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合并青光眼

2024-10-01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通用10篇)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 篇1

摘要:目的 评价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分期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青光眼小梁切除、透明角膜白内障超声乳化分期手术治疗眼压难以控制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 观察术后眼压、视力、滤过泡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1、3个月眼压分别降低 (10.25±2.37) mmHg (, 10.74±2.68) mmHg, 较术前眼压差异有显著性;无特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短期内眼压不能控制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分期手术在控制眼压, 保护视功能并提高视力方面能达到良好效果。

关键词:白内障,青光眼

临床上有一部分青光眼患者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白内障, 目前多数医师采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但是患者常常是在青光眼发作时就诊, 眼球处于炎症和高眼压状态, 联合手术有较大难度, 易发生手术并发症。对于一些眼压较高且不易控制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 采用先行12点小梁切除再行颞侧或鼻侧透明角膜超声乳化术, 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5例 (15眼) , 男9例 (9眼) , 女6例 (6眼) , 年龄48~70岁, 平均年龄59.7岁。原发性闭角性青光眼13例, 原发性开角性青光眼2例。术前眼压18~42mmHg, 平均 (25.33±2.31) mmHg。术前视力:<0.05有3例, 0.05~0.3有8例, 0.3以上4例。术后随访1、3、6个月。

1.2 手术方法

1.2.1 眼压控制后在12点部位做传统小梁切除术。

眼压>25mmHg, 药物短期不能控制, 行前房穿刺后行小梁切除术。年龄<60岁, 术中使用2%丝裂霉素。

1.2.2 术后2个月观察眼压下降且平稳, 滤过泡扁平。

在门诊行颞侧或鼻侧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 放置折叠式人工晶体。

2 结果

2.1 眼压

术后1个月眼压8~19mmHg, 平均 (15.14±2.31) mmHg, 平均降低 (10.25±2.37) mmHg。术后3个月眼压10-18 mmHg, 平均 (15.63±2.62) mmHg, 平均降低 (10.74±2.68) mmHg。术后6个月眼压8~18mmHg, 平均 (13.23±2.34) mmHg。术前、术后眼压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t检验, P<0.05) 。

2.2 视力

超乳术后1个月0.05~0.3者5眼, >0.3者10眼;术后3月0.3以上12眼。

2.3 滤过泡情况

裂隙灯下观察滤过泡, 滤过泡透明, 结膜囊状微隆起, 形成功能性滤过泡。

2.4 术后反应

角膜术后第1天角膜轻度水肿, 后弹氏膜皱折5只眼, 治疗1周后消退。1只眼持续4周消退。有3只眼角膜后见色素性KP。

虹膜反应房水轻度闪辉为7眼, 瞳孔区絮状渗出1眼, 治疗后吸收。虹膜部分后粘连。

2.5 术后并发症

未发生角膜内皮失代偿, 重度浅前房, 恶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手术治疗的方法通常有分期手术和联合手术, 如: (1) 单纯行抗青光眼手术, 眼压完全正常后再行白内障手术; (2) 单纯行白内障手术, 术后继续用药物控制眼压; (3)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1]。

有研究表明[2],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中61.9%.的患者与虹膜和睫状体的解剖结构异常有关。文献报道[3], 联合术术后滤过泡的形成率<50%。这说明部分术眼无外引流功能, 仍由小梁网内引流功能代偿。对于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如果是因为晶状体膨胀或过熟而引起的, 可做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如不是, 可先做青光眼手术, 待日后再择期行白内障手术。因为此时眼部充血明显, 联合手术术后反应比较重。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同时患有两种病变, 虽然目前联合手术已被大多数医师接受并使用, 而且手术也由过去的青光眼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囊外摘除过渡到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术, 但是同时施行两种手术, 在同一巩膜长隧道切口内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小梁切除, 切口处操作过多, 易发生术后滤过泡瘢痕化。另外, 长隧道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增加了手术的难度。

单纯小梁切除术设备要求简单, 手术操作难度较小, 在没有开展超声乳化手术的基层医院可先行小梁切除手术, 可阻止视功能的进一步损害。有报道, 行抗青光眼手术后多年, 再行白内障手术, 仍可很好地恢复患眼的视功能[4]。

对于术前眼压高于40mmHg, 前房极浅的青光眼白内障患者, 角膜雾状水肿, 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减少, 功能下降, 同时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手术易出现角膜内皮失代偿并发症。若先行小粱切除, 待眼压下降, 眼球平静后, 择期再行超乳人工晶体植入术, 可避免发生角膜失偿等并发症[5,6]。

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 其切口远离虹膜根部, 术中不易发生前房角、结膜和虹膜损害, 有利于保护青光眼术后的结膜滤过泡, 维持眼压稳定。颞侧或鼻侧切口, 避开了12点的滤过区域, 不影响原滤过通道通畅, 有利于维持术后的房水平衡和眼压稳

2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13003) 定。另外, 分期手术可以在小梁切除术中使用抗纤维增生药物, 减少术后滤过泡瘢痕化的发生。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 不必缝合, 散光小, 手术的创伤小, 术后视力恢复快, 并发症少, 手术效果好[7]。

一般来说[8], 在施行抗青光眼手术之前, 眼压一定要降至较低水平, 控制眼部充血、葡萄膜反应等, 以减少术中和术后眼内出血、葡萄膜炎、前房不形成、脉络膜脱离、恶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的发生。但有些患者尽管给予足量的药物治疗, 眼压仍不能控制, 时刻威胁残存的视功能;有些老年青光眼患者同时患有某些全身性疾病, 对降眼压药物反应不敏感, 如果长时间使用降眼压药物, 很可能会发生电解质紊乱, 肾功能异常等其他并发症。对术前眼压难以控制的患者, 手术时可先缓缓放出少量前房水, 使眼压降至相对正常状态, 使手术安全进行。

对于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方式的选择, 应根据病因, 结合眼压、角膜、前房情况综合考虑, 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达到复明增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董晓菲.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治疗效果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 2009, 6 (5) :91-92.

[2]王宁利, 欧阳洁, 周文炳等.中国人闭角型青光眼房角关闭机制的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 2000, 36 (1) :48-50.

[3]王已群, 席保红.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人工晶体植入术[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1995, 19 (4) :342-344.

[4]朱翠芝.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 2009, 36 (13) :63-64.

[5]Verges C, Cazal J, Lavin C.Surgical strategies in patients with cataract and glaucoma[J].Curt Opin Ophthalmol, 2005, 16 (1) :44-52.

[6]Shingleton BJ, Alan CO, Donoghue MW, et a1.Efficacy of glaucoma filtration surgery in pseudophakic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eonjuntival scarring[J].J Cataract Refract Surg, 2004, 30 (12) :2504-2509.

[7]刘红云, 陈真.青光眼术后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术[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04, 26 (7) :465-466.

