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分析(精选12篇)
认知行为分析 篇1
Chomsky的生成语法和Ronald W.Langacker的认知语法是研究语言的两种不同路径 (approach) 。他们的研究注重描写语言, 更注重解释语言, 从描写性研究走向解释性研究。
生成语法从Chomsky于1957年发表的《句法结构》算起, 经历了标准理论 (Standard Theory) 、扩展了的标准理论 (Extended Standard Theory) 、管辖与约束理论 (Governmen and Binding Theory) 和最简方案 (The Minimalist Program) [1], 其间理论不断修正发展, 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
Langacker是从生成语法研究阵营里分离出来的, 他于1976年创立“认知语法” (Cognitive Grammar) , 从理论上对生成语法提出挑战。最初该语法被称作“空间语法” (Space Grammar) , 到了80年代中期, 他开始采用“认知语法”的说法。认知语法在哲学基础和基本假设上和生成语法有很大的差异, 概括主要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对如何研究语言有不同的看法
生成语法认为语言可以被描述成一个算术系统, 可以用符号来描写。试图用一系列的语法规则来解释人类习得语言的奥妙。它信奉的语言结构模式是从简的 (minimalist) , 演绎的 (reductive) , 从上至下的 (topdown) 。“从简的”是说应采用最少的必需的理论上的和描写上的装置来描写语法, 语法越简单越好。“演绎的”是说任何能从总原则推导出来的都将在语法上被省略, 单独把它列出来是冗繁的。“从上至下的”是说如果语法规则能充分描写某一特定结构的构成, 那么该结构就没有必要单独地在该语法列出来。举例说来, dogs, trees, toes, pins, eyes, 从中提取名词复数构成的规则 (regular pattern) , 把这一规则列入英语语法中就排除了把单个的复数形式dogs, trees, toes, pins, eyes的列入[2,261,262,263]。
认知语法认为语言可以更准确地表示为生物机体。自然语言不可预测, 不认可存在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纯粹句法规则。它信奉的是以运用为基础的语言结构模式 (usage-based model) , 具有从繁的 (maximalist) 、非演绎的 (non-reductive) 、从下至上的 (bottom-up) 的特点。“从繁的”是说语言是约定俗成单位的、庞大的、高度冗繁的总汇。“非演绎的”是说语法应该包括描写具体结构的规则或句型和与之相关的个别知识。“从下至上的”不只关注总的原则, 还关注它们不同的、约定俗成的例示 (instantiations) , 调查有关句型的实际扩展以及影响它的因素[2]
[264,265]。举例说来, 典型的说话人在无数场合使用dogs, trees, toes, pins, eyes等, 把它们当成单位, 从中提取结构图式[[PL]/[-s]];但如果认为结构图式一旦被提取, 上述具体化单位就立即丧失其单位特性, 而必须根据结构图式运算得出, 显然是有悖常理的。
二、对语言系统的本质有不同的看法
Chomsky以“天赋论”为基础[3]。他认为语言知识的本质在于人类成员的心智 (大脑) 中存在着由生物遗传而天赋决定的语言机能 (human faculty of language) 。这个语言机能的核心就是“普遍语法”, 表现为某种数量有限的原则和规则体系, 是指人生下来的初始状态 (initial state) , 是使人能在后天环境下学会说话的内在原因。人们一旦拥有这一系统, 就能生成和理解数量无限的新的表达式。人脑语言系统是人脑整个认知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和人脑其它认知系统有着本质的差别, 它是自足的, 有着独立于其它的认知系统的高度自主性。
Langacker以“经验主义”为基础[2]。他把语言定义为“规约语言单位的结构化清单” (a structured inventory of conventional linguistic units) 。所谓单位, 指完全被说话人掌握了的语言结构, 是一种“认知常规” (cognitive routine) 。单位可以是具体的语言结构, 也可以是对语言结构的抽象 (schematization) , 即结构式。结构图式一旦形成, 即可对新的语言的成份进行范畴化 (categorization) 。如果具体语言单位 (instantiation) 完全符合结构图式, 并成为语法系统的一部分, 那么该具体语言单位就是规约的, 即合格的 (well-formed) 。结构图式、具体语言单位和尚未成为单位的语言成分 (从非单位到单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构成一个结构化的清单, 即它们之间具有类似于网络的特征。每一个结构图式或单位都包括两个方面, 即语义极 (semantic pole) 和音系极 (phonological pole) , 两极之间的关系是象征联系 (symbolic links) , 即音系极象征语义极。语言系统不是自足的, 不参照认知处理的过程就无法对语言进行描述。语法是非生成的, 说话者必须依靠自己的认知去使用这些资源建造合适的表达式。
三、对语法结构的本质有不同的看法
生成语法深受现代数学公理化方法的影响———以尽可能少的原始概念和不加证明的公理作基础, 利用逻辑推理来建立和演绎一系列紧密运算的科学理论。在一个具备高度独立性和完备性的公理体系中, 形式规则和转换规则操纵着抽象符号的推理、组合和变换, 这就是其句法;而独立于句法之外的语义学充其量只是最终给这些符号赋值的对应性手段。Chomsky在《句法结构》一书中写道:“我认为, 我们被迫作出结论:语法自主而独立于意义。”[4]语法范畴建立在形式而不是意义的基础上。说话者可以不管意义, 只要根据语法结构就能决定哪些句子是造得好的。错误句子来源于错误应用了规则和误算。客观主义语言观所导致的一个必然的结果是把语言当作抽象的数学符号那样进行一系列的运算。然而, 语言符号的运作方式毕竟与抽象的数学符号运转方式不同。例如:“桌子在屋子里”和“屋子在桌子外面”, 从句法角度看, 都符合语法规则, 但是第二句却不能为人接受。因此, 能不能生成合格的句子, 语言符号的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并非完全依赖和取决于句法运算规则系统, 句法特征往往参照句法系统以外的主观认识的特征。
认知语法[2,1]认为语法结构不是自主的形式系统或表征层面, 它在本质上是象征的, 即音系层 (语言形式) 象征语义层 (概念内容) 。词汇、形态和句法构成一个象征单位的连续体, 从词汇到句法, 结构的复杂性和抽象性逐渐增强, 三者的划分是任意的。语义与句法是相乘相因、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不参照语义值来分析语法单位与编写词典但不注明词义一样是不可取的。语法范畴 (如名词、动词) 都可以在意义上界定, 决定句子是否造得好是一个程度的问题, 需要考虑到语义和语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四、对意义的本质有不同的看法
生成语法把有关意义的“概念论”排除在语言科学之外。对语义的描写必须采取基于真值条件的形式逻辑方法。生成语法在描写语义时以客观真值为依据。Chomsky的标准理论系统包括一个词库, 其中的每个词项都要标明各项的“语义特征”, 例如须标明可数/不可数, 有生命/无生命, 人/非人, 男/女。词库里的每一个词因此就是一个特征束。如frighten要标明为及物、有生命等, 这样, 它就只能在有生命的名词中选择宾语, 从而不会生成John frightens sincerity这样不合格的语句。然而, 标出语义标记的不足之处是:语义特征的数量估计超过了一种语言里的词目。此外, 通过语义标记的办法未必能给出选词的适当范围。例如“吓某某一跳”, 这个“某某”的确得是个有生命的东西, 但你若说“吓了这只蚊子一跳”就不太像样了。
认知语法认为意义等于概念化过程[2,2]。“意义”不再局限于客观的意义或所谓的“真值条件”, 而是把人的认知因素考虑在内。譬如说, 按照以往的意义理论, “椅子”一词的意义, 可以用一组客观的语义要素或真值条件 (四条腿、有靠背、可坐的平面等) 来描写, 但是一把断了一条腿的椅子人们仍然“认为”它是椅子。可见“椅子”的意义是客观标准和主观认识的结合。因此, 基于真值条件的形式语义学是不合时宜的, 语义结构要用开放的知识系统来定义, 语义值不仅反映所构拟的情景的内容, 还取决于该内容的结构样式和人对它的诠释 (construal) 。Langacker为了克服传统语法范畴的缺陷, 对词义的描写不用“语义特征”, 而用“认知域” (cognitive domain) 。所谓认知域是指描写某一语义结构时所涉及的概念领域。它可以是一个简单的知觉或概念, 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知识系统。各种概念和知识系统构成一个具有层次的认知域网络, 构成百科知识体系。有的语义描写只涉及一个认知域, 如“红色”只参照颜色域, 有的需要涉及多个认知域。例如描写“筷子”时, 我们要用空间域定义形状, 用切割域定义位置, 用餐具域定义其功能。此外, 还要涉及其他知识域 (大小、重量、材料、饮食文化等等) 。这些认知域形成不同认知域的交叉阵列, 使“筷子”一词描写更丰富、更自然。可见, 语言使用者对词义的认知远远超出了客观真值, 涉及百科知识。
此外, 语义描写还涉及“意象” (imagery) 。Langacker[2,62]认为意象是指人们以不同的视角、选择不同的注意点和辖域、突显不同的方面来观察某一情景, 形成不同的意象, 以便去理解和把握某一感知到的事物和情景的能力。同一情景由于意象的作用, 会影响人们选择不同的句式去表达。例如“桌子上有本书”和“书在桌子上”描写的是同一情景, 但由于前句凸显 (salience) “桌子”, 后句凸显“书”, 因此两句的语义值不同, 选用的句式也不相同。可见不同的句式表达不同的概念。这与生成语法的由深层结构决定意义的理论是不同的。生成语法认为主动句
“The man hit the ball.”和被动句“The ball is hit by the man.”
语义相同。然而此理论却不能解释下面的两句话。例如“小组里的每个人都掌握两种外语”和“两种外语为小组里的每个人掌握”。这两句来自同一深层结构, 一个表主动, 另一个表被动, 意义却有差异。前句没有隐含大家掌握的那两门外语是相同, 后者却隐含了这一点。
在词类界定上, 生成语法是以真值条件为依据的, 如名词被定义为表示事物的词, 动词被定义为表示动作的词。如此, 词类无法科学地、充分地界定。首先是因为符合真值条件的“事物”和“动作”就难以界定。其次, 词类成员与词类意义有时没有直接的联系。如抽象名词difficulty, truth, likelihood并不表示具体的事物。再者, 一些表示“动作”的词也可当作名词来使用, 如push, shove在短语give someone a push/shove中都是名词。
在认知语法看来[2,20,21,22], 词类 (grammatical classes) 是一种抽象单位, 如名词被定义为勾画 (profile) 事物 (thing) , 动词被定义为勾画过程 (process) 。事物进一步被定义为某认知域的子域 (region in some domain) 。所谓“子域”是指在认知上互相联系的一群“实体”的集合。实体 (entity) 是广义的, 不仅指具体的事物, 还指抽象的关系、级别、感觉、距离等。如moment (瞬间) 是时间域的子域, red (红色) 是颜色域的子域, spot (斑点) 是视觉域的子域, sadness (悲哀) 是情感域的子域。这种高度的概括性, 能够成功把握不同词类的本质特征。
总而言之, Langacker的认知语法是一种全新的研究范式, 是从Chomsky的生成语法研究阵营里分离出来的。由于他们的语言哲学观和对语言的基本假设不同, 因而他们对语言的本质、语言系统的本质、语法结构的本质和语义的本质的看法也存在差异。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认知语法在某些方面显示出它的高明之处。
摘要:生成语法和认知语法是研究语言的两种不同路径。它们的哲学基础以及对语言的假设有很大的分歧。本文主要从如何研究语言、如何看待语言系统的本质、如何看待语法结构的本质和如何看待意义的本质四个方面对它们加以比较分析。比较显示了认知语法的高明之处。
关键词:生成语法,认知语法,比较
参考文献
[1]石定栩.乔姆斯基的形式句法[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2.
[2]Langacker, R.Concept, Image, andSymbol:The Cog-nitive Basis of Grammar[M].Berlin and 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Cognitive Linguistics Research, 1990.
[3]吴刚.生成语法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3.
[4]Chomsky, Noam.Syntactic Structures[M].The Hague:Mouton, 1957:17.
