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引流装置

2024-07-22

青光眼引流装置(共6篇)

青光眼引流装置 篇1

青光眼是致盲性疾病, 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更为棘手。青光眼房水引流物的出现, 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突破性进展, 提高了中短期治疗成功率, 同时也存在较多并发症。本文就以青光眼引流装置 (glaucoma drainage devices, GDDS) 在治疗难治性青光眼中的作用和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1 青光眼引流装置的发展史

1912年Zorab[1]第一次报道用丝线作为引流线引流前房液体至结膜下空间治疗青光眼, 开创了青光眼治疗的一个崭新局面, 并被认为是现代房水引流装置的一个“金标准”。后继又有很多学者用同样的方法引流房水, 如金线、铂线等作为引流线。甚至还有学者引用贯通角巩膜缘的管道[2,3]作为房水引流的装置。回顾现代房水引流装置发展史, 下面分别对其进行介绍。

1.1 非限制性房水引流装置

Molteno房水引流装置:经典的Molteno房水引流装置:它由一条长21mm, 直径为13mm, 外径0.63mm, 内径0.30mm硅胶引流管和丙烯酸甲酯引流盘 (面积为135mm2) 连接而成。Molteno房水引流装置问世, 随后相继出现以Mloteno房水引流装置为原型并在其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引流装置[4]。

Sckocket房水引流装置:通过此装置将房水引流到巩膜环扎带的的空隙间, 此时环扎带周围形成一包裹区, 房水可通过此包裹区得到有效的弥散和吸收。因为sckocket房水引流装置需要同时行视网膜环扎术, 所以限制了其在房水引流术中的应用。

Baerveldt房水引流装置:由一条硅胶管 (外径0.63mm, 内径0.30mm) 与一个浸钡的椭圆形硅胶盘 (面积分别有200mm2、350mm2和500mm2) 。此种装置由于引流盘面积大小有3种型号, 所以根据患眼手术可操作区的大小做选择调整。HAD植入物 (human aqueous drainage implant, HAD) :由一条无阀门引流管 (外径为0.63mm, 内径0.30mm) 与一扇形引流盘 (面积180mm2) 连接构成。整个装置由带三角形“压力嵴”引流盘的高弹力医用硅橡胶制成, 此设计可有效防止术后早期低眼压。

1.2 限制性房水引流装置

Ahmed青光眼减压阀:由一条硅胶引流管 (长25mm, 外径0.63mm, 内径0.30mm) 与一椭圆形聚丙烯引流盘 (面积约为184mm2) 的相连而成, 并在连接处有一个单向压力硅胶弹性阀门, 作用在于术后早期限制房水过度引流。其开放压为1.06~1.33k Pa (8~10mm Hg) 。Ahmed青光眼减压阀设计的最大优点无需结扎引流管或进行两阶段植入, 大大降低了手术难度和患者痛苦。大量临床实验证明Ahmed阀较先前的各种引流阀并发症相对其他引流装置较少[5], 并且通过及时妥善处理可达到预期治疗效果[6], 所以Ahmed青光眼减压阀在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White泵分流装置:该装置为同样为硅胶引流管和盘构成单向瓣双盘被动房水排出引流装置。盘表面积相对其他装置较小, 仅为80mm2。White泵分流装置有一保证硅胶管的开放、并有效使房水排除的蓄积池。

Krupin房水引流装置:由一条的长硅胶管 (外径0.58mm, 内径0.38mm) 与一椭圆形硅盘 (面积为180mm2) 相连接组成。其设计特点在于硅胶管与引流盘连结处形成的密闭盲端上有一些起单向引流压力阀作用的水平和垂直的线性裂隙。在空气中测量, 其开放压为1.33~2.66k Pa (10~20mm Hg) 、1.06~1.33k Pa (8~10mm Hg) 。

Joseph植入物:该植入物是由硅胶引流管与单片硅胶带连接而成的单片式引流装置, 其单片厚0.3~1.0mm, 宽5.9mm或12mm, 长74~80mm, 表面积340~2060mm2。其特点在于引流管与硅胶带连接处有一“十”字裂隙, 在空气测量中开放压为0.53~2.66k Pa (4~20mm Hg) 。

Optimed青光眼压力调节器:由引流管和具有压力调节作用的引流块构成, 全长18mm。引流管前端质硬, 利于术中插入前房;后端质软, 易于调整引流块位置。引流块为一含有对房水的流出有持续的阻力作用的微型孔道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立方体。空气中的开放压为1.06~1.33k Pa (8~10mm Hg) 。此装置的特点微型孔道代替了传统引流盘的一部分, 此设计具适用于可利用手术区很小的病例。

1.3 新材料和新设计

EXPRESS-TM微型不锈钢青光眼植入物[7]:为一医用不锈钢制成管状物 (长3mm, 外径400μm, 内径50μm) , 前部2.5mm长度位于眼内。它有一个外突缘和一个距状内突分别起到阻止植入物植入过深和阻止植入物被挤出的作用, 其设计与巩膜相应部分的解剖相符, 可以有效阻止该装置在眼球壁表面移动。该装置末端处的3个侧孔设计可确保主孔道阻塞时侧孔有效引流房水。据报道该装置可明显减少术后低眼压, 短期疗效肯定, 长期的疗效需待进一步研究[8]。