[8]邢刚.高眼压状态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联合手术[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 16 (33) :4930.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 篇2

[关键词] 超声乳化;小梁切除;白内场;青光眼;人工晶体

[中图分类号] R779.6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8-160-02

白内障是由于晶状体老化、代谢异常或局部营养障碍等因素导致晶状体蛋白变性,使得晶状体散失屏障作用,渗透性增高,其和青光眼均属于老年多见的眼科疾病[1]。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3月~2011年3月共完成22例植入晶体术、小梁切除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三联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3月~2011年3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22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其中男13例,女9例;年龄56~82岁,平均(67.5±2.1)岁;急性原闭角性青光眼7例,慢性闭角性青光眼13例,慢性原发开角型情况眼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白内障。

1.2 手术方法

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降低眼压治疗,并给予消炎药,并局部使用双氯芬酸钠眼药水;术前30 min静滴20%的甘露醇进行散瞳,瞳孔散大不理想的患者,可以在手术过程中使用1︰200肾上腺素注入前房;常规球周麻醉是指在上方以穹隆作为基底做结膜瓣,在角膜后方2.5 mm处做巩膜切口和周边角膜穿刺切口,在透明区1.0 mm的地方进入前房,在穿透前房前滤过区的结膜注入透明质酸钠,生理盐水彻底冲洗,撕囊连续环进行撕囊,超声乳化仪进行囊袋内或嚢膜平面分块法乳化分晶状体核,高负压吸除残余皮质,扩大隧道切口,植入人工晶体进入囊袋内,并利用卡巴胆碱使瞳孔缩小。于巩膜隧道切口的其中一侧进入,剪开至内切口,使得原巩膜隧道切口呈现为三角形巩膜瓣,然后切除瓣下小梁,并且切除相应的虹膜。然后关闭切口,缝合,于结膜下注射2万单位的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2.5 mg,巩膜瓣两侧置可拆式缝线,术后按常规处理。

2 结果

22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良好的控制眼压,最佳矫正视力HM/眼前0.5~0.6,眼压22~65 mm Hg,平均(36.3±0.8)mm Hg;术后裸眼的视力光感0.8,矫正视力光感1.0,最佳矫正视力0.1~1.2,视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不用药或局部用一种口受体胆滞剂眼压在8~22 mm Hg。低眼压者在术后3 d内进行滤过泡弥散,前房略浅,采取散瞳和滤过泡处包盖处理后逐渐恢复正常,滤过泡呈隆起的状态,眼压逐渐恢复正常;对术后眼压过高者采取眼球按摩或静脉点滴20%的甘露醇的治疗方式。术中出现后囊膜破裂1例,出现悬韧带断离1例,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9.1%。术后出现并发症4例,发生率为18.2%,包括:前房出血1例,经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无继发性青光眼与角膜血染等并发症出现;视神经萎缩1例;迟发性葡萄膜炎有1例,经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对视力无造成损害;角膜水肿有1例,经治疗5 d后,症状完全消失,无一例出现角膜失代偿的现象;无一例切口裂开的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青光眼和白内障都属于老年人多发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率会越来越高,而两种疾病又可同时发生、互相影响,临床上常见到二者同时发生也是较为常见[2]。传统的方法是提倡将两种疾病分开进行手术,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联合手术术后的反应较大,从而会直接影响青光眼手术治疗的成功率[3]。如果单纯单行滤过手术达到降低眼压的目的来治疗青光眼,会因为手术的创伤、术后并发的炎症和眼压的变化而改变房水成分甚至导致眼内代谢紊乱,进而使得白内障的发展速度加快。近些年随着现我国白内障手术技术的提高和医学技术的发展,同时手术可明显的减轻术后反应[4]。隧道内小梁切除术其主要优点是可以在同一切口中完成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隧道内小梁切除术、白内障的超声乳化术,相比较往传统的方法,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降眼压效果不理想的缺点,此法就具有手术创伤小,瘢痕小,而且有助于滤过功能的保持,术后对眼压控制满意,视力恢复快等特点[5]。

本研究中采用超声乳化和小粱切除均在同一部位进行,透明质酸钠下行前囊环行撕囊,从而减轻了超乳针的热效应对于巩膜瓣的不良影响,国内曾有文献记录使用拦截劈核法碎核[6],在必要时可于晶状体核被分成数个小块然后再扩大切口至到6 mm,在有透明质酸钠的情况下将核块一个个夹出眼外,笔者认为这样也是可取的。总之,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结合小梁切除术与植入术三联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因其创口小、视力恢复快、不良反应少等显著优点[7],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勇,乔光,张昊,等.双路切口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3,21(12):951-952.

[2] 赵宏丽,魏滢娟,杨洋.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小梁切除术的改进与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5):358-359.

[3] 刘欣,高宗银,张柳.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59例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7):522-523.

[4] 藏鑫,鲍炯琳.超声裁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中国使用眼科杂志,2003,21(11):832-833.

[5] 凌宇.双手微切口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的初步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2):41-43.

[6] 叶天才,王宁利.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62-469.

[7] 马莉.适合基层医院的硬核白内障非超乳小切口囊外摘除术[J].中外医疗,2010,23(5):26-29.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 篇3

关键词:联合手术,白内障,青光眼,临床效果

联合手术主要是指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人工晶体状体囊袋内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联合手术在近几年取得了较好的医学成果, 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临床应用, 受到了众患者及专家的一致好评[1]。本研究就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观察, 现报告如下, 供研究和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采取联合手术进行临床治疗, 治疗结束后, 对比术前术后的视力变化、眼压变化。100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中, 男57例, 女43例, 年龄48~83岁, 平均 (65.52±10.23) 岁, 其中原发性青光眼患者31例, 继发性青光眼32例, 晶体膨胀导致青光眼37例;术前视力<0.02 36例, 术前视力在0.02~0.30 54例, 术前视力>0.60 10例, 所有患者手术前的视力眼压为 (33.42±7.62) mm Hg。经确认, 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经相关的临床检验确诊为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 且排除心、肝、肾功能严重受损及手术禁忌患者, 符合本次研究的基本条件, 不会对研究结果造成影响。

1.2 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采取联合手术进行临床治疗,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 在手术之前指导患者使用高渗剂、减少房水生成剂等药物, 以降低患者的眼压, 最好将眼压控制的21 mm Hg以内, 在手术前3 d, 给予患者左氧氟沙星眼液治疗, 4次/d, 2~3滴/次,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 对于眼部炎症较重的患者可给予典必舒眼液。最后, 由医护人员指导患者进行术前检查, 确认患者是否符合手术条件, 若发生条件不符者, 则另择手术日期, 确定手术患者后, 在手术前30 min给予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冲洗结膜囊。 (2) 做好术前准备后, 采取联合手术法进行手术, 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消毒和麻醉, 使用缝线法牵引上直肌, 在上直肌11点处。以穹窿部为基底作结膜瓣, 距离角巩膜2.00 mm处作巩膜厚度板层切口, 之后隧道分离板层至角膜缘, 在角膜缘内作鼻侧透明角膜穿刺口, 并放出少量的房水, 在前房注入黏弹剂, 扩大内切口, 做好前房冲洗后, 将晶体状皮质吸收干净, 将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在囊袋内, 并且调整其方位。 (3) 使用纵行剪开法将颞侧或鼻侧的巩膜瓣剪开并延伸至角巩膜缘, 接下来, 切除巩膜瓣下的深层巩膜组织, 置换透明的质酸钠, 并用缝线将巩膜瓣尖处进行缝合, 缝合过程中, 松紧适度即可, 在侧切口注入平衡盐液, 并对隧道口房进行观察, 注意有无渗漏情况, 最后, 将巩膜浅层组织进行缝合, 球结膜瓣两端各缝一针, 在结膜囊内涂典必殊眼膏即可[2,3,4]。 (4) 手术结束后, 由专业护理人员进行眼部护理, 密切关注患者眼部恢复情况, 详细记录其体征变化, 并及时反馈给主治医生, 在医生指导下, 给予患者抗感染、抗并发症治疗, 待患者病情恢复后, 为患者进行视力检查。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术前术后的视力情况、眼压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 以探讨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效果, 视力度数越高, 眼压越小, 表示患者的手术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 手术前后比较, 患者进行联合手术后, 视力情况、眼压发生了明显变化,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手术后所有患者的总体视力水平明显好转,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见表1。

