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宁

2024-05-11

肠炎宁(精选8篇)

肠炎宁 篇1

轮状病毒性肠炎多发生于秋冬季节, 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最常见的原因, 本院于2005年10月至2006年9月应用肠炎宁糖浆治疗婴幼儿急性轮状病毒性肠炎, 取得良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40例患儿均符合《儿科学》 (第5版) 关于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诊断标准[1], 随机分为肠炎宁糖浆治疗组 (观察组) 24例和蒙脱石粉治疗组 (对照组) 16例。其中观察组男13例, 女11例, 平均年龄12.5个月;对照组男9例, 女7例, 平均年龄12.3个月。所有患儿均有腹泻, 大便呈稀水样或蛋花汤样, 每日5~16次不等, 其中轻、中度脱水36例, 重度脱水4例。部分患儿伴呕吐、发热等症状。大便常规有少量白细胞或无白细胞, 无红细胞, 大便隐血试验阴性, 部分患儿大便常规可见脂肪球。金标法检测粪便轮状病毒抗原阳性。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和病情程度分布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根据病情口服ORS液加静脉补液纠正脱水以及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观察组给予肠炎宁糖浆 (康恩贝集团英诺珐医药有限公司生产) , 6个月以下患儿每次3 ml, 6个月以上患儿每次5 ml, 3次/d;对照组给予蒙脱石粉 (博福-益普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 12个月以下患儿每次1/3包, 12个月以上患儿每次1/2包, 3次/d。疗程均为5 d。于用药后3 d记录大便次数、性状、全身症状以及服药后不良反应, 于用药后6 d复测粪便轮状病毒抗原并记录。

1.3 疗效判定标准

①显效:治疗72 h内大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 全身症状消失, 大便常规检测正常。②有效:治疗72 h后大便次数明显减少, 大便性状明显好转, 全身症状明显改善, 大便常规检测正常。③无效:治疗72 h后大便次数、性状及全身症状无好转甚至恶化。

2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例

观察组24例中, 显效14例, 占58.33%, 有效8例, 占33.33%, 无效2例, 占8.33%;对照组16例, 显效8例, 占50.00%, 有效5例, 占31.25%, 无效3例, 占18.75%。两组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经统计学处理, χ2=0.95,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不同时间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平均时间为 (1.5±1.0) d, 对照组 (3.5±1.6) d, 两组不同时间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 t=2.34, P< 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粪便轮状病毒转阴率比较

观察组24例中, 转阴20例, 占83.3%;对照组16例中, 转阴6例, 占37.5%。两组粪便轮状病毒转阴率经统计学处理, 有统计学意义 (χ2=8.86, P< 0.01) 。

3讨论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最常见的病原, 急性轮状病毒性肠炎多发生于秋冬季节, 近年来各地广泛流行。本病多发生于6~24个月婴幼儿, 常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并发症, 如治疗不当可造成迁延性或慢性腹泻, 从而给婴幼儿造成营养不良甚至生长发育障碍。目前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主要为补液和对症治疗, 病原治疗方面缺乏有效手段, 常用的有微生态制剂、蒙脱石粉及中药治疗。

肠炎宁糖浆为纯中药制剂, 主要成份有黄毛耳草、地锦草、香薷、樟树根、枫树叶等。其主要成份黄毛耳草中含车叶草甙、熊果酸等7种活性成分, 车叶草甙为天然植物活性成份, 能降低平滑肌紧张度、恢复肠道正常蠕动, 有效治疗腹泻以及消化不良。地锦草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活血、利湿之功效, 主要用于热毒泻痢等, 既能止血, 又能活血, 兼能清热解毒[2]。研究表明地锦草中含有没食子酸、槲皮素等八种抗菌活性化合物, 没食子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多种细菌和真菌均有抑制作用。香薷具有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之功效, 治疗外感风寒、暑湿而致的腹痛、腹泻[2]。所以肠炎宁糖浆不仅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抗病毒之功效, 而且具有活血止血促进肠道黏膜损伤修复之功效。蒙脱石粉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有固定、抑制作用, 对消化道黏膜有覆盖能力, 并通过与黏膜粘液糖蛋白相结合, 从质和量两方面修复提高黏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 在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疗效已被证实。

