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认知行为

2024-05-29

健康认知行为(共10篇)

健康认知行为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与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比较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健康教育前后对支气管哮喘疾病认知水平和健康行为的差异。结果 经过健康教育,80例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有了明显的提高(P<0.01);且患者健康行为发生率也明显优于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患者对支气管哮喘疾病的认知及健康行为的改善,利于患者哮喘发作期的缓解和缓解期的康复,有效减少患者哮喘的复发和住院的次数。

关键词:健康教育,支气管哮喘,认知,行为

支气管哮喘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全球约有1.6亿患者,各地患病率为1%~4%。我国五大城市的调查资料显示,13~14岁学生的发病率为3%~5%,调查发现儿童发病率高于成人,城市高于农村,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成人男女患病率大致相同[1]。让支气管哮喘患者增加支气管哮喘保健知识及危害知识,可大大降低支气管哮喘的复发,提高其生活质量。因此,健康教育是控制和预防支气管哮喘的重要手段[2]。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8年12月-2009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15~60岁;文化程度:小学6例,初中12例,高中20例,高中以上42例;病程2~10年。居住地均为城市,有吸烟史30例。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教育前和教育后6个月的各项指标进行自身对照研究。调查问卷设计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日常行为习惯、与健康有关的行为以及患者对支气管哮喘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由于案例较少,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是由护士询问,患者回答,然后由护士帮助填写完成的。共发放问卷80份,问卷回收8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

1.2.2 健康教育方法

1.2.2.1 入院时的健康教育:

通过与其交谈,了解其服药情况及既往病史,认真填写疾病档案,了解患者对所用药物的名称、剂量、方法、疗效、不良反应等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患者能否正确掌握药物吸入技术,是否熟悉哮喘急性发作先兆和正确处理方法。

1.2.2.2 住院时的健康教育:

评估与哮喘有关的病因和诱因,利用患者住院时间宣传支气管哮喘的防治知识[3]:(1)避免接触过敏源,室内不采用密闭门窗,不使用地毯、呢绒等饰品,不使用空调等造成空气流通减少;(2)不主动吸烟或被动吸烟,避免吸入污染空气,如臭氧、杀虫剂、油漆、工业废气等;(3)指导选择合理饮食,不进食虾、蟹、鱼、牛奶、蛋类等致敏食物,避免多食甜食,鼓励多饮水,促进痰液稀释便于排除;(4)禁止服用普萘洛尔(心得安)、阿司匹林等药物;(5)避免气候变化时受凉、剧烈运动等诱发因素;(6)避免激动、紧张、烦躁不安、焦虑等精神因素。

1.2.2.3 雾化吸入的健康教育:

住院期间,介绍雾化吸入的器具,根据患者文化层次、理解能力、疾病程度、经济状况等,提供雾化吸入相关的学习资料。定量雾化吸入器(MDI)的使用需要患者协调呼吸动作,医护人员给患者示范雾化吸入器的正确使用方法:首次使用前应摇匀药液,深呼气至不能再呼(残气量)时,张开口腔,将MDI喷嘴放于口中,闭口包住咬口,经口缓慢吸气,在吸气开始时以手指揪压喷药,至吸气末屏气5~10s,然后缓慢呼气,休息3min后再使用1次。患者反复练习,医护人员评估患者使用情况,指出不足之处和改正方法,直到患者正确掌握。指导患者雾化吸入药液后漱口,减少口咽部雾滴的刺激。教会患者使用、除去和更换吸入器等常规方法[4]。

1.2.2.4 出院时的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和家属认识长期防治哮喘的重要性,避免哮喘的诱发因素,帮助患者了解哮喘发病机制及其本质、发作先兆、症状等。帮助患者学会在急性发作时能简单、及时地处理,掌握正确的药物吸入技术,讲解常用药物的用法、剂量、疗效、不良反应。与患者共同制定长期管理,防止复发的计划,鼓励患者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1.3 评价指标

比较患者健康教育前后健康知识、日常行为的变化以及与健康有关行为的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教育前后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健康教育,80例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认知有了明显提高(P<0.01)。见表1。且80例患者经过健康教育后健康行为发生率也明显优于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注:与教育前比较,*P<0.01

注:与教育前比较,*P<0.01

3讨论

支气管哮喘虽然是常见病,然而目前我国人群对该疾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笔者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对哮喘的诱发因素、主要危害、防治措施、如何正确用药、如何调节情绪、如何避免接触过敏源等知识的认知有了明显的提高。

3.1 健康教育对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患者对与疾病有关知识的认知有一定提高,但许多患者一时还难以改变错误认识,不少患者不能坚持正确用药,生活习惯难以改变,这说明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是个长期的工作,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收到明显效果的,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仅依靠护理人员调动患者对自身健康的责任心,不利于发挥患者的自我督促作用,应更加广泛地开展患者的自我管理活动。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通过电话随访等方式,经常提醒和监督患者,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5]。

3.2 健康教育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通过健康教育,患者掌握了有关支气管哮喘的相关知识,了解健康生活方式及环境的影响,使患者的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更健康。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支气管哮喘的危害,减少复发的几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就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控制支气管哮喘主要不是针对疾病本身,而是影响疾病的危害诱发因素和危险行为因素[6],患者仅靠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不能长期、有效地控制哮喘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因而开展健康教育是控制和预防支气管哮喘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对支气管哮喘疾病的认知及健康行为的改善,利于患者哮喘发作期的缓解和缓解期的康复,有效减少患者哮喘的复发和住院的次数。

参考文献

[1] Morice AH,Wrench C.The tole of the asthma nurse in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self-management following hospital admission[J].Respir Med,2001,95(11):851-856.

[2]何权瀛,母双,余兵,等.如何搞好支气管哮喘患者系统教育和管理[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7,6(6):371.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2):100.

[4]黄逢敏,赵彩云.系统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效果[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9,34(1):68-70.

[5]夏新利,赵红霞.健康教育对提高哮喘患者自我监测能力的作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6,3(9):135-136.

[6]钟南山.我国支气管哮喘防治研究重点及努力方向[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12):809-811.

健康认知行为 篇2

德育教育认知德育大学生心理健康高校德育教育作为一种大学生教育的类型,表现高校对当代大学生不仅仅注重智育教育,同时更加重视德育教育。突出强调提高大学生的主人公地位,完善大学生的自我生存所需要的状态,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条件及其相关性的保障提供更完备的措施。高等学校中所倡导的德育教育是一种针对人的教育形式。主张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抒发人文关怀,此即其本质。它的培养过程包括人的塑造、人的转化、人的发展和人的完善。在当下这种德育教育为主导思想的教育模式下,认知行为训练凸显出它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已经步入超现代化时代的高校教育理念已然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认知行为训练的核心精神及其赋予的理念润物细无声般悄然渗透到医疗、教育等诸多领域。这种训练方法作为心理咨询师的常用手段用以强化人类心理健康,甚或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延伸。其所蕴含的理解和精神层面的相遇等理念,不但诠释了人文关怀的德育价值,亦对传统德育的灌鸭式知识输送方式提出了反思、进行了超越。因此,高校认知德育教育突破了传统的教育形式,有望成为高校教育模式发展新时期、新阶段的领头军。

一、认知德育背景概论

中国化的德育教育从传统定式转变成现今颇具现代化的模式,需要一个长期而持久的过程,人文关怀、人文认知、认知教育、认知德育等新话题的提出,不断适应了中国德育教育的发展,并结合认知,使德育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层面起到无法比拟的作用。就其理论和实际背景来讲,认知德育的产生并长时间的存在,并不是一个偶然,而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它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以人文关怀为现实手段,以认知行为训练为推手的方法论。

1.人学理论作为传统教育向认知德育的过渡,起到交互纽带的作用

我们常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包含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分支:人学理论。其中对人的哲学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分别提出什么是人的本质、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以及人应如何发展等几方面的问题。围绕这些议题,该理论以“人”为中心,主张“任何事物的出发点都应从实际的人开始”。那么,“人”即该理论的核心,以人为根本,构成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此开展认知德育教育更加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更符合当今发展中的中国教育,更能适应大学生的心理状态。

认知德育面向的是广大学生,属“人”的范畴,通过对“人”的理念的共同把握,将学生的位置摆正,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理论基础,逐步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基于人学理论与高校德育教育的不可分割性,认知德育与高校德育教育的渊源性。因此,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采取人文关怀的理念即囊括了认知德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的相系性,亦成就了高校德育新范式的更迭。应指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在当代各论中依然保持着其固有的理论论据,依然起着指导高校德育教育继续发展的指明作用。

