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累神经(共7篇)
受累神经 篇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 纤维环破裂, 髓核突出, 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 是腰腿痛的最常见原因之一[1]。虽然由于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受到突出髓核的刺激, 经窦椎神经而产生的下腰部疼痛目前影像学难以明确, 但是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坐骨神经目前影像学可以明确, 随着医疗设备的发展, 对腰椎间盘突出伴有坐骨神经病诊断准确越来越高。同时对腰椎间盘突出累及坐骨神经的分级也有了进一步深入的认识。1临床资料2006年2月-2012年2月期间, 我们对178 MSCT诊断单一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 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98例, 女性80例。年龄16-78岁, 平均37.5岁。主要症状为病人以腰疼或, 伴下肢痛就诊, 其中85例间歇性跛行。126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62例伴脊柱侧弯、僵直、59下肢放射痛或麻木。病史7天至28年。2检查方法本组病例均腰椎间盘轴位CT平扫。所用机型为PHILIPS 6, 16排螺旋全身CT机。采用1.5mm×6或1.5mm×16螺旋扫描, 用MPR重建观察。3结果本组178例中, CT诊断共有178个单一椎间盘突出图像, 其中L3-4椎间盘突出11例, L4-5椎间盘突出94例, L5-S1椎间盘突出73例。从以上病例数字显示, 椎间盘突出症以L4-5和L5-S1多见。按照Pfirrmann的腰神经根受累分级标准[2], Pfirrmann 0级74例, Pfirrmann 1级32例, Pfirrmann 2级20例, Pfirrmann 3级54例。4讨论通过对无症状的人群中的MR检查, 发现有腰椎间盘突者屡见不鲜, 而少见或未见有腰椎间盘脱出、神经根受压及腰椎间盘游离者[3-4]。这为我们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及突出物与神经根的关系研究提出了思考。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严重影响部分病人的工作和生活质量。传统将腰椎间盘突出可分为椎间盘膨出、椎间盘突出、椎间盘脱出、椎间盘游离四型。依据发病机理将其分为包含型和非包含型。掌握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受累分级才能更好地确定患者是需要保守治疗, 微创介入手术还是开放式手术。多层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痛MPR重建神经根受累分级的应用可以显示腰椎间盘突出与神经根受累的空间关系。综上所述, MSCT对腰椎间盘突出通过MPR技术行冠状或斜冠状重建, 可以显示神经的与突出物的关系情况, 能直观明确显示神经的走向, 通过MPR技术行斜冠状重建显示腰椎间盘突出与神经受压及的走向的关系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大意义,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MPR重建神经根受累分级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 我们对178例MSCT扫描单一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 进行回顾性研究, 病人年龄16-78岁, 平均38岁, 男96, 女82。在L3/4 14例, L4/5 96例, L5/S1 68例。结果 按照Pfirrmann的腰神经根受累分级标准进行评估, Pfirrmann 0级74例, Pfirrmann 1级32例, Pfirrmann 2级20例, Pfirrmann 3级54例。结论 多层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致坐骨神经痛MPR重建是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累及神经根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冠状重建,多排计算机体层成像,椎间盘,神经根
参考文献
[1]吴在德, 吴肇汉.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875-880.
[2]Pfirrmann CW, Dora C, Schmid M, et al.Grading of lumbar nerve rootcompromise with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a reliability studywith surgical correlation[J].Radiology, 2004, 230:583-588.
[3]Stadnik TW, Lee RR, Coen HL, et al.Annular Tears andDiskHerniation:Prevalence and Contrast Enhancement onMR Imaging in the Absence of Low Back Pain or Sciatica[J].Radiology, 1998, 206:49-55.
[4]Weishaupt D, Zanetti M, Hodler J, et al.MR Imaging of theLumbar Spine:Prevalence of Intervertebral Disk Extrusion andSequestration, Nerve Root Compression, End Plate Abnormalities, And Osteoarthritis of the Facet Joints in Asymptomatic Volunteers[J].Radiology, 1998, 209:661-666.