3 讨论

白内障和青光眼均为临床常见的眼科疾病, 两种疾病常伴随发生, 且发病率在逐年升高, 如不及时对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将给患者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干扰, 严重者甚至会直接失明[5]。近年来,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治疗方式也得到了较好的普及和应用联合手术主要是指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人工晶体状体囊袋内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6]。

联合手术在治疗过程中采用隧道刀使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与小梁切除术的切口有机结合, 使巩膜瓣厚薄均匀且不易粘连, 大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在手术过程中行巩膜切口, 具有缝合简便、手术躁动小的临床优点, 有效减少了视力恢复组织的损伤及相关的炎性反应。但在手术过程中, 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做好术前检查和适应证选择; (2) 术前给予患者充分的降眼压和抗炎治疗; (3) 术后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 注意并发症情况, 以进一步促进治疗效率的提高[7]。

本研究结果表明, 在进行联合手术后, 患者的视力情况明显好转, 眼压明显下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显著, 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水平, 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梁裕琴, 向浩天.小切口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 2014, 43 (13) :1576-1578.

[2]李奇根, 戚朝秀, 王涛, 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0, 28 (11) :1215-1217.

[3]马宇, 刘意, 王树林, 等.双切口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54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 (3) :664-665.

[4]赵阳, 李树宁, 王宁利, 等.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治疗方案中的手术顺序探讨[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0, 28 (8) :811-813.

[5]杨玲, 朱莉静, 宋波, 等.66例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的临床观察[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4, 35 (3) :136-138.

[6]谢维, 姚淑玲, 张严, 等.小切口手法非超乳三联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J].中华全科医学, 2012, 10 (11) :1681-1682.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 篇4

【摘要】 目的:观察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5例(27眼)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的白内障患者,采用避开滤过泡的颞侧巩膜隧道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植入人工晶体,术后观察视力、并发症、眼压和滤过泡的改变。结果:术后25眼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提高,视力>0.5者70.4%。术后随访6~12个月.眼压和滤过泡无改变。结论:对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采用避开滤过泡的颞侧巩膜隧道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既可提高视力,又可保持原有的抗青光眼滤过功能。

【关键词】 光眼滤过术;白内障;超声乳化

抗青光眼滤过术后往往加速晶状体浑浊形成白内障。在行白内障手术时,受滤过手术后眼前改变的影响,如抗青光眼手术滤过泡、浅前房、瞳孔固定及晶状体核硬化等。常使白内障手术难度增加,影响术后效果。我们对曾接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白内障25例患者施行颞侧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25例(27眼),男6例(6眼),女19例(21眼)年龄55~83岁,平均年龄74.5岁。抗青光眼术后8月~24年。术前视力光感至0.25。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平均为(16.52+2.36)mmHg。大多数病例前房浅伴虹膜萎缩,色素脱失,虹膜粘连,瞳孔固定。直径不能扩大5mm者17眼。1.2 手术方法 术前美多丽一P充分散瞳.手术中表麻+球周麻醉。避开结膜滤泡位置。在颞侧做巩膜隧道切口,并于11点位(右眼)或5点位(左眼)角膜缘内1mm处穿刺做辅助切口。前房内注入黏弹剂,钝性分离虹膜后粘连。瞳孔小于4mm的行瞳孔扩约肌部分剪开,使瞳孔尽量大。环形撕囊不小于4mm,行囊膜下及层问皮质水分离。囊袋内超声乳体于囊袋内,吸净残留皮质后,植入PMMA人工晶體于囊袋内,吸出黏弹剂,球结膜复位后用电凝粘合,术毕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3万u、地塞米松2mg。术后第1天球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点双星明活动瞳孔,第2天放开点药。根据术后反应情况用激素静滴。2 结果2.1 手术后视力 术后1周视力≥0.5者19眼(70.4%),0.1~0.4者,6眼,<0.1者2眼。27眼中25眼手术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92.6%),视力无提高者中,1眼视神经萎缩,1眼为老年黄斑变性。2.2 术后眼压力 术后第1天1眼出现一过性高眼压,经对症处理后眼压恢复正常。其余26眼术后1周内平均眼压为(17.32+2.12)mmHg,与术前相比无明显改变。术后裂隙灯检查滤过泡同手术前。2.3 手术并发症 1例(1眼)术中后囊膜破裂,但不影响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房水轻微浑浊6眼。人工晶体表面色素沉着5眼,角膜水肿7眼。以上症状经全身及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3天内消失。3 讨论

以往抗青光眼滤过术后行囊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由于切口大,术中眼压高,瞳孔小,易造成品状体核娩出困难和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引起滤过瘢痕化,导致术后滤过泡缩小,眼压呈升高趋势[1]。青光眼术后形成的功能性滤过泡非常宝贵,白内障手术切口应设法避开这一区域,以免损伤滤过泡[2]。常用的切口有角膜切口和巩膜切口[3]。本组25例(27眼)均采用颞侧巩膜隧道切口,避开了滤过泡的位置,同时手术视野易于暴露。无l例发生滤过泡损伤及术后瘢痕化,l00%眼压控制稳定。由于术前病例筛选严格,术前眼压正常且光定位良好,排除了光定位不准、眼压控制不良及视诱发电位异常者,保证了术后视力恢复良好。视力≥0.5者占70.4%,说明对于视功能未严重损害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抗青光眼滤过术后施行白内障手术可明显改善视力。

本组资料并发症相对较少较轻,主要是角膜内皮损伤角膜水肿和前房内炎症反应.主要是由于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长期局部滴用缩瞳剂,瞳孔强直或术后炎性反应,造成瞳孔广泛后粘连。虹膜萎缩浅前房,术前常规散瞳效果不理想,增加手术难度所致,这就要求术中操作时必须更加精细。小瞳孔术中应充分解除瞳孔领粘连.用黏弹剂和牵拉扩张法扩大瞳孔,必要时瞳孔扩约肌多点位剪开[4]。尽可能连续环形撕囊,特别是在瞳孔直径较小时,不必追求撕囊直径过大。充分水分离核与皮质,使晶状体核完全游离。采用拦截劈核法将核分为2或3块碎核,再依次吸出,做到直视下原位超声乳化。尽可能采用低超声能量、高灌注及高流量的工作状态。加深前房,减少角膜内皮的损伤。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 篇5

关键词: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显微手术,眼压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眼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类疾病, 如何有效控制眼压同时又提高视力是此类手术的重点。采用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人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可达到有效控制眼压, 恢复有用视力的目的[1]。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采用双切口术式, 在上方巩膜切口行小梁切除术30例 (32眼) , 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择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科施行三联手术治疗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30例 (32眼) , 其中男14例 (15眼) , 女16例 (17眼) 。年龄25~81岁, 平均51.2岁。术前眼压22.15~32.09mmHg (1mmHg=0.133Kpa) , 平均眼压 (23.01±2.63) mmHg, 术前视力;光感2眼, 眼前手动4眼, 眼前指数5眼, 0.01~0.09者14眼, 0.1~0.3者6眼。晶状体皮质混浊+~+++, 核硬度Ⅰ~Ⅳ级, 其中核硬度Ⅳ级核3眼。青光眼类型: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3眼、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4眼、原发性慢性开角型青光眼10眼、皮质类固醇激素性青光眼2眼、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2眼。