2.人文关怀的倡导体现了传统德育向认知德育转变的大环境

多年以来,中国的教育理念大都基于填鸭式的初级教育,对于学生本身的诉求、自我认知理解、接受能力都未提入教学大纲。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多受限于知识的强制、封闭的教化过程,教师讲授的权威性与不可推翻性持续了很多年,迫使学生形成特定的社会价值观念、个人价值观念以及道德行为规范。以至于忽略了学生本人对人和人性的解读,失去了本我的状态,这种许多高校所面临的糟糕的现实境遇,正逐步瓦解着学生与生俱来的求知欲、探索欲和发现欲。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国际化接轨,大学生逐渐意识到,他们需求的教育模式已然需要改变,他们期望能够与教师同地位,平等、公平的交流。而此种诉求即成为了阻碍传统教育、德育教育的填塞式吸纳过程。

认知行为训练,更趋向于大学生自我的能动性,更倾向于教师在与其的平等沟通中,舒缓其紧张的神经,敞开心扉的与教师交流。在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人文关怀缺失的普遍现象,致使高校德育教育在其功能和价值等方面被弱化,甚至异化。这就造成了千百年来形成的充满魅力色彩的传统德育教育变成了普遍虚幻的存在于高校教育模式中的代名词,使其成为没有道德意义的冗长无味、令人厌烦的灌输与说教。从某种意义上讲,把握住了人文关怀,即是把握住了德育认知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动态平衡。

二、认知德育的内涵及内容涵盖下的认知行为训练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认知德育之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顺化为一种理念,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种教育模式,归属于在德育教育大环境下的认知行为训练。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认知行为训练正向影响着德育理念,德育理念指导着认知行为的训练。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即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认知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下的认知行为训练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智慧。因此,通过科学的界定,对认知德育进行深层次的剖析,运用科学的方法构建大学生饱含正能量的思想意识形态,在实际教学中注重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创新,逐步解析大学生精神世界的最深处,以期从根源上改变其认知行为,达到大学生心理的满意状态。

1.认知德育的涵义

就德育范畴而言,认知训练的存在已不是单纯的语言学意义上的行为训练,而是哲学意义上的思维训练。认知德育指的是以中国传统德育文化为中心理念,基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理解、互相尊重、真诚交流为出发点,以话语环境为媒介,通过沟通实践而达成的心理疏导与心理完善,以构建大学生美好精神世界为努力方向的一种教育认知手段。这种训练模式有其固有的特征:平等、尊重。

认知德育的涵义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师生两方的关系属民主和等位的间性主体关系。双方需要共同提供面对面的交流机会,认真理解双方所表达内容,剖析深层次的精神状态。其次,在德育教育影响的大环境下,认知理德育亦设定了其终极目标,以视野和心灵相交合,构建无法比拟的美好精神世界。最后,认知德育的本质是认知训练和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交流的一种范式,师生双方在德育理念下进行认知训练,在认知训练中完备德育教育。

2.认知的人文关怀内涵与大学生心理状态变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多元文化的变革,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亦从最初的简单、单纯,逐渐步入复杂、不可预测的状态,人文关怀渗透到大学生德育教育视野,为了能够培养出心理状态健康、健全的大学生,通过人文关怀,实现关注学生个人合理发展的大目标,全面促进高校认知德育的发展,形成一种新形势的德育教育。因此,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审视大学认知德育,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掘认知德育固有的人文内涵。

三、高校德育教育视野下的认知行为训练的构建

高校德育教育作为一种普遍的大学生思想教育,是教育理念的核心。认知德育概念的提出是教育理念的延伸,它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一种创新手段,正逐渐完备,在彰显传统德育的价值内核基础上,充分发掘其本身的特点与优势,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出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正面推手作用。因此,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德育模式的发展,贯穿人文关怀理念,构建适合大学生心境发展的富有中国教育特色的认知德育,将成为未来几年内,我国德育教育理念的新走向。

1.人本化理念的提出

高校德育教育是在一定的实践为基础指导下开展的,其内涵下的认知德育不但要体现人文化关怀,更应适应人本化的改变。人是客观事物实现的主体,必须要融入人文化关怀的理念,努力做到对学生的教育、引导、鞭策,并从人本化的角度尊重他、理解他、帮助他。“以人为本”不仅要体现在德育教育层面,而且要体现认知德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监管与修复上。传统理念对大学生人本化的认知缺失,忽略了大学生自我、自主的本意,导致德育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上的时效性匮乏。因此,就当代大学生认知德育的人本化理念提出,显得尤为重要,而必然形成。

2.伙伴化关系的维系

高校师生关系往往局限于传统的教、授模式,注重学生的应试,而非学生的认知,这种极大压抑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已经没有了其发展的空间,亟须一种新的模式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开拓新的路径。在认知德育的背后,更强调学生与教师的伙伴化关系,因此更能发挥其在当代大学生心理教育的优势,游刃有余地维系着师生间多重的伙伴关系。德育教育正在演变成互补性交流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与学生一起努力,进行批判性思考,追求双方的人性化。

3.认知训练的场域化

心理健康教育中,师生之间交流必须有其特定的场景,其中必须包括舒适的外环境、安静的内环境及相关保障制度。这几个方面共生出另一个新的词汇“情境共同体”。认知德育在融入了人文关怀后,更体现了心系学生,重视学生自我体验的提法。因此,情境共同体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物质保障,更合乎学生本人的隐私保护权益,学生更愿意接收。这种互动固有的场域,是认知德育彰显其人文关怀的必然诉求。

4.人性化的训练模式

认知德育教育中,如何使用方法,使用什么方法至关重要。教师从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疏导,在德育的范畴内它所涉及的行为学、方法学手段都应满布人性化的元素概念,由于提出德育教育必须顺应人文关怀理念,必然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务必注重大学生的情感和体验,而人性化的认知训练符合人们存在于这个社会上的生活交往习性,符合教育模式发展的规律。教师对学生及人性的尊重,有利于教育主体在愉悦、放松的情境下实现理解、沟通、交流与反馈。从学生的个性差异、思维差异、行为差异等视角出发,开展更平等的交流与对话。

四、结语

德育教育是中国千百年来传统教育的精髓,是中华儿女最应永志不忘的美德。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人学理论的基本维度上讲,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治学终极目标,是高校教育价值的最终实现。培养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合格大学生不仅应是业务能力超群,更应是具有符合当代时代发展的健康心理的群体,认知德育以人文化关怀为主线,彰显着一种新兴的指导大学生心理的重要方式与方法,这也是提高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在传统德育逐渐淡化的教育趋势下,认知德育已经开始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为了提高大学生对认知德育的乐观性自我接受,对浓厚的人文关怀色彩的心理辅导模式的认可,建立这种教育模式的良好口碑,使之成为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保障。因此,认知德育将是这个时代教育模式的呼唤,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必然之途。

参考文献:

[1]钱广荣.“加强和改进”的关键是要创新[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1):17-18.

[2]黎云羲.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及对策研究[J].社科纵横,2007,22(8):160-161.

[3]郑红波,孙红艳等.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0):64-66.

[4]Wei-Chin Hwang,Jeffrey J.Wood,Keh-Ming Lin and Freda Cheung.Congnitive-Behaviroal Therapy With Chinese Americans:Research,Theory,and Clinical Practice[J].Congitive and Behavioral Practice,2006,(13):293-303.

