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青光眼护理

2024-10-08

恶性青光眼护理(共4篇)

恶性青光眼护理 篇1

恶性青光眼又称睫状环阻滞性闭角青光眼是一类诊断困难, 眼压不易控制的顽固性青光眼。其特点是术后眼压升高, 其根本原因为睫状体-晶状体阻滞引起房水逆流, 造成晶状体-虹膜膈前移[1], 使全部前房明显变浅, 甚或消失。典型病例常于术后数小时, 数日以至数月发生。我科2006年5月~2009年6月诊治恶性青光眼8例, 通过积极治疗、护理, 取得了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恶性青光眼8例 (8眼) 中男6例、女2例;年龄43~76岁, 平均53.5岁。左眼6例, 右眼2例, 均因闭角型青光眼接受过巩膜下小梁切除术。发病时间为术后1~7d, 按Speath分类所有病例前房均呈Ⅱ~Ⅲ级浅前房, 虹膜周切口存在, 眼压40~70mmHg。

1.2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均行药物治疗:1%阿托品散瞳、口服乙酰唑胺、静脉滴注20%甘露醇及糖皮质激素。其中2例药物治疗无效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

2 结果

本组6例经药物治疗后眼压下降, 前房形成。2例再次术后眼压控制, 但均存在前房渗出及角膜水肿, 经对症处理后消退。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因术后再度出现眼痛、头痛难忍、恶心、呕吐、视力骤降、眼压不能控制, 患者常产生焦虑、悲观失望的心理, 担忧治疗效果。故要关心安慰患者, 耐心讲解恶性青光眼的病因、治疗方法, 说明目前已采取的措施, 介绍成功治疗的病例, 经耐心的心理护理, 本组患者情绪逐渐稳定。

23.2病情观察

恶性青光眼的解剖特点为角膜小、前房浅、眼轴短、房角窄、晶状体厚及位置偏高[2]。常见于抗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和长期局部滴用缩瞳剂患者[1]。严密观察术眼有无胀痛、眼压、角膜、前房有无形成及深浅度、视力、滤过泡等。由于再次手术是在药物治疗无效、高眼压持续多日的状态下施行, 患者术后可能出现较多并发症, 如角膜水肿、炎性反应明显、角膜血染等。因手术应激、不稳定情绪及糖皮质激素的使用, 患者易出现反应性高血糖。故对糖尿病患者应加强血糖监测及相关症状的观察, 以便了解其糖代谢变化。

3.3 用药护理

(1) 1%阿托品滴眼液:可使睫状肌松弛, 晶状体韧带紧张, 缓解睫状环阻滞, 使晶状体-虹膜膈后移, 前房恢复, 房角开放, 眼压下降。向患者解释用药目的, 教会其正确按压泪囊区, 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2) 降眼压药物: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ml, 30min内快速滴完, 防止药液外渗, 以免引起组织坏死。用药过程中应严密监测电解质及肾功能情况。乙酰唑胺可减少房水生成, 降低眼压, 有利于晶状体-虹膜膈后移, 但易引起胃肠道反应及低钾血症; (3) 皮质类固醇激素:可减少睫状肌的充血、水肿, 防止晶状体或玻璃体与睫状肌发生粘连。

3.4 饮食护理

青光眼患者在饮食上不需要特殊忌口, 但要做到合理饮食。青光眼视力损伤多与视神经的血液供应有关, 因此, 患者的饮食宜清淡些为佳, 要避免高脂肪、高糖等食物, 少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饮食要有规律, 不暴饮暴食, 进食不宜过饱, 速度宜慢, 这对稳定血管、神经和内分泌系统都有益处。

3.5 手术前后的护理

为预防并发症, 术前30min快速静滴甘露醇, 皮质类固醇局部频繁应用, 口服乙酰唑胺以尽量控制眼压。术后使用较强的抗炎药物、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消炎药以减轻眼部炎症。用25%葡萄糖氯霉素滴眼液滴眼1次/2h。水肿严重者加用自家血清1次/2h.局部吹氧治疗, 3次/d, 5d为1个疗程。本组2例经药物治疗后水肿消退, 1例无效行眼部吹氧及自家血清滴眼后, 角膜水肿逐渐消退。为消除眼部炎症, 糖皮质激素需使用较长时间。同时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3.6 对侧眼的处理

