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径探析

2025-01-08

途径探析(精选11篇)

途径探析 篇1

近年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和人民生活的日新月异, 特别是作为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 他们的心理素质和耐挫能力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当今的青少年的最大特点就是, 外面光鲜夺目, 却质地绵软, 稍有小挫折或是被说两句就像草莓被碰撞到全身, 变得一团稀烂。当今的青少年群体被冠以“草莓族”的称号, 这足见缺少抗挫能力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的普遍问题, 直接影响了当代青少年的基本素质。所以, 寻找有效的挫折教育途径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挫折教育是以提高青少年挫折容忍力为目的的教育, 其实施方法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1) 纠正中学生的不合理认知; (2) 及时疏泄消极情绪; (3) 提高意志品质。

一、纠正中学生的不合理认知

为了提高中学生的挫折承受力, 就必须有效矫正业已形成的不合理信念, 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的信念对他们的挫折承受力带来的不良影响。鉴于目前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在纠正不合理信念方面比较有效, 因此, 矫正青少年的不合理信念也应该运用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通过科学的方式向来访者所持有的关于他们自己的、关于他人的以及关于他们周围世界的不合理的信念进行挑战和质疑, 以动摇他们的这些信念, 最终用合理的信念取代不合理的信念。

首先, 应使青少年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产生质疑。根据费斯廷格的理论, 人有许多认知因素, 当各种认知因素出现“非配合性”关系时, 认知主体就会产生认知不协调, 这种不协调会产生心理压力, 使个人去改变有关的态度或观念, 从而改变行为。所以, 要想校正青少年的不合理信念, 挫折承受力教育的实施者就必须应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 昭示着挫折存在的必然性, 使他们认识到人生并非一路坦途, 人也不可能没有缺点, 使他们认识到实际的情况与自己业已形成的认知之间的矛盾, 最终使其对不合理认知产生怀疑。

其次, 帮助学生认识到信念中的不合理之处, 使他们真正认识到, 他们的那些不合理的信念是不现实的, 不合逻辑的东西, 他们的那些信念是站不住脚的。然后, 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信念, 分清合理的信念和不合理信念。这个过程是比较艰难的, 个体可以很轻易地接受一个错误的认知, 这个认知一旦被接受, 再要求个体认识到这种认知是错误的, 必然会引起个体的不良情绪反应, 产生抵触情绪。所以, 在实施这个环节时, 教师应提供丰富的感性、理性信息和具体的事例, 并且要给学生申辩讨论的机会, 使其能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认识到自己的不合理认知。

最后, 以合理的信念取代那些不合理的信念, 这个环节的重点就是对合理信念的总结。教师应该针对上述提出的青少年三个方面的不合理认知, 提出合理的认知, 并将正确的陈述用简短的话语表达出来。第一, 树立挫折源的无处不在的认知。要使青少年认识到很多挫折源是人力所不能控制的, 还有一些挫折源虽然能够改变, 但需要一定的时日, 与其忽而觉得这个世界异常完美, 忽而觉得这个世界一无是处, 不如坦然接受美丽世界的诸多瑕疵, 做好迎接挫折的准备。第二, 接受自己并不完美的事实。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没有各方面都比别人强的人, 也没有各方面都不如人的人, 青少年应该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特长、观念, 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 合理地确定目标。即使当通过自己的努力还不能达到目标后, 也不走向过分概括化的错误思维, 而全面否定自己, 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 形成习得性无助, 从此不再相信通过努力能获得成功, 体验到巨大的挫折感。第三, 认识挫折事件的积极意义。改变对挫折的认知, 认识到面对挫折也不是一件糟糕至极的事, 它可能成为人生路上的拦路虎, 也可能成为人生历练的磨刀石, 认识挫折事件的积极意义。它虽然会使个体承受消极情绪的折磨, 但也可能成为锻炼个体意志的磨刀石。与其愁眉苦脸地臣服于挫折, 不如勇敢地面对挫折。只有时刻准备着面对挫折, 才能有效地战胜挫折。

二、疏泄消极情绪

消极情绪能够造成心理紧张, 形成不良消极心境, 提高个体感受挫折的概率。因此为了提高中学生挫折承受力, 就必须注意对中学生已有的消极情绪进行疏导, 防止由于消极情绪的不断积累, 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众多的消极情绪中尤其要重视愤怒情绪, 因为愤怒一直以来都受到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 一般很难通过正常的途径得以宣泄, 长此以往, 就会造成心理紧张, 形成不良消极心境, 最终影响中学生挫折承受力。所以, 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坏将直接影响挫折承受力教育的效果。教师在实施挫折承受力教育时, 应积极主动地为学生提供各种有力的宣泄途径, 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 比如建立心理咨询室、设置意见箱等。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一些描述个体战胜挫折的文学作品, 这些文学作品可以使中学生进入一种全神贯注的审美状态, 在这样的状态中主体对外界与自我之间的意识消隐了, 主体与对象完全融为一体, 没有了分别, 中学生进入到物我两忘的审美专注境界, 正是在这种类似于催眠的状态中, 中学生的自我监督机制失去了作用, 心理活动完全摆脱了自我和超我的束缚, 得以尽情体验着悲剧以巨大而异乎寻常的不幸唤起的消极情绪, 并当这些消极情绪不断积聚, 最终达到临界点得以豁然释放时, 获得一种消极情绪自由宣泄的快感。尤其在欣赏这些文学作品时, 中学生会对英雄式的主人公产生认同, 将与悲剧英雄相对立的罪恶势力视为敌人, 对它产生愤怒, 同时视主人公对敌人的抗争和攻击为自己的抗争和攻击, 而将平日里长时间积郁在心中的愤怒发泄出来, 获得一种痛快淋漓的感受。

三、锻炼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作为影响中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关键因素。一直以来, 在挫折承受力教育中受到极大关注, 很多学者都认为提高意志品质的有效途径就是通过实际锻炼, 但意志品质锻炼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把握, 稍有不慎就会对中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所以, 本文以为, 为了解决意志培养中需要实际锻炼与身心容易受到伤害的矛盾, 在挫折承受力教育的实际操作中, 可以更多地应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角色扮演是心理治疗中较有效的方法, 它旨在通过对特定角色的扮演, 亲身体验该特定角色所具有的认知、情感和行为。通过这种方式, 中学生能够获得应运意志品质战胜挫折的技巧, 使意志品质得到切实的锻炼。

对青少年进行意志培养的教育过程中, 教师可让学生通过想象或事实扮演一些具有坚强意志品质的人, 学生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 能够亲身体验他人在受挫情况下的内心情感的转换。体验他人在面对挫折时的情绪和行为, 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人面对挫折时采取的积极行为, 知道如何确立合适的目标, 制定达到目标的计划, 如何通过具有坚韧性的行为勇于坚持目标, 同时又能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调整实现目标的计划, 甚至在必要时修改目标, 通过角色扮演还能使学生习得面对挫折时的乐观向上的品质。学生也可以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 在某种程度上对具有坚强意志品质的角色产生认同, 体会战胜挫折的喜悦, 使学生注意到坚强的意志与成功的联系, 使他们产生对成功的期望, 生成向具有较好挫折承受力榜样学习的动机, 将榜样的表现以符号的形式保持在长时记忆中, 并通过把符号的表象转换成适当的行为, 最终获得较高意志品质。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 教师应善于引导、归纳, 突出角色所具有的目的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的意志品质。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 不仅扮演者能够深切地体验角色所不可缺少的意志品质, 更主要的是, 教师还要注意让观看表演的学生通过直接的形象观察, 体会受挫后哪些行为和哪些情感是积极的、良好的。这样, 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景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提高挫折承受力的技能, 提高了意志品质。教师在教育中还应该注意, 不一定拘泥于扮演实际角色, 也可选择一些文学作品中有代表性的人物, 只要该角色所处的情景与学生自己的生活有相似之处, 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就可以选用, 产生良好的效果。

总之, 挫折教育只有通过纠正学生的不合理认知, 疏解学生的消极情绪, 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才能最终使中学生的挫折承受力得到切实的提高, 使他们真正成为21世纪的合格人才。

农机校发展途径探析 篇2

关键词:农机校;培训;鉴定;机制;学历教育

中图分类号:S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06-0087-02

当前,各级农机校发展不平衡。部分经营较好的农机校培训范围广、生源有保障、经营渠道多,而多数农机校在事业单位的庇护下艰难生存,业务萎缩,生源减少,时刻面临生存考验。借助当前农机化发展的大好形势,充分发挥农机校的独特作用,采取有效措施走出困境,谋求发展途径,是摆在全体农机培训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1 摆脱传统培训方式,实现培训和鉴定方式多样化

农机学校应该围绕农机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全面分析农机教育培训面临的形势,提高对农机教育培训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教育是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是谋求率先发展的宝贵资源。农机培训工作是农业机械化迅猛发展的需要,是农机依法行政的需要,是提高农机队伍素质的需要。因此农机教育培训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突出农机培训特色,强化市场意识和创新意识,实施产业化办学、探索农机教育培训新路子。