[5]王晋.心理健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J].理论前沿,2008,(7):28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段涛,郑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分析[J].高教研究,2003,(4):49-51.[9]吴善玉,金贞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3):505-507.[10]段文灵.试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关系[J].学习与探索,2007,(6):42-46.[11]原玲玲.大学生心理困惑的来源与分析[J].南方医学教育,2006,(1):35-37.[12]宴莉.高校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高教高职研究,2010,(6):198-199.[13]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4]Emily,Tung-Hsueh Liu,Wan-Lan Chen.Exporing the Efficacy of Cognitive Bibliotherapy and a Potential Mechanism of Change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the Chinese:A Randomized Controlledd Trial[J].Cognitive Therapu and Research,2008,(12):113-119.[15]吴建玲等.短程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分析[J].医学教育探索,2006,5(7):642-659.[16]吴任钢.认知行为治疗中的行为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2003,17(8):574-576.[17]王东平等.认知行为综合干预对青少年情绪障碍的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6,23(3):270-271.课题基金:黑龙江省心理科学规划项目(编号:130049)。

健康认知行为 篇3

口腔健康水平是反映生命健康质量的一面镜子, 世界卫生组织早已把口腔健康作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1]。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要求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改善口腔健康状况[1]。本文通过了解合肥市不同教育程度学生的口腔健康认知及日常口腔保健习惯,并分析各阶段学生的认知及行为差异,以便寻找现阶段口腔保健工作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不同宣传方式以提高学生口腔保健意识。

1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以合肥市区在读大、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在2015年1月8日至2月4日,以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在合肥市区随机抽取2个区,每个区随机抽取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各1所,每所学校以整群抽样的方式,以班级为单位各抽取34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共2 720名。回收问卷2 608份,回收率为95. 9% ,其中男生1 347名,女生1 261名; 大学生630名,高中生666名,初中生657名,小学生655名。

1. 2方法参考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设计问卷。采用重测法测得问卷信度为0. 97,效度良好。

1. 2. 1口腔健康行为习惯[2 - 3]包括刷牙次数、是否使用牙线、吃零食和喝碳酸饮料的频率,是否定期检查、是否张口呼吸、偏侧咀嚼,就诊选择、获知途径等。

1. 2. 2口腔健康知识[4,5]包括龋病病因、刷牙出血是否正常、不良口腔卫生的影响、牙菌斑概念、窝沟封闭及氟化物防龋相关知识等。

1. 3质量控制调查前首先对调查组成员( 由口腔专业在读硕士组成) 进行培训,统一调查方法和指导语。正式调查时,调查员进入学生所在的班级,统一讲解指导,调查对象当场独立完成问卷。每所学校由1名负责人进行质量控制,调查员分期调查并回收问卷。调查过程中学生必须在监督下独立完成问卷,不能讨论,不能当场查询相关口腔健康知识; 问卷回收时对于信息不完整的问卷予以作废。

1. 4统计分析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19. 0对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百分率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检验水准 α = 0. 05,涉及两两比较时使用Bonferroni法时 α = 0. 003 3。

2结果

2. 1口腔卫生行为

2. 1. 1日常清洁74. 8% 的高中生能坚持每天刷牙2次以上,其余教育阶段学生每天刷牙2次以上报告率从高到低依次是大学生、初中生、小学生,各学段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两比较检验水准为P = 0. 003 3) 。能做到3个月以内更换牙刷的学生报告率从高到低依次是大学生、高中生、初中生、小学生。经常使用牙线的最高是大学生,但仅占25. 5% ,其余依次为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见表1。

2. 1. 2日常行为习惯58. 9% 的大学生表示经常吃零食,其次为高中生、初中生、小学生。而经常喝饮料最多的也为大学生,占32. 4% ,其次为初中生、小学生、高中生,大学生与初中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饭后漱口习惯的小学生占44. 6% ,较其他学段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8. 2% 的小学生能做到定期检查口腔健康状况,并与其他学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 1. 3不良习惯在调查中发现,各学段学生均有偏侧咀嚼习惯,约占50% ,各学段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有43. 7% 的初中生有张口呼吸的习惯,其次为小学生、高中生,大学生最少,大学生与其他学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 2口腔健康知识在是否认为晚上刷牙更重要的问题上,知晓率最高的是初中生,为82. 5% ,其余依次为高中生、小学生、大学生。本次调查中,有73. 7% 的高中生认为刷牙出血是不正常的现象,其次为初中生、小学生和大学生,且大学生与其他各学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认为定期检查口腔健康状况很重要的最高的为高中生,占82. 9% ,其次为小学生、初中生、 大学生,不同学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知晓龋齿是牙面上的细菌引起的高中生占48. 9% ,较其他学段高,大学生最低,仅30. 7% ,且与其他学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窝沟封闭能预防龋齿知晓率最高的为高中生( 21. 6% ) ,其次为小学生、初中生,大学生知晓率仅11. 7% 。氟化物能预防龋齿知晓率最高的也为高中生( 50. 2% ) ,与其他学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大学生、初中生、小学生各为29. 6% ,23. 9% ,15. 9% 。见表2。

注: ( ) 内数字为报告率/% ; 与前一教育阶段相比,* P < 0. 05。

注: ( ) 内数字为知晓率/% ; 与前一教育阶段相比,* P < 0. 05。

2. 3就医行为过去1 a内看过口腔医生最多的为小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60. 2% ( 374 /655) ,其次为初中生( 37. 3% ,245 /657) ,高中生( 35. 6% ,527 /666) , 大学生( 23. 7% ,149 /630) ,各学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口腔内有不适或疼痛的时候不就医原因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了觉得没什么大问题,均大于60% 。在选择就诊医院时,选项设置了口腔诊所,校医院,县级以上综合医院。见表3。

注: ( ) 内数字为构成比 /% 。

2. 4获知途径小学生获得口腔保健知识的途径最多为家人朋友,其余依次为报纸书籍、网络、广播、老师。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均从网络获知口腔保健知识最多,其次为家人朋友、报纸书籍、广播、老师,见表4。

注: ( ) 内数字为构成比/% 。

3讨论

多项研究显示,口腔健康教育是提高在校学生口腔健康知识水平,改善口腔卫生状况的有效方法之一[1,6 - 8]。而由于多种原因的限制,口腔保健在学校的健康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龋齿是儿童最高发的口腔健康问题[9 - 10],有效刷牙可以预防龋齿。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学生刷牙情况随之好转,小学生表现较差。提示家长和教师应尽到指导和监督的责任,也可以在学校增加口腔卫生保健课程,通过多媒体教学,使中小学生意识到口腔健康的重要性[11]。在含氟牙膏的使用上,绝大多数学生不清楚自己用的是否是含氟牙膏,也不知道是否能预防龋齿,提示应加强口腔保健知识特别是有效刷牙的宣传教育[12]。牙线作为一种有效清洁牙齿邻面的工具,欧美各国已经广泛使用[13]。

在饮食习惯上,随教育阶段的提高,经常吃零食的学生却随之越来越多,饭后漱口及定期检查的报告率均逐渐下降。究其原因,随年龄的增长,家长的监督作用逐渐减弱,可供自由支配的经费越来越多。大学生的经济状况及消费理念的转变对此也有影响,大学生普遍较少定期进行口腔保健检查,与大连市、锦州市、福州市、德阳市的调查结果一致[14 - 17]。

自身认知视角下探析课堂行为规范 篇4

课堂行为 规范 自身认识 课堂模式

一、引言

不同课堂教学模式有着不同课堂规范,那么,在自身认识视角下,课堂应该采取什么行为规范?学生怎样对教师的行为作出反应?教师又怎样对学生的行为采取措施?本文通过分析学生对教师行为的认识过程以及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认知过程,来讨论课堂行为的作用方式,然后基于自身认知的方法对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了分析,最后在综合考虑学生认知视角下的教师行为以及教师认知视角下的学生行为的基础上对制定课堂行为规范提出一些建议。

二、认知过程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认知心理学一直是心理学的主流,其中对认知过程的研究尤其突出。早期的认知心理学是以计算机模拟为基础的符号加工模式,后来,认知心理学转向以神经的网状结构和并行加工原理为基础的联结主义模式,认知心理学开启了新的篇章。

1.自身认知过程

自身认知是指通过身体的体验及其活动方式而产生的心理状态,身体在认知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英国作家考利在著作中提出:“认知过程是一个作用与反作用的过程,是人们通过对观察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得到反映客观事物特征及其内在联系的心理活动的过程。”[1]整个过程中包括感觉、知觉、语言、记忆、注意、思维等生理和心理要素,这些要素是由信息的获得、编码、贮存、提取和使用等一系列连续的认知操作联系起来,组成一个非常复杂的信息加工的系统,如图1。

图1 认知过程

根据人类对普通事物的认知过程可以看出,学生对教师行为的认知以及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认知也是同样的过程,如图2。通过感觉、视觉、听觉等,学生大脑获得一系列的教师行为的信息,这些信息在大脑中经过思维加工和信息处理,形成一定的形象、语义和命题,并以信息产物的形式贮存起来。同样的,教师对学生的行为信息也通过同样的过程形成一定的认知。学生对教师行为的认知会通过心理表征来反作用于教师,从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表征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学生通过对教师行为的认知对自身的行为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图2学生(教师)对教师(学生)行为的认知过程

2.课堂行为的认知过程

课堂行为的认知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上课时,学生在听课时,对老师的上课行为的认知,反之,也是老师对学生上课期间听课行为的认知。基于自身认识的视角下,学生在听课期间对老师上课行为的理解带上了主观色彩,学生可能正确理解了教师行为的意图,学生也可能对教师的某些行为产生误解,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教师行为也会有着不同的认知。教师基于自身的认识从学生的行为提取信息,形成主观认识,从而对学生的行为做出反应,根据学生的行为来改进教师自身的课堂行为。下面通过两个课堂行为的例子来分析学生以及教师的认知过程。

