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神经病学

2024-05-09

儿童神经病学(共8篇)

儿童神经病学 篇1

阑尾炎是儿童急腹症中最常见的疾病, 穿孔率12.7%~32.5%[1], 病势较成人严重, 可并发腹膜炎, 甚至致死。儿童不同年龄段生理状况有较大差异, 流行病学表现也不尽相同。笔者对我院小儿外科收治的急性儿童阑尾炎184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以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急性阑尾炎的流行病学特征, 为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与分组

2 004年1月至2 01 4年1 2月我院小儿外科共收治急性阑尾炎患儿1848例, 男1176例, 女672例, 男女比1.75∶1;其中穿孔性阑尾炎418例 (22.6%) 。根据年龄分为:婴幼儿组 (1~3岁) , 学龄前组 (4~7岁) , 学龄组 (8~12岁) , 青春期组 (13~16岁) 。统计分析本组急性阑尾炎的年龄及发病时间分布。

1.2 不同年龄段儿童急性阑尾炎发病情况

婴幼儿组73例 (4.0%) , 学龄前组486例 (26.3%) , 学龄组862例 (46.6%) , 青春期组427例 (23.1%) 。由此可见, 学龄组构成百分比最高, 婴幼儿组最低, 而学龄前组和青春期组差异不大。

1.3 不同月份儿童急性阑尾炎发病情况

1月份发病128例 (6.9%) , 2月120例 (6.5%) , 3月176例 (9.5%) , 4月1 3 6例 (7.4%) , 5月1 5 2例 (8.2%) , 6月1 2 0例 (6.5%) , 7月232例 (12.6%) , 8月160例 (8.7%) , 9月1 8 4例 (1 0.0%) , 1 0、1 1月各1 6 8例 (各9.1%) , 1 2月1 04例 (5.6%) 。一年当中7月最高, 1 2月最低。

2 讨论

由于儿童的阑尾结构、生理特点, 阑尾炎进展快, 易穿孔且穿孔后不易局限而导致弥漫性腹膜炎, 出现中毒性休克危及生命。加之本身腹痛影响, 患儿一般都有恐惧心理, 很难配合医生询问病史及查体, 其父母及保育人员仅能提供一般病史资料, 因此需要临床医生更加细致地了解不同年龄组儿童的流行病学特征。

10岁左右起阑尾炎发病率迅速增加, 1 0~2 0岁是发病高峰, 至35岁左右发病率开始明显下降[1]。本组从学龄前组开始患儿数量便急剧增加, 与孙松等[2]报道相符。一方面学龄期儿童阑尾呈管状, 粪石堵塞管腔不易排出, 因此阑尾炎发病率最高;另一方面可能是既往研究对青春期儿童分组不够细致, 关于成人流行病学资料影响了这一高峰。本组青春期组患儿数量较学龄组少与既往报道不相符[1], 可能由于本年龄段患儿多到成人医院就诊, 样本本身存在偏倚。儿童阑尾炎发病男女比例大致相同, 但男性稍多于女性, 因此临床上对于4岁以上腹痛患儿, 尤其是男性患儿, 更应高度警惕阑尾炎可能, 并积极进行相关检查。阑尾炎继发穿孔与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因此临床医生一直致力于通过早期诊治来降低穿孔率进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阑尾炎穿孔率在12.7%~32.5%不等[1], 本文结果显示本院就诊的阑尾炎穿孔率为22.7%, 其与年龄相关性与既往文献报道基本一致[2]。多数研究认为儿童阑尾炎穿孔率高于成人, 在31.5%~33.5%[3]。有研究认为急性阑尾炎夏季发病率较冬季高, 考虑可能与季节性病毒、细菌感染的流行有关[1]。国内亦有报道认为小儿急性阑尾炎发病率与季节不存在相关性[4]。本组急性阑尾炎发病高峰以夏、秋季天气炎热和春季初气温变化大两个时间段为主, 但春夏交界发病率较春、冬季略有升高。提示儿童急性阑尾炎发病呈季节性分布, 临床工作中在不同年龄患儿诊断的倾向性应有不同。

参考文献

[1]Lee JH, Park YS, Choi JS.The epidemiology of appendicitis and appendectomy in South Korea:national registry data[J].J Epidemiol, 2010, 20 (2) :97.

[2]孙松, Bal Mukunda Basnet, 郑珊, 等.不同年龄小儿穿孔性阑尾炎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差异分析[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13, 34 (11) :814.

[3]Narsule CK, Kahle EJ, Kim DS, et al.Effect of delay in presentation on rate of perforation in children with appendicitis[J].Am J Emerg Med, 2011, 29 (8) :890.

[4]Sakellaris G, Tilemis S, Charissis G.Acute appendicitis in preschool-age children[J].Eur J Pediatr, 2005, 164 (2) :80.

儿童神经病学 篇2

9个月前,童童在睡眠状态下突然大喊一声,接着出现意识丧失,四肢抽搐,伴尿失禁,持续时间约1分钟后缓解。之后,这种状况频繁出现,从一月数次增加到每天3~5次。服用抗癫痫药物后症状并未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并出现持续发作,甚至1小时内发作5次,发作间期意识不能恢复。童童的生活陷入发作—发作后疲惫昏睡—再发作—再昏睡的恶性循环。

大家都知道,癫痫患者每一次癫痫发作,都会对脑内神经元造成影响,会出现一定数量的神经元死亡,特别是对于儿童,频繁的癫痫发作,会出现脑不发育甚至是发育倒退。考虑童童病情较重,发作频繁,且双侧半球弥漫性放电,无明确手术切除指征,口服药物控制效果有限,因此,可以通过迷走神经刺激器植入来控制童童的癫痫发作。

迷走神经是由位于延脑后内侧的迷走神经核所发出,经过颈静脉孔到达颈部,再进入胸部及腹部。迷走神经刺激器主要由脉冲发生器、迷走神经螺旋状电极和可控性程序调节器等所组成。通过手术将线圈放在左颈部内的迷走神经上,并将刺激装置埋在胸前,医护人员通过仪器来调整刺激装置中的参数与模式,机器就会依照设定好的模式,自动刺激迷走神经来达到控制癫痫发作的目的。如果患者癫痫发作有前兆,当前兆出现时,可使用一个内部含有磁铁的小装置,将它在胸前划过,就可以产生额外的刺激,来中断即将发生的癫痫发作,或者减短发作时间,或减轻发作的严重程度。因此,迷走神经刺激术是一种可逆的、体外无线程控的治疗方法,对于药物不能控制,又无法手术切除的难治性癫痫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术后,童童的发作明显减少,身体状况逐渐恢复,他又可以和小朋友开心地玩耍了。