Eyepass青光眼引流物:该引流物是一种由硅橡胶制成的Y型泄液管 (引流管) , 将房水直接由前房分流入Schlemm管, 而不经过小梁网阻力部位。Y型引流物的两个壁将房水从前房通过Y型引流物的主干经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分流入Schlemm管腔。Eyepass尚需更多的临床研究和长期随访资料证实该引流物是否较目前常用的青光眼引流装置效果更好。

2 GDDS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难治性青光眼治疗方案有联合抗代谢药物的小梁切除术、睫状体破坏手术及青光眼引流装置 (GDDS) 植入术。GDDS植入术填补了联合抗代谢药物行小梁切除术难形成功能性滤过泡和行睫状体破坏术术后易发生低眼压或眼球萎缩这一空白, 是难治性青光眼治疗上的突破性进展。现今在临床上应用最多引流装置是Ahmed青光眼阀 (ahmed glaucoma valve, AGV) (其结构特点上文已述) , 由于其对于NGV、角膜缘周围有广泛瘢痕形成的青光眼、有广泛虹膜前粘连的闭角型青光眼、伴严重葡萄膜炎的无晶状体或人工晶状体眼并发青光眼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临床都将其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2.1 GDDS手术适应证

继发性青光眼, 如:无或人工晶状体眼、葡萄膜炎、角膜移植、玻璃体视网膜术后等;各种原因引起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NVG) ;外伤性青光眼及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多次滤过手术失败的原发性青光眼及发育性或青少年性青光眼等。

2.2 GDDS手术术后并发症

早期主要并发症 (术后数天发生) :浅前房、前房出血、低眼压、引流管阻塞、引流管接触角膜内皮、脉络膜脱离、角膜水肿、瞳孔阻滞、葡萄膜炎、高眼压、瞳孔阻滞等。

晚期主要并发症 (术后3个月以后) :引流管阻塞、引流管外露、引流盘脱出、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白内障、玻璃体积血、前房积血、高眼压、结膜糜烂等。

2.3 针对GDDS常见并发症提出解决方案

2.3.1 低眼压及相关并发症缺乏有效敏感的压力控制装置可采用部分结扎引流管、管内置线, 或Ⅱ期植入等方法降低术后早期或持续性低眼压、浅前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但最大缺点在于需反复操作、术区影响大[9,10]。可选择限制性引流装置来解决此问题, 因限制性房水引流植入物具有单向压力敏感性阀, 手术成功率高于非限制性房水引流植入物。

2.3.2 引流管内口阻塞可用YAG激光清除;管腔阻塞行前房穿刺注液疏通阻塞管道, 也可行引流探通术, 以及向管腔内注t-PA[11]。植入后房引流装置时, 要注意前部玻璃体要充分切除。引流物侵蚀及暴露术中用异体巩膜覆盖引流管起预防作用, 如术后发生可选用异体巩膜、羊膜及自体结膜移等进行修补。

2.3.3 后部滤过泡包裹化

是由于GDDS植入术后因异物刺激纤维增殖形成, 多发于术后3个月, 欧美国家多数报道发生率在15%以下, 滤过泡包裹化后, 眼压升高, 引流管无阻塞。此时可选择抗青光眼药物降眼压和滤泡针刺术。滤过泡针刺术对抗包裹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新针道的通畅, 同时运用MMC可有效抑制纤维增殖。

3 GDDS的临床应用前景

当前的青光眼引流装置仍被许多问题所困扰, 如设计未达最佳标准, 缺少应用理想的生物材料, 缺乏控制引流盘周围成纤维反应的设计, 导致手术成功率不佳和意想不到的并发症发生。理想的引流盘应该由完全惰性的生物材料制成, 不会吸引成纤维细胞或蛋白质沉着, 亦即不会引起细胞激酶释放、慢性炎性反应和滤过泡失败。

除此之外, 纳米生物技术可能为青光眼引流装置的改良开辟一条新的途径。例如GDDS表面可用亲水的纳米颗粒修饰, 使其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另外, 这些颗粒可感受外周环境的微小改变, 随之相应地膨胀、皱缩、弯曲或降解。刺激纳米粒子发生改变的原因可能有压力、p H值及温度。这些纳米粒子也可以承载药物、蛋白、基因等, 作为对应激的反应可以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同时, 纳米粒子的生物相容性和水凝胶的柔软性可以使GDDS更加舒适和具有较好的弯曲性。

目前的GDDS具有显效、安全、简便、微创的特点。随着手术技术的改进和材料生物相容性的改良, 具有更加可靠的阀门特征、采用生物化学和分子技术调节伤口愈合状态 (亦即滤过泡壁的厚度和包囊化) GDDS将开创引流物植人手术治疗青光眼的新时代。

青光眼引流装置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2年11月本科室收治的93例青光眼患者 (135眼) 行小梁切除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 其中男40例, 女53例;右眼90例, 左眼45例;平均年龄 (56.37±11.45) 岁;术前眼压 (48.12±7.29) mm Hg。

1.2 手术方法

手术在表面麻醉加局部麻醉下进行, 在显微镜下进行操作, 作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 暴露巩膜, 充分止血, 作一边长5 mm×4 mm, 1/3巩膜厚的浅层矩形巩膜瓣;再作一边长3 mm×4 mm的三角形深层巩膜瓣, 切除此瓣行前房穿刺术放出少许前房液控制眼压;切除1.2 mm×1.5 mm大小的小梁组织, 相应位置切除2.5 mm×2.5 mm虹膜根部组织。将青光眼引流器植入于切除的深层巩膜床。以10-0尼龙线固定缝合于巩膜上, 覆盖浅层巩膜瓣, 巩膜瓣两角用10-0尼龙线固定缝合, 巩膜瓣基底两侧分别作活结在透明角膜上的可调节缝线。