(1)教师表扬行为

表扬学生是教师在课堂上最常用的方法,通常起到的是强化的作用。教师进行表扬,表达了教师对学生的肯定及期望。一方面,表扬会让学生心理产生满足感,增加学习的兴趣并以此激励自己前进。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关注,表扬一些表现好的学生,肯定了他们的成绩,同时也激励了没有得到表扬的学生,那些没有得到表扬的学生也会以此为动力。

(2)学生举手行为

举手是学生课堂常会有的动作,在课堂上学生只能通过举手来吸引教师的注意,从而获得与教师对话的权利。一方面,学生通过对任课教师的观察,对教师有了一定的认知,例如有些教师比较平易近人,在自身认知的基础上,学生举手表现得很积极。另一方面,在自身认知的视角下,教师通过观察学生举手的行为,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有着一定的认知。教师通过观察学生是否及时举手,来判断一个学生是不是对某个问题有着肯定的答案。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与评价等。

三、基于自身认知的课堂行为分析

从心理角度出发,课堂行为的分析就是一个认知过程,“从身体的感知到大脑的认知过程来看,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行为,形成一定的认知,通过自身认知对教师的行为作出反应,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运用认知的方法去吸引学生注意,通过学生的行为反应来调整自身的课堂行为,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目标”[2]。

1.境况逻辑法

在课堂上,教师会依据学生的不同课堂行为运用逻辑思考来理解学生的行为状况,从学生自身要素出发,了解学生的价值观和想法,针对学生的特定行为进行逻辑分析,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但是,境况逻辑法是在教师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要求教师能设身处地地了解学生的价值观念和心理状态,但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别,教师要充分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处事方法存在着困难,要做到换位思考比较困难。

2.理论应用法

理论是在一定的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得到的结论的概况。理论应用法要求教师对平时的行为进行分析,形成一定的理论基础,再用这些理论来指导学生的行为。理论应用法具有预测的前瞻性,例如,在课堂的回答问题过程中,学生尝试着在大家面前说出答案,教师适时地给予指引,这样会慢慢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可以预测到学生会逐渐地树立起上台演讲的自信。但是,理论应用法仍旧存在着一些缺点:第一,理论虽然可以预测事态的发展趋势,但是无法指明出现事态发展变化的时期,而且理论也无法指明可能出现的结局的具体形式。第二,理论虽然能够帮助教师超越现有知识的限制来预测事态的发展,但是它也可能会忽略预测未来事件发展的证据。在课堂演讲的过程中,教师掌握了一系列演讲的知识,通过修正学生中不适当的演讲行为,从而达到提高演讲能力的目的。但是教师的一系列演讲理论并不适用于所有学生,有些学生本身就具有丰富的肢体语言,营造轻松搞笑的氛围,但这样可能与演讲的主题相悖,教师可能会评判这些学生演讲的不好,但是这些学生在未来的演讲舞台上可能成为最璀璨的明星。endprint

3.历史情境法

历史情境法是指通过对历史上同类事件或者类似事件的分析来了解目前事件的动态。教师可以通过比较教师生涯上的同类事件或其他教师生涯中的类似事件来了解类似的学生行为。当目前的情况与某历史事件发生状况类似时,教师可以依照他们对以往案例的了解来估计目前事件的情况,填补他们对目前事件理解的空白。如果影响目前事件的原因与以往案例的影响因素一样,那么教师就可以通过分析以往行为的认知来推断目前事件的认知。

4.满意度原则

满意度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后的愉悦感,是学生对课堂行为的事前期望与教师的实际行为相符合的满足。通常学生对教师的课堂行为有着直接的反应,表现为学生面带微笑,学生附和教师的上课内容,课后学生给予热烈的掌声等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满意度来调整自身的课堂行为。

四、课堂行为规范的制定

自古以来,学生获得知识的最直接途径便是在课堂上,因此,课堂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充分利用其教学语言、肢体语言和应变能力来提示和交流教学信息,在课堂行为规范下用自身的魅力征服学生,学生在课堂行为规范的约束下与教师互动,获取知识。所以,课堂行为规范的制定要同时兼顾教师和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利益。

1.规范的制定应以学生为主体

在课堂实践教学中,要想课堂行为规范行之有效,就必须让教师和学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所以,让学生成为规则制定和执行的主体十分重要。在制定规则时,应在教师的监督下,让学生制订符合他们需求的课堂规范,使学生对他们制订的规范有强烈的认同感。通过学生与教师一起制定课堂规范,一方面,教师可以借此建立起自己的威信;另一方面,学生对自己制订的规范有强烈的认同感之后,便会自觉地遵守相关规范。

2.规范的制定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和兴趣

每个不同阶段的学生,都有着不一样的心理特征,因此,在制订课堂规范的时候,必要考到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例如,针对小学生和高中生的行为规范要考虑他们年龄和心理的不同,这样才能避免对小学生来说规范过于抽象和空泛。同时,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最主要的推动力,在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可能会不一样,学生对兴趣的把握能力也可能不一样,所以,在制定课堂规范时,有必要从学生学习兴趣的关注和培养这方面来引导。

3.规范的制定应注重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在享受权力的时候,也必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因此,在制定课堂规范时,要让学生明确课堂上的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学生的权利和义务,逐渐理解和接受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性,逐渐学会对自己、对他人负责;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利。通过权利义务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课堂行为规范的重要性,以及让学生明白遵守课堂行为规范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4.规范的制定要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将学生引导进入教学主题,然后让学生自主探讨。所以,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有充分的主动权,主动问问题,主动回答问题等。课堂行为规范不能约束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应该给与学生充分的自由,肯定学生有益的课堂行为。同时,课堂行为规范也不能纵容学生胡乱的课堂行为,忽略了学生学习的目的,这样可能会引起教学混乱或者教学事故。

5.规范的制定要注重教师的课堂引导性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因此,教师要走下讲台与学生近距离接触,让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和亲和力。教学过程也是人际交往过程,它通过言语和表情来传递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教师的每一个眼神及动作都可能鼓励和感染学生;学生的每一个问题与微笑都给予教师教学的动力。所以,课堂行为规范的制定要充分肯定教师的引导功能,让学生和教师都有自主发展的空间。

课堂上的规范构建了课堂正常进展的框架,课堂规范的制定应综合考虑学生认知视角的教师行为,以及教师认知视角的学生行为。规范的制定要以学生为重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和兴趣,要注重学生参与程度,还要注重教师的引导性。规范本没有最好和最坏的区分,适合的、能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规范就是好规范。

————————

参考文献

[1] 考利.学生课堂行为管理(第3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 罗杰斯.课堂行为的有效管理策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3] 李建.传统课堂的特点、问题及其发展趋势.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5).

[4] 王贵忠.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实践的反思.教育探索,2008(11).

[5] 鲁芳.基于认知心理的情报分析方法.四川兵工学报,2010(7).

[6] 叶浩生.自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心理科学进展,2010(5).

[7] 杨心德.学生对教师课堂行为的认知及其对学习的影响.心理科学通讯,1990(4).

[8] 王梅.透视课堂——对一些课堂规范的审视.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9] 钱家荣.教师的课堂行为浅探.现代中小学教育,1999(4).

[10] 孙传远.如何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教育科学论坛,2006(6).

[11] 韩艳梅.追寻有效教学视野中的课堂规范.上海教育科研,2011(3).

[12] 刘红.如何制定课堂行为规范:美国中小学的探索.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S2).

