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青光眼

2024-12-07

老年青光眼(共6篇)

老年青光眼 篇1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青光眼延误的诊治原因。方法加强老年人眼睛健康的宣教工作, 树立定期体验的意识, 建立及时就医的行为, 提高其子女对青光眼疾病的认识。结果防止了慢性青光眼带来的视功能损害。结论老年人缺乏眼病常识, 导致在就医时已处于青光眼晚期甚至绝对期。

关键词:老年慢性青光眼,延误诊治,对策

青光眼是最常见的致盲性疾病之一, 以眼压升高、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特征。多数情况下, 视神经损害的主要原因是高眼压, 也有少数发生在正常眼压, 称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青光眼的临床特征虽然多样化, 但最重要的危害是视功能损害, 其表现为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 慢性高眼压及持续高眼压, 后期造成视神经萎缩, 导致缺损[1]。青光眼导致的视力下降、视野缺损一旦发生, 是不可恢复的。因此青光眼强调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在临床工作中, 有很大一部分老年性青光眼, 尤其是慢性青光眼, 往往由于知识缺乏, 没有定时体验的概念, 没有及时就医的行为, 信息来源不正确等, 导致患者就医时已处于青光眼晚期, 有些到了青光眼绝对期, 最终致使视力丧失, 甚至眼球摘除。

1 临床资料

我科2006年1月-12月共收治老年慢性青光眼患者12例, 男5例, 女7例, 年龄54岁~89岁, 平均年龄73岁。其中10例为病程晚期, 视力为0.15~无光感, 视野缺损明显, 占83%。仅有2例为疾病的进展期, 视力0.25~0.8, 占17%。

2 延误诊治原因分析

2.1 知识缺乏

患者缺乏青光眼相关知识, 缺乏相关信息及信息来源少, 不了解青光眼的早期症状, 更不了解青光眼所带来危害及后果。

2.2 没有定时体检的意识

青光眼的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发病率增高, 而青光眼早期的患者往往只有在体检中被发现。特别是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因其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或没有特异性不易发现。因此建议老年人增加定期体检的意识, 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2.3 信息不正确

因老年性慢性青光眼以视力渐进性下降及隐匿性视野缺损为主, 其他症状不明显, 且与老年性白内障症状相似, 因此很多老年人在视力下降后还误认为是白内障。曾有1例在我科住院的青光眼晚期女性患者, 很后悔地告诉笔者说:“我的视力下降有一年多了, 我也不知是什么病, 别人告诉我说这是白内障, 不要急着去医院, 要等到两个指头伸出来看不到的时候才去医院做手术。我就在家等啊等, 等到现在两个指头伸出来都看不到了才来医院, 可这一诊断说是青光眼, 视力不能恢复了, 你说我冤不冤?”

2.4 没有及时就医

很大一部分老年人一辈子都很坚强, 善于忍受, 有一点小毛小病总认为熬一熬就过去了, 而不是及时寻求医生或者朋友的帮助;再加上慢性青光眼没有明显疼痛症状, 因此有一部分老年人到眼晴看不见了才到医院诊治, 甚至失明了也认为是老了的原因。

2.5 子女没有及时带老人就诊

很多老年性慢性青光眼患者行动不便, 需要子女陪护就诊, 有些子女忙, 且认为年纪大了视力下降是正常现象, 或者认为是白内障, 择期去做手术就行了。等到有空时才带老人去就诊, 往往一查就是眼压非常高, 视力破坏明显, 属于晚期青光眼。

3 护理对策

3.1 加强健康知识宣传

加强对青光眼预防知识的宣传, 成立社区防盲组织, 致力于白内障、青光眼等知识的普及, 利用张贴海报、宣传画等形式, 宣传常见致盲疾病, 提高老年人对常见致盲疾病的认识, 以尽可能早发现、早治疗, 从根本上达到防治目的。