儿童伤害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篇3

1 儿童伤害现状

据世界卫生组织1995年公布的数字, 全球约50%的儿童死亡是由于伤害所致, 其死亡人数超过了肺炎、恶性肿瘤、先天畸形和心脏病这四种疾病所致死亡数之和[5]。美国CDC报道, 美国在1996年有13 000多名20岁以下儿童青少年死于伤害。20世纪50年代以来, 随着儿童传染性疾病死亡率的急剧降低, 对儿童青少年伤害的防治已经成为美国公共卫生领域优先考虑的课题之一[7]。在欧洲, 伤害已成为儿童致死的首位原因, 1~14岁的儿童中, 伤害致死的儿童数是癌症的2倍, 是呼吸系统疾病的8倍[8]。据估计, 欧洲每天有14名儿童、每周有100名儿童由于伤害而无辜地死去, 每天有2 240名儿童因为伤害而住院, 28 000名儿童因为伤害需要在急 (门) 诊接受治疗[9]。

在发展中国家, 虽然传染性疾病对儿童生命健康的威胁仍然存在, 尤其是在儿童生命的第一年中, 但是随着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以及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普遍使用, 伤害已经逐渐成为使儿童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10]。近年来亚洲以及拉丁美洲一些国家的调查研究表明, 伤害对生命造成的损害已经超过传染性疾病[11]。阿根廷、古巴等国伤害是儿童死亡的第一位原因[12]。伊朗因伤害造成的儿童死亡占全死因的16.69%[13]。自20世纪90年代, 我国儿童伤害研究工作开展以来, 十多年的研究表明, 伤害在我国儿童死亡原因中占有重要地位。1995年我国5个妇幼项目县的调查结果表明, 儿童意外死亡是我国0~14岁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 发生率为67.13/10万, 占儿童总死亡数的31.30%[14]。江苏省的调查也显示, 伤害为江苏省0~14岁儿童的首位死因, 其中1~4岁和5~14岁儿童中因伤害死亡者占总死亡数的70%[15]。珠海市、太仓市的研究也表明伤害在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原因中居第1位, 死亡率为133.04~267.70/10万[16~18]。

伤害不但使无数儿童死亡, 而且它的危害还在于其高发性和致残性以及所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意外伤害事件中, 非致死性伤害是死亡的35倍[19]。1992年美国有83 000名青少年因伤害死亡, 却有170万致残[20]。据推测美国每年由于伤害有60万儿童需住院, 超过150万的儿童需要在急诊治疗[21]。广东省1999年对7~18岁中小学生所做的调查表明, 伤害发生率为47.76%, 男生高于女生, 残疾率为410.47/10万, 受伤后就医者占31.3%, 平均每例受伤害学生缺课5.6天, 医疗费用81.5元[22]。武汉市对1 703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 伤害发生率为29.5%, 各类伤害人均发生数2.0次/年, 造成经济损失人均344.5元, 24.1%的学生心理负荷增加, 21.3%的学生家庭压力增加[23]。据估计, 我国中小学生每年发生伤害人数约为4 250万人, 其中门诊1 360万人, 住院34万人, 因伤害暂时性失能105万人, 残废34.5万人, 缺课2.38亿天 (相当于80万学生休学1学年) , 我国每年青少年伤害的社会代价估计为106.6~453.3亿元, 其中医疗费用为32.6亿元[22]。在欧洲, 每年因儿童伤害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和间接经济负担高达4千亿欧元[9]。据美国1992年的统计显示, 当年15岁以下儿童因各种伤害造成的花费达2540亿美元[24]。然而, 失去孩子对一个家庭造成的毁灭性打击却是无法用金钱估计的。

2 儿童伤害影响因素

伤害的发生不是随机的不可控的, 它与许多可预知的因素紧密相连, 如年龄、性别、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水平等诸多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儿童伤害的发生, 正确认识这些影响因素有利于伤害的预防与控制。

2.1 性别

国内外研究均表明, 男孩是儿童伤害的高危人群, 其伤害的发生率及死亡率高于女孩, 年龄越大, 差异越明显[13,25,26,27,28]。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男女比为1.2~2.5:1[29], 我国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率性别比为2.50~3.34:1[30]。性别不同, 伤害发生的类型也不尽相同。国外以伤害发生的机制来解释伤害中男女死亡率的不同。比如, 在青少年中因车祸、火枪和跌落造成的死亡率男孩是女孩的10倍, 然而行人死亡率男孩与女孩相比差之甚微[24]。

2.2 年龄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其身体、智力的发育水平不同, 故而伤害的发生率与类型也不同。年龄越小, 自我保护能力越差,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危险环境的暴露和危险行为也逐渐增多。窒息多发生在婴儿期。江苏省的研究表明, 在婴儿意外死亡的原因中有85%是意外窒息。美国在1996年有733名儿童青少年由于窒息而死亡, 其中49%都是小于1岁的婴儿[7]。1~4岁的儿童则较易发生溺水。我国的监测数据显示溺水是1~4岁孩子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4]。而5~9岁和10~14岁则是儿童交通事故的高发年龄[31]。研究表明, 学龄前儿童 (3~5岁) 和青春期前儿童 (9~10岁) 非致死性意外伤害发生率较高, 而1岁幼龄儿童和6~8岁学龄儿童发生率较低, 呈“马鞍型分布”[32]。

2.3 父母因素

调查表明, 父母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以及对儿童的教育方式等与儿童伤害的发生有关。美国的研究表明, 如果母亲年龄<20岁, 缺乏高等教育, 有2个以上孩子, 则儿童伤害死亡的危险至少增加50%[35]。不同经济收入水平以及不同社会地位的家庭儿童意外伤害的状况不同[35]。总的来说, 家庭收入、母亲的文化程度与儿童伤害的发生呈负相关, 但也有相反的报道[35~36]]。刘可等报道政府工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孩子发生意外伤害的危险度较高, 可能与父母工作较忙而有较少时间照看孩子有关[36]。

2.4 心理行为因素

不同性格的儿童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 而这又与意外伤害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 具有明显意外伤害倾向的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 多表现为情绪不稳、粗暴、易冲动、大胆冒失、遇事有强烈的情绪反应。李亚萍调查2 757例不同气质类型儿童的意外伤害状况, 发现各气质类型的儿童伤害发生率不同, 胆汁质最高, 抑郁质最低, 不同气质类型儿童意外伤害状况具有随神经兴奋程度增高而上升的趋势[37]。当年受伤≥3次的儿童认为有事故倾向性, 张佩斌等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发现, 有事故倾向性的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危险性增加5.99倍[38], 提示在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控制中, 应着重加强对此类儿童的安全教育与管理。