一是促使教育培训与监理相结合。与监理部门结合成整体,形成合力,以监理促进培训,以培训保证监理质量,变被动培训为主动培训,做到培训、检审两不误。二是促使教育培训与农机推广相结合。对新技术进行超前培训,不断扩大培训服务的领域,深入开展农机化科技工作,为农民增收服务。三是促进教育培训与农机市场相结合。面向市场搞培训已成为农机校新的发展增长点。农村经济的发展,给农机校提供广阔的培训市场。在新形势下,只有广开培训门路,跨行业跨部门,采取各种形式办学,坚持“以农为主,面向农村,服务社会”的教学方针,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农村,主体是农民。只有提高农民自身素质,使其具有一技之长,才能被社会所接纳,真正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农机学校应该利用自身的师资、教学设备和条件,主动参与到为农服务大军之中。

首先,强强联手。市县,市乡,市县乡三级联合办班,送科技下乡。提高主动为农服务意识,通过联合办班确保农民短、平、快地学到技术。实践证明,这一做法得到了广大农民兄弟的称赞。有很多农机手表示原来是进城培训学技术,费时又费钱,现在是坐在家门口学技术,省工又省力。另一方面,下乡为农培训,无形中起到宣传作用,提高广大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及对农机化事业的认可度,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其次,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技能鉴定始终坚持以服务经济、服务农民为根本,逐步扩大鉴定范围和鉴定覆盖面,坚持社会效益和质量第一的原则。要求服务方式积极主动,高效质优,使广大农民机手更为深入地了解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的重要性,使从业人员从观望、怀疑到积极主动地参加培训和进行技能鉴定。学校应清醒地认识到技能鉴定对科学管理劳动力资源、增强农业经济发展后劲、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深远作用。

再次,根据用工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生产效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劳动力需要转移。国家和省政府也应制定的相关政策,在各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工作,这给各级农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针对这一要求,应该采取“本地安置和向外输出”相结合、“有序转移和自发转移”相结合、“长期转移和短期就业”相结合的方式,广泛收集信息,多渠道、多形式促进劳动力转移。专门成立就业安置科室,由专人收集信息、负责对外联络、签订就业合同订单,然后利用劳动力用工市场召集农村剩余劳动力,按单培训,可避免农民自发外出的盲目性。实实在在为农服务,帮农增收,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2 拓宽农机培训渠道,在学历教育方面实现突破

农机校必须面向社会开门办学,开展包括干部培训、职工教育、社会教育在内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基础教育、岗位培训、技工培训、继续教育及学历教育等。在办学过程中,加强各方面的协作关系,对外争取搞好“三个协作”:一是与教育部门协作;二是与劳动部门协作;三是与大中专院校协作。积极与教育部门加强联系,使农机培训的社会地位得到教育部门的肯定,从而在工作上得到支持。争取与大中专院校、科研单位联合办学,加强横向联合,采用挂靠在大中专院校的办法,走联合办学的路子;也可邀请大中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提供师资力量,提高农机教育培训的档次和规模。

学校的发展应该长短结合。尽管短期培训周期短,见效快,为社会快速输送了大批具有基本知识的一线工人,但仍存在着明显不足。从社会效益看,经过短期培训的人才素质难以保证;从学校自身的经济效益看,生源不十分稳定。另外,学校的办学水平也难以有大的突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校举办的大量短期培训班,已经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学历教育起点高,质量和生源都有保证,可弥补短期培训的不足。在新形势下,需要的是既有过硬实际操作能力,又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中高级技术人才。因此,学校应该坚持“无长不稳,无短不活,以长补短,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努力发展正规化学历教育”的办学目标。

农村学生初中毕业后有的失学在家,使农村劳动力趋向年轻化,并且数量不断增加。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初中毕业生能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不足50%。未经过职业教育的初中生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给本来就劳动力供给过剩的就业市场增加了巨大压力。青少年是未来劳动力供给的主要来源,他们过早地参加劳动,既加剧了劳动力供求的矛盾,又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犹如建造一个容纳和调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蓄水池”,它既可延缓和降低劳动力的供给,延缓新生劳动力进入市场,缓解就业压力,又能够提高进城青年农民的素质,推动农村教育普及,把沉重的人口负担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实现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长班与短班相结合,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办学方针。横向联系周边县市兄弟单位及本市企业,取百家之长补己之短,既可以明显改善学生的实习条件,又可以拓宽毕业生的就业门路,促进学校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提高。

3 创新农机培训机制,着力培育实用人才

农机培训事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创新机制,不仅需要高素质人才作支撑,更需要科学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创新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动力,可逐步推动社会进步。人才的成长,不可能循规蹈矩,需有对创新给予鼓励。及时捕捉社会需求,在机制、人才、管理和教学等方面大胆创新,真正形成特色风格,努力服务于社会、农民、学生和企业。要按市场化、社会化的原则优化师资阵容,尽可能组建一支相对稳定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学校教育既要尊重市场规律,还要遵循教育规律,让学员真正学有所得,用有所为。

参考文献

[1] 杨伟,付娜.“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实践[J].农机科技推广,2012(5):49.

[2] 夏伟.对新形势下农机校发展之思考[J].当代农机,2012(12):73-74.

[3] 陈雪斌.县级农机校的出路与出息[J].湖南农机,2013(4):15-16.

化肥质量提高途径探析 篇3

一、我国的化肥质量的现状

化肥质量的提高是由两部分组成的, 一是使用质量, 二是产品质量。使用质量的提高就是要有效的增强其使用效率, 也就是要将化肥的养分得到最大化的使用;产品质量就是要增强化肥本身的使用价值。而现阶段我国化肥的利用率仅为百分之四十三, 而国际上发达国家对化肥的使用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六十之间, 与之相比, 我国的化肥使用率还是相对较低的, 需要不断的对其进行提高。

现阶段, 以化肥内含有的主要成分为依据可将其划为氮肥、复合肥、磷肥、中微量元素肥以及钾肥等集中, 以使用方式为依据可划为底施肥、叶面喷施肥以及冲施肥。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 现阶段我国化肥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有:氮肥掺假现象严重, 像是含硫尿素及含增效剂尿素都是在其中添加了一些价格较低但是效果不好的物质, 但是却依然按照尿素的标准出售, 这就导致了农民以同样的价格买到的确实质量较差的肥料, 最终对农产品的生产造成影响。假磷肥通常是用磷矿粉来代替之效果较好但价格较贵的磷肥, 这就导致土壤板结的现象, 通常假磷肥中P2O5远远低于标准量, 从而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而有万能钾等标志的钾肥的主要成分主要是不能促进农作物生长的钙粉。而劣质复混肥通常是其中的影响成分较低等等, 这些现象就严重的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 阻碍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什么是高质量化肥

想要提高化肥质量首先要明确的是高质量化肥需要满足的要求是什么, 通常情况下高质量化肥要达到以下几点要求:一是化肥的成分要符合农产品生长过程中对营养元素的需求;二是要符合农产品整个成长过程中对肥料的需求;三是要符合种植农产品的需求, 同时要保证其操作的便捷性;四是要具有多种功效, 比如杀虫作用、灭菌作用等。五是能有效的对农产品生长的土壤的肥力进行完善;六是有效的将施肥和灌溉有效的融为一体, 比如对液体肥料的使用等;七是避免环境污染;八是降低化肥的成本同时确保其高效性。

三、.提高化肥质量的途径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生产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发展的重中之重, 因此, 为了促进农业生产的快速、长足的发展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现阶段我国生产使用的化肥所存在的质量问题。通常提高化肥质量的有效途径如下:

1、加强对生产企业的教育和管理力度。

化肥生产企业作为化肥的生产基地对确保化肥质量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 一定要加强对其的教育和管理, 使其树立正确的生产理念, 培养其质量保障意识, 使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坚持服务三农的原则, 不因为过分的追求利益收入而在生产过程中偷工减料;同时要建立严格的监察管理制度, 对发现的不良生产行为及相关人员进行严格的惩罚;

2、加强对质量监督的重视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相关法律宣传工作的重视, 对相关部门进行严格的监督工作, 有效的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 确保化肥质量, 避免劣质产品进入市场。同时对于为了获取一己私利而生产出售不合格的产品的企业或者个人一定要以相关的法律规定为依据对其进行严格的惩处;此外还要加强对流通领域的产品实施严格的监察管理, 一旦发现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一定严加管理并对相关负责人进行处罚。

3、加强对化肥知识的普及

化肥最终还是通过农民的使用而发挥其最用的, 因此, 一定要加强对农民相关知识的教育和普及, 使其能正确的分辨优质和劣质化肥, 防止因为缺乏知识而造成的上当受骗的现象发生, 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其自我保护意识, 在发现劣质产品时一定要向相关部门反映, 通过相关部门的干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 避免上当受骗的情况出现, 从而降低农作物的生长效率

4、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通过舆论监督手段来加大对高质量化肥的宣传, 并在第一时间对质量不合格的产品进行曝光, 让农民充分认识到高质量产品与劣质化肥之间的差异, 从而使劣质产品成为人人唾弃的对象, 使其在我国无立足之地。从而有效地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四.总结

化肥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速度, 因此必须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不断的提高其质量。现阶段, 必须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同时通过对法律手段、舆论监督手段等方式的运用来对控制劣质化肥的生产和使用, 有效的增强化肥的质量, 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 从而更好的为“三农”服务, 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燕.浅谈化肥质量问题及应对措施[J].科技风, 2010, 4 (8) :67-69.