一眼手术出现恶性青光眼, 另一眼在同样情况下几乎均发生恶性青光眼[2]。对一眼已发生恶性青光眼者, 对侧眼术前尽早停用毛果云香碱, 消除炎症, 术后积极控制炎症, 局部滴1%阿托品滴眼液, 防止睫状环阻滞引起眼压升高。本组8例对侧眼均未发生恶性青光眼。

参考文献

[1]高和香, 吴伯乐, 张梅.睫状体阻滞性青光眼的三联手术治疗[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8, 18 (1) :45.

[2]周瑞雅, 李援东, 许泽广.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下的手术治疗[J].眼外伤职业病杂志, 2007, 29 (7) :498.

[3]谢声汉, 胡义珍, 陈雯, 等.恶性青光眼四联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J].眼科新进展, 2008, 28 (2) :146.

恶性青光眼护理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 我院诊治的20例 (20眼) 恶性青光眼患者, 全部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术, 其中, 男性患者12例 (12眼) , 女性患者8例 (8眼) , 年龄42.5-73.0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并结合相应辅助检查结果, 符合WHO相关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恶性青光眼。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方法

(1) 心理护理:多数患者都存在很大程度上的焦虑、悲观等不良情绪, 而且对于再次手术治疗, 总会存在怀疑态度, 使其身心都受到较大的打击。所以, 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进行沟通, 使其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 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 尽可能消除其不良情绪, 将成功病例讲述给患者, 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同时, 告知患者手术治疗的目的, 以及期间的注意事项[2]; (2) 用药观察及护理:口服醋甲唑胺时, 掌握给药时机, 根据药代动力学特点, 合理安排口服时间, 同时不要与碳酸饮料同时服用, 避免形成结石, 用药期间, 密切注意患者病情变化, 注意有无不良反应出现;静脉滴注20%甘露醇, 静滴过程中, 注意不要发生漏管现象, 一旦出现, 停止静滴, 局部给予冷敷等相应处理, 注意糖尿病患者需要谨慎使用, 同时, 还需要定期进行电解质和肾功能的复查, 需定期复查电解质及肾功能;术前全身给予地塞米松, 以及局部使用典必殊等激素类滴眼液, 有效预防病情的进一步进展, 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 以及患者的术后恢复, 给予激素类药物前, 应询问病史, 用药期间, 注意患者病情变化, 一旦出现异常情况, 立即报告主管医师, 及时给予对症处理[3]。

1.2.2 术后护理方法

(1) 术后患者的前房相对不够稳定, 所以, 去枕采取平卧位, 尽可能不要下床, 同时告知患者特殊体位的重要性; (2) 为了促进角膜上皮损伤的尽快恢复, 术后给予氧氟沙星眼膏, 以及维生素A棕榈酸脂眼用凝胶, 而且, 多在术后24小时内, 疼痛明显减轻, 如果出现剧痛, 应探明原因, 给予对症处理; (3) 询问患者病史后, 局部、全身给予激素治疗, 用药期间观察患者的精神状况, 对于高血压患者, 注意钠盐摄入, 以及血压变化, 定期检测, 不能突然停药, 停药后注意头晕、眩晕、食欲不振等肾上腺功能功能不足症状; (4) 术后每天对眼压、前房, 进行检查, 隔天对眼底进行检查, 询问患者是否存在眼痛、红肿, 以及脓性分泌物等情况; (5) 术后注意电解质的监测, 根据检查结果, 及时补充, 同时, 注意肝肾功能的定期检查; (6) 以富含营养、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戒烟、戒酒, 禁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多吃水果和蔬菜, 保持大便通畅。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 进行分析和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 P<0.05, 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例恶性青光眼患者, 经过手术治疗和护理干预后, 前房基本得到恢复。与术前相比 (43.3±7.6) , 术后眼压明显降低 (12.6±3.2) , P<0.05;与术前相比 (0.06±0.02) , 术后视力明显升高 (0.34±0.10) , P<0.05。