2.5 地区与环境因素

儿童伤害的发生存在着国与国、地区与城乡之间的差异, 这是因为地域不同, 社会经济状况不同, 文化习俗及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所致。我国儿童伤害的主要原因是跌伤、碰伤、锐器刺伤、动物咬伤、交通伤、烧烫伤[27,28,39], 儿童意外死亡前三位死因是溺水、窒息、车祸[14]。而在美国, 儿童伤害的头号死因是交通事故;其次为溺水, 大多数发生在无护栏的游泳池;火灾是导致美国1~9岁儿童死亡的第三位死因, 火灾致死者中>70%的原因为房屋着火[24]。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婴儿的他杀发生率较高, 85%是由于虐待, 而这在我国少有报道。我国城市儿童伤害发生率高于农村, 儿童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城市高于农村, 而因扭伤所致伤害的发生率农村高于城市, 这可能与农村儿童有较多户外活动有关[40~41]。有研究表明, 少数民族儿童伤害发生率高于汉族[41~42], 这可能与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农村及山区、居住环境相对较差有关。美国报道黑人男孩伤害发生率高于白人, 这主要与经济状况以及生活环境不同有关, 而非单纯种族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 在许多国家自杀是导致10~24岁年龄组伤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 我国一些地区15~19岁青少年自杀所占的比重也在逐年上升, 而在儿童青少年中自杀常常是被忽略的问题, 国内外对此报道也较少, 这提示在今后的工作中, 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2.6 其他因素

儿童健康状况、是否为独生子女、单亲家庭、母亲的不良嗜好 (如吸烟) 、是否正常生产以及季节等都对儿童伤害的发生有一定影响[30,32,33,38]。

3 儿童伤害研究方法及内容进展

对伤害的研究始自机动车交通事故。20世纪70年代以来, 伤害对儿童生命健康的损害已引起了欧美发达国家的广泛关注, 并对此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7], 至今不论是在研究内容还是研究方法上都取得了一定进展。

在研究内容上, 首先将伤害一词由“accident”改为“injury”, 认为伤害并非偶然事件, 是能够预测、可以预防的, 而且重点在于预防, 在此观念基础上, 把儿童伤害的研究推广到形势更为严峻的非致死性伤害, 而不仅仅是意外死亡。具体内容包括有关儿童伤害状况指标、伤害病因学及伤害干预对策的研究。采用的方法有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性流行病学和干预实验。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开展儿童伤害的研究, 以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多见。近年来, 陆续有病例对照研究[43~44], 前瞻性队列研究[45]及干预研究等研究方法出现。研究内容从对儿童伤害的现况描述发展到干预策略的选择[37,47]、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趋势分析[48], 这些研究为儿童伤害发生原因的探讨及预防手段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4 儿童伤害流行病学展望

我国对儿童伤害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 但同世界伤害防治的先驱国家相比, 仍然呈现出起步晚、总体水平不高、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今后应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

(1) 在研究对象上, 应扩大儿童年龄范围。从我国的研究资料来看, 主要以中小学生为主, 而对意外致死的研究主要局限在5岁以下的儿童, 而对不同年龄范围伤害发生率以及危险和保护因素的研究是伤害流行病学的首要任务[7], 故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增加对0~14岁儿童伤害的研究。

(2) 在研究深度上, 可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或个案研究等方法对特殊儿童 (如单亲家庭、大家庭儿童) 进行研究, 这有助于伤害病因学及预防措施的研究。

(3) 国外的研究经验表明, 高质量的儿童伤害流行病学研究依赖于完善的监测系统, 对于非致死性伤害尤其如此。而我国缺乏统一的儿童伤害监测数据库, 以后应注重儿童伤害监测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4) 伤害对儿童及其家庭带来的近期与远期的身心损害以及伤害造成的经济负担的研究, 在我国是薄弱环节, 以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总之, 我们应加大投入, 扩大该领域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借鉴国外研究工作的经验, 开展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儿童伤害流行病学研究。积累经验, 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 控制儿童伤害的发生, 保障我国儿童生命安全, 提高儿童的生命质量。

国内儿童虐待的流行病学研究 篇4

1 定义与分类

1.1 定义

儿童虐待(child abuse ,CA) 指对儿童有义务抚养、监管及有操纵权的人,做出足以对儿童的健康、生存、生长发育及尊严造成实际的、或潜在的伤害行为,包括各种形式的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忽视及对其进行经济性剥削(WHO ,1999) 。2004 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 宣布:艾滋病、战争、虐待、生存条件欠佳以及失学已成为2004 年世界儿童所面临的五大威胁。

1.2 分类

儿童虐待可分为四个方面[1]: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忽视。

越来越多的专家注意到了儿童忽视与儿童虐待的区别:[2]

(1)忽视者与虐待者:

对儿童的需求满足负有责任和义务的人才有可能被认定为忽视者,如父母亲及其他照护儿童者。否则不能被认定为忽视者,但可被指认为虐待者。

(2)行为性质不同:

忽视是一种行为的疏忽或不作为;忽视者一般没有故意或恶意不满足儿童需求的主观意图;对儿童忽视造成的损伤也没有察觉。而施虐者以其主动的不当行为造成对儿童的虐待。

(3)结局不同:

因忽视对儿童造成的结果并非都是严重的损害,其他人可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为儿童的需求给予满足或提供帮助。但虐待者由于主动、恶意对儿童施虐,导致受虐儿童受到直接的、较严重的损害。

2 流行情况

2.1 调查用表

2.1.1 翻译国外量表。

国内专业人士将国外量表翻译过来,并对中国儿童的儿童期虐待开展调查分析,进行信度和效度测试,认为在国内是可适用的,但某些条目需做一定的调整。例如儿童期虐待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 ,CTQ - SF) [3,4]、 儿童期创伤问卷(CTQ-SF)[5] 、儿童虐待史问卷(CECA.Q) [6] 。

2.1.2 国内自编量表。

部分国内专家自编了量表 [7][8],但总体来讲,能够得到公认的量表,在国内尚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

2.1.3 自填式问卷。

这在国内使用比较多[9,10,11,12,13,14,15][16,17],多是自行设计,题数不一。这些问卷各不相同,比较直接,容易填答,但是相互之间结果不易直接比较,未做过信度效度检验,难以得出严谨的结论。

2.2 流行情况

当前世界各国的儿童虐待和忽视问题仍十分严重,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的《世界暴力与卫生报告》指出,2000年全球约有57000名15岁以下儿童死于被虐待。美国的一项研究为每年有200万儿童受虐待,其中16.9万受严重外伤,更多的儿童遭受非致死性虐待和忽视。在我国,有关儿童虐待和忽视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全国妇联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74.1%的儿童在成长期曾受到不同程度的虐待[2]。

一般开展现况调查研究及回顾性调查,前者主要是对未成年人及家长的调查、集中登记资料分析、医疗司法社会机构的评估举报,后者是对包括大中小学生、成人[9]的调查。

从各地报道结果来看,虐待发生率是比较高的[3,9,10,11,12,15,16]。

近年来特殊人群如精神病人与羁押场所人员的儿童期虐待研究,已引起一些研究人员所关注。对216例符合研究条件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回顾性调查[13]显示:童年期遭遇性虐待报告率为33.33%,其中女性报告率为43.6%,高于男性(22.6%)。对违法劳教人员调查[18]结果是劳教人员B群人格障碍组的童年期躯体和情感虐待性经历较对照组严重,性虐待,躯体和情感忽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2.3 诊断