东芝电视受累物流? 篇2
和所有深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企业一样, 日本电器巨头东芝公司亦深陷财务危机。近日, 东芝公司公布了2008年第三季度的营业数据。东芝公布, 2008年第三季度运营亏损1588亿日元 (约合17.6亿美元) , 而上年同期是盈利421亿日元。东芝第三季度净亏损为1211亿日元, 销售额为1.49万亿日元。东芝下调了本财年全年收益预期, 并称在结束于今年3月份的本财年, 运营亏损可能达到2800亿日元。
无独有偶。就在东芝财务状况告急的同时, 其在中国市场又显出销售疲态。长期经销东芝液晶电视的北京佳华普天科技有限公司的王小姐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证实, 由于担心东芝电视的质量问题, 该公司从2009年1月中旬开始就不再从东芝方面进货。不过, 来自北京东方数字电器网的销售人员则称是“厂家物流出现了问题, 所以经销商拿不到货。”记者发现, 断货的情况同样也出现在了国美电器北京北太平庄店和苏宁电器网上商城。在北太平庄店, 专门负责东芝电视销售的乔小姐向记者表示, 目前国美北京各个门店的东芝电视型号都不是很全, 只剩下一些库存的型号。
是厂家供货出现问题还是受物流拖累, 一时之间, 疑云密布。为此, 记者致电大连东芝电视公司予以求证, 其媒体公关负责人丁文广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称, “现在是因为公司内部物流出现问题, 并不说明东芝电视面临断货困境。”然而, 当记者经多方辗转, 联系到专门负责东芝电视配送运输的大连东芝物流公司时, 其业务运营总监则对此事三缄其口。“这个 (断货) 我不能提供给您过多的消息, 必须先征得我们经理的同意, 看领导让我怎么说。”
有业内人士分析, 当厂商遇到销售疲软或质量问题时, 往往“借道”物流问题以赢得解决问题的时机。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 近几个月以来, 市场上销售的东芝46XF300C型号、46ZF500C型号的电视出现了质量问题, 即屏幕上出现一条自上而下的竖线。日前, 大连东芝电视公司在其官方网站上对此事进行了低调回应, 仅表示“深深的歉意”, 但未透露具体的原因, 对相关型号的产品也暂未采取召回的处理方式。
“竖线门”事件发生后, 东芝全线产品均不同程度受到冲击, 其平板电视的市场份额从早年的7%~8%, 已下降至目前的5%以内。目前, 在财务紧张的情况下, 东芝公司又遭遇物流及产品质量危机, 前景令人担忧。
肺脏受累的系统性血管炎1例 篇3
患者, 男, 53岁。主因发热3周加重伴咳嗽1周入院。患者于入院3周前无明显诱因发热, 体温最高39.5℃, 3周来病情进行性加重, 1周前出现咳嗽、咳痰, 痰色白, 不易咳出, 无胸痛, 无呼吸困难。入院查体: 体温38.0℃, 左球结膜充血, 胸腹、肩背部皮疹。双肺呼吸音粗, 可及湿罗音。X线胸部平片表现: 两肺广泛散布棉絮桃状阴影, 中上肺野及中内带较多, 病灶密度中等, 边缘模糊不清, 融合不明显, 未见空洞 (图1) 。诊断。 (1) 双肺炎; (2) 霉菌性肺炎。胸部CT平扫肺窗: 双肺野布满大小不等棉絮样影, 部分可见“支气管气象” (图2) ;纵隔窗: 双侧胸腔可见分布不均匀的斑片状软组织密度影, CT值38Hu。诊断为双肺炎症。入院诊断: 双肺炎?霉菌肺炎?经抗炎、抗霉菌治疗1周, 症状无好转, X线胸片及CT复查, 肺内病灶未见明显变化。后经实验室检查, 患者RV-IgG、CMV-IgG、HSV-IgG明显增高,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tineutrop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 ANCA) 阳性。结合专家会诊意见, 诊断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血管炎 (肺、眼、皮肤) 。给予甲强龙、强的松、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 (CTX) 等治疗10天后, 患者病情逐渐恢复, 发热、咳嗽均消失, 体温降至36.0℃水平, 双肺呼吸音清, 结膜充血及皮疹均消失。X线胸片及CT复查示: 双肺病变明显吸收好转 (图3, 4) 。出院诊断: 系统性血管炎。
2 讨论
广度显系统性血管炎 (SystemicVasculitis) 是一组以血管的炎症与坏死为主要病理改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大多数属疑难杂症, 常累及全身多个系统, 引起多系统多脏器功能障碍, 也可局限于某一脏器。系统性血管炎常累及的部位为皮肤、肾脏、肺、神经系统等。ANCA阳性是诊断本病的重要血清学指标。肺脏受累的系统性血管炎影像表现无明显特异性, 其表现有: (1) 肺内多发斑片影; (2) 两肺弥漫浸润性阴影, 类似肺间质性改变[2]。本例以发热、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为主, 入院时X线胸片及CT示两肺广泛散布棉絮桃状阴影, 误诊为肺炎、霉菌性肺炎。后经抗炎、抗霉菌治疗效果不佳, 结合化验ANCA (+) , 才考虑到应为系统性血管炎累及肺、眼、皮肤。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环磷酰胺 (CTX) 治疗, 症状消失, X线胸片及CT示肺部病变明显好转, 明确诊断。本例提示, 系统性血管炎累及肺脏时, 由于其影像表现与普通肺炎、霉菌肺炎极为相似, 初诊易误诊, 结合临床, 尽早做ANCA检查, 有利于系统性血管炎的诊断。
中上肺野及中内带较多, 病灶密度中等, 边缘模糊不清, 融合不明显, 未见空洞
两肺棉絮状阴影明显吸收。
参考文献
[1]陈曼, 赵明辉.原发性小血管炎.中国医刊, 2007, 42 (1) :7
受累神经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03 年12 月-2014 年12 月笔者所在防治站收治的86 例麻风病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综合性回顾性分析, 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试验组有43 例患者, 男29 例, 女14 例, 年龄25~76 岁, 平均 (61.5±6.7) 岁;对照组有43 例患者, 男21 例, 女22 例, 年龄23~77 岁, 平均 (62.1±5.3) 岁。两组患者的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患者对治疗方案、护理措施等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进入治疗后对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并做好患者隔离、防护措施;同时, 护士加强患者饮食和康复训练指导, 提高患者自身免疫[3]。
