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护理

2024-05-09

认知行为护理(共12篇)

认知行为护理 篇1

尿毒症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晚期阶段, 发展到此阶段并坚持治疗的患者中有90%以上采取血液透析的治疗方案以缓解疾病进程[1]。但是, 长期的透析治疗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从而给患者心理带来巨大压力并造成其身体生理功能降低。研究显示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极易出现各种心理障碍及生理改变, 进而降低透析治疗效果, 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使患者情况进一步恶化, 加速了疾病进程[2]。本次临床研究从对患者的护理工作入手, 希望通过对患者认知行为干预的护理方式改善患者心理, 促进患者保持健康的心态。现将具体研究过程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9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透析治疗并经过严格筛选的227例符合要求的患者: (1) 入院时临床表现均有典型的慢性肾衰症状。 (2) 患者精神状态较好, 可以准确表达意愿, 且已经维持血液透析2~3个月的时间。 (3) 在近半年时间内无其他重大疾病, 未服用精神类药物。受试组男66例, 女56例, 年龄45~66岁, 平均 (57.7±6.7) 岁;对照组男56例, 女49例, 年龄47~62岁, 平均 (53.7±7.3) 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将随机组成的受试组患者集中在一起, 组员之间互相熟悉并尽快建立信任的关系。患者之间互相交流治疗期间遇到的各种问题及烦恼, 互相鼓励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互相交流治疗心得体会。主持医护人员鼓励患者说出感受、体会以及对自身认识, 形成团结和睦的集体并应用于日常生活。运用认知识别-转化-替代的方法, 通过举行专题讲座、患者之间真诚讨论交流以及分角色饰演等形式满足患者的认知[3]。在讨论过程中医护人员仔细倾听, 针对患者疑惑提供解决方案, 同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 对患者不合理的、对治疗效果不利的心理因素进行循序善诱的引导, 帮助患者分析这种不利心理产生的危害, 利用合理的情绪疗法进行矫正。提高患者认知水平达到重建的目的。医护人员定期举行讲座对患者进行科学指导, 并根据患者的知识水平及认知能力, 采取患者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宣讲。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 使患者树立健康、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及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

设计问卷调查表, 包括患者抑郁自评表 (SDS) 及焦虑自评表 (SAS) , 用来评价患者的焦虑、抑郁的主观感受以及治疗前后变化、两组之间评分差异情况[4]。测量患者的体重指数 (BMI) 衡量两组患者的体重水平是否符合健康标准。应用主观营养综合评价法 (SGA) , 评估透析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营养状况改变及组间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抑郁及焦虑自评分在干预前后情况

通过对患者干预前后评估分析, 在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前两组之间SDS及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在干预3个月后再次评估, 发现受试组在SDS及SAS评分方面均明显降低, 而对照组无变化甚至有轻度升高。干预后两组SDS及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2.2 患者体重变化情况比较

在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前两组BM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3个月后, 受试组患者体重指数升高, 呈好转趋势, 而对照组患者平均体重进一步降低, 两组BMI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kg/m2

2.3 患者干预前后SGA法对营养状况评估情况

受试组患者干预一段时间后营养状况明显得到改善, 而对照组患者营养状况较干预前出现恶化, 两组营养正常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3。

例 (%)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程呈不断发展的趋势, 目前临床中并无确切的方法治愈该疾病。当病程发展到晚期阶段时就会出现因肾功能严重缺失而造成尿毒症。发展到此阶段的患者只能通过维持长期的血液透析疗法达到延长生命的目的。相关资料显示, 在我国慢性肾衰竭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5]。对于此类患者来说, 坚持长期的透析治疗是延长其寿命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案。但长期的透析治疗也会给患者带来一系列严重影响, 由于长期生存只能依靠一台机器, 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不能正常工作, 并给家庭带来负担, 这些因素就会导致患者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患者在治疗一段时期后往往会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 严重者需要精神类药物介入治疗, 这样不仅使患者得不到有效治疗, 还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 缩短了患者的生存时间[6,7]。

认知行为干预是一种在团体环境下, 由团体成员为主导, 通过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达到影响其他成员的目的的一种心理护理方式。该方法可以矫正患者不良情绪及消极心态, 树立正确的认知体系以及行为体系, 在医疗工作中有助于患者的疾病治疗及康复[8]。在本次研究过程中, 笔者发现通过这种干预措施对尿毒症患者进行引导, 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得到改善, 通过受试组与对照组比较, 笔者发现受试组认知行为干预评分明显降低,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同时对患者体重、营养状况指标进行组间的比较, 发现接受干预护理的一组的体重指数、营养状况指标都要明显优于未接受干预的一组患者,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认知行为干预方案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可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改善患者体重、营养等各项生理指标,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心理护理中认知行为干预的方法对尿毒症透析患者情绪及其他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6月-2013年9月需进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共227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受试组122例与对照组105例。受试组患者接受认知行为干预及常规护理, 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记录两组患者一般情况, 设计问卷调查表对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进行得分评价。并对患者体重、营养等指标进行检测评估。结果:对每个患者连续记录3个月后, 受试组患者焦虑、抑郁不良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受试组患者体重、营养等指标较对照组好转,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认知行为干预方案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临床效果明显, 可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改善患者体重、营养等各项生理指标。

关键词:认知行为干预,心理护理,血液透析,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丽, 矫健梅, 安丽伟, 等.认知行为干预对诱导期血液透析病人心理状况的影响[J].护理研究 (上旬版) , 2013, 33 (13) :1230-1232.

[2]张玉, 崔恒心, 田娜, 等.VSD技术在肢体创面应用中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疗前沿, 2011, 6 (17) :69-70.

[3]吴艳, 许冬梅, 李菲菲, 等.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和应对方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 17 (4) :394-396.

[4]陈雪玲.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 (9) :837-839.

[5]周彧.对血液透析患者预防跌倒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2) :100-101.

[6]贾艳红.预见性护理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上旬刊) , 2012, 15 (1) :18-19.

[7]葛秀敏, 文庆敏.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 (2) :103-104.

[8]周桂霞, 刘建军, 唱丽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特征分析及团体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 (28) :23.

认知行为护理 篇2

什么是CBT

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CBT)是由阿伦·贝克博士创立的一大类包括了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的心理治疗方法,是通过改变个人非适应性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来减少情绪和行为失调,改善心理问题的一系列心理治疗方法的总和。目前,CBT已成为世界上传播最为广泛、被使用最多的心理治疗方法。

CBT的作用不言而喻,但对于心理治疗在抑郁症治疗中是否有效,部分人还存在着疑虑和/或误解。实际上从文献分析来看,CBT在治疗轻-中度抑郁症中的疗效与药物相当;在中-重度抑郁症的治疗中,CBT联合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为期两年的随访发现,经CBT治疗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仅通过药物治疗的患者。

英国NICE指南(指英国国立健康与临床优化研究所)、美国APA指南(美国精神病学学会)、爱丁堡皇家医学院SIGN指南(苏格兰校际指南网络国家临床指南)和加拿大CANMET指南(加拿大双相障碍治疗指南)都推荐CBT为心理治疗中的首选疗法。需要特别指出的是,CBT是一种优秀而有效的疗法,但CBT不是万能的:单用CBT治疗适用于轻-中度患者,但不推荐单独应用于中-重度患者,禁止单用CBT治疗严重的抑郁症患者。优秀的疗法需要被恰当使用。《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中的抑郁障碍管理部分共有九条内容,但没有任何一条内容直接提到如何进行用药管理,这与美国APA的治疗原则类似。所提到的内容全部是关于如何建立关系、进行评估、患者监测、开展教育、提高依从性,这些问题通常比如何用药更为关键。精神科医生应学会两条腿走路,既会药物治疗,又会心理治疗。现在的情况是,我国的多数精神科医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治疗训练。循证医学证明了CBT是抑郁症的心理治疗中最为有效的方法,美国已经将CBT纳入了精神科医生的必修课。2000年之后,CBT的使用呈指数式上升,已经成为精神科心理治疗的主流。

反观另一方面,精神科药物的研发在最近十年却显出“疲态”,精神科疾病的复杂性等原因导致上市药品数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主流观点认为人是特殊的,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动物,所以CBT这种从认知、行为角度入手的疗法就变得更为重要。CBT原理

有些人认为CBT很简单,CBT说简单确实简单,我们推崇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CBT关注的就是认知和行为的改变,而且主张认知会改变行为和情绪。反之亦然,行为和情绪的改变也会影响认知从而形成一个循环,对于深陷“恶性循环”的抑郁症患者,我们通过CBT治疗让其重归良性循环。

可是CBT操作起来并不简单,虽然法律给予了精神科医生做心理治疗的资格,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承担。我们希望即便不能承担起心理治疗的工作,也应该有这方面的意识。精神科医生可以和心理治疗师组成合作团队,相对系统的心理治疗交给治疗师完成,联合治疗则由精神科医生负责。CBT的理论基础分为行为部分和认知部分。行为部分认为抑郁是丧失、失去、缺乏奖励或者不能获得奖励的结果,可以通过行为激活、问题解决技能等方法治疗。CBT从行为角度来说需要进行横向分析,通过刺激-个体-反应-结果(S-O-R-C)分析患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个体。

除此之外,还要进行纵向分析,因为所有的现象和问题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他们与发展过程、社会化过程、早期行为模式、个人信条和社会规则都有关系。CBT聚焦当下而非过去,我们不可能让患者重建个人经历,而应该让患者注重眼前。无论是思维或是行为的改变都有可能促使情绪改变,进而影响认知最终实现全面变化。