认知行为分析 篇2
什么是CBT
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CBT)是由阿伦·贝克博士创立的一大类包括了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的心理治疗方法,是通过改变个人非适应性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来减少情绪和行为失调,改善心理问题的一系列心理治疗方法的总和。目前,CBT已成为世界上传播最为广泛、被使用最多的心理治疗方法。
CBT的作用不言而喻,但对于心理治疗在抑郁症治疗中是否有效,部分人还存在着疑虑和/或误解。实际上从文献分析来看,CBT在治疗轻-中度抑郁症中的疗效与药物相当;在中-重度抑郁症的治疗中,CBT联合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为期两年的随访发现,经CBT治疗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仅通过药物治疗的患者。
英国NICE指南(指英国国立健康与临床优化研究所)、美国APA指南(美国精神病学学会)、爱丁堡皇家医学院SIGN指南(苏格兰校际指南网络国家临床指南)和加拿大CANMET指南(加拿大双相障碍治疗指南)都推荐CBT为心理治疗中的首选疗法。需要特别指出的是,CBT是一种优秀而有效的疗法,但CBT不是万能的:单用CBT治疗适用于轻-中度患者,但不推荐单独应用于中-重度患者,禁止单用CBT治疗严重的抑郁症患者。优秀的疗法需要被恰当使用。《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中的抑郁障碍管理部分共有九条内容,但没有任何一条内容直接提到如何进行用药管理,这与美国APA的治疗原则类似。所提到的内容全部是关于如何建立关系、进行评估、患者监测、开展教育、提高依从性,这些问题通常比如何用药更为关键。精神科医生应学会两条腿走路,既会药物治疗,又会心理治疗。现在的情况是,我国的多数精神科医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治疗训练。循证医学证明了CBT是抑郁症的心理治疗中最为有效的方法,美国已经将CBT纳入了精神科医生的必修课。2000年之后,CBT的使用呈指数式上升,已经成为精神科心理治疗的主流。
反观另一方面,精神科药物的研发在最近十年却显出“疲态”,精神科疾病的复杂性等原因导致上市药品数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主流观点认为人是特殊的,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动物,所以CBT这种从认知、行为角度入手的疗法就变得更为重要。CBT原理
有些人认为CBT很简单,CBT说简单确实简单,我们推崇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CBT关注的就是认知和行为的改变,而且主张认知会改变行为和情绪。反之亦然,行为和情绪的改变也会影响认知从而形成一个循环,对于深陷“恶性循环”的抑郁症患者,我们通过CBT治疗让其重归良性循环。
可是CBT操作起来并不简单,虽然法律给予了精神科医生做心理治疗的资格,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承担。我们希望即便不能承担起心理治疗的工作,也应该有这方面的意识。精神科医生可以和心理治疗师组成合作团队,相对系统的心理治疗交给治疗师完成,联合治疗则由精神科医生负责。CBT的理论基础分为行为部分和认知部分。行为部分认为抑郁是丧失、失去、缺乏奖励或者不能获得奖励的结果,可以通过行为激活、问题解决技能等方法治疗。CBT从行为角度来说需要进行横向分析,通过刺激-个体-反应-结果(S-O-R-C)分析患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个体。
除此之外,还要进行纵向分析,因为所有的现象和问题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他们与发展过程、社会化过程、早期行为模式、个人信条和社会规则都有关系。CBT聚焦当下而非过去,我们不可能让患者重建个人经历,而应该让患者注重眼前。无论是思维或是行为的改变都有可能促使情绪改变,进而影响认知最终实现全面变化。
普遍认为对于抑郁症的患者应通过运动疗法达到激活的目的,安排活动中需要注意疲劳问题。所有人都体会过疲劳,这是一种不良体验。让一个抑郁症患者参加剧烈运动,产生疲劳不但不是一件好事,反而造成另一种痛苦的叠加。安排活动应该按照等级逐步进行,这一过程遵循不疲劳原则。所以,单独看每一个技术貌似都不难,但如何驾驭,如何联合使用是CBT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优秀的医生应该调动来访者配合你一起工作。CBT流程
短程CBT可以分为6次进行: 第1次:了解抑郁与治疗方法; 第2次:识别自动思维与行为激活; 第3次:对抗歪曲认知与功能行为; 第4次:改变归因方式与任务分解; 第5次:发现核心信念与问题解决;
第6次:复习、目标和计划、应对挫折和预防复发。
在进行12-20次的CBT时,前3次等于是把上述的短程治疗的第一次治疗进行放大,这期间的治疗主要是为之后的治疗做铺垫。CBT需要先激发患者的治疗动机,并不是上来就蛮干。认知行为治疗不是批评,不是挑错,更不是骂人。CBT过程中不应该表现出对患者的压迫性,相反应该以“人本”思想看待患者,前期治疗的铺垫和动机激发是治疗成败的关键所在。心理治疗分两个层面:一是基础治疗,包括支持性治疗、激发动机、建立关系、发现问题、引导患者增加依从性;二是专业理论指导下的专门治疗。专门治疗实际操作起来并不难,怎么在理论指导下使用是难点所在。如果没有前期的铺垫,上来就治疗是不可能达到疗效的。临床运用CBT的要点是: 充分的治疗关系 心理教育
激发治疗动机(药物、维持)对症状的自我监控 行为激活 认知重建 评估很重要 适应症
认知行为治疗可以用于治疗许多疾病和心理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神经性厌食症、性功能障碍、药物依赖、恐怖症、慢性疼痛、精神病的康复期治疗等[3]。
其中最主要的是治疗情绪抑郁病人,尤其对于单相抑郁症的成年病人来说是一种有效的短期治疗方法。抑郁症
认知主题:剥夺、挫败、失落。不合理认知:
极端化-抑郁者受挫后会无端地自罪自责,夸大自己的缺点,缩小自己的优点; 自责-把全部责任归咎于他们自己,表现出一种认知上的不合逻辑性和不切实际性。
消极思维:在他眼中的自己和未来,都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色,他常常坚信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并且失败的原因全在于他自己。他坚信自己低人一等、不够聪明、不够称职、不够好看、不够有钱等等。总之干什么都不会成功,都没有希望。抑郁症患者的这些观点常常是扭曲的,与现实不相符合的。
核心信念:我不好,我不受欢迎,别人不喜欢我。
核心信念和个人经历、他对重要人物的认同以及对别人态度的感知等因素有关。如童年有过重大丧失体验的人,孩子不能理解事情是跟他无关的,相反会认为和他有关,并且是由于他不好造成的,会形成“我不好”的核心信念。
抑郁症最大的风险是自杀。自杀的认知主题:
一是高度的绝望感(贝克认为“绝望”指“对未来的消极观念,消极期待或悲观”),绝望程度越高越有可能自杀;
二是感到不能应付生活问题,断定所遇到的问题不可能解决,会感到无路可走。所以危机干预中让他们了解到事情有解决的可能性和可实行性,可以纠正不合理认知,降低自杀风险。焦虑症
焦虑症出现的认知主题:
1、夸大危险:对自己知觉到的危险过度夸大的反应;对事物的失控作灾祸性的解释。其认知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围绕着身体或心理、社会的危险,如怕死去、怕发疯、怕失控、怕晕倒、怕被人注视、怕出错、怕发生意外等,他们会有选择性地注意那些集中筛查身体或心理的威胁性信息。例如,当事人的一个亲友患心肌梗塞死去,她在目睹抢救过程之后,头脑中出现了“要是生心脏病就太可怕了”的想法,当夜睡梦中惊醒,感到心跳、胸闷,于是认为“已经得了心脏病了”,这种灾难性的想法和解释将焦虑推向了高峰,形成了第一次惊恐发作。
焦虑患者的核心信念:
我没有信心,我无能,外界是危险的。核心信念中多以”危险”为主题。危险的核心信念在躯体感觉和认知错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危险的核心信念带来危险的自动想法,进而引起焦虑。强迫症
认知模式:
(1)、过高的不适当的责任感
对责任的错误理解这一模式是强迫症特有的表现形式。他们具有对事件的过高的责任感,惟恐失职与过高的使命感、内疚与罪恶感。
(2)、对威胁的评估
强迫症患者对危险及伤害性后果估计过高及对个人应对能力的估计过低。(3)、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的思维方式——控制和减少伤害的一种方式,也是强迫症状产生和维持的主要因素,此认知模式会增加对危险的过高评价。强迫症完美主义的形式包括:对事情的了解必须十分完美;什么都必须作到恰到好处;绝对对称,确定并在思想上能控制。
(4)、思维的至关重要性
强迫症患者因为害怕对不良后果负责,过分关注和控制自己的思维,思维与行为的界限不清,认为有某种思维将导致产生某种行为。(5)、过分要求控制
强迫症的核心是他们的生活需要外部的控制,需要绝对地控制他们的环境,通过一切都做的十分完美来减少危险和避免批评的一种方法,强迫症患者还要求自己的思想以避免危险和伤害,强迫观念是过分控制不容许的思维的正常的精神系统的崩溃。
(6)、万事要求确定
强迫症患者不能耐受对完美和危险知觉的不确定,对自我效能的怀疑是强迫症的认知方式之一。当事人苛求确定性的时候,他会反复说“我可能就是万一出问题的那个人”,认知治疗师承认这种存在的可能性而且不能被排除,其实真正的问题是为什么当事人难以接受不确定性?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就会引出其采用确定性来预测事物的需要的探讨,它表明了当事人有完全控制的需要,否则灾难就会降临。神经性厌食
认知主题:集中在对自身外形、面庞、体重等方面的不合理认知。“我很胖”,“我不漂亮”,“瘦就是美”。
核心信念:
外形决定一切,我不漂亮,就没有人喜欢我。我没有吸引力。
禁忌症
包括患有幻觉、妄想、严重精神病或抑郁症的病人,受到严重的认知损害,不稳定的家庭系统的病人就不适合进行认知行为治疗。
需要强调的是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不要高估患者的认知水平,90%的患者和我们不处于同一认知水平。患者会简单的以为CBT就是告诉他应该怎么做,但医生并没有锦囊。那么医生在CBT过程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医生是一面镜子,医生要做的是帮助患者认知、了解自己,而不是直接提供问题的具体解决办法。
不建立充分的治疗关系,不进行教育就不能让患者认识到这一点。医生在完成自己的任务后就应该逐步退出患者的生活,而不是扮演患者导师、父母、伙伴之类的角色。医患之间应该保持一种“非现实的现实关系”:“现实”指的是我们要和患者面对面交流,“非现实”指的是我们不应该在患者的现实生活中扮演角色。患者需要走出自己的路才能回归社会,医生不应该是他们的永久领路人。
改变行为从改变认知开始 篇3
小朱,四年级学生,原来成绩不错,但这学期以来数学成绩下降明显,上数学课感觉很烦,不想听课,喜欢随意地画画;回家写数学作业速度也比较慢,有时要到11:30才能睡觉,以致第二天上课和写作业时注意力难以集中;作业拖拉,周末布置的作业,一般都要拖到星期天晚上10点多才完成。“十一”假期,家长告诉他做完作业一家人出去旅游。可家长天天催,他天天磨蹭,边玩边做,结果假期的最后一天作业才完成,出游计划也因此泡汤,弄得一家人都不开心。特别是几天前全校数学知识竞赛,本来可以考90多分,他却只考了80多分,小朱感觉自己退步了。他在妈妈和班主任老师的陪同下来到咨询室。
在交谈中,小朱自述了学习倒退的原因:
四年级后,小朱觉得数学老师讲课重复、啰嗦,还总爱拿教鞭在讲桌上敲,小朱对此特别反感,不想听她的课。
做作业时,小朱总认为时间还早,不着急,于是一直拖到最后一刻才完成。
[辅导措施]
1.同理
我对小朱说:“也是的,老师上课重复,啰嗦,敲教鞭,的确让人感到烦,你不想听她唠叨,甚至不愿意听她的课,我都能理解。”得到同理与支持的他,愤怒和不满的表情渐渐退去。停了一会儿,我又接着说:“不过,这样的厌烦情绪使你不想听数学课,导致数学成绩严重下降,这个问题就严重了!家长、老师和你自己都为此而受到困扰,你愿意这样继续下去吗?”他嘟嚷着:“我也不想啊,但她真的很啰嗦,好烦人……”待他的厌烦情绪宣泄殆尽,我接着说:“能不能这样,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老师的做法。”
2.改变看法
我让小朱站在数学老师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想想:有些同学没有好好听课,老师讲到重点的地方,但有些人依然在开小差、讲闲话,如果你是数学老师,你怎么办?他想了一下说:应该会有两种情况——一是继续讲,你听也罢,不听也罢,我讲我的,管你听不听;另一个办法就是提醒大家注意,用敲讲桌的声音提醒那些不听课的同学注意听课。我给他补充道: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老师重复讲,讲完一次再讲一次,第一次没有听到,老师希望他第二次能听到。一个问题,多讲两遍,这就叫啰嗦。我和他一起分析:如果老师采用第一种方式,只管讲自己的,听不听由你,你没有听,不会做作业,学习成绩不好,也怪不了老师。这样做,最后吃亏的是谁呢?通过敲讲桌引起开小差的同学的注意,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当然,如果老师有更好的办法最好。从这个角度思考,小朱对老师敲讲桌的厌烦情绪明显减弱,还认识到老师的重复啰嗦,是怕讲一遍同学们没听到。其实,再讲一次,老师也是很辛苦的,老师也是对学生负责任才会这样。换位思考以后,小朱的话语软了很多,脸上厌烦的神情也慢慢消失,眉宇也舒展了。
3.学会接纳br>认为老师啰嗦,有时表达不够清楚,就不听他的课,这不是明智的选择。我问小朱:“你打算转班或是转学吗?换一个不啰嗦、表达清楚的老师,妈妈有这个想法吗?”妈妈和小朱都说不行,妈妈说:“为了读一小,我们花了一大笔钱在学校附近买房,怎么可能转走?况且学校也不会同意转班,即便能转,数学老师满意了,可能语文老师又不满意,也许那位数学老师表达能力非常强,也不啰嗦,但可能责任心又不及现在的老师!”我对小朱说:“数学老师很可能会教到你小学毕业,你都不想听她的课,那你的数学学习怎么办呢?”他说:“只能听了,没办法,其实只要认真听,还是听得清楚的。”我接着说:“是啊,不想改变或是无法改变的事情,最好就是接纳它,去适应它。我们无法改变别人的行为,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对这些行为的看法。以后,你上中学、读大学,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老师,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人,如何去适应老师讲课的风格,去理解别人,与人打交道,这也是我们要学习的一种社会适应能力。当我们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理解了别人的做法,我们就不会那么抵触,那么难受,自己的心情愉快了,学习的劲头也会更足的,你说是吗?”小朱表示认同。