根据患者不同治疗时期的心理状态, 对患者采用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 患者的心理状态可分为焦虑期、恐惧期、怀疑期及孤独期。患者处在焦虑期时, 会对自身疾病所带来的生活以及工作影响感到焦虑和痛苦, 患者往往会表现为自暴自弃, 少言寡语等, 严重者会出现轻生念头或行为, 患者此时容易讳疾忌医, 延误病情, 导致患者出现后遗症, 就诊期间也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患者处于恐惧期时, 会对周围环境十分关注, 患者会因为陌生的环境而产生恐惧和紧张情绪, 这一情绪主要由于患者对自身疾病不够了解, 或是对治疗产生抗拒, 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产生影响, 使患者无法顺利治疗, 延误患者的病情。
怀疑期的患者的情绪非常敏感, 对周围人的看法和目光十分重视, 患者会怀疑周围人的私语而产生自己受到议论的想法, 对医生的治疗产生怀疑, 认为自身疾病无法治愈或医生出现了误诊而出现拒绝服药等抗拒行为, 或不配合医生的治疗等。
如果患者处于孤独期, 患者的孤独感加重, 这与患者远离家庭和工作长期住院治疗有关, 患者在忍受疾病折磨的同时, 面对日常治疗时产生严重的孤独感, 此时患者会迫切希望亲人的安慰, 希望与家人团聚。
试验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 方法如下: (1) 加强麻风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护士护理过程中应该根据患者及其家属的文化水平, 采用针对性的话语宣传, 教育引导患者及其家属对麻风病有清晰的了解, 使患者能够正确的认识麻风病, 认识到麻风病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性。同时, 护士要善于和患者沟通、交流,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关心。患者发病后护士应该积极主动的给予患者关心, 了解患者此时的内心想法, 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及其心理或生理需求, 解决患者心理上的困惑, 提高护理依从性。 (3) 掌握心理护理技能。护士护理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微笑的表情、关注的目光稳定患者的情绪, 消除患者内心的焦虑、恐惧等心理。同时, 护士护理过程中应该主动、热情, 注意倾听患者的话语, 并适当的投以关心和同情, 使得患者感受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 从而积极的配合护理。 (4) 护理时避免过于严肃。护士在护理过程中举止应该稳重、沉着, 帮助患者消除心理逆反, 增强对护士的依赖感和信任感。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 应该当机立断、镇定, 在处理大面积溃疡时要发扬不怕累、不怕脏的精神, 尽可能稳定患者情绪[4]。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入选患者治疗后进行抑郁程度 ( 汉密尔抑郁量表) 、焦虑程度 (SAS量表) 评分等, 其中分值越高, 表示负性情绪越严重。
疗效判定标准分为显效、好转及无效。显效:患者能够积极面对治疗, 抑郁量表与焦虑量表的评分均在正常水平;好转:患者的抑郁量表与焦虑量得分水平正常, 心理状态平稳;无效:患者抑郁焦虑症状未见好转, 或出现加重现象, 抑郁量表与焦虑量表得分较高。总有效率= ( 显效例数+ 好转例数) /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3%, 高于对照组的79.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字2=12.31, P<0.05) ;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3%, 高于对照组的6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字2=4.39, P<0.05) , 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焦虑与抑郁比较
护理前, 两组患者的SDS评分和SAS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 两组患者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有所下降, 且试验组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3 讨论
麻风病具有社会影响性和一定的传染性, 大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心理容易产生障碍, 使得患者心理、行为等明显偏离正常, 并且临床上表现出一系列精神疾病症状,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 心理护理干预在麻风病受累者中广为使用, 并取得阶段性进展。本次研究中, 试验组护理方案、护理方案满意度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这个结果和吴李梅等[5]的研究结果类似。心理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模式相比优势较多, 心理护理模式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 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疾病, 以及疾病的危害、治疗方案、相应的护理方法等, 从而消除患者消极心理, 使患者能够更好地接受治疗、配合护理, 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间。