2.3.1 临床诊断标准[1]。

躯体虐待,常可根据病史、特有躯体表现和体征及影像学、检验学结果进行诊断。

情感虐待,任何对儿童隐蔽或明显的伤害或忽视,导致儿童自身及社会适应力遭受打击,儿童的情感或行为造成实际的或潜在的严重负面损伤均为情感虐待。

性虐待的诊断,即使有性虐待行为的父母亦常否认虐待是伤害儿童的真正原因,故对怀疑被虐待的儿童,要分析有关线索,并警惕身体虐待发生的有关因素。并根据躯体检查和化验检查进行诊断与确诊。

忽视的诊断,主要根据被忽视儿童的症状体征:①衣着仪容不整、精神萎糜、外貌憔悴、疲惫困倦、发育迟缓、体重过轻、营养不良。②学习退步、成绩不佳、害怕回家、有偷窃行为,与小朋友及家人关系不和,或负有与其年龄不相称的责任。

2.3.2 对诊断标准具体操作时的探讨。

虐待的研究,首先难在其明确的诊断,特别是在回顾性的调查中。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这影响到各调查结果间的相互直接比较,特别是更深一步的研究。具体操作时,往往不仅仅是一次性的临床诊断,还要考虑到虐待的强度、频率,这两者对造成的后果无疑影响很大。

陶芳标[16]等以在小学年级阶段,3种共24项虐待类型中至少1项虐待行为平均发生3次以上,界定为有该种童年期反复虐待经历。

李彪[15]认为中等躯体虐待行为主要包括儿童被父母用手打臀部、打头或脸、用力摇身体、用手揪、罚跪;严重躯体虐待行为包括用物体抽打、用脚踢、掐脖子、用火或烟烫、用刀等器械威胁等。

2.4 调查及研究需注意的问题

2.4.1 中国人的文化背景及习惯。

一是中国人传统观念认为棍棒下面出孝子,不打不成材,虐待体罚发生率是比较高的,另外一方面面子思想比较重,在调查中承认的情况比实际发生率可能要低。

在回顾性调查时,回忆偏倚可能造成反复虐待报告率的低估或高估;尽管是自愿和匿名调查,不能排除故意隐瞒童年期虐待经历的可能性[16]。

2.4.2 关注特殊群体。

留守儿童情感缺失严重[19],多数监护人不了解留守儿童的喜好、需求及愿望等,他们只能提供孩子的基本物质生活需求,而对其思想品德教育较少,管理方法也比较简单。当孩子出现思想波动甚至心理障碍时,不能及时沟通、有效疏导,留守儿童常常因缺乏心理慰藉而产生较强孤独感。

2.5 高危因素

2.5.1 社会因素。

不同人种、国籍、不同文化背景、经济状况以及社会的稳定程度影响教育儿童的观点,进而影响儿童虐待的发生。

2.5.2 家庭因素。

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经常失业、居住环境不固定者,以及有儿童虐待史的家庭发生率较高。有学者提出“虐待循环”理论,在单亲、暴力家庭及家庭中有酗酒、吸毒、人格障碍者,儿童虐待的发生率较高。另外,受传统习惯影响,女童受到性虐待的几率高于男童,但在无父母、母亲残疾或家庭不和者,男童与女童受虐的危险程度近乎相同。

2.5.3 儿童方面。

儿童智能落后或患有先天性疾患是受歧视、被抛弃、甚至被虐待致死的一个原因。子女与父母期望值相距甚远而致虐待者较多。麻烦型气质儿童由于固执、我行我素、经常打架、惹祸、多次说服仍不能服从者容易招致虐待。当然这些行为也与家庭管教和父母教育方式不妥有关。

父、母亲经常在家庭中使用暴力、有不良嗜好、体弱多病、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张及生活在重组家庭是儿童性虐待发生的危险因素,而父亲文化程度高是保护因素[12]。

有分析表明,在城市上学的农村户籍是3种童年期反复虐待行为的保护因素,女性是反复重度和中度身体虐待的保护因素,独生子女是中度身体虐待和情感虐待的保护因素;单亲家庭是重度和中度身体虐待的危险因素,父亲长期在外工作或打工是童年期反复重度身体虐待和情感虐待的危险因素,继母为童年期反复情感虐待的危险因素[16]。

儿童的受虐与父亲惩罚、严厉,母亲拒绝、否认密切相关[20]。若二者的程度严重,儿童受虐的可能性明显增加。儿童受虐与否亦与儿童的个性相关,即儿童的古怪、孤僻、善找麻烦、不顾安危、喜进攻者易招致父母的严惩,遭到虐待;儿童遇麻烦事时易于掩饰可以减少其受虐的几率。

3 儿童虐待的危害

3.1 躯体伤害

主要表现为儿童躯体受伤,轻者多处青肿、擦伤等,重者骨折、硬膜下血肿等,儿童被忽视常见烧伤、摔伤、溺水,严重者可造成终生残废或死亡,并因此影响学业。此外,严重的儿童虐待可破坏儿童正常的生理功能,免疫力下降,可继发多种疾病。躯体虐待是最容易观察到的近期伤害。

3.2 精神心理伤害

包括儿童的精神、情感、认知、行为、社会能力等。有遭受躯体虐待史的成人易患焦虑障碍、酒精依赖、性失调、反社会性人格、自尊心低、有再次被欺骗趋势、自残行为、酗酒及其他精神障碍,且对女性的影响大于男性。

精神分析学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童年经历虽然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逐渐被淡忘,甚至在意识层中消失,但仍将顽固地保存在潜意识中,对人的一生产生持久的影响。一个常受父母虐待的孩子,父母的行为在孩子大脑中形成一种隐性模仿,也形成了一种潜在的思维范式。多数人成为父母之后,会不自觉地在大脑中呈现出原有的潜在范式,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虐待也会从上一代传给下一代。有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为“循环虐待”,学者用社会学习理论解释这种现象,认为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来学习社会行为,这些观察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号表征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来帮助他们的模仿行为。父母在成长过程中遭受过虐待,通常使他们具有施虐倾向[2]。

有研究显示,曾遭受儿童虐待者人格障碍发生率是无儿童虐待史者的4 倍。对278 名女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当她们回忆起童年时的性虐待经历时,比没有经历过性虐待的人表现出更多的沮丧、焦虑和失眠等症状,被性虐待者因沮丧而就医。此研究也表明30 %的被虐待者有伤害自己的倾向,失控者为16 %。在被虐待的人中,16 %的人至少尝试过一次自杀。亦有研究表明儿童虐待可致创伤后应激障碍,尤其在家中反复遭受性虐待者为甚。有儿童言语虐待史者,成人后患边缘性人格、偏执型人格、自恋、强迫观念及冲动的危险较对照组高。还有表现为长期的躯体多部位疼痛或胃肠道功能紊乱等症状。