1.3 护理

1.3.1 术前准备

1.3.1. 1 术前检查

常规进行心电图、肝肾功能、血糖等检查, 血压高者积极控制血压, 糖尿病患者术前空腹血糖控制在8.0 mmol/L以内。术晨观察体温、脉搏、血压等变化。术前30 min口服苯巴比妥片90 mg, 以减轻焦虑、紧张心理。术前检查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角膜直径、瞳孔大小、眼压、房角、视野等, 如眼压过高先给予降眼压药物, 将眼压控制在一定范围, 确保手术安全。术前3 d滴抗生素眼药水, 术晨常规冲洗泪道、结膜囊冲洗、剪睫毛, 必要时给予20%甘露醇250 m L静脉输注。

1.3.1. 2 术前教育

禁止吸烟, 以免刺激气管黏膜, 增加分泌物, 诱发咳嗽;如有咳嗽应给予止咳剂, 并教患者止咳法, 如张口呼吸或用舌尖顶上腭。保持愉悦心情, 睡眠的枕头不能过高、看电视时间不宜过长、不要长时间在暗室内、衣领不宜过紧和过高、戒酒、不喝咖啡和浓茶[5,6]。同时告知患者术中的一些情况, 避免术中过度紧张或不能配合手术。

1.3.1. 3 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

青光眼为不可逆性致盲性疾病。由于视力的下降, 患者多感焦虑、恐惧, 同时持续高眼压使眼胀、眼痛, 加之青光眼患者易激动、情绪波动大, 术前患者会感到恐惧、担心、焦虑、丧失治疗信心, 这些心理反应对治疗及预后都不利。因此主动热情迎接, 让患者尽快适应住院环境, 并根据医嘱迅速用药, 以改善视功能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将眼压与情绪的关系讲解给患者, 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调剂, 通过控制情绪来积极配合治疗[7]。同时作好青光眼疾病知识的宣教, 介绍青光眼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其预后, 作好用药指导。并将手术的优点、原理、方法和目的等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清楚, 同时向患者介绍已治疗成功的病例, 增强其信心。嘱患者术前避免感冒, 以免术中、术后咳嗽, 打喷嚏, 同时注意保持大便通畅。因术中术后咳嗽打喷嚏, 用力排便等可增加头部静脉压, 会导致前房出血或者出现浅前房和低眼压。

1.3.2 术后护理

1.3.2. 1 一般护理

术后让患者平卧, 保持术眼清洁, 注意观察创口和眼部分泌物;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 保持大小便通畅;注意饮食卫生, 避免刺激性食物和大量饮水。术后每天协助医生进行裂隙灯显微镜眼前段检查, 测眼压、测视力、观察前房深浅, 有无出血, 观察可调节缝线有无松脱, 巩膜瓣下青光眼引流器有无暴露。术后根据医嘱为患者点眼药, 多种药物滴用时需间隔5 min, 每种药物滴1~2滴为宜。当滴完药物之后闭眼休息1 min, 以利于药物充分吸收。术眼需要散瞳时应防止药物流入未手术眼, 并压迫泪囊区, 防止药物经泪小管吸收而致中毒。对未手术眼应继续局部应用抗青光眼药物, 警惕未手术眼高眼压的发生[8]。

1.3.2. 2 心理健康指导

情绪反应可影响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前房的恢复。为了减轻患者术后不良情绪, 增强治疗信心, 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笔者进行了心理健康指导。首先通过询问患者的自我感觉来评估其心理状况, 对担心手术效果心理负担重的患者, 及时向患者及家属通报手术情况, 并说明采用此项技术治疗青光眼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方法, 稳定患者的情绪;对恐惧术后疼痛的患者, 结合药物给予心理支持, 适当转移注意力, 使其放松。其次教会患者自我护理的方法, 如注意眼部卫生, 勿用手揉眼, 勿用力挤眼, 脱套头衣服时注意保护术眼, 避免用力咳嗽、擤鼻涕等, 预防人为因素引起的并发症, 减少患者担忧情绪, 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1.3.3 并发症的护理

1.3.3. 1 浅前房

为该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病之一。原因是睫状体的功能抑制、巩膜瓣引流过度、结膜滤过泡周围渗漏及脉络膜脱离[9]。由于青光眼引流器的存在, 在手术初期会导致房水引流过度, 继而出现浅前房。术后嘱咐患者应多卧床休息、不要用手揉眼和用力眨眼, 避免创伤等, 嘱患者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多进食粗纤维,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 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心情愉快。本组发生浅前房11眼, 一旦发生浅前房情况, 应及时给予扩散瞳孔, 应向患者说明其目的和重要性, 使患者配合, 并随时注意患者瞳孔可前房情况。经上述处理后, 11眼浅前房病例, 其前房深度在3 d内均恢复正常。