麻风病由于具备一定的传染性和社会影响,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除了做好消毒外, 还应该做好隔离和保密性治疗措施, 通过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打发时间, 增强患者及家属对笔者所在防治站的认同感, 降低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 心理护理干预中加强患者对麻风疾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疾病, 提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自理能力、运动能力等, 消除患者治疗后的盲目兴奋、侥幸等心理, 坚定他们的信念, 让患者能够更好的配合医师治疗,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心理护理的实施能够稳定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 让患者及其家属能够主动参与护理中,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减少患者痛苦, 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矛盾。并且心理护理能够规范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 帮助护士树立高度的责任感, 让每一位护士能够根据相关要求完成自己的工作, 并且工作过程中更加注重细节, 力求完美, 并将患者心理护理入到护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 使得传统的被动式护理模式转变为主动式护理, 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本次研究中, 试验组护理后抑郁评分为 (49.80±5.62) 分、焦虑评分为 (42.87±6.45) 分, 均低于对照组 (P<0.05) 。
综上所述, 麻风病受累者康复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理想, 能够帮助患者梳理战胜疾病的信心, 消除负面心理, 值得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麻风病受累患者康复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2003年12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防治站收治的86例麻风病患者相关资料进行综合性回顾性分析, 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试验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护理满意度、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3%,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1% (P<0.05) ;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3%,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5% (P<0.05) ;试验组护理后抑郁评分为 (49.80±5.62) 分、焦虑评分为 (42.87±6.45) 分, 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麻风病受累者康复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理想, 能够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消除负面心理, 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麻风病,康复,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周爱林, 王景权, 许亚平, 等.麻风病留院患者重度伤害病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1, 8 (3) :57-59.
[2]韩彦超, 崔伟, 宗艳红, 等.河北省住院麻风病患者心理防御机制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 18 (8) :933.
[3]王玉英, 李菊红, 王景权, 等.麻风病康复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浙江预防医学, 2012, 24 (8) :89-90, 94.
[4]宋慈珍, 王景权, 邱兴华, 等.216例麻风病受累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2, 28 (1) :6-8.
受累神经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该院2012年1-12月间收治的85例早期过敏性紫癜(入院检查,血压、肾功能、尿常规均正常)患儿,其中采用GCS(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治疗的患者儿45例(男24例,女20例;年龄3~14岁,平均年龄(8.12±1.82)岁;病程0~6周,平均病程(2.23±0.87)周;症状:皮疹45例,关节痛34例,腹痛21例),为GCS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14岁,平均年龄(7.95±1.76)岁;病程0~6周,平均病程(2.09±0.78)周;症状:皮疹40例,关节痛31例,腹痛17例)采用该院常规治疗的患儿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入组前均得到患儿家长同意,并签署了同意入组书。
1.2 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需要卧床休息,根据患者具体病因实施治疗,并对患者采取抗过敏与并发症相关预防措施。GCS组患儿每天清晨口服醋酸泼尼松(国药准字H41021039)1 mg/(kg·d),口服2周后开始减量,每2周减量5 mg,2~3个月停药,总疗程为3个月。两组患儿出院后均随访1年,如果在随访中患儿出现肾病综合征均采用激素2 mg/(kg·d)治疗,治疗4~8周后,当患儿黏蛋白转阴2周后减量,总疗程为1年。