普遍认为对于抑郁症的患者应通过运动疗法达到激活的目的,安排活动中需要注意疲劳问题。所有人都体会过疲劳,这是一种不良体验。让一个抑郁症患者参加剧烈运动,产生疲劳不但不是一件好事,反而造成另一种痛苦的叠加。安排活动应该按照等级逐步进行,这一过程遵循不疲劳原则。所以,单独看每一个技术貌似都不难,但如何驾驭,如何联合使用是CBT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优秀的医生应该调动来访者配合你一起工作。CBT流程

短程CBT可以分为6次进行: 第1次:了解抑郁与治疗方法; 第2次:识别自动思维与行为激活; 第3次:对抗歪曲认知与功能行为; 第4次:改变归因方式与任务分解; 第5次:发现核心信念与问题解决;

第6次:复习、目标和计划、应对挫折和预防复发。

在进行12-20次的CBT时,前3次等于是把上述的短程治疗的第一次治疗进行放大,这期间的治疗主要是为之后的治疗做铺垫。CBT需要先激发患者的治疗动机,并不是上来就蛮干。认知行为治疗不是批评,不是挑错,更不是骂人。CBT过程中不应该表现出对患者的压迫性,相反应该以“人本”思想看待患者,前期治疗的铺垫和动机激发是治疗成败的关键所在。心理治疗分两个层面:一是基础治疗,包括支持性治疗、激发动机、建立关系、发现问题、引导患者增加依从性;二是专业理论指导下的专门治疗。专门治疗实际操作起来并不难,怎么在理论指导下使用是难点所在。如果没有前期的铺垫,上来就治疗是不可能达到疗效的。临床运用CBT的要点是: 充分的治疗关系 心理教育

激发治疗动机(药物、维持)对症状的自我监控 行为激活 认知重建 评估很重要 适应症

认知行为治疗可以用于治疗许多疾病和心理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神经性厌食症、性功能障碍、药物依赖、恐怖症、慢性疼痛、精神病的康复期治疗等[3]。

其中最主要的是治疗情绪抑郁病人,尤其对于单相抑郁症的成年病人来说是一种有效的短期治疗方法。抑郁症

认知主题:剥夺、挫败、失落。不合理认知:

极端化-抑郁者受挫后会无端地自罪自责,夸大自己的缺点,缩小自己的优点; 自责-把全部责任归咎于他们自己,表现出一种认知上的不合逻辑性和不切实际性。

消极思维:在他眼中的自己和未来,都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色,他常常坚信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并且失败的原因全在于他自己。他坚信自己低人一等、不够聪明、不够称职、不够好看、不够有钱等等。总之干什么都不会成功,都没有希望。抑郁症患者的这些观点常常是扭曲的,与现实不相符合的。

核心信念:我不好,我不受欢迎,别人不喜欢我。

核心信念和个人经历、他对重要人物的认同以及对别人态度的感知等因素有关。如童年有过重大丧失体验的人,孩子不能理解事情是跟他无关的,相反会认为和他有关,并且是由于他不好造成的,会形成“我不好”的核心信念。

抑郁症最大的风险是自杀。自杀的认知主题:

一是高度的绝望感(贝克认为“绝望”指“对未来的消极观念,消极期待或悲观”),绝望程度越高越有可能自杀;

二是感到不能应付生活问题,断定所遇到的问题不可能解决,会感到无路可走。所以危机干预中让他们了解到事情有解决的可能性和可实行性,可以纠正不合理认知,降低自杀风险。焦虑症

焦虑症出现的认知主题:

1、夸大危险:对自己知觉到的危险过度夸大的反应;对事物的失控作灾祸性的解释。其认知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围绕着身体或心理、社会的危险,如怕死去、怕发疯、怕失控、怕晕倒、怕被人注视、怕出错、怕发生意外等,他们会有选择性地注意那些集中筛查身体或心理的威胁性信息。例如,当事人的一个亲友患心肌梗塞死去,她在目睹抢救过程之后,头脑中出现了“要是生心脏病就太可怕了”的想法,当夜睡梦中惊醒,感到心跳、胸闷,于是认为“已经得了心脏病了”,这种灾难性的想法和解释将焦虑推向了高峰,形成了第一次惊恐发作。

焦虑患者的核心信念:

我没有信心,我无能,外界是危险的。核心信念中多以”危险”为主题。危险的核心信念在躯体感觉和认知错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危险的核心信念带来危险的自动想法,进而引起焦虑。强迫症

认知模式:

(1)、过高的不适当的责任感

对责任的错误理解这一模式是强迫症特有的表现形式。他们具有对事件的过高的责任感,惟恐失职与过高的使命感、内疚与罪恶感。

(2)、对威胁的评估

强迫症患者对危险及伤害性后果估计过高及对个人应对能力的估计过低。(3)、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的思维方式——控制和减少伤害的一种方式,也是强迫症状产生和维持的主要因素,此认知模式会增加对危险的过高评价。强迫症完美主义的形式包括:对事情的了解必须十分完美;什么都必须作到恰到好处;绝对对称,确定并在思想上能控制。

(4)、思维的至关重要性

强迫症患者因为害怕对不良后果负责,过分关注和控制自己的思维,思维与行为的界限不清,认为有某种思维将导致产生某种行为。(5)、过分要求控制

强迫症的核心是他们的生活需要外部的控制,需要绝对地控制他们的环境,通过一切都做的十分完美来减少危险和避免批评的一种方法,强迫症患者还要求自己的思想以避免危险和伤害,强迫观念是过分控制不容许的思维的正常的精神系统的崩溃。

(6)、万事要求确定

强迫症患者不能耐受对完美和危险知觉的不确定,对自我效能的怀疑是强迫症的认知方式之一。当事人苛求确定性的时候,他会反复说“我可能就是万一出问题的那个人”,认知治疗师承认这种存在的可能性而且不能被排除,其实真正的问题是为什么当事人难以接受不确定性?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就会引出其采用确定性来预测事物的需要的探讨,它表明了当事人有完全控制的需要,否则灾难就会降临。神经性厌食

认知主题:集中在对自身外形、面庞、体重等方面的不合理认知。“我很胖”,“我不漂亮”,“瘦就是美”。

核心信念:

外形决定一切,我不漂亮,就没有人喜欢我。我没有吸引力。

禁忌症

包括患有幻觉、妄想、严重精神病或抑郁症的病人,受到严重的认知损害,不稳定的家庭系统的病人就不适合进行认知行为治疗。

需要强调的是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不要高估患者的认知水平,90%的患者和我们不处于同一认知水平。患者会简单的以为CBT就是告诉他应该怎么做,但医生并没有锦囊。那么医生在CBT过程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医生是一面镜子,医生要做的是帮助患者认知、了解自己,而不是直接提供问题的具体解决办法。

不建立充分的治疗关系,不进行教育就不能让患者认识到这一点。医生在完成自己的任务后就应该逐步退出患者的生活,而不是扮演患者导师、父母、伙伴之类的角色。医患之间应该保持一种“非现实的现实关系”:“现实”指的是我们要和患者面对面交流,“非现实”指的是我们不应该在患者的现实生活中扮演角色。患者需要走出自己的路才能回归社会,医生不应该是他们的永久领路人。

认知行为护理 篇3

【关键词】 认知行为护理;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7-0130-02

血液透析是常用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但因透析周期长、并发症多,易造成患者情绪焦虑、抑郁,影响治疗效果[1-2]。为探讨认知行为护理模式对行血液透析的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效果,笔者所在医院展开本次研究并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血液透析禁忌证、精神疾病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患者男26例,女19例,平均年龄(48.3±6.7)岁;慢性肾小球肾炎25例,糖尿病肾病13例,高血压肾病7例。对照组男25例,女10例,平均年龄(48.1±7.1)岁;慢性肾小球肾炎24例,糖尿病肾病12例,高血压肾病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透析常规护理: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加强透析护理管理等。研究组:采用认知行为护理:①认知行为评估:护理人员采用问卷调查和护患沟通等方式,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原发疾病、透析方案及对透析、慢性贫血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等进行全面评估;②认知重建:采用医患沟通、宣传册、座谈会等形式,增强患者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相关知识的认识,耐心安慰患者,告知患者不合理认知行为的危害,结合其受教育程度及家庭环境纠正患者的错误行为,提高患者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因、诱因、疾病发生、发展、转归、预后等信息的理性认知行为能力,使患者能够充分了解不正确行为的危害性,纠正患者对此疾病的不正确认知及措施;③领悟阶段:于血液透析前对患者进行认知行为评估,帮助患者认识负性情绪的原因,及时纠正错误认知导致的不合理行为[3];④依从性评定:由肾内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和护士等组成依从性调查小组,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透析疗法、饮食、药物干预、运动等方面进行评估,对部分依从或不依从患者进行相关知识再教育。

1.3 评价标准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4]和抑郁自评量表[4]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评分。①SAS评价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DS用于评价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②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以100分为满分[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干预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临床常表现为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多数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存在程度不等的焦虑、抑郁心理障碍,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单纯疾病护理已发展为“以病人为中心”的全身心护理体系,行为护理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于秋红[4]研究指出,行为护理是帮助护理对象寻找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并协助矫正的施护过程,可明显降低患者强迫、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增强治疗的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唐湘[5]等的研究中表明,认知行为评估可帮助血液透析患者增强慢性肾功能衰竭和透析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护理人员采用医患沟通、宣传册、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提高患者的认知程度,纠正其错误认识和错误行为,提高患者的理性认知行为能力,并及时评定治疗方案的效果。因此本研究中分别采用透析常规护理和认知行为护理,旨在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及慢性贫血中的效果,结果表明:干预后研究组SAS、SD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周敏霞[6]等研究结果一致,证明认知行为护理可明显提高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纠正慢性贫血状态。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护理可明显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的负性情绪,纠正慢性贫血状态。

参考文献

[1]潘利琴.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3):231-232.