4.体验好感觉
“写作业拖拉,耽误了时间,睡不够,导致上课时精神不好,注意力不集中;课没有听好,做作业有困难,不会做,又导致作业拖拉。我想,你做作业拖拉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些题目不会做,对吗?如果你都会做,也不至于这样拖拉,是吗?”小朱点头承认,拖拉的结果造成了恶性循环。
我问他:“你认为怎样做,可以把这种恶性循环变成良性循环?”他说:“每天只要能在10:30以前睡觉,我第二天精神就会好,上课注意力集中,作业就可以很快完成的。”我要他再把这句话大声地说两遍,让自己听清楚,也让班主任和家长听清楚,这对孩子来说能起到一个积极的暗示作用,也有利于家长的监督。随后,我又让他想想要保证10:30以前睡觉,需要做些什么努力,小朱说出了很多办法。我继续说:“拖拉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在拖的过程中,你玩得舒服吗?”我让他回想拖拉和提前完成作业时自己内心的不同感受——作业没做完,妈妈总是催,玩得都不爽;早点做完该做的事,今日事今日毕,这样玩得更踏实、更尽兴。
经过辅导,小朱的心结打开了。这正是:看法一变,态度随之改变;态度一变,心情随之改变;心情一变,行动也将改变。
最后,我送给小朱几句话:
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控制它的宽度。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
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
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
[反思]
1.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和症状要调查了解清楚,并得到当事人的认可,如果只是老师或家长认为他怎么样,他自己并不认可,那你的教育常常是无效的,甚至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咨询是要解决学生的问题,那首先要弄清学生的真实想法,这样谈话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这就是心理咨询中所要求的“以来访者为中心”。本案中,对于家长、老师反映的问题(症状),孩子都是认可的,有了这个前提,才能去分析这些症状产生的原因。
2.像小朱这样因不喜欢老师而不想听课的学生不在少数。有时听起来他们的想法似乎还有些道理,但这些看似有道理的想法却导致了许多问题,所以我们就要让他改变想法——事情还是那件事情,但对于这件事情的解读不同,心情和与之相联系的行动也大不相同。于是我让他换个角度看问题,让他认识到老师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当然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但这不是你我能左右得了的事)换了你也不过如此。让他理解老师:她这样做也是为学生好,不然吃亏的还是学生,老师重复讲,其实老师更辛苦。当他设身处地地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体会到老师是一位负责任的老师时,他对这位老师的厌烦、愤怒自然就减轻了,这是认知改变疗法。
3.能改变的事情我们尽量改变,不能改变的事情,最好的态度就是接纳它。接受现实,适应环境,这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准。不能改变,又不接受这个现实,只会把事情越弄越糟,甚至还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我让小朱设想不接纳老师,不听她上课后果将会怎样,自己决定今后怎么办?换位思考后,他也说,其实认真听还是听得很清楚的。接纳了,也就容易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让他懂得:遇到心理困境,逃避不是办法,勇敢面对才能走出困境。
4.作业拖拉也是另有隐情。小朱自述的原因并不是真相的全部,其实,没有认真听课,做作业不顺利,也是他作业拖拉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和他一起分析,找到了症结,但要改变,需要孩子自身的力量。我要小朱大声地重复自己的话,以对他起到一个积极的暗示作用,也让他感到“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让他想象并体会拖拉作业,背着负担,玩也玩不舒服那种感觉,是让他对这种感觉产生厌恶感,从而改变现状。这就是心理治疗中的厌恶疗法。
经过这次辅导,小朱不再厌烦数学老师,听课认真,学习成绩又上来了。
出纳岗位认知分析 篇4
1 出纳的概述
1.1 出纳的含义
作为会计术语的出纳, 通常是指出纳工作。出纳工作, 顾名思义, 出即支出, 纳即收入。出纳工作是管理货币资金、票据、有价证券进进出出的一项工作。具体地讲, 出纳是按照有关规定和制度, 办理本单位的现金收付、银行结算及有关账务, 保管库存现金、有价证券、财务印章及有关票据等工作的总称。
1.2 设置出纳岗位的原因
现金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 是人们最为关心和渴求的一种财富;现金作为资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又是流动性最强、性能最活跃的一种流动资产, 可以说谁得到了它, 谁就得到了物质财富。所以现金不同于其他资产, 在管理和核算上需要有一种极为严密的手续, 要有相互监督和制约的手段, 从而保证其安全完整和不受损失, 这就要求在日常工作中建立和完善现金核算和现金管理制度。这一制度最显著的特点, 就是在核算和管理中要求账钱分管:一部分财会人员 (会计员) 分管账目 (指现金总账, 或称总账中的现金科目) ;一部分财会人员 (出纳员) 具体分管现金的收、付、存, 以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共同管理好现金的核算和管理工作。
1.3 出纳人员的含义
从广义上讲, 既包括会计部门的出纳工作人员, 也包括业务部门的各类收款员 (收银员) 。收款员 (收银员) , 从其工作内容、方法、要求, 以及他们本身应具备的素质等方面看, 与会计部门的专职出纳人员有很多相同之处。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办理货币资金和各种票据的收入, 保证自己经手的货币资金和票据的安全与完整;他们也要填制和审核许多原始凭证;他们同样是直接与货币打交道, 除了要有过硬的出纳业务知识以外, 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财经法纪素养和职业道德修养。所不同的是, 他们一般工作在经济活动的第一线, 各种票据和货币资金的收入, 特别是货币资金的收入, 通常是由他们转交给专职出纳的;另外, 他们的工作过程是收入、保管、核对与上交, 一般不专门设置账户进行核算。所以, 也可以说, 收款员 (收银员) 是出纳 (会计) 机构的派出人员, 他们是各单位出纳队伍中的一员, 他们的工作是整个出纳工作的一部分。出纳业务的管理和出纳人员的教育与培训, 应从广义角度综合考虑。狭义的出纳人员仅指会计部门的出纳人员。
2 出纳人员的岗位职责
2.1 办理现金收支和银行结算业务
各单位出纳人员应根据国家《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 具体办理现金的收支业务;对重大的开支项目, 须经过单位领导或会计负责人审核后再办理付款手续。同时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银行支付结算制度》等有关规定, 办理银行结算业务。出纳人员办理相关业务时, 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现金的收支符合有关规定和相关的手续, 在此基础上还要保证收支、核算的及时性。
2.2 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 编制日报表和调节表
出纳人员根据已经编制的收、付款凭证, 经其他会计人员审核无误后, 逐笔序时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每日终了应结出余额。银行存款账面余额, 要定期与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月终应及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使账面余额与对账单上余额相符。现金账面余额应与库存现金核对, 使其账实相符。对于现金业务和银行收支业务较多的单位, 也可以编制现金、银行存款日报、旬报表, 以反映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支、存情况。
2.3 保证现金、有价证券、空白支票、印章的安全和完整
出纳人员不仅负责登记现金日记账, 而且负责保管现金。有些单位的有价证券如同库券、债券等也应由出纳人员负责保管。因此出纳人员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现金、有价证券登记薄, 便于随时进行核对, 保证其安全完整。此外, 出纳人员应妥善保管保险柜的钥匙, 在任期间钥匙不离身, 不得交给他人保管, 对于保险柜的密码严格保密。各单位的空白支票应由出纳人员从开户银行购买, 并将购买后的空白支票登记在支票登记簿中。在支票使用后, 应将用途及支票号除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外, 还应该在支票登记簿中予以记录, 以备核对。另外, 还应妥善保管印章 (财务章、公章) , 一般来说出纳人员保管空白支票并签发支票, 支票印章由会计主管人员负责或指定专门人员负责保管。当然, 各单位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 因此可以根据其具体规定自行处理。但需要注意的是, 空白支票与印章不得由一人管理。
3 出纳岗位的工作流程
3.1 收款程序
(1) 应根据现金收入传票点收现款, 鉴定现钞的真伪无误后, 即在现金收入传票加盖“收款日戳”及“分号” (收入传票之分号每日自第一号依序编列) 并盖私章。
(2) 如需签发或发还信托单或各种凭证时, 应于传票下端制票员编号处登记“号码牌”号数 (号码牌应与传票加盖骑缝私章) 后, 将“号码牌” (签发信托单时以收入传票第二联代替号码牌) 交给顾客凭向原经办部门领取所需凭证。
(3) 将收款后的传票依序登记于:①现金收入账。②现金收入日记账后, 传票及附件递交有关部门办理。各有关部门办妥手续后, 按传票所记号码呼号收回“号码牌” (应注意有无涂改) , 凭此交付信托单或凭证等。
3.2 付款程序
出纳部门付出现金, 须凭现金支出传票 (包括视同现金支票传票的各项付款凭证) 办理。
(1) 凡付款传票, 均须依照程序先由经办员、会计人员及各级主管人员核章后始得付款。
(2) 出纳员支付款项时, 须先查明传票的核章具备后在传票编列“分号” (每日自第一号依序编列) 依序登记于:①现金支出账。②现金支出日记账。③在传票及附件的凭证上加盖“付款日戳”及私章后, 点检款项, 按传票左端所记号码呼号, 向客户收回“号码牌” (应注意号码有无涂改) 并询明金额无误后, 即照付现款 (包括支票) 。④凡本公司签发的支票应以记名式为原则, 支票经主管签盖印鉴后, 均应经会计及出纳员副署。
3.3 出纳事务
(1) 券币的整理。
收入各项券币的整理均应凑成整数后封扎, 其方法如下:①各种面额的券币均应分别整理, 同一面额每100张为1扎, 每10扎为1捆。②每扎应用纸签条封, 每捆应加贴封, 注明年月日。③同一面额未满100张的钞券, 得以50张折摺封扎。④各扎各捆经收人员应加盖私章。⑤各种硬币, 同一面额每50枚为1卷, 每1000枚为1袋, 各卷名袋须如盖经收人员私章。经手点钞人员对其所签封的券币负责。
(2) 其他事项。
现金的提存:①往来行库的票据及现金提送, 应派适当人员充任, 金额较巨或认为必要时应加派人员办理。②每日营业终了时, 除酌留一部分充为次日营业时必要的支付资金外, 所有款项应尽量送存行库。
库存:①现金库存除现款外, 其他一切票据、借据或取款凭条均不能抵充。营业终了结账后, 如有经收 (付) 的款项应办妥次日收 (付) 款手续, 经各级主管人员核章后连同传票一并保管。②每日库存现金, 须与“现金库存表”所载金额相符, 如有不符时应立即报告主管, 并应于当日查明不符缘由, 如确属无法当日查明时, 应以暂收款或暂付款科目整理, 待次日再继续调查。
金库:①金库内外门应备正副钥匙各一副, 内门正钥匙由出纳员负责管理使用, 外门正钥匙由经理或指定副经理掌管, 非两者不得启闭金库, 内外门副钥匙由经理会同会计科长及主办出纳员密封缄口盖骑缝章后, 交由经理另行保管。②因故不能使用正钥匙需使用副钥匙时, 经理须会同会计科长及主办出纳员启封, 用后重行封存。
贵重物品的保管:凡与业务有关的有价证券等贵重物品, 需寄存出纳专用的金库时, 应由经办人员成扎或整箱密封, 并由主管人员签章后, 连同保管条 (写明交存的件数) 交出纳员, 出纳员点收后给保管条签章交经办员收执, 发还保管物时, 收回保管条注销后装订保管备查。
银行存款支票簿的使用:①领用支票簿时, 须由主管指派的经管员编列号码登记在“空白单据登记簿”发交经办人员签章使用。②作废的支票, 须盖“作废”戳记, 粘贴于该同一号码的存根上, 以示慎重。③每日营业终了时, 经办员应即查对当日签发的支票存根, 结计金额在存根最后一张背面, 与银行存款科目签发总数是否相符, 同时查点尚未使用的空白张数是否相符。④用过的支票簿 (存根) , 须交还经管员查核使用张数及作废张数是否相符, 并在“空白单据登记簿”备注栏注明后, 妥为保存 (订为15年) 。
银行存款的印鉴:银行存款的印鉴为有权签章人员印鉴 (签章、职章、私章) 及副署人员印鉴 (会计科长、信托科长、出纳员的印章) 。
号码牌的使用:“号码牌”本身并非付款凭证, 仅为经办员方便认识交付客户的标记。
4 出纳岗位的基本要求
4.1 政策水平
不以规矩, 不成方圆。出纳工作涉及的“规矩”很多, 如《会计法》及各种会计制度, 现金管理制度及银行结算制度,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成本管理条例及费用报销额度, 税收管理制度及发票管理办法, 还有本单位自己的财务管理规定等等。这些法规、制度如果不熟悉、不掌握, 是绝对做不好出纳工作的。所以, 要做好出纳工作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学习、了解、掌握财经法规和制度, 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出纳人员只有刻苦掌握政策法规和制度, 明白了哪些该干, 哪些不该干, 哪些该抵制, 工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就不会犯错误。
4.2 业务技能
出纳工作需要很强的操作技巧。打算盘、用电脑、填票据、点钞票等, 都需要深厚的基本功。作为专职出纳人员, 不但要具备处理一般会计事务的财会专业基本知识, 还要具备较高的处理出纳事务的出纳专业知识水平和较强的数字运算能力。在快和准的关系上, 作为出纳员, 要把准确放在第一位, 要准中求快。提高出纳业务技术水平关键在手上, 打算盘、用电脑、开票据、都离不开手。而要提高手的功夫, 关键又在勤, 勤能生巧, 巧自勤来。有了勤, 就一定能达到出纳技术操作上的理想境界。另外, 还要苦练汉字、阿拉伯数字, 提高写作概括能力, 使人见其字如见其人, 一张书写工整、填写齐全、摘要精炼的票据能表现一个出纳员的工作能力。