3.2 增强老年人定期体检的意识

虽然医学在不断发展, 科学日益进步, 医学上的很多难题都被攻破, 但许多疾病还是无法治愈, 需要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来防止疾病给人类带来痛苦。青光眼患者一旦视力下降, 视野缺损, 是呈不可逆性的, 因此特别要加强老年人定期体检的意识。

3.3 养成及时就医的习惯

一旦出现视力下降, 视野缩小, 视物模糊, 眼酸、眼胀、虹视、雾视等征兆, 就应立即主动就医, 以便及时发现, 及时诊治, 可以防止视神经的进一步损害。

3.4 加强子女对老年性青光眼的认识

俗话说家有老人是个宝, 老人健康就是福。一个人到了晚年双眼却失明了, 不仅无法安享晚年, 还会给子女晚辈带来很多麻烦。做子女的要认识到青光眼是致盲性疾病之一, 不管多忙, 都要多关心重视老人的健康问题, 发现老人有眼睛方面的问题, 要及时陪护就医, 防止不可逆性的损害, 以免留下遗憾。

4 讨论

慢性青光眼除了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外, 其他临床症状不明显, 很容易被老年人误认为是老年性白内障。加上有些老人没有定期体检的意识, 没有及时就医的行为, 以及晚辈的忽视等原因, 导致很大一部分老年慢性青光眼在就诊时已处于晚期或绝对期。因此, 应对老年人加强眼睛健康宣传力度, 扩大健康宣教人群, 改进健康宣教的手段, 树立老年人定期体验的意识, 建立及时就医的行为, 并提高子女对青光眼疾病的认识, 从而最大限度地防止慢性青光眼带来的不可逆性视功能损害, 减少老年人失明的发生,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家琦, 李凤鸣.实用眼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422

老年青光眼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6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 排除眼伤史、肝肾功能严重障碍、精神异常等患者。其中男30例, 女36例, 年龄43~80岁, 平均年龄 (61.2±2.1) 岁, 共102只。抽签将6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 (小切口囊外三联术) 和治疗组 (超声乳化三联术) , 各33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年龄、患眼等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行眼压、视力、房角镜等检查, 并根据相关数据计算出人工晶体度数。

1.2.1治疗组

超声乳化三联术-人工晶体植入+白内障超声乳化+小梁切除术。术前保持患者眼压不超过20 mmH g, 若过高则行甘露醇 (浓度20%, 250 mL) 降压。术前半个小时散瞳 (托吡卡胺眼水) , 消毒铺巾。利多卡因 (2%, 3 mL) 行Tenon's麻醉及丙美卡因滴眼液表面麻醉。完成穹隆基底球结膜瓣及角膜缘基底 (3 mm×3 mm×4 mm) 梯形巩膜瓣制作后, 穿刺巩膜瓣直至前房, 注入黏弹剂, 有效分离囊与水, 超声乳化碎核, 并清洁干净皮质, 把人工晶体植入含有黏弹剂的囊袋中, 切除小梁组织 (1 mm×2 mm) 及部分虹膜根部, 有效恢复瞳孔, 之后将黏弹剂清除干净, 检查无误后缝合结膜瓣。

1.2.2对照组

小切口囊外三联术-人工晶体植入+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小梁切除术。术前准备及麻醉方式同上。完成角膜缘基底 (3 mm×4 mm) 三角形巩膜炎工作, 顺着巩膜瓣角膜缘切口用隧道刀往右开通2 mm的隧道, 且通向透明角膜内1 mm, 穿刺巩膜隧道至前房, 注入黏弹剂, 有效分离囊与水, 适当扩大切口至6 mm, 徒手将前房及囊袋中显露的晶体皮质吸出来, 把人工晶体植入含有黏弹剂的囊袋中, 小梁组织 (1 mm×2 mm) 及部分虹膜根部切除, 有效恢复瞳孔。双手吸净黏弹剂后用尼龙线缝合板层巩膜瓣相应位置, 并把线结有效埋藏, 内翻严格缝合结膜瓣, 检查符合要求后结束手术。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抗生素、眼药水 (典必殊、托吡卡胺眼水) 等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分析, 其中治疗效果包括视力、眼压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眼压变化

