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基本理念

2024-05-09

规划基本理念(通用9篇)

规划基本理念 篇1

摘要:最近几年, 我国不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在社会领域都取得了非常惊人的成就,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人们开始重视精神层面的享受, 因此带动了一大批相关行业领域的发展进步。其中非常显著的一点就是我国的园林景观的发展。我国的园林景观在世界古典园林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时代进步, 我国的园林应不断的吸收先进的思想, 设计园林时, 应该高度重视园林的艺术性特点以及园林体现出来的传统文化韵味, 除此之外, 还要突出设计的时尚性特点, 注重园林的生态以及人性化设计思想。同时, 设计时还应充分的考虑到经济性原则, 确保能以最优的投资获取最好的景观。

关键词:园林规划,人性化,生态性设计

开展园林规划的一个首要目的就是实现经管的艺术性以及美学性。当设计将景观的使用功能以及技术课题解决之后, 艺术就成为了设计永远的追求目标。当景观的功能大体相同时, 景观的设计风格就在很多程度上决定了它的价值, 人们普遍欢迎符合内心审美需要的景观。通过人们对设计的默许, 类实现设计人员在道德以及经济和审美层次的影响。所以, 在相关的设计教育工作中, 要重视基本理念的作用。

1 园林规划设计的步骤:

第一, 接受任务, 开展实地调查, 收集相应资料。第二, 提交初步设计以及总构思和目标。第三, 编制规划, 开展评审活动。业主组织评审组集中评审, 依据评审结果, 对设计进行调整或者修改。第四, 提交概算材料。第五, 再次勘察, 设计施工图。第六, 编制施工预算, 对施工图进行交底。最后, 配合施工。

2 园林规划设计的艺术性

众所周知, 园林设计的一大目标是为了人们的审美需要。设计依照审美的需要, 将实用作为功能尽心再造活动。艺术有很多种形式, 单纯的艺术和别的艺术之间已经没有明确的划分, 艺术家将电影和电视以及音乐、戏剧还有建筑等涉及到的创作方式相结合, 创造了媒体艺术、行为艺术、光效应艺术、大地艺术等一系列新的艺术形式, 同时这些艺术又带给其他的艺术很大的影响。现代化的园林设计, 在一开始的时候, 就吸收了很多形式语言内容。对园林设计影响最稳定而且影响最大的要数人类感官对景观产生的感觉。所以, 不论是自然景观还是文学绘画, 在设计园林时, 都要将三维空间设计作为设计的关键。从现代艺术早期的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风格派、构成主义, 一直发展到极简艺术形式, 所有的这些艺术形式和艺术思想都给设计人员提供了丰富的形式语言以及艺术思维。所以, 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景观的用途, 还要考虑它的艺术性特点, 我国在园林设计方面所推崇的就是将传统和现代文化有机结合的设计方式。

3 园林规划设计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与扬弃

通常, 园林设计和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而且和历史以及文化也有很大关联。每个国家的园林设计的进步都离不开该国的传统文化。创作园林景观时, 假如不结合历史的、人文的、文化的东西, 设计就不会取得成就。我国的园林在世界古典园林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影响着世界园林。不过, 我们应当不断接受先进的设计思想, 将我国的传统民俗和现代文化相结合, 通过这种全新的设计思维来促进我国的园林发展。

4 园林规划设计的前卫性与多变性

既然设计是一门艺术, 那么艺术肯定有时代性特点。在近五十年里, 设计充满了前卫性特点。园林设计发展到如今。不管是社会的前进还是我们的城市的进步, 都离不开园林设计。所以, 园林设计的设计人员, 应该既要掌握好稳定的设计要素, 还要不断的吸收新文化, 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实际上, 任何的一个好的景观, 都少不了两样思想, 一是传统文化思想, 二是对未来的展望, 只有结合这两点, 才能实现园林的真正意义。

5 园林规划设计的意境创造

园林规划设计的意境美是指通过园林景观的结构、图案和文字所反映的情意使消费者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园林景观的意境产生于园林景观境域的综合艺术效果, 给予游客以情意方面的信息, 唤起以往经历的记忆联想。不过, 并不是全部园林都有意境, 而且不是不断变化意境。只有有丰富的意境, 才能吸引游客, 才能实现价值。因此, 我国的众多园林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多非常的重视意境, 意境还是我国园林之所以在世界园林中获得较高地位的内在优势。通过创造意境, 在空间物质化的表现与无限的联想之间, 以空间、形体、文化、寓意所呈现出的信息载体, 它涉及这样一种理念:即存在着一种超越个人理解力并能借助于一种中间媒介达到的群体共通的普遍的状态。挖空心思, 想尽办法, 来寻求、创造、组织、表现这些中间媒介, 这是工业规划设计中最为基本而重要的工作。

6 人性化设计理念

所谓的人性化设计, 具体的来说, 就是将人当做设计的中心, 设计人员要从传统的对景观的关注转到对使用人群的关注上面来, 这种转变可以设计出使用更加方便, 更加使人高兴, 更富人性的景观。让人高兴是设计时考虑到审美的需要, 在使用的时候, 使用人能够体会到设计的巧妙从而出现一种高兴地感觉, 同时, 把这种感觉升华成为审美意象, 这样才能设计出人性化的作品。园林实际的主题是人, 而且使用人和设计人都是人类, 人是设计的尺度及中心。所以, 将行为艺术以及心理学等知识吸纳到实际中, 研究设计的目的与人的行为在不同人、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的互补关系, 扩展园林规划设计的内涵。通过对成功案例的分析, 我们发现, 不论是有意还是无心, 这些成功的设计都来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感觉。

7 生态性设计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 地球生态正在不断恶化, 由于受到生态思想的影响, 人们开始用全新的思维来看待景观, 设计人员们也开始在设计中重视生态问题。尊重自然发展过程、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场地的自我维持、发展可持续的处理技术等思想贯穿于景观设计、建造和管理的始终。原本人类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只是因为工作和生活和大自然被迫分开。我们人类对自然有需求, 需要回归到其中缓解疲劳、愉悦心情, 户外园林景观是居住环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而只有可参与性的景观才能让环境与居住最大限度的融为一体。所以, 认真考虑到景观对人情绪的影响, 要充分注重生态、实用以及功能等的紧密联系。

8 我国园林的发展方向

我国的现代化园林设计还处在开始阶段, 基本出发点还是放到明亮的视觉感觉、优质的绿化、宽阔的场地上。不过, 随着设计的进步, 只做好上述内容是不够的的。但是, 这些内容作为景观建设的基础, 会对姜维的景观设计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正是基于景观规划设计实践的三元, 在众说纷纭的各类景观规划设计流派中, 三种新生流派正在脱颖而出:一, 和环境艺术有效结合:将重点放到视觉景观上, 属于大众景观环境艺术流派;二, 重点在城市规划以及城市设计, 属于城市景观生态流派。三, 和旅游策划相结合, 属于景观游憩流派。上述的流派分别代表我国现代景观园林的发展趋势。所以, 园林设计要和实际情况有机结合, 将园林和周边环有效协调, 和当地的传统文化有机融合, 而且很好的融入现代思想, 并要合理控制成本, 确保以最小的投资, 获取最高的收益。

参考文献

[1]张蕾.对我国传统园林认同危机的再思考[J].中国园林, 2006 (9) :61-63.[1]张蕾.对我国传统园林认同危机的再思考[J].中国园林, 2006 (9) :61-63.

[2]王万喜, 贾德华.大地园林化—中国现代园林发展的必由之路[J].长江大学学报:农学卷 (自科版) , 2006 (11) :151-153.[2]王万喜, 贾德华.大地园林化—中国现代园林发展的必由之路[J].长江大学学报:农学卷 (自科版) , 2006 (11) :151-153.