4.3 工作作风
要做好出纳工作首先要热爱出纳工作, 要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职业习惯。作风的培养在成就事业方面至关重要。出纳每天和金钱打交道, 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 出纳员必须养成与出纳职业相符合的工作作风, 概括起来就是:精力集中, 有条不紊, 严谨细致, 沉着冷静。精力集中就是工作起来就要全身心地投入, 不为外界所干扰;有条不紊就是计算器具摆放整齐, 钱款票据存放有序, 办公环境洁而不乱;严谨细致就是认真仔细, 做到收支计算准确无误, 手续完备, 不发生工作差错;沉着冷静就是在复杂的环境中随机应变, 化险为夷。
4.3 安全意识
现金、有价证券、票据、各种印鉴, 既要有内部的保管分工, 各负其责, 并相互牵制;也要有对外的保安措施, 从办公用房的建造, 门、屉、柜的锁具配置, 到保险柜密码的管理, 都要符合保安的要求。出纳人员既要密切配合保安部门的工作, 更要增强自身的保安意识, 学习保安知识, 把保护自身分管的公共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来完成。
4.5 道德修养
出纳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要热爱本职工作, 敬业、精业;要科学理财, 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要遵纪守法, 严格监督, 并且以身作则;要洁身自好, 不以职务之便谋取一己私利;要做到诚信为本, 操守为重, 坚持原则, 不做假账, 不贪、不占公家便宜;要实事求是, 真实客观地反映经济活动的本来面目;要注意保守机密;要竭力为本单位的中心工作、为单位的总体利益、为全体员工服务, 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4.6 紧扣时代脉搏, 转变思想观念, 与时俱进
作为出纳人员需对其工作任务有个全面的认识并且应对出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事出纳工作, 我们应当保持心情愉快, 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 在岗位的比较选择上不妨度量大一点、风格高一点, 在工作上不妨勤恳一点、认真一点。
总之, 出纳工作是财会机构的重要岗位之一, 是财务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工作好坏, 直接影响财务工作的正常开展。由以上我们不难看出, 要做好出纳工作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务技能:不但要具备处理一般会计事务的财会专业基础知识, 还要具备较高的处理出纳事务的出纳专业知识水平和较强的数字运算能力。不仅“快”还“准”, 并在快与准之间寻求到二者的平衡。
摘要:出纳员是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关键岗位, 明确其职责, 加强对其的制衡, 对于保证企业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出纳,会计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志华.出纳相关知识 (专题讲座) [J].农村财务会计, 2003, (1) .
[2]赵振顺.如何当好出纳员[J].农村财务会计, 2004, (8) .
[3]钱加洋, 蔡清福.高质量的做好高校出纳工作[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05, 18 (3) .
[4]曾晓红.出纳人生, 无怨无悔[J].财务月刊 (会计) , 2005, (3) .
[5]田国强.出纳业务速成指南[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论文:出纳岗位认知分析 篇5
作为会计术语的出纳,通常是指出纳工作。出纳工作,顾名思义,出即支出,纳即收入。出纳工作是管理货币资金、票据、有价证券进进出出的一项工作。具体地讲,出纳是按照有关规定和制度,办理本单位的现金收付、银行结算及有关账务,保管库存现金、有价证券、财务印章及有关票据等工作的总称。
现金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是人们最为关心和渴求的一种财富;现金作为资本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流动性最强、性能最活跃的一种流动资产,可以说谁得到了它,谁就得到了物质财富。所以现金不同于其他资产,在管理和核算上需要有一种极为严密的手续,要有相互监督和制约的手段,从而保证其安全完整和不受损失,这就要求在日常工作中建立和完善现金核算和现金管理制度。这一制度最显着的特点,就是在核算和管理中要求账钱分管:一部分财会人员(会计员)分管账目(指现金总账,或称总账中的现金科目);一部分财会人员(出纳员)具体分管现金的收、付、存,以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共同管理好现金的核算和管理工作。
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分析 篇6
关键词:一词多义;原型范畴理论;转喻;隐喻
一、一词多义概述
语言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在日常交际中需要语言来作为载体,语言能够有效地传递人们所表达的信息。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经济的发展,原有的词语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这样就产生了很多新词。然而语言的表达形式是有限的,语言的内容却具有丰富性,是无限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词多义的现象便由此产生了。这样,一个词形表达多种意义,人们的交流更加便利了,也简化了人们的记忆过程。一词多义是自然语言中的普遍现象,指一种词汇形式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义项。①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与演变,必然会产生一词多义的现象,这是语言经济性原则的体现。一词多义使得人们在日常交际中更加简洁、便利,人们可以更好更灵活的运用语言。
一词多义现象普遍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然而,一词多义是如何形成的,它产生的原因有哪些,传统的语义学理论虽然也对其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充分。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观点出发,系统阐释一词多义现象。
二、从原型范畴理论角度看一词多义现象
原型观认为,范畴是由一些具有相似特征的成员组成的,这些成员都能代表该范畴。但是,每个成员代表该范畴的程度又是不相同的,成员与范畴亲疏远近关系的不同造成了成员地位的不平等性,这种不平等性使成员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典型的成员,具有中心性的特征;另一类则是非典型成员,具有边缘性特征。具有中心性特征的典型成员也就是一个范畴的原型,而其他的成员虽不及典型成员那样具有中心性,但也分别具有一些典型性。因此,范畴并不具有一个较为清晰、明确的边界,边界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使得范畴形成一个连续体,不可分割。
一词多义现象可以用原型范畴理论来进行解释。把一个词语的不同义项看成是一个范畴,这些义项中与原始义项最接近的义项称为原型义项,是这个多义范畴的原型。随着人们对事物的不断认识,一个词在原有概念的基础上就会不断地扩充,形成许多新的义项,这些新的义项与原型义项之间的关系或远或近,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但不可否认的是,概念扩充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更大更为复杂的语义范畴。这样,多义词就由此产生了。下面以汉语“兵”为例,“兵”在古代主要是指武器,如“兵器”、“兵刃”等。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人们赋予了它新的意义,即战士、军队,如“兵士”、“兵卒”。后逐渐引申为与军事或战争有关的事物的统称。在“兵”这个多义范畴中,武器义作为原始义项也就具有典型性,在此基础上意义不断延伸,形成了多个意义。这些义项虽然意义不同,但他们之间是有规则的,都是新的义项在原始义项的基础上不断扩展,形成一个放射状链条式结构,从而形成一词多义现象。同样,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打”一词也具有多种不同的意义,这些义项之间也是有规则的。词的多种意义也是由动词“打”的中心义项不断扩展得来的。这里就不一一举例说明了。
三、从隐喻角度看一词多义现象
隐喻与一词多义是密切相关的,它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更进一步地阐释了一词多义现象。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已经不单单作为一种修辞格,它更是作为一种工具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与认识一词多义现象。也就是说,隐喻是人类借助较为具体的事物谈论较为抽象的事物,利用已知的事物来理解未知的事物。从隐喻的角度分析一词多义现象,可以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因为通过隐喻可以使词汇更加形象化,人们的理解也就更容易了。
看下面的例子,“客车蜗牛般地行驶。”这个隐喻巧妙地把蜗牛的特征转变为了客车的特征,使客车缓慢前行这一形象生动的展示在了我们的眼前。一词多义现象在汉语中适用,同样在英语中也是如此。以汉语中的词语“火”为例,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火”的原始意义为“火是物质燃烧过程中散发出光和热的现象”。但是在一些合成词中,“火”又表现出了其他的意义。如火烧火燎、油浇火燎中的“火”都表现为着急的意思,十万火急中的“火”表现为紧急的意思。同样,英语中也不例外,“perter’s eyes were full of fire.”此句话意思为皮特的眼里充满了愤怒。“Anger is fire”也即“愤怒是火”,“火”从物理概念映射到了心理概念,“火”的含义隐喻为愤怒,“火”的多义也就由此产生了。可以说,隐喻是建立在事物具有相似性的基础上的,体现了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通过隐喻,可以更好的认识与分析一词多义现象。由此得出,一词多义现象是人类借助隐喻认知手段由一个词的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和概念化的结果。②
四、从转喻角度看一词多义现象
转喻不同于隐喻,隐喻的本体和喻体不在一个概念域中,而是从一个概念域投射到另一个概念域,两者属于不同的范畴,本体和喻体具有相似性特征。而转喻则是建立在相关性的基础上形成的,源域与目标域都在一个范畴中。
转喻是隐喻的基础,隐喻是从表层来分析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转喻则是在更深的层次上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分析。如“前面走过来一群红领巾”这里的“红领巾”不单单作为一种物品而存在,它具有指示作用,它实际上指的是带着红领巾的人,起到了一种标志性的作用。因为红领巾是学生身份的标志,红领巾与学生具有相关性,这里用红领巾指代学生,“红领巾”一词在这里具有双重的意义,它在原有义项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人”这一概念。再看下面的例子:“Have you ever read LU XUN.”这里以人名代表鲁迅的作品。通过转喻,一些词在原有词义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一些新的含意与用法。
参考文献
[1]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蔡权龙.隐喻化作为一词多义的理据[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5).
[3]刘佐艳.从认知角度看多义现象[J].外语研究,2002(5).
幽默生成的认知分析 篇7
1 关联理论与幽默的生成
关联理论, 一个新兴的认知理论, 为解读幽默提供了新的视角。
1.1 认知环境的差异
关联理论认为, 交际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际双方的认知环境能否得到显映 (manifest) 和互显 (mutually manifest) 。其中, 认知环境是交际双方共同相处的世界, 互显就是指交际双方对某一事实或共同话题的明了[1]p181。交际双方对认知环境的互显是交际成功的首要前提。但由于交际者的地位、文化背景、教育程度、认知能力和短时记忆的差异, 人们所能认识和把握的互显程度不一, 这就造成了交际者对同一句话产生不同的理解, 往往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理解, 从而产生幽默, 例如:
1) A mother was teaching her 5-year-old son about God.
“Do you know, ”she said to him one day, “that God knows where everybody is all the time, and exactly what they are doing.”The little boy looked at his mother wide-eyed and said, “Wow.He must have a computer.”
幽默出现在这段对话的最后一句话。西方国家大多数国家信仰基督教, 信奉上帝。这段对话是母子之间的一段有趣对话, 母亲通过告诉孩子“上帝一直知道你在哪和你正在做的事情”来说明上帝是万能的。但孩子不了解历史, 他只能结合自己的认知环境, 推断出“上帝肯定有电脑”, 母子双方的认知环境没有互相显映, 幽默就此产生, 再如:
2) Teacher:“Who knows where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was signed?”
Student:“I know.I know.At the bottom of the page.”