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及眼压情况明显改善 (P<0.05) ,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手术后视力、眼压改善差异不大 (P>0.05)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见附表。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治疗组术后出现并发症4例 (12.12%) , 其中前房渗出2例, 浅前房1例, 角膜水肿1例;对照组术后出现并发症10例 (30.30%) , 其中前房渗出2例, 浅前房2例, 角膜水肿2例, 前房积血2例, 瞳孔不圆1例, 人工晶体夹持1例。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发病率较高, 白内障膨胀期可能引发青光眼, 而青光眼药物或手术治疗 (小梁切除术) 会加剧白内障病情[2]。为此采取安全有效手段治疗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至关重要。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治疗的目的及原则在于提高视力及降低眼压。传统的单纯小梁切除术虽然有一定的疗效, 但滤过道易堵塞, 致使眼压上升而引发青光眼, 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伤害及经济负担[3]。随着显微技术及眼科设备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三联手术已成为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治疗的重要手段。

本研究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视力、眼压分别与手术前比较,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此外, 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低, 这与两种三联手术特点有关。

综上所述, 超声乳化三联术及小切口囊外三联术均能明显改善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视力及眼压, 效果良好。但超声乳化三联术相对小切口囊外三联术并发症少, 可优先考虑。

摘要:目的 探讨三联手术在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6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抽签将其分为两组, 各33例, 对照组采取小切口囊外三联术 (人工晶体植入+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小梁切除术) , 治疗组行超声乳化三联术 (人工晶体植入+白内障超声乳化+小梁切除术) , 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后眼压、视力明显好转, 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此外, 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5。结论 超声乳化三联术与小切口囊外三联术均能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及眼压, 效果显著, 但前者并发症相对较少, 可优先选择。

关键词:小切口囊外三联术,超声乳化三联术,白内障合并青光眼

参考文献

[1]聂洪荣.两种不同三联手术方法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师, 2013 (30) :150-151+154.

[2]黄洲基.超声乳化三联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2 (10) :77-78.

老年青光眼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眼科收治的老年白内障续发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80例(80眼)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57例(57眼),女23例(23眼);年龄分布在52~73岁,平均年龄(66.57±5.38)岁;病程16 h~38 d,平均病程(7.44±2.67)d;临床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雾视、眼红、眼胀,虹膜膨隆、前房变浅等。患者术前均接受眼球检查、视图测试、眼压测定(Goldmann)[2]、裂隙灯等常规检查确诊。

1.2 方法

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囊外三联术)[3]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超声乳化三联术)[4],术后进行随访,分别对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自然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对照组手术方法

对照组患者选择囊外三联术。患者行局部麻醉,以穹窿作为基底作结膜瓣,上方巩膜作以角膜缘为基底1/2层厚三角形巩膜瓣,从角膜缘切口向两侧扩大切口,娩出晶状体核,选择10-0尼龙线对膜瓣根部进行缝合,后行闭合式灌注及抽吸术,将前房的晶体皮质清除,拆除角膜缘及巩膜根部的缝线,选取适当间距在囊袋内注入黏弹剂,运用旋转法将人工晶体植入囊袋,将虹膜根部切除,缝合巩膜瓣、角膜缘、结膜。

1.2.2 观察组手术方法

观察组进行超声乳化三联术。手术前眼压控制在20 mm Hg以下,利用美多丽-P[5]滴眼帮助散瞳,患者进行球后麻醉,以穹隆为基底作球结膜瓣,以角膜缘为基底,做4 mm×5 mm巩膜瓣,在巩膜瓣下作穿刺进入前房,并在前房内注入黏弹剂,原位超声乳化粉碎晶状体核,吸净皮质,扩大切口至5.5 mm,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切除小梁组织,用10-0尼龙线缝合巩膜瓣游离角和结膜瓣。