3 讨论

近年来, 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前部玻璃体术逐渐成为治疗恶性青光眼的主要手段, 但是, 该手术对患者的创伤相对较大, 恢复也会相对较慢, 所以, 术前、术后, 以及出院护理作用相对比较重要。护理人员除了遵照医嘱完成工作后, 还要积极做好各项护理工作, 并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 注意病情变化,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 及时报告主管医师, 做好相应处理[4]。出院时, 教会患者及其家属点眼的正确操作和方法, 同时告知不能长时间的看电视和暗室停留, 饮水时注意少量多次, 保持良好的心情, 注意眼部卫生, 切忌用力揉眼,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证足够的睡眠, 术后短期不要进行剧烈活动, 术后每周复查, 待病情稳定后, 可延长至每月复查, 一旦出现异常症状, 应立即复诊。

总之, 对于恶性青光眼患者,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术疗效显著, 围手术期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 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改善患者的预后。

摘要: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恶性青光眼的护理方法及临床分析。方法 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 我院诊治的20例 (20眼) 恶性青光眼患者, 全部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术, 术前、术后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 对术前、术后的眼压和视力情况, 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20例恶性青光眼患者, 经过手术治疗和护理干预后, 前房基本得到恢复。与术前相比, 术后眼压明显降低、视力明显升高, P<0.05。结论 对于恶性青光眼患者,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术疗效显著, 围手术期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 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玻璃体切除术,恶性青光眼,护理分析

参考文献

[1]陈杰.双眼恶性青光眼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J].吉林医学, 2010, 31 (6) :834-835.

[2]陈礼彬.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前部玻璃体术治疗恶性青光眼患者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8 (2) :44-46.

[3]韩彩霞.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恶性青光眼18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09, 15 (6) :64-65.

恶性青光眼护理 篇3

关键词:恶性青光眼,手术,眼压,视力,并发症

在常规青光眼术后出现的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就是恶性青光眼, 其又被称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 表现为术后前房消失或极浅, 但眼压升高。尽管恶性青光眼发病率不高, 对视力的威胁却是非常的大。对我院患者采用经睫状体平部中央玻璃体切除-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前段玻璃体切除联合手术治疗, 获得较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2月至2009年5月我院共收治的恶性青光眼患者11例 (12眼) , 男4例 (4眼) , 女7例 (8眼) , 年龄27~72岁。恶性青光眼发生前青光眼类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例 (4眼) 小梁切除术后,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8例 (8眼) 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发生时间:术后早期发生浅前房7眼, 其中术后1d者2眼, 术后2d者1眼, 术后5d者5眼。迟发性浅前房5眼, 其中术后1个月者2眼, 术后6个月者1眼, 术后3年以上2眼。

1.2 诊断标准[1]

(1) 患眼有用缩瞳剂、抗青光眼手术或外伤史; (2) 前房极浅或消失, 或扁平前房, 周边部及中央部均变浅 (前房普遍变浅) ; (3) 眼压高; (4) 经过缩瞳剂治疗后没有反应, 甚至病情加重; (5) 经过扩瞳睫状肌麻痹剂后, 效果良好, 通过滴药后, 眼压有下降, 前房加深。