[2]胡带翠,黄色丹,何美娟,等.舒适护理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术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上旬版,2012,27(35):12-13.

[3]张晓丽,詹亚卿,张遂亮.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栓塞化疗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3):60-61.

[4]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6.

[5]于秋红.49例老年慢性贫血住院患者各种负性情绪表现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4,12(2):54-55.

[5]唐湘,张建林.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的影响[J].华西医学,2011,26(9):1393-1395.

[6]周敏霞.护理干预对35例透析患者焦虑心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6):111-111.

认知行为护理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4年2月-2015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分娩手术的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所采取的护理方式,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产妇孕周为37~42周,平均(40.20±0.86)周;产妇年龄22~35岁,平均(27.43±4.18)岁;新生儿体重为2436~3885 g,平均(2947±364)g;对照组产妇孕周为39~43周,平均(41.50±1.36)周;产妇年龄23~38岁,平均(28.56±5.04)岁;新生儿体重为2585~3944 g,平均(3018±347)g;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及新生儿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产妇都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方式,并对观察组产妇实施认知行为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2.1 盆底功能锻炼进行认知干预。

1.2.2 采取行为生活方式护理手段

(1)调整产妇饮食结构,提高纤维素摄入量;(2)培养合理排便习惯,确保排便过程中不必太过用力;(3)避免产妇穿塑身衣,防止负重及过度用力;(4)及时治疗那些影响盆底功能的相关疾病,主要有便秘及慢性咳嗽等。

1.2.3 指导产妇采取盆底功能正确锻炼方法

产妇产后月经干净或42 d后门诊随访后开始进行评估治疗,指导产妇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活动,并且要求产妇依据该方法每天锻炼150~200次。详细锻炼方法是:首先让产妇排空膀胱,然后处于仰卧屈膝位,使其双腿屈曲稍微分开,同时指导人员戴手套蘸取相应石蜡油,通过食指缓缓插入阴道,并且嘱产妇进行会阴收缩动作,如果手指感受到压力就表明收缩是比较有效的。整个过程中应该注意防止大腿或者是臀部参与收缩活动[2]。

1.2.4 家属支持以及监督

整个护理过程中,相关护士应该多和产妇家属进行沟通,尤其是配偶的参与能够对产妇起到有效的监督及促进作用。此外,产妇进行锻炼的时候,应该指导产妇家属观察产妇会阴部,如果会阴和肛门出现可见性收缩,就应该予以一定的鼓励。

1.2.5 产妇出院后进行延续干预

当产妇处于产褥期的时候,干预组里面的成员应该对本区观察组里面的产妇进行上门随访,并且随访次数为1~2次,这样就能够随时解决出现的问题[3]。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产妇盆底肌力进行评定,分娩结束42 d后通过PHENIX USB4相应低频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评定产妇盆底肌力[4]。测定对象有:Ⅰ类肌纤维及Ⅱ类肌纤维。可以将盆底肌力分成6个不同级别,分别是:0、Ⅰ、Ⅱ、Ⅲ、Ⅳ及Ⅴ级。其中Ⅰ类肌纤维具体评定标准为:如果产妇阴道肌肉收缩不间断达到自身最大值的40%,那么持续时间为0 s就是0级,持续时间为1 s就是Ⅰ级,持续时间为2 s就是Ⅱ级,持续时间为3 s就是Ⅲ级,持续时间为4 s就是Ⅳ级,持续时间不短于5 s就是Ⅴ级;对于Ⅱ类肌纤维具体评定保证,如果产妇通过最大力及最快速度收缩并且放松阴道,可以达到规定具体最大收缩力0次就是0级,达到1次就是Ⅰ级,达到2次就是Ⅱ级,可以连续3次就是Ⅲ级,可以连续4次就是Ⅳ级,能够连续5次就是Ⅴ级。如果产妇盆底肌肉Ⅰ类以及Ⅱ类肌纤维肌力不小于Ⅲ级就是合格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盆底肌力具体合格情况。产妇出院治疗后对其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将调查结果交给医院比较权威的两名护士长,护士长对所有调查表格进行整理和评分[5]。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组研究的所有数据均录入EXCEL,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为98.0%(98/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76/1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1.397,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坚持锻炼情况对比

观察组产妇坚持锻炼率达到93.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4.915,P<0.05),见表2。

2.3 两组产妇盆底肌力具体合格情况对比

分娩结束42 d后,观察组产妇Ⅰ类肌纤维及Ⅱ类肌纤维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临床上,因为产妇缺乏盆底基本知识,没有充分认识到盆底锻炼所具有的重要性,或者是所采取的锻炼方法不合理等,最终导致产后盆底锻炼没有有效实施的现象非常普遍。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升患者坚持锻炼率及盆底肌力合格率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6]。

所谓认知行为护理,主要指纠正患者自身错误认知,同时进行行为护理,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7]。知识及行为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只有让产妇正确认知盆底基本知识,利用行为生活方式护理手段改变产妇的不良生活习惯,防止损伤到患者盆底功能,并且进行一对一护理指导,才能够让产妇有效掌握正确合理的盆底肌肉具体锻炼方法,促进产妇早日康复。

本组研究中,以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认知行为护理,对比两组产妇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表明,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坚持锻炼率、Ⅰ类肌纤维及Ⅱ类肌纤维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和陈丽萍等[8]在认知行为干预在产后盆底功能锻炼中的应用中得出的结论“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手段可以有效提升产妇产后具体盆底功能,值得广泛推广应用”一致,说明采取认知行为干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医患关系,增强产后妇女自身盆底功能锻炼所具有的依从性及坚持度,同时提高产后妇女所具有的盆底肌力,具有积极临床应用意义以及价值。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手段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锻炼产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2月-2015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分娩手术的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认知行为护理(对盆底功能锻炼进行认知干预、对盆底功能锻炼有效方法进行指导、行为生活方式护理干预、家属支持及监督、患者出院后进行延续干预等),对比两组产妇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坚持锻炼率、Ⅰ类肌纤维及Ⅱ类肌纤维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认知行为干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医患关系,增强产后妇女自身盆底功能锻炼所具有的依从性及坚持度,同时提高产后妇女所具有的盆底肌力,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关键词:认知行为护理,产后,盆底功能锻炼,效果

参考文献

[1]郑瑞云,张安.健康教育在产后盆底康复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5,13(10):954-955.

[2]蒙淑珍.300例缓解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维持治疗认知和需求调查[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2):410-411.

[3]李雯馨.300例缓解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维持治疗认知和需求调查[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4,36(3):410-411.

[4]韩丽琼.心理护理在中老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3,32(21):159-160.

[5]王晓阳,杨丽霞,覃爱开,等.66例初产妇产后盆底康复认知与需求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2013,19(9):35-37.

[6]吴琼,胡永萍.40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认知护理干预[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4):187-188.

[7]张建花.认知心理护理对产妇产后抑郁情绪的影响研究[J].医学信息,2014,28(2):132-133.

认知行为学派:炫技 篇5

1、认知技巧辩驳非理性想法

要当事人检视自己的观点与“自我陈述”下产生的一些非理性想法,以举证批驳的幽默方式与当事人作对话,并且重新以合理的陈述来取代。例如:“糟糕!我忘了去接我姐姐,我死定了!”咨询师反应:“告诉我,没去接你姐姐之后,你是怎么死的?还是你姐姐会在那儿呆呆站到你死?”②记录自己的内心对话请当事人记录自己的内心对话(非理性与其他可以替代的自我陈述),检视自己在行为之时,会不由自主告诉自己什么?有哪些非理性的想法?可以替代的理性想法又为何?甚至检视白己说的话隐藏着可能的非理性想法又如何?可以藉由教导当事人的方式,先明白所谓的理性与非理性想法是什么?又有哪些可以替代、可行的其他想法?

比如前例中,当事人对自己的陈述可以改为:“我没去接姐姐回来,会造成姐姐的不方便,这是我没有遵守我的承诺,也提醒我自己下回若有类似事件发生,要注意时间与自己能力的配合,而且我得跟姐姐说抱歉。”我们常在许多行为发生之后,自己心里会自然浮现一些想法,这些有可能是非理性的,可以检视一下,例如:“我竟然把饭烧焦了!我真笨!”说话的人如果是家庭主妇,那么这句陈述的后面可能是:“连饭都烧不好,怎么配做一个家庭主妇?”或是:“既然身为一个家庭主妇,不能把饭煮好,是我最大的羞辱!”