规划基本理念 篇2

世界在瞬息万变中把我们带人了21世纪,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史也翻开了新的一页!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已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

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次课程改革不再是简单地更换一套教材,而是我们与新课程的共同构建。这就需要我们切实转换课程理念,因为理念是行为的先导。只有实现了课程理念的转换、提升,我们才能更好的转变课程行为,实现课程创新,为顺利实施新课程奠定良好基础。

(一)从强调整齐划一到注重学生的个性与创新

我国的基础教育实行的是国家统一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结构、内容、方式、评价、教学计划、大纲、教材等方面强调统一性、计划性。我国人口众多,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这种高度统一的课程体系和模式无法适应不同地区教育的发展和不同素质学生发展的需要;同时,课程的严格统一,导致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划一的,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个单独个体的差异,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丧失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及创新精神。

1988年,教育部颁发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编写规划方案》,设想用四到五年的时间编写四种类型的教材,以改变过分强调共性的课程状况。于是,就形成了人们常说的“八套半”教材,丰富了中小学的课程内容。与此同时,选修课程、活动课程、微型课程、环境课程等课程形式逐步发展起来,着力于贴近学生的个性,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其中有些课程经过进一步发展具有了校本课程的意义。

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差异是教育的资源。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差异不是课程实施的障碍,而是可供利用的课程资源。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既是个体成长的需要,也是未来社会对建设人才的需求。社会的发展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人,更需要具有健全人格、健康个性的社会公民。这是课程改革、学生发展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辩证统一。有人说,个性与创新是21世纪的“通行证”,我们就要通过这次课程改革,把这张“通行证”交到每一位学生手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还特别强调“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区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这是一次课程理念的极大提升,赋予了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体现了对学生这一活生生的人的极大尊重。

(二)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

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关注的不是学生的实际生活世界,课程目标的设计不能满足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课程内容设计脱离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生硬地把它分为各系统的知识门类,肢解了学生的生活世界,致使课堂成了扼杀学生个性和创新的场所,学生在其中无法领略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失却了生命活力。在这种“教育围城”中长大的学生,自然经不起生活的风雨,缺乏生活和生存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面临的基本问题已转化为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如何共同生存,社会发展也越来越注重为所有人提供高质量的生活服务。课程也应从生产世界和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关注平凡人的日常生活,关注人的价值、意义,让学生体验生命、体验世界的丰富。

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的多是间接经验,正是这些经验使人类历史得以延续,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但以间接经验为主与人类的一般认识过程是相悖的,学生获得知识既不是从生活和生产中来,也不在完成后回到实践中去,他们的认识因缺乏真正的体验往往就成了无本之木。

教育的外延等同于生活。我们的课程要从课堂向生活的世界回归,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上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活生生的生活经验,把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把课堂生活置于社会生活中,让学生与世界对话,从中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获得个体的自由和解放,得到完善的发展。

课程向生活回归并不是对生活的简单复制,而是课程在另一种意义上的积极建构,是赋予课程更深刻的内涵。进入课程的生活不是琐碎零散、毫无意义的,而是经过提炼和加工,有着特定意义的课程化了的生活,是具有教育意义的生活。

(三)从分析向综合发展

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两种墓本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两种方式。这两种认识方式引发了课程中一对永恒的矛盾――分化与综合。我国古代的“礼、乐、射、御、书、数”、柏拉图的“七艺”都是分科课程,现代的学科课程也主要是一种分科课程。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中,分科课程也是主流。学科分化是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但许多年来,学科分化越来越细,知识被搞得支离破碎,各学科间缺少了应有的横向联系,形成了不敢越雷池一步、孤军奋战的局面。

课程需要有“门类”和“系统”,但更要注重课程之间的综合。随着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兴起,人们已越来越重视知识的综合。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是多学科性的,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才能解决,决非一门学科所能应付。更何况,人类的知识体系本来就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可以说,没有哪一门课程的知识能与别的课程知识截然分开。

世界各国在综合课程实施方面的做法不一。韩国在小学一二年级开设“我们是一年级学生”的课程,把国语和社会综合为正确生活,自然与一些非自然的内容综合为智力生活,音、体、美综合为愉快生活,强调课程内容实质性的综合,强调课堂教学中的灵活把握。澳大利亚则将课程分为八大学习领域,加强了学科间的联系,使相关知识技能形成“块状”,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强调相关学科教师间的联系与合作,实施“问题教育”,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知识背景,促进学生深入认识事物。

在这次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必修的国家课程,这预示着我国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在初步的实践中,一些学校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探索出了一套操作性强的活动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一部分学校和教师对此认识不够,把综合实践活动看做几门课程的简单拼加,使之成了一盘“大杂烩”。我们要避免这种倾向,要着力淡化学科间的界限,对有内在联系的学科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重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综合,而非形式上的.、僵化机械的综合。

四、从固守“知识本位”到倡导学生主动学习

以斯宾塞为代表的以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近代课程体系明确表达了将课程看做知识的倾向。夸美纽斯更是以泛智主义的思想编制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以期把所有的知识教给学生。发展到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课程越来越清晰地表现出固守“知识本位”的倾向。

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一直是我国课程发展的传统。因此,教师固守课程即学科的观念,无限夸大知识的价值,致使知识教育过度,课堂教学出现了“满堂灌”的现象,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

这种知识本位的课程观突出的表现就是“双基论”,认为只要掌握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课程就取得了成功。总的说来,我国的课程较为关注课程的静态结果,强调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缺乏学生自身对课程的主动建构。

我们正处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如果死记硬背,恐怕穷极一生都无法完成对所有知识的记忆。因此,新的课程观更强调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倡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通过主动构建理解课程,以反思性和创造性实践来探索人生意义。

现代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为了充分参与、发展和改善生活质量而作出的决策,是一种继续学习、终身受用的能力。这就要求主动学习成为核心,以使课程适应社会变化。学生只有主动地参与学习,才能真正培养能力。为此,要大力破除“教师中心说”,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去发现,实现主动成长。教师要当好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弘扬学生的主体性,激励学生主动成长。

五、从“甄别选拔”到“育人为本”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把考试与评价联系起来,看到的是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考试固然可以为我们提供量化的信息,但它不能涵盖被评价对象的全部,据此作出的评价是不全面的。这种以选拔与甄别为目的的评价,其实是在以一把尺子评价一切,以一个标准衡量所有的学生,其最终结果是鉴定质量、区别优劣、选拔淘汰。

现代教学评价要求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之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现代教育评价重视定性与定量评价、外部与内部评价、绝对与相对评价结合起来,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一些国家教育评价的重大变革也启示我们,在实际的课程与教学中,要把新的理念运用到评价中去,由传统的“甄别选拔”转变为“育人为本”。

(一)评价要公平,公正、面向全体

教师要了解、分析每个学生,肯定其主流,发现其闪光点,在指出不足的基础上,使学生树立获得发展的信心和勇气,指明发展的方向。要通过评价形成激励作用,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充分发展,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通过评价对课程产生更大的调控作用,为学生提供发展需要的各种信息和条件。

(二)评价耍关怀学生的成长

评价要帮助学生缩小相互之间的差距,促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和发展。而不是制造等级,扩大差距,强化选优功能。评价要关怀学生的成长,设身处地地分析情况,理解和体谅学生,真诚地帮助学生。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通过积极评价,提升学生的价值,使评价成为一种关怀的手段、良好的课程与教学发展行为。

(三)评价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多少成功人士在回忆自己的学习经历时,都对老师的赏识、宽容心存感激,称之改变了自己的一生。确实,评价有着巨大的潜能,它能开拓出世界上最丰富的宝藏。我们要让学生参与进来,通过主体参与的评价,促进自我意识的成熟和主体精神的觉醒,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把握自我发展的方向,增强发展信心,形成发展内动力。

(四)要实施全方位的评价

书本知识是学生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评价不应仅对学生获得的书本知识进行检验,而应把大量的社会知识、生活知识的获得纳入评价的范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评价还应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评价,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防止学生畸形发展。此外,还应重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评价,改变我国学生习惯于“纸上谈兵”的弊端。

六、从传统内敛走向国际理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交通、通讯的日益发达,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世界正向我们走来,国与国之间的距离在缩短,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在发展,我们生活其间的这个人类社会将成为一个“地球村”,各个国家、我们每个人都将成为其中一员。培养具有全球意识的人正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课题。我国已成功加入了WTO,将与世界进行更广泛的交流和对话,探讨全球性问题,如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南北差异、人口问题等,学会国际尊重,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承认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与创造性……成为我国走向进步的基本素质和前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4年通过的《宣言》及《为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教育综合行动纲领》,标志着“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理论与政策上的确立,体现了全球化时代的基本精神,其本质就是国际性和民主性的内在统一。这―理念已在许多国家的课程中体现。如韩国提出要塑造面向21世纪的“新韩国人形象”,在基础教育课程上,安排了世界历史、世界

[1][2]下一页

地理、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课程,以增强学生的国际观念。再如日本,在原社会科学目标“培养民主和平国家和民主和平社会的成员所必备的公民基本素质”中,加入了“生存于国际社会中”作为“成员”的定语。

我国的课程同样要在世界的大背景下展开,要积极鼓励国际合作,使课程成为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统一,我们把多元的世界呈现在学生面前,就是要帮助学生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使学生在与课程的共同生成中走向世界,放眼全球。但共同发展与走向全球并不是对民族性的舍弃。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性是国际性的基础,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教育资源是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走向国际理解还需对外国文化进行积极的批判和筛选、加工,吸收其精华,赋予其新的文化意蕴。

试论新时期县域规划的基本理念 篇3

区域规划工作在我国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八十年代中期前主要还是不同层次具有综合开发整治特点的国土规划。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区域规划的本质是使计划性配置资金、资源的理念得到充分体现,一脉相承垂直政治管理架构的中央集权式思维。我国曾将区域规划作为地域空间上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落实及延伸,区域规划由综合计划部门进行主导编制,对应资金、资源行政分配等发展机遇。在转向市场经济过程中,由上至下的传统区域规划具有强制控制色彩,与竞争日益严峻的经济环境及权力体系及整合分散化的地方难以适应,影响其对计划分配资金、资源的吸引力。