[作者:周恒艳(1982-),女,江西贵溪人,贵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

健康认知行为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于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孕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孕产妇年龄22~38岁,平均27.5岁;孕周14~37周,平均28.4周;其中38例为初产妇,22例为经产妇;住院时间为2~7d。观察组孕产妇年龄21~42岁,平均29.7岁;孕周14~37周;其中37例为初产妇,23例为经产妇;住院时间为2~7.5d。两组孕产妇在年龄、孕周、孕次、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前门诊护理,包括为孕产妇及其家人讲解孕期保健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因素对胎儿影响的方法、孕期营养原则、自然分娩及剖宫产的利弊、临产先兆及准备、新生儿护理及喂养知识等。

观察组采用有针对的产前门诊护理。包括以下方面: (1) 讲座:教授怀孕各期(孕早、中、晚及产褥期)的营养搭配、应避免的不良因素、各项检验的意义及出现异常情况时的解决方法与注意事项、心理支持等。 (2) 培训:早期的胎教方案,中期孕妇坐立行走及纠正胎位的正确方法,晚期减轻分娩疼痛的技巧 (深呼吸、拉美滋法) 、挤奶的正确方法、母乳正确喂养姿势、如何给新生儿沐浴及换尿布等。 (3) 指导:根据怀孕各期的特点给予连续性、个体化、系统性的一对一咨询与指导,为各孕产妇建立档案,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评估每次指导的内容,为下次的方法改进提供依据。 (4) 咨询:为各孕妇登记好护理咨询,产前检查和咨询同步,个别孕产妇根据情况增加随诊次数,也可采取电话解答问题和指导。

1.3 疗效判定

对各孕产妇产后的合理膳食、梳头、刷牙、洗脸、皮肤及会阴护理、合理活动、母乳喂养方法、新生儿护理等方面进行产后依从性调查,疗效评定标准:良好:6项以上正确;一般:4~6项正确;差:4项以下正确。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为σ=0.05。

2 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产前产后认知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观察组孕产妇的分娩情况比对照组更为理想,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产前门诊护理是一种新兴的运作模式,是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产科保健服务理念。该项护理邀请了一些负责助产的护士参与到护理宣教中。通过产前门诊护理直接和孕产妇接触,从而改善护患关系,消除孕产妇的焦虑、紧张情绪,更好地促进了门诊工作的展开,提高了孕产妇与婴儿的身心健康,充分适应了医院发展的更高需求[3]。

有针对的产前门诊护理有利于提高孕产妇对孕期保健等知识的认知,通过调查189例本市孕妇,得出:孕产妇产前对健康教育内容有所了解的仅占调查人数的26.4%。故孕产妇普遍存在自我管理意识缺乏,需加强对其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产前护理门诊开设以来,在与孕妇及其家属的反复接触中发现,理论知识要落实到行动要经过反复的心理过程。因此,产前护理门诊通过讲座让产妇及家属了解理论知识,引发孕妇间的互相交流,再通过咨询指导,一对一解答,创造了医患间充足的交流空间,便于及时纠正偏差,促进了正确行为的遵从,利于孕产妇及婴儿的健康。

孕产妇及其家属对产时正确知识的认知,可促进形成对正确行为的依从性。当前我国以初产妇为主,有相当一部分的初产妇由于缺乏正确的孕期知识,导致剖宫产率升高等问题。产前护理门诊在孕晚期重点给孕妇提供正确的知识支持,使孕妇以积极的心态进入分娩期,正确应对产程中的各项检查处置,有利于减少产时并发症,平安度过分娩期[4]。

产前门诊护理可显著提高孕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使分娩效果更加理想,促进证母婴健康及优生优育,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孕产妇健康认知行为依从性的产前门诊护理影响。方法 抽取120例在我院就诊的孕产妇,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60例。观察组采取有针对的综合产前门诊护理;对照组行常规产前门诊护理。比较分析两组孕产妇产后行为依从性及分娩情况。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的产前产后认知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 同时观察组孕产妇的分娩状况也比对照组更为理想,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 。结论 有针对的产前门诊护理可显著提高孕产妇的保健意识, 是保证母婴健康的有效方法, 对优生优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孕产妇,健康认知行为,依从性,产前门诊护理,认知科学

参考文献

[1]严淑芳.产前门诊护理对孕产妇健康认知行为依从性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 19 (12) :2197.

[2]马卫景, 杨素勉, 王贺波, 等.孕妇对孕妇学校健康教育的需求现状调查及因素分析[J];河北医药, 2010, 32 (24) :3552-3553.

[3]沈玉香, 蒋锦辉, 许勤, 等.产前护理门诊对孕产妇健康认知行为依从性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 25 (1A) :1-4.

健康认知行为 篇6

关键词:空气污染,认知,行为,学生

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是空气污染最敏感的人群,容易受到空气污染物的影响而出现各种呼吸系统疾病[1]。有研究证明,改善空气污染水平能够降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2],而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空气污染危害的认知和自我防护,是预防空气污染危害健康的重要手段。学校是小学生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小学生预防空气污染健康教育,笔者对吉林市小学生进行了空气污染认知与需求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4年4—6月,在吉林市城区选取4所小学的四~六年级共51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510份,回收有效问卷457份,有效回收率89.6%。其中男生259名,女生198名;四年级学生137名,五年级学生154名,六年级学生166名。年龄(11.9±2.33)岁。

1.2 方法

选取教室为主要调查场所,以班级为单位,当场发放调查问卷,填写后及时收回,发现有漏项当场填补。参考相关文献[3,4,5]自行设计调查表。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空气污染一般知识、空气污染对呼吸系统危害、预防空气污染危害的健康行为及空气污染知识需求等。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重测信度为0.889,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79。内容效度经国内3位专家2次评议后,认为有较好的表面效度。

1.3 统计分析

数据资料经双人核对、编码后录入,利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统计描述和χ2检验对小学生空气污染认知、相关知识获取途径与需求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小学生对空气污染相关知识的认知

见表1。

注:()内数字为知晓率/%。

本研究调查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发现,空气污染产生原因知晓率排在第1位的是煤炭燃烧(48.2%,220/457),最后一位的是吸烟(18.4%,84/457);急性疾病危害知晓率排在第1位的是呼吸困难(66.3%,303/457);慢性疾病危害知晓率排在第1位的是咽喉炎(14.7%,67/457)。男、女生相关知识认知率比较,在空气污染产生原因、急性疾病危害、慢性疾病危害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2.2 小学生预防空气污染危害的健康行为

有251(55.0%)名小学生采取戴口罩的方式预防空气污染,有182(39.8%)名小学生参加过节能减排的公益活动,有77(16.8%)名小学生参与过环保活动。

2.3 小学生空气污染相关知识的获取途径和需求

小学生空气污染知识获取途径调查中,排在第1的是广播与电视,占69.3%;排在最后的是学校,占4.9%。相关知识需求中,排在第1位的是空气污染的防范措施,占85.9%;最后是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占39.1%。男、女生相关知识获取途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相关知识需求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内数字为报告率/%。

3 讨论

本调查发现,小学生对空气污染知识认知水平低于其他人群[5,6],低认知水平不利于健康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培养。大多数小学生知道煤炭燃烧、化工燃料、尾气排放是空气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而对吸烟引起的空气污染并不了解,可能是由于产生的烟量很小,在人们的意识当中只认为吸烟有害健康,忽视了对空气的污染。调查还显示,小学生对呼吸系统疾病认知能力相对较低,在呼吸系统疾病中,急性疾病危害认知能力高于慢性疾病,因为急性危害中的呼吸困难和咳嗽是经常出现的症状,而慢性危害是长年积累起来的,疾病的发生、发展需要一定的过程,很容易被人们忽视。

从获取空气污染知识渠道中发现,广播和电视、与他人交谈是小学生获得空气污染知识的主要途径,而学校则排在最后。可能是由于大多数的学校和家长认为小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在学校学习期间,主要以讲授学习方面的知识为主,对其他方面知识的学习较少,导致小学生无法通过学校这个渠道了解空气污染相关知识。调查还发现,小学生对空气污染知识存在较高的需求,最希望了解的是如何防范空气污染,其次是空气污染易引起哪些呼吸系统症状及疾病。对于学习途径的需求,大多数学生希望在学校期间能够通过老师讲授并结合图片或相关视频学习空气污染相关知识。另外,许多小学生也表达了希望通过自身行动为降低空气污染贡献自己力量的意愿。

改善空气污染水平最根本是要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7]。健康教育是小学生提高认知能力及增进健康行为的主要手段,而学校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场所,目前我国学校对于空气污染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比较薄弱,校园文化建设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空气污染知识的获得。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及学校应重视空气污染相关知识的普及,充分利用校园教育资源,发挥教师及校医的作用,运用校园网、布告栏及校园广播等有效手段,加强空气污染相关知识宣传。

参考文献

[1]叶丽杰,孙文娟,王雨.室外空气污染对学龄儿童呼吸系统健康影响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4):4686-4687.

[2]钮春瑾,吴金贵,史慧静.空气污染对儿童呼吸系统健康危害的研究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21(10):1052-1054.

[3]刘风云,孙铮,王承柱.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危害的认知现状调查[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9,26(3):242-243.

[4]杜飞平,杜秋霞,熊小兵.成都市机关工作人员室内空气污染认知及相关健康问题调查[J].卫生与病伤,2009,24(2):49-52.

[5]鲁周琴,何军山,曹慧芳,等.郴州市社区居民对室内空气污染健康危害的认知现状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15,22(2):185-188.

[6]吴俊,周连,丁震,等.南京市居民对室内空气中颗粒物污染认知情况的调查[J].环境卫生杂志,2016,4(3):223-225.