这段对话也是由于认知环境没有获得良好的显映而导致的幽默。老师询问“独立宣言是在哪签订的?”这是个历史问题, 但是学生答案是回答签名应该签署的具体位置, 两人的认知环境没有得到互显, 从而产生了幽默。
1.2 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的偏差
既然交际双方的认知环境不同, 交际者是如何成功地进行交际呢?Sperber和Wilson提出一个认知假设, 人们认知事物时总是遵循着关联性, 任何明示性的交际活动都意味着本活动有最佳的关联性[2]。关联程度取决于语境效果和处理努力的大小。在等同条件下, 关联程度与语境效果成正比, 与处理努力成反比。但是, 在交际中, 听话人认为说话者提供了最相关的认知语境, 付出最小的处理努力就可以获得真正的交际意图, 即最大关联性;而说话者尽量提供足够的语境效果, 听话人不需要付出努力就可以获得交际意图, 即最优关联。听说人的最大关联性和说话者的最优关联性的偏离就是产生幽默的另一个原因。我们下面以实例来说明幽默如何产生:
3) Little Robert asked his mother for two cents.
“What did you do with the money I gave you yesterday?”“I gave it to a poor old woman, ”he answered.
“You're a good boy, ”said the mother proudly.
“Here are two cents more.But why are you so interested in the old woman?”
“She is the one who sells the candy.”
如3) 中, 小罗伯特向母亲讨要2美分, 母亲询问原因, 他解释说, 打算将这2美分给一个可怜的老奶奶。我们听到这句话马上就成形成一个预设, 即小罗伯特是个有爱心的小孩, 所以这信息符合最大关联。但是后来“她是那个卖糖果的人“这一信息与之前的预设有着天壤之别, 出乎人意料之外, 符合最佳关联, 从而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的的偏离与反差产生了幽默, 再如:
4) First:“My neighbor is very disgusting, who moved here recently, he rang the bell of my house with a rush late at night.”
Second:“It is disgusting in faith, do you call the police?”
First:“No, I just take him as a mad man, and continue to play my piano.”
说话者第一句话, 直接描述了昨天晚上新搬来的邻居深夜按他家门铃的事实, 听完后听话人马上就会形成一种预设, 即新搬来的邻居深夜打扰他人睡觉, 得出最大关联的推测。但说话者最后的信息“继续谈钢琴”推翻了听话人的推测, 产生语境效果, 符合最佳关联。
1.3 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的反差
关联理论认为, 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对于说话者而言, 交际是一个明示过程;而对于听话人来说, 交际是一个推理过程。说话者的目的是通过信息刺激向听话人传递其交际意图。也就是说, 说话者的明示行为真正目的是刺激听话者对其信息意图的反应, 听话人在新信息的基础上改变自己的认知语境, 通过解读信息刺激最终获得真正的交际意图。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的大相径庭, 使读者啼笑皆非, 从而产生幽默的效果, 例如:
5) Teacher:Some students are becoming arrogant.Do you remember the story about race between the hare and the tortoise?
Now, Jack, will you please tell us why the hare was defeated by the tortoise?
Jack:Because the hare fell asleep.
Teacher:Absolutely right!
What should we do so that the hare won't fall asleep?
Jack:Exchange the tortoise for the wolf.
老师一开始指出“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骄傲”, 然后讲了龟兔赛跑的故事, 通过提问“怎样才能使兔子不睡觉?”, 引导学生得出理想中的答案“学生可以不能像兔子一样骄傲”, 这才是老师问题隐含的交际意图, 而不是纯粹的想知道如何使兔子不睡觉, 而学生的回答明显只是理解到老师问题的信息意图, 并没有结合当时的语境, 更新自己的认知环境, 从而最终获得说话人的交际意图。
2 幽默的认知过程
幽默的理解首先必须推测相应的隐含前提 (即交际双方互显的认知环境) , 再结合说话者提供的新信息推导出其真正的交际意图, 不能局限于信息的句法和语义层面的含义, 认知过程如图1。
6) David: (After a while.) How do you think I should propose
Chandler:David, I’m pretending to read here!! (laughter...)
要理解这段对话的幽默, 必须推测以下一些隐含前提:
7) Phoebe和Mike是一对情侣。
David想要追求Phoebe。
假装做事不是真的在做事, 而是想避免一些直接面对的尴尬。
Chandler的话语表面上和David需要的建议一点关系都没有, 但结合隐含前提, 我们可以产生以下语境含义:
8) 我不想给你任何建议。
我不想回答这个问题。
3 结束语
关联理论为言语幽默提供了最强大、最充分的理论框架。关联理论认为一切交际活动都是具有关联性, 交际的成功与否依赖于交际双方的认知环境能否显映 (manifest) 和互显 (mutually manifest) 。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过程。说话者通过信息刺激向听话人传递其交际意图, 听话人在新信息的基础上改变自己的认知语境, 最终推导出真正的交际意图, 幽默是每个环节相互作用的结果。
参考文献
[1]何兆熊.新编语用学纲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181.
孕期营养认知及饮食行为调查分析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2010年4月1日~11月30日在我院接受产前检查的485例孕妇进行调查。
1.2 调查方法
调查员由孕期营养指导门诊医生担任。调查前由调查员现场解说, 使用统一的问卷调查表, 采取现场发放问卷, 现场指导填写, 现场收回问卷的形式, 以确保填写的质量及收回率。本次调查发放问卷485份, 除去信息不全和不合规格的73份。共得412份合格调查表, 合格率为84.95%。
1.3 问卷设计
参考国内外较为流行的KAP模式进行问卷设计, 问卷内容包括三大部分: (1) 孕妇及丈夫的社会学基本特征和孕期基本情况, 如年龄、住址、受教育程度、职业及孕期的生活情况等; (2) 孕妇对营养的认知情况和孕期营养知识的来源及获取营养知识的态度; (3) 孕妇的日常饮食行为:包括选择食物的依据及孕期食物使用频度。先进行1个月的预调查, 在预调查中随时修正和改进调查表。调查表确定后, 再进行正式调查, 并由有关专家评阅, 计分时对每个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问题的不同选项依据其正确度、积极程度和合理程度赋予不同分值。
1.4 营养KAP评分标准
营养知识共26题, 每题2分, 答对满分, 答不全1分, 答错或不知道记0分, 共52分, 结果按百分制计算。评分在90分及以上者为优, 在75~89分之间者为良, 在60~74分者为一般, 低于60分者为差。态度评分:态度共3题, 以百分制计算。饮食行为评分:饮食行为共14题, 每题4分。饮食行为调查将各类食品食用频率分为几乎每天吃、每个月≥20 d、每个月≥10 d、每周1 d或几乎不吃四个等级, 每种食物4分, 其中蔬菜、水果、奶制品、蛋类、肉禽类、豆制品等分数随食用次数的减少而减少, 扣完为止。菌藻类、动物肝脏、动物血、坚果类等只要每周吃2次即可得满分。咖啡、浓茶、零食等分数随食用次数的增加而减少, 扣完为止。共56分, 结果按百分制计算。评分在90分及以上者为饮食行为优, 在75~89分之间者为良好, 在60~74分者为一般, 低于60分者为差。
1.5 统计学方法
将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 建立Excal数据库, 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取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412例孕妇年龄在19~40岁之间, 平均 (27.35±4.07) 岁。全部为汉族。居住在城市者360例 (87.38%) , 农村者52例 (12.62%) 。职业分布:行政人员24例 (5.83%) , 教师、医生、公职、科技人员126例 (30.58%) , 商业人员142例 (34.47%) , 工人44例 (10.68%) , 农民及其他76例 (18.45%) 。平均每月食物消费水平:<200元者30例 (7.38%) , 在200~500元内125例 (30.34%) , >500元者257例 (62.38%) 。孕妇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者122例 (29.61%) , 高中及专科者214例 (51.94%) , 本科以上76例 (18.45%) 。丈夫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者112例 (27.18%) , 高中及专科者203例 (49.27%) , 本科以上者97例 (23.54%) 。
2.2 孕妇营养认知水平
营养知识共26题, 每题2分, 答对满分, 答不全1分, 答错或不知道记0分, 共52分, 结果按百分制计算。评分在90分及以上者为优, 在75~89分之间者为良, 在60~74分者为一般, 低于60分者为差。营养知识 (K) 平均得分为 (77.29±10.66) , 及格率为95.39% (393/412) , 评分在优、良者占64.08% (264/412) 。从总体看孕妇营养知识处于中等水平, 对营养素与疾病的关系及食物所含的主要营养素三大营养物质的来源与能量分配等基础知识缺乏认识。
2.3 孕妇接受营养知识的态度
大部分孕妇对接受营养知识的态度是积极正确的, 调查中希望了解营养知识的占98.79% (407/412) , 愿意改变不良饮食习惯的占95.87% (395/412) , 认为饮食行为对自己和胎儿都很重要的占99.03% (408/412) 。
2.4 孕妇获取营养知识的途径
调查发现孕妇实际营养信息来源依次为:亲朋长辈74.03% (305/412) , 医护人员60.92% (251/412) , 电视网络32.28% (133/412) , 孕妇学校8.74% (36/412) , 营养师6.07% (25/412) 。
2.5 孕妇饮食行为情况
2.5.1 孕妇饮食行为及生活方式
绝大部分的孕妇98.05% (404/412) 是跟家人一起用餐, 只有极少部分孕妇单独开餐;绝大部分孕妇93.45% (385/412) 没有参加过关于孕期营养知识的讲座。大部分孕妇90.07% (371/412) 在选择食物的时候会考虑食物是否对胎儿有好处, 但只接近55.09% (227/412) 的孕妇在选择食物时会考虑食物的营养价值, 而接近44.90% (185/412) 的孕妇选择食物时以自己的口味为主, 大部分孕妇生活方式是比较健康的。79.85% (329/412) 的孕妇孕期参加过适当体力活动, 98.54% (406/412) 的孕妇不喝酒, 94.41% (389/412) 的孕妇不吸烟。
2.5.2 孕妇日常食物选用频率
饮食习惯调查将各类食品食用频率分为几乎每天吃、每个月≥20 d、每个月≥10 d、每周1 d或几乎不吃四个等级。调查结果显示孕妇每天或每个月≥20 d摄入的食品依次为粮谷类412例 (100%) 、蔬菜409例 (99.3%) 、水果409例 (99.3%) 、蛋类303例 (73.5%) 、肉禽类323例 (78.36%) 、奶及奶制品259例 (62.8%) 、豆类及制品201例 (48.75%) 。很少吃或不吃菌藻类的人数为179例 (43.45%) , 204例 (50.75%) 孕妇很少吃或不吃动物肝脏, 276例 (66.99%) 位孕妇很少或不吃动物血。大多数孕妇很少吃或不吃咖啡、浓茶、零食等。大部分孕妇能坚持吃坚果类食物, 约263例 (63.83%) 孕妇能保证每周吃2次以上的坚果。
2.6 营养KAP之间的相关性
按K、A、P得分分别折算成百分制计算, 营养知识 (K) 平均 (77.26±10.63) 分, 态度 (A) 平均为 (97.86±9.18) 分, 饮食行为 (P) 平均 (71.64±9.70) 分, 经相关性分析K分与A分r=0.58, K分与P分r=0.97, A分与P分r=0.49, K、A、P得分存在着明显正相关 (P<0.01)
2.7 营养KAP水平影响因素
将年龄、职业、文化程度 (孕妇与丈夫) 、居住地、个人食物消费等因素对孕妇营养KAP水平的影响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孕妇及丈夫文化程度、居住地与营养KAP水平有相关性, 相关系数分别为0.644、0.576、0.278 (P<0.05) , 与年龄及个人食物消费水平无关 (P>0.05) 。
3 讨论
3.1 本地区孕妇KAP的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合理适度的营养对保证孕妇和胎儿健康、降低妊娠期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3]。本研究发现:本地区孕妇对营养知识了解程度尚可, 对一些常识性问题回答较好, 如绝大多数孕妇知道孕期要补铁、补钙、补叶酸, 并知道缺铁、缺钙、缺叶酸可能导致的后果。但对特殊营养素与疾病的关系及含特殊营养素的食物来源等缺乏深入的了解, 如60%的孕妇不了解导致口唇舌炎可能缺乏的营养素, 这可能与近年来对补充叶酸、钙、铁等知识宣传较为广泛, 但对B族维生素的食物来源、B族维生素缺乏性疾病的宣教较少有关。另外, 在调查中发现, 孕妇对膳食中三大营养物质及其供能比例了解甚少, 不知道合理的饮食结构应该是以碳水化合物为主, 适量的蛋白质、脂肪及纤维素摄入为辅[4]的理念, 不少孕妇主食吃得比较少, 甚至少吃, 喜欢吃大量水果等升糖指数较高的食物, 使孕期体重增加, 围产期并发症增加, 说明医护人员应加强这方面的宣教工作, 促进孕妇达到膳食平衡, 以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
本次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孕妇接受营养知识的态度是积极的, 并希望改进不良的饮食行为, 获取更多的营养知识, 但缺乏具体的营养指导, 营养知识来源于孕期健康教育的甚少, 绝大部分孕妇没有参加过孕期营养知识讲座, 说明各级医疗部门特别是妇幼保健部门应尽快开设孕妇学校课堂及孕期营养指导门诊, 以加强孕期营养宣传及具体指导。
本次调查中大部分孕妇注重粮谷类、蔬菜、水果类、肉禽蛋类、奶类的摄入, 却忽略了动物内脏、动物血及菌藻类等食物的摄入, 50.75% (204/412) 的孕妇很少吃或不吃动物肝脏, 66.99% (276/412) 的孕妇很少或不吃动物血, 43.44% (179/412) 的孕妇很少吃或不吃菌藻类食物。菌藻类、动物肝脏及动物血含大量易被人体吸收的矿物质, 含铁量高, 是预防缺铁性贫血的主要食物来源, 这些对孕妇健康和胎儿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因此建议孕妇每周食用菌藻类、动物肝脏及血1~2次是很有必要的。本调查还发现:接近44.90% (185/412) 的孕妇在食物的选择上以自己的口味为重, 20.15% (83/412) 的孕妇从未参加过适当的体力活动, 建议孕妇要科学合理选择食物, 并注重适量规律的运动, 控制孕期体重, 避免巨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
本调查中5.58% (23/412) 的孕妇吸烟, 1.46% (6/412) 的孕妇饮酒, 孕妇吸烟是导致胎儿生长受限的重要危险因素, 影响胎婴儿健康。目前研究认为孕妇应当绝对禁酒, 特别是孕早期, 即使少量饮用, 也会影响胎儿发育, 建议孕妇不要饮酒[5]。
3.2 加强健康宣教, 保证孕期科学、合理的营养
本次调查孕妇营养K、A、P存在明显相关性, 说明孕产妇的营养知识直接影响着她与家人的营养健康行为及饮食生活。健康教育的“K—A—P”模式, 即从灌输营养知识到改变饮食行为是短期内难以达到的, 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 应加强对重点人群的营养教育[6]。本次调查中发现孕妇及丈夫文化程度、居住环境是影响K、A、P的主要因素, 文化程度高及城市居民营养保健知识相对较高, 说明经济及受教育水平对营养有促进作用。因此, 我们在进行营养教育时, 一定要根据孕妇文化程度、职业、居住地区、经济收入及所存在的营养误区等, 进行有针对性的营养教育与指导。
本次调查发现:大多数孕妇有强烈的营养保健需求, 但往往缺乏必要的指导。因此医务人员应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 如开设孕期营养指导门诊、孕妇学校营养讲座等, 全面提高孕产妇及家人的营养保健知识和意识, 使她们充分认识到孕妇营养与胎儿健康密切相关, 宣教时采取多种形式使营养指导形象化、具体化、有操作性, 以加强人们对现有食物的合理搭配, 平衡膳食, 从而保证孕期科学、合理的营养。
参考文献
[1]Kaiser L, Allen LH.Position of the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nutri-tioa and lifestyle for a healthy pregnancy outcome[J].J Am Diet Assoc, 2008, 108 (3) :553-561.