[2]李红莉;张卫峰;张福锁;李亮科.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化肥施用量与效率变化分析[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8 (5) :89-91.

基层教学管理改革途径探析论文 篇4

目前教研室是高等教育教学中最基层的教学管理组织,教研室教学工作的状况和水平,直接反映学校教学工作的整体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探讨基层教学管理模式与改革途径,对于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对基层教学组织的认识

教研室是教学研究室的简称,既是基层教学组织,也是基层研究组织。教研室是按学科或专业设置的教学组织,作为现阶段高校教学的最基层组织,在教学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研室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整体教学工作水平的高低。正确认识与发挥教研室在高校教学工作中的功能与作用,加强教研室建设以进一步优化教学工作应是教学评估制度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教研室作为基层的教学和研究组织,它直接联系学生、面对学生组织教学活动,是最了解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状况的“前沿阵地”,是联结教学双方的纽带,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中有其独特的作用。

但将教研室作为教学基层组织形式的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对其原有形式作一定的调整。首先,教学主导型大学中的教研室应是开放的教研室。所谓开放式即采用进修、挂职、访问、交流等方式,吸引校内外教师到教研室短期工作,促进校际、院际、系际之间的交流。其次,与企业联合。吸引企业中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到教研室承担一定量的工作,弥补师资培养的不足;派出教师到企业任职,取得企业系列证书,丰富教学内容,弥补科研不足。

教研室的工作状况将直接关系到学校工作思路的落实,进而影响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通常而言,教研室是根据专业或课程而设置的,其主要职能是负责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开展科学研究及师资培训等工作。因此,教研室在教学与教学建设工作中负责组织教学的功能;组织开展教学研究、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组织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实施实验室建设;实施教学管理。

二、当前基层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反思当前基层教学管理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基层教学管理者的观念问题较被动

传统的教学管理体制继承了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层层下计划、层层下文件、层层下任务的管理特征。由此造成基层教学管理人员对学校领导和教务主管部门过度依赖缺乏管理的主动性,缺乏应有的扩张、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教学研究活动偏少,缺乏时间上和制度上的保证

教研室作为教学研究的基层组织,其职责就在于针对课程建设和学科教学中的问题经常性地开展研究或经验交流活动。然而,目前一些教研室很少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或即使开展也偏重形式,轻内容与效果,学术氛围不浓。教师不愿参加教研室活动,抱有一种可有可无的思想,不关心教研室发展,以老带新、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良好风气在部分教研室已基本名存实亡。

(三)教研室重科研工作、轻教学工作的现象比较严重

目前高校晋升职称注重的是论文和科研,对教学上的要求基本没有“硬性”规定。这种评聘机制使得许多教师只关心科研,真正的教学改革则无暇顾及。

(四)教学档案管理较混乱

一是日常教学工作的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工作欠缺,二是教学档案规范化的意识薄弱,致使教研室教学工作原始档案管理混乱,丢失或不符合规范的现象严重,极大地影响了教学评估工作的真实性与效果。

教研室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根本原因是缺乏对教研室基础性教学教研地位的认识。因此,明确教研室的性质、任务和职责,规范教研室管理,保持教研室工作的高质高效运行是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三、基层教学管理改革途径探讨

针对目前基层教研室管理存在的问题,改革基层教学管理模式迫在眉睫。

(一)基层教学管理模式的基本构想-实施教研室目标管理

1、目标管理的基本内涵

目标管理理论(ManagementbyObJectives,简称MBO)是20世纪50年代在科学管理和行为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管理理论。目标管理作为一种现代科学的管理理念,首先在企业管理中得到广泛运用,并取得显著成效。由于其在管理工作中的实效性,已经被引入到多种管理活动之中。目标管理是以实现工作目标为管理宗旨,以注重工作成效为基本出发点的科学管理方法。

高校实施目标管理是目标管理理念在高校管理中的运用,是指、管理者引导二级单位共同确定工作总目标,并以总目标为指针,确定分目标,基层教研室根据分目标制定管理目标。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方法,目标管理将管理重心下移,基层管理更多的自主权,使其能发挥主动性。

2、目标管理的基本程序

目标管理过程是指目标管理进行的步骤及活动的内容。

具体做法是:首先由组织中上级和下级管理人员一起制定整个单位的总体目标;然后按照下属各级管理层的职责从上到下制定分目标,目标一经确定,随之授予相应的权限,并给予各级管理层对目标实施阶段进行自我控制的余地;最终对目标的完成程度与实际效益进行严格考核,并给予合理的奖惩。

3、目标管理的主要构成要素

目标管理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但基本内容都是一样的。它以制定目标为起点,以考核目标完成情况为终结,是一种计划职能与控制职能相融合的综合性方法:它强调事先通过目标进行预先控制;事中由管理者实行自我控制,事后注重成果评价。实施目标管理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1).科学、合理设置目标体系

(2).全面、客观设置目标考核评估指标体系

(3).合理确定下达任务和考核评估时间

(4).建立具有激励与制约作用的奖惩机制

4、实施目标管理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1).目标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关系

(2).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3).处理好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的关系

(4).处理好集体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关系

(二)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改革的具体途径

1、理顺教研室工作思路

促进教研室管理模式的改革,首先必须理清教研室工作的思路。

第一,制定教研室工作规范。

第二,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到首位。教师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教研室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教研室必须制订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高计划。

第三,抓好课程建设。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教学资源共享、相应的学科发展态势以及与课程建设相配套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第四,注重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教研室发展的重要方面,它直接关系到师资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成效,教研室必须构建自身《学科发展的中长期规划》。

2、发挥群体作用,坚持开展经常性的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是教研室工作的核心内容,是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开展教学法研究的基本形式,各级领导应予以高度重视并形成制度参加与指导。教研室活动要保证其经常性活动的质量与效果。具体来说要抓好集体备课,实行教研室集体备课制度和听课制度;教研室内教师们互相听评课,并对听评课活动及要求加以规范,形成制度。将听评课活动制度化,可以建立和形成教研室听与讲新型的群体关系,当大家都能从中受益了,这项制度就能够得到坚持。对教研室新来的教师来说,集体备课制度和听课制度尤其重要,是他们尽快提高教学质量、掌握教学技能及授课艺术的便捷途径。

3、加强制度规范建设

教研室制度规范主体包括教研室主任及所有教师。制度规范的对象是一切与教研室工作相关的人或事。制度规范内容应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常规性的,如工作会议制度、教学时间制度、科研开展与完成制度、奖惩制度、教研室工作评价与监督制度,等等。二是非常规性的,存在如教研室的活动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师生对话制度、教师的培养与培训制度,等等。常规制度追求稳定,非常规制度追求灵活。

4、加强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

加强对教研室工作的科学化与规范化管理,是促进教研室建设,保证教研室工作质量与成效的重要手段。此外,还要制定教研室工作的考评体系,从职责、内容与成效等方面对教研室工作进行全方位评价考核,保证教研室工作的科学性和有序性。并且,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将考核、评价结果与教研室主任、老师的切身利益挂钩,充分体现管理的科学性、公平性和效率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高校青年教师培养途径探析 篇5

关键词: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培养;措施

本文立足基层,结合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通过就渭南师范学院管理科学系内部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和个别谈话的形式,从教师的年龄、职称及学科建设等方面入手,对如何提高和强化基层青年教师培养提高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调查系部简介

渭南师范学院管理科学系是2002年在原社科部基础上成立的教学系。下设五个教研室: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财务管理教研室、人力资源管理教研室、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电子商务教研室。开设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电子商务4个本科专业和1个会计电算化专科专业。教职工44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4人,讲师22人,助教4人。在校学生1200余名。近几年该系部教学科研成果丰硕。先后主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4项,参与国家级、省级、院级以上教改项目10项,主编、参编教材21部,公开发表论文400余篇。曾荣获国家级优秀教材奖1部、省人文社科优秀论文奖5篇、校教学优秀成果奖8项。先后被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评为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最佳单位”,被渭南师范学院评为先进党总支和精神文明建设“最佳单位”。

二、系部教师结构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该系共计有青年教师22名,占系教师百分比达到50%。青年教师的职称结构主要以讲师为主,占青年教师比重达82%,助教为18%。青年教师在各教研室的分布中,财会教研室青年教师占比重较大,为87%,依次为电子商务管理75%,公共事业管理71%,人力资源管理42%,,思想政治理论22%。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明显看出,该系青年教师比重较大,这些青年教师分布在各专业教学的第一线,是系部教学的中坚力量。当然,这种现象在其他院校的新兴系部同样存在。分析原因,这与高校扩招及我国的普通高校的发展息息相关,与该校的成长过程紧密联系。在目前全国各高校毕业生竞争形势异常激烈、就业压力空前高涨的背景下,毕业生的素质和质量将成为高校的,确切说应该是二类本科院校发展的一个突破口。

三、青年教师现状分析

针对此现状,我们组织人员进行问卷设计,主要从青年教师的认识、困惑及提高措施等方面入手,着重从系部的激励机制及青年教师的个人职业规划和发展为着力点去挖掘潜力和动力,真正形成一种“我想提高、我能提高”的氛围,进而推动青年教师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的提高。