健康认知行为 篇7

关键词:健康教育程序,艾滋病,高危性行为,认知干预

健康教育程序由5个步骤组成, 即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教育程序主要以评估被教育对象的学习需要来制订计划, 实施对被教育者的宣教, 最后以其行为和态度的改变来评估教育效果。我们在高校艾滋病性传播知识及态度研究中应用健康教育程序,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

1 高校宣传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侧重点

艾滋病是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 我国艾滋病感染人群趋于年轻化, 其中通过性传播感染艾滋病的大学生比例呈上升趋势[1]。大学生正处于性行为活跃期, 且性态度开放, 容易受到艾滋病的侵害, 是艾滋病防治的重点人群[2]。通过查阅有关大学校园内艾滋病知识及态度干预的相关研究, 我们发现, 大部分研究以被研究对象对艾滋病的知信行相关现状为主要内容, 部分涉及性传播相关知识。此外, 大学生处于进入社会的“分水岭”阶段, 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较高。基于此, 我们针对大学生性心理和性生理现状[2,3,4,5], 决定以艾滋病性传播途径及高危性行为相关知识为主要研究、宣传内容, 对大学生性行为而导致艾滋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从而促使大学生正确认识性问题。

2 大学生对艾滋病的了解中存在的问题

相关研究表明, 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危机意识欠缺, 对性传播的风险认识不足[6,7], 发生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较低[7,8], 可见大学生对性行为导致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缺乏。陈远寿、陈沄渟以及kihara M等人的研究表明, 大学生有在高校开展艾滋病和更多性相关知识健康教育的需求[6,9,10]。因此, 大学生存在的问题是艾滋病相关知识缺乏。

3 提高大学生对艾滋病及高危性行为的认识

3.1 教育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知识教育, 使大学生正确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 掌握安全套的正确使用方法, 清楚性行为与艾滋病之间的关系以及容易导致艾滋病传播的危险因素, 能够对艾滋病患者及感染者持有正确的态度。

3.2 教育内容

内容包括艾滋病危害人体的机制及其传播途径与非传播途径,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患者的区别, 我国艾滋病感染者数量及患者分布现状, 河南的艾滋病感染现状, 导致艾滋病肆虐的最主要感染途径, 大学生与艾滋病的关系和潜在危险, 安全套的正确使用方法, 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

3.3 教育方法

通过艾滋病高危性行为健康讲座, 结合有奖竞答、知识手册、宣传板报、案例专访视频、相关影视作品、现场答疑等对大学生进行教育。

3.4 教育工具

采用匿名问卷的形式开展认知调查。问卷参照国内同类研究的问卷内容, 结合大学生特点自行设计。问卷包括3部分: (1) 一般资料, 包括性别、年龄、年级、专业、民族、生源地以及第一次听说艾滋病的时间。 (2) 艾滋病相关知识, 此部分包括24个条目, 其中艾滋病基本知识占11个条目, 艾滋病传播途径占5个条目, 安全套使用知识占8个条目, 每个条目答对得3分, 选择不清楚得2分, 答错得1分。得分为0~72分, 得分越高, 表示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越好。 (3) 艾滋病一般态度, 此部分包括11个条目, 其中对艾滋病的接受情况占4个条目, 每个条目选择正面态度得3分, 中立态度得2分, 负面态度得1分。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占7个条目, 每个条目选择积极态度得1分, 消极态度得0分。此部分得分为0~19分, 得分越高, 表示对艾滋病及艾滋病患者的态度越积极。

3.5 评价方式

在健康教育前后发放问卷并回收, 利用SPSS软件将结果录入数据库, 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 对比教育前后得分是否有统计学意义。此外, 鼓励参与者对教育过程和工具进行主观评价, 从而间接了解教育效果。

4 实施教育计划和过程

4.1 前期准备

查阅文献, 自行设计问卷;查找资料制作健康教育讲座课件;制作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的知识展板和宣传画报;联系艾滋病防疫站获取相关健康知识手册;搜集影视视频等相关资料;制作海报和邀请卡片并在本次调查的高校张贴。

4.2 现场实施与结果录入

通过具体明确的分工, 按照计划进行实施, 活动结束后将教育前后问卷数据录入SPSS软件数据库。共发放问卷308份, 收回300份, 全程参与者共有204人, 即教育前后均填写问卷者204人。其中男生111人 (54.4%) , 女生93人 (45.6%) , 平均年龄为 (19.9±1.5) 岁;医学类、理工类、人文类专业学生分别有47人 (23.1%) , 128人 (62.7%) , 29人 (14.2%) ;汉族学生198人 (97.1%) , 其他民族学生6人 (2.9%) ;45人 (22.1%) 来自城市, 31人 (15.2%) 来自乡镇, 128人 (62.7%) 来自农村。

5 对教育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5.1 问卷结果 (见表1)

表1显示, 经过健康教育, 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认知水平和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及安全套的正确使用得分有明显提高, 教育前后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于改善大学生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方面, 教育前后没有明显变化 (P>0.05) 。

5.2 大学生对教育过程和工具的主观态度

共有150人表明了自己的主观态度。其中120人表示, 参与该过程了解了很多关于艾滋病方面的知识, 会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注意性行为的安全;这种氛围有利于提高大家的积极性;希望了解更多相关知识, 帮助并关爱他人, 珍爱自己;内容大胆, 形式新颖, 希望以后定期举办类似活动;认为艾滋病的知识宣传很重要, 希望以后大力普及。另有30人对教育过程提出了建议, 希望能够增大宣传力度, 扩充宣传内容, 增加艾滋病患者的生活现状和如何与艾滋病患者接触等相关知识;问卷问题设置偏多, 希望精简问题。也有个别大学生表示性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很有必要, 但在这样的公开场合进行会泄露个人隐私。

6 讨论

健康认知行为 篇8

健康无论在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备受重视, 但健康理念的认知却不单纯于不得病或瘦体如此单一。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影响心理建设、短缺社交能力、淡漠道德观念都是不健康的表现。近年来我国对于青少年体质的关注程度不断增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精神传达, 各大院校都将此作为重点工作主持。就高校中女大学生这一典型人群, 对以身材肥胖和体重偏重日渐重视化的现象, 有必要及时杜绝学生的身心健康方面的各种隐患。科学化教育肥胖的认知及健康干预手段的实现, 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都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女大学生1-4年级在校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3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 发放女大学生减肥调查问卷300份进行研究, 回收问卷276份, 回收率为94.0%。一年级学生113人占41%, 二年级学生55人占19.8%, 三年级学生83人占30.3%, 四年级学生25人占8.9%。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电子资源及文本资源, 查阅以大学生的肥胖认知、瘦身、减肥、健康行为干预等为关键词的相关文献资料。

2.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方向, 设计问卷调查表。为了保证问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多次进行问卷的发放、填写、修改及请有关专家进行信度效度的检验, 认为问卷是有效的。

问卷内容包括:入学前户口, 高中就读学校、住校情况、年级、系别、身高、体重的基本信息;肥胖的认知、瘦身原因和目的、引发肥胖的因、瘦身知识的来源、健康行为干预认知等。

2.2.3 调查方法

采用现场发放、不记名填写, 现场回收的方式进行问卷的发放, 为了保证问卷的回收率和完整性。

2.2.4 肥胖的判定标准

根据学生的身高和体重, 以BMI指数为标准来判断学生的营养状况。具体标准:BMI指数又称为体质指数。BMI=体重/身高2 (kg/m2) , 它是反映身体充实程度的重要指标, 常用于判定肥胖指数。本研究采用《中国成人体质指数分类的推荐意见》所制定的标准研究身体成分与体质关系, 该标准为:BMI<18.5为低体重, 18.5<BMI<24为体重正常, BMI24为超重或肥胖。

2.2.5 数理统计法

将问卷调查结果录入Excel2003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女大学生的情况汇总

参与这次调查的276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的女大学生中, 有48名女学生被检测出偏瘦, 占17.4%;有50名学生被检测出超重肥胖占18.1%, 体重正常者为178人, 占64.5%。见表1。

3.2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女大学生的肥胖认知

3.2.1 女大学生对于肥胖的定义

填写问卷的276名学生中, 有50%的女大学生以体重指标来判断自己, 而正在瘦身的人群中, 有48.7%的女大学生以体重指标来判断自己。正在瘦身的女大学生相较于女大学生更注重别人的评价来定义判断肥胖。