1.3 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视力、眼压、散光、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形式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均未玻璃体脱出、后囊破裂、前房出血等术后并发症,对照组术后早期发生角膜轻度水肿7例、房水混浊5例;观察组术后早期发生角膜轻度水肿4例,房水混浊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眼压、散光和视力均较治疗前出现明显好转,而且观察组的治疗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青光眼和白内障都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致盲眼病,且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青光眼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过程中会加重白内障的病情,白内障在膨胀期和熟期又可继发青光眼,故治疗中经常将青光眼和白内障共同治疗[6]。在该组研究中,两组患者的视力、眼压及散光情况都较术前出现明显改善,而且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尤其是观察组术后眼压已达到平均(13.51±3.24)mm Hg的理想水平。另外,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在对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患者进行白内障摘除术的同时,联合植入人工晶体的手术方法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而且随着手术技巧的日益成熟,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越来越少,治疗效果也得到了不断提高,该组研究中的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玻璃体脱出、后囊破裂、前房出血等术后并发症。对照组术后早期只发生角膜轻度水肿7例、房水混浊5例;观察组发生角膜轻度水肿4例,房水混浊3例,后经对症治疗均取得痊愈。

传统的治疗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手术方法经常要通过2次手术来完成,这样既增加了手术的风险,提高并发症的发生机率,同时也对患者身心造成二次损伤,加重患者的治疗负担。随着临床中白内障手术技术的日益成熟,联合手术治疗的方法已广泛开展,联合手术有利于房角开放,对眼压控制效果好,能够有效避免和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缩短康复时间。在临床中,要注意针对患者的身体情况选择联合的手术项目以及手术方式,对于老年硬核患者应选用囊外三联术。

摘要:目的 探讨观察两种手术方法在治疗老年人白内障续发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6月期间该院眼科收治的老年白内障续发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80例(80眼)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分别对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没有出现玻璃体脱出、后囊破裂、前房出血等术后并发症,对照组术后早期发生角膜轻度水肿7例、房水混浊5例;观察组术后早期发生角膜轻度水肿4例,房水混浊3例。结论 超声乳化三联术是治疗老年自内障后续青光眼合的理想术式,但对于老年硬核患者不宜进行超声乳化的患者也可选用囊外三联术。

关键词:白内障,青光眼,老年人

参考文献

[1]马文豪.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高龄患者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32):97-98.

[2]韩立坡,韩瑶,许厚银,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激光虹膜周边切开术前后昼夜眼压波动及眼部血流动力学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0,31(11):553-555.

[3]薛红玉,胡铁民.高龄白内障手术方法探讨[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7):121-122.

[4]丁晓艳.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09,17(3):232-233.

[5]孔庆健.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1,11(2):35-37.

老年青光眼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我科共进行69例三联手术, 其中有36例 (42眼) 是老年白内障并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 其中男16例17眼, 女20例25眼, 左眼15例, 右眼19例, 双眼4例。患者年龄49~75岁, 平均年龄为62.5岁。术前视力均≤0.5, 平均眼压 (23.42±3.56) mm Hg, 术前通过药物将眼压控制至20mm Hg以下。

1.2 术前准备

所有患者在术前3d之内接受眼科例行检查, 检查项目包括视力、眼压、房角、色觉、光定位及眼部A/B超等。术前1d停用缩瞳剂, 术前30min测瞳孔直径后用红汞冲洗结膜囊并以美多丽扩瞳, 眼压过高的患者可静脉点滴20%甘露醇250m L, 使眼压快速下降达到手术要求范围[1]。

1.3 手术方法

以1%爱尔卡因进行表麻, 上方球结膜下注射0.5m L2%利多卡因液, 在12点上方作以角膜缘为基底“L”型结膜辨。12点方位4×5半层巩膜辨, 2.8mm从巩膜辨间遂道切口入前房, 前房注入粘弹剂, 15°的刀作3点方位角膜缘侧切口, 连续环行撕囊, 水分离、分层, phaco头伸入晶体核乳化并吸出, 用I/A吸净皮质, 5.5mm的刀扩口, 植入直径5.5mm硬质人工晶体, 剪去巩膜辨下4mm的小梁组织及0.5mm直径12点方位的根部虹膜, 10-0线缝合巩膜辨双侧上下各1针, 8-0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球筋膜和结膜[2]。