儿童期虐待经历可使中专学生对自杀态度产生异乎寻常的变化, 使受虐待者更容易产生自杀意念, 发生自杀行为[21],大学生躯体症状、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症状因子分≥1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无儿童期躯体情感虐待经历的学生[10],可对成人心理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8]。与没有儿童期性虐待经历的学生比较,有儿童期性虐待经历的学生抑郁情绪量表得分高;健康状况自我感觉评价得分低;症状自评简表中的躯体症状、敌意、强迫症状和焦虑得分高;有过性交行为及在调查的近一年里考虑过自杀、饮酒醉过的比例高[11]。

儿童性虐待可能与受害者在成年后出现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有关[13]。童年期虐待和创伤经历与成年期患精神疾相关[14],与成年后的人格发展也密切相关。

有研究表明中学生总心理问题检出率、9种心理病理症状检出率和阳性项目数与3类童年期反复虐待经历的数量呈剂量-反应趋势。有童年期反复虐待经历的青少年,消极应对评分高于无童年期反复虐待经历者,且消极评分较高,其总心理问题检出率和阳性项目数增加[17]。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违法犯罪原因的研究从限于罪犯本人的现况为主,转向深入研究其心理精神特征、与儿童期的虐待等经历的关系,以及大的社会心理背景。既往研究表明[18],违法犯罪群体中,各种人格障碍的患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尤以反社会型为著。同时儿童期的虐待和忽视在这个群体中的发生率也很高。大量的研究证实,童年期的创伤性经历,如虐待和忽视等可使个体的人格不能健康发展,甚至形成人格障碍。童年期的虐待和忽视与个体成年后的违法犯罪行为有关。

4 儿童虐待的干预

4.1 相应的监测系统

根据Jessor[22]的问题行为理论(problem be-havior theory), 看似不同的问题行为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因素, 即心理社会因素, 它是预示和解释青少年问题行为的重要理论基础。系统动态了解儿童虐待的情况,建立相应的全社会监测系统是最好的办法。美国CDC的青少年健康行为监测系统(YRBSS)联合全国各级教育卫生机构,建立并发展的这个非政府系统, 了解包括虐待和受虐待在内的情况,为开展健康项目提供了重要信息。目前国内尚无全面的监测系统,还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

根据监测结果,深入研究虐待发生行为的原因、预防和干预。

4.2 干预常用方法

由于儿童的虐待忽视常是几种同时出现的,因此干预时常常采用综合干预策略,使对儿童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虐待忽视对儿童的危害是长期的,甚至会影响人的一生,因此,对这类儿童的干预也是长期的。常用方法有: 情感上的关爱、心理行为干预、药物治疗及特殊治疗。

4.3 干预实际效果

国内实施干预的具体报道不多。有报道把179名小学生[23]按班级随机分为干预组(88人)与对照组(91人)。对干预组进行2个月的综合干预,干预方法包括教师干预、家长干预、学生干预和媒体宣传。干预结束半年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小学生的受虐待率和行为问题减少较明显。有报道[24]进行了小学生的感觉统合能力的干预,结果综合干预后干预组触觉过分防御得分增长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5 小 结

从国内的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来看,虐待的发生率是比较高的,而且也造成比较严重的近期及远期伤害。目前对调查用表、特殊人群的流行情况、高危因素、调查研究中注意事项等方面还存在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病因和后果,围绕着相应的原则进行的干预更是处于初始阶段。

儿童心脏神经症48例临床分析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均来自我院门诊和住院部,其中男18例,女30例,男:女为1:1.7,年龄6~14岁,独生子女占18例,20例来自县城,28例来自农村。

目前心脏神经症的诊断尚无严格的统一标准,参考张乾忠提出的诊断标准[2]: (1) 患儿有较多心血管功能失调症状,其中以呼吸困难、心悸、胸痛、乏力最为常见,这些症状的出现和加重与活动并无密切的关系,而与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有关; (2) 常同时存在神经官能症(包括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 (3) 与症状繁多相反,常缺乏有意义的阳性体征; (4) 经全面系统的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及其他疾病证据。

叹息样呼吸42例,胸闷、心慌35例,自觉乏力32例,头晕、头痛、失眠5例,多汗、颜面潮红8例,心脏听诊心律不齐6例。

1.2 实验室检查

48例均进行胸片、心脏彩超、心电图、心肌酶、血糖及甲状腺素检查。其中心肌酶轻微改变3例,6例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提示5例窦性心律不齐,1例室性早搏,10例查脑电图、头部CT均显示正常。

1.3 治疗

向病人及家属正确解释本病与其它心脏器质性病变的区别,消除患儿及家长的恐惧和担心。给予口服神经调节性药物,如谷维素,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C。早搏者根据病情加用心得安。精神紧张,失眠者口服安定。同时给予患者心理干预治疗等。

2 结果

48例患者,痊愈39例,痊愈率81.3%,好转5例,好转率10.4%,无效4例,无效率8.3%。

3 讨论

心脏神经症,是以心血管疾病的有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是神经症的一种类型,是由神经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的一组精神神经症状。这种病人多伴有身体其他部位神经症的症状群。大多发生在青年和壮年,以20-40岁者多见,尤其是更年期妇女更多见,病理上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心脏神经症的原因,往往与不良的环境和躯体因素有关。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调节、支配心血管系统的植物神经的正常活动受到了干扰,心脏也就出现了一时性的功能紊乱。疑病心理也是发生心脏神经症的原因,病人常常对一时性的心前区不适感疑虑重重,并对此长期放心不下,担心患了某种"心脏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加上旁人--尤其医务人员的不恰当的解释,更会促使病人产生焦虑、紧张的心情,从而增加了病人的心理负担,对心脏的关心更为强烈。

心脏神经症是全身神经症的一部分,因此其临床特征和其他神经症的临床特征大同小异,即病人具有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的一些症状,如失眠、多梦、头痛头晕、易激动、全身乏力、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求治心切等。不同的是,心脏神经症病人的神经精神症状,多表现为心血管系统方面。病人常感到心跳厉害、胸闷气急、心前区不适及疼痛,多在劳累或兴奋之后发生,这是心脏神经症很具有特征性的表现。心脏神经症病人的心脏本身则无器质性的病变。

小儿心脏神经症在临床上较常见,常常因为"长叹气"、"胸闷"就诊,多数被误诊为小儿心肌炎早期发作,引起家长和医生的重视,也增加了患儿和家长的精神负担。小儿心脏神经症是在某些素质基础上因精神因素而引起的临床疾病,是心因性疾病在心血管方面的表现形式。患儿在受到精神刺激后,引起脑功能失调,使自主神经功能条乱,自主神经是心血管活动的主导者,当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时,心脑血管活动也会发生异常。