[2]Otiver MH, Jaquiery AL, Bloomfield FH, et al.The effects of maternalnutrition around the time of conception on the health of the 0ffspring[J].Soc Reprod Fertil suppl, 2007, 64 (8) :397-410.
[3]尚丽新, 李思杨.妊娠期营养管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7, 23 (4) :243.
[4]段涛.关注妊娠期营养, 提高母婴健康水平[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7, 23 (4) :241.
[5]Edwards EM, Werler MM.Alcohol consumption and time to recognitionof pregnancy[J].Matern child health J, 2006, 10 (6) :467-472.
言语幽默的语用认知分析 篇9
1 幽默
对于幽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都对幽默有过研究,主要是从修辞方面进行探讨。其后,学者们发现幽默不仅仅只是一种修辞手法,还能应用于其他方面。因此,学术界出现了心理学,社会学,生理学,美学,人类学等等跨学科对幽默进行的研究。所有的研究都为语言学家们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从广义上说,幽默是人类交际过程中引人发笑的话语,动作和表情等等,幽默的内容丰富,形式也多样化。根据幽默是否借助于语言,将其分为言语幽默和非言语幽默。由于人们的交际活动主要是依赖话语完成的,所以本文主要探讨言语幽默(verbal humor)。
2 抑制机制与突显机制
抑制是大脑的一种重要功能,它调节着人的认知和行为。同时,抑制也是语言理解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加工机制。关于抑制机制的概念和分类,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Bjorklund与Harnishfeger把抑制定义为一种基本的认知压抑,它阻止与任务无关的信息进入工作记忆,或把无关信息从工作记忆中排除出去,从而有助于任务的执行。Hasher与Zacks
则认为抑制负责监控哪些信息应进入工作记忆,并根据当前加工的要求编辑工作记忆的内容。除此之外,Gernsbacher所说的“抑制”(suppression)是指一种积极降低已激活了的与当前任务无关信息的激活水平的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了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这两方面。尽管研究者们针对抑制机制所提出的概念不尽相同,但是总的说来,都主张抑制是阻止无关信息进入或保持在工作记忆中,且使无关信息在总体上不损害认知加工的一种主动压抑过程。抑制受损将导致无关信息的激活、保持与提取,从而影响对有关信息的加工。
抑制机制在语言理解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迄今为止,关于语言理解中抑制机制的相关理论有:第一,建构-整合模型。Kintsch提出的这个模型认为,理解的过程由建构和整合两个阶段组成。建构阶段指根据输入的语言信息,自下而上的一个自动加工的过程,相对来说,这个阶段不受语境的制约。整合阶段是一个受意识控制的过程,获得与语境一致的信息,排除无关的信息和不符合语境的命题。第二,结构建造框架。Gemsbacher认为语言的理解包括奠基,映射,转移3个过程,首先,用最初输入的信息建立一个基础结构,然后把新信息映射到这个结构上,如果信息与原来的结构不一致,就要建立一个新的子结构,就是转移。第三,抑制和工作记忆容量。Hasher和Zacks把工作记忆与阅读理解和年老化联系在一起,认为工作记忆在阅读理解中占据重要地位,抑制效率的下降会导致阅读理解加工效率的下降和认知老化。
突显是认知心理语言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显著的事物是容易吸引人注意的事物,是容易识别,处理和记忆的事物。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多种特征,按照认知规律,事物突显性的认识源于人的心理。由于人们认知过程中注意的焦点不同,其注意力更容易观察和记忆事物比较突显的方面,因此,对语言的选择和理解就不尽相同。认知心理学认为,客观现实中,由于观察的角度和关注的方面不同,会在大脑中产生不同的意象。人们会选择不同的视角和注意点。突显原则在语言的应用上也发挥着作用,可以说是一条重要的语用原则。
3 抑制机制与突显机制对于幽默的解释力
由于每个个体的所处环境,知识结构,背景知识等等都不尽相同,因此同样的事物或话语对于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刺激,从而激发个体在头脑中抑制一些信息同时使另一些信息突显出来,例如:
1)At the social security registry.
Stuff member:What is your name,Sir?
Man:Yes,but how do you know my name is Watt?
在上面这个对话中,这个人误以为职员知道他的名字,他把“what”听成了“Watt”,因为这两个词的读音相同,而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自己的名字使最熟悉的事物,因此这个人听到合自己名字相同读音的词的时候,头脑中突显出来的就是自己的名字,而不是别的词语,这样就抑制了别的词在头脑中的产生.这种情况多适用于同音异义词。
2)Freddy:I can lift an elephant with one hand.
Teddy:I beg you can't.
Freddy:Find me an elephant with one hand,and I will show you.
这个例子中的幽默在于说话人利用了句子结构上的歧义介词短语“with one hand.”既可以修饰“an elephant”,也可以理解为修饰动词“lift”。而Teddy听到Freddy的话,第一反映就是“with one hand.”是修饰动词“lift”的,因为一般的常识让我们抑制了修饰名次的可能性,我们不会认为存在“一只手的大象”,而Freddy就是恰恰利用了这一点来产生了幽默效果。
以上的两个例子分别从语音以及句法的角度解释了幽默话语中参与者头脑中的“抑制”合“突显”,分析了幽默是如何产生和理解的。其实幽默的产生和理解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由于篇幅有限,就不一一赘述了。
4 结束语
幽默现象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亦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于幽默的理解,但是所有的理解都与每个个体的认知水平及其认知背景息息相关,本文只是简要分析了其中的几种情况,对于幽默的分析还不够透彻和深入。但是笔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幽默现象展开了讨论,希望会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参考文献
[1]Giora R.Irony and Salience[J].Metaphor and Symbol,1998(13):83-101.
[2]Verschueren 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何自然.认知语用学―言语交际的认知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6.
[4]涂靖.文学语用学纲要[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5]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6]杨丽霞,陈永明.理解能力不同的个体抑制干扰信息的效率[J].心理学报,2001,33:294-299.
委婉语表达的认知分析 篇10
1 委婉语的原型:范畴系统
所谓“原型范畴”, 主要就是指具有“家族相似性”的范畴, 既包括原型又包括非原型的范畴。所谓“家族相似性”是指语义范畴中的一个成员与另一个成员都有这样那样的相似之处, 而这一相似之处不一定为其他成员所共有。Labove和Rosch在“家族相似性”原理的基础上, 提出了“原型范畴”的概念。委婉语作为语言系统的一种形式, 要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形成概念, 同样存在着范畴, 范畴中同样存在着原型。对于委婉语的范畴化认知过程是建立在原范畴的基础之上的, 由于人们的年龄和文化程度不同, 对事物的认知程度也不同。随着人们对事物的认知程度的不断加深, 对事物范畴化的意识也不断提高。委婉语实质上就是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加进了感情等评价色彩后的再范畴化。范畴化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上义层次 (Superordinate Lever, 如animal等) 、基本层次 (Basic Lever, 如chicken, dog等) 和下义层次 (Subordinate Lever, 如Male dog, old hen等) 。当然, 委婉语也具有这些特点。比如委婉语在范畴的上义层次的运用:人的长相有好有坏, 有胖有瘦, 有的甚至身体残疾。在和这些人交流时, 谈到这样的话题时常使用委婉语。说某女子“she is full figured (plump, chubby) ”, 实际上基本层次是“she is fat”, 而用“figured (plump, chubby) ”即“丰满的”来代替。再如委婉语基本层次的运用, “汽车”是一个基本层次, 人们对这一概念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 这一层次与同一范畴的其他成员共享的属性最多, 与其他范畴的成员共享的属性最少, 也最接近客观自然的分类。委婉语的下义层次经常突出其基本层次的个别属性, 范畴成员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并具有特指功能。如:我去洗一下手, “洗手”就是去厕所的一个下义层次词, 它是去厕所的具体的一个事件。人们这些通过对事物认识焦点的扩大或缩小指代事物本身的情况, 起到了委婉表达的作用。
委婉语就是围绕着源语的原型范畴而产生的, 与原型范畴具有家族相似性。它并不等同于原型范畴, 只是大致地表达了原型义项。虽然它们的原型相同, 指的都是同一种被禁忌的事物, 但通过语义范畴化, 作为原型义项的禁忌语便有了向上义层次、基本层次和下义层次演变的可能。从而在人的大脑中产生经验范畴与自然范畴间的距离, 消除禁忌语与禁忌事物间的等同关系, 以便达到委婉的目的。
2 委婉语产生的内在实质
2.1 恐惧心理
人们在交际活动中, 由于交际对象不同或环境不同, 即使表达同一件事情, 所使用的语言不尽相同, 特别对一些自己惧怕的事物或者人会运用委婉的方式来表达。其产生惧怕心理的原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上级和长辈的惧怕;另一类是超出人们认知能力的情况。从古至今, 中国的等级制度以及三纲五常对人们的影响根深蒂固, 特别是在古代, 任何臣子通往仕途的道路上了解到“君为臣纲”这一准则是非常必要的, 否则会因为语言不当导致麻烦甚至杀身之祸。比如, 帝王的名字, 任何人都不可擅自使用, 在行文、说话甚至起名时不慎用了“讳”字而遭受大祸的事例不胜枚举。在认知语言上选择委婉的表达方式既表现出自己对对象的敬畏, 也能展现出自己的谦逊。正是这种各个层级之间对语言的严格要求促使人们对帝王以及权贵产生了惧怕心理, 在语言上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委婉语的广泛使用。第二类畏惧心理是因为古代科技水平、文化水平比较落后, 生产力低下, 现在被认为是常识的自然现象在当时超出了人们的认知能力, 人们普遍认为无法预测的自然现象可能威胁到自身生命安全, 因此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比如, 人们常说的“太阳神’“水神’“河伯”等都是对太阳、洪水、河流的敬称。
2.2 使语言得体
所谓语言得体, 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时, 对于不同的交际领域 (场合) 、目的、任务、内容、方式等而使用比较得体的语言。在人们交流过程中, 大多数人会顾及对方的“颜面”而使用委婉语。例如:当一个学生或晚辈与老师或长辈进行交谈时, 一定要注意语言表达的礼节和必要的谦逊;当同辈人特别是同学、朋友的身份之间进行交谈时, 又应注意自然、亲切, 不宜过于严肃;反之, 当老师或长辈与学生或晚辈交谈时, 不仅要庄重而且又要带点关心、爱抚的感情色彩。如果说话时不注意场合和对象的话, 就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交际场合可以分为正式和非正式, 即有庄重和随便、有喜庆和悲痛, 也有内外之别等。鲁迅《立论》中提到人家小孩满月时, 第三个客人直接说这个孩子“将来是要死的”, 我们暂且不论鲁迅这样写的用意, 单就委婉语而言, 这位客人就没有看清“满月”喜庆这个特定的场合, 遭到大家痛打是可想而知的。在使用委婉语的过程中, 人们引入“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谦逊原则”和“得体原则”等都是避免因为言语不当而给交际方带来伤害, 致使交流无法进行。
3 隐喻和转喻认知模式下的委婉语