2县域规划是目前我国区域规划的突破口

县域规划属于地市及乡镇规划之间的空间规划,是我国规划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主要是规划对象以县域范围为空间总体规划,基于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分析研究,总体部署全县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空间,构建全县资源开发保护及未来建设发展的总蓝图。县域规划在各类区域规划中具有特殊意义,可作为编制及落实新时期区域规划的一个突破口。

在我国历史上,县就是行政区划设置中的一个基本单位,具有相对独立且完整的行政区域。目前是我国宏观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在宏观控制管理中具有无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县在国家行政管理中属于比较完整的一个基本地域,形成社会、经济及物质建设统一体。所以,县域规划以县政府为执行主体能够得到深入落实。

传统城乡不均衡发展的局面随着改革开放逐步发生变化,县城、乡镇及农村逐渐协同发展,县域作为城乡交合最明显的地域空间,县域城乡空间变动比较迅速,在规划管理方面因县级行政单元相对缺乏,普遍存在无序发展的问题,城乡发展各自为政、建设盲目,造成重复浪费建设投资,超负荷承载或恶化的水土等资源、生态环境等。所以,县域规划的编制及实施,对于城乡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有序、集约使用县域空间,具有指导性作用。

3县域规划在新时期的基本理念

3.1协商型规划理念。区域规划一般分为自上而下强制型、自下而上放任型和控制与引导双轨型三种,新的区域规划要求在不同类型间平衡,逐渐发展为双向互动互求的协商型规划,也被称为“非正式规划”,也就是采取咨询、谈判、交流、讨论等方式,不同于正式规划,探讨非完全官方交流协商渠道,采取公平原则,建立规划体系,在规划全过程中使各种利益集团积极参与,探讨解决区域发展中的方法和途径,使区域内各成员提高规划履行的自觉性。这对改造编制传统县域规划思维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尽管此过程可能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对于县域规划由图纸向实施发展提供一个保障。不仅能够对调整经济结构、开拓就业市场、防治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行处理,还可应用于县域内频繁出现各类问题。

3.2综合发展目标型规划理念。传统县域规划特别是城镇体系规划,核心任务就是布局生产力。内在的根本驱动就是经济目标,县域规划中尽管涉及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内容,但还只是“标签”作用,不管是规划者还是执行者,都未将其置于重要位置。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采用不断增长的国民生产总值及国民收入增速将衰竭的自然资源、退化的环境功能等经济成本所掩盖,但目前已感受到对环境成本漠视而产生的的代价。而且,人们逐渐认识到在概念上“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完全不同,社会综合发展目标超越经济增长范畴,一定要寻求区域规划途径。

在县域规划内容上,逐渐由单目标物质建设规划或经济布局规划向综合发展目标规划方向发展,规划中日益重视社会及生态环境因素,县域规划的未来新方向就是生态最佳化。

3.3城乡整体规划理念。县域规划在传统中因过多地将规划视野限于经济生产领域,规划研究以城镇为重点,而将生态及农村地域等其它基质空间作为城镇发展的支撑成本,明显呈现出“二元分割”的规划思维特征。但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只是增大了城乡界限中不断模糊的表象空间形态,在实际中也在深层次紧密联系城镇与乡村的发展。知识型经济以创新为第一生产力,在根本上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关系改变,乡村不只是单纯为城市提供生产要素,而使多种要素之间产生相互组合流动。重新发现和理解乡村的社会、经济及生态价值,基于乡村的健康成长促进城市的持续发展。在创新机制上,经济成长容易优先发展传统城市地域外的空间,进而使城市至乡村改变扩散的单一方向。城镇外的区域基质空间并非耗费的城镇资源被动承受及主宰社会经济,在依赖与制约、支持与竞争并存的格局中,使城镇发展得到突出体现。“城乡一体化”逐渐被接受,而成为区域城乡整体规划及发展的目标理念。为确保县域协调发展,规划中应重点考虑乡村及生态空间。

3.4有限目标规划理念。在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县域规划使包罗万象的色彩得到一定的延续。因难以准确把握市场环境中很多变化因素,甚至规划难以调控的很多经济生产内容,这不只是使规划耗费较多的精力与财力,也使各界人士对县域规划效果的观点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实际上使县域规划的科学性及权威性得到削弱。

在时代变化中,县域是一个复杂综合体,县域规划规划的目标有限。因此应抓住使内容得到真正发挥作用的方面规划,与规划特定区域、时段及背景要求相结合,针对性地规划“重点问题”,使编制的县域规划提高效率与效果,而无需面面俱到。

目前,县域规划亟待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对县域人口及用地规模进行统筹预测和分配,以免各局部之和大于整体;二是对县域无序使用的空间进行解决,在发展模式上实现集约式发展;三是对区域性基础设施及社会服务布局进行统筹安排,实现设施共享;四是要从城乡整体上进行统一规划,以实现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

3.5多方案弹性型规划理念

规划应具有灵活性与弹性,实现二者平衡,这也是对县域规划进行衡量的一个有效性标准。一定要将原来主要采取行政手段的规划方式向采取价值手段兼容计划与市场型规划进行转变。在多目标、多方案的弹性特征方面使县域规划得到充分体现,以有效防范可能产生的各种变化。

4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研究新时期县域规划中存在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新的规划理念及县域规划制度保障体系,对于促进县域规划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崔功豪,魏清泉等.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1.

[2]方创琳.我国新世纪区域发展规划的基本发展趋向[J].地理科学,2014,5.

[3]吴唯佳.非正式规划——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建议[J].规划师,2013,2.

[4]吴志强.城市规划核心法的国际比较研究[J].国外城市规划,2015,7.

志愿服务基本理念 篇4

一.志愿服务的概念

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活动。

在《全球志愿者宣言》中阐明:“志愿服务是公民社会的基石。它可以激发人类最高贵的情操——追求全人类的和平自由 机会 安全和正义。”“支持所有人们,不分文化背景 种族 宗教信仰年龄性别和生理社会或经济条件的差异,都享有自由参加志愿服务的权利。全世界所有人都应该享有以个别行动或集体行动,自由贡献自己的时间才能或精力,不求物质报酬去帮助他人与社会的权利。”

参与社会事务和促进社会进步,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参与志愿工作是表达这种“权利”及“义务”的积极和有效的形式。

二.志愿服务的性质

(一)志愿服务的自愿性

志愿服务以激发基于道义良知,同情心和公民社会责任感等内心行为动机为主要动员手段,参加行动的动力来自于参加者本身,以自愿参加为前提,体现服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志愿服务的无偿性

志愿者活动的动机是非营利趋向的,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明显区分与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行为。志愿服务的本质是奉献社会,服务社会。就志愿服务者而言。得到的回报是精神层面以及能力方面的,以利他和公益为基本目标。对服务活动的组织者来说也具有无偿性,即志愿者的服务不应该被大量用来达到服务以外的目标,不论是经济目标还是其他政治目标或社会目标,否则就会损害志愿服务者的动机。

(三)志愿服务的社会性

志愿服务体现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它不是存在于个人生活的私人领域,而是在一定的公共空间和特定的人群当中进行他助或互助。公共福利和社会公益是志愿服务的价值目标,而是衡量志愿服务的社会价值性和有用性的批判标准。

(四)志愿服务的可持续性

志愿服务应该是我们社会中的一种常规性的服务,而不应该只把它当成是一次性的和突击性的活动。从发展目标来看,志愿服务要逐步成为社会成员的一种日常行为,成为全社会广泛参与的一项社会事业。

(五)志愿服务的开放性

志愿服务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服务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极强的吸纳能力。志愿者行动是一项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充满勃勃生机和跨世纪事业,它鼓励和需要人们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创造,丰富和完善它的内容和形式;它充分尊重和大力提倡各地各类服务者组织在志愿服务方面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形成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和模式。

第二节 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作用

一 志愿服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志愿服务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并得到社会的重视,关键的一点是由于志愿服务符合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关键的一点是由于志愿服务符合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说:“我们这个世界简单地说来其实可以说只存在两样东西,即是物质与心灵。”在过去的世界,一直都是探索物质的时代,物以稀为贵,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最大限度地解决物质的供给与需求的问题。然而当今世界最稀缺的不是物质,而是心灵的供给与需求。新儒学家唐君毅说:“人总是要力图打破那原始的对峙关系的隔阂,试图与他人之精神性灵相通。所以,人愿意了解,人也愿意被人了解。由此,人与人之间才有同情,有爱,有人格之佩服,有人格之欣赏,有道义之相勉,这些都是人与人内部世界期求相通的象征。”人是群居的物种,群的生存与发展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因此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有很强的关心他人和关心集体的意识。也就是说,社会成员应该具有社会关照和社会回报的精神,以及集体主义的意识。只有共同承担起一定的责任才能建立起一个和谐,稳定的生存环境。否则,整个社会就会陷入混乱,每个人的生存也将受到严重威胁。人类之所以强大,之所以能够成为这个星球上万物之灵长,就是因为精神上的理解与安慰来自内心的关怀与付出。和谐社会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志愿服务正是附近社会和谐的精神力量,是推进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和谐社会就是充满志愿精神的社会,科学发展观就是充满志愿精神的发展观。“助人”即是“乐人”,同时也是“乐己”。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也是在传达爱心和传播文明,有效的拉近人与人之间心灵的距离,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志愿服务更好地体现了主动的社会责任。在我们的社会中每个人都要以特定的方式承担着特定的社会责任。志愿服务和其他慈善行为更多地体现了一种主动的社会责任,调整国家税收和福利计划不奶奶感完善的社会分配,弥补政府不足和市场经济的缺陷。