1.2 手术方法

常规散瞳及球周麻醉, 置上直肌牵引线, 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以下显微操作:做以穹窿部或角巩缘为基底的结膜瓣, 先在上方做3mm×4mm的巩膜瓣, 根据患者年龄和结膜下筋膜情况确定是否术中应用丝裂霉素及其使用浓度、使用时间;接着在颞侧角膜缘做宽3.2mm透明角膜切口, 通过此切口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然后缩小瞳孔, 上方巩膜瓣下切除1.5mm×2.0mm小梁组织, 全层切除虹膜根部组织, 10-0尼龙线缝合巩膜瓣2针, 结膜瓣以角巩缘为基底者, 缝合巩膜瓣两侧在上方角膜缘做2针可拆除调整缝线, 然后用可吸收线缝合结膜瓣, 自颞侧切口恢复前房。术毕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2.5mg及妥布霉素2万U。术后处理:术后术眼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眼液, 每天4次, 术后根据滤泡形态、眼压、前房深度情况决定拆除调整缝线时机。术后眼压控制良好的标准:术后随访的最终眼压在6~21mmHg之间;不使用抗青光服药物;无严重并发症。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2只眼手术均顺利完成, 术后1、3d、1周和术后1个月内每隔1周复查, 此后每隔1~3个月进行随访检查, 随访内容包括视力、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眼底检查等。术后随访最终眼压由术前22.15~32.09mmHg降至7.12~20.36mmHg, 平均 (13.87±1.74) mmHg, 无低眼压情况发生, 差异有显著性,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视力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 术前视力范围光感0.3。术后随访最佳矫正视力指数至0.8, 术后视力>0.2者27眼, 较术前明显好转, 经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并发症有角膜水肿、浅前房、瞳孔区渗出物:人工晶状体夹持、后发性白内障、瞳孔欠规则、虹膜后粘连等。滤过泡情况:22眼滤过泡呈扁平、弥散状, 为功能性Ⅱ型滤过泡;7眼无明显滤过泡或呈多血管结膜增厚外观, 为Ⅲ或Ⅳ型滤过泡。

3 讨论

在眼科现代显微手术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应用于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具有手术切口小, 手术时间短, 组织损伤轻, 房角及小梁结构无破坏等优点, 与以往小梁切除联合囊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 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 术后疗效好, 可更有效、长期地控制眼压。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由于患者长期局部滴用缩瞳剂, 或因急性发作, 造成瞳孔太小或散大、甚至虹膜广泛后粘连, 术前常规散瞳效果常不理想;闭角青光眼患者则因前房深度维持不佳、虹膜弹性差, 往往造成手术操作的困难。小瞳孔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前, 应充分解除瞳孔缘粘连, 采用粘弹剂和牵拉扩张法帮助瞳孔扩张, 部分病例还可用囊膜剪剪开瞳孔缘以扩大瞳孔;另外, 撕囊是一个相当关键的步骤, 应尽可能完成环形撕囊, 充分分离晶状体核与皮质, 超声乳化时可利用晶体钩在辅助切口撑开虹膜, 尽量做到直视下原位超声乳化, 不宜将超声乳化探针盲目伸至虹膜下操作。术中发生后囊膜破裂时, 处理方法同常规超声乳化手术, 需强调的是必须清除切口处外溢的玻璃体, 尽量回复虹膜, 保持瞳孔正常形态, 以利于术后滤过通畅。术后早期的并发症主要为角膜水肿及浅前房、瞳孔区渗出膜。角膜水肿的程度与晶状体核硬度、术中超声乳化能量及时间有关;术中应注意控制前房深度, 使用有效超声能量, 合理应用优质粘弹剂, 以减少手术对角膜内皮的损伤, 术后局部给予高渗脱水、激素及营养治疗, 一般约1周角膜水肿可缓解;瞳孔区渗出膜多见于急闭发作或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 术后应用激素、加强抗炎, 渗出膜一般在1周内可以吸收。术后晚期并发症以后发性白内障、瞳孔变形不规则多见。后发性白内障发展到一定程度, 可采用YAG激光截囊方法治疗, 以提高视力。

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中, 对于眼压控制良好且房角大部分开放者, 可考虑单独行白内障摘除手术;对于眼压控制不理想或需使用多种降眼压药物者 (不论房角开放或关闭) , 应尽早行抗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 即在行抗青光眼滤过手术的同时, 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2]。在本组研究病例中, 大部分病例术后视力获得提高, 少数视力提高不明显, 主要是因为患者本身眼底视神经萎缩。因此, 提出确诊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时应尽早手术, 早期行联合手术不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容易碎核, 术后炎性反应轻, 视力恢复快, 并发症少, 而且可避免抗青光眼术后因虹膜粘连、瞳孔张力差引起散瞳困难而导致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操作困难, 提高手术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家恺, 庞水发.把我国显微外科推向21世纪新里程[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00, 23:52~71.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45例 (45只眼) , 其中男19例 (19只眼) , 女26例 (26只眼) , 年龄50-78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21例 (21只眼) ,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9例 (4只眼) , 白内障晶状体膨胀继发青光眼12例, 外伤致继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3例 (3只眼) 。术前视力:光感阴性5只眼, 光感3只眼, 眼前手动一眼前指数18只眼, 0.02~0.1者l0只眼, 0.1~0.15者9只眼。眼压:最高达80mmHg以上, 最低30mmHg.

1.2 术前分析

患者均为老年人, 均为青光眼同时有中重度白内障, 分型: (1) 白内障晶体膨胀导致青光眼; (2) 青光眼同时有老年性白内障。根据房角情况, 房角粘连有, 根据前房深度都为浅前房, 通过术前药物治疗, 有一部分眼压能控制到正常, 角膜水肿消失, 有一部分眼压不能控制到正常, 术前眼压仍高, 角膜水肿前房浅。如果术前眼压能控制到正常则手术风险相对较低, 则实行三联手术, 如果术前眼压不能控制到正常眼压仍高, 前房仍浅则手术风险较大, 手术时角膜水肿, 前囊膜不能看清, 前房浅操作空间小, 容易造成角膜内皮细胞损失较多, 角膜内皮失代偿, 还容易造成房水反流, 恶性青光眼的发生。有些眼压不能控制, 白内障前房浅, 但光感消失, 已到绝对期。这些情况必须考虑到, 做手术时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术前谈话时要与患者及家属讲明白, 眼睛目前状况, 应选择什么样手术方法, 预后最好最差情况, 但无论哪种方法都要首先控制眼压消除青光眼带来的痛苦。

1.3 术前准备

术前应用降眼压药物降低眼压, 尽量要将眼压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 术前术眼滴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如施行三联手术, 术前2h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500mL, 术前30min复方托品酰胺散瞳3次。如是绝对期则不要这些术前准备直接上手术台行睫状体冷冻即可。