1.3 纳入与评分标准
过敏性紫癜纳入标准:根据1990年美国风湿病颁布的过敏性紫癜纳入标准为纳入依据:①可触性皮质;②年龄≤20周;③临床病发急性腹痛;④活检发现患者出现小静或动脉周围存在中性粒细胞侵润现象。至少符合2条方可纳入。
肾脏受累认定标准:排除其他诱因(如:结石、药物、体热等),患者在病程中:①出现血尿(>3次/周);②出现蛋白尿(>3次/周),出现①或②与①和②时认定患儿为肾脏受累。临床类型分组:①单纯血尿型;②单纯蛋白尿型;③血尿与蛋白尿型;④急进性肾炎型;⑤急性肾炎型;⑥慢性肾炎型;⑦肾病综合征型。
1.4 术后随访与预后
所有45例患者均随访1年,随访期间每2周做一次尿常规检查,每月做一次肾功能与肝功能检查,观察患者有无血尿、蛋白尿、浮肿、肾功能损害、高血压等临床症状。
1.5 统计方法
该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行t检验,率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特征情况
两组患儿皮疹消失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关节痛消失与腹痛消失GCS组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2.2 肝脏受累情况
随访8周,GCS组患者发现单纯血尿2例,血尿合并蛋白血尿1例,急性肾炎1例,对照组患者发现单纯血尿5例,血尿合并蛋白血尿2例,急性肾炎2例,肾病综合征1例,两组患者肾脏受累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周,GCS组患者发现单纯血尿2例,血尿合并蛋白血尿1例,急性肾炎1例,急性肾炎1例,对照组患者发现单纯血尿5例,血尿合并蛋白血尿2例,急性肾炎2例,肾病综合征2例,两组患者肾脏受累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48周,GCS组患者发现单纯血尿2例,血尿合并蛋白血尿1例,急性肾炎1例,急性肾炎1例,对照组患者发现单纯血尿7例,单纯尿蛋白1例,血尿合并蛋白血尿3例,急性肾炎2例,肾病综合征2例,两组患者肾脏受累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GCS组患者发现1例在治后28周发展为急性肾功能衰竭,但是经过临床控制,2周后症状消失,12周后基本康复;对照组2例患者发展为肾功能衰竭,1例为治后12周,1例为24周,经临床控制,2~3周后症状消失,8周后基本康复。
2.3 不良反应情况
GCS组患儿均出现了满月脸,21例患儿出现了多毛,2例患儿出现了痤疮,8例患儿在服药期间血糖轻微上升,5例患儿出现了甘油三脂与总肝固醇水平轻微上升,停药1个月后基本症状基本消失。未发现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骨质疏松等其他副作用。随访一年两组患儿体重、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271,P>0.05)。
3 讨论
GCS属于肾上腺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其主要药物作用成分为皮质醇(cortisol),皮质醇可以调剂人体脂肪、糖、蛋白质的生物代谢与合成作用,最终达到抗毒、抗炎的功效[4]。
HSP在10岁以下的儿童中发病率为13~20例/10万人,属于血管炎常发病,多发于秋冬季节。且患儿中约30%曾有病毒或者细菌县区感染情况,25%鱼虾类过敏或者药物过敏。多数患儿呈良性,且具有自限性过程,但是往往患儿反复发作,出现病情的长时间迁移,甚者可能迁移数年。HSP最严重病情为引发肾脏损害并发症,多发生于患者出疹4~8周,少数病发与患者出疹数月后,经过肾活性检查可以发现,患儿病情往往会累及肾脏,但是临床表现轻微,最常见为孤立性尿血,但是也有部分患儿会进展为慢性肾炎,也存在较小的肾衰竭可能性。上文研究也发现:随访8周,两组患者肾脏受累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周,两组患者肾脏受累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48周,两组患者肾脏受累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差异逐渐扩大,与以往报道基本相符[5,6,7]。文献研究还发现,对于HSP,糖皮质激素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胃肠道和关节症状,减缓患者的肾脏损害,有利于患者的临床回复与不良反应的减少[8]。该研究发现,GCS组患者发现1例在治后28周发展为急性肾功能衰竭,但是经过临床控制,2周后症状消失,12周后基本康复;对照组2例患者发展为肾功能衰竭,1例为治后12周,1例为24周,经临床控制,2~3周后症状消失,8周后基本康复。表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较GCS组患者而言更加严重,这与以往的报道也基本印合[9,10,11]。
综上所述,治疗过程中采用GCS治疗HSP并不会影响患儿发育,但是会导致患儿甘油三脂与总肝固醇水平轻微上升,虽然其远期影响未知,但临床总体效果研究较为明显。可在临床应用,但是需要严谨监控患者的血糖与血脂,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2年版)[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2,11(33):975-977.
[2]饶晓红,李晓红,潘家华.儿童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的危险因素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8,4(4):455-457.
[3]滕海麟,吴福根,杨晓卫,等.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一氧化氮水平变化及意义[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150-152.
[4]李小卉,杨慧敏,姜志红.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危险因素研究[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29(1):45-47.