此次我们设计了两套问卷调查表,该调查表从教师自身的角度和学生评教的角度进行调查。针对青年教师的调查表共发放22份,收回22份;学生评教的调查表共发放170份(5个专业×30份+4名思想理论课青年教师×5=170份),收回170份。从回收的教师调查表可以看出,90%的青年教师为硕士研究生,82%毕业于非师院院校毕业,86%为讲师职称。对于注重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及教学容量方面,95%的青年教师反映比较重视,且积极尝试运用现代化先进教学方法,但对于课堂教师的互动性及学生思维启发方面,普遍反映有待提高。对于系部对青年教师培养的机制方面,如:导师制等,青年教師普遍反映有效果,但效果甚微,还需改进。多数青年教师提出希望能够请些知名专家和教授现场讲授教学方法、技巧及应对措施,并多组织对经验丰富且老教师进行观摩学习。从回收的学生调查表统计数据显示,98%的学生反映青年教师能够注重更新或改革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容量;89%能够讲清基本理论和概念;85%调查表反映教师注重教学方法,能够启发学生思维,但效果一般。78%的青年教师讲授内容重点突出,62%讲课条理清楚,板书规范。

从以上调查数据来看,该系青年教师多数毕业于非师范院校,未进行系统、全面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学习。他们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教学方法,注重更新、改革教学内容,教学容量大,但对于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的把握和运用上,还需改进。学生调查表中反映的情况,基本与青年教师调查表反映的情况吻合。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机制,该系部多年来采用“青年教师导师制”。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成长提到一定的作用,但因该系更有其自身的特点,全系44名专职教师不仅肩负着全校历史除外的14系部的四门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同时也肩负人力、财管等五个专业,1200余名学生的培养任务。而且选聘的指导教师多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主,除其精力和时间受限制之外,各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程也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这些制约因素都决定了系部在青年教师的方面存在许多制约因素。这些都说明了,系部在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成长方面需要我们认真的深思和拓展。

四、青年教师培养机制措施

在以上调研和分析基础上,我们认为已基本理清该系青年教师培养的“瓶颈”,基本找出问题的症候所在。此后,我们又通过与青年教师进行座谈和探讨,开诚布公、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对座谈会的探讨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并结合系部实际,提出以下改进和提高青年教师的培养机制。

1.深挖内部资源,继续深化“青年教师导师制”。虽然该系导师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为主,但这些导师多是有着丰富经验和实践的教学一线教师,其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对于刚跨进高等教育行业不久的青年教师来说,有着许多需要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他们在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容量的安排、教学时间的分配、整个教学周期侧重点的把握等方面都有许多值得我们这些青年教师学习和借鉴。因此,应进一步细化、深化“青年教师导师制”,并给予指导时间上的保证,以确保交流时间和辅导效果。同时,应充分利用系部课堂间隙或课后空闲时间,采用单个指导、集中交流、强化辅导写实等措施,确保“青年教师导师制”真正落到实处。

2.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青年教师全面提高。作为高校教师,除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之外,科研能力也是其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培养青年教师独立从事科研工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技能,有意识地吸收青年教师参与教材编写、教学科研,逐步促进青年教师业务水平的全面提高。为此,应鼓励创造条件成立相关专业方向的研究团队,采用固定活动场所、活动时间并明确活动内容,如:专题报告和研讨,专家学术前沿报告,专题讲座与研讨,经典作品解析,教学问题研讨,合作攻关课题申报预辩,科研成果的公开报告等。形式可采用轮值主席、自拟主题、多媒体报告。通过这一平台进一步发挥老教师的“联、帮、带”的作用,使得基层系部科研数量和质量再上新台阶;同时,为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提供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在辩论和探讨中明确方向,提升科研水平,促进全面提高。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渭南师范学院管理科学系教师结构及青年教师现状的调查和分析,结合目前我国尤其是新兴院校的实际状况,从基层系部的激励机制及青年教师的个人职业规划和发展为着力点去挖掘潜力和动力,探讨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并提出青年教师培养具体措施。作者认为,在目前全国各高校竞争形势异常激烈、毕业生就业压力空前高涨的背景下,该论文能够立足基层,从实际出发,从基层系部青年教师的现状入手,以目前教师的年龄、职称及学科建设等方面为研究方向,讨论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问题,应该说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崔东敏,试论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途径,中国成人教育[J],2009,(12).

[2]龚克.适应时代要求认清高等教育改革方向[J].中国高等教育,2008,(6):10-12.

[3]陈萍.我国普通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培养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2009,(8).

[4]黄玉珍.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7,(6).

[5]赵正兵.对完善高校师资培训制度的几点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9).

高校师德建设途径探析 篇6

一、高校师德建设的内涵

师德既具有历史传承性, 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多年来, 师德教育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中有些内容始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高等教育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 使得高校师德建设也必须随时代发展而创新。高校在对传统师德建设继承的基础上, 必须将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合作精神、民主平等精神等现代理念融入其中。只有充分认识到高校师德建设的时代特征, 才能更深刻地把握师德建设的时代内涵。在师德建设过程中, 很多高校都用凝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师德建设的要求, 用更具操作性的语言对师德内涵进行阐释, 这既体现了学校对师德建设的重视, 也便于教师理解新时期的师德内涵, 使教师对师德规范有深刻的认识。

二、高校师德建设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当前, 高校在师德建设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究其原因, 有外界因素的影响, 也有教师自身因素的影响。

(一) 外界因素的影响

1.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我国的综合国力极大地增强了, 人民生活改善了。但是, 过快的经济发展速度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比如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人们的价值观多元化等。这些势必会影响教师的思想和行为, 进而出现一些教师“无心教学, 一心向钱”的不良现象。

2. 现行教育体制的影响。

现行教育体制仍然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 从而导致教师只重智育不重德育, 只重教书不重育人。

3. 评估机制的缺失。

高校在师德建设中还没有建立起科学的师德评估机制, 存在着“治标不治本”的问题。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评估机制, 学校在用人机制上没有打破旧的条条框框, 未能使教师合理流动、优化组合, 影响了师德建设的效果。

(二) 教师自身因素的影响

1. 继续学习不够。

现在, 很多教师缺乏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主动性。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敬业精神的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不仅体现在教学上, 还体现在学习上。毋庸讳言, 一些教师在处理教学工作与自身业务素质提高的关系时往往只注重“教”而忽视“学”, 有的教师很少看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之外的相关书籍。这是因为一些教师认为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就可以了, 没有树立终身受教育的思想观念, 缺乏对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受旧的教育观念的影响。

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说:“教师必不可少的, 甚至是最主要的品质, 就是要热爱学生。”但在一些教师身上已经找不到这种品质。由于受几千年来传统封建教育的影响, 许多教师忽略了自己的工作对象是有思想、有自尊、有情感的人, 这很容易使正处在思维活跃、身心发展较快、追求独立的学生受到伤害。有人说, 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所以, 教师应该多一些民主作风, 尊重学生的人格, 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以情动人, 以理服人, 多进行换位思考, 多替学生着想, 倾听他们的心声, 了解他们的思想。要想成为良师, 教师首先应该做学生的益友。

3. 教师的心理问题。

目前, 教师的心理问题主要源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工作压力大。在大多数学校, 学生的成绩都直接关系着教师的业绩考核, 因此繁重的教学任务令很多教师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二是学生越来越有个性, 增加了教育难度。三是家庭负担繁重。由于工作繁忙, 一些教师的家庭内部出现了矛盾。四是人际关系不和谐。现在, 教师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 因此紧张的人际关系就会使一些教师无法全身心投入教学中。教师的心理问题也是影响师德建设效果的重要原因。

三、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途径

(一) 建立科学的师德评价制度

师德评价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高校应该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来评价和把握教师的师德状况, 并把这种价值判断反馈给教师, 促进教师师德的不断完善。高校可以制定《教师师德规范及考评办法》, 从制度上规范教师行为, 使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职业有要求, 行为有准则”。同时, 把师德建设与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并结合教师的职称评聘、职务晋升、评优表先等, 使之逐步制度化, 形成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标本兼治的工作机制。通过考评, 教师可以认识到师德的重要性, 从而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都注意体现完美的师德。

(二) 建立师德教育制度

师德教育是师德建设的基本形式, 也是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高校应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首先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 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育观, 增强使命感、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其次是加强师德规范教育, 努力把师德规范要求落实到岗位工作中, 使之成为教师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增强教师的道德自律意识。最后是要求教师注重自我学习、自我修炼、自我约束;学习教育理论, 坚定理想信念, 强化奉献精神, 更新教育观念, 遵循教育规律;学习专业知识, 优化教学方法,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习教育法规, 增强法律意识, 依法执教。

(三) 建立师德激励制度

高校要表彰先进, 充分发挥榜样在师德建设中的示范作用。教育教学一线涌现出的一大批优秀教师的高尚思想道德和精湛教学技艺生动地体现了新时期师德的内涵, 他们的先进事迹确立了当代的教师榜样, 直观地启发、教育和感染其他教师。所以高校要大力宣传师德先进教师, 通过表彰先进让教师感到师德先进是无上光荣的, 以典型的说服力、感召力和号召力推进学校的师德建设。

(四) 建立师德监督机制

高校可以通过学生、家长、媒体加强对教师师德的监督, 形成良好的师德建设环境。可以成立师德建设工作组, 全面负责师德的调查研究和检查评估, 定期向学生了解教师的师德状况, 及时发现教师存在的问题, 同时深入教学科研第一线, 了解教师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 将师德建设同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结合起来。高校还可以建立师德监督网站, 鼓励学生对教师师德进行评价, 督促教师提高道德修养。

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 所以高校要充分认识师德建设的意义, 把师德建设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 促使教师提高认识, 坚定师德信念, 培养良好的师德素养。

摘要:师德是教师在教学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 是教师必须遵守的职业规范和行为准则。在新时期, 高校应加强师德建设, 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 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关键词:高校教师,师德教育,教师素质

参考文献

[1]周济.大力加强师德建设, 努力造就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N].中国教育报, 2004-09-12.