本组案例对照显示肠炎宁糖浆和蒙脱石粉对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在总有效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 但在有效时间以及粪便轮状病毒转阴率两方面有统计学意义, 说明肠炎宁糖浆在抑制轮状病毒复制方面效果优于蒙脱石粉。两组病例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 肠炎宁糖浆对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好, 且能缩短病毒在肠道复制定植时间, 而且糖浆制剂口服顺应性好, 无明显不良反应, 故认为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肠炎宁糖浆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本院4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肠炎宁糖浆治疗组和蒙脱石粉治疗组, 两组进行比较。结果肠炎宁糖浆治疗组和蒙脱石粉治疗组两组病倒在总有效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 但在有效时间以及粪便轮状病毒转阴率两方面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倒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肠炎宁糖浆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较好, 在抑制轮状病毒复制方面疗效明显, 无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肠炎宁糖浆,轮状病毒性肠炎

参考文献

[1]王慕逖.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266.

[2]凌一揆, 颜正华.中药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19, 65.

肠炎宁 篇2

【关键词】阿泰宁,柳氮磺胺吡啶片;溃疡性结肠炎

【中图分类号】R57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247-02

溃疡性结肠炎与克罗恩病都属于炎症性肠病(IBD),这两种疾病都是以反复发生的肠道溃疡为特征,患者常表现为腹泻、粘液血便及腹痛,并且症状很相似,所以有些时候,即使是医生也很难明确作出诊断。两者不同的是,克罗恩病可能影响到消化道的各个部分(如食管、胃、小肠、结肠),而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常局限于大肠。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明确,治疗效果也不佳,且易复发。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是奥沙拉秦钠胶囊和柳氮磺胺吡啶片[1]。阿泰宁为酪酸梭菌活菌胶囊对治疗多种腹泻有较好的作用笔者采用阿泰宁胶囊和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5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1年11月住院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0例,其中男56例,女34例,年龄31~69岁,平均(47.8±11.4)岁。初诊病例50例,复诊病例40例。将所有患者平均分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症状与诊断方法: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腹泻、腹痛以及黏液脓血便等。并经结肠镜检查,确定为轻度或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所有90例患者均符合中国炎性反应性肠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诊断标准: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便常规及霉培养未见致病菌。其中应用过奥沙拉秦钠胶囊和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无效的患者、并排除对此两种药物过敏的患者、疑为肿瘤的患者[2]。

1.3 治疗方法:观察组45例患者均给予阿泰宁钠胶囊治疗,1.26 g/次,3次/d,用餐时口服联合柳氮磺胺吡啶1g/次,4次/d;对照组45例患者均给予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1 g/次,4次/d,餐后口服。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4周。

1.4 疗效判定: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根据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所制订的临床疗效诊断标准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结肠镜检查见结肠黏膜情况正常;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检查见结肠黏膜有轻度炎性反应或有微小的假息肉;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善,结肠镜检查见结肠黏膜溃疡情况无改善。显效和有效总数计算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数据资料用t检验,组间对比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观察组45例患者中,显效36例,占79.55%,有效8例,占18.18%,无效1例,占2.27%,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45例患者中,显效10例,占22.72%,有效26例,占59.09%,无效9例,占18.18%,总有效率为81.82%。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2.2 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中有1例(2.27%)患者发生轻微腹痛,2例(4.55%)患者发生轻微腹泻,用药后症状消失,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对照组患者中有9例患者发生严重的腹痛腹泻,3例患者出现皮疹,2例患者出现蛋白尿,均经过治疗后症状缓解,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1.82%。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对治疗组患者(P<0.05)。

3 讨论

柳氮磺胺吡啶片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传统药物,但其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而且症状较重,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阿泰宁有促进肠道有益菌群的增殖和发育, 抑制肠道内有害菌和腐败菌的生长、繁殖, 纠正肠道菌群紊乱, 减少肠毒素的发生。在肠道内能产生B 族维生素、维生素K、淀粉酶等物质, 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 酪酸菌的主要代谢产物丁酸是肠道上皮组织细胞的再生和修复主要作用, 酷酸菌是厌氧芽胞杆菌, 稳定性好, 在人体内不受胃酸、胆汁酸等影响。酪酸菌对多种抗生素有较强的耐受性, 在临床上可与其并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的机制为:可以有效的阻断环氧化酶的循环,减轻患者的肠黏膜炎;可以抑制巨噬细胞对肠黏膜的损伤;可以有效的抑制脂氧化酶的作用,使炎性反应得到好转;可以抑制血小板的活性,增加患者的免疫力[3]。

综上所述,阿泰宁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低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尧 郁.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60例疗效观察[J].国当代医学,2010,17(11):56.