3.2.2 女大学生肥胖的原因

在调查的女大学生中认为引发超重肥胖的主要原因是运动少、零食多、饭量大分别占29.1%、21.5%、17.7%其他原因依次是多种因素综合引发、易胖体质、睡眠多。正在瘦身的女大学生和未瘦身的女大学生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3.2.3 女大学生的零食摄入情况

正在瘦身人群中有105人有吃零食的习惯占66.5%, 不吃零食的仅有27人占17.1%。调查的276人中有182人有吃零食的习惯占66%, 不吃零食的人有49人占17.8%, 二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性, 瘦身人群比所有调查对象吃零食的比例更大。

3.2.4 女大学生减肥的原因

调查的276名女大学生中, 原因分布见表2

3.3 女大学生的健康行为干预

3.3.1 女大学生的减肥干预

3.3.1. 1 女大学生的减肥现状

正在减肥的158名学生中, 偏瘦的女大学生有13名正在瘦身, 占瘦身人群的8.2%;正常体重的女大学生有108名占瘦身人群的67.7%, 超重偏胖的有38名占瘦身人群的24.1%。由此可见, 在调查的276名女大学生中有76.6%的正在盲目瘦身。二年级减肥的比例最大, 三年级次之, 一年级, 四年级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3.3.1. 2 女大学生的减肥方法

在减肥人群中有59人采用运动瘦身占37.3%, 有35人采用节食减肥的方法, 4人曾用过药物减肥, 10人用减肥茶瘦身, 有50个人采用多种方法混合瘦身。

3.3.1. 3 不同生源地的女大学生的瘦身行为

在调查的女大学生中, 城镇居民户口的女大学生有159名, 正在瘦身的有81人占城镇户口人数的51%;农村户口的女大学生有137人, 正在瘦身的人数是77人占农村户口的人数57.6%。可见不同生源地的女大学生减肥行为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3.3.1. 4 运动减肥

在276名女大学生有103人经常运动, 占37.3%, 偶尔运动的女大学生有160人58%。不运动的有13名占4.7%。在瘦身女大学生中有58人经常锻炼占36.7%, 96人偶尔运动占60.8%, 不运动的有4人占2.5%。可见, 瘦身的女大学生相较于女大学生的不运动比例较高, 经常运动的比例较低。

3.3.2 女大学生营养干预

在调查的276名学生中有106名学生采用少量多餐的节食方法38.4%, 用经常不吃主食的节食方法有70人占25.4%, 每餐只吃水果或者某种蔬菜的有45人占16.3%, 其他方法的有55人占20.0%。在摄取食物来源时, 一般选一些比较高脂肪、高蛋白、低血糖指数的食物, 配合运动干预时, 不同强调要营养配餐不同。

4 讨论

4.1 大学生对于肥胖的认知

在调查的学生中只有48.7%的女大学生以体重指标来定义肥胖的, 15.2%的学生是以别人评价来定义肥胖的。仅有17.8%的人是为了身体健康, 有近似50%的人是为了自己的身材和增强自信。这既是个人追求美的体现, 也是满足社会群体需要的表现。可见大学生对于肥胖的认知还是存在很大的缺陷。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社会价值、体重与自尊、心理因素、就业竞争压力加大等。瘦身成为一种阴影和心理强迫症。

4.2 瘦身学生的自我判断

多数学生不能正确的判断自己是否肥胖, 实施减肥行为。一方面是由于女大学生自己不能掌握衡量营养状况的标准因而不清楚自己的范围。另一方面女大学生未能意识到超重肥胖和偏瘦都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

4.3 女大学生对于减肥方法的选择

目前国际上通常采用“饮食调整+运动+行为矫正”作为减肥的综合方案。但是在运动瘦身的行为中有61.7%的女大学生只是偶尔运动, 还有2.5%的人就不运动。多数擅自采用节食的方式, 造成长期的能量摄入不足, 必须营养素的缺失会造成营养不良甚至引发各种疾病。

4.4 瘦身知识的来源

通过电视、广告、网络获得的瘦身知识占三分之一, 科学性不高。

参考文献

[1]刘晓海.女大学生自我体像问题与瘦身行为现状调查[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1) .

[2]付寅寅, 王卉.大学生对肥胖与减肥的认知行调查[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09, (4) .

[3]沈兴珠.甘肃省地方性高校女大学生减肥认知态度及行为调查[J].医学与社会, 2010, (1) .

[4]孙金蓉, 苏红鹏.女大学生瘦身行为与认知现状的调查[J].体育学刊, 2005, (5) .

健康认知行为 篇9

关键词 强迫症;中学生;认知行为疗法

一、强迫症的概念及表现

1.强迫症概念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是以无法控制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常常干扰个体的社会功能,对家庭产生负面的影响。中学生患强迫症由于他的特殊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作为青少年时期情绪障碍的一个亚型,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临床表现

强迫症症状多种多样,大体分为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和动作。

3.诊断和表现

(1)症状反复、持续出现,患者完全能够觉察;

(2)症状具有“属我性”,即非外力所致,但又“非我所愿”;

(3)症状往往令自己内心焦虑、痛苦;

(4)患者明明知道症状表现是不应该、不合理、不必要或无意义,并有强迫抵抗的欲望、但难以控制和摆脱。

二、病因研究

1.遗传学

OCD的遗传学研究集中在双生子及其家庭方面。QCD具有一定的遗传基础。Billte等人的一篇综述复述了14篇有关双生子研究的文章,在80对同卵双生子中有54对共同患了OCD,在29对异卵双生子有9对共同发病.据Rauls等(1995)的研究,患者的一级亲属中OCD的患病率为10.3%,远远大于一般人群的1.9%;与此同时,Rauls发现有明显遗传基础的Tourtte’s综合征的患者中,23%的人同时被诊断为OCD。国内杨彦春等(1998)对90例OCD患者进行家系研究发现,OCD患者一级亲属中多种心理障碍的患病率(5.9%)明显高于一般人群(0.3%)。

2.心理分析理论观点

心理分析学派认为,强迫行为来源与被压抑的攻击性冲动或性欲望。OCD患者没有处理好性器欲阶段的本能冲突,他们的性驱力要么退行至肛欲期,要么这一时期无法顺利发展。回顾患者的个人史,可以发现他们自幼年起就受到了过于严厉的管教,攻击冲动及性欲往往受到压抑。由钟友彬创立的认识领悟疗法则认为,OCD的根源在于小时受过的精神创伤,这些创或幻想引起的恐惧体验虽然被压抑到无意识中而被遗忘,但并没有消失。成年后在一定的诱发因素作用下,这种幼稚的恐惧情绪即再现出来,患者不自觉的用幼年方式来排除这种幻想和恐怖情绪,此时患者表现出的就是恐怖症状。

3.行为主义理论的观点

Mowrer用来解释恐惧和回避行为的获得和维持的二阶段理论通常也用来解释OCD。该理论认为,在第一阶段,一个中性事物当它与能够引发焦虑或者躯体不适的刺激同时出现后,这个事物就与恐惧联系在一起。通过条件反射,诸如想法和意象等一些中性事物就具备了让人不舒服的能力。在第二阶段,为了减轻痛苦,回避和逃避行为就产生了,而且如果回避和逃避能成功降低焦虑,这些行为就能得到强化,一直保持下来。研究显示,大多数OCD患者暴露于能激发强迫观念的情境会产生痛苦,并持续相对长的时间才能逐渐消退。如果在强迫观念被激发的情况下允许患者马上采取强迫性仪式行为,其焦虑水平通常也会下降((Butcher,et al,2004a)。

4.认知理论观点

认知理论观点认为,大多数人都会有重复性的、闯入性的、消极的念头,比如伤害他人、不能接受的性行为、被细菌污染等,通过忽略这些想法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念头自然消失,就不至于发展为OCD。然而,某些人难以消除这些想法,他们就可能发展为OCD,原因是(Comer,2002;Nolen-Hoeksema,2004):(1)他们经常处于抑郁或者焦虑状态,因而一些轻微的消极事件就能引发闯入性、消极的念头。(2)他们对品行和道德持有僵化的、过高的标准。(3)他们持有过高的责任感(4)他们认为应该极好的控制所有的想法和行为。

三、认知行为疗法研究

Benazon等的研究以CY-BOCS(耶鲁-布朗强迫量表)评定分数减低45%~65%来判定认知行为疗法是否对强迫症状有显著改善,结果表明,单独使用CBT对强迫症的干预效果好于CBT与药物联合使用的效果。值得提出的是,CBT的使用方式并不影响干预的效果。Franklin等比较了每周一次的认知行为治疗(平均16次)与高强度的认知行为治疗(1个月18次),治疗效果用CY-BOCS的分数降低来评估。结果表明,两种治疗方式没有显著差异,且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都维持9个月左右。Barrett等比较团体认知行为治疗、个体认知行为治疗、等待治疗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团体与个体认知行为治疗没有显著差异,但前两者的治疗效果均好于等待治疗组。