儿童心理发育易受环境影响,儿童的心理或情绪障碍可表现为躯体器官功能异常。近年来其发病率似有增高趋势[3]。儿童由于遗传、生活环境及教育方式的不同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气质、心理承受力各不相同,此阶段他们本身对家庭、学校有依赖性,包括物质与心理上的需要,望子成龙心切,不考虑儿童的具体情况而提出过高要求,加之学校升学率等要求,导致儿童学习负担,心理负担过重,尤其独生子女过于保护、娇纵,不能适应,而引起心理或情绪障碍[4]。

本组患儿临床表现有明显叹息样呼吸、胸闷、心慌等症状,这些症状在安静时加重,活动后减轻,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无阳性发现,符合心因性疾病的一些特点。本组患儿年龄为6-14岁,此年龄段正处在青春发育时期,知识与阅历不断增加,同时许多患者为独生子女,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心理与生理均发生了很大变化,自我意识增强,情绪不稳定,易冲动多变,心理素质不稳定,对刺激敏感,导致发病,而发病后的处理不当更会加重症状。由于本病早期易误诊,因此对体检、辅助检查均正常的患儿、应详细询问病史、除外器质性疾病后方可诊断,并进行较长期的随访,以免误诊或漏诊而造成的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张乾忠.儿科临床上心脏神经症需与哪些疾病鉴别[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0, 35 (3) :115.

[2]张乾忠.心脏神经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0, 33:267.

[3]杜亚松, 忻仁娥, 徐韬园等.青少年心理门诊服务模式的探讨[J].健康心理杂志, 2001, 9 (6) :448.

儿童神经病学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儿童肺炎患者共2644例为对象。其中:男1432例, 女1212例。年龄3个月~16岁, 平均7.3±2.5岁。其中:<1岁240例 (9.08%) ;1~3岁654例 (24.74%) ;4~6岁737例 (27.87%) ;3~9岁466例 (17.62%) ;10~12岁284例 (10.74%) ;>12岁263例 (9.95%) 。从入院季节来看, 冬季752例 (28.44%) , 春季744例 (28.14%) , 夏季573例 (21.67%) , 秋季575例 (21.75%) 。

1.2 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通过统计支原体感染阳性率、不同季节、性别、年龄支原体感染阳性率总结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状况。支原体感染监测方法如下:于清晨未进食前, 清理患儿口腔后, 在无菌条件下使用棉签采取患儿咽喉部分泌物。PCR检验, 仪器为上海宏石实时荧光扩展仪。试剂由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使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卡方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MP阳性人数检出865例, 阳性率为32.72%。按照性别进行分组, 男性儿童支原体感染阳性率人数为437人, 阳性率为30.52%, 女性儿童阳性率为35.31%。χ2=3.876, P=0.032。按照年龄分组, 4~6岁支原体感染阳性率最高, 为39.76%。其次为1~3岁儿童阳性率为38.99%。7~9岁儿童感染率为34.12%。<1岁和>12岁儿童的感染率则最低, 分别为20.00%和16.73%。整体来看, 1~6岁是支原体感染的易发群体。各个年龄段的支原体感染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 χ2=17.325, P<0.05。按照季节分组来看, 春季和冬季是支原体感染阳性率最高的季节, 感染率分别为38.31%和后39.76%。夏、秋季感染率相对较低, 分别为25.31%和23.65%。各个季节的支原体感染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 χ2=16.248, P<0.05。见附表。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常见的一种病原体, 在一年四季均可存在, 而且潜伏期较长。因此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的风险较大[3]。儿童由于自身的抵抗力较弱, 受到肺炎支原体感染后, 更容易发生各类上呼吸道感染疾病[4]。因此, 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对于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本组资料的结果来看, 儿童肺炎支原体阳性人数检出865例, 占所有患者的比例为32.72%。这显示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导致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因素。从性别来看, 男女阳性率分别为30.52%和35.31%, 两组阳性率发生有统计学意义 (χ2=3.876, P=0.032) 。这表明女儿童更容易为肺炎支原体所感染。之所以女性儿童更容易感染肺炎支原体, 目前的研究认为女性的呼吸道结构对肺炎支原体更为敏感是主要的原因[5]。

从年龄来看, 1~3岁和4~6岁是支原体感染的主要群体, 其肺炎支原体阳性率分别为38.99%和39.76%, 与其他年龄群体阳性率发生有统计学差异 (χ2=17.325, P<0.05) 。此外, 研究还发现, 以6岁为界, 随着年龄的增长, 肺炎支原体阳性率逐步下降。年龄的逐步增长降低了阳性率, 应该与儿童年龄增长伴随着儿童机能和抵抗力不断完善有关。相反, 年龄越小, 由于抵抗力较弱, 儿童容易遭受感染。不过本研究发现<1岁的儿童支原体感染阳性率较低。出现这个情况, 应该在于<1岁儿童正在适应脱离母体后的环境, 加之在母体发育过程中, 胎儿储备了一定的抵抗力。

从季节因素来看, 春季和冬季是支原体感染阳性率最高的季节, 感染率分别为38.31%和39.76%。夏、秋季感染率相对较低, 分别为25.31%和23.65%。各个季节的支原体感染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 (χ2=16.248, P<0.05) 。之所以冬春季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要高于夏秋季, 应该与肺炎支原体的繁殖特征有关[6]。肺炎支原体更习惯寒冷和潮湿的环境。冬季较为寒冷, 在春季由于雨季的影响, 则较为潮湿。因此冬春季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阳性率较高。反之, 在夏秋季, 由于夏天气温较高, 秋季较为干燥, 因此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阳性率较低。

综合本研究的结论来看, 支原体感染是导致儿童肺炎发生的主要病原体。年龄因素、性别因素和季节因素是导致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显著危险因素。1~6岁儿童、女性儿童和冬春季是发生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鉴于这一个结果, 有必要在冬春季对低龄儿童 (<6岁) 和女性儿童开展针对性的预防, 降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姜邦蓉, 闫河, 古兰谦, 等.北海地区肺炎支原体感染者流行病学分析[J].右江医学, 2013, 41 (3) :380-381.

[2]杨震.昆明市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流行病学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 2012, 19 (12) :1815-1816.

[3]陈妙, 邓在春, 范明亮, 等.2009~2011年宁波鄞州区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 (17) :4129-4131.

[4]万根平, 陈焕辉, 朱冰, 等.1995~2000年广州地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调查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 2002, 18 (3) :317-318.

[5]周芳.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治进展[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3, 36 (3) :29-31.