1.3 抗青光眼手术方式

虹膜周边切除术2眼, 小梁切除术10眼。

1.4 方法

(1) 基本操作:术前0.5h行200g/L甘露醇250m L的静脉滴注, 将利多卡因、布比卡因按1∶1的比例混合后, 行球后麻醉。常规予以消毒、铺巾。在颞侧距角膜缘4mm睫状体平部行巩膜穿刺, 切除中央玻璃体。2∶00, 10∶00方位行透明角膜切口, 将黏弹剂注入其中, 将前房加深, 使虹膜-晶状体、虹膜-角膜粘连分离。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后, 在囊袋内进行人工晶状体的植入, 再经扁平部, 切除前段玻璃体, 切开玻璃体前界膜及后囊。 (2) 经睫状体平部中央玻璃体切除:要避开原青光眼切口, 在颞侧将球结膜打开, 距角膜缘4mm睫状体平部行巩膜穿刺, 伸入玻璃体将头切除, 为了安全性起见, 透过瞳孔区可见玻璃体切除头后, 再行中央玻璃体切除, 在这过程中不用灌注, 其目的为了使眼压降低、眼球软化。 (3) 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要避开原青光眼切口, 10∶00方位行透明角膜切口, 进入前房后, 将黏弹剂注入其中, 将前房加深, 将虹膜-晶状体、虹膜-角膜粘连分离。连续性环型撕囊约5~6mm, 水分离, 分核技术, 采用美国Alcon公司生产的U-Ⅱ超声乳化仪, 40%的能量为24m L/min的流量, 180mm Hg的负压, 50~200 (平均约70) s的超声时间。注吸手柄, 将残存皮质吸出。将黏弹剂注

表1恶性青光眼联合手术前后眼压、视力及并发症 (x-±s)

注:P<0.01, χ2=25.70入囊袋内, 然后再将后房型人工晶状体SA60AT (Acrosoft, Alcon) 植入其中。 (4) 经睫状体平部前段玻璃体切除术:补行前段玻璃体切除, 经透明角膜切口灌注, 尽量将基底部玻璃体切除, 尽可能将玻璃体前界膜切除, 将后囊膜切开。

1.5 统计学分析

数值采用 (x-±s) 表示, 2组眼压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其余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

2 结果 (表1)

2.1 前房

所有患者在术后气泡吸收后1wk以内, 前房均形成。Ⅰ期术后1d前房炎症反应 (+++) :7眼; (++) :9眼; (+) :3眼。给予抗炎治疗, 术后4d所有患者前房炎症反应均减轻 (≤+) , 给予抗炎眼液点眼。

2.2 眼压

所有患者在术后2个月内眼压均降至21mm Hg以下, 术前眼压为 (41.33±13.85) mm Hg;术后眼压为 (14.23±4.88) mm Hg。经配对t检验, 术前、术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2.3 视力

术后其视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2.4 手术并发症

术后早期有5例出现角膜水肿, 经过高渗糖和激素治疗, 术后2周恢复;术中有2例出现脉络膜脱离, 经过激素治疗, 术后1个月内恢复。

3 讨论

3.1 恶性青光眼发病率

第一个描述恶性青光眼的是Von Graefe, 指出该病是闭角型青光眼, 其发病率占手术者的2%。此后, 也有很多人对恶性青光眼进行报道, 指出恶性青光眼也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 或在接受虹膜周边切除、环钻、小梁切除术等手术的患者中, 其发生率可达4%[2]。本组恶性青光眼的发病率为2.4%。据相关报道, 接受过闭角型青光眼手术的患者中, 发生恶性青光眼的约占2%~4%, 尽管其发病率不高, 但对视力的威胁却是非常的大[3]。

3.2 发病机制

对于恶性青光眼的发病机制, 至今还未被完全阐明。一般认为, 恶性青光眼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抗青光眼术后睫状突组织水肿前移, 睫状体与晶状体赤道部粘连, 房水潴留的晶体后面, 晶体及虹膜均向前移动, 虹膜出现高度膨隆, 前房普遍变浅, 阻碍了房水的排出, 使房水不能通过睫状体与晶状体之间的间隙向前流入后房, 而只能向后倒流, 聚集在玻璃体中, 这样就使得晶体更加向前推, 前房变得更浅, 房角就会重新关闭形成恶性循环, 故又称之为“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4]。在一些手术中可以发现, 水肿的虹膜组织和睫状突会将原有的滤过口所嵌顿, 由此可见, 睫状环阻滞是恶性青光眼可能的病因之一[5]。