1.4 手术方法

一般采用三联手术[2]的手术方法手术先表面麻醉, 再使用球周麻醉, 软化眼球, 贴皮肤保护膜, 开睑器开睑, 庆大霉素稀释液冲洗结膜囊, 做上直肌牵引缝线, 于上方角膜缘10:00~2:00位剪开球结膜做结膜瓣, 烧灼巩膜面止血, 距角膜缘2mm处以角膜缘为基底做4 mm×4mm, 1/2巩膜厚度巩膜瓣, 巩膜瓣基底两端各向外平行切开约0.5~1.0mm, 厚度亦达1/2巩膜, 于巩膜瓣下继续向角膜缘潜行分离做巩膜隧道达角膜缘内1.5mm, 于颞侧角膜缘处行前房穿刺缓慢放房水, 前房内注入黏弹剂, 环形撕囊, 水分层水分离, 扩大隧道内切口达5.5mm或以上, 注水囊圈娩出晶体核, 同轴双腔管从上方及侧切口吸取残留皮质, 后囊膜抛光, 前房内再次注入黏弹剂, 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于囊袋内, 冲洗抽吸黏弹剂, 掀起巩膜瓣于巩膜隧道内切除小梁组织2mm×1mm大小, 切除根部虹膜做周切口, 恢复虹膜组织见瞳孔圆周切口可见, 巩膜瓣复位两角各缝合一针, 一针缝为可调节缝线, 球结膜瓣复位对位缝合。

眼压用药物不能控制, 角膜又水肿, 前房又浅, 又有残余视力, 这时直接三联手术风险很大。前期有两例患者先做了青光眼手术, 术后前房浅, 眼压5.5/4=20.55mmHg, ubm测量有恶性青光眼发生的可能, 又紧急抽取玻璃体后, 再行三联手术。后期再遇见眼压用药物不能控制, 角膜又水肿, 前房又浅, 又有残余视力的患者手术方式采用直接先抽取玻璃体, 眼压降低前房加深后再三联手术。

对于眼压用药物不能控制, 角膜又水肿, 晶体膨胀, 前房又浅, 无视力者则直接行睫状体冷冻。睫状体冷冻的方法:表面麻醉后用直径3.5mm的平冷冻头直接置于角膜缘后2.5mm处的结膜上轻压与巩膜上, 使眼球壁轻度内陷, 冷冻40~60s后冷冻头自行解冻撤离眼球。根据眼压情况来确定冷冻范围。

玻璃体抽吸的方法在巩膜瓣下角膜缘后3.5mm处, 用5mL注射器垂直于眼球壁行玻璃体腔抽液, 同时侧切口注入粘弹剂恢复前房[3]。

1.5 术后处理

睫状体冷冻术术毕涂典必殊眼膏包扎即可, 如暂时眼压升高可输甘露醇减低眼压。

三联手术术毕球结膜下注射妥布霉素2万u+地塞米松2.5mg, 涂典必殊眼膏包扎, 术后全身予以抗生素、激素, 术后第1天起换药:典必殊滴眼液、四环素可的松眼膏, 扩瞳与球结膜下注射妥布霉2万+地塞米松2.5mg, 术后5~7d拆除球结膜缝线出院, 门诊随访。

2 结果

2.1 眼压

术后45只眼眼压均满意控制在7~18mmHg, 随访1个月后眼压维持在10~18mmHg之间。

2.2 并发症

术后角膜水肿4只眼, 没有发展到角膜大泡, 角膜后弹力层皱褶5只眼, , 均于术后5d内消失, 人工晶状体表面纤维素性渗出膜2只眼, 经局部激素及散瞳治疗后3~5d内吸收, 所有病例未见前房积血、伤口渗漏。本组病例亦未发生后囊膜破裂。个别患者有眼压波动, 经过包扎或按摩眼压均调整到正常。

3 讨论

青光眼与白内障同时并存时, 首先应明确两种病之间的关系, 再看术前能否控制眼压, 晶体膨胀情况, 晶体混浊情况, 前房深浅情况, 视力情况再选择相应术式, 即必须明确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后, 再选择合适的术式, 本组病例的选择均是在青光眼诊断明确的基础上合并成熟期或近成熟期白内障的患者。未选择青光眼合并早期中期白内障患者在本组, 这类患者直接行抗青光眼手术即可。笔者认为是不要单纯行白内障手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术后一旦眼压控制不良, 再想做青光眼术就无法做了, 不如同时把青光眼做了, 这样就不用担心眼压问题了。一般青光眼患者在疼痛时, 主要是想解除痛苦, 所以降低眼压解除痛苦要放在第一位。

笔者认为单纯行白内障手术并不能控制已经出现眼压升高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眼压。如果考虑有青光眼因素在里面就不要选择单纯白内障治疗。单纯行白内障手术只可以解决一些处于临床前期的青光眼患者, 一些白内障源性的青光眼如膨胀期白内障所致青光眼、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等, 可以选择单纯行白内障手术来提高视力同时预防眼压升高的情况出现。而对于具有房角原因存在的且已出现眼压升高的青光眼患者需同时行抗青光眼手术。白内障手术后可以使使虹膜膈后退, 加深前房前后房空间增加, 房角明显增宽, 但并不能改善房角引流房水的功能, 需行三联手术重新建立新的房水引流通道, 才能在恢复视力的基础上有效地控制术后眼压。

对于术式的选择一定要采取灵活方式, 不要局限在一种方式上, 病情的不同采取的手术方式要不同。针对本组患者采取手术方式时, 要看几个方面, 看术前能否控制眼压, 角膜情况, 前房情况, 瞳孔情况, 晶体情况, 视力情况。这些情况决定了手术风险, 手术后眼压能否控制, 所以一定要综合考虑, 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这对术者和患者都有益。如果患者的视力已无光感, 就可以直接选取最简单的术式, 睫状体冷冻术, 它不用打开前房, 手术时间短, 手术风险小。如果患者术前能够控制眼压, 角膜水肿消失晶体前囊可以看清时, 选择三联术这些都有助于手术的完成, 减轻术后反应。如果患者术前眼压不能控制, 角膜仍有水肿, 前房浅, 晶体膨胀, 这时直接做三联术风险很大, 一是容易损伤角膜内皮二是不易撕囊三是容易引起恶青。这时就要先行玻璃体抽吸, 再行三联术这样手术风险降低, 手术成功率提高。

患者均为老年人角膜内皮细胞数目都有减低, 青光眼也导致角膜内皮细胞数量改变, 因此术中更应注意保护角膜内皮。同时青光眼白内障患者前房浅使手术操作空间小, 故应避免在撕囊、娩核及植人人工晶状体时损伤角膜内皮。有文献报道[4]三联手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下降, 内皮细胞损失率达 (11.8±3.4) %。应注意操作手法与技巧, 不要吝惜黏弹剂的使用, 充分进行水分离, 前房操作时应保护角膜内皮, 娩核时核下及前房注入适量黏弹剂, 抽吸皮质时减少前房进出次数。本手术方法采用手法碎核、娩核、充分使用黏弹剂, 能减少角膜内皮细胞术后的丢失率, 文献报道手法碎核的角膜内皮细胞术后丢失率低于白内障行超声乳化的角膜内皮细胞术后丢失率, 丢失率仅为6.9%。巩膜瓣一针缝紧, 一针为可调节缝线, 可调节缝线在术中也要扎紧, 术后可根据眼压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 青光眼与白内障同时并存对于术式的选择一定要采取灵活方式, 不要局限在一种方式上, 病情的不同采取的手术方式要不同, 是为患者解除痛苦同时又能减低手术医师的风险的双赢之策。