1.3.3. 2 眼压升高

术后短期内眼压升高可能由于巩膜瓣下滤过通道阻塞, 或者是可调节缝线结扎过紧导致引流不畅, 手术1个月后眼压升高可能由于结膜滤泡瘢痕化引起。发现眼压升高后要注意安抚患者的情绪, 减少不必要的紧张, 及时告知医生[10]。本组有3眼患者术后第1天出现眼压升高, 医生检查后由巩膜瓣下引流不畅导致, 给予眼球按摩后眼压均降至正常。有5眼患者术后1周出现眼压升高, 给予拆除可调节缝线后眼压降至正常。有2眼患者在术后3个月出现眼压升高, 医生检查后是由于结膜滤过泡瘢痕化所致, 给予结膜瘢痕分离和降眼压药物控制眼压[11]。

1.3.3. 3 脉络膜脱离

术后脉络膜脱离多是由于低眼压引起, 一般发生在术后1~2 d, 持续2周逐渐消退。本组1眼术后第2天发生脉络膜脱离, 经药物治疗后脉络膜平伏复位。

1.3.4出院指导

保持情绪稳定, 避免暴饮暴食。保持大便通畅, 每次饮水应少于300 m L。教会患者正确的点眼方法:一手将下眼睑提起, 另一手将药液滴入下穹隆内, 放下眼睑轻轻闭合眼睛, 使药液布满全部结膜囊内。加强滴眼液不良反应、开启后使用时间的宣教.避免或减少滴眼液不良反应的发生[12]。定期复查:出院后1个月内每周复查1次, 3个月内每2周复查1次, 1年内每个月复查1次, 如出现眼痛、恶心、呕吐及视力下降等症状立即来院检查。对于可调节缝线还没拆除的患者要特别告知, 嘱咐可调节缝线在复查时根据眼压变化由医师来确定是否拆除。本科室特别印制出院指导宣传单, 在患者出院时发放给患者家属, 嘱咐患者家属阅读协助患者执行并加以监督。

1.4 青光眼疗效判断标准

完全成功:6 mm Hg≤眼压≤21 mm Hg, 不用抗青光眼药物;部分成功:6 mm Hg≤眼压≤21 mm Hg, 需加用抗青光眼药物;失败:加用抗青光眼药物, 眼压>21 mm Hg;或长期低眼压 (眼压<6 mm Hg) , 或出现毁损性并发症, 或原有光感丧失[5]。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93例 (135眼) 实施小梁切除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手术者, 术程顺利, 经耐心周到的护理和术后准确、及时的抗炎、止血等治疗后, 均康复出院。术后随访3个月, 眼压降至 (15.94±6.05) mm Hg, 与术前眼压 (48.12±7.29) mm Hg比较异有统计学意义 (t=16.733, P<0.05) , 视力和视野无进一步下降。完全成功率为71.1% (96/135) , 部分成功率为12.6% (17/135) , 总成功率为83.7% (113/135) 。22眼出现术后并发症, 其中11眼浅前房伴低眼压, 10眼暂时性高眼压, 1眼出现脉络膜脱离, 经及时发现积极治疗护理, 全部得到有效控制。

3 讨论

本文中93例 (135眼) 实施小梁切除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手术者, 术程顺利, 经耐心周到的护理和术后准确、及时的抗炎、止血等治疗后, 均康复出院。出院时眼压在12~18 mm Hg之间, 术后视力较术前视力提高或无明显改变。术后3个月随访时眼压为 (15.94±6.05) mm Hg, 总成功率为83.7% (113/135) , 尽管小梁切除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治疗青光眼效果显著, 但术后早期因滤过太强, 眼压突然降低, 容易引起浅前房、恶性青光眼、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因此, 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 稳定患者情绪, 通过手术视频和相关知识的宣教等取得患者配合;术前准备充分, 完善各项术前检查, 并训练固视方法以配合手术;术后细心观察并发症并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做好出院指导, 这些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

摘要:目的:总结小梁切除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1月本科室收治的93例 (135眼) 行小梁切除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治疗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结果:93例 (135眼) 术程顺利, 经耐心周到的护理和术后准确、及时的抗炎、止血等治疗后, 均康复出院。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心理应激反应, 22眼出现术后并发症, 其中11眼浅前房伴低眼压, 10眼暂时性高眼压, 1眼出现脉络膜脱离, 经及时发现积极治疗护理, 全部得到有效控制。术后随访3个月, 眼压降至 (15.94±6.05) mm Hg (1 mm Hg=0.133 kPa) , 与术前眼压 (48.12±7.29) mm 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6.733, P<0.05) , 视力无进一步下降, 视野无进一步缩小。93例完全成功率为71.1% (96/135) , 部分成功率为12.6% (17/135) , 总成功率为83.7% (113/135) 。结论:术前的心理护理和术后并发症护理是小梁切除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治疗青光眼成功的重要保证。