儿童神经病学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在宜兴市的全部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幼儿园、宜城及丁蜀两镇入园前外来儿童, 排除居住不足1 a的暂住人口。对照组由宜城及丁蜀相应的本地学校幼儿园、入园前本地学校及混合学校 (含幼儿园) 。0~2岁无混合对照。本地、混合、外地学校 (幼儿园) 区分标准:外地户籍儿童<5%、5%~30%、>30%。

1.2 调查内容

①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出生日期、父母婚姻状况及其职业和文化程度等;②伤害情况包括伤害次数、时间、原因、性质等;③调查所针对的伤害发生的时间为调查前1 a内。

1.3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调查表由课题组设计, 经过1 000人的预调查后, 对参加调查的专业人员进行培训, 统一调查方法, 进入学校、防保所调查。全部由家长填写。

1.4 诊断标准

我们采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万欢提出的建议标准, 作为在此次监测中伤害的操作定义:因为伤害导致到各类医疗单位就诊 (包括医院、保健中心、诊所、疾控中心) ;或因为伤害虽未就诊, 但儿童, 未能上幼儿园或学校1 d及以上;或是由于伤害导致不能自己吃饭、穿衣、洗澡、上厕所、移动物体1 d及以上。

1.5 质量控制

受伤害者或家人容易出现回忆偏倚和报告偏倚。我们重视全程控制, 重视调查的培训和发动, 对调查结果实行考核制, 严格审查资料。

1.6 统计学分析

调查表审查合格后, 采用EpiData 3.1录入数据, 转入SPSS 10.0软件进行分析描述。

2 结果

剔除无效及超龄人员答卷, 共收到有效答卷为20 022人, 应答率为98.48%。其中男性10 547人, 女性9 475人, 性别比为1.11 ∶1。结果分成0~5 (学龄前) 组和6~14岁 (中小学) 组, 分开表述。

2.1 0~5岁 (学龄前) 组

2.1.1 伤害事件发生率

外地、本地和混合组伤害发生率分别为16.35%、3.68%、7.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3.63, P>0.05) 。见表1。

注:外地与本地、混合组之间比较χ2=129.33, P<0.01。

2.1.2 0~5岁各类型伤害事件发生率及构成比

见表2。

2.2 6~14岁 (中小学生) 组

2.2.1 伤害事件发生率

外地、本地和混合组伤害发生率分别为20.37%、7.99%、6.3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不同性别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3。

2.2.2 各类型伤害事件发生率

见表4。

2.2.3 伤害事件类型构成比

见表5。

注:男女生之间比较:χ2=14.99, P<0.01;外、本、混组间比较:χ2=271.30, P<0.01。

3 讨论

3.1 定义与标准

作为相对年轻的学科, 关于伤害的定义, 国内外尚有不同的意见。而在实际操作中, 也仍有不同的看法。我们采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万欢提出的建议标准, 作为在此次监测中伤害的操作标准, 这个标准比王声湧教授的标准要更严格一些。王声湧教授的标准[2]是凡具有下列3种情况之一者, 可定义为伤害。①到医疗单位诊治, 诊断为某一损伤;②由自己或他人作紧急处理或看护;③因伤休息 (休工或休学等) 半天以上。主要区别在于因伤休息是半天还是1天以上。

3.2 伤害流行病学测量指标

以发生次数算为“伤害发生率”, 以人次数作为分子的可称为“伤害事件发生率”, 伤害事件发生率=伤害发生人次数/观察时间内所观察的对象数。有人将此称为伤害比 (injury ratio) [3], 认为其更能反映真实的发生情况。

3.3 本、外地伤害事件发生率对比

0~5岁 (学龄前) 组:本地、混合、外地3组分别是3.68%、7.25%、16.35%;6~14岁 (中小学生) 组:本地、混合、外地3组分别是7.99%、6.37%、20.37%。外来儿童的伤害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本地儿童。

3.4 与外地报道对比

由于操作标准并不完全统一, 比较有一定的困难。综合有关文献报道, 中小学生的伤害事件发生率为10%~50%, 与其他地区比较, 本次调查结果中本市6~14岁外来儿童高于徐来荣[4]鄞县中小学生伤害事件发生率为16.63%的报道, 也高于李志华等[5]黄河三角洲农村居民20岁以下伤害发生率为4.10%~6.40%的报道, 查北京市2003年开展的0~14岁儿童伤害总发生率为13.34%, 其中6~12岁学龄期儿童发生率最高[6]。2006年丰台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弟伤害状况调查结果:伤害发生率为17.9%, 男生、女生分别为17.8%、18.1%[7]。低于林寅等[8]对宁波中小学生学生伤害流行病学监测 (伤害事件发生率为26.84%) 和尹婧等对安徽省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伤害发生率36.82%) [9]。陈丽等[10]2009年调查认为流动儿童伤害发生率 (40.9%) 高于留守儿童 (33.5%) 、普通农村儿童 (28.6%) 。

3.5 从性别来看

男生伤害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女生, 0~5岁本、混、外组男性、女性分别为3.93%、3.41%, 8.54%、5.79%, 18.78%、13.85%;6~14岁本、混、外组男性、女性分别为8.75%、7.15%, 7.39%、5.19%, 20.97%、1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大多数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这可能与男生爱动、活泼, 经常参加各种竞争性活动、更容易进入比较危险的环境之中有关[10]。

3.6 从伤害类型来看

前3位伤害类型:0~5岁 (学龄前) , 本地、混合、外地3组基本一致:跌伤、烧烫伤、昆虫动物咬伤。6~14岁 (中小学生) , 本地、混合组都是跌伤、昆虫动物咬伤、锐器伤;而外地组为跌伤、烧烫伤、昆虫动物咬伤。烧烫伤发生率较高, 是否与外来儿童家长的看护意识相对较差有关, 尚待进一步研究。外来儿童伤害类型与陈丽等[10]2009年调查基本类似。

3.7 做好干预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 学生伤害发生率处于较高的水平, 不容忽视。应做好工程干预、经济干预、强制干预、教育干预。目前, 在我国资源十分有限、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 在特殊人群中开展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 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干预手段, 尤其是对有一定文化背景的人群更是如此[11]。根据当地的特点, 开展重点干预活动。建议在学校、幼儿园、社区开展伤害预防工作, 加强安全设施的建设, 防止无意识伤害的发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树立伤害预防观念, 减少伤害的发生。

在有一定经济基础的苏南地区要积极向政府进言, 动员政府在外来儿童伤害预防的工程干预、经济干预方面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王声涌.我国伤害流行病学急需开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7, 18 (3) :131.

[2]王声涌, 池佳波, 曾光.流行病学知识问答[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0, 21 (10) :74-76.

[3]Menckel E, Laflamme L.Injuries to boys and girls in Swedish schools:different activities, different results[J].Scand J Publ Health, 2000, 28:132-136.

[4]徐来荣.鄞县中小学生伤害研究[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2, 8 (1) :16.

[5]李志华, 赵仲堂, 薄其贵, 等.黄河三角洲农村居民伤害现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 25 (8) :680-683.

[6]吴凡, 李丹, 崔民彦, 等.中国三城市儿童意外伤害状况及家长认识水平调查[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4:91-97.

[7]李洁, 赵芳红, 吴淑霞, 等.丰台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弟伤害状况调查及干预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 2008, 24 (5) :325-327.

[8]林寅, 徐来荣, 丁可, 等.16 546名中小学生学生伤害流行病学监测[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 26 (5) :383.

[9]尹婧, 黄芬, 郝加虎, 等.安徽省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3, 24 (1) :25.