[2] 江学良.重视溃疡性结肠炎的维持治疗[J] .中国医学导报,2005,13(1):1.

肠炎宁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0月—2009年1月收治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90例, 男48例, 女42例, 年龄6个月~2岁, 发病时间在72 h以内,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粪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更昔洛韦联合肠炎宁糖浆组、更昔洛韦组、肠炎宁糖浆组, 每组各30例。3组患儿就诊时的临床表现基本一致,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更昔洛韦联合肠炎宁糖浆为治疗组, 更昔洛韦5 mg/kg·d静滴, 肠炎宁糖浆每次5 m L, 每日3次口服;单用更昔洛韦或肠炎宁糖浆作为对照组, 用法同上。3组疗程皆3 d, 有脱水者, 根据失水程度同时加口服补盐液 (ORS) 或静脉补液, 不用其他药物。

1.3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全国第二次小儿腹泻会议制定的标准。 (1) 显效:经治疗24 h~48 h, 大便次数减少至<2次/d, 粪便性状好转, 水分明显减少, 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2) 有效:经治疗48 h~72 h, 大便次数减少至<2次/d, 粪便性状好转, 水分明显减少, 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3) 无效:经治疗72 h, 腹泻次数仍>2次/d, 粪便性状无明显好转。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经治疗后, 3组腹泻患者疗效见表1.

更昔洛韦+肠炎宁糖浆 (治疗组) 分别与肠炎宁糖浆、更昔洛韦组比较、总有效率的χ2值分别为4.267和6.696, P<0.05, 差异有显著性。经治疗, 3组均有较好疗效, 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轮状病毒肠炎是婴儿较常见的流行病, 在秋冬季发病率可占感染性腹泻的80%.其机制是由于轮状病毒侵入小肠黏膜上皮细胞, 使肠绒毛破坏, 水钠吸收减少;同时病变使得肠黏膜内双糖酶活性明显减少, 使糖在肠腔内形成高渗, 引起渗透性腹泻。本病目前国内尚无特效药。

更昔洛韦系核苷类抗病毒药, 可竞争性抑制病毒DNA多聚酶, 从而抑制DNA的合成, 抑制病毒的复制。肠炎宁糖浆为纯中药制剂, 主要成分为黄毛耳草、地锦草、香薷、樟树根、枫树叶等, 具有松弛小肠平滑肌、解毒、抑菌、修复肠黏膜等作用。从本组临床观察, 更昔洛韦联合肠炎宁糖浆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 其疗效比二者单独使用明显提高 (P<0.05) 。

肠炎宁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2月—2010年9月我科收治病毒性肠炎患儿120例;分为治疗组60例, 年龄7个月~2岁, 体温38~40.5℃ (腋下) , 病程1 d~1周, 腹泻、发热30例, 腹泻、发热、呕吐30例;对照组60例, 年龄7个月~2岁, 体温38~39.5℃ (腋下) , 病程1 d~1周, 腹泻、发热28例, 腹泻、发热、呕吐32例。

1.2 给药方法

治疗组予热毒宁注射液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5050217, 10 m L/支) 0.6 m L/kg静脉点滴, 1次/d.对照组予病毒唑10~15 mg/kg, 静脉点滴, 1次/d.

1.3 疗效判定

显效:用药30 min, 体温下降1℃;有效:用药2 h, 体温下降0.5℃;无效:用药8 h, 体温未下降。

2结果

治疗组60例, 显效55例、有效5例, 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60例, 显效41例, 有效15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为93.3%.

3 讨论

病毒性肠炎是一常见病、多发病, 细菌、病毒等为其常见病原, 病毒性肠炎病程较短。目前治疗病毒性肠炎引起的发热, 传统中药注射液柴胡注射液及双黄连注射液虽有良好的退热作用, 但即刻的退热作用不理想。从本文2组治疗效果观察中可以看出, 热毒宁注射液具有明显的抗病毒、抗菌及退热作用, 对轮状病毒致培养细胞病变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多种细菌菌株的生长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较好的抗炎、解毒效果。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抗炎、解热作用, 能有效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 提高抗病能力。用药期间未见明显的皮疹、腹痛、心悸、胸闷等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肠炎伴发热, 能明显降低发热患者的体温, 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且起效快、疗程短、疗效确切, 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吴瑞萍, 胡亚美, 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750.