摘要:目的 根据青光眼白内障发病后, 白内障和青光眼的关系, 及青光眼眼压情况及控制情况及房角情况, 角膜情况, 视力综合分析来确定手术方式的临床观察分析。方法 对45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根据情况选择手术, 能控制眼压有视力者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巩膜瓣联合巩膜隧道切口行三联手术治疗, 如有视力, 眼压控制不佳角膜水肿前房浅者, 采用先抽取少量玻璃体再三联手术, 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术后并发症。如青光眼已到绝对期, 无法降下眼压又痛苦明显则直接行睫状体冷冻术, 降低手术风险又能解除疾病痛苦。结果 术后眼压均满意控制, 消除了青光眼的痛苦, 非绝对期的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所改善。结论 不同的患者根据眼压控制情况角膜前房视力情况选择相适应的手术方式, 相适应的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效果满意, 能够较好的控制眼压, 减轻痛苦, 达到术前预定手术目标。使患者满意, 医师患者在手术中风险共同降低达到双赢目标。

关键词:巩膜瓣联合巩膜隧道切口,三联手术,睫状体冷冻,玻璃体抽吸,白内障,青光眼

参考文献

[1]于兰, 袁小江, 廖明星.可调节缝线的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J].医学临床研究, 2008, 25 (10) :1841-1842.

[2]周文炳.临床青光眼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292-294.

[3]周小平, 何湘珍.青光眼白内障三联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 2006, 6 (6) :1333-1335.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 篇7

关键词: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小梁切除,人工晶体植入

青光眼是目前一类高发的眼科疾病, 可见于各类人群, 病情严重的患者视力严重减退, 急性发作时有剧烈的头痛, 且不能忍受, 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极大地危害了人体健康, 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1]。青光眼常常合并晶状体病即白内障, 更加加重了患者病情程度, 并且在治疗上更加复杂, 与单独治疗青光眼或白内障有很大差异。我院自2007-2011年采用了3种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临床效果差异明显, 现将3种方法的治疗过程及结果整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7年1月-2011年1月期间收入我院治疗的青光眼 (均为急性闭角型) 合并白内障患者84例, 所有患者均经询问病史、临床症状及眼科检查确诊。患者中男性有54例, 女性有30例;年龄52~74岁, 平均年龄为 (61.5±5.6) 岁。随机分成A组、B组及C组。A组患者28例, 共36只患眼;B组患者28例共38只患眼;C组患者28例, 共41只患眼。并使3组患者在男女比例及年龄组成上无明显差异, 在统计学上无意义 (P>0.05) 。

1.2 手术方法

1.2.1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手术。

对A组患者实施该手术。在手术前静滴250ml 20%甘露醇, 并用扩瞳眼液扩瞳。麻醉行球后麻醉, 用药2%的利多卡因。放置上直肌缝线进行牵引, 再以角膜缘为基底, 做高位结膜瓣及巩膜瓣。其后于角膜的右上方做一3.0mm的小切口, 并于左上方大约20°方向做一辅助切口, 然后实施超声乳化技术, 乳化白内障并吸取。吸尽后, 植入人工晶状体, 放置稳定后, 用缩瞳药1%的匹罗卡品进行缩瞳处理。然后切除小梁组织, 完成手术。

1.2.2 两阶段手术。

对B组患者实施该手术。先行切除患眼小梁组织手术, 术后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选取不同时间再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此术同上。

1.2.3 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结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对C组患者实施该手术。即不切除小梁组织, 其他手术方法同上。

1.3 术后处理

所有患者术后给予球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和庆大霉素, 结膜囊内涂以妥布霉素眼膏, 并在术后护理中给予全身抗生素治疗和糖皮质激素治疗。

1.4 观察指标

于术后2周后观察测量3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变化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视力:患者手术前视力情况见表1。患者手术后视力情况见表2。

从上述两个表中可以看出, 术前3组患者视力均为4.6以下, 且大多数为4.0以下;经手术治疗后, 3组患者视力均有提高, 低于4.6视力的患眼数明显减少, 并且在3组患者患眼中出现了高于5.0的视力;其中A组患者高于4.6视力的患眼数达20只, 占该组患眼的55.5%, B组有8只, 占该组的21.1%, C组有4只, 仅占该组的9.7%, 可以看出A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余两组, 统计学差异显著, 有意义 (P<0.05) 。

3讨论

白内障也是近年来多发的一类眼科疾病, 主要是眼内晶状体病变, 导致光线进入眼内障碍, 出现视物模糊为主的临床症状。其以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为主, 多发于中老年人, 造成了中老年患者生活诸多不便, 其较青光眼临床症状轻。青光眼分很多型, 临床表现上可以分为急性闭角型、亚急性闭角型、慢性闭角型及原发性开角型等等, 而在种类上又可分为先天性、原发性、继发性和混合型4类。其中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来势最凶猛, 病理上表现为眼内房角突然狭窄, 房水循环不畅、淤积, 导致眼压突然升高, 引起视觉细胞的损伤, 从而影响视力, 且发作时伴剧烈头痛、晕眩等严重不适感[2]。白内障一般以单发疾病为主, 患者以视物模糊前来就诊, 而青光眼常常合并白内障, 以头痛、视力急剧下降前来就诊。青光眼的治疗注重降低眼压, 通过建立新的房水循环途径引流淤积的房水从而达到降低眼压的目的, 在治疗中结合晶状体置换术可有效地解决了这两大眼科疾病的病因, 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两种合并疾病。

本院的此次回顾中, 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效果最好, 28例患者中36只患眼治疗后视力恢复在4.6以上的数目为20只, 所占比例为55.5%, 绝对大多数患者患眼视力在4.5以上。所以该手术方法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

参考文献

[1]肖明, 孙兴怀, 孟樊荣, 等.依据24h眼压峰值的青光眼个性化药物治疗观察 (J)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2, 12 (1) :36-39.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6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 排除眼伤史、肝肾功能严重障碍、精神异常等患者。其中男30例, 女36例, 年龄43~80岁, 平均年龄 (61.2±2.1) 岁, 共102只。抽签将6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 (小切口囊外三联术) 和治疗组 (超声乳化三联术) , 各33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年龄、患眼等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行眼压、视力、房角镜等检查, 并根据相关数据计算出人工晶体度数。

1.2.1治疗组

超声乳化三联术-人工晶体植入+白内障超声乳化+小梁切除术。术前保持患者眼压不超过20 mmH g, 若过高则行甘露醇 (浓度20%, 250 mL) 降压。术前半个小时散瞳 (托吡卡胺眼水) , 消毒铺巾。利多卡因 (2%, 3 mL) 行Tenon's麻醉及丙美卡因滴眼液表面麻醉。完成穹隆基底球结膜瓣及角膜缘基底 (3 mm×3 mm×4 mm) 梯形巩膜瓣制作后, 穿刺巩膜瓣直至前房, 注入黏弹剂, 有效分离囊与水, 超声乳化碎核, 并清洁干净皮质, 把人工晶体植入含有黏弹剂的囊袋中, 切除小梁组织 (1 mm×2 mm) 及部分虹膜根部, 有效恢复瞳孔, 之后将黏弹剂清除干净, 检查无误后缝合结膜瓣。