[2]张忠海.关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与建设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 2004, (7) .

[3]郁静.论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5) .

教学交往的实现途径探析 篇7

一、交往主体:构建有效和谐的师生交往,实现教学的优化。

(一)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有效师生交往的基础

新型的师生观是在批判以往传统师生观基础上形成的。在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主导下,学生是待改造的对象、是接受和储存知识的容器。洛克将儿童的心灵比作“白板”,接受教师的知识填充和塑造;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管理上教师对学生要进行“控制”和“训育”,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讲授知识,学生的主要任务在于接受知识。灌输式的知识传授方式和不平等的师生人格关系,使学生的批判精神遭到压制,并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师生关系是一定社会关系的表现,它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随着交往实践的发展师生之间的交往也随之而改变,在具体的教学交往中,教师和学生可以选择建构师生关系模式,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和学生在本质上是“我—你”的主体间关系,而不是“我—他”的对象性改造关系,教学氛围,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从学生自身来说,应把自己从被动接受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主体意识。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大学参与性教学认为,在教学互动中应把学生看成主体,促进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动、积极地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的主体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从主讲者转变为组织者和辅导者,转变学生的思想意识。同时,学生应意识到自己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自身的主体意识的过程中,学生应遵从教师的引导但不盲目,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主体意识。

(三)理论与实践结合,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

活动是主体性生成的源泉和动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只有通过学生对活动的参与才能完成。因此,教师应设计多种教学活动,使学生动口、动手、动眼,让学生在大脑内部进行主动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得以提高和发展,主体性得以生成,并得到充分发挥和发展。

社会实践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因此,在大学教学中,应根据学科内容和学生学习兴趣,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并结合社会实践写调查报告或开展小组论文活动,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四)尊重个性和才能,培养创造性。

大学的教学对象是富有个性的个体,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差异,尊重个性和才能,从研究学生的个性差异入手,注重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我—你”的主体间关系中要求主体双方相互信任、相互尊重、互相理解。尊重和信任是一种接纳对方的心态,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信任学生,将学生看做教学活动的能动者。只有主体双方建立了信任、尊重的关系时,才能相互走进各自的心灵世界,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的理解是深层次的精神上的理解,为师生真正对话提供了前提。对话的进行要求双方的尊重和理解,否则对话将会中止。对话的方式不局限于语言的交谈方式,它是师生双方在共同的对象化活动———教学交往活动中,共同参与、合作、投入其中并共同创造的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师生双方的个体主体性在教学中的完善发展,意味着师生间在交往情境中平等、理解、欣赏的主体间性的真正建立”。[1]

(二)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合理的生生交往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交往强调主体双方的共同参与,交往是相互的理解和双向的沟通。在教学交往中,我们还应该看到教学交往由于受班级授课地场域的限制,教师和学生是一对多的关系,教师相对要易于被学生接受和接纳,而教师很难顾及到每位学生。所以,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对话,就要打破班级授课的单一教学组织形式,采用多种、灵活多变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小班教学和个别教学作为班级授课的辅助形式。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采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可以为生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便利,促成学生之间的人际认同,学生是生生互动、生生交往的主体,学生对自身课堂主体的认同直接关系着生生互动和交往的实现。所以,就需教师关注每位学生个体的存在状态、个性品质,促成学生个体走进各自的生活世考虑他们的个性差异研究他们的心理需求,鼓励他们大胆想象,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可以把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引向新的水平。

同时,大学生应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思考,对问题大胆质疑,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努力培养自身的批判意识与探索能力,培养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

大学参与性教学能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进一步提高其学习和工作能力。大学参与性教学强调开放、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因此,为促进大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师和学生应共同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建领.大学参与性教学:理论探讨与系统构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2]王向华,颜丙峰.高等教育的生成与变革[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

[3]何丽丽,李乐.试论参与性教学的实施策略[J].现代企业教育,2006(19).

[4]李森,李霞.论参与性教学的背景、内涵及实施[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

[5]黎晓杰.浅谈大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完善[J].北方论丛,2001(2).

[6]李霞,李宝峰.教学主体参与度研究[J].教学研究,

[7]王升.论学生主体参与教学[J].教育研究,2001(2).界和精神世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生对话和交流,尝试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交往方法。

二、交往内容:打破生活世界和教材文本的阻隔,关注师生现时生活和未来生活。

教育教学从根本上来讲,是来源于社会生活实际的,且教育教学本身是生活内容的一个方面。但学校教育作为专门化的教育出现后,随着人类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增加,由于学校教育传授的内容主要是间接经验,学校教育有脱离生活实际的危险,杜威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儿童生活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了“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的观点,我们今天倡导教材和教学“回归生活”、“贴近生活”就是要让教学内容回归生活的本真状态。受传统主知主义的影响,学校教育过分注重间接经验知识的传授,脱离了学生的现时当下生活,学校成为了与外界隔绝封闭的象牙塔,教师采用生硬的灌输式的知识传授方式,学生埋头于书本间接经验知识的学习掌握,由此造成了学生个体思想的束缚和禁锢,限制了学生创造力、想象力和能动性的发挥。为了纠正和避免这种错误的继续和发生,就必须关注、重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直接经验,如果教学不能够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直接经验联系起来,课堂枯燥乏味毫无生机可言,学生难以把握知识的全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压制,学习将成为一种负担,学生将厌恶学习、逃避学习。按照哈贝马斯的观点,互相理解的交往行为是在“生活世界”的背景下进行的,它是交往行为的参与者“‘一直已经’在其中运动的视域”,[2]教育教学也要指向学生的未来生活。

三、交往方式:言语对话师生教学交往视界的融合。

在教学交往活动中,教学交往的过程是不断地以文本(教学内容、教材)为中介的教学之间的对话过程。从哲学解释学看来,个体的意义理解过程是通过对话实现个体的现实视界和文本视界融合的过程。在教学交往的对话过程中,一方面,是教学主体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直接言语对话,另一方面,是师生与文本(教学内容、教材)之间的间接对话。

(一)师生、生生之间的言语对话

教学交往主要是以言语对话的方式进行的,这种交往是“我”与“你”双方的对话。包括教学的主体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是主体间的活动,是建立在平等、尊重、信任基础之上的心灵沟通,这样实现视界的融合和意义的创造。意义的创造意味着一种重构,它是个体的意义理解由片面走向全面,由单一走向充盈的过程,是个体的视域不断丰富并拓展的过程。刘世清博士从哲学解释学的言语对话角度对师生交往的具体路径做了划分:共时性言语、历时性言语和反思性言语。认为师生之间的共时性言语是工具性和目的性的统一,“工具性是指师生将言语交流作为一种媒介或工具,在交往中主体凭借语言媒体传递着表现的存在物,为交往双方信息的发送、传递、展开提供一个可操作的工具平台,从而使双方获得必要的信息,增进相互理解。其遵从实事求是的规则,表现为对效率的追求。而目的性价值则指师生在言语对话中由生命意义的不断生成而产生的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形成与实现过程。其遵从着共同的生活与价值取向,表现为意义和价值的张扬”。[3]但是我们还应看到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知识上、角色上等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教学主体之间在进行对话,在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平等交流的同时还要注意对话内容的切实性及要注意到师生交往的中介文本,注重师生与教材文本之间的对话。

(二)师生与教材文本之间的对话

教师和学生与教材文本之间对话,就是要实现个体视界和文本视界的融合,个体对文本的理解和解读不可能也没必要达到对文本的还原,教师和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等“前理解”视界出发,与文本对话理解文本,这个缩小个人与文本历史间距的过程,亦即对文本原意的追求。通过对话,个体视界和文本视界的融合是一个创造性的历史与现实相融合的理解,是个体赋予文本新意义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个体由于知识背景、学识水平、个性特征等不尽相同,对文本的意义理解也是不同的,个体对文本的解读存在差异性是客观的。也正是因为这种理解上的差异的存在,所以主体之间的对话也成为一种必要。鲁洁教授认为,教师与教材是同构与异构的辩证关系,“教师的智能要在一定程度跟教材同构,教师要理解教材,将教材同化为自己的智能、智慧结构,才能使用这个工具,教材要能成为一种活性因素,首先要使它在教师的生命体中活起来,使它成为教师生命体中一个组成部分,否则只能是机械地讲教材、‘背’教材。教师不仅要理解教材所阐发的道理,所讲述的知识,而且要和教材的内容具有一定价值观的认同、情感的共鸣。教材要成为教师智慧的一部分。”[4]同时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师与教材必然是异构的,如果不存在异构,教材就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的同时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要认识到学生对教材理解存在偏差,并对这些理解上的偏差和错误认识进行积极引导。此间,教师要以宽容的态度聆听来自学生的不同的声音,通过合作、沟通和对话实现对文本更深层次的创造性的理解,实现“教学相长”。