同样的,没能考100分就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背后的可能陈述是什么呢?可不可以也试着其他的“可行说法”(alternative statements)?③改变语言包括使用“停止思考”(thoughtstopping)或一些阻断非理性思考的方式,把当事人的负向说法转变成乐观正向的陈述(reframing),把“必须”、“一定”转成“较喜欢”或其他可能的陈述(presentationalternative choices),例如:“我非考100分不可!不然我就是个失败者!”改变成:“能考个满分当然很好,但是也有一些情况不是我能全然掌控的。我很喜欢100分,不是我非得要100分,而且不考满分并不表示我就是个失败者。”④

为当事人提供问题解决方式与技巧包括把抽象的想法转为具体、可以理解的故事或比方来呈现,尤其是教导当事人所谓的理性与非理性想法的区别时。曾经有一次,当事人道:“我已经失败这么多次了,不可能起死回生。”咨询师说:“可不可以请你把我的笔捡起来?”接过当事人递过来的笔时,咨询师道:“谢谢你,你有能力捡起笔,帮了我这个忙,相信你一定还有其他更大的能力,说说看。”接着就由当事人口述,把他的能力一一列出来,也写下来,然后由这里开始。

Young与Beck(1982)把认知技巧分为四个过程:引出自动化思考、测试自动化思考、认定非适应行为背后的可能假设、以及分析这些假设的有效性(validity),

使用的认知方法有:“演绎诘问法”(inductive questioning)、角色扮演、想象法、检视情绪等。

2、行为技巧①“羞耻攻击法”(shame—attacking)

Ellis用“羞耻攻击法”让当事人以亲身经历或实验的方式去“印证”自己的“非理性想法”的失败,然后愿意修正用较为合理的想法来取代。举个例说,如果当事人认为麻烦别人是很丢脸的事、最要不得,连带地也让自己没面子、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治疗师就要求当事人完成一项作业:去10家超级市场兑换零钱,看看结果如何?也许不如当事人当初所想的那么“丢脸”或“无地自容”当事人也经由这个试验,体认到自己思考的“夸张”、不合理。②

“停在那里”(stay in there)让当事人去实际经历一些让他(她)不舒服的情境,真正去体会那些感受,然后去印证是否真如其想象的一样。③“反拖延”(anti—procrastination)许多焦虑、不安是来自当事人的逃避或拖延,因此理性行为学派的家庭作业,可能就会要求当事人立刻去完成他(她)刻意拖沓的工作或行为,看看结果是不是如当事人预期的那样,这也是印证非理性想法的一个方式。另外几个常用的行为技术有角色扮演、示范、适当使用幽默、说服、想象等等。

认知行为学派的行为技巧有:分配工作行程(activities scheduling),让当事人可以一一检视自己工作进程、避免拖沓)、熟练与乐趣记录(mastery and pleasure,以百分比方式记下自己一天的工作成效与乐趣)、渐进式作业(graded task assignment ,依当事人能力规定可以完成、有成就感的工作)、认知预习(cognitive rehearsal,用想象的方式来先作实际行为前的准备与演练),与分心技巧(distraction techniques,主要是借助当事人不因情绪的影响,而阻挠了工作效率与能力)(Young&Beck,1982)

3.情绪技巧①练习ABC使用与D(辩论)技巧的熟悉。

②“冒险行动”(risk-taking activities)让当事人直接去面对自己害怕的情境与行为,去体会焦虑、害怕或是被拒绝等等的情绪与经验。③阅读治疗(biblotherapy)当事人阅读有关资料或书籍、观看录像带或听录像带、增强当事人的理性思考训练。另外,其他有关行为学派的“系统脱敏疗法”、“操作条件作用”、“肯定训练”(assertiveness training)、“松弛训练”、技术学习等都在运用之列。其实细看这些技巧,会发现“行为”、“认知”与“情感”三项几乎不可分,这也符合Ellis所言:感官、思考、感觉、行动都是互有关联,而且是互相影响的。

阅读障碍与认知科学

自身认知视角下探析课堂行为规范 篇6

课堂行为 规范 自身认识 课堂模式

一、引言

不同课堂教学模式有着不同课堂规范,那么,在自身认识视角下,课堂应该采取什么行为规范?学生怎样对教师的行为作出反应?教师又怎样对学生的行为采取措施?本文通过分析学生对教师行为的认识过程以及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认知过程,来讨论课堂行为的作用方式,然后基于自身认知的方法对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了分析,最后在综合考虑学生认知视角下的教师行为以及教师认知视角下的学生行为的基础上对制定课堂行为规范提出一些建议。

二、认知过程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认知心理学一直是心理学的主流,其中对认知过程的研究尤其突出。早期的认知心理学是以计算机模拟为基础的符号加工模式,后来,认知心理学转向以神经的网状结构和并行加工原理为基础的联结主义模式,认知心理学开启了新的篇章。

1.自身认知过程

自身认知是指通过身体的体验及其活动方式而产生的心理状态,身体在认知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英国作家考利在著作中提出:“认知过程是一个作用与反作用的过程,是人们通过对观察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得到反映客观事物特征及其内在联系的心理活动的过程。”[1]整个过程中包括感觉、知觉、语言、记忆、注意、思维等生理和心理要素,这些要素是由信息的获得、编码、贮存、提取和使用等一系列连续的认知操作联系起来,组成一个非常复杂的信息加工的系统,如图1。

图1 认知过程

根据人类对普通事物的认知过程可以看出,学生对教师行为的认知以及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认知也是同样的过程,如图2。通过感觉、视觉、听觉等,学生大脑获得一系列的教师行为的信息,这些信息在大脑中经过思维加工和信息处理,形成一定的形象、语义和命题,并以信息产物的形式贮存起来。同样的,教师对学生的行为信息也通过同样的过程形成一定的认知。学生对教师行为的认知会通过心理表征来反作用于教师,从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表征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学生通过对教师行为的认知对自身的行为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图2学生(教师)对教师(学生)行为的认知过程

2.课堂行为的认知过程

课堂行为的认知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上课时,学生在听课时,对老师的上课行为的认知,反之,也是老师对学生上课期间听课行为的认知。基于自身认识的视角下,学生在听课期间对老师上课行为的理解带上了主观色彩,学生可能正确理解了教师行为的意图,学生也可能对教师的某些行为产生误解,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教师行为也会有着不同的认知。教师基于自身的认识从学生的行为提取信息,形成主观认识,从而对学生的行为做出反应,根据学生的行为来改进教师自身的课堂行为。下面通过两个课堂行为的例子来分析学生以及教师的认知过程。

(1)教师表扬行为

表扬学生是教师在课堂上最常用的方法,通常起到的是强化的作用。教师进行表扬,表达了教师对学生的肯定及期望。一方面,表扬会让学生心理产生满足感,增加学习的兴趣并以此激励自己前进。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关注,表扬一些表现好的学生,肯定了他们的成绩,同时也激励了没有得到表扬的学生,那些没有得到表扬的学生也会以此为动力。

(2)学生举手行为

举手是学生课堂常会有的动作,在课堂上学生只能通过举手来吸引教师的注意,从而获得与教师对话的权利。一方面,学生通过对任课教师的观察,对教师有了一定的认知,例如有些教师比较平易近人,在自身认知的基础上,学生举手表现得很积极。另一方面,在自身认知的视角下,教师通过观察学生举手的行为,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有着一定的认知。教师通过观察学生是否及时举手,来判断一个学生是不是对某个问题有着肯定的答案。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与评价等。

三、基于自身认知的课堂行为分析

从心理角度出发,课堂行为的分析就是一个认知过程,“从身体的感知到大脑的认知过程来看,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行为,形成一定的认知,通过自身认知对教师的行为作出反应,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运用认知的方法去吸引学生注意,通过学生的行为反应来调整自身的课堂行为,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目标”[2]。

1.境况逻辑法

在课堂上,教师会依据学生的不同课堂行为运用逻辑思考来理解学生的行为状况,从学生自身要素出发,了解学生的价值观和想法,针对学生的特定行为进行逻辑分析,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但是,境况逻辑法是在教师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要求教师能设身处地地了解学生的价值观念和心理状态,但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别,教师要充分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处事方法存在着困难,要做到换位思考比较困难。

2.理论应用法

理论是在一定的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得到的结论的概况。理论应用法要求教师对平时的行为进行分析,形成一定的理论基础,再用这些理论来指导学生的行为。理论应用法具有预测的前瞻性,例如,在课堂的回答问题过程中,学生尝试着在大家面前说出答案,教师适时地给予指引,这样会慢慢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可以预测到学生会逐渐地树立起上台演讲的自信。但是,理论应用法仍旧存在着一些缺点:第一,理论虽然可以预测事态的发展趋势,但是无法指明出现事态发展变化的时期,而且理论也无法指明可能出现的结局的具体形式。第二,理论虽然能够帮助教师超越现有知识的限制来预测事态的发展,但是它也可能会忽略预测未来事件发展的证据。在课堂演讲的过程中,教师掌握了一系列演讲的知识,通过修正学生中不适当的演讲行为,从而达到提高演讲能力的目的。但是教师的一系列演讲理论并不适用于所有学生,有些学生本身就具有丰富的肢体语言,营造轻松搞笑的氛围,但这样可能与演讲的主题相悖,教师可能会评判这些学生演讲的不好,但是这些学生在未来的演讲舞台上可能成为最璀璨的明星。endprint

3.历史情境法

历史情境法是指通过对历史上同类事件或者类似事件的分析来了解目前事件的动态。教师可以通过比较教师生涯上的同类事件或其他教师生涯中的类似事件来了解类似的学生行为。当目前的情况与某历史事件发生状况类似时,教师可以依照他们对以往案例的了解来估计目前事件的情况,填补他们对目前事件理解的空白。如果影响目前事件的原因与以往案例的影响因素一样,那么教师就可以通过分析以往行为的认知来推断目前事件的认知。

4.满意度原则

满意度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后的愉悦感,是学生对课堂行为的事前期望与教师的实际行为相符合的满足。通常学生对教师的课堂行为有着直接的反应,表现为学生面带微笑,学生附和教师的上课内容,课后学生给予热烈的掌声等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满意度来调整自身的课堂行为。

四、课堂行为规范的制定

自古以来,学生获得知识的最直接途径便是在课堂上,因此,课堂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充分利用其教学语言、肢体语言和应变能力来提示和交流教学信息,在课堂行为规范下用自身的魅力征服学生,学生在课堂行为规范的约束下与教师互动,获取知识。所以,课堂行为规范的制定要同时兼顾教师和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利益。

1.规范的制定应以学生为主体

在课堂实践教学中,要想课堂行为规范行之有效,就必须让教师和学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所以,让学生成为规则制定和执行的主体十分重要。在制定规则时,应在教师的监督下,让学生制订符合他们需求的课堂规范,使学生对他们制订的规范有强烈的认同感。通过学生与教师一起制定课堂规范,一方面,教师可以借此建立起自己的威信;另一方面,学生对自己制订的规范有强烈的认同感之后,便会自觉地遵守相关规范。