1.2.2对照组

小切口囊外三联术-人工晶体植入+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小梁切除术。术前准备及麻醉方式同上。完成角膜缘基底 (3 mm×4 mm) 三角形巩膜炎工作, 顺着巩膜瓣角膜缘切口用隧道刀往右开通2 mm的隧道, 且通向透明角膜内1 mm, 穿刺巩膜隧道至前房, 注入黏弹剂, 有效分离囊与水, 适当扩大切口至6 mm, 徒手将前房及囊袋中显露的晶体皮质吸出来, 把人工晶体植入含有黏弹剂的囊袋中, 小梁组织 (1 mm×2 mm) 及部分虹膜根部切除, 有效恢复瞳孔。双手吸净黏弹剂后用尼龙线缝合板层巩膜瓣相应位置, 并把线结有效埋藏, 内翻严格缝合结膜瓣, 检查符合要求后结束手术。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抗生素、眼药水 (典必殊、托吡卡胺眼水) 等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分析, 其中治疗效果包括视力、眼压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眼压变化

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及眼压情况明显改善 (P<0.05) ,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手术后视力、眼压改善差异不大 (P>0.05)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见附表。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治疗组术后出现并发症4例 (12.12%) , 其中前房渗出2例, 浅前房1例, 角膜水肿1例;对照组术后出现并发症10例 (30.30%) , 其中前房渗出2例, 浅前房2例, 角膜水肿2例, 前房积血2例, 瞳孔不圆1例, 人工晶体夹持1例。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发病率较高, 白内障膨胀期可能引发青光眼, 而青光眼药物或手术治疗 (小梁切除术) 会加剧白内障病情[2]。为此采取安全有效手段治疗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至关重要。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治疗的目的及原则在于提高视力及降低眼压。传统的单纯小梁切除术虽然有一定的疗效, 但滤过道易堵塞, 致使眼压上升而引发青光眼, 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伤害及经济负担[3]。随着显微技术及眼科设备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三联手术已成为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治疗的重要手段。

本研究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视力、眼压分别与手术前比较,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此外, 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低, 这与两种三联手术特点有关。

综上所述, 超声乳化三联术及小切口囊外三联术均能明显改善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视力及眼压, 效果良好。但超声乳化三联术相对小切口囊外三联术并发症少, 可优先考虑。

摘要:目的 探讨三联手术在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6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抽签将其分为两组, 各33例, 对照组采取小切口囊外三联术 (人工晶体植入+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小梁切除术) , 治疗组行超声乳化三联术 (人工晶体植入+白内障超声乳化+小梁切除术) , 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后眼压、视力明显好转, 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此外, 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5。结论 超声乳化三联术与小切口囊外三联术均能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及眼压, 效果显著, 但前者并发症相对较少, 可优先选择。

关键词:小切口囊外三联术,超声乳化三联术,白内障合并青光眼

参考文献

[1]聂洪荣.两种不同三联手术方法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师, 2013 (30) :150-151+154.

[2]黄洲基.超声乳化三联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2 (10) :77-78.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 篇9

【关键词】 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闭角性青光眼;疗效观察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10.05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3676—02

随着近年来发生白内障的人数逐年增多,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大概存在20%人群发生白内障1—2,已经引起医疗界的广泛关注,所以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和调研一直是医务人员努力的方向。由于白内障患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水肿的晶状体常会增大导致房角堵塞,进而造成房水外排受阻,引起眼内压明显增高,常会合并闭角性青光眼的出现,最后两者相互作用最终造成视神经萎缩而失明3;同时青光眼也可以影响白内障的功能,最终对于视力的降低具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对于闭角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早期进行诊断治疗显得尤为关键,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手段一直都是争论的焦点,主要存在以下3种治疗方法:单纯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青光眼白内障手术同期联合开展治疗;一期进行房角小梁切除,二期进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随着眼科疾病治疗经验的积累及医疗设备的更新,对于闭角性青光眼治愈采取单纯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进行治疗已经成为可能。所以我院倡导采取该种方法进行该病的治疗,疗效可观,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8—2011年收治的98例患有闭角性青光眼的患者,共计124眼,男64例,女34例,年龄43—77岁,平均年龄为53.5岁,其中原发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为68例(78眼),继发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为30例(46眼)。该组患者均经眼科一般检查后,所有患者均存在合并白内障情况,视力均低于0.5。采取非随机分组的方式,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共68例(74眼),该组患者房角粘连程度小于圆周的一半,术前采取3种或者以上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眼内压,而采取单纯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共56例(50眼),该组患者房角粘连程度大于或者等于圆周的一半,在術前使用3种或者以上的药物无法有效地控制眼内压,采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

1.2 术前处理及检查 住院患者均给予常规检查,包括在裂隙灯下测眼压及局部眼征体检,同时对症处理治疗,对于眼压增高的患者,应该给予降压药物联合降压眼药水联合治疗,给予20%甘露醇静滴以提出血液渗透能力,排除多余水分进而降压,而眼药水方面一般给予2种或者以上降压眼药水进行治疗,本院用的较多的为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或者0.5%噻吗心胺滴眼液等。待眼部眼压控制趋于稳定后,同时进行泪道冲洗减轻眼部炎症后,对患者进行房角镜检查。对于手术禁忌的情况进行排除,及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处理以确保手术安全。

1.3 手术方法 术前30min采取复方托品卡胺散瞳,复方奥布卡因滴眼3次以上进行表面麻醉,2%利多卡因与0.75%布比卡因等量混合进行球后麻醉。术中缝线固定上直肌,做穹隆部为基底的结膜瓣。角膜缘后1.5mm做弦长6.0mm反眉形隧道切口,内口达角膜缘内1.0mm,做10点位透明角膜1.5mm长辅助切口,注入黏弹剂,隧道刀穿刺进入前房,直径6mm环行撕囊或开罐式截囊后用BBS液充分水分离.旋拨晶状体核入前房.切核刀将核切为两半后分别娩出.吸出残留皮质,囊袋内注入黏弹剂,植入人工晶状体,吸出黏弹剂,前房内注入毛果芸香碱缩瞳.如行小梁切除则剪开巩膜隧道两侧形成巩膜瓣,切除约1mmx2mm大小含小梁的角巩膜组织,相应部位做周边虹膜切除。10—0尼龙线间断缝合巩膜瓣两侧各1针,球结膜褥式缝合,手术完毕球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2.5mg,再涂眼膏包术眼。

1.4 随访观察 为了解患者的临床疗效,需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治疗,一般观察时间设定为术后的一周内需每天随访,术后3个月内进行隔月探访,之后采取每半年随访一次。

1.5 统计学方法 将所记录的数据经SPSS软件统一处理后,比较每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眼内压、视力及前房深度,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之间在治疗后眼内压、视力及前房深度的情况,计数资料采取(χ±s)表现形式,若P<0.05说明两组存在明显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前房深度比较 对照组术前测量所得的前房深度为(1.81±0.47)mm,研究组术前前房深度为(1.81±0.39)mm,对照组术后前房深度(2.90±0.50)mm。研究组术后前房深度(3.30士0.41)mm。经统计学比较后,两组患者的前方深度在术前术后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2.2 视力比较 将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及随访期间的视力矫正情况比较,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术前和术后视力恢复均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视力矫正不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2.3 眼内压比较 对于眼内的测定,都是在给予降压药物治疗后,再进行测定的。对照组术前用药后平均眼压为(25.32±5.04)mmHg,术后平均眼压为(13.21±4.23)mmHg,研究组患者在进行术前用药后,进行眼压测定,其平均眼压为(25.78±5.68)mmHg,术后平均眼压为(13.46±4.16)mmHg,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进行比较,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2.4 并发症情况 两组患者均出现并发症,其中研究组有1例出现后囊膜破裂,术后角膜炎症反应较严重,眼压一过性升高,角膜出现水肿,采取药物进行对症治疗,经半个月后症状完全缓解,患者康复出院。而对照组中有2例出现后囊膜破裂的情况,但是对于人工晶状体的植入不产生影响,手术成功后,针对出现的角膜水肿及眼压增高情况,给予药物治疗,患者待13天,好转出院。