四、交往目标:创造、超越寻求并实现教学的共生性成长。

教学的主体具有生成性。个体生命是作为主体性的独特存在,在处理与外部客观世界的关系时表现出对自己个体活动的支配和控制能力,即个体的生命存在具有独立自主性,同时个体的发展具有选择性和积极的能动性,在此基础上个体的生命发展是一个不断超越、不断动态生成的过程。“个体生命发展的创造性超越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个体生命对外在事物的超越”,“二是,个体生命的自我超越,个体在改造外部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自身,使‘旧’我变成了‘新’我,实现了自身的否定之否定。”[5]人的存在不是凝固的,不会停止于某种完成的确定状态,这也是生命的活力和张力。人总是由现存的生活走向一种可能的生活,“可能生活是现实世界条件过允许人们进入的生活,但不完全等于现实生活,因为现实生活只是可能生活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可以进入的生活是能够创造出来的,但尚未创造出来的。”[6]作为主体的人,“共生”、“共在”是生存和发展的方式。所以,教育应该是一种“共生性”的教育。一方面,教育活动要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教育活动不可能超出历史条件而存在和发展,另一方面,教育活动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能够促使个体由现实状态走向可能性,从而超越现实,达到新的可能性。

教学交往是一种生成性交往。一方面,教学交往是教学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交流,教学主体双方在交往中不断展示、发展、完善自己,增长知识才干的同时了解他人,学会与他人相处,从而形成健全体魄和人格。另一方面,教学交往活动既是预设的,又是生成的,预设为教学交往活动指明了活动的方向但教师或教育者不可能预设一个活生生的现实的教学交往活动,预设不是教学活动的完成和终结而是教学交往活动的开始。实际的教学交往活动有出乎预设的地方,并且充实和改造预设成为可能和必要,教学交往活动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李轶芳.本体论视界中的交往教学[M].上海:上海交通出版社,2007:125.

[2][德]哈贝马斯,著.洪佩郁,蔺青,译.交往行动理论(第二卷)[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165.

[3]刘世清.言语对话:教学交往的诠释路径与意义生成[J].当代教育科学,2011,(3).

[4]鲁洁.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材探寻[J].课程.教材.教法,2003,(9).

[5]张天宝.走向交往实践的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31-132.

降低企业成本的途径探析 篇8

一、目前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控制成本的方法落后

从目前我国企业的现状来看,降低成本的途径主要有3种:剥削供应商、缩小规模,解雇员工。对于剥削供应商,造成的结果就是降低产品的质量。现阶段,伴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过于进行企业产品转移可能会导致企业失去比较好的合作伙伴。对于缩小企业规模,就是相应的降低产品成本,同时市场供应关系不平衡对企业规模有着直接的影响,倘若过于加大生产数量,就会促使一些没有很强生产调研的中小型企业面临破产的状况。此外,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解雇员工,但是很多员工在生产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对很多生产技能的掌握程度非常熟练,尽管这种做暂时减少了大量的成本,但是从长远来考虑,具有很大的损失。

(二)成本意识理念存在问题

现阶段,一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没有高度重视成本控制,并且没有相对成熟的成本控制意识以及理念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同时还有一部分管理人员只重视企业的利润,过度强调生产量和销售量,从而就忽视了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也没有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科学合理的控制成本目标。尽管有一部分企业采取了一些成本控制的措施,但是没有规范的依据和标准,并且只是减少成本,并且从成本效率的改善方面进行考虑,继而就使得成本控制没有办法达到预期的成效。除此之外,还要不断提升成本控制的理念,这主要是因为员工对成本效益的认识不足,从而就不能对成本进行科学的管理。

(三)成本管理的体系不够完善

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它们的成本控制体系不够完善,造成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进行成本控制的时候只是在生产产品后对成本进行核算,在生产前,没有科学有效对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进行管理。同时没有明确的成本控制目标,并且没有充分的考虑企业生产的现状、外部因素等,从而就造成成本控制的目标没有办法实现,继而对成本控制措施就没有办法得到有效的落实。此外,在进行成本控制时,没有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并且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奖惩机制,从而就很难确保成本控制的最佳效果。

二、降低成本控制成本的途径

(一)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

对于企业而言,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要想提高成本控制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确保企业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需要对于每一个活动进行单独的核算,并以核算的结果作为对企业管理人员的考核依据,将成本控制管理人员的绩效工资与这个考核结果进行相应的挂钩。如果最终收益低于预期的利润收益,则应该对该名管理人员扣取一定的工资和奖金来进行处罚;如果最终收益高于预期目标,则给予管理人员一定的工资奖励。从而确保成本控制管理人员在工作的时候既有压力也有动力,继而做好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

(二)注重企业的成本管理意识培养

针对企业而言,在进行成本控制时,要确保控制的常态化和系统化,并且确保其与企业各个环节工作进行有效的链接,从而才能保证健全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同时企业要加大宣传力度,并且做好有关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促使他们知道成本控制的重要作用,并且不断加强成本意识,从而就能够保证每一个都参与进来的理念和思想。其次,要加大成本效益的推广力度,让每一个员工都能够明白其中的含义,也能够使他们置身于成本控制的实施中。除此之外,企业的各个部门,在开展对每一个环节进行成本控制时,都要团结一致,并且要与群众控制相结合,这样广大群众就能够掌握很多成本控制的技巧,从而保证利益的最大化。

(三)创新成本控制方法、模式

现阶段,对于现代化企业,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已经没有办法满足其发展的需要和要求,那么作为企业应该适量的引进一些新的方法,并且对其要素进行不断的细化和分解,例如:作业成本法,这种方法也是成本效益分析法,主要以改变产品模式,并且不断的转变,将直接和间接成本作为消耗作业,随后对作业成本进行评价和分析,就能够不断优化企业的成本,从而为企业提供真实和可靠的财务资料,继而对成本更加精准的计算。

(四)提升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

一个企业要想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在生产中一定要不断的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首先招聘素质比较高的成本会计,并且配备工程师在成本控制岗位上,这样就能够加强成本控制工资,从而发挥成本会计的重要作用。然后要对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进行培养,作为会计一定要严格的遵守有关的职业道德,不仅要熟练的掌握企业的管理会计工作,还要做好经营管理,特别是要熟悉有关的生产技术,并且利用价值工程和成本优化等方法对成本控制进行预测和决策。最后要利用电子计算机等设备,对成本进行信息化的处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要想获取更大的利润,不断的开阔市场,就要确保企业在正常运作的条件下,降低企业的成本。同时作为管理人员要加强内部管理,不断的提升员工的产品成本意识,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从而才能促进企业健康稳定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义坤.浅谈降低企业成本的有效途径[J].中国外资,2013,07:156-157.

[2]夏君玉.企业加强成本控制与管理对策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4,24:64.

我国牛皮加工增值途径探析 篇9

关键词:牛皮,加工工艺,营养价值,增值途径,科研,政策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牛出栏量为4 828.15万头[1],同时产出同样数量的牛皮。由于我国牛皮质量不稳、皮张小,肉牛屠宰加工企业通常以300~1 000元的廉价转售给其他企业;未来牛皮进口关税调减,引起牛皮进口数量增加,对我国牛皮市场的冲击也会加剧[2],这导致牛屠宰加工企业经济收益降低。如何提高牛屠宰加工企业经济效益和增加牛皮利用率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牛皮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营养价值高[3]。梁代名医陶弘景曾记述:“阿胶生东平郡,煮牛皮作之,出东阿”。在我国南方有很多传统的牛皮食用方法,如傣族的炸牛皮、泡椒牛皮等[4,5]。也有人开发了“带皮牛肉”的特色菜[6]。这些牛皮产品生产可将牛皮销售价格提升2~3倍以上,但尚未成为我国牛皮加工利用的主流方式。文章综述了牛皮营养价值和牛皮的开发利用现状,并借鉴其他畜禽皮的加工途径,为充分利用牛皮营养价值提出建议。

1 牛皮的研究现状

1.1 牛皮的主要组成成分及营养价值

“鲜牛皮”是指从动物身上剥下,没有经过任何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工的生牛皮。一般新鲜牛皮的主要成分见表1(牛皮化学组成随着动物种类、年龄、性别、生活条件的不同而略有变化)[7]。

胶原蛋白是牛皮的主要成分,质量分数为16.2%,约占牛皮总蛋白的80%[3]。胶原蛋白是由3条肽链拧成的螺旋形纤维状蛋白质,是一种糖蛋白,是机体结缔组织和间质组织的主要纤维组成成分,也是细胞骨架的重要组分[8]。

胶原蛋白含有的氨基酸共计18种,其中7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营养十分丰富[9]。胶原蛋白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很广泛,可用于改善肉品品质[10],还可作为补钙剂用于保健食品[11];因氨基酸组成特性,具有优良的成膜能力,可用于制作人造肠衣、可食性胶原膜[12,13]。