志愿服务在提供大规模社会服务方面,相比国家福利具有更高的效率。一方面,志愿服务可以更加灵活的方式提供服务,从而避免国家福利因过分的刚性而导致的福利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志愿服务可以更好地抑制不合理的福利依赖,从而节约社会服务资源;再一方面,志愿服务不需要复杂的组织体系,因此在社会服务运行过程中可以节省许多中间环节(如政府社会福利组织体系)的无效消耗。

二 志愿服务促进了志愿者的自我成长

志愿服务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所以志愿者在参加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志愿者本身也获得了发展。主要表现下面几个方面:

(一)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

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有机会为社会贡献自身的才学,能力,并在不同岗位上发挥自身的优势,满足了“自我实现”的最高需要。不但为社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弘扬勒令新风气,新风尚,而且人生的价值也在志愿活动当中得到体现,从中学会自觉地奉献精神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责任感,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二)充实业余时间,丰富生活体验

志愿者利用空暇时间,参与不同形式的,有意义的志愿服务工作和活动,在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可以认识更多的来自于不同领域的,不同年龄的志愿者。通过参与活动,彼此可以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不但扩大了自己的社交生活圈子,也可以让自己接触更多的新事物,新观念。同时志愿者更可以通过服务活动,亲身体验和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不同层次和领域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这对志愿者自身的成长和提高必定有很大的帮助。

(三)提供学习机会

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工作过程中,可能接触一些未知的事物,能够增加个人的课外知识,学习未知的东西。此外,除了可以帮助他人,更可以培养自己的组织,协调,交际及领导能力,提高自身素质;还可以培养正确的工作态度和掌握处理问题的方法;有利于价值官的改变,使个人能充分认识和发挥自身的价值;掌握协同共走的方法,学会与他人融洽相处和解决冲突的办法。此外,志愿者将参与志愿活动时所学的知识,运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也可用来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相似的问题,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使自己的人生过得更加精彩,更加完美。

(四)促进自身发展

在开展志愿者各项活动过程中,志愿者可通过对比,发狎昵别人的优点和自身的不足,并可以善加利用,取长补短,有助于自身的发展。

三 志愿服务帮助弱势人群改变困境

(一)提供特别需要的服务,创造解决困难的机会

志愿服务体现了人类的真,善,美,更能根据服务对象的个人实际需要,发挥服务的人性化,个人化,专业化,全面化和实效化的功能,从而令服务对象通过服务活动能够真正地解决实际困难,获得切实的利益。同时,还可以通过服务范例,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去认识和接受志愿服务活动,从而可以更大程度地为社会分担一定的负担,进一步促进志愿事业的发展。

(二)有助于融入社会,增强归属感

通过志愿服务,能有效地帮助服务对象扩大社交圈子,增长见识,扩展其对自然,社会等的认识,从而增强他们对生活,对他人,对社会的信心。同时,志愿者以亲切的关怀和真诚的态度,使其更顺利地融入社会大家庭,增强归属感。

四 志愿服务即或了志愿组织的活力

志愿者的服务活动对于志愿者机构组织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志愿者素质的高低,服务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个青年志愿者机构的生存和发展,其中体现出来的价值也是相当丰富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志愿服务活动是机构前进和发展的原动力

志愿服务对于志愿者机构的前进和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是志愿者组织发展的基础,因此,机构必须重视每一位志愿者的服务活动,为起创造良好的条件,并尽一切可能为志愿者自身素质及活动的提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以及适当的意见,为志愿者解决在服务活动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困难。

(二)有助于全面提升机构的服务

通过志愿者在志愿服务第一线的积极服务,以及大力宣传和事后反馈,使机构的服务得以逐渐地加强,改善和扩充,而且志愿者大都是来自机构以外的人士,不受机构过多的约束,有较大的自由向机构提出有建设性的批评与意见,从而使机构能通过多种途径全面地改善和加强服务。

(三)有助于提高机构的知名度

通过来自不同领域的志愿者在一定程度上的工作,让更多的社会人士知晓,有助于加强社会对服务机构的支持。通过传播和反馈各类信息,争取社会各界对于志愿者活动多方面的支持,有利于志愿者事业的发展。此外,通过志愿者在服务时与各类服务对象的亲密接触,更加了解不同服务对象的具体需要,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向有关部门提出有效的改善意见。并将服务对象那些不为人知的实际情况告之大众,使大众对此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争取更多人士对服务对象的关心及对专项服务的支持,在一个侧面有助于提高机构的知名度。

(五)有助于培养领导人才

领导人才对机构的重要是不言而喻的,通过不同类型的志愿者活动,可以锻炼出一大批服务工作上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丰富志愿工作经验的志愿者,机构再对其加以适当和合理的运用,必定能使其成为讷讷感独当一面的志愿者领导人才。他们在机构中发挥的模范作用,将有助于扩展及改良机构水平,使志愿者自觉地去参与推行志愿服务的改进和建设。志愿活动对于志愿者机构的价值和意义,主要是通过志愿者组织的培训,交流,管理,宣传推广活动中实现,因而作为志愿者组织应对这些活动有一定的认识和重视,使得志愿者机构从中获得更大利益。

第九章 志愿者应具备的能力和基本素质

第一节 自我认知能力

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把镂刻在古希腊特尔斐神庙的名句“认识你自己”作为一生虚怀若谷认识自我的不懈追求。这向世人昭示人对自我的认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一 自我认知的内容

认识自我也就是自我认知,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是通过对自身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的形象和心理状态的认识,包括了饿队自己的动机,意图的验证和评价,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等。具体来说,自我可以包括3个方面:即物质的我,指自己的年龄,身高,健康状况等;精神的我,指自己的智力,情绪,性格,气质,兴趣爱好,道德观和人生观等;社会的我,指自己在团体中的地位,角色,与他人的关系等。

规划基本理念 篇5

相对于传统的基于预想事故的规划方法,《参考手册》中所论述的基于可靠性的规划方法,是当前国际上先进的配电网规划方法。本系列讲座重点讲述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在投资尽可能低或在给定投资额度的条件下,在规划阶段获得尽可能高可靠性;二是如何在给定的可靠性目标下,尽可能减少投资。

本讲座为系列讲座的开篇,主要介绍三部分的内容:传统规划的基本思路和不足、基于可靠性的配电网规划的必要性、基于可靠性的配电网规划的基本理念,力求为本系列讲座提供方向性、引导性的作用。

1 传统规划方法的基本思路和不足

传统的基于预想事故的规划方法,是一种基于导则的规划方法,即基于预想事故或基于“N-1”安全准则的规划方法。在该方法中规划人员以个案为基础来研究整个系统,根据备选规划方案逐个退出系统中的某个元件,评估该元件退出后是否满足特定的准则,并以此完成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工作,其前提条件为隐含或间接地假定系统满足导则中的准则要求。

基于“N-X”的预想事故规划理念广泛地应用在输电层、高压配电层和变电站层的规划,其基本准则是不能因为系统中的停运设备被隔离而造成停电。这就要求在事故状态下,系统必须具有可切换的手段,从而为系统故障段以外的所有部分继续供电。为迅速恢复供电,这需要开关设备快速动作,而靠人工将故障线路切换到备用线路,可能需要0.5~1h的时间。由于配电系统中广泛使用人工切换操作和辐射状系统设计,因此常需要对基于预想事故规划方案进行调整。但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系统运行准则要求系统在任何“N-1”状态下都不能偏离正常的运行标准。

传统的基于预想事故的规划方法中,在某个元件退出系统的条件下,可使用分析工具(潮流、稳定)来判断是其过负荷或者低电压或其他不可接受的故障原因。虽然该方法工作量可能非常大,但只需要简单地反复计算即可完成,并且只需使用输配电系统设计所需要的标准设计工具。

传统的基于预想事故的规划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直接使用标准化、序列化的计算模块,并将“提供可靠性”的问题分成许多小的研究部分,每一部分都针对系统的某一个元件。因此,基于预想事故的规划方法非常适用于制定运行规划(为解决预想事故而做具体的决定并做好准备)。

然而,传统的基于预想事故的规划方法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缺点:①如果规划人员主要关注降低费用或预算有限方面的问题,那么这种规划方法不是特别有效;②尽管这种规划方法列举并解决了每种可能的单个设备的停运情况(或者“N-2”规划中的双设备停运情况),但是在设备负载率(峰荷/容量,用于高压配电线路与变电站变压器)高于常规水平的情况下,就不能确保规划系统本层级的可靠性水平(因为该方法未能考虑层级之间的负荷转移情况)。