[5]蔡晋,徐美玉,赵建美,等.尿MCP-1、血浆IL-8在紫癜性肾炎诊断中的价值[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2(9):1272-1276.
[6]甘波,李献珍,曾明辉.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临床相关因素的探讨[J].中华肾脏病杂志,1999(1):51-52.
[7]奚晓,鲍华英,黄松明,等.初发过敏性紫癜患儿肾脏受累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1,6(5):349-353.
[8]高吉照,焦玉清,卢思广.儿童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4):312-316.
[9]卫红梅,朱国际.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补体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9,19(2):279-280.
[10]魏义花,蒋东英,杨磊,等.过敏性紫癜患者外周血白细胞B7-H1分子的表达[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9,25(11):818-820.
受累神经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观察对象均为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合并细菌感染病人。60例患者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18~80岁,平均(45.6±3.4)岁;糖尿病病程:1~23年,平均(9.8±2.2)年;疾病类型:18例1型糖尿病,42例2型糖尿病;合并症:13例脑梗死,4例低血糖,6例糖尿病肾病,5例贫血,7例合并非酮症糖尿病高渗昏迷,入院时血糖水平为(16.2±6.5)mmol/L。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3次以上的分泌物培养出现明确细菌,且均为同一细菌[1]。出现以下情况者排除在该次研究外:(1)有慢性感染性疾病;(2)细菌培养结果呈阴性;(3)特异检查结果为阴性[2]。
1.3 方法
1.3.1 检测方法对患者进行系列的常规检查,包括糖化血红蛋白、心电图监测、眼底、动脉彩超等。同时,进行尿液、痰液、胸腹及脑积液等病原菌检查,并对局部感染的分泌物行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除此之外,还要进行结核菌及相关检查。
1.3.2 治疗方法入院后,均给予降血糖治疗。
若患者未出现明显并发症,且服用降血糖药物,控制效果较好,继续服用降糖药;若患者并发急慢性并发症,可给予胰岛素降血糖药物;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或者非酮症糖尿病高渗昏迷者,取胰岛素行静脉滴注补液。对于出现急性代谢紊乱者,纠正后取胰岛素行皮下注射;对于低血糖者,给予葡萄糖静脉推注,之后行常规治疗,直至患者血糖控制在较理想水平内。若患者营养不良或存在低蛋白血症,应取白蛋白、血浆输注,进行全身支持治疗。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取3次分泌物行培养,之后给予抗生素治疗。培养结果出来后,方案调整为给予敏感抗生素治治疗。
2 结果
60例患者中,常见感染的部位以呼吸系统居多,共30例,约占50%。其中,7例为上呼吸道感染,约占23.33%,咽拭子培养结果显示均为溶血性链球菌,而该细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如头孢拉定、环丙沙星、红霉素、青霉素及头孢曲松钠等。18例为肺炎,约占60.00%;5例肺炎球菌,约占16.67%,也对上述多种抗生素敏感。5例大肠埃希杆菌,约占16.67%,对环丙沙星、头孢哌酮钠、头孢曲松敏感,但对头孢拉定、青霉素及头孢唑林钠不敏感。3例肺结核,约占10.00%,在患者痰中可发现抗酸杆菌。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约占6.67%,敏感的抗生素为万古霉素、羧苄青霉素。1例克雷伯杆菌,敏感的抗生素为丁胺卡那、头孢哌酮钠。1例绿脓杆菌,1例四联球菌,1例流感嗜血杆菌。1例细菌性肺部感染者由于长期住院应用广谱抗生素,期间发生了真菌感染。第二位是泌尿系统,共17例,约占28.33%。大肠埃希杆菌是主要的致病菌,共10例;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耐塞氏菌,均为2例;1例经过多次培养,结果均为大肠埃希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白色念珠菌感染。第三位是肠道细菌感染,共6例,约占10.00%。液化沙门氏菌是主要的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为环丙沙星、头孢哌酮钠和庆大霉素。第四位是糖尿病足并感染,共5例,约占8.33%。其中,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大肠埃希氏菌杆菌。第五位是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共2例,约占3.33%。其中,1例腹股沟淋巴结脓肿,1例丹毒。60位病人中,呼吸系统感染者以男性居多,但泌尿感染则以女性居多。最终,10例病人死亡,7例因感染死亡,均为肺部感染者。其中,3例诱因是低血糖,2例为脑血管病昏迷,1例脑出血而脑疝死亡,1例急性肾乳头坏死而肾功能不全坏死。
3 讨论