3.3 联合手术的优点

单一的晶状体摘除术, 或玻璃体切除术, 其效果不是很好, 这是因为单纯的晶状体摘除术或玻璃体切除术有时不能建立前房和玻璃体腔之间的通道。此外, 单纯的玻璃体切除, 在有晶状体眼时, 很难做到不损害晶状体行玻璃体前界膜的切除, 有时还会致使后囊混浊[6]。而联合手术中, 先切除睫状体平部中央玻璃体, 使玻璃体的体积减少, 且后房压降低后建立前房, 有效地避免损伤到角膜内皮及虹膜等眼内结构, 使得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能安全进行, 再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 然后再行前段玻璃体切除术, 将玻璃体前界膜切除, 后囊膜切开, 眼前后节得到明确、有效地沟通。

3.4 联合手术的技巧

在行联合手术时, 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术中经睫状体平部前段玻璃体的切除速度和切除量, 速度不宜太快, 切除量一次不宜太大, 要避免出现眼压急剧下降, 而致使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脱离、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7]。在本组治疗中, 第1例患者因经验不足, 在术中玻璃体切除的速度太快, 从而使得眼压急剧下降, 导致脉络膜脱离。前段玻璃体切除要在晶状体超声乳化的前后, 并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做好晶状体超声乳化的准备工作, 由于还未将白内障摘除, 可视性较差, 在此时行玻璃体切除是不可行的, 玻璃体压力降低、前房加深后就应适可而止;第二步要将前段玻璃体及其前界膜充分切除, 将后囊膜切开, 以使房水逆流被打断。

综上所述, 经睫状体平部中央玻璃体切除-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前段玻璃体切除联合手术是治疗有晶状体眼恶性青光眼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李美玉.青光眼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315~330.

[2]王宁利, 周文炳, 欧阳洁, 等.恶性青光眼发病机制及临床分型的研究[J].眼科学报, 1999, 15 (4) :238~241.

[3]Bresson, Dumont H, Ballereau L, et al.Diode laser in“MalignantGlaucoma”treatmen[J].T JfrOphthalmol, 2006, 29 (2) :73~77.

[4]秦莉, 王睿, 李晶明.恶性青光眼的预防及处理[J].国际眼科杂志, 2006, 6 (4) :802~805.

[5]育红, 吴作红, 喻长泰.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临床分析[J].爱尔眼科杂志, 2009, 3:109~111.

[6]Chen SD, Salmon JF, Patel CK.Videoendoscope-guided fluo-rescein-assisted vitrectomy for phakic malignant glaucoma[J].Arch Ophthalmol, 2005, 123 (10) :1419~1421.

恶性青光眼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30例为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5月收治, 经临床诊断为恶性青光眼。其中男17例, 女13例, 年龄26~68岁, 平均年龄 (46.4±9.5) 岁。患者表现为眼压升高, 晶体虹膜隔向前移, 前房明显变浅, 甚或消失。22例患者原发病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8例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1.2 方法

单纯或复合小梁切除术后18例,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6例, YAG激光虹膜打孔术后1例, 多次抗青光眼术并抽玻璃体水囊术后5例。浅前房出现时间为术后2 d~2年, 前房浅Ⅰ级2例, 浅Ⅱa13例, 浅Ⅱb 11例, 浅Ⅲ4例。眼压5~95 mm Hg (1 mm Hg=0.133 k Pa) , 平均28.75 mm Hg。

2 结果

30例患者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2例,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8例, 平均眼压29.35 mm Hg, 均经玻璃体抽水囊或前部玻璃体切割术 (单独或联合超声乳化, 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前房成型、脉络膜上腔放液等) 后前房得到改善, 经针对性治疗, 患者眼压均得到控制。

3 讨论

恶性青光眼在诊断上较为困难, 由于患者情况的复杂, 临床眼压的控制较为困难, 多为反复降低、升高, 容易导致并发症的出现。这多是由于患者在进行青光眼的手术治疗后产生的, 患者术后眼压上升, 晶体虹膜向前移位导致患者的前方位置消失[2]。但这种情况多发生在闭角型的青光眼, 患者在进行手术时, 眼压在正常范围内, 但房水受堵, 在术后患者并发恶性青光眼时, 多进行缩瞳剂点眼治疗, 此时若为单眼发病状态下, 由于药物的治疗有一定的可能诱发双眼发病;若进行虹膜周边切除术治疗, 也有可能诱发双眼发病。因此, 恶性青光眼在治疗上应谨慎而行。