肠炎宁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88例, 均符合轮状病毒肠炎诊断标准[1], 大便轮状病毒A簇检测阳性。起病均以发热 (平均38.5℃) 、呕吐为主, 随即出现腹泻蛋花汤样水样便, 均为当天发病即入院治疗的患儿, 住院期间排除了脱水、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 男25例, 女22例, 年龄8~23月。对照组41例, 男20例, 女21例, 年龄7~24月。2组在性别、年龄、就诊时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均予液体疗法及对症支持治疗, 观察组应用热毒宁注射液, 按0.6ml·kg-1·d-1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稀释后静脉滴注, 每天1次, 连用4~5d。对照组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mg·kg-1·d-1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稀释后静脉滴注, 每天1次。观察发热、呕吐缓解及水样便消失时间, 有无不良反应。

1.3 疗效判定标准

(1) 显效:2d内体温降至正常, 呕吐缓解, 5d内水样便消失; (2) 有效:3~4d内体温降至正常, 呕吐缓解, 7d内水样便消失; (3) 无效:7d内症状无好转或加重。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高于对照组的82.9%,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例 (%)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症状/体征消失时间

观察组发热、呕吐、水样便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未见1例不良反应发生。

3 讨 论

热毒宁注射液由青蒿、金银花、栀子三味植物药组成, 经现代药理研究, 具有抗病毒、解热、抗菌、增强免疫力等作用。在轮状病毒肠炎治疗中可以直接抑杀轮状病毒, 改善患儿发热症状, 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对受损的小肠上皮细胞的再生及黏膜修复有促进作用, 从而松弛平滑肌, 减少肠蠕动, 抑制肠液分泌, 促进水电解质的吸收, 促进疾病痊愈[2]。在体外细胞实验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研究室亦证实热毒宁注射液能抑制轮状病毒对细胞的感染, 并且对轮状病毒感染细胞有一定的抑制病变的作用。本院结果亦表明热毒宁在退热、改善症状和疾病疗效上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847-851.

肠炎宁 篇6

关键词:轮状病毒肠炎,小儿,热毒宁注射液

在儿科疾病中, 轮状病毒肠炎十分常见, 并且本病常可导致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 进而危及患儿生命。但是该病目前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手段, 主要治疗方法是对症及支持治疗。我院使用热毒宁注射液进行辅助治疗,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2年6月-2014年3月收治轮状病毒肠炎患儿80例, 男44例, 女36例;年龄3~5岁;病程1~3 d。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就诊时病情等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病例纳入标准:1符合轮状病毒肠炎诊断标准[1];2粪便轮状病毒检测阳性。

病例排除标准:1服用清热解毒和 (或) 抗病毒类药物者;2存在心、肾、肝及造血系统严重疾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及重度营养不良疾病者。

方法:所有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 包括补液、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对症和支持治疗, 另外还给予肠黏膜保护剂等。在此治疗基础上, 给予观察组患儿热毒宁注射液, 0.5~0.6 m L/ (kg·d) (最高剂量≤10 m L) 加入5%葡萄糖溶液50~100 m L静滴, 滴速30~40滴/min, 1次/d。治疗周期3 d, 观察两组患儿经治疗后临床疗效、发热及止泻时间。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疗效判定标准:1显效:粪便性状及次数正常, 全身症状消失。2有效: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 全身症状明显改善。3无效: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总有效率=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两组之间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结果

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90%, 对照组总有效率72.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比较:观察组在发热及腹泻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讨论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多发于秋冬季节。临床上通常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水样便, 容易引起患儿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引起小儿腹泻的主要致病菌是轮状病毒, 该病毒通过侵犯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 破坏小肠微绒毛, 使小肠黏膜重吸收功能受损, 导致不能被重吸收的大量水和电解质在肠道内聚集而引发患儿腹泻。该病目前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手段, 目前主要是采用对症及支持治疗。