四、行为疗法治疗方法

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中学生强迫症的认知行为治疗技术是基于March及其同事制定的治疗标准[13]。这个治疗标准包括三个部分:(1)心理教育,焦虑管理训练,认知治疗;(2)暴露和反应阻止(exposure and response prevention,ERP);(3)防止复发和奖励。

1.心理教育

心理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中学生及其家人正确认识“强迫症”。其主要包括强迫症起病的原因,发病率、预后、维持因素及其有效治疗的方法。心理教育的信息很大部分依赖于对强迫症认识的理论框架。

2.暴露与反应阻止

暴露与反应阻止是使患者对抗引起焦虑的情境或刺激,通过真实暴露或想象暴露的方式,同时抑制强迫行为,减少痛苦的一种治疗方法。暴露练习一般从适度的令人痛苦的情形、刺激开始,逐步升高至最令人痛苦的情形。暴露与反应阻止法的有效机制是逐步延长对恐惧刺激的暴露时间,通过自主神经系统调节焦虑的生理成分。暴露的成功进行可以促成对恐惧情境或刺激的正确认知信息的建立或存储。

3.焦虑管理训练

焦虑管理训练包括增加中学生由暴露与反应阻止所致的一些强烈情绪体验的容忍力。这种治疗技术是让中学生更好地学会管理好暴露前、暴露中、暴露后的情绪反应。一般的干预技术包括放松训练(如渐进式的肌肉放松)和呼吸控制训练(如腹式呼吸)。

4.认知治疗策略

主要是让患者认识到强迫症产生的原因不是由于侵入性思维本身所致,而是由于对侵入性思维的错误解释所致。认知策略帮助中学生区分侵入性思维和对这些思维评估之间的差别,并矫正患者对侵入性思维风险和责任感的评估。认知策略鼓励患者对错误的思维进行挑战,并以行为实验去验证强迫性思维的正确性。

5.行为奖励计划与家庭干预

行为奖励计划用来奖励那些完成阶段性任务和家庭作业的中学生。行为奖励计划被认为能有效增加治疗的依从性。家庭干预包括父母焦虑管理和放松训练,对中学生的行为强化技术及问题解决技术。

五、小结

认知行为疗法对成人研究较多,而对中学生的研究相对滞后。已有的研究表明,暴露与反应阻止是治疗中学生强迫症的有效成分,而对于认知治疗策略、焦虑管理训练、行为奖励计划与家庭干预等治疗成分的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希望能够尽快的研究出对中学生强迫症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满常红,陈微.强迫症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7,24(3):144.

[2]喻东山.强迫症治疗的新进展[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5,38(1)49.

[3]梁海翔,李刚.对强迫症的再认识[J].四川精神卫生,2002,15(2)125.

[4]林雄标,胡纪泽.强迫症的临床特征[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0,10(6):332.

[5]张丽.强迫症及其治疗[J].解放军健康,2002,(6):15

[6]陈远岭,徐俊冕.强迫症的认知行为治疗模式[J].心理科学,1994,17(5):309

[7]徐俊冕,季建林.认知心理治疗[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9:179-190.

[8]鲁春.强迫症病因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0

论语文素养认知行为创新研究 篇10

关键词:语文,素养,行为认知,语文教学,研究

当前,以课程改革为龙头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课程改革反映了教育发展要使学生学会学习的这种要求。国家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把学语文过程转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且能够使学生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接受、探索、模仿、体验丰富多样的适合个人特点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这些转变的实现与语文行为认知能力的训练紧密相关。

一、语文素养的六个层次

把“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六个层次:

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离开知识的能力是不可设想的,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在小学阶段,教学一定的汉字音形义的知识、基本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基本阅读和写作方法知识等,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掌握3500个左右常用字和汉语常用书面词汇,背诵一定量的语段和优秀的诗文,阅读一定量的课外书籍,这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础。

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语文教学必须在大量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查字典、朗读、默读、说话、听话、作文、写字等基本技能;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和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掌握常用的思维方式,善于把自己独特的思维结果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加工和表述,初步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根据不同语言材料和不同交际场合适当地使用语言技能,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感。

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如,勤查工具书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认真听讲的习惯,书写整洁的习惯。

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理的科学态度;欣赏汉字的形象美,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的文化智慧;尊重多元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

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儒雅的气质和文明的举止。与人交往态度要大方,谈吐要文雅,能根据不同场合选择合适的措辞。要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也要耐心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欣赏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学会文明地和他人沟通和交际。

二、语文行为认知能力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语文素养概念的提出,使语文教学在弘扬科学理性精神,注重语言的准确、简明、实用,与防止把人工具化,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人文精神的熏陶、完美人格的塑造这两者的矛盾张力中寻求一种平衡,这是对历次语文教学大纲的历史性超越。

对于语文行为认知能力的地位和作用,国内外学者分析的角度各不相同,但总结来看,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是加强学生语文行为认知能力培养,有利于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语文行为认知能力培养,有利于打破“教师讲概念,学生背概念;教师讲例题,学生做例题;教师讲方法,学生记方法”的教学模式,确保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行为认知突出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能自主选择目标、内容、时间、方法,并能对学习结果和学习的物质环境、社会环境进行自我控制,使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长此以往,必然使学习者的主动意识、独立意识和创造意识得到培养,主体性也得到充分发展。

二是加强学生语文行为认知能力培养,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和潜能的发展。语文行为认知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积极学习和动机参与,也要求学生意志投入和潜能挖掘。经过行为认知培养使学生体验到的成就感,能强化其认知动机和学习的自觉性、坚持性,使之意志品质得到充分发展。新一代学生意志脆弱,抗挫折能力十分差,缺乏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不断强调学生语文学习的自我调整,使他们能及时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能评价学习方法的有效性,从而相应地做出一些校正和补救措施,更有利于调动自身的积极力量来发挥自己潜在的学习能力。

三是加强学生语文行为认知能力培养,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和学习质量。由于学生行为认知能力对语文学习活动起着整体监控作用,因此加强行为认知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必然有利于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只有善于根据学习情况的特点和变化,积极监测、主动调控自己的认知活动,灵活地选择语文学习策略,合理地运用学习方法,才能尽最大可能去开发学习潜力,获得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和理解的最佳效益,达到语文学习的成功。

四是加强学生语文行为认知能力培养,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根本保证。行为认知能力强意味着懂得更多有关学习的问题,知道更多的策略,能估计、预测语文学习的方向,还表现在实际问题中善于自觉地调节自己的思维活动并及时修改、调整相关学习策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发展的行为认知能力将会很好地迁移到今后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学生终身受益。对学生进行语文行为认知能力的训练,不仅是职业高中语文学习所必需的,也是实现“终身学习”、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根本保证。

三、行为认知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是帮助学生培养语文学习兴趣,确立学习目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行为认知能力的主渠道,学生行为认知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以其积极主动性和能动性充分发挥为前提的。学者们普遍认为,在教学中,建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和强化人际互动是转变教学观念、确定学生是学习主体思想的两项重要措施。并且这样的关系能够让学生充分地表现自我,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学生从喜欢这种上课方式到喜欢语文课,从喜欢上语文课再到喜欢摸索语文的相关知识,逐渐建立良好的学习心态,产生自觉的学习行为,为学生语文行为认知能力的发展准备好前提条件。

二是引导学生选择科学的学习方法。一般认为,语文学习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所采用的方法,如预习、复习、总结、观察、记忆、思维等。语文学习方法影响学生的认知过程。恰当的语文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结果。根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学会学习”,而学习方法则是学会学习的基础。这一切都告诉我们在现代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行为认知能力,保证学生有效地进行语文学习,必须重视语文学习方法教育。

三是加强语文认知能力训练。语文认知能力的训练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从多方面着手。行为认知能力训练的目的是增加认知者的认知知识,提高认知者自我检测意识,培养其对认知活动主动控制的能力,强化其认知活动的计划性、策略性、调控性。常用的方法有:思维训练法、自我提问法、他人提问法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近来关于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训练学生语文行为认知能力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值得我们在研究中加以借鉴。

四是树立科学的评价观,不断提高学生语文行为认知能力。评价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对学生语文学习活动进行科学评价是培养学生语文行为认知能力的必要手段,这也是研究者们所普遍倡导的。一般评价体系包括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两大方面。

上一篇:新型复合人才下一篇:放飞智慧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