%

1.2 牛皮的开发利用现状

目前,除制革外牛皮主要以明胶的形式加以利用。明胶是从动物的皮、骨、肌腱和结缔组织所含的胶原转化生成的一种亲水性的凝胶物质[14]。此外,我国民间有传统的牛皮制品。

1.2.1 牛皮胶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牛皮中胶原蛋白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孟月志等[3]以新鲜牛皮为原料,研究胃蛋白酶提取胶原蛋白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最佳工艺条件:提取剂乙酸浓度为0.5 mol/L,料液比为1∶30,牛皮中胃蛋白酶添加量为3 000 U/g,提取温度为30℃,提取时间为8 h所提取的胶原蛋白为Ⅰ型胶原蛋白。戴丹琴[15]以牛皮胶原蛋白为原料,探讨复合酶提取胶原蛋白多肽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以3∶1活力复合,两者同时添加,酶解温度为50℃,p H值为7.0,加酶650 U/m L,酶解时间为7 h时,胶原蛋白水解度可达32.02%。

有学者研究了牛皮胶的安全性和功能性。丁晨旭等[16]以牦牛皮胶冲剂为原料,进行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大鼠遗传毒性试验及30 d喂养试验。结果表明,牦牛皮胶属实际无毒级,两项致突试验结果均为阴性,试验大鼠的生长发育、脏器、血液学、生化及组织病理学等无明显不良现象。党合群等[17]以牦牛皮胶和安慰剂分别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缺铁性贫血人群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贫血者体内血色素(Hb)和血清铁蛋白(SF)含量有明显升高,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含量降低,贫血者体质有所改善且无不良反应。这说明牦牛皮胶对改善人体营养性贫血有一定功效。也有研究报道,黄明胶、猪皮胶和阿胶的氨基酸和矿物质无显著差异[18]。

牛皮胶可制作可食性的明胶膜和胶原肠衣。J.Gómez-Estaca等[21]报道,制作牛皮胶过程中大量α-1链的降解使牛皮胶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制成明胶膜的水蒸气渗透性较好,但是可塑性没有鱼皮明胶膜好,剪切力和水溶性与鱼皮明胶膜基本无差异。此外,牛皮真皮层可用来制作胶原肠衣[12]。

1.2.2 食用牛皮的研究现状

在追求新颖、多样化的食品市场上,传统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而传统食品工艺现代化成为食品加工业的主要发展方向。黎英等[5]以新鲜牛皮为原料,采用泡制技术,研究出色泽金黄、酸辣适口、脆韧爽口、回味绵长的泡椒制品。陈巧云等[20]研究了二氢杨梅素、乳酸链球菌素、D-异抗坏血酸钠、茶多酚对熟制带皮牛肉的保鲜工艺,结果表明,复合型防腐剂的最佳配比为二氢杨梅素0.10 g、茶多酚0.15 g、乳酸链球菌素0.12 g、D-异抗坏血酸钠0.15 g。欧阳平一等[21]报道,木瓜蛋白酶可对带皮牛肉起到很好的嫩化作用。

2 其他畜禽皮的研究现状

2.1 明胶的开发利用现状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畜禽皮明胶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邓海燕等[22]以鸡皮为原料,采用酸法工艺制备明胶,结果所制备的明胶不需要漂白处理,色泽浅白,没有任何异味,且黏度比市售食用明胶高。M.Sompie等[23]研究了醋酸浓度和提取温度对猪皮明胶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醋酸浓度和提取温度间没有显著的相互作用,明胶的最佳提取条件为醋酸浓度4%和提取温度55℃。M.I.Said等[24]制备的山羊皮明胶与商业明胶在胶凝强度、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水分活度和颜色上没有差异。此外还有利用鸡腿皮、猪皮制备明胶的研究。

猪皮明胶在食品加工中已广泛应用。在肉制品加工中,明胶一般都作为胶冻剂,如水晶火腿、水晶皮蛋等。在香肠中加入肉皮,由于肉皮的汤汁具有吸收脂肪的作用,并可减少油腻感[25]。在糖果和冷饮制品中,明胶一般用作稳定剂。在冰激凌、雪糕、冰糕等制品中使用明胶,可防止冰激凌之类的制品在成形时形成粗冰晶,可使结构细腻、坚实光滑,是理想的防融剂。

我国人民食用猪皮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早在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到“猪肤汤”有“和血脉、润肌肤”之功效。阿胶又称驴皮胶,具有补血,抗休克,改善钙代谢平衡,调节免疫功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率等作用[26]。

由于猪皮与人的皮肤相似,透气性好,可用作烫伤、烧伤患者的代用皮肤,防止血浆外渗;防止伤口感染,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患者换药次数,从而减缓患者的换药痛苦和减轻医生的工作量[27]。

2.2 食用畜禽皮的开发利用现状

猪皮富含胶原蛋白且脂肪含量低,营养丰富,已开发成多种食品[28]。马来西亚等国也有直接食用猪皮的习惯。现在有很多学者对猪皮现代化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有学者对猪皮食品加工工艺进行了探讨,如皮肚、油炸猪皮。张玲等[29]以猪皮为原料,采用微波膨化技术制作出酥脆可口的休闲食品,不油腻,具有不同的香气和滋味,食用方便,营养美味,有保健和美容作用。

日本某食品研究所开发出利用价值低的猪皮加工成脆薄饼的技术。将猪皮经过1 h的热水浸泡,脂肪含量由50%下降到11%。经过通风干燥,水分下降3%,再放入烤炉中烘烤,猪皮膨胀起来,具有松脆食感的小点心便制作出来。猪皮中的骨胶原含有大量胶原蛋白,而且热量也低。

总的来看,目前我国牛皮制品加工工艺相对落后,无法实现传统牛皮制品的现代化生产。我国牛皮的加工利用不足、加工工艺落后,可能与以下几方面有关:与其他畜禽皮相比,牛皮制品的科研力度较小;我国黄牛皮毛孔细小,针毛和绒毛较细,绒毛数占真绒毛总数的90%左右,牛皮的脱毛效果不好;牛皮质地较硬,口感不好。

3 建议

3.1 注重宣传教育,使加工企业重视牛皮资源的利用

利用多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使企业管理者认识到牛皮的营养价值、可加工性和巨大的利润空间,将牛皮作为肉类加工企业的原料,借鉴与尝试猪皮食品化方法,开发更多新颖、多样化的传统食品。对现有牛皮食品加工方法地行科学全面的评价,将市场广阔、加工增值明显、环保低耗的方法加以大力推广。

3.2 加大科研力度,解决影响其利用的关键技术问题

为了提高牛皮附加值和加工企业经济效益,传统食品工业化是食品多样化的途径之一。然而,现在的牛皮脱毛和牛皮嫩化技术工艺、相应的机械设备及牛皮毛囊结构、牛皮的食用品质都需要深入研究。因此,产业需要各关联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共同设计、研制具有现实性、方向性、全局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兼具的技术,支撑产业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

3.3 政府应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

教师职业道德建构途径探析 篇10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建构;途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9-011-2

一、热爱本职工作,献身教育事业——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

只有热爱本职工作,教师才会有工作的动力和教学的兴趣,才有能力打开学科知识的宝库,把握学科研究领域的学术动态,形成博学多识的专业知识结构,逐步提高文化素养水平,这需要教师有吃苦奉献精神。唐代教育家韩愈在其著作《进学解篇》中就提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主张,他总结前人的教学经验,认为怎样才能算是“勤”呢?一是做到“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二是做到“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就是说求学问必须做到夜以继日,日积月累,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古代教育家朱熹就提倡教师教学的内容要博大精深和深入浅出,这就需要教师有“源头活水”,做到学勤业精。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就提倡:“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教师必须继承和发扬这种“坐冷板凳”的精神,耐得住寂寞清贫,不追求功名利禄,刻苦钻研业务,精益求精,才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才能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望和社会对人才的高要求。这正是教师热爱本职工作的具体体现,学高才能为名师,有名师才能出高徒。