2 结果

2.1 视力

术后随访2~12个月, 平均9.5个月。36例 (42眼) 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其中视力<0.3者5眼, 占11.90%, 0.3~0.5者18眼, 占42.86%, 视力>0.5的19眼, 占45.24%, 术后眼压明显低于术前。详细见表1。

2.2 眼压及前房深度

术后1周42眼眼压明显低于术前。术前眼压21~25mm Hg者14眼, 26~30mm Hg者23眼, 31~35mm Hg者5眼, 平均眼压为 (23.42±3.56) mm Hg。术后眼压10~15mm Hg者27眼, 16~20mm Hg者15眼, 平均眼压为 (12.03±3.47) mm Hg。

2.3 术后并发症

术后角膜水肿8眼, 为轻度水肿, 均于术后1~7d内消失;前房积血3眼, 术后2~5d吸收;术中无一例玻璃体溢出, 术后无浅前房发生。

3 讨论

白内障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眼科疾病, 对其采取何种治疗也一直是眼科领域存有争议的一大难题。多年来, 对白内障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分期手术还是联合手术, 一直为临床所探讨。对白内障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手术的关键在于术后能否控制眼压和提高视力。传统的白内障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采用分期手术法, 即先行滤过手术降眼压治疗青光眼, 这种手术长期控制眼压较好, 仅适合单纯治疗青光眼, 但若接连进行白内障手术, 则增加了手术的难度, 且术后并发症较多。因为患者进行青光眼手术后, 受手术的影响, 改变了房水成分和眼内代谢的紊乱, 导致白内障加重需行白内障手术, 造成眼部2次损伤, 2次手术也伴有2次并发症的危险, 加重了患者的病痛程度的同时, 也加大了患者的经济损失[3]。本组36例42眼白内障合并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三联手术, 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术后视力<0.3者5眼, 占11.90%, 0.3~0.5者18眼, 占42.86%, 视力>0.5的19眼, 占45.24%, 平均眼压为 (12.03±3.47) mm Hg。与国外报告的视力>0.5者占60%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这可能与我国患者多发展到中晚期才施行手术, 术前视力已经较差有关。由于三联手术具有视力恢复快、术后眼压稳定散光小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成为了近几年来临床上广泛采用眼科手术方法。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白内障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三联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我院于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36例老年白内障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36例 (42眼) 患者实行三联手术前后的视力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随访2~12个月, 36例 (42眼) 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其中视力<0.3者5眼, 占11.90%, 0.3~0.5者18眼, 占42.86%, 视力>0.5的19眼, 占45.24%, 术后眼压明显低于术前。结论 老年白内障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三联手术远期疗效好, 能较好的改善视力, 术后并发症较少。

关键词:老年白内障,青光眼,三联手术

参考文献

[1]沈萍, 陈惠英.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并白内障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12: (5) .

[2]张瑞君.青光眼白内障白内障三联手术的临床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 2009, 9: (10) .

老年青光眼 篇5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院2013年9—11月眼科收治的老年青光眼患者52例作为研究组, 诊断标准参考第8版教材《眼科学》[4], 排除沟通障碍、患有其他眼病者, 其中男28例, 女24例;年龄60~75岁, 平均 (68..2±4.3) 岁。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实施局麻下小梁切除手术治疗。选择同期52例老年青光眼患者为对照组, 所有患者入院后治疗方法与研究组一致, 其中男30例, 女22例;年龄60~74岁, 平均 (67.1±4.2) 岁。2组老年青光眼患者性别组成、年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1.2.1 延续性护理干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青光眼术前护理, 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 进行3个月的常规随访和复查;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 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成立延续性护理干预小组, 成员包括医生1名, 主任护师1名, 主管护师1名, 护士2名, 对研究组患者进行3个月的延续性护理干预: (1) 建立患者延续性护理档案, 患者入院诊断、入院时间、出院时间、家庭住址、经济情况, 干预前后眼压、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变化。 (2) 电话回访, 出院后前4周进行每周2次的电话回访, 4周后进行每星期1次的电话回访。内容包括督促患者规律坚持药物治疗, 询问患者近期病情变化, 回答患者对疾病产生的疑问, 约定下次电话回访的时间等; (3) 家庭随访, 延续性干预小组组员在患者家中教授青光眼疾病的相关知识, 正确的自测眼压、眼部按摩、滴眼药水法, 对患者进行饮食、运动、生活习惯的指导, 家庭随访每月1次。 (4) 心理指导, 实施“一对一”心理指导, 延续性干预小组成员每月评估1次患者心理健康状态, 与患者保持充分的沟通与交流, 倾听患者内心的感受, 鼓励患者多与家人或者朋友交流倾诉, 指导患者自我调整情绪的方法, 正确地认识与看待自身的疾病。