3.1 隐喻与委婉语
认知语言学经验观认为隐喻或概念隐喻是认知模式的基本类型, 是思维的基本特征 (Lakoff&Johnson, 1980) 。这种观点说明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 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种语言现象。人类通过想象或联想认识客观事物, 这是一种认知能力, 而隐喻是想象或联想的一个重要手段。其心理过程符合Lakoff等语言学家提出的“映射理论”, 即把一些概念投射到另一些概念中去。Lakoff认为, 任何隐喻其心理理解都涉及两个认知域:源域 (source domain) 和目标域 (target domain) 。换而言之, 隐喻是跨认知的投射, 是以源域的经验来理解目标域的经验, 源域的一个特点被投射到目标域上, 后者因前者而得到部分理解 (Lakoff 1993) 。Lakoff的这一映射理论对我们解释委婉语的生成机制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隐喻通过显现出源域的部分特点而委婉表达的语言, 还起到了掩盖目标域其他方面的作用。比如我们在英汉语中经常见到的有关死亡的委婉表达方法。提到“死亡”这一字眼, 大多人都是非常忌讳的, 因此, 关于“死亡”的委婉语比较多, 也比较典型。下面以这一典型例子突显委婉语与其隐喻的关系:
1) 死亡是长眠或休息
如to sleep (去睡觉) , to have found rest (得到安息) , to be called by God for eternal rest (被上帝招去永远休息) 等。在这一隐喻表达中, 源域是“休息”, 其靶域是“死亡”。在认知理解的过程中, 人们把“休息”系统的投射到“死亡”这一认知域上, 即主动去休息或被动去休息, 或处于睡眠的状态。在这种认知理解并将其投射的过程中, 突显了源域的概念, 而掩盖了靶域即“死亡”这一令人痛苦恐惧的方面。
2) 死亡是一种旅程
如the last voyage (最后的航程) , the last sent off (最后的送别) , to take a one way ride (单程旅行) , to have gone out (已经去了) , to launch into eternity (驶向来世) 等, 这些都是“死亡是旅程”的概念隐喻。在人们认知人生这一概念时, 通常把它看作是一个循环。人出生来到世上, 经历一生, 最后离开人世。换句话说, 人们把人的一生视为三个旅程:出生来到世上是第一个旅程, 来到世上到死亡是第二个旅程, 死亡后就开始了第三个旅程。人们通过“航海、离开、旅行”等概念来映射“死亡”这一令人恐怖的靶域概念, 达到委婉的目的。
3.2 转喻与委婉语
根据Lakoff和Johnson的理论, 转喻概念 (metonymic concepts) 可以帮助我们通过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关系来理解该事物本身 (Lakoff&Johnson 1980:39) 。以前一些语言学家认为, 转喻依据其邻近性体现现实世界中的接近性关系, 但很少提及这一概念, 在解释转喻时, 通常理解为在同一领域内而不同范畴内之间的投射。正是这种投射使不同概念发生相互联系或创造出一些新的概念, 而这种邻近性又使各个概念彼此相连, 并且和原概念架相连。下面举几个例子对委婉语的转喻概念进行说明。
I do not approve of any dress which shows the bust. (刘纯豹2001:68) 此句中“bust”通常指半身像, 也可指女性的乳房。在人们进行交际过程中, 为了避免引起交际对方的尴尬或使交流陷入困境, 可以用整体替代部分的概念, 分散对方的注意重点, 比如用“bust, bosom, front, neck”等间接表示女性的乳房。交际双方用身体间的邻近关系进行联想, 使双方的注意力从具体的身体器官概念转移到相对整体的身体部位概念, 以便使交流顺利进行下去。再如, 人们经常用“backparts, behind, posterior”来替代“buttock” (臀部) 。在特定的认知框架中, 听者借助转喻的指称功能通过自身的感知体验去理解和阐释这一组概念 (backparts, behind, posterior) 和臀部 (buttock) 之间的接近性关系, 这样一些不便直接提及的概念就被弱化或隐藏了。反过来, 用部分代整体也是如此。Lakoff在阐述转喻模式的特征时, 其中一个特征是:在概念结构中, B是A的部分或与A紧密相关, B代替A并且决定A (Lakoff&Johnson 1980:84) 。这一特征就是用整体中的部分概念来代替整体概念。如用bath-room (洗澡间) 、cloakroom (衣帽间) 、盥洗室 (washroom) 和powder room (化妆室) 等代替厕所。另外, 借人的生理特点或变化指代疾病或死亡是典型的用部分来替代整体概念的特征。例如:“someone’s brain has some problem”转喻“insane”, “to be physically challenged”表示“残疾”;“lung affection”指“肺病”, “nervous break down”指“精神病”。在谈及疾病或身体缺陷时, 人们习惯于用其“生理特点或变化”来部分地转喻整体概念, 从而实现委婉的目的。
再如:“He is knocking on heaven’s door.”和“He is asleep in the arms of God.”这两句中“on heaven’s door”和“in the arms of God”人们通过转喻婉指死亡, 可以使听者进行联想, 从而隐藏了使人不快的字眼, 并且礼貌地表示对死者的尊重或中立的态度。对于病人来讲, 疾病也是不愿提及的话题, 关于疾病的委婉语表达也是比比皆是。关于“得病”这一原型范畴的委婉表达, 汉语中有“不舒服, 不行了、小恙、欠安、支撑不住了, 去看医生”等;英文有:“under the weathe, have (medieal) eondition, uncomfortable, out of shape, in a bad way”等等。这些都是通过转喻委婉表达的典型事例, 其实, 转喻和隐喻一样是一种心理机制, 这一心理机制成了人类许多概念形成的基础 (张辉, 孙明智2005) 。在语言交际过程中, 人们借用语言的关联或临近性关系, 用人们能够接受的语言来指代令人不悦, 甚至粗暴无礼的语言, 以达到委婉的目的。因此, 我们可以认为, 委婉语构成机制的基础从本质上说是语言表达的转喻认知。或者说, 转喻作为人类思维和认知方式的特点在人们使用委婉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同样也得到了反映。
4 结束语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的普遍现象, 本文对委婉语的来源做了简单介绍后, 重点对委婉语的原型范畴, 委婉语的内在实质以及隐喻和转喻认知模式的委婉语进行了分析, 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 从认知的角度对委婉语的表达进行了分析。近年来,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 己有一些学者从语义学、社会语言学、修辞学、心理学等角度对委婉语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委婉表达在使用语言符号传递信息时, 一定要把交际的目的、交际场合以及通认知语境等因素考虑进去。事实证明, 委婉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于本人时间和研究能力有限, 从这一角度对委婉语的研究还很肤浅, 只希望能够通过此文给委婉语表达的认知分析提供新的探索角度, 让大家对委婉语的表达有一个新的理解。
摘要:委婉语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它是人们进行交际的“润滑剂”。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 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该文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基础, 阐释了委婉语表达的内在实质和生成机制, 使表达者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 采用合适的委婉的方式来表达。该文章选取认知语言学这一新的视角对委婉语表达进行多角度的分析, 促进对委婉语的认知与应用, 使我们对委婉表达现象的认识更深一步。
关键词:委婉语,原型范畴,实质,隐喻与转喻,认知
参考文献
[1]Lakoff G, 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Lakoff, George.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C]//Ortony A (ed.) Metaphor and Though.2nd ed.Cambridge:UP, 1993.
[3]王永忠.范畴理论和委婉语的认知理据[J].外国语言文学, 2003 (2) .
[4]谌莉文.概念隐喻与委婉语隐喻意义建构的认知理据[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8) .
[5]刘剑辉.委婉语的认知理据分析[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3) .
[6]邵军航, 樊茂茂.委婉机制的认知语言学诊释[J].外语研究, 2004 (8) .
[7]张辉, 孙明智.概念转喻的本质、分类和认知运作机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 (3) .
[8]束定芳, 徐金元.委婉语研究:回顾与前瞻[J]外国语 (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 1995 (5) .
称呼语情感表达的认知语用分析 篇11
关键词:认知 称呼语 情感 《红楼梦》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情感是人类的内在感受,是对外界刺激的心理反映,如喜欢、厌恶、爱幕、愤怒、悲伤等。它往往是下意识的、无序的、瞬间的,是一时的真情流露。情感只能依靠外化的形式来表现,而语言是情感的外化形式之一。
称呼语指用来称呼别人和自己的词语,如何称呼他人,往往需要遵循一定的社会规范和原则。如果称呼语顺应社会规约和语境,则表明说话人无意改变惯例,祝畹瑾称之为无标记意义词语,我们称之为称呼语的常规用法,此时,称呼语体现谈话双方的特定社会关系,并且呈现说话者个人的一贯作风。但称呼语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一种互动、变化的系统。有时,说话人特意改变常规的称呼,即采用“变异”的形式;称呼语的变异,是偏离“常规”的用法,也是有标记意义的称呼语。祝畹瑾认为,这表明说话人意欲在谈话时改变双方的亲疏关系,或表达说话人的情感。因此,有标记意义的称呼语是内在情感的外在表现,是非常规的用法。
一 认知的主体性
人类的认知既客观地反映了现实,又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融合的过程。称呼语的构建过程充分体现了认知的主体性;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此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内心的情感是说话者要传递的交际意图,借助称呼语这一工具来表达内心情感的活动时,认知的主体性体现在不同视角的选择上。王文斌认为,不同的认知主体往往根据自己的不同世界知识,对社会常规的把握、经验和记忆,构建出不同的始源域;即便同一施喻者,受主体性的驱使以及为了表达的需要,对同一目标往往从不同的视角加以观照,也会构建不同的始源域。
例如,认知主体选择称呼语作为情感的始源域时,可能因为从说话人和受话人两个不同的视角出发,采用称呼语的不同形式。如:
例1:贾琏听说,爬起来,便与凤姐儿作了一个揖,笑道:“原来是我的不是,二奶奶饶过我罢。”满屋里的人都笑了。(第四十四回)
例2:凤姐上座,尤二姐命丫鬟拿褥子来便行礼,说:“……今日有幸相会,若姐姐不弃奴家寒微,凡事求姐姐的指示教训。奴亦倾心吐胆,只伏侍姐姐。”说着,便行下礼去。(第六十八回)
贾琏用仆人的称呼来讨好妻子。在封建社会,和妾相比,妻子有绝对的地位和权威;尤二姐用谦称“奴家”称呼自己,以显示对凤姐的尊重。
例1、例2都表达了积极的情感,但采用的方式却不同。一种是抬高受话人的身份和地位,如“二奶奶”;另一种则是贬低说话人自己,如“奴家”。
二 认知语境的限制性
在称呼语表达情感时,“隐”的情感要“显”的语词来展现,“变异”的称呼语是短暂情感的自我呈现,同时也向受话人表达了情感。可以说,称呼语是说话人交际意图的呈现,也是受话人认知和推理的基础;受话人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理解其意义,双方才能使顺利开展交际行为。
称呼语的选择是情感的外在体现形式,也是认知主体性和语言系统的客观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受话人只有顺应语境才能正确地推导出话语意义,在称呼语表达情感时,同一个称呼语表达的情感却是大相径庭,下面以“蠢才”和“老货”为例。
例3:宝玉见问,一时解不来,因问:“什么‘暖香’?”黛玉点头叹笑道:“蠢才,蠢才!你有玉,人家就有金来配你,人家有‘冷香’,你就没有‘暖香’去配?”宝玉方听出来。(第十九回)
黛玉笑称宝玉“蠢才”,是想提醒宝玉和宝钗的关系,借以表达了她对宝玉的爱慕之情。
例4:偏生晴雯上来换衣服,不防又把扇子失了手跌在地下,将股子跌折。宝玉因叹道:“蠢才,蠢才!将来怎么样?明日你自己当家立事,难道也是这么顾前不顾后的!”(第三十一回)
宝玉见晴雯笨手笨脚,心里很不高兴,用蔑称“蠢才”表示不满。