青光眼引流装置 篇3

关键词:改良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难治性青光眼,临床疗效

青光眼危害视力功能极大, 是最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 其中难治性青光眼是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青光眼, 包括多次手术失败的青光眼, 先天性青光眼, 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 其手术的成功率很低,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文以76例难治性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 旨在分析探讨改良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76例难治性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 手术方案根据患者本人及家属的意愿选择分成改良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 (改良Ahmed组) 和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 (Ahmed组) 。改良Ahmed组的难治性青光眼40例40眼, 男性18例18眼, 女性22例22眼, 年龄21~66岁, 平均年龄 (50.08±13.66) 岁, 多次手术失败的青光眼8例8眼, 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27例27眼, 无晶状体眼青光眼5例5眼。Ahmed组的难治性青光眼36例36眼, 男性18例18眼, 女性18例18眼, 年龄22~64岁, 平均年龄 (51.08±11.57) 岁, 多次手术失败的青光眼6例6眼, 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24例24眼, 无晶状体眼青光眼6例6眼。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病史等临床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常规消毒术眼铺巾, 开睑器开睑;常规球后阻滞麻醉, 改良Ahmed组:沿颞上方角膜缘剪开球结膜, 分离结膜下组织暴露巩膜至赤道部后方将Ahmed阀置于上直肌和外直肌之间的巩膜表面, 放置引流盘处贴敷0.33 mg/m LMMC棉片2~3 min、MMC棉片取出后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仅冲洗角膜及结膜囊;应用MMC注射液注入引流管进行初始化。Ahmed组:在颞下象限做以穹隆部为基底的结膜瓣, 分离直肌筋膜和球结膜, 引流盘置于赤道部以后的筋膜囊和巩膜表面之间, 把浓度为0.33~0.4 mg/m L丝裂霉素C浸浴棉片放置在赤道部球筋膜组织下5 min, 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在透明角膜缘前房用针头穿刺注入适量黏弹剂, 方向与虹膜平行。角膜缘后4 mm处针头巩膜板层穿刺形成引流管隧道直达前房;通过巩膜隧道将引流管植入前房内, 引流管在前房内的长度为2~3 mm、斜面向上, 并确定管口不与角膜内皮或晶状体接触。球结膜复位, 缝合切口。所有手术均由同一级别眼科主任医师操作, 均使用Ahmed FP-7引流阀, 手术顺利、术中均未出现并发症。

1.3 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1、3个月的视力和眼压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软件为SPSS15.0,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眼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眼压均下降, 而改良Ahmed组患者的眼压下降的更为显著, 两组在不同时间点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视力提高例数比较:改良Ahmed组和Ahmed组术后1个月视力提高的例数分别为38例, 32例, 而术后3个月视力提高的例数分别为36例和29例, 改良Ahmed组患者术后视力提高的例数明显高于Ahmed组, 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改良Ahmed组和Ahmed组术后1个月出现并发症的例数分别为4例, 8例, 而术后3个月出现并发症的例数分别为2例和6例, 改良Ahmed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例数明显低于Ahmed组, 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青光眼的常规治疗不适用于难治性青光眼, 自青光眼引流装置发明以来, 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有了突破性进展。引流阀植入术是近年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然而, 受手术部位、手术操作和眼部解剖结构破坏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手术成功率不尽相同[2]。而采用改良Ahmed引流阀植入术较Ahmed引流阀植入术手术成功率有所提高, 且术后并发症减少, 可能与术中应用MMC注射液注入引流管代替传统的平衡盐溶液进行初始化有关, 这样可以抑制引流盘周围瘢痕化[3]。在本研究中改良Ahmed组在术后1 、 3 个月的平均眼压和发生并发症例数明显低于A h m e d组, 视力提高例数高于Ahmed组, 表明改良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在降低眼压, 降低并发症率和提高视力方面优于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

综上所述, 改良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能获得显著的疗效, 术后并发症少,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淑华, 王春艳.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观察[J].眼科新进展, 2012, 32 (10) :981-983.

[2]杜驰, 李姝燕, 张敏, 等.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J].广东医学, 2014, 35 (19) :3046-3048.

青光眼引流装置 篇4

关键词: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8月-2014年7月收治治疗的108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以探讨分析应用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8月-2014年7月收治治疗的108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法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54例。其中研究组男28例, 女26例, 年龄16~68岁, 平均 (42.1±4.9) 岁, 术前眼压为20~64 mm Hg, 平均 (45.1±6.9) mm Hg。对照组男30例, 女24例, 年龄17~67岁, 平均 (41.9±4.6) 岁, 术前眼压为22~65 mm Hg, 平均 (45.8±6.7) mm Hg。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实施治疗,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选择筋膜下浸润麻醉与球后麻醉的方式, 对上直肌进行固定, 于鼻上方角膜边缘实施将穹窿部作为基底的结膜瓣, 且实施浅层巩膜瓣, 其大小一般是4 mm×5 mm, 而厚度大概是巩膜厚度的一半[1]。将棉片放置在巩膜与结膜间或者是放置在巩膜瓣下, 其时间一般为4 min左右, 将棉片取出以后, 及时的选择150 ml平衡盐溶液对角膜、巩膜瓣下以及结膜瓣下进行冲洗, 选取颞侧透明角膜当作前房刺口。切除大小为2 mm×1 mm的角膜小梁组织与大于小梁切口的虹膜;巩膜瓣恢复后选择10-0的尼龙线对巩瓣两角进行缝合, 而巩膜瓣两侧切口部位分别缝合一针能够拆除的调节缝线。再缓慢的将平衡盐溶液注入到前房穿刺口, 使前房得以恢复。依照房水滤过情况, 对缝线的数量与松紧进行调整, 一直到出现适度房水滤过, 对眼球筋膜球结膜机进行分层原位缝合, 完成手术后, 应注射1 mg地塞米松与2万U妥布霉素。而研究组患者采用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术实施治疗,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选择球结膜下与球周麻醉的方式, 应用开睑器实施开睑处理, 对上直肌进行固定, 顺着角膜将球结膜切开, 采取放射状切开, 充分的对球结膜及其组织进行分离, 一直延伸到巩膜赤道部, 使巩膜充分暴露在外, 将丝裂霉素棉片放置在赤道部结膜瓣下, 大约5 min后, 采用生理盐水对结膜囊进行冲洗, 选择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阀, 将平衡盐水注入其中, 且保证阀门通畅[2]。在睫状体平坦位置进行矩形巩膜瓣, 把引汉血放置在直肌间巩膜的表面, 使其在眼球赤道部进行骑跨, 确保引流管的指向为角膜, 对巩膜与引汉盘进行固定。待引流管进入到前房巩膜瓣下, 则采用针头进行前房穿刺, 穿刺方向应平行于虹膜, 对引流管进行修煎, 并把其插入到前房, 必须要保证引流管平行于前房, 但是不会与角膜与虹膜内皮接触, 将巩膜瓣覆盖在引流管上, 选择尼龙线对巩膜瓣进行缝合固定, 最后将结膜切口关闭[3]。