实现可靠性的传统方法,主要通过在设计中采用严格的准则来构建系统应对事故的能力。很多企业在规划中都应用了事故优先排序法。该方法根据事故的危险程度和成本效益的大小对事故进行排序,从而减少支出。当今先进的电力企业,主要是通过“设置性能目标和重点,并实施以可靠性为中心的规划和运行”的方法来实现其可靠性。虽然这两种方式均能获得良好的可靠性,但只有后者才能以尽可能低的费用获得较高的可靠性。

2 基于可靠性配电网规划的必要性

随着电力企业对供电可靠性量测和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对供电可靠性需求和价值认识的日益提高,电力行业越来越关注和重视供电可靠性。为了设计高效经济的配电系统,需要对供电负荷、供电可靠性、总投资费用这3个主要因素进行平衡。对供电可靠性,规划人员必须考虑系统平均停电频率(SAIFI)、系统平均停电持续时间(SAIDI)和短时停电频率(MAIFI)3个方面,另外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是“停运影响程度”,它反映了1个元件停运会造成多少客户停电,面对电力行业所发生的这些深刻变化,我国当前仍采用的基于预想事故(即基于“N-1”准则)的传统规划方法应该被基于可靠性的规划方法所取代。

我国配电网未来20 a的规模将是现在的2倍以上,我国配电网究竟是继续以现有的高损耗、低可靠性模式,还是采用新的模式发展,是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

发达国家目前负荷年增长率较低(<1%)、供电可靠性较高(其年户均停电时间低于1h),电网发展进入了成熟阶段,因此要求电网的投资尽可能延缓、户均单位停电时间的投资尽可能低。这也是发达国家开展智能电网研究的社会和经济基础。

我国现在的年户均停电时间高于9 h,只有北京、上海的中心城区才达到2 h以内。停电9 h的电网是不可能比停电1 h的电网更坚强可靠的。为了达到输电网安全、配电网可靠的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目标,我国从现在开始,如果不从电网规划技术上进行变革性的考虑,仅靠一些电网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是很难超越发达国家的电网可靠性水平的,且不论我国电网建设的投入产出是否有较好的边际成本效益。因此,我国配电网规划有必要采用基于可靠性的规划思路与方法,应该从电力设备寿命长达50 a的特点出发,对未来增长趋势进行预测,进行近、中、远期规划,以满足电网损耗越来越低、可靠性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些理念与我国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的目标是一致的。

对电网规划人员而言,规划阶段如何考虑实现确定性的可靠性目标是新的技术挑战——在投资尽可能低或在给定投资额度的条件下获得尽可能高可靠性;或者在给定的可靠性目标下尽可能减少投资,这意味着规划人员在降低成本方面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3 基于可靠性的配电网规划的基本理念

基于可靠性的规划是一种更现代的规划手段,实践证明,它对可靠性的投资客实现投资成本最大化。在系统负载率高、事故裕度小的条件下,通过精心、合理的规划设计,采用网络结构和网络互联的灵活性,同样可以实现高可靠性水平。这一基本理念可从本系列讲座其余5讲的主要观点中予以体现。

讲座二的主要观点。基于可靠性的规划是一种以定量的性能指标为目标的规划方法。规划人员参照某个目标(配电层的可靠性或输电层的安全性)对系统进行评估,然后判断系统能否实现既定目标,识别缺陷及分析原因,并按照主次、轻重对缺陷排序,安排对应的项目,最后根据边际成本效益分析对项目进行排序,确定最好的规划方案,使系统达到性能目标。这体现了可靠性与支出之间相互平衡的问题是基于可靠性的配电规划的基础。

讲座三的主要观点。供电企业降低费用(有时远低于传统的支出水平)是时代的要求。实现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有3种方式:第一种是传统方式;第二种是基于可靠性的规划,它可按具体的可靠性目标来设计电力系统,在概念上非常类似于设计一个电力系统以实现足够的电压性能,该方式需要新的工具和规划方法;第三种方式是一个过渡或“折中”方式,其优点在于,可以适用于大部分传统的规划过程,可以使用传统的规划工具、数据和技术,只需通过少量简单加法就能对其进行增加和修改。

讲座四的主要观点。对于馈线系统规划,规划人员必须考虑4个重要方面的问题:网络结构、备用容量、线路分段和切换时间,并需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预测,做到合理配置,从而为馈线系统制订出合理的分段与切换的组合方案,规划出具有不同层级相互支持能力的“坚强”馈线系统。坚强馈线系统的真正价值大多体现在变电站层和高压配电层,通过馈线系统将负荷转移到相邻的变电站,使得变电站内变压器有较高的负载率,因此可为电力系统带来较大的节约。

讲座五的主要观点。基于计算程序的可靠性评价是一种较新的配电规划方法,但随着电力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客户服务质量的重要性日趋显著,这种评价方法极有可能会像潮流分析一样成为普遍采用的方法。配电可靠性评估常用的方法有4种,分别是网络建模法、马尔可夫建模法、分析模拟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这4种方法进行可靠性分析的理论依据是不同的,它们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评估系统的可靠性。

讲座六的主要观点。在系统的两个或多个地区、区域之间或客户层之间“可靠性价格”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在区域、地区或客户组之间的支出、预期可靠性和成本效益这3个因素中至少有一个是不可能公平的,这一点无法避免,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电力企业可以做出计划决策,使预期支出或预期可靠性公平,但不能使它们同时公平。有的电力企业采取综合平衡3个因素的折中办法;有的电力企业则尽可能降低费用,这可能造成支出和可靠性水平不公平。

随着配电系统中储能系统、分布式发电和自动化这3类技术的广泛应用,配电系统具有了为市场提供差异化可靠性选择的可能。所有这些技术资源,特别是分布式发电,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虑:①这个市场为分布式发电的发展创造机会;②分布式发电提供了可以很容易地调整不同的可靠性与费用的组合方式,这迫使电力企业以可靠性为基础开展竞争。

4 结语

1) 发达国家在负荷增长相当平缓且电网发展成熟的阶段追求电网投资尽可能延缓,供电可靠性尽可能高,这是国际上进行电网智能化的社会基础。我国有必要采用基于可靠性的规划思路和方法进行配电网的规划。

2) 基于预想事故的规划是一种基于导则的规划方法。它以个案为基础来研究整个系统,根据备选规划方案逐个退出系统中的某个元件,评估该元件退出后是否满足特定的准则,并以此完成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工作,其前提条件为隐含或间接地假定系统满足导则中的准则要求。

3) 基于可靠性的规划是一种以定量的性能指标为目标的规划方法。规划人员参照某个目标(配电层的可靠性或输电层的安全性)对系统进行评估,然后判断系统能否实现既定目标,识别缺陷及分析原因,并按照主次、轻重对缺陷排序,安排对应的项目,最后根据边际成本效益分析对项目进行排序,确定最好的规划方案,使系统达到性能目标。

4) 为了提高电网的可靠性水平,规划人员需要从传统的基于预想事故的规划方法转变到基于可靠性的规划方法,后者对规划人员的技能和素质要求更高。优秀的规划人员往往能够同时掌握和使用这两种规划方法。

收修改稿日期:2011年1月

儒学基本理念研究初探 篇6

关键词:儒,儒学,仁爱,和,义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1.“儒”的概念界定

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时,人们经常使用“儒学”、“儒家”之类术语。但是,对于“儒”的涵义却存在争论。探讨儒学基本理念首先应对“儒”的涵义进行界定,笔者认为,“儒”是指从事礼仪教化的士大夫阶层。

关于“儒”的涵义历来有两种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儒”是指一种职业[1]。早在儒学创立之前就存在儒。在殷商时期,“儒”可能主要是为贵族举办祭祀等礼仪时的相礼。《周礼·天官·大宰》云:“以九两系邦国之民……四曰儒,以道其民”。郑玄注:“儒,诸侯保化有六艺以教民者。”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儒的解释是:“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古代的儒,在祭祀、相礼等行为中常常斋戒沐浴,即认为原始的儒字作“需”或“濡”。《礼记·儒行》说:“儒有澡身而浴德”。段玉裁注曰:“儒者濡也,以先王之道能濡其身。”西周时期注重教化,“儒”成为隶属于司徒之官的教官,以“六艺”为教。等到周天子衰微之后,“儒”的职业地位下降,仍以相礼和传授“六艺”知识作为谋生之道。

另一种观点认为:儒字从人,说明它必定属人,是一种人[2]。胡适在《说儒》中认为,儒是指一种穿戴古衣冠,外貌表示文弱迂缓的人,本是殷民族的教士,在春秋时代成了绝大多数人民的教师,他们的职业是治丧、相礼、教学,还从事其他的宗教职务。郭沫若在《驳〈说儒〉》中否定了胡适的观点,认为儒本来是“邹鲁之缙绅先生”们的专号,包括一种高等游民———小人儒和暴发户豢养的食客———君子儒。