1.2.2 评价指标

青光眼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问卷[5] (Glaucoma Self-management Questionnaire, GSMQ) , 该问卷由上海复旦大学吴沛霞等编制而成, 问卷包括3个维度共17个条目, 分别为生活调适、功能保健、疾病之医疗管理, 每个条目计分为1~4分;该问卷总分范围17~68分, 得分越高则该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强;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 是青光眼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有效评价工具。视功能受损者生活质量问卷[6] (National Eye Institute Visual Functioning Questionnaire-25, NEI VFQ-25) , 该量表由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的Mangione等编制, 共有12个维度共25个条目, 量表采用Lirkert等级计分法, 量表总分范围0~100分, 得分越高表明该测量者生活质量越高。

1.2.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组老年青光眼患者一般资料, GSMQ、NEI VFQ-25得分采用频数、百分比、均数、标准差等进行描述性分析, 2组资料一般情况比较采用t检验或者χ2检验, 干预前后眼压、GSMQ、NEI VFQ-25得分比较采用t检验, GSMQ得分与NEI VFQ-25得分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 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干预前2组老年患者GSMQ、NEI VFQ-25得分比较

研究组的生活调适、功能保健、疾病之医疗管理、GSMQ总分、NEI VFQ-25得分与对照组的生活调适、机能保健、疾病之医疗管理、GSMQ总分、NEI VFQ-25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干预后2组老年患者GSMQ、NEI VFQ-25得分比较

研究组的生活调适、疾病的医疗管理、GSMQ总分、NEI VFQ-25得分与对照组的生活调适、疾病之医疗管理、GSMQ总分、NEI VFQ-25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见表2。

注:GSMQ—自我管理行为问卷;NEIVFQ25—视功能受损者生活质量问卷。

注:GSMQ—自我管理行为问卷;NEIVFQ25—视功能受损者生活质量问卷。

2.3 老年青光眼患者GSMQ与NEI VFQ-25相关性分析

采用非参数统计中Spearman等级相关对老年青光眼患者GSMQ与NEI VFQ-25相关性进行分析, 延续性护理干预前患者GSMQ与NEI VFQ-25相关性r=0.27, P<0.05;干预3个月后, 患者GSMQ与NEI VFQ-25相关性r=0.24, P<0.05, 表明老年青光眼患者GSMQ与NEI VFQ-25呈明显正相关, 有统计学意义。见图1。

注:GSMQ—自我管理行为问卷;NEI VFQ-25—视功能受损者生活质量问卷

3 讨论

青光眼是一组威胁和损害视神经及其通路而损害视觉功能, 主要与病理性眼压升高有关的临床综合征或眼病, 原发性青光眼是眼科所有心身疾病中最重要的[7]。如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患者的视觉功能会严重损害甚至导致不可逆转性失明。北京地区60岁及以上人群青光眼发病率为5.8%, 广州地区5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发病率为2.7%[8]。老年人已成为患青光眼的主要人群, 有效地控制和减少青光眼对老年患者的视功能损害是提高老年人群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延续性护理是一系列全面的、合作的、协调的、延续的护理活动, 具体表现为护士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全面的病情评估, 将医院护理延续到社区护理, 保证患者得到持续的、全面的护理。青光眼是终身性疾病, 术后患者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 同时还需调整老年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心理等以控制和稳定眼压[9]。