2.规范的制定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和兴趣

每个不同阶段的学生,都有着不一样的心理特征,因此,在制订课堂规范的时候,必要考到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例如,针对小学生和高中生的行为规范要考虑他们年龄和心理的不同,这样才能避免对小学生来说规范过于抽象和空泛。同时,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最主要的推动力,在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可能会不一样,学生对兴趣的把握能力也可能不一样,所以,在制定课堂规范时,有必要从学生学习兴趣的关注和培养这方面来引导。

3.规范的制定应注重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在享受权力的时候,也必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因此,在制定课堂规范时,要让学生明确课堂上的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学生的权利和义务,逐渐理解和接受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性,逐渐学会对自己、对他人负责;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利。通过权利义务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课堂行为规范的重要性,以及让学生明白遵守课堂行为规范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4.规范的制定要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将学生引导进入教学主题,然后让学生自主探讨。所以,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有充分的主动权,主动问问题,主动回答问题等。课堂行为规范不能约束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应该给与学生充分的自由,肯定学生有益的课堂行为。同时,课堂行为规范也不能纵容学生胡乱的课堂行为,忽略了学生学习的目的,这样可能会引起教学混乱或者教学事故。

5.规范的制定要注重教师的课堂引导性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因此,教师要走下讲台与学生近距离接触,让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和亲和力。教学过程也是人际交往过程,它通过言语和表情来传递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教师的每一个眼神及动作都可能鼓励和感染学生;学生的每一个问题与微笑都给予教师教学的动力。所以,课堂行为规范的制定要充分肯定教师的引导功能,让学生和教师都有自主发展的空间。

课堂上的规范构建了课堂正常进展的框架,课堂规范的制定应综合考虑学生认知视角的教师行为,以及教师认知视角的学生行为。规范的制定要以学生为重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和兴趣,要注重学生参与程度,还要注重教师的引导性。规范本没有最好和最坏的区分,适合的、能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规范就是好规范。

————————

参考文献

[1] 考利.学生课堂行为管理(第3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 罗杰斯.课堂行为的有效管理策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3] 李建.传统课堂的特点、问题及其发展趋势.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5).

[4] 王贵忠.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实践的反思.教育探索,2008(11).

[5] 鲁芳.基于认知心理的情报分析方法.四川兵工学报,2010(7).

[6] 叶浩生.自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心理科学进展,2010(5).

[7] 杨心德.学生对教师课堂行为的认知及其对学习的影响.心理科学通讯,1990(4).

[8] 王梅.透视课堂——对一些课堂规范的审视.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9] 钱家荣.教师的课堂行为浅探.现代中小学教育,1999(4).

[10] 孙传远.如何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教育科学论坛,2006(6).

[11] 韩艳梅.追寻有效教学视野中的课堂规范.上海教育科研,2011(3).

[12] 刘红.如何制定课堂行为规范:美国中小学的探索.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S2).

[作者:周恒艳(1982-),女,江西贵溪人,贵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

认知行为护理 篇7

认知行为治疗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CBT) 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 通过认知行为技术改变患者不良认知的方法。CBT在认知治疗的过程中强调应用行为治疗中的一系列行为矫正技术, 目前广泛应用于对失眠、心理异常等的治疗。近期Espie等[4]进行了一项随机临床研究, 证实CBT可改善肿瘤患者的失眠情况, 研究中认知行为疗法使失眠患者每晚平均减少了55分钟的觉醒时间, 在入睡时间、夜间觉醒次数、睡眠效率方面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并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也推荐使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失眠[5]。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自愿报名的方式于在校高职护理学生中招募被试者, 失眠的诊断以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 对失眠的定义为标准[6], 具体包括: (1) 入睡或维持睡眠困难或睡眠质量差; (2) 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次, 至少持续1个月; (3) 过度关注失眠问题及其可能带来的不良结果; (4) 对睡眠质量的不满和 (或) 睡眠质量给其带来痛苦明显干扰患者的日常活动。同时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 量表, 确定失眠的严重程度。于2015年3—4月在本校多媒体教室对参与干预的10名被试者进行团体干预。

1.2 研究方法

1.2.1 干预方案的内容

本次干预采用的认知行为疗法包括:刺激控制疗法、睡眠限制疗法、睡眠卫生教育、放松训练和认知疗法。

(1) 刺激控制疗法。刺激控制是美国睡眠医学会认可的治疗失眠的一线行为干预措施[7], 该方法作为单一疗法已被广泛验证, 并有可靠的临床效果, 其核心是限制清醒时躺在床上的时间和待在卧室或床上的行为。

(2) 睡眠限制疗法。为失眠的二线行为干预措施, 是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的必要组成部分[8], 通过缩短卧床清醒时间, 增加入睡的驱动力, 以提高睡眠效率。根据被试者的睡眠日记将在床时间限制至其平均总睡眠时间。

(3) 睡眠卫生教育。这种干预措施并不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单一治疗”[7], 但被视为是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的组成部分。治疗包括为被试者提供手册、与被试者一起学习条目和原理, 共包括14个方面的内容:睡到第二天能恢复精力即可;每天同一时刻起床;规律锻炼;确保你的卧室舒适、无干扰;卧室夜间温度适宜;规律进餐, 不空腹上床;夜间避免过度饮用饮料;减少所有咖啡类产品的摄入;避免饮酒;避免吸烟;不把问题带到床上;不想方设法入睡;不看闹钟;避免白天打盹[9]。

(4) 放松训练。放松疗法主要有4种形式:渐进性肌肉放松、腹式呼吸、自我训练法、意象训练。干预者应选择被试者最易学、与其觉醒表现形式相协调的训练方式。本次干预采用的是渐进性肌肉放松法以减轻被试者骨骼肌的紧张[10], 促进其睡眠。

(5) 认知治疗。临床虽没有将认知疗法作为单一治疗研究其有效性, 但已将其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11], 它在治疗失眠中有明显的作用, 也是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失眠的认知重建包括6个步骤: (1) 计算被试者失眠的天数; (2) 识别和记录3~10个灾难性想法; (3) 评估被试者灾难性想法的估计发生频率; (4) 确定被试者预期“灾难”真正发生的频率; (5) 讨论被试者的估计与灾难性后果真正发生频率的不匹配; (6) 提供对灾难性想法的批判。

1.2.2 干预的实施过程

干预者为本研究者, 并有课题组另外两名成员辅助实施。每周1次, 每次约1个小时, 共5次。为方便被试者学习, 为其提供失眠的认知行为干预指导手册、睡眠计划记录手册和睡眠日记记录本。具体安排如下。

(1) 第一次干预:以晤谈为主, 主要内容包括: (1) 向被试者介绍自己、该项目的概况、失眠的表现及干预方法的概况、效果; (2) 引导被试者, 让他们坚持记录睡眠日记; (3) 与来访者协商确定每周的治疗时间。

(2) 第二次干预:认知行为疗法干预, 详细流程包括: (1) 总结和图示睡眠日记, 计算睡眠效率, 并图示每周平均值;讨论在床时间和总睡眠时间的“不匹配”。 (2) 介绍失眠的行为治疗 (睡眠限制疗法和刺激控制疗法) 的效果和具体措施。 (3) 睡眠卫生教育。 (4) 调整睡眠计划。

(3) 第三次干预:认知行为疗法干预, 详细流程包括: (1) 总结和图示睡眠日记, 确定被试者是否根据说明遵守约定; (2) 评估治疗获益和依从性; (3) 调整睡眠计划; (4) 回顾失眠的行为治疗和睡眠卫生教育; (5) 放松训练指导; (6) 对负性睡眠信念采用认知治疗。

(4) 第四次干预:巩固治疗方案, 包括: (1) 总结和图示睡眠日记; (2) 评估治疗获益和依从性; (3) 调整睡眠计划; (4) 解决其他有关侵入性想法和负性睡眠信念的问题。

(5) 第五次干预:巩固治疗方案, 预防复发, 具体包括: (1) 总结和图示睡眠日记; (2) 评估治疗获益和依从性; (3) 讨论。

1.2.3 调查工具

PSQI量表[12]是由匹兹堡大学精神科医生Buysse博士于1989年编制而成的, 用于评价睡眠质量。PSQI共有7个维度, 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 每个维度按0~3分四级计分, 累计各维度得分为PSQI总分, 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7个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为0.83, 各维度与总分间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58, 各条目间的Cronbach'α系数为0.83。刘贤臣等于1996年将该量表译成中文, 并对该量表译本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验证。PSQI 7个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为0.84, 各维度与总分间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72, 各条目间的Cronbach'α系数为0.85。

1.2.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输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干预前与干预后失眠学生PSQI总分及各维度的得分情况。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20名在校高职护理失眠学生, 年龄 (19.90±0.57) 岁。

2.2 失眠学生干预前和干预后的PSQI得分情况 (见表1)

注:*P<0.05;**P<0.01

失眠学生在干预前后均未使用催眠药物, 因此催眠药物维度的得分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均为0分, 表1中未列出。

3 讨论

3.1 认知行为干预能全面改善失眠学生的睡眠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 对失眠学生进行认知行为干预, 可以有效降低其睡眠质量、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和PSQI总分的得分, 干预前后得分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表明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提高失眠学生的睡眠质量、睡眠效率, 改善日间功能障碍, 改善失眠状况。

3.2 学生对睡眠计划的依从性影响治疗效果

研究中发现有些学生不能很好地按照指令调整自己的睡眠行为, 非依从性的主要形式是想做但是做不到。对于这样的问题应给予更多的认知治疗, 让被试者充分了解短期牺牲与长期获益之间的关系, 以提高其依从性。