费孝通先生在《论师儒》中阐述了由士大夫阶层组成的“师儒”,用道统来驾驭或影响皇权,以规范牢笼现实[3]。费老所阐释的“师儒”是由在野的士大夫阶层组成,他们克守并倡导儒家学说,倡导的礼仪规范和秩序对中国基层社会实行现实的统治,并以宗亲关系影响朝廷。《论语·雍也》载:“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是唯一仅见的孔子言“儒”。孔子这句话应当如何理解呢?从子夏后来设教西河可以看出,孔子的意思是要子夏给君子做儒,莫给小人做儒。“君子”、“小人”以社会地位区分,分别指贵族和劳动者。“为”为训教,“儒”指师儒。可见,费先生对“儒”的理解比较符合孔子“儒”的原义。孔子言“儒”,其本义是以“仁”、“义”、“忠”、“信”、“孝”、“悌”、“礼”、“智”等思想教人,讲究礼乐,崇尚礼仪。

2.“儒学”范围的界定

本文阐释的“儒学”是指自孔子创立儒家学派起传承至今的儒家学说。新儒学属于本文阐释的儒学范围。儒学在中国历史的发展演进过程中曾经遇到两次大的外部冲击:第一次是在汉魏时期。西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被确定为官方正统思想。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西域文化进入中原。儒家学说碰到了印度佛教文化的进入和挑战,加上本土生长的道教学说的存在,儒佛道的斗争贯穿了南北朝以及隋唐时代。因为儒学思想适宜于小农宗法社会结构的伦理道德学说,有一套适应于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政治理论,因此,儒学的主体性并未丧失。

儒学的衰落及其主体性地位的丧失,是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侵略扩张以及近代中国在20世纪的衰落这一历史进程。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儒学赖以存在的小农宗法社会日益解体,以儒学作为统治思想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日益无力维护封建统治,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文化成为西方文化的附庸。儒家学说在中国逐渐成为支流文化。康有为的“托古改制”其实是想借助新公羊学来推动政治改良,改铸儒家学说。戊戌变法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完全丧失了“儒学救国”的信心,转而到西方或俄国寻找拯救中国的真理。究其原因,是中国传统帝制宗法社会的崩溃,使得儒学不再成为官方正统学说,不再享有官方特权。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建立在亚细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农业文明中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并且随着国外资本主义的入侵,儒学所倡导的“亲亲”和“等级”被资本主义文明所宣扬的民主和自由取代。但是,儒学的衰落并不意味着儒学的消亡,儒学中衰落的只是它陈腐僵化的部分,而使它的合理内核突显出来。

二、儒学的基本理念

从“儒”的存在到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被确立为正统思想到中国近现代儒学的复兴,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绵延数千年而不绝于耳。在数千年的演进过程中,儒家传统文化还向国外辐射,以日本、韩国、新加坡为典型,在东亚形成了“儒家文化圈”。那么,儒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笔者认为,“仁爱”、“和”、“义”是儒学的基本理念。

1. 儒学基本理念的核心:“仁爱”思想

“仁爱”思想是儒学基本理念的核心思想,也是传统儒学的核心范畴。孔子的“仁”的概念从一开始就表明了人是通过爱别人发生联系的。《论语·颜渊》有:“仁者,爱人。”孔子认为“仁爱”是一个人自身应当具备的美好品德。这些品德包括:“恭”、“宽”、“信”、“敏”、“勇”、“惠”、“智”、“孝”、“义”、“礼”。其中与“仁”紧密结合的“义”、“礼”、“智”能够说明“仁”的内容。关于“义”,孔子没有直接给出定义,他只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孟子认为,“仁”和“义”是不可区别的,因此,他说:“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孟子·尽心》)其实“义”还是别于“仁”,“仁”一般是从抽象意义上表达人的和睦关系,“义”则是在家庭血缘关系以外作为人际关系处置的原则。因此,孟子说:“亲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但“仁”、“义”是通过社会上的礼加以制度化的,“礼”的功能在于使人们的社会关系有序化,《礼记·曲礼》明确地表达了这个含义:“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约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节退让以明礼。”但这些人际关系又是以“智”为基础的,因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遇;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可见,一个以“仁”和“义”为实质,以“礼”的形式制度化,并有“智”为联系的和谐社会就是充满“仁爱”的社会,也是儒学正义所理想的社会。

2. 儒学基本理念的精髓:“和”的思想

“和”的思想最能体现儒学正义理念的精髓。儒学正义观念中“和”的观念内容极为丰富。孔子说过:“和无寡”(《论语·季氏》),即一个国家的强弱,决定性的因素不是人口的多少,而是君臣、军民关系的和谐。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荀子也说:“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和”是事物各个成分之间的有机联系,万物都是多样性的统一。因此,《中庸》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荀子也说,万物就是在这样的和谐的秩序中产生、发育的。“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荀子·天论》)事物就在对立中达到协调并保持统一[4]。可见,“和”的思想孕育的世间万物都是遵循一定的规律科学发展,并且这种发展是有利于人的发展。

3. 儒学基本理念的基础:“义”的思想

“义”是传统儒学正义的思想基础,表现为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孔子认为,在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时,“君子义以为上”(《阳货》)。“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论语·里仁》)在甲骨文中,“义”的繁体为“義”。“義”字由“羊”和“我”二字会意而成。古人以“羊”为聪明正直、公忠无私、极有理智的动物。“我”字本指一种戈形兵器,后来假借第一人称代词。因此,古代的“义”应是:以“我”的力量来捍卫正直公平、善良美好的事物及其所代表的价值[5]。古代的思想家多解释为“宜”。如《礼记·中庸》就说:“义,宜也。”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过不谋其功”。这里的“宜”或“谊”应该是指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合乎公认的社会道德准则。然而,孔子说“义”并不反对“利”。他说:“富与贵,是人之欲也。”(《论语·里仁》)可见,他明确肯定了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孟子更将“义”上升到“仁政”的高度。他从“无恒产则无恒心”这一基本立场出发,主张统治者要给民以利,“治民之产”。

三、儒学基本理念的演变进程

儒学基本理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子仁。”(《论语·学而》)可见,孔子提出的仁爱不同于墨家的“兼爱”,是由“亲亲”到“爱众”,有一定的心理基础和等级次序。到了宋明时期,儒家的“仁爱”由爱人转到了“仁学”。在《尚书》、《诗经》、《国语》等文献中,“和”这一名词以及相关思想已经出现。但“和”的思想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的天命观。到了西周,周公提出的“以德配天”思想,体现了人与上天的和谐。《论语·学而》有“礼之用,和为贵。”在这里“和”是一种体现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伦理原则。“和无寡”说明了“和”作为一种策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孟子则把“和”的思想用于其“仁政”的理想抱负之中,并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到了西汉董仲舒时期,“和”的思想表现为他的“天人和一”思想,有利于限制封建统治阶级滥用权力。魏晋南北朝以及隋唐时期,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兴起,儒学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此时,儒学传统理念中的“和”的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到了宋元明清时,“和”的思想表现为“理”。朱熹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理”和“气”构成的,“理”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同时,也是世界的本源。他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朱子语类》卷一)

儒学正义中的“义”与“利”的思想是分不开的。在孔子之前,子产就论述了义利关系。他认为,义利应当等同。晏婴则认为,以义限利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孔子则主张“见利思义”、“以义生利”。但是,孔子的义利观属于义主利从论,所以,他在《论语·里仁》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到了西汉中期,大儒董仲舒从天命论观点出发指出天生义利,“天之生人也,使之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春秋繁露》)他在对待义利问题上还有重利轻义的特点,他说:“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关于义利争辩到了宋元明清时代更加激烈。程颢提出了“义利分辨论”,他说:“大凡出义而入利,出利而入义。天下之事,惟义利而已。”(《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一)程颐提出了“义利公私论”。他说:“义与利,只是个公与私也。”到了朱熹那里,他说:“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朱文公文集》卷24)他认为,义利可以统一,“义未偿不利”,他主张“以义制利”。到了近代,中国的义利观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重义到重利,最后,实现了义利观的转变即“利决定义”。龚自珍、魏源等肯定个体私利,如洋务派兴办军用民用企业,在“兴利”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维新运动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以西方功利主义大师边沁、穆勒的学说为旗帜,推崇功利,强调利决定义,这是中国传统儒家正义理念中的“义”的思想走向近代的转折点。

四、儒学基本理念的社会含义

儒学基本理念对中国历史的进程和民族性格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学实有两大传统:一为心性儒学传统,即内圣之学;一为政治儒学传统,即外王之学。在儒学的发展中,这两大传统本是各尽其用,相辅相成,共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形成了所谓内圣外王之学[6]。一方面,儒学重视人伦以及追求崇高人生境界的价值取向,这有助于引导人们认识自身的内在价值,从我做起,修身养性,立人,达人,推己及人,使人们真正生活在仁爱的环境氛围中;一方面,儒学基本理念中的“仁爱”和“义”的思想可以用泛爱化解仇恨,用“和”处解决争端,用沟通打破隔膜,使人类抛开利益彼此关心,树立共赢理念,学会理解和尊重别人,学会在一个多元的社会里和平共处,睦邻友好。

与儒学基本理念相适应的、高度集权的中央政治体制,在中国历史上曾起到了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发展农业经济的作用。农业文明是儒学基本理念滋生的土壤,是其物质基础。中国自古就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一说。《新唐书·食货志》有:“量人之力而授田,量地之产而取以给公。”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占有权”而没有私有权,土地属于皇帝所有。一方面,造成了封闭自足的自然经济,另一方面,巩固了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同时,孕育了夏商周三代的“礼乐文化”。儒学基本理念就是从这种礼乐文化中滋生出来。延绵中华五千年,虽然儒学基本理念的具体形式有了部分的变化,但是,其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不变,因此,儒学基本理念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儒学基本理念也将极大地丰富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使它带上民族特色。社会主义强调“大同”思想,人人平等互爱,社会公平正义。儒学基本理念在本质上与社会主义文化强调的思想具有一致性。所以,中国人长期形成了“仁爱”、“中庸”和“仁义”等的伦理思想,这有助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杨朝明,等.儒家文化面面观[M].济南:齐鲁书社,2005:2.