1.3 疗效判定标准

如果患者未服用任何的降眼压药物, 且眼压控制在6~21 mm Hg, 则视为治疗显效;如果患者局部服用降眼压药物, 且眼压控制在6~21 mm Hg, 则视为治疗有效;如果患者一直服用降眼压药物, 且患者眼压情况没有变化或者继续恶化, 则视为治疗无效。其中,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6%, 对照组为72.2%,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例 (%)

3 讨论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一种临床中常见与多发的致盲性眼科疾病, 继发性青光眼还可以被称之成顽固性青光眼与难治性青光眼, 例如人工晶状体眼青光眼、外伤性青光眼、葡萄膜炎性青光眼、无晶体状眼青光眼以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4]。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病理特征主要是眼局部病情较为复杂, 很难构建滤过通道, 而采用小梁切除术与药物已经很难达到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5]。因此, 临床中应该积极地采取有效措施寻求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 从而使患者视力尽早得到康复。其中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术比较适用于难以有效控制眼压、不适合采取滤过手术以及采用最大耐受药物方式治疗的患者, 眼压阀主要由房水扩散与房水引流组成, 经过人工放置引流物而得到房水引流通道, 经过压力的作用, 则能够让房水通过房前, 沿着纤维壁不断的渗透到结膜下组织被吸收[6]。该技术可以避免房水过度引流以及二次手术, 保护视力, 从而减轻患者痛苦[7]。

本组研究结果表明, 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 其中研究组患者中, 获得显效的患者为28例 (51.9%) , 获得有效的患者为22例 (40.7%) , 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6%;而对照组患者中, 获得显效的患者为18例 (33.3%) , 获得有效的患者为21例 (38.9%) , 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2.2%;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应用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 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是一种具有较高可行性、安全性以及有效性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陈凤华, 阎爱民, 程芳, 等.前房穿刺术联合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28例疗效分析[J].贵州医药, 2011, 21 (9) :56-61.

[2]王海瑛, 盛晓捷, 孙艳, 等.前房型Ahmed房水引流物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J].国际眼科杂志, 2013, 13 (5) :33-34.

[3]Das J C, Chaudhuri Z, Sharma P, et al.Ahmed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阀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印度患眼的经验[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眼科学分册, 2014, 18 (5) :59-61.

[4]唐建明, 吴廼川.Ahmed青光眼阀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体会[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附眼科手术) , 2010, 16 (12) :134-136.

[5]Fabio D F, Alessandro B, Graziano B, 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a steel drainage device implanted under as cleral flap[J].Canadi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Journal Canadien Dophtalmologie, 2012, 34 (5) :7-10.

[6]高伟, 赵帅, 吴洁, 等.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和减压阀植入术治疗角膜移植术后青光眼的疗效对比[J].国际眼科杂志, 2014, 14 (6) :103-105.

青光眼引流装置 篇5

整形外科常在小面积植皮后,在植皮部位放置引流管引流渗液、渗血,从而保证植皮部位皮肤组织干燥,有利于肉芽生长。但是常常由于植皮部位的特殊性,在使用引流装置期间给病人带来生活上的不便。我科通过不断实践,最后用注射器作为引流装置,取得了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从2010年3月至2010年12月,我科共有植皮患者172例,其中成人57例,小孩115例。植皮原因,烧伤33例,烫伤139例,全为愈合后植皮。植皮部位分布在前臂65例,上臂外侧4例,大腿外侧31例,大腿内侧7例,足背26例,后颈部39例,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用负压引流盒作为引流装置,试验组用注射器作为引流装置,结果注射器引流效果等同负压引流盒引流,但是注射器引流给患者带来生活上的便利却优于使用负压引流盒引流。

1.2 方法

麻醉下将自体摘取的皮肤或替代皮肤与摘除疤痕组织后的组织边缘缝合,放入硅胶引流管,创面用生物半透明薄膜贴覆盖,将硅胶管与周围正常皮肤密封。对照组将管口外端于负压引流盒连接,妥善固定设定负压125mm Hg~450mm Hg[1]。实验组根据植皮部位、面积估计引流速度和引流量,在管口外端连接不同型号的一次性注射器,设定合适压力并妥善固定。