糖尿病并发细菌感染的可能性较高。有研究[3]指出,在糖尿病并发感染的情形中,以肺部感染占首位,接着是泌尿系统。在该次研究中,肺部感染者最多,然后是泌尿系统感染,和上述研究的观点基本一致。在该次研究中,上呼吸道系统是主要的受累部位,肺部感染者人数较多,肺炎18例,肺结核3例,大肠埃希氏杆菌与肺炎球菌是主要的致病菌。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机率较高的原因,临床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4]:(1)肺部微血管发生病变。当肺部微血管发生病变时,肺组织会出现缺氧及氧弥散障碍,而长期缺氧会改变肺组织结构,反过来又会使缺氧状态加重。此外,肺部微血管病变后,还会大大降低粒细胞趋化与黏附功能,无法聚集在病原微生物周边,对病原微生物的吞噬及杀灭作用明显减弱。(2)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在高血糖环境下,细菌很容易生长与繁殖,进而引起血压升高。由于细胞免疫机制中的单核细胞、多形核白细胞与巨噬细胞的趋化性、移动性及杀菌功能减弱,加上高糖环境为细菌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细胞的清除功能减弱,患者肺部极易感染。(3)机体免疫力下降。高血糖会引起人体的代谢改变,进而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若免疫失调,则容易引起局限性呼吸道免疫缺陷,对细菌的杀菌能力降低,呼吸道发生感染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4)肺功能减弱。当机体长期处于一种高血糖状态时,会降低肺胶原分解代谢的酶活性,使得肺胶原的合成及分解代谢失去平衡,进而导致肺总量与肺活量大大降低,缺氧状态加重。
糖尿病合并细菌感染者中,泌尿系统感染是次于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类型,而致病菌主要是大肠杆菌。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机率较高,可能是以下几个原因所致[5]:(1)机体的免疫力下降;(2)高糖环境为细菌生长与繁殖提供了有利环境;(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进而导致膀胱扩张缓慢,膀胱内残余尿量增加或慢性尿滞留在内,使得膀胱无法闭合,促进了细菌滋长,引发尿路感染,且易复发不愈。此外,泌尿系统感染女性多于男性,认为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系:(1)女性排尿后残留在体表的尿液一般多于男性,而尿液含糖量高,为细菌生长繁殖提供了充足营养;残留的尿液会使局部处于一种潮湿环境,为细菌繁殖提供了场所。(2)女性尿道短且直,易发生逆行感染。女性尿道外口毗邻肛门,极易受肛门感染,加上女性尿道外口隐蔽,坐位时间较长时则会受挤压,通气的时间少,且女性多穿着紧身服装,对细菌繁殖非常有利。(3)因为生理与社会原因,女性憋尿时间往往长于男性,这会使尿液处在非流动状态,为细菌的大量繁殖提供了有利环境,且逆行感染的发生率也会增高,进而感染肾盂。(4)在性生活中,女性尿道易受刺激,感染机率高。(5)女性进入更年期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会降低,阴道酸度也下降,外阴皮肤黏膜较薄,抵抗力不高,细菌感染可能性大。
此外,糖尿病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包括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不理想、并发症等。所以,糖尿病患者应高度重视血糖的控制效果,尤其是老年及并发症多者,应保持对感染征象的密切观察,以便及时发现感染,并行病原学检查及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合理选择敏感药物,并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操作。在病原学结果未明确致病菌时,感染致病菌多为革兰阴性菌,然后经验性选择抗革兰阴性菌的药物。对于住院患者,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由上述可知,当糖尿病患者合并细菌感染时,应首先警惕呼吸系统与泌尿系统感染,并注意根据细菌培养的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避免加重糖代谢紊乱,从而能够尽可能将血糖值控制在理想水平,预防疾病加重或出现多种并发症,为临床治疗奠定基础。
摘要:目的 对糖尿病合并细菌感染的常见细菌种类以及受累部位进行分析与总结,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该院在2014年9月—2016年9月期间诊治的糖尿病合并细菌感染患者60例,对其细菌感染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感染的细菌主要有大肠埃希杆菌、溶血性链球菌、液化沙门氏菌;常见受累部位有呼吸系统、肠道及泌尿系统,且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升高,而感染细菌大多对头孢哌酮钠较敏感。结论 对于糖尿病合并细菌感染者,若细菌结果未明确致病菌,应首先选用头孢哌酮钠;若明确了致病菌及敏感药物后,应及时调整抗生素的种类及剂量,防止感染加重。
关键词:糖尿病,细菌感染,受累部位,细菌种类
参考文献
[1]刘沙,向萍.1例老年糖尿病并发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抗感染治疗的病例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2):252-255.