[2]张秋升,王洪军.中国儒学史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4:17.

[3]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10.

[4]李瑜青.论传统儒学人文精神主导思想及对法学中国化的价值[J].山东社会科学,2007,(6).

[5]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M].上海: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61:287.

高中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 篇7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审美,实践,感悟

高中音乐课程的开展, 除了音乐理论的基本掌握外, 我们更要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领悟能力,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 让学生把参与音乐活动作为重要任务来完成, 只有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才能在这个过程中提高音乐感悟力与审美能力。

1.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提高学生欣赏水平

音乐审美教育指以音乐艺术为内容和实施手段对人们进行审美教育, 通过音乐审美活动的开展, 能够促使学生社会性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 并能够陶冶学生情操与音乐美感的感悟力。美育不是通过基础知识的传授而获得的, 而是通过对音乐的感受而自发产生的审美意识。它具有情感的因素, 通过对音乐美感的感知而产生的审美感悟。审美能力尽管主要是情感的因素, 但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情感, 特别是对美的评价, 往往同善恶的道德感紧紧相连, 其本身就包含着伦理道德的因素。

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是“素质教育”对音乐教育提出的要求。需要从音乐美学的角度运用美学的相关研究成果, 对音乐审美教育的实施进行审视、研究和思考。

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巳达到的审美感受力, 在课堂上安排与之相适应的具有不同形态美的音乐作品, 并在学生对作品中所蕴涵的美的感知过程中, 融入有关审美形态概念的讲解, 让学生逐渐了解越来越丰富的、多姿多彩的审美形态, 从而不断提高学生感知和体验不同形态的“美”的能力。

在音乐审美教育中, 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在音乐审美教育中是一个非常重要、不可忽视的方面。学生的音乐审美创造力是在不断介入审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的。

2. 重视音乐实践, 增强创造意识

音乐首先是一种人类的多样化的实践活动, 对音乐的研究不应仅仅停留在音乐作品上, 而应把目光转向音乐产生、制作的过程。音乐活动的主客体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普遍的有机联系, 实践论反对将音乐和实践音乐的人切割开来, 将音乐本身当成纯粹的客体来认识, 应该将音乐文本当成是一个可变的“对话记录”, 或一个曾经发生过的“事件”来考察, 这样才能真正把握音乐的本质、价值及意义问题。

实践论者认为音乐从根本上说是离不开它的文化背景的, 更不是孤立存在的。在许多文化中, 音乐并不像许多西方人认为的那样是以乐谱的形式出现。音乐首先应该是一种演唱、演奏乐器 (有时也包含舞蹈、礼拜等) 的实践活动。世界上有多种多样的音乐文化实践, 应统称为“多样化的音乐”, 每一种音乐实践随着参与理解与实践行为的音乐家一一从业者 (业余与专业的) 的变化而变化。作为结果, 每一种音乐实践产生了特定种类的作曲、改编、表演与即兴表演意义上的音乐。音乐是存在于许多不同的音乐实践或音乐中的一个多样化的人类实践。

实践论超越了他律论和自律论的局限, 又弥合了二者的裂痕, 将音乐本质探讨转向了音乐的实践活动, 转向了音乐音响与主体活动及其文化历史背景的普遍有机的联系, 对启发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具有实际的意义。

3. 感悟音乐, 追寻音乐的生活语境

音乐是人类创造的文化现象之一, 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 音乐的存在从来都不是孤立的。感悟音乐的情景生活文本, 追寻音乐的生活语境, 也是音乐课程必然涉及的领域。

音乐作为人类特殊的艺术活动, 是有目的的, 因此也都具有象征意义。我们不仅要学会聆听音乐、体验音乐, 还要学会感悟音乐。还要了解那些产生音乐情感的背景, 了解在音乐音响之外永远存在着的象征意义。这种象征性使任何音乐都带有语义特征, 不同文化中的音乐语义千差万别, 不仅如此, 即使是相同的音乐作品, 随着语境的变化, 其语义也在发生着变化。因此, “感悟”, 其根本意义在于强调音乐作为人的社会感性生活中的事件, 追寻音乐的生活语境。

总之, 高中音乐教育不是刻意地培养一些少数伟大、杰出的“天才”, 而是通过音乐教育, 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及音乐感悟能力, 这其实就是高中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

参考文献

[1]张伟.论高中音乐教学方法[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 23 (2) :183-186.

[2]王亚东.高中音乐教学现状分析[J].科学中国人, 2008 (11) :123-125.

我国现代城市管理基本理念探讨 篇8

城市管理是以城市的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和良性运行为目标, 以人、财、物、信息等各种资源为对象, 对城市运行系统作出的综合性协调、规划、控制和建设活动。城市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协调、强化城市功能, 保证城市发展计划的实施, 促进城市社会与人类的健康发展。城市的综合性决定了城市管理的开放性, 只有开放性的城市管理才能增强城市的功能。

我国现代城市管理的显著特征在于城市管理的主体系统已经向多元化发展, 形成以城市的权威 (力) 系统为主角、其他非权威 (力) 系统和社会组织、市民积极参与的局面。从管理体系的组成分析, 一般可以认为城市管理主体系统由两大系统构成, 即城市权威 (力) 系统和城市非权威 (力) 系统。前者包括了党组织、行政体系、司法系统等在城市的组织体系, 而后者包括了社会组织、人民团体、社区、企业、公民个体等。

2 现代城市管理基本理念

2.1 以人为本的理念

人本管理是一种确立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从人的需求出发, 围绕着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以实现组织目标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切管理活动。人是城市发展的主体, 是城市设计、建设的主体, 也是城市管理的主体。到2006年末, 中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5.8%, 农村下降到43%。可以说, 农村居民一半以上、城镇居民大半的钱用于生存之外的发展需要, 这需要政府和社会要不断增加公共物品、公共服务的供给, 因此, 现代人的需要是当代城市管理的目的。

2.2 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理念

城市管理既要追求管理的科学性, 又要体现人性化。在城市管理系统中倡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支持、相互渗透的管理氛围, 从而达到有效管理与有序管理的目的。科学与人文结合的管理模式要求科学中有人性, 人性中讲理性。城市管理中的科学性要求城市管理必须规范、有序, 遵循严谨的管理制度。城市管理中的人性观则要求在具体的管理行为上, 还需要一种温暖的人文理性, 体现出行为上的公正、平等、关爱、援助, 展现友善, 尊重管理对象的尊严、价值、个性等等。

2.3 系统的理念

系统的观念要求在城市管理实践中, 可以将城市视为一个以人的行为为主导、以自然环境系统为依托、以资源和能源流动为命脉、以社会体制为经络的“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系统。运用系统的理论, 研究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统一复合系统与人、自然、社会各个子系统之间, 各子系统与组成要素之间、关键要素与次要要素之间, 以及城市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综合地考察对象, 以达到最优地处理问题。以整体性、相关性、动态性、有序性为原则, 建立起能够对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环境条件做全面的、综合的规划管理。

3 城市管理的主要内容

3.1 城市的社会管理

城市的社会管理主要是指对城市居民的生活管理。为了使城市居民共同生活在一个有序的、良好的社会环境里, 城市政府必须对城市社会秩序进行有效的组织, 力求实现整体、动态、综合的控制和调节, 其管理内容包括:人口自身管理、社会秩序与治安管理、生活服务及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

3.2 城市的经济管理

内容包括:一是对城市区域产业进行宏观规划与管理, 统筹制定城市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 把区域发展规划与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合理衔接, 引导城市产业合理发展;二是对城市经济结构的合理调节, 包括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就业结构、生产力布局等的调整, 这是现代城市管理中的一个战略要点;三是实现国民经济管理和发展的条块结合, 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促进城市间、产业间的联合配套, 加快地区城镇化的进程。