3.3 不同的干预措施适用于不同的被试者

研究中发现, 针对失眠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的不同, 应采用不同的干预措施。对于入睡和睡眠维持困难的失眠者, 应进行睡眠卫生教育, 同时进行睡眠限制治疗和刺激控制治疗[13]。对于以“不能放松”为特征和 (或) 伴多种躯体不适的失眠者, 采用放松训练最合适。对于那些过分关注失眠的潜在影响的被试者, 采用认知治疗最合适。

认知行为护理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240高龄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 (1) ≥35岁孕产妇; (2) 在我院定期进行产前检查, B超检查显示单胎、胎位正、顶先露, 符合自然分娩的指征; (3) 取得产妇及家属知情同意。根据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给予系统护理的观察组和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 每组各120名孕产妇。

1.2 系统护理方式

1.2.1 健康教育

由专人负责开设孕妇学校, 定期开展妊娠和分娩相关知识讲座、组织分娩知识学习班, 通过教材、录像等方式使孕妇及其家属了解基本的妊娠相关知识, 明确分娩的基本过程、应注意事项、自我调节的方法, 以及剖宫产和顺产的指征和各自的优点。保证患者及其家属在充分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 对分娩的方式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1.2.2 心理干预

在入院前定期健康教育时和入院后准备分娩时, 应组织专门的护理人员与孕妇及家属进行一对一的沟通, 充分掌握孕妇在分娩前的心理状态的变化, 并及时对产前相应的焦虑、紧张、逃避、恐惧等情绪进行疏导, 对产前出现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从专业角度做出科学的解释, 以最大限度的缓解产妇的负面情绪

1.2.3 分娩时护理

分娩时实行责任制护理, 即当产妇临产、产生规律宫缩且宫口开大2.5 cm时便开始由一高年资的助产师一对一全程陪护,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理、心理和情绪变化, 掌握产程和宫口情况, 指导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进行正确的呼吸和用力方式。同时, 选择1~2名接受过相应健康知识培训的家属在分娩过程中全程陪伴, 对产妇进行抚触按摩、精神鼓励。

1.3 观察指标

1.3.1 两组患者的认知行为

评价患者的分娩认知行为, 包括分娩态度、分娩知识和产时应对行为三个方面。分娩态度采用Likert评分系统, 得分越高、越倾向于自然分娩;分娩知识和产时应对行为分别采用相应的问卷, 得分越高、知识掌握情况和应对行为越好。

1.3.2 两组患者的分娩结局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所采用的分娩方式, 包括顺产、产钳助产和剖宫产, 观察产妇产后2 h的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独立样本检验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 检验标准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认知行为

观察组分娩态度得分 (34.98±3.89) 、分娩知识得分 (17.96±2.11) 、产时应对行为得分 (26.58±3.10) ,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及出血量

观察组自然分娩102例、产钳助产16例、剖宫产32例, 顺产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 (P<0.05) ;产后2 h出血 (82.63±8.83) mL, 明显少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 (9.12±1.21) , 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3 讨论

分娩时年满35岁的妇女即为高龄孕产妇。目前的研究已经发现, 高龄孕产妇在妊娠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明显增多, 包括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和糖尿病等。这一方面会影响母体的健康、增加分娩的风险, 另一方面也会影响胎儿在母体内的发育过程、增加新生儿的病死率。相关研究显示, 高龄孕产妇发生难产、早产、胎盘早剥、产后脱垂、盆地功能障碍的概率明显增多, 各类并发症的存在不利于保证高龄产妇顺利、安全的分娩[1]。

目前, 分娩的方式主要包括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分娩。近年来, 选择剖宫产分娩的产妇越来越多, 这一方面是由于剖宫产的手术方式不断成熟和完善、术后止血和镇痛等措施不断改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孕产妇缺乏妊娠和分娩的相关知识, 在自然分娩前会出现紧张、焦虑、恐惧和逃避等心态[2]。特别是对于高龄产妇, 由于本身年龄较大、又存在不同程度的合并症, 会增加对分娩的担心和恐惧, 不利于其在产时采取正确的应对行为, 并最终导致产后各类并发症增多。

近年来对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分娩的相关研究应经发现, 剖宫产虽然在分娩过程中不会产生自然分娩的疼痛、紧张等负面情绪, 但是由于手术操作的创伤也会造成产后出血量增多、盆腔相邻脏器的损伤以及一些远期并发症, 包括盆腔脏器如肠管、膀胱、输尿管等的损伤以及盆腔粘连[3]。另外, 由于经剖宫产娩出的胎儿没有经过产道的挤压, 容易导致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包括呼吸道阻塞、吸入性肺炎、肺透明膜病等, 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新生儿的健康造成影响[4]。

因此, 在妊娠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改善孕产妇对分娩的认识和产时应对的行为、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有助于高龄产妇顺利、安全的分娩[4]。在上述研究中, 我们给予观察组患者产前教育、心理护理以及产时一对一全程陪护的系统护理, 以保证其在充分了解妊娠知识的基础上, 能以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行为应对分娩。通过观察其认知行为和分娩结局可知, 观察组分娩态度得分、分娩知识得分、产时应对行为得分以及顺产例数、新生儿Apga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这就说明系统护理有助于改善高龄孕产妇的认知行为和分娩结局, 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源, 赵艳晖, 孙波.剖宫产指征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妇幼保健, 2007, 22 (1) :30-33.

[2]侯代荣, 陈秋霞.产前教育及医护人员干预对自然分娩率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1, 3 (3) :46-48.

[3]吴命坤, 孟亚丽, 张红真.临床护理干预对孕产妇分娩前后焦虑抑郁的影响[J].山东医药, 2012, 52 (8) :101-102.

认知行为护理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6月我院临床心理科住院患者60例。纳入标准: (1) 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 (CCMD-3) 抑郁症的诊断标准[3]; (2) 无严重心、肝、肾脏疾病及非酒精所致重症精神疾病; (3) HAMD≥8分, HAMA≥14分。按入院先后顺序, 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 男14例, 女16例, 年龄17~58岁, 平均年龄 (40.81±14.21) 岁;对照组患者30例, 男13例, 女17例, 年龄16~57岁, 平均年龄 (40.89±13.28) 岁。两组在年龄、性别比及抑郁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开放式护理管理模式, 两组接受抑郁症常规治疗, 对照组给予抑郁症常规护理, 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护理干预。

1.2.1 对照组:采用抑郁症常规护理干预方法: (1) 遵医嘱正确合理给药, 保证治疗效果。 (2)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3) 合理搭配饮食, 保证营养供给。 (4) 制定作息时间表, 嘱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保证充足睡眠。 (5) 做好日常生活护理。 (6)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工娱治疗及户外运动。 (7) 做好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工作。

1.2.2 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护理干预, 根据患者抑郁的严重程度进行心理护理, 护理对象包括患者和家属。分五个阶段进行, 3次/周, 1h/次。第一阶段主要是评估测试, 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 评估患者有关生活事件、应付方式、社会支持等情况,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第二阶段采用启发式或心理想像等方法引出患者的负性自动想法, 引导患者识别错误认知, 初步分析患者当前存在的一些不合理观念, 了解患者的首优护理问题, 指导患者采取积极应对方式, 消除不良情绪;第三阶段是修通, 采用灾变祛除、重新归因、认知重建等方法帮助患者建立理性观念, 使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 改善抑郁情绪;第四阶段是教育巩固, 采用集体授课方式进行, 教育的目的是让患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增强自信心, 提高自尊、自爱意识, 学会积极有效的情绪应付能力, 遇到困难时懂得积极寻找来自家庭、朋友和同事等的社会支持, 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此同时, 强调家庭支持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 指导家属以恰当的方式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第五阶段行为矫正训练, 护士按照从轻到重、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给患者安排等级任务, 当患者顺利完成一项任务时, 给予患者相应的奖励, 让患者多体验成功的喜悦, 增强自信心。

1.3 评定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 (HAMD) 量表[4]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SCSQ) [5]评定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况。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末、第8周末分别进行疗效评定。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调查是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8周末进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共20个条目, 分0、1、2、3四级评分, 量表有积极应对 (PC) 和消极应对 (NC) 两个维度组成。

1.4 统计学处理

将测得的结果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HAMD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比较, 评分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试验组干预后第4周末, 第8周末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见表1。

2.2 护理前后应对方式评分比较

两组在入院前应对方式差异无显著性, 具有可比性。试验组在干预后积极应对因子分高于对照组, 而消极应对因子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同期比较, 。

注:组间比较, 经t检验, 。

3 讨论

认知行为疗法是近年来兴起的用于治疗精神科疾病的常用方法之一, 该疗法以认知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 主要通过言语性心理治疗, 改变患者的错误认识, 帮助患者修正其不合理的想法、思维、信念, 改变患者对客观事件的消极情绪和不良行为反应, 建立正确的认知及行为方式, 同时配合家庭与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参与行为训练等, 逐步建立起对生活的信心, 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本文从护理角度出发, 对60例抑郁症患者, 分两组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显示干预后第4周末、第8周末试验组患者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SCSQ积极应对因子分高于对照组, 而消极应对因子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提示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 帮助其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增强其早日回归社会的信心, 这些都对抑郁症患者的康复和预防复发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 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还具有操作简单、见效快、疗效久、节约医疗资源的优点[6], 值得在抑郁症的护理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莉.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与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14) :210-211.

[2]李凌江.精神科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7.

[3]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62-72.

[4]肖丹.心理学基础[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83.

[5]娄凤兰, 曹枫林, 张澜.护理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6:157-158.