1.3 结果

注射器引流效果等同负压引流盒引流,但是,注射器引流装置固定和携带都很方便,满足患者自尊的需要。经3-5天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无一例发生脱管现象。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按整形外科术后护理常规进行,植皮部位加压包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植皮部位周围皮肤温度、皮肤颜色、感觉情况。

2.2 心理护理

患者对整形术的不信任,怀疑植皮后回复不好,影响美观,存在悲观态度,作为医护人员应以热情和蔼的态度与患者谈心,消除患者顾虑,积极配合治疗[2]。

2.3 引流装置护理

密切观察引流管的畅通情况,各引流管接头连接良好,引流管无受压、折曲,并将引流部位抬高10°~20°,同时确保引流管出口处于低位。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引流速度和引流量等,密切观察贴膜下有无渗液、渗血情况。更换时根据植皮部位、范围、渗液、渗血情况选择合适型号的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去掉注射针头,将乳头与放在引流口外面的引流管一端连接,然后根据注射器型号及渗液、渗血量将活塞回抽,设置合适负压,为避免活塞缩回空筒内,用注射针头外帽,卡在活塞柄与空筒的边缘处,其支撑作用,固定在合适部位,固定时用宽胶布在靠近针筒的活塞部位与皮肤粘贴。

2.4 增强营养

引流会导致大量蛋白丢失,因此应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和新鲜蔬菜、水果,有利于创面组织修复[3]。

3 讨论

3.1 传统的负压引流盒引流存在不足,携带不方便,引流时要求患者卧床

但在整形外科小面积植皮的患者一般情况下都行动自如,尤其在特殊部位,注射器较引流盒好固定,对于大腿、背部、后颈部的小面积植皮部位引流盒不易固定和(或)固定后病人行走不便,给生活带来不便;注射器本身有刻度,能准确记录引流量;根据引流量,选择合适的注射器便于携带;注射器引流用宽胶布将注射器固定在背部、大腿部,穿上外套,不影响患者生活和社交,满足了患者自尊的需要。同时注射器成本较引流盒低。

3.2 注意事项

严格根据植皮部位、渗液、渗血情况选择合适型号的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及设置合适负压。避免选择型号过大,设置负压过大,损伤植皮部位的皮瓣;选择的型号太小,设置的负压就小,起不到引流作用。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引流装置注射器和引流盒在整形外科植皮部位的引流效果。方法:对整形外科172例植皮患者,根据植皮部位、范围、渗液、渗血情况选择合适型号的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和引流盒分别作为引流装置进行密封负压引流。结果:注射器作为引流装置较负压引流盒好固定,给患者带来生活上的便利。结论:注射器本身有刻度,能准确记录引流量,注射器成本较引流盒低,注射器便于携带,是整形外科植皮部位最理想的引流装置。

关键词:植皮部位,负压引流,护理

参考文献

[1]马利平.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在植皮术中应用[J].现代康复,2000,6(4):520.

[2]邓波,何义平.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植皮术中应用的护理观察[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18(11):2021-202.

一种新型快速引流装置的研制 篇6

胸腹腔穿刺引流等是临床常见的医疗操作技术,为感染、肿瘤、创伤等各种原因造成的胸腹腔积液、积气提供了治疗方法,或者可以通过引流管注入抗感染、抗肿瘤等药物进行局部治疗[1,2,3,4]。但是,现有的穿刺方法存在一些弊端,例如:穿刺时如果穿刺针步进过程中发生偏移就不能抽出积液,过大的穿刺针内径、反复的穿刺、繁杂的操作步骤会造成明显的损伤、失败[5,6,7,8]。为此,我们研制了安全简便的新型快速引流装置,现介绍如下。

1 基本结构

新型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和具有穿刺尖头的穿刺管(如图 1 所示)。 引流管位于穿刺管内,在轴向上由左右两半构成一 个闭合的圆,其中一个穿刺管结合面设有轴向的滑槽,另一个 穿刺管结合面上设有与滑槽对应的滑轨, 滑轨位于滑槽内并 可带动所在的那半穿刺管滑动, 带穿刺尖头的那半穿刺管内壁在穿刺部位沿轴向平 滑地结束。 引流管管身 上 设 有 可 伸 缩 的 皱 折 , 引流管上设有可在外部 进行观察的刻度及流量 控制阀, 同时还设有至 少一个环形凹槽, 一胶 布套于其中用于与穿刺部位的皮肤粘黏,从而使引流管能在器官深度被固定。环形凹 槽之前的管壁上开有孔,小孔与体外的注射器连接。而开孔尾 端铰链连接与开孔形状相对应的定位板, 在体外部分的引流 装置上设有操纵定位板向外侧展开或展开后收拢的展开收拢 机构。 引流管内腔设置排堵支管,其末端设有封堵机构。

2 具体实施方式及使用方法

具有穿刺尖头的穿刺管内设置引流管,左右两半穿刺管分别有滑槽及与之对应的滑轨,连接方式分为对接式(如图2所示)和搭接式(如图3所示)。滑轨位于滑槽内带动所在的那半穿刺管滑动,在穿刺管尾端施力用推柄的助力下,可轻松进入组织内,因穿刺管在轴向上由左右两半构成,相应的推柄也分为对应的两半。当穿刺到位后,不带穿刺尖头的那半穿刺管往外沿滑槽退出后,引流管就可以通过带穿刺尖头的那半穿刺管平滑的内壁往里推进进入工作状态,此时取下推柄即可。穿刺管前端设有小孔与体外的注射器连接,边进针边回抽,当穿刺管进入积液部位后,积液通过小孔流入注射器,可实时判断是否到达目标部位,对穿刺是否到位起很好的指示作用,避免了过深穿刺导致的组织损伤。而引流管也可以直接与体外的负压吸引等助力装置连接,以帮助导出或导入介质,若使用负压引流装置,则可以实现匀速引流,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并保证整个引流过程的密闭状态。