3.3 城市的生态管理

城市生态管理内容主要指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 包含人-人和谐, 人-自然和谐以及自然和谐三方面内容。建立“以人为本, 以环境为中心”的城市生态发展观, 以塑造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清新宜人的人居环境为目标, 力求城市的生态系统结构合理、功能稳定, 达到动态平衡, 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具备良好的净化功能和自组织、自调节机制,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理念得到充分地实施。

3.4 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

城市基础设施包括的范围很广, 具体可细分为7个方面:能源生产和供应设施;城市供水、排水、照明、污水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航空、铁路、汽车运输等对外交通设施, 城市道路、城市客货运和城市交通管理等市内交通设施;邮电通讯设施;环卫、环保、园林、绿化等城市环境设施;防火、防洪、防震等城市防灾设施;城市战备设施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活需求的提高, 城市基础设施内容将不断增加。

4 城市管理的方法

依法治市。以法规为基础的“刚性手段”是城市管理的基础。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性, 迫切要求城市管理的科学性, 要求城市管理主体依据城市的客观实际和发展需要, 依据相应的法规, 强化制度建设, 建立有效地行政组织体系, 辅以司法体系的有力支持, 对城市的构成要素和活动主体进行控制和调节, 以必要的“刚性手段”和措施保证城市管理的有序进行。

“柔性化”管理。刚性与柔性相结合是城市管理发展的一个趋势。城市管理的柔性化在两个层面上体现。第一层面上的特征是在城市管理中强调文化管理的作用, 通过城市精神的培育、城市文化的建设, 发挥文化的作用, 实现城市建设与管理中行政效率的提高与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之间的良性循环, 兼顾管理主体能力与市民素质的良性互动。第二层面的特征是从以人、财、物等“硬件”为重点的管理向软件管理转变, 知识管理、学习管理、创新管理等软性管理逐步成为城市管理的新型管理模式。

5 城市管理手段

综合性的手段。城市管理的复杂性决定了城市管理手段的综合性。我国的的城市管理经历了从直接管理到间接管理, 从单一的行政手段到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的过程, 从属性上则自然性的手段过渡了到数字化的手段。而且, 数字化己成为现代社会城市管理手段的必然趋势。

数字化的城市管理。“数字城市”是用数字化 (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 的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 促进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交通流的通畅、协调。“数字城市”在城市管理中的主要优势包括:动态、快速、高精度、规范地得到和存储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成果信息 (包括空间的和属性的) ;快速、高精度地进行城市管理信息的查询检索和统计, 方便用户获取各类精确信息;有效进行城市信息的空间分析, 支持城市管理工作的深化;快速、高精度地更新城市定位信息, 保证城市管理工作中信息的现实性。

6 城市管理改革的主要途径

6.1 转变政府的管理职能

政企分开:转变政府的管理职能, 对政府权力进行剥离, 使政府对城市建设、运营、维护相关企业从直接管理为主转变到间接管理为主, 由行政手段管理为主转变到以经济、法律手段管理为主, 积极扶持城市建设的相关企业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 实现运营模式的转变;政事分开:市政管理部门如环卫、园林、道路养护等要由事业单位向企业单位转变, 逐步将现存的事业单位性质改变为企业性质, 政府管理部门与这些行业公司建立新的工作关系, 以经济契约形式实行委托管理作业, 并由管理部门按合同规定对公司的业务工作实行专业检查、监督和考核;建管分开:理顺建设和管理的关系, 形成建设与管理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机制, 从根本上解决“重建轻管”的倾向。

6.2 建立分级管理的城市管理体制

遵循分级管理、管事和管人相结合、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市政府对规划、建设、管理中的领导作用, 强化市政府在城市管理中的宏观调控、组织指挥、监督和协调的功能。以此为前提, 进一步明确市、区、街道之间的城市管理任务, 合理划分三级事权, 按照“重心下移、立足基层”的改革思路, 逐步把城市管理的事权下放给城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 强化属地管理功能, 进一步明确区和街道的职能和职责, 并赋予其相应的管理权限, 在机构设置上逐级明确, 在管理人员、经费等方面逐级给予落实, 并加强监督指导。

6.3 建立公众参与、社会监督、依法治市的城市管理新格局

要建立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机制。通过常设的渠道、形式多样的方式和制度性的措施, 提升市民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上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管理权, 广泛吸引人民参与城市管理, 并使城市管理的活动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透明开放地进行。

加强立法、执法和司法, 实现依法治市。以法规体系为指导, 用立法的形式把管理要素确定下来, 用法规来调整、理顺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各方面的关系, 建立专业执法和综合执法相结合的执法体系, 构建城建监察机构与司法机构密切协作的城市管理执法机制, 提高执法队伍的素质, 确保对执法的投入, 强化对执法绩效的评估和监督。

6.4 推进城市管理社区化

社区是城市管理的基础单元。必须使社区具备获得资源、整合资源、实现目标和维持管理模式的能力, 才能实现基层城市管理功能的基本需求, 维持管理功能的正常运行。在对社区居民及社区组织提供服务的过程中, 通过居民群众、社区社会经济组织和社区市民团体的共同参与、自我决策及自我管理, 将有效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增强社区的自我组织能力, 形成社区自我运行的社会体系, 实现社区由下到上的发展道路, 使社区作为城市基层的管理单元带动城市整体的发展进步。

6.5 向现代企业学习

在城市管理中引入企业先进的管理工具, 已成为国内外很多城市的共识。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城市社会经济变化, 城市政府可以积极借鉴学习向现代企业学习包括私营部门的一些成功做法, 努力改进自身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把服务对象对政府部门及其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好坏的评价, 作为评定政府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 力求用越来越少的资源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 努力构建服务型的城市管理, 促使城市管理的质量不断提高。

7 结束语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从1949年的10%左右上升到2007年的45%。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由此带来的居住问题、就业问题、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等方面的深刻转变, 导致在城市中社会需求的急剧增长, 这种需求突出表现在对城市公共设施与公共服务的巨大需求。因此, 加强城市管理的基础性研究与实践工作, 科学地管理好城市, 建立和谐、可持续的城市秩序已成为当今城市管理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吴良镛.面对城市规划“第三个春天”的冷静思考[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

[2]严正.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4.

[3]姜杰, 彭展, 夏宁.城市管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4]朱奚红.当代城市管理及其哲学理念[D].苏州大学, 2005.

[5]朱铁臻.现代城镇管理的原则和发展趋势[J].现代经济探讨, 2005, (01) :5-9.

规划基本理念 篇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关于“数学教学活动”的六个基本理念之一。

要理解这一理念, 需对现代的教学观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教学是以师生为主体对课程内容开发、生成、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个性化创造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多角度进行不同性质的交往、不同类型的互动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通整合, 反思体验领悟建构的过程。这就是现代的教学观。

关于“数学教学活动”的理念, 一是阐明了教学活动建立的基础, 即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其中也涵盖了学生的身体心理特征。二是阐明了教师的作用, 即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就要求数学教学要给学生创设学习、体验和理解数学的具体生动的现实情境;鼓励、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鼓励算法多样化;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三是阐明了教师在教学中的身份和地位, 即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再也不能以绝对权威的身份去以教定学, 而是在组织引导的同时, 和学生一样做一个参与者、合作者。这就需要一个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做保障, 让教服从于学, 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即以学定教。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上讲, 传统教学认为二者是彼此分离的, 而新课标理念却创造性地把二者整合成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和整体发展的有机整体。教师再也不是既定课程的执行者、传递者, 而是把课程当成一种教学资源去做课程的实践者、研究者、开发者和创造者。这对教师创造性地使用、开发教材提出了要求。从教与学的关系上讲, 传统教学是师讲生听、师写生抄, 师问生答, 是传与受的关系。教具有绝对权威, 学必须服从于教。而新课标理念却认为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互动是教学的本质。从结论与过程的角度看, 新课程这一理念改变了传统教学重结论轻过程, 重教轻学的现象。提倡不仅重结论, 更要重过程。特别把“过程与方法”作为新课标的三维目标之一明确地提出来。这是新课程教学观的一大特点, 更是一大亮点。因为在这一理念指导下, 教学不再只是注重教师如何把课讲得更精彩, 把知识点讲得更透。而是更加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比如我们在教学统计的有关内容时, 我们要选择来自儿童生活、儿童世界的素材, 把统计设计成一种活动, 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一个自主探索的过程, 去感受统计的用途和必要性。这一部分教学的重点不是统计的知识点和技能, 而是要把重点放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和经历收集、处理数据、信息的过程上, 把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上。

要正确把握这一理念, 需进一步强调以下几个基本观点:

1.教学活动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 遵循学生认知和发展的规律。

2.教学活动要尊重儿童文化, 鼓励学生个性理解和个性化学习,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3.解放教师和学生, 开放课堂、开放内容, 鼓励创造性教学。

4.提倡两个创新, 即“从教材到教案的创新”和“从教案到教材的创新。教案再也不能写成“台词”、“对话”, 如师某:生某:要理解教学的生成性, 并非完全预设。

5.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 把教材当成教学资源, 搞好课程开发。

上一篇:未来的对话下一篇:儿童神经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