宝玉到薛姨妈家玩儿,薛姨妈请他吃酒。奶妈李嬷嬷怕贾母、王夫人责怪她管教不严,执意不让宝玉吃酒。在此情景下,黛玉和薛姨妈都称李嬷嬷“老货”,但情感却大不一样。
例5:(黛玉)一面悄推宝玉,使他赌气,一面悄悄的咕哝说:“别理那老货,咱们只管乐咱们的。”(第八回)
例6:薛姨妈笑道:“老货,你只放心吃你的去。我也不许他吃多了。便是老太太问,有我呢。”(第八回)
黛玉称李嬷嬷“老货”,这一粗俗的称呼毫无掩饰地表达了厌恶之情。而薛姨妈称李嬷嬷“老货”,此谐称显示出薛姨妈试图拉近和李嬷嬷的关系,并表达对她的关心。
由此可见,由于说话人和听话人二者关系的差异以及情景等因素影响,同一称呼语表达的情感却不同,有的甚至截然相反。所以,称呼语表达的情感必须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理解。
三 称呼语表达情感的规律分析
在称呼语的常规用法中,礼貌性称呼语通过尊人贬己和表达亲近的方式表达,非礼貌性称呼语则采用贬人尊己和表示疏远的方式。我们可以把情感分为两类: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积极和消极情感二者相反相成,构成称呼语的情感链,情感链中间是无标记意义的称呼语,不表达明显的感情色彩。
变异的称呼语表达说话人的情感。一般情况下,礼貌称呼语表达正极的情感,反之,非礼貌称呼语则表达负极的情感;也就是说,礼貌程度同情感(正极)正相关。但是在动态的语境中,礼貌和情感的关系也可能会发生变化。
例7:李贵等一面掸衣服,一面说道:“哥儿听见了不曾?可先要揭我们的皮呢!……”宝玉笑道:“好哥哥,你别委曲,我明儿请你。”(第九回)
李贵因为宝玉而被老爷责骂,宝玉称呼他为“好哥哥”以示安慰。
例8:平儿方欲笑答,只听山石背后哈哈的笑道:“好个没脸的丫头,亏你不怕牙碜。”(第四十六回)
贾赦要娶鸳鸯做小妾,并托付邢夫人来问。鸳鸯等人在谈论此事,恰好袭人听到,用谐称“好个没脸的丫头”跟鸳鸯开玩笑。
例9: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第三回)
“孽障”一词表达了贾母对宝玉做法的气愤,但更多的是心疼,比“心肝、宝贝”感情还要强烈。
以上的称呼语都表达积极的情感;其中“好哥哥”与常规用法一致,而谐称或蔑称“好个没脸的丫头”、“孽障”则表现了双方的亲密关系,与常规用法相反。
例10:一见了宝玉,都怨谤警幻道:“……何故反引这浊物来污染这清净女儿之境?”(第五回)
警幻仙子带宝玉游历太虚幻境,引起众仙子不满,称宝玉为蔑称“浊物”。
例11:(贾瑞)向前对凤姐儿说道:“请嫂子安。”凤姐儿猛然见了,将身子望后一退,说道:“这是瑞大爷不是?(第十一回)
王熙凤是贾瑞的嫂子,王应该称呼他为“兄弟”或像称呼宝玉一样直呼其名。这里凤姐有意地选择了“瑞大爷”,像是仆人称呼主人,又像是对长辈的尊称。“瑞大爷”表达了王熙凤对贾瑞的厌恶之情,并有意与他保持距离。
例12:邢夫人直至晚间散时,当着许多人陪笑和凤姐求情说:“我听见昨儿晚上二奶奶生气,打发周管家的娘子捆了两个老婆子,可也不知犯了什么罪……”说毕,上车去了。凤姐听了这话,又当着许多人,又羞又气。(第七十一回)
邢夫人是凤姐的婆婆,但她却尊称凤姐为“二奶奶”,其主要目的是用仆人的称呼尊称儿媳妇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恨之情。
以上的称呼语显示了说话人的消极情感;其中“浊物”与常规用法一致,但尊称“瑞大爷”、“二奶奶”却表达了强烈的负极情感,与常规用法相反。
由上可知,称呼语表达情感的趋势有两种:一种是同常规用法一致;另一种是与常规用法相反。常规用法时,情感(正极)同礼貌正相关;但是表达强烈的情感时,与常规用法相反,情感和礼貌成逆向吻合状态,而且偏离程度越大,表达的情感就越强烈。
四 常规隐喻和非常规隐喻
情感是伴随着认知的深入自然生成的,它贯穿于语言赋形的整个过程,情感的生成和表达分别是语言赋形的动因和结果,语言赋形的过程也就是情感表达的过程。
情感变化的程度体现了人的意识的变化。称呼语可以表达喜爱、厌恶、憎恨等情感,这一活动是基于人的身体体验之上的,同时又受到外在世界的影响,如双方的关系、语言运用规则、语境等。因此,称呼语选择的过程受到了主、客观因素的共同制约,是“人的理性和非理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体现了人的意识和人本身的完整性”。在此过程中,理性和非理性共同起作用,但程度却不同;从理性向非理性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由理性向非理性意识的变化表现为情感程度的变化,情感越强烈体现得非理性意识就越多,它们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人的意识的变化:理性意识…………非理性意识
情感变化的程度: 低…………高
隐喻的本质是一种认知活动,语言中的隐喻是一种以词或句子为焦点,以语境为框架的语用现象。说话人用称呼语表达情感时,“变异”的称呼语实质上是内心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我们从称呼语这一概念域来认知情感另一概念域,它属于语言的隐喻用法,但隐喻性有程度之分。它是一个连续体,一端隐喻性极高,即新颖隐喻;另一端则已经失去隐喻性,即死喻。
隐喻性的变化参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性大…………相似性小
常规化……………非常规化
无矛盾性…………矛盾性
一般情况下,从右向左,越是靠左,隐喻的隐喻性程度就越大,而且隐喻性越容易消失。当称呼语的隐喻用法和常规用法一致时,二者的相似性越大、隐喻也就越常规化,隐喻意义越容易成为字面意义的一部分,即成为“死隐喻”,也就是常规隐喻。当隐喻用法同常规用法不一致、甚至相反时,二者的相似性就越小,隐喻也就越非常规化;隐喻性越明显,越容易成为新颖隐喻。可以说,常规隐喻是基于相似性的隐喻,非常规隐喻属于创造相似性的隐喻,是新颖的隐喻。前者强调“同”,后者强调“异”。常规隐喻和非常规隐喻,二者相反相成,构成称呼语的隐喻用法。
从认知角度看,无意识地进入了语言的常规隐喻“有利于揭示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现象和语言运作原则的本质特性”。反之,在非常规隐喻中,“内容和表达手段之间的距离越大,他们的对照越是出乎预料,隐喻就越明显和令人惊异”。称呼语的选择偏差越大,越容易引起受话人的注意,表达的情感也就越强烈;如“瑞大爷”、“二奶奶”等。
五 结语
用称呼语表达情感,视角的选择体现了认知的主体性。情感是说话者交际的意图,也是受话人认知和推理的基础。称呼语意义的理解是双方顺利交际的条件,受话人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正确地解读其意义。称呼语表达情感的规律,即常规性用法和非常规性用法,实质上体现了情感的程度和人的意识的变化。从认知的角度探讨称呼语,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构建隐喻的内在动因,进而剖析隐喻的本质特征。
注:本文系河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009XSK029)。
参考文献:
[1] Goatly,A.The language of metaphors.Routledge.1997.
[2] [法]保罗·利科,汪家堂译:《活的隐喻》,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3] 陈毅平:《〈红楼梦〉称呼语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 何自然:《认知语用学——言语交际的认知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 胡壮麟:《认知隐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 束定芳:《论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外国语》,1998年第6期。
[7]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 王文斌:《隐喻的认知建构与解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9] 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作者简介:
闫伟红,女,1978—,河北河间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工作单位: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动词GO运动认知分析 篇12
关键词:运动,动词GO,认知语言学,空间运动,抽象运动
运动在人类思维中具有特殊的作用, 运动动词中, go出现的频率最高, 动词go便具有了丰富了运动认知内涵。它不仅可描述空间移动, 更可用以描述抽象移动。以往研究多从单个运动动词的语法意义和语用意义入手进行阐述, 分析了学习者的使用错误和教学误区, 而认知语言学的路径观有别于传统的运动分析方法。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英语运动动词, 不只是理论阐述上的突破, 更具有方法论上的优势。
一、文献综述
1.运动研究方法研究现状。 (1) 从语法的角度对英语动词进行研究, 其研究都是基于在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上的突破和演绎。然而, 此类研究是不完善的。 (2) 从形态学上来看英语动词, 其观点是动词分为单词动词, 动词片语和片语动词。 (3) 从语义的层面来进行英语动词, 可分为状态动词、过程动词、行动动词和行动——过程动词。美国语言学家菲尔墨更提出“格语法”。 (4) 基于语料库的动词研究方法很特别, 是从动词句型入手, 按释义进行分析。此方法让学习者不仅掌握语法句型还了解其意义, 具有参考价值。
2.动词GO研究现状。运动为其他更抽象的认知域提供了认知框架。Langacker (1993) 在Foundations of CognitiveGrammar Vo 1的第四章阐述道, 在我们的经验里, 物理运动是最基本的, 并试图从物理运动引申到抽象范畴。国内语言学家对动词GO的研究并不多。其中比较杰出的列举如下:高原从认知角度谈运动动词的时态、体态和情态, 发现三态并不只是用以描述时间的语法特征, 而是基于其作为空间概念的语义原型。文旭在其论文《“来去”的研究》中主要介绍了的“运动事件框架”。可见, 国内外学者对动词go的研究寥寥可数且不深入, 因此研究go非常有必要。
二、空间与抽象运动
认知语义学认为空间概念是最基本的概念, 再经过转喻和隐喻模式, 物理空间概念被映射到其他抽象的概念中去, 于是, 其他本无空间内容的概念也被赋予了一种空间架构, 因为像go这类词, 便运用在不同的认知域中, 便有了空间和抽象运动之分。
三、空间与抽象运动go认知分析
1.Go的空间运动认知分析。物理运动指的是实体的具体位置和方向的移动。即使在最简单的空间运动中也会隐含一系列的认知事件。我们先从具体的物理运动入手, 用一个公式来分析单一、静态的认知事件图式来表示。公式中S代表相应情景, C代表概念化主体, T代表处理时间, >代表发生顺序, []代表具体相对独立性。
公式 (1) (a) 表示某个概念事物C在某时间Ti使某情景Si的概念化;公式 (1) (b) 涉及一图式向另一图式的过渡, 也就是说物体运动涉及到由多个图式构成的连续序列; >代表认知时间的发生顺序, 经处理时间 (processing time) [T0 > T1 > T2 >???], C概念生成了一系列的认知事件[S0 > S1 > S2 >???], 由此显示这些时间的连续性以及由此映射人对此运动的思维经验。下例中的动词go可以认知图式识解。I go to school on foot.
我们就该句做具体分析, 其中, C即概念化主体, 指说话人;S代表相应情景, 指的是“我”在去学校路上的某个具体情境;T代表处理时间, 指在“我”走路去学校的所用时间中的某个时间点;整个公式概念出“我”在相应情景不断变化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
2.Go的抽象运动认知分析。动词Go及其空间关系可延伸到非空间范畴。例如“go”的基本意义为实体在空间范畴的移动。若[m/li]关系中因素给予适当的诠释, 公式 (2) 可以解释抽象运动概念。此时, li为非空间范畴中得一点, m范畴中基本类型的实体, 符号“/”代表互相作用。
我们可以看到以下例子中的go:
It takes only five seconds to go through the alphabet.
This milk is about to go sour.
我们不难看出, 以上句子中的go仅限于非空间范畴的抽象运动。代表主观构思的物理运动公式 (2) 分析如下:
公式 (2) (a) 暗示说话人C) , 在Ti概念化“时间-空间”图式[m/li]Ti。在 (2) (b) 和 (2) (c) 中, C不是中心参与者, m与ti在一定程度上非具体化, 那么上述例句理解为, 在已给方向的设想运动中, m等同于听者, ti则为说话时间;此时, m, ti因为凸显程度小而忽略不计。整句可指说话时间听话人跟随说话人思维路径的虚拟运动。我们挑选The milk is about to gosour.一句进行认知识解。其中C指说话人, m是the milk, T代表时间。暗示说话人C在Ti概念化“时间-空间”图式[m/li]Ti, 展示出在具体时间内牛奶变酸的抽象运动过程, 将概念以图示识解, 一目了然。
本文运用兰盖克的空间抽象运动观, 以图式方式识解动词go抽象的运动过程, 深入探讨动词go的认知机制, 对运动路径做出了合理解释。以具体图式表示出来, 一目了然。
参考文献
[1]Langacker, 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1.2[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