本次研究表明, 实施延续护理3个月后, 手术后的青光眼老年患者生活调适、疾病的医疗管理、GSMQ、NEI VFQ-25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得分 (P<0.05) , 表明延续性护理增加了患者的生活调适能力 (调整情绪、建立健康的生活形态) , 加强了患者的疾病医疗管理水平 (按期复诊、遵医嘱用药) , 锻炼与养成了患者的青光眼自我管理行为,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青光眼手术治疗对老年患者心理造成许多不良影响, 手术的效果, 术后的治疗与康复等问题会促使老年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的负性心理[10], 延续性护理模式对患者提供“一对一”的心理指导, 着重在于提高患者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来控制与延缓老年青光眼患者的病情, 从而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老年青光眼患者术后进行复诊与药物治疗的及时跟踪了解, 提供持续, 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 养成了患者的遵医行为, 从而提高患者的疾病医疗管理水平[11]。本次研究表明, 患者的GSMQ得分与NEI VFQ-25得分呈正相关 (P<0.05) , 表明延续性护理干预可能通过增加青光眼疾病的自我管理行为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延续性护理注重增强患者对自我管理的认知、动机、信念, 培养患者有效的自我照顾能力, 最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2]。

综上所述, 延续性护理扩展了护士的角色与功能, 丰富了专科护理服务范畴, 在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同时, 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使患者建立起健康的信念模式与生活方式, 适合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青光眼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3年9—11月收集104例老年青光眼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青光眼术前护理、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研究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 干预期限3个月。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与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生活调适、功能保健、疾病的医疗管理、自我管理行为问卷 (GSMQ) 总分和视功能受损者生活质量问卷 (NEI VFQ-25) 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干预后研究组的生活调适、疾病的医疗管理、GSMQ总分、NEI VFQ-25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老年青光眼患者GSMQ与NEI VFQ-25呈明显正相关 (P<0.05) 。结论 延续性护理能有效地改善老年青光眼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 提高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青光眼,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新枝, 李玉霞, 胡金梅, 等.专科护士电话回访对青光眼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职业与健康, 2013, 29 (11) :1396-1398.

[2]袁志兰.我国青光眼临床试验开展的必要性及其面临问题[J].中华眼科杂志, 2012, 48 (6) :485-487.

[3]徐霞, 王玲, 蒋蔚, 等.延续性护理对全喉切除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 (10) :928-929.

[4]赵堪兴, 杨培增, 姚克, 等.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113-132.

[5]吴沛霞, 席淑新, 郭文毅, 等.青光眼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问卷的编制及其信、效度评价[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3, 30 (17) :16-19.

[6]Orr P, Rentz AM, Margolis MK, et al.Validation of the National Eye Institute Visual Function Questionnaire-25 (NEI VFQ-25) in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J].Investigative Ophthalmol Amp;Visual Scie, 2011, 52:3354-3359.

[7]张烨.青光眼视野损害的评价方法[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4, 32 (2) :187-192.

[8]刘洁梅, 张良, 黄中宁, 等.广州市50岁以上老年人眼病流行病学调查[J].国际眼科杂志, 2007, 7 (3) :852-853.

[9]Gemma Cm Rossi.Effect of Glaucoma Medications on Quality of Life Examined by Generic and Vision Specific Instruments[J].J Clin Exp Ophthalmol, 2011, 1:785-801.

[10]袁亚娟, 刘忻, 周琦, 等.青光眼患者心理弹性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 2013 (12) :29-31.

[11]王敏, 李玉琢, 李莉艳, 等.延续性护理对肺结核手术后出院患者的影响[J].现代医学, 2012, 40 (4) :490-492.