[10]陈丽, 屈智勇.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伤害发生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 2010, 31 (3) :332-334.

儿童神经病学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2年4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自闭症儿童60例进行材料回顾性分析研究, 所选取的60例儿童患者, 男性占36例, 年龄为1~10岁, 平均年龄为 (5.1±2.3) 岁;女性占24例, 年龄在2~9岁, 平均年龄为 (4.6±1.9) 岁, 患儿出生时有惊厥史21例, 有窒息史患者有22例, 其中原因不明者有17例。患儿入选标准:符合DSMIII诊断标准, 且所有患儿均由儿童精神科医师进行自闭症行为评分检查, 按照自闭症测定量表 (CARS) 评分, 其评分的平均得分为 (42.40±3.90) 分和 (76.30±18.90) 分;排除标准:选取患者排除其他因素造成自闭症行为的精神失常, 在临床区分上容易混淆的临界状态患儿不纳入本次试验。

1.2 检测方法

1.2.1 BAEP检测

BAEP检测又被称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 检测过程中在环境安全屏蔽室中使用MEB-9000款诱发电位仪, 患儿口服药物为10%水合氯醛0.3~0.5 m L/kg, 让患儿熟睡之后再行检测, 将患儿头部中央Cz处位置记录为电极, 而参考电极则是置于同侧耳后乳突。通过双耳罩给予极性疏波刺激, 其刺激的频率为10 Hz, 强度大约为70 d B, 其中叠加次数为1500次, 而分析时间为10 ms。测试中先将BAEP听阀进行测试, 然后根据刺激从低到高, 将V波在最低强度时则定位听阀的阀值, 然后听反应阀值正常的则继续完成BAEP检查, 且每耳进行测试两轮, 对于无反应者可以加大刺激的强度, 另外最高的强度达到100 db, 然后将最佳的BAEP波形记录下来, 比较两侧耳间的各项指标差异。

1.2.2 EEG检测

对于EEG标记, 主要是采用8道智能的脑电图仪, 并且要按照国际要求放置电极, 通常按照FP2-F8, FP1-F7;F8-C4, F7-C3;C4-P4, C3-P3;P4-O2, P3-O1。高波的频率为50 Hz, 时间常数为0.3, 采用双导联和参考导联进行常规描记。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经过本院的检查诊断 (表1) , BAEP检查之后表现正常例数为23例, 异常例数为37例, 则正常率为38.33%, 异常率为61.67%;EEG检查结果为正常例数为52例, 异常例数为8例, 则正常率为86.67%, 异常率为13.33%, 两种方法检测的异常率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针对当前国内的自闭症儿童的发病原因以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无明确的定论现状下, 在对其进行诊断时存在着困难, 对其进行治疗更是缺乏了标准指标, 而且更多的是依靠着主观的经验, 从而导致了治疗效果非常差。据相关数据统计, 自闭症儿童的发病概率在0.3%~0.6%之间, 而且随着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发现自闭症患者其发病率还出现了明显上升趋势, 并且国内外的学者对于该病逐渐达成共识。由于目前对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发病的病理不清楚, 所以在诊断和治疗时往往会存在着问题, 对于患者治疗预后存在着严重的影响。人们对于自闭症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从内外对于自闭症神经电生理方面的研究来看, 自闭症症状患者可能是由于脑干部位的感觉传入和信息传出障碍等因素造成。当前对于自闭症的描述主要是存在着社会交流质障碍, 其在言语沟通上存在着困难, 而且对于行为和兴趣的表达存在着僵硬、刻板、重复的问题[2]。随着学者对于自闭症的研究不断深入, 有一种环境因素造成自闭症患者论断出现。

自闭症儿童从生命周期的开始就与正常的环境不一致, 而且也不能像正常儿童那样与周围环境建立起关系。20世纪40年代的里敖·堪纳据此病的表现将其命名为孤独性综合征, 后来的美国人则又将其称为堪纳综合征, 他们认为自闭症发病于儿童早期, 儿童分裂症一般发病于儿童晚期或青少年早期阶段[3]。一般情况下, 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儿童在出现幻想或幻觉症状之前若干年会显示出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发展症状。然而, 被诊断为自闭症的孩子则不是这样, 而是从社会的交往、日常的行为沟通模式上进行评判, 所以对于自闭症的描述和研究种类很多, 不仅仅是一种描述。

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 有人认为了自闭症的症状是由于脑干部位的感觉传入和信息传出的障碍所致, BAEPI波是由于听神经动作电位, 而II波则是由于耳蜗神经核, III波是来自桥脑上橄榄复合体和斜方体, BAEPIV和BAEPV分别代表了外侧丘系和中脑下丘核。经BAEP检测发现, 自闭症可能导致原因是由于脑干的功能障碍[4]。在检查的过程中使用EEG安全可行、无创、简单, 可以从脑电图了解患儿脑户的生理和病理功能变化, 此方法得到了临床的广泛应用, 主要在癫痫、脑血管病、颅内感染、颅内肿瘤、肝性脑病、脑外伤、脑复苏、脑死亡以及睡眠障碍上都有了明确诊断。加上近年来对于脑电图的动态EEG视频、数字化的不断应用, 使得对自闭症儿童的EEG检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5]。

经过本院的检查诊断, BAEP检查之后表现正常例数为23例, 异常例数为37例, 则正常率为38.33%, 异常率为61.67%;EEG检查结果为正常例数为52例, 异常例数为8例, 则正常率为86.67%, 异常率为13.33%, 两种方法检测的异常率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对自闭症儿童采用临床神经电生理变化研究, 使用的BAEP和EEG两种方法之间对于儿童患者的检查异常率之间存在着差异, 自闭症患儿BAEP异常可能与其自身的特性有关。

摘要:目的 研究自闭症儿童临床神经电生理变化特点以及方法。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2年4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自闭症儿童60例进行材料回顾性分析研究。对此60例患儿采用BAEP和EEG进行检查资料分析, 然后对比检查结果, 比较二者检查的异常率。结果经过本院的检查现正常诊断, BAEP检查之后表例数为23例, 异常例数为37例, 则正常率为38.33%, 异常率为61.67%;EEG检查结果为正常例数为52例, 异常例数为8例, 则正常率为86.67%, 异常率为13.33%, 两种方法检测的异常率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自闭症儿童采用临床神经电生理变化研究, 使用的BAEP和EEG两种方法之间对于儿童患者的检查异常率之间存在着差异, 自闭症患儿BAEP异常可能与其自身的特性有关。

关键词:自闭症,神经电,生理变化

参考文献

[1]林云强.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威胁知觉的实验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2.

[2]郭文斌.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面部表情识别的实验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3.

[3]邵阳.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颈前路手术中的应用[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4]Silva LM, Schalock M, Ayres R.A Model and Treatment for Autism at the Convergence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Science:First 130 Cases[J].Chin J Integr Med, 2011, (6) :421-429.

上一篇:规划基本理念下一篇:呵护创新的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