中医认为, 轮状病毒性肠炎症状属于“泄泻”的范畴, 治疗方法是清热利湿。热毒宁注射液有效成分为青蒿、金银花、栀子, 具有清热疏风, 解毒利湿的作用。在这一方剂中的青蒿具有解表清热、宣郁散邪的功效;金银花既能清热解毒, 又能宣散风热, 清解之中能宣透;栀子具有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作用。吴叶宽等对青蒿的研究发现, 青蒿还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和细胞免疫促进等作用[2];而金银花中的挥发油和有机酸中的绿原酸等成分, 对多种病原体都有抑制作用, 包括多种细菌和病毒[3]。三味中药综合作用, 具有清热疏风、解毒之功。

本试验结果表明, 热毒宁注射液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具有显效快, 并能明显改善患儿大便性状及发热等临床症状, 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因此, 热毒宁注射液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治疗是有效、安全。

参考文献

[1]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847-851.

[2]吴叶宽, 李隆云, 钟国跃.青蒿的研究概况[J].重庆中草药研究, 2004, 9 (2) :15.

肠炎宁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儿科2011年8月~2012年7月收治的病毒性肠炎患儿86例,将其作为研究组;同时将2011年8月之前收治的8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中男45例,女41例,年龄28天~3岁,平均(14.3±3.2)个月;每天腹泻次数6~15次,平均(7.6±1.6)次;发热38例;未脱水42例,轻度脱水26例,中度脱水18例。对照组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1个月~3岁,平均(14.4±2.9)个月;每天腹泻次数5~17次,平均(7.9±2.3)次;发热33例;未脱水40例,轻度脱水23例,中度脱水17例。所有患儿大便常规镜检下均发现病毒抗体,排除肠梗阻及细菌感染所致腹泻病例。

1.2 方法

所有患儿在确定病毒性肠炎后,均行保护胃黏膜、止泻、纠正脱水等常规治疗。同时对研究组的患儿使用热毒宁注射液行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的患儿使用病毒唑注射液行静脉滴注,剂量为10mg/kg,每天1次。治疗时间均为3~7天。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腹泻停止时间、大便常规正常时间、住院治疗的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3 治疗效果的判定[3,4]

显效:用药3天内无任何异常。有效:用药3天后临床症状部分消失,大便情况明显好转。无效:用药后,变化不明显或无变化。总有效为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中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器V1.61分析,均数资料经简明统计学处理器2.0分析,P<0.05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研究组中显效45例,有效3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4.19%;对照组中显效38例,有效2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83.75%。研究组无并发症病例出现,对照组共出现5例,其中3粒细胞减少,3例皮疹。见表1。

2.2 腹泻停止、大便常规正常、住院治疗的时间

研究组各指标的时间明显缩短。见表2。

3 讨论

腹泻是儿童的高发病,引起的原因较多,病毒性肠炎是其中原因之一。主要是指以病毒为主要原因引起的患儿大便次数增多、性质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临床又以轮状病毒最为常见[5,6]。热毒宁属中药制剂,主要由青蒿、银花、栀子组成[7]。青蒿是主要功能为退热、抗击疟疾,其内含有大量的青蒿素,故对病毒的灭活作用较强。经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8,9],青蒿据有较强的抗内毒素和增加机体免疫的功效,故能在抗病毒的同时增加患儿的抵抗力;银花清热解毒的效果较好,其内含有的草黄素、皂苷抗感染作用较明显,能有效的抑制肠道病毒的活性,增加细胞的吞噬功能;栀子主要作用为清火,其作用于中枢系统后,可减轻患儿的发热症状。我们将86例使用热毒宁注射液及80例使用病毒唑注射液的患儿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发现热毒宁注射液作用与病毒性肠炎主要有以下优势:(1)使患儿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前终止因热毒宁具有较强的抗病毒之功,能快速的减少病毒对肠黏膜的侵犯,使腹泻提前终止。本组资料内使用热毒宁注射液的一组临床症状消失及住院时间明显较短。(2)提高治疗效果及治疗的安全性本组资料内使用热毒宁注射液的一组的治疗效果较高,且并发症较少。故使用热毒宁注射液对小儿病毒性肠炎进行治疗,无论是结果还是安全度均令人满意。