认知行为护理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于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孕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孕产妇年龄22~38岁,平均27.5岁;孕周14~37周,平均28.4周;其中38例为初产妇,22例为经产妇;住院时间为2~7d。观察组孕产妇年龄21~42岁,平均29.7岁;孕周14~37周;其中37例为初产妇,23例为经产妇;住院时间为2~7.5d。两组孕产妇在年龄、孕周、孕次、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前门诊护理,包括为孕产妇及其家人讲解孕期保健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因素对胎儿影响的方法、孕期营养原则、自然分娩及剖宫产的利弊、临产先兆及准备、新生儿护理及喂养知识等。

观察组采用有针对的产前门诊护理。包括以下方面: (1) 讲座:教授怀孕各期(孕早、中、晚及产褥期)的营养搭配、应避免的不良因素、各项检验的意义及出现异常情况时的解决方法与注意事项、心理支持等。 (2) 培训:早期的胎教方案,中期孕妇坐立行走及纠正胎位的正确方法,晚期减轻分娩疼痛的技巧 (深呼吸、拉美滋法) 、挤奶的正确方法、母乳正确喂养姿势、如何给新生儿沐浴及换尿布等。 (3) 指导:根据怀孕各期的特点给予连续性、个体化、系统性的一对一咨询与指导,为各孕产妇建立档案,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评估每次指导的内容,为下次的方法改进提供依据。 (4) 咨询:为各孕妇登记好护理咨询,产前检查和咨询同步,个别孕产妇根据情况增加随诊次数,也可采取电话解答问题和指导。

1.3 疗效判定

对各孕产妇产后的合理膳食、梳头、刷牙、洗脸、皮肤及会阴护理、合理活动、母乳喂养方法、新生儿护理等方面进行产后依从性调查,疗效评定标准:良好:6项以上正确;一般:4~6项正确;差:4项以下正确。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为σ=0.05。

2 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产前产后认知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观察组孕产妇的分娩情况比对照组更为理想,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产前门诊护理是一种新兴的运作模式,是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产科保健服务理念。该项护理邀请了一些负责助产的护士参与到护理宣教中。通过产前门诊护理直接和孕产妇接触,从而改善护患关系,消除孕产妇的焦虑、紧张情绪,更好地促进了门诊工作的展开,提高了孕产妇与婴儿的身心健康,充分适应了医院发展的更高需求[3]。

有针对的产前门诊护理有利于提高孕产妇对孕期保健等知识的认知,通过调查189例本市孕妇,得出:孕产妇产前对健康教育内容有所了解的仅占调查人数的26.4%。故孕产妇普遍存在自我管理意识缺乏,需加强对其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产前护理门诊开设以来,在与孕妇及其家属的反复接触中发现,理论知识要落实到行动要经过反复的心理过程。因此,产前护理门诊通过讲座让产妇及家属了解理论知识,引发孕妇间的互相交流,再通过咨询指导,一对一解答,创造了医患间充足的交流空间,便于及时纠正偏差,促进了正确行为的遵从,利于孕产妇及婴儿的健康。

孕产妇及其家属对产时正确知识的认知,可促进形成对正确行为的依从性。当前我国以初产妇为主,有相当一部分的初产妇由于缺乏正确的孕期知识,导致剖宫产率升高等问题。产前护理门诊在孕晚期重点给孕妇提供正确的知识支持,使孕妇以积极的心态进入分娩期,正确应对产程中的各项检查处置,有利于减少产时并发症,平安度过分娩期[4]。

产前门诊护理可显著提高孕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使分娩效果更加理想,促进证母婴健康及优生优育,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孕产妇健康认知行为依从性的产前门诊护理影响。方法 抽取120例在我院就诊的孕产妇,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60例。观察组采取有针对的综合产前门诊护理;对照组行常规产前门诊护理。比较分析两组孕产妇产后行为依从性及分娩情况。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的产前产后认知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 同时观察组孕产妇的分娩状况也比对照组更为理想,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 。结论 有针对的产前门诊护理可显著提高孕产妇的保健意识, 是保证母婴健康的有效方法, 对优生优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孕产妇,健康认知行为,依从性,产前门诊护理,认知科学

参考文献

[1]严淑芳.产前门诊护理对孕产妇健康认知行为依从性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 19 (12) :2197.

[2]马卫景, 杨素勉, 王贺波, 等.孕妇对孕妇学校健康教育的需求现状调查及因素分析[J];河北医药, 2010, 32 (24) :3552-3553.

[3]沈玉香, 蒋锦辉, 许勤, 等.产前护理门诊对孕产妇健康认知行为依从性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 25 (1A) :1-4.

认知行为护理 篇11

关键词 强迫症;中学生;认知行为疗法

一、强迫症的概念及表现

1.强迫症概念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是以无法控制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常常干扰个体的社会功能,对家庭产生负面的影响。中学生患强迫症由于他的特殊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作为青少年时期情绪障碍的一个亚型,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临床表现

强迫症症状多种多样,大体分为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和动作。

3.诊断和表现

(1)症状反复、持续出现,患者完全能够觉察;

(2)症状具有“属我性”,即非外力所致,但又“非我所愿”;

(3)症状往往令自己内心焦虑、痛苦;

(4)患者明明知道症状表现是不应该、不合理、不必要或无意义,并有强迫抵抗的欲望、但难以控制和摆脱。

二、病因研究

1.遗传学

OCD的遗传学研究集中在双生子及其家庭方面。QCD具有一定的遗传基础。Billte等人的一篇综述复述了14篇有关双生子研究的文章,在80对同卵双生子中有54对共同患了OCD,在29对异卵双生子有9对共同发病.据Rauls等(1995)的研究,患者的一级亲属中OCD的患病率为10.3%,远远大于一般人群的1.9%;与此同时,Rauls发现有明显遗传基础的Tourtte’s综合征的患者中,23%的人同时被诊断为OCD。国内杨彦春等(1998)对90例OCD患者进行家系研究发现,OCD患者一级亲属中多种心理障碍的患病率(5.9%)明显高于一般人群(0.3%)。

2.心理分析理论观点

心理分析学派认为,强迫行为来源与被压抑的攻击性冲动或性欲望。OCD患者没有处理好性器欲阶段的本能冲突,他们的性驱力要么退行至肛欲期,要么这一时期无法顺利发展。回顾患者的个人史,可以发现他们自幼年起就受到了过于严厉的管教,攻击冲动及性欲往往受到压抑。由钟友彬创立的认识领悟疗法则认为,OCD的根源在于小时受过的精神创伤,这些创或幻想引起的恐惧体验虽然被压抑到无意识中而被遗忘,但并没有消失。成年后在一定的诱发因素作用下,这种幼稚的恐惧情绪即再现出来,患者不自觉的用幼年方式来排除这种幻想和恐怖情绪,此时患者表现出的就是恐怖症状。

3.行为主义理论的观点

Mowrer用来解释恐惧和回避行为的获得和维持的二阶段理论通常也用来解释OCD。该理论认为,在第一阶段,一个中性事物当它与能够引发焦虑或者躯体不适的刺激同时出现后,这个事物就与恐惧联系在一起。通过条件反射,诸如想法和意象等一些中性事物就具备了让人不舒服的能力。在第二阶段,为了减轻痛苦,回避和逃避行为就产生了,而且如果回避和逃避能成功降低焦虑,这些行为就能得到强化,一直保持下来。研究显示,大多数OCD患者暴露于能激发强迫观念的情境会产生痛苦,并持续相对长的时间才能逐渐消退。如果在强迫观念被激发的情况下允许患者马上采取强迫性仪式行为,其焦虑水平通常也会下降((Butcher,et al,2004a)。

4.认知理论观点

认知理论观点认为,大多数人都会有重复性的、闯入性的、消极的念头,比如伤害他人、不能接受的性行为、被细菌污染等,通过忽略这些想法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念头自然消失,就不至于发展为OCD。然而,某些人难以消除这些想法,他们就可能发展为OCD,原因是(Comer,2002;Nolen-Hoeksema,2004):(1)他们经常处于抑郁或者焦虑状态,因而一些轻微的消极事件就能引发闯入性、消极的念头。(2)他们对品行和道德持有僵化的、过高的标准。(3)他们持有过高的责任感(4)他们认为应该极好的控制所有的想法和行为。

三、认知行为疗法研究

Benazon等的研究以CY-BOCS(耶鲁-布朗强迫量表)评定分数减低45%~65%来判定认知行为疗法是否对强迫症状有显著改善,结果表明,单独使用CBT对强迫症的干预效果好于CBT与药物联合使用的效果。值得提出的是,CBT的使用方式并不影响干预的效果。Franklin等比较了每周一次的认知行为治疗(平均16次)与高强度的认知行为治疗(1个月18次),治疗效果用CY-BOCS的分数降低来评估。结果表明,两种治疗方式没有显著差异,且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都维持9个月左右。Barrett等比较团体认知行为治疗、个体认知行为治疗、等待治疗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团体与个体认知行为治疗没有显著差异,但前两者的治疗效果均好于等待治疗组。

四、行为疗法治疗方法

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中学生强迫症的认知行为治疗技术是基于March及其同事制定的治疗标准[13]。这个治疗标准包括三个部分:(1)心理教育,焦虑管理训练,认知治疗;(2)暴露和反应阻止(exposure and response prevention,ERP);(3)防止复发和奖励。

1.心理教育

心理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中学生及其家人正确认识“强迫症”。其主要包括强迫症起病的原因,发病率、预后、维持因素及其有效治疗的方法。心理教育的信息很大部分依赖于对强迫症认识的理论框架。