老年青光眼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2年5月~2013年8月收治的4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老年患者。其中男18例, 女22例;年龄56~82 (65.3±4.8) 岁;发病眼睛共53只, 术前患者视力分别为:0.02~0.05 12只眼, 0.06~0.08 16只眼, 0.1~0.3 25只眼;晶体硬度:9只眼为Ⅱ级, 15只眼为Ⅲ级, 22只眼为Ⅳ级, 7只眼为Ⅳ级。

1.2 方法

麻醉后, 做个结膜瓣, 并将穹窿部作为结膜瓣的基底, 在和角膜缘相隔2.5mm处, 形成7mm的宽度, 使一半的巩膜瓣层隧道进入到透明状的角膜中, 进入大约1.5mm, 然后在第二点透明缘中进行穿刺, 并形成手术辅助切口, 进入到前房位置, 将其作为巩膜瓣层隧道12点位置, 然后将高黏弹性物注入前房中。利用破囊针, 进行环形撕囊, 长度为5.5mm, 然后用水将前囊有效分离, 将内部切口延长到3.2mm, 将超声乳化头置入到前房内, 通过劈核法将晶体核打碎之后再取出。将残留皮质有效吸出, 然后将高黏弹性物注入到前房和囊袋中, 把内部切口延长至6.5mm, 然后将人工晶体植入其中。超声乳化消耗能量46%~60%, 平均52%, 超声时间约为75~250 (平均98) s, 灌注压在75mm Hg左右。若手术切口为出现渗漏现象, 即可结束手术;若切口出现渗漏现象, 则需对巩膜瓣进行有效缝合。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 行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例 (百分率) 表示, 行χ2检验, P<0.05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视力情况

4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老年患者经过单纯白内障摘除手术治疗后, 术后视力得到显著性改善, 与术前相比,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附表。

2.2 眼压情况

术前患者眼压在23~50 (25.1±4.2) mm Hg, 经过单纯白内障摘除手术治疗后, 患者眼压在10~23 (15.8±3.6) mm Hg, 术前、术后眼压对比,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2.3并发症情况手术后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症状, 发生率为12.5%, 其中2只眼睛眼压升高, 1只眼睛白内障, 1只眼睛前房出血, 1只眼睛后囊破裂, 经过后期治疗, 均得到治愈。

3 讨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眼科严重性疾病, 常见于老年群体, 其临床症状表现为眼压升高, 眼前段病变, 瞳孔分散、角膜血肿、眼睑肿胀、前囊混浊, 前房浅薄及房角闭合等。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眼部瞳孔出现阻滞症状, 而瞳孔阻滞与前房浅薄、房角过窄等有关。同时患者并发有白内障, 将增强晶体皮质吸水能力, 使晶体由于过度膨胀而发生位移, 导致前房浅薄、房角过窄, 在前方压力过低时, 将导致虹膜向前移动, 使房角闭合, 从而引发房角阻塞现象。

本研究就我院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老年患者, 给予单纯白内障摘除手术进行治疗, 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单纯白内障摘除手术能够使眼部前段的解剖结构发生变化, 从而将眼部瞳孔的阻滞症状有效解除, 同时能够开放房角, 避免房角闭合, 对眼压升高现象进行有效控制, 避免房角粘连严重化, 且术后前房明显加深, 而房角也明显加宽。本研究结果表明, 患者术后视力得到显著性改善, 眼压均有所降低, 与术前相比,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患者出现白内障、前房出血、后囊破裂、眼压升高等并发症, 但经过后期治疗, 均得到治愈。

总之, 单纯白内障摘除手术具有操作简便、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在急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老年患者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摘要: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40例老年急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 给予单纯白内障摘除手术进行治疗, 并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后视力得到显著性改善, 术后眼压均有所降低, 与手术前相比较,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并发症发生率为12.5%。单纯白内障摘除手术具有操作简便、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在急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老年患者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单纯白内障摘除手术,老年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参考文献

[1]孙亚男.单纯白内障摘除手术治疗老年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2例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上旬刊) , 2013, 23 (2) :643.

[2]张建成.白内障摘除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 2013, 32 (13) :49-50.

上一篇:原理解读下一篇:ViBe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