教师劳动是一种功在他人,利在社会的劳动,它打破了工作和休息的界限,需要付出全部的聪明才智和大量的时间精力,因而工作是十分繁重和艰辛,但其劳动成果又往往隐没在学生的成功之中,而自己一生则默默无闻的奉献而不求索取,其动力就源自于教师对自己本职工作的热爱和高度的责任感。教师也只有热爱本职工作,才会有高度的责任感,并将自己全部的知识和才华,无私奉献给学生。古代教育家孔子从教40余年,在游历各国被困于蔡陈之际,断粮七日,从学弟子皆病倒不起,但他仍诵讲不辍,这种呕心沥血,以教为重的献身精神,成为历代教师的楷模。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留美回国后拒不做官,立志办学育才,他从教30余年,终身安于“粉笔生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教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全国优秀班主任丁榕老师总结自己取得成功经验:“事业就是生命,失去了事业就失去了生命。必须让生命每时每刻都燃烧,才能让事业发出光辉,如果火焰熄灭了,事业也就暗淡了,我决心用生命之光去点燃事业之火。”教师应以他们为楷模,甘为人梯,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而献身。目前,将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而具有献身精神的教师甚少,许多教师仅把它作为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这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相比较,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教师必须确立以教为乐,以教为荣的思想和以教安身,以学立命的志向,献身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二、遵循教育规律,旨在教书育人——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文艺复兴时代诗人但丁有句名言:“道德可以弥补智慧的不足,而智慧却永远弥补不了道德的不足。”无产阶级教育家徐特立要求教师既要当“经师”,又要做“人师”,他认为“经师”只管教学问,传知识,而“人师”则专事思想品德。教师的职业道德则要求其应做到“人师”和“经师”的结合,既教书,又育人,将“传道,授业,解惑”统一于教育之中。若要教好书育好人,教师必须懂得教育规律,认真学习和研究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育学的理论,在实践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自觉把教学与教育结合起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之以志,导之以行。“育人”绝不是教师空洞的说教,必须寓情于理,情理统一。如一位历史教师在讲授《科学共产主义诞生》这节课时,刚刚写完标题,一位女生立即就说:“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讲它还有什么意思呢?”这位历史教师马上意识到学生思想深处的问题,但又不能压制和批评她,必须做到以理服人。历史教师笑着问她:“你读过马克思的原著吗?”她回答:“没有,我才没功夫去读呢?”教师又接着问:“既然你没读过,怎么就知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呢?”她回答道:“人家都这么说。”教师机智地表示:“我也是‘人家’之一,我也有个人的看法,你愿意听吗?如果你不同意我的看法,课后我们还可以讨论,各抒己见。”这位女生表示愿意听。这样,教师消除了她的逆反心理,全班同学也都聚精会神地听教师讲他的“个人”看法。课后这位历史教师反思,这位女生的观点,并非是她一个人的看法,而代表了一部分同学的真实看法。而学生思想上的问题不能用简单粗暴和压制批评方法去解决,这样只能压而不服。教师只有采取说理的方式,耐心教育,以理服人才能收到“育人”的功效。通过这个事例,我们应意识到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突出表现。知识本身就具有科学性、思想性和生动性相统一的特征,教师要深入挖掘其学科内容中丰富的育人因素,通过寓教育于知识传授之中的途径,以提高教书育人的有效性。青年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渴望了解变幻莫测的社会,要求认识纷繁复杂的人生,其思想有着极大的可塑性。作为年轻人,他们还有着强烈的崇拜英雄,扶正除恶的心态和锐意进取,报效祖国的志向,这正是教师“育人”的有利因素。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在学习的体验之中,情感受到熏陶,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发生升华,行为得以变化,从而真正使教书育人的目标落在实处。

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是构成教育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如何,教师怎样处理好师生关系,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规范。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是他一生教育成功的要素。其学生之所以对他心悦诚服,视之如日月,敬之如父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孔子对其弟子的热爱和感情的融洽。正是出于对学生的爱,他才能对学生的志趣、性格、思维、能力如数家珍,有着深刻的了解。也正是出于对学生的爱,才能促使孔子“诲人不倦”、“因材而施教”。教师热爱自己的学生,就需要了解他们、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处处为其着想。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作为一个教师,只把功课教好还不够,最重要的是关心学生健康成长。”如果教师对学生情况心中无数,缺乏了解,就难以构筑心灵情感之间的桥梁,更谈不上从学生个性特征出发,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情感是制约教师影响力大小的重要因素,如果师生之间有良好的情感交流,建立了良好的情感关系,创设了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彼此之间就能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学生也就愿意和老师交朋友,容易相信其传授之“道”,最终使教师影响力增大,从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了解和关心学生,是教师热爱学生的起点。热爱学生,还需要教师诲人不倦,以诚挚的态度,足够的耐心,满腔的热忱,充分的信任去对待学生,不求索取,无私奉献。热爱学生,还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公正与民主,这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尊重学生就是尊重他们的人格、情感,尊严和内心世界,信任学生就是信任他们的才华、智慧、理想和即将取得成功。在此基础上,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绝不能讽刺、挖苦、打击、压制学生。所以,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无私对待每一位学生,尤其对暂时后进而渴望帮助的学生要倾注更多的热情和帮助,以人为本,相信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获取成功。热爱学生,还要求历史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严也是一种爱,严是教师对教育事业所具有的严肃态度。严格要求学生,就是对他不迁就,不放任,不溺爱,教师的爱应寓于严;而严又应出于爱,严爱相济才能教育好学生,严师才能出高徒。热爱学生,还需要历史教师细致耐心,循循善诱。耐心是教师职业道德必备的条件,学生的成长因各种因素制约显示出复杂性和长期性,这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足够的耐心,坚韧的毅力,得当的方法,细致的作风去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启迪学生的智慧,期待每个学生的成才和成功。

四、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教师职业道德的表现

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途径探析 篇11

一、激趣导入, 营造自主阅读氛围

上课伊始, 如何让学生马上进入状态, 要靠导入的技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导入恰当, 可以营造很好的阅读氛围, 为学生进入阅读情境奠定很好的基础。反之, 导入不得要领, 学生的思想处于涣散状态, 必将极大地影响学生自主阅读的质量。

常见的导入方式很多, 归纳起来主要有:巧设疑问吸引学生;励志故事激励学生;经典美文熏陶学生;以歌传情感化学生;名人名言启迪学生;剧本表演感染学生。例如在《母狼的智慧》一文导入时, 可运用比较优美的一段话作为导语:“狼的出现, 是动物版图上最奇妙的一笔, 是生命交响乐中最富华彩的乐章之一。狼是大自然的猛兽, 凶残是自然界赋予它的本性。但是狼的凶残之中, 又渗透着智慧的成分, 智慧中又闪耀着母性的光辉。古今中外, 有关狼的故事非常多, 今天我们也要来欣赏一个关于狼的故事……”这样带领学生进入阅读情境,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指导学法, 培养自主阅读习惯

在指导学生阅读时, 应先教一些最基本的阅读方法。从学习做读书笔记开始, 学会圈点勾画。指导学生阅读时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切不可妄求突飞猛进。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不动笔墨不读书” 。从最简单的读书笔记做起,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很实用, 操作起来便于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从而切实提高阅读质量。

边读边想边勾画。阅读时要一边读, 一边想, 并且一边勾画, 把自己在阅读时有障碍的地方标记出来, 标出不认识的字词、不理解的语句等。用统一的标准规范学生的笔记习惯。勾画时, 重点句子用横线, 优美或具有深刻含义的句子用波浪线, 有疑问的句子就用问号等。学生的学习与思考是基于自身的理解。

指导学生对文章作批注。把自己对文章阅读的体验、感悟、心得, 对文章本身的技法、内容、主旨、要点在书页中的留白处批注出来。

教师在指导阅读方法时, 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 并要坚持将这种训练长期开展下去。久而久之, 就会习惯成自然。

三、自主讨论, 培养质疑精神

“为学患无疑, 疑则进也。”就是要提倡学生敢于质疑。在阅读教学中, 让学生按照“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去阅读, 去思考, 去讨论探究, 就能培养学生在自主阅读中的质疑精神。

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 就要改变过去那种传统的教师问, 学生答的机械教学模式。要坚持实施自主性阅读, 首先必须要让学生自由阅读文本, 在此基础上自己提出问题, 构建以学为主、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体的新型阅读课堂格局。让学生大胆充分地讨论, 教师对围绕学生的问题和困难进行点拨指导。新课文教学中, 教师不要先作介绍或解释, 而应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品读, 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获得独特感受。教师在学生阅读前, 不能给学生太多 “暗示”, 以免影响学生的独特感知能力, 在某种程度上助长学生的依赖性。一般可设计如下的教学流程:首先初读感知, 然后再读课文, 提出问题;接着师生筛选, 确定主题;再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由学生个人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而后集体交流;最后进行拓展练习。如在讲授《岳阳楼记》一文时, 让学生结合文本拓展延伸, 教师提出如下问题:“请你结合课文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提出让你感到疑惑的地方。”进而对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与深度进行评比。结果, 学生纷纷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 比如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如果作者当时恰逢盛世, 能不能写出这千古名篇?”……这种近似头脑风暴的讨论方式让学生的质疑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四、开发思维, 追求创新阅读体验

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这是自主阅读的有效途径:或者是比较阅读, 或者是扩展阅读, 或者是综合鉴赏评价, 或者是再造作品境界, 或者是填补艺术空白, 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 从课堂走向社会, 从学习走向实用。在指导学生阅读时, 要鼓励学生用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进行思考, 大力开展研究性阅读, 推动语言与思维的同步发展和阅读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了培养创新能力, 教师应选择那些易于发展创新思维的阅读文本, 提出一些与文本相关的思辨性话题。经常向学生提供一些有辩论性质的文字材料, 并提出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提供真实的情境, 以启发学生思考。教师要非常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 鼓励答案的多样性、灵活性, 让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自主阅读课堂焕发勃勃生机。让阅读课堂成为学生放飞梦想的起点, 成为自主学习的起跑线。在这样的课堂中, 我们所注重的不是追求唯一的答案或标准的结果, 而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学生阅读的过程主要是熏陶和积累的过程。一方面, 通过对经典范文的学习和感悟, 感化学生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文整体素养;另一方面, 通过大量的阅读强化训练, 不断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 指引学生用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读书。

上一篇:平衡问题下一篇:人文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