2.暴露与反应阻止

暴露与反应阻止是使患者对抗引起焦虑的情境或刺激,通过真实暴露或想象暴露的方式,同时抑制强迫行为,减少痛苦的一种治疗方法。暴露练习一般从适度的令人痛苦的情形、刺激开始,逐步升高至最令人痛苦的情形。暴露与反应阻止法的有效机制是逐步延长对恐惧刺激的暴露时间,通过自主神经系统调节焦虑的生理成分。暴露的成功进行可以促成对恐惧情境或刺激的正确认知信息的建立或存储。

3.焦虑管理训练

焦虑管理训练包括增加中学生由暴露与反应阻止所致的一些强烈情绪体验的容忍力。这种治疗技术是让中学生更好地学会管理好暴露前、暴露中、暴露后的情绪反应。一般的干预技术包括放松训练(如渐进式的肌肉放松)和呼吸控制训练(如腹式呼吸)。

4.认知治疗策略

主要是让患者认识到强迫症产生的原因不是由于侵入性思维本身所致,而是由于对侵入性思维的错误解释所致。认知策略帮助中学生区分侵入性思维和对这些思维评估之间的差别,并矫正患者对侵入性思维风险和责任感的评估。认知策略鼓励患者对错误的思维进行挑战,并以行为实验去验证强迫性思维的正确性。

5.行为奖励计划与家庭干预

行为奖励计划用来奖励那些完成阶段性任务和家庭作业的中学生。行为奖励计划被认为能有效增加治疗的依从性。家庭干预包括父母焦虑管理和放松训练,对中学生的行为强化技术及问题解决技术。

五、小结

认知行为疗法对成人研究较多,而对中学生的研究相对滞后。已有的研究表明,暴露与反应阻止是治疗中学生强迫症的有效成分,而对于认知治疗策略、焦虑管理训练、行为奖励计划与家庭干预等治疗成分的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希望能够尽快的研究出对中学生强迫症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满常红,陈微.强迫症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7,24(3):144.

[2]喻东山.强迫症治疗的新进展[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5,38(1)49.

[3]梁海翔,李刚.对强迫症的再认识[J].四川精神卫生,2002,15(2)125.

[4]林雄标,胡纪泽.强迫症的临床特征[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0,10(6):332.

[5]张丽.强迫症及其治疗[J].解放军健康,2002,(6):15

[6]陈远岭,徐俊冕.强迫症的认知行为治疗模式[J].心理科学,1994,17(5):309

[7]徐俊冕,季建林.认知心理治疗[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9:179-190.

[8]鲁春.强迫症病因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0

认知行为护理 篇1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1.1 住院病人

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015年10月—2015年12月某三级甲等医院内科、外科、妇产科病房的住院病人191例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知情同意参与调查;年龄≥18岁;病情稳定, 住院时间≥2天;无认知障碍、能接受调查。排除急诊、门诊和儿科病人。191例住院病人中, 内科76例, 外科75例, 妇产科40例;年龄18~76岁, 平均 (49.52±9.79) 岁;男76例 (39.8%) , 女115例 (60.2%) ;未婚15例 (7.9%) , 已婚171例 (89.5%) , 离异或丧偶5例 (2.6%) ;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32例 (16.8%) , 高中或中专34例 (17.8%) , 初中76例 (39.8%) , 小学及以下49例 (25.7%) 。

1.1.2 实习护生

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同期在该院相应科室毕业实习的150名护生为调查对象。其中, 内科62人, 外科58人, 妇产科30人;年龄20~25岁, 平均 (22.26±2.34) 岁;大专生47人 (31.3%) , 本科生103人 (68.7%) ;党员 (含预备党员) 45人 (30.0%) , 团员105人 (70.0%) ;独生子女22人 (14.7%) , 非独生子女128人 (85.3%) 。

1.2 调查工具

1.2.1 住院病人问卷

A部分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包括住院病人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是否接受手术、有无家属陪护等。B部分采用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刘义兰教授翻译修正的关怀行为评价问卷[4]。经大量研究证实, 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4~6]。问卷包含53项护理行为, 分为6个类别:人道主义、利他主义的价值观、信心树立 (共15项) ;帮助、信任关系的建立和保持 (共9项) ;鼓励病人情感的表达 (共4项) ;健康教育 (共6项) ;支持、保护性、矫正性环境的提供 (共12项) ;满足基本需要的护理 (共7项) 。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对每项护理行为的关怀程度给予评分, 其中非常具有关怀性为5分, 不具有关怀性为1分。

1.2.2 实习护生问卷

A部分为一般资料问卷, 包括实习护生性别、学历、年龄、政治面貌、是否独生子女等。B部分同住院病人问卷的B部分。

1.3 资料收集方法

任命各科室实习小组长为调查员, 通过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调查员采用统一指导语, 遵循知情同意原则, 向自愿参与调查的住院病人和实习护生现场发放问卷并当场回收。仔细检查问卷是否有漏填现象, 如有问题及时返还补填。共发放住院病人问卷200份, 回收有效问卷191份, 有效回收率为95.5%;共发放实习护生问卷160份, 回收有效问卷150份, 有效回收率为93.8%。

1.4 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和处理, 采用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等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住院病人和实习护生对护理行为关怀性的整体评价

住院病人和实习护生对53项护理行为关怀性评价的平均分分别为 (4.20±0.57) 分与 (4.30±0.12) 分。进一步对各类别护理行为进行比较发现, 住院病人和实习护生均对“人道主义、利他主义价值观、信心树立”“满足基本需要的护理”护理行为关怀性评价高;对“健康教育”“鼓励病人情感的表达”护理行为关怀性的认知存在差异 (P<0.05) , 见表1。

注:*P<0.05, **P<0.01

2.2 住院病人和实习护生对各项护理行为关怀性评价的比较

进一步分析发现, 住院病人和实习护生对18项护理行为关怀性的评价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从表2可以看出, 实习护生对“对病人宣教相关疾病知识”“保证病人掌握所学到的知识”“真实倾听病人的想法”“尊重病人的信仰”“保护病人的隐私”护理行为关怀性的评价高于住院病人;住院病人对“征求病人对护理方式的意见”“保证病人安静休息”“对病人进行身体检查”护理行为关怀性的评价较高。

注:*P<0.05, **P<0.01

3 讨论

3.1 住院病人和实习护生对护理行为关怀性的评价具有一致性

调查发现, 住院病人和实习护生均认为善良周到、尊重病人等人道主义、利他主义价值观和信心树立的表达性护理行为, 以及准确发药及治疗、护理技术娴熟等满足基本需要的工具性护理行为具有关怀性。这与王桂兰等[4]对住院病人和护士的调查结果一致。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只有将表达性护理行为和工具性护理行为有机结合, 才能给病人最大程度的关怀。此外, 实习护生经过2~3年的院校专业教育和临床实习, 已初步具备感知病人关怀需要的能力, 这与我国目前护理教育日益重视人文关怀能力培养有关。

3.2 住院病人和实习护生对护理行为关怀性的评价存在一定差异

调查发现, 住院病人和实习护生对“健康教育”等护理行为关怀性的认知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 这与张基灵等[7]对住院病人和护士的调查结果相似。实习护生对“健康教育”的关怀性较高, 其原因可能是院校专业教育非常重视各类疾病的健康教育内容讲解[6], 实习护生刚进入临床, 理论知识掌握相对比较牢固, 对健康教育比较重视。住院病人对“健康教育”的关怀性认知较低, 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住院病人未充分认识到健康教育对自身康复的重要性, 因此对此类护理行为期待较低;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临床护士或护生虽充分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但在健康宣教时未掌握适时、适度、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 缺乏健康教育技巧, 未表现出此类护理行为的关怀性。因此, 除了要继续培养实习护生健康宣教意识外, 还要使其掌握沟通技巧, 提高病人对健康宣教的重视程度, 以病人为中心, 提供病人需要的健康教育形式和内容。

3.3 以病人为中心, 提高护理行为关怀性

关怀型护士首先应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 即能充分认知到尊重、重视病人体验和感受的重要性, 理解关怀要素[3]。实习护生是未来关怀型护理队伍的主力军。培养具有关怀理念、关怀能力及关怀行为的实习护生, 是院校教育和临床教育的重点。实习护生和病人观点的不一致,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理论与实践的差异性。一方面, 护理院校应构建以培养护生关怀能力为目标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 通过增设关怀教育课程、情景模拟、提供关怀照护实践机会等途径来提高护生认知水平与实践能力;另一方面, 医院对实习护生进行培养时, 应指导其主动与病人沟通, 以了解病人对护理行为的需求, 以病人为中心, 提供最大程度的关怀。此外, 带教教师能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起到榜样作用[8]。因此, 在临床带教过程中, 带教教师应注意根据护生不同实习阶段的行为表现和心理反应进行适当引导, 帮助护生掌握人文关怀技巧, 更好地适应临床工作, 提升人文关怀能力。

参考文献

[1]彭友清.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2]刘义兰, 杨雪娇, 胡德英, 等.护理人文关怀标准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14, 49 (12) :1500-1505.

[3]黄行芝, 刘义兰, 杨春.关怀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

[4]王桂兰, 刘义兰.护理行为的关怀性——住院病人和护士观点的比较[J].实用护理杂志, 2002, 18 (5) :74-75.

[5]董秀丽, 高小雁.对骨科住院患者关怀性护理行为评价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 17 (17) :2031-2033.

[6]林旭星.在校高职护生与住院病人对护理行为关怀性认知的比较[J].卫生职业教育, 2013, 31 (9) :97-99.

[7]张基灵, 沈雪波, 鲁晓芬, 等.住院病人和护士对护理行为关怀性认知比较[J].护理学报, 2010, 17 (4A) :45-48.

上一篇: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性下一篇:中国动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