3 讨 论

对于白内障合并闭角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治疗方式在国内外的学者中一直饱受争议,有些学者主张,采取单纯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4,可以在治疗白内障的同时提高视力,而有些学者主张采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的同时,在配合房角小梁的清除,从而根治闭角性青光眼,但是这种方法在患者术后随访中来看,后遗症较多,容易因眼压的降低发生黄斑病变的出现导致视力的下降,同时还可发生迟发性眼滤泡破裂的情况5。本次研究中回顾性分析所筛选的患者大多数都是来自于农村,患者在来院就诊时,白内障往往已经发生为成熟阶段,需要采取白内障囊外摘除治疗。综上所述,研究组和对照组所采取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性青光眼方法均可以改善患者视力,但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方法简便易行,尽可能保持组织完整性,并发症少,较为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芹,欧阳珊,李睿姝,等.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房角粘连与视野缺损的关系[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1,29(12):1319—1321.

[2] 謝爱宏,谭辉,吴玉珍,等.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瞳孔扩大的手术治疗[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1,27(21):3940—3941.

[3] 祁勇军,曾锦,梁凤鸣,等.冷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微切口推注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0):1837—1839.

[4] 李春玲,LI Chun—ling,等.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2,30(2):156—159.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2月—2014年8月该院收治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24例, 按照患者病情不同和手术方式的不同选择性非随机分为三组, A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组 (房角粘连大于50%, 药物无法控制眼压, 视力大于0.5) , B组:复合式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组 (房角粘连大于50%, 合并白内障较重且视力小于0.5) , C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组 (房角粘连在25%~50%之间, 合并白内障, 药物可以控制眼压) 。A组41例, 男17例, 女24例;年龄42~64岁, (51.17±4.98) 岁, B组52例, 男22例, 女30例, 年龄40~71岁 (52.2±5.35) 岁, C组31例, 男14例, 女17例, 年龄43~67岁 (52.19±5.21) 岁。

1.2 手术方法

(1) A组:做以角膜缘为基底的高位结膜瓣, 做4 mm×4mm巩膜瓣, 0.3 mg/m L丝裂霉素棉片置于巩膜瓣下3 min, 200 m L平衡液冲洗术野。10点位行前房穿刺, 切除小梁组织1 mm×1.5 mm, 宽基底周边虹膜切除, 巩膜瓣缝合1针, 做预置缝线, 缝合球结膜及筋膜。 (2) C组:2点位行前房穿刺, 12点位做透明角膜或角巩膜缘切口, 环形撕囊, 水分离及水分层, 原位劈核超声乳化晶状体核, I/A注吸皮质, 植入可折叠人工晶体。 (3) B组:分两种术式: (1) 做透明角膜切口, 按C组方法操作完成后, 于辅助切口注入卡米可林缩瞳, 再按A组方法操作; (2) 按A组方法操作至冲洗丝裂霉素, 2点位行前房穿刺, 巩膜瓣下做角巩膜缘切口, 按C组方法操作完成后, 做巩膜瓣下角巩膜缘切口后唇小梁组织切除, 宽基底周边虹膜切除, 巩膜瓣底角两侧各缝合1针。再按A组方法行后续手术步骤。

1.3 随访观察指标

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门诊复查, 检查项目包括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例数 (n) 和百分率表示, 应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手术缓解率对比

三组手术治疗缓解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缓解 (CR) :视力基本恢复, 眼压控制良好;部分缓解 (PR) :视力部分恢复, 眼压稳定下降;无变化 (NC) :治疗前后视力、眼压基本无改变。缓解率=CR+PR/总例数, 见表1。

2.2 视力对比

三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0.2的眼数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

2.3 眼压对比

术前C组眼压比A组和B组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A组与B组手术前后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C组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注:与手术前比较 (*P<0.05) 。

注:*P<0.05。

2.4 并发症对比

术中各种并发症和术后脉络膜脱离、低眼压、高眼压三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白内障加重, A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 差异明显 (P<0.05) ;角膜水肿和前房反应, B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和C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 房角逐渐变窄, 前房逐渐变浅, 晶体逐渐变厚, 导致青光眼和白内障在临床上往往是并存的[3,4]。目前普遍认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有三种手术方式[5,6,7], 通过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取得良好的疗效[8]。复合性小梁切除术优点是手术时间短、费用低、相对容易操作;缺点是对于白内障较重患者视力提高不显著, 而且远期复发的几率高, 手术有可能加重白内障, 并为以后白内障手术增加难度。青白联合手术优点是可以促使虹膜后移, 利于房角开放, 对于眼压的长期控制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避免了二期白内障手术;缺点是手术较为复杂, 费用高、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优点是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 手术相对容易操作;缺点是降眼压效果较局限, 适用人群窄, 而且有二次抗青光眼手术的可能。

如何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出较为妥善的处理已成为临床较为突出的问题[9]。该研究根据三种术式的不同优缺点针对不同的患都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主要适用于房角粘连大于50%, 药物无法控制眼压, 白内障程度较轻, 视力大于0.5[10], 或复杂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不适合联合手术的患者;青白联合手术主要针对药物无法控制眼压, 房角粘连大于50%, 合并白内障较重且视力小于0.5的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适用于瞳孔阻滞型青光眼, 房角粘连在25%~50%之间, 合并白内障, 药物可以控制眼压, 视力小于0.5的患者。

该研究通过临床观察表明, 三种术式缓解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手术前后视力≥0.2的眼数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与B组手术前后眼压,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C组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术中各种并发症和术后脉络膜脱离、低眼压、高眼压等方面三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白内障加重方面, A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角膜水肿和前房反应方面, B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和C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 三种术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均能取得较好疗效, 临床医生术前应详细检查患者, 根据不同病情, 严格掌握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适应症, 并根据不同手术方式的熟练程度和医院条件综合选择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王伟.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52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 5 (13) :35-36.

[2]陈洪明.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联合手术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 2009, 10 (6) :157-158.

[3]丁晓艳.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 2009, 17 (13) :232-233.

[4]唐立强, 周相凤, 初日旭, 不同术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65例临床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 2008, 20 (13) :1438-1439.

[5]Verges C, Cazal J, Lavin C.Surgical strategie S, in patients with cataractand glaucoma[J].Curr Opin Ophthalmol, 2005, 16 (1) :45-41.

[6]Nerbauer H, Kirchhof B, Yalvac l, et al.Phacoemulsification with andwithout trabeculectomy in patients with glaucoma[J].Ophthalmic Surg Lasers, 2006, 28 (4) :469-475.

[7]Peralsalo R.Phaco-emulsification of cataract in eyes with glaucoma[J].Acta Ophthalmol Scand, 2008, 75 (2) :299-300.

[8]阳光,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不同联合手术方式的疗效比较[J].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2, 18 (12) :1811-1813.

[9]周文炳.临床青光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91-194.

上一篇:高校后勤经济的管理下一篇:田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