[2]杨柳.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5):34-36.
[3]董玉梅,靳桂明.糖尿病并发泌尿系统感染特点与治疗[J].医药导报,2016,35(6):555-558.
[4]叶琪.糖尿病并发感染临床相关因素分析[J].医药世界,2006(12):10-12.
受累神经 篇7
麻痹性斜视患者在临床比较多见, 但伴有疼痛的麻痹性斜视并不多见。伴有疼痛的麻痹性斜视临床主要见于眼外伤, Tolos A-Hunt综合征, 后巩膜炎, 炎性假瘤、筋膜炎以及颅内占位病变等。眼外伤有明确的病史及体征, 容易鉴别。后巩膜炎虽然容易漏诊, 但在眼球彩超、CT或核磁共振成像时可以显示后部巩膜增厚。颅内占位容易发现。筋膜炎临床表现相对典型, 而且血象有炎症表现。TolosaHunt综合征与炎性假瘤有时症状交织, 治疗方法相似, 不易排除, Tolosa-Hunt综合征发病多单侧多见, 本病例表现为双侧, 非常罕见, 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 48岁。因视物成双1周来我院就诊, 经门诊检查诊断为左眼麻痹性内斜视, 并收治入院治疗。查体:一般状况良好。视力:1.0 (双) 。眼压:右眼13mm Hg, 左眼15mm Hg。双眼结膜无充血, 角膜无水肿, 前房中深, 瞳孔圆, 直径约3mm, 对光反射存在。双眼视盘边界清, 色泽正常, 动静脉管径比约2:3, 无出血及渗出。黄斑中央凹反光阳性。角膜映光:OS+150, 右眼注视左眼内斜30棱镜度, 左眼注视右眼内斜45棱镜度。复像实验:双眼同侧复视, 左侧分开最大, 周边像恒为左眼。入院后查血、尿常规未见异常, 血糖正常, 血脂:甘油三酯2.5, 头部核磁共振未见异常。甲功全项未见异常。眼底血管造影未见异常。请神经内科会诊后排除颅内异常。临床确定诊断:左眼麻痹性内斜视。给予扩血管药及神经营养药治疗, 配合针灸治疗1周, 复视无减轻, 出现左眼部疼痛。查体:左眼睑轻度肿胀, 无压痛, 无硬结。左眼球结膜充血、水肿, 角膜透明, 屈光间质透明, 前房中深, 瞳孔圆, 直径约3mm, 对光反射存在。双眼视盘边界清, 色泽正常, 动静脉管径比约2:3, 无出血及渗出。黄斑中央凹反光阳性。角膜映光:OS+150, 右眼注视左眼内斜30棱镜度, 左眼注视右眼内斜45棱镜度。24h眼压描记未见异常。电脑视野检查未见异常。复像实验:双眼同侧复视, 左侧分开最大, 周边像恒为左眼。处置:停止针灸治疗, 给予普拉洛芬滴眼液, 日4次点眼。1周后上述症状未见缓解, 右眼出现疼痛, 双侧均有视物成双感觉。查体:视力:1.0 (双) 。双眼球结膜充血水肿, 角膜透明, 屈光间质透明, 前房中深, 瞳孔圆, 直径约3mm, 对光反射存在。双眼视盘边界清, 色泽正常, 动静脉管径比约2:3, 无出血及渗出。黄斑中央凹反光阳性。角膜映光:OD+150, OS+150, 复像实验:双眼同侧复视, 两侧分开最大, 周边像恒为双眼。查眼部CT平扫发现双眼内直肌全长梭形肥大, 双眼后极部巩膜无显著增厚。补充诊断:Tolosa-Hunt综合征, 左眼麻痹性内斜视, 右眼麻痹性内斜视。处置:给予消炎痛口服5d, 效果不显著, 与患者沟通病情建议口服糖皮质激素, 同时告知激素的副作用, 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给予醋酸泼尼松龙片50mg, 日1次, 晨起顿服, 碳酸钙D3, 3.0, 日1次口服。1周后上述症状全部消失。查体:双眼睑肿胀消退, 结膜充血及水肿消失, 双眼角膜映光正位, 复像实验检查阴性。治愈出院。出院后继续口服醋酸泼尼松龙片40mg, 日1次, 晨起顿服, 1周后减为30mg并复查。碳酸钙D3, 3.0, 日1次口服。随访8个月, 至今未复发, 醋酸泼尼松龙片已减为2.5mg, 3个月后停药。
2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