摘要: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对小儿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儿科收治的病毒性肠炎患儿86例,将其作为研究组,该组患儿使用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进行治疗;同时将2011年8月之前的使用病毒唑静脉滴注进行治疗的8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腹泻停止时间、大便常规正常时间、住院治疗的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的总有效及并发症出现的百分比较对照组高;研究组腹泻停止时间、大便常规正常时间、住院治疗的时间均较对照组早。结论:使用热毒宁注射液对小儿病毒性肠炎进行治疗,无论是效果还是安全性均令人满意。

关键词:热毒宁注射液,小儿,病毒性肠炎

参考文献

[1]项红霞,郁志伟.热毒宁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35):4344

[2]吴夕芳.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0;12(3):510

[3]周建坤,刘子姣,黄桂兰.热毒宁注射液治疗50例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1(8):42

[4]孟宪萍,王海艳,胡凤娥.热毒宁治疗小儿急性腹泻49例[J].中国药业,2012;21(14):96

[5]柏进,杨娟.95例小儿病毒性肠炎临床治疗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2):68

[6]胡世民.热毒宁注射液佐治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0;12(5):818

[7]侯艳君.热毒宁注射液为主治疗幼儿急诊临床探索[J].中国医药导刊,2010;12(5):890

[8]花良枝,范玉荣.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0;29(4):288

肠炎宁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住院治疗的病毒性肠炎患儿110例,年龄6~24个月;发病时间均≤3d;每天大便为蛋花样或稀水样便,无黏液及脓血,每天大便次数≥5次;大便常规:白细胞≤3/HP,脂肪球+~+++/HP,大便培养阴性;就诊前均未使用过热毒宁治疗;患儿家长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排除非病毒性肠炎患儿。11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28例;年龄(16±5)个月;病程(2.1±0.5)d。观察组中男31例,女24例;年龄(17±4)个月;病程(2.0±0.8)d。2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儿均保持饮食清淡,常规给予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益生菌肠道调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50217),热毒宁注射液0.5~0.8ml/kg(最多不超过10ml)。2组均治疗4~8d。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观察2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依据文献[4]相关标准判定疗效:(1)显效:72h内粪便性状及大便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2)有效:72h内粪便性状及大便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3)无效:72h内粪便性状未见正常,大便次数无减少甚至增多。全身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467,P<0.01)。见表1。

注: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P<0.01

2.2 症状恢复时间

观察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病毒抗原转阴情况

经治疗,观察组患儿病毒抗原转阴率为90.9%(50/55),高于对照组的58.2%(3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病毒性肠炎是婴幼儿多发病,多见于6个月~2岁婴幼儿,起病急,病程长。主要病原体为轮状病毒,病毒侵袭肠道后会破坏肠道绒毛,减少水、钠的吸收,影响患儿的消化功能,进一步侵入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细胞变性坏死,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使小肠黏膜回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功能受损,糖和脂肪的吸收亦减少。轮状病毒感染过程中,机体的细胞免疫参与重要作用,轮状病毒可削弱患儿的机体抵抗力。因此,改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对于抗轮状病毒效果显著。

目前,对于病毒性肠炎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利巴韦林注射液(病毒唑)虽为广谱抗病毒药物,因其对病毒腺苷激酶依赖性太强,易产生耐药性,使其临床疗效受到限制。热毒宁注射液成分是青蒿、金银花、栀子,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该药具有退热、抗病毒、抗菌、抗炎、提高免疫力等多重功效[5],且作用持续稳定,无不良反应。有研究表明,热毒宁注射液在缩短退热起效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方面与西药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单用即可获得理想的治疗作用[6]。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不仅能有效控制病毒复制,缩短疗程,且能使肠道恢复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Parashar UD,Gibson CJ,Bresse JS,et al.Rotavirns and severe childhood diarrhea[J].Emerg Infect Dis,2006,12(2):304-306.

[2]Parashar UD,Alexander JP,Glass RI,et al.Prevention of rotavirus gastroenteritis among infants and children.Recommendations of the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ACIP)[J].MMWR Recomm Rep,2006,55(12):1-13.

[3]Glass RI,Parashar UD,Bresse JS,et al.Rotavirus vaccine:current prospects and future challenges[J].Lancet,2006,368(32):323-332.

[4]方鹤松,魏承毓,段恕诚,等.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

[5]孙岩,马占敏.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轮状病毒性腹泻53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5):22-23.

上一篇: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下一篇:空气质量影响