引流管上的刻度用于掌握引流管进入体内的深度,避免不恰当深度引起的组织损伤或者引流管脱落。而引流管管身为长度可伸缩的皱折结构,即使患者挪动体位,或者不经意拉扯引流管,只要动作幅度不是很大,引流管就能自动伸长以适应这种拉扯,防止因拉扯使引流管脱落。排堵支管与引流管内腔相通,当引流管发生堵塞(如液体黏稠)时,可以通过向排堵支管内吹气的方式将堵塞物反冲开,管壁的侧孔与体外注射器等连接,通过喷水或空气防止堵塞或黏附细菌。在穿刺部位组织厚度大时,穿刺管可直接作为放置的引流管导出或导入介质。引流管末端的封堵机构可有效防止空气进入,也避免了细菌等污染,减少感染发生率。

引流管管身上的开孔尾端为活动连接(如铰链连接),并且有与开孔形状对应的定位板,体外可以操纵定位板向外侧展开或展开后收拢的展开收拢机构。当引流管到位后,展开收拢机构将定位板向外侧展开靠在组织器官内壁,起到体内固定定位作用,从根本上防止引流管从组织内脱落。同时定位板与开孔的配合还有另外一个作用:进入体内时,定位板将开孔闭合;到位后,定位板展开后露出开孔,由于开孔在体内,开孔可以作为引流入口,增大引流面。这种特殊的结构,对于肥胖患者,或者积液大量、黏稠的患者也可达到很好的引流效果。

3 讨论

胸腹腔穿刺引流,导出异常积液、积气,解除器官受压导致的异常病理状态,是医护人员最常见的医疗操作之一[1,2,3,4]。胸腹腔是密闭的腔室,穿刺不当可导致出血、感染、损伤组织器官、甚至死亡等严重并发症,为操作的医护人员、承受穿刺操作的患者均造成影响。因此,穿刺过程除了应当尽量减小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外,同时还应避免繁琐的操作,以免时间过长导致上述危险情况的发生。但是现有的穿刺方案至少包括穿刺、置管等2个步骤,一般是先利用穿刺针在穿刺部位穿刺形成引流通道,再通过引流通道插入引流管进行引流,操作相对复杂、过程长,增加成本和患者的痛苦。尤其是在战争时期,前线的医疗处置条件比后方差,受环境、设备限制,哪怕很短的时间延长,带来的后果可能都是严重的。因此,传统介入穿刺常常面临技术性的挑战[6,7,8,9,10]。

为此,我们研制了安全简便的新型快速引流装置,将引流管与具有穿刺尖头的穿刺管配合,通过尾端的施力用推柄缓慢进入穿刺部位的组织,用注射器抽吸,使胸腹腔积液通过穿刺管前端的引流小孔流出,实时判断是否到达目标部位,避免过深或过浅穿刺导致的损伤和失败。左右两半穿刺管设置有滑槽及与之对应的滑轨,当到达引流部位后,将其中的一半穿刺管沿滑轨取出,引流管则直接放置在穿刺部位,可以与体外的负压吸引等助力装置连接,进行可调控的胸腹腔积液引流。

引流管管身为皱折结构,当皱折变平滑时,长度可伸长,当患者变动体位、拉扯引流管时,可防止引流管因拉扯脱落。胸腹腔积液往往很黏稠,容易发生堵塞,我们通过向排堵支管内吹气、吹液的方式冲开堵塞物,避免了再次穿刺带来的损伤和物资浪费。作为创伤小、恢复快的新型医疗装置,将胸腹腔穿刺步骤简化为一步,有效了减轻了患者穿刺置管等医疗操作的痛苦,值得产业化生产及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波,聂军,杨卫东.胸腔穿刺术的技术改进[J].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4):1 508.

[2]刘晔.套管针加长三通管在胸腔穿刺中的应用[J].护理进修杂志,2005,20(3):207.

[3]Seneff M G,Corwin R W,Gold L H,et al.Complications associatedwith thoracocentesis[J].Chest,1986,90(1):97-100.

[4]郑锐林,朱钰钰,吴振雄.84例胸膜穿刺活检并发症的分析[J].海南医学,2004,15(7):14-19.

[5]靖爱云,朱秀华,赵雅楠.超声检查在胸腔积液诊疗中的意义[J].临床肺科杂志,2003,8(5):437.

[6]赵云娟,林丽,李勇诚,等.胸腔积液引流后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3,15(5):341-342.

[7]吕伟玲,黄海萍,金友平.胸腔穿刺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J].浙江临床医学,2003,5(1):39.

[8]Holmes D R Jr,Nishimura R,Fountain R,et al.Iatrogenic pericardialeffusion and tamponade in the percutaneous intracardiacintervention[J].JACC Cardiovasc Interv,2009,2:705.

[9]王新钊.胸腔穿刺术并发症19例的临床分析[J].成都医药,2002,28(1):19.

上一篇:增温效应下一篇:上海生产总值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