目前, 恶性青光眼手术治疗较有效的方法有两种: (1) 由睫状体平垣部拍吸玻璃状体内及其后方的积液, 同时在前唔内注入空气, 使晶状体-虹膜隔后移, 打破睫状环阻滞, 恢复房水正常循环。术后继续使用散瞳睫状肌麻痹剂和皮质类固醇。这种手术安全、有效、合并症少, 可作为首选。 (2) 摘出晶状体并用线状刀由瞳孔区向玻璃状体深部切开, 使玻璃状体内的及其后方的液体由此切开的通道流入前房。此法也常可控制恶性青光眼, 但术后反应较大。青光眼作为一种不可逆的致盲眼病, 通常被称作“盗取视力的小偷”或被称作“沉默的致盲性眼病”。世界卫生组织曾公布, 青光眼是全球第二位的致盲眼病, 仅次于白内障。青光眼是造成不可逆的永久性失明的眼部疾病之一, 但如果能做到早期发现, 早期治疗, 病情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 不会造成严重的视力缺陷[3]。

针对恶性青光眼的治疗, 保守药物治疗的选择主要为高渗剂、碳酸酐酶抑制剂及睫状肌麻痹剂, 临床可选用1%阿托品、10%新富林溶液或0.5%托品酰胺配合皮质激素使用[4]。当眼压得到控制后, 停药也有一定的原则, 即高渗剂可先停药, 碳酸酐酶抑制剂稍后, 而睫状肌麻痹剂应持续一段时间后再停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 可选择玻璃体穿刺放液及前房充气降低眼压, 若临床效果不佳, 可选择玻璃体切割术、晶体摘除术[5]。术后患者使用1%阿托品滴眼液持续数月, 根据眼部症状改善情况, 在进行药水的停药处理。停药前要进行前方水平的检测, 当检查前方时发现变浅, 应停止减药的计划, 继续使用滴眼液治疗, 同时配合皮质激素等眼药水的使用, 防止患者情况加重。

本文研究中, 30例患者中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2例,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8例, 均经玻璃体抽水囊或前部玻璃体切割术后前房得到改善, 通过对症处理, 眼压均恢复到正常范围。在收治的患者当中, 22例患者原发病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占73.3%, 患者主观上感觉眼部稍有不适, 可有视蒙、虹视, 充分睡眠休息后眼压正常, 症状消失, 少数人无任何不适。在入院检查后, 可确诊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在治疗上, 多采用药物进行保守控制, 但效果多仅能维持一段时间, 根治还需要手术疗法。我们认为这与术前使用缩瞳药物时间相对较长有一定的关系, 缩瞳剂可导致睫状肌痉挛前旋, 晶状体悬韧带松弛, 从而使得晶状体位置前移, 造成睫状环的缩小, 引起发病。所以, 针对临床恶性青光眼的治疗,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分析, 以免延误病情, 减少对患者的视力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恶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30例恶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0例患者中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2例,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8例, 均经玻璃体抽水囊或前部玻璃体切割术后前房得到改善, 经针对性治疗, 患者眼压均得到控制。结论 恶性青光眼患者临床情况复杂多变, 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分析, 以免延误病情, 减少对患者的视力的影响。

关键词:恶性青光眼,临床诊断,治疗

参考文献

[1]李美玉.青光眼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316.

[2]周宇, 袁铸, 张贻转.恶性青光眼的临床特点与防治方法[J].临床眼科杂志, 2010, 18 (1) :58-60.

[3]张为中, 黄荔, 马健, 等.恶性青光眼的临床分析[J].中华眼科杂志, 2013, 49 (2) :126-129.

[4]赵斌, 粟红生.闭角性青光眼并发白内障38例临床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3, 27 (7) :723-724.

上一篇:评估失效下一篇:电压和无功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