前或幼虫脱果入土前,树冠下地面喷洒48%哒嗪硫磷乳油6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300倍液等,并浅锄地面。在梨花序分离至含苞待放的成虫发生期树上喷洒48%哒嗪硫磷乳油2000倍液或52.25%蜱·氯乳油1500~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3500倍液。
4梨星毛虫
又名梨叶斑蛾,俗称包饺子虫、裹叶虫,分布全国梨产区,危害梨叶、蕾花。
4.1形态特征
卵:初产黄白色渐变为紫褐色,长约0.8mm,扁椭圆形。幼虫:老熟时体长约20mm;头黑褐色,胴部乳白色或淡黄色,背线黑褐色,体背各节两侧有近圆形的黑斑,各节有横列的瘤状突起6个,每个瘤突上生有数十根白色细毛。蛹:长11mm,淡黄至黑褐色,被以双层白色丝茧。成虫:体长8~13mm,翅展18~30mm,体及翅暗青色有光泽,翅半透明,翅缘浓黑色;雌蛾触角锯齿状,雄蛾触角双栉齿状。
4.2危害症状
幼虫吐丝将叶片缀合包成“饺子”状,在其内取食叶片、花蕾,叶片仅留表皮和叶脉呈网状,严重时满树是吃尽叶肉的苞叶,一片红色,新幼虫2次危害,将叶片吃成油纸状,树冠成灰白色。
4.3发生规律
年发生1~2代,以2龄幼虫在树皮裂缝里结灰白色茧越冬。翌春主要危害果树花芽、幼叶、花蕾;4月下旬花开、展叶后,幼虫缀合叶片呈饺子状,躲于其中啃食叶肉,被害叶仅留表皮及叶脉,呈焦枯状,有时也危害靠近叶片的果实。1头幼虫可危害7、8个叶片,5月中下旬在包叶内结茧化蛹,蛹期10天左右。6月中下旬羽化为成虫,飞翔力不强,昼伏夜出,卵块产于叶面,每块卵量80~100多粒;早晨气温低时成虫易被震落。卵期7~8天。7月初幼虫孵化危害,7月下旬2龄虫陆续在粗皮下、裂缝中做茧休眠越冬。有少数可继续发育成第2代幼虫,危害至10月做茧越冬。天敌有梨星毛虫悬茧蜂、金光小寄蝇等。
4.4防治要点
①农业防治:冬、春季用硬刷子刮刷树皮翘缝,消灭越冬幼虫;幼虫发生期及时摘除虫叶和虫茧苞,消灭苞内幼虫。②药剂防治:花芽膨大期至开花初期及7月中旬幼虫孵化期,是药剂防治的2个有利时机。可喷洒50%丙硫磷乳油15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25%灭幼脲胶悬剂1200倍液或20%甲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等。
参考文献
[1]裴海潮等.河南林木良种[M].河南:黄河水利出版社,2008.
【梨树病害防治】推荐阅读:
病害防治10-15
玉米病害防治05-12
早期病害防治07-27
病害防治论文06-15
荞麦的病害防治05-08
芹菜生理病害防治06-07
铁路路基病害防治08-05
山楂果实常见病害防治05-10
桉树常见病害及其防治05-